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定计划书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不断优化和完善。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祝您写出一份成功的计划书。
为有效防范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维护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冀教安〔2020〕10号)任务部署,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学校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现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进一步落实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广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不断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灭火和应急救援体系,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特别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在全省教育系统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组长:郝立军副组长:郝晓冲、李永强组员:全校领导。
学校安全无小事,学校消防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切实加强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把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不断强化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将学校消防安全责任逐一落实到每一个岗位。
为加强全区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编制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市教体局《市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区安委会《关于编制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全区校园安全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通过开展三年行动,推动各中小学、幼儿园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教育系统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加快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培养和相关学科建设。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为实现全区教育系统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一)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安全责任体系。
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学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落实教育系统干部领导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监管责任、学校属地党委政府管理责任,指导督促学校加强安全管理,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监管机制,推动学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消除盲区漏洞。(区教育局、各乡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负责)。
(二)建立风险隐患安全防控体系。
指导学校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形成安全风险清单,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六项机制”。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现隐患整治闭环管理。构建安全生产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协同联动,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充分调动行业协会、专业企业、师生公众等力量参与,凝聚学校安全治理合力。(区教育局牵头,市公安局分局、区应急局、区市场管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治理。
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2020年组织各类学校集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高层建筑开展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及时消除隐患,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列出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力争在2022年前基本整改完毕。建立完善教育系统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健全与消防救援机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区教育局、区应急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消防救援大队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指导和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加强评价考核,推进健康教育。(区教育局、区市场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学校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指导和督促学校健全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分级管理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建立实验室人员安全培训机制;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等排查,建立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区教育局、区应急局、市公安局区公安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落实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依法实施校车使用许可,规范发展专用校车,清理不达标载客汽车、非专用校车,保障校车发展与服务需求相适应。督促指导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方案,强化源头管理、动态监管,保障校车通行安全。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市公安局分局(校车办)牵头、区教育局、区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强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指导学校全面排查建筑物安全隐患,查找并整治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等造成的安全隐患,落实学校建筑所有权人承担使用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开展设施设备专项体检,查找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和突出短板。(区教育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
1.加强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指导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和高中新生军训课程中加入消防知识教育,充分把握消防日、安全生产月、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活动契机,开展科普讲座、亲身体验、专题专栏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以案例警示教育和沉浸式互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加强实训实习期间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管理。(区教育局牵头、区应急局、市公安局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等负责)。
2.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学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和风险特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和监督行为,把安全生产要求贯穿学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落实教育系统安全管理统计分析制度,依法参加有关事故的调查处理,监督检查事故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情况。(区教育局牵头负责)。
3.提升安全生产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积极推动学校开设安全管理相关在线开放课程,在市教体局的指导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学校安全教育,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检查信息系统。推动学校建设安全生产物联网监控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积极推广应用温度传感、烟雾报警、视频监控等技术,加强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区教育局、市公安局分局负责)。
4.强化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督促各类学校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推动与学校周边重点救援力量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学校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管理分级响应制度和程序,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有效应对,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根据学校实际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区教育局、区应急局等按照责任分工负责)。
从2020年5月到2022年12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5月至6月)。部署启动全面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各相关股室、直属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城区教育辅导组依据实施方案,对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出部署。
(二)组织实施(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组织各相关股室、直属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城区教育辅导组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化实施方案,对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落实“三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动态更新“三清单”,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跟踪整治,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确保按时整改销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深入分析教育系统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总结各地各校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制度成果,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各相关股室、直属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城区教育辅导组要分年度对专项整治行动完成情况实施评估,形成年度报告并于每年年底前报区教育局安全办。2022年底前形成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报告报送区安委会办公室。
(一)提升政治站位。这次专项整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重大活动,是安全生产领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相关股室、直属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城区教育辅导组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切实把三年专项整治作为解决学校安全重点难点问题的攻坚行动,抓紧整治实施,切实保证落实。
(二)强化组织领导。各相关股室、直属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城区教育辅导组要对照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层层抓好组织实施,强化动态检查和过程监督,此项工作已经纳入教育督导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务必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落地见效。
(三)狠抓对标落实。各相关股室、直属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城区教育辅导组要对照教育部和省安委会统一部署与要求,结合本地本校本部门安全生产实际制订实施方案,确保统一行动的整治内容不出现一个盲区和漏洞,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学校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切实提升全区教育系统安全管理水平,有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
通过开展本次三年行动实施整治,强化源头治理,进一步排查校园安全风险隐患,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夯实校园安全基层基础,扎实推进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完善从根本上消除校园安全事故隐患的责任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全力防范和化解校园安全风险隐患,全面维护好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2020年6月上旬)。
按照市安委会统一部署,启动校园安全整治三年行动。我校结合实际制定本校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全面动员部署校园安全整治三年行动。
2、排查整治(2020年6月中下旬至12月)。
我校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使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3、集中攻坚(2021年)。
我校更新“两个清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加强跟踪整改,实施闭环管理,直至整改销号,推动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从而使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4、巩固提升(2022年)。
深入分析我校安全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落实。及时总结其他学校整治行动的成熟经验,形成一套较为成熟定型的校园安全制度体系。
为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荆门市校园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我校校园安全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主体责任,着力堵塞管理漏洞,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形成严密的责任体系、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有力的基础保障,增强学校安全防范治理能力,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整体水平。
围绕校园消防安全整治、治安防控安全、建筑物安全整治、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等安全重点环节,通过全面排查、滚动治理,彻底整治一批学校安全重大风险隐患。
(一)消防安全。
1.学校建筑物或场所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消防备案;
2.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并定期维保;
3.电气线路、管路敷设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维保;
4.明确消防责任人;
5.定期开展防火巡查;
6.不存在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现象;
7.及时整改电气火灾隐患;
8.疏散通道畅通。
(二)治安防控和枪弹安全。
1.按规定配备专业保安和安全管理人员;
2.门卫室及枪弹库物防设施齐备;
3.按规定安装一键报警装置;
4.学校门前设置硬质防冲撞设施;
5.校园及枪弹库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接入110报警平台;
6.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有力有效;
7.“安全岗”、“护学岗”值勤人员到岗到位;
8.建立校园安全会商研判、定期通报、联合整治、联动处置机制;
9.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按规定落实相关安全防范措施。
(三)建筑与施工安全。
1.对学校建筑(含附属设施)安全状况定期开展排查监测;
3.对学校在建项目施工场所严格实行隔离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四)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管理。
1.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健全;
2.实验室安全运行机制完善;
3.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明确;
4.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与准入制度;
5.建立并有效落实实验室安全定期检查与安全巡查机制;
6.对实验结束后的残渣废液按规定进行处置。
(五)食品安全。
1.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
2.食品安全管理的制度健全并有效落实;
3.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
4.建立食品采购追溯体系;
5.落实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管;
6.按规定落实陪餐制度。
从2020年6月到2022年12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9月中旬前)。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我校设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
(二)组织实施(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对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动态更新“两个清单”,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跟踪整治,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确保按时整改销号,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深入分析校园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
(二)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建立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机制,将安全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集中开展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交通安全、生命安全、食品安全、预防踩踏、预防毒品、防溺水、防欺凌、预防网络诈骗等各类安全专题教育,切实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技能。
(三)构建安全责任体系。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定期开展学校安全风险研判,真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落实到每个人,将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融入学校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
(四)强化督导考核。将校园安全专项整治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整治效果不好的要责令整改。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产生重大影响的校园安全责任事故的,要严格问责追责。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推动落实校园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加强校园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延安市教育局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及市委、市政府和市安委会要求,现就全市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三年行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安全生产特别是校园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夯实学校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工作制度,摸清校园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深化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彻底消除重大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一)全面提升日常管理能力。
1.夯实工作责任。要建立健全学校“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校园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和校园长第一责任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2.健全体制机制。要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安全事故处理和风险化解机制以及应急救援机制、安全教育机制、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协调机制等体制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
3.严格日常管理。要严格门禁管控、消防安全、校车安全、校舍及设施设备安全、各类学生活动安全管控、预防溺水、预防踩踏等日常管理事项内容。特别是对原有其它建筑物改造成学校教学等场所及设施的,要加强日常隐患排查,严格按照人员聚集场所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4.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要加强在学校安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严格按照学校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要求,强化安全基础建设,配齐配强专兼职保安和安全管理人员,积极构建全员参与的人防体系。结合学校及周边治安特点,按要求建设必要的隔离栏、减速带、升降柱等安全防控设施,确保安全设施到位、安全防护用品齐全,安全警示标识齐备,构建安全适用的保障体系。做好校园安全三个“100%”质量提升工作,全力保障我市校园安全稳定。
(二)深入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
1.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工作。以全国各地学校近年来多发、频发的安全事件为教训,认真研判中小学面临的安全形势,深入总结分析本地中小学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认真查找安全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研究制定安全教育工作方案,上好安全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中小学生预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等方面教育,将安全教育贯穿专项整治全过程、全方位,做到警钟长鸣,毫不松懈。
2.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要围绕安全生产月、“4·15”国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i1·9”消防日、“12·2”交通安全日等特定时间节点以及节假日、寒暑假和开学后等重点时段和关键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突出安全教育内容。要做好对安全教育日活动的组织领导,增强教育活动吸引力,对各类进校园活动要严格落实备案审核制度,严禁在活动中发布、夹带商业广告。
3.重视应急疏散演练。要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有关要求,坚持做好中小学校每月一次、幼儿园每季度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对于在校生较多的镇中小学、农村寄宿制学校以及存在安全风险点的学校,要适当增加应急疏散演练次数。使用校车的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校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演练。应急疏散演练可与学校升旗、课间操、集体活动等相结合,以组、班或年级为单位开展小规模应急演练。演练期间要认真做好演练准备工作,加强对演练的过程监测和数据采集,确保应急演练安全和效果,坚决防止因演练引发的拥挤踩踏、烟雾中毒等安全事故。
4.强化家校协同。要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建立周末和节假日学生校外安全提醒制度,让家长切实承担起学生离开学校后的看护责任。特别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进城务工子女要予以重点关注,共同构筑起安全防线,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强化对家长预防学生网络沉迷的提醒,做好《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的复印发放、回执回收保管工作。
(三)做好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
1.落实防溺水工作责任。各学校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积极预防、失职追责”的原则,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健全责任体系,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协同,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水务部门要在辖区危险水域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深入研究工作中的不足和短板,进一步强化应对举措,对预防工作提早安排、全面部署。各学校要做好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家长要履行好学生在节假日、周末、上学前放学后的安全监管责任。
2.落实好《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认真落实好《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发放、签订及回执回收保管工作,明确家长签字职责(不可代签),确保预防溺水教育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学生。
3.加大隐患排查整治。水务部门要督促各类水工程、蓄水设施、河道管理单位、涉水涉河工程建设单位、河道采砂经营企业、涉水旅游单位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特别是要为中小学生设置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标志,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有条件时要对辖区内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域进行巡查,落实救援措施。
4.建立“三位一体”机制。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家访、家长会、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家长或监护人普及预防溺水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家长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督促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切实履行对子女监护主体责任,切实承担起学生在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的监管责任。各镇办、村组(社区)要依托周边村镇,主动沟通,充分调动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要在重点水域的醒目位置悬挂预防溺水宣传横幅(标语),宣传预防溺水知识。暑期,聘请一些热心群众、教师、离退休人员等义务监管员(志愿者)组成学生安全监护小分队,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学生生命安全的浓厚氛围。加强对学校周边湖泊、河道、水渠、鱼塘等管理,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工作责任体系,营造全社会预防学生溺水的工作氛围,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四)持续做好消防安全。
1.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隐患。各学校要按照相关要求,制定和完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抓好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突出风险预防,实行关口前移、主动防范,认真查找学校安全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风险隐患,把教室、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馆、会议室等人群集中场所作为检查的重点。要在总结近年我市在消防安全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基础上,结合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邀请消防、应急等部门,针对区域性各类易发灾害可能带来的威胁,抓好重点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组织专门力量集中开展全面、系统的火灾风险隐患排查,做到不遗漏一栋校舍、不放过一处隐患。对查出的安全隐患按照“一患一档一策”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建档、整治、销号”闭环管理要求,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要对校园周边存在的火灾风险隐患,进行集中排查,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协调解决。
2.强化宣传教育效果。要落实“上好一堂消防课、开展一次消防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布置一次寒假消防作业、完成一次疏散逃生演练”的“四个一”活动。消防安全课和主题教育活动可结合学校“火灾案例”,以警示教育为主,简单易学、日常生活中的消防安全常识;暑假消防作业要突出家庭火灾逃生疏散路线和辨认消防疏散标识,防范烟火入侵等知识为主;疏散逃生演练应正视模拟火灾灾景,严格演练程序、严肃演练纪律,起到示范和规范作用。
3.严格落实信息报送制度。要严格落实值班和值守应急工作,坚持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确保通信联络和信息渠道畅通。遇有突发事件和重要紧急情况时立即启动预案,反应灵敏、行动迅速、处置有力,最大限度的降低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不断强化校车安全。
1.强化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要与校车管理工作人员、校车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工作职责;要建立防范校车交通事故的制度、措施和应急预案;要有完整的随车接送台账;要按照规定对校车驾驶人和师生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要按照校车“六定”管理模式,即定人(定驾驶员、随车照管人员),定车(固定班次)、定座位(固定学生座位)、定检(定时对校车进行检测维护)、定线路(固定接送线路)、定时间(固定接送时间),对照日常校车管理进行自查整改。要加强对提供校车专业服务企业、单位的专业监管和日常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增强安全保障,提高服务质量。
2.进行全面排查。要按照“不漏一校一园,不漏一车一人”的原则,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自有校车、租借用于接送学生上下学的各类车辆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各地校车管理台账,详细掌握接送学生车辆数量、车辆状况、车辆所有人、驾驶人、运行时间、行驶路线等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基础实、台账全。对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建立问题清单,认真落实隐患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予以挂牌督办,实行整改销号制度,确保隐患彻底消除。
3.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核查整治。要严格落实校车和集中接送学生车辆及驾驶人的源头管理,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有关规定,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对学校校车和租用专门用于接送学生的车辆,对照相关技术标准集中进行检查,对安全技术性能达不到校车标准,没有运营资质、未办理校车登记(即无专用校车外观的标识或非专用校车标牌)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接送学生车辆立即停驶。对校车驾驶人的驾驶资格和安全驾驶资历要进行再次审查,坚决杜绝聘用不合格驾驶人驾驶校车、接送学生车辆。各地要在专项整治阶段对校车驾驶人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教育职业培训。
4.完善校园周边标线标识。要主动联合交通、公安、住建等部门对辖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改,进一步完善校园周边道路的学校标志、人行横道标志标线、校车停靠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隔离护栏和车辆减速设施等。对发现破损、缺漏和不规范的交通设施以及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完善整改。
(六)全面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
1.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机制。要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建立具有长效性、稳定性和约束力的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机制。明确将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题培训纳入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教师在职培训内容。将本区域学生欺凌和暴力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作为考评内容,纳入文明校园创建标准,纳入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年度考评,纳入校长和学校相关岗位考评。建立健全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制度,明确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流程,把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作为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主动开展以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为主题的法治教育,推进学校在规章制度中补充完善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内容,落实各项预防和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措施。
2.强化预防学生性侵害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保护暨“一号检察建议”,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保护,要完善机制体制,明确职责任务,加强统筹协调,严肃追责问责;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特别是学生寝室、教室、保安室等重点区域管理,深入查找校园安全管理漏洞,化解隐患;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杜绝性侵幼儿园儿童和中小学生案事件,切实维护幼儿园儿童和中小学生权益。
3.开展积极有效宣传。通过每学期开学时集中开展教育、学期中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专门设置教学模块等方式,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学生欺凌和暴力防治专题教育。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配合学校开展好法治宣传教育、安全自护教育。要通过组织学校或社区定期开展专题培训课等方式,加强家长培训,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知识。
4.严格学校日常管理。要严格按照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日常管理,逐步建立校园安全网上巡查机制。要通过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或组织学校开展等方式,定期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和暴力事件。
5.强化教育惩戒作用。要明确具体负责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的处(科)室并向社会公布,妥善处理申诉请求。对经调查认定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定学时的专门教育方案并监督实施欺凌和暴力学生按要求接受教育,同时针对欺凌和暴力事件的不同情形予以相应惩戒。
从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7月至2020年8月)。按照统一工作部署,各学校结合实际,广泛宣传动员,做好前期准备和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细化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
(二)排查整治(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各学校要严格按照此次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按照职责分工,对本校的校园安全进行梳理研判,全面深入、细致彻底开展自查自纠,对所查出的隐患、问题要列出清单,建立台帐。要根据整改难易程度及危害后果进行分析研判,各学校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进行全面整治,严防走形式、摆过场。
(三)集中攻坚(2021年)。各学校要负责对自查自纠阶段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的整改情况逐条逐项落实排查。对整治不力、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久拖不改的学校,将采取相应措施,督促其切实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对重大隐患要挂牌督办、跟踪督查、一盯到底。
(四)巩固提升(2022年)。各学校要对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及时总结分析,深入分析校园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深层次的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机制体制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具体措施,各学校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成果,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性,强化领导责任,勇于担当作为,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层层抓好组织实施。各校园长要亲自组织专项整治工作,本着对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学生生命负责的态度,把专项整治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认真动员部署,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扎实开展自查、排查工作。
(二)创新工作方法。各学校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校园安全重点工作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排查检查,想办法、出实招、补短板,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要在专项整治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有效缓解问题。
(三)严格责任追究。各学校要坚持边排查边整改,以排查促整改,对查出的问题实行“零容忍”,坚决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对排查出的每一个隐患和薄弱环节,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整改结果要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报上级主管部门。要落实安全工作责任,严格实行跟踪督办制度,对排查不细致、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导致事故发生的,要倒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为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荆门市校园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我校校园安全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主体责任,着力堵塞管理漏洞,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形成严密的责任体系、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有力的基础保障,增强学校安全防范治理能力,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整体水平。
围绕校园消防安全整治、治安防控安全、建筑物安全整治、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等安全重点环节,通过全面排查、滚动治理,彻底整治一批学校安全重大风险隐患。
(一)消防安全。
1.学校建筑物或场所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消防备案;
2.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并定期维保;
3.电气线路、管路敷设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维保;
4.明确消防责任人;
5.定期开展防火巡查;
6.不存在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现象;
7.及时整改电气火灾隐患;
8.疏散通道畅通。
(二)治安防控和枪弹安全。
1.按规定配备专业保安和安全管理人员;
2.门卫室及枪弹库物防设施齐备;
3.按规定安装一键报警装置;
4.学校门前设置硬质防冲撞设施;
5.校园及枪弹库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接入110报警平台;
6.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有力有效;
7.“安全岗”、“护学岗”值勤人员到岗到位;
8.建立校园安全会商研判、定期通报、联合整治、联动处置机制;
9.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按规定落实相关安全防范措施。
(三)建筑与施工安全。
1.对学校建筑(含附属设施)安全状况定期开展排查监测;
3.对学校在建项目施工场所严格实行隔离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四)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管理。
1.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健全;
2.实验室安全运行机制完善;
3.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明确;
4.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与准入制度;
5.建立并有效落实实验室安全定期检查与安全巡查机制;
6.对实验结束后的残渣废液按规定进行处置。
(五)食品安全。
1.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
2.食品安全管理的制度健全并有效落实;
3.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
4.建立食品采购追溯体系;
5.落实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管;
6.按规定落实陪餐制度。
从2020年6月到2022年12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9月中旬前)。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我校设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
(二)组织实施(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对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动态更新“两个清单”,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跟踪整治,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确保按时整改销号,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深入分析校园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
(二)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建立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机制,将安全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集中开展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交通安全、生命安全、食品安全、预防踩踏、预防毒品、防溺水、防欺凌、预防网络诈骗等各类安全专题教育,切实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技能。
(三)构建安全责任体系。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定期开展学校安全风险研判,真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落实到每个人,将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融入学校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
(四)强化督导考核。将校园安全专项整治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整治效果不好的要责令整改。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产生重大影响的校园安全责任事故的,要严格问责追责。
通过开展本次三年行动实施整治,强化源头治理,进一步排查校园安全风险隐患,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夯实校园安全基层基础,扎实推进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完善从根本上消除校园安全事故隐患的责任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全力防范和化解校园安全风险隐患,全面维护好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2020年6月上旬)。
按照市安委会统一部署,启动校园安全整治三年行动。我校结合实际制定本校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全面动员部署校园安全整治三年行动。
2、排查整治(2020年6月中下旬至12月)。
我校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使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3、集中攻坚(2021年)。
我校更新“两个清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加强跟踪整改,实施闭环管理,直至整改销号,推动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从而使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4、巩固提升(2022年)。
深入分析我校安全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落实。及时总结其他学校整治行动的成熟经验,形成一套较为成熟定型的校园安全制度体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通知》(安委办〔2020〕4号)、《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安委〔2020〕3号)要求,以及中共教育部党组审议通过的《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决定在教育系统开展2020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和“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部署,着眼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生产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排查整治工作,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层层压紧压实安全责任,扎实开展教育系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开展有声势、有实效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促进学校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坚决守住教育系统安全底线。
今年6月是第19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围绕“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的活动主题,6月1日至30日在全国教育系统范围内统一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同步启动,12月份结束。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各地各校要安排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行业专家深入讲、一线人员互动讲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网络课堂培训。要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平台开设专栏专题,根据学校安全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解读宣传,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
(二)开展“排查整治进行时”专题活动。各地各校要紧密结合《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的工作任务,开展“排查整治进行时”专题活动,对排查整治工作广泛宣传发动,持续深入推进,反映工作进展,及时报道成效。加强示范引领和警示教育,对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取得的成果及时总结,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做法,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借鉴;加强典型事故案例剖析和通报,深刻吸取教训,切实引以为戒。广泛发动师生、干部职工,开展“校园安全啄木鸟”“学校风险扫描仪”“隐患排查显微镜”“查找身边隐患”“专项整治纠察员”等活动,对学校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深入排查整治,从源头上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开设“安全生产大家谈”云课堂。各地各校要广泛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学习“安全生产大家谈”云课堂,听取安全生产领域专家学者、部门领导、学校安全负责人和一线员工针对责任落实、隐患排查、风险管控、应急处置等内容进行的云授课。围绕复学复课、隐患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防范、安全指导服务等,开展网络视频访谈、远程在线辅导和安全“公开课”“微课堂”“公益讲座”等线上活动,辅导传授安全技能,交流心得体会,切实增强安全教育实效。
(四)开展6·16网上“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6月16日是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利用各类媒体、网站、手机应用程序等,创新开展直播互动、网上展厅、线上安全体验、h5安全互动游戏等网上“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参与线上“公众开放日”、安全体验场馆360全景示范展示、安全打榜直播答题、全国网上安全知识竞赛、抖音“我是安全明白人”话题、新浪微博“身边的安全谣言”话题等全国性活动,在校园大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
(五)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委办〔2020〕3号)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学校。重点围绕开学学校、复课学生安全防控和居家学生生活安全教育,开展安全宣传进学校活动。丰富校园安全教育“第二课堂”,普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使师生能应急懂避险、能自救会互救。
各地各校要根据《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在所辖范围内组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健全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安全防控体系,开展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治理,提高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从2020年到2022年,分为动员部署、排查整治、集中攻坚、巩固提升四个阶段。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把握疫情形势和安全形势,密切围绕排查整治阶段工作重点,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工作,结合实际精准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学校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2020年整治工作力争取得初步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校要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观念,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和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活动纳入全年安全工作重点计划,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要专题研究、明确分工、细化任务、精心落实,建立多部门合作协同机制,做好人力、物力和相关经费等各项保障,确保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确保活动实效。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和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各项活动与解决当前学校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复学复课安全防范等各项工作相结合,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力戒形式主义、走过场,因校施策开展好各项活动,切实达到以活动保安全的目的,推动教育系统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和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三)营造浓厚氛围。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贴近师生、贴近实际的宣传工作,在学校宣传栏、“两微一端”等平台设立安全专栏,在全校上下营造关心安全生产、参与安全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同时要注意适时总结活动进展,将相关信息及时报送各地安委会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官网积极宣传展示教育系统安全工作。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于2020年6月3日前确定上报1名安全联络员。请各联络员结合实际工作进展,以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及时提供好的做法、特色项目、重要事项,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期间及时反馈重要部署、重大活动、典型经验做法等,我部汇总整理后将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报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请各联络员于今年7月5日前报送“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和统计表,同时提供纸质文件及电子文本。
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结合全市校园安全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通过开展三年行动,推动各地各校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教育系统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为实现全市教育系统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一是教育系统各单位各部门组织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二是集中开展学习教育。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安排专题学习,结合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分级分批组织安全监管干部和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轮训,推进学习教育全覆盖。三是结合实际贯彻学习。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宣传工作重点,纳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重大主题宣传范畴,精心制定宣传方案,部署开展经常性、系统性宣传贯彻和主题宣讲活动,结合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在报、网、端、微等平台进行专题宣传,形成集中宣传声势。
(二)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学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落实教育系统干部领导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监管责任,指导督促学校加强安全管理,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监管机制,推动学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消除盲区漏洞。
(三)建立风险隐患安全防控体系指导学校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形成安全风险清单,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六项机制”。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现隐患整治闭环管理。构建安全生产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协同联动,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充分调动行业协会、专业企业、师生公众等力量参与,凝聚学校安全治理合力。
(四)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治理。
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2020年组织各类学校集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隐患,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列出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力争在2022年前基本整改完毕。建立完善教育系统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健全与消防救援机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2.加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指导和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加强评价考核,推进健康教育。
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等排查,建立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
加强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
4.落实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依法实施校车使用许可,规范发展专用校车,清理不达标载客汽车、非专用校车,保障校车发展与服务需求相适应。督促指导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方案,强化源头管理、动态监管,保障校车通行安全。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5.加强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指导学校全面排查建筑物安全隐患,查找并整治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等造成的安全隐患,落实学校建筑所有权人承担使用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开展设施设备专项体检,查找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和突出短板。
6.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进一步健全联合监管机制,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的资格准入和办学管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推进办学机构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五)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
1.加强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指导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和中职、高中新生军训课程中加入消防知识教育,充分把握消防日、安全生产月、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活动契机,开展科普讲座、亲身体验、专题专栏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以案例警示教育和沉浸式互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加强实训实习期间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管理。
2.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学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和风险特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和监督行为,把安全生产要求贯穿学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落实教育系统安全管理统计分析制度,依法参加有关事故的调查处理,监督检查事故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情况。
工作计划是对今后重要工作的最佳安排,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和指导性。它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有计划的文体。在现代领导科学中,为了达到特定的效果,要求决策助理要高瞻远瞩、深思熟虑、深思熟虑,并从不同角度设计各种工作方案,供领导参考。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加强学校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区教体局近期印发了《全区教体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市委有关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我校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有效遏制学校安全责任事故,全力保障师生安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通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依法治安能力大幅提高,积极创建平安校园,筑牢“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安全工作体系逐级建立,工作机制畅通有力,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加强安全人员培训,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和能力;落实公共安全教育规定,推动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做到计划、课时、师资、读本、考核“五有五落实”,师生安全意识及遵守制度、维护安全的自觉行为和应急避险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校内建筑和设施设备等符合相关质量和安全标准,加强日常维护和隐患排查整治,保持硬件设施安全运行状态;严格落实学校安全法规和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发生校园安全责任事故,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管理井然有序,教育教学秩序良好。
组长:副组长:成员: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
1.学校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宣传工作重点,精心制定宣传工作方案,部署开展经常性、系统性宣传贯彻和主题宣讲活动,形成集中宣传强大声势。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燕赵行”“119消防宣传月”等活动,在学校公共场所设置专题展板或条幅标语。
2.学校要通过电子信息平台广泛推送、宣传、解读安全法规,方便师生和家长学习观看,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
3.学校安排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风险意识,增强政治自觉和责任自觉,对标对表找差距,聚焦聚力抓落实,以实而又实、细而又细的态度和作风,时刻保持警醒,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扎实做好相关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责任单位:政教处、法安办)。
(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责任体系。
根据法规和文件要求,健全并落实学校安全岗位责任制,强化学校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安全工作和教学业务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监管机制,推动学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消除盲区漏洞。(责任单位:政教处、法安办)。
(三)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安全防控体系。
树牢源头防范意识,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开展学校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治理(“双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建立风险评估、管控、公告制度,针对学校安全事故的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划分等级,制定风险平面图,形成风险管控责任清单,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强化源头防控,坚决把风险挺在隐患前面,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充分利用“邯郸市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逐校建立安全隐患监管网格,提升网格排查责任人的排查率和上报率,提高隐患排查整改的效率,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整治、报告、销账闭环管理。构建安全工作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政法、市场监管、公安、交通、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协同联动,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交通、食品、消防等问题的综合治理。(责任单位:政教处、法安办)。
(四)积极开展学校安全重点领域专项治理。
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集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要结合“网格化管理系统”建立学校安全隐患台帐,及时进行整改并销号“清零”。加强用火用电用气安全提示,增强消防安全意识。要加强与消防救援机构协调联动,组织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强化消防安全教育,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责任单位:政教处、法安办、总务处)。
2.加强学校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健全实验教学安全责任制,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及标准,重点开展对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和剧毒、易制毒、易制爆试剂采购、储存、使用、废弃物处置等环节的治理。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按要求做好化学危险品存储柜、存储室设备更新和环境改造,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师生实验教学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开展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排查,严防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责任单位:教务处)。
3.加强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安全管理。要加大校舍安全隐患查改力度,加强校舍装修和购置家具用品质量管理,对室内空气质量、室内家具用品等质量不合格的,要及时整改,保障学生健康。要特别关注危旧房屋等重要部位,防止因冰冻雨雪天气发生次生灾害。(责任单位:政教处、总务处)。
(五)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
1.全面开展安全管理培训。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学校安全管理培训工作指导意见》,开展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教职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技能。(责任单位:政教处、法安办)。
2.持续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开展时令性、季节性安全宣传和专题教育,普及安全常识。落实校园消防教育“四有”,组织开展“上好一节消防课”主题教育、儿童消防作文绘画大赛和消防进军训活动。充分把握消防日、安全生产月、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契机,开展科普讲座、亲身体验、专题专栏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以案例警示教育和沉浸式互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对师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责任单位:政教处、法安办、各年级组)。
3.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和风险特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和监督行为,把安全生产要求贯穿学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责任单位:政教处、法安办)。
4.提升学校安全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省教育厅安全管理相关在线开放课程作用,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学校安全教育,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应用质量和水平。推动学校建设安全物联网监控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积极推广报警、视频监控等技术,加强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学校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责任单位:信息处)。
5.加强学校“三防”建设。落实省、市对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达标建设要求,实现学校封闭化管理、一键式报警、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和配备专职保安的基础上等。(责任单位:信息处)。
6.强化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学校安全条例》《河北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河北省学校安全事故处置办法》《邯郸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和《邯郸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及时处置学校安全事故,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以实际、实用为原则,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管理分级响应制度和程序,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及时有效处置学校安全事故。(责任单位:政教处、法安办、教务处、办公室)。
从2020年7月到2022年12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7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化实施方案,并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二)排查整治阶段(2020年8月至12月)。对照专项整治内容建立工作推进台账,逐项明确整治任务、整治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要求和完成时限。
(三)集中攻坚(2021年全年)。动态更新“两个清单”,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跟踪整治,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确保按时整改销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巩固提升(2022年全年)。深入分析学校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近日,根据学校主要领导指示,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学习、落实的工作要求,确保我校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落地见效,由校稳定办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党政负责人和从事稳定安全工作的同志以及保卫处全体工作人员开展了《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知识学习测试。
此次测试围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设置了填空题和简答题,共计347人参与。参加测试的同志们结合日常所学,认真思考、认真答题。经阅卷后,及格率为100%,优良率为95%。
“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校园安全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将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学校的各项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下一阶段,全校各单位、各部门将结合工作实际、细化《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落实,做到人人有意识,人人负责任,细处着手,以小见大,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履行安全教育使命和责任。
通过开展本次三年行动实施整治,强化源头治理,进一步排查校园安全风险隐患,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夯实校园安全基层基础,扎实推进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完善从根本上消除校园安全事故隐患的责任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全力防范和化解校园安全风险隐患,全面维护好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2020年6月上旬)。
按照市安委会统一部署,启动校园安全整治三年行动。我校结合实际制定本校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全面动员部署校园安全整治三年行动。
2、排查整治(2020年6月中下旬至12月)。
我校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使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3、集中攻坚(2021年)。
我校更新“两个清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加强跟踪整改,实施闭环管理,直至整改销号,推动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从而使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4、巩固提升(2022年)。
深入分析我校安全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落实。及时总结其他学校整治行动的成熟经验,形成一套较为成熟定型的校园安全制度体系。
通过开展本次三年行动实施整治,强化源头治理,进一步排查校园安全风险隐患,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夯实校园安全基层基础,扎实推进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完善从根本上消除校园安全事故隐患的责任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全力防范和化解校园安全风险隐患,全面维护好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2020年6月上旬)。
按照市安委会统一部署,启动校园安全整治三年行动。我校结合实际制定本校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全面动员部署校园安全整治三年行动。
2、排查整治(2020年6月中下旬至12月)。
我校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使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3、集中攻坚(2021年)。
我校更新“两个清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加强跟踪整改,实施闭环管理,直至整改销号,推动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从而使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4、巩固提升(2022年)。
深入分析我校安全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落实。及时总结其他学校整治行动的成熟经验,形成一套较为成熟定型的校园安全制度体系。
为贯彻落实《诸城市校舍消防抗震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彻底解决校舍安全隐患和历史遗留问题,根据前期排查摸底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立足学校实际,全面改善校舍安全现状,完善校舍建设手续,保证校舍建筑质量,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建立校舍安全长效机制。
(一)目标。对排查出存在问题校舍,制定“一栋一策”实施方案,进行消防整改,校舍安全鉴定整改,建设手续完善,抗震验算鉴定整改,确保校舍使用安全。
(二)主要任务。根据目标,9月24日前完成学校每栋校舍详细整治方案。学校用地()平方米,土地手续情况,共有()栋校舍,存在问题()栋,详细整治方案见附件。
1.明确责任。校长亲自抓落实,是第一责任人,安排xxx等具体负责整改工作。
2.规范管理。一是根据任务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制度,整改完一栋验收一栋销号一栋。二是按程序推进,保存好、保存全整改档案(纸质和电子)。
3.有序推进。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相关评估评定,能同时具有校舍质量、消防和抗震评估鉴定权限范围,并能出具整改方案,确保整改工作安全、快速推进。
4.确保质量和安全。现场评估、鉴定,特别是改造加固拆除过程中,严格按规程、规范实施,制定安全措施和预案,确保整改质量和安全。
(一)全面实施教育系统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学校牢牢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人人有责、层层有责、各有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安全责任运行机制。执行教育系统干部领导责任,坚持党政责任,一岗双重责任,一起负责,失职责任,坚决承担解决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监管责任,指导督促学校加强安全管理,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监管机制,推动学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消除盲区漏洞。
(二)建立风险危险安全防范体系。指导学校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识别评价,形成安全风险清单,实行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检索、研究判断、警报、防范、处置和责任六个机制。进一步完善危险调查管理制度,实现危险整治闭环管理。构建安全生产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应急管理、市场监督、公安、消防等部门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充分调动行业协会、专业企业、师生公众等力量参与凝聚学校安全管理合作。创新校园安全管理,全面打造市、县二级校园安全风险防控平台,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双重防控机制为基础,形成预防、事件预警、事件紧急和事后处理的校园安全闭环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安全工作留痕、标准、可量化。
(三)加强教育系统消防安全整备。
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督促各级各类学校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本校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逐级明确责任人员,落实工作经费,组织实施各消防安全制度。
2.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育内容,制定消防安全教育计划,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制定灭火和紧急避难计划,每学年至少组织学生进行避难自助、紧急避难训练。
3.开展危险调查整理。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定期组织检修,确保完好有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持消防设施处于正常状态。校园所有建筑、火电设施定期开展危险调查,火灾危险及时整理的火灾危险未消除前,学校应实行预防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四)加强学校建筑安全整备。
1.加强校园建设管理。督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在实施校园建设过程中严格履行相关建设程序,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符合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保证工程质量。
2.加强校舍的日常维护。加强校园建筑的日常管理和定期维护,发现安全危险,立即整理。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期机制,支持公营中小学修理改造、抗震加固、校舍扩建及其附属设施,逐步使所有校舍符合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重点设置防震设置标准。
3.调查违规改建校舍。根据市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配置,指导各级学校积极配合当地住宅建设部门,全面调查违规改建校舍的情况,调查是否有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使用功能等安全危险行为。
(五)加强校车安全管理。
1.全面调查危险性。结合春秋入学检查,开展校车安全危险调查整理,制作问题清单,立即改变。
2.规范乘车行为。扩大校车安全知识教育覆盖面,严格安全文明驾驶,严格乘车交接手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注意入学前、恶劣天气时的工作。
3.实施动态监督。制定校车动态监督平台建设的基本规范,加强校车和驾驶员动态监督。
(六)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1.开展教育训练。按照全员、全程、全面的要求,扎实开展实验室危化品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师生安全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学校应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对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应进行安全技能和操作规范培训,未经相关安全教育,取得合格成绩者不得进入实验室。
2.加强危险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建立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危险调查管理体系,全面开展风险危险调查,建立自我调查和整改账户,实施正确监督、整顿。
3.加强风险管理。各级学校应进一步健全完善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案,配备监测报警设备,加强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制定完善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定期组织人员训练,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七)加强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
1.严格的制度规范。对照《饮食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督促各级学校全面执行饮食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建立健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改善卫生环境。重点解决包括农村中小学食堂建设在内的薄弱环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加大学生食堂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升级,改善学校食品卫生环境,满足师生教育教育和生活的基本需求。
3.提高训练能力。将食品安全内容纳入国家培训、省级培训计划,推进等级分类培训,对学生食堂、校园超市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法规文件和规章制度培训,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八)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推动相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200米安全区建设,加强对安全区内相关经营服务场所、经营活动的管理和监督,落实四大禁止,即禁止设立在线服务场所、禁止设立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禁止设立彩票专营场所、禁止设立安全隐患场所。协调相关部门整理校园周边非法经营者、摊位、违法建筑等,严格整理向学生销售非法出版物、销售三无、五毛食品等突出问题。
(九)加强特殊安全管理。一是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水的特殊管理。联合市委政法委等部门,深入开展防止未成年人溺水的特别管理,推进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和学校的执行职责。深入开展防溺水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掌握防溺水知识。组织发行《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信》,提醒家长加强儿童防溺水教育和监督。二是做好学生欺凌防范工作。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早期警报、事件处理和事后干预机制,做好学生欺负调查、预防和处理工作。密切联系家校,共同防止欺凌事件的发生。三是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训练,提高防灾警报能力,切实加强学校防灾自然能力。与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校园和周边地质灾害危险调查和管理,建立健全校舍年检、警报、信息监测公告、危险排除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保障校舍安全的制度体系。四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业斗争。组织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清除黑暗的冲刺和特别整备行动,深入开展黑暗相关线索调查工作,消除影响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的黑暗危险,建立健全长期工作机制。五是做好反恐工作。开展反恐特别行动,提高教育系统反恐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
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配置(2020年4月至5月中下旬)。根据市安委的统一配置,开始了校园安全整备3年的行动。各地各学校实际制定细分本地本校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分工作措施,全面动员校园安全整治三年行动。
(3)集中攻击(2021年)。各地各学校动态更新两份清单,对重点难点问题,继续集中整顿危险问题,加强跟踪整顿,实施闭环管理,直到整顿销售号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危险调查和预防管理体系,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4)巩固提高(2022年)。深入分析校园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危险,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深层矛盾和原因,整理法规标准、政策措施水平,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步推进执行。及时总结各地各学校整顿行动的成熟经验,形成比较成熟的校园安全制度体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市直学校(园)分季度、半年、年度总结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2022年12月全面总结三年行动,及时向市校园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报告季度、半年、年度、三年总结。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校园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成立专业整备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小组长,负责同志任小组长,专业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负责小组长,定期研究专业行动,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地各学校应设立相应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分解任务,确保人员执行、经费执行、质量执行,按期完成校园安全整治三年行动。
(二)加强宣传教育。各地各学校应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大力向师生宣传安全知识,传授安全技能,规范安全行为。要切实开展以消防、自然灾害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训练,切实提高师生自助救援能力和学校应急处理能力。科学设计学生在校安全、家庭安全、旅游安全等主题宣传片,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宣传,营造全社会参与校园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各校结合推进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不断巩固学校基础,保障校园安全整治三年行动顺利实施。对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分类指导,促进中小学、幼儿园三十条比较,细分方案,加快推进,实现人防专业化、物防标准化、技术防范智能化、心防人性化、阵地防范化、环境防范人文化、机制防范制度化,切实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四)加强促进指导。结合春秋学期重点审计和常态化审计,建立指导、监督、评价、通报机制,促进各地各学校按期推进校园安全整备三年行动。各地各学校要加强动态检查和过程检查,加强责任审查,确保责任落实,完成任务。不做整治工作,重大问题危险,逾期未完成目标任务,依法坚决问责。
为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荆门市校园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我校校园安全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主体责任,着力堵塞管理漏洞,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形成严密的责任体系、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有力的基础保障,增强学校安全防范治理能力,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整体水平。
围绕校园消防安全整治、治安防控安全、建筑物安全整治、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等安全重点环节,通过全面排查、滚动治理,彻底整治一批学校安全重大风险隐患。
(一)消防安全。
1.学校建筑物或场所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消防备案;
2.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并定期维保;
3.电气线路、管路敷设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维保;
4.明确消防责任人;
5.定期开展防火巡查;
6.不存在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现象;
7.及时整改电气火灾隐患;
8.疏散通道畅通。
(二)治安防控和枪弹安全。
1.按规定配备专业保安和安全管理人员;
2.门卫室及枪弹库物防设施齐备;
3.按规定安装一键报警装置;
4.学校门前设置硬质防冲撞设施;
5.校园及枪弹库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接入110报警平台;
6.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有力有效;
7.“安全岗”、“护学岗”值勤人员到岗到位;
8.建立校园安全会商研判、定期通报、联合整治、联动处置机制;
9.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按规定落实相关安全防范措施。
(三)建筑与施工安全。
1.对学校建筑(含附属设施)安全状况定期开展排查监测;
3.对学校在建项目施工场所严格实行隔离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四)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管理。
1.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健全;
2.实验室安全运行机制完善;
3.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明确;
4.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与准入制度;
5.建立并有效落实实验室安全定期检查与安全巡查机制;
6.对实验结束后的残渣废液按规定进行处置。
(五)食品安全。
1.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
2.食品安全管理的制度健全并有效落实;
3.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
4.建立食品采购追溯体系;
5.落实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管;
6.按规定落实陪餐制度。
从2020年6月到2022年12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9月中旬前)。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我校设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
(二)组织实施(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对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动态更新“两个清单”,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跟踪整治,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确保按时整改销号,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深入分析校园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
(二)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建立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机制,将安全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集中开展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交通安全、生命安全、食品安全、预防踩踏、预防毒品、防溺水、防欺凌、预防网络诈骗等各类安全专题教育,切实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技能。
(三)构建安全责任体系。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定期开展学校安全风险研判,真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落实到每个人,将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融入学校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
(四)强化督导考核。将校园安全专项整治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整治效果不好的要责令整改。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产生重大影响的校园安全责任事故的,要严格问责追责。
为加强全市教育体系安全专项整治,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部署,结合全市校园安全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体要求。
二、主要任务。
(二)全面落实教育体系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学校牢牢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人人有责、层层有责、各有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安全责任运行机制。执行教育系统干部领导责任,坚持党政责任,一岗双重责任,一起负责,失职责任,坚决承担解决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监管责任,指导督促学校加强安全管理,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监管机制,推动学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消除盲区漏洞。
(三)建立风险危险安全预防管理体系指导学校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识别评价,形成安全风险清单,实行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检索、研究判断、警告、预防、处置和责任六个机制。进一步完善危险调查管理制度,实现危险整治闭环管理。构建安全生产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应急管理、市场监督、公安、消防等部门联动,促进资源共享。
信息互通,充分调动行业协会、专业企业、师生公众等力量参与,凝聚学校安全治理合力。
(四)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治理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2020年组织各类学校集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隐患,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列出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力争在2022年前基本整改完毕。建立完善教育系统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健全与消防救援机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2.加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指导和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加强评价考核,推进健康教育。
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等排查,建立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
加强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
4.落实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依法实施校车使用许可,规范发展专用校车,清理不达标载客汽车、非专用校车,保障校车发展与服务需求相适应。督促指导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方案,强化源头管理、动态监管,保障校车通行安全。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5.加强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指导学校全面排查建筑物安全隐患,查找并整治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等造成的安全隐患,落实学校建筑所有权人承担使用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开展设施设备专项体检,查找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和突出短板。
6.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进一步健全联合监管机制,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的资格准入和办学管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推进办学机构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五)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1.加强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指导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和中职、高中新生军训课程中加入消防知识教育,充分把握消防日、安全生产月、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活动契机,开展科普讲座、亲身体验、专题专栏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以案例警示教育和沉浸式互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加强实训实习期间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管理。
2.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学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和风险特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和监督行为,把安全生产要求贯穿学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落实教育系统安全管理统计分析制度,依法参加有关事故的调查处理,监督检查事故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情况。
3.提升安全生产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积极推动学校开设安全管理相关在线开放课程,推进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学校安全教育,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检查信息系统。加强校园“三防”建设,推动学校建设安全物联网监控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积极推广应用温度传感、烟雾报警、视频监控等技术,加强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
4.强化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督促各类学校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推动与学校周边重点救援力量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学校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管理分级响应制度和程序,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有效应对,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根据学校实际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
三、时间安排。
从2020年5月到2022年12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2020年5月至6月)。部署启动全面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各相关股室、单位依据实施方案,对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出部署。
2.组织实施(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化实施方案,对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3.集中攻坚(2021年)。动态更新“两个清单”,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跟踪整治,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确保按时整改销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4.巩固提升(2022年)。深入分析教育系统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总结各地各校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在全市推广,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分年度对专项整治行动完成情况实施评估,形成年度报告并于每年年底前报市安委会办公室,2022年底前形成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报告报送市安委会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
1.提升政治站位。各地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三年专项整治作为解决学校安全重点难点问题的攻坚行动,抓紧整治实施,切实保证落实。
2.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校要对照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层层抓好组织实施,强化动态检查和过程监督,市教育局将三年专项整治纳入教育督导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落地见效。
3.狠抓对标落实。各地各校各有关部门要对照市安委会统一部署与要求,结合本地本校本部门安全生产实际制订实施方案,确保统一行动的整治内容不出现一个盲区和漏洞,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学校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
。
专项整治是指由主管部门或多个部门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为满足政府对某一市场行为、某一行业或突出社会问题的整治需要而进行的一种行政检查、执法和处罚。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有效防范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维护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冀教安〔2020〕10号)任务部署,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学校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现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进一步落实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广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不断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灭火和应急救援体系,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特别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在全省教育系统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组长:郝立军副组长:郝晓冲、李永强组员:全校领导。
学校安全无小事,学校消防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切实加强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把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不断强化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将学校消防安全责任逐一落实到每一个岗位。
加强学校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区教体局近期印发了《全区教体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市委有关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我校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有效遏制学校安全责任事故,全力保障师生安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通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依法治安能力大幅提高,积极创建平安校园,筑牢“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安全工作体系逐级建立,工作机制畅通有力,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加强安全人员培训,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和能力;落实公共安全教育规定,推动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做到计划、课时、师资、读本、考核“五有五落实”,师生安全意识及遵守制度、维护安全的自觉行为和应急避险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校内建筑和设施设备等符合相关质量和安全标准,加强日常维护和隐患排查整治,保持硬件设施安全运行状态;严格落实学校安全法规和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发生校园安全责任事故,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管理井然有序,教育教学秩序良好。
组长:副组长:成员: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
1.学校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宣传工作重点,精心制定宣传工作方案,部署开展经常性、系统性宣传贯彻和主题宣讲活动,形成集中宣传强大声势。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燕赵行”“119消防宣传月”等活动,在学校公共场所设置专题展板或条幅标语。
2.学校要通过电子信息平台广泛推送、宣传、解读安全法规,方便师生和家长学习观看,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
3.学校安排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风险意识,增强政治自觉和责任自觉,对标对表找差距,聚焦聚力抓落实,以实而又实、细而又细的态度和作风,时刻保持警醒,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扎实做好相关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责任单位:政教处、法安办)。
(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责任体系。
根据法规和文件要求,健全并落实学校安全岗位责任制,强化学校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安全工作和教学业务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监管机制,推动学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消除盲区漏洞。(责任单位:政教处、法安办)。
(三)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安全防控体系。
树牢源头防范意识,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开展学校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治理(“双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建立风险评估、管控、公告制度,针对学校安全事故的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划分等级,制定风险平面图,形成风险管控责任清单,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强化源头防控,坚决把风险挺在隐患前面,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充分利用“邯郸市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逐校建立安全隐患监管网格,提升网格排查责任人的排查率和上报率,提高隐患排查整改的效率,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整治、报告、销账闭环管理。构建安全工作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政法、市场监管、公安、交通、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协同联动,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交通、食品、消防等问题的综合治理。(责任单位:政教处、法安办)。
(四)积极开展学校安全重点领域专项治理。
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集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要结合“网格化管理系统”建立学校安全隐患台帐,及时进行整改并销号“清零”。加强用火用电用气安全提示,增强消防安全意识。要加强与消防救援机构协调联动,组织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强化消防安全教育,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责任单位:政教处、法安办、总务处)。
2.加强学校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健全实验教学安全责任制,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及标准,重点开展对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和剧毒、易制毒、易制爆试剂采购、储存、使用、废弃物处置等环节的治理。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按要求做好化学危险品存储柜、存储室设备更新和环境改造,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师生实验教学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开展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排查,严防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责任单位:教务处)。
3.加强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安全管理。要加大校舍安全隐患查改力度,加强校舍装修和购置家具用品质量管理,对室内空气质量、室内家具用品等质量不合格的,要及时整改,保障学生健康。要特别关注危旧房屋等重要部位,防止因冰冻雨雪天气发生次生灾害。(责任单位:政教处、总务处)。
(五)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
1.全面开展安全管理培训。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学校安全管理培训工作指导意见》,开展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教职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技能。(责任单位:政教处、法安办)。
2.持续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开展时令性、季节性安全宣传和专题教育,普及安全常识。落实校园消防教育“四有”,组织开展“上好一节消防课”主题教育、儿童消防作文绘画大赛和消防进军训活动。充分把握消防日、安全生产月、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契机,开展科普讲座、亲身体验、专题专栏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以案例警示教育和沉浸式互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对师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责任单位:政教处、法安办、各年级组)。
3.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和风险特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和监督行为,把安全生产要求贯穿学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责任单位:政教处、法安办)。
4.提升学校安全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省教育厅安全管理相关在线开放课程作用,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学校安全教育,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应用质量和水平。推动学校建设安全物联网监控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积极推广报警、视频监控等技术,加强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学校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责任单位:信息处)。
5.加强学校“三防”建设。落实省、市对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达标建设要求,实现学校封闭化管理、一键式报警、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和配备专职保安的基础上等。(责任单位:信息处)。
6.强化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学校安全条例》《河北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河北省学校安全事故处置办法》《邯郸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和《邯郸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及时处置学校安全事故,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以实际、实用为原则,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管理分级响应制度和程序,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及时有效处置学校安全事故。(责任单位:政教处、法安办、教务处、办公室)。
从2020年7月到2022年12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7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化实施方案,并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二)排查整治阶段(2020年8月至12月)。对照专项整治内容建立工作推进台账,逐项明确整治任务、整治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要求和完成时限。
(三)集中攻坚(2021年全年)。动态更新“两个清单”,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跟踪整治,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确保按时整改销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巩固提升(2022年全年)。深入分析学校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通知》(安委办〔2020〕4号)、《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安委〔2020〕3号)要求,以及中共教育部党组审议通过的《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决定在教育系统开展2020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和“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部署,着眼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生产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排查整治工作,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层层压紧压实安全责任,扎实开展教育系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开展有声势、有实效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促进学校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坚决守住教育系统安全底线。
今年6月是第19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围绕“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的活动主题,6月1日至30日在全国教育系统范围内统一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同步启动,12月份结束。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各地各校要安排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行业专家深入讲、一线人员互动讲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网络课堂培训。要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平台开设专栏专题,根据学校安全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解读宣传,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
(二)开展“排查整治进行时”专题活动。各地各校要紧密结合《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的工作任务,开展“排查整治进行时”专题活动,对排查整治工作广泛宣传发动,持续深入推进,反映工作进展,及时报道成效。加强示范引领和警示教育,对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取得的成果及时总结,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做法,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借鉴;加强典型事故案例剖析和通报,深刻吸取教训,切实引以为戒。广泛发动师生、干部职工,开展“校园安全啄木鸟”“学校风险扫描仪”“隐患排查显微镜”“查找身边隐患”“专项整治纠察员”等活动,对学校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深入排查整治,从源头上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开设“安全生产大家谈”云课堂。各地各校要广泛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学习“安全生产大家谈”云课堂,听取安全生产领域专家学者、部门领导、学校安全负责人和一线员工针对责任落实、隐患排查、风险管控、应急处置等内容进行的云授课。围绕复学复课、隐患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防范、安全指导服务等,开展网络视频访谈、远程在线辅导和安全“公开课”“微课堂”“公益讲座”等线上活动,辅导传授安全技能,交流心得体会,切实增强安全教育实效。
(四)开展6·16网上“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6月16日是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利用各类媒体、网站、手机应用程序等,创新开展直播互动、网上展厅、线上安全体验、h5安全互动游戏等网上“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参与线上“公众开放日”、安全体验场馆360全景示范展示、安全打榜直播答题、全国网上安全知识竞赛、抖音“我是安全明白人”话题、新浪微博“身边的安全谣言”话题等全国性活动,在校园大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
(五)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委办〔2020〕3号)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学校。重点围绕开学学校、复课学生安全防控和居家学生生活安全教育,开展安全宣传进学校活动。丰富校园安全教育“第二课堂”,普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使师生能应急懂避险、能自救会互救。
各地各校要根据《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在所辖范围内组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健全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安全防控体系,开展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治理,提高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从2020年到2022年,分为动员部署、排查整治、集中攻坚、巩固提升四个阶段。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把握疫情形势和安全形势,密切围绕排查整治阶段工作重点,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工作,结合实际精准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学校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2020年整治工作力争取得初步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校要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观念,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和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活动纳入全年安全工作重点计划,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要专题研究、明确分工、细化任务、精心落实,建立多部门合作协同机制,做好人力、物力和相关经费等各项保障,确保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确保活动实效。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和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各项活动与解决当前学校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复学复课安全防范等各项工作相结合,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力戒形式主义、走过场,因校施策开展好各项活动,切实达到以活动保安全的目的,推动教育系统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和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三)营造浓厚氛围。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贴近师生、贴近实际的宣传工作,在学校宣传栏、“两微一端”等平台设立安全专栏,在全校上下营造关心安全生产、参与安全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同时要注意适时总结活动进展,将相关信息及时报送各地安委会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官网积极宣传展示教育系统安全工作。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于2020年6月3日前确定上报1名安全联络员。请各联络员结合实际工作进展,以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及时提供好的做法、特色项目、重要事项,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期间及时反馈重要部署、重大活动、典型经验做法等,我部汇总整理后将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报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请各联络员于今年7月5日前报送“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总结和统计表,同时提供纸质文件及电子文本。
为加强学校安全专项整治,确保校园平安稳定,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发厅函〔2020〕23号)、《龙岩市人民政府安委会关于印发龙岩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岩市安委〔2020〕7号)、《龙岩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龙岩市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岩教综〔2020〕193号)和《长汀县人民政府安委会关于印发长汀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汀安委〔2020〕11号)、《长汀县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汀教安〔2020〕14号)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决扛起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安全发展思想,筑牢防线、织密网线、严守底线,大力防范化解影响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重大安全风险,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为新时代我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安全保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解决思想认知不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和抓落实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在强基础、补短板、建机制、控源头方面狠下功夫,扎实推进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开展三年专项行动,推动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使全校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明显提升,校园安全突出风险明显整治,校园安全基础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明显改善,校园安全长效机制明显健全,校园安全形势明显向好,校园安全事故明显减少,实现学校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
组织全校教职员工特别是学校安全管理人员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开展集中学习和广泛宣传活动。安排专题学习,结合我校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组织安全管理干部和学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轮训,推进学习教育全覆盖。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宣传工作重点,精心制定宣传方案,部署开展经常性、系统性宣传贯彻和主题宣讲活动,形成集中宣传声势。
(二)全面落实学校安全责任体系。
一是全面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推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
二是落实领导责任。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我县实施细则,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安全生产“三个必须”原则,进一步落实学校党政领导干部安全责任,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
三是强化督查督办。加强督查检查力度,充分利用通报警示约谈问责等工作方式,强化安全责任落实。
(三)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安全防控体系。
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形成安全风险清单,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公告制度。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整治制度,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整治、报告、销账闭环管理。构建学校安全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公安、卫健、社区等部门协同联动,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充分调动行业协会、专业企业、师生公众等力量参与,凝聚学校安全治理合力。
(四)开展学校安全重点领域专项治理。
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健全与消防救援机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学校强化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结合2020年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任务,加强对学校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重要部位,组织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2.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健全并落实校长陪餐、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原材料索证索票、食品留样等学校食堂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学校食管人员、从业人员全员培训力度,加强对在校师生的食品安全和膳食营养的宣传教育。加大食堂“明厨亮灶”建设,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
2.加强学校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健全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分级管理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建立实验室人员安全培训机制。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排查工作,建立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开设实验室安全相关专业及课程,把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相关人才培养方案。
3.加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持续开展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环境提升行动,加强与应急管理、公安交警、交通运输、住建等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健全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对校园周边非法运营学生行为的整治,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5.加强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安全管理。
开展学校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排查建筑物安全隐患,查找并整治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等造成的安全隐患,落实学校建筑所有权人承担使用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开展设施设备专项体检,加强锅炉、压力容器、管道以及气体钢瓶、高压灭菌锅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加强对特种设备日常检查保养。加强学校及周边易致山体滑坡、挡土墙、围墙等设施安全排查,落实有效防护措施。对在建工程,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建设安全责任,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6.加强学生防溺水安全管理。
认真分析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和预警,提醒学生远离危险水域。利用升旗仪式、年段集会、主题班会开展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普及防溺水安全常识,倡导掌握游泳技能,提高学生避险和自护能力。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群、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方式,密切家校联系,提醒家长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
7.加强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管理。
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指导家校联动机制,密切家校联系,指导家长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加强特殊群体学生帮扶关爱。建立巡回指导机制,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全面摸排学生心理思想状况,分门别类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做到早识别、早预防、早干预。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与卫健部门联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落实心理疏导和援助措施。建立健全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对个别心理疾病严重者或发现其他需要转介的情况,及时识别并转介到相关诊治部门,并适时跟踪反馈。
(五)提升安全基础保障能力。
1.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和风险特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和监督行为,把学校安全要求贯穿学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2.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增加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切实做到学生安全教育“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和“四落实”(落实教材、师资、经费和每学年学生安全教育不少于12课时)。广泛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学校安全教育周”“安全生产月”“安全教育进校园”等宣传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和高中新生军训课程中加入安全知识教育,通过科普讲座、亲身体验、专题专栏、观看案例警示等多种形式加强主题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管理。
3.提高安全管理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
建设安全管理物联网监控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积极推广应用温度传感、烟雾报警、视频监控等技术,加强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鼓励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4.增强学校应急处置能力。
修订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推动与学校周边重点救援力量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学校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从2020年7月到2022年12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7月)。制订印发《长汀一中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启动全面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对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出具体安排。
(二)组织实施(2020年7月至12月)。结合《长汀一中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坚持边部署、边排查、边整治,把宣传发动、自查自改、隐患整改、督导问责贯穿大排查大整治全过程。坚持把保证人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发现危及人身安全隐患要立查立改,对一时难以整治的安全隐患要采取防范措施,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分门别类建立隐患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单位和要求,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全年)。动态更新隐患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加大攻坚力度,持续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整治,确保按时整改销单,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全年)。深入分析学校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性紧迫性,成立工作小组,强化领导责任,勇于担当作为,层层抓好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吴江滨。
副组长:陈上翼、涂星禄、刘桥连、王林焕、修红英、
李清华、李晓薇、刘阳东。
组 员:林立、饶秀明、钟燕、戴哥林、上官玉彦、
王原光、谢有亮、周飞南、许长灿、赖绍浩、
戴福林、官文英、黄国辉、毛大聪、黄火养、
沈绍铨、黄加模、范建新、沈灵森、全体保安、
班主任。
(二)健全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学校安全风险辨识标准规范、分级管控制度、确保隐患整改到位、风险管控到位。及时总结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建立常态化的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和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
(三)严格督导问责。学校将加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动态检查和过程监督,对重点问题、重大隐患要盯住不放、一抓到底、见底清零。对于安全管理问题突出、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整改不及时的责任人要给予严肃处理,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通过开展三年行动,推动局机关有关股室、各学校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教育系统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实现全县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一)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学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落实教育系统干部领导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承担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安全工作。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监管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指导督促学校加强各领域安全管理,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监管机制,推动学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消除盲区漏洞。(局各股室站、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安全防控体系。指导学校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形成安全风险清单,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公告制度。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开展排查整治活动,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整治、报告、销账闭环管理。构建学校安全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政法、公安、自然资源、住建、应急管理、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协同联动,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充分调动行业协会、专业企业、师生公众等力量参与,凝聚学校安全治理合力。(局机关各股室站、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治理。
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2020年组织各学校集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对高层建筑开展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全面排查测试消防给水系统、消防设施器材、外保温防护层防火性能、管井防火封堵等方面的问题。对宿舍、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食堂、礼堂、校园小卖部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排查,重点查看是否存在电气线路铺设不规范、用电负荷超额、电源插座数量不足、电气线路老化以及未设短路保护装置、私拉乱接电线、使用无证、“三无”电器产品等问题,严格整改管理缺位、设施损坏、疏散不畅、违章用火、违规用电、排油烟道积油等安全隐患。对校园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进行排查,在办公区、住宅区设置规范的集中充电、停放场所,解决乱停乱放、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等突出问题。结合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治理行动,做好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问题专题宣传教育和整治,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消防车通道标识标志施划工作。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列出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力争在2022年前基本整改完毕。按照《湖南省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范》要求,深化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2020年,在我县打造不少于2个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学校,2021年,全面推广示范学校典型经验做法,全面推进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2022年,有效落实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局维稳牵头,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原料采购、贮存、加工制作、留样、清洁消毒等关键环节管理。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中小学、幼儿园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推进学校食堂(伙房)基础建设标准化,进一步改善学校食堂(伙房)基本设施条件,确保所有学校食堂(伙房)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餐饮登记证》。实施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2020年力争实现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基本全覆盖,城市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大幅提高。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加强评价考核,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局体卫艺股牵头,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学校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健全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分级管理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建立实验室人员安全培训机制,完善危险化学品存放场所技防、物防建设。定期组织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等排查,强化危险化学品购买、储存、使用、废物处理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建立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开设实验室安全相关专业及课程,把实验安全教育纳入相关人才培养方案。(局电教站牵头,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4.落实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依法实施校车使用许可,规范发展专用校车。定期开展校车安全检查,督促指导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方案,强化源头管理、动态监管,保障校车通行安全。加强与公安、交通、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完善联动工作机制。(校车办、维稳股配合,各中小学幼儿园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强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指导学校全面排查和整治建筑物(含构筑物)和学校周边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整治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等造成的安全隐患,加强学校在建项目安全管理,全面开展设施设备专项检查,查找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和突出短板,落实学校建筑所有权人承担使用安全主体责任。(局基建办牵头,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6.加强校内交通安全管理。加强校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设置隔离栏或隔离墩,校内机动车行驶、停放与学生活动区域实现物理隔离;结合地形、道路情况规划机动车线路,减少人车混行和交叉,设置减速带、交通安全标志,施划交通标志线、人行横道标线、停车位、禁停线等,整治校内交通秩序。教育学生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严禁学生未满12周岁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无证驾驶机动车上学进入校园道路。(局维稳股牵头,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
1.加强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指导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将消防知识纳入各学校安全教育内容和高中新生军训内容。加强安全应急演练,中小学每月、幼儿园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职业学校按照实际,组织好应急疏散演练;各学校结合实际,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地震、防溺水、防暴恐等应急演练。各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结合事故发生规律和季节特点,通过科普讲座、亲身体验、专题专栏等多种形式开展各项专题安全教育,以案例警示教育和沉浸式互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重点开展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实验室安全、防一氧化碳中毒、法治教育、心理健康、生命安全、防电信网络诈骗、防不良网贷、防传销、防灾减灾、防暴恐等主题教育。加强实训实习期间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教育管理。(局基础教育股牵头,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安全管理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建设一批安全管理相关在线开放课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学校安全教育,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检查信息系统。推动中职学校和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建设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积极推广应用物联传感、温度传感、烟雾报警、水压监测、电气火灾监控、视频监控等技术,加强消防安全智能化、信息化预警监测。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扎实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校园“4+n”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提升校园安防建设整体水平。(局维稳股、电教站、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强化安全教育管理能力提升。举办安全管理专题培训班,分批分类对学校安全保卫管理骨干队伍进行培训。(局维稳股牵头,各学校配合)。
从2020年11月5日至2022年12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11月5日至11月15日)。制定印发全县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启动全面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局机关相关股室、各县直学校、中心学校和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依据实施方案,制定本单位方案,对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出具体安排。
(二)排查整治(2020年11月15日至12月30日)。各学校对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三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全年)。动态更新“两个清单”,。
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跟踪整治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确保按时整改销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全年)。深入分析校园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总结各学校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在全县推广,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中小学幼儿园要高度重视,从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性,强化领导责任,勇于担当作为,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层层抓好组织实施。各中小学幼儿园党政一把手要亲自组织专项整治工作,本着对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学生生命负责的态度,把专项整治作为当前教育系统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认真动员部署,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扎实开展检查督查。
(二)创新工作方法。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校园安全重点工作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排查检查,想办法、出实招、补短板,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要在专项整治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有效缓解问题。
(三)严格责任追究。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坚持边排查边整改,以排查促整改,对查出的问题实行“零容忍”,坚决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对排查出的每一个隐患和薄弱环节,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整改结果要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报上级主管部门。要落实安全工作责任,严格实行跟踪督办制度,对排查不细致、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导致事故发生的,要倒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结合全市校园安全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通过开展三年行动,推动各地各校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教育系统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为实现全市教育系统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一是教育系统各单位各部门组织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二是集中开展学习教育。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安排专题学习,结合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分级分批组织安全监管干部和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轮训,推进学习教育全覆盖。三是结合实际贯彻学习。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宣传工作重点,纳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重大主题宣传范畴,精心制定宣传方案,部署开展经常性、系统性宣传贯彻和主题宣讲活动,结合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在报、网、端、微等平台进行专题宣传,形成集中宣传声势。
(二)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学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落实教育系统干部领导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监管责任,指导督促学校加强安全管理,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监管机制,推动学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消除盲区漏洞。
(三)建立风险隐患安全防控体系指导学校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形成安全风险清单,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六项机制”。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现隐患整治闭环管理。构建安全生产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协同联动,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充分调动行业协会、专业企业、师生公众等力量参与,凝聚学校安全治理合力。
(四)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治理。
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2020年组织各类学校集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隐患,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列出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力争在2022年前基本整改完毕。建立完善教育系统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健全与消防救援机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2.加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指导和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加强评价考核,推进健康教育。
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等排查,建立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
加强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
4.落实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依法实施校车使用许可,规范发展专用校车,清理不达标载客汽车、非专用校车,保障校车发展与服务需求相适应。督促指导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方案,强化源头管理、动态监管,保障校车通行安全。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5.加强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指导学校全面排查建筑物安全隐患,查找并整治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等造成的安全隐患,落实学校建筑所有权人承担使用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开展设施设备专项体检,查找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和突出短板。
6.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进一步健全联合监管机制,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的资格准入和办学管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推进办学机构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五)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
1.加强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指导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和中职、高中新生军训课程中加入消防知识教育,充分把握消防日、安全生产月、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活动契机,开展科普讲座、亲身体验、专题专栏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以案例警示教育和沉浸式互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加强实训实习期间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管理。
2.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学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和风险特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和监督行为,把安全生产要求贯穿学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落实教育系统安全管理统计分析制度,依法参加有关事故的调查处理,监督检查事故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情况。
3.提升安全生产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积极推动学校开设安全管理相关在线开放课程,推进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学校安全教育,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检查信息系统。加强校园“三防”建设,推动学校建设安全物联网监控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积极推广应用温度传感、烟雾报警、视频监控等技术,加强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
4.强化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督促各类学校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推动与学校周边重点救援力量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学校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管理分级响应制度和程序,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有效应对,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根据学校实际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
1.动员部署(2020年5月至6月)。部署启动全面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各相关股室、单位依据实施方案,对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出部署。
2.组织实施(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化实施方案,对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3.集中攻坚(2021年)。动态更新“两个清单”,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跟踪整治,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确保按时整改销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4.巩固提升(2022年)。深入分析教育系统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总结各地各校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在全市推广,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分年度对专项整治行动完成情况实施评估,形成年度报告并于每年年底前报市安委会办公室,2022年底前形成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报告报送市安委会办公室。
1.提升政治站位。各地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三年专项整治作为解决学校安全重点难点问题的攻坚行动,抓紧整治实施,切实保证落实。
2.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校要对照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层层抓好组织实施,强化动态检查和过程监督,市教育局将三年专项整治纳入教育督导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落地见效。
3.狠抓对标落实。各地各校各有关部门要对照市安委会统一部署与要求,结合本地本校本部门安全生产实际制订实施方案,确保统一行动的整治内容不出现一个盲区和漏洞,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学校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
为有效防范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维护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冀教安〔2020〕10号)任务部署,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学校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现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进一步落实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广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不断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灭火和应急救援体系,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特别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在全省教育系统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组长:郝立军副组长:郝晓冲、李永强组员:全校领导。
学校安全无小事,学校消防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切实加强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把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不断强化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将学校消防安全责任逐一落实到每一个岗位。
为强化全市学校安全基础防范和管理能力,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根据邢台市《全市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沙河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沙河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体方案》,结合全市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全市学校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有效遏制学校安全责任事故,全力保障师生安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通过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依法治安能力大幅提高,积极创建平安校园,筑牢“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安全工作体系逐级建立,工作机制畅通有力,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安全人员培训,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和能力;落实公共安全教育规定,推动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做到计划、课时、师资、读本、考核“五有五落实”,师生安全意识及遵守制度、维护安全的自觉行为和应急避险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校内建筑和设施设备等符合相关质量和安全标准,加强日常维护和隐患排查整治,保持硬件设施安全运行状态;严格落实学校安全法规和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发生校园安全责任事故,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管理井然有序,教育教学秩序良好。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
1.各学校要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宣传工作重点,精心制定宣传工作方案,部署开展经常性、系统性宣传贯彻和主题宣讲活动,形成集中宣传强大声势。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燕赵行”“119消防宣传月”等活动,在学校公共场所设置专题展板或条幅标语。
2.集中组织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分专题开展学习研讨。各学校要通过网站、新媒体等广泛推送、宣传、解读,方便师生和家长学习观看,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
3.各学校要安排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风险意识,增强政治自觉和责任自觉,对标对表找差距,聚焦聚力抓落实,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实而又实、细而又细的态度和作风,时刻保持警醒,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扎实做好相关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责任体系。
根据省市相关文件,制定并落实学校安全岗位责任制,强化学校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落实教育系统干部领导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其他负责同志督促抓,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安全工作和教学业务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监管机制,推动学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消除盲区漏洞。
(三)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安全防控体系。
工作方案是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做了最佳安排,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导性粗线条的筹划,是应用写作的计划性文体之一,在现代领导科学中,为达到某一特定效果,要求决策助理人员高瞻远瞩,深思熟虑,进行周密思考,从不同角度设计出多种工作方案,供领导参考。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结合全市校园安全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通过开展三年行动,推动各地各校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教育系统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为实现全市教育系统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一是教育系统各单位各部门组织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二是集中开展学习教育。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安排专题学习,结合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分级分批组织安全监管干部和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轮训,推进学习教育全覆盖。三是结合实际贯彻学习。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宣传工作重点,纳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重大主题宣传范畴,精心制定宣传方案,部署开展经常性、系统性宣传贯彻和主题宣讲活动,结合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在报、网、端、微等平台进行专题宣传,形成集中宣传声势。
(二)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学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落实教育系统干部领导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监管责任,指导督促学校加强安全管理,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监管机制,推动学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消除盲区漏洞。
(三)建立风险隐患安全防控体系指导学校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形成安全风险清单,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六项机制”。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现隐患整治闭环管理。构建安全生产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协同联动,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充分调动行业协会、专业企业、师生公众等力量参与,凝聚学校安全治理合力。
(四)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治理。
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2020年组织各类学校集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隐患,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列出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力争在2022年前基本整改完毕。建立完善教育系统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健全与消防救援机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2.加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指导和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加强评价考核,推进健康教育。
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等排查,建立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
加强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
4.落实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依法实施校车使用许可,规范发展专用校车,清理不达标载客汽车、非专用校车,保障校车发展与服务需求相适应。督促指导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方案,强化源头管理、动态监管,保障校车通行安全。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5.加强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指导学校全面排查建筑物安全隐患,查找并整治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等造成的安全隐患,落实学校建筑所有权人承担使用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开展设施设备专项体检,查找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和突出短板。
6.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进一步健全联合监管机制,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的资格准入和办学管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推进办学机构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五)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
1.加强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指导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和中职、高中新生军训课程中加入消防知识教育,充分把握消防日、安全生产月、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活动契机,开展科普讲座、亲身体验、专题专栏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以案例警示教育和沉浸式互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加强实训实习期间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管理。
2.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学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和风险特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和监督行为,把安全生产要求贯穿学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落实教育系统安全管理统计分析制度,依法参加有关事故的调查处理,监督检查事故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情况。
3.提升安全生产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积极推动学校开设安全管理相关在线开放课程,推进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学校安全教育,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检查信息系统。加强校园“三防”建设,推动学校建设安全物联网监控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积极推广应用温度传感、烟雾报警、视频监控等技术,加强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
4.强化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督促各类学校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推动与学校周边重点救援力量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学校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管理分级响应制度和程序,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有效应对,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根据学校实际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
1.动员部署(2020年5月至6月)。部署启动全面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各相关股室、单位依据实施方案,对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出部署。
2.组织实施(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化实施方案,对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3.集中攻坚(2021年)。动态更新“两个清单”,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跟踪整治,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确保按时整改销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4.巩固提升(2022年)。深入分析教育系统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总结各地各校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在全市推广,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分年度对专项整治行动完成情况实施评估,形成年度报告并于每年年底前报市安委会办公室,2022年底前形成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报告报送市安委会办公室。
1.提升政治站位。各地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三年专项整治作为解决学校安全重点难点问题的攻坚行动,抓紧整治实施,切实保证落实。
2.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校要对照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层层抓好组织实施,强化动态检查和过程监督,市教育局将三年专项整治纳入教育督导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落地见效。
3.狠抓对标落实。各地各校各有关部门要对照市安委会统一部署与要求,结合本地本校本部门安全生产实际制订实施方案,确保统一行动的整治内容不出现一个盲区和漏洞,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学校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特别是近期作出的“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根据《**_*关于印发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教安〔2020〕14号)要求,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摸排治理,扎实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学校安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应急能力、技术防范能力现代化。推动我校师生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筑牢防线、织密网线、严守底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校园隐患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按照“不能等事故发生再倒查是谁的责任;不能等隐患变成事故再倒查整改隐患;不能等事故处置不力再倒查应急准备;不能等吸收事故教训再倒查制度机制;不能等事故问责再倒查履职尽责”的五个不能要求,完善和落实安全治理管控的责任链条、制度预案、管理办法、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大力防范和化解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各类安全隐患风险,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结合学校特色发展,进一步提高保卫干部和安保人员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学科化建设。通过为期三年的专项整治行动,使学校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明显提升,学校持续保持无较大以上安全风险,一般类安全隐患风险得到基本遏制,校园安全基础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明显改善,校园安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稳定形势明显持续向好,涉校、涉师生的“发案率”进一步降低,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新时代、新长旅”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一是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学校理论中心组有计划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集中学习,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最新指示要求,精心制作系统性学习方案,并纳入学校宣传工作重点,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二是集中组织观看学习“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三是组织开展校园安全事故警示教育。深刻汲取典型的校园安全事故教训,以案说法、以案警示、以案促改,结合学校“安全生产月”和“白山松水安全行”活动,及时组织学校全体师生、全体辅导员、新任职教师员工、实训室管理人、图书馆员工等,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分批次开展专项警示教育活动,制作并转发校园安全警示教育资料,组织观看校园安全警示教育片,加大学校网络宣传和各类平台的教育力度,推进预防灾害事故的科普和宣教。
(二)全面落实学校安全责任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部门安全生产主要责任清单》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五个必须落实”》,学校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教学实训场所、学生公寓、图书馆、食堂及各营业网点等重要部位要做到不留死角、不留责任盲区,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压紧压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学校每个部门、每个科室、每项具体工作所对应的具体人员做到层层落实、无缝对接,健全“明某某、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学校各部门党政负责人要切实扛起防范化解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强化隐患整改、跟踪、督办、落实。由学校保卫处牵头,加强隐患整改指导工作,全面细化隐患的识别、评估、预警,充分利用专项治理推进会、党政联席会等工作方式,强化整改责任落实。
(三)全面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防控体系建设。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学校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摸排治理机制、健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的工作方法、进一步明确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落实安全整改过程中的管理、完善整改工程验收制度,实现隐患摸排、分级登记、隐患整治、验收销账的闭环管理,验收后形成工作简报予以公示。在整改过程中按照隐患风险等级,完善预案、管控、进度报送等相关制度,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保障能力,夯实遏制防范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的坚实基础。
(四)加强重点领域的专项治理。
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一是属地联动,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建立完善学校消防安全各类规章制度,健全与属地消防救援机构的教育培训联动、应急处置联动、安全整治联动等工作机制,提升联防联动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消防宣传。将消防安全纳入校园安全宣教的重点内容,积极推进消防宣传走进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寝室,制定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计划,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等专题教育活动,2020年将消防知识按照学校不同岗位职能,分门别类针对全体师生、生活辅导员、实训室管理人、图书馆员工、后勤维修人员、食堂及营业网点从业人员制定专项的消防教学内容,2022年实现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教育全覆盖。三是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落实入职必训、定期培训、转岗轮训的工作方法,全面提升教职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四是加强学校电气安全、食堂用火用油安全,完善落实学校用电安全管理制度,细化食堂用火用油管理流程,规范电器设备设置、电气线路和用油管路的合理敷设,积极完善火灾技防系统。对一时难以整改的工作不足,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力争在三年内基本整改完毕。
2.加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主管校长负责制、相关部门责任人具体责任制。从严落实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原材料索证索票、食品留样检测、原材料公示、餐具消毒等一系列学校食堂及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加大对各档口主厨人员、从业人员全员培训力度,加强对在校师生的食品安全和膳食营养的宣传教育。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硬件设施及管理,不断完善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评价考核机制。
3.加强学校班车交通安全管理。学校后勤主管部门,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_*法》,依法规范确保学校班车和司乘人员各项证照齐全。保障班车服务与学校发展需求相适应,按期按时检车验车,落实周期性车辆维护,明确班车淘汰退出期限。后勤处车队严格落实班车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方案,强化车辆行驶前、行驶中和收车后的动态管理,保障班车运行安全。加强班车驾驶人常态化培训教育,利用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建立健全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开展车辆运行应急处置培训,同时加强师生交通安全教育。完善车辆动态监控装置、应急锤、三脚架、灭火器等应急设施的配备,并确保车辆逃生门可随时人工开启。持续保持学校班车全年安全稳定运行。
4.加强学校实训室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健全实训室安全分级管理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建立实训室人员安全培训机制。全面开展易燃、可燃实训物品的排查工作,明确实训室电力、设备的危险源部位,进一步明晰和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明确故障实训设备暂停使用的管理规定。加强实训室安全教育,按照学校实际,训前开设实训室安全相关培训,把实训室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培养方案。加强学校换热站压力容器、管道、室外变电站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特种设备管理人员须持证上岗,落实周期性巡检,常态化点检,加强对特种设备日常检查保养。
5.加强学校建筑设施安全管理。建全学校建筑外墙、防避雷装置及内部设施定期检查报告、维护维修、改造验收制度,确保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定期全面排查建筑物安全隐患,遇极端恶劣天气做好室外停工作业,重点检查楼体安全、校园基础设施安全,做好防倒塌、防坠落、防触电安全工作,确保校内无隐患墙体、危墙、花房、彩钢板临时建筑等安全隐患。
(五)实施师生安全素质提升工程。一是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安全教育进课堂、进头脑,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设置必修课程。充分利用119消防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等有力契机,开展科普讲座、消防实操演练、制作安全教育宣传资料、板报等多种形式的安全宣教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踩踏、反恐怖、扫黑除恶等专题教育,强化安全教育实践环节,普及师生消防安全实操培训,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二是提升保卫干部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加快完善保卫干部教师化、安保人员专业化建设。提升保卫干部业务素质能力,组织保卫干部参加**_*、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救援支队开展的专题培训、观摩培训等多种培训,鼓励保卫干部考取相关职(执)业资格,发表有关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论文期刊,加强职称晋升,同时加强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安保队伍整体素质。
(五)实施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工程。一是加强安全防范基础建设。强化学校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安全防范建设的整体水平。加快实现校园天网工程建设,全面普及安装校园视频监控、消防联动等技防设施,并接入属地公安机关监控或报警平台。二是强化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根据学校实际发展,适时修订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值班信息报告制度,推动与属地救援力量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学校校卫队伍、义务消防队伍、后勤抢修队伍以及医疗保障组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管理响应处置程序,定期开展综合应急演练,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三是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把安全生产贯穿学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依法依规参与有关校园矛盾纠纷案件的调查和风险隐患的协调处理,检查指导隐患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6月)。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吉林省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安排,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组织制定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治理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等内容,全面做好学校专项行动的动员部署工作。
(二)排查整治(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底)。按照本实施方案,在复学复课期间全面排查学校安全风险隐患,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两个清单”,明确排查时间表、整改方式方法、工作责任人,积极发动学校各单位、各部门,精准推进各项排查任务落实,确保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全年)。对照前期排查的“两个清单”,细化各项治理举措。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巡回检查、跟踪指导、工作推进会、党政联席会等措施,加大力度保质保量按时销案,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四)巩固提升(2022年全年)。在推进校园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整改的同时,深入分析共性问题,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总结梳理专项整治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及时上升为制度规范,补制度、补短板,形成长效机制,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学校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性,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要强化领导责任,勇于担当作为,通过党政联席调度,分管领导具体主抓,保卫处积极指导,后勤部门协助整治,各单位具体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各类校园安全问题。定期跟进整治进度汇报,研究制定工作举措,确保各项任务按步推进、按期完成。
(二)完善工作机制。充分运用法治思维,贯穿依法治校理念,推动解决难点问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梳理学校应急预案、制度汇编,重点岗位的具体工作方法和操作流程,形成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坚持部门负责人一手抓突出风险治理,一手抓长效机制建设,认真总结专项整治中形成的经验做法,固化提升为长效机制。
(三)强化督导问责。加强对专项整治行动的检查和指导,及时总结工作亮点和存在的问题不足,对好的做法进行表扬推广,对整治工作不负责、不作为的,将依纪依规对相关负责人追责、问责。
通过开展本次三年行动实施整治,强化源头治理,进一步排查校园安全风险隐患,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夯实校园安全基层基础,扎实推进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完善从根本上消除校园安全事故隐患的责任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全力防范和化解校园安全风险隐患,全面维护好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2020年6月上旬)。
按照市安委会统一部署,启动校园安全整治三年行动。我校结合实际制定本校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全面动员部署校园安全整治三年行动。
2、排查整治(2020年6月中下旬至12月)。
我校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使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3、集中攻坚(2021年)。
我校更新“两个清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加强跟踪整改,实施闭环管理,直至整改销号,推动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从而使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4、巩固提升(2022年)。
深入分析我校安全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落实。及时总结其他学校整治行动的成熟经验,形成一套较为成熟定型的校园安全制度体系。
为了认真贯彻实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特别是最近制定的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危险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李克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人的指示要求,根据**_*关于发行的教育系统安全专业整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教安202014号),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预防管理和危险预防管理,切实开展安全专业整备工作,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园及周边安全环境明显改善,校园安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稳定形势明显持续向好,涉校、涉师生的“发案率”进一步降低,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新时代、新长旅”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一是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学校理论中心组有计划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集中学习,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最新指示要求,精心制作系统性学习方案,并纳入学校宣传工作重点,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二是集中组织观看学习“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三是组织开展校园安全事故警示教育。深刻汲取典型的校园安全事故教训,以案说法、以案警示、以案促改,结合学校“安全生产月”和“白山松水安全行”活动,及时组织学校全体师生、全体辅导员、新任职教师员工、实训室管理人、图书馆员工等,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分批次开展专项警示教育活动,制作并转发校园安全警示教育资料,组织观看校园安全警示教育片,加大学校网络宣传和各类平台的教育力度,推进预防灾害事故的科普和宣教。
(二)全面落实学校安全责任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部门安全生产主要责任清单》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五个必须落实”》,学校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教学实训场所、学生公寓、图书馆、食堂及各营业网点等重要部位要做到不留死角、不留责任盲区,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压紧压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学校每个部门、每个科室、每项具体工作所对应的具体人员做到层层落实、无缝对接,健全“明某某、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学校各部门党政负责人要切实扛起防范化解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强化隐患整改、跟踪、督办、落实。由学校保卫处牵头,加强隐患整改指导工作,全面细化隐患的识别、评估、预警,充分利用专项治理推进会、党政联席会等工作方式,强化整改责任落实。
(三)全面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防控体系建设。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学校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摸排治理机制、健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的工作方法、进一步明确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落实安全整改过程中的管理、完善整改工程验收制度,实现隐患摸排、分级登记、隐患整治、验收销账的闭环管理,验收后形成工作简报予以公示。在整改过程中按照隐患风险等级,完善预案、管控、进度报送等相关制度,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保障能力,夯实遏制防范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的坚实基础。
(四)加强重点领域的专项治理。
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一是属地联动,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建立完善学校消防安全各类规章制度,健全与属地消防救援机构的教育培训联动、应急处置联动、安全整治联动等工作机制,提升联防联动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消防宣传。将消防安全纳入校园安全宣教的重点内容,积极推进消防宣传走进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寝室,制定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计划,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等专题教育活动,2020年将消防知识按照学校不同岗位职能,分门别类针对全体师生、生活辅导员、实训室管理人、图书馆员工、后勤维修人员、食堂及营业网点从业人员制定专项的消防教学内容,2022年实现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教育全覆盖。三是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落实入职必训、定期培训、转岗轮训的工作方法,全面提升教职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四是加强学校电气安全、食堂用火用油安全,完善落实学校用电安全管理制度,细化食堂用火用油管理流程,规范电器设备设置、电气线路和用油管路的合理敷设,积极完善火灾技防系统。对一时难以整改的工作不足,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力争在三年内基本整改完毕。
2.加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主管校长负责制、相关部门责任人具体责任制。从严落实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原材料索证索票、食品留样检测、原材料公示、餐具消毒等一系列学校食堂及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加大对各档口主厨人员、从业人员全员培训力度,加强对在校师生的食品安全和膳食营养的宣传教育。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硬件设施及管理,不断完善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评价考核机制。
3.加强学校班车交通安全管理。学校后勤主管部门,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_*法》,依法规范确保学校班车和司乘人员各项证照齐全。保障班车服务与学校发展需求相适应,按期按时检车验车,落实周期性车辆维护,明确班车淘汰退出期限。后勤处车队严格落实班车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方案,强化车辆行驶前、行驶中和收车后的动态管理,保障班车运行安全。加强班车驾驶人常态化培训教育,利用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建立健全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开展车辆运行应急处置培训,同时加强师生交通安全教育。完善车辆动态监控装置、应急锤、三脚架、灭火器等应急设施的配备,并确保车辆逃生门可随时人工开启。持续保持学校班车全年安全稳定运行。
4.加强学校实训室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健全实训室安全分级管理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建立实训室人员安全培训机制。全面开展易燃、可燃实训物品的排查工作,明确实训室电力、设备的危险源部位,进一步明晰和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明确故障实训设备暂停使用的管理规定。加强实训室安全教育,按照学校实际,训前开设实训室安全相关培训,把实训室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培养方案。加强学校换热站压力容器、管道、室外变电站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特种设备管理人员须持证上岗,落实周期性巡检,常态化点检,加强对特种设备日常检查保养。
5.加强学校建筑设施安全管理。建全学校建筑外墙、防避雷装置及内部设施定期检查报告、维护维修、改造验收制度,确保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定期全面排查建筑物安全隐患,遇极端恶劣天气做好室外停工作业,重点检查楼体安全、校园基础设施安全,做好防倒塌、防坠落、防触电安全工作,确保校内无隐患墙体、危墙、花房、彩钢板临时建筑等安全隐患。
(五)实施师生安全素质提升工程。一是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安全教育进课堂、进头脑,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设置必修课程。充分利用119消防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等有力契机,开展科普讲座、消防实操演练、制作安全教育宣传资料、板报等多种形式的安全宣教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踩踏、反恐怖、扫黑除恶等专题教育,强化安全教育实践环节,普及师生消防安全实操培训,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二是提升保卫干部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加快完善保卫干部教师化、安保人员专业化建设。提升保卫干部业务素质能力,组织保卫干部参加**_*、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救援支队开展的专题培训、观摩培训等多种培训,鼓励保卫干部考取相关职(执)业资格,发表有关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论文期刊,加强职称晋升,同时加强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安保队伍整体素质。
(五)实施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工程。一是加强安全防范基础建设。强化学校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安全防范建设的整体水平。加快实现校园天网工程建设,全面普及安装校园视频监控、消防联动等技防设施,并接入属地公安机关监控或报警平台。二是强化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根据学校实际发展,适时修订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值班信息报告制度,推动与属地救援力量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学校校卫队伍、义务消防队伍、后勤抢修队伍以及医疗保障组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管理响应处置程序,定期开展综合应急演练,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三是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把安全生产贯穿学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依法依规参与有关校园矛盾纠纷案件的调查和风险隐患的协调处理,检查指导隐患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6月)。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吉林省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安排,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组织制定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治理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等内容,全面做好学校专项行动的动员部署工作。
(二)排查整治(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底)。按照本实施方案,在复学复课期间全面排查学校安全风险隐患,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两个清单”,明确排查时间表、整改方式方法、工作责任人,积极发动学校各单位、各部门,精准推进各项排查任务落实,确保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全年)。对照前期排查的“两个清单”,细化各项治理举措。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巡回检查、跟踪指导、工作推进会、党政联席会等措施,加大力度保质保量按时销案,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四)巩固提升(2022年全年)。在推进校园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整改的同时,深入分析共性问题,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总结梳理专项整治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及时上升为制度规范,补制度、补短板,形成长效机制,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学校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性,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要强化领导责任,勇于担当作为,通过党政联席调度,分管领导具体主抓,保卫处积极指导,后勤部门协助整治,各单位具体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各类校园安全问题。定期跟进整治进度汇报,研究制定工作举措,确保各项任务按步推进、按期完成。
(二)完善工作机制。充分运用法治思维,贯穿依法治校理念,推动解决难点问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梳理学校应急预案、制度汇编,重点岗位的具体工作方法和操作流程,形成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坚持部门负责人一手抓突出风险治理,一手抓长效机制建设,认真总结专项整治中形成的经验做法,固化提升为长效机制。
(三)强化督导问责。加强对专项整治行动的检查和指导,及时总结工作亮点和存在的问题不足,对好的做法进行表扬推广,对整治工作不负责、不作为的,将依纪依规对相关负责人追责、问责。
为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荆门市校园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我校校园安全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主体责任,着力堵塞管理漏洞,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形成严密的责任体系、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有力的基础保障,增强学校安全防范治理能力,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整体水平。
围绕校园消防安全整治、治安防控安全、建筑物安全整治、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等安全重点环节,通过全面排查、滚动治理,彻底整治一批学校安全重大风险隐患。
(一)消防安全。
1.学校建筑物或场所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消防备案;
2.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并定期维保;
3.电气线路、管路敷设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维保;
4.明确消防责任人;
5.定期开展防火巡查;
6.不存在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现象;
7.及时整改电气火灾隐患;
8.疏散通道畅通。
(二)治安防控和枪弹安全。
1.按规定配备专业保安和安全管理人员;
2.门卫室及枪弹库物防设施齐备;
3.按规定安装一键报警装置;
4.学校门前设置硬质防冲撞设施;
5.校园及枪弹库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接入110报警平台;
6.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有力有效;
7.“安全岗”、“护学岗”值勤人员到岗到位;
8.建立校园安全会商研判、定期通报、联合整治、联动处置机制;
9.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按规定落实相关安全防范措施。
(三)建筑与施工安全。
1.对学校建筑(含附属设施)安全状况定期开展排查监测;
3.对学校在建项目施工场所严格实行隔离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四)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管理。
1.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健全;
2.实验室安全运行机制完善;
3.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明确;
4.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与准入制度;
5.建立并有效落实实验室安全定期检查与安全巡查机制;
6.对实验结束后的残渣废液按规定进行处置。
(五)食品安全。
1.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
2.食品安全管理的制度健全并有效落实;
3.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
4.建立食品采购追溯体系;
5.落实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管;
6.按规定落实陪餐制度。
从2020年6月到2022年12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9月中旬前)。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我校设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
(二)组织实施(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对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动态更新“两个清单”,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跟踪整治,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确保按时整改销号,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深入分析校园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
(二)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建立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机制,将安全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集中开展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交通安全、生命安全、食品安全、预防踩踏、预防毒品、防溺水、防欺凌、预防网络诈骗等各类安全专题教育,切实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技能。
(三)构建安全责任体系。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定期开展学校安全风险研判,真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落实到每个人,将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融入学校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
(四)强化督导考核。将校园安全专项整治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整治效果不好的要责令整改。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产生重大影响的校园安全责任事故的,要严格问责追责。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推动落实校园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加强校园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延安市教育局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及市委、市政府和市安委会要求,现就全市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三年行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安全生产特别是校园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夯实学校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工作制度,摸清校园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深化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彻底消除重大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一)全面提升日常管理能力。
1.夯实工作责任。要建立健全学校“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校园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和校园长第一责任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2.健全体制机制。要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安全事故处理和风险化解机制以及应急救援机制、安全教育机制、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协调机制等体制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
3.严格日常管理。要严格门禁管控、消防安全、校车安全、校舍及设施设备安全、各类学生活动安全管控、预防溺水、预防踩踏等日常管理事项内容。特别是对原有其它建筑物改造成学校教学等场所及设施的,要加强日常隐患排查,严格按照人员聚集场所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4.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要加强在学校安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严格按照学校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要求,强化安全基础建设,配齐配强专兼职保安和安全管理人员,积极构建全员参与的人防体系。结合学校及周边治安特点,按要求建设必要的隔离栏、减速带、升降柱等安全防控设施,确保安全设施到位、安全防护用品齐全,安全警示标识齐备,构建安全适用的保障体系。做好校园安全三个“100%”质量提升工作,全力保障我市校园安全稳定。
(二)深入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
1.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工作。以全国各地学校近年来多发、频发的安全事件为教训,认真研判中小学面临的安全形势,深入总结分析本地中小学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认真查找安全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研究制定安全教育工作方案,上好安全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中小学生预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等方面教育,将安全教育贯穿专项整治全过程、全方位,做到警钟长鸣,毫不松懈。
2.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要围绕安全生产月、“4·15”国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i1·9”消防日、“12·2”交通安全日等特定时间节点以及节假日、寒暑假和开学后等重点时段和关键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突出安全教育内容。要做好对安全教育日活动的组织领导,增强教育活动吸引力,对各类进校园活动要严格落实备案审核制度,严禁在活动中发布、夹带商业广告。
3.重视应急疏散演练。要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有关要求,坚持做好中小学校每月一次、幼儿园每季度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对于在校生较多的镇中小学、农村寄宿制学校以及存在安全风险点的学校,要适当增加应急疏散演练次数。使用校车的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校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演练。应急疏散演练可与学校升旗、课间操、集体活动等相结合,以组、班或年级为单位开展小规模应急演练。演练期间要认真做好演练准备工作,加强对演练的过程监测和数据采集,确保应急演练安全和效果,坚决防止因演练引发的拥挤踩踏、烟雾中毒等安全事故。
4.强化家校协同。要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建立周末和节假日学生校外安全提醒制度,让家长切实承担起学生离开学校后的看护责任。特别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进城务工子女要予以重点关注,共同构筑起安全防线,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强化对家长预防学生网络沉迷的提醒,做好《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的复印发放、回执回收保管工作。
(三)做好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
1.落实防溺水工作责任。各学校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积极预防、失职追责”的原则,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健全责任体系,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协同,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水务部门要在辖区危险水域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深入研究工作中的不足和短板,进一步强化应对举措,对预防工作提早安排、全面部署。各学校要做好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家长要履行好学生在节假日、周末、上学前放学后的安全监管责任。
2.落实好《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认真落实好《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发放、签订及回执回收保管工作,明确家长签字职责(不可代签),确保预防溺水教育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学生。
3.加大隐患排查整治。水务部门要督促各类水工程、蓄水设施、河道管理单位、涉水涉河工程建设单位、河道采砂经营企业、涉水旅游单位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特别是要为中小学生设置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标志,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有条件时要对辖区内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域进行巡查,落实救援措施。
4.建立“三位一体”机制。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家访、家长会、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家长或监护人普及预防溺水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家长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督促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切实履行对子女监护主体责任,切实承担起学生在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的监管责任。各镇办、村组(社区)要依托周边村镇,主动沟通,充分调动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要在重点水域的醒目位置悬挂预防溺水宣传横幅(标语),宣传预防溺水知识。暑期,聘请一些热心群众、教师、离退休人员等义务监管员(志愿者)组成学生安全监护小分队,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学生生命安全的浓厚氛围。加强对学校周边湖泊、河道、水渠、鱼塘等管理,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工作责任体系,营造全社会预防学生溺水的工作氛围,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四)持续做好消防安全。
1.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隐患。各学校要按照相关要求,制定和完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抓好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突出风险预防,实行关口前移、主动防范,认真查找学校安全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风险隐患,把教室、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馆、会议室等人群集中场所作为检查的重点。要在总结近年我市在消防安全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基础上,结合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邀请消防、应急等部门,针对区域性各类易发灾害可能带来的威胁,抓好重点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组织专门力量集中开展全面、系统的火灾风险隐患排查,做到不遗漏一栋校舍、不放过一处隐患。对查出的安全隐患按照“一患一档一策”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建档、整治、销号”闭环管理要求,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要对校园周边存在的火灾风险隐患,进行集中排查,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协调解决。
2.强化宣传教育效果。要落实“上好一堂消防课、开展一次消防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布置一次寒假消防作业、完成一次疏散逃生演练”的“四个一”活动。消防安全课和主题教育活动可结合学校“火灾案例”,以警示教育为主,简单易学、日常生活中的消防安全常识;暑假消防作业要突出家庭火灾逃生疏散路线和辨认消防疏散标识,防范烟火入侵等知识为主;疏散逃生演练应正视模拟火灾灾景,严格演练程序、严肃演练纪律,起到示范和规范作用。
3.严格落实信息报送制度。要严格落实值班和值守应急工作,坚持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确保通信联络和信息渠道畅通。遇有突发事件和重要紧急情况时立即启动预案,反应灵敏、行动迅速、处置有力,最大限度的降低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不断强化校车安全。
1.强化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要与校车管理工作人员、校车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工作职责;要建立防范校车交通事故的制度、措施和应急预案;要有完整的随车接送台账;要按照规定对校车驾驶人和师生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要按照校车“六定”管理模式,即定人(定驾驶员、随车照管人员),定车(固定班次)、定座位(固定学生座位)、定检(定时对校车进行检测维护)、定线路(固定接送线路)、定时间(固定接送时间),对照日常校车管理进行自查整改。要加强对提供校车专业服务企业、单位的专业监管和日常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增强安全保障,提高服务质量。
2.进行全面排查。要按照“不漏一校一园,不漏一车一人”的原则,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自有校车、租借用于接送学生上下学的各类车辆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各地校车管理台账,详细掌握接送学生车辆数量、车辆状况、车辆所有人、驾驶人、运行时间、行驶路线等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基础实、台账全。对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建立问题清单,认真落实隐患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予以挂牌督办,实行整改销号制度,确保隐患彻底消除。
3.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核查整治。要严格落实校车和集中接送学生车辆及驾驶人的源头管理,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有关规定,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对学校校车和租用专门用于接送学生的车辆,对照相关技术标准集中进行检查,对安全技术性能达不到校车标准,没有运营资质、未办理校车登记(即无专用校车外观的标识或非专用校车标牌)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接送学生车辆立即停驶。对校车驾驶人的驾驶资格和安全驾驶资历要进行再次审查,坚决杜绝聘用不合格驾驶人驾驶校车、接送学生车辆。各地要在专项整治阶段对校车驾驶人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教育职业培训。
4.完善校园周边标线标识。要主动联合交通、公安、住建等部门对辖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改,进一步完善校园周边道路的学校标志、人行横道标志标线、校车停靠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隔离护栏和车辆减速设施等。对发现破损、缺漏和不规范的交通设施以及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完善整改。
(六)全面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
1.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机制。要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建立具有长效性、稳定性和约束力的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机制。明确将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题培训纳入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教师在职培训内容。将本区域学生欺凌和暴力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作为考评内容,纳入文明校园创建标准,纳入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年度考评,纳入校长和学校相关岗位考评。建立健全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制度,明确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流程,把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作为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主动开展以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为主题的法治教育,推进学校在规章制度中补充完善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内容,落实各项预防和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措施。
2.强化预防学生性侵害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保护暨“一号检察建议”,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保护,要完善机制体制,明确职责任务,加强统筹协调,严肃追责问责;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特别是学生寝室、教室、保安室等重点区域管理,深入查找校园安全管理漏洞,化解隐患;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杜绝性侵幼儿园儿童和中小学生案事件,切实维护幼儿园儿童和中小学生权益。
3.开展积极有效宣传。通过每学期开学时集中开展教育、学期中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专门设置教学模块等方式,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学生欺凌和暴力防治专题教育。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配合学校开展好法治宣传教育、安全自护教育。要通过组织学校或社区定期开展专题培训课等方式,加强家长培训,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知识。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以更完善的源头治理、更严密的责任体系、更严格的监管执法、更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更有力的基础保障,健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扎实推进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严防各类校园安全事故发生,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确保全市校园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通过开展三年行动,推动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完善落实从根本上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加强校园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校车及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控安全、校舍安全管理及特种设备使用、校园“三防”建设、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强电气火灾综合治理。深化和巩固电气火灾综合治理的成果,重点围绕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防火分隔不到位、疏散通道不畅通、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设施损坏停用、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重点岗位人员责任不落实、日常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开展全面排查,分类列出清单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单位和时限,坚决抓好整改落实。对一些学校建筑未设置消火栓、消防栓无法供水等历史遗留问题,要加强统筹,集中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生命通道”清理整治。加强消防通道管理,按要求设置标志标线及警示标牌,全面清理整治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问题,保障消防通道畅通。加强对教学楼、学生宿舍、办公楼等疏散通道的排查,及时对锁闭教室后门、封堵楼门、疏散通道不符合要求、防火门闭合不严等问题开展整治,保障安全出口、应急照明、逃生指示等标志设施完好。在校园内显著位置张贴疏散示意图,开展经常性疏散逃生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快速有序疏散师生。
3.加强消防安全日常管理。推进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打造消防安全示范校。完善消防安全日常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加强对消防设施器材的检查和维护,及时补充完善,定期对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设备进行功能测试,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加强学校应急灭火力量和微型消防站建设,提高学校应对火灾的能力。
4.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台账。对学校各类易燃易爆、剧毒、易制毒制爆等危险化学品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危险化学品“一图一表”,完善危险化学品管理台账,动态精准掌握学校存放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存储场所、使用途径和责任人等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各类危险化学品购买、储存、使用、运输和废弃处置等环节安全风险进行认真分析评估,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分布档案。
5.强化危险化学品全过程风险管控。健全学校、院系、实验室三级管理责任体系,明确重点监控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分类跟踪监管,细化到岗,落实到人。全面排查整治危险化学品采购、验收、登记、入库、保管、领取、使用、回收、废弃物处置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完善定期检查、风险评估、教育培训、应急处置等安全制度,建立全过程管理体系,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化、常态化落实。加强实验室、实训车间、危险化学品仓库等重点危化品区域的管理,严格按标准配齐配全消防、监控、预警等安全设施及个人防护器材,加强教学实验活动和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监管,使危险化学品整个使用周期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6.完善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对进入实验室和参与危险化学品教学、科研实验活动的师生必须进行安全技能和操作规范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实验室和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培训,切实掌握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安全规范和相关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把实验室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安全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发生实验室和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要倒查安全教育培训责任。
7.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各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校车准入制度,校车运营公司和配备校车的学校要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车辆定位监控和应急设施,加强对校车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的教育管理,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对未发放校车标牌、逾期未检验的校车,一律停止使用;未取得校车驾驶许可的校车驾驶人一律不得驾驶校车。完善校车维护保养制度,每天对校车安全状况进行检查,防止校车带“病”上路。完善学生交接与安全乘车管理制度,每辆校车必须配备随车照管人员,做好学生候车、乘车、交接三段式管理。建立校车安全监督举报制度,向社会群众和学生家长公布举报电话。依法严厉查处校车无牌照运营、酒后驾车、超员超速、疲劳驾驶、带故障出车、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违法行为。加强对校车运营线路的排查,发现视距不良、有安全故障的路段要及时修复,确保校车线路安全畅通。
8.加强校园内车辆安全管理。完善校园内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对校园内行车路线、速度和停车位置作出严格、明确的规定,切实加大校园内车辆管理力度。采取人车分离、错时进出、分门进出、上下学高峰期严禁车辆进出等方法,进一步规范校园内车辆管理秩序,避免人车交叉而发生意外。严禁快递、外卖、食堂及超市物资运送等外来车辆随意进入校园,必须进入的要加强检查和登记,规范进出路线、车速和时间,必要时要全程进行监管。在学校门口设置硬质防冲撞设施,坚决防止外来车辆冲撞校园案件发生。
9.加强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为学生出行提供保障。加强学生上下学高峰期的交通疏导,划定临时停车位,综合治理学校门前停车难、交通拥堵等方面的问题。在校园门口道路设置必要的交通警示标志和减速设施,及时查处校园周边车辆非法停车、违法鸣号和不礼让行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维护校园周边良好交通秩序。集中清理整治使用三轮摩托车、电动车、农用车等没有安全保障车辆接送学生的安全隐患,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车辆接送学生行为。
10.加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国旗下活动、主题班(队)会、安全宣传讲座等形式,组织广大师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教育师生遵守交通规则,提高文明乘车及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做文明有礼吴忠人。
(四)推进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控安全专项整治。
11.加强校园内食品安全管理。各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健全完善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学校食品采购、加工、出售、贮存等关键环节安全可控。要严把原材料进口关,落实好索票索证、食品留样、领导陪餐、食堂消毒、食堂卫生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及操作规范等相关制度。对存在操作不规范的单位食堂,责令其立即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者,将进行停业整顿。
12.加强校园周边食品等安全综合治理。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定期检查校园及周边超市、小卖部,对其从事非法经营活动和无证照摊点,以及出售过期食品和“三无”食品等行为,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查处,确保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
13.加强学校卫生室建设。要不断加强学校卫生室建设,完善配套设施,通过购买服务、聘请专兼职保健人员等形式,充实学校医疗卫生条件。同时,各单位要积极与社区对接,完善“医教结合”共同体建设。
14.加强传染病防控治理。要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强化相关人员预防传染病知识培训,制定、细化住宿、教室、餐厅防控方案,做好必要物资储备。建立健全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健康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晨午检及缺勤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并报告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患者,做好公共卫生,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学生进行集体活动的教室、宿舍、餐厅等场所,要定期开窗通风、消毒,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五)推进校舍安全管理、特种设备使用及校园周边安全专项整治。
15.加强学校校舍内部安全管理。要定期对办公室、教室、宿舍等内部进行安全检查,尤其是寄宿制学校,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理,对因人为“私拉乱放”造成的安全隐患,对责任人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16.加强对学校校舍外围安全检查。要对校舍的外围墙体、门窗、屋顶、车棚等进行安全检查,并对检查记录进行存档,发现裂缝、倾斜、损坏、脱离等现象时,要及时上报和维修,防止危险情况的发生。
17.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排查。要不定期对学校的特种设备、电梯(食梯)、体育器材及游乐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评估,坚决杜绝因检查不彻底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18.加强学校周边安全治理。各学校要及时向相关单位反馈本校周边存在的突出问题,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专项整治,切实维护校园周边良好的治安、交通秩序,保证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19.加强人防建设标准。一是保安员配备。各学校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严格按照标准和比例配齐配强经岗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的保安员。学校自聘保安员必须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备案,必须是经有资质的保安培训学校培训、公安机关考试合格,取得保安员证后方可上岗。学校保安员年龄一般不得超过50周岁,对年龄偏大、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难以满足学校保卫工作需要或是不服从学校管理的保安员,要及时进行清退。二是加强岗位职责要求。保安员、门卫、安全保卫人员应当熟悉学校安全管理、治安保卫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标准和规章制度,熟悉掌握学校及周边治安特点及校园安全防范工作重点。值勤时应按有关规定着保安服或佩戴学校保卫人员标识,不得着仿制警服;在上、下学高峰期或校门外执勤必须配备“8小件”。三是完善“护学岗”和“高峰勤务”机制。各公安机关要结合推进“智慧街面巡防建设项目”不断优化并完善学校上、下学重点时段和校园周边重要路段“高峰勤务”机制,加强以公安民警为主导,协辅警、学校保卫干部、保安员、教职员工和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的常态化“护学岗”建设,共同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秩序、道路交通秩序。
20.物防建设标准。一是校园围墙。中小学、幼儿园应当设置高度不低于2米的围墙或其他实体屏障,实行封闭式管理,2020年底前全市中小学、城市幼儿园封闭式管理达到100%,2021年底前,城镇幼儿园封闭化管理达到100%,2022年底前,全部幼儿园封闭化管理达到100%。二是安全区域。各级公安机关要指导学校在校园门口50-200米范围内设立安全区域,要因地制宜设置家长等候区、临时停车区,在学校门前道路施划减速带、人行横道和交通信号灯、禁止停车等标识标线。三是人车分离。各学校、幼儿园有两个通道的,分别设置车辆进出口通道和人行通道,严格实行人车分离原则。只有一个通道的,要加强通道安全管理,在上下学高峰时段要确保学生安全,禁止车辆出入。四是防护器材。学校门卫值班室应当按执勤人数配备“8小件”防卫器械和通讯设备,防暴头盔(1顶/人)、防护盾牌(1副/人)、防刺背心(1套/人)、防割手套(1副/人)、橡胶警棍(1支/人)、强光电筒(1支/人)、自卫喷雾剂(1支/人)、安全钢叉2套,并建立使用保管制度。
21.技防建设标准。一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各学校、幼儿园要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对覆盖不全、性能老化、图像不清的监控设备要及时升级改造和维护保养,确保始终良好运行并与公安机关联网。应在大门口设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及回放视频图像应能确保特别是夜间清楚辨别进出人员的体貌特征和进出车辆的车牌号。视频监控图像采集保存时间应不少于30天,属于反恐重点目标的学校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时间不得少于90天。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出现故障时,应在24小时内恢复功能,期间应采取有效应急防范措施。二是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学校、公办幼儿园、规模较大的民营幼儿园门卫值班室要设置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并与110接报警中心联网。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室、财务室、实验室等重要场所要安装入侵报警装置。
(七)推进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
2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切实关注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做好问题学生心理疏通和干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发现学生情绪波动,要及时沟通,有效疏导,有效预防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23.加强法制安全教育。要深入推进安全教育课程化、体系化建设,将安全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通过案例加强警示教育,明确法律底线,强化规则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能力,主动远离危险。
24.加强中小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专项治理。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反欺凌与暴力、性侵等内容,引导学生对暴力事件特点规律的分析和研究,畅通反映渠道,及时收集线索,对可能发生的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家校联系平台,密切家校联系,共同防范欺凌事件和暴力发生。同时,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禁止学生打架斗殴,参与色情、暴力等网络游戏,防范危害学生安全的网络游戏和app进校园。班级要设立安全员,发现学生存在矛盾、行为怪异、发生冲突时要及时报告并迅速解决;要加强课间巡视,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时要及时制止。
25.加强防灾减灾及防溺水等安全教育。要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学习防灾减灾知识,观看防灾减灾影视作品、开展校园防踩踏等各种应急演练,推进防灾减灾及安全知识进学校、进课堂,切实提高师生避险自救互救能力。要加强防溺水等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国旗下活动、主题班(队)会、讲座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积极下发致家长一封信,告诫家长切实履行起监护人的责任,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同时各单位要在学校做好安全宣传工作。
从2020年4月到2022年12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4月)。按照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吴忠市安委会的总体安排,部署启动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各县(市、区)教育局、各学校依据方案,对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出具体安排。
(二)排查整治(2020年5月至12月)。组织各地各学校全面开展校园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校车及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控安全、校舍安全管理及特种设备使用、校园“三防”建设、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力争取得初步实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组织各地各学校动态更新“两个清单”,持续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大整治攻坚力度,加强跟踪问效和闭环管理,确保按时整改销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深入分析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共性问题和规律找到突出隐患。深挖问题根源,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总结各地各学校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并在全市推广,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吴忠市校园三年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吴忠市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县(市、区)教育局局长、市教育局学校工作科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园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统筹推进校园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二)健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总要求,压实教育行政部门监管、学校主体责任,推动学校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推动校园安全专项整治稳步实施。
(三)强化制度保障。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安全素养。建立校园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公告、监测、预警制度,制定学校安全风险清单。完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依托宁夏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平台,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整治、报告、销账闭环管理。构建校园安全部门联动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联合治理,充分调动行业协会、专业企业、师生公众等力量参与,凝聚校园安全治理合力。
(四)提升应急能力。与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根据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严格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学校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管理分级响应制度和程序,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有效应对,提升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以更完善的源头治理、更严密的责任体系、更严格的监管执法、更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更有力的基础保障,健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扎实推进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严防各类校园安全事故发生,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确保全市校园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通过开展三年行动,推动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完善落实从根本上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加强校园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校车及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控安全、校舍安全管理及特种设备使用、校园“三防”建设、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强电气火灾综合治理。深化和巩固电气火灾综合治理的成果,重点围绕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防火分隔不到位、疏散通道不畅通、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设施损坏停用、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重点岗位人员责任不落实、日常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开展全面排查,分类列出清单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单位和时限,坚决抓好整改落实。对一些学校建筑未设置消火栓、消防栓无法供水等历史遗留问题,要加强统筹,集中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生命通道”清理整治。加强消防通道管理,按要求设置标志标线及警示标牌,全面清理整治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问题,保障消防通道畅通。加强对教学楼、学生宿舍、办公楼等疏散通道的排查,及时对锁闭教室后门、封堵楼门、疏散通道不符合要求、防火门闭合不严等问题开展整治,保障安全出口、应急照明、逃生指示等标志设施完好。在校园内显著位置张贴疏散示意图,开展经常性疏散逃生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快速有序疏散师生。
3.加强消防安全日常管理。推进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打造消防安全示范校。完善消防安全日常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加强对消防设施器材的检查和维护,及时补充完善,定期对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设备进行功能测试,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加强学校应急灭火力量和微型消防站建设,提高学校应对火灾的能力。
4.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台账。对学校各类易燃易爆、剧毒、易制毒制爆等危险化学品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危险化学品“一图一表”,完善危险化学品管理台账,动态精准掌握学校存放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存储场所、使用途径和责任人等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各类危险化学品购买、储存、使用、运输和废弃处置等环节安全风险进行认真分析评估,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分布档案。
5.强化危险化学品全过程风险管控。健全学校、院系、实验室三级管理责任体系,明确重点监控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分类跟踪监管,细化到岗,落实到人。全面排查整治危险化学品采购、验收、登记、入库、保管、领取、使用、回收、废弃物处置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完善定期检查、风险评估、教育培训、应急处置等安全制度,建立全过程管理体系,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化、常态化落实。加强实验室、实训车间、危险化学品仓库等重点危化品区域的管理,严格按标准配齐配全消防、监控、预警等安全设施及个人防护器材,加强教学实验活动和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监管,使危险化学品整个使用周期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6.完善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对进入实验室和参与危险化学品教学、科研实验活动的师生必须进行安全技能和操作规范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实验室和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培训,切实掌握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安全规范和相关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把实验室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安全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发生实验室和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要倒查安全教育培训责任。
7.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各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校车准入制度,校车运营公司和配备校车的学校要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车辆定位监控和应急设施,加强对校车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的教育管理,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对未发放校车标牌、逾期未检验的校车,一律停止使用;未取得校车驾驶许可的校车驾驶人一律不得驾驶校车。完善校车维护保养制度,每天对校车安全状况进行检查,防止校车带“病”上路。完善学生交接与安全乘车管理制度,每辆校车必须配备随车照管人员,做好学生候车、乘车、交接三段式管理。建立校车安全监督举报制度,向社会群众和学生家长公布举报电话。依法严厉查处校车无牌照运营、酒后驾车、超员超速、疲劳驾驶、带故障出车、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违法行为。加强对校车运营线路的排查,发现视距不良、有安全故障的路段要及时修复,确保校车线路安全畅通。
8.加强校园内车辆安全管理。完善校园内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对校园内行车路线、速度和停车位置作出严格、明确的规定,切实加大校园内车辆管理力度。采取人车分离、错时进出、分门进出、上下学高峰期严禁车辆进出等方法,进一步规范校园内车辆管理秩序,避免人车交叉而发生意外。严禁快递、外卖、食堂及超市物资运送等外来车辆随意进入校园,必须进入的要加强检查和登记,规范进出路线、车速和时间,必要时要全程进行监管。在学校门口设置硬质防冲撞设施,坚决防止外来车辆冲撞校园案件发生。
9.加强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为学生出行提供保障。加强学生上下学高峰期的交通疏导,划定临时停车位,综合治理学校门前停车难、交通拥堵等方面的问题。在校园门口道路设置必要的交通警示标志和减速设施,及时查处校园周边车辆非法停车、违法鸣号和不礼让行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维护校园周边良好交通秩序。集中清理整治使用三轮摩托车、电动车、农用车等没有安全保障车辆接送学生的安全隐患,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车辆接送学生行为。
10.加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国旗下活动、主题班(队)会、安全宣传讲座等形式,组织广大师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教育师生遵守交通规则,提高文明乘车及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做文明有礼吴忠人。
(四)推进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控安全专项整治。
11.加强校园内食品安全管理。各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健全完善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学校食品采购、加工、出售、贮存等关键环节安全可控。要严把原材料进口关,落实好索票索证、食品留样、领导陪餐、食堂消毒、食堂卫生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及操作规范等相关制度。对存在操作不规范的单位食堂,责令其立即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者,将进行停业整顿。
12.加强校园周边食品等安全综合治理。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定期检查校园及周边超市、小卖部,对其从事非法经营活动和无证照摊点,以及出售过期食品和“三无”食品等行为,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查处,确保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
13.加强学校卫生室建设。要不断加强学校卫生室建设,完善配套设施,通过购买服务、聘请专兼职保健人员等形式,充实学校医疗卫生条件。同时,各单位要积极与社区对接,完善“医教结合”共同体建设。
14.加强传染病防控治理。要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强化相关人员预防传染病知识培训,制定、细化住宿、教室、餐厅防控方案,做好必要物资储备。建立健全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健康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晨午检及缺勤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并报告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患者,做好公共卫生,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学生进行集体活动的教室、宿舍、餐厅等场所,要定期开窗通风、消毒,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五)推进校舍安全管理、特种设备使用及校园周边安全专项整治。
15.加强学校校舍内部安全管理。要定期对办公室、教室、宿舍等内部进行安全检查,尤其是寄宿制学校,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理,对因人为“私拉乱放”造成的安全隐患,对责任人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16.加强对学校校舍外围安全检查。要对校舍的外围墙体、门窗、屋顶、车棚等进行安全检查,并对检查记录进行存档,发现裂缝、倾斜、损坏、脱离等现象时,要及时上报和维修,防止危险情况的发生。
17.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排查。要不定期对学校的特种设备、电梯(食梯)、体育器材及游乐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评估,坚决杜绝因检查不彻底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18.加强学校周边安全治理。各学校要及时向相关单位反馈本校周边存在的突出问题,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专项整治,切实维护校园周边良好的治安、交通秩序,保证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19.加强人防建设标准。一是保安员配备。各学校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严格按照标准和比例配齐配强经岗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的保安员。学校自聘保安员必须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备案,必须是经有资质的保安培训学校培训、公安机关考试合格,取得保安员证后方可上岗。学校保安员年龄一般不得超过50周岁,对年龄偏大、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难以满足学校保卫工作需要或是不服从学校管理的保安员,要及时进行清退。二是加强岗位职责要求。保安员、门卫、安全保卫人员应当熟悉学校安全管理、治安保卫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标准和规章制度,熟悉掌握学校及周边治安特点及校园安全防范工作重点。值勤时应按有关规定着保安服或佩戴学校保卫人员标识,不得着仿制警服;在上、下学高峰期或校门外执勤必须配备“8小件”。三是完善“护学岗”和“高峰勤务”机制。各公安机关要结合推进“智慧街面巡防建设项目”不断优化并完善学校上、下学重点时段和校园周边重要路段“高峰勤务”机制,加强以公安民警为主导,协辅警、学校保卫干部、保安员、教职员工和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的常态化“护学岗”建设,共同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秩序、道路交通秩序。
20.物防建设标准。一是校园围墙。中小学、幼儿园应当设置高度不低于2米的围墙或其他实体屏障,实行封闭式管理,2020年底前全市中小学、城市幼儿园封闭式管理达到100%,2021年底前,城镇幼儿园封闭化管理达到100%,2022年底前,全部幼儿园封闭化管理达到100%。二是安全区域。各级公安机关要指导学校在校园门口50-200米范围内设立安全区域,要因地制宜设置家长等候区、临时停车区,在学校门前道路施划减速带、人行横道和交通信号灯、禁止停车等标识标线。三是人车分离。各学校、幼儿园有两个通道的,分别设置车辆进出口通道和人行通道,严格实行人车分离原则。只有一个通道的,要加强通道安全管理,在上下学高峰时段要确保学生安全,禁止车辆出入。四是防护器材。学校门卫值班室应当按执勤人数配备“8小件”防卫器械和通讯设备,防暴头盔(1顶/人)、防护盾牌(1副/人)、防刺背心(1套/人)、防割手套(1副/人)、橡胶警棍(1支/人)、强光电筒(1支/人)、自卫喷雾剂(1支/人)、安全钢叉2套,并建立使用保管制度。
21.技防建设标准。一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各学校、幼儿园要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对覆盖不全、性能老化、图像不清的监控设备要及时升级改造和维护保养,确保始终良好运行并与公安机关联网。应在大门口设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及回放视频图像应能确保特别是夜间清楚辨别进出人员的体貌特征和进出车辆的车牌号。视频监控图像采集保存时间应不少于30天,属于反恐重点目标的学校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时间不得少于90天。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出现故障时,应在24小时内恢复功能,期间应采取有效应急防范措施。二是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学校、公办幼儿园、规模较大的民营幼儿园门卫值班室要设置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并与110接报警中心联网。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室、财务室、实验室等重要场所要安装入侵报警装置。
(七)推进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
2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切实关注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做好问题学生心理疏通和干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发现学生情绪波动,要及时沟通,有效疏导,有效预防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23.加强法制安全教育。要深入推进安全教育课程化、体系化建设,将安全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通过案例加强警示教育,明确法律底线,强化规则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能力,主动远离危险。
24.加强中小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专项治理。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反欺凌与暴力、性侵等内容,引导学生对暴力事件特点规律的分析和研究,畅通反映渠道,及时收集线索,对可能发生的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家校联系平台,密切家校联系,共同防范欺凌事件和暴力发生。同时,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禁止学生打架斗殴,参与色情、暴力等网络游戏,防范危害学生安全的网络游戏和app进校园。班级要设立安全员,发现学生存在矛盾、行为怪异、发生冲突时要及时报告并迅速解决;要加强课间巡视,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时要及时制止。
25.加强防灾减灾及防溺水等安全教育。要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学习防灾减灾知识,观看防灾减灾影视作品、开展校园防踩踏等各种应急演练,推进防灾减灾及安全知识进学校、进课堂,切实提高师生避险自救互救能力。要加强防溺水等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国旗下活动、主题班(队)会、讲座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积极下发致家长一封信,告诫家长切实履行起监护人的责任,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同时各单位要在学校做好安全宣传工作。
从2020年4月到2022年12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4月)。按照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吴忠市安委会的总体安排,部署启动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各县(市、区)教育局、各学校依据方案,对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出具体安排。
(二)排查整治(2020年5月至12月)。组织各地各学校全面开展校园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校车及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控安全、校舍安全管理及特种设备使用、校园“三防”建设、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力争取得初步实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组织各地各学校动态更新“两个清单”,持续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大整治攻坚力度,加强跟踪问效和闭环管理,确保按时整改销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深入分析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共性问题和规律找到突出隐患。深挖问题根源,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总结各地各学校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并在全市推广,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吴忠市校园三年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吴忠市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县(市、区)教育局局长、市教育局学校工作科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园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统筹推进校园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二)健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总要求,压实教育行政部门监管、学校主体责任,推动学校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推动校园安全专项整治稳步实施。
(三)强化制度保障。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安全素养。建立校园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公告、监测、预警制度,制定学校安全风险清单。完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依托宁夏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平台,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整治、报告、销账闭环管理。构建校园安全部门联动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联合治理,充分调动行业协会、专业企业、师生公众等力量参与,凝聚校园安全治理合力。
(四)提升应急能力。与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根据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严格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学校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管理分级响应制度和程序,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有效应对,提升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开展三年行动,推动局机关有关股室、各学校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教育系统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实现全县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一)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学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落实教育系统干部领导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承担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安全工作。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监管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指导督促学校加强各领域安全管理,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监管机制,推动学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消除盲区漏洞。(局各股室站、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安全防控体系。指导学校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形成安全风险清单,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公告制度。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开展排查整治活动,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整治、报告、销账闭环管理。构建学校安全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政法、公安、自然资源、住建、应急管理、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协同联动,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充分调动行业协会、专业企业、师生公众等力量参与,凝聚学校安全治理合力。(局机关各股室站、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治理。
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2020年组织各学校集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对高层建筑开展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全面排查测试消防给水系统、消防设施器材、外保温防护层防火性能、管井防火封堵等方面的问题。对宿舍、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食堂、礼堂、校园小卖部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排查,重点查看是否存在电气线路铺设不规范、用电负荷超额、电源插座数量不足、电气线路老化以及未设短路保护装置、私拉乱接电线、使用无证、“三无”电器产品等问题,严格整改管理缺位、设施损坏、疏散不畅、违章用火、违规用电、排油烟道积油等安全隐患。对校园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进行排查,在办公区、住宅区设置规范的集中充电、停放场所,解决乱停乱放、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等突出问题。结合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治理行动,做好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问题专题宣传教育和整治,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消防车通道标识标志施划工作。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列出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力争在2022年前基本整改完毕。按照《湖南省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范》要求,深化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2020年,在我县打造不少于2个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学校,2021年,全面推广示范学校典型经验做法,全面推进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2022年,有效落实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局维稳牵头,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原料采购、贮存、加工制作、留样、清洁消毒等关键环节管理。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中小学、幼儿园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推进学校食堂(伙房)基础建设标准化,进一步改善学校食堂(伙房)基本设施条件,确保所有学校食堂(伙房)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餐饮登记证》。实施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2020年力争实现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基本全覆盖,城市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大幅提高。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加强评价考核,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局体卫艺股牵头,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学校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健全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分级管理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建立实验室人员安全培训机制,完善危险化学品存放场所技防、物防建设。定期组织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等排查,强化危险化学品购买、储存、使用、废物处理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建立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开设实验室安全相关专业及课程,把实验安全教育纳入相关人才培养方案。(局电教站牵头,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4.落实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依法实施校车使用许可,规范发展专用校车。定期开展校车安全检查,督促指导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方案,强化源头管理、动态监管,保障校车通行安全。加强与公安、交通、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完善联动工作机制。(校车办、维稳股配合,各中小学幼儿园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强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指导学校全面排查和整治建筑物(含构筑物)和学校周边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整治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等造成的安全隐患,加强学校在建项目安全管理,全面开展设施设备专项检查,查找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和突出短板,落实学校建筑所有权人承担使用安全主体责任。(局基建办牵头,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6.加强校内交通安全管理。加强校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设置隔离栏或隔离墩,校内机动车行驶、停放与学生活动区域实现物理隔离;结合地形、道路情况规划机动车线路,减少人车混行和交叉,设置减速带、交通安全标志,施划交通标志线、人行横道标线、停车位、禁停线等,整治校内交通秩序。教育学生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严禁学生未满12周岁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无证驾驶机动车上学进入校园道路。(局维稳股牵头,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
1.加强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指导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将消防知识纳入各学校安全教育内容和高中新生军训内容。加强安全应急演练,中小学每月、幼儿园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职业学校按照实际,组织好应急疏散演练;各学校结合实际,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地震、防溺水、防暴恐等应急演练。各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结合事故发生规律和季节特点,通过科普讲座、亲身体验、专题专栏等多种形式开展各项专题安全教育,以案例警示教育和沉浸式互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重点开展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实验室安全、防一氧化碳中毒、法治教育、心理健康、生命安全、防电信网络诈骗、防不良网贷、防传销、防灾减灾、防暴恐等主题教育。加强实训实习期间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教育管理。(局基础教育股牵头,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安全管理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建设一批安全管理相关在线开放课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学校安全教育,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检查信息系统。推动中职学校和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建设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积极推广应用物联传感、温度传感、烟雾报警、水压监测、电气火灾监控、视频监控等技术,加强消防安全智能化、信息化预警监测。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扎实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校园“4+n”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提升校园安防建设整体水平。(局维稳股、电教站、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强化安全教育管理能力提升。举办安全管理专题培训班,分批分类对学校安全保卫管理骨干队伍进行培训。(局维稳股牵头,各学校配合)。
从2020年11月5日至2022年12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11月5日至11月15日)。制定印发全县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启动全面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局机关相关股室、各县直学校、中心学校和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依据实施方案,制定本单位方案,对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出具体安排。
(二)排查整治(2020年11月15日至12月30日)。各学校对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三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全年)。动态更新“两个清单”,。
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跟踪整治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确保按时整改销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全年)。深入分析校园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总结各学校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在全县推广,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中小学幼儿园要高度重视,从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性,强化领导责任,勇于担当作为,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层层抓好组织实施。各中小学幼儿园党政一把手要亲自组织专项整治工作,本着对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学生生命负责的态度,把专项整治作为当前教育系统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认真动员部署,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扎实开展检查督查。
(二)创新工作方法。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校园安全重点工作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排查检查,想办法、出实招、补短板,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要在专项整治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有效缓解问题。
(三)严格责任追究。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坚持边排查边整改,以排查促整改,对查出的问题实行“零容忍”,坚决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对排查出的每一个隐患和薄弱环节,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整改结果要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报上级主管部门。要落实安全工作责任,严格实行跟踪督办制度,对排查不细致、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导致事故发生的,要倒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于2022年10月25日前上报局维稳股,同时将全县校园安全专业整治三年行动“一报表三清单(附件2-5)”于每月28日前报送局维稳股,电子版发送局维稳股安全群,如遇法定休息日或节假日时应提前报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推动落实校园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加强校园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延安市教育局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及市委、市政府和市安委会要求,现就全市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三年行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安全生产特别是校园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夯实学校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工作制度,摸清校园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深化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彻底消除重大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一)全面提升日常管理能力。
1.夯实工作责任。要建立健全学校“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校园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和校园长第一责任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2.健全体制机制。要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安全事故处理和风险化解机制以及应急救援机制、安全教育机制、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协调机制等体制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
3.严格日常管理。要严格门禁管控、消防安全、校车安全、校舍及设施设备安全、各类学生活动安全管控、预防溺水、预防踩踏等日常管理事项内容。特别是对原有其它建筑物改造成学校教学等场所及设施的,要加强日常隐患排查,严格按照人员聚集场所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4.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要加强在学校安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严格按照学校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要求,强化安全基础建设,配齐配强专兼职保安和安全管理人员,积极构建全员参与的人防体系。结合学校及周边治安特点,按要求建设必要的隔离栏、减速带、升降柱等安全防控设施,确保安全设施到位、安全防护用品齐全,安全警示标识齐备,构建安全适用的保障体系。做好校园安全三个“100%”质量提升工作,全力保障我市校园安全稳定。
(二)深入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
1.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工作。以全国各地学校近年来多发、频发的安全事件为教训,认真研判中小学面临的安全形势,深入总结分析本地中小学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认真查找安全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研究制定安全教育工作方案,上好安全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中小学生预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等方面教育,将安全教育贯穿专项整治全过程、全方位,做到警钟长鸣,毫不松懈。
2.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要围绕安全生产月、“4·15”国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i1·9”消防日、“12·2”交通安全日等特定时间节点以及节假日、寒暑假和开学后等重点时段和关键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突出安全教育内容。要做好对安全教育日活动的组织领导,增强教育活动吸引力,对各类进校园活动要严格落实备案审核制度,严禁在活动中发布、夹带商业广告。
3.重视应急疏散演练。要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有关要求,坚持做好中小学校每月一次、幼儿园每季度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对于在校生较多的镇中小学、农村寄宿制学校以及存在安全风险点的学校,要适当增加应急疏散演练次数。使用校车的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校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演练。应急疏散演练可与学校升旗、课间操、集体活动等相结合,以组、班或年级为单位开展小规模应急演练。演练期间要认真做好演练准备工作,加强对演练的过程监测和数据采集,确保应急演练安全和效果,坚决防止因演练引发的拥挤踩踏、烟雾中毒等安全事故。
4.强化家校协同。要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建立周末和节假日学生校外安全提醒制度,让家长切实承担起学生离开学校后的看护责任。特别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进城务工子女要予以重点关注,共同构筑起安全防线,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强化对家长预防学生网络沉迷的提醒,做好《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的复印发放、回执回收保管工作。
(三)做好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
1.落实防溺水工作责任。各学校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积极预防、失职追责”的原则,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健全责任体系,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协同,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水务部门要在辖区危险水域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深入研究工作中的不足和短板,进一步强化应对举措,对预防工作提早安排、全面部署。各学校要做好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家长要履行好学生在节假日、周末、上学前放学后的安全监管责任。
2.落实好《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认真落实好《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发放、签订及回执回收保管工作,明确家长签字职责(不可代签),确保预防溺水教育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学生。
3.加大隐患排查整治。水务部门要督促各类水工程、蓄水设施、河道管理单位、涉水涉河工程建设单位、河道采砂经营企业、涉水旅游单位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特别是要为中小学生设置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标志,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有条件时要对辖区内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域进行巡查,落实救援措施。
4.建立“三位一体”机制。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家访、家长会、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家长或监护人普及预防溺水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家长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督促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切实履行对子女监护主体责任,切实承担起学生在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的监管责任。各镇办、村组(社区)要依托周边村镇,主动沟通,充分调动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要在重点水域的醒目位置悬挂预防溺水宣传横幅(标语),宣传预防溺水知识。暑期,聘请一些热心群众、教师、离退休人员等义务监管员(志愿者)组成学生安全监护小分队,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学生生命安全的浓厚氛围。加强对学校周边湖泊、河道、水渠、鱼塘等管理,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工作责任体系,营造全社会预防学生溺水的工作氛围,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四)持续做好消防安全。
1.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隐患。各学校要按照相关要求,制定和完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抓好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突出风险预防,实行关口前移、主动防范,认真查找学校安全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风险隐患,把教室、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馆、会议室等人群集中场所作为检查的重点。要在总结近年我市在消防安全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基础上,结合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邀请消防、应急等部门,针对区域性各类易发灾害可能带来的威胁,抓好重点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组织专门力量集中开展全面、系统的火灾风险隐患排查,做到不遗漏一栋校舍、不放过一处隐患。对查出的安全隐患按照“一患一档一策”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建档、整治、销号”闭环管理要求,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要对校园周边存在的火灾风险隐患,进行集中排查,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协调解决。
2.强化宣传教育效果。要落实“上好一堂消防课、开展一次消防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布置一次寒假消防作业、完成一次疏散逃生演练”的“四个一”活动。消防安全课和主题教育活动可结合学校“火灾案例”,以警示教育为主,简单易学、日常生活中的消防安全常识;暑假消防作业要突出家庭火灾逃生疏散路线和辨认消防疏散标识,防范烟火入侵等知识为主;疏散逃生演练应正视模拟火灾灾景,严格演练程序、严肃演练纪律,起到示范和规范作用。
3.严格落实信息报送制度。要严格落实值班和值守应急工作,坚持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确保通信联络和信息渠道畅通。遇有突发事件和重要紧急情况时立即启动预案,反应灵敏、行动迅速、处置有力,最大限度的降低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不断强化校车安全。
1.强化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要与校车管理工作人员、校车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工作职责;要建立防范校车交通事故的制度、措施和应急预案;要有完整的随车接送台账;要按照规定对校车驾驶人和师生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要按照校车“六定”管理模式,即定人(定驾驶员、随车照管人员),定车(固定班次)、定座位(固定学生座位)、定检(定时对校车进行检测维护)、定线路(固定接送线路)、定时间(固定接送时间),对照日常校车管理进行自查整改。要加强对提供校车专业服务企业、单位的专业监管和日常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增强安全保障,提高服务质量。
2.进行全面排查。要按照“不漏一校一园,不漏一车一人”的原则,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自有校车、租借用于接送学生上下学的各类车辆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各地校车管理台账,详细掌握接送学生车辆数量、车辆状况、车辆所有人、驾驶人、运行时间、行驶路线等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基础实、台账全。对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建立问题清单,认真落实隐患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予以挂牌督办,实行整改销号制度,确保隐患彻底消除。
3.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核查整治。要严格落实校车和集中接送学生车辆及驾驶人的源头管理,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有关规定,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对学校校车和租用专门用于接送学生的车辆,对照相关技术标准集中进行检查,对安全技术性能达不到校车标准,没有运营资质、未办理校车登记(即无专用校车外观的标识或非专用校车标牌)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接送学生车辆立即停驶。对校车驾驶人的驾驶资格和安全驾驶资历要进行再次审查,坚决杜绝聘用不合格驾驶人驾驶校车、接送学生车辆。各地要在专项整治阶段对校车驾驶人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教育职业培训。
4.完善校园周边标线标识。要主动联合交通、公安、住建等部门对辖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改,进一步完善校园周边道路的学校标志、人行横道标志标线、校车停靠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隔离护栏和车辆减速设施等。对发现破损、缺漏和不规范的交通设施以及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完善整改。
(六)全面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
1.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机制。要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建立具有长效性、稳定性和约束力的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机制。明确将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题培训纳入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教师在职培训内容。将本区域学生欺凌和暴力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作为考评内容,纳入文明校园创建标准,纳入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年度考评,纳入校长和学校相关岗位考评。建立健全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制度,明确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流程,把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作为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主动开展以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为主题的法治教育,推进学校在规章制度中补充完善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内容,落实各项预防和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措施。
2.强化预防学生性侵害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保护暨“一号检察建议”,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保护,要完善机制体制,明确职责任务,加强统筹协调,严肃追责问责;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特别是学生寝室、教室、保安室等重点区域管理,深入查找校园安全管理漏洞,化解隐患;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杜绝性侵幼儿园儿童和中小学生案事件,切实维护幼儿园儿童和中小学生权益。
3.开展积极有效宣传。通过每学期开学时集中开展教育、学期中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专门设置教学模块等方式,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学生欺凌和暴力防治专题教育。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配合学校开展好法治宣传教育、安全自护教育。要通过组织学校或社区定期开展专题培训课等方式,加强家长培训,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知识。
4.严格学校日常管理。要严格按照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日常管理,逐步建立校园安全网上巡查机制。要通过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或组织学校开展等方式,定期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和暴力事件。
5.强化教育惩戒作用。要明确具体负责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的处(科)室并向社会公布,妥善处理申诉请求。对经调查认定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定学时的专门教育方案并监督实施欺凌和暴力学生按要求接受教育,同时针对欺凌和暴力事件的不同情形予以相应惩戒。
从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7月至2020年8月)。按照统一工作部署,各学校结合实际,广泛宣传动员,做好前期准备和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细化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
(二)排查整治(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各学校要严格按照此次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按照职责分工,对本校的校园安全进行梳理研判,全面深入、细致彻底开展自查自纠,对所查出的隐患、问题要列出清单,建立台帐。要根据整改难易程度及危害后果进行分析研判,各学校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进行全面整治,严防走形式、摆过场。
(三)集中攻坚(2021年)。各学校要负责对自查自纠阶段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的整改情况逐条逐项落实排查。对整治不力、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久拖不改的学校,将采取相应措施,督促其切实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对重大隐患要挂牌督办、跟踪督查、一盯到底。
(四)巩固提升(2022年)。各学校要对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及时总结分析,深入分析校园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深层次的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机制体制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具体措施,各学校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成果,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性,强化领导责任,勇于担当作为,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层层抓好组织实施。各校园长要亲自组织专项整治工作,本着对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学生生命负责的态度,把专项整治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认真动员部署,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扎实开展自查、排查工作。
(二)创新工作方法。各学校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校园安全重点工作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排查检查,想办法、出实招、补短板,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要在专项整治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有效缓解问题。
(三)严格责任追究。各学校要坚持边排查边整改,以排查促整改,对查出的问题实行“零容忍”,坚决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对排查出的每一个隐患和薄弱环节,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整改结果要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报上级主管部门。要落实安全工作责任,严格实行跟踪督办制度,对排查不细致、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导致事故发生的,要倒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组织机构.
成立县学校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县教育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教育局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未保办,办公室主任(县教育局未保办主任)。
二、专项整治工作重点。
1、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3、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立校舍安全信息系统;
4、加强校内外活动安全管理;
5、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和学校化学危险品管理;
6、加强校园治安整治,预防学生受侵害事件发生;
7、加强学生交通及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8、积极开展夏季防学生溺水工作,防范学生溺水事故;
9、加强饮食卫生安全管理;
10、加强外口子女、留守子女等特殊群体的安全和法制教育与管理;
11、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工作。
三、整治工作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x月xx日至x月xx日):各学校组织开展“综治宣传月”、“中小学安全宣传日”、“学校安全教育周”和5分钟安全教育等教育活动,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
(二)检查整改、完善措施阶段(x月xx日至x月xx日):重点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游泳安全、饮食卫生安全、学校化学危险品管理及学校危房检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三)检查验收阶段(x月xx日至xx月xx日):x月x日至x月xx日,小学中心校对所属学校进行检查验收,并向县教育局上报检查情况;xx月xx日至xx月xx日县教育局对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四)总结巩固阶段(xx月xx日至xx月xx日):县教育局对各校检查验收情况进行总结,巩固专项整治工作成果。
四、有关事项。
1、各校应将开展学校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于xx月xx日前报送县学校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教育局未保办)。
2、在学校安全专项整治过程中,如发现不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各校要及时将专项整治的有关信息及阶段工作开展情况书面小结汇总上报(每季度至少一次)县学校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教育局未保办)。
3、县教育局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不定期组织抽查。
。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特别是近期作出的“从根本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和韩正、刘鹤、王勇、赵克志等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制定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总方案和2个专题实施方案、9个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切实在转变理念、狠抓治本上下功夫,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事故总量和较大事故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全国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为全面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安全生产保障。
推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切实解决思想认知不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和抓落实存在很大差距等突出问题;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健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安全生产由企业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部门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交;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重点分2个专题和9个行业领域深入推动实施。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一是制作“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制作完成后报中央办公厅审定,发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集中观看学习。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安排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播出专题片公开版。二是集中开展学习教育。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安排专题学习,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分级分批组织安全监管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轮训,推进学习教育全覆盖。三是深入系统宣传贯彻。各级党委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党委宣传工作重点,精心制定宣传方案,部署开展经常性、系统性宣传贯彻和主题宣讲活动,形成集中宣传声势。中央和地方、行业主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结合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积极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建设灾害事故科普宣传教育和安全体验基地。四是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健全定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的会议制度。各有关部门要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本行业领域管理的重要内容,切实消除盲区漏洞。建立健全企业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五是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修订完善安全设防标准。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特别重视加强化工、桥梁、隧道、电力、油气、水利、核电等重大工程和设施安全风险防控,强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责任措施落实,确保万无一失。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深化矿山安全监管、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执法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立法工作。六是加强安全监管干部队伍建设。2022年底前具有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学历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不低于在职人员的75%。出台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划和标准导则,联合教育部门加快安全生产学科建设。(应急管理部牵头,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教育部、司法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负责,以下均需要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负责,不再列出)。
(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一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制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若干规定,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的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加强安全考核,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2021年底前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通过自身培养和市场化机制全部建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团队。二是推动企业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等,加强动态分级管理,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实现可防可控,2021年底前各类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三是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规范分级分类排查治理标准,明确“查什么怎么查”“做什么怎么做",2021年底前建立企业“一张网”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到自查自改自报,实现动态分析、全过程记录和评价,防止漏管失控。四是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用足用好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支持安全技术设备设施改造等有关财税政策,重点用于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推进各重点行业领域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通过实施安责险,加快建立保险机构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等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是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建设,分行业领域明确3年建设任务,突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日常化、显性化,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规范化。六是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承诺公告、举报奖励和教育培训等制度,建立健全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监督。(应急管理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治局、中国银保监会、国家能源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一是制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具体方案,推动各项制度措施落地见效。二是完善和落实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分级分类排查治理安全强风险和隐患,2022年底前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完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三是督促指导各地区制定完善新建化工项目准入条件及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研究企业生产过程危险化学品在线量减量技术路线、储存量减量本方案,严格控制涉及光气等有毒气体、硝酸铵等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四是积极推广应用泄漏检测、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等先进技术方法,2022年底前所有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程氧化工艺装置的上下游配套装置必须实现自动化控制。五是完善落实城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关停并转、退城入园等支持政策措施,2022年底前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中小型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大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工程,并持续推进其他有关企业搬迁改造。(应急管理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务1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煤矿安全整治。一是加大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和水害等重大灾害精准治理,在“十四五”时期推进实施一批瓦斯综合治理和水害、火灾、冲击地压防治工程,研究建立煤矿深部开采和冲击地压防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加大重大灾害治理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加大淘汰退出落后产能力度,积极推进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坚决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全国煤矿数量减少至4000处左右,大型煤矿产量占比达到80%以上。三是坚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科学划定开采范围,规范采矿秩序,加强整合技改扩能煤矿安全监管,对不按批复设计施工、边建设边生产的,取消整合技改资格。四是坚持“管理、装备、素质、系统”四并重原则,推进“一优三减”,规范用工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加快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灾害严重矿井采掘工作面基本实现智能化,力争采掘智能化工作面达到1000个以上,建设一批智能化矿井2022年底前全国一、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占比70%以上。五是提高执法能力质量和信息化远程监管监察水平,生产建设矿井基本实现远程监管监察。(应急管理部牵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非煤矿山安全整治。一是严格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企业安全生产许可,深入推进整顿关闭,2022年底前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4000座以上。二是制定实施非煤矿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严防地下矿山中毒窒息、火灾、跑车坠罐、透水、冒顶片帮,露天矿山坍塌、爆炸等事故,严厉打击外包工程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认真落实8部门印发的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工作方案,落实地方领导干部尾矿库安全包保责任制,严格控制增量、减少存量,2020年底前起尾矿库数量原则上只减不增,2021年底全面完成“头顶库”治理,2022年底前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达到100%。四是强化油气增储扩能安全保障,重点管控高温高压、高含碗井并喷失控和硫化氢中毒风险,严防抢进度、抢产能、压成本造成事故。五是加强深海油气开采安全技术攻关,强化极端天气海洋石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应急管理部牵头,自然资源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消防安全整治。一是组织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指导各地制定实施“一城一策、一区一策”综合治理方案,2022年底前分类分批完成督办整改。二是针对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轨道交通、石油化工等重点场所,制定实施消防安全能力提升方案,2022年底前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三是聚焦老旧小区、电动车、外墙保温材料、彩钢板建筑、家庭加工作坊、“三合"”场所、城乡接合部、物流仓储等突出风险以及乡村火灾,分阶段集中开展排查整治,2022年底前全面落实差异化风险管控措施。四是教育、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宗教、文物等重点行业部门建立完善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3年整治目标任务,推动本系统单位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五是积极推广应用消防安全物联网监测、消防大数据分析研判等信息技术,推动建设基础消防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2021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建成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2022年底前分级建成城市消防大数据库。(应急管理部牵头,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道路运输安全整治。一是深入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20年完成15万公里建设任务,巩固提升县乡公路安全隐患治理效果,加快临水临崖、连续长陡下坡、急陡坡等隐患路段和危桥改造整治,推进团雾多发路段科学管控,深化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千灯万带”示范工程,推进实施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全面清理整治农村“马路市场”。二是依法加强对老旧客车和卧铺客车的重点监管,推动公交车安装驾驶区隔离设施,进一步提高大中型客车车身结构强度、座椅安装强度,增强车辆高速行驶稳定性、抗倾覆性和防爆胎能力;提高重载货车动力性能和制动性能,加强对货车辅助制动装置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治超信息监管系统,严格落实治超“一超四罚”措施,深化“百吨王”专项整治,2022年基本消除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等违法违规突出问题。三是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重点整治常压液体危险货物不合规罐车、非法夹带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2020年出台实施统一的旅客乘坐客运车辆禁止携带和限制携带物品目录清单。四是督促运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运输车辆和驾驶人动态监管,督促客运车辆司乘人员规范使用安全带,严格旅游客运安全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对存在重大隐患的运输企业实施挂牌督办,持续深化“离危风险企业“终生兼驾人员”等曝光行动。五是加强部门协同合作和信息共享,依法严查严处客运车辆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动态监控装置应装未装、人为关闭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清查“黑服务区”“黑站点”“黑企业”“黑车”。(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交通运输(民航、铁路、邮政、水上和城市轨道交通)和渔业船舶安全整治。一是强化可控飞行撞地、跑道安全、空中相撞与危险品运输等重点风险治理,深化机场净空保护、鸟击防范等安全专项整治,督促航空产品制造商加强生产质量体系建设,建立航空i器消防教援真火实训基地。二是开展铁路沿线环境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落实铁路沿线环境安全治理各方责任,依法查处违规行为;开展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托运、违规承运危险货物行为,整治危险货物储存场所;开展公铁水并行交汇地段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安全防护设施设置与管理,全面推进公跨铁立交桥固定资产移交,严厉打击危及铁路运营安全的机动车违章驾驶行为。三是加强寄递渠道安全整治,升级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位一体”防控模式,坚决将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等禁止寄递物品堵截在寄递渠道之外;强化寄递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加强火灾、车辆安全、作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深化寄递安全综合治理,健全联合监管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严格落实部门监管、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三个责任”。四是加强“四类重点船舶”和“六区一线”重点水域安全监管,开展船舶港口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严厉打击渡船超航线、超乘客定额、超核定载重线、超核定抗风等级冒险航行,加强商渔船碰撞事故防范,以港口客运和危险货物作业为重点,强化港口安全管理,加快推进巡航救助一体化船艇和海事监管、航海保障装备设施、船舶应急设备库建设,开展航运枢纽大坝除险加固专项行动。五是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健全综合交通枢纽安全监管协调沟通工作机制,强化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设施设备维修及更新改造,提升设施设备运行可靠性;开展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规施工作业、私搭乱建、堆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等危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行为。六是强化“拖网、刺网、潜捕”三类隐患特别突出渔船和渔港水域安全监管,开展以渔船脱检脱管、船舶不适航、船员不适任和“脱编作业”为重点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渔船超员超载、超风级超航区冒险航行作业行为,全面提升依港管船管人管安全的能力和水平。(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城市建设安全整治。一是加强对各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将城市安全韧性作为城市体检评估的重要内容,将城市安全发展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建立国家、省、市城市安全水平体系,推动城市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是指导地方全面排查挪用原有建筑物改建改用为酒店、饭店、学等人员聚集场所安全隐患,依法处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排能等造成安全隐患行为,督导各地整治安全隐患;根据城市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明确建筑物所有权人、参建各方的主体责任以及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三是开展摸底调查,研究制定加强城市老地下空间利用和市政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开展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信息及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建设。四是完善燃气工程技术标准,健全燃气行业管理和事故防范长效机制;指导各地建立渣土受纳场常态监测机制、推动市政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五是指导各地开展起重机械、高支模、深基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项治理,依法打击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六是结合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推动解决城市安全重点难点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危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安全整治。一是完善工业园区等功能转换区监管体制机制,明确职责分工,配齐配强专业执法力量,落实地方和部门监管责任;推进工业园区智慧化进程,2022年底前园区集约化可视化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成率100%。二是制定工业园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规范工业园区规划布局,严格进园入园项目准入,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内企业,完善公共设施,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本质安全水平。三是建立工业园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开展工业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按照“一园一策”原则,限期整改提升,有序推进工业园区封闭化管理。四是深化整治冶金类工业园区安全隐患,加强仓储物流园区和港口码头等安全管理。五是加强对水运港口口岸区域安全监督,强化口岸港政、海关、海事等部门的监管协作和信息通报制度,综合保障外贸进出口危险货物的安全高效运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危险废物等安全整治。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全面开展危险废物排查,对属性不明的固体废物进行鉴别鉴定,重点整治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单位等可能存在的违规堆存、随意倾倒、私自填埋危险废物等问题,确保危险废物贮存、运输、处置安全。加快制定危险废物贮存安全技术标准。建立完善危险废物由产生到处置各环节联单制度。建立部门联动、区城协作、重大案件会商督办制度,形成覆盖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运输、利用、处置等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加大打击故意隐瞒、偷放偷排或违法违规处置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力度。加快危险废物综合处置技术装备研发,合理规划布点处置企业,加快处置设施建设,消除处置能力瓶颈。督促企业对重点环保设施和项目组织安全风险评估论证和隐患排查治理。(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煤改气”、洁净型煤、垃圾、污水和涉爆粉尘等:加强“煤改气”、洁净型煤燃用以及渣土、生活垃圾、污水和涉爆粉尘的贮存、处置等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和隐患经排查治理,强化相应的安全责任措施落实,确保人身安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以上实施方案由相关部门具体制定,其他有关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由有关部门另行制定,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化实施方案。
从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4月)。按程序报批印发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11个专项整治方案;召开全国安全生1产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启动全面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制定实施方案,对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出具体安排。
(二)排查整治(2020年5月至12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分析一些地方和行业领域复工复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主客观原因,对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和重点单位场所、关键环节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治理,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动态更新“两个清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现场推进会、“开小灶”、推广有关地方和标杆企业的经验等措施,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落实和完善治理措施,推动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深入分析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落实。结合各地经验做法特别是总结江苏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经验,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在全国推广。总结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着力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全生产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转化为法规制度,健全长效机制,形成一套较为成熟定型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分年度总结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情况,并报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汇总梳理向国务院安委会报告,并上报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12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对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提请国务院安委会审议后,上报党中央、国务院。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性,强化领导责任,勇于担当作为,层层抓好组织实施,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为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动态检查和过程监督,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国务院安委会加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组织领导,建立国务院安委会主任办公例会制度,定期研究专项行动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有关部门派联络员参加,相对集中办公,加强统筹协调,开展巡查督导,推动工作落实。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协调推动本地区、本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二)完善法规制度。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解决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制修订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危险化学品安全法、煤矿安全条例和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推动修改刑法有关条款、加大事故前主观故意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制修订一批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推动设区的市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推动建立安全生产公益诉讼制度,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建立企业生产经营责任全过程追溯制度,落实事故结案一年内整改评估公开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升级评审管理制度,修订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办法和审计监督机制。(应急管理部牵头)。
(三)强化保障能力。完善支持安全生产工作政策体系,强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经费保障,优化支出结构,向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控、事故隐患消除工作倾斜。地市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建立安全风险监测监控支撑机构,加快推进“互联网+安全监管”模式,完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推行应用执法手册app。重点地区扶持建设一批安全生产相关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和实习实训基地。培育发展一批有实力的安全技术服务机构,严格实施评价结果公开和第三方评估制度,防止弄虚作假。在高危行业领域全面实施安责险制度,推动保险机构落实事故预防技术规范,切实发挥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改进监管方式。实施分级分类精准化执法、差异化管理,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强化监管执法和跟踪问效,深入开展“四不两直"明查暗访、异地交叉检查,对重点问题、重大隐患盯住不放、一抓到底,督促彻底解决。坚持执法寓服务之中,组织专家组开展精准指导服务,实行远程“会诊”与上门服务相结合,帮助解决安全生产难题。督促企业自查自纠,对企业主动发现、自觉报告的问题隐患,重点实行跟踪指导服务。充分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积极开展以案释法,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企业职工举报重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严格问效问责。各地区要加强对本辖区及其有关部门安全整治工作的监督,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安全整治工作的监督,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要加强对地方和有关部门落实情况的监督,综合运用通报、约谈、警示、曝光等有效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并将整治情况纳入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内容,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要建立和落实与纪检监察部门安全生产违法违纪问题线索移交查办工作机制,对整治工作不负责、不作为,分工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重大问题隐患悬而不决,逾期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坚决问责。对因整治工作失职渎职,造成事故发生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全办从事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和其他印刷品印刷业务的企业、个体工商户。
(二)整治标准。
1、无厂房、宿舍、办公场所“三合一”现象。
2、无电器线路、设施混乱老化等现象。
3、生产场所规范整洁;有2个以上安全出口;疏散宽度足够,并保持畅通;防火分区符合相关标准。
4、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有禁烟、禁火标志;电线敷设和电器使用规范。
5、建筑结构与生产性质相符合;油漆等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独立储放。
6、按规范配齐消防器材,员工会操作使用。
(一)调查摸底阶段(5月30日—6月10日)。
各村(居)要加大摸排力度,掌握辖区内印刷企业实际底数和消防安全状况,如实填写区印刷企业消防安全情况汇总表,6月18日前上报办事处安办。
(二)集中整治阶段(6月10日—25日)。
6月15日前,各印刷企业对照标准完成自查自整;6月20日前,各村(居)对辖区内印刷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6月25日前,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织相关单位对各印刷企业整治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整治落实。
(三)验收总结阶段(6月25—30日)。
各村(居)对整治工作进行验收,将验收结果上报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适时组织检查验收。
(一)强化领导,提高认识。
成立办事处印刷行业消防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分管安全副书记为副组长,派出所、工商所、综治办、党政办、安办、民政所、社区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总体安排,研究解决专项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办事处安办,由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整治工作的日常事务处理,收集、汇总、梳理、通报整治专项工作情况。各村(村)、部门要深刻认识专项整治对我区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把专项整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好抓实。
(二)依法整治,严格执法。
各村(居)、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合执行,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大力整治消防安全隐患。对于消防安全隐患严重、存在“三合一”现象,印刷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要限期落实整改。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单位,予以曝光,并依法采取停业整顿、暂扣(吊销)证照、取缔关闭等措施。
(三)加强宣传,强化意识。
各村(居)、相关部门要利用展板、会议、宣传单等方式,对消防安全知识及督办整治情况进行宣传通报,对典型火灾隐患进行曝光,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
(四)健全机制,纳入考核。
通过三年时间,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深入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整治、重点行业管理等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全面提升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下面是职场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资料,提供参考,欢迎参阅。
篇一。
整治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深入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整治、重点行业管理等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全面提升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建立完善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风险隐患的消防管理责任链条、火灾防控体系、监测预警机制,推动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发展。
——消防安全突出风险得到明显整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治理,全面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集中整治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石油化工企业以及老旧场所、新材料新业态等场所领域的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2022年底前,城乡重大消防安全风险明显减少。
——消防治理责任机制得到明显加强。全面推行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建设,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行业集中约谈、社会曝光警示机制更加完善,火灾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全面落实,社会单位自主评估风险、自主检查安全、自主整改隐患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火灾风险防控体系得到明显优化。建立健全风险研判、精准治理、源头管控的火灾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全面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化技术,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分级建成城市消防大数据库,实时化、智能化评估消防安全风险。2022年底前,全国火灾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基本建成,差异化精准监管全面推行。
——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升程全面实施,消防安全纳入主要行业领域职业培训内容,推动企业单位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全面落实。2022年底前,实现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明显提升。
——社会消防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20年至2022年,火灾总量和亡人数量总体下降,较大火灾事故有效减少,重特大火灾事故得到明显遏制,消防安全形势实现根本好转并保持总体稳定,社会消防安全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显著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
1.单位和新建住宅小区按标准划线管理。各地区组织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小区的管理使用单位,按标准对消防车通道逐一划线、标名、立牌,实行标识化管理,确保消防车通道畅通。2020年底前未完成的,实行政府挂牌督办整改。
2.老旧小区实行“一区一策”治理。各地区结合辖区老旧小区的建成年代、建筑高度、周边环境、道路管网等方面情况,按照“先急后缓”原则,结合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20年,制定实施“一城一策、一区一巢“消防车通道治理方案,利用三年时间分类分批督办整改。
3.加强规划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各地区将新建停车场列入“十四五”相关规划重要工程推动建设,将城市停车场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内容,人防工程管理部门充分挖掘城市人防地下空间潜力,列出三年工作计划在城市推动新建一批公共停车设施。各地区按照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的有关政策文件严格落实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有关标准要求。
4.优化停车资源管理使用。各地区建立完善弹性停车、错时开放、潮汐停车、共享停车等政策机制,推行更加专业规范的停车管理。老旧住宅小区周边的路侧停车场等公共停车设施,对老旧住宅小区居民实行优惠停车,合理设置门槛和限制条件要求,简化办理程序,压缩办理时间,降低停车费用,形成普惠效应。对于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住宅小区,积极引进专业停车管理公司,合理利用空间规划建设停车位,规范管理居民停车。
5.加强综合执法和联合管理。消防救援机构及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等违法行为过程中,需要查询机动车所有人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的,公安交管部门予以积极配合、及时提供。2020年,组织各有关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管理机制,畅通信惠共享渠道。
(二)集中开展四类场所消防安治理。
1.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整治。一是严格落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有关规定要求,建立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履行承诺制度;二是管理使用单位全面排查测试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建立维护保养制度,逐栋解决消火栓无水以及消防供水不足、压力不够等问题;三是管理使用单位全面自查高层建筑外保温防护层破损开裂、脱落以及电缆井、管道井防火封堵不严等问题,逐项登记整改修复;四是每栋高层公共建筑和每个高层住宅小区依托社区网格员、保安人员、管理使用单位人员、志愿者等力量,建立一支微型消防站队伍。各地区出台微型消防站队员优抚优待、激励保障等配套政策。2020年,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清单和整改责任清单,制定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三年整治计划,重点督办整改一批高层建筑严重问题;2021年,排查登记的高层建筑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建立完善消防管理机制;2022年,全面优化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能力水平。
2.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管理水平提升。一是严格落实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规则要求,对照标准组织开展达标创建活动,明确各管理部门、各类店铺、岗位员工消防安全达标要求任务,作为绩效考核、运营管理考核重要指标,优化落实各项消防管理制度;二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内部以功能分类分区、以店铺为单元推行网格化消防管理制度,建立责任清晰、高效运行的消防管理责任链条;三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实行消防设施、餐饮场所、重点部位每季度消防安全检查评估制度,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要组织整改检查评估发现的问题;四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立全员消防培训制度,分区域建立应急处置快速响应机制,优化部署内部消防救援力量,每半年组织消防演练。2022年,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达标率实现100%。
3.地下轨道交通疏散救援能力提升。各地区组织开展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安全疏散及应急救援能力大提升专项行动,综合客流高峰、建筑结构、安全出口、疏散路线、通风照明条件、电气设备以及周边消防救援力量、装备器材等关键要素,组织相关部门系统评估每座地铁站安全疏散及应急救援能力,制定实施三年优化提升计划。2020年,组织完成风险评估、计划制定以及综合演练测试工作;2021年,全面加强改进地下轨道交通安全疏散及应急救援能力;2022年,建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勤联动的地下轨道交通综合应急救援体系。
4.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能力建设。一是石化企业建立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自查评估,全面落实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二是石化企业要依据规范和行业标准组织更新改造老旧消防设施器材,确保完好有效;三是石化企业依法建立完善企业专(兼)职消防队,根据需要建立安全事故工艺处置队或工艺应急处置机制,加强贴近实战的技能训练和综合演练,优化事故工艺处置措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等中央石化企业以及地方石化企业制定工作方案、投入专项经费、明确工作责任,利用三年时间,分步完成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管控、老旧消防设施改造、企业消防力量建设三项任务。化工园区应积极探索应急资源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推动消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应急装备能力提升。
(三)整治老旧场所及新材料业态等突出风险。
1.抓好老旧场所突出风险治理。各地区针对老旧小区、家庭生产加工作坊、“三合一”场所、城乡结合部等突出风险,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镇棚户区改造,分类施策、分类整治,组织升级改造消防设施,推动落实基层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有效改善消防安全条件。2020年起,各地区每年将老旧场所消防风险治理列入实事工程、民生工程,每年督办整改一批老旧场所火灾隐患问题。2022年,以街道乡镇为单位,老旧场所基本落实火灾风险差异化防控措施。
2.抓好新材料新业态突出风险治理。各行业监管部门及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健全完善新材料、新业态的火灾风险预估预判机制,优化落实本质安全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组织开展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销售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改装电池行为,建立公布曝光、联合管理机制。各地区组织在居民住宅区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2022年,居民住宅区全部落实电动自行车集中管理要求措施。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住建部门等有关部门对人员密集场所、施工现场违规搭建、违规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彩钢板房开展专项检查,每年依法组织整改一批、拆除一批。各地又组织分析评估本地电子商务、物流业、新型商业等新业态消防安全风险,强化行业消防管理措施,引导产业安全发展,提高安全设施级。
(四)打牢乡村地区火灾防控基础。
1.加大乡村火灾隐患整治力度。相关地区加强对乡镇工业园、特色小镇、小微企业等乡村新兴产业消防安全评估和管理,集中治理消防管理责任不落实、消防设施不足、消防培训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各地区结合乡村房改、水改、电改、灶改、路改等工作,有计划地改造防火间距不足、水结构建筑集中连片的村庄,加快乡村电气线路、炉灶等用火用电安全改造升级,有效降低火灾风险。
2.推进乡村公共消防基础建设。依托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实施,将乡村消防工作纳入总体规划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研究完善乡村消防专项规划,同步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根据加强乡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要求,因地制宜推动建设乡镇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跟进加强业务指导,推动建立定期培训演练的常态机制,提高初起火灾扑救能力,提升乡村抗御火灾水平。2022年,乡村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
(五)加强重点行业消防安全管理。
1.集中整治行业消防安全问题。教育、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宗教、文物等重点行业部门,2020年组织对学校及幼儿园、养老服务机构、文化娱乐场所、星级宾馆饭店、商场市场、旅游景区、医疗卫生机构、宗教活动场所、文物建筑和博物馆等行业单集中开展排查整治,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列出整改计划时限,力争在三年内基本整改完毕。消防救援机构发挥综合监管作用,加强工作检查协调,提供消防技术服务。
2.推行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教育、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宗教、文物等重点行业部门,建立完善行业系统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健全与消防救援机构分析评估、定期会商、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推广“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做法,组织行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2020年,打造行业标杆示范单位;2021年,全面推广典型经验做法,2022年,有效落实行业标准化管理。
(六)实施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升工程。
1.推行城市消防大数据管理。各地区结合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城市信息化大数据系统建设,结合监督管理、历史火灾等内部信息,共享汇聚融合相关行业数据资源。2022年底前,分级建成城市消防大数据库,建成火灾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实现对火灾高风险场所、高风险区域的动态监测、风险评估、智能分析和精准治理。
2,建设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各地区积极推广应用物联传感、温度传感、火灾烟雾监测、水压监测、电气火灾监控、视频监控等感知设备,加强消防安全智能化、信息化预警监测,实现消防数据物联感知、智能感知。2001年,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建成消防物联网。
3、加强基层消防管理信息化共建共治。基层综治、社区、网格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嵌入消防安全管理模块,将消防工作有机融入基层综合治理体系,整合基层部门管理服务资源,综合运用社会治理“人、地、事、物”等关联数据信息,构建网络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基层消防管理体系。2020年,消防工作纳入基层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联网监控系统。
(七)实施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1.加强消防安全素质教育。宣传部门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将消防知识纳入相关班次培训内容;司法行政机关加强消防普法宣传的指导协调和督促落实;教育部门将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内容和高校、高中新生军训课程;各级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纳入有关公务员培训、职业培训内容。
2,加强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各地区分批次、分类别组织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社区民警、村居委工作人员、网格员、安保人员、管理单位人员、重点单位员工、小企业主等重点人群开展消防教育培训,2022年底实现全覆盖培训。企业单位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落实入职必训、定期培训、转岗轮训等要求,全面提升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三、时间安排。
从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4月)。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统一部署,启动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本地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治理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治理时限等内容,全面做好本地行动的部署发动。
(二)排查整治(2020年5月至12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对本地区本行业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责任“两个清单”,明确排查时间表、整改路线图、工作责任人,积极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确保各项排查任务精准推进落实。
(三)集中攻坚(2021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对照前期排查的“两个清单”,坚持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细化各项治理举措,实施差异化整治。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全面落实政府挂牌督办和跟踪整治,强化政策支持,配套资金保障,确保按时整改销案,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四)巩固提升(2022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在推进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整改的同时,分析共性问题,研究治本之策,因地制宜出台一批配套举措、形成一批经验做法,建立健全本地区本行业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的系统性、机制性治理举措,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总结形成本方案年度工作报告和三年行动报告并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省(区、市)政府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对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进行研究部署,明确各项任务责任主体。各级、县级政府分级落实组织实施工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分管领导具体主抓,及时研究解决重大消防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意见,协同推进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工作专班,定期听取整治情况汇报,研究推动重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按步推进、按期完成。
(二)强化统筹推进。各地区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桥区建设、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工作,整体规划部署本地消防工作,保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针对不同地区和行业领域特点,研究采取差异化的工作举措,提供相应的治理政策支撑,确保治理实效。
(三)强化示范引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全面部署推进的基础上,组织一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先行开展试点治理工作,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治理方法、措施以及能复制、易推广的工作体系机制,形成典型示范效应。坚持一手抓突出风险治理,一手抓长效机制建设,认真总结专项整治中形成的经验做法,固化提升为消防管理制度、治理标准规定。
(四)强化考核督导。此次专项整治作为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评内容以及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内容。各地区要制定本地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统筹纳入文明城市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和消防工作考核重要指标,分阶段开展检查验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政务督查、日常检查、工作考核中增加指标权重,组织明察暗访,及时通报,督促落实。
篇二。
为深刻汲取“5.30”火灾事故教训,结合《xx市新华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沧东物流产业聚集区工作实际,重点针对辖区各类市场、商贸企业、仓储物流企业等火灾易发场所,以及其它消防隐患集中区域,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对存在未批先建,建筑结构不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结合全区拆违治乱专项行动,依法进行彻底整治。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坚决、全面、彻底、干净”为目标,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深入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整治、重点行业管理等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建立完善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风险隐患的消防管理责任链条、火灾防控体系,推动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发展。
二、整治时间。
6月1日至7月31日。
三、整治范围。
高层建筑、商场市场、物流企业等场所,重点突出综合市场、商贸企业、仓储物流(即从事仓储经营和物流配送的企业)等火灾易发场所,以及其它消防隐患集中区域。
四、整治重点。
(一)是否取得合法土地使用手续,是否按要求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等合法手续。
(二)是否办理建筑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或备案手续(1998年9月1日之前竣工建筑且此后未改建的无须提供此手续),是否擅自变更使用性质、擅自扩建或搭建建(构)筑物。
(三)消防车道、防火间距是否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是否存在店外经营、存放物品挤占消防车道,违法建筑占用防火间距现象。
(四)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的设置是否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并保持完好有效。
(五)仓储物流场所内部布局、储存物品类别及核定的最大储存量是否擅自改变,储存物品是否分类、分堆、限额存放,进入库房的机动车辆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物品入库前、装卸作业结束后是否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六)是否属于“三合一”场所(经营、仓储、居住一体),是否私拉乱接电线、防晒网,违规使用电器设备,是否违规动火、吸烟、燃放烟花爆竹。
(七)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企业是否被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由应急管理局报区人民政府备案。
:很有文采哎。。
。
为加强学校安全专项整治,根据秀屿区教育局《关于印发秀屿区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莆秀教〔2020〕10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通过实施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学校安全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工作机制和防范体系,确保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扎实推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遏制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切实解决思想认知不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和抓落实存在差距等突出问题,完善和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规定,健全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持续开展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面加强学校安全“三防”建设,切实提升学校安全管理科学化、精准化、规范化水平。
(一)学习宣传贯彻重要批示精神。
(二)全面落实学校安全责任体系。
(三)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安全防控体系。
(四)开展学校安全重点领域专项治理。
(五)加强安全建设和人才培养。
(六)提升安全基础保障能力。
从2020年6月到2022年12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6月)。制订印发《莆田第十中学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启动全面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各处室、年段、班级要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对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出具体安排。
(二)组织实施(2020年6月至12月)。各处室、年段、班级要结合《莆田第十中学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坚持边部署、边排查、边整治,把宣传发动、自查自改、隐患整改、督导问责贯穿大排查大整治全过程。坚持把保证人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发现危及人身安全隐患要立查立改,对一时难以整治的安全隐患要采取防范措施,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分门别类建立隐患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单位和要求,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全年)。动态更新隐患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加大攻坚力度,持续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整治,确保按时整改销单,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全年)。深入分析学校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处室、年段、班级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性紧迫性,成立工作小组,强化领导责任,勇于担当作为,层层抓好组织实施。
(二)健全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学校安全风险辨识标准规范、分级管控制度、确保隐患整改到位、风险管控到位。及时总结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建立常态化的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和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
(三)严格督导问责。加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动态检查和过程监督,纳入学校综治安全目标管理体系重要内容。对重点问题、重大隐患要盯住不放、一抓到底、见底清零。对于安全管理问题突出、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整改不及时的学校要给予严肃处理,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根据国务院、省、市政府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濮阳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我局制定以下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切实在转变理念、狠抓治本上下功夫,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 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杜绝较大以上事故。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切实解决思想认知不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和抓落实存在较大差距等突出问题;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健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将风险管控隐患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贯穿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始终,切实管控一批重大风险、消除一批重大隐患、惩治一批违法行为、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建立起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为基础的长效机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一是组织开展学习教育 活动。集中组织观看学习“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集中安排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组织安全监管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轮训;集中组织宣传报道,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宣传工作重点,部署开展经常性、系统性宣传贯彻和主题宣讲活动,在主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二是组织开展事故警示教育。深刻汲取三门峡“7?19”等典型事故教训,以案说法、以案警示、以案促改,组织开展事故警示教育。我们要结合实际制作事故警示教育片,印制警示教育资料,开展警示教育展览。三是组织开展对话谈心活动。对各个经营用户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对话谈心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及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四是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河南省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履职档案,实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述职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履职考核和奖励,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巡查、约谈、挂牌督办、重点管理等制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五是强化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重大工程和设施安全风险防控,强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责任措施落实。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六是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着力提升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决策指挥能力、应急协同能力、应急保障能力、舆情引导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划和标准导则,提升安全监管队伍专业能力。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常态化机制,加强安全监管人才培养。
(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一是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2020年底,主要行业领域双重预防体系建成。2021年底,各行业领域双重预防体系全面建成并有效运行。2022年底,建成省市县有效对接,标准化、智能化共同支撑的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二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的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企业建立完善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考核制度,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2021年底前企业通过自身培养和市场化机制全部建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团队。三是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坚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相结合,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四是通过社会化市场化机制推动责任落实。完善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承诺公告、举报奖励、绩效考核和教育培训等制度,建立健全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自觉接受监督。通过大力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加快建立保险机构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1、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明确消防安全工作责任;。
2、制定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和消防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3、利用宣传专栏宣传消防安全常识;。
4、每季度组织一次消防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
6、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安全教育培训,使机关工作人员、图书馆、文化馆、将军渡纪念馆和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做到“四懂四会”;四懂:懂本岗位生产过程的火灾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扑救方法,懂疏散方法;四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四会组织人员逃生。
7、消防器材维修更换计划:定期检查消防器材是否完好,发现损坏及时修理;对于使用过的灭火器及时重装。
2、认真学习执行局消防安全方面的文件精神,制定相应措施,明确责任,及时检查总结;。
3、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对各文化经营单位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加强防火教育;。
4、定期检查各类消防设施及器材,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5、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关键是要防范于未然,实行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工作的管理要走上考核和奖惩轨道。消防安全工作的履行情况,将作为对每个文化经营单位、干部、职工绩效的考核内容之一,对各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考评,对模范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法失职者给予惩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安委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强动态检查和过程监督,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县安委会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加强统筹协调,督促工作落实。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性,强化领导责任,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层层抓好落实,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强化督导督办。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总结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和任务完成情况。各有关部门要针对本行业领域实际,细化实化行业安全检查重点内容和标准,列出检查清单,加大明查暗访、突击抽查和随机抽查力度。充分运用企业自查、专家诊查、行业抽查、区域互查、执法检查等方式,聚焦安全风险等级高、发生过亡人事故、存在重大隐患、纳入联合惩戒对象等企业,确保专项整治全覆盖。对重大隐患,实施集中交办、挂牌督办,坚持重患必停,严防漏管失控;对长期停产停工和已关闭取缔的企业,加大巡查排查频次,严厉打击非法复工复产和死灰复燃;对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严格落实“四个一律”“五个一批”要求,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问题和严重违法行为,定期公开曝光,加强联合惩戒,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提高企业违法成本。
(三)落实法规制度。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解决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以贯彻落实《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办法》为主线,强化监管执法,依法促使各类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建立安全生产公益诉讼制度,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建立企业生产经营责任全过程追溯制度,落实事故结案一年内整改评估公开和责任追究制度。
(四)强化保障能力。完善支持安全生产工作政策体系,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强化财政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经费保障,优化支出结构,向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控、事故隐患消除工作倾斜。在高危行业领域全面实施安责险制度,推动保险机构落实事故预防技术规范,切实发挥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
(五)改进监管方式。实施分级分类精准化执法、差异化管理,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强化监管执法和跟踪问效,深入开展“四不两直”明查暗访、异地交叉检查,对重点问题、重大隐患盯住不放、一抓到底,督促彻底解决。2021年底前,全县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实现执法过程全记录。推行“互联网+监管”,开展线上巡查和线下精准执法,提升监管执法实效。坚持服务型执法,组织专家组开展精准指导服务,实行远程“会诊”与上门服务相结合,帮助解决安全生产难题。督促企业自查自纠,对企业主动发现、自觉报告的问题隐患,重点实行跟踪指导服务。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企业职工举报重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六)严格问效问责。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辖区本系统专项整治落实情况的监督,综合运用通报、约谈、警示、曝光等有效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并将专项整治情况纳入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内容。要建立和落实与纪检监察机关安全生产违法违纪问题线索移交查办工作机制,对整治工作不负责、不作为,分工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重大问题隐患悬而不决,逾期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坚决问责。对因整治工作失职渎职,造成事故发生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一、整治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深入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整治、重点行业管理等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全面提升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建立完善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风险隐患的消防管理责任链条、火灾防控体系、监测预警机制,推动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发展。
——消防安全突出风险得到明显整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治理,全面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集中整治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石油化工企业以及老旧场所、新材料新业态等场所领域的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2022年年底前,城乡重大消防安全风险明显减少。
——消防治理责任机制得到明显加强。全面推行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建设,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行业集中约谈、社会曝光警示机制更加完善,火灾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全面落实,社会单位自主评估风险、自主检查安全、自主整改隐患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火灾风险防控体系得到明显优化。建立健全风险研判、精准治理、源头管控的火灾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全面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化技术,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分级建成城市消防大数据库,实时化、智能化评估消防安全风险。2022年年底前,全国火灾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基本建成,差异化精准监管全面推行。
——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实施,消防安全纳入主要行业领域职业培训内容,推动企业单位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全面落实。2022年年底前,实现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明显提升。
——社会消防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20年至2022年,火灾总量和亡人数量总体下降,较大火灾事故有效减少,重特大火灾事故得到明显遏制,消防安全形势实现根本好转并保持总体稳定,社会消防安全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显著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
1.单位和新建住宅小区按标准划线管理。2020年12月30日前,各地分批、分区域组织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小区的管理使用单位,按标准对消防车通道逐一划线、标名、立牌,实行标识化管理,确保消防车通道畅通。未完成的,实行政府挂牌督办整改。(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公安厅等配合)。
2.老旧小区实行“一区一策”治理。各地结合辖区老旧小区的建成年代、建筑高度、周边环境、道路管网等方面情况,按照“先急后缓”原则,结合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20年5月30日前,制定实施“一城一策、一区一策”消防车通道治理方案,利用三年时间分类分批督办整改。(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配合)。
3.加强规划建设提供基础保障。2020年年底前,各地将新建停车场列入“十四五”相关规划重要工程同步建设,将城市停车场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内容,列出三年工作计划,在城市推动新建一批公共停车设施。人防工程管理部门充分挖掘城市人防地下空间潜力。各地按照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的有关政策文件,严格落实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有关标准要求。(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人防办、省自然资源厅等配合)。
4.优化停车资源管理使用。各地建立完善弹性停车、错时开放、潮汐停车、共享停车等政策机制,推行更加专业规范的停车管理。老旧住宅小区周边的路侧停车场等公共停车设施,对老旧住宅小区居民实行优惠停车,合理设置门槛和限制条件要求,简化办理程序,压缩办理时间,降低停车费用。对于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住宅小区,要引进专业停车管理公司,合理利用空间规划建设停车位,规范管理居民停车。(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消防救援总队等配合)。
交通运输部门要对违法设置在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县道、乡道和村道上,影响消防车等应急通行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铁桩、石墩、水泥墩、限高杆等限高、限宽设施,依法予以拆除。2020年6月30日前,组织各有关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管理机制,畅通信息共享渠道。(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省公安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配合)。
(二)集中开展四类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治理。
2022年,全面优化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能力水平。(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等配合)。
指导大型商业综合体完善消防工作档案。2020年12月30日前,各地排查登记的大型商业综合体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率实现100%。(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省商务厅等配合)。
二是石化企业要依据规范和行业标准组织更新改造老旧消防设施器材,确保完好有效;
三是石化企业依法建立完善企业专(兼)职消防队,根据需要建立安全事故工艺处置队或工艺应急处置机制,加强贴近实战的技能训练和综合演练,优化事故工艺处置措施。2020年7月30日前,中央驻皖石化企业和各地石油化工企业制定三年工作方案,利用三年时间,分步完成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管控、老旧消防设施改造、企业消防力量建设三项任务。化工园区探索应急资源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推动消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应急装备能力提升。每年,石油化工企业开展一次风险评估、一次消防安全演练。(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省应急厅、中石化、中石油等中央驻皖石化企业等配合)。
2021年,全面加强改进地下轨道交通安全疏散及应急救援能力;
2022年,建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勤联动的地下轨道交通综合应急救援体系。近期建设地下轨道交通的其他城市,同步完成风险评估、计划制定、综合演练测试、部门联勤联动等工作。(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省应急厅、省交通运输厅等配合)。
5.各地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三)整治老旧场所及新材料新业态等突出风险。
1.抓好老旧场所突出风险治理。2020年7月30日前,各地针对老旧小区、家庭生产加工作坊、“三合一”场所、城乡结合部等突出风险,分类建立底数清单和隐患台账。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镇棚户区改造,分类施策、分类整治,组织升级改造消防设施,推动落实基层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有效改善消防安全条件。2020年起,各地每年将老旧场所消防风险治理列入实事工程、民生工程,每年督办整改一批老旧场所火灾隐患问题。2022年,以街道乡镇为单位,老旧场所基本落实火灾风险差异化防控措施。(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公安厅、省应急厅配合)。
2.抓好新材料新业态突出风险治理。各行业监管部门及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健全完善新材料、新业态的火灾风险预估预判机制,优化落实本质安全措施。经信部门要组织开展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销售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改装电池行为,建立公布曝光、联合管理机制。2020年7月30日前,各地列出工作计划,分批组织居民住宅区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2022年,居民住宅区全部落实电动自行车集中管理要求措施。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住建部门等有关部门对施工现场违规搭建、违规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彩钢板房开展专项检查,每年依法组织整改一批、拆除一批。2020年年底前,组织对本地电子商务、物流业、新型商业等新业态消防安全风险开展分析评估,强化行业消防管理措施,引导产业安全发展,提高安全设防等级。(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照职责分别牵头,省消防救援总队配合)。
(四)打牢乡村地区火灾防控基础。
1.加大乡村火灾隐患整治力度。加强对乡镇工业园、特色小镇、小微企业等乡村新兴产业消防安全评估和管理,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和基层网格员作用,集中治理消防管理责任不落实、消防设施不足、消防培训不到位等突出问题。2022年年底前,各地结合乡村房改、水改、电改、灶改、路改等工作,有计划地改造防火间距不足、木结构建筑集中连片的村庄,加快乡村电气线路、炉灶等用火用电安全改造升级,有效降低火灾风险。(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省农业农村厅、省公安厅配合)。
2.推进乡村公共消防基础建设。2020年年底前,各地依托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实施,将乡村消防工作纳入总体规划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研究完善乡村消防专项规划,同步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根据加强乡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要求,因地制宜推动建设乡镇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跟进加强业务指导,推动建立定期培训演练的常态机制,提高初起火灾扑救能力,提升乡村抗御火灾水平。2022年,乡村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协同)。
(五)加强重点行业消防安全管理。
1.集中整治行业消防安全问题。2020年10月30日前,教育、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宗教、文物等重点行业部门,要对学校及幼儿园、养老服务机构、救助管理和托养机构、文化娱乐场所、星级宾馆饭店、商场市场、旅游景区、医疗卫生机构、宗教活动场所、文物建筑和博物馆等行业单位集中开展排查整治,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要分类制定整改对策,列出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提供消防技术服务,2022年年底前基本整改完毕。(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民委(宗教局)等牵头,省消防救援总队配合)。
2021年,全面推广典型经验做法;
2022年,有效落实行业标准化管理。(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民委(宗教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邮政管理局、省交通运输厅等牵头,省消防救援总队配合)。
(六)实施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1.推行城市消防大数据管理。各地结合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城市信息化大数据系统建设,结合监督管理、历史火灾等内部信息,及时向江淮大数据中心汇聚,共享汇聚融合相关行业数据资源。2022年年底前,分级建成城市消防大数据库,建成火灾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实现对火灾高风险场所、高风险区域的动态监测、风险评估、智能分析和精准治理。(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省数据资源局配合)。
2.建设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各地积极推广应用物联传感、温度传感、火灾烟雾监测、水压监测、电气火灾监控、视频监控等感知设备,加强消防安全智能化、信息化预警监测,实现消防数据物联感知、智能感知。2021年6月30日前,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建成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配合)。
3.加强基层消防管理信息化共建共治。2020年11月底前,基层综治、社区、网格等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嵌入消防安全管理模块,将消防工作有机融入基层综合治理体系,整合基层部门管理服务资源,综合运用社会治理“人、地、事、物”等关联数据信息,构建网络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基层消防管理体系。各级公安机关要督促指导公安派出所积极加强城乡社区日常消防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省民政厅等配合)。
(七)实施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1.加强消防安全素质教育。宣传部门要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
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将消防知识纳入相关班次培训内容;
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消防普法宣传的指导协调和督促落实;
各级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纳入有关公务员培训、职业培训内容。(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分别牵头,省消防救援总队配合)。
2.加强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2020年8月30日前,各地制定培训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分批、分类组织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社区民警、村居委工作人员、网格员、安保人员、管理单位人员、重点单位员工、小企业主等重点人群开展消防教育培训,2022年底实现全覆盖培训。企业单位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落实入职必训、定期培训、转岗轮训等要求,全面提升员工消防安全意识。(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配合)。
三、
时间安排。
自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4月至5月)。各地根据省安委会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细化制定本地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治理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治理时限等内容,全面做好本地行动的部署发动。
(二)排查整治阶段(2020年5月至12月)。各地、各有关部门全面排查本地区、本行业系统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责任“两个清单”,明确排查时间表、整改路线图、工作责任人,积极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确保各项排查任务精准推进落实。
(三)集中攻坚阶段(2021年)。各地、各相关行业部门对照前期排查的“两个清单”,坚持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细化各项治理举措,实施差异化整治。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全面落实政府挂牌督办和跟踪整治,强化政策支持,配套资金保障,确保按时整改销案,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四)巩固提升阶段(2022年)。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在推进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整改的同时,分析共性问题,研究治本之策,因地制宜出台一批配套举措、形成一批经验做法,建立健全本地区本行业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的系统性、机制性治理举措,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
总结。
形成本方案年度工作报告和三年行动报告并于每年年底前报省安委会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对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进行研究部署,明确各项任务责任主体。市级、县级政府分级落实组织实施工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分管领导具体主抓,及时研究解决重大消防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意见,协同推进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工作专班,定期听取整治情况汇报,研究推动重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按步推进、按期完成。
(二)强化统筹推进。各地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整体规划部署本地消防工作,保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针对不同地区和行业领域特点,研究采取差异化的工作举措,提供相应的治理政策支撑,确保治理实效。
(三)强化示范引领。各地、各有关行业部门要在全面部署推进的基础上,组织一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先行开展试点治理工作,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治理方法、措施以及能复制、易推广的工作体系机制,形成典型示范效应。坚持一手抓突出风险治理,一手抓长效机制建设,认真总结专项整治中形成的经验做法,固化提升为消防管理制度、治理标准规定。
(四)强化考核督导。此次专项整治作为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内容以及市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内容。各地要科学制定本地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分阶段开展检查验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政务督查、日常检查、工作考核中增加指标权重,组织明察暗访,及时通报,督促落实。省安委会办公室将适时调度各地、各相关部门工作情况,听取工作汇报,对工作推动力度不大、进度缓慢的,将下发督办单、约谈相关政府和行业部门主要领导。
。
。
为加强全省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安徽省“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和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结合全省校园安全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通过开展三年行动,推动各地各校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教育系统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加快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培养和相关学科建设。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为实现全省教育系统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一)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安全责任体系。
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学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落实教育系统干部领导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监管责任,指导督促学校加强安全管理,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监管机制,推动学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消除盲区漏洞。(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负责)。
(二)建立风险隐患安全防控体系。
指导学校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形成安全风险清单,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六项机制”。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现隐患整治闭环管理。构建安全生产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协同联动,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充分调动行业协会、专业企业、师生公众等力量参与,凝聚学校安全治理合力。(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公安厅、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消防救援总队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治理。
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2020年组织各类学校集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高层建筑开展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及时消除隐患,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列出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力争在2022年前基本整改完毕。建立完善教育系统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健全与消防救援机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应急厅、省消防救援总队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指导和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加强评价考核,推进健康教育。(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学校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指导和督促学校健全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分级管理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建立实验室人员安全培训机制;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等排查,建立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开设实验室安全相关专业及课程,把实验安全教育纳入相关人才培养方案。(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应急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4.落实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依法实施校车使用许可,规范发展专用校车,清理不达标载客汽车、非专用校车,保障校车发展与服务需求相适应。督促指导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方案,强化源头管理、动态监管,保障校车通行安全。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强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指导学校全面排查建筑物安全隐患,查找并整治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等造成的安全隐患,落实学校建筑所有权人承担使用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开展设施设备专项体检,查找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和突出短板。(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安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1.加大安全科学与工程及职业卫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深入实施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设立安全管理相关本科专业。重点地区扶持建设一批安全生产相关职业院校和实习实训基地。2022年年底前,支持扶持化工相关职业院校,依托重点化工企业、化工园区或第三方专业机构成立实习实训基地;协助重点行业领域企业通过自建或委托方式建设职业院校,实现重点岗位“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负责)。
2.加快矿山、化工等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构建安全生产相关领域人才培养体系,遴选一批示范职业院校,引导强化高危行业安全技能培训供给,开展化工危险化学品产业工人培养试点,加强关键岗位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在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学标准中增加安全生产相关内容,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培训大纲和有关教材。(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负责)。
(五)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
1.加强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指导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和高校、高中新生军训课程中加入消防知识教育,充分把握消防日、安全生产月、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活动契机,开展科普讲座、亲身体验、专题专栏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以案例警示教育和沉浸式互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加强实训实习期间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管理。(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应急厅、省公安厅、省消防救援总队等负责)。
2.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学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和风险特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和监督行为,把安全生产要求贯穿学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落实教育系统安全管理统计分析制度,依法参加有关事故的调查处理,监督检查事故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情况。(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负责)。
3.提升安全生产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积极推动学校开设安全管理相关在线开放课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学校安全教育,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检查信息系统。推动学校建设安全物联网监控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积极推广应用温度传感、烟雾报警、视频监控等技术,加强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负责)。
4.强化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督促各类学校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推动与学校周边重点救援力量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学校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管理分级响应制度和程序,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有效应对,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根据学校实际和形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应急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从2020年4月到2022年12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4月至5月)。部署启动全面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依据实施方案,对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出部署。
(二)组织实施(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化实施方案,对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动态更新“两个清单”,持续开展隐患问题集中整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跟踪整治,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确保按时整改销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深入分析教育系统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实施。总结各地各校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在全省推广,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分年度对专项整治行动完成情况实施评估,形成年度报告并于每年年底前报省安委会办公室,2022年年底前形成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报告报送省安委会办公室。
(一)提升政治站位。各地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三年专项整治作为解决学校安全重点难点问题的攻坚行动,紧抓整治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二)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校要对照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层层抓好组织实施,强化动态检查和过程监督,并纳入教育督导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落地见效。
(三)狠抓对标落实。各地各校各有关部门要对照教育部和省安委会统一部署与要求,结合本地本校本部门安全生产实际制订实施方案,确保统一行动的整治内容不出现一个盲区和漏洞,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学校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
为深刻汲取“”火灾事故教训,结合《xx市新华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沧东物流产业聚集区工作实际,重点针对辖区各类市场、商贸企业、仓储物流企业等火灾易发场所,以及其它消防隐患集中区域,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对存在未批先建,建筑结构不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结合全区拆违治乱专项行动,依法进行彻底整治。
以“坚决、全面、彻底、干净”为目标,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深入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整治、重点行业管理等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建立完善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风险隐患的消防管理责任链条、火灾防控体系,推动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发展。
6月1日至7月31日。
高层建筑、商场市场、物流企业等场所,重点突出综合市场、商贸企业、仓储物流(即从事仓储经营和物流配送的企业)等火灾易发场所,以及其它消防隐患集中区域。
(一)是否取得合法土地使用手续,是否按要求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等合法手续。
(二)是否办理建筑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或备案手续(1998年9月1日之前竣工建筑且此后未改建的无须提供此手续),是否擅自变更使用性质、擅自扩建或搭建建(构)筑物。
(三)消防车道、防火间距是否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是否存在店外经营、存放物品挤占消防车道,违法建筑占用防火间距现象。
(四)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的设置是否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并保持完好有效。
(五)仓储物流场所内部布局、储存物品类别及核定的最大储存量是否擅自改变,储存物品是否分类、分堆、限额存放,进入库房的机动车辆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物品入库前、装卸作业结束后是否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六)是否属于“三合一”场所(经营、仓储、居住一体),是否私拉乱接电线、防晒网,违规使用电器设备,是否违规动火、吸烟、燃放烟花爆竹。
(七)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企业是否被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由应急管理局报区人民政府备案。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120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