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中医养生论文范文(14篇)

中医养生论文范文(14篇)



通过研读范本,我们可以学会运用各类修辞手法,使我们的文章更具说服力和魅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通过阅读这些范本,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体和题材的写作风格和结构,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写出一篇优秀的范文范本。

体质中医养生论文范文

在当下的生活中,中医受到了好多人的青睐,其实中医体质也是有很多种的,根据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和生活方式不同,体质自然表现的也会不同,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中医体质测试。

中医体质分以下九种:血淤体质、特禀体质、气郁体质、平和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气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日常生活不同,体质也不同,认清自己的体质,才能对症下药。

体质判定。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阴虚质(d型)。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中医养生论文范文字

中医药文化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5000多年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是祖国医学发展中的瑰宝,是人们认识生命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体系[1]。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人,而中医人才则是直接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优秀群体,而优秀的中医人才则是同时具备较高的临床技能和中医文化素养的综合型人才[2]。只有培育一批素质良好的中医药人才群体,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兴旺发达,中医药文化才能代代传承。纵观国内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多重技能型的培养,而轻中医药文化人文素养的培育[3]。这种实际上是违背了中医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将阻碍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之路,进而影响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内很少高职高专院校对此进行研究,缺乏借鉴经验[4]。因此,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医人才培养中探索出一条技术技能与中医药文化素养并重的高素质人才新型培养模式,对中医文化的传承及中医学更好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中医药文化概念、传承及发展现状。

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中将中医文化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从广义(涵盖了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和狭义(与中医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的两个角度阐释了中医文化的概念[5]。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中医学发展的历程来看,有着辉煌发展阶段,也经历过挫败甚至面临濒危的发展境遇,直到2003年广东省中医院运用中医中药在抗击非典sars病毒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重新赢得了世人的信任,中医的发展再次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15年屠呦呦因从中药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获得了医学诺贝尔奖,再次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医的疗效和发展的无限潜力。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党和政府历来都很重视中医学的发展及中医药文化的建设。2009年国家出台的《中医药发展意见》中确定了中医药发展的国家方略。2010年我国中医学中的针灸率先成功申遗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研究部署了“十二五”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2016年^v^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颁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年—2030年)》,将中医药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v^提出了“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战略。由此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为我国中医学、中医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2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文化与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现状。

培养中课程比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全日制的普通高等教育、师承制学习以及继续教育,其中全日制高等教育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最主要途径。而高职高专院校通过全日制高等教育来培养中医人才的模式是采取2年在校理论学习+1年床实习的模式,学制总共3年。在2年时间内要学完所有的理论课,理论课主要涉及内容包括中医类各基础和临床学科、西医基础及临床学科、思政课、英语课等,范围广泛。面对仅有的2年理论学习时间,各大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数在中西医专业理论课比例设置上多是中西医并重,造成中医类相关专业课程及与中医传统文化有关的国学课时大大缩减,只注重了医学知识的广度,而忽视了中医学、中医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度学习,不能更好地深入理解中医学及中医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中医课程内容上重专业课,轻传统的国学及中医经典。

中医四大经典即《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它是中医学的精髓,是衡量中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它是中医教育的核心,是继承和发展中医及中医药文化的主要方面。中医四大经典是我国古代医家朴素的哲学思想与长期的临床实践结合形成的中医经典著作。对经典著作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的培养,为建立良好的中医思维模式奠定基础。而各大高职高专院校的中医经典教学安排上多是以选修课为主,学时少的只有2节课时,教学师资上多是缺乏临床经验的中青年教师,而拥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的高年资的双师型人才缺乏,教学形式上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课本为中心,内容上以经解经,造成了中医经典教学课堂缺乏生气,内容重复单一,学生无兴趣和激情的境况,不能更好地理解中医经典中医家的医理,更不用谈对中医的继承和发展[6]。此外,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安排上除医古文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人文知识课程开设,接触和系统学习中国传统的“国学”知识机会少,中医文化底蕴底子薄,造成了中医经典的理解能力差,这些都严重影响中医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大影响了高水平中医人才的培养及中医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上重院校教育培养,轻师承(跟师)制培养,改革缺乏创新。

历年来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导致了各大中医药高校在招生规模上出现不断扩大的现象,面对大批的中医类专业学生教育的现实问题,各大高校只能纷纷采取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因而院校培养成了中医人才教育培养的主流,而这种大批量的培养模式也培养了不少的中医类医生。从多年来全日制的专科到本科到研究生等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来看,高学历的中医人才不少,而真正优秀的却是凤毛麟角,普遍存在着传统中医药文化底蕴基础薄弱,中医药专业基础不扎实,临床实践动手能力差,临证中缺乏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医德医风不佳等问题。院校面对中医类专业学生人数多与中医人才培养质量堪忧的矛盾日益突出,很多高校相关的教育研究者先后进行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但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与内容,教学师资等方面的变革,各大中医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在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缺乏创新,含有地方特设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中医流派的中医人才培养缺乏[7]。当前只有少数的中医类高校以师承(跟师)制培养为突破口进行改革尝试,这种模式与院校教育模式相比,更多侧重在因材施教上,根据每位徒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学、中医文化的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更好地传承中医学及中医药文化,但此种培养模式无法大批量的培养中医药人才,一时间难以推广[8]。

教学形式上重理论,轻临床。

由于“2+1”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培养模式,学制时间短,很多院校在专业课课时安排上多是采取压缩实践课,而中医学中比如四大经典内容是中医学的精髓,是历代医家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体会到理论学习当中历代医家治病的精妙之处,才能抓住医家治病的关键点,才能更好领悟医家治病的医理知识,才能更好地去传承中医学,发展中医学及中医文化。这种重理论,轻临床的教学形式忽略了从实践中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

3中医药文化融入高职高专院校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中几点措施。

调整课程设置比例,开设传统中医药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将中医经典纳入必修课。

中医养生综述论文【】

通过这学期对中医养生的学习,我收获不少,学到了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养生知识,并从中受益匪浅,我相信这些对我今后提高身体素质,健康长寿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部进入,进一步到达头部,这才是我长期头痛的根本原因。找到病因之后,那位老中医为我开了多副中药。接着,拿出一些经过秘方制作的药粉,要求我每天晚上泡脚。最后是进行拔火罐、针灸和推拿,同时建议我泡枸杞和桂圆干日常饮用,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的体质好了许多,到现在甚至连感冒也很少发生(因时间较久,以上治疗方法不一定准确,全凭记忆)。自此以后,中医在我心目中变得神奇而又神秘。

这学期学习养生知识后,我终于初步了解了一些。

解五脏六腑与各时辰的关系,才能比较健康的生活。在精神方面,我觉得只要看得开一点,尽量放松就行了。现代人要想养生,必须学会放松心情,而放松心情则必须学会放下烦恼的事,学会忍耐。最后我总结一下这学期学到的养生之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有益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中医养生要从小做起,时刻做到,只有这样,才能健康,才能延年益寿。因为只有当你身临其境去接触了中医养身学,你才会懂得养生其实是人一生之中很大的一门学问。

最后,非常感谢陈老师这学期的辛勤教学,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听你的课。

体质中医养生论文范文

如今社会上,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但是由于这种原因,不少的朋友的身体都出现了亚健康状态。那么对于这种现象,不少的朋友想通过中医进行调理体质,但是却不知道在中医上调理体质的一些知识和方法,显得很盲目,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中医如何调理体质的。

对于阳虚体质的人可适当服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来滋补身体。可取当归20g、生姜30g、羊肉500g、黄酒、食盐适量。先将当归、生姜冲洗干净,用清水浸软,切片。羊肉剔去筋膜,放入开水锅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片。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黄酒、食盐,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成。食用时拣去当归和生姜。这一食疗方可温中补血、祛寒止痛,比较适合腹中冷痛、虚劳不足、以及产后血虚等人群。

此外,还可适当食用核桃仁炒腰花,取核桃仁50g、猪腰300g,葱姜蒜适量,料酒、盐少许。将猪腰子切花刀,上浆过油,核桃仁过油。留下底油,大火爆出葱姜蒜香味,同时下入腰花、核桃仁、加酱油、盐、味精适量,翻炒出锅。该饮食可温肾壮阳、强腰补脑。

其实,在我国中医上,调理体质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喝中药,针灸、按摩等方法。那么这个中医上的治疗方法对调理体质,效果都是十分不错的。所以对于中医上如何调理体质这个问题,大家对此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当然,想要调理体质,除了中医调理还是不够的,建议朋友们平常要多运动。

体质中医养生论文范文

想要缓解湿热体质,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一般情况下,湿热体质的患者精神都会比较暴躁或者是烦闷,或者是经常发怒。所以说,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保持心态的稳定,然后多听一些具有舒缓精神作用的音乐,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

2、湿热体质的饮食调养。

平时可以适当多吃的食物:薏仁、莲子、茯苓、红小豆、绿豆、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苋菜等。

尽量少吃的食物:胡桃仁、鹅肉、羊肉、狗肉、鳝鱼、香菜、辣椒、酒、饴糖、胡椒、花椒等甘酸滋腻之品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食品。

3、湿热体质的起居调理。

湿热体质以湿热内蕴为主特征,平常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长期熬夜,或者过度疲劳。要保持二便通畅,防止湿热郁聚。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皮肤病变。居室环境宜通风情节,清爽舒服。改正不良嗜好,如戒烟限制酒。

4、湿热体质的运动锻炼。

如果出现了湿热体质,那么平时就一定要做好清浊以及祛湿的工作。这个时候可以进行一些强度或者是运动量比较大的运动,常见的就有爬山、游泳、武术已经中长跑等,这样不仅能够更好的消除身体中多余的热量,同时还能够排出多余的水分,起到清热除湿的工作。健康专家告诉我们,想要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那么最好能将力量还有中长跑结合起来一定锻炼,这样效果更佳。

5、湿热体质的药物保健。

如湿热较重,可以通过吃些清热祛湿的凉茶,或者中成药要进行调理,比如龙胆泻肝丸(肝胆湿热)、参芩白术散、茵陈蒿汤(脾胃湿热)等清热祛湿药。也可以自己煮一些凉茶,比如、金银花、鸡蛋花、夏菇草、车前子、鱼腥草等。

体质中医养生论文范文

自我心理保健。人常说“心静自然凉”,因而我经常保持恬静的心理状态。古代炎夏养生学中有这样一段话,叫“调息净心,常如兆雪在心”。此时静心毋躁,止声息,毋违天和,毋幸遇,节嗜欲,空心气。可居高明,可远眺望,可入山林,可坐台榭空敞之处。

饮食调理。饭菜注意色、香、味、形。盛夏之季,我还常食绿豆粥。该粥有解热毒、止烦渴的作用。各种坚果平时多吃一点,对身体具有很好的补益养生作用。由于产量最大、分布地区最广、营养口感俱佳,榛子、核桃、杏仁和腰果是所有坚果中的佼佼者,被誉为“世界四大坚果”。

睡眠要充足。夏季昼长夜短,又因燥热,睡得晚,因而用午睡一小时补充。睡眠质量好对解除苦夏十分重要。

保持乐观情绪: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找朋友谈谈心,或听听音乐,或看看幽默剧等,争取主动排解忧愁,使精神尽快振奋起来。

看了以上的内容,有没有觉得我们中医果然名副其实。那么调理体质这个问题,就需要用到上面的方法。这个调理过程是漫长的,但是终有一日会让体质差的人恢复健康的体魄。所以自我心理保健,饮食的调理,睡眠的充足,乐观的情绪这些都是必要的。我相信只要做到这些便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体质中医养生论文范文

养生是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轻松的、快乐的过程。养生的方法很丰富,可以是唱歌跳舞、琴棋书画,也可以是垂钓、游泳、登高、散步,每天去做一点自己喜欢的项目,长期坚持,既能陶冶情操,还能增强体质。养生不用耗费大量的金钱,我们只需改变一下自己的习惯,就会有利于健康。如有人每周花100块钱,但是都吃的是面条;而同样的钱,另外一个人却可以吃面条米饭、蔬菜水果、鸡鱼肉蛋。显然,后者营养丰富,有利于健康。

与之相反的是,治病是一个不能自由选择的、痛苦的`、昂贵的过程。如某人患了冠心病,想要获得健康的唯一途径是“冠脉搭桥”,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不仅费用昂贵,还要承担手术时的恐惧、担忧和疼痛。治病对于促进健康长寿来说,其效果也是短暂的,如癌症手术能够给患者带来的生存期只有几年时间;而养生的作用是持久的,只要长期坚持,必会延年益寿。

如果说养生和治病都是对健康的投资,那么养生所要花费的成本远远小于治病。现代医学发展突飞猛进,解决了很多过去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但现代人得的病也越来越怪,五花八门。即使是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对于健康的贡献也是微小的,关键得靠平时的养生保健。

如果说养生和治病都是对健康的投资,那么养生所要花费的成本远远小于治病。这个《黄帝内经》里早就讲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治未病,就是养生。呶,大家看,这就是中医的高明之处,历来为后世的医家服膺。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就特别推崇养生,认为如果不懂得养生之术,纵服玉液金丹亦不能延寿;主张养成良好的习惯,抑情节欲,适当运动,倡导调摄导引之术;十分注意食养,注意维护精气,增强体质。他本人更是身体力行,最后得百岁而终。

中国是拥有50养生文化的东方大国,为使我国屹立于世界之林,我国民必有强健体魄。望有识之士能携起手来共同推动我国养生文化的发展,为我国人的身体健康而贡献力量!

中医养生心得体会论文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之一,它强调预防疾病,强身健体,饮食能化病、食补、药补的理念。中医养生具有独特的观念和治疗体系,适应了不同阶段人体健康的不同变化,因此其在预防保健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医养生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养生文化,它提倡“因人而异”的养生方法,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身状况进行调养,使健康更为稳健。

中医养生强调以五行为基本理论,即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同时也阐述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中医启发了人们的自我调节,让人们能够做到饮食起居、运动调节、心态调整等方面的养生,并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如五谷杂粮、坚果、水果、蔬菜的合理组合、季节性的食疗、运动关节、神功养心等项目都是中医养生理论的主要体现。

中医养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可以通过方法合理地进行实践。全身保健常规,如淋浴、按摩、各种按摩穴位的刺激等,都是中医养生的方法。在饮食方面,选择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搭配合理、丰富多样的食品,保持肝脏、胃、肾等器官的健康。在运动方面,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并且有助于消除体内的毒素,提高人体健康。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一样,强调整体平衡,提供了很多关于人体生理和病变之间关系的启示。可以预防疾病、改善健康,为现代社会中忙碌的人们提供长久而稳定的健康保护。而且,中医养生的理念及方法具有方便、低成本等特点,有时甚至可以代替药物治疗。

第五段:结论。

总之,中医养生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我调适的方式,保持身心健康。现代社会中的慢性病、亚健康等问题无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健康习惯的反映。我们应该通过中医养生的理念和方法来理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创造一个最适合自身情况的健康生活方式。

中医养生论文范文字

中国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以我国古代哲学为基石,并在我国古代文化的沃土中孕育、生长,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其改革应当立足于中医药学科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模式转变及国家卫生政策的变化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胆尝试与创新。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演变的历史。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最早模式是师带徒,这种模式又称师承教育模式,有业师亲炙、家学相传、私塾遥承等多种形式。伴随着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师带徒模式一直存续至今,在我国古代医学教育史上,通过这种模式曾经培养了一大批名医,它一度成为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中医政策扶植下,这种模式不仅得到了保存,而且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其一是移植于前苏联的院校培养模式,其二是传统的师承培养模式。前者是我国现阶段中医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模式,我国现有绝大部分中医人才都是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后者虽然在我国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主流模式的地位,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缺陷,在现阶段只能作为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辅助模式而存在。师承教育模式和学校教育模式并存互补,是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真正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历了从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进而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改革涉及教育观念转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学制调整等诸多方面。21世纪以来,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广度到深度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尤其是伴随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系统化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一部分中医药院校中开展,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建立了一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从全国中医院校范围看,统览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总体上讲,最突出的特点是人才培养机制越来越灵活,长期一成不变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社会的变革已经深刻地渗透到中医学校教育中,中医人才的培养已经融入社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大系统中,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来越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但我们也看到,现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许多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问题有:

培养目标不明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人才都具备相当多的西医知识,可以说是中西医两用人才。他们学习中医、西医的时间一般是:60%~70%的时间学习中医,40%~30%的时间学习西医,其结果是中医院校的毕业生走向社会,进入临床阶段后,普遍出现中西医两法都会、两法都不精的现象。实际上,学习西医知识技能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作用,用中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还值得商榷。另外,长期以来,中医院校教育培养目标指向学术型人才,注重学术研究和学科知识的完整,忽视了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临床实用型人才培养。中医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转贴于论文联盟。

校教育的学制状况是3年制、5年制和7年制并存。

招生政策不灵活。我国中医院校的招生对象长期以来均是直接从高中毕业生中录取,学生在进入中医院校之前,没有接受任何中医专业的基础训练,中医传统文化底蕴薄弱。中医人才培养与体育、音乐、美术和戏剧人才培养相似,但招生制度一直没有变化,若能招收有一定中医基础训练、中医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学生,经过中医院校系统的培养,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过度分化。中医院校的主干专业一般设有中医学专业、中药学专业、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机构也相应地设为3个独立的学院。学生自进入中医院校,便接受这种过度分化的专业学习,导致了专业知识结构的偏狭,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医人才。由于中医院校教育移植于原苏联医学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上分化过细,教学模式实行先理论后临床,不符合中医药学科理论与临床不分、各科融合的特点。

由于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尚存在诸多问题,以致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中医药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中医药人才提出的要求,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与其他中医药高校一样,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沿用原苏联的医学教育模式,几乎没有变动,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及招生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共同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大潮,学校也开始对原有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招生、学制、课程、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局部的改革可谓持续不断,系统化的改革也在逐步开展起来。

20世纪末,学校原校长郑守曾主持开展了世界银行贷款教改项目—“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从此拉开了系统化中医药培养模式改革的帷幕。该课题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首次提出了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核心理念的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同时,还相应地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如在实践教学中实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推行“循环两段式”教学等,即把教学过程分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每次从理论到实践为一个循环,如此往复;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修正”的原则,把研究成果及时地付诸教学改革实践,使得学校中医人才培养现状得到了较大改观。由于学校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的特殊地位,这项课题研究及由此引发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动了整个中医药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热潮,在我国高等中医教育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中医养生与保健论文

阴寒渐退,阳气开始升发,乍暖乍寒。根据“春夏养阳”的理论,此时可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芥末,不仅能祛散阴寒,助春阳升发,而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此时宜少吃性寒食品。

仲春多吃野菜。

古人云,春应在肝。肝亢可伤脾,影响脾胃运化。此时可适当进食大枣、蜂蜜、锅巴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少吃过酸或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这时正值各种既富含营养又有疗疾作用的野菜繁茂荣盛之时,如荠菜、马齿苋、鱼腥草、蕨菜、竹笋、香椿等,应不失时机地择食。

暮春要吃得清淡。

气温日渐升高,此时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类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以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变发疮痈疖肿等疾病。

中医养生心得体会论文

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历经了数千年的岁月,以人为本、以治疗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成为了人们健康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也是中医爱好者,多年来,通过学习、实践,积累了不少养生心得,今天,将这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第二段:养生防病。

中医强调“养生防病”,认为人体自身具备调节机能,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膳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方面,以维持机体平衡,提高人体免疫力。此外,中医也强调了心理调节的重要性,如保持愉悦心情、避免消极情绪、放松身心等,对健康长寿有极大的益处。

第三段: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是中医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中医认为食物具有药物的性质,应该根据不同体质、气候、时令等条件,选择合适的食品来调养身体。例如,夏季多食清凉、生冷的水果蔬菜,冬季则要多吃热食,以滋补身体。此外,中医也强调了饮食的卫生、节制,如忌过度饮酒、少吃零食、不挑剔食品等。

第四段:传统疗法。

中医疗法种类繁多,其中不仅包括了针灸、艾灸、拔罐等传统手段,还包括了中药、推拿等。中药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天然植物、动物等的制剂来调理身体,不仅效果明显,而且具有较少副作用的特点。推拿按摩则能够刺激经络,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身体免疫力,对于缓解疲劳、增强睡眠等也有显著的效果。

第五段:结论。

中医养生是一种以自然界原理理论为基础,以人体生理、防治疾病为核心,以调整机体平衡为手段的健康生活方式。本人深信,养生不仅仅是治病,更是备防于未病,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好的心态、有益的传统疗法等多方面来维护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中医养生,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更加健康美好地度过每一个人生阶段。

中医养生与保健论文

1、养身保健的根本目的是:

a、延长生命b、减少疾病c、保持健康,养性延命d、提高生活质量。

e、预防疾病。

a、协调明阳b、整体动态c、和谐适度d、综合实用e、适应广泛。

3、下列哪项是社区养生调查资料的重点材料:

a、居住情况b、饮食习惯c、社交活动形式d、健康状况和社区环境状况。

e、发病情况。

4、社区健康评估性诊断应分清下列哪三级:

a、家庭、个人、自然情况b、社区、家庭、个人c、社区、家庭、社会支持。

d、家庭、个人、心理状况e、社区、家庭、自然情况。

5、下列哪项不是社区养生保健定期回访的内容:

a、居民健康情况b、社区养生保健需求变化c、评价养身保健的利用度,成效,

缺陷d、评定社区养身保健服务的质量e、改善社区人际关系。

6、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著是:

a、皇帝内经b、饮食须知c、山海经d、汤液论e、饮膳正要。

7、中医养身学理论的`本三原来自于:

a、周易b、皇帝内经c、庄子d、论语e、道德经。

8、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身保健学的基本观念:

a、生命观b、运动观c、权衡观d、和谐观e、健康观。

9、“行持神以立,神须形以存”体现了中医养生保健中的哪项基本观念:

a、寿夭观b、生命观c、和谐观d、权衡观e、健康观。

10、中医的四维健康观的内容是:

a、形体、心理、饮食、道德b、形体、心理、社会、运动。

c、心理、社会、饮食、道德d、形体、饮食、运动、道德。

e、形体、心理、道德、社会。

11、下列哪项不是形体生理健康的特征:

a、形体壮实b、须发润泽c、牙齿坚固d、记忆良好e、双耳聪明。

a、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协调阴阳,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

行并重。

b、整体为主,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协调阴阳,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

行并重。

c、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修德怡神,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

行并重。

d、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

行并重。

e、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辨。

证遣药。

13、“正气为本”的养生原则包含下列哪项内容:

a、护肾保精,调理脾肺,清静养神,顺应自然。

b、护肾保精,调理脾肺,清静养神,慎避邪气。

体质中医养生论文范文

[摘要]已有研究资料表明,特发性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从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特发性肺纤维化,分析中医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现状、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易感体质及其可调性、体质-证候-辨病-辨证医疗模式、防治调护及临床疗效判定,并借助循证医学研究方法进行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研究,可为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诊疗开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体质学说;特发性肺纤维化;易感体质;养阴。

通络法体质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结构、形态等人体多个方面相对稳定的一种机能状态[1]。人的体质能反映人体的整体特征,而人体体质差异则更反映了人体内在脏腑气血阴阳之偏倾和机能代谢活动之差异。体质与疾病的发病、病证的从化及诊治与预防调护关系密切,本文将从中医体质着手研究特发性肺纤维化,诠释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研究思路。

1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1.1特发性肺纤维化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活动后尤其明显,并呈进行性加重趋势,是以肺通气容积减少为特征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须伴有肺ct影像学表现,主要为磨玻璃样改变及蜂窝肺。资料显示,近年来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现代医学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首选激素治疗,其重点治疗机制在于抑制其所引起的肺损伤以及肺纤维化的炎性反应[3],但也有临床资料表明,能接受激素治疗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不多,其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更少,而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在使用剂量、联合用药及用药比例、疗程和临床疗效等多个方面,迄今尚无充分确切的循证医学依据[4]。1.2中医养阴通络法贯穿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始终中医古典医籍中没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概念,但中医之“肺痿”在中医证候、临床病理表现方面与特发性肺纤维化高度相似。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早期,邪犯正经,未及他脏,病初邪气在皮毛经络,肺主皮毛,邪气首先犯肺,久病入脏腑,又因络为经之分属,纵横交贯,网络全身,邪犯虚亏,络脉首当其冲。痰凝、血瘀也可阻络,络郁久而化热,肺燥叶焦,引发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当化痰祛瘀以达到通络的目的。我们提出“肺虚络瘀”的病机观,并提出治疗当以养阴通络之法为主。其中养阴包括养肺阴及养阴津,“肺虚络瘀”作为病机贯穿该疾病的始终,故以养阴通络法治疗该病已成为目前中医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主要方法[5]。

2临证须首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易感体质。

体质概念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中医有很多关于体质的分类方法,现代医家多推崇王琦的9种体质分类法[6]。另有研究者[7]认为,体质类型的划分应以气血、阴阳、津液为纲,虚实为目来界定。依据此观点,并结合临床实践,我们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易感者的虚性体质类型有阴虚型、气虚型,实性体质类型有阳热型、血瘀型、痰湿型,根据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体质不同,其在发病时的临床表现、致病因素、诊疗、预后及防护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特点。

2.1气虚质。

患者平素多神倦乏力、面色少华、少气懒言、声低气短、动则尤甚,易感冒,接触粉尘、皮毛、刺激性气味等或过度劳累后易发病,体现在肺系疾病主要表现为渐进性咳嗽无力,动则或咳或喘加重,伴气虚证,舌淡,脉弱,病情逐渐加重。

2.2阴虚质。

患者体态大多偏瘦,平素多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颧红盗汗,易受燥热之邪并同化导致疾病,或接触矿物尘土、粉末、刺激性气体后易发病,体现在肺系疾病主要出现干咳、痰少不易咯出,或无痰或偶有痰中带血丝,伴阴虚证,舌红少津,脉细数。

2.3阳热质。

患者大多体型健壮,平素气粗声高、口中多臭秽、不恶寒反恶热、消谷善饥、睡眠时鼾声如雷,外邪侵袭后易发高热,情绪波动时导致肺系疾病多出现高热、咳嗽、喘促、声高、舌质绛、脉滑数等。

2.4血瘀质。

患者皮肤粗糙色暗,面色黧黑,口干欲漱水不欲咽,发病时肺系疾病多出现胸部刺痛、疼痛夜间尤甚、动则胸闷而喘、咳嗽痰中带血、皮肤有瘀斑瘀点、唇甲紫绀,伴血瘀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预后较差。

2.5痰湿质。

患者体态多偏胖,平素口中多黏腻,不喜饮水,食差纳呆,嗜睡,接触有害物质或劳累易诱发肺系疾病,多出现喘促气短、咳嗽多痰、易咯出、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或濡,病情缠绵难愈。

3体质-证候-辨病-辨证医疗模式。

3.1辨证与辨病结合的医疗模式。

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辨证首辨虚实,本虚标实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机之根本,但在不同时期虚实主次各有轻重偏倾,故临床要抓住特发性肺纤维化主要矛盾,分而治之。早期各种原因所导致肺脏损伤后出现炎性渗出、肺泡炎症等[8],中医临床表现通常以外感表实证为主,其中痰热、血瘀多见,此时治疗当以泻肺平喘为主,辅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疾病发生时炎症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炎症细胞产生,同时氧化应激产物产生超过消除,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随着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情进一步发展,机体出现正邪相争,正不胜邪,此期通常表现为虚实夹杂,治疗当以扶正与祛邪并举即益气养阴与活血通络并举;随着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情的继续进展,病情逐渐加重,此期通常表现为本虚标实,治疗当以扶正为主即益气养阴、培土生金为主,辅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3.2以养阴通络,治病求本为治疗原则。

在整个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情发展演变过程中,肺虚络瘀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脾为肺之母脏,肺靠脾气升清散精来供养,肺为肾之母脏,可谓金水相生,共主气之摄纳和津液之敷布。无论生理上抑或病理上,肺、脾、肾三脏病变均可相互影响相互传变,母病及子或子病犯母。肺为娇脏,六淫之邪侵袭肺脏,首先耗伤肺气,病久可子盗母气从而致肺脾两虚,或母病及子可致肺肾两虚;若平素暴饮暴食、嗜食肥甘厚味及情志劳倦等可先伤脾肾,久病也易累及于肺。如痰浊从脾生,上贮于肺,或肾阴虚火旺上灼肺金等,故特发性肺纤维化常常伴有肺肾两虚或肺脾两虚之疾病基础。特发性肺纤维化是慢性复杂性疾病,往往存在肺脾或肺肾或肺、脾、肾损伤的病理基础,且表现为气阴两虚、久病入络。对特发性肺纤维化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临床遣方用药时应遵循养阴通络的思路,标本同治,扶正与祛邪兼顾。根据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临床病期的不同、致病因素不同、体质差异、临床症状的不同其治疗与调护有各自侧重点,只有正确地把握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审机论治思路,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在治疗慢性复杂性疾病时的整体优势,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

4易感体质的可调性及临床疗效的判定。

体质是人体先天与后天形成过程中的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形成亦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故使用单一疗法治疗短时间内不易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中医理论及体质特点,应用中医独特的治疗手段及治法效应的特异性,充分发挥中药、针刺、艾灸、刮痧、拔罐、熏蒸等多种治疗手段的优势,并联合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并逐步努力建立起体质诊断、体质治疗、体质护理、体质教育、体质管理整合系统评价体系,从而达到因人、因地、因时三因制宜的多个方位调理、监测和管理个体体质的目的。目前亟待解决兼杂体质的.处理,应尽快制订、颁布体质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5特发性肺纤维化易感体质防治调护。

临床中发现,适当的防治调护对缓解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根据特发性肺纤维化易感体质,做出个体针对性的预防调护很必要。中医强调避风寒,适寒暑,调情志,饮食有度,起居有节,不妄作劳,对特发性肺纤维化防治调护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气虚质、阴虚损、血瘀损者应避其诱因,调畅情志,减少身心压力,勿烦躁多怒。平素当清淡饮食,少食刺激、辛辣、生冷之物,适当进行活动,但不能超出自身负荷,不可操劳过度,特别是气虚、血瘀质者尤应注意。

6引进循证医学研究方法,促进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临床科研进步。

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辨证时更应强调体质,应在阴阳五行等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首先确立中国人的体质标准及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易感体质、中医证候,再以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研、分析。中医证候的规范化[9]应密切结合临床,对中医传统证的内涵还需要进行必要补充,可将现代医学中的技术手段如常规的各种物理、生化等检查内容引入其中。但是这些现代医学检查项目只能是补充证的内涵,并不代表证的本质。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和临床药物研究方面,还需要引入循证医学的方法。循证医学强调从大数据的系统研究中获取所需的临床依据,使其研究结论更有说服力且证据充足,从而使诊疗手段更具有效性和安全性。中医在研究与探索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时应该加入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多中心、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研究。中医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的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得出的结论将会更容易被国际认可,也有利于中医药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中医养生心得体会论文

中医养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种方式,它以调整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为基础,使人们达到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的目的。本文将介绍我在学习中医养生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养生的实际效果和操作方法。

第二段:调整饮食。

在中医的眼中,“药食同源”是养生的重要原则,因此,合理饮食是中医养生的首要步骤。我遵循了中医的饮食原则,优化了自己的膳食结构,饮食方面的体验也随之改善。例如,中医认为食物性寒者宜加热煮,肉类则是应该少量多餐的方式摄入,这样可以增强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并减少对胃肠道的负担。

第三段:进行体育锻炼。

在中医养生中,适度的体育运动也是很重要的。我一直为了身体健康而坚持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早晨的慢跑、散步等,尤其是参加一些舞蹈训练,不仅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还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也能避免抱怨生病的苦恼。

第四段:注重精神调节。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是不仅仅体现在身体的健康上的,还包括心理健康。在精神调节方面,我尝试学习和运用一些自我疗法和松弛技巧缓解地精神压力,如冥想、瑜伽等。其中,冥想让我学会了放下烦恼,放松身心、防止病情加重的效果很不错。

第五段:总结。

中医养生不仅仅是在一些特殊的时候才会用到,它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这些养生原则,才能更好地锻炼身体和调整心理,达到养生的目标。中医养生不仅能促进健康,还可以帮助人们养成自律和细心的好习惯。我想说的是希望各位读者,也能够尝试中医养生的方式,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全方面的滋养和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