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在语言运用上精准、流畅、生动,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动。这里有一些关于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技巧。
民族的节日。
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
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祟之用。
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1、吃粽子
全国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就是要在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
魏晋时期,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2、煮鸡蛋
在胶东地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一样不可。女娲得知此事后,便去找瘟神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决不准许你伤害。”
瘟神知道女娲法力无边,不敢和她作对,就问:“不知娘娘下界有几个嫡亲孩儿?” 女娲一笑说:“我的孩儿很多,这样吧,我在每年端午这天,命我的嫡亲孩儿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凡是挂有蛋袋的孩儿,都不准许你胡来。”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见孩子们胸前都挂着一个小网袋,里面装有煮熟的咸蛋。瘟神以为都是女娲的孩子,所以就不敢动手害人了。这样,端午吃蛋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3、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双桨同时划的动作,可以使身体的双侧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划船运动中的后拉、前推、摇桨等动作,对上半身的肌肉是非常好的锻炼,提高了肌肉质量,以及协同工作能力。”
4、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5、带葫芦
端午节带葫芦是历来的风俗,小孩、成人佩带葫芦,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佩带传统文化寓意“福禄”的葫芦,可以化戾气为平和,增强福缘气场。 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汉族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
《2017年小学生端午节的端午节的风俗》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美食家们好!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海南特产——定安粽子。
我是海南最香的粽子。刚打开包裹我的大香蕉叶,一股浓浓的香味夹杂着香味向我扑来。四角形粽子,绿色。咬下去,留下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我真的很好吃。先看看我的馅,就能看出来。我的主料是精制白糯米;馅料是切成大块的猪脚,或长方形的新鲜肥瘦猪肉;食材有火腿叉烧、鸭蛋黄、红烧鸡翅等;辅料包括酒、虾、精盐、酱油、姜汁、大蒜、五香粉、香菇、枸杞、花椒、橙汁、味精。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粽子具有柔软、口感醇厚、香气浓郁、馅料多、不油腻的特点。
鸭蛋黄的选择比较讲究。最好的鸭蛋腌制40天,保证蛋黄油。咬一口,就好清新了。
猪肉的选择很特别。这种猪不是圈养的育肥猪,而是在野生和半野生状态下生长的。
做粽子有讲究。先摊开三四片大香蕉叶,放一薄层糯米,再加一层肉,如此循环三四次,中间放上咸蛋黄。双手叠起棕榈叶,封住桶口,将多余的棕榈叶沿粽子轮廓折回,中间用小麻绳扎紧,呈坚固的瓷四角形圆锥体。
绑绳子要注意技巧。用力要均匀,绳子太松,米馅容易漏;绳子绑得太紧,我会歪,会裂,我的样子会不好看。
煮粽子也很讲究。定安粽子很讲究温度,灶下柴火要烧得旺,火苗要旺。水滚走了,粽子叶和糯米的香气溢出来,弥漫在灶上。煮粽子的时间长短,决定了粽子浓郁醇厚的口感。连续加柴加水需要十几个小时,这样做出来的粽子才够好吃。
嗯,这就是我——定安粽子。端午节来了,我一定是最香的!
因为"五"与"午"通,所以端午节又名端五.另外端节,午日,重五,重五,地腊,中天等也是端午的别称,端午也是我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关于端午节的儿歌.
端午这天有很多的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比如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裸上,称为长命缕,我想是让儿童能长命百岁吧!端午节还要在小孩的额头上用雄黄画个"王"来避邪.
每到端午节,奶奶都要买许多艾草,蒜头,在中午12点时放在太阳底下晒,奶奶说:"这样的艾草和蒜头能消毒,避邪."还在家中用艾草熏.我想端午节的'诸多习俗,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下一代的希望吧!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学过的儿歌:“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端午节又称重阳节,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说的最多的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还有的说这一天是伍子胥的忌辰;也有的说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或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妈妈还告诉我:“端午节因为是五月初五,许多习俗也和“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雄黄酒,黄豆瓣包的粽子;不过,现代人过端午节主要是吃粽子和举办一些大型的庆祝活动。目前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你们应该多了解一些并把它发扬光大。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端午节真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节日。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唱起这首儿歌,也就到了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听妈妈说,关于端午节还有个故事呢!战国时期,楚国的贤臣屈原,因救国的心愿无法得以实现,投汨罗江死去。
老百姓们就包了许多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之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又以划龙舟的活动来纪念他,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从此,这天也就成了端午节。
我最爱吃粽子了。每到端午节前,我就很兴奋,因为又可以和奶奶一起包粽子了。奶奶会从河边采来许多碧绿的芦叶,然后清洗,入水煮沸,芦叶就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奶奶是包粽子能手,只见她三个手指捏住芦叶,用另一只手绕,芦叶就围成一个喇叭形。接着在绿绿的芦叶里放入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特别饱满。
我在一旁看得心痒痒,也想动手包个,于是我照着奶奶的样子依葫芦画瓢。可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做起来比登天还难。这芦叶在手中根本不听话,我好不容易把它围成喇叭形,但一放糯米,米就从底部溜了出来。我再用力捏捏紧,芦叶竟被我给捏坏了。唉,我只好用片芦叶平摊在桌上,放上一点糯米和颗红枣,使劲卷紧,再用一片芦叶裹在上面,用线扎紧,创造了新式包粽法。
奶奶看着我的这个作品,乐得直说我:“小傻瓜!”
粽子在大锅里足足煮上三四个钟头甜甜的香味溢满整个屋子,让人垂涎欲滴。我等不及了,迫不及待地让奶奶从锅里捞出我包的粽子。这时的粽叶已经从碧绿变成深绿色了,我还没等它凉透,就解开线,剥开粽叶。呀!白白的糯米特别有光泽,咬上一口,藏在里面的大枣就露出来了。它就像躲在白雪里的颗红玛瑙,特别诱人。软糯的糯米加上香甜的红枣,再蘸一点白糖,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我想,这应该就是端午节的味道吧!
说起端午节,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
粽子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乾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浣溪沙》这首诗是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看完我这篇文章,你是不是有知道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啊!希望大家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今天让我欢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我从妈妈那刚一打听到,就高兴的欢蹦乱跳。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的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很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比赛划龙船呢?事情是这样来的。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爱国,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有些红眼病者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谎言,把屈原撤了职,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经常到汩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块大石跳河自杀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处波浪起伏,哪儿有屈原的什么痕迹。大伙很伤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也让江里的鱼虾、蛟龙、鱼······等动物饱了肚子,就不再伤害屈原的身体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办了,后来他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的小船改为赛龙船。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没错,就是端午节。传说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5月5号,百姓们都会往河里扔些粽子,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鱼儿伤害。
端午节的到来,让整条大街都变得热闹非凡。街上更是一阵粽香袭来。我们家也在做粽子,通过爸妈的不懈努力,我们不一会儿就包好了十几个粽子,现在就等着粽子上锅了。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的锣鼓声,我赶紧跑出门一看,原本是河边在举行龙舟比赛。
我挤进了乌泱泱的人群。河面上烟雾缭绕,河中间飘着数十只龙船整装待发,看着阵仗真是让人兴奋。随着一声哨响,所有的人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跟着鼓声活动了起来。他们拿着船桨用力地划着,把原本平静的河面割出了一道道水纹。嘹亮的鼓声回荡在这片热闹的土地上。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把比赛拉入了高潮。
鼓手们纷纷使出吃奶的力气,狠狠地锤向了鼓面。而船上的选手也不甘示弱,为了获得更大的动力,他们扬起自己的手臂,向水面划去。溅起了一层层晶莹的水花,水花在空中飞溅,就像是一颗颗钻石在人们的身旁闪烁。一声声响亮的口号从他们的喉咙里传出。虽然早已青筋暴起,但是每一个人都咬紧牙关,目光坚定地朝着终点飞驰而去。观众台上一片沸腾。观众们都坐不住了!各个摇旗呐喊,张大了嘴巴,扯着脖子为选手们加油。
比赛在观众们的呐喊声中进入了尾声。大家纷纷上岸,激动地和伙伴们相拥,这次响彻天际的不是别的,就是他们爽朗的笑声。
端午节,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节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看着精彩的龙舟比赛,我们又度过了一次端午节。
相信大家一定吃过软软糯糯的粽子吧,粽子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它的外表是用新鲜的粽叶包裹着的。有的里面是一粒粒香醇饱满的糯米,还有的粽子里是甜滋滋的蜜枣和黄澄澄的大咸鸭蛋黄。当然,爱吃肉的朋友们,也可以把鲜肉、熏肉加在粽子里。它的做法很讲究,要选上等好的粽叶、糯米。在前一天,需要把蜜枣、糯米、粽叶、熏肉全部准备妥当。预备着明天的包粽子。第二天清晨一起床,必定就是包粽子。把粽叶卷成一个三角形或者菱形,放上点糯米,或是再放上个蜜枣,再把上面多余的部分包好,卷起来,扎上棉线,一个完美的粽子躺入手心。再放进锅里蒸。蒸好以后,轻轻地拿出来、拨开,一股清新的香味扑面而来,让人神情气爽,咬一口,糯糯的,真是美味。再加上甜丝丝的蜜枣,像是落入了人间仙境。
no.2赛龙舟
嘿呦,嘿呦。这声音从哪儿来。哦,原来是从长江边上传来的。是在干嘛呢?当然是在赛龙舟了。瞧,赛龙舟的有鼓手、划桨手由十多个精英小伙组成,分几个队比赛。比赛开始了,随着由慢到快的鼓声,划桨手们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他们脸上的汗珠已经浸湿了薄薄的衣衫。一米两米三米大家齐心协力地推动桨板。离终点线越来越近了。周围的人开始欢呼,呀!赢了。周围的人拥向鼓手,把他捧起来,抛向空中,开始了欢呼。
这次端午节,让我觉得,我是真的摸清了咱们中华传统节的底!再下次,我还会积极参加传统节日的。
一说起端午节,小朋友就唱起有关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可在我的家乡,一进五月就能闻到浓浓的“端午香味”。
五月初一,从村子里走过,你会发现各家各户门窗上都插着“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传说这样可以避鬼神。其实,这些植物都有刺鼻的香味,插它们可以驱蚊驱虫。初二、初三大人们就会送给孩子形态各异的香包,孩子们看着形态可爱色彩斑斓的香包,都爱不释手。香包的浓香随着孩子在村子里飘来飘去。有讲究的人家,大人们还会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做成的平安符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这个平安符被称为“长命符”那五种亮丽的色彩,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各家都备一盆水,水里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第二天早晨,全家人都用这个水洗脸。听大人们说:“艾水洗脸可以避邪,保健康。”我每次洗完脸,脸上留着清香味,心里总有一种安全感,我会说:“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端午节那一天,老人们都忙着煮粽叶,洗糯米,腌猪肉……从厨房里飘出了粽叶浓浓的香味。午饭后,老人们开始包粽子,只见,一位老奶奶左手拿着粽叶,先把粽叶卷成一个空心的椎体,然后用右手在盆里抓米,放进那个椎体里,直到装满为止。装满米后,奶奶裹住椎体,用一根线紧紧包住粽叶。这样,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出炉了。接着,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锅里加上水煮,大火烧。奶奶不断地往火堆里添柴,在大锅里加水。粽子足足嘶叫了3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
晚上,我们一边听着老人讲粽子传说,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粽子的品种很多:有肉的,有枣的,有火腿的……我们可真有口福。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它既非常喜庆,又充满了神奇!
听到通知,全校小记者就火速赶到食堂,在老师的指挥下排好队,来到指定地点。只见桌子上早就准备好了材料:有蛋黄呀肉呀红豆呀,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粽叶和糯米。每一桌上还放了“样品”:红豆馅那桌是四角粽,肉馅那桌是三角粽,蛋黄馅那桌是枕头粽。老师先向我们介绍了这些材料,就让我们选择喜欢的馅料那桌去包粽子。
我和陶抢先来到了看起来难度最大的四角粽一桌。厨师阿姨先教我们选粽叶,再手把手地教我们包粽子。只见阿姨先把粽叶卷成两个小三角,把它固定好后放在一边,一个“半成品”就完成了。阿姨又做了同样一个,然后在两个“半成品”里面装满红豆和糯米,再用专门系粽子的线把它们系在了一起,一个四角粽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轮到我们来“大显身手”了。我选好粽叶开始包了,谁知在第一步上就出了差错——小三角怎么也卷不起来,还弄破了两片粽叶。吃一堑长一智,我仔细回忆阿姨的步骤,终于找到了出错了地方,原来我把粽叶卷反了。找到了诀窍,我又重新包了一次,耶!终于成功了!
做好了两个小卷,我再在里面装满糯米和红豆,又学着阿姨的样子,用线将粽子的两部分组合起来,一个四角粽终于完成了!我松了口气,这才抬起头来看周围的情况。陶的粽子也包好了,而且包得挺不错,比我的稍大些。这时,班长翔跑了过来,手里举着他的作品——一个枕头粽,可是,我们怎么看都不像枕头,却像一个长方形,哈哈,原来是因为他的线没系紧!小记者们都包得差不多了,每一桌上都堆起一座座“粽子山”。看着这些我们亲手做出来的粽子,大家都很有成就感。
第二天一早,厨师阿姨们早早就为我们煮好了粽子,放在了每一张餐桌上。吃着自己做的粽子,我感到味道特别好;听着老师们的肯定与赞赏,我们的心里呀,更是比吃了蜜还甜呢!
盼啊!盼啊!端午节终于到了。夏历五月初五,民间在这一天包粽子、赛龙舟,纪念两千多年前的楚国诗人屈原。
今天是星期天。我突然听到了叮铃铃的电话声,我马上跑到电话跟前,接起电话。只听见奶奶亲切地说:“宝贝儿,端午节了,你们过来包粽子吧!”我激动地说:“好啊!好啊!”挂下电话,我催促着妈妈赶快走。
一进门,就感觉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地上摆满了为包粽子准备的材料,有粽叶、枣子和糯米。只见奶奶在旁边两手捧着米和粽叶,全神贯注地包着粽子,妈妈连忙去洗手,急着也要包。
我仔细观察奶奶包的粽子,发现粽子有四个角。粽子用翠绿的粽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我情不自禁地下手准备包。奶奶无论如何都教不会我,我包的粽子总是三个角,奶奶不厌其烦地教着我,看着她和蔼可亲的样子。我感到一种幸福。这时,我才发现奶奶的手已经被水泡成白色的了,我的泪珠差点从眼眶里掉下来,我拼命把它忍了回去,我调整了一下情绪,故作欢笑地说:“奶奶,您真厉害啊!我怎么学不会呢?”
粽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的粽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红、白、绿三色互相映衬,特别好看。
以前,妈妈也给我买过许多粽子。但我还是觉得奶奶包的粽子最香最甜,是因为这里面倾注着奶奶的爱。
奶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看就知道,她一定很高兴,看着她幸福的样子,我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们和奶奶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端午节。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所以童年的端午节也是在希望和等待中到来的。但成年人对端午节的态度是虔诚的迎接端午节;而我这样的孩子,却盼着端午节早点到来,我们也吃了一些好吃的粽子。
说实话,那时候除了春节提前到来,我每年都在盼着端午节和中秋节。
因为在我们家,刚开始吃个便餐不好,更别说吃山珍海味了。所以爸爸妈妈平时都会积攒一些东西,只有到了过节的时候,才会把这些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但是今天看起来就像普通的食物!)拿出来招待客人或者让我们孩子满足我们的渴望。对于今天能吃好穿好的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一件非常令人费解的事情。
不过,这确实是我童年的真实写照。
节日是孩子们快乐的日子。节日对成年人来说是最艰难、最忙碌的日子。
端午节前,爸爸妈妈都很忙。母亲把珍藏的糯米从大瓷罐里倒出来,用饭锅量了量,然后倒进水里泡着。然而,我父亲去煤矿附近的农民竹林里摘新鲜的竹叶,带回家洗去做粽子。
端午节那天早上,爸爸把我从睡梦中拉了出来。于是我背着篮子,跟着父亲的背影走向我家后面的山坡。
那时候老家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端午凌晨在山坡上采割艾叶的习惯。听大人说,端午节,地上长的草药都是药,艾叶最好。尤其是初光时,夜露滋养的艾叶最好。
但是,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一点,现在似乎也还能理解。至今我都在想为什么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只有艾叶是药。虽然莫名其妙,但不得不承认艾叶确实是端午节的良药。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中国是一个历史长久的文明古国,有着千年的文化。而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是五月二十八日。在端午节里,有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粽子篇端午节的一大习俗是吃粽子。在端午节来临之前,我们家的冰箱里就塞满了粽子。
蛋黄粽.肉粽.红枣粽.花生粽样样齐全。端午节前后几天,我的早餐和点心都改成了粽子,但我丝毫不厌倦。五月二十八日下午,我来到了外婆家,跟外婆学包粽子。“先把这儿稍微弯过来一点,然后……”外婆指着粽叶,不厌其烦地说着。我按照外婆说得包着,粽子外形不错,可当我把米装进去的时候,米马上从一个角上漏了出来,就这样,我练了无数遍,但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包粽子真不容易啊!
龙舟篇端午节不光是吃粽子,还有赛龙舟。端午节这天,在嘉兴南湖嘉兴举行了第三届“五芳斋”杯大学生龙舟赛,我也去凑热闹了。南湖那边人山人海,挤都挤不进去。
现在正开幕式,我好不容易挤进去了,可开幕式已经结束了。我垂头丧气地跟着爸爸妈妈走到了一个能勉强看得到龙舟的地方,才看到了几条“渺小”的龙舟,但我却听到了一声声整齐而又响亮的“嘿呦”声,还有富有节奏的擂鼓声。龙舟往我们这儿靠近了点儿,我才看到:每条龙舟上有二十二人,前面一位擂鼓手,后面一位摆渡手,中间有两列,每列十位划桨手。火热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看了一会儿,我们实在受不了,就打道回府了。
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每样习俗都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我们全家快乐地度过了这个端午节。
五年的小学时光就这样快匆匆的结束了,今天在x月x日这一天,我们五年级一班举行了我们在这个学校最后的一个端午节。这个端午节是难忘的,是饶有趣外的,是独特的。这个端午节是在我们自己的班里举行。
在这个端午节开始前,老师让我们几个人跟着她来学习包粽子。我体会了这个简单的包粽子,其实也是不易的,我学了好久。老师真是不容易,在开始前我们还准备了西瓜,我们急急忙忙的打扫卫生。
经过了我们的忙碌,茶话会终于开始了,我们还请了各个班级的老师,老师们给我们呈上了外面色如翡翠的、里面香喷喷,白嫩嫩的粽子,都放在了盘子里。我们还举行了互换礼物的环节,我们同学们还拿来了自己的水果,来送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我们邀请来的各科老师还讲了自己的心里话,来与我们沟通。老师的演讲结束后,我们大家都吃的开开心心的。最后老师,还给那些连续4次都考优秀的同学们发了粽子。这样一个茶话会就这样闭幕了。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这是我们小学时代最后一个端午节了,里面装满了我们对母校,对老师满满的依恋,不舍。我们对老师的情谊永不改变,在这最后的这几天里我们好好的珍惜和老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我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例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但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从前,有一名爱国诗人屈原,他得知百姓遭难后,五月初五这天,他便跳下了凶猛的激流中。百姓知道后,为了不让海底的动物伤害屈原的身体,就扔下粽子给它们。于是,人们把这天叫做“端午节”。
端午节的粽子是不可少的,到了端午节这天,我们都买好了材料,有:鸭蛋黄、肉、绿豆……许许多多材料。我们先把粽叶洗干净,再将所有材料放在桌上,仿佛要做一份美味的大餐。接着我们把糯米铺好,然后将所有的材料放进去,再铺上一层好了。做好后,就用粽叶把它们包好,再用草线给捆好就行了。
我们将许多的粽子放进锅里,到五小时就出锅了。我闻着那香味,可谓“天下美食”。那香味弥漫在整个屋里,甚至飘到了全世界,将美好的祝福送给了他们。我觉得那味道无法形容,我连忙解开草绳,弄开粽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大口地咬了一大半,“简直太好吃了”,我赞叹道。那里面的材料好吃得简直无法预料,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一连吃了两个,都还想再吃,它们像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吸引着我,使我越“吃”越想“吃”,又像一朵香气扑鼻的花朵,使我越吃越香。
传统节日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又像沙漠的沙子,但我更喜欢端午节,更爱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
端午节就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佳节,相传这个节日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的。这一天有许多风俗习惯。
悬菖蒲艾叶。这天一清早,奶奶将乡下带来的菖蒲艾叶挂到了门上。我很好奇,就问奶奶,奶奶告诉我,这就是为了驱瘴,艾叶有药用功能,驱蚊子、苍蝇,净化空气。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些习俗呀!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黄鱼,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几样平时少见的东西——粽子、黄鱼。我很奇怪地问奶奶:“今天又不是过年怎么吃粽子呀?”奶奶笑着说,“今天是端午节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黄鱼。据说这天人们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吓跑鱼虾,里面的米能喂饱鱼虾,它们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这就是人们对屈原的敬爱。”现在我才知道吃粽子还有这讲究。
赛龙舟、挂香囊。晚上看电视我还知道端午也有赛龙舟、挂香囊的习俗,坐在一边的妈妈告诉我:“相传当年屈原跳江以后,人们舍不得屈原,纷纷驾船竟相赶去救屈原,一会儿工夫就看不见了,后来,人们就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另外,人们还用五色的线缠绕香囊,有驱邪、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啊!端午节的习俗可真丰富呀,听说,端午节的风俗已由湖北省为代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我真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655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