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精选19篇)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精选19篇)



在制定整改方案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调查研究,客观把握问题的本质和特点,以便更好地制定整改措施。接下来将分享一些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以便帮助大家迅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目标,根据福建省基础教育监测中心发布的《2019年福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漳州市华安县结果报告》,认真研判监测数据和结果,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根源,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积极开展整改,推动华安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9年10月,华安县接受了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参加监测的学校共12所小学,360名学生。实际测试目标群体已升入五年级,但科学、德育测试内容仍为四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根据福建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一)学业成绩。

1.监测结果及综合印象。我县四年级学生(以下学生均指四年级学生)科学成绩量尺分数为464分,比全市均值低24分,比全省均值低36分;德育成绩量尺分数为457分,比全市均值低38分,比全省均值低43分;但体现在校级间的差异不大。反映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较低。

2.原因分析。一是华安县属于欠发达山区县份,教学质量整体水平不高。二是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教学资源比较单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三是教师教学技能和水平有待提高。

(二)课业状况。

1.学生每周总课时数超标比例为83.6%,比全市均值高13.9个百分点,比全省均值高13.9个百分点;平均每周总学习时间为34.3小时,比全市均值高1.7小时,比全省均值高1.9小时;每周科学课时数低于规定的比例为37.3%,每周道德与法治课时数低于规定的比例为9.8%。就科学科而言,学习科学用的时间比别人多,成绩却比别人低。

2.原因分析。一是办学行为不够规范,没有按规定开足课程;二是教师授课总体水平不高,课堂、课外的学习效率均较低。

(三)教师从教行为。

1.配有科学实验室的比例为100.0%,与全省、全市均值相近,但却只有52.2%的科学教师经常使用科学实验室,比全市均值低20.9个百分点,比全省均值低19.2个百分点,列中等偏下等水平。

2.原因分析。一是部分教师观念更新慢,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单调,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二是部分教师教学技能水平有欠缺,探究性教学行为使用不够,教学手段不丰富。三是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

(四)师生关系和学习自信心。

全省监测结果表明,师生关系越好,学生的科学、德育成绩越高。

1.我县感觉师生关系良好的四年级学生比例为19.4%,比全市均值低15.9个百分点,比全省均值低19.5个百分点。科学学习自信心高的学生比例为35.4%,比全市均值低6.4个百分点,比全省均值低8.2个百分点。

2.原因分析。一是受专业能力限制和过分注重升学率的评价机制影响,应付敷衍,网上下载大量材料或购买练习册,让学生刷题,临考前强制背诵;怕准备仪器麻烦,少做甚至不做实验,照本宣科;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索然。二没有很好地落实课程计划,专业课常常被挤占,特别是毕业班,往往改上语数。三是专业教师没有以本学科的教学为主,改任教其他科目。四是没有很好地落实科学、德育教学目标,造成学生学科素养和各项能力偏低。

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加强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改革发展政策,引导全系统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2.强化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均衡合理配置师资。

二是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落实校本研训计划,落实教师专业成长措施,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深入推进“名师建设”工程,大力提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3.切实落实课程计划。

一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

二是加强课程管理,分工分课实行专业对口原则,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三是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强化教学评价工作,落实综合学科(科学、品德、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教学目标。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是规范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倡导由科任教师设计作业和过程性评价方式与内容,避免让印刷品式的“教辅”作业占据主导地位,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是加强学校教学资源的管理使用,做好教学仪器的“建、配、管、用”;加快教育信息化应用进程,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益。

5.建立健全学校人文关怀机制。多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转变以成绩和升学率为主的评价方式,既关心教师的职业行为,更关心教师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在适度的压力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师职业满意度。

一是成立华安县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认真加以整改。三是督导室牵头,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真正让督导“长牙齿”,强化监测结果的运用,做到有激励,有刚性约束。

一是根据我县学科的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更有方法、更有策略地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科学习本身感兴趣,并在学习中体验到愉悦感、成就感和审美体验。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和创造性;提高现有图书资源和电子资源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教学资源提升教育质量的辅助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改善师生关系,从多个角度促进学生学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把《道德与法治》作为落实德育的核心课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强化思政课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关键地位,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开展德育教研活动,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升德育工作水平,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四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不随意增加课时,不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改进测试命题,改革评价制度,不单纯以学业考试成绩和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指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积极倡导由科任教师设计作业和过程性评价方式与内容,避免让印刷品式的“教辅”作业占据主导地位,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

据宁教体发[20xx]44号文件精神,为充分运用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组长:吴天明。

副组长:杨芝强教导主任。

李伟德育主任。

成员:其他学校班子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数学教师。

(一)关于学生数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整改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推进本校教育质量快速发展。我校严格按照上级划分的学区、认真落实《宁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的规定》和《宁强县进城务工等随迁子女入学的规定》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不以任何形式组织考试或变相考试招生、选拔生源,尽量控制家长学生盲目“跟风热”“择校热”,为缓解“乡村弱”“县城挤”的局面努力。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设施设备,努力提高本校办学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在职在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本校数学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4.大力做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的问题整改措施。

1.扎实上好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开足每周4课时体育课,并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列入课表。认真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无体育课的当天落实好1节体育活动课。进一步完善充实大课间活动,大力开展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呼拉圈、武术、球类、健身操等自主活动,积极探索并开展体现本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2.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鼓励学生到户外去、到阳光底下去、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跑步1000米,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新时代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把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级办法》,加强监测培训,熟练、正确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5.多渠道争取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按要求配齐配足体育器材;

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确保每学期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添置和补充,保证学校体育设施满足正常教学、体育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6.坚持开展学校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水平,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7.加强家校互动,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和qq群,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科学安排孩子膳食,提倡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注重带领孩子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增强孩子体质。

(三)关于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整改措施。

1.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加强对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和研究,提高作业内容质量,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严禁变学生作业为家长作业。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量确保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的规定。合理制定学生作息时间,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2.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要求儿童青少年眼睛发育期不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庭作业采用纸质完成。

3.加强视力健康管理。落实《关于推进健康学校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加强学生视力监测。

4.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安装配备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落实教室、宿舍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坚持学生座位一周调换一次,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5.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要及时了解其视力情况。

6.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确保在校时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禁以讲代练和挤占课外活动,认真执行每天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依托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足开齐开好健康课,向学生讲授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树立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7.加强学生视力健康档案管理,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每学年1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积极联系医疗卫生机构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1次视力监测,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对于发生问题的学生要督促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1.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任有体育特长的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学校兼职体育教师。

2.充分利用培训机遇,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岗位专业培训。

3.加强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坚持参与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在校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向数学学科倾斜,促进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

根据《关于做好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临州教基函20-[71]号),为充分运用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我学区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学区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育管理,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学生语文学业表现的城乡差异较大。四年级城市学校学生语文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高于农村学校24.8个百分点。

原因分析:一是全学区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全学区共有11所学校,有几个村小老龄化严重,教学资源分散,使我学区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形成了城乡校际间学生语文学业表现的差异。二是缺乏专业老师的配备,加上乡村学校学生的家庭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及信息技术资源比城镇学校学生少,在家庭资源上的劣势造成学业的落后。三是乡村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狭窄,对语言的敏感度偏弱,思维欠缜密,遇到具体问题时,难以用语言做出准确的表达和描述。四是部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城镇家长,对教育投入相对有限。

整改措施:

1.配合县教育局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教研联盟”,营造良好教研氛围,提升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

2.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全科教师,使教师资源和教育资源作用最大化。积极争取跟岗实习特岗教师,开展“青蓝”结对工程,缓解我学区师资缺乏、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3.加强教研工作,使教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利用国培、省培计划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业务水平。

4.加强全学区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2.0项目,加强学区各校信息化建设,补齐乡村教育的家庭资源短板。通过智慧教室建设、专递课堂等,充分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弥补学校的信息技术资源不足。

5.开展研学游活动。充分利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资源,组织开展乡村学校学生研学旅行及各种教育实践活动,让他们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在实践中大胆表现,锻炼自我,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6.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语文成绩质量提升的助推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征文活动,提升语文作文水平。

完成时限:20-年年底前完成。

预期成效:学生语文学业总体表现保持良好,四年级学生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县域内城乡差异不断缩小。

(二)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差异较大。四年级农村留守儿童语文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低于农村非留守儿童13.0个百分点,音乐、美术成绩分别低于非留守儿童52分、38分。

原因分析:近年来,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儿童不断增加,其监护人多为老人,个人文化程度低,根本无法辅导、督促孩子学业,更没有音乐、艺术素养。另外,盐锅峡学区艺术学科专任教师比例不高,60%以上艺术课由文化课教师兼任,专业化教学能力不强。

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机制。通过音体美教师学区内走教,解决各学校艺术课教师不足的问题。通过项目培训,加强对音体美兼职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督促教师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从加强备课、教学过程、辅导、教学评价4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师生结对”“生生手拉手”等方式,从学科教学、学业辅导、文化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增强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和艺术素养,从而健康成长。

3.积极搭建发展平台。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国旗下的演讲,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鼓励随迁子女大胆参与,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挖掘自身艺术才能,充分展示自我,点燃艺术学习火花,增强发展一技之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依托省级优质课程资源、优质教学资源库,接收优质数字教学资源。

完成时限:20-年年底前完成。

预期成效:县域内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差异不断缩小。

(三)部分样本县县域内学生艺术表现校间差异较大。

原因分析:一是学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学校艺术课课时不足,甚至个别学校不能开齐艺术课,有的学校只重视文化课教学,忽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二是学校艺术课专业教师和配套教学设施设备配备不均衡,缺乏开展艺术教育必要的条件;三是城乡学校学生基础艺术素养不均衡,农村学校普遍较弱;四是城乡学校学生家长对艺术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导致教育投入悬殊较大,造成学生艺术表现校间差异较大。

整改措施:

1.进一步健全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课程规程,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艺术课程、开足艺术课时、上好艺术课。严格落实学校艺术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把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全面实施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学校考核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均衡配备艺术教育资源。采取均衡调整现有艺术课教师资源、走教等方式着力补充部分学校艺术学科专业师资力量。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小学范文

据宁教体发[2020]44号文件精神,为充分运用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组长:吴天明。

副组长:杨芝强教导主任。

李伟德育主任。

成员:其他学校班子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数学教师。

(一)关于学生数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整改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推进本校教育质量快速发展。我校严格按照上级划分的学区、认真落实《宁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的规定》和《宁强县进城务工等随迁子女入学的规定》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不以任何形式组织考试或变相考试招生、选拔生源,尽量控制家长学生盲目“跟风热”“择校热”,为缓解“乡村弱”“县城挤”的局面努力。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设施设备,努力提高本校办学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在职在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本校数学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4.大力做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的问题整改措施。

1.扎实上好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开足每周4课时体育课,并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列入课表。认真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无体育课的当天落实好1节体育活动课。进一步完善充实大课间活动,大力开展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呼拉圈、武术、球类、健身操等自主活动,积极探索并开展体现本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2.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鼓励学生到户外去、到阳光底下去、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跑步1000米,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新时代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把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级办法》,加强监测培训,熟练、正确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5.多渠道争取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按要求配齐配足体育器材;

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确保每学期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添置和补充,保证学校体育设施满足正常教学、体育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6.坚持开展学校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水平,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7.加强家校互动,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和qq群,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科学安排孩子膳食,提倡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注重带领孩子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增强孩子体质。

(三)关于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整改措施。

1.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加强对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和研究,提高作业内容质量,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严禁变学生作业为家长作业。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量确保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的规定。合理制定学生作息时间,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2.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要求儿童青少年眼睛发育期不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庭作业采用纸质完成。

3.加强视力健康管理。落实《关于推进健康学校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加强学生视力监测。

4.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安装配备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落实教室、宿舍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坚持学生座位一周调换一次,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5.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要及时了解其视力情况。

6.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确保在校时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禁以讲代练和挤占课外活动,认真执行每天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依托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足开齐开好健康课,向学生讲授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树立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7.加强学生视力健康档案管理,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每学年1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积极联系医疗卫生机构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1次视力监测,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对于发生问题的学生要督促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1.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任有体育特长的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学校兼职体育教师。

2.充分利用培训机遇,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岗位专业培训。

3.加强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坚持参与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在校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向数学学科倾斜,促进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改方案。

一、成立整改领导小组

组长:吴天明

副组长:杨芝强教导主任

李伟德育主任

成员:其他学校班子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数学教师

二、整改措施

(一)关于学生数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整改措施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设施设备,努力提高本校办学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在职在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本校数学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4.大力做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的问题整改措施

体现本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1000米,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新时代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康监测评级办法》,加强监测培训,熟练、正确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教学、体育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6.坚持开展学校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水平,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领孩子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增强孩子体质。

(三)关于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整改措施

10小时。

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庭作业采用纸质完成。

范。加强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加强学生视力监测。

生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要及时了解其视力情况。

纲要》,开足开齐开好健康课,向学生讲授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树立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查结果记入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对于发生问题的学生要督促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1.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任有体育特长的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学校兼职体育教师。

2.充分利用培训机遇,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岗位专业培训。

3.加强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坚持参与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在校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向数学学科倾斜,促进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以及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国家质量监测反馈数学、体育学科方面存在的短板,坚持问题导向,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要求,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水平,促进全省义务教育更高水平、更加公平、更有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学生数学学业表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业表现达标率为55.6%和50.1%,分别低于全国均值29.2和28.7个百分点。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泽库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四年级和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泽库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八年级均有超过60%的学生数学学业表现不达标。

整改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聚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省义务教育学生数学学业表现。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规范管理。加快制定出台我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施方案,督促各地各校严格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6个方面强化管理,重点对标数学学业问题研判,切实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业水平表现。二是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加大教研机构与高校、电教化机构、教育质量监测机构等部门的协作力度,构建教研工作体系。加强各级教研队伍建设,落实校本教研、区域教研和网络教研制度,促进教科研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指导各地各校开展数学学科的教材研究、教参学习、集体备课、作业设计和试卷分析,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业表现。三是健全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加快建立省级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导向作用,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定期开展包括数学学科在内的质量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建立监测解读制度,举办培训辅导班,着力抓好监测解读及监测结果应用,推动学生学业水平不断提升。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州政府。

(二)部分样本县县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间差异较大。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四年级和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业表现的校间差异比超过20%。其中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业表现的校间差异比高达53.7%。

整改目标:严格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政〔2017〕26号),坚持城乡并重、软硬件建设并重,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师资队伍结构,着力解决我省数学学科教学“乡村弱”的问题,重点支持农牧区义务教育发展,缩小县域内城乡学生数学学业表现差距。

整改措施:一是强化教育基础建设。县级政府结合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优先满足农村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公共服务网络需求,优先安排具备条件的义务教育学校接入宽带网络,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结合“全面改薄”项目规划,科学推进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为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差异提供基础保障。二是优化城乡师资配置。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引导优秀校长和数学骨干教师由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中心学校向村级小学和教学点流动,逐步缩小县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际间差距。三是加大智力帮扶力度。实施好省内东部地区对口支援青南地区教育工作,今年在选派省内东部地区500名支教教师时,适度向数学学科倾斜,帮扶青南三州提升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利用互联网学习外地数学名师教学视频和学科讲座,借鉴先进教学经验。积极搭建数学学科教研活动平台,开展教学竞赛、优课展示、教研联盟活动,不断丰富优秀教研成果,并加强推广,让科研成果服务基层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提高薄弱地区数学学科教育质量。四是提高送教送研频次。由县级教研室牵头,定期组织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带头人和学科教研员,帮助薄弱学校联合开展送教送研、示范教学、诊断教学、课例研讨等教学指导活动,缩小学校间数学学科教学水平差距。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州政府。

(三)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睡眠时间达标率低。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5.0%和62.6%,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2015年上升了3.0个百分点。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比例仅17.3%和12.1%,较2015年分别下降了2.7和1.4个百分点。

整改目标:严格落实青海省委宣传部等8部门《关于印发青海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教体〔2019〕35号)要求,力争到2024年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近视率下降到33%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56%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生日均睡眠时间要求,保障我省义务教育学生睡眠充足。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织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成立全省学生近视等常见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团队,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加强对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各市州、县级政府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把防控近视工作作为推进儿童少年素质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二是强化工作落实。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抓好各自领域责任落实,对本部门本行业落实情况进行监管,督促各地严格落实相关规定。省教育厅在落实好《青海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同时,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减负措施30条和《青海省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相关规定,加强对学校的日常监管,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落实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的要求,确保实现小学生日均睡眠时间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的目标。三是加大考核问责。从今年起,每年对各市州人民政府开展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及时向社会公布结果。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区,要逐级依纪依规问责地方政府和学校。四是注重宣传引导。主动宣传各地在防控近视中的典型经验、有效途径和显著成效。结合“全国爱眼日”“世界视力日”等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普及防控近视知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解读,营造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数学周课时数超标、体育周课时数不达标的学校比例较高。四年级、八年级分别有52.2%和97.5%的学校数学周课时数超过教育部规定,分别有49.4%和78.0%的学校体育周课时数未达到教育部规定,八年级数学周课时数超标的学校比例较2015年上升了21.2个百分点。其中,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超过80%的四年级样本校数学周课时数超标;西宁市城中区、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泽库县八年级所有样本校数学周课时数均超标。

整改目标:严格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科学规范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开足开齐国家有关部门制定、颁布的课程,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课时。

整改措施:一是扩大整改范围。省教育厅牵头,除加大对问题地区的整改力度外,要举一反三,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全面排查,对数学周课时数超标、体育周课时数不达标的学校进行严肃问责,并逐一督促进行整治。二是严肃课时管理。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纲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安排3学时体育课。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三是发挥体育考试导向作用。实行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考试成绩按比例计入升学总分,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值。严格执行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力争合格率达80%以上。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州政府。

(五)数学教师利用互联网情况有待改善,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普遍不规范。四年级、八年级数学教师利用互联网检索各种电子教学资源的频率在每周2次及以上的比例为64.4%和74.3%,分别低于全国18.6和11.3个百分点。仅有18.6%的学校四年级和25.2%的学校八年级体育教师能够做到有讲解、有示范、有指导地教授体育运动项目,分别低于全国38.1和37.3个百分点。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四年级和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泽库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八年级样本学校所有体育教师均未做到有讲解、有示范、有指导地教授体育运动项目。

整改目标: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数学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到2020年底,课堂应用实现常态,教师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率达到85%以上;改进体育课程教学,提升授课能力,开好体育课程。

整改措施:一是健全信息技术考核机制。印发《青海省中小学信息化应用考核评估办法》,健全教育信息化应用考核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通过“三个课堂”网络平台加强信息设备使用监控,推进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常规相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各环节的运用。二是完善校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国家联网攻坚行动,提高学校接入网络比例,以“专递课堂、名校课堂、名师课堂”三个网络课堂实现“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资源共享模式,为农牧区偏远学校及教学点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带动薄弱地区数学教师提高利用互联网教学频率。三是强化信息技术专业培训。大力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积极推行各类信息化比赛和活动,开展各种层级的分类培训,提升我省教师特别是偏远牧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四是改进体育教育教学。依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国家学生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完善学校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聚焦“教会、勤练、常赛”,积极开展体育传统项目进校园,加强我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校建设。实施“体育浸润行动计划”,统筹高校力量解决中小学体育师资短缺问题。五是加强体育课考核检查。贯彻落实《青海省中小学体育美育工作专项督导方案》,建立督导检查台账,将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课外体育锻炼,做好教师交流轮岗及体育师资业务培训等内容作为考核重点,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专兼职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授不同运动项目的能力。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州政府。

(六)数学教师反映培训形式单一、偏理论、时间安排不够合理。44.4%的四年级和43.3%的八年级数学教师认为当前培训形式单一;55.4%的四年级和41.1%的八年级数学教师认为当前培训偏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较差;68.9%的四年级和50.2%的八年级数学教师认为存在培训时间与工作安排冲突的问题。

整改目标:探索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训项目,促进数学教师专业成长。

整改措施:一是开展专项培训。开展县级教研室数学教研员专项培训,要根据县级教研部门研究分析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指导学校设计实施数学教师专项培训,服务数学教师提升专业能力。二是改进培训方式。将国培、省培资金向数学教师培训项目予以倾斜,同时按照集中培训与跟岗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探讨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培训课程和课时安排,推动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三是提高培训效率。力争4月前启动全国全省中小学国培、省培项目,最大限度利用暑假开展培训,努力防止和避免与教师工作时间相冲突。指导各地制定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方案,强化校本培训,提高数学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州政府。

(一)压实工作责任。此次问题整改工作由省政府统一领导,省教育厅牵头抓总,各市州政府具体负责,县级党委政府具体组织实施。根据问题整改责任分工,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上下联动,同向发力,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二)紧盯问题整改。此次反馈问题中明确指出的地区,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一个问题一套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实行台账管理,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各地区和相关部门要以此次问题整改为契机,深入分析研究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激励问责并重。各地区要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督查范围,并将结果作为干部选任、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对整改工作抓得好的地区,该表彰的表彰,该奖励的奖励;对在整改中走过场、打折扣、搞变通,甚至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

改方案。

一、成立整改领导小组。

组长:吴天明。

副组长:杨芝强教导主任。

李伟德育主任。

成员:其他学校班子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数学教师。

二、整改措施。

(一)关于学生数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整改措施。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设施设备,努力提高本校办学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在职在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本校数学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4.大力做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的问题整改措施。

体现本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1000米,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新时代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康监测评级办法》,加强监测培训,熟练、正确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教学、体育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6.坚持开展学校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水平,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领孩子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增强孩子体质。

(三)关于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整改措施。

10小时。

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庭作业采用纸质完成。

范。加强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加强学生视力监测。

生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要及时了解其视力情况。

纲要》,开足开齐开好健康课,向学生讲授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树立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查结果记入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对于发生问题的学生要督促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1.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任有体育特长的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学校兼职体育教师。

2.充分利用培训机遇,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岗位专业培训。

3.加强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坚持参与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在校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向数学学科倾斜,促进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效,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延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延安市整改方案的通知》(延政教督办〔20xx〕9号)要求,我市对照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自查,为全力做好问题整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根据延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延安市整改方案的通知》(延政教督办〔20xx〕9号)精神,认真研判主要问题,深入查找问题的根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扎实整改,努力推动子长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教科体局局长、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为副组长,教育、财政、人社、卫健、编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视问题,探究根源,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一)关于县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间差异较大问题。

整改目标:缩小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距,努力把市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间差异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整改措施:

一是大力推进子长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争取用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

二是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落实好省、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政策,科学划定义务教育学校服务范围,均衡生源质量,缩小生源差距。

三是继续探索集团化办学,完善义务教育学校优质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校长、教师在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交流。

(二)关于数学周课时数超标的学校比例较高问题。

整改目标: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

整改措施:

一是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理念,坚持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关。

二是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开齐开足上好课程,不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落实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薄弱学科课程要求。在每学期的开学工作检查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规范办学工作的督查+力度,特别是对20xx年延安市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中所反馈的问题,在每学期开学工作检查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将其纳入年终考评重点考核。

(三)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问题。

整改目标:全面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学生体育锻炼习惯逐步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到20xx年,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达到20%以上。

整改措施:

一是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二是充分发挥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导向作用,组织好校园课外体育活动,引导学生长期参与体育锻炼,培训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分析监测工作。

三是动员全社会关注关心学生体质健康,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格局,倡导健康饮食、健康生活,学校食堂加强学生饮食结构的科学搭配,引导家长科学安排学生膳食结构,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

四是定期举办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特别是各校要经常性开展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逐步提升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四)关于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睡眠时间不足问题严重。

整改目标:经过5年努力,实现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在20xx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睡眠时间逐步提升。

整改措施:

一是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落实防控要求,教育与卫健要明确分工,通力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是积极进行近视防控干预,强化学生坐立行读写等正确姿势养成,引导规范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用眼意识。

三是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把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突出近视防控。组织视力健康宣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充分利用好“陕西防近”资源,通过微信平台、家长会等形式向学生及家长普及近视防控知识,营造良好的防近氛围。

四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落实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课后作业布置等规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科学制定作息制度,力争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

(五)关于体育教师教学行为有待规范问题。

整改目标:配齐体育教师,加强体育教师培养,提升体育教研工作水平。

整改措施:

一是通过特岗教师招聘计划等方式加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招聘力度。鼓励体育特长教师担任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

二是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均衡合理配置师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大力开展在岗培训,实施体育教师国培、省培、市培、县培计划,力争实现对现有中小学体育教师每3年进行一次全员轮训。充分发挥现有省级教学能手的引领作用,并在教学能手评选中,适当向体育教师倾斜。

三是构建特色体育教学模式。引导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要加强对专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引导教师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加大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从备课、教学过程、辅导、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采取音体美专业课教师走教等形式,引导学校破解专业课师资短缺问题,推进课程开齐开足。

(六)关于数学教师培训形式单一、偏理论、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问题。

整改目标:培训的针对性、实践性得到提高,培训与教学结合,培训时间安排合理。

整改措施:

一是科学规划市、校两级教师培训,从教师专业成长需要,设计培训方案,加强训前需求调研,根据需求和教师现状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二是丰富培训内容、优化培训形式,提高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提升教师的培训参与度,采用集中培训、网络研修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三是杜绝无关培训,减少教师负担,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尽量避免占用教师休息时间。

1.高度重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落实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重大举措,对于准确掌握义务教育学生发展现状,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对义务教育质量的科学诊断。各单位、各校要高度重视,突出解决当前的具体问题,同时要举一反三,认真研判义务教育工作,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全面整改。各校要加强自查,认真研究主要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完善学校整改方案,要合理划分整改阶段任务,明确整改目标、时限节点、负责人,全力推进整改工作。

3.夯实责任。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人员分工、职责和具体任务。子长市整改领导小组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各校落实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对整改工作重视不够、履行整改职责不到位、影响整改进度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通报和问责。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

学了《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整改方案》后方知: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科学客观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状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现根据我校近几年来的质量检测实际情况,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整改方案。

1、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奖惩制度,继续加强常规管理工作。把教育教学常规考核纳入年终个人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但在教学质量方面的奖惩制度还需完善,要充分调动老师们在教学中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教务处常规检查采取抽查(或随堂听课)与全校检查结合,首先是不定期抽查,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其次每月进行全校彻查。而且对每位被检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听课笔记都评定等级。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并按相关制度考核。

2、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职责,扎实常规工作。教研组长是带领任课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具体实施者,在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保组员认真对待每一次教研活动,并能通过教研活动受益多多。督促组员认真准备听评课活动,互相帮助,解决教学困难。

3、丰富老师、学生的教研活动。我校目前在老师教研活动中,多数是有关听评课的活动相对单一,不能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开展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基本功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针对学生的活动较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以后的工作中,力争开展写字、作业展评、诗词朗诵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4、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充分利用义务教育标准化带来的福利,发挥各功能室的作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开展阅读、书法、手工艺、舞蹈、音乐等第二课堂,让学生实现均衡发展。针对学生课内行为习惯还需班主任来强化,开学时教科书包封皮,作业本准备以及课前学具准备等要求;课时听课要求,如何作笔记;课计后作业完成"纠正错误,期末自主分层重点复习等都规范教育。

1、提高专业化水平。通过教研活动,可以看出个别老师在专业方面欠缺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偶尔会出现知识点混淆,这对孩子的教育是相当不利的。因此,教师还需通过多渠道地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2、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落实领导不定时推门听取常态课的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改进,使老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务处组织老师观看优质课视频,并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馈评价。

地布置作业既能达到有效识记,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探索适合我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方法,力争快速有效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

该方案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方案”,也就是说,案例之前获得的方法和案例之前呈现的方法是“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效,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延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延安市整改方案的通知》(延政教督办〔2020〕9号)要求,我市对照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自查,为全力做好问题整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根据延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延安市整改方案的通知》(延政教督办〔2020〕9号)精神,认真研判主要问题,深入查找问题的根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扎实整改,努力推动子长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教科体局局长、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为副组长,教育、财政、人社、卫健、编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视问题,探究根源,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一)关于县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间差异较大问题。

整改目标:缩小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距,努力把市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间差异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整改措施:

一是大力推进子长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争取用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

二是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落实好省、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政策,科学划定义务教育学校服务范围,均衡生源质量,缩小生源差距。

三是继续探索集团化办学,完善义务教育学校优质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校长、教师在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交流。

(二)关于数学周课时数超标的学校比例较高问题。

整改目标: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

整改措施:

一是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理念,坚持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关。

二是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开齐开足上好课程,不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落实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薄弱学科课程要求。在每学期的开学工作检查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规范办学工作的督查+力度,特别是对2018年延安市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中所反馈的问题,在每学期开学工作检查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将其纳入年终考评重点考核。

(三)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问题。

整改目标:全面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学生体育锻炼习惯逐步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到2022年,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达到20%以上。

整改措施:

一是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二是充分发挥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导向作用,组织好校园课外体育活动,引导学生长期参与体育锻炼,培训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分析监测工作。

三是动员全社会关注关心学生体质健康,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格局,倡导健康饮食、健康生活,学校食堂加强学生饮食结构的科学搭配,引导家长科学安排学生膳食结构,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

四是定期举办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特别是各校要经常性开展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逐步提升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四)关于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睡眠时间不足问题严重。

整改目标:经过5年努力,实现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睡眠时间逐步提升。

整改措施:

一是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落实防控要求,教育与卫健要明确分工,通力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是积极进行近视防控干预,强化学生坐立行读写等正确姿势养成,引导规范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用眼意识。

三是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把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突出近视防控。组织视力健康宣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充分利用好“陕西防近”资源,通过微信平台、家长会等形式向学生及家长普及近视防控知识,营造良好的防近氛围。

四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落实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课后作业布置等规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科学制定作息制度,力争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

(五)关于体育教师教学行为有待规范问题。

整改目标:配齐体育教师,加强体育教师培养,提升体育教研工作水平。

整改措施:

一是通过特岗教师招聘计划等方式加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招聘力度。鼓励体育特长教师担任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

二是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均衡合理配置师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大力开展在岗培训,实施体育教师国培、省培、市培、县培计划,力争实现对现有中小学体育教师每3年进行一次全员轮训。充分发挥现有省级教学能手的引领作用,并在教学能手评选中,适当向体育教师倾斜。

三是构建特色体育教学模式。引导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要加强对专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引导教师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加大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从备课、教学过程、辅导、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采取音体美专业课教师走教等形式,引导学校破解专业课师资短缺问题,推进课程开齐开足。

(六)关于数学教师培训形式单一、偏理论、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问题。

整改目标:培训的针对性、实践性得到提高,培训与教学结合,培训时间安排合理。

整改措施:

一是科学规划市、校两级教师培训,从教师专业成长需要,设计培训方案,加强训前需求调研,根据需求和教师现状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二是丰富培训内容、优化培训形式,提高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提升教师的培训参与度,采用集中培训、网络研修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三是杜绝无关培训,减少教师负担,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尽量避免占用教师休息时间。

1.高度重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落实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重大举措,对于准确掌握义务教育学生发展现状,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对义务教育质量的科学诊断。各单位、各校要高度重视,突出解决当前的具体问题,同时要举一反三,认真研判义务教育工作,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全面整改。各校要加强自查,认真研究主要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完善学校整改方案,要合理划分整改阶段任务,明确整改目标、时限节点、负责人,全力推进整改工作。

3.夯实责任。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人员分工、职责和具体任务。子长市整改领导小组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各校落实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对整改工作重视不够、履行整改职责不到位、影响整改进度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通报和问责。

根据宁教体发[2020]44号文件精神,为充分运用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组长:吴天明。

副组长:杨芝强教导主任。

李伟德育主任。

成员:其他学校班子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数学教师。

(一)关于学生数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整改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推进本校教育质量快速发展。我校严格按照上级划分的学区、认真落实《宁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的规定》和《宁强县进城务工等随迁子女入学的规定》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不以任何形式组织考试或变相考试招生、选拔生源,尽量控制家长学生盲目“跟风热”“择校热”,为缓解“乡村弱”“县城挤”的局面努力。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设施设备,努力提高本校办学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在职在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本校数学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4.大力做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的问题整改措施。

1.扎实上好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开足每周4课时体育课,并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列入课表。认真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无体育课的当天落实好1节体育活动课。进一步完善充实大课间活动,大力开展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呼拉圈、武术、球类、健身操等自主活动,积极探索并开展体现本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2.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鼓励学生到户外去、到阳光底下去、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跑步1000米,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新时代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3.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在活动中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活动中强身健体,提高综合素养;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把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级办法》,加强监测培训,熟练、正确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5.多渠道争取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按要求配齐配足体育器材;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确保每学期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添置和补充,保证学校体育设施满足正常教学、体育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6.坚持开展学校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水平,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7.加强家校互动,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和qq群,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科学安排孩子膳食,提倡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注重带领孩子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增强孩子体质。

(三)关于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整改措施。

1.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加强对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和研究,提高作业内容质量,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严禁变学生作业为家长作业。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量确保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的规定。合理制定学生作息时间,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2.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要求儿童青少年眼睛发育期不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庭作业采用纸质完成。

3.加强视力健康管理。落实《关于推进健康学校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加强学生视力监测。

4.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安装配备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落实教室、宿舍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坚持学生座位一周调换一次,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5.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要及时了解其视力情况。

6.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确保在校时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禁以讲代练和挤占课外活动,认真执行每天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依托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足开齐开好健康课,向学生讲授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树立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7.加强学生视力健康档案管理,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每学年1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积极联系医疗卫生机构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1次视力监测,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对于发生问题的学生要督促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四)关于体育教师教学行为不够规范、数学教师教科研水平不高专业能力不强的问题整改措施。

1.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任有体育特长的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学校兼职体育教师。

2.充分利用培训机遇,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岗位专业培训。

3.加强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坚持参与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在校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向数学学科倾斜,促进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为科学、准确掌握义务教育质量状况,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建立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从201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黑龙江省每年抽样8个县(区)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整体上能客观反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状况及中小学教育教学状况。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教育部督导局每年会定期将各省监测报告给予反馈。2019年,教育部督导局改变以往将监测报告反馈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方式,直接将监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发函至各省政府办公厅,且只列问题不谈经验,要求制订整改方案、限期整改。黑龙江省政府在接到监测报告后,由省长批示,省教育厅牵头积极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科学分析与有效应用,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影响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的原因,提出改进策略并明确整改主体责任,为各地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参考,有效推动了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成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牵头组织成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领导小组,教育厅厅长任组长,分管相关工作的副厅长(副厅级督学)和教师发展学院院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教育厅相关处长和业务指导单位、评估监测工作负责人等,负责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省级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组织实施、结果应用及监督协调等;领导小组下设监测办公室,负责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省级具体组织实施、业务培训,组织专家组对监测结果分析解读与应用指导以及视导员队伍建设等工作。

组建专家组做好监测结果的分析与应用。由省监测办在全省范围内遴选熟悉义务教育教学及管理、研究教育监测评价的专家学者组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专家组,负责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结果的分析与指导。

深入分析解读省级监测报告和县(区)监测报告。专家组深度分析省级监测报告有关数据,精准查找全省义务教育质量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撰写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6+1”报告,即6个分学科监测分析报告和1个省级深度分析报告,并基于国家监测数据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课业负担等专题研究,有效指导整改工作。

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专项调研。专家组立足全省监测结果确定调研重点、调研对象和调研内容等,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座谈、课堂观察等方式充实存在问题的证据,对数据结果误差进行纠偏;同时,深入分析监测数据,帮助县(区)进一步梳理归纳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针对县(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业务指导部门、各中小学等不同层面提出改进建议。

赴样本县(区)进行监测结果现场反馈。由省监测办组织专家组分赴各个样本县(区)进行监测结果现场反馈,要求分管教育副县(区)长到会并认领问题,县(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及相关业务科室人员参加,拿出限期整改方案。同时,依据监测结果反映出的不同问题的性质和责任范围,针对县(区)业务指导部门人员、中小学校长及教师开展分层分类反馈,帮助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指导其科学运用监测结果。

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根据监测报告反映的问题,多部门协同联动,共同研究制订具体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各个问题改进的牵头部门,强化问题改进的责任主体。涉及政策出台、制度及经费保障等问题由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整改;涉及教育教学管理及教育改革等问题由业务指导部门指导,学校负责整改。同时,各地深入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重点强调措施具体、时限明确,做到立行立改、限期整改,保证各部门真抓真改。

注重阶段反思,教育督导部门及时跟进。各地在按照制订的整改方案限期整改过程中,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将其形成制度予以固化,不断查找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措施,保证整改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建立整改长效机制。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在各地整改过程中及时跟进,组织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问题整改专项督导,充分利用质量监测省级专家组对督导对象做好问题整改咨询与指导,将督导结果及时上报省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将监测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各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年度考核指标。

加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部署及业务培训。每年3-4月,召开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部署及业务培训会,对被抽样的县(区)及所在市(地)进行细致周密的工作部署,要求各市(地)、县(区)高度重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认真组织筹备监测相关事项,全力保障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视导员和省级专家组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视导员的评估监测水平和专家组研究指导能力,保障视导员圆满完成样本县(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组织实施的视导工作。

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质量监测实施与有效改进。黑龙江省政府设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专项经费,用于本省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结果分析与应用指导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市(地)、县(区)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本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相关工作。条件好的地区可以加大经费投入,增加监测样本县(区)的数量,扩大监测学校和学生的覆盖面,通过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为本区域义务教育质量做好“体检”,找到制约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持续提高区域义务教育质量。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效,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xxx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xxx市整改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市对照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自查,为全力做好问题整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根据xxx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xxx市整改方案的通知》精神,认真研判主要问题,深入查找问题的根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扎实整改,努力推动子长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教科体局局长、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为副组长,教育、财政、人社、卫健、编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视问题,探究根源,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一)关于县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间差异较大问题。

整改目标:缩小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距,努力把市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间差异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整改措施:

一是大力推进子长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争取用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

二是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落实好省、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政策,科学划定义务教育学校服务范围,均衡生源质量,缩小生源差距。

三是继续探索集团化办学,完善义务教育学校优质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校长、教师在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交流。

(二)关于数学周课时数超标的学校比例较高问题。

整改目标: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

整改措施:

一是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理念,坚持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关。

二是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开齐开足上好课程,不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落实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薄弱学科课程要求。在每学期的开学工作检查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规范办学工作的督查+力度,特别是对20**年xxx市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中所反馈的问题,在每学期开学工作检查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将其纳入年终考评重点考核。

(三)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问题。

整改目标:全面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学生体育锻炼习惯逐步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到2022年,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达到20%以上。

整改措施:

一是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二是充分发挥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导向作用,组织好校园课外体育活动,引导学生长期参与体育锻炼,培训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分析监测工作。

三是动员全社会关注关心学生体质健康,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格局,倡导健康饮食、健康生活,学校食堂加强学生饮食结构的科学搭配,引导家长科学安排学生膳食结构,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

四是定期举办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特别是各校要经常性开展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逐步提升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四)关于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睡眠时间不足问题严重。

整改目标:经过5年努力,实现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在20**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睡眠时间逐步提升。

整改措施:

一是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落实防控要求,教育与卫健要明确分工,通力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是积极进行近视防控干预,强化学生坐立行读写等正确姿势养成,引导规范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用眼意识。

三是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把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突出近视防控。组织视力健康宣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充分利用好“xxx防近”资源,通过微信平台、家长会等形式向学生及家长普及近视防控知识,营造良好的防近氛围。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皖教秘督【2019】15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反馈芜湖市三山区接受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所反馈的四个方面问题,市分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对标对表做好整改工作。

为更好的发挥教育督导机构监测引导作用,市督导办组织协调相关科室和三山区相关教育部门,认真研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整改,明确整改时间和要求,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并按时向省督导办上报了整改方案,具体如下:

(一)整改目标:

2020年12月31日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接近全省检出率左右,2021年12月31日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全省检出率以下,2022年12月31日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全国以下。

2020年12月31日前学生肥胖率降到全省肥胖率以下,2021年12月31日前学生肥胖率降到全国肥胖率以下。

(二)整改措施:

3.全面落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改善学校视觉环境;

4.鼓励学校创新大课间活动的安排,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

(三)整改时限:2022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

确保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数学和体育课程。

(二)整改措施:

3.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转变教师依靠挤占课时提高教学质量的观念。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提高学校运动场地的配备和使用率。

(二)整改措施:

3.督促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

培训形式多样化,采取理论研究与跟岗学习相结合,培训时间尽量安排在寒暑假。

(二)整改措施:

1.区教研室组织的学科培训活动。进行教师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培训工作的需求。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力争多开展一些专业技能方面培训、结合课例的专题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培训。

2.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深入开展调研,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培训。

3.各种培训尽量安排在寒暑假期间举行。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协调统筹,加强过程性督导,督促指导三山区切实推进落实整改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整改任务。

根据宁教体发[2020]44号文件精神,为充分运用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组长:吴天明。

副组长:杨芝强教导主任。

李伟德育主任。

成员:其他学校班子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数学教师。

(一)关于学生数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整改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推进本校教育质量快速发展。我校严格按照上级划分的学区、认真落实《宁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的规定》和《宁强县进城务工等随迁子女入学的规定》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不以任何形式组织考试或变相考试招生、选拔生源,尽量控制家长学生盲目“跟风热”“择校热”,为缓解“乡村弱”“县城挤”的局面努力。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设施设备,努力提高本校办学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在职在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本校数学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4.大力做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的问题整改措施。

1.扎实上好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开足每周4课时体育课,并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列入课表。认真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无体育课的当天落实好1节体育活动课。进一步完善充实大课间活动,大力开展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呼拉圈、武术、球类、健身操等自主活动,积极探索并开展体现本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2.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鼓励学生到户外去、到阳光底下去、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跑步1000米,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新时代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把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级办法》,加强监测培训,熟练、正确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5.多渠道争取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按要求配齐配足体育器材;。

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确保每学期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添置和补充,保证学校体育设施满足正常教学、体育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6.坚持开展学校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水平,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7.加强家校互动,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和qq群,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科学安排孩子膳食,提倡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注重带领孩子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增强孩子体质。

(三)关于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整改措施。

1.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加强对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和研究,提高作业内容质量,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严禁变学生作业为家长作业。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量确保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的规定。合理制定学生作息时间,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2.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要求儿童青少年眼睛发育期不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庭作业采用纸质完成。

3.加强视力健康管理。落实《关于推进健康学校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加强学生视力监测。

4.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安装配备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落实教室、宿舍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坚持学生座位一周调换一次,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5.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要及时了解其视力情况。

6.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确保在校时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禁以讲代练和挤占课外活动,认真执行每天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依托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足开齐开好健康课,向学生讲授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树立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7.加强学生视力健康档案管理,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每学年1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积极联系医疗卫生机构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1次视力监测,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对于发生问题的学生要督促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1.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任有体育特长的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学校兼职体育教师。

2.充分利用培训机遇,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岗位专业培训。

3.加强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坚持参与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在校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向数学学科倾斜,促进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以及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国家质量监测反馈数学、体育学科方面存在的短板,坚持问题导向,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要求,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水平,促进全省义务教育更高水平、更加公平、更有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学生数学学业表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业表现达标率为55.6%和50.1%,分别低于全国均值29.2和28.7个百分点。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泽库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四年级和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泽库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八年级均有超过60%的学生数学学业表现不达标。

整改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聚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省义务教育学生数学学业表现。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规范管理。加快制定出台我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施方案,督促各地各校严格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6个方面强化管理,重点对标数学学业问题研判,切实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业水平表现。二是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加大教研机构与高校、电教化机构、教育质量监测机构等部门的协作力度,构建教研工作体系。加强各级教研队伍建设,落实校本教研、区域教研和网络教研制度,促进教科研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指导各地各校开展数学学科的教材研究、教参学习、集体备课、作业设计和试卷分析,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业表现。三是健全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加快建立省级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导向作用,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定期开展包括数学学科在内的质量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建立监测解读制度,举办培训辅导班,着力抓好监测解读及监测结果应用,推动学生学业水平不断提升。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州政府。

(二)部分样本县县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间差异较大。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四年级和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业表现的校间差异比超过20%。其中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业表现的校间差异比高达53.7%。

整改目标:严格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政〔2017〕26号),坚持城乡并重、软硬件建设并重,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师资队伍结构,着力解决我省数学学科教学“乡村弱”的问题,重点支持农牧区义务教育发展,缩小县域内城乡学生数学学业表现差距。

整改措施:一是强化教育基础建设。县级政府结合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优先满足农村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公共服务网络需求,优先安排具备条件的义务教育学校接入宽带网络,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结合“全面改薄”项目规划,科学推进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为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差异提供基础保障。二是优化城乡师资配置。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引导优秀校长和数学骨干教师由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中心学校向村级小学和教学点流动,逐步缩小县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际间差距。三是加大智力帮扶力度。实施好省内东部地区对口支援青南地区教育工作,今年在选派省内东部地区500名支教教师时,适度向数学学科倾斜,帮扶青南三州提升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利用互联网学习外地数学名师教学视频和学科讲座,借鉴先进教学经验。积极搭建数学学科教研活动平台,开展教学竞赛、优课展示、教研联盟活动,不断丰富优秀教研成果,并加强推广,让科研成果服务基层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提高薄弱地区数学学科教育质量。四是提高送教送研频次。由县级教研室牵头,定期组织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带头人和学科教研员,帮助薄弱学校联合开展送教送研、示范教学、诊断教学、课例研讨等教学指导活动,缩小学校间数学学科教学水平差距。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州政府。

(三)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睡眠时间达标率低。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5.0%和62.6%,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2015年上升了3.0个百分点。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比例仅17.3%和12.1%,较2015年分别下降了2.7和1.4个百分点。

整改目标:严格落实青海省委宣传部等8部门《关于印发青海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教体〔2019〕35号)要求,力争到2024年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近视率下降到33%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56%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生日均睡眠时间要求,保障我省义务教育学生睡眠充足。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织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成立全省学生近视等常见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团队,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加强对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各市州、县级政府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把防控近视工作作为推进儿童少年素质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二是强化工作落实。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抓好各自领域责任落实,对本部门本行业落实情况进行监管,督促各地严格落实相关规定。省教育厅在落实好《青海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同时,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减负措施30条和《青海省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相关规定,加强对学校的日常监管,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落实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的要求,确保实现小学生日均睡眠时间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的目标。三是加大考核问责。从今年起,每年对各市州人民政府开展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及时向社会公布结果。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区,要逐级依纪依规问责地方政府和学校。四是注重宣传引导。主动宣传各地在防控近视中的典型经验、有效途径和显著成效。结合“全国爱眼日”“世界视力日”等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普及防控近视知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解读,营造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数学周课时数超标、体育周课时数不达标的学校比例较高。四年级、八年级分别有52.2%和97.5%的学校数学周课时数超过教育部规定,分别有49.4%和78.0%的学校体育周课时数未达到教育部规定,八年级数学周课时数超标的学校比例较2015年上升了21.2个百分点。其中,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超过80%的四年级样本校数学周课时数超标;西宁市城中区、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泽库县八年级所有样本校数学周课时数均超标。

整改目标:严格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科学规范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开足开齐国家有关部门制定、颁布的课程,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课时。

整改措施:一是扩大整改范围。省教育厅牵头,除加大对问题地区的整改力度外,要举一反三,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全面排查,对数学周课时数超标、体育周课时数不达标的学校进行严肃问责,并逐一督促进行整治。二是严肃课时管理。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纲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安排3学时体育课。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三是发挥体育考试导向作用。实行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考试成绩按比例计入升学总分,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值。严格执行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力争合格率达80%以上。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州政府。

(五)数学教师利用互联网情况有待改善,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普遍不规范。四年级、八年级数学教师利用互联网检索各种电子教学资源的频率在每周2次及以上的比例为64.4%和74.3%,分别低于全国18.6和11.3个百分点。仅有18.6%的学校四年级和25.2%的学校八年级体育教师能够做到有讲解、有示范、有指导地教授体育运动项目,分别低于全国38.1和37.3个百分点。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四年级和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泽库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八年级样本学校所有体育教师均未做到有讲解、有示范、有指导地教授体育运动项目。

整改目标: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数学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到2020年底,课堂应用实现常态,教师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率达到85%以上;改进体育课程教学,提升授课能力,开好体育课程。

整改措施:一是健全信息技术考核机制。印发《青海省中小学信息化应用考核评估办法》,健全教育信息化应用考核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通过“三个课堂”网络平台加强信息设备使用监控,推进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常规相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各环节的运用。二是完善校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国家联网攻坚行动,提高学校接入网络比例,以“专递课堂、名校课堂、名师课堂”三个网络课堂实现“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资源共享模式,为农牧区偏远学校及教学点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带动薄弱地区数学教师提高利用互联网教学频率。三是强化信息技术专业培训。大力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积极推行各类信息化比赛和活动,开展各种层级的分类培训,提升我省教师特别是偏远牧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四是改进体育教育教学。依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国家学生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完善学校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聚焦“教会、勤练、常赛”,积极开展体育传统项目进校园,加强我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校建设。实施“体育浸润行动计划”,统筹高校力量解决中小学体育师资短缺问题。五是加强体育课考核检查。贯彻落实《青海省中小学体育美育工作专项督导方案》,建立督导检查台账,将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课外体育锻炼,做好教师交流轮岗及体育师资业务培训等内容作为考核重点,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专兼职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授不同运动项目的能力。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州政府。

(六)数学教师反映培训形式单一、偏理论、时间安排不够合理。44.4%的四年级和43.3%的八年级数学教师认为当前培训形式单一;55.4%的四年级和41.1%的八年级数学教师认为当前培训偏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较差;68.9%的四年级和50.2%的八年级数学教师认为存在培训时间与工作安排冲突的问题。

整改目标:探索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训项目,促进数学教师专业成长。

整改措施:一是开展专项培训。开展县级教研室数学教研员专项培训,要根据县级教研部门研究分析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指导学校设计实施数学教师专项培训,服务数学教师提升专业能力。二是改进培训方式。将国培、省培资金向数学教师培训项目予以倾斜,同时按照集中培训与跟岗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探讨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培训课程和课时安排,推动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三是提高培训效率。力争4月前启动全国全省中小学国培、省培项目,最大限度利用暑假开展培训,努力防止和避免与教师工作时间相冲突。指导各地制定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方案,强化校本培训,提高数学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州政府。

(一)压实工作责任。此次问题整改工作由省政府统一领导,省教育厅牵头抓总,各市州政府具体负责,县级党委政府具体组织实施。根据问题整改责任分工,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上下联动,同向发力,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二)紧盯问题整改。此次反馈问题中明确指出的地区,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一个问题一套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实行台账管理,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各地区和相关部门要以此次问题整改为契机,深入分析研究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激励问责并重。各地区要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督查范围,并将结果作为干部选任、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对整改工作抓得好的地区,该表彰的表彰,该奖励的奖励;对在整改中走过场、打折扣、搞变通,甚至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学了《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整改方案》后方知: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科学客观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状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现根据我校近几年来的质量检测实际情况,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整改方案。

1、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奖惩制度,继续加强常规管理工作。把教育教学常规考核纳入年终个人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但在教学质量方面的奖惩制度还需完善,要充分调动老师们在教学中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教务处常规检查采取抽查(或随堂听课)与全校检查结合,首先是不定期抽查,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其次每月进行全校彻查。而且对每位被检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听课笔记都评定等级。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并按相关制度考核。

2、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职责,扎实常规工作。教研组长是带领任课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具体实施者,在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保组员认真对待每一次教研活动,并能通过教研活动受益多多。督促组员认真准备听评课活动,互相帮助,解决教学困难。

3、丰富老师、学生的教研活动。我校目前在老师教研活动中,多数是有关听评课的活动相对单一,不能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开展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基本功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针对学生的活动较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以后的工作中,力争开展写字、作业展评、诗词朗诵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4、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充分利用义务教育标准化带来的福利,发挥各功能室的作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开展阅读、书法、手工艺、舞蹈、音乐等第二课堂,让学生实现均衡发展。针对学生课内行为习惯还需班主任来强化,开学时教科书包封皮,作业本准备以及课前学具准备等要求;课时听课要求,如何作笔记;课计后作业完成"纠正错误,期末自主分层重点复习等都规范教育。

1、提高专业化水平。通过教研活动,可以看出个别老师在专业方面欠缺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偶尔会出现知识点混淆,这对孩子的教育是相当不利的。因此,教师还需通过多渠道地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2、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落实领导不定时推门听取常态课的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改进,使老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务处组织老师观看优质课视频,并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馈评价。

3、提倡布置鼓励性作业。很多老师觉得学生写得越多,知识吸收效果越好,其实不然,学生只顾把大量的作业快速完成,而并没有达到识记的效果。老师可以把作业分成脑力作业和体力作业,分层次。

地布置作业既能达到有效识记,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探索适合我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方法,力争快速有效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为强化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工作,1月25日,区教科体局召开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整改方案研讨会。区委教科体工委委员、区教科体局副局长周林出席会议,区教育督导室,局办公室、组织宣传人事股、教育股、体卫艺股,区教研中心相关人员参会。

会上,区教育督导室专职督学肖贤就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中重点问题进行了解读。随后,各责任股室、教研中心相关人员分别就监测结果报告进行了深入分析,列出了问题清单、整改举措和完成时限。过程中,大家以问题为导向,集思广益,深入剖析,明确了整改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思路。

最后,周林强调:一是认清形势,明确意义。转变思想,更新理念,科学探究数据背后的意义;二是重视分析,找准问题。加强调研,精准找出问题背后的原因;三是理清思路,严格落实。明确责任,积极作为,确保监测结果应用工作落地;四是协同合作,争取实效。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整体推动监测结果应用工作出成效。

根据自治区、南宁市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要求,为落实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县实际,举一反三,对发现的问题加强整改,不断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让广大学生享受更加优质公平的义务教育资源。

围绕国家监测发现的“学生语文、艺术学业表现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学生语文学业表现城乡差异较大、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差异较大、县域内学生学业表现校间差异较大、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有待提高、语文学习习惯有待改进、艺术教学与资源配备率和使用率有待提高、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八个方面问题,把目标要求结合起来。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

该计划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皖教秘督【2019】15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反馈芜湖市三山区接受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所反馈的四个方面问题,市分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对标对表做好整改工作。

为更好的发挥教育督导机构监测引导作用,市督导办组织协调相关科室和三山区相关教育部门,认真研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整改,明确整改时间和要求,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并按时向省督导办上报了整改方案,具体如下:

(一)整改目标:

2020年12月31日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接近全省检出率左右,2021年12月31日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全省检出率以下,2022年12月31日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全国以下。

2020年12月31日前学生肥胖率降到全省肥胖率以下,2021年12月31日前学生肥胖率降到全国肥胖率以下。

(二)整改措施:

3.全面落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改善学校视觉环境;

4.鼓励学校创新大课间活动的安排,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

(三)整改时限:2022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

确保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数学和体育课程。

(二)整改措施:

3.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转变教师依靠挤占课时提高教学质量的观念。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提高学校运动场地的配备和使用率。

(二)整改措施:

3.督促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

培训形式多样化,采取理论研究与跟岗学习相结合,培训时间尽量安排在寒暑假。

(二)整改措施:

1.区教研室组织的学科培训活动。进行教师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培训工作的需求。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力争多开展一些专业技能方面培训、结合课例的专题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培训。

2.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深入开展调研,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培训。

3.各种培训尽量安排在寒暑假期间举行。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协调统筹,加强过程性督导,督促指导三山区切实推进落实整改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整改任务。

学了《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整改方案》后方知: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科学客观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状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现根据我校近几年来的质量检测实际情况,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整改方案。

1、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奖惩制度,继续加强常规管理工作。把教育教学常规考核纳入年终个人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但在教学质量方面的奖惩制度还需完善,要充分调动老师们在教学中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教务处常规检查采取抽查(或随堂听课)与全校检查结合,首先是不定期抽查,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其次每月进行全校彻查。而且对每位被检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听课笔记都评定等级。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并按相关制度考核。

2、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职责,扎实常规工作。教研组长是带领任课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具体实施者,在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保组员认真对待每一次教研活动,并能通过教研活动受益多多。督促组员认真准备听评课活动,互相帮助,解决教学困难。

3、丰富老师、学生的教研活动。我校目前在老师教研活动中,多数是有关听评课的活动相对单一,不能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开展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基本功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针对学生的活动较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以后的工作中,力争开展写字、作业展评、诗词朗诵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4、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充分利用义务教育标准化带来的福利,发挥各功能室的作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开展阅读、书法、手工艺、舞蹈、音乐等第二课堂,让学生实现均衡发展。针对学生课内行为习惯还需班主任来强化,开学时教科书包封皮,作业本准备以及课前学具准备等要求;课时听课要求,如何作笔记;课计后作业完成"纠正错误,期末自主分层重点复习等都规范教育。

1、提高专业化水平。通过教研活动,可以看出个别老师在专业方面欠缺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偶尔会出现知识点混淆,这对孩子的教育是相当不利的。因此,教师还需通过多渠道地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2、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落实领导不定时推门听取常态课的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改进,使老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务处组织老师观看优质课视频,并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馈评价。

地布置作业既能达到有效识记,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探索适合我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方法,力争快速有效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根据宁教体发[20-]44号文件精神,为充分运用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其他学校班子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数学教师。

(一)关于学生数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整改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推进本校教育质量快速发展。我校严格按照上级划分的学区、认真落实《宁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的规定》和《宁强县进城务工等随迁子女入学的规定》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不以任何形式组织考试或变相考试招生、选拔生源,尽量控制家长学生盲目“跟风热”“择校热”,为缓解“乡村弱”“县城挤”的局面努力。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设施设备,努力提高本校办学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在职在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本校数学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4.大力做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的问题整改措施。

1.扎实上好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开足每周4课时体育课,并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列入课表。认真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无体育课的当天落实好1节体育活动课。进一步完善充实大课间活动,大力开展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呼拉圈、武术、球类、健身操等自主活动,积极探索并开展体现本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2.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鼓励学生到户外去、到阳光底下去、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跑步1000米,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新时代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3.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在活动中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活动中强身健体,提高综合素养;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把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级办法》,加强监测培训,熟练、正确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5.多渠道争取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按要求配齐配足体育器材;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确保每学期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添置和补充,保证学校体育设施满足正常教学、体育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6.坚持开展学校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水平,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7.加强家校互动,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和qq群,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科学安排孩子膳食,提倡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注重带领孩子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增强孩子体质。

(三)关于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整改措施。

1.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加强对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和研究,提高作业内容质量,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严禁变学生作业为家长作业。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量确保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的规定。合理制定学生作息时间,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2.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要求儿童青少年眼睛发育期不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庭作业采用纸质完成。

3.加强视力健康管理。落实《关于推进健康学校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加强学生视力监测。

4.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安装配备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落实教室、宿舍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坚持学生座位一周调换一次,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5.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要及时了解其视力情况。

6.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确保在校时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禁以讲代练和挤占课外活动,认真执行每天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依托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足开齐开好健康课,向学生讲授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树立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7.加强学生视力健康档案管理,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每学年1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积极联系医疗卫生机构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1次视力监测,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对于发生问题的学生要督促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1.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任有体育特长的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学校兼职体育教师。

2.充分利用培训机遇,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岗位专业培训。

3.加强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坚持参与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在校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向数学学科倾斜,促进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根据《关于做好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临州教基函20-[71]号),为充分运用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我学区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学区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育管理,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学生语文学业表现的城乡差异较大。四年级城市学校学生语文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高于农村学校24.8个百分点。

原因分析:一是全学区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全学区共有11所学校,有几个村小老龄化严重,教学资源分散,使我学区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形成了城乡校际间学生语文学业表现的差异。二是缺乏专业老师的配备,加上乡村学校学生的家庭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及信息技术资源比城镇学校学生少,在家庭资源上的劣势造成学业的落后。三是乡村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狭窄,对语言的敏感度偏弱,思维欠缜密,遇到具体问题时,难以用语言做出准确的表达和描述。四是部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城镇家长,对教育投入相对有限。

整改措施:

1.配合县教育局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教研联盟”,营造良好教研氛围,提升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

2.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全科教师,使教师资源和教育资源作用最大化。积极争取跟岗实习特岗教师,开展“青蓝”结对工程,缓解我学区师资缺乏、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3.加强教研工作,使教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利用国培、省培计划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业务水平。

4.加强全学区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2.0项目,加强学区各校信息化建设,补齐乡村教育的家庭资源短板。通过智慧教室建设、专递课堂等,充分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弥补学校的信息技术资源不足。

5.开展研学游活动。充分利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资源,组织开展乡村学校学生研学旅行及各种教育实践活动,让他们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在实践中大胆表现,锻炼自我,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6.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语文成绩质量提升的助推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征文活动,提升语文作文水平。

完成时限:20-年年底前完成。

预期成效:学生语文学业总体表现保持良好,四年级学生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县域内城乡差异不断缩小。

(二)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差异较大。四年级农村留守儿童语文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低于农村非留守儿童13.0个百分点,音乐、美术成绩分别低于非留守儿童52分、38分。

原因分析:近年来,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儿童不断增加,其监护人多为老人,个人文化程度低,根本无法辅导、督促孩子学业,更没有音乐、艺术素养。另外,盐锅峡学区艺术学科专任教师比例不高,60%以上艺术课由文化课教师兼任,专业化教学能力不强。

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机制。通过音体美教师学区内走教,解决各学校艺术课教师不足的问题。通过项目培训,加强对音体美兼职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督促教师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从加强备课、教学过程、辅导、教学评价4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师生结对”“生生手拉手”等方式,从学科教学、学业辅导、文化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增强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和艺术素养,从而健康成长。

3.积极搭建发展平台。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国旗下的演讲,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鼓励随迁子女大胆参与,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挖掘自身艺术才能,充分展示自我,点燃艺术学习火花,增强发展一技之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依托省级优质课程资源、优质教学资源库,接收优质数字教学资源。

完成时限:20-年年底前完成。

预期成效:县域内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差异不断缩小。

(三)部分样本县县域内学生艺术表现校间差异较大。

原因分析:一是学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学校艺术课课时不足,甚至个别学校不能开齐艺术课,有的学校只重视文化课教学,忽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二是学校艺术课专业教师和配套教学设施设备配备不均衡,缺乏开展艺术教育必要的条件;三是城乡学校学生基础艺术素养不均衡,农村学校普遍较弱;四是城乡学校学生家长对艺术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导致教育投入悬殊较大,造成学生艺术表现校间差异较大。

整改措施:

1.进一步健全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课程规程,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艺术课程、开足艺术课时、上好艺术课。严格落实学校艺术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把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全面实施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学校考核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均衡配备艺术教育资源。采取均衡调整现有艺术课教师资源、走教等方式着力补充部分学校艺术学科专业师资力量。

根据宁教体发[2020]44号文件精神,为充分运用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组长:吴天明。

副组长:杨芝强教导主任。

李伟德育主任。

成员:其他学校班子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数学教师。

(一)关于学生数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整改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推进本校教育质量快速发展。我校严格按照上级划分的学区、认真落实《宁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的规定》和《宁强县进城务工等随迁子女入学的规定》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不以任何形式组织考试或变相考试招生、选拔生源,尽量控制家长学生盲目“跟风热”“择校热”,为缓解“乡村弱”“县城挤”的局面努力。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设施设备,努力提高本校办学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在职在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本校数学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4.大力做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的问题整改措施。

1.扎实上好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开足每周4课时体育课,并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列入课表。认真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无体育课的当天落实好1节体育活动课。进一步完善充实大课间活动,大力开展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呼拉圈、武术、球类、健身操等自主活动,积极探索并开展体现本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2.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鼓励学生到户外去、到阳光底下去、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跑步1000米,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新时代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把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级办法》,加强监测培训,熟练、正确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5.多渠道争取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按要求配齐配足体育器材;

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确保每学期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添置和补充,保证学校体育设施满足正常教学、体育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6.坚持开展学校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水平,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7.加强家校互动,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和qq群,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科学安排孩子膳食,提倡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注重带领孩子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增强孩子体质。

(三)关于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整改措施。

1.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加强对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和研究,提高作业内容质量,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严禁变学生作业为家长作业。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量确保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的规定。合理制定学生作息时间,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2.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要求儿童青少年眼睛发育期不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庭作业采用纸质完成。

3.加强视力健康管理。落实《关于推进健康学校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加强学生视力监测。

4.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安装配备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落实教室、宿舍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坚持学生座位一周调换一次,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5.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要及时了解其视力情况。

6.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确保在校时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禁以讲代练和挤占课外活动,认真执行每天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依托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足开齐开好健康课,向学生讲授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树立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7.加强学生视力健康档案管理,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每学年1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积极联系医疗卫生机构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1次视力监测,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对于发生问题的学生要督促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1.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任有体育特长的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学校兼职体育教师。

2.充分利用培训机遇,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岗位专业培训。

3.加强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坚持参与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在校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向数学学科倾斜,促进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为科学、准确掌握义务教育质量状况,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建立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从201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黑龙江省每年抽样8个县(区)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整体上能客观反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状况及中小学教育教学状况。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教育部督导局每年会定期将各省监测报告给予反馈。2019年,教育部督导局改变以往将监测报告反馈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方式,直接将监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发函至各省政府办公厅,且只列问题不谈经验,要求制订整改方案、限期整改。黑龙江省政府在接到监测报告后,由省长批示,省教育厅牵头积极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科学分析与有效应用,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影响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的原因,提出改进策略并明确整改主体责任,为各地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参考,有效推动了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成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牵头组织成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领导小组,教育厅厅长任组长,分管相关工作的副厅长(副厅级督学)和教师发展学院院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教育厅相关处长和业务指导单位、评估监测工作负责人等,负责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省级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组织实施、结果应用及监督协调等;领导小组下设监测办公室,负责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省级具体组织实施、业务培训,组织专家组对监测结果分析解读与应用指导以及视导员队伍建设等工作。

组建专家组做好监测结果的分析与应用。由省监测办在全省范围内遴选熟悉义务教育教学及管理、研究教育监测评价的专家学者组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专家组,负责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结果的分析与指导。

深入分析解读省级监测报告和县(区)监测报告。专家组深度分析省级监测报告有关数据,精准查找全省义务教育质量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撰写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6+1”报告,即6个分学科监测分析报告和1个省级深度分析报告,并基于国家监测数据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课业负担等专题研究,有效指导整改工作。

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专项调研。专家组立足全省监测结果确定调研重点、调研对象和调研内容等,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座谈、课堂观察等方式充实存在问题的证据,对数据结果误差进行纠偏;同时,深入分析监测数据,帮助县(区)进一步梳理归纳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针对县(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业务指导部门、各中小学等不同层面提出改进建议。

赴样本县(区)进行监测结果现场反馈。由省监测办组织专家组分赴各个样本县(区)进行监测结果现场反馈,要求分管教育副县(区)长到会并认领问题,县(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及相关业务科室人员参加,拿出限期整改方案。同时,依据监测结果反映出的不同问题的性质和责任范围,针对县(区)业务指导部门人员、中小学校长及教师开展分层分类反馈,帮助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指导其科学运用监测结果。

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根据监测报告反映的问题,多部门协同联动,共同研究制订具体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各个问题改进的牵头部门,强化问题改进的责任主体。涉及政策出台、制度及经费保障等问题由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整改;涉及教育教学管理及教育改革等问题由业务指导部门指导,学校负责整改。同时,各地深入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重点强调措施具体、时限明确,做到立行立改、限期整改,保证各部门真抓真改。

注重阶段反思,教育督导部门及时跟进。各地在按照制订的整改方案限期整改过程中,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将其形成制度予以固化,不断查找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措施,保证整改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建立整改长效机制。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在各地整改过程中及时跟进,组织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问题整改专项督导,充分利用质量监测省级专家组对督导对象做好问题整改咨询与指导,将督导结果及时上报省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将监测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各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年度考核指标。

加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部署及业务培训。每年3-4月,召开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部署及业务培训会,对被抽样的县(区)及所在市(地)进行细致周密的工作部署,要求各市(地)、县(区)高度重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认真组织筹备监测相关事项,全力保障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视导员和省级专家组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视导员的评估监测水平和专家组研究指导能力,保障视导员圆满完成样本县(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组织实施的视导工作。

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质量监测实施与有效改进。黑龙江省政府设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专项经费,用于本省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结果分析与应用指导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市(地)、县(区)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本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相关工作。条件好的地区可以加大经费投入,增加监测样本县(区)的数量,扩大监测学校和学生的覆盖面,通过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为本区域义务教育质量做好“体检”,找到制约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持续提高区域义务教育质量。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为强化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工作,1月25日,区教科体局召开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整改方案研讨会。区委教科体工委委员、区教科体局副局长周林出席会议,区教育督导室,局办公室、组织宣传人事股、教育股、体卫艺股,区教研中心相关人员参会。

会上,区教育督导室专职督学肖贤就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中重点问题进行了解读。随后,各责任股室、教研中心相关人员分别就监测结果报告进行了深入分析,列出了问题清单、整改举措和完成时限。过程中,大家以问题为导向,集思广益,深入剖析,明确了整改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思路。

最后,周林强调:一是认清形势,明确意义。转变思想,更新理念,科学探究数据背后的意义;二是重视分析,找准问题。加强调研,精准找出问题背后的原因;三是理清思路,严格落实。明确责任,积极作为,确保监测结果应用工作落地;四是协同合作,争取实效。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整体推动监测结果应用工作出成效。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

根据宁教体发[2020]44号文件精神,为充分运用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组长:吴天明。

副组长:杨芝强教导主任。

李伟德育主任。

成员:其他学校班子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数学教师。

(一)关于学生数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整改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推进本校教育质量快速发展。我校严格按照上级划分的学区、认真落实《宁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的规定》和《宁强县进城务工等随迁子女入学的规定》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不以任何形式组织考试或变相考试招生、选拔生源,尽量控制家长学生盲目“跟风热”“择校热”,为缓解“乡村弱”“县城挤”的局面努力。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设施设备,努力提高本校办学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在职在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本校数学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4.大力做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的问题整改措施。

1.扎实上好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开足每周4课时体育课,并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列入课表。认真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无体育课的当天落实好1节体育活动课。进一步完善充实大课间活动,大力开展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呼拉圈、武术、球类、健身操等自主活动,积极探索并开展体现本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2.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鼓励学生到户外去、到阳光底下去、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跑步1000米,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新时代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把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级办法》,加强监测培训,熟练、正确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5.多渠道争取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按要求配齐配足体育器材;。

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确保每学期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添置和补充,保证学校体育设施满足正常教学、体育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6.坚持开展学校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水平,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7.加强家校互动,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和qq群,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科学安排孩子膳食,提倡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注重带领孩子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增强孩子体质。

(三)关于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整改措施。

1.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加强对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和研究,提高作业内容质量,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严禁变学生作业为家长作业。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量确保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的规定。合理制定学生作息时间,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2.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要求儿童青少年眼睛发育期不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庭作业采用纸质完成。

3.加强视力健康管理。落实《关于推进健康学校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加强学生视力监测。

4.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安装配备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落实教室、宿舍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坚持学生座位一周调换一次,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5.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要及时了解其视力情况。

6.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确保在校时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禁以讲代练和挤占课外活动,认真执行每天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依托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足开齐开好健康课,向学生讲授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树立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7.加强学生视力健康档案管理,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每学年1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积极联系医疗卫生机构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1次视力监测,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对于发生问题的学生要督促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1.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任有体育特长的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学校兼职体育教师。

2.充分利用培训机遇,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岗位专业培训。

3.加强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坚持参与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在校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向数学学科倾斜,促进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皖教秘督【2019】15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反馈芜湖市三山区接受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所反馈的四个方面问题,市分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对标对表做好整改工作。

为更好的发挥教育督导机构监测引导作用,市督导办组织协调相关科室和三山区相关教育部门,认真研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整改,明确整改时间和要求,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并按时向省督导办上报了整改方案,具体如下:

(一)整改目标:

2020年12月31日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接近全省检出率左右,2021年12月31日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全省检出率以下,2022年12月31日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全国以下。

2020年12月31日前学生肥胖率降到全省肥胖率以下,2021年12月31日前学生肥胖率降到全国肥胖率以下。

(二)整改措施:

3.全面落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改善学校视觉环境;

4.鼓励学校创新大课间活动的安排,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

(三)整改时限:2022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

确保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数学和体育课程。

(二)整改措施:

3.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转变教师依靠挤占课时提高教学质量的观念。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提高学校运动场地的配备和使用率。

(二)整改措施:

3.督促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

培训形式多样化,采取理论研究与跟岗学习相结合,培训时间尽量安排在寒暑假。

(二)整改措施:

1.区教研室组织的学科培训活动。进行教师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培训工作的需求。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力争多开展一些专业技能方面培训、结合课例的专题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培训。

2.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深入开展调研,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培训。

3.各种培训尽量安排在寒暑假期间举行。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协调统筹,加强过程性督导,督促指导三山区切实推进落实整改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整改任务。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

为充分运用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关于学生数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整改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推进本校教育质量快速发展。我校严格按照上级划分的学区、认真落实《宁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的规定》和《宁强县进城务工等随迁子女入学的规定》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不以任何形式组织考试或变相考试招生、选拔生源,尽量控制家长学生盲目“跟风热”“择校热”,为缓解“乡村弱”“县城挤”的局面努力。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设施设备,努力提高本校办学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在职在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本校数学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4.大力做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的问题整改措施。

1.扎实上好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开足每周4课时体育课,并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列入课表。认真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无体育课的当天落实好1节体育活动课。进一步完善充实大课间活动,大力开展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呼拉圈、武术、球类、健身操等自主活动,积极探索并开展体现本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2.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鼓励学生到户外去、到阳光底下去、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跑步1000米,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新时代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把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级办法》,加强监测培训,熟练、正确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5.多渠道争取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按要求配齐配足体育器材;

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确保每学期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添置和补充,保证学校体育设施满足正常教学、体育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6.坚持开展学校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水平,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7.加强家校互动,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和qq群,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科学安排孩子膳食,提倡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注重带领孩子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增强孩子体质。

(三)关于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整改措施。

1.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加强对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和研究,提高作业内容质量,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严禁变学生作业为家长作业。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量确保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的规定。合理制定学生作息时间,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2.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要求儿童青少年眼睛发育期不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庭作业采用纸质完成。

3.加强视力健康管理。落实《关于推进健康学校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加强学生视力监测。

4.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安装配备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落实教室、宿舍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坚持学生座位一周调换一次,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5.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要及时了解其视力情况。

6.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确保在校时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禁以讲代练和挤占课外活动,认真执行每天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依托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足开齐开好健康课,向学生讲授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树立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7.加强学生视力健康档案管理,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每学年1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积极联系医疗卫生机构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1次视力监测,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对于发生问题的学生要督促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1.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任有体育特长的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学校兼职体育教师。

2.充分利用培训机遇,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岗位专业培训。

3.加强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坚持参与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在校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向数学学科倾斜,促进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整改方案范文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做好20xx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皖教秘督【20xx】15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反馈芜湖市三山区接受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所反馈的四个方面问题,市分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对标对表做好整改工作。

为更好的发挥教育督导机构监测引导作用,市督导办组织协调相关科室和三山区相关教育部门,认真研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整改,明确整改时间和要求,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并按时向省督导办上报了整改方案,具体如下:

(一)整改目标:

20xx年12月31日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接近全省检出率左右,20xx年12月31日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全省检出率以下,20xx年12月31日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全国以下。

20xx年12月31日前学生肥胖率降到全省肥胖率以下,20xx年12月31日前学生肥胖率降到全国肥胖率以下。

(二)整改措施:

3.全面落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改善学校视觉环境;

4.鼓励学校创新大课间活动的安排,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

(三)整改时限:20xx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

确保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数学和体育课程。

(二)整改措施:

3.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转变教师依靠挤占课时提高教学质量的观念。

(三)整改时限:20xx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提高学校运动场地的配备和使用率。

(二)整改措施:

3.督促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

(三)整改时限:20xx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

培训形式多样化,采取理论研究与跟岗学习相结合,培训时间尽量安排在寒暑假。

(二)整改措施:

1.区教研室组织的学科培训活动。进行教师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培训工作的需求。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力争多开展一些专业技能方面培训、结合课例的专题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培训。

2.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深入开展调研,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培训。

3.各种培训尽量安排在寒暑假期间举行。

(三)整改时限:20xx年12月31日 。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协调统筹,加强过程性督导,督促指导三山区切实推进落实整改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整改任务。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整改方案范文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目标,根据福建省基础教育监测中心发布的《20xx年福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漳州市华安县结果报告》,认真研判监测数据和结果,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根源,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积极开展整改,推动华安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xx年10月,华安县接受了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参加监测的学校共12所小学,360名学生。实际测试目标群体已升入五年级,但科学、德育测试内容仍为四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根据福建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一)学业成绩。

1.监测结果及综合印象。我县四年级学生(以下学生均指四年级学生)科学成绩量尺分数为464分,比全市均值低24分,比全省均值低36分;德育成绩量尺分数为457分,比全市均值低38分,比全省均值低43分;但体现在校级间的差异不大。反映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较低。

2.原因分析。一是华安县属于欠发达山区县份,教学质量整体水平不高。二是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教学资源比较单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三是教师教学技能和水平有待提高。

(二)课业状况。

1.学生每周总课时数超标比例为83.6%,比全市均值高13.9个百分点,比全省均值高13.9个百分点;平均每周总学习时间为34.3小时,比全市均值高1.7小时,比全省均值高1.9小时;每周科学课时数低于规定的比例为37.3%,每周道德与法治课时数低于规定的比例为9.8%。就科学科而言,学习科学用的时间比别人多,成绩却比别人低。

2.原因分析。一是办学行为不够规范,没有按规定开足课程;二是教师授课总体水平不高,课堂、课外的学习效率均较低。

(三)教师从教行为。

1.配有科学实验室的比例为100.0%,与全省、全市均值相近,但却只有52.2%的科学教师经常使用科学实验室,比全市均值低20.9个百分点,比全省均值低19.2个百分点,列中等偏下等水平。

2.原因分析。一是部分教师观念更新慢,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单调,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二是部分教师教学技能水平有欠缺,探究性教学行为使用不够,教学手段不丰富。三是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

(四)师生关系和学习自信心。

全省监测结果表明,师生关系越好,学生的科学、德育成绩越高。

1.我县感觉师生关系良好的四年级学生比例为19.4%,比全市均值低15.9个百分点,比全省均值低19.5个百分点。科学学习自信心高的学生比例为35.4%,比全市均值低6.4个百分点,比全省均值低8.2个百分点。

2.原因分析。一是受专业能力限制和过分注重升学率的评价机制影响,应付敷衍,网上下载大量材料或购买练习册,让学生刷题,临考前强制背诵;怕准备仪器麻烦,少做甚至不做实验,照本宣科;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索然。二没有很好地落实课程计划,专业课常常被挤占,特别是毕业班,往往改上语数。三是专业教师没有以本学科的教学为主,改任教其他科目。四是没有很好地落实科学、德育教学目标,造成学生学科素养和各项能力偏低。

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加强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改革发展政策,引导全系统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2.强化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均衡合理配置师资。

二是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落实校本研训计划,落实教师专业成长措施,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深入推进“名师建设”工程,大力提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3.切实落实课程计划。

一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

二是加强课程管理,分工分课实行专业对口原则,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三是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强化教学评价工作,落实综合学科(科学、品德、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教学目标。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是规范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倡导由科任教师设计作业和过程性评价方式与内容,避免让印刷品式的“教辅”作业占据主导地位,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是加强学校教学资源的管理使用,做好教学仪器的“建、配、管、用”;加快教育信息化应用进程,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益。

5.建立健全学校人文关怀机制。多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转变以成绩和升学率为主的评价方式,既关心教师的职业行为,更关心教师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在适度的压力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师职业满意度。

一是成立华安县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认真加以整改。三是督导室牵头,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真正让督导“长牙齿”,强化监测结果的运用,做到有激励,有刚性约束。

一是根据我县学科的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更有方法、更有策略地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科学习本身感兴趣,并在学习中体验到愉悦感、成就感和审美体验。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和创造性;提高现有图书资源和电子资源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教学资源提升教育质量的辅助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改善师生关系,从多个角度促进学生学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把《道德与法治》作为落实德育的核心课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强化思政课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关键地位,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开展德育教研活动,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升德育工作水平,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四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不随意增加课时,不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改进测试命题,改革评价制度,不单纯以学业考试成绩和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指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积极倡导由科任教师设计作业和过程性评价方式与内容,避免让印刷品式的“教辅”作业占据主导地位,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整改方案

电信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邮寄传递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施的新型诈骗犯罪活动。近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通信网络的发展,新型的网络消费方式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惠和便利,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结算方式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为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犯罪案件高发的态势,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利益,我市公安机关正在全力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并成功破获了一些案件,抓获了一批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有力的打击了此类犯罪。但由于此类犯罪投入小、回报高、隐蔽性强,已成为许多诈骗犯罪分子的首选。为有效的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警方特别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一、请您认清识别以下犯罪方法为了方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掌握识别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犯罪的手段和伎俩,现将常见的几种诈骗手段归纳如下。

(一)电话诈骗:1、虚构子女出事诈骗:虚构子女、朋友出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拨打电话欺骗家人或朋友汇款。2、虚构子女被绑架为由诈骗:虚构已将子女绑架,利用电话背景音(孩子的哭声、打骂声等)造成家人恐慌,要求家人立即汇款赎人。3、冒充熟人虚构事实诈骗:冒充亲朋好友,以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实施诈骗。4、冒充电信局、公、检、法、司等工作人员电话诈骗:不法分子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等名义实施的一系列诈骗行为,或冒充公、检、法、司等国家工作人员,以事主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利用事主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让事主将自己银行存款转入不法分子指定的安全账户的诈骗行为。5、以购房、购车退税为名电话诈骗:诈骗分子谎称自己是税务局人员,以“税务局要退还购房契税、汽车购置税”为由要求事主速与财政局某电话联系。若车主拨打电话联系时,对方便让其从银行atm机上利用转帐操作获取退税费用。当受害人到银行atm机按照不法分子电话指示操作后,不法分子利用英文页面,将受害人银行卡中的钱转入到不法分子的帐户内。6、中奖诈骗:嫌疑人拨打受害人手机,称其手机号在深圳或香港某知名公司的摇奖活动中中奖或某公司为祝贺新产品上市创办移动号码开彩,奖金丰厚多达十余万甚至几十万元,通过语音电话的方式告知可亲自前往领取或银行转帐,受害人必定会选择银行转帐,然后告知其需交纳个人所得税、服务费和银行手续费等实施诈骗。

(二)短信诈骗:1、利用银行卡消费实施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用户,称其银行卡在异地刷卡消费,如有疑问,可致电x号码。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从而达到诈骗目的。2、无理由汇款诈骗:通过手机短信发送”银行账号,要求速汇款“等内容用来行骗正巧要汇款的人员。

(三)网络诈骗:1、以提供博彩、股票资讯进行诈骗:嫌疑人以帮助选股票付酬劳、收益分成或帮受害人购买股票为由骗取受害人汇款。2、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受害人上网时会显示qq中奖或网络游戏中奖,要获得奖金必须先交纳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名目,骗取受害人汇款。

二、请您加强以下自防措施,并积极做好宣传。

(一)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二)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

(三)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特别是平时独自在家的中老年、离退休人员等易受骗群体要注意提醒。三、发现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如果掉入不法份子所设置的陷阱,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皖教秘督【2019】15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反馈芜湖市三山区接受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所反馈的四个方面问题,市分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对标对表做好整改工作。

为更好的发挥教育督导机构监测引导作用,市督导办组织协调相关科室和三山区相关教育部门,认真研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整改,明确整改时间和要求,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并按时向省督导办上报了整改方案,具体如下:

(一)整改目标:

2020年12月31日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接近全省检出率左右,2021年12月31日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全省检出率以下,2022年12月31日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全国以下。

2020年12月31日前学生肥胖率降到全省肥胖率以下,2021年12月31日前学生肥胖率降到全国肥胖率以下。

(二)整改措施:

3.全面落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改善学校视觉环境;

4.鼓励学校。

创新。

大课间活动的安排,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

(三)整改时限:2022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

确保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数学和体育课程。

(二)整改措施:

3.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转变教师依靠挤占课时提高教学质量的观念。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提高学校运动场地的配备和使用率。

(二)整改措施:

3.督促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

培训形式多样化,采取理论研究与跟岗学习相结合,培训时间尽量安排在寒暑假。

(二)整改措施:

1.区教研室组织的学科培训活动。进行教师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培训工作的需求。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力争多开展一些专业技能方面培训、结合课例的专题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培训。

2.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深入开展调研,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培训。

3.各种培训尽量安排在寒暑假期间举行。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协调统筹,加强过程性督导,督促指导三山区切实推进落实整改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整改任务。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