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有着众多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关于北京的总结案例,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学生分析:
这首诗歌的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北京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的情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诗人对北京的热爱。
设计理念:
1、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时刻本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原则,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2、本课课文是诗歌,通俗易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感悟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对北京的热爱。
3、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指导学生朗读,以读促思,以读促情。
教学目标:
1、知道作者是怎样赞颂北京的,感受作者爱家乡、爱北京的深厚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北京是一个古老文明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化大都市,产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强烈的热爱故乡北京的感情。
一、导入。
同学们,听,这首歌你们熟悉吗?对,我们的课文就来源于这首歌的歌词,在作者的笔下,美丽的北京已经变成了一首动听的歌,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朗读这首诗。
二、整体感知,学习课文。
再次朗读课文,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三、深入学习课文。
你是从哪里看出他爱北京的?请大家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一)第一小节。
(1)读相关的句子。
(2)根据相关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
(3)再读句子。
(4)带着这样的感情读第二小节。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的内容。
1、谁能读出“我”对北京的这种喜爱之情呢?
2、出示:不说那……唱不够……道不尽……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
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
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谁能介绍一下这些地方?
4、这些地方真的是北京的千年文化的积淀。而作者却说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
7、不说那……唱不够……道不尽……单想那油条、豆浆、家常饼。
便觉得细悠悠、密茸茸、甘美芬芳故乡情。
谁来谈谈你们是怎样理解作者的这句话的?
这样的感情应该怎样读出来?
8、再来读最后一小节,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要重复地写一段话?
9、请你带着对课文感情的理解和自己对北京的喜爱再次朗读这首诗并背诵。
10、齐背课文。
11、把你了解到的北京令人喜爱之处,有选择地填到括号里,然后读一读。
出示投影:我去过()名城,也走访了不少()。()地告诉你,
不说()的(),
也不说()的()。
唱不够(),
道不尽()。
单想那(),(),便生出热爱北京的浓浓情。
四、小结。
大家对这篇文章还有什么问题吗?
北京高考文综地理学科命题在基础上,继续坚持以“课程标准”和“高考说明”的要求为依据,贯彻北京市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精神,基于北京市地理教学实际,稳中有变,延续了北京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卷特色。试题难度适中,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重点考查了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充分体现出高考选拔和育人的功能,对高中地理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具体题目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突出核心素养的考查。
1.从选拔人才和育人角度,考查学生综合素养。
试题通过考查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全球发展中的重大地理问题,渗透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学生发展素养要求。
(1)结合地理主干知识,考查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
关注全球问题,培养国际视野,增强全球化意识和国际理解力。例如:36题以匈牙利为背景,提供了区域交通、地质、主要城市等信息,考查了地形特征、湖泊形成过程、水文特征及工业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等内容。将图像作为工具来进行问题的设计,对学生的区域认知进行考查,同时也是体现了国家认同、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国际交流等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通过关注全球问题,增强全球化意识和国际理解力。
(2)突出传统文化在地理学习和学生未来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试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辩证分析传统文化内涵,思考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选择题第3-5题,继续延续了、两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气在地理学习中作用的考查,题目通过研究区域不同节气地理环境变化,引导学生从自然、人文不同角度分析地理现象随时间(节气)演变的规律,将我国传统文化与学生日常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再如,40(1)题以博物馆为背景,依托北京故宫这一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考查故宫博物院的旅游价值,挖掘和展示了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树立文化的自信和自尊。通过列举游览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引导和鼓励学生的社会参与。
2.从地理学科能力的角度,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试题以地理图像为载体,突出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次试题每道题都以图像为基础,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考查综合思维能力。
例如41(1)题以东非国家马拉维为背景,重点说明该国的景观特点及成因,体现了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
二、注重考查地理学科特色。
试题提供了丰富的图像信息。地理图像类型多样,有区域图、等值线图、统计图等。例如,选择题第2题台风以“风力分布”角度设计图像,保持了常见的等压线表示台风的模型,让学生既熟悉又有新意,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图像变化做出问题分析与解答;保持串题多角度设问特色,考查学生连续性思维和多角度思维能力;选择题题3-5,比较北纬35°南北降水量差异,围绕区域降水量设计问题,考查图像阅读获取降水量时空变化、区域特征;选择题第1题比较城市不同时间段机动车流量变化;选择题第2题比较台风不同方位风力强弱;选择题第6-7题比较内蒙古东西土地利用差异;选择题第8题比较同一山脉不同高度热量差异;选择题第9-11题同一国道南北差异、东西差异。
再如:36题作为地理学科内综合题,强调了地理学科特色。试题以自然为基础,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运用进行考查,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考生需从图像中获取相关信息,描述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其成因。突出了地理图像在解决地理问题的工具作用,考查区域认知水平的不同等级,展示了地理学科的魅力。36(3)题通过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对比,体现了区域认知的学习方法。40(1)题以博物馆为主题,把现实问题转化为学科问题,考查考生必备能力。体现了以地理视角看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
2011北京图书订货会心得体会(文/刘克东)。
2011北京图书订货会心得体会文/刘克东2011北京图书订货会(bookexpobeijing)于1月8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作为出版行业的盛会,北京图书订货会影响巨大,享有“出版行业风向标”之誉,是出版业界最为重视的一项盛事。在中心副总编刘耀辉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四人作为先头部队,于1月4日抵达北京。此次参加北京图书订货会,除整体了解少儿图书出版信息外,我重点关注了三类图书:传统文化启蒙类、儿童文学类、世界经典名著类。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1.目前,少儿图书的出版可谓是风生水起,几乎各家出版单位都进军少儿图书,竞争力度进一步加大。要想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加大出版投资力度,放开步子,敢想敢做,全力增加图书品种,提升图书品质。2.儿童文学板块仍是各家出版单位的重点板块,而且作家资源重复占有现象严重。目前,各家出版单位除继续推出老一批知名作家的作品外,开始批量推出一批儿童文学作家新生力量的作品,如中少社的“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上海儿童文学新十家”等。此外,像名家儿童文学精选集、儿童文学获奖书系等仍是层出不穷。3.从订货会上可以看出,现在的儿童读物在封面、开本、装帧设计上越来越讲求创新,封面吸引人,版式新颖,已成为图书的核心竞争因素之一。因此,除保证图书内容的前提下,少儿图书必须在封面、装帧设计上有所创新、突破,才能赢得市场。4.绘本图书发展势头迅猛。之前主要是引进版绘本做得较多,现在除引进版外,很多出版单位都推出了中国原创绘本。原创绘本大量出现,形成了与引进版抗衡的局面,形成了当下的一股出版潮流。。
11月11日,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北京市委副书记吕锡文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免去职务。
月16日,据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证实,北京市委副书记吕锡文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
依法双开。
2021年1月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经查,吕锡文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妄议中央大政方针,长期搞团团伙伙,对抗组织审查;严重违反组织纪律,不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进行谈话时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违规选拔任用干部,插手原任职地方的人事安排;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收受礼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对身边工作人员失察失管;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多次出入私人会所;严重违反工作纪律,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违规干预和插手执法活动;严重违反生活纪律,生活奢侈、贪图享乐。其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财物等问题涉嫌犯罪。
吕锡文身为中央候补委员,理想信念丧失,严重违反党的纪律,且党的后仍不收敛、不收手,性质恶劣、情节严重。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决定给予吕锡文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线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给予其开除党籍的处分,待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时予以追认。
2021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吕锡文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吕锡文开除党籍的处分。
立案侦查。
2021年1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中共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提起公诉。
2021年10月,中共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涉嫌受贿一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吉林省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后,移送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吉林市人民检察院已向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起诉指控:被告人吕锡文利用担任北京市西城区区长、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长、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审开庭。
2021年12月1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共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受贿一案。吉林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吕锡文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
吉林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至2021年,被告人吕锡文利用担任北京市西城区区长、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北京市委、组织部长、市委副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为相关单位在取得财政资金支持和建设用地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者通过其亲属非法收受上述单位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878.6602万元。据此提请以受贿罪追究吕锡文的刑事责任。
庭审中,检察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吕锡文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充分发表了意见,吕锡文进行了最后陈述,如实供述罪行,当庭表示认罪悔罪,且积极退还全部赃款赃物。
最后法庭宣布休庭,将择期宣判。
一审宣判。
2021年2月20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共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受贿案,对被告人吕锡文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对扣押在案的吕锡文受贿所得财物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经审理查明:20至2021年,被告人吕锡文在担任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记,北京市西城区区长,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878.6602万元。
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吕锡文的行为构成受贿罪。鉴于吕锡文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主动交代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部分受贿犯罪事实;认罪、悔罪,积极退缴全部赃款赃物,具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法庭遂做出上述判决。宣判后,被告人吕锡文当庭表示不上诉。
吕锡文,女,汉族,1955年7月生,浙江宁波人,198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4月参加工作,大学毕业(北京工业学院分院纺织工程系机织专业)。曾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北京行政学院院长。
2月20日,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对扣押在案的吕锡文受贿所得财物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曾在北京郊区插队。大学毕业工作后,曾任北京工业学院分院团委副书记,北京市经委政治部干部处、市委工业部干部处副处级干部,市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副处级组织员,经济干部处副处长,经济干部二处副处长、处长,经济干部处处长。
2003.04-.09,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
2006.10-.05,北京市委。
2007.05-.04,北京市委、组织部部长。
2013.07-.11,北京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北京行政学院院长。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这首诗歌的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北京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的情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诗人对北京的热爱。
1、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时刻本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原则,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2、本课课文是诗歌,通俗易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感悟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对北京的热爱。
3、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指导学生朗读,以读促思,以读促情。
1、知道作者是怎样赞颂北京的',感受作者爱家乡、爱北京的深厚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北京是一个古老文明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化大都市,产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强烈的热爱故乡北京的感情。
一、导入。
同学们,听,这首歌你们熟悉吗?对,我们的课文就来源于这首歌的歌词,在作者的笔下,美丽的北京已经变成了一首动听的歌,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朗读这首诗。
二、整体感知,学习课文。
再次朗读课文,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三、深入学习课文。
你是从哪里看出他爱北京的?请大家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一)第一小节。
(1)读相关的句子。
(2)根据相关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
(3)再读句子。
(4)带着这样的感情读第二小节。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的内容。
1、谁能读出“我”对北京的这种喜爱之情呢?
2、出示:不说那……唱不够……道不尽……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
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
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谁能介绍一下这些地方?
4、这些地方真的是北京的千年文化的积淀。而作者却说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
7、不说那……唱不够……道不尽……单想那油条、豆浆、家常饼。
便觉得细悠悠、密茸茸、甘美芬芳故乡情。
谁来谈谈你们是怎样理解作者的这句话的?
这样的感情应该怎样读出来?
8、再来读最后一小节,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要重复地写一段话?
9、请你带着对课文感情的理解和自己对北京的喜爱再次朗读这首诗并背诵。
10、齐背课文。
11、把你了解到的北京令人喜爱之处,有选择地填到括号里,然后读一读。
出示投影:我去过()名城,也走访了不少()。()地告诉你,
我还是最爱咱们的北京。
不说()的(),
也不说()的()。
唱不够(),
道不尽()。
单想那(),(),便生出热爱北京的浓浓情。
四、小结。
大家对这篇文章还有什么问题吗?
本课是一首诗歌,以第一人称写成,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北京的情感。全诗语言通俗易懂却不失高雅,从头至尾如续家常一般娓娓道来,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厚谊。
1.学会十一个生字,认读两个字,能够书写指定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能够背诵课文;搜集课外资料,然后写几句诗或者一段话。
3.感受作者爱家乡、爱北京的深厚情感,激发学生对北京真挚深厚的爱。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北京是一个既具有古老文明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大都市,产生对北京真挚深厚的爱。
感受作者强烈的热爱故乡北京的情感。
1.图片、课件2.北京有关资料。
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文工团编剧、著名作家——阎肃写了一首歌:《故乡是北京》,让人陶醉。
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学生读课题。
提示:谁想和其他同学合作?引导: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读课文,借助字典等读准字音。学生读课文注意长句子的停顿、行和行之间、节与节之间停顿的适当。指名读,要求正确。
学生分自然段读,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学生读每个自然段,说说它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学习生字:提示:自由读生字表,说说你觉得哪个生字值得大家注意读音?
引导:这些生字哪个字最难写?指导难写的字:“卧”:左半部分的“臣”的笔顺:先写“横”,再写中间的四笔,最后写“竖折”。“佳”:右半部分是两个“土”字。“肴”:上边是“撇”“点”,而不是“撇”、“捺”。学生提醒大家应该注意读音的字。学生说说难写的字。学生书写练习。
四、学习词语:提示:读下面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甜丝丝、脆生生、细悠悠、密茸茸提示:再读这两个词语:京腔京韵、名厨佳肴。
学生说一说:abb形式,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学生读读。
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学生说说:
甜丝丝——甜滋滋脆生生——脆楞楞学生读课文。
五、作业:1’抄写字词。
学生按照要求完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北京是一个既具有古老文明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大都市,产生对北京真挚深厚的爱。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北京是一个既具有古老文明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大都市,产生对北京真挚深厚的爱。
教学理念给学生创设学习的氛围,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选择自己喜欢的去背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齐读课题:板书:故乡是北京。
学生读课题。
引导:默读课文,想一想,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画出相关的句子。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
引导:作者眼中什么,看着就让人感到亲切?
学生: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北京的情感”。学生读诗歌,画出相关的句子或者词语。学生:
走过了南北西东,看到了许多豪华的城市,见到过许多名胜古迹,还是最爱北京。学生抓住第二和第三节的相关诗句进行理解:
作者用“不说”两字,作者不说那些世界闻名的人文景点只是说些不起眼的、容易被人忽视的事物。
引导:这些景物是怎样的?小结:
作者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对这些景物、食品都非常熟悉,所以一见到、一想起来,就感到十分亲切。
激发情感读:作者像数珍宝似的,让我们感到北京不仅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厚重、古朴,同时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真是一片生机蓬勃的景象。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深深的情感,读诗歌吧!
学生:在作者的眼中,“紫色的藤萝、浓阴遮地的老槐树、东西南北围成的四合院”;“油条、豆浆、家常饼”都凝聚着北京的特色,看着就感到亲切,就会自然生出热爱家乡的情感。学生看图片,加深印象。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说说:
北京的名胜古迹还有:天坛、地坛、团城……北京的民俗文化还有:京韵大鼓、相声、面人……北京的风味小吃:豆面糕、驴打滚…..其他:为人热情大方、讲文明、讲卫生……并且看相关的图片进行欣赏,激发热爱之情。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三、读写结合:引导:把你了解的北京的令人喜爱之处,有选择地填写到()里。
提示:有感情地读读。
引导:我们的家乡也是如此,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写吗?学生填写:
走过()名城,走访了不少(),()地告诉你,
便生出一片热爱北京的浓浓情。走过()名城,走访了不少(),()地告诉你,
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书写。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情感。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1、本课词语卡片。
2、有关北京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心脏)指指心脏在什么位置?是啊,若是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的生命也就终止了,可见心脏对每个人有多么重要。现在老师说一句话,请大家用心听,看看你能从老师的话里体会到什么。师: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
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谈一谈:如:知道了北京对祖国很重要。我们要爱祖国,也要爱北京。
北京是祖国的心脏,你对北京知道多少呢?
(交流对北京的了解,师相机指导学生把话说通顺,说完整)。
1、(课件展示北京的美丽风光)。看,这就是我们美丽的首都——北京。
2、北京美,作者描写北京的语言更美。先听老师读读课文,同学们一边看书一边欣赏老师的朗读。
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以激发读书兴趣。
3、老师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觉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
出示本课生字,说说哪些字是你平时见过的,是怎样认识的?(提示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a、谁能勇敢地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好的句子再读一读,让我们共同来帮助你解决困难。指名读,相机出示课文中包含生字较多的几句话(生字注音)。
b、我们都来练习读读这几句话,看谁最先读好它。(自由练读、汇报朗读)。
(1)天安门在北京城的中央,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天安门前面是宽阔的广场。广场中间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2)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
3、读词识字:
最难读的句子我们都会读了,相信这些词语更难不倒大家了。
出示词语卡片,去掉拼音,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请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4、认读单个生字:
同桌之间打乱顺序互相认读“我会认”里的生字,互相检查生字读音。
1、认识了生字,相信同学们会把课文读得更好了。请大家再小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北京的什么。(生自由读课文)。
2、读了课文,北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北京非常美丽。)。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美丽)。
3、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4、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5、课文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北京的美?在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最向往的一处,勾画出来,多读几遍,等会儿读给大家听。
学生汇报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学习课文2、3、4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朗读和感悟。
1、指名读,说说北京美在哪里。
2、你去过天安门吗?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吗?(师生互相交流对“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了解。)。
3、我们来借助图片认识它们。
看图了解天安门、广场、纪念碑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图上体会“庄严”、“宽阔”、“矗立”等词语的意思。
4、动手画一画。
自由读课文,体会天安门、广场、纪念碑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正确认识中央、前面、中间的方位(可以小组合作完成),然后交流评价。
5、想不想亲自去天安门看一看?
指导朗读,读出向往之情。
6、能不能看着自己画的示意图试着背诵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北京美在哪里。
2、利用课件或插图展示北京交通的发达,环境的优美(结合画面认识“立交桥”、“图案”,相机体会“绿毯似的”、“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说话练习:立交桥又()又()。
鲜花又()又()。
草坪又()又()。
车辆又()又()。
4、学到这里,北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5、你想怎样读好这段话?
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北京的美丽、繁荣。
1、指名读,说说美在哪里。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提示“许多”、“到处”,说说从这两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3、你知道北京有哪些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新建了哪些高楼大厦?(生运用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练习说话,师相机点拨、补充)。
4、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对北京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5、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你的感受。
指导朗读,读出热爱、赞美之情。
1、学到这里,现在北京在你心中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2、能不能用一句话夸夸北京?把你赞美北京的话工工整整地写在书上你认为合适的地方。
3、有感情地把你写的句子念给大家听听。
4、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读出赞美、热爱之情。
(板书:热爱)。
1、学习了这篇课文,下课后你准备做点什么?
2、归纳总结学生的发言,提出建议:
a、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b、可以和同学一起唱唱赞美北京的歌曲,背背描写北京的儿歌;
c、可以给家里人介绍北京的美丽风光;
d、了解北京近些年又有了哪些新的变化。
1、认读8个字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懂得要关心周围的人。
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懂得要关心周围的人。
老师准备。
查阅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材料,幻灯片。
学生准备。
课本、课堂练习本。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读生字。
学习多音字放假寒假请假假如假设提出不懂的词语,其他同学通过字典帮助解释。钦佩:敬重佩服。钦:敬重。难怪:怪不得。表示明白了某种情况的原因,就不觉得奇怪了。乖巧:讨人喜欢。
学生和老师一起读认读字,写多音字,并给多音字组词。通过字典帮助解释。让学生认读认读字。扩展知识,学习词语。
1、我给大家介绍半边井的知识,从哪里来的?
2、我们看看爷爷是怎么说的。
4、那是不是只有我家有半边井啊?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这些人家挖半边井,让穷人从井里免费挑水,你觉得这样好不好?这样的做法体现了什么?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文章最后说,鹿港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谁知道鹿港为什么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了解鹿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游客在巷子里走来走去?为什么会盯着围墙下瞧个不停?是爷爷说的过去鹿港有些人家比较穷困,没有能力雇工人挖井。为了让他们也有井水喝,有些人家就把自己家的井挖在围墙下,井口一半在墙内,一半露在墙外。这样一来,那些没有井的人家,也能来挑水喝了。因为有些人家没钱挖井,没水喝,所以把井口露在墙外面,让他们也喝到水。不是。“有些人家就把自己家的井挖在围墙下,”肯定不止一家有半边井。好。体现了人与人的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从很久之前,鹿港的人就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现在还在延续这种关爱。指名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通过连环问题,引导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
1、复习1-7课生字,听写。
2、熟读所学课文,并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3、复习巩固所学知。
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
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问难。教师教具、学生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城市的地图吗?
3.师:是的,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师:让我们把课本打开,翻到第45页,同学们试着把课文读一遍,并画出生字。
2.师:读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3.请“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1)师:同学们,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3)师: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总结: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字音要读得准、注意停顿。)
师:现在你们最想去哪儿看看?
(1)教学第二自然段。
生:我想去北京的中心看看。
(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理解“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师:好,刚才是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这一次,老师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师: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点击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说说从画面看到了什么。
2.读读这一自然段。
3.说说读懂了什么。
4.问问不懂的问题。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分小组汇报自学的四个要求。
理解“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的意思。
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用“有……还有……”“到处……到处……”说话。
点击课件,播放北京各种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游客”
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师: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收集来的关于北京资料告诉大家。
师:此刻,你最想对北京说什么?
总结:北京,首都,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东方古都,还记得我们上册书中读到的红墙、黄瓦,读到的京剧、茶馆,读到的胡同、四合院吗?它的庄严,它的神圣,它的神秘,它的内涵它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吸引了中外读者。北京是个老人,也是个新生儿,它在前进,它在描绘着新的宏伟蓝图,它孕育着新的更大的突破,它要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城市。
在《北京亮起来了》中,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现代气息、高耸的大厦、川流的汽车,绚丽的广告、明亮的橱窗、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这亮 不仅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而且还指北京已成为了一颗东方明珠。
课文开头说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中间描绘了长安街、环形路、商业街、故宫夜晚的装点,让人感到北京是一座不夜城,有着浓郁的现代气息。结尾用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总结全文。教学时,教师通过示范朗读,直观图片或文字资料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兴趣,抓住中心句,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语言朗读,体会感悟,同时进行语言训练。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理解焕然一新、金碧辉煌、从天而降、犹如等词义。用犹如说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对北京认识多少呢?能来说说吗?(学生自由谈论。)
2.师:今天,老师再一次带大家去北京旅游?看看这次我们会有什么收获呢?让我们坐上飞机出发吧。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师为导游,生为旅客。)
1.(课件:飞机起飞声。)
2.师范读课文,并出示相应的图片(或图片配画外音)。
3.师:想进一步细细游览吗?请打开课文,自己读一读。
4.师:说说你游览后的感受。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
5.师;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走进北京。我这里有四辆大巴士,这四辆车将带大家去四个不同的地方。但首先得买票。师出示票(词语:夜幕降临、华灯高照、金碧辉煌、灯光闪烁、银光闪闪、光彩夺目、绚丽多彩、焕然一新、从天而降、繁荣昌盛、幢幢高楼、)请轻声读读这些票,再自行购买一张。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进行检票,读对了,才能加人旅游团。
6.师:检票完毕,要上车了。请读读课文,想一想这四辆车将去哪儿?(生再次读文)
7.确定四辆车的驶向(长安街、环形路、商业街、故宫)。
8.自行选择,上车(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节2.3.4.5)。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来认读生字,反复读课文,做到读通读熟。
三、精读课文,细细品味
第二小节
1.图文结合,读读谈谈第二小节,你在游览长安街时,看到了什么?
2.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词:华灯高照、灯光闪烁、从天而降、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勾画、幢幢高楼。并作直观理解。
3.做做小导游,向没有去长安街的小朋友介绍介绍(边指图,边介绍)。
4.师:听了刚才的介绍,你了解长安街了吗?(让没有选第二小节的学生也运用这些词语说话。)
第三小节
1.读文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2.理解犹如。
3.除了立交桥上的彩灯,你还看到了哪些灯,它们如何装点北京?
4.说话训练:仿照句子: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照明灯犹如
草坪灯犹如
喷泉灯犹如
礼花灯犹如
第四小节
图文结合,读读谈谈第四小节,你在游览商业街时,看到了什么?
1. 认识3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北京话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北京话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对北京话的向往之情。
4.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对北京话的喜爱。
1.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京话的喜爱的。
搜集北京话的资料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完成学习目标1. 2。
一、情趣导入:
1. 播放侯宝林相声《北京话》,学生交流感受。
2. 学生交流对北京话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 浏览课文,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默读各个自然段,想一想各写的什么意思。
3. 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把问题写下来,先尝试自己阅读解决,解决不了课堂质疑。
4. 我会读
( ) ( ) ( ) ( ) ( ) ( )
沮 丧 歧 视 间 隙 模 仿 不 朽 正 宗
5. 我会写
诸多 诱惑 间隙 正宗 痕迹 不朽 效果 售票员 琅琅上口 生动活泼 汪洋大海
6. 理解并积累下列词语:
沮丧:
歧视:
包容:
诱惑:
陶醉:
汇集:
琅琅上口:
三、了解破折号在句子中的几种作用。
四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完成学习目标3. 4。
一、 谈话导入。
二、 细读体会。
2. 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在北京话的诱惑中,改变着自己。”北京话的诱惑在哪里?
(2)“北京话是不朽的。”
3. 外地人、外国人学习北京话有什么独特感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湖北朋友 美国朋友 我)
4. 读了课文,你认为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5. 本文多处运用了比喻、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找出相关句子,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6. 文中四处运用到了破折号,找出相关句子,根据课前查找的相关知识,说说破折号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
三、 拓展。
家乡的话与普通话有哪些不同,找出两三处比较一下。
四、 课后练习。
1. 我像( ),融入北京话的汪洋大海中。
2. 于是便像( )沮丧。
3. 中国地域广博、方言各异,能讲普通话,( )就获得了语言上的通行证。
4. ( )在北京这种包容了各地移民的国际大都会。
1、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统计材料,引导学生将整理后的数据填入统计表,并把统计图补充完整,体现统计的过程。
2、通过具体的练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体现统计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的初步知识,看看今天对我们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二、新授
1、出示统计表:
中国的世界遗产情况统计表
项目 合计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文化景观遗产 数量(处)
(1)观察统计表,明确各项目名称。
(2)出示中国的部分世界遗产名录,阅读,并完成统计。
(3)独立补充统计表。
(4)汇报。
2、出示统计图:
(1)观察,一个单位长代表几处?(理解1个单位长代表几。)
(2)独立完成统计图的绘制。
(3)在中国的世界遗产中,你知道北京有几项吗?(根据统计资料回答。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巩固练习。
(1)试一试,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记录下来并填入统计表中。
(2)合作交流,调查,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后反思
学生在课堂中能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统计材料,将整理后的数据填入统计表,并把统计图补充完整,体现统计的过程,通过具体的练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作业
数学一日一练。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本教案选取的是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繁忙的工地》,第一课时《角的认识》。
本课时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师准备,教学挂图(或课件),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
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
本课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在活动中探索角的有关知识,但对于比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概念的知识教师仍然加以引导和讲解。如周角和平角,学生仅从形状上就普遍认为周角是一个圆圈,平角就是一个半圆圈,而不去理解它作为角的实质,但这种实质的探索仅仅让学生利用活动角或同桌交流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教师在利用活动角示范的基础上进行了讲解,这样既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阅读课文,了解北京的四合院的基本结构及居住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理清课文的描写顺序,能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建筑物。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阅读课文,了解北京的四合院的基本结构及居住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理清课文的描写顺序,能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建筑物。
1、课文插图。
2、故宫等房屋照片。
1、板书计题。
2、你曾见过哪儿的四合院,能说说它们的样子吗?
1、自由读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查字典。
2、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北京的四合院的?介绍了四合院的哪几个方面。
1、对字词掌握情况:
字音:胡同和谐气氛。
字义:胡同坐北朝南和谐疏远。
2、课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介绍四合院:朝向、结构、作用、规模、居住情况这几个方面内容。
1、北京建筑物的特色:胡同、四合院。(古朴)。
2、朝向:坐北朝南。(吉利、阳光充足)。
3、结构:正房、厢房、南房(倒座儿)。
4、作用:
(1)独居方便,便于联系,适合人多家庭居住。
(2)正房----长辈厢房-------晚辈。
5、规模:小型四合院(普通老百姓)。
大、中型四合院(有钱人家如王府)。
6、
(1)居住情况变化:a:过去:一家一户。
b:现在:许多户(挤、乱、和谐)。
(2)高层建筑:人际、家庭关系冷漠、感情疏远。
(3)国外:仿四合院。
(4)激发学生自豪感。
《北京的四合院》一文介绍了四合院的朝向、结构、作用、规模、居住情况。我们可以模仿这种类型的文章进行习作。
完成课时作业。
1.认识“阔” “矗”等13个生字。会写:申 匹等10个生字。
2.读正确 、读流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识记生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
1、 出示课件,一张中国行政图,谁能找出北京在哪儿?
2、一名同学指出后,教师简介北京概况。
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去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
2、 多媒体放画面和录音。学生欣赏。
3、 自由的课文,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自由发表建议。
三、再读课文,自学生字
1、 学生再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把字音读准。
2、 师出示课件(本课中的字词,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四、指导朗读,感受景美
1、 播发北京的画面,教师朗读课文。
2、 讨论:你看到了什么?
最想去北京哪个地方?
3、 把你最想去的地方读一读,师指导。
4、 自由朗读课文后,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课后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在比一比栏中展评。修改意见
一、复习回顾
2、 下面让我们开起识字的小火车来和这些词语朋友打个招呼吧。
3、 小火车起来,轰隆轰隆开起来火车头就是你……
6、 出示课后练习题,读读记记。
7、 分段接力读课文,看谁读的好。
二、引导观察,书写生字
1、 观察本课中的生字,它们中哪些可以做朋友,(同偏旁的)
2、 观察田字格中字的位置,先描红,再仿写,看谁写的棒。
3、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学生的习字本,评出“小小书法家”
三、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 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抓住关键词,把你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四、扩展活动
在搜集到的北京名胜古迹的图片上,写出景点的名称。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