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初中模范教师事迹材料(热门16篇)

初中模范教师事迹材料(热门16篇)



事迹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和概括过去的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事迹材料是一种对个人或团体在特定事件或活动中所取得成就和表现进行描述和总结的一种文献材料,它可以给人以直观的了解和感受,激励个人或团体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如何撰写一份生动有力的事迹材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可以使用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来支撑并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事迹材料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正能量和启示。

初中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王波老师于6月毕业于苏州大学,至在南京师范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并顺利拿到硕士学位。20至今在连云港市城头高级中学工作。晋升中学一级教师。

王波老师任职以来,一直坚守教学第一线。工作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扎实工作,锐意进取。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汲取新的教育教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师德高尚。有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事业心和不懈的上进心。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力求有所突破。工作几年来不断增强教科研能力,积极钻研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教学中善于立足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为基点,让学生将物理融入生活,让物理为生活服务,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习物理,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王波老师具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和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学科教育教学,因为现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体现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每一个教师和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并能主动积极的发展自我;她总是能够激情般地投入,但又理性地思考教育教学问题,喜欢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出或解决问题的感觉;欣赏教师对学生的智慧发展个人承担的义务达到一种较高的程度;追求教师施展必要的努力使学生的智慧得以迅速的成长这种刺激;王波老师注重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为灵魂,富有想象力,能够换起意外与惊讶,在内容上能够切入并培养学生物理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在教学常规的反思中创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教育教学,发展了主体的物理核心素养。在一个个有趣生动的物理课堂上,王波老师给了学生不尽的思考和创造体验。多少个有趣的实验课堂教学,让她的学生们沉浸在思绪飞舞的世界里;多少个平凡的寒天酷日,她和她的学生们体验着物理学习的快乐。

几年以来,王波老师先后获得连云港市教学名师的称号、赣榆区教先进个人。赣榆区德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荣获赣榆区教科研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物理教学基本功二等奖,班主基本功二等奖,物理教师优质课比赛二等奖,并被评为区“411”骨干教师。在辅导学生工作中业绩突出,几年以来,先后辅导数名学生获得市级奖励,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并荣获市物理奥赛优秀辅导教师等。

近几年,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力争从更高的起点上开展教学,并且借教学研究的推动作用更好的去组织教学。主持教学研究课题《基于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已经结题,并获得良好评价。

王波老师积极参与学校等各级各类物理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参加省、市、区教育局组织的物理新课程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在进一步提高自身素养与能力的同时,多年兼任备课组长,制定备课组工作计划,工作积极主动;注意发挥备课组长组织、协调、落实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的工作职能,发挥骨干教师物理教学的引领作用,发挥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发挥青年教师热情高、干劲足、勇于实践的作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较好地促进了学校物理教学工作的发展和学校德育的开展。参加学校、县、市级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深入学习教育理论,不断尝试,不断思考,任现职以来,在论文的撰写上努力汲取新知识,勤于尝试,广泛学习,先后有多篇论文及作品发表。《体现科学本质的高中物理教学初探——以动量和动量定理为例》、《任务驱动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等温变化为例》、《基于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等文章先后在《物理教师》、《物理之友》等国家及省市级核心刊物发表。《几个有趣的静电实验》、《核心素养下物理实验擂台赛的设计与实践》等文章在省市论文竞赛中均获一等奖。在不放松教学工作的同时,坚持科研和实践相结合,创作的微课作品和实验大赛在市县评选中获奖。近几年坚持科研与学习并重,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几年以来,她先后多次执教区教学示范课、区公开课,开设讲座,并获得好评。在教育教学年度综合考核中多次考核为优秀。任职以来,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严谨务实,勤奋努力,得到学校同仁的认可和称赞,多次获连云港市城头高级中学优秀教师表彰。

王波老师热爱教育事业,作风正派,从事中学一线物理教育教学,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在工作中有独到的创造,能从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出发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成绩突出,效果显著。

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男哈萨克族。19xx年6月出生20xx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中学二级化学教师。现在xx乡中学任教。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从教生涯中,时时刻刻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平凡的事业,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曾获得“优秀教师”、“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县级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多次得到上级政府的各种奖励,也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与好评。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教师,我不但在教学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更是树立起一面旗帜。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遵纪守法,讲原则、讲团结、讲稳定,识大体,顾大局。能够时时处处自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关心和团结各民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能够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反对一切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果断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祖国统一。

影响新疆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主要威胁来自于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对于这一点,深信不疑。在党的长期教育下,在思想深处,自觉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非法宗教活动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要听党的话,跟党走,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尊纪守法,关心群众,依靠人民,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为群众多做好事、实事。要热爱党、热爱祖国,忠诚党的事业,坚定不移的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党章的要求,做到了言行一致。在工作中善于发挥成绩,纠正不足,不断提高,干一行爱一行,果断服从组织安排,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很好的成绩。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非常注意民族团结,能够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敢当重任,努力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20xx年4月,有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住宿学生高伟因感冒发高烧,x老师把他立即送到医院,还帮他付了医药费。20xx年12月14日,x老师在客运站碰到一位迷路的汉族老太太,老人是与她女儿来新疆探亲的不料出站时与女儿失去了联系,她人生地不熟,外面很冷而着凉了,肚子也很饿。只好把老太太送到客运站值班室,给她端上热水,买来面包等食物。他还帮老人给客运站工作人员说情况,客运站工作人员立即联系老人的家人。半小时后,老太太的女儿赶到客运站接走了老人。他经常家访了解学生情况,和各族学生及贫困学生均能打成一片,为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实际生活的困难。在工作中强调要师生互相尊重,互相支持,诚恳相待;使学生深刻懂得了在祖国大家庭的平等地位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牢固树立了各民族谁都离不开谁的思想。

在教学上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是喜欢上我的课,我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信念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

勤于学习,精于业务,乐于奉献。时逢课程改革,走在课改的前列,作为学校的一名年轻教师,我深感自己的知识匮乏,学习自然成为首当其冲的事情。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多年来,我持之以恒地主动学习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阅读了大量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初中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雷庆瑶,女,汉族,1989年1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四川博爱感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雷庆瑶,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用感恩祖国的赤子之心传递人间真爱,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展示了新世纪中国青年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

1993年,刚满3岁的雷庆瑶不慎触电,失去双臂。在痛过哭过之后,她坚强地面对人生,克服苦难,一次又一次地向生命极限发起挑战,学会了游泳、骑车、绣花、打字、书法、绘画等技能,在四川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得4银2铜,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蝶泳50米第6名,出演电影《隐形的翅膀》感动亿万观众等。上海世博会期间,庆瑶用双脚表演了毛笔书法、绘画、绣花,博得了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赞叹。

这个原本最需要别人帮助的女孩,一直以一颗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帮助他人。2009年,也就是考入乐山师范学院的第二年,雷庆瑶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下,成立了“庆瑶阳光工作室”,先后吸纳45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开展阳光青年评选活动,开通“庆瑶阳光热线”,建立专门网站,设置工作室qq群,开通“知心话”电话交谈栏目等形式,帮助大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大学生阳光的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

2009年底,在一位经商人士的资助下,雷庆瑶创办了“四川博爱感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以传递“感恩社会、助人为乐、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精神为宗旨,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也为回报社会搭建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期间,她到乐山监狱给一千多名服刑犯作报告,与部分服刑犯交流;到映秀湾水电总厂作主题为“阳光心态健康生活”专题报告;到北川中学、八一帐篷学校、都江堰中兴学校等灾区6所学校为学生作报告;到乐山特殊学校等乐山周边7所学校与学生开展活动,还几次到台湾、香港参加公益活动。先后应邀到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作报告,与同龄人交流自己的成长经历。

2010年4月14日,正在接受新华网访谈的雷庆瑶,得知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立刻打电话指挥公司员工立刻投入抗震救灾。第二天,她带着募集到的13万元捐款和500床厚棉被、1000件棉服,紧急赶往灾区。5月11日,正在玉树带领员工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雷庆瑶,得知云南发生严重干旱灾害后,不辞劳苦,马上赶往云南旱情最严重的云南省沾益县炎方乡母官村,在简陋的乡村学校教室里向村民和小朋友们做励志演讲,并且把她拍卖自己国画作品所得的12.5万元,全部捐献给了村里用于修建水利工程。

雷庆瑶自强不息和热心公益的先进事迹获得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2008年,被评为四川省十佳青年;2009年,荣获绽放文学艺术激励奖、全国自强模范、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优秀大学生等荣誉称号;2010年,当选成都好人;2011年,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何,女,x人,中共党员,19xx年11月出生,19xx年9月参加工作,现于xx市初级中学xx村小任教。

19xx年秋天,年仅18岁的何,怀着满腔的热情,走进大山,走进xx市初级中学李子垭村小任教。当时那里的办学条件极差:海拔1500多米,四面环着高山,终年山风呼啸,周围杂草丛生,人烟稀少;不通公路,山路崎岖难行,从山上到山下的镇上,来回至少也要6个小时;教学环境简陋不堪:一间破房屋当教室,讲台是一方凹凸不平的土台子,黑板坑坑洼洼,早已泛白,加上几张缺胳膊少腿的桌凳,这便是学校所有的教学设施。对刚步入教坛的何来说,除了要克服这些困难外,还要面对学生读书热情不高、学生家长不愿送孩子上学的现实。山里人不觉得教育很重要。他们认为“读不读书都一样,看着太阳出来,背着太阳下山,读书还不如挖山种地”,所以失学儿童很多。这样的条件,要留住教师,留住教师的心,谈何容易!来这里的老师总是来了即思走,难以安心,呆得最长的不过一年半载,短的只有一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会换好几位老师。缺教师,工作任务当然就重,一个老师常常要教两三个班——复式教学。

要教书,首先要有学生教。何老师将动员失学儿童复学作为自己的第一项任务,她走社串户,逐个宣传动员,尽管道理讲了一箩筐,山里人总是阴沉着脸不理不睬,何老师就软磨硬泡,一次不行,就去二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四次、五次……村里老刘的女儿娇娇已经十岁了,早过了入学的年龄,但一直没有上学。何老师三番五次到她家里去动员,但老刘始终不松口。老刘那“女娃家上不上学无所谓”的观念甚深,再加上家太穷了,负担娇娇上学的费用很困难,所以何老师总也做不通他的工作,几次都无功而返。一个星期天,何老师又翻过两座山梁,到老刘家去动员,老刘远远看到何老师来了,赶紧把门关上。何老师敲门很久,不见开门,干脆就在门口蹲了下来。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门终于开了,何老师的诚心终于感动了老刘,答应第二天就送孩子到学校去。万事开头难,在何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村民们陆续将学生送回到学校,空寂的山谷里又响起了久违的读书声。

孩子们返校了,但实际困难又接踵而至。以前的桌凳早已破烂不堪,屋顶年久失修,睛天抬头透过破洞可以看见蓝天白云,雨天水珠穿过漏瓦洒向学生课桌,师生只好戴着斗笠上课。一个个斗笠,汇成了山村教育最独特的风景线,可这风景不但不能令人兴奋,却只有心酸!

孩子们总不能一直这样上课吧?何老师暗暗打定主意,要迅速改变这个情形。于是,她多方求援,找来材料,请来工匠,发动学生和家长充当帮手,自己也挽上袖子,与大家一起动手修桌凳,上房补屋顶。一个星期后,桌凳修好了,屋顶漏洞补上了,操场平整了,孩子们终于可以正常上课了,何老师累得消瘦了一圈,可她却开心地笑了。

李子垭村幅员面积广,学生居住分散,要到校读书,大都需要翻过一座座山岭,淌过一条条大大小小的溪河。每当春夏时节,山洪咆哮,河水暴涨。学生的安全揪紧了何xx老师的心。每天,她早早地守候在河边,将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河,背了这个社的学生,又步行很远去背那个社的,直到把所有学生都背过河,才安心上课。放学后,又将他们背过去。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甚至有几次,她自己差点被急流冲走。但看到孩子们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她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一到冬季,漫天大雪,寒风凛冽,教室四壁透风,孩子们冻得直打哆嗦。何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当时她的工资每月只有几十元钱),买来比较厚的透明薄膜,将墙壁透风处一一钉上。课余,她组织孩子们从山里拾来干柴,上课前,让孩子们将柴禾烧一下,待浓烟过后,将火炭放进准备好的烂瓷盅里,吊在课桌下取暖。

以前,李子垭村小没有寝室,没有办公室,更没有食堂。孩子们的家离学校远,为不耽误上课,只好将午饭带到学校吃,吃的是冷饭。何老师为了照顾孩子们,也将午饭带到到学校吃,并动手搭了一个简易灶台,从自家拿来一口锅,帮学生蒸饭,孩子们从此吃上了热腾腾的午饭。可是不久,新的困难又出现了,由于地质方面的原因,学校附近的饮用水源断了,何老师和学生们的生活用水必须到半山腰的一个积水潭去背,来回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因此,学生们每天放学回家后,她还来不及休息,就又拖着疲惫的身子背着背蒌,把第二天用的水背到学校去。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干就是二十余年。

何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亲生子女,甚至更好。学生病了不能来上课,她就在放学后去学生家中为他们补课,有时来回要一两个小时,回到家已经很晚了。李子垭村一社的孤儿王勇,父亲早逝,母亲难耐山里的贫穷与落后,远嫁他乡。孤苦无助的小王勇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家境十分贫寒,学费更不可能交得上,眼看就要失学。何老师拿出自己的工资悄悄替他交上。当时,她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元,不仅如此,何老师还常常帮他买学习用品,将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给他穿。19xx年,在何老师的努力下和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怀、帮助下,新学校建成了,何老师从半山腰的家搬到了学校住,从此,她负担起王勇每天的午饭。何老师在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小王勇,使这个孤儿又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天真灿烂的笑容又浮现在她的脸上。看到这些,她倍感欣慰。

何老师的家,在离学校五公里远的半山腰,丈夫体弱多病,幼子又需照顾。每天,她沿着崎岖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家与学校间奔忙。每逢刮风下雨,山路泥泞不堪,上坡时,只能紧贴着岩壁,摸索着石头奋力向上爬;下坡时,只能屏住呼吸,紧抓着旁边的茅草往下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下山谷。为此,何老师常常手上流血,满身污泥。亲朋好友看她那样辛苦,纷纷劝她放弃那份待遇并不丰厚的工作,但是,每次她都坚定地摇摇头。

为给丈夫治病和办丧事,她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失去亲人的痛苦和生活的重担,沉重地压在她瘦弱的肩上。既要上好课,又要操持家务,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还得抽时间去种地……她在教师——农民——母亲三种角色的不断转换中过了好几个月,何老师实在不能面面俱到,两全其美,她心力憔悴,精神感到快要崩溃了。好几次她动了动心,想走下山去,开始新的生活,但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神,又一次次放弃了这个念头。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给了何xx老师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坚定了她从教的信心和决心,她将小女儿托给年迈的母亲照顾,更加紧张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尽管工作繁忙,生活艰辛,但何老师从未放松过学习。她一方面大量涉猎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知识,另一方面,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在教学中,她不断摸索,大胆创新,总结出一套富有山区特色、适合孩子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懂事了,行为习惯好了,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村民们非常高兴,纷纷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偏远贫穷的李子垭村适龄儿童入学率终于达到了100%。

19xx年,她考取了中师,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由一名民办教师转为了正式教师。毕业分配时,组织上考虑到她的特殊困难,打算让她去条件较好的一所学校任教,但她却坚决地回到了李子垭村小,一如既往地坚守着山村教师这个岗位。

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李老师,通州区运河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站在三尺讲台已有26个春秋。

_年如一日,我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地耕耘着,从一名青涩的师范生成长为通州区骨干教师。如果用最简要的语言概括我成功的秘诀,那就是——爱!我爱我的学生,爱我的班级,爱我从事的事业。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自创的班主任工作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亲”和“巧”这两个字。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亲情与关爱。课间,我总是在走到学生中间,蹲下来和孩子们聊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变化就及时当众表扬。赞美是我赢得学生爱戴的法宝。另外,我还特别关注“特殊学生”。我关心哪个孩子为什么独自发呆、哪个孩子在日记中落泪……这些年我不但是学生的语文老师,更是孩子们的生活老师、心理老师。正因为师生之间有了亲情的纽带,才有了心与心的交流,才真正做到了“亲其师信其道”。

带好一个班级,不仅要有亲情投入,更多的是管理各种各样繁琐的事务,“巧”是我轻松做班主任的另一个法宝。班里的事情我都巧妙地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管理。我们的口号是“班级建设,我的责任。”班里设置四十多个岗位,由全班同学自愿承担,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在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中,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用我的教育智慧,带领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

每接手新的教学班,我都会首先唤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建立“班级图书馆”,着力于营造书香教室。“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学生一旦进入书的海洋,语文教学便能达到“不教之教”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语文课型,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教师新授课、学生自讲课、自主阅读课、阅读交流课及各种作文课。所谓“教而有法,教无定法”,不论是哪种课型,都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师生在课堂上激情飞扬,尽情驰骋,达到忘我之境界。我带领学生向生活学语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解决学生不爱写作文的问题,我进行了“快乐作文”的课题研究。亲自写下水文,还带领学生天天坚持写日记,养成提笔能写的习惯。我和学生一起出版了《我们班的故事》、《成长》两本班级佳作集。正是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每个人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更高了。

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工作中,她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汲取各种教育教学知识,形成广博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

1、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她做了下面的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优化教学方法。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及时批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并结合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学生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在培养学生形象和抽象、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求新、求异、聚合、发散等创新学习活动所要求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运用启发学习、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在教学中求创新,在活动中促发展。在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训练,精心设计练习作业,练习作业有层次有坡度,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她要求学生先要认真审题,边审题边思考:“题抄对了没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能否简算?”计算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一步一回头,进行自觉检验。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做错了题,及时要求学生纠正,自觉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防止再错,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平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必须写得清楚工整、规范,作业做完后,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端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2、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有的学生欠交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她就进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虚心交流,热心鼓励,使每个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相信自己有潜能,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彻底消除孩子们在经历了一两次失败和挫折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形成“自己脑子笨”这种潜意识。她所教六年级的差生比较多,他们基础比较差,学习数学很吃力,多次测验都没有及格过。他们主要是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上她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分层次为他们提供发言机会,让他们到黑板上做题,给他们自她表现的机会,同时对他们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她都给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这样一来他们也体会到学好数学的成功感,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教师,自己的知识千万不能只比学生快一课时。她们平时说的最多的就是学生有一杯水,她们就要有一桶水。所以自身的学习很重要。因此她积极参加各种教师培训,还牢牢抓住每次出去学习的机会,认真观看、思考、做记录,然后回来整理在博客上,和大家分享,更重要的是得到更多前辈们的批评与指导,然后慢慢的成长!对于数学组的活动,她每次都能积极参与。不仅是观看示范课,更多的是参与到评课讨论中去。

4、作为班主任,她做到有爱心、负责任。

做到爱心献给每一个学生,做到不偏爱优生,也不歧视任何一个差生。民主选举班委会,注重培养小干部。坚持每周上好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另外,她还作好家长工作,共同教育好每位学生。对学生更是像母亲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深受学生家长好评。

今后,她会一如既往的努力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对各类学生的辅导。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教师模范事迹材料

温江区通平小学教师张春蓉,28年来一直扎根温江区偏远的通平小学,担任了27年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多年来,张春蓉担任通平小学总辅导员,并先后担任语文、数学、音乐、品德等学科的教学。面对繁重的工作,她从不抱怨,均是高效率地完成。她在“挖掘德育资源,拓展发展空间”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新理念的指导下,用心地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总结出了“创设多元岗位,自主参与体验”的德育工作新思路。近年来,为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又开发实施了“流动小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德育微课程,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和良好品行的形成。她还特别关注学困生和留守儿童问题,撰写的论文《农村“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探究》获市一等奖,并入选成都市小学德育专委会年刊。她还撰写了4份关于“学困生和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关心学困生和留守儿童。

张春蓉多年的教育工作,完成了从青涩到成熟的历练。在家庭与学校的衡量中,她欣然选择了后者,她以校为家,爱岗敬业,现在她的女儿也是一名教师。她对学校有着无限的关爱,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校,忙着看卫生、看安全、看秩序;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校,师生安全离校了,她才放心离校。作为学校总辅导员,她像慈母般地关心着老师的成长,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她分管学校体育艺术、品德心理教研组,在她的精心指导下,教师不断成长,先后有7名教师成为区级以上优秀教师。张春蓉负责温江区上片学校德育组工作,先后组织片组调研、班主任技能大赛、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工作,撰写的调研报告《农村小学生零花钱的调查及对策研究》获成都市德育专业委员会一等奖。

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情况,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张春蓉经常利用休息日走访社区,宣讲教育政策,交流对孩子的教育;走访弱势群体家庭,为贫困的学生捐钱送物,跟智障学生家长交朋友,让他们重拾信心,点燃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张春蓉先后担任语文、数学、音乐、品德、心理等学科的教学。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名列片区第一名。学校工作哪里需要,她就主动“出击”,有时尽管身体状况不好。在担任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她根据低年级学生爱画、爱写、爱说的年龄特点,指导学生完成成长记录袋,在成都市调研中受到检查组好评。她还自觉把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不断反思,并把教学经验写成论文多次获市区级奖。

近两年来,通平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她主动投入工作,放弃了节假日、寒暑假休息时间。从器材的选购、功能室的维修、社团的组建、老师的聘请、资料的整理归档,她都亲自指挥参与,希望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活动空间和条件。

“生命风华,岁月沉香”。如今的她,尽管两鬓斑白,但“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让在教育战线的她青春永驻。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中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高家店小学全体教师宛如温馨的一家人,他们视学校为家庭,视同事为亲人,视学生为儿女。他们长期坚守在v亭后山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奉献。在此,我们就向大家介绍其中的一位模范代表--林云平老师。

坎坷人生路,沉淀教育梦。

林云平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度过了30个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是广大平凡教师中的一员,但平凡的背后蕴藏着许多不平凡的经历和不平凡的故事。

他出生于“天灾人患”的困难时期,求学于“史无前例“的“**”之年。那年,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却因家庭成分被残酷的“推荐选拔”制度,无情地推到了“广阔天地”。

的农民生涯,10年的日晒雨淋,抹逝了他的青春年华,但没有削弱他的求知欲望,更没有磨灭他的人生追求。白天,他在农田里挥洒汗水;晚上,他在油灯下苦读经典。1984年的春天,25岁的他,终于登上了能施展自己抱负、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当上了村办小学教师。

从此,他重新焕发青春,以极大的热情对待这份光辉的职业,兢兢业业地工作,勤勤恳恳地耕耘。从普通教师到教导主任再到普通教师,从容光焕发到满脸沧桑,翻阅30年的教师档案,也许找不到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看不到五彩斑斓的光圈。只有一张张闪亮的证书、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一幕幕动人的情景,记录着一名平凡教师的成长历程和他的幸福人生。

释放正能量,感染身边人。

目前,义务基础教育确实存在着诸多相对不公平的现实问题。如城乡之间教育环境、教师待遇水平、社会地位差异等等。因此,在偏远农村执教的教师出现了一些心理不平衡的因素,导致其职业道德滑坡,工作热情减褪,责任心打折,事业心动摇,出现了以浮躁不安、怨天尤人、消极落后为表现的“职业倦怠”反应。

面对这些现象,林老师经常以一种“正能量”开导身边的同志:我们既然无法掌控整体、驾驭全局、左右现实,就不必空发牢骚。与其自生烦恼,不如调整心态,自寻安慰,从现实入手,从可能做起。在工作中,他也总是努力释放“正能量”来影响、带动身边的人。他勤勤恳恳,积极进取。日常教学,他认认真真,精益求精,从不敷衍塞责。他爱岗敬业的思想表现和勇于进取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曾先后获得区“师德标兵”“师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五星教师”等荣誉称号。(出示荣誉证书)。

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每年都有教研成果涌现。学校搞课题研究,他积极响应,率先行动,“小组合作学习”成效显著,得到了同事与行家的高度肯定。“比访”活动中,他身先士卒,带头上课,带头家访,写下了大量的“比访”手记,区《活动简报》录用多篇。近年来,他的教科研成果多项获奖。(出示教科研成果获奖证书)还有多篇教学论文、案例在省市报刊上公开发表。(出示林老师文集、刊物样本及文章)。

植根于山村,撑起一片天。

林老师扎根在农村,为农村的教育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韶华。这里的教育虽然没有最优越的物质条件,也没有城里的光鲜艳丽,这里有我们无法否认的局限和劣势。

面对这些现实,林老师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尽其所能去改变。他执教30年,面对的都是农民的孩子,作为农村教师,每当他看见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那一个个活泼机灵的身影,在林老师的心里,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与孩子们在一起,他觉得是快乐的、幸福的。

有的人羡慕城里的孩子有着整体绝对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城里的教育有着家长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城里的老师有着较高的地位和丰厚的利益。而林老师始终坚持自己心中的责任心,在他眼里,孩子都是平等的,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如果我们教师在责任心和爱心上大打折扣,农村的教育又多了一段差距,我们的孩子又多了一份不公平。农村小学教师,虽然少了很多的优越,可是,林老师在教学生活中却获得了另一种幸福。那就是师生之间的和谐相融如父子的精神享受。这就是老师特有的幸福。

关爱留守儿童,林老师特别用心。在林老师带过的班上,曾有两个留守儿童,一个叫李永豪,父母在北京打工,把孩子留给二老,留下牵挂;一个叫江泽,老家在利川,父母在广州打工,把孩子托付亲友,托付责任。平时在学校,林老师每天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随时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经常辅导他们的学习。几乎每周要通过电话或qq,与他们的父母联络一次,汇报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并及时向孩子转达父母的嘱托,鼓励他们自立自强。有了林老师的关爱,孩子过得开心,学得用心;家长也觉得放心,感激不尽。每逢节日,林老师总要收到一些家长或者学生的温馨短信或qq邮件。这都是农村孩子和农村家长对教育的善良的期求和对教师真诚的信赖的最淳朴的表达。每次看过之后,林老师泪眼朦胧,又会看到一份责任,是面对家长甚至直面孩子的善良的期求和朴素的表达时唤起的良心和责任,是那些背井离乡的农民无奈丢下老幼而留给农村教师沉甸甸的嘱托和希望。

像这样得到林老师特别关爱的同学还有许多。曾经班上有个单亲女孩,刚知事父母离异,一直随父生活,父亲只顾忙于生计,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爱的缺失导致孩子心理缺陷--性格孤僻,不爱说话,胆小怯懦,不过学习倒还勤奋。但林老师仍对孩子的未来,放心不下。一方面通过家访,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另一方面,林老师采取积极的措施,培养她健康心理。她专心学习,作业仔细,成绩良好,林老师经常当众表扬她;她思维有条理,作文写得不错,林老师让她在班上宣读,当范文评讲。她不爱发言,不善交流,林老师在课堂上,给她优先发言权;课后,主动找话题逗她说话;学校升旗,推荐她登台演讲;集体活动,鼓动她大胆表现。一次次的表扬与鼓励,她脸上有了微笑;一次次的培养和锻炼,她言行不再羞怯。在一篇习作中,她说出了肺腑之言:是林老师在我的心灵里播洒了阳光,驱散了我内心的阴云,生活的天空变得晴朗了。(出示、宣读李心怡的作文《第一次演讲》)。

融入学生中,且行且珍惜。

生活中,他甘于平凡,却不甘平淡,他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追求充实,寻求快乐。他喜欢读书,爱好写作。闲暇时,读点励志书籍,写点人生感悟,经常在百度文库中发表杂文,享有很高的人气。(出示百度文库界面,搜索《v亭老林》文档)。

林老师喜欢上网,打开林老师的qq空间,日志大多是对教育、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相册里大多是师生生活的剪影;好友也大多是他过去的、现在的学生。他们经常光顾,留下一些“踩过的痕迹”。只要林老师一上线,在线的孩子们都会蜂拥而来,打招呼,问作业,拉家常,聊话题,……有说有笑,有啥说啥,无所顾忌,聊得十分投机。有同学说,林老师真有童趣,就像我们的伙伴,和林老师交往真开心!

作为一名年过半百的老教师,虽有一种威严,一旦走进学生群时,却有一颗童心。课堂上,多了一份严谨,学习上,多了一些严格;可在课堂外,多了一些宽松,一些随和,俨然是孩子们的好伙伴。(出示师生生活照片:野炊、玩游戏、毕业留影等)。

最令人感动的是:12月15日早晨,林老师刚进校门,就被几个学生拽进了教室。一看那场面,那情景(出示生日聚会情景照片)。

--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着鲜花,写着“林老师,祝您生日快乐!”,讲桌上放着一个大蛋糕,四周摆满了卡片,还有一些小礼品,台下坐着全班30多个学生。这时,林老师才想起了今天是他的生日。好有心的孩子们!好一个隆重而朴素的生日宴会!在温馨的《生日歌》和热烈的祝福声中,林老师百感交集,热泪盈眶,沉浸在快乐与幸福里。这是一个老师用一颗爱心培育出的数颗爱心结出的幸福果实!老师的幸福滋味绵长,回味无穷。

林老师视学生为儿女,时时关心着学生的成长。哪怕学生要毕业离开了,他都放心不下,总要像送孩子出远门一样,千叮咛,万嘱咐。

这是林老师在今年六一送给孩子们的节日礼物,也是写给毕业班全体学生的《教师寄语》(出示、宣读《毕业寄语》)。

这字字句句饱含着老师的深情,更昭示着一个教师的责任心。

即使学生毕业多年了,林老师仍不忘关注他们,长期保持联系。所以,经常有许多他曾教过的学生或打电话,或写信,或qq,或来学校,或到家里,问候,拜访这位让他们念念不忘的恩师。

正是林老师的一颗未泯的“童心”和一份不竭的“爱心”,赢得了孩子们的信赖与敬重。这是刚毕业的学生在毕业之际,留给林老师的信。(出示、宣读学生信件)。

孩子们的真心倾诉、肺腑之言,是对林老师最真实的情义,最朴实的感恩。

面对孩子,林老师仍觉得愧疚。因为他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未了的心愿,但一直没有放弃,而且一直在努力,那就是要为孩子们出一本书,属于孩子们的书。目前,这本书已具雏形,但因老师的清贫拮据,未能付印。只能上传在网络上。(出示百度文库界面,搜索v亭老林文集《学生习作选》)。

让我们读一读林老师为这本习作集撰写的前言,来理解林老师的良苦用心,更重要的是体会一个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真情。但愿林老师的心愿达成。

几十年来,林老师就是这样,甘于平凡不甘平淡,甘于清贫不甘寂寞,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完美,在清贫的生活中寻求快乐,用责任托起后山的希望,用爱心塑造教师的幸福感!

教师模范事迹材料

一、爱岗敬业,默默献身迎接困难,勇敢负担。

在工作中,我勤奋敬业,踏踏实实地教育人,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领导对她的信任。在教育中,基于如授渔的宗旨,重视培养学生能力,不仅教育知识,还教育学习过程中学习,学习人类。她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对自己教的语文学科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在教育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积极创造平等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我处处考虑学校的大局,不会因为个人事务耽误学校的正常工作、教师的先进事迹。的双曲馀弦值。自己近年来迎接困难,勇敢负担,高兴地承担了一些教育教育比赛的任务,通过自己的努力研究取得了骄傲的成绩。在工作中,我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以认真的态度,教育以实际为中心,培养人从实际出发。我相信只要坚定地做,就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同事的认可。

二、重视自我提高,以身作则,以人为师表。

为了促进教育,我非常重视自己学识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专业知识、教育教育理论、新课程教育改革等方面,学习不放松,学习有计划、记录、实践,在实践运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素养。

以高学为师,以身作则。我经常警告自己,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用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现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感染优秀的教师事迹,影响学生。我坚持和学生一起上学,和学生一起扫地,和学生坐在一起。

起参与主题班会的讨论,看见地上的垃圾主动捡起来,等等,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修养学生的品行。我认为:治学先治人,凡事德为先。每学期一开学,我一定要抽时间与部分学生谈心,做好工作笔记,建好问题学生档案,特别是对“双差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寻找他们身上蕴藏的闪光点,以找到教育的着力点。在平常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坚持友好、平等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差生,我能用爱心、耐心、信心感化他们,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允许其在改正错误中有所反复,并通过班集体的力量,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使其感到集体的温暖,消除厌学心理。还经常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组织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价值,正确地认识自我,并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期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迎头赶上前进的步伐。

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通理先通心,对学生动之以情,开展以情感人,以感动为先导教育,把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结合起来,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要而被接受,思想工作也就水到渠成。

三、德高为范,注重德育工作。

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在教育事业中,“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为人师表尤显重要。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思想积极、不断进取。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不以成绩定优劣,对每一位学生斗给以他/她应得的关注。我的公正、公平、真诚、无私与爱心赢得学生的钦佩教师先进事迹、喜爱、尊重与亲近。在每一次的学生评议中都得到最高的评价。许多在他人眼中的问题学生在我的面前变的阳光、积极向上。至今,我所教过的学生,其中不乏那些“问题学生”,经常与我联系,致问候及求助,我是他们贴心的朋友。每当此时,我心中就有一种叫“幸福”的情感在涌动。其中,对待中学生“早恋”的看法,曾引起领导的关注并给予高度的评价。

四、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并力求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平时,她积极地阅读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著作,努力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多年来,她以她的真诚、公平、温和赢得了学生的信任。许多学生利用写日记的机会向她透露内心的烦闷与惆怅。孩子们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与同学之间的矛盾,与老师之间的磨擦都愿意与她交谈。我明白了教师这个职业是“交心”的职业,“亲其师方可信其道”,她将一腔的真诚扑洒到了班主任工作上。前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上有一部分学生十分调皮捣蛋。于是我针对这一情况深入关于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了解到这些淘气的学生多数是因父母离异孩子寄居在爷爷、奶奶家里,受到老人的宠惯或是父母做买卖,无暇顾忌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使其养成了自由散漫,懒惰涣散、不求上进的习惯。其中有一个叫王伟的男孩因父母离异从小由奶奶照顾,娇惯成性,经常课间打骂同学,就连班干部也不大敢管他,许多淘气的学生对他都有惧怕感。于是我抓住这个可乘之机,首先找了这个男孩亲切地与他交谈,表扬了他上课积极发言、关心班级等优点,帮助他树立了自信心,消除了自卑感,同时又交给他一个任务、教师先进事迹报告,让他协助班干部管好那些较淘气的同学,他听了之后,感到非常吃惊,并对老师说:“老师,你这样看得起我,我一定好好干。”从那以后,他不但自己不随便打闹,而且经常监督本班的男同学,遇到同学之间发生口角,他就马上加以制止。从此班上杜绝了打架骂人的现象。

我始终坚信,只有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了解了每一个人成长的不同经历,了解了他们的过去,了解了他们的家庭和周围的环境,才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手段来进行教育。与此同时,自己主动加入学区第二批学科中心组,每次的作业认真完成,受到指导老师的好评和肯定。本学期我主动加入了高效课堂的行列,在课改中带个好头,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

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李老师,通州区运河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站在三尺讲台已有26个春秋。

26年如一日,我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地耕耘着,从一名青涩的师范生成长为通州区骨干教师。如果用最简要的语言概括我成功的秘诀,那就是——爱!我爱我的学生,爱我的班级,爱我从事的事业。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自创的班主任工作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亲”和“巧”这两个字。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亲情与关爱。课间,我总是在走到学生中间,蹲下来和孩子们聊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变化就及时当众表扬。赞美是我赢得学生爱戴的法宝。另外,我还特别关注“特殊学生”。我关心哪个孩子为什么独自发呆、哪个孩子在日记中落泪……这些年我不但是学生的语文老师,更是孩子们的生活老师、心理老师。正因为师生之间有了亲情的纽带,才有了心与心的交流,才真正做到了“亲其师信其道”。

带好一个班级,不仅要有亲情投入,更多的是管理各种各样繁琐的事务,“巧”是我轻松做班主任的另一个法宝。班里的事情我都巧妙地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管理。我们的口号是“班级建设,我的责任。”班里设置四十多个岗位,由全班同学自愿承担,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在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中,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用我的教育智慧,带领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

每接手新的教学班,我都会首先唤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建立“班级图书馆”,着力于营造书香教室。“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学生一旦进入书的海洋,语文教学便能达到“不教之教”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语文课型,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教师新授课、学生自讲课、自主阅读课、阅读交流课及各种作文课。所谓“教而有法,教无定法”,不论是哪种课型,都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师生在课堂上激情飞扬,尽情驰骋,达到忘我之境界。我带领学生向生活学语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解决学生不爱写作文的问题,我进行了“快乐作文”的课题研究。亲自写下水文,还带领学生天天坚持写日记,养成提笔能写的习惯。我和学生一起出版了《我们班的故事》、《成长》两本班级佳作集。正是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每个人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更高了。

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xx老师自1987年踏上工作岗位,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长期与学生打交道,她已深深地爱上了班主任这个辛苦却值得的行业。她是一个热心肠人,对同事、对邻居、对朋友如此,对她的学生更是如此。多年来,她一直在不计回报的帮助着她的学生,用她的人格魅力在感染着她的学生。有的学生在毕业后就称呼她“妈妈”“顾妈妈”记得那是xx年9月20日左右,她们班的一个学生卜建宏接到一个噩耗:他爸突然去世了。可是他在当年的1月份刚刚失去了久病的妈妈,现在爸爸又不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让这个可怜的孩子成了一个孤儿。当时她的心揪着、痛着,立即带头在班上发动捐款,她率先捐出200元,班上其他同学也纷纷解囊。带着全班同学的爱心,她在第二天和班长、司机顺良赶往焦溪北面的粮庄桥卜建宏家。从此以后,她一方面要求与他同一宿舍的同学要多与他讲讲话,让他开心。一方面就关照任课老师要更加关心他,让他体会到人间的温暖。她就想对待她自己孩子一样关心着z。天气冷了,给他她儿子的毛衣,鞋子。平时从超市买些零食给他。甚至过年时她要他跟着她到她家过年,去街上买了给他过年穿的新棉袄,牛仔裤和内衣。高二时学校组织外出社会实践,她买了饮料、点心和零食悄悄地放在他的座位旁。换季时,给他买几件汗衫和中裤,连店里的`营业员都不相信她会这么无私地长期帮助一个学生,她淡淡一笑,也不多做解释。高三时卜建宏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说她比他妈妈还要好,说他会勇敢地面对人生,会一辈子记得她的好。

xx年她带高二(6)班时,她们班分到了一个特殊的学生叫黄xx,但他的父亲在他不到十岁时就因病去世,而母亲一人住在常州,没有工作根本就不管他,xx就是靠大伯资助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生活十分困难。但xx人很聪明,接受新知识能力很强,她觉得要帮他一把,让他考上本科。所以,她做他的工作,告诉他苦难是一所学校,能够锻炼人的毅力的。她和邱校联系了社会上的力量,有一个不留姓名的好心人每年资助他5000元,让他不用为学杂费担心。高二第二学期期时,他奶奶去世,他爷爷年事已高,也无力再帮他弄早饭、晚饭了,于是,她和学校领导商量免费让他住宿在学校。记得那次是她开着车子去泥和桥他家里,帮他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带到宿舍,关照宿舍其他同学帮他尽快适应住宿生活。进入高三关键年,xx的学习一度不稳定,忽上忽下。别的学生还可以和家长沟通,而对于他她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和他讲道理、分析未来,鼓士气。期间,她多次为他添置衣物。

最后xx以高分考入南京审计学院,当年暑假她还为他争取到了慈善爱心捐助,四年共两万元。那年暑假武进电视台《生活连线》节目还特地派记者到她家采访她帮助xx的情况。xx上大学后,发给她短消息说她不是妈妈胜是妈妈,她是他永远铭记的大恩人,现在她的抽屉里仍保留着xx妈妈写给她的一封感谢信。

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她认为教育就是付出爱,并把爱心植入学生心田。她不求学生的回报,只希望能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帮上一把,这样她的付出就值得了。

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王xx,20xx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xx年8月进入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南小学工作,任教一年级语文、道德与法治、科学等学科。她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新教师,在新工作中敢于吃苦,敢于从零开始,像螺丝钉一样牢牢钉在工作岗位上。

对教学,认真钻研的螺丝钉。

作为一名新教师,王xx老师深知自己在教学理论和经验上存在不足。她常常在工作之余,通过阅读专业书籍,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日常教学中,她积极去听老教师上课,虚心向前辈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每一堂课,她都做到了精心、用心、细心。科比说:你见过凌晨四点钟的洛杉矶吗?对王xx老师来说,她却见过凌晨四点钟的青岛。20xx-20xx年第一学期,她常常四点钟起床,钻研教材,撰写教案。每次上课,她都积极启发引导,注重评价鼓励,通过设计一些小游戏等方式,全面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疫情期间,王xx老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和同级部的老师认真进行集备,对重难点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尽可能地让学生取得最大的收获。短短半年时间,王xx老师教案写了两大本,听课40多节,厚厚的学习笔记见证了她的成长。

对学生,充满爱心的螺丝钉。

班里有一个孩子,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离他而去,不爱说话,自卑。王xx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常常去关心他,鼓励他。一次语文课上,阅读绘本《逃家小兔》。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描述的:“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妈妈说,“我正好就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好好抱住你”,当学生读到这里的时候,王老师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让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他并不孤单,老师同学还有身边的很多人都爱他。通过王老师的开导,他渐渐地融入到了班集体中,阳光开朗了许多。王老师把爱都给了学生,记住了每一位学生的生日,总是会在某个学生的生日时亲自送上生日祝福。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王老师在路口值日和送路队的时候总是尽职尽责,坚持送孩子过马路,直到看到学生家长来接,她才离开。

对工作,尽职尽责的螺丝钉。

除了日常的教学,王xx老师还承担着学校办公室文件的收发整理、卫生的.检查、党务等工作。事情多而琐碎,她常常需要在学校加班才能完成当天的任务。忙完了学校的文件还需要回家批作业、备等,经常忙到深夜。王老师的丈夫在外地工作,几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女儿年纪尚小,作为一个母亲,她需要照顾孩子,但她却从未因此耽误自己的工作。夜深人静的时候,孩子睡着了,她又悄悄地来到了书桌旁继续着一天的忙碌。

王xx,一名充满教育热情的人民教师,一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在教育征途上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和原则:我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

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自xx年踏上工作岗位以来,xxx老师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始终抱着强烈的职责感和高涨的工作热情,在教育的沃土上,孜孜不倦地耕耘,深受学生、同事、领导的好评,并先后被评为仙居县教坛新秀、台州市教学能手、仙居县学科带头人。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她精益求精,深入钻研教材,查找超多资料,精心写好每一份教案,精心上好每一堂课。她所任教的班级,每年的语文成绩在期末质量评估中均为“a”。此外,她还注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在探索中前进,在学习中成熟。至今,有两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十余篇论文在市级及以上评比中获奖,负责的两个市级课题、两相县级课题顺利结题,其中两个科研成果获市二等奖。本学年,撰写的论文《整合与拓展: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探索》在台州市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作为班主任,她爱护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她深知,一个学生只是一个班级的六十几分之一,却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她把所任班级的目标确立为“做好人,读好书”。她相信“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并把这句话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当学生犯错误时,给他们讲《弟子规》里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我的错误以及错误带给家人的伤害;当看到学生的学习劲头有所松懈里,找他们聊天聊天谈心,掌握其思想动态,激发其学习热情。最让人看着心痛的就是留守儿童学生了,他们无助冷漠的眼神,常常刺得她心底发痛。对于他们,她毫不吝啬自我的微笑,甚至会伸出双手去抱抱他们,她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你们住在老师的心里,老师很爱你们!”。23年的班主任生涯里,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礼貌班、优秀班;她的许多学生也长大成材,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自我的青春与才华。

本学期开学一段时光以后,学校任命她为教务处副主任,且开学初安排的工作不作任何调整,这对她来说,是凭空多出了一半的工作量,但她还是欣然理解任务。从此,在晚上、在双休日加班成了她的家常便饭,但她毫无怨言。为了做好教务工作,她刻苦钻研,虚心求教。一学期下来,尽管忙碌,尽管紧张,她还是把教学工作和教务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

二十三年的教学生涯,她一向在坚持积极工作,有情育人,她是平凡的,她更是优秀的!

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在政治上,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自觉服从学校、领导的分配,兢兢业业的工作,不敢有丝毫马虎,全力以赴,做到精益求精。

在教学上,作为一名教师,不断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深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备好课,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培优扶差,对后进生特殊照顾,屈膝谈心,真诚地与之交朋友,激发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完成两轮高三教学,高考成绩优异。积极进取,在2009年被评为“郑陆镇优秀教师”,“常州市教坛新秀”。

工作七年,她担任了六年班主任,无论是事情繁琐的高一,还是调皮惹事的艺术班,她都从来没有抱怨过。2007年刚带完高三,怀孕两个多月的她,坚持带完了下一届学生的军训,烈日炎炎的八月,她没有退缩,站不住了,搬张小凳坐在场地上,反应很重,吃一顿吐一顿,可她总是悄悄收拾了,继续上了训练场,学生们感动了,他们训练从不偷懒,教官们感动了,他们说没见过这样的老师!2008年的8月,小孩才半岁的她又把孩子托付给了自己的老母亲,参加了南京的暑期班主任培训,电话中老母亲发烧了,她好想请假回去,可母亲对她说:没事,我挺得住!一句话让她热泪盈眶,她挺住了,没有回去!连续带了两届艺术班,艺术班的孩子总是调皮惹事,可她总是耐心的智慧的去解决,从不因为他们学习习惯差而失去希望。

2009年美术高考前夕,班级里发生了流感,看着学生一个个倒下去,她心急如焚,送学生去医院看病,拿醋去画室消毒,虽然她也感染了流感,可她总是每天去挂水挂完就回学校,她深知她是班级的主心骨,她倒下了,学生的意志就垮了;去南京美术高考,她怕学生找不到路,撑着雨伞在十字路口等候;天黑了有个学生迷了路,她打着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去找,找着了,她开心的拉着学生的手,忘记了自己两只鞋全湿了,12月份的雨冰冷了双脚热的却是心啊!2010年的盛夏,学生们怀揣着梦想走了,她说学生的梦想就是她的梦想!

她认为,干一行怨一行是干不好事情的,只有爱上自己的三尺讲台,爱上教师这份职业才能干好,也曾有过年轻人冲动的埋怨,这时她总是暗暗告诫自己:看看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吧,皱纹已经爬上他们昔日红润的脸庞,白发已经为他们刻上岁月的沧桑,可是,他们什么时候埋怨过?!没有!那么,我还有什么理由埋怨,我应该更努力用无言的粉笔挥洒奉献的春秋!

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20xx年9月,她有幸踏进了教师的行业,更有幸的是迈入了霞海小学的大门,从此开始了她教育人生的新起点,在这里实现了她儿时的梦想,给了她展示的舞台。

由于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刚进霞海小学,她担任计算机的教学任务,初上讲台她感到非常陌生,更有些茫然。报到的第一天,校长这样对她说:“学校会努力为你们搭建成长的平台,你们能走多远就会送你们走多远。”领导的重视与关心,让她如沐春风,倍感温暖,更没有了当初的陌生与茫然。对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领导真是煞费苦心。为了让他们早日成为专业教师,学校安排了一系列活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让他们汲取老教师的宝贵经验,师傅经常指点评课,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捷径。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教书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被他们那种孜孜不倦、任劳任怨的精神所折服!基本功培训,让他们受益匪浅,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练习,再到说课、讲课,让他们提升到一个新台阶。一有机会,学校会安排他们去参加相应的培训,到外地学习,接受新知识,拓宽新视野。

工作的第二年,学校给了她一个展现自她的平台,她有幸参加了x市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参赛之前,学校专门成立了学术指导小组,为她听课评课,让她茅塞顿开,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她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广泛搜集素材,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夜里经常过12点才睡,努力把课件做到最好。甚至教案的`每一句话都再三斟酌,教案写了一大摞。磨课的日子虽然煎熬,但很充实,让她学有所获。她也没有辜负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帮助,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x市一等奖的好成绩,她也因此有机会参加了省里的优质课比赛。既然机会垂青于她,她就要努力抓住。学校专门请来市里、区里的教研员给她指导,同事们也在每一个细节为她出谋划策,她也潜心钻研,争取达到极致。最终她获得了省级优质课比赛二等奖。

工作了四年,这一路走来,她衷心感谢霞海小学,是这所美丽的学校,给了她一个平台,让她在这舞台上尽情地挥洒,展现自她。她已成家,为人母,虽然每天的工作很忙碌,晚上要等孩子熟睡之后,她才能备课、搜集资料,几乎每天都要熬夜到12点,但她却非常热爱这三尺讲台,她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中,感受到了快乐,收获了成功,体味了每次辛勤的汗水换来的甜蜜果实。一次,学校领导通知她区里教研员第二天要来指导课,晚上把嗷嗷待哺的孩子哄睡后,她开始研究教材,设计教法,准备课件,准备完毕后已经凌晨一点半,第二天她讲的课受到了区教研员的好评。工作的点点滴滴让她认识到只有踏踏实实、扎扎实实,才能走好每一步。

回顾自己的成长,一路走来,离不开学校的细心栽培,耐心教导,同事的无私帮助。正是在霞海这个大家庭的关心呵护下,让她做着幸福的霞海人,有了一点成就感。20xx年3月,山东省第二届“教育叙事”征文评选活动荣获一等奖;20xx年9月,x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一等奖;20xx年10月,山东省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活动荣获二等奖;20xx年12月,x区小学信息技术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xx年12月,被评为x区电化教学能手。20xx年3月,x区“德胜杯”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荣誉,只代表过去,她将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继续努力,永攀高峰!

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小林,男,xx年8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xx年参加工作,xx年调入民勤四中工作至今,现任民勤四中高三年级组组长。二十多年来,小林同志爱岗敬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以人为本,关心学生全面成长,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用爱心、激情、理性书写着人生的华美篇章,在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小林同志是xx年6月民勤县教委第一次采用统一考试形式选拔的民办教师。他刚刚参加工作时,在全县最偏僻生活条件极差的昌盛中学任教。在此期间有三件事令其同行对他刮目相看,使他在昌盛乡、昌宁乡(与昌盛相邻)师生中小有名气。一是他主动请缨带初三语文课,一年后中考,该班学生语文平均成绩就名列全县第三(当时全县有二十六所乡办初中),成绩喜人;二是就在这一年,他自己也参加了中考,虽未能被录取(与民办教师政策有关),但考分很高;三是在xx年全县中小学教师过关考试中,过关率只有19%,他轻松过关。xx年他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考入武威师范民教班学习,xx年毕业分配到东坝镇中学,一直教初三语文兼班主任。他工作勤勉,乐教好学,成绩突出,领导同行、家长学生对他好评如潮。xx年他从甘肃省教育学院脱产学习回来后,被县教育局提名选调到民勤四中工作。

到新的单位,他凭着自己高尚的师德情操,积极的工作态度,蓬勃的工作热情,扎实的知识功底,灵动的教学风格,赢得了领导的信赖,得到了同行的赞许,受到了学生的尊敬。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继续自强不息,书写着教书育人的新辉煌。

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小林同志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为了让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他不断探索,努力向班级管理要质量。他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了由先前的摸石头过河,到后来的靠经验带班,发展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结合教育实践以及在工作中的困惑,他重读大学课本《教育学》、《心理学》,以求指导带班,他还向同事借来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之犹如春风拂面,醍醐灌顶,顿悟了“教育是一门艺术”的深层含义。工作之余,他带着笔记本到学校图书室学习教育理论专著,到阅览室去翻阅《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甘肃教育》、《现代中学生教育》、《中学生心理》、《中国家庭教育》等杂志,他的带班方法、教育理念正在经历着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转变,逐步行成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班级育人风格。他主张民主管理,实施耐心教育,“班级是我家,自己是主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让学生做生活、学习、管理的主人。他深知爱心温暖和师生情感交流在学生教育转化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坚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王老师每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亲切的手势都给学生带来无限温暖,点燃他们进取的火花,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尊重他,崇拜他;学生感受着他的爱心,生活学习十分安心。

高一新生刚入校,编进他的班,他组织第一次班会,就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班级就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这个家的主人,自己的事要自己做,要努力管好自己,学会理解别人,帮助别人,人人都有一片爱心,我们这个家就会充满温馨。”对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县城读书的孩子,他更是关怀备至:教他们整理床铺,帮他们摆放生活用品,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冬去春来,同学们换上了单薄的衣裳,王老师提醒大家:“这几天,穿厚点,别感冒了。”夏末秋初,天凉了,上课前,王老师说:“又是一年秋风劲,我们宁可不要风度,也要保持温度。”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使同学们心里暖洋洋的。明天就要高考了,毕业班班主任们把同学们组织到校园一角,做最后的动员讲话。王老师问同学们:“大家准备好了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准备好了!”王老师建议大家握握手,相互鼓鼓劲,为明天加油,同学们也纷纷和王老师握手,在师生的手掌心、眼神中传递着自信,凝聚着力量,大家感受着温暖,得到了鼓励,对高考信心倍增。

20xx届毕业生张尚德,爱打篮球,智力较好,但学习很差,还经常违犯纪律,是个名符其实的双差生,其他任课老师多次教育,都收效甚微。一次,张尚德患了重感冒,几天不能到校上课,王老师几次去看他,并为他补课。那些日子恰巧王老师也患了胃病,接连几天打吊针,但一次也没影响给他补课。一天晚上,当张尚德发现老师因扎针淤血而发紫的手背时,才知道老师是在带病为他补课,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当即向老师发誓要做个好学生,一片爱心赢得一份真情。后来,张尚德同学不仅学习进步很快,而且成为自觉遵守纪律,乐于助人的优等生,当年考上了西北师范大学。

做为班主任,王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学生的生活,想方设法为学生排忧解难,尽心尽力为学生的未来着想。20xx年,他的学生刘青蓉考取了中南大学,可家庭穷困潦倒,父母无力供他读书上学,看着泪流满面的学生,望着泣不成声的家长,王老师忧心如焚,多方奔走,联系让她利用暑假去当家庭教师自己挣一点学费;高校开学了,在王老师、班级同学、学校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救助下,刘青蓉终于踏上求学坦途。李晓东同学母亲长期生病,父亲在外打工,家境十分困难。可他在上初中时就染上了抽烟、打台球、沉迷网络游戏的坏习惯,上了高中,旧“病”复发,常常偷上网吧,夜不归宿,周末也很少回家。王老师为了挽救他,经常找他谈心,给他买学习用具、复习资料。五一长假,王老师买了礼物,带着他到乡下看望他重病的母亲,老师的一片苦心、爱心深深地打动了他。从此,他远离了网吧,改掉了不良习气,刻苦学习,最终以571分的成绩考入了兰州交通大学。李晓东同学感激地说:“有缘给王老师当学生,是我最大的荣幸。”这些年,他为贫困学生助学捐资超过了4000元。

他凭着一片爱心真情,温暖着一个班级,使孩子们组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的“大家庭”。因为他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凝聚力强,为其他班级的管理做出了榜样。他所带的班集体十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文明班级”、“‘五四’红旗团支部”,他本人也多次被授予“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在年级管理方面,他把自己的班级管理方法推而广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师德师风、班风学风考风建设,制定出“年级组管理制度细责”,让各班班长轮流值周,填写“年级组工作日志”,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新机制。

近些年,高三毕业年级每年都有1800多名学生,60多位教师,组织管理、教育教学的任务很重,升学的压力也很大,作为年级组长,小林老师天天坚持早来晚走,深入掌握每个班级、每个教师的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把握整个年级的教学状况,了解高考信息,分析月考情况,研究探讨高三教学规律,积极推动校际交流,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还兼任高一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备课、上课、测试、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一天当作两天用。超负荷的工作,常使他疲惫不堪,但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凭着对学生无私的爱,他无怨无悔,勤勤恳恳,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他的班级、年级组工作和高考的成绩年年得到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他的工作真正体现了他的人生追求:“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要作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除了具有高尚的师德,还必须具备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走上语文教坛后,他追求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成为同行们信赖的权威,学生们敬仰的老师。可要达到这一目标谈何容易,他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养师德,积师识,练师能,以工作业务上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高境界,渐渐靠近理想的彼岸。多读书读好书,给自己“充电”“蓄水”;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厚积薄发,游刃有余。他不仅广泛涉猎中外名著,有选择地精读经典作品,研究文学评论,以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而且有重点地阅读有关美学、史学、考古学等领域的经典著作,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他对语文教学具有直接作用的《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研通讯》《教学与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杂志阅读借鉴,用功尤甚。坚持不懈地阅读使他受益匪浅。坦诚地向前辈、名师、同事学习。东坝中学和四中都有语文学科的老前辈、权威,小林老师主动走近同事,听他们上课、评课,真诚地向他们请教,在他们身上学到了敬业精神、为人之道,学到了很多语文教学专著中没有的范例,在汲取和改造中锻炼了他的攻玉之术。更可贵的是他谦逊地向学生学习。很多学生思维灵活,学有专攻,术有所长,他充分利用课堂交流向他们学习,这不仅让他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成就感,使教学相长,为学生和同行树立了榜样。

在备课中,王老师备教材,备学生,备过程,备情景。他对教材深钻细研,既能从文字基础到文学表述去拓展文章的文化层面,又能从教材的时代背景到现实意义,挖掘其人文内涵,进而依据大纲决定讲析的主次详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对教材透彻理解的基础上,他总结出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操作阅读,激活课堂”的自主读书法,理解文章内容结构的“竖式图解法”,教学议论文、记叙文采用“要素教学法”,使学生听而有序,学而有法。为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他依据教材的文体特点,鼓励学生或朗诵,或表演,或辩论,或观赏,甚至由学生来讲新授课,并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有声有色,气氛活跃,每节课他都用一腔激情,声情并茂地引领着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殿堂,享受着语文学习的乐趣。

他的课堂教学特色是教师激情满怀,活力四射,学生热情高涨,自主快乐。在20xx年和20xx年全县高中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他执教的《哀江南》(演戏—解析—练习语文教学模式课)和“科学类文章阅读—高考复习专题‘散文化’教学探索”示范课均得到我县教育权威及评委老师的赞赏。他两次荣获县级优质课一等奖和“县级优质课教师”称誉。其课堂教学实况被制作成录像片在全县宣传观看,兄弟学校常有慕名而来听课的老师,教育界同仁都说听他上课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课堂教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他结合学校实际,探索推行学生评教制度(他称为学情调查)。每个学期分期中和期末两次,设计好表格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从教学组织、方式、效果,课外辅导,作业布置与检查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这一制度的实施,真正转变了他的学生观、教育观。因为他尊重学生,从而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民主化,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的这一创新评教方式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并在全校推广,有效推动了全校课堂教学的改革。

学无至境,教海无涯,“以研促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小林老师立足本校实际,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进行理性的思考,努力探求使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更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他提出了“学科组集体备教材,年级组集体备学生”以形成教育合力的教育教学新理念,为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播洒了一地绿荫,有效推动着四中学科组、年级组的教研工作,使教育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十多年来,他在教学之余,通过自学、进修先后取得了大专本科学历,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现代教学手段培训、省教育厅组织的高中新课程培训。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更上新台阶,他或利用假期自费,或争取学校委派,走武威,上兰州,学习名师程红兵、窦桂梅上课,聆听专家钱梦龙、魏书生作报告。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总是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及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作为年级组长,他带头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成绩突出。在学校、县教育局历次举行的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多次获一等奖。他所参与研究的课题“双主导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素质教育观下的‘德育五化模式’”分别获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多次在全县组织的高考研讨会上做交流发言,参与编著校本教材《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五本,兼任《沙星》文学社编委和学校“读书论坛”组委委员,并多次组织年级组各课任老师,为高三学生进行考前思想输导工作和高考专题讲座。先后在《甘肃教育》、《武威教育》等学术期刊上撰写发表论文10多篇。在教学中,他不断地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任学科会考成绩、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20xx、20xx、20xx年高考平均成绩全县排名第一。在县市高中语文知识竞赛、作文竞赛活动中,其获奖学生达60多人次,指导学生在各类报刊发表习作40余篇。

20xx年以来,小林老师一直担任实验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他不辜负学校和社会的厚望,面对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克服重重困难,先后为人大、兰大、南开、同济、西安交大等名牌和重点院校输送新生200多人,(其中姜在忠、姜园同学,在当年高考中分别以656分、635分的成绩位列全省文科第6名和第16名)20xx年获县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xx年被确定为“中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

在教育教学这片沃土上,小林老师是一位默默地耕耘者,他虽平凡普通但不平庸,他用高尚师德、拳拳爱心、澎湃激情和灵动理性不断播洒着美的种子,我们看到在希望的原野上,绽放的是烂漫的花,结出的是丰硕的果,长成的是参天的树,这样的平凡人生是光彩照人的!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