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明月几时有教案设计范文(20篇)

明月几时有教案设计范文(20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我们教师的基本工作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参考这些教学工作计划的范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要领。

《水调歌头

你看,此刻的月光慢慢地转过红色楼阁,又低低地照进美丽的窗阁里,复照着深夜不能入眠的诗人,是什么原因使诗人无法入睡呢?是思念,是离愁,思念远在他方的弟弟,诗人不由埋怨起月亮来了:你为何总在人们离别时这样圆满呢?哦,月亮,这不是你的错,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时盛时衰,既然人间自古以来就有悲欢离合,月亮当然也会有阴晴圆缺了,又怎能强求?只要彼此永远健康,能在千里之遥共赏明月,有了这份心愿也就足够了,祝福天下的离人总有团圆的一天。)。

(八)能力迁移。

你试发挥想象说说下列诗句的意境,理解诗中的感情。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改写这首词或绘成图画。

2、背诵整首诗,直到会准确默写。

3、课后继续收集中秋咏月诗词,准备朗诵会。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课时。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询有关作者和理解诗词的资料。

2、课堂上展开多边活动,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师生协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让音乐、绘画走进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感。

(一)趣味导入。

接下来老师再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想想古代诗人们常常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苦闷、孤独、惆怅等),最后老师给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并请同学们猜想作者在这首词中借月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诵读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读得流畅,读准字音和节奏。

2、抽读、齐读,初步体会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3、讨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4、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后再齐读全首词。

(三)深入理解。

1、先独立思考下面问题,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1)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呢?(苦闷、惆怅、忧伤、孤独、难过等)。

(2)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矛盾,还怕寒冷)。

(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2、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想象一下此时的苏轼的得意之状。

3、讨论: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学生探究、讨论,老师巡视、参与、指导)。

4、全班同学再齐读全首词,归纳总结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四)品味。

1、通过学习这首词,你最喜欢词中哪一句或几句?请说明理由。

2、配乐朗读,品味意境。

(五)拓展延伸,畅谈感受。

1、回忆自己曾经遭遇过的不如意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把事情的经过以及自己当时真实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2、今后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学习了这首词后,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那我们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我们应该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

(六)在合唱歌曲《真心英雄》中结束上课。

(七)作业布置。

1、熟读背诵。

2、根据对词的意境的理解,给这首词配一幅插图(可与同学合作)。

水调歌头。

苏轼。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在困境中仍然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在理解、感情朗读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作者的情感。

2.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自读感悟,合作交流完成感情朗读与背诵,及对诗词的理解与感悟。

(三)、知识与技能。

1.抓住重点字词理解本首词的意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2.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有感情的背诵本首词。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首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词。

3.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过程:

一、听曲思考,谈话导入。

1.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

说说这首歌描述的是那个节日中,人们的思想感情。

在歌曲中你清楚了什么?

2.教师小结: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被列为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古人过中秋喜欢吟诗赋文来抒发自己当时的感受,为我们后人留下许多优美诗篇。

2.设置疑问,引发思考:你读过哪些描写中秋,或者写月亮的诗词吗?

学生回忆,吟诵学过的诗词句。

3.导入新课:宋代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曾写过一首借月抒怀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质疑:读词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质疑。

二、知诗人,了解写作背景。

1、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苏轼及本首词的写作背景;。

2、教师多媒体出示,介绍苏轼及写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写此词之时,他宦途失意贬官,心情抑郁。这时他的弟弟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俩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二、感情读,初体会。

1、师范读,学生听读感知:在老师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2、学生自主表达感悟。

3、强调重点字的读法,字词卡片出示。

4、学生自由朗诵一遍.注意字词的准确读音,划分朗读节奏。

5、多媒体出示朗读节奏,教师范读,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情感。配乐《春江湖月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品读、赏析内容。

1.借助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2.小组汇报学习所得,多媒体出示以下重点词句意思:

把酒、琼楼玉宇、归去、不胜、起舞弄清影、何似、琦户、无眠、何事长向别时圆。

3.同桌交流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4.男生配乐感情朗读上阙,女生配乐感情朗读下阙。

四、品读感悟,自主交流。

1.自主感悟:在这首诗中,你最喜欢那一句?它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欣赏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多媒体出示。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以圆全。但原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人月无常,自古如此。这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这样,惟望各自珍重,希望从共赏美好的明月中得到人生慰藉,释却离怨。

2.讨论作者思想感情变化是怎样的?从诗中你体会到词人有什么特点?

引导理解作者苦闷-矛盾-豁达-祝愿的思想感情变化体会作者在困境中仍然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五、初步理解诗中想象与联想。

(1)词的上下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上阕----望月(写景)。

下阕----怀人(抒情)。

上、下阕的联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2)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3)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联想,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比如由“秋风”想到“落叶”,因为“秋风”和“落叶”相伴出现,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相关联想”和“因果联想”。想像是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比如,再比如,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这时你头脑中的形象,就是你想象的结果。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

课文中的联想与想象。

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4)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词,体会意境。

六、积累诵读,增强底蕴。

1.背诵本首词;。

2.将这首词的内容讲给自己的父母;。

3.搜集借月抒怀的诗词摘抄并背诵。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词牌名)《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的思念,对世事的豁达,全词心情从伤心抑郁,心有郁结到乐观豁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为一个过渡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但愿人长久》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抒发了苏轼对弟弟的无比思念之情,以及他对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的诚挚祝愿。本课有一些重要的四字词语需要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在理解词语时,重在理解词语方法的指导。如:看图片理解“皓月当空”、抓住关键词理解“手足情深”、做动作理解“屈指算来”、用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形影不离”、拆字法理解“心绪不宁”。这样,学生在今后理解词语时,不妨也可以用一用这些方法。

在教学第二、三自然段时,重点学习表达方式,感受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先通过对文中相关句子的解读,感受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指导好朗读。读出读出团圆的热闹喜庆,读出苏轼的孤独愁闷;小时候兄弟俩形影不离的欢快与现在的分离之苦。接着通过对比阅读(将写人们欢度中秋的.情景,小时候兄弟俩生活情景删去),学生从中体会对比手法的妙处。回忆以前课文中的对比手法,感受对比的表达效果。本课也为我们提供了从文中找寻、提取相关信息提供了范例。让学生找找与诗句相对应的句子,并且说说理由。从平时的阅读题来看,有的题目答案就在文中,可是很多孩子并不能够根据问题从文中找到答案或者是相关的语句。他们的这种能力还是欠缺的。在此基础上,带着孩子一起做了阅读练习,锻炼找寻、提取信息的能力。

《水调歌头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

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

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起得突兀、问得离奇。

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

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

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

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水调歌头

上阕: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下阕:难眠怀弟----------------探求人生哲理.

情景交融。

主题。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

(以上教学过程是初步构想,上课时可灵活处理。)。

20xx年11月5日。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是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诗人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这首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这首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这首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是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是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诗人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我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诗人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诗人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是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这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首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诗人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这首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水调歌头

苏轼。

授课者:后安中学王康宁。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词的文学常识,理解词句的含义,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读――悟――赏。

3、情感与价值观:理解词人超然达观的思想,及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语句,了解词意,体会思想感情。

2.品味精妙的诗歌语言。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苏轼。

板书设计:

上阙:望月(写景)情景。

下阙:怀人(抒情)交融。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古往今来,明月牵动了多少文人雅客的情思,我们信口就可以拈来几句。下面请大家背诵几句吧,让我们共同欣赏文人骚客钟爱的“月亮”。

(多媒体显示选集的咏月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在中国众多文人中,苏轼是比较喜欢写月亮的,而且也写下许多和月亮有关的名篇。下面,我们就走进苏轼笔下的月亮,学习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看在这里,苏轼借助月亮抒发了什么情感。

(指示生看课题)本文体裁是什么?

雨霖林水调歌头卜算子长相思菩萨蛮。

“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复习词的相关知识)。

曲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一首词的格式由它的词牌决定,有多少句,每一句有多少字,平仄等都是,只要选定一个词牌名,这首词的格式也就定了。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

阕:是词的段落,也叫片。分两段的第一段叫上阕;第二段叫下阕;另外词的一首不分段的也称一阕。

词根据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词远在梁代时已有雏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

小序:,是交待了写作时间、背景,写作的缘由等这类说明性的文字。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内容解析。

根据注解,疏通文意:

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6.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圆满。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齐读课文认准字音。

三、

(1)学习小序,了解作者写作的时间与目的。

学生齐读小序。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千年以前,同在这一轮明月下.文学家苏轼被贬职,派往密州做官,正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长年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的他望着这一轮皎洁的明月,思念起自己的弟弟来。

明确: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是中秋,目的是“兼怀子由”。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兼”字是什么意思?(所涉及的内容不止一个方面。)。

(那我们从“兼怀子由”四个字看,作者除了怀子由,还怀什么?现在不知道没关系。

请大家带着问题来揣摩这首词。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皎洁的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把酒:端起酒杯。

上阕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归去:这里是指回到天上去。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诗人看着朗朗的明月和天空,心中不禁畅想起来,他想象出天上应该也有宫殿吧,想到这里,他于是又问了一句,不知。。。何年。我欲乘风。。。玉宇。归去是什么意思,从归去两个字可以看出来,作者把自己当成了哪里的人。

我欲乘风归去的意思,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作者当时仅仅是想要回到天上去吗,实际上,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要与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大家可以联系一下作者的`生平遭遇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在苏轼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的一天,一位朝廷钦差为了要讨好王安石,把苏轼捉拿进京,指称他作诗讽刺新法,请皇上下令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入狱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被定为“讥讽政事”之罪。后受皇帝恩赐,判他流放黄州,免于一死。

明确:从背景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虽然苏轼一心报国,最后还是被贬黄州。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心情十分悲痛。所以说本词除了表达他怀念子由,更传达了他政治上的失意。

朗读上片,找出描写月亮的句子。

思考问题:联系背景材料,思考文中月亮代指什么?可以先结合注释翻译上片再思考。

明确:“明月几时有”、“天上宫阙”、“琼楼玉宇”、“高处”等都是在写月亮。月亮在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更深的含义,代指朝廷。

(4)让学生把“朝廷”代进上片,重新说说这段的意思。

明确:不知道朝廷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时候?我想乘风回到朝廷,又害怕朝廷太高太寒冷。

这里的太高太寒冷比喻的是什么意思,

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斗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欲”和“恐”。作者在上阕中表达了想回朝廷但又恐惧害怕的心情。

(在人间好还是在天上好?从书上注解何似看,作者认为在人间好--在“地方”作官好。:作者认为自己可能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思想感情。但转念一想,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在地方,天高皇帝远,在地方,没有排挤、没有诽谤和中伤,所以他觉得留在地方为政好。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

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已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弄:是一个千古称颂的动词。

上片写望月饮酒,主要抒发词人对人生的感慨。苏轼经受过政治上的挫折,面对朝廷激烈的斗争,只能将满腹的疑问借助“把酒问青天”,引起对人生的思考,发问“明月几时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苦闷的情感并未延续下去,“我欲乘风归去”“起舞弄清影”两句又表露出作者对人生不懈的追求,尽管“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现在我们来看下阕。请大家先朗读一遍。

(有进步。不过,还需逐字逐句地揣摩。“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转和低都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作者因何而失眠?应和了序中哪一个句子?“兼怀子由”。

(太好了!这就是说,作者在下阕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怀子由。

这里应该是作者恨月亮老在人们分别的时候圆,是作者在恨。

(作者因什么而恨?因为与亲人别离,也因为被贬。

作者写道这里,心情自然是十分抑郁,悲伤了,但我们的诗人又是一个乐观的诗人,在悲伤之余,他又转念一想,悟出了一个人生哲理.

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理解?难。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恰好也是苏轼的看法。所以他说“古难全”。

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作者已经认识到,任何事情都不会因为我们的喜好而改变,虽然我们不想和亲人别离,但别离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作者在最后,他只有提出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和弟弟子由能够年年平安,虽相隔千里,但可以共享美好月光。理解到远别的人可以“千里共婵娟”,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作者在上阕主要抒发了自己想回朝廷而又心怀恐惧的矛盾思想;下阕主要表达对兄弟子由的思念之情。

下片抒怀,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主题。

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有?端起酒杯来向青天问候。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导入新课,讲解体裁。

1、揭示课题:粗知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讲解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首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张养浩:元代诗人,散曲作家。字希孟,号云柱,济南(今山东省)人。曾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为人刚直,敢言时弊,后辞官归隐。其诗歌、散曲对当时的社会黑暗有揭露。

“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小令属元散曲,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怀古指游览古迹而触发感慨。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二、译文。

华山四周群山聚集,黄河之水波涛汹涌,潼关内外地势险要,前有黄河,后有华山,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遥望长安,惆怅彷徨,在这样有利之地建都立朝又有什么用呢?

伤心啊!秦代汉朝曾经做过行宫的地方,如今万间宫殿都化作了尘与土。

朝廷兴盛不息,百姓受苦。

朝廷衰亡破败,百姓更受苦。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俊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或:“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群山包围之中的潼关险要地势,又赋予了潼关四周山峦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第六、七句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官阙万间都做了土”,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王朝的阿房宫,但它却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王朝的兴替固然令人伤感,但作者最伤心的却是百姓之苦。

第三层(末四句):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8、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不是,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11、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掌握必要的文言词语,疏通词的大意落实背诵。

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品位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感悟词创设的完美意境。

理解苏轼因政治失意,手足分离而心情抑郁惆怅,最终心胸开阔豁达的心理变化过程。

小序点明创作的时间,背景。

上片:借月自喻、起舞弄影、愤世独立、自现孤高。

下片:用月衬情、旨在怀人、意境豁达、以理遣情。

美读品味积累。

为了培养学生品读诗词意境,提高审美情趣,能让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苦闷心情和豪放自信的性格,把这节课定位于——鉴赏诵读课。

赏月——读月——写月——品月。

导入:

请欣赏一组美仑美奂的月亮图片,打开记忆的闸门,搜寻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并朗诵。

1.听读——听配乐朗诵。

要求:

注意听朗诵的语速、语气、语调、重音、停顿、感情等。

2.齐读。

要求:男生齐读上阕,女生齐读下阕。

3.译读。

要求:对照课下注释,读懂词的意思。

4.点读。

要求:以“月”为中心,从词中挑选几个动词,放在“月”的前面,构成一组短语,看看苏轼对月做了些什么?(如:问月、归月、怨月、共月)。

活动一:

联系组成的与月亮有关的短语,挑选词中的句子,按下列句式说话:“通过诗句……我读到了苏轼……”

例如:

“通过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我读到了苏轼怀念兄弟的抑郁”

“通过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读到了苏轼豁达的胸怀。

5.自读。

要求:把自己想象成苏轼,以内心独白式朗读。

活动二:

请填入一组或几组反义词。

《水调歌头》是一曲﹏﹏而不失﹏﹏的音乐。

(如:抑郁vs旷达、惆怅vs乐观、悲伤vs舒展)。

6.背读。

要求:在五分钟内背诵词的上阕或是下阕,也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欣赏文学作品,不能只停留在浅层次的阅读,特别是对于诗词歌赋的阅读,还应能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活动三:

改写:

请将词的上阕或下阕,改写成抒情的散文片段。

学习诗词要懂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听认真听朗诵,正字音,划节奏。

2.读对照注释读懂诗歌。

3.找找出两首诗歌意境相通的诗句。

4.说请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简要赏析。

结束语:

让我们用音乐来演绎这首流传几百年的中秋咏月词!请听歌曲《明月几时有》。

亮点一:

叶圣陶说过:“诗要反复地咏,词要低回地诵”。诗歌的模糊美所造就的那种恍惚悠眇的意境,只有当读者涵咏其间,立身其中,与之浑然一体,其意境才朗现,在读月这一板块中我安排了:听读、齐读、译读、点读、自读等环节,旨在让学生从反复地吟诵中造就良好的诗歌审美心境,引起体验情绪的高涨,以达到与诗歌意境的共鸣。

教学亮点。

亮点二:

音乐是表情的艺术,是最能拨动人们情感的琴弦,在引起人们相似的情绪方面是有巨大地力量的,在歌曲《明月几时有》中结束本课,能使学生耳醉其音,心同其情,从而入境、入情、会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此词是1076年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公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胡仔《苕溪鱼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我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教这首词的。讲完这首词感觉收获、失误都不少。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关于这首词的字词的解决,主要是通过课前预习和教师的范读来解决的。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没有再拿出来单独识记。

二、教师的范读和学生自读结合。

三、作者苏轼的资料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的处理。我们以前对苏轼介绍较多,这里不必说的太多,所以一提带过。关于词的背景则需重点说明,这是深刻理解词的内容及作者感情的基础。对此,我很矛盾,这一部分是理解词的重点,同时又要节省时间,所以再三思考后决定在小序中讲解。先由学生介绍,教师“兼”字引出弦外之音,补充写作背景。

四、上阕下阕的教学。为了顺利得到板书,我先上阕后下阕的顺序讲解,本着讲解和学生发言结合的原则,学生回答到的,我部分的补充。最后得到了我想要的板书,并在讲解中说明什么是想象和联想。

五、在理解的基础上研讨两个问题,升华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六、背诵。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讲解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七、关于想象和联想的练笔。学生们表现的特别好。时间短,习作却很精彩。

八、再次走进《水调歌头》师生倾听、共唱王菲的歌。

以上是我这节课简单的教学环节,在完成的过程中,我有收获也有失误,反思的东西很多,也许我的笨笔只能写出一二。例如,因为满脑子的时间不够,所以对词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是不深刻的;为了得到板书,我近乎是填鸭,没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空间;联想和想象的讲解不及时;课堂小结做的不好;没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设计这节课如何教学的时候,我很乱,了解的东西越多就越无从下手,觉得该讲的东西太多太多,一节课我想呈现太多内容,讲完这节课后,本该轻松了。可是,总是无法释怀,觉得重要的东西并没有讲解到位,做教师很可怜,如果她的课上的不舒服,她会好久不舒服。谈谈收获吧,我大胆的尝试范读,好多语文教师不敢做的事,虽说我做的不够好,但是我做了,自己觉得给力,我的不足是大家看在眼里的,收获只有自己知道,在以后的工作中受用。

教学的路还长,我会继续努力,尽全力做好这份让人痛并快乐的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写出词中表明时间变化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也表达了词人的美好愿望。

3.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写月抒怀的诗句,你能举出两例吗?

答:

4.本词上阕写______,下阕写______,其实是__________。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答:

(以下是2006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题)。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以下是08年来宾中考题)。

7.赏读诗词,应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律,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这首词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上阕感情缠绵悱恻,下阕则__________。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你略作赏析。

答案:

1.转朱阁,低绮户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略。

4。问天问月问人生。

5.诗人把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对,说明事物不能十全十美。

6.a。

7.乐观旷达。

8.以行云流水的语言和美妙的境界结束全词(语言分析)。表现了词人乐观的情怀和美好的祝愿。(内容分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反思

1、品味描写月光的语句,牢记并运用哲理名句,理解感悟诗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背诵默写这首诗。

2、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3、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讲练结合。

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结合生命细节,感受作者情怀,感悟人生规律,懂得得失与取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公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人教版初中八年下第五单元二十五课的内容。本单元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单元,着重培养学生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特色、同时积累文言词语,增强语感。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之中,有一定的古诗词学习基础,将为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初中诗词整体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更为今后学习苏轼的文章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虽然本地区划分为农村学校,但是如今的网络资源丰富,我结合大学的知识和上班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在七年和八年上学期对学生进行过持续的诗词训练。因此学生对本文的解读并不是很难。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实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和利用写作背景分析诗歌主旨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旷达的胸襟和健康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实词的理解和依托背景分析诗词的思想感情。

难点:培养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并树立旷达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3.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说教法。

3.1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采用朗读法、小组探讨法、个人思考法,结合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学习诗词必须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广泛阅读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我的启发引导下,积极进行知识的交流、重组、汇总、统一。在回答问题时,各组回答不同的问题或者同一问题。特别注重答案不一致的问题,鼓励、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的进行思考,解读出自己的思考成果。我也要积极的予以指导和导引。使之朝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前进。

3.2学生学法:以朗读、小组合作研究为主。符合当前课改精神,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接下来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设想:我的.授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引入,朗读,整体感知,细处分析,结合背景,深入主题,及时反馈等几部分。

4.1引入。由“北宋诗歌评论家胡仔评中秋词,自”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引入:把对本词的高度评价直接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将注意力集中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4.2朗读。首先由我进行范读,强调朗读的要领,如停顿、重音、平翘舌、语速、情绪等。然后请举手的同学分别朗读,合作朗读。并请学生指出朗读的学生的优缺点,尤其是优点。主要是因为学习诗词必须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和充分朗读,这是理解的前提,面对参次不齐的朗读水平,指出缺点,及时改正,指出优点,符合课改精神,鼓励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4.3解读字词。请各小组学生分别讲解课文出现的实词。目的在于积累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其他文言文打好基础。

4.4翻译。请各小组学生分别翻译自己承担的段落内容。对于学生无法解释句子,我做相应的指导。我想无论是哪里的学生,都要重视基本的能力的培养,古典诗词离我们和久远,任何一篇古典诗词或者文言文的理解都离不开对内容的深刻理解上进行结构和思想上的分析。因此,翻译课文无论难易,都要当作一个重点的步骤进行。

4.5具体的教学分析。首先,我出示问题,由各组学生合作研究,汇总信息。如a本文的小序的作用是什么?文章的上下阙都写到了一个事物是什么?用了哪些句子来进行描写?其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着作者什么样的心情?”高处不胜寒“的深层含义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由简入难,由浅入深,不停的追问,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连续的思考当中,问题的答案也从开始的文中可寻到后来的结合背景方可解释。在上课的前半程没有把介绍北京单独拿出,其目的就是避免教学的程式化。在文中结合背景更显出背景对于分析诗词的重要价值。

其次,对于下阙内容。第一个提出的问题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描写什么事物的?或者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什么?接下来,承接着这个景物,深入分析作者为何无眠?无眠的时候又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诗词的最终落脚点是什么?纵观整个诗词。作者借月要表达的主要是思想什么?通过层层的深入分析,由景入情,不仅指导了学生写作上的层次和结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由表及里的分析诗词的能力。

这些问题基本上是抛给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的。如遇到难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我再予以相应的指导。学生的诗词能力是自己一步一步培养出来的,因此,相信基本上可以解决的很好。

4.6总结全文,说出体会(可作为作业在自习课检查)。总结的内容一方面是诗词写作思路的分析,还有思想的深刻,即苏轼在被贬官的时候保持的旷达胸襟和寄情兄弟,期盼团圆的心情。课后我的个性理解更多的是侧重这个方向写作的。

5.及时反馈。

在自习课检查学生的实词和诗词的背诵理解情况,还有写的读后感。因本篇诗词的重要,所以强化学生的理解。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2、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

3、了解词牌的相关知识;。

4、领悟词中营造的意境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5、学习苏轼旷达的胸襟,领悟他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6、记住词中的千古名句。

1、通过诵读感悟词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全文。

1、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词作丰富深刻的意蕴以及它在后世的意义衍射效应。

2、品味精妙的诗歌语言。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教学流程:按照“读——品——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1.采用多层次诵读法,以读为主要手段,读前做好指导与要求:

一读识字通词,正确停顿断句;二读体味句子;三读感受意境,晓悟作者心声,与作者产生共鸣。

2.提供给学生较为丰富的相关资料,经过学生讨论、释疑等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浅层意义,并挖掘其深层内涵。

3.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开拓视野,深化理解。

4.提供例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写作赏析文章,从根本上把握诗词语言的合蓄凝练性与跳跃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感悟作品的境界。

(二)媒体设计:powertointxp课件。

(三)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步骤与教学设计意图:

温庭筠有一首词《望江南》,大家可能都背得出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这是一首思人的词,描述的是一个少妇对久离故乡的丈夫的盼望,意境很美。古诗词中有很多是表达思念之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对家人思念的宋词,苏轼的《水调歌头》。板书课题、作者。

(说明: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营造一个相对熟悉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调动相关的信息储备,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已经学过“词”,请学生回顾与“词”相关的知识,教师补充:

“词”在古代是一种配合乐曲用来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宋朝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因为一首词中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辛弃疾有词集就叫《稼轩长短句》。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派。婉约词派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欧阳修、柳永、李清照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其词作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大气、恢宏,辛弃疾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词都是可以唱出来的,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有什么区别呢?古人总结说,如果是苏轼豪放的词,那么必须要一个北方的山东大汉敲大鼓,然后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如果是柳永婉约的词,就只需要一个小姑娘拿一个快板就可以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词都有词牌,词牌规定着词的句数、字数及音律。(展示课件“词牌”。)。

(说明:温故,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延伸,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本文的学习提供相关的知识基础。)。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检查预习,让学生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老师提供相关补充(展示课件“作者”及“背景”)。明确: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是一位诗、词、文均有很深造诣的全能文学家。他既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写作背景:本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节;“怀子由”的原因:作者正任密州太守,而他的弟弟子由则在济南,不见已经七年;情感基调:欢度佳节的愉快和牵挂爱弟的情怀(这也是写作的缘起);总体艺术特色:高旷的胸襟、丰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艺术构思,所展示的艺术形象广阔而深刻;主要情感内涵: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既有出世思想,更有恋世深情。要求学生齐读词的小序,并阅读注解。教师做适当补充,引导学生明确本词是一篇中秋怀念亲人而生发感想的文章。

(说明:了解相关背景是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一个必要环节,即所谓的知人、知事、析文。)。

(2)听课文朗读录音,消灭字、词障碍。(展示课件“朗读”)。

(3)学生齐读全文,并结合注释弄清词作大意,看其上阕与下阕表达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有不明白请学生举手。(展示课件“注释”)。

(说明: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把学生推到学习的最前沿,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同时,也为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赏析课文提供反馈。)。

(4)学生模仿跟读,读出词的味道。(展示课件“朗读”)。

(说明:朗读是学习语文,特别是古诗词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去领略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为下面继续深入理解词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2.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1)《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其豪放词风在本词中是如何体现的?

(让学生相互之间先充分讨论再回答。)。

明确:中秋佳节,作者望月思人,不免孤单寂寞,满腹疑问无人倾诉,乘着酒兴,质问青天——“明月见时有”、“今夕是何年”、“何事长向别时圆”。将青天拟人化,人与天对话,想像大胆奇特,感情奔放豪迈,笔墨酣畅淋漓。“把酒”、“归去”、“弄清影”几个词语同样有一种挥洒自如的气派。

(2)本词的中心形象是什么?它在上、下阕各起到什么作用?

(让学生相互之间先充分讨论再回答。)。

明确: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合人事,表现了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特点。上阕借明月自喻清高(“高处不胜寒”也因此成为名句),下阕用圆月来衬托别离(名句很多,展示课件“名句”)。

(3)学生齐读全词,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其中的语气和语调该如何处理。

(说明:宜多让学生体会、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激发,在相互启发中,深入理解,同时,教师作适当点拨,让学生的理解能更开阔一些。)。

3.欣赏品味及课堂训练。

(让学生相互之间先充分讨论再回答。)。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品读,体会其中的“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和“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

(2)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正因为蕴涵了人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

(3)引申:1998年是农历兔年,结合本词,想想看,如果你在某个特别的日子要给你的最要好的朋友寄一张postcard,你认为可以写上哪两句话比较妥帖而又有创意?(提示:“玉兔”同“蝉娟”一样,在古代都是月亮的别称。)。

范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玉兔”。

(说明: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深化自己的理解,并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和意识。)。

(4)你有过与亲人或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的经历吗?如果有,能不能回忆一下当时你思念他们的情境和心理活动,并把它描述出来。

(说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来理解和领悟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把握苏轼千转百回的心理活动,深刻体验。)。

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先是因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法排遣而向青天发难,进而释然,语气愈加旷达,感情也进一步升华为对天下之人的美好祝愿,对生活的信心也更坚定。

学生齐读全词(教师写提示),并根据黑板上的提示(每句的第一个字)当堂背诵。

1、学生在总结、讨论本节课学习所得的基础上,对词境做出一定水平的赏析、发言。

(说明:通过上述各步骤的学习,学生对这首词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感受,但要完全进入词的意境,必须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所得通过明晰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也是对学生整理信息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2、比照阅读(下发材料),细致讨论研究赏析类文章如何来写,布置作业。

苏轼是宋代一位杰出的作家,他的诗文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也带有那个时代一般的特色。要理解宋代诗文的发展及其成就,苏轼正是一位理想的代表作家。

宋代诗文是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的尾声,这时市民文学已经出现,跃跃欲试地将要取正统诗文的地位而代之,这倾向到了元明两代就全然是市民文学的优势了。而宋代则还是过渡时期,这时正统诗文为了保持自己岌岌可危的阵地,一方面表现为浓厚的保守倾向,一方面则力求不辱没过去黄金时代中所曾经获得的光荣;一种中年人洁身自好的要求,一种近于清秋气象的心情,便成为诗、文、图画甚至于哲学(例如理学)的共同的基调。这时代的特征,说明封建文化的青春创造时代已不再来;但是还力图在往日的基础上别开生面;这在诗文方面,苏轼就是一个代表人物。

先秦是古代的散文高潮,建安以至唐代的诗歌高潮,到了宋代已经不复成为澎湃的力量;这时要想推陈出新,自成一个局面,于是宋代的作家便把两者的力量结合起来,想要写出一种近于诗的文,与近于文的诗,也就是要说理中带有抒情,而抒情中带有说理。这倾向开始于中唐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与韩愈的“以文为诗”,到了宋代就成为普遍的发展。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属于前者,苏轼的《赤壁赋》等属于后者,二者间的距离只是程度上的不同罢了。

封建时代的正统文学是以游宦生活为中心的,苏轼的一生写作也不例外;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态度,也正是苏轼的政治态度;苏轼在政治上的保守倾向与其局限性是无可讳言的,然而他想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番事业,不慕荣利不追逐富贵,这也是无可讳言的。在他的作品中直接干预生活的诗篇,像《吴中田妇叹》等。这一类近于讽谕诗的写作,在苏集中并不在少数。然而限于那个时代,也限于自己的政治认识,最后他终于爱上了陶渊明,自称“东坡居士”,这个元结、顾况、白居易都曾经走过的道路,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这样的基础上,继承着屈原宋玉以来美人香草的比喻,布衣寒士的“坎咏怀”,与庄子的富于理趣的散文,于是出现了苏轼行云流水般的风格与超尘出俗的造诣,这里有着那流传人口的前后《赤壁赋》;其中尤以《前赤壁赋》,诗情与理趣融会无间,成为宋代杰出的佳作。而我们如果能够理解《前赤壁赋》,也就不难理解《水调歌头》与《念奴娇》,所谓: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里一方面是政治态度的高洁,一方面是政治抱负与政治生活的怀念;而《前赤壁赋》在“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下,也紧接着说: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又正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另一种写法了。至于: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这不正是整首“大江东去”的主题吗?

苏轼的天才成就,当然也还是植根于他思想感情的深处,这思想感情形成他的性格,也形成他的风格。苏轼肯定是一个有着可喜的性格与风格的作家。这“可喜”究竟是为什么呢?如果这里没有我们觉得值得肯定的东西,那么它就不会让我们觉得可喜。而追究这个原因,我们就会发现苏轼是一个带有鲜明浪漫气质的作家,这浪漫气质对于封建时代来说,乃是一种要求个性解放的力量,曹植、阮籍、陶渊明、鲍照,以至唐代的许多诗人们,都曾以不同的面貌体现了这个气质。这里有反礼教,反庸俗,反等级,反权贵等向往自由平等的思想意识与感情,当然这种自由平等也只是中国古代封建时代的事物,然而它却是那个时代中民主的力量,而这些又都通过诗人们的个性表达出来,这个性因此不只是属于个人的,而是与时代的脉搏相汇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觉得可喜的缘故。而对于宋代来说,正是封建文化走向保守的开始,这种浪漫气质就尤其难能可贵,然而因此它也就是更为孤单的。苏轼的“行云流水”的风格以至于“大江东去”的豪放气概,说明了个性的解放,而前人对于苏轼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评语,又深刻地说明了他在那个时代中的孤单。所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正是他的豪放。所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正是“不食人间烟火”了。这感受事实上贯穿着苏轼很多的作品,它使我们真正接触到一种“遗世独立”的感情;这里是清高,也是冷清,是满腔的热情化为洁身自好的形象,所谓“起舞弄清影”者是也。而这些形象又往往是通过苏轼所特有的“理趣”而表现出来的。

前面说到宋人诗文中把说理与抒情统一起来的特色,然而真正能达到“理趣”的造诣,也还是苏轼所特有的(后来豪放派词人中,也偶有这个特点),所谓“理趣”就是说理或发议论又是通过形象的思维表达出来。好发议论原是宋诗一般的特色,在苏轼的作品中自然也到处可见,《水调歌头》的下半阕,就可以说是完全在发议论,然而这因此也就并不是最好的成就。最好的成就应该是发议论而没有发议论的痕迹,《廿四诗品》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才是“理趣”的造诣,这里我们应当说《水调歌头》的上半阕的成就远远高过于它的下半阕。苏轼有一首《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定;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也就是前人誉之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代表作,而其所以会“不食人间烟火”,就正在于它的耐人寻味的“理趣”。这是一种说理的形象语言,他仿佛认识了生活中什么更深的道理,一种从一般概念中发人猛省的体会,一种洞彻心脾的观察力的实感,于是把千言万语都化为生动的形象;而从这个形象之中,我们感受到诗人有多少的议论要脱口而说出啊。而《水调歌头》下半阕中的议论,其实就正是这上半阕中思维的脱口而出,然而那究竟只是脱口而出而已,诗人的全部议论是发不完的,千言万语则仍然是在那上半阕的诗句中。

从《前赤壁赋》说,诗人是把传统的“赋”散文化了,这也就是诗与文的统一。从《水调歌头》和《念奴娇》说,诗人则是把带有市民文学倾向的词,诗文化了,这个我们只要一对照柳永的词就会明白。词在中唐以来是与市民文学同时发展起来的,它的以爱情为中心的主题是同于市民文学的,它的终于要走向通俗的曲去,更是市民文学发展的道路。到了宋代,柳永就正是大力地把词向这个方向推动,然而这也就是意味着要脱离正统诗文的轨道。苏轼很看不起柳永的词,说它太俗,其中心的缘故就在这里。而苏轼自己却是要把词的发展拉回到正统诗文的轨道上去,这里一方面固然能使得词从生活较小的领域中接触到正统诗文已经获得的广阔天地,而另一方面则究竟是一种文学史上保守的倾向,在这里有助于苏轼的则仍旧是他的浪漫气质。这浪漫气质使得苏轼又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正统诗文的局限,与市民文学有了共同的基调,这在《念奴娇》一词中表现得最为明白。

《念奴娇》的主题是一个历史凭吊,而这个凭吊是通过对于“千古风流人物”的向往而表达的,而这个“风流人物”虽然还是继承了“魏晋风流”的传统,却又增加了新的东西,那就是特别强调“周瑜”这样“少年英俊”的人物,这就使得到了宋代已是保守的中年人的正统文化中得到了一种青春的活力。像: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这乃是正统诗文中所从来不重视的,而在词曲中则被广泛的歌唱着,这里诗人在古老的历史凭吊中弹出了新鲜的调子,它的风流豪放,与一个“周郎”这样的典型性格统一起来,也就是正统的诗文与新兴的词的统一。这里有着封建时代文学中浪漫气质的更为丰富的涵义。

浪漫的气质,豪放的风格,壮阔的波澜,发人猛省的理趣,这些就构成苏轼行云流水般的形象语言,为宋代的诗文平添了无限声色。

(说明:本环节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还可以站到更高的高度上来把握,引导学生明白知识的高峰是无止境,从而让学生明白今后语文学习的方向。)。

1、背诵这首词。

2、苏轼虽是豪放派词人,其作品中也不乏有婉约柔美的。课后将本文同《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作比较阅读。

3、阅读下面两首苏轼的词,任选一篇,写一篇赏析文章。(下发材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附:

板书设计:

思念亲人——借明月自喻清高——用圆月来衬托别离、升华为美好祝愿。

文学作品是各媒介,是作者和读者之间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平台。文学作品都必须具备形式和内容这两个要素。分析、把握、领悟文学作品就不能离开对这两个方面的结构和整合。同时,欣赏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是读者深入到作品营造的意境中去,和作者同情共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并激发起读者对自己某些人生经历的联想,即与作者产生“人生经验的通感”。

有鉴于此,在本文的教与学的设计中,重点突出了学生自己的领悟与探究,教师为此提供了相关的资料信息,起到了一个引导和支撑的作用。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学生营造一个逼真的学习情境,在学生自主建构中完成学习任务。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胡仔《苕溪鱼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我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教这首词的。讲完这首词感觉收获、失误都不少。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关于这首词的字词的解决,主要是通过课前预习和教师的范读来解决的。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没有再拿出来单独识记。

二、教师的范读和学生自读结合。

三、作者苏轼的资料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的处理。我们以前对苏轼介绍较多,这里不必说的太多,所以一提带过。关于词的背景则需重点说明,这是深刻理解词的内容及作者感情的基础。对此,我很矛盾,这一部分是理解词的重点,同时又要节省时间,所以再三思考后决定在小序中讲解。先由学生介绍,教师“兼”字引出弦外之音,补充写作背景。

四、上阕下阕的教学。为了顺利得到板书,我先上阕后下阕的顺序讲解,本着讲解和学生发言结合的原则,学生回答到的,我部分的补充。最后得到了我想要的板书,并在讲解中说明什么是想象和联想。

五、在理解的基础上研讨两个问题,升华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六、背诵。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讲解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七、关于想象和联想的练笔。学生们表现的特别好。时间短,习作却很精彩。

八、再次走进《水调歌头》师生倾听、共唱王菲的歌。

以上是我这节课简单的教学环节,在完成的过程中,我有收获也有失误,反思的东西很多,也许我的笨笔只能写出一二。例如,因为满脑子的时间不够,所以对词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是不深刻的;为了得到板书,我近乎是填鸭,没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空间;联想和想象的讲解不及时;课堂小结做的不好;没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设计这节课如何教学的时候,我很乱,了解的东西越多就越无从下手,觉得该讲的东西太多太多,一节课我想呈现太多内容,讲完这节课后,本该轻松了。可是,总是无法释怀,觉得重要的东西并没有讲解到位,做教师很可怜,如果她的课上的不舒服,她会好久不舒服。谈谈收获吧,我大胆的尝试范读,好多语文教师不敢做的事,虽说我做的不够好,但是我做了,自己觉得给力,我的不足是大家看在眼里的,收获只有自己知道,在以后的工作中受用。

教学的路还长,我会继续努力,尽全力做好这份让人痛并快乐的工作。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2、提高欣赏能力,情感体验深刻。

录音小黑板。

一课时。

一、导入:中秋的月亮皎洁无暇,举家团圆的人们其乐融融,可是,在这本应团圆的日子里,又有多少离人看着这明月,黯然神伤。

二、听朗读录音,感知全诗。

1、教师播放录音。

2、学生仔细聆听。

三、写作背景介绍。

1、学生汇报收集的材料。

2、教师补充介绍。

四、初读全诗,领会意境。

1、学生翻译全文。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

2、提问:这首词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呢?

五、再读文章,体会感情。

1、抓住重点词句,说说作者表达的感情。

(学生抓住文章中的语句,结合自身的感受说一说对这首词的理解。)。

六、课外延伸,拓宽知识。

1、提问:你们还能说一些咏月的诗句吗?

2、学生交流汇报课外收集的诗句。

七、听音乐,加深体验。

1、教师放《二泉映月》、《花好月圆》音乐。

2、学生仔细听音乐。

(提问:这两首曲子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你能听出来吗?)。

八、配乐朗诵,加深印象。

学生集体朗诵。

九、课堂小结。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为此,老师想给同学们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就在后面。对啦,今天学校领导和语文组全体教师都来到了我们班,一起见证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美好时光,也为一睹我们185班同学的风采。相信你们能用你们的妙语连珠,用你们的真知灼见,用你们热情似火让在座的老师叹为观止,有没有信心?(有!)会不会喜欢老师后面送的礼物?用掌声来给我答案,也让后面的老师感受一下你们的热情。(掌声热烈)。

打开书191页,板书:水调歌头。

1、“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什么?(词牌名)。

2、请一名学生说说他了解的苏轼。

师小结:是啊!苏轼一生坎坷,官运不通,可以说是一个政治上非常失意的人。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正音、句读。

2、自由朗读指名吟诗(扮苏轼,表演读,气氛热烈)齐读。

3、小组学习:质疑释疑。

4、分析:

(1)齐读词前小序,从小序里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作词时间、当时情形及缘由。)。

(2)速读课文,小组交流,这首词的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请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望月、思圆)。

孤寂、苦闷,与“高处不胜寒”的嫦娥同是天涯沦落人。

(4)整个上阙,作者没有只字片语涉及到孤寂,却时时处处让我们感觉到孤寂。这就是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老师也想让同学们感同身受,发挥你的想象,假设你就是苏轼,面对一圆月、一清影、一孤树、一壶浊酒(老师即兴作简笔画),极写当时之孤寂、郁闷的心情。记得,要感动你我,必须得先感动自己,让感动流泻于我们笔端!

(学生写作几分钟,后请几位同学展示成果,师生评价。)。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是啊!月光如水,地上藻荇交横,乃竹柏影也,微风轻拂,树叶婆娑,沙沙作响,似情人的呢喃,如好友的窃窃私语。“我”双眸痴痴凝望孤月,把酒临风邀圆月,无奈何,月光融融影子单,长夜漫漫何由彻。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惟有歌能释怀,细心聆听,共同感受《久别的人》(播放歌曲)。

这首歌可以说是作者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他是多么渴望家人重逢、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来排遣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啊!所以呀,才有了下阙的怀人思圆。

(5)齐读下阙,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怎样?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旷达乐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然规律。没有离别的悲伤,哪来相逢的喜悦?更何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哪里月不圆,何处月无光。即使天各一方,但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的是同一轮圆月。

(6)此词之所以为不朽之佳作,是因为它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词中的许多句子已成了我们今天许多人失意苦闷时心灵按摩的良药。自由地朗读诗歌,说说你对词中哪句话感触最深,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生各抒已见。)。

师小结:是啊!人生是一道风景,快乐是一种心境。春看桃,夏看柳,秋观菊,冬赏雪,月圆是诗,月缺是画。风柔雨润,花好月圆,能不让我们赏心悦目吗?让我们以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一起去聆听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明月几时有》,唱熟了这首歌,词你也就能背了。一举两得哦!

四、唱“月”

(学生表现踊跃,唱到情深时哭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中的最后一首词。《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苏轼通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营造了天上人间的清冷意境,写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终以乐观旷达情绪作结。全词蕴涵深邃的哲理趣味。

我们班的学生,他们平时阅读的习惯不是很好,阅读的数量,语言、知识的积累都比较缺乏。学生中绝大部分平时都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对于诗词等文学类的阅读就更加少的可怜。此外,基于初中生来说,平时生活积累、人生体验也较贫乏。而对于古词这种对语言感悟,对人生体验要求较高的文体来说,学生的阅读品味更是一个难点。

关于教法,有一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如果读书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中学生,而书的作者是民族与世界、人类的大师、巨匠,那么,这样的读书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要能形成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四者之间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兴趣领会、认同作者的情感和编者的意图。据此,我先指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并采用情境法、诵读法、讨论法等来激活学生的思想,开拓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对文本的探究。

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引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整体把握作品,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材料,还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

课堂教学要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准备以诵读感悟作为总的学习方法,以讨论探究为深化理解的手段,具体操作步骤为:

(一)情境激趣,整体的初步感悟。

(二)听、读、诵,自主研读体味。

(三)重点词句讨论探究、品味赏析。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等要求,本课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诗词,疏通大意,落实背诵要求。

2、理解苏轼因政治失意、手足分离而心情抑郁惆怅,最终心胸开阔豁达的心理变化过程。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感悟诗词创设的完美意境。

其中联系苏轼的生平经历,品味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意味,理解苏轼旷达心胸为教学重点;理解词中所表达的作者想回朝廷而又心怀恐惧的矛盾思想是教学难点。

新教材入选这首诗歌,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体会作者强烈的苦闷心情和豪放自信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品读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于鉴赏诵读课。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课时。

问学生有关写月亮的诗句或故事!

1、自由朗读,要求读得流畅,读准字音和节奏。

2、抽读、齐读,初步体会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3、讨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4、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后再齐读全首词。

1、先独立思考下面问题,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1)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呢?(苦闷、惆怅、忧伤、孤独、难过等)。

(2)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矛盾,还怕寒冷)。

(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2、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

3、讨论: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却和亲人分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学生探究、讨论,老师巡视、参与、指导)。

4、全班同学再齐读全首词,归纳总结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1、通过学习这首词,你最喜欢词中哪一句或几句?请说明理由。

2、试背诵课文。

3、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那我们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我们应该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

1、熟读背诵。

2、抄写你认为好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板书设计: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板书!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