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方便家长了解学生的教学情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在学完酸和碱之后,学生已经知道了石蕊、酚酞等指示剂能指示出溶液的酸碱性,但是对于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还没有认识,石蕊、酚酞等指示剂能否指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也不清楚。而现在,物质的酸碱性即ph的大小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了解溶液的ph有不容忽视的实际意义。
根据目前学生学习条件不足、资源缺乏等具体情况,本课题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为辅。由于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教学设计注重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配套学案设计注重阶梯性,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起到提纲的作用。课堂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学化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使他们逐步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环境,从化学的角度分析、认识社会现象的习惯。
二、教学相关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网络中有关ph与生活的内容。
3、仪器和药品:ph试纸、玻璃棒、20%和0.1%氢氧化钠溶液各一瓶、20%和0.1%盐酸溶液各一瓶、紫色石蕊、无色酚酞、泥土、雪碧、洗洁精、洁厕剂、橘子汁、番茄汁、肥皂水、立白洗衣粉等。
三、课前准备工作。
1、网络中有关“ph与生活”的内容,教师和有条件的学生提前完成并打印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张贴在实验室。
2、分组实验仪器:ph试纸、玻璃棒、20%和0.01%氢氧化钠溶液各一瓶、20%和0.01%盐酸各一瓶、紫色石蕊、无色酚酞、(以下分四组)泥土、雪碧、洗洁精、洁厕剂、肥皂水、自来水、橘子汁、唾液、牛奶、番茄汁、立白洗衣粉、厨房清洁剂等。
3、学生自带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不限种类。
四、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的酸碱强弱可用ph的高低来表示。
2、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的强弱。
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实验与探究实验提高操作、观察、记录数据、思维等能力,初步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关注社会、保护环境的科学态度,以及求实、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ph、会测定物质的酸碱度。通过对比实验与探究实验提高操作、观察、记录数据、思维等能力,初步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生活中物质的酸碱性。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关心社会、关注社会、保护环境的科学态度,以及求实、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你们闻过醋的味道吗?什么味道?你还尝过哪些有酸味的东西?这些都是酸。我们身边吃的用的物质有很多,哪些是酸性的?哪些是碱性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如何?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主题。
【板书】课题。
【提出问题】现在盖房子少不了的是石灰,它溶于水是碱。可以尝味道吗?(不可以)有什么方法既简单又方便地测定物质的酸碱性?(学生:用石蕊和酚酞。)石蕊遇酸变红,有的有酸味的物质很酸,有的微酸,通过石蕊可以区分吗?那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才能区分出酸或碱的强弱程度呢?(ph)。
【投影】学习目标。我们先认识ph。
【阅读】学生阅读p61页,讲出所了解的有关内容。教师板书。
【板书】(或投影)。
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1.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到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喜悦。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本节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等几部分。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另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计算能力,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是高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有关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教材的引入是从初中学习过的质量分数开始的。通过复习旧知识,回忆溶液的组成,表示浓度的方法,分析质量分数在实际使用中的不便之处。自然顺畅的引出表示溶液组成的另一种方法。量体积是很方便的,同时物质的量的使用比起质量来也很简便。由此展示出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概念的理解。表达式更加简洁明了。与质量分数有明显的区别。而且通过公式的变形可以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或溶液的体积,也就是说为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提供了便利条件。
教材中以讨论的形式提出了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其一:物质的量浓度中涉及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其二:从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变化的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但是二者的比值没变。对于这一点必须给学生澄清。此处可以运用恰当的比喻来形象说明。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正确操作很重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方法,学会容量瓶的使用。
关于计算,教材中按照不同类型分成1.关于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均以例题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具体方法,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训练解题的规范性。此处的计算不宜过多的拓展。例如: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新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介绍,目的是分散难点。有关稀释的问题,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加水稀释”,因此不宜加深,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稀释的计算不作要求,只是对于条件好的学校可以作为知识的拓展。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本节难点: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本节引入方法。
(1)首先复习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知识,特别着重复习有关溶液组成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知识,指出这只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引出新课--另一种常用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2)阅读课本55页,组织学生讨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是什么?使用时有什么不方便之处?溶质的量用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有哪些便利条件?使学生了解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用好教材中的讨论,加深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避免有关常见的错误。
例如:课本56页讨论题(1),如果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不清,容易出现错误。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在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而不是1l溶剂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避免错误的方法是在讲述物质的量浓度概念时,强调指出“单位体积溶液里”,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讨论题(2),帮助学生认识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不论取出多少,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不变的,就象一壶糖水倒出的两杯糖水一样甜,浓度与壶中均相等。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3.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根据学校的条件也可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边实验边小结配制的步骤。
4.在演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之前,首先向学生详细地介绍容量瓶的规格、使用方法和使用时应先检漏等注意的问题。例如:容量瓶上标有“250ml20℃”,它的含义是:容量瓶的容积是在20℃时标定的。
讲清以上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或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原因。因为配制过程中是用容量瓶定容的,只有一个刻度线,容量瓶的规格又是有限的,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绝大多数物质溶解时,都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发生,引起温度的升降,从而影响到溶液的体积,使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准确。
5.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师演示,让后排学生也能看得清楚。
c(浓)v(浓)=c(稀)v(稀)?(例题5)。
c=(例题3)。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醋酸钾溶液呈性,原因;
氯化铝溶液呈性,原因;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a.b.c.d.。
2.应用实验手段,启发思维。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原因分析;
实验2.将新制备的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照比较。
现象;
原因分析。
教学过程: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能力目标。
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1.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到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喜悦。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等几部分。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另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计算能力,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是高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有关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教材的引入是从初中学习过的质量分数开始的。通过复习旧知识,回忆溶液的组成,表示浓度的方法,分析质量分数在实际使用中的不便之处。自然顺畅的引出表示溶液组成的另一种方法。量体积是很方便的,同时物质的量的使用比起质量来也很简便。由此展示出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概念的理解。表达式更加简洁明了。与质量分数有明显的区别。而且通过公式的变形可以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或溶液的体积,也就是说为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提供了便利条件。
教材中以讨论的形式提出了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其一:物质的量浓度中涉及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其二:从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变化的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但是二者的比值没变。对于这一点必须给学生澄清。此处可以运用恰当的比喻来形象说明。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正确操作很重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方法,学会容量瓶的使用。
关于计算,教材中按照不同类型分成1.关于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均以例题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具体方法,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训练解题的规范性。此处的计算不宜过多的拓展。例如: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新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介绍,目的是分散难点。有关稀释的问题,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加水稀释”,因此不宜加深,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稀释的计算不作要求,只是对于条件好的学校可以作为知识的拓展。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本节难点: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法建议。
1.本节引入方法。
(1)首先复习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知识,特别着重复习有关溶液组成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知识,指出这只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引出新课--另一种常用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2)阅读课本55页,组织学生讨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是什么?使用时有什么不方便之处?溶质的量用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有哪些便利条件?使学生了解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用好教材中的讨论,加深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避免有关常见的错误。
例如:课本56页讨论题(1),如果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不清,容易出现错误。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在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而不是1l溶剂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避免错误的方法是在讲述物质的量浓度概念时,强调指出“单位体积溶液里”,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讨论题(2),帮助学生认识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不论取出多少,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不变的,就象一壶糖水倒出的两杯糖水一样甜,浓度与壶中均相等。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3.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根据学校的条件也可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边实验边小结配制的步骤。
4.在演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之前,首先向学生详细地介绍容量瓶的规格、使用方法和使用时应先检漏等注意的问题。例如:容量瓶上标有“250ml20℃”,它的含义是:容量瓶的容积是在20℃时标定的。
讲清以上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或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原因。因为配制过程中是用容量瓶定容的,只有一个刻度线,容量瓶的规格又是有限的,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绝大多数物质溶解时,都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发生,引起温度的升降,从而影响到溶液的体积,使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准确。
5.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师演示,让后排学生也能看得清楚。
c(浓)v(浓)=c(稀)v(稀)(例题5)。
c=(例题3)。
教学设计示例一。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微观上表示每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
导入:56g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长度。
米
。
质量。
千克。
。
时间。
秒
。
电流。
安[培]。
。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
发光强度。
坎[德拉]。
。
物质的量。
摩尔。
。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一节物质的量。
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阅读:教材45页。
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这个常数的符号是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6.02×1023mol-1。
板书:二、单位――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是否可以划等号呢?
因此注意近似值是6.02×1023mol-1。
提问: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思考:各执己见。
结论: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使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6.02×1023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值,所以宏观物体不便用物质的量和摩尔。例如,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是109数量级,如果要用物质的量来描述,将是10-14数量级那样多摩尔,使用起来反而不方便。
板书: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投影: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mol氧。
(2)0.25molco2。
(3)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1mol是6.02×1023个微粒的粒子集合体。
(5)0.5molh2含有3.01×1023个氢原子。
(6)3molnh3中含有3moln原子,9molh原子。
答案:
(1)错误。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改成1molo,1molo2,都是正确的。因此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
(2)正确。
(3)错误。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它的单位,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4)错误。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5)错误。0.5molh2含有0.5×2=1molh原子,6.02×1023×1=6.02×1023个。
(6)正确。3molnh3中含有3×1=3moln原子,3×3=9molh原子。
1、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简单计算。
2、通过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理解,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通过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间的简单计算,运用和巩固概念,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3、通过概念的构建和公式推导计算,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重点】。
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难点】。
理解物质的量含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灵活运用。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买米、买面,如何购买?家里盖房子,建筑高楼大厦,如何买石子、沙子呢?学生很自然地会回答论斤买米,论袋买面,石子、沙子等用吨计。为什么不买一粒米、一颗石子呢?学生很自然会说米粒质量太小,不易称量,只有大量的米粒,才方便称量。
【教师过渡】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比例定量地进行化学反应,但我们只能从宏观上测量其质量、体积等,无法一个一个地进行称量。怎样将微观的粒子数目与宏观的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来研究分子、原子或离子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衡量物质的物理量。
环节二:观察计算,学习新知识。
【教师展示】水与水的微观构成示意图。
【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既科学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的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呢?
【教师过渡】建立一个桥梁,把多个微粒当作一个整体来计量,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教师讲解】生活中相对较小的物体常用许多个体的集合作为一个整体来表示,比如去超市买米,常用“斤”或“千克”来表示米的多少。对于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用“个”描述物质的粒子的数目非常的不方便。因此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来源于拉丁文moles,原意是大量和堆积。“摩尔”mol描述许多微粒集合的单位,它可以计量所有微观粒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
【学生讨论】1mol氢气分子中有2mol氢原子。
环节三:回顾新知识,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回顾表述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确理解其内涵并灵活运用该物理量进行计算是中学生必备的化学能力。但初学者常感到这一概念出现得很突然、很抽象,甚至难以琢磨。因此,做好该部分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许多教师对此已经进行了大量深人细致的摸索,形成了多种教学方案。有的先介绍常见的基本物理量,然后直接给出“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单位,课堂效率貌似很高,但学生往往因“被填鸭”而“一知半解”有的利用化学方程式,从宏观质量和微观数量两个角度对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分析,引出“桥梁”一一“物质的量”,从旧知到新知,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但接下来的学习依然困难重重;有的从故事或生活中实例出发,化抽象为具体,巧妙引出“物质的量”的概念,美中不足的是不能很好地联系“摩尔”与“摩尔质量”的学习。
本节课设计紧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以问题驱动教学。具体来说,先通过复习初中学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采用举例、推理的方法对算式进行变形,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然后,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标准,建立“团”的概念,进而学习“摩尔”、“摩尔质量”的含义;最后通过对“相对原子质量”意义的分析,类比出“物质的量”的概念。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内容呈现次序,巧妙地降低了对“摩尔质量”理解的难度。整个过程层层深人,环环相扣,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探究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此外,这节课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诱导式,从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感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根本”的教育思想,有效地调动和保持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与热情,较好地落实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然而,本节课中计算量偏大,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如果学生对微观粒子的概念不太清楚,学习起来仍会有较大困难。另—方面,学生计算和讨论耗时较多,致使课堂时间紧张。不过,从学生课堂的表现、课后交流和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对“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形成较清晰的认识,整体效果较好。
教学重点:
3、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两个基本公式的应用。
课时安排:约15~20分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认识到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
2、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过程与方法:
1.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六、板书设计。
二、基本公式。
七、教学反思。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掌握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形成原电池的概念。
2.通过对原电池组成条件的研究,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3.通过探究性实验,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原电池的原理,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方法。2.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2.学会与他人合作,主动交流。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原理以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难点: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原电池构成条件的探究。
3.教学用具4.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上课前开、关灯。
【问题思考】火力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方式及存在弊端。
1.火力发电(1)能量转换(2)存在的问题。
【问题思考】能否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引导】引导分析。
【探究1】。
把一块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注意两块金属片不要相接触,下同)请记录现象。
铜片:
无明显变化。
锌片:表面产生气泡。
【探究2】。
首先将两根导线连接在一起,观察铜片表面有无变化;然后在导线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观察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发生偏转?请记录现象。
电流计:指针偏转。
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锌片:溶解。
结论:有电流产生。
【讲解】原电池的定义。
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板书】2.原电池。
【多媒体演示】演示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分析讲解该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方法,各电极的反应类型。
【观察】动画中电子的流向、电流的方向、h+的移动方向、气泡产生的位置。
【板书】。
【板书】。
(3)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设问】上述装置能产生电流,其它类似的装置是否也能产生电流?【演示探究】。
改变电极材料、溶液、连接方式进行演示探究(控制变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4)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级、一液、要闭合【引导】。
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1.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稀硫酸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片的质量逐渐增大。
b.电流方向是从铜片向锌片c.h+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a.xyz。
b.xzy。
c.yxzd.yzx。
3.下列装置中能产生电流的是(。
)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1.a。
2.c。
3.c【课后作业】。
1.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2.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怎样变化(。
)a.逐渐变大。
b.先变小后变大。
c.不变。
d.逐渐变小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的负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b.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正极。
c.原电池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
)
a.abcd。
b.acdb。
c.cabd。
1.c。
2.a。
3.d4.a。
5.化学,电,还原,氧化,负,正,正,负,氧化还原。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3.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物质的量和摩尔都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今天下午第三节是上常识课。上课了,老师拿来一袋黄豆,一小杯醋,一袋沙子,一小袋苏打粉,还有一个筛子和一包麦片。实验开始了,老师拿出沙子和黄豆,把它们混起来,用小棒搅拌。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说沙子和黄豆混合在一起,有发生变化吗?能不能分离?”同学们有的说能,也有的说不能。结果老师把黄豆和沙子放到筛子上抖动筛子,黄豆没漏下去,可沙子都漏下去了,说能的同学答对了。接着老师拿出一包麦片,又叫一位同学去倒半杯水。然后把麦片和水混起来用小棒搅拌后,水变成乳白色的了。老师又问:“它们能不能分开?”我们都说:“不能分开”。为什么呢?经过老师的解释,我们才知道麦片已经融化了。最后老师拿出一小杯醋和苏打粉,把苏打粉放到了醋里面。醋的颜色慢慢变成了咖啡色,它们混合在一起,也发生了变化。
这次的常识课真有趣!
指导教师:董莉。
简评:内容丰富。
投稿:2005-5-1513:14:00。
。
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学习目标: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学会通过观察实验,从中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3.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4.了解二氧化碳的循环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两种反应的理解和区别。
教学用具:烧杯,试管,导管,酒精灯,集气瓶等。
教学过程: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教师活动:讲解二氧化碳的循环图,讲述温室效应。
学生活动:说说你已经知道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的途径。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实验:将二氧化碳倒入平衡杆上的右边袋子中,观察是否还保持平衡。
现象:不平衡,右边向下倾斜。
说明:右边比左边重。
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2.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二氧化碳有三态变化。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是固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就是人们常说的“干冰”,雪花状的。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
3.实验:利用一瓶汽水讲解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灌适量的水,盖紧瓶盖后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塑料瓶瘪了。
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了。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演示实验:
现象: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后红色又变成紫色。
提示: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时生成了酸性物质--碳酸,碳酸不稳定,受。
热易分解,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碳酸。
co2h2oh2co3。
碳酸二氧化碳+水。
h2co3co2h2o。
3、学生实验:
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变浑浊。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式: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ca(oh)2co2caco3h2o。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2)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
(3)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判断下列反应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
镁+氧气氧化镁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三、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在进入一些可能会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之前,应该检验那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看是否会威胁到人的健康。
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对人体的影响。
1感到气闷、头晕、心悸。
4~5感到气闷、头痛、眩晕。
6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
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
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5、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三、课时:第1课时。
四、授课教师:卜婷婷。
五、教学目的:1、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知道摩尔,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学会已知粒子的数目、摩尔质量中的任意一个求另一个。2、知道摩尔质量的概念,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学会已知物质的量、质量中的任何一个求另一个。
七、教学难点对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的关系。
八、教学过程。
1、通过复习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从宏观物质的质量和微观粒子的数量两个角度来分析该方程式,从而得到宏观与微观必然存在某种联系的结论,引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物质的量”。
2、举出几个与物质的量作用相似的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发明。如:12个=1打等。
4、物质的量的单位引出本课的第二个重点――“阿伏加德罗常数”;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由来,数值(强调其单位)。
5、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给出公式:n=n/na。
6、运用上述公式做计算练习。
7、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提出注意“粒子”的概念。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必修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单元,第二标题。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此之前,学生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或简单的定量角度去学习化学知识,而《物质的量》这一节的学习会使学生对化学中的“量”有一个新的认识。因此教好物质的量的概念,不仅能直接帮助学生掌握好本章中的有关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计算打下基础。所以,物质的量的教学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通过练习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提高逻辑推理、抽象概括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概念的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3.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摩尔的概念及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间的转化。
二、教学方法分析。
(1)采取目标分层教学法。
课前五分钟检测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微粒间转换的理解与应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新课教学主要采取对比归纳法:通过与生活中的某些质量小,数量大的实例对比指出化学反应中存在的相同情况--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通过与其它基本物理量和单位的对比提出摩尔的概念,帮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和记忆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通过与生活中实例对比(一盒粉笔,一打羽毛球)重点说明摩尔的概念,以此使学生对抽象的摩尔概念具体化;通过适当的分层练习强调指出学习摩尔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本节知识。
(2)讲练结合。
课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老师很快掌握学生的情况,更能让学生及时地熟悉所学知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化学课的学习,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因为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遗忘速度快。由于物质的量这一节的概念比较抽象,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四、教学程序:
[课前检测]:
(1)1个h2o中含___个h,___个o,___个原子。
(2)105个h2so4中含___个h,___个s,___个o,___个原。
(3)1个c中含___个质子,___个电子。
(4)1个nh3中含___个质子,___个电子。
(帮助学生回忆微粒间的转换关系,为从“个--摩尔”的转化做好铺垫)。
[导入]:
(1)由一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大米的单位(粒)和实际生活中并不使用粒的矛盾为后来引出化学反应中微粒的小和多提供思考模式。
(2)通过反应方程式:c+o2===co2引导学生讨论:反应实质是什么?(微粒间的反应);实际中是采用称取质量的方法进行反应,质量如何体现反应的实质?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x10-23g,计算12g碳含多少个碳原子?(约6.02x1023个碳原子)。
[小结]:
用所学的知识表达反应实质是很麻烦的,必须引进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新课讲解]:物质的量:表示物质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物质》选自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第一课,本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三部分,主要是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了心的物质。
物体变形、水的三态变化、燃烧、生锈这些常见的现象,背后有哪些科学道理?这是我们希望学生进行探索的,因此本课的引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课具有前瞻性质和铺垫性质。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观念是科学的概念,也是哲学的概念。因此,本单元的概念具有观念层面上的意义。而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的,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这些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成长奠定基础。本课也并不要求让孩子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马上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物质的变化和思考这些变化的异同点上。
学情分析:
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比较熟悉,看到的现象也比较多,许多变化发生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经验上的准备。
学生对身边的一些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很容易理解,但对不能直接触摸到、观察到的东西确定为物质接受起来会有一些难度。很难分清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确立难点的依据:物质是指直接或者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但是把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东西确定为物质学生接受起来会有难度,物质都在变化,而且变化存在着相同和不同,学生很难分清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介绍物质以及物质变化的影像资料。(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以及物质的变化,解决难点。)、易拉罐一个、火柴一盒、生锈和未生锈的铁钉各一枚、铁丝一根、小纸片一张、蜡烛一支、澄清的石灰水一杯、烧杯一个。
每组:火柴一盒、生锈和未生锈的铁钉各一枚(研究物质的变化产生新物质,借助实物,亲身体验帮助解决难点。)。
一根铁丝、一张纸、一支蜡烛、烧杯一个。(进一步体验物质的不同变化。)记录单。(整理、记录实验现象、发现)。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两包物质,想知道是什么吗?打开看。
2、学生观察、比较、汇报。
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入物质的变化单元,从我们身边的物质开始研究。(板书课题)。
二、世界由物质构成。
1、什么是物质呢?你是怎样理解的?
2、师生交流得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都是物质。(板书:直接观察、实际存在。)。
4、学生讨论、交流。(强调它们也实际存在)。
5、师生交流得出:物质是指直接或者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物体。(板书:间接观察。)。
6、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出示课件)。
7、小结: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三、物质在变化。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物质,它们会发生变化吗?
学生举例说明。
小结:物质在变化。
1、有些物质变化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种物质。
(2)、观察水结冰和冰融化成水的'图片,回忆水的这种变化是否变成了其他物质?
(3)、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2、有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的物质。
(2)、思考一下:这两种变化我们在这节课上都能做到吗?为什么?
(3)、讨论得出:火柴燃烧变化比较快,而铁钉生锈比较慢。
(4)、出示实验要求:
点燃火柴,观察火柴的燃烧,它发生了什么变化?思考火柴燃。
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观察生锈的铁钉,思考铁与铁锈是否相同?
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之处?
(5)、比较前后两组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
(6)、现在我们再来看课前观察的那两包里的物质,它们发生的变化属于哪一类呢?
(7)过渡引申:我们研究的都是现有的物质,那么像岩石、房屋、马路都在变化吗?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说出你的依据。
(8)、出示课件:生活中的物质变化。
四、让物质发生变化。
2、出示课件:(实验要求)。
3、交流探究结果。
4、补充内容:实验探究“蜡烛燃烧是否产生新的物质、产生什么新物质了呢”?
5、学生实验、讨论、交流。
6、有些新产生的物质还能通过实验证明其存在。(实验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五、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下课!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661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