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口号大全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大全(13篇)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大全(13篇)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提前预知教学目标和要求,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小编整理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教学要求:

i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二、练习设计: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214320310009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5252696=65644273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2)4个2531是多少?(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80第2、3题。其中。

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

1、34548967983695。

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股东权益比例的倒数称为权益乘数,即资产总额是股东权益总额的多少倍,权益乘数反映了企业财务杠杆的大小,权益乘数越大,说明股东投入的资本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小,财务杠杆越大。

计算公式。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即=1/(1-资产负债率).

权益乘数=1+产权比率。

权益报酬率是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百分比,也叫净值报酬率或净资产收益率。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降低,权益乘数减少。即负债总额在资产总额占比减少时,权益乘数减少。考虑如下的可能性:

1、偿还了部分债务。

2、以股权融资等方式增加了资产。

3、盈利导致的资产负债率降低。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86至87页的例题,试一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之后学生接触的新知识,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4、激励学生评价与反思,体验解决困惑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口算。

小结: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用多位数中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几个0。

2、用竖式计算。

227×5=603×4=。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

2、教学例7。

1)出示插图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怎样列乘法算式计算?

3)估算一下结果。

4)用竖式计算,自己试一试。

5)学生板演,对比优化方法。

三、巩固练习。

1、课本87页的第1题。(要求用竖式计算)。

2、补充练习:算一算。

3、课本87页的第2题。

4、课本87页的第3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回顾板书,说说体会与收获,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五、作业布置5、课本86页的“做一做”

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

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得末尾添上几个。

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60页的知识。是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第一课(不进位乘法),是本册的重点内容。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的算理;熟练掌握了口算乘法。本节课的教学安排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熟练,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基础。

根据教学内容、综合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师生共同探究,学生会用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行计算,并会把该方法运用于更多位数的乘法。

2、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观察、引导演示,动手操作,体会自主探究问题,获取知识,获得自主体验知识带来的乐趣,体验数学学习中的成功感。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情景再现,动手操作等活动,体验与人合作的乐趣,培养与人沟通交流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算理,会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学生分组。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美术课画图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在美术课上绘画吗?

学生:喜欢。

学生:彩笔,纸板,铅笔。

教师:对,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大家看了之后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会带,教师选择性板书: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二)、合作探究。

1、解决问题。

教师:小精灵呀和大家一样,也是想知道桌子上一共有几支彩笔,大家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教师再约学生一起分析情景图,图中一共有三盒彩笔,每盒有12支彩笔。)大家知道了这些,要怎样列式呢?分小组讨论。

学生1:12+12+12=36,每盒彩笔12支,一共有三盒,就是三个12相加。

学生2:123=36,因为12=10+2所以123=103+23=36。

学生3:123=36,因为12=9+3,所以123=93+33=36。

引导学生讨论研究笔算乘法这个问题。

教师:用竖式计算加法是用怎么列呢?谁来说说。

学生回顾:加数加上加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总结乘法的竖式计算。

教师:在乘法中,规定两个相乘的数叫因数,和加法竖式一样,因数乘以因数,相同数位对齐(教师列出乘法竖式,边列边讲解)。那具体要怎样计算呢?大家分组讨论。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学生1:先把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再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表示3个十,把3写在十位上。

学生2:先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0,把3写在十位上,再用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上。

教师:大家的想法呢,统一起来就133=30,23=6,30+6=36,和刚才开始时的第二种方法是一样的,只是现在用竖式表示。

3、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小结。

大家来说说今天学到什么?

(三)、巩固提高。

学生在黑板演示教材60页做一做第一第二题,集体纠错。

(四)、回顾总结。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你今天的表现怎么样?你觉得同组中组员的表现怎么样?

3、对全班学生给予表扬。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

1、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做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50×314×21000x×56×30。

×4500×3140×2800×6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2、做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教学内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50×314×21000x×56×30。

×4500×3140×2800×6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2.做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能根据间隔排列的特点,由一种物体的个数知道另一种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体验发现规律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体验数学的奇妙。逐步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

发现和概括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1、出示篮球,足球实物图和几何图形。

2、引发探究动机。

二、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1、初步观察,发现特点。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3、深入思考,加深认识。

4、回顾过程,突出思想。

5、应用规律,巩固认识。

还通过一一对应的思想,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三、应用思想,拓展规律四、回顾反思,交流体会总结:我们平时看到的许多情境里,经常会有一些数学规律。只要同学们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观察,分析身边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常常思考一些为什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多位数乘一位数

今年我由长期任教高段数学改为任教三年级数学。这一调整,感觉落差很大,期中既有学生方面的原因,更有教材方面的原因。去年我任教六年级数学,这是现在小学阶段最后一次使用老教材。虽然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也有所接触新教材,听闻到新教材如何如何难教,但是由于没有教过,因而这方面的体验不深。现在终于有机会亲密接触新教材了,自然也不能等闲视之。获知了今年的教学任务后,我就找来1—5年级的教材和教师用书,粗粗地翻阅了一遍。心想,了解一下学生先前所学的知识与现在及将来要学的知识对开展教学总是有好处的。一段时间教下来,终于体会到了先行者的苦恼:新教材知识的系统性不强;教材安排的练习较少,更多的需要教师重新设计;一些总结性的结论到底要不要出现,如果要出现,那么什么时机更合适等等。如果说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数学教师改进教学理念的话,那么随后遇到的问题,我觉得就不是理念所能解决的。

无独有偶,同样的问题在教学时分秒这一知识时又遇上了。在学过第一课时“秒的认识”后,学生对时、分、秒的进率已经全面掌握,接下来就要学习时间的计算了。求经过时间,这虽然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但通过钟面演示等手段,学生理解起来勉强还能过关。可是对于时间的化聚,却又成了一个问题,如:3时=()分,4分=()秒等等。原来以为这是非常轻松可以搞定的问题,而我班却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束手无策,有些学生即使能得出答案,速度也很慢,课堂效率非常之低下。联系起在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遇到的计算问题,我终于恍然大悟了——没有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学生计算确实有相当的难度。于是我在时间的计算的练习课之前,插入了第六单元的一节课——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有了这一知识的支撑,学生学生在解答时间的化聚这一练习,速度就明显加快了。

再静下心来细细一想,其实在第一单元测量中,这一计算问题就已经有所显现,只不过由于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进率多是10、100、1000的,因此对计算的影响相对较小。

数学课程标准1—3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教材编写应以《标准》为基本依据,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我们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并让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数学课程标准1—3学段数与代数具体目中又指出:“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空间与图形的具体目标中还指出:“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那么学生对长度、质量、时间单位进行换算时就必须掌握一个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样在解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也要用到一个数(这个数可能是两位数、三位数)乘2、4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上述知识点时,学生应该也必须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数学教师对三上数学的教学调整势在必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的编写还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作为教师不能一成不变的教教材,虽然教材的编写存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教师的借口,数学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地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有效地处理,使之更适合学生。因此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这一内容在何时进行教学就非常值得我们三年级数学教师进行思考。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是这样安排的:

单元。

内容。

单元。

内容。

1

测量。

6

2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3

四边形。

8

可能性。

4

有余数的除法。

9

数学广角。

5

时分秒。

10。

总复习。

照这样的安排,按顺序进行教学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前面我所述说的情况。为了不让乘法计算成为单位换算、周长计算的障碍,就应该把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移至前面加以解决。纵观整册教材内容,我建议这样安排:

单元。

内容。

单元。

内容。

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6

时分秒。

2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3

测量。

8

可能性。

4

四边形。

9

数学广角。

5

有余数的除法。

10。

总复习。

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的安排是供教师参考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多位数乘一位数

(2)乘法的估算。

2.笔算乘法。

二、教学目标。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三、编排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

游乐园买票问题。

计算共有多少枝彩笔。

计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

开运动会时计算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计算运动场共能坐多少人。

七仙女摘桃的神话故事。

老寿星散步。

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法,在这儿,以表内乘法为基础,过渡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而这些口算又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如12×3就要用到10×3和2×3的口算),在估算和笔算的过程中又同时巩固了口算。

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如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不再出现“2个十乘3就是6个十,也就是60”这样的算理叙述,而是以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算法的方式呈现。

再如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不再借助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以前教学不进位的乘法时借助小方块,教学进位时用小棒来帮助学生理解。)。

四、具体编排。

(一)口算乘法。

1.主题图。

呈现了一个游乐园的情境图,类似于二年级上册乘法初步认识的情境图。图中可以提出许多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如可以计算坐小火车的一共有多少人,坐过山车的有多少人,坐摩天轮的有多少人。图中有一个各种游乐项目的价格表,可以计算若干人玩某个项目需花的钱数。提的问题可以很开放(学生可以自己设定条件,如有15人想玩过山车)。

(1)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

(2)以表内乘法9×2作为过渡。

(3)计算2×10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a.10个2直接相加。

b.9个2用表内乘法计算,再加一个2。

c.把2×10看成2个10相加。

(4)计算20×3时,只给出答案,没有给出思考过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自己归纳出2个十乘3就是6个十,也就是60的结论),引导学生将整十数乘一位数转化为表内乘法。

3.做一做(第69页)。

把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对照排列,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口算乘法的规律。

4.例2。

(1)在实际情境中,使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

(2)利用已学的乘法口算进行估算。

(3)第一次出现约等号。

(4)一方面要掌握估算的方法,另一方面是用估算的结果进行判断。如果有32个同学参观,估算的结果是同样的,但判断却是不同的,所以在估算时还要分析实际的情况后再解决问题。

(二)笔算乘法。

(1)体现算法多样化,有连加,有口算乘法(隐含乘法分配律),还有用竖式笔算乘法。

(2)这儿是第一次出现乘法竖式,所以,在右边的方框中给出了笔算的整个过程,并对每一步计算中各个数的含义进行了说明,使学生看到笔算乘法的完整步骤。左边给出了简写的乘法竖式写法,并标明因数和积的位置,使学生知道在了解了笔算乘法的步骤以后,可以采用这种简明的形式。

(3)例题中只给出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让学生自己类推(下方的“做一做”中就对照编排了一、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三道例题,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这种迁移类推能力。)。

(4)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进行讨论,掌握竖式的写法。

(1)先估算再精确计算。

(2)计算时,仍然采用多种算法。通过加法进位和乘法进位的比较,使学生掌握乘法时位的思想和方法。

(3)与例1一样,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乘法放在“做一做”中,让学生运用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1)先估算再精确计算(估算出范围)。学生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进一步用减法计算:240-24=216。

(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两次连续进位计算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发展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编排思路同前,可以让学生自行解决。

5.例5(0的乘法)。

0的乘法编排在这儿,是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做准备的。

九义教材是出示三个空盘。现在借助于学生熟悉的孙悟空偷吃王母娘娘的仙桃的神话故事来引出0的乘法,由于乘法的意义学生已经掌握,所以学生很容易得出0和任何非零整数的积都得0的结论。至于两个0相乘,无法用乘法的意义解释,只是数学上一种完备的定义,不必向学生解释,只要学生用前面的结论加以类推即可。

在“做一做”中,提醒学生注意区别0的加法和乘法的不同。

6.例6(因数中间有0)。

(1)多样化算法,可以口算(类似于12×3的口算方法),也可以笔算。

(2)要让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思考当因数中间有0时如何计算。虽然0的乘法很特殊,但计算方法同前面。

*练习题中也有三位数的个位和一位数相乘不满10的情况(502×3),要提醒学生用0占位。

7.例7(因数末尾有0)。

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写法,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哪种写法更简便一些,再和整十数和一位数相乘比较一下,两者有什么异同点。

五、教学建议。

1.结合情境教学计算问题,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材非常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许多计算要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来进行学习,教材上没有专门出现计算法则的文字描述,教学时也不要求学生抽象地叙述法则,但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提高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如果学生在理解算理上存在困难,还是应该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

3.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尤其是估算,教材中处处渗透估算的思想,目的是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步培养起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保证一定的训练量。

这部分内容课时减少了(原为17课时,现为12课时),主要是因为不进位的乘法删去了,教学的步子更大一些。但必要的计算能力还是需要的,因为这是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做准备的,如果基础没打好,后面就会出问题,虽然现在提倡复杂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但必要的训练还是需要。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笔算加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部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实经历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了解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目标:。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新知。

12师:会算吗?(学生说计算过程)。

12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12师:个位有几个2相加?3个2相加就可以用3乘2计算。十位上是几个几?可以计算3乘1。

各个数位都乘以的是几?为什么?(个位:3个2十位:3个1)。

23师:怎样算?

23规范计算过程:各个数位都乘以的是几?为什么?(个位是3个3,十位是3个2)。

+23。

27师:怎样算?(指名说)。

27个位:3×7=21写1进2,为什么进2?

+27总结: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123。

123怎样算?同位互说。

+123。

个数再多些还行吗?

16。

16怎么算?各个数位都乘几?为什么?

16齐说过程。

16。

16。

+16。

数字再多些行吗?

32你有什么方法能把这个竖式变得简便一些吗?

323生写在黑板上。

…..为什么乘9?

+32小结:各个数位上都有9个相同的数,就是9个32相加,可以列式32×9。乘法是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9个32。

师:你能将加法改写成乘法吗?

29为什么乘3?

29。

+29。

21乘4表示什么意思?闭上眼睛想,个位是几个1,十位是几个2?同位互说。

×4小结:各个数位是由4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用4分别去乘每一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14闭上眼睛想一想,跟你的同位说说,个位上有几个几?十位上有几个几?

×7。

423个位上有几个几?十位呢?百位呢?

×51怎么来的'?十位写几?需要进位吗?

总结:今天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上的每一位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计算时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练习:

460。

×5。

406。

×5。

反思:

勾连加法与乘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乘法计算的算理,从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改变以往以乘法计算方法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从相同加数加法计算入手,让学生理解从个位算起,每一位上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就可以用几乘几来计算,从而自然过渡到多位数乘一位数,就是将每一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有此将教材中的例1~例4整合在一起,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也便于理解、掌握计算方法。由于教学时间的问题,没有将整节课完整的呈现出来,只教学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但在课堂检测中,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有此,说明此教学思路是可行。

文档为doc格式。

多位数乘一位数

初稿时在教学目标达成中设定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在新授前以提问激趣,引出课题。旨在让学生通过主题图提出一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根据学生随机生成的算式,引入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中,然后提示课题共同探讨明算理。学生随机生成的算式,既可以用以复习巩固表内乘法,又能引出本课课题,更难的题目则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这些暂时还不能解决的算式进入以后的学习。等到教案写完思路过一遍后,发现整个教学内容太多,量太大,特别是提问激趣那里,生成学习资源的时间最起码要10分钟,加上后面的练习,一节课可能完不成,再则没有机会进行试教了,在教学任务完成方面没有把握,所以放弃这个设计,由教师直接提问列式探讨算理。将目标重心回归到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思路的透彻决定隐性目标的达成。

显性目标一般是针对学生和课堂有效性来说,而隐性目标是我的自我定位。由于一直在低段进行教学,总感觉教学语言中无效语言太多,总担心学生们听不明白,自己老是重复说,尤其是算理的阐述。所以这次给自己定的隐性目标是教学层次分明,教学语言简炼,体现教学有效性。然而功夫有欠,细节的不打磨注定了教学底气的不足,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即便是开头能达成目标,在过程还是不知不觉地偏离隐性目标,可见磨课之重要。通过磨的过程可以让你抓实一个点,该小结时小结,该提炼时提炼,层次分明,语言简明。

三、学生表现定位教师教学思路。

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非常活跃,课堂参与度高,而且从练习来讲,对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目标达成也非常好。但是学生在回答算理时,往往是有话说却不知如何表达出来,也有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说着自己想说的话而没有理会教师的问题。这固然有教师提问设计的原因,也有学生不善于倾听的结果。虽然最近在课堂中设计了一些环节让学生明白倾听和认真听讲的内涵,看来还是远远不够。要在今天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也要求自已对提出的问题有效性方面进一步去锤炼。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重点是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竖式的写法。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口诀和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遵循三个原则:计算教学的情境化原则、算理理解的直观性原则、算法抽象的科学性原则,然后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设计。

相对于其他教学来说,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怎样才能使计算生动而不枯燥?我决定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以“学校发口罩”为元素的情境。每一个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对情境中数学信息的分析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可以让学生理解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产生计算的需要,形成探究学习的内部动机。

因此,我的情境图是12个口罩为一份,其中10个装一袋,旁边还有2个。这样摆放口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让学生自然而然想到拆数乘。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方法,在教学算法时,我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课堂上在学生拆数口算后,请同学上台进行小棒操作,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板书讲解竖式后,再次利用小棒让学生上台说清每一步在小棒图里具体表示什么,多次通过数形结合沟通乘法竖式的算理算法。

重视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概括,虽然教材没有给出完整的`计算法则,但在课堂中要求孩子亲身体验竖式的生成过程,自己尝试说出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要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我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来学习新知。学生通过回忆拆数乘的口算方法,自主尝试列出竖式,师生共议,发现口算和笔算的算理是一样的。

课前复习导入用数字“3”所在的数位变化,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数位表示的意义不同,为同学们利用位值生成算法做了很好的铺垫。

总之,这节课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学生通过回忆拆数乘口算、操作小棒演示口算方法都为后边竖式的算理算法做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学生在讲解竖式的计算方法和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时基本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

2。从学生练习反馈来看,知识技能目标已经达成。

3。对话之中学数学。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课堂上我提一些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让他们认真思考,主动发言,不断产生思维碰撞,让孩子之间展开有效对话,课堂氛围活跃良好。

当然,一节课下来也有觉得遗憾的地方:

1。第一个遗憾就是可能因为学生提前预习过,预习时掌握了简写竖式的基本方法,课堂上没有生成我预设的其它算法。学生自主尝试笔算方法时,我巡视发现全班所有孩子都只有用简写的乘法竖式做了出来,缺乏经验的我就没有很好的生成可以展开理解算理的资源。

2。第二个遗憾就是面对陌生的班级,我对孩子的关注还不够,有很多孩子积极举手但没有来得及与之交流。

总之,对我而言,这是一次成长路上非常重要的历练,每次历练都是成长的蜕变。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继续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迎接每一天的工作。成长永远在路上!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笔算加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部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实经历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了解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目标:

1、由旧知导入新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及算法。

2、经历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新知

12师:会算吗?(学生说计算过程)

12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12师:个位有几个2相加?3个2相加就可以用3乘2计算。十位上是几个几?可以计算3乘1。

各个数位都乘以的是几?为什么?(个位:3个2十位:3个1)

23师:怎样算?

23规范计算过程:各个数位都乘以的是几?为什么?(个位是3个3,十位是3个2)

+23

27师:怎样算?(指名说)

27个位:3×7=21写1进2,为什么进2?

+27总结: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123

123怎样算?同位互说

+123

个数再多些还行吗?

16

16怎么算?各个数位都乘几?为什么?

16齐说过程

16

16

+16

数字再多些行吗?

32你有什么方法能把这个竖式变得简便一些吗?

323生写在黑板上

…..为什么乘9?

+32小结:各个数位上都有9个相同的数,就是9个32相加,可以列式32×9。乘法是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9个32

师:你能将加法改写成乘法吗?

29为什么乘3?

29

+29

21乘4表示什么意思?闭上眼睛想,个位是几个1,十位是几个2?同位互说

×4小结:各个数位是由4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用4分别去乘每一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14闭上眼睛想一想,跟你的同位说说,个位上有几个几?十位上有几个几?

×7

423个位上有几个几?十位呢?百位呢?

×51怎么来的?十位写几?需要进位吗?

总结:今天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上的每一位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计算时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练习:

460

×5

406

×5

反思:

勾连加法与乘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乘法计算的算理,从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改变以往以乘法计算方法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从相同加数加法计算入手,让学生理解从个位算起,每一位上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就可以用几乘几来计算,从而自然过渡到多位数乘一位数,就是将每一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有此将教材中的例1~例4整合在一起,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也便于理解、掌握计算方法。由于教学时间的问题,没有将整节课完整的呈现出来,只教学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但在课堂检测中,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有此,说明此教学思路是可行。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