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学工作计划需要考虑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教材要求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广大教师在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时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让教学更加高效和有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即刻反思、调整。下午在七班上课时,去掉文本解析环节,插入与课文相关的《三国演义》中的视频,突出了学生的朗读训练。视频中的人物对白与课本基本吻合,学生借助画面加深的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朗读效果较好。拓展训练的题目是:
男生对此话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参与者情绪高涨。
教训:授课内容宁精毋滥。与其水过地皮湿,不若拣起一粒芝麻。
1、学习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一)导入。
1、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
2、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3、解题。
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三)诵读,思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
4、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说明了什么?
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
“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
5、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说明了什么?
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
6、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一是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
二是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五)教师小结。
1、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在学习之前,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
1、检查预习,读准确下列字音。
沔挟胜殆暗殷。
2、学生齐读课文。
3、老师范读课文。
4、梳理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第二部分(2):徐庶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4、5)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
第四部分(6)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1、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2、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璋: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说明:弄清楚了人物关系,也就基本疏通了课文,而这一切都是学生依据课文讨论、探究的结果,因为从人物人手,也不至于很难。
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璋、张鲁)。
(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下节课引出诸葛亮的计策做铺垫。)。
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一、学生快速阅读。
二、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
博陵、颖川、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1、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缀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三、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四、请学生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孙权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可以为援。
曹操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张鲁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有利条件。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可攻荆益。
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五、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六、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五、把《出师表》与本文结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再次解读历史人物诸葛亮。
译文。
原文。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003/03/09。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讲授法。
:两课时。
: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二、解题:
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划分朗读节奏。(完成课后练习题一)。
4、齐读课文。
四、新课讲授:
(一)、疏通文意。
1、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亲自。[陇亩]田地。[好]喜欢。[每]常常。[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承认。[友善]友好。[信然]确实这样。
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屯】驻军防守。[器]器重、重视。【谓……曰】对……说。[与俱来]与(之)俱来。俱。一起。[就见]到那里拜访。就,接近,趋向。[屈致]委屈(他)召他来。致,招致,引来。[枉]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顾]拜访。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这篇文言文涉及许多历史人物,字句较难,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怎么讲好这篇名文呢?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即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我决定一改以往的逐字翻译的传统讲法,从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弄清历史人物的身份、关系入手,进而理解课文,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
一、导人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
(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习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
(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1、本文“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再现了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鲜明的特色,值得体会与学习。
2、在学习中,除继续巩固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以外,还可选取不同版本进行比较阅读,更为深入地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把握人物形象,领略人物魅力。
3、进一步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启发感悟思考。在疏通文意,理清思路,积累文言词汇,背诵精彩段落等方面放手组织合作学习,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同时鼓励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鼓励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
1、诵读感悟法。
2、讨论法。
3、点拨法。
一课时。
1、请同学们说一说,三顾茅庐讲的是什么?
明确:三国时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明确:是诸葛亮在隆中为他制定三国鼎立大计的事。
3、老师评价,导入新课学习。
正所谓“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让我们走进陈寿的《三国志》,去重温那一次伟大的会谈吧!
1、给下列打点字注音:
陇亩()。
倾颓()。
猖獗()。
存恤()。
夷越()。
2、熟读课文,借助注解,疏通文意。
3、掌握重点字词句:
(1)找出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
自董卓已来()。
(2)一词多义。
谓:谓为信然()。
谓先主日()。
已:然志犹未已()。
自董卓已来()。
信:谓为信然()。
信义著于四海()。
欲信大义于天下()。
然:谓为信然()。
然志犹未已()。
用:遂用猖獗()。
贤能为之用()。
此用武之国()。
(3)词性活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4)下列是什么句式。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君与俱来。()。
时人莫之许也()。
2、对诸葛亮的这番话,刘备是什么态度?从这番话看,应怎样评价诸葛亮?
4、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5、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
1、熟读课文,能顺利翻译。
2、完成基础训练。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二、检查预习,学生齐读课文。
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四、学生讨论回答:
五、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漳: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六、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漳、张鲁)
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这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需要老师的引导)
博陵、颖、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1.亚.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级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三、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
曹操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可以为援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可攻荆益
张鲁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有利条件
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四、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五、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漳: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五、建议:学完《出师表》一文,可与本文结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再次解读历史人物诸葛亮。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以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的远见,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三、结构内容。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述诸葛亮的远大抱负,使人们对他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叙述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从侧面进一步写诸葛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物。
第三部分(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诸葛亮隆中对策。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并推测了未来形势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六自然段)写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的才能。
课文中诸葛亮的规划和策略部分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说理方法。
四、课文中心与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六、简洁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准确,朴素自然。
如刘备对诸葛亮隆中决策的反应只用一个字“善!”便将刘备的感动,敬佩、赞叹之情充分表达了出来,真可以说是惜默如金。又如,在《三国演义》中用了那么多篇幅描述三顾草庐,而在《三国志》中仅用了五个字:“凡三往,乃见。”刘备的思贤如渴,虔敬、殷勤,诸葛亮的自尊自重,清高自许,谨慎持重的心理、神态、身份特点都概括天遗地表达出来了,真是言简意赅,一字不可增删。此外,文章中不少字句如“天府之土”、“挟天子以令诸侯”、“犹鱼之有水也”等富有生命力的语汇一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隆中对》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考虑到这一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利于初三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我设计了以上的教学思路,总体来说效果很好。因为有七年级上册学过《出师表》做基础,所以我有意识的把教学设计进行了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当然,教无定法,学无止境。
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概括诸葛亮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语。
1、学习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1、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
2、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3、解题。
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
4、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说明了什么?
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
5、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说明了什么?
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
6、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一是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
二是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
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难点】:
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时】:两课时。
【教具】:小黑板。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二、解题:
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划分朗读节奏。(完成课后练习题一)。
4、齐读课文。
四、新课讲授:
(一)、疏通文意。
1、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亲自。[陇亩]田地。[好]喜欢。[每]常常。[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承认。[友善]友好。[信然]确实这样。
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屯】驻军防守。[器]器重、重视。【谓……曰】对……说。[与俱来]与(之)俱来。俱。一起。[就见]到那里拜访。就,接近,趋向。[屈致]委屈(他)召他来。致,招致,引来。[枉]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顾]拜访。
[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枯燥的文字变为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
2、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准备]。
本案例记录的是第二、三课时的授课内容。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老师带头,学生齐声诵读)。
生:(倍感新鲜、交头接耳)呀!下雪了!
(一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故事大致讲述了一番)。
师:我想请同学们来指出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大致在什么位置?谁来指指?
(几个学生上来指点,但不是很准确。)。
是荆州牧,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长。我们孝感就在夏口的西北面。
二、进入角色,积极探究。
师:好!下面我们先请“曹操”来表演!(底下有学生笑)。
师:注意神态!再来一遍!好不好?
(“曹操”想了想,然后故作昂首挺胸状,拍拍胸脯,又表演了一番。)。
师:“曹操”表演得怎么样?
生:他把曹操的不可一世、骄横的样子表现出来了。
师:很好!下面请“孙权”来表演!
师:“刘表”呢?
生:唉,想我刘表身为荆州牧,却无法守住自己的地盘!惭愧呀惭愧!
(另外一男生举手,老师示意他起来发言。)。
生:老师,我想把“刘表”的表演发挥一下!
师:请!
师:“刘璋”来表演一下!
(对于几位同学的表演,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短暂的阅读之后,有几个同学举手)。
生:这样地势险要的交通要塞,物产富饶的宝地,谁不想占有呢?
师:对于这四个竞争对手,诸葛亮替刘备制定了什么样的斗争策略呢?
生:要刘备不与曹操、孙权争锋,并且与孙权结为友好,先拿下荆州、益州。
师:这是最终目标吗?
生:最终要打败曹操、孙权。
师:然后呢?书上有没有说?
生:(学生看书,有人说)成就霸业,兴复汉室。
师:不错,这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最终目标。对那些少数民族部落又该怎么办呢?
生:“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师:谁能完整地用书上的话来回答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斗争策略?
师:诸葛亮的这一思想如果用孟子的一句名言来说,应该是哪句?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三课时。
三、龙争凤斗,互动生趣。
生:有一点。
师:能这么看吗?作者对诸葛亮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
生:肯定。
(学生讨论后,纷纷回答)。
师:除了“隆中对策”这一部分,大家还可以看看其它段落。
(短暂的阅读之后,又有学生举手。)。
(学生开始争辩、讨论)。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想出来的?(学生摇头)。
生:这么说,诸葛亮可以说是个忧国忧民的人。
(根据提示,这个问题很快迎刃而解,一学生代表起来发言。)。
(显示竞赛结果,“龙队”获胜。大家鼓掌祝贺。)。
四、古今对话,拓展思维。
(点击鼠标,出现下面文字:假设诸葛亮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师:假设我就是诸葛亮,你们会对我说些什么?
生:那还用说,好好学习呗!(众人笑)。
(教师小结,结束本节课的授课任务)。
[教学反思]。
课堂要精彩,工夫在课外。这是我这堂课最深的体会。
1、学习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诸葛亮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策略?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习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近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当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一、《隆中对》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三、“文眼”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五、诸葛亮的策略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说理方法。
(解说:“点拔”的目的在于导学。以上几个问题都是为了让学生阅读时真正掌握方法而应注意的重点,但这绝不能成为教师“讲深讲透”的依据。教学过程中,尤应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自主解读,自主探究,自主发现,教师“点到为止”即可,而不能包办代替。)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思考答题。
关羽号称神勇,但其种种作为却令人颇有些不解:降曹后斩颜良诛文丑,明知当时刘备在袁绍手下,却杀袁绍大将,等于将刘备推向虎口。华容道放曹,诸葛亮审时度势当然知道曹操不能杀,一旦杀了则北方群雄并起,又将陷入更大的混战,只有三足鼎立,方能给刘备以喘息之机。所以,诸葛亮明知关羽会因情放了曹操,而故意派他去还这个人情。但关键在于,关羽却不知其中奥妙,仅因个人恩怨就不顾大局。此后,又与黄忠争先,大意失荆州前的“虎女不嫁犬子”之类言论,都不能不说是与忠义仁相悖的。关羽虽然神勇,却骄傲居功,刚愎自用,最后只能败走麦城,并连带引发了张飞、刘备之死。蜀国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其他两大集团争衡了。每读至此,令人神伤。
张飞勇猛暴躁,在刘氏集团中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他是刘备赖以牵制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制衡力量。
诸葛亮最欣赏赵云,同时他也是赵云最欣赏的人。刘备长于心计,关羽傲物,张飞暴戾。赵云无法和他们肝胆相照,惟有诸葛亮智慧绝伦,是人中精华,深为赵云所信赖诚服。刘备虽然也对赵云恩宠有加,但他深知赵云是诸葛亮的人,虽放心让赵云去办任何事,但似乎并不把他当作兄弟。诸葛亮信任赵云,不管干什么,身边总带着赵云,连刘备去东昊招亲,诸葛亮也派赵云相随。他早已将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只有赵云能按他的旨意去行事,只有赵云会将他的锦囊妙计当作圣旨,关、张二人都不会。
1、勾划出又段中与话葛亮相关的语句,谈谈你对诸葛亮的看法。
2、依据阅读,你同意作者对关、张、刘、赵的评价吗?请任选其中之一,发表你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己学习《隆中对》和阅读上文的体会,围绕“诸葛亮”这个话题,写一篇小论文或小随笔。
(解说:“自读思考”采用与课文对比阅读的形式,既引导学生扩大阅读,又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延展训练,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答案
1、关于诸葛亮的语句(略)。
2、对诸葛亮的看法:只要能从“可敬”的角度答出其足智多谋,从“可悲”的角度答出不被刘、关、张三人信任,才华不能充分施展即可。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延伸思考,开展研究活动
教学目的:
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教学设想:
这篇文言文涉及许多历史人物,字句较难,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怎么讲好这篇名文呢?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即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我决定一改以往的逐字翻译的传统讲法,从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弄清历史人物的身份、关系入手,进而理解课文,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
(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习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
(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第三课时。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篇教学设计旨在立足文本本身,教师适度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
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目的1。
一、导入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习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
1.学习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诸葛亮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策略?
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1.根据课后习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近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说理方法。
(解说:“点拔”的目的在于导学。以上几个问题都是为了让学生阅读时真正掌握方法而应注意的重点,但这绝不能成为教师“讲深讲透”的依据。教学过程中,尤应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自主解读,自主探究,自主发现,教师“点到为止”即可,而不能包办代替。)。
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
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对荆、益二州,可夺之。
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658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