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下面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教案模板,希望能够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教材分析:《儿童在游戏》是苏少版小学音乐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旋律简单又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歌曲为二拍子,大调式,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乐句的旋律和节奏完全相同;第三、四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稍有变化。歌曲用简单、儿童化的语言,表现了孩子们玩各种各样游戏时的快乐心情,天真的孩童形象自然溶入其中。
v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展现小朋友们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成长状态。表现自己玩游戏时快乐的心情。
2、通过游戏活动,熟练模唱《儿童在游戏》曲谱,并通过演唱发现旋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饶有趣味地参与儿歌诵读、节奏声势练习、音高模唱等音乐活动,表现出较稳定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综合表现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玩中体验音乐的趣味和快乐。
v教学重点: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v教学难点:熟练模唱曲谱、区分旋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游戏情境,所出示的旋律均借助游戏活动呈现在学生面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充满童趣,使学生在情境中快乐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从旋律入手,学唱、创编旋律:
本节课在设计过程中,教师深挖教材内容,结合学生能力进行设计。学习旋律时,依旧紧扣游戏这一主题,教学中从旋律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旋律的特点,找出相同旋律,学唱旋律,通过听辨,分组竞赛等活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由浅入深,为后面歌曲学习做铺垫。
3、挖掘歌词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创编热情:
在歌曲拓展部分,教师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充分挖掘歌词留给学生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创编歌词。需要学生创编歌词的地方用填空的形式出现,一方面规范歌词的韵律,一方面给学生降低了一定的难度,避免了学生想象的随意性。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创编后请学生演唱自己创作的歌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的成就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动”“评”“唱”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练习节奏,找出相同旋律,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把握歌曲内容。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否在导入部分抓住学生的新,激发他们的兴趣,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本节课的课题是“儿童在游戏”,所以在课程设计上我以“游戏”为中轴线,以游戏导入,在游戏中学习节奏,模唱歌曲旋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一)用游戏导入、课堂的一开始我便采用,游戏“击鼓传花”的方式导入节奏练习,老师将本节课的三个不同节奏类型在击鼓传花的过程中,敲击出来。
例如:1xx(整个传花过程中使用该节奏型)。
分三次将2xxx3、xxxx展示出来。
1、xx加油声青蛙呱呱叫2、刷刷牙xxx3、小鸡叫布谷鸟xxxx}。
二)游戏“开火车”
进行节奏的创作训练,每次由四个学生分别当做火车头和车厢,其中一人举。
2/4拍拍号当火车,其他人分别举起手中的1、xx2、xxx3、xxxx。
三张卡片当车厢,(提示只有两节车厢)请同学们考虑他们可以组合成何种形式并思考该如何演奏。
三)游戏“找到双胞胎”
例如教师出示旋律,然后请学生从凳子中找出相同旋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能最快找出,并且又能准确模唱出旋律(给予奖励)在此基础上共同模唱以学习旋律。
{设计意图:听辨是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分组,展开讨论,共同找出与教师所出示的相同旋律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小组竞赛唱出旋律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激发了低年级同学好胜的心里促进了课堂教学内容更好的吸收,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听辨、模唱旋律的能力。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唱歌曲。
通过听音乐——找情绪——接口唱、分角色——找出相同旋律——完整表演唱等不同形式学习歌曲,形式丰富淡化了教师的教,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地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接唱要求学生不但要唱出自己的旋律,还要求学生倾听他人的旋律,让学生养成聆听的好习惯,加强学生听记旋律的能力。
五)拓展游戏“旧貌换新颜”
老师出示乐句。
一会()啊,一会()啊,
一会聚到一起啊,()比一比。
让学生分组讨论1、可以加入那些游戏名称?2、如何加入?
3、教师指导,学生展示自己创编的歌词并演唱。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创编的方法,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作热情,同时也丰富歌曲的内容}。
六)最后在学生创编展示的活动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咱们从小讲礼貌》选自鄂教版第三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一个单元主题很鲜明,通过欣赏《讲礼貌》《对不起和没关系》《让座》以及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来教育小朋友们“从小讲礼貌”。选择这一课,是这一课相对于前面几个单元的内容知识点有了一定的深度,也有了一定的难度。即对不同节奏型的接触。还有就是如何在歌曲中深透节奏型,让学生能够熟悉它,掌握其节奏与节拍。挑战这个难度我觉得很有意义,歌曲教学现在落入一种很粗糙很模糊的教学模式,课本上很多基础的知识点都在淡化甚至完全忽略掉。二年级正是接触基础的最好时段,因此我想突破普遍畏难的心理障碍,给一点实惠的东西给学生。
低年级教学主张趣味性教学,让一些难点的知识通过一些趣味的活动来解决。这一课就安排有一个很好的趣味性活动,即通过朗读平时大家常说的礼貌用语来具体形象感知一些抽象的符号性的音符节奏,既让孩子不知不觉地学习了歌曲中的一些基本节奏,又完成了对孩子讲礼貌的教育。课堂具有了挑战性,又加入了趣味性,就不会再那么单调,那么乏味。
虽然认识节奏作为这节课是一个难度的知识点,但是毕竟是二年级的学生,而且是刚接触,只能让他们先感性认识,通过“您好”“对不起”“没关系”“谢谢”“早上好”等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来练习拍读。
第二个目标是继续巩固已学的音阶do---sol.并认识新的唱名“la”,能独立视唱歌曲《小星星》的曲谱,练习音高的稳定和基本节奏的稳定。为进一步的视唱能力提高打基础。
唱会歌曲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歌曲教学一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对音乐形象的感受力。习惯跟音乐轻轻划拍子,并结合新学的节奏初步尝试按节奏读歌词。这是基本技能的要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上,一是用活泼自然、甜润明朗的童音来表达早晨“晨风吹阳光照”那种愉悦的心情;二是通过歌曲表演和《对不起和没关系》的欣赏中进一步明白要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学会歌曲并明白从小讲礼貌是这节课的重点。还有音高的'辩听和视唱基础训练的复习虽不是重点,但是这个巩固教学为歌曲中基本的节奏拍击和简单乐句模唱的难点教学起到帮助作用。
围绕这些问题,我承接前一课《小星星》的内容设计了一系列富有童真童趣完整的情境。即始终以小星星为情境创设点,以童话人物的形式参与这堂音乐,让学生感受新奇,也感受互相对话和学习的快乐和轻松。具体过程如下。
星星卡片6张,头饰一个,摇铃一个。课件音乐。琴一架。
(一)回忆《小星星》,咱们班的小星星为大家表演学过的歌曲。
要求是跟着伴奏表演唱。这是课的开始,是一个热心活动,意在放开学生的情绪,给予他们展示的舞台,满足他们表现的欲望。然后简单评价奖励小星星头饰。
(二)与星星交朋友——音高练习,分三步逐渐深化。
1、“小星星”——闪亮登场,认识新唱名“la”。(以学生戴小星星头饰自我介绍的方式和孩子们打招呼认识)。
2、听唱这些音的音高。先随意指音唱以及音阶和手位动作,然后听音唱。
3、视唱《小星星》曲谱。先独立视唱。然后用琴帮助完成。这里先预设给学生一个难度让他们自己先体验,预设他们可能会出现磕磕绊绊,于是再通过老师伴奏来辅助,是他们顺利过渡,从而也体验到我会识谱的快乐感。
(三)新歌学习。
2、播放歌曲。(课件)。
听时要注意对学生聆听的要求,看谁听得认真,还会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拍子。老师要灵活启发,观察学生的个体表现,即时鼓励,引起其他同学的积极学习。
3、初步感受歌曲,学会体验歌曲的情绪与表达的思想。这个环节不可忽视,这使给予学生自由感受和抒发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感受的能力。
启发感受:师唱“晨风吹,阳光照,红领巾,胸前飘”然后说:“同学们,你这会儿想到的是什么?(早晨欢欢喜喜进学校)你的心情怎么样呢?有没有哭着鼻子上学啊?”
歌曲歌唱了小朋友们什么?引出礼貌用语“老师——您好——,同学——你早——”“没关系、再见、谢谢、对不起”。
4、节奏认识。这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音符的时值还没有概念,完全不懂。所以结合这些礼貌用语来形象感知这些节奏。以游戏的方式“找朋友”,先出示这些节奏型和礼貌语,让学生连线试试。(课件操作)然后读一读礼貌语,感知它的节奏,再读节奏。节奏读时直接用音高的练习,训练他们综合能力。
老师趣味调节课堂气氛:哎呀,同学们不仅懂得讲礼貌了,还学会了有节奏的将礼貌用语,真行。(我们来考考后面的听课老师,看他们会不会有节奏的礼貌了?)。
5、放松情绪,再听歌曲一遍。要求用愉快的表情和身体律动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拍子。
6、第二难点教学:歌曲部分视唱。
(1)出示第一句曲谱,自由唱,一齐试唱,换做一个音高唱节奏,再跟琴唱。
(2)数数共有多少个小节,圈出唱"la"的音。还有哪些小节有不认识的节奏。提出重难点:跨小节连音线的唱法。休止符的断音唱法。(这里不要太突出教学,花费太多时间,简单教学生能划准拍子就行了)。
(3)起立,划拍跟老师琴模唱“啦”,唱到“la”音时踮起脚来,低音的就蹲下来。两遍:一边跟唱,一边齐唱。
7、唱词。
(1)按节奏读歌词。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但是这是唱准歌曲节奏基本。慢慢地接触习惯之后就会越来越熟练,能力越积累。所以也只是初步感受一下就行。重点帮助学生读好一字多音的地方“老师您好,同学你早”一句。
(2)跟琴声先慢速唱词。先分句一遍,然后跟伴奏一起完整唱。不要过多遍数地分句唱,让学生跟琴唱这样可以建立歌曲的完整形象,也锻炼他们独立听唱的能力。
8、放音乐伴奏,学生轻声试唱。若有不能完成的地方,老师及时帮助。
9、歌曲升华。学生在基本能唱之后,变换形式,调节学唱的疲劳感,让学生分成两组面对面站立,放音乐原唱,学生一边跟唱,一边自由创编动作。
(2)学生听原唱一遍。说说,咱们能跟它唱的一样好吗?那怎样来唱呢?(引导学生有表情地,声音要自然愉快的,不要喊唱,不要搞个人主义,抢唱。)与原唱比一比,挑战学生的积极性。
(3)歌曲表演,自由动作创编。升华歌曲的主题,在表演中体验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对站。播放音乐自由表演动作。看谁最快乐,最有礼貌。
再来一遍,学生可自由三人组合,扮演和好朋友,可下位表演。
四、欣赏《对不起和没关系》结束。
师:在平时生活中,咱们还会碰到很多不愉快的事,比如把别人绊倒啦,把别人的本子错拿回家了,还有到黑板来把别人的脚踩了,那咱们该怎么做呢?咱们来听听一首对唱歌曲《对不起和没关系》。
愉快下课。
《风车依呀呀》这是一首农村儿童生活题材的歌曲。它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反映了农村孩子从小爱劳动、关爱父母的好品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曲调欢快、活泼,富于儿童情趣。歌曲为不规则的一段体,由五个乐句构成。其中,第五乐句和反复后的结束句为扩充乐句,用衬词“依呀呀”的多次重复进一步展现了儿童天真、纯朴的形象和热爱劳动的美好心灵。
1、积极创设、营造教材主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逐步领悟、形成“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培养“热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情感、态度。
2、继续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表达感情。
3、在创设的情境中欣赏器乐作品,积极展开想象,感受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之。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了。
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功夫不足。我听过少的音乐课,也看过很多老师的教案,总发现我们的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他们经常在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他们只想课堂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神经质的信息输入不是单一的,应该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想而知了。
本课是一节听赏课,《阿细跳月》是反映我国少数民族彝族阿细人在月下跳舞的情景。我在设计本课时除了让学生欣赏到《阿细跳月》的歌曲外,还让学生学习一些“跳月”的音乐知识,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彝族音乐的特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面对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的出发点。
2、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也是师生共同学习活动的平等参与者,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因此,教师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3、教学在学生自悟、自学、探究的基础上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5、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习。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的低年级,他们已经初步撑握了音乐的一些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新的知识也接触的比较快,并能对所学充分发表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能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对人和事物有了自己的初步看法,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予正确引导的关键时期。本课在设计时紧密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愉悦性,通过欣赏、创编等音乐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音乐艺术的启迪。
1、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初步感受彝族“跳月”独有的欢快、热烈情绪,想象音乐所表现阿细人跳月时的欢乐情景,并乐于与同伴一起分享音乐创作的喜悦。
2、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能初步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并感受力度、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3、学习四五拍子,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型,学习彝族舞蹈的简单舞步。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为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环节:节奏引入,激发兴趣。
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两条节奏,第一条节奏引出四五拍的节奏特点,第二条节奏练习阿细跳月的基本节奏型,两条节奏都跟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入有趣的词来练习,让学生在学习节奏这一枯燥的环节上不感到乏味,在这一环节上基本本达解决了教学重点。
第二环节:听赏乐曲完成目标。
本课设计三次让学生完整的欣赏乐曲。第一次让学生完整听,感受乐曲旋律的欢快跳跃的感觉,第二次听时让学生思考问题去听,第三次让学生跟着乐曲作“跳月”的动作。三次整的欣赏学生对《阿细跳月》又有了新的了解。
第三环节:介绍乐曲,丰富知识。
学生对《阿细跳月》的了解非常的少,教师简单的介绍它的知识,再一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兴趣更加的浓厚。
第四环节:听唱旋律,解决难点。
这一环节中,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主题旋律,并能够跟着老师来学唱《阿细跳月》的主题旋律,还能够自由地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学生在这一环节中非常活跃,与教师的互动也很和谐。把课堂推上了一个小的高潮,不知不觉中解决教学难点。
第五环节:师生“跳月”,尽情参与。
教师和学生加入彝族阿细人跳月(跳舞)的队伍,在音乐声中共同欢庆。教师和学生围成圆圈参与音乐表现,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深刻地体验到《阿细跳月》的情景。
5、小结本课。
以上是《阿细跳月》的说课设计,为学生创设了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我叫……来自……我说课的题目是——《秋》。下面,我将从教学设想、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反思四方面来说说我的这节课。
一、教学设想。
二、教学目标。
运用网络功能和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使学生自主学习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培养学生初步的利用学习资源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动手操作、人机对话的学习能力,体会学习的快乐。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制作了这一课的课件。(演示课件)]。
三、教学活动。
1、“情景导入”——说秋和赏秋。
“说秋”——通过对秋天的描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秋天的印象,
为理解歌曲做铺垫。
“赏秋”——通过对秋天画面的欣赏,体验秋天丰收的季节,从而感受歌曲热情、欢快的情绪。
2、“歌曲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件”学会演唱歌曲、学习表现歌曲。
我根据歌曲音乐,设计了一个“森林音乐会”的童话故事,因为是低年级的学生,我对学生说:要想参加森林音乐会,必须先学会四个本领。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然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如:本领一、你能敲出小兔子敲鼓的节奏吗?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歌曲节奏,因为节奏是一切音乐的开始。(视频)本领二、听听小动物唱的歌什么地方的音乐是相同的?让学生关注音乐,达到记忆音乐的目的。(视频)本领三、你能演唱歌曲吗?试一试。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尝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视频)本领四、你能根据歌曲的情绪为歌曲配伴奏吗?启发学生用音乐课件提供的伴奏型或自己设计伴奏型为歌曲配伴奏,烘托歌曲气氛。(视频)。
3、“表现歌曲”这也是完整演绎歌曲的过程。让学生在歌曲学习以后,根据对歌曲的理解来表现歌曲。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准备,按自己的兴趣自如地参与活动……(视频)。
四、教学反思。
优点:
1、利用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态的、趣味的、形象的自主学习音乐的平台,使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和音乐课件自己动手操作学习歌曲,突破了在传统的音乐课里课件只能提供给学生“看”、“听”的作用,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兴致,效果好。
2、利用计算机自主学习是本节课的主要措施,这样形式的个性化学习、个性化表现,学生以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方式理解歌曲、演绎歌曲,歌曲的表现非常丰富、多样。
不足:
由于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差异,存在学习水平的不均(如慢、不熟练等)。相信随着操作技术的提高,这样的现象会改变,学生能更自如地学习。
“loading=”lazy“src=”/0p/l/"。
教学目的: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点、线和色彩表现欣赏音乐的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前准备:cai课件、角色头饰四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游戏“幸运大比拼”
同学们,江阴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活力课堂”,你们看过了吗?精彩吗?我校代表队经过层层角逐,已进入最后的决赛了!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项游戏:“幸运大比拼”。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参赛方队:齐白石方队,贝多芬方队,徐悲鸿方队,刘天华方队。
我们的口号是:“幸运大比拼,爱拼才会赢!”(学生复述)。
2、游戏抢答。
师:下面让我们进行第一项活动――听音乐。
听这些音乐是由哪种乐器演奏出来的?
生:(1)古筝(2)二胡(3)琵琶(4)笛子。
3、揭题:
师:刚才我所欣赏的音乐属于听觉艺术,美术又是一门视觉艺术,怎样才能把听觉艺术变成视觉艺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听音乐,画感受》。(板书)。
二、讲授新课。
(一)点、线表现音乐。
1、听一段打击乐,学习折线表现音乐。
师:老师请问同学们一段音乐(播放),同学们,听这段音乐你想干什么?
生a:我想跳舞,想用脚步声模仿。
生b:我想把音乐画出来。(请这名学生上黑板画音乐)。
师:为什么你要把这段音乐画线,这样的折线呢?请你说一说好吗?(分析折线表现节奏)。
生:音乐的节奏慢快、强弱不同。
生:(略)。
师:你为什么把这段音乐画成这样的波浪线呢?
生:(略)。
(二)听《好汉歌》,你们可以跟着唱一唱。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一段豪放的音乐(播放),听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生:梁山好汉的豪迈洒悦,风风火火热闹的场面。
师:这种心情又让你想到了哪些色彩?(说一说学生的体验)。
生:黄色的土地,红色的战场,绿色的山林。(暖色多还是冷色多呢?)。
生:跳动的红色和黄色让我兴奋、激动……。
2、尝试用点、线和色彩表现音乐。
生:一条小河,美丽的白塔,还有小朋友们在划船。
师:这首歌又让你想起了那些色彩呢?你觉得冷色多呢?还是暖色多?
生:红色――小朋友们玩的很开心,绿色――小河两岸的.绿树成荫,蓝色――蓝天与清澈的小河。
师:这首歌的旋律很优美动人,老师小时候就喜欢听、喜欢唱,你能不能用点、线和色彩把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浆》画出来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2、学生尝试画音乐。
3、组织学生自评。
(1)提出要求:画好后,请同学们把画放在课桌中间,同学间相互看一看,交流一下,评选出一幅你们方队中最好的画,参加方队间的评比,注意!一定要选出你们方队最好的作品,因为如果不是最好的作品,会影响方队的成绩。评选时要公平、公正。
(2)学生自评:
师:请你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生:(略)。
师:你们为什么要推荐这幅作品呢?你能不能再提点修改意见?为什么?
生:(略)。
师点评:指导修改意见节奏:点、线的粗线、形状。
旋律:色彩的冷暖。
(三)用画来联想音乐。
1、出示《迪斯科舞曲》的画(多媒体课件)。
师:一段音乐可以表现出一幅画,那么一幅画能表现一段音乐吗?下面请同学们听三段音乐,找出你们认为与画相符合的音乐。(各队抢答)。
生:(略)。
师: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段音乐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谈对画面与音乐的理解。(加分)。
2、出示《春天来了》的画。
师:这幅画与那一段音乐可以相联系呢?
生:(略)。
师: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段音乐?请你说一说。
生:(略)(加分)。
3、唱《春天来了》。
师:看着这幅画,想一想以前我们学过哪首歌与这幅画相符?想不想唱一唱?那就唱吧。
1、听一听,说一说。
生:(略)。
2、练习:请同学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运用点、线和色彩把这首《赛马》画出来。
3、学生主评。
师:请各队同学看一看,评一评,倒底想推荐谁的画代表你们方队参加评比呢?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你的画,欣赏到你画中的美,请你说一说好吗?
生:(略)。
生:(略)。
总结:好!请同学们把得分牌举高点,让后面的专家也看一看,你们方队得了多少分!优胜队是***,老师这里有一件小小的奖品,是艺术大师米罗的画册,看……我们祝贺他们,不过胜利不能骄傲,失败也不能气馁!我们的口号:幸运大比拼,爱拼才会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反思性说课的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7课《跳动的音符》中的歌曲《箫》。下面我将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后反思后,将本课的再设计进行说明:
歌曲《箫》是一首2/4拍,五声徵调式,抒情优美又不失愉快欢乐的汉族民歌。歌曲旋律悠扬,节奏较为宽松,以八分、四分音符节奏为主,偶尔在小节中出现附点四分音符。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处理,我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歌曲《箫》,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优美抒情的情绪,体验歌曲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形式学习歌曲、表现歌曲。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运用连贯的气息,用舒展、流畅和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在歌唱中唱好一字多音的乐句,能够按乐句进行呼吸。
教学重点:
通过演唱歌曲《箫》,让孩子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优美抒情的情绪以及流畅舒展的旋律。能用连贯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来表现优美抒情的歌曲。
教学难点:
能运用连贯的气息和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唱好一字多音。四、过程分析:
在教学本课时,我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我采用音乐导入法导入新课,先让学生欣赏箫与钢琴合奏的乐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做好思想和情绪的准备,在饶有兴趣的情境中投入学习。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对箫这个乐器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接下来理解歌词做好铺垫。
通过上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对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将歌曲《箫》的第一乐句作为发声练习曲,让学生在聆听、练唱中熟悉旋律。揭示课题后通过初听整体感知、复听哼鸣模唱、再听寻找相同乐句,三次的分层聆听熟悉全曲旋律。接着通过聆听老师范读歌词,让学生记住歌曲的结构,帮助他们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在突破重难点时以问题“歌曲中哪一句唱起来有困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解决歌曲的难点。歌曲中最后一句一字多音是本堂课的难点,让学生反复听唱,引导学生气息平稳的唱歌,以及如何换气,在哪个位置换气。
在歌曲感情处理方面要求声音既要明亮、甜美,突出民歌的风格,又要连贯、抒情,体现旋律的特点。当学生初步会唱歌曲后,指导学生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箫》。教师用自己的示范表演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本单元的单元课题为“跳动的音符”,基于不脱离单元背景的思考,我设计了音乐创编环节。音乐是一门及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课标中提倡引导学生通过即兴创编等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合作游戏了解5个音的变幻能创造出很多美妙的旋律。
在上这节课前,我曾精心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在没有进行教学实践前总觉得这样的设计应该算是完美的。但是上完这节课后,感觉到有不足之处。出于对学生不熟悉,与学生配合交流不够好。如果我能在一开始就信任我的孩子们提供给他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孩子们对音乐的独立见解,或许更能让音乐变成孩子们自己的音乐。
有反思,就有进步,相信我能够在一次次的反思中成长。以上是我的反思性说课。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以人音版第三册第六课,我的小绵羊一课和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目标的确立及过程,阐述教学思想及如何设定教学目标的思路。
人音版第三册六课切实地根据这一学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兴趣为主,根据学生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安排《我的小绵羊》这一课歌曲采用同音反复,使旋律具有动力感,曲调具有风趣活泼的风格,歌词简洁明了,描绘了主人公和他的小绵羊嬉戏玩耍的情景,在本册教材中起到了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实践活动的空间。
1、模仿动物的叫声,把模仿绵羊“咩”的叫声加入到乐曲中模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编创绵羊舞的脚步节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意识。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感受乐曲活泼欢快动力较强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物创编歌词。
2、以互学法采用师生接唱的方式学唱歌曲。指导学生用轻快,亲切的声音有感情地歌唱。
通过《我的小绵羊》捉迷藏的游戏,充分感受小主人公和他的小绵羊嬉戏玩耍的情景,增进师生间的亲和力,构建自主、民主、和谐的课堂。
音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用轻快而亲切的声音演唱,难点采用师生接唱的学生方法学习歌曲,并唱准处的不同音高,我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及手段师生共同学习。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提供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我的基本策略以兴趣贯穿始终,以“唱”、“动”、“创”、“游”为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强烈欲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过程与创造体验。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愉悦、互动的真情空间。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阐述如何设定教学目标思路的。歌曲《我的小绵羊》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曲调具有风趣活泼的风格。旋律具有较强的动力感。是一首活泼生动的哥表演课,是一首益于培养学生二度创作的作品。我充分挖掘这首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这首乐曲的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兴趣入手,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如二度创作设定为能力目标,我根据乐曲具有风趣、活泼这一特点,在双基教学中以模仿绵羊“咩”的叫声加入到乐曲中模唱,激发学生兴趣,初步感受和熟悉乐曲。从节奏上分析,歌曲具有较强的动力强,可以设计成创编绵羊舞蹈的脚步节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产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欲望,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更好地去感受、体验表现。
《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一曲。乐曲《狮王进行曲》一开始,便以钢琴的颤音形成森严的森林气氛。沉重有力的顿音,浑厚低沉的旋律,表现了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神态和坚实的步伐。这主题重复一遍之后,出现了模仿狮子吼叫的对比性中段。然后,钢琴在高音区再现狮王主题,最后在狮子的吼叫声中结束。《猫虎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采用4/4拍,五声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为两段歌词的分节歌,幽默诙谐,极富童趣。歌词的背景来自民间传说的一则故事。在开始的两乐句采用了前倚音,刻画猫儿狡黠的神态和腔调,生动、形象。第三乐句采用了重复的节奏,反复了动机,恰好地吻合了歌词叙述的语气,似说似唱,俨然以一副老师傅的形象在教诲老虎。词曲结合紧密,最后一乐句旋律出现全曲最高音,显示了猫儿骗得老虎后得意的样子。
教学对象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存在着好奇心强、爱模仿、注意力保持时间短的特点。
三、教学基本情况、准备课题:《兽王》年级:二年级课时:
一课时教具:教学光盘、钢琴、动物头饰、打击乐器。
1、通过聆听《狮王进行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育学生要保护动物。——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通过演唱歌曲、律动、角色扮演、编创音乐剧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节奏感及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3、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猫虎歌》。——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唱歌曲,根据歌词内容进行音乐剧创编。
跨小节连线的准确演唱。
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2、创作法:创设宽松、自主的氛围,让学生之间互相有商量,把对音乐感受表现出来,进行音乐剧的编创。
3、角色扮演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展现表演能力的艺术平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234│5—‖同学们好!15.│15.│5432│1—‖你好你好张老师你好!
1、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很多很多的动物,今天,有一个庞然大物——狮子向我们走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嗷呜”地吼着,一会看谁能告诉我这个威风凛凛的大狮子一共吼了几次。(聆听《狮王进行曲》)。
2、谁来说说狮子一共吼了几次?(六次)。
3、狮子是万兽之王,总是威风凛凛地,谁能来模仿一下狮子的神态?
4、好,现在就让我们随着《狮王进行曲》模仿狮子的动作与吼叫声吧。
1、生看画面聆听。
2、生回答。
3、个别学生模仿。
4、生随乐表演。
1、狮子刚走,森林的一个角落跑来了一只小猫,它口出狂言,居然说要跟老虎打擂台,现在谁来扮演这个山大王——老虎,和小猫比一比?(师生比赛)。
2、自不量力的小猫成了老虎的'手下败将,谁来帮小猫和老虎把嘴巴贴上?
3、自从败给了老虎之后,小猫回去苦思冥想,寻找对付老虎的办法,今天它又找老虎来了,而且,还发生了一件怪事,请听!(聆听《猫虎歌》)。
4、谁来告诉我们到底出现了什么怪事?(老虎拜猫为师傅)。
5、现在让我们再来听听这个猫师傅和老虎徒弟之间发生的故事(复听《猫虎歌》)。
6、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通过提示引导学生把歌词说出来)。
7、这个时候猫和老虎的表情是怎么样的?那它们的嘴巴应该怎么样?(调换)。
8、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个故事吧。
9、猫师傅想看看你们会不会张嘴默唱呢。
10、如果你是猫师傅,当老虎拜你为师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学生扮演猫和老虎,引导他们做出猫的神气和老虎的求饶。)怎样唱才能表现猫师傅的心情呢?请你们来尝试一下。
12、生表演唱四、创编伴奏。
1、我这里有一些打击乐器,谁能在这首歌曲合适的地方加上伴奏是它变得更好听呢?
2、现在大家分成四个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1、生自由尝试。
2、分组演奏。
1、挑选演唱、伴奏、表演分别表现出色的小组分工表现歌曲。
2、随着听到的音乐用适当的动作和歌声尽情地表演吧(聆听《狮王进行曲》,表演唱《猫虎歌》)。
1、生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2、用动作与歌声表现本课接触的两首曲子。
1、大家喜欢森林里这些动物吗?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些动物呢?
2、让我们唱着歌告别森林吧。
1、生回答。
2、生唱着歌离开课室文章来。
一、教学目标:
1、聆听《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2、通过小组合作,在理解音乐意境的基础上,能创编哑剧动作将音乐加以再现。
3、通过欣赏、创编、表演,掌握“音画”这一概念。
4、利用上网查阅、预先收集视听资料等多种渠道,学会用自学的方式了解穆索尔斯基这个音乐人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图画展览会》中《漫步主题》、《两个犹太人》两个音乐段落,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越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的作用。
2、教学难点:根据音乐,发挥想象创编哑剧并表演。
三、教学准备:
蓝牙发送、接收设备、黑板、音箱。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进入教室,并按老师要求,以“u”型方阵入座。
2、左中右三个方阵各请一名同学抽一签。(数字号码将为课程中的表演、体验做好准备工作)。
(二)新课导入: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参观过一些展览会啊?去过哪些展览会呢?(汽车展、售楼展、动漫展、画信展、美术展、古玩展等等)。
今天,老师将邀请你们用耳朵去参观一个图画展览会。(有议论声)是不是觉得老师刚才的话说错了?耳朵如何去参观画展?其实一点没错,一会儿,我们就将在_作曲家穆索尔斯基音乐的引领下去参观一个精彩的图画展览会。
点题,音响: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哈特曼。
音乐——音画作品——美术。
(三)新课教学:
1、大家平时参观展览会的时候通常会选择用怎样的步伐速度呢?(快速、中速、慢速)学生选择其一。
以上环节目的:体会音乐要素中速度与情绪对作品的影响作用,并对《图画展览会》中衔接各乐段的《漫步主题》有一个初步印象。
3、刚才大家听到的《漫步主题》是穆索尔斯基作品《图画展览会》中最为重要的一段音乐。因为这部作品是曲作者穆索尔斯基去参观亡友俄罗斯画家和建筑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后,经过筛选从中挑出他最感亲切的肖像画、风俗画以及与民间创作密切相关的画面,写成的一套音箱曲。全曲共分《侏儒》、《古堡》、《杜衣勒里宫得花园》、《墓穴》等十段音乐。每一段乐曲描绘了特定的景物,(强调、语气加重)而整个作品则用《漫步主题》加以贯串和统一起来,所以说这段音乐在这个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跟随音箱伴奏,随老师一起将这段音乐主题进行视谱演唱。
5、熟悉漫步主题后,我们将在它的旋律伴随下来欣赏图画展览会中展出的一幅作品《两个犹太人》。
以上环节目的:简单介绍《图画展览会》的创作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下面的音乐旋律。《漫步主题》的视谱演唱,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牢记这段贯穿全曲的音乐旋律,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练习音乐视唱能力,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6、伴随着轻声的“漫步主题”音乐欣赏图片(音响)。画面中有两个人物,请用词语来形容这两个人的特征。请中间方阵的同学回答。(消瘦、哀怨、贫穷、富有、肥胖、蛮横……)。
7、这幅画中的两个犹太人,是作者哈特曼在1868年旅行时写生的模特儿。其中一个富有、肥胖、自满而乐观;另一个贫穷、消瘦、哀怨。
10、填写结束后对《两个犹太人》音乐段落进行欣赏,边听边看刚才填写的表格是否正确,另外两个方阵的同学在音乐结束后对表格的填写进行批改。
11、请同学根据刚才听到的音乐来设计一段哑剧动作,三个方阵各派一组代表,看哪组能将音乐与图片中这两个人物的特征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给2分钟排演,同时轻声播放音乐,教师到各组给以辅导)。
12、请中间方阵第一个上场表演,配合音乐开始部分,进行哑剧表演。随后是左右方阵。
13、小组相互点评,教师点评各组优缺点,并给表演得的方阵加分。
以上环节目的:根据抽签情况,确定中间方阵同学回答这幅画面介绍。为了避免重复教学方式,所以此处设计为填写表格与哑剧表演。表格的填写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音乐要素对音乐人物形象刻画上的作用,哑剧表演可以让学生更直接的参与实践,通过不同的方式再次点题,体会音乐中所要表现出的画面。点评加分能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
(四)巩固新课:
今天我们欣赏了_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图画展览会》中的《漫步主题》、《两个犹太人》两首音乐作品。回忆轻声哼两句,加以巩固复习。
以上环节目的:课程结束前的小结,帮助学生再回顾今天课上所学的知识与欣赏过的音乐,通过回忆帮助大家再次明确理解何谓“音画”这种音乐体裁。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渝中区红岩村小学的音乐教师。我今天说的是一节欣赏、唱歌课《时间就在我身边》。这是西师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时间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惜时、爱时的好习惯。通过欣赏乐曲,让学生了解形形色色的钟表形象,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懂得时间与钟表的关系。通过歌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感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通过学习歌曲,引导学生用轻松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时间就在我身边》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时包括欣赏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音乐游戏《大钟小钟一起响》和学唱歌曲《这是什么》三个主要内容。《在钟表店里》是一首描绘性较强的管弦乐曲,它描写了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工作的情景。《这是什么》是一首有趣的儿童歌曲,它形象地刻画了钟表的形象,歌词既有鲜明特色又富有儿童情趣。
通过分析,我认为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体验乐曲中钟表鲜明的音乐形象;能和同学合作,学会简单的多声部节奏;能以较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这是什么》。
2.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尤其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敢于表现自我,学会同他人合作与协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听辨、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钟表形象。学会唱和钟表有关的歌曲。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两个声部节奏的练习。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视听结合、形象性强等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设情景教学。课堂中我采用分层次的诱导教学法,有效的降低学习难度,我想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让学生合作探究大钟打点的节奏和小钟滴答走动的节奏,再训练两个声部节奏的同时进行。通过欣赏乐曲,探索大钟,小钟的不同节奏,为学生学习两个声部的节奏作好铺垫。教学歌曲时采用先熟悉,感受歌曲,用听唱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较快的学会歌曲。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它由欣赏乐曲、节奏游戏、学唱歌曲三部分组成,通过这样有层次的安排,有效地降低了学习难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为了体现音乐课的特点,我在简单的导语之后,组织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之下步入教室,并做律动。接着我用亲切的歌声《howareyou》和学生问好,在不知不觉中渗透情景教育。我创设了一个参观钟表店展览会的情境。首先,我告诉学生要带他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让大家闭上双眼听一听,音乐把他们带到了哪里。这时,录音播放乐曲《在钟表店里》。学生带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一定会非常认真的听音乐,根据乐曲鲜明的音乐形象,学生一定能回答出乐曲是把大家带到了有许多钟表的地方。这时,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课题:《时间就在我身边》,并告诉大家刚才我们听的这首乐曲名叫《在钟表店里》。利用多媒体复听乐曲时,视听结合,学生一定会被多媒体的画面所吸引,在欣赏各种漂亮钟表的同时,对音乐也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学生能很快地进入到我创设的情景当中,并且获得愉悦体验,同时也能增强他们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为之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接着,我利用课件设计了钟表店老爷爷的有奖问答,通过大钟哥哥和小钟弟弟的.提问,,让学生模仿大钟和小钟的动作和节奏,并总结出大钟“当—当—当—当—”的节奏声以及小钟“滴答滴答滴答滴答”的节奏声。学生分别学习了大钟和小钟的节奏后,我用课件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大钟和小钟同时唱歌的可能性,这时,课件显示:
当—当—当—当—。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再把学生分成两个声部,一起做两声部节奏练习。这个环节我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给了他们自主活动的时间和思维空间,再从他们得出的不同结论中做最完善的总结。我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能力、尊重他们得出的成果,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接着,课件中,大钟和小钟唱起了一个谜语歌《这是什么》,这样既让学生初步感受了歌曲,又和上一个环节紧密相连。学唱歌曲部分,我采用听唱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旋律。由于有前面的节奏练习作为铺垫,节奏的难度并不是很大。我用提问的方式提示学生“大钟的声音怎样唱?小钟的声音又可以怎样唱?”让学生注意声音的控制,欢快、轻巧地演唱,在这个部分,我的手势拍点要尤其突出,进一步给学生提示。表演唱部分我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分小组合作,以各种形式自编自演。然后小组表演,我在旁边做好指导。课堂上形成老师和同学紧密结合,连成一片,做到教与学相辅相成,教学相长。使课堂生动活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活动中我必须充分肯定学生的创作能力、尊重他们的创作成果,让他们尽情享受着创作的快乐。最后,我将对本课的内容做简要的小结,肯定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
由于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尤其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认知活动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因此,创造音乐课堂的愉快情景尤为重要。这堂课充分发挥了多媒体与音乐课堂教学的结合,以多媒体课件,把听觉和无法述说的感觉艺术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来演绎,而且通过互动,让学生来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手段。多媒体课件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当然,希望各位老师对我提出宝贵意见和批评,多加指导,我将非常感激。谢谢。
我担任的是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培养智力因素(歌曲,乐谱,节奏等)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相结合为原则,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对音乐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
一、注重音乐审美体验。
我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都比较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这个基础理念,这一理念常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并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律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
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创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活动空间及思维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在他人面前自信的表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每节课还设计一些值得研究、可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回答。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从不用教师的思维定式去约束学生,应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提供开放式的音乐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们从中可挖掘自身的潜力。如: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团结精神等。我上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四、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往的音乐课有个误区:把创造单纯看成是作曲。我觉得音乐课中的创造可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根据音乐编动作,创造新词,用声音创编故事等等。就如同用铃鼓发出声音,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创造,让全班同学想一种不同的敲击方法让铃鼓发出声音,让全班同学一起来进行创造性学习。
本学期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喜好和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喜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和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示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发明音乐。
音乐课是一门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综合性育人功能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也在进行着改革,传统的音乐课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着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学期我又被安排担任一、二年级音乐教学。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极为重要。因为一年级的孩子理解乐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师生互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这正符合了新课程标准,师生互动能充分激活音乐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他们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课堂要活,教师要动。
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们很会模仿教师的言谈举止,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学生,可见,教师在课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1、通过富有童真的语言打动学生,儿童对音乐和语言有天生的好奇感,教师的语言在音乐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善于控制语调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在备课时还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课堂节奏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
2、通过讲故事,增设情景感染学生。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音乐课上,恰当的运用讲故事,更能抓住孩子的童心。在《小红帽》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将小红帽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很快孩子们就进入故事情景当中,故事情景深深地抓住了孩子们好奇的童心;随后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录音,小声跟着唱,启发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体验音乐的特征与风格。通过以上的精心安排,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学生也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
二、学生要活,学生要动。
孩子的天性在于玩,在于好动。而学生又是课堂的主体,一堂课当中,学生的活动才是关键。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的“动”起来呢?这是我们音乐教师很关心的话题。
7.14-7.25这段时间,是这个暑假最美好的时光。
合唱团去了奥地利等国家参加音乐节。说是参加活动,不如说是在旅行。我们去了好多地方,参观了著名的景点,大家都很开心。可是,我们也不能光想着玩。我们也是有任务的!
由于我们拿到曲子的时间不是很多,其他合唱团都已经把曲子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我们连曲子都不是非常熟悉,一些同学还为了这件事情急哭了。那时候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老师为我们争取让加尔万博士单独排练一小时的机会,加尔万的排练跟以前在合唱团的排练大不相同,我们排练的很开心,经过努力终于争取到和所有合唱团表演的机会。
第一次在教堂演出时我们很成功,跟别的合唱团合演时大家都很快乐。
这次出国,我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团队。是一个很团结,很有凝聚力的团队。在这个期间,我们经历了欢笑,半夜打牌,我们都历历在目。哪怕是闹一点小别扭,吵架,哭泣,我们都是最棒,最好,的团队。我们不会再想这次一样,在所有人面前丢脸了,我们会更努力的。
哦,对了,这次旅行最不能忘得就是我们的老师,总是在我们最需要帮助时帮助我们。以前我总是认为老师很恐怖,但这次我发现老师还是很可爱的,很有趣。
不足:二年级游戏活动设计较少,吸引学生兴趣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为学生设计一些音乐游戏课件,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在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育功能。多让学生听好的音乐,唱好的课外歌曲,培养学生自主创编、自主参与、积极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下一学期我要加强部分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会,为上好“下一堂课”坚持作好课堂教学后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运用课后记清楚的反应自己教学情况,我利用它及时地思考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使自己的音乐课教学效果逐渐好转。另外,将教材中未涉及到的流行音乐元素引入课堂,使音乐教育更多元化,同时以此增加了音乐课的魅力,使学生更喜欢音乐课了。
一年的认真工作后,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我撰写的论文分别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比赛中获奖;我辅导的合唱、舞蹈节目以及个人的说课、才艺比赛也再次获奖;最让我高兴的是我的论文发表了。当然在日后的教学工作当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加强音乐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不断创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再接再厉。
1、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明白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道理。
2、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了解音乐,并在音乐实践中学会鉴赏音乐,聆听音乐,进而喜爱音乐。
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在体验中充分展开想像,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及感受。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创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3、利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和“x. ”这个节奏型,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编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简单恰当的动作,用体态语言或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聆听歌声时能学生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
3、学生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和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重点:学会演唱歌曲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规律和“x. x”这个节奏型。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钢琴)、动物头饰
1、教师播放大海的幻灯片,学生观赏。
2、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师用笛子伴奏。
教师质疑:刚才你们从这首音乐和老师的笛声中感受到了大海的哪些美丽的画面呢? 学生汇报:有海浪、涨潮、退潮、海水打在礁石上,贝壳、帆船等)
3、谈话导入: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大海,所以今天,老师要请一位船长来带领我们去大
海上玩一玩!
1.聆听歌曲《大海》(学生跟着老师做简单动作,体验三拍子律动。)
2.教师质疑: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教师出示四三拍节奏规律图 谱并要求学生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 弱)
3.出示歌谱,复听歌曲,再次感受四三拍强弱规律。(使学生对歌曲旋律、对四三拍节拍 加深印象)
4.出示这个节奏型,让学生感知附点节奏,并掌握附点节奏。
5.出示歌谱,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完整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出现了几次附点节奏。
6.按节奏读歌词,学生试着读,教师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7.教师出示歌谱,一边弹琴一边范唱,学生跟老师小声哼唱。(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8.学唱歌曲
(1)学唱前半段歌曲:教师弹琴范唱歌曲,积极鼓励学生试唱,唱不准确的乐句教师及时给学生进行纠正、指导并示范演唱。(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听好音乐节奏“x. x”并注意歌唱姿势)
(2)引导学生对前半段歌曲进行感情分析、处理,教师弹琴提示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前半段歌曲。(提示学生注意听音乐节奏和速度,注意歌唱姿势,用声音表现出大海的“美“)
(3)学唱歌曲后半段,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用心聆听。(教师提示:注意歌曲中歌词的演唱速度与节奏)
(4)教师弹琴,鼓励学生自己演唱。教师听后指导纠正学生个别乐句和歌词节奏的演唱,尤其是高音部分和最后一句歌曲的节奏多重复练习几次,加以巩固。(教师提示学生演唱时注意气息和声音的控制,切记扯着嗓子大喊)
(5)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后半段歌曲,教师提示:注意听准音乐及歌曲的节奏。
(6)分析、处理歌曲后半部分,设问:波涛涌动的大海应该用什么的情感和声音去表现?大海摇篮应该用什么样声音哄着太阳和月亮睡觉呢?(哼唱)教师弹琴,提示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半部分。
(7)出示全部歌谱,教师弹琴,学生跟琴声完整演唱全曲。(教师提示:注意歌唱情绪及节奏,听好音乐,注意歌唱姿势)
(8)教师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跟音乐完整演唱歌曲。提示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肢体动作随着音乐即兴创编能表现出大海的律动动作进行表演。
9.学生合作,合唱歌曲《大海》:齐唱—独唱、伴唱—齐唱
船长头饰,并带领一组同学扬帆起航……
出示“海洋污染“的几幅图片,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美好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与可爱,我们要好好保护环境,不要
乱丢垃圾,热爱我们的海洋,热爱我们的地球,
1. 聆听《小青蛙》,感受民族乐器所表示的小动物,通过聆听感受小青蛙的形态动作。
2. 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的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同学保护小动物的爱心
难点:歌曲《小青蛙找家》“跳跳,呱呱”的衬词要唱得短促有力,结束句唱得连贯。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听录音《大家来劳动》在教室中进行律动.
1. 简要介绍中国民族拉弦乐器:二胡
2. 初听音乐,提示:你听到音乐中有什么的叫声?
3. 揭示课题:小青蛙。种子非常雨露,盼着喝饱了雨水发芽长大,小青蛙们也很喜欢下雨天呢。
4. 聆听音乐,由同学扮演小青蛙,边叫边律动
5. 再次聆听音乐,让同学随意做动作表示夜色、狂风、云雾
6. 让同学把听到的'音乐,想象并编故事
1. 由聆听音乐《小青蛙》导入歌曲
2. 展示课本插图,让同学四人一组编“小青蛙找家的故事”。
3. 听音乐教师和同学互动
4. 同学跟音乐进行扮演
5. 教师范唱,同学跟琴进行模唱
6. 教师边唱边讲述青蛙的心情,
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数蛤蟆》,引发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童谣《数蛤蟆》,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表现自己,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1、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
2、学习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绪。
附点节奏以及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吐字的清晰灵巧。
多媒体课件、磁带。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来给大家读一首小诗,请你们猜一猜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动物?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青蛙)
师:这是毛泽东13岁时创作的一首小诗,名叫《咏蛙》,下面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提问:谁知道,青蛙又叫什么?(蛤蟆)
师:
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关于蛤蟆的歌曲,你们想学吗?
那我先要考考你,听好了:
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有问题考考你。
想一想,算一算,看谁的反映最灵敏。
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师:回答完全正确,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吧。(出示课题)
(三)学唱歌曲《数蛤蟆》
1、听范唱:
提问:歌曲的情绪?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数蛤蟆》。
2、识谱(出示谱)
(1)师生一起数小节
(2)观察谱子中有颜色的小节
提问:哪两个小节应该跟(绿色、黄色、蓝色)一样呢?
(3)谱子中有一句是没有重复的,是哪一句?(老师带着唱一唱)
(3)师生接唱歌谱
3、读词:
(1)教师范读
(2)跟读
说一说:哪个地方觉得读起来有点困难?
(3)教读附点节奏及十六分音符节奏
(4)齐读
(5)教师讲解歌词:
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都知道什么意思吗?(讲解: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荷儿梅子梭水上漂)
(创设情境)提示: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4、唱词:
(1)师生接唱
要求:老师唱有颜色的,学生唱没颜色的。
(2)老师带唱一遍。
注意:跳跃的感觉唱出来。
发声方法(不要咧嘴:要像青蛙的叫声一样洪亮,但不能像青蛙“呱呱”的叫那样咧着嘴)
(4)学生齐唱。
(5)指名唱。
(四)续编歌词
两只蛤蟆……
三只蛤蟆……
小结:
同学们大家都因该知道,蛤蟆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是我们的朋友。你们知道吗?一只蛤蟆平均一天能捉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20xx只。一年就可以消灭害虫约15000只。但是,它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所以,当我们看到它们受伤害时,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让我们一起说:保护青蛙,顶呱呱。保护环境,靠大家。
完整演唱:要求:带着对青蛙的喜爱之情演唱。
拓展:
师:正因为大家都非常喜欢青蛙,所以民间还有许多歌唱青蛙的歌曲,下面就再来听一首山东民歌《花蛤蟆》。
提问: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幽默风趣)
(播放《花蛤蟆》视频)
如果同学们对描写青蛙的歌曲感兴趣,课下你们搜一搜,下节课我们可以一起听一听。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pingyujiyu/9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