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口号大全

全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稿大全(20篇)

全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稿大全(20篇)



质量月是我们发展可持续的关键,通过提升质量水平实现长期发展。欢迎大家根据个人情况参考这些范文,并结合自身实际撰写质量月总结。

全州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法制暨宣传工作研讨会即将结束了。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开成了求真、务实、高效的大会,开成了热烈、团结、鼓劲的大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在本次会议上,通报表彰了xx州局、xx州局等8个法制工作先进集体,表彰了xx局、xx局等8个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表彰了xx、xx等8名法制工作先进个人,表彰了xx、xx等8名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表彰了xx、xx等14名优秀执法人员。借此机会,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掌声)全系统质监部门及广大干部职工,要向受表彰的先进代表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工作,开拓创新,为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不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xx局长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在百忙之中亲自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法制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质监法制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法规处xx处长做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回顾总结了近三年来质监法制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深刻分析了当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存在问题的根源,全面部署了20**年质监法制宣传工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任务,阐述了建设法治质监的深刻内涵和战略思考,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法制宣传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具体措施。任务明确、目标具体、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14日上午大会进行了经验交流,xx局、xx局等5个单位代表做了交流发言,分别畅谈了做好质监法制、宣传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做法和体会,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会议还印发了xx州局、xx州局等8个单位的法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xx局、xx局等14个单位的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xx局、xx局等3个单位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这些单位的材料都从不同侧面介绍了他们严格依法行政、积极做好法制宣传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情况及经验,可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

14日下午,在xx州质监局法制庭召开的xx质监系统行政执法案件公开审理现场演示会,是本次会议的一个十分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在xx、xx、xx三地州取得“开门审案”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向全xx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推行以xx州质量技术监督局为代表的“开门审案”的先进经验。尽快在全xx质监系统形成“强化法制监督,公开透明审案,让行政执法案件自由裁量权在阳光下运行”的案件公开审理机制。演示会开得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演示会的全部过程资料将录制光盘下发,全区质监系统要借鉴xx州局“开门审案”的经验做法,全面推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案件公开审理工作。各地州(市)局要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完善“公开审案”的各项制度,提高执法水平,提升行业形象,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内外监督,不断提高全区质量技术监督依法行政整体水平。

今天上午,参加会议的地州市局局领导和法制科科长观摩了xx州局现场依法行政考核,观。

全州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主要是表彰20**年度全市质监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总结20**年全市质监系统工作情况,安排部署20**年重点工作。刚才,为20**年全市质监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颁奖,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下面,根据市局党组研究的意见,我讲四个问题。

一、20**年主要工作情况。

20**年以来,东营市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服务“黄蓝经济”大局,坚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工作路径,突出全面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这条主线,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和标准化战略,强化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事业实现了新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截止去年年底,全市系统固定资产达到?亿元,同比增加?%;实现上缴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完成总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市局被省局表彰为20**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和20**年度“规范基层管理,加强基础建设”先进单位。

(一)积极谋划,全力推进,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一是国家石油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批筹建。今年1月10日,国家石油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批筹建,成为东营市第一个获批筹建的国家级质检中心。二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一站两中心”建设拉开帷幕。去年11月22日,我们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联合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一站两中心”建设正式启动,建设工程将于今年11月完成。三是黄河三角洲质检中心建设顺利推进。所有中心建设相关手续已办理完毕,设计方案已经市政府、省局有关领导同意,现已报请市规划建设部门审批。四是山东省橡胶轮胎及原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山东省车轮及刹车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投入使用。去年4月,两个中心通过省局资质认定和验收,如期投入使用。五是山东省石油助剂及轻烃产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完成。中心已完成投资541万元,今年3月可以投入使用。另外,国家橡胶轮胎及原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申请已上报国家总局,山东省有色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获批复;山东省生态渔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7个省级中心已列入省局“十二五”规划。

国家、省级质检中心建设为助推“黄蓝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实现质监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这个主题,充分履行部门职能,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一是以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总抓手,三个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制定了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工作方案和16项配套制度,与经信委签署了《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合作协议》,推动市政府召开了动员会议。全市累计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专题稿件579篇,组织专题宣传活动107场次,组织培训90次,培训企业法人代表1260人次,员工6600人次,培训系统内人员780人次,970家企业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进一步完善了有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地方政府总体责任、有关部门监管责任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开展了车用气瓶、电梯、工业压力管道等的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了打非治违和监督检查活动,并通过分级管理,安全监察有效性明显增强,确保全市连续三年未发生一起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事故。不断创新安全监管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全市23家车用气瓶充装站安装运用了电子标签自动充装控制系统,建立了黑名单制度,确保了车用气瓶安全,我们在省局各种会议上多次作典型发言,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食品质量安全方面,以落实“三方责任”为抓手,以专项整治为突破口,组织召开了16期履责报告会,234名企业法人作了履责报告;开展了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地沟油、酒类产品、塑化剂、肉制品等专项整治,食品质量水平稳步提高,在全省第四、五批食品抽查中,合格率连续名列全省第一;全市监督检验食品1021批次,合格949批次,合格率为93%,同比提高两个百分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在全省率先开发建立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取证企业信息库,组建了证后监管专家库。开展了以汽车配件、无证产品、投诉热点产品等为重点的“双打”行动,全市出动执法人员2656人次,检查生产企业1147家。20**年,全市系统罚没款达到?万元,同比增长?%。二是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开创质量工作新局面。利华益集团获得第三届省长质量奖,胜动集团获得第三届省长质量奖提名奖,实现了我市省长质量奖争创工作的重大突破。首届东营市市长质量奖评审工作圆满完成。全市新增山东名牌19个、山东省服务名牌1个。成功创建山东省优质石油装备产品生产基地,6家企业获20**年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龙头骨干企业称号。山东蓝海酒店集团董事长、总裁?获得“20**至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我们通过召开现场会、走进直播间、举办培训班和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不断扩大典型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深化宣传,也将“建设质量强国,共创美好生活”的理念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三是不断加大质量基础工作力度,技术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获批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东营市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批的地级城市;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项目获批立项;两项联盟标准制定完成;全市有8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首批标准创新型企业,4家企业被确认为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7家企业被确认为3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均位居全省前列;山东蓝海酒店集团承担的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扎实开展,并成功组织召开了山东省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现场会;黄河三角洲标准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顺利推进。组织开展了胜利油田改制企业的计量专项检查。深入开展“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行动,7家企业被表彰为全省诚信计量示范单位。不断强化能源计量工作,胜利油田在省局组织的能源计量监督检查考核中获得104分的优异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系统有3个单位和4名个人荣获市政府节能记功奖励。科技支撑力不断加强,“高效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和“棉花智能检验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分别被评为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cng装置及配件自动检测系统”项目列为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高效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还被省局列为科技兴检三等奖向国家总局进行了推荐。

(三)坚持不懈抓好队伍建设,事业发展的根基更加牢固。一是不断强化教育培训。组织了拓展训练,激发了干部职工的活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开展了“提升能力,服务大局,创先争优,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培训活动;在全系统选拔出了22名科级后备干部,开展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二是着力加强规范化建设。出台了《东营市质监局直属事业单位实施岗位绩效工资指导意见》,形成了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强法治质监建设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探索实施了开门审案活动,坚持不懈规范行政执法和检验检测行为。及早谋划并制定了《20**年工作目标要求和指导意见》,明确了今年各项工作的思路、目标和措施。三是深入推行用人竞争机制。通过竞争上岗,充实了市质检所和市计量所的?名班子成员,在市局直属事业单位中采取竞争方式产生了?名中层。四是文明创建成绩斐然。广饶县局?同志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中央、省驻东营单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市局和河口区分局继续保持了省级文明机关称号,东营区分局和垦利县局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机关和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特检院东营分院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五是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一把手”负总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岗位目标责任书,与业务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排查各类风险点99个,优化控制流程83个,实现了廉政和监管的“双安全”。

一年来,全市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创新发展,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经验。一是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找准切入点、扩大结合点,积极服务“黄蓝”战略,是提升部门形象促进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年来,我们通过加强能力建设、深化质量强市和标准化战略、推进能源计量等服务工程,为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市局受到市委“两评一树”领导小组的表彰。二是“依靠政府、依靠社会、依靠自身”加强能力建设是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成功趟出了一条质检中心建设的有效路径,完成了一系列只靠自己难以完成的任务。目前,各级政府用于支持质检中心建设的土地、资金和资产累计已近2亿元。三是全面摸清和有效利用资源是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通过开展资源清查活动,对全市油地军校的检验检测等资源有了全面深入地掌握,彻底解决了资源不清、资源闲置和利用率低等问题,为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提升工作层次奠定了基础。我们通过开展油田改制企业的计量专项检查,将17000多台(件)计量器具和68项计量标准纳入管理范围,大幅拓宽了计量工作领域,打开了工作新局面。四是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是促进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在内部管理、行政执法、检验检测工作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大力度,将各项工作逐步引入规范,为提升工作水平和推动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五是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在事业单位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建立了岗位绩效工资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发挥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工作热情,成为我们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20**年主要工作。

20**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全省、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工作路径,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服务“蓝黄”经济发展大局,以建设质量强市为目标,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大力推进质检中心建设,不断加强质监文化建设,认真履行职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提升质监工作水平,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进质检中心建设。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气魄,全力加快国家石油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步伐;要努力做好国家总局调研组对橡胶轮胎及原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现场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早日批复筹建;要加快山东省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步伐,确保年内提报国家中心建设申请,并争取获批筹建。要积极推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一站两中心”建设,争取11月完成基建工程,实现入住;要全力推动黄河三角洲质检中心早日开工建设;要确保山东省石油助剂及轻烃产品监督检验中心今年3月通过省局验收,投入使用;要及早谋划山东省有色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要积极协调争取山东省生态渔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省级中心获批筹建。

(二)不断加强质监文化建设。要加强对质监文化建设的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把文化建设和日常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要广泛开展争创一流活动,积极争创省、市级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优秀青少年维权岗、青年岗位能手和省局“五个十佳”,大力开展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做一流贡献活动。要开展特殊纪念日等教育活动,在“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通过举行座谈会、文化活动等形式,陶冶道德情操,凝聚团队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质监文化活动,组织系统干部职工撰写论文、交流体会,提出建议,探讨工作、交流经验;要开展好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在活动中创新完善质监精神。要积极组织和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学习和教育培训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要加强质量文化宣传,把质量诚信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引导企业“讲质量、守诚信”,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质量、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

(三)大力开展质量强市工作。要紧紧围绕“黄蓝”战略推进实施和东营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品牌建设年”活动,以省长质量奖争创、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名牌工作和市长质量奖评选为重点,努力提升全市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着力营造质量强市的良好氛围。20**年,全市要努力争创1个省长质量奖、12个山东名牌产品、3个山东省服务名牌、1个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并及早谋划,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的市长质量奖评审工作。要通过多种媒介,采用多种形式,展示近年来的质量成果,宣传推介先进典型的成功经验,并通过组织开展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交流和宣传,充分发挥标杆示范带动效应,不断推动质量强市战略深入实施。

(四)有效保障三个安全。要深入实施食品企业法人履责报告制度,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生产企业严格落实食品质量安全制度。确保食品企业和备案的小作坊100%建立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取证食品企业100%持续保持发证条件、食品企业主导产品100%纳入监督检查和监督检验计划、食品企业监督检查和产品监督检验计划完成率达到100%、食品企业主导产品监督检验合格率达到90%以上、食品企业监督检验不合格后处理完成率达到100%,保住不发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事故的底线,实现食品质量整体水平稳步提升的目标。要以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为主线,以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为主要手段,突出重点环节、重要监控企业、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深化危化品压力容器、工业压力管道、气瓶、电梯等专项整治,加强体系建设,强化隐患治理,坚决杜绝重大以上特种设备事故,实现万台特种设备事故起数不超过0.6、万台特种设备死亡人数不超过0.7的工作目标。

(五)不断夯实质量工作基础。要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扎实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要按照计划要求完成胜大奶牛厂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年度工作任务;要积极组织申报山东省标准创新贡献奖;年内提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计划8项,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10项;争取创建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2家,3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8家,a和2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5家;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30项;成立标准联盟2个,制定联盟标准5项;制修订山东省地方标准2项,制定东营市农业地方规范20项。深入推进能源计量工作,努力实现“全市50家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100%,建档率达到100%;能源计量器具检定率达到100%;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民生计量工作,广泛开展诚信计量示范创建活动,争取在每个县区的集贸市场、商店超市、眼镜制配场所、加油站、医院、餐饮业等领域各培育1个诚信计量示范单位;积极开展“民用四表”的首检工作,逐步实现“民用四表”检定的常态化。进一步加大对强制性认证企业和流通领域强制性认证产品的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严厉查处超范围生产、不按型式试验报告生产以及销售和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无证产品等违法行为;加强资质认定实验室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检验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大力开展“项目攻坚”活动。当前,我们已有1个国家中心获批筹建,1个中心提报了建设国家中心的申请,有3个省级中心正在积极筹建,还有7个省级中心等待批复,建设任务异常繁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积极应对。要积极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已经申请国家中心和省级中心的要努力争取及早获批筹建;要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已经批复的中心要明确阶段目标任务全力推进;要全力组织好建成项目的良好运行,充分发挥中心作用,并逐步实现效益最大化。要统筹规划中心建设各方面的工作,在坚持“依靠政府,依靠社会、依靠自身”路径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积极争取方方面面的政策、资金、设备支持。要把人才的培养、引进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逐步形成结构完整、层次合理、专业配套的人才库,努力建设同国家质检中心、省级质检中心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二)深入推进服务工程。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推进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典型示范城市。今年上半年,全市还将全面完成党委、政府换届工作,换届后的党委、政府发展的愿望将更强,发展的步子会更大,对质监工作也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这些新形势、新情况,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充分认识,以此为基础,把握工作方向、理清思路措施,找准切入点,扩大结合点,全力服务政府中心工作,在服务中提升地位、谋求发展。各县区局要积极主动地向地方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并结合区域特点和自身情况,及早出台服务“黄蓝”经济的实施意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此处删去7行)。

(三)努力实现科学监管。要根据特种设备、食品质量和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监管模式,努力将事中监管和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移,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尽量避免和消除不良影响。要认真总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分级分类监管的成功经验,推广普及到各类企业和各种产品,针对低级别、低信誉的企业和产品,要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和日常检查频次。要把有限的监管人力、物力、精力投入到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上。要研究出台风险评估办法,对重点产品及时组织开展风险分析评估。要十分注重监管工作的执法跟进,对违法企业和问题产品坚决予以查处,并监督进行彻底整改,通过一手惩戒、一手帮扶,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引向规范,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四)全面提升工作水平。“规范”是我们去年工作的一个主题,以这个主题为引领,我们的各项工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各个工作领域呈现出了许多亮点。今年,我们要实现由“规范”向“提升”的迈进。“提升”是以“规范”为基础的新的阶段和更高层次,是“规范”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今年新的形势任务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在牢固树立“规范”意识的前提下,迅速引入“提升”理念,用全新的眼光考量工作,用全新的思维谋划工作,用全新的标准衡量工作;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把调子定得更高一些,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要认真梳理一年来的工作,从沉淀中发掘闪光点,发现疏漏甚至败笔,找到提升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要以努力学习和深入思考为基础,以提升自身素质和境界为前提,努力探索出一些促工作和抓管理的科学规律,真正使整体工作水平有质的提高,让事业发展有新的飞跃。

四、工作要求。

(一)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抓不住这个根本,事业发展就会成为沙上建塔,不会牢固,不会长久。要抓好学习教育,努力提升干部职工自身素质和政治素养,培养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既使每一名干部职工成为胜任自己岗位的可用之才,又要打造一个团结有力的坚强集体;要抓好班子建设,努力提高班子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作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真正使各级班子成为一面旗帜和一种导向,带领干部职工推动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抓好作风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中还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懒作为等问题,把质监队伍打造成服务发展的排头兵;要抓好和谐稳定,尤其在当前体制调整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以良好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干好工作,积极面对。

(二)要不断强化创新理念。实践告诉我们,创新是打开工作局面、推动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20**年,我们以创新的理念指导工作,在质检中心建设、宏观质量管理、技术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积累了成功经验。今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也更加繁重,如果遵循常规思维,一切按部就班,许多工作任务就不可能完成。所以,我们一定要继续利用好创新这个有力武器,以创新理念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推进实施,只有这样,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才有可能迎刃而解,一些事情做起来才会事半功倍。创新的根源在于思想的解放,我们一定要敢于摒弃一些习惯上认为正常和正确的东西,勇于站得高一点看事情,跳出圈子想问题,这样,身上的束缚才会少一些,脑子里新鲜的东西才会多一些;我们一定要敢于在行动上去尝试,把一些成熟的或虽然还不成熟但认为可行的想法付诸实践,让实践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实践来检验。要将创新的理念渗透到工作的各个层面,不仅在业务工作上求创新,也要在管理机制上求创新,以创新为动力源泉,保持事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三)要注重开展调查研究。我们所面临的形势,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我们的一些工作,随时会遇到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调查研究当做一项重要的和常规性的工作,抓紧抓好。要围绕中心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解决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要围绕质量基础工作突破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开创各个工作领域新局面,切实增强服务效能;要走出去到先进地区开展调查研究,把一些先进经验转化成我们的办法措施;要深入一线到县级局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增强我们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基层、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把调研和创新这两个武器牢牢抓在手上,不断开辟和拓宽事业发展的道路。

(四)要着力抓好督查落实。年前我们已经印发了《20**年工作目标要求和指导意见》,明确了今年的目标任务;今年春节刚过,有关科室长又为大家作了详细解读,下一步关键是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落实。要不断完善督查调度和检查考核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机构和人员,不断加大对各项工作任务尤其质检中心建设等重点工作的督查力度,确保系统全面工作既均衡推进,又重点突出。要建立科学的和操作性强的考核体系,坚持日常考核同年终考核相结合,真正使考核成绩体现工作实绩,产生激励先进和鞭策后进的实际效果。

同志们,20**年,质监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推进实施“黄蓝”战略和东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聘任仪式,这是推进我市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强节能减排群众监督的一件大事。市政府秘书长高喜东同志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要求尽快建立起我市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队伍,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刚才李忠新同志宣读了《关于聘请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监督员的通知》,给大家颁发了“漯河市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监督员工作证”和聘书。从今天起你们24名同志已正式被聘任为漯河市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监督员。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做好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监督员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把握新形势,充分认识聘任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工作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加强用能监督是有效防止资源浪费的关键环节。我市在20xx年就着手组建节能监督员队伍,由于机构改革、节能联络员调整等因素一直未开展。省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得知我市的这一想法后,非常支持,要求漯河市要先行一步,组织开展好聘任节能监督员工作。在印发的《20xx年河南省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各级各部门要广泛开展聘任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工作。省、市又先后下发了《公共机构完成“20xx年节能减排目标”的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目标的紧急通知》,都把强化监督作为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监督主体、监督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都属于加强政府专门机关监督的范畴。就监督主体而言它是广泛的。除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外,还有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及群众监督等。我们现在研究的是如何把政府监督和政府外监督结合起来,把组织监督和社会监督结合起来。今天聘任的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就是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加强群众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其重大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建立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这支队伍,是政府依靠群众深入开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一种有效方式。前一段时间我们就群众反映强烈的节能减排热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对全市公共机构办公区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专项检查就是其中一项。建立节能监督员队伍能够发挥大家社会接触面广、代表性强的优势,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谏言献策,建立群众监督评议机制,推进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自觉节能、依法节能。

二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承担着传递民情民意,协助政府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机关用能浪费问题的职责,是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三是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需要。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和批评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是政府专门监督机关的延伸,是加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政府监督和政府外监督相结合,专门监督机关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的建设,对于党政机关做社会节能减排的表率、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必然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

这次我们成立的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队伍共有21名同志,是我市第一届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为了健全队伍,本次选聘坚持严格的标准,按照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较强的监督检查和节能表率能力,较好的社会影响和公众形象等条件,经过层层推荐,我们在全市选定了21名同志聘任为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这些同志社会层面代表性广,有市直机关、县区直机关等各方面的代表。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担负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河南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全市公共机构日常用水、用电情况;全市“节约能源日”、“能源紧缺体验日”公车停驶状况;用能设备节能改造等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监督。同时,收集和反映干部、职工、群众对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献计献策。这是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希望受聘任的同志充分认识肩负的光荣使命,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依纪办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一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尤其是要加强理论和政策学习,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关于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的各项方针政策及节能监察业务知识,适应监督需要,把握监督规律,提高监督水平,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科学监督。

二要立足本职,强化监督。要深入各级机关开展节能监督工作,同时也要深入群众,广泛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机关节能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各种方式及时向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反馈,对各级党政机关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要把握重点,发挥作用。要围绕自觉节能、依法节能,积极参与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组织的监督活动,切实解决违反《条例》、《办法》的问题,发挥民主监督作用;要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掌握社情民意和热点难点问题,为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献计献策、知情出力,帮助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科学决策,发挥参谋咨询作用;要围绕学习贯彻《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河南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在不同岗位上宣传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的形势和成果,发挥宣传引导作用。希望每位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每年能做到“四个一”,即反映一条以上违反《条例》、《办法》的信息;提出一条以上的建议和意见;参加一次以上专项检查等监督活动;写出一篇以上综合情况反映或调研材料。

四要遵纪守法,模范节约。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每一位同志都要牢固树立遵纪守法的宗旨,坚持原则,严肃执纪,秉公办事;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问题,在党纪政纪的范围内开展监督活动;要模范节约,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节能减排的表率,自觉维护监督者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领导,进一步做好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工作的领导。各级各部门要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高度出发,加强对这支队伍的领导。一方面,要为本地、本部门的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参与各项活动提供便利,大力支持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的工作,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认真抓好整改意见的落实。同时,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宣传,特别是宣传那些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同志,并在适当时候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是要为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市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承担着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的日常管理服务的职责,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承担着本县区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的日常管理服务职责,县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特别是相关领导要高度重视,履职到位,要采取多种措施为节能监督员工作开展创造条件。一是加强培训。采取专题讲座、培训会、寄送文件、刊物、学习资料等多种形式,使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全面了解公共机构节能减排业务知识,掌握有关政策规定,不断提高节能监察能力。二是完善制度。完善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调研咨询、检查评议、反映检举等工作制度,推进此项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坚持工作通报制度,每年将召开一次以上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工作座谈会,通报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三是经常沟通,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做到政治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为其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四是积极组织。结合全市节能减排工作重点,积极组织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参与专项治理,监督检查,工作调研等活动。重视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所提意见和建议的反馈工作,加强对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反应检举情况的督办力度,对于他们反映或传递的信息或检举的问题,要落实专人,限时办理,及时反馈。同时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要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保持沟通和联系,及时上报节能监督员好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要自觉接受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的监督。加强这支队伍建设,反映了市政府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广大干部职工做节能减排的表率就不怕监督,党政机关减少资源能源浪费就得欢迎监督,各级各部门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应该要求监督。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机关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河南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切实增强被监督意识,做自觉接受监督的表率。要积极支持节能监督员开展监督工作,对他们的各项监督工作积极予以配合,对所提批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对待,严肃整改,对反映的情况要认真查处,查处结果要及时向涉及单位反馈。

同志们,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工作,是一项光荣的工作。我们相信,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同志们的辛勤工作,我们的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员一定会对全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20xx年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总结""及20xx年质监工作,规划"十三五"工作思路,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质监系统干部职工励精图治,主动作为,努力实现荆州质监事业新跨越,迈向荆州质量"新时代"。下面,我代表市局作。

工作报告。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及20xx年全市质监工作成绩显著。

""是荆州振兴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也是质监事业稳步发展、全面提升的五年。在省质监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举质量兴市大旗,牢记"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围绕"单项工作全国有位次,各项工作全省争一流"目标,以改革创新破解难题,以能力建设谋划未来,狠抓质量宏观管理,夯实技术基础工作,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优化事业发展环境,埋头苦干、砥砺前行,超额完成了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为荆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来,质量兴市战略深入推进。在全省市(州)连续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出台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决定;第一个出台质量发展十年纲要;第一个以政府令形式出台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市政府连续六年被省政府评为质量兴省先进单位。菲利华等5家企业获得"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特别奖",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24次荣获"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称号,获奖企业之多、频次之高,在全省首屈一指。开展了三届荆江质量奖评选,菲利华等3家企业获奖,5家企业获提名奖。产生了2个省长江质量奖提名奖,恒隆集团通过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公示。创湖北名牌产品159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达到10个,位居全省前列。

--五年来,质量基础建设步伐加快。荆州市公共检验检测平台一期工程完成主体大楼建设。国家油气钻采设备质检中心获总局批筹,荆州首家省级质检中心"湖北省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xx年挂牌,省无损探伤机计量检定中心、省防水材料质检中心、省针纺织服装产品质检中心相继建成或批筹。以学术带头人命名的"余翔化工类农药检测实验室"正式运转。市质检所由ii类升级为i类,检测能力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全市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加快推进,荆州区局技术机构成功划转,县级纤检机构关系理顺,特检、纤检整体上划,效果良好。

--五年来,质量技术体系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加快。荆州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6项,现行荆州市地方标准达到51项;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6个,成立国家级标准化技术组织3个,获得国家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称号企业1家。计量技术基础建设更加坚实。出台了《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xx-20xx年)实施意见》。全市各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基础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实验室和配套设备落后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查合格率达到了95%。抽检批次合格率为94。7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年来,质量安全底线不断筑牢。市政府出台了《荆州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市局制定了《荆州市特种设备业务工作指南》等指导性文件。全市系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开展特种设备"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依法查处非法违法行为,真正把好特种设备和作业人员准入关,5年来未发生较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万台设备事故率和死亡率控制在指标要求,累计检验特种设备26500台(套),培训考核作业人员120xx人次。

--五年来,质量监督执法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共完成农资、建材、化工、食品及相关产品、服装等产品6856个批次产品的定期监督检验,合格批次6225个,批次合格率为90。8%。针对危化品及其包装物组织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有效保障了危化品及其包装物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后处理力度不断加大,共完成245家企业307个产品的后处理工作。依法行政体系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落实,形成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期间,共查办案件372起,其中立案372起,结案335起,结案率90%。处理群众举报投诉405起,换回经济损失382。44万元。

--五年来,全市系统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市局连续四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连续八年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先后获得档案管理省一级、全省卫生先进单位、全省质监系统绩效考核优胜单位、全省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全市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市"三万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市优秀法治单位、全市先进党组织、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市局系统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办公室工作、财务管理、人事老干、工会工作,以及基建工作、招商引资、精准扶贫、社区联系点等都取得显著成绩。以余翔、黄凯、李雷等同志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个人荣获全国质监系统法律专家、普法先进、质量人物和全省五一劳动奖章、青年文明号、办案能手等荣誉称号。以监利、洪湖、江陵局为代表的质监干部职工细致、周到跟进"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善后工作,充分彰显了"小城大爱"、"质监大爱"。长期以来困扰质监系统的经费保障和机构编制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参公编制和全额拨款事业编制逐一落实到人。

刚刚过去的20xx年,全市质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质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良好成效,为收官之年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高位推进,打造质量兴市升级版。

1、纵深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全市质量大会高规格召开,市委书记、市长、省局局长亲自出席会议并讲话。质量兴市、强市工作再次多处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质量工作、解决实际问题,顶层推动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在省质兴办对荆州质量工作考核、市政府对县市区质量工作考核、质量白皮书发布等工作中,本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日益凸显,各部门全力合作日益增强。

2、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三届荆江质量奖评出质量、评出标杆,四机厂获奖,德炎、吉象获提名奖。全市26家企业的28个产品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创牌总数超过年度目标3个,有效期内名牌总数达到64个。新增1个"洪湖藕带"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总数达到10个。恒隆集团、白云边经省质兴办在全省范围内遴选,进入第二届"中国质量奖"评选环节,恒隆集团通过"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公示,有望成为全国90个获此殊荣的企业之一。

(二)切实履职,全力确保安全底线。

1、重点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一是开展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特别是"7。26"电梯事故发生后,全局上下积极应对,迅速行动,分成12个小组,苦战17天,检查在用电梯4158台,下达整改意见书696份,获得社会各方面认可。二是开展"打非治违"与隐患排查。报废设备78台,排查安全隐患881处,立案查处违法案件89件,受理并及时处置特种设备隐患举报93起,设备隐患整改率达95%。"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贯穿监管始终。

2、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安全。针对电线电缆、复混肥料、建筑防水卷材等12类重点产品开展了产品质量整治提升行动,完成448家生产企业586个批次产品的定期监督检验,合格542批次,批次合格率92。5%。对16家企业23个产品进行了后处理,对"引危济城"工程使用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进行了重点监督,力保民生工程安全。

3、从严查处各类违法案件。全年重点开展了以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为重点的"质检亮盾行动"。以家电、服装等消费品为重点的"质检利剑"行动,针对各类产品集中制造地区,抢抓"两节"、"两会"以及春耕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生产源头治理整顿,严肃查处侵权假冒、无证生产等违法犯罪行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在开展农资专项打假行动中,组织农资打假下乡61次,入村访户597家,接受群众咨询375人次,查办农资案件17起,减少农户损失27。3万元。

(三)尽职尽责,不断夯实标准计量基础。

1、标准化建设成效明显。荆州区拟将华中农高区建设为全国第三个国际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华中农高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任务书和相关材料已申报,等待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公安县完成"公安牛肉"地理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申报工作,监利县行政服务中心高分通过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评估验收,石首市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等3个示范项目获得省局审批立项。全年完成1项湖北省地方标准评审,5项地理标志产品湖北省地方标准文本修订,2项荆州市地方标准的编制、审定和发布。"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市行政许可分局共办理"三证合一"注册登记1080家。

2、计量工作稳步发展。一是严抓法制计量。全年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5%以上,检验定量包装商品623个批次,合格率90%。二是普惠民生计量。5月上旬组织召开了全市集贸市场计量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为部分集贸市场赠送了维权砝码,并对城区部分集贸市场开展了集中免费检定。三是做实工业计量。为全市6家重点企业的15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进行了复查考核,为8家企业计量检定员申请的20项检定项目进行了培训考核和到期复查换证工作,组织了全市32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计量审查工作。

(四)正风肃纪,着力提升部门形象。

1、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专家引导学、全员集中学,教育活动扎实深入。邀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主要负责人到市局作了专题演讲报告。先后组织了市局、县局和二级单位三个层次的主题讨论会,到荆州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2、强化组织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一是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修订并实施了《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机关外出报告和出差审批制度》、《干部职工考勤制度》等12项管理制度,增强了干部职工严守纪律的自觉性。二是打造节约型机关。制定并落实了具体可行的节约措施和办法,增强了干部职工勤俭节约意识。三是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核定参公单位人员工资、实行公务员登记确认、做好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实名制、开展干部档案专审等一系列举措,规范了干部队伍管理。

(五)科学谋划,推进质监事业稳步发展。

1、平台建设推进有力。荆州市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建设进展顺利,目前空调、电梯、外墙钢挂施工已进入最后阶段,实验室通风系统和平台供电工程开始进场施工,预计20xx年8月份大楼建设基本完成。

2、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国家油气钻采设备质检中心快速推进,目前市质检所与四机厂初步达成了国家质检中心共建合作框架协议,确保了国家质检中心建设有序进行。目前已开始着手人才培养、拟采购设备的选型定型等工作。

3、检测能力有效提升。市质检所新增置设备46万元,以加强工业品的检验检测能力,向总局争取的"金属线材力学性能检测能力提升"项目已获批准。市计量所完成了报警器检定标准装置的建标,建立了f2等砝码标准装置,开展了1t及以上砝码的检定。市纤检局参加的"混纺产品纤维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评审为满意结果。市质检所参加省局组织的检验检测技能比武大赛,取得团体第二,单项个人第一的好成绩。

(六)围绕大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全面落实惠企政策,规范部门收费行为。自20xx年1月1日起,对全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收费实行了免征,10月1日起,停止了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涉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计2817家,金额达304236元。树立了质监部门不断推进依法行政,优化了发展环境,打造了"阳光质监"的良好形象。

2、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局全年共完成签约项目2个,签约资金6亿元(高博锂电池5亿元,详煜机械1亿);在谈项目2个,投资意向8亿元,其中广州联油能源有限公司6。5亿元石化项目有望一季度签约,湖北鸿鹭饮品合资项目1。5亿元正有效推进。另外蓝月亮日化等项目正紧密联系跟踪中。

3、扎实开展"三万"活动。第五轮"三万"活动期间,我局驻荆州区八岭山镇三桥村工作组,努力做好了"绿满村庄、环境保洁、兴修水利和精准扶贫"四件实事,开展了"送政策、送科技、送文化和送医药"四送活动,找到了自身能力和群众需要之间的契合点,提升了为民服务的主动意识。在驻点荆州区的19家单位中,我局三万工作组以第六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4、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20xx年4月,连续第五年由班子成员带队,市县联动,全员参与,分组行动,历时一个月,对全市500余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大走访大调研",共收集六个方面意见与建议,梳理汇总了24条,并逐条进行了分解和落实。后期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听取了责任单位办结落实的情况汇报,实现为企服务的无缝对接。

20xx年,对我们荆州质监人来说,是工作压力最大、困难最多的一年,是团结拼搏、砥砺前行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社会的质量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工作的宣传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特种设备监管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认清形势,勇于担当,科学制定"十三五"质监事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质监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刚结束的质量强省工作推进会和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许克振副省长充分肯定了""时期全省质量工作取得的成绩,从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经济强省的高度,阐明了加快推进质量强省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了今年质量工作要突出标准化改革、推动检验检测产业发展、加强精品名牌建设和质量安全监管,要凝聚合力,充分发挥质量强省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作用,以"湖北质量"打造中部崛起新标杆。王兴於局长在报告中提出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成质量强省为目标,转型服务,全面释放发展动能"的工作思路,部署了"坚持以质为帅,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坚持改革创新,推动质监工作转型发展;坚持争先进位,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服务导向,提升质量供给水平;坚持放管结合,提升质量治理能力;坚持安全首位,有效化解风险隐患;坚持提能善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党建统领,提高质监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等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为我们荆州质监系统做好今年乃至"十三五"的工作定了调子、交了担子,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期间,全市质监系统很大精力是提能力、抓发展、重规范。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质监工作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变革时代。省局党组结合新常态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要求,针对质监部门实际,提出了"转型服务"的基本路径,就是要"转观念、转职能、转方式",为我们适应新常态、争创新作为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切实认识到,地位要靠作为支撑,影响要靠能力书写,前途要靠自己争取。能否尽快实现"三转",从根本上决定着质监事业的前途命运,需要我们这一批人勇于担当。古语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束缚我们进取的,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而是思维的惰性和行为的惯性。疾风知劲草,路遥识马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十三五"质监工作担负的历史使命,克服消极惰性思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舍我其谁、责无旁贷"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转型,强化新的工作观念,建立新的职能架构,探索新的履职方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重心、工作目标统一到上级决策部署上来,才能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航道上更有作为,在质监事业大变革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保持这几年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发扬荆州质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品质,按照省局党组提出的激发一流的精神状态,树立一流的工作标准,打造一流的工作作风,争创一流的工作成效的"四个一流"的要求,在服务荆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上主动作为、全面出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质量获得感",为我们全体荆州质监人赢得应有的荣誉和地位。

全市质监工作"十三五"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是,以全省质监系统"十三五"发展规划为蓝图,以建设质量强市为己任,认真落实省、市政府《质量发展纲要(20xx-20xx年)》,继续认真推行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方针,加快实现转型服务,在推动质量提升上下功夫,促进提质增效升级;在严守安全底线上下功夫,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在夯实质量基础上下功夫,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在深化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激发事业发展活力;在增强履职能力上下功夫,夯实事业发展基础,不断开创荆州质监工作新局面。力争到20xx年: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宣贯先进质量管理模式企业总量新增500家,导入卓越绩效标准企业达到80家,力争获得中国质量奖2项;打造4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湖北名牌数达200个,品牌数位居全省前列;新增5家企业获得长江质量奖及提名奖;10家企业获得荆江质量奖及提名奖;质量基础能力显著提高,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力争达到3个,省级中心6个以上;质量安全监管更加有效,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有效运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特种设备事故率、万台电梯死亡率等各项安全事故指标保持持续下降趋势,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质量安全风险的底线;质监工作能力水平显著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主要工作指标全面进入全省系统第一梯队,基本建成质量强市。

三、振奋精神,真抓实干,认真部署20xx年主要工作任务。

20xx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谋划的关键之年。当前,我省质监工作面临形势是六期叠加:即""收官的攻坚期,"十三五"谋划的关键期,质量强省的机遇期,质监改革的加速期,质量安全的风险期,作风建设的深化期。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深怀忧患意识。今年总的工作定位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积极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打基础、强体系、保安全、求实效,努力实现荆州质监工作在全省更高水平上的争先进位,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推进质量强市,在质量共治上实现新跨越。

1、加强质量考核,强化政府主导。争取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决定》,将质量强市建设与"三个转变"和构建"放、管、治"新格局紧密挂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方向、指导工作。配合市政府抓好各县(市、区)地方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质量工作的考核,通过质量竞争力指数的考核,引导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更加重视质量工作,加强质量基础建设。支持石首市局继续做好知名品牌示范区工作。指导1个以上的县(市)区创建省级质量强省示范县(市)区。

2、强化主体意识,形成质量导向。推行质量首问责任制,引导生产者坚守商业道德,担负社会责任,弘扬质量精神,将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内化为生产者的自觉行为;广泛发动消费者,大力开展质量教育,推进质量信用信息社会公示,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积极举报质量违法行为,对产品和服务的优劣"用脚去投票",形成对生产者的责任倒逼。

3、强化社会参与,营造共治氛围。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鼓励和支持商会、协会、中介组织、特邀监督员、志愿者等参与监督,引导行业诚信自律,对质量状况进行第三方评估。重视和加强与主流媒体、新兴媒体的合作,宣传重质量、讲诚信的传统文化和先进典型,曝光质量问题和违法行为,大力营造崇尚质量、公平公正的舆论环境。

(二)锻造自身本领,在质量引领上实现新跨越。

1、推进品牌带动战略。进一步发挥政府质量奖导向作用,推动湖北名牌数量适当增加,质量明显提高,提升品牌带动战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名牌产品产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深入开展"质量服务进万企"活动,注重品牌培育与企业质量管理相结合,推动100家企业宣贯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导入卓越绩效标准企业20家,引导广大企业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练好质量内功,通过品牌创建夯实质量基础。

2、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加强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家队伍建设,建立我市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家人才库。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精准确定标准化项目建设内容,加强标准创新,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中、省标准化组织与活动,加强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家队伍建设,培育标准创新团队。力争全年新发布地方标准5个,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荆州区局要做好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工作。积极开展标准化教育培训,加大标准化工作宣传力度。在装备制造、医药化工和纺织等优势传统产业中开展联盟标准建设试点,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3、夯实民生计量基础。加强与民生密切相关领域的计量监督,稳步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工作,突出抓好集贸市场、酒家、商场(超市)、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眼镜制配场及加油站和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的计量监督,加大对群众投诉热点问题的查处力度,维护广大消费者和守法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快诚信计量体系建设。

4、建设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和提升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亟需的公共检验检测能力。积极支持石首市做好楚源集团"国家级染料检验中心"筹建工作,支持恒隆集团创建湖北省汽车转向器检验检测中心、荆大公司创建湖北省汽车油管检验检测中心。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合作交流,联合申报科技攻关项目和产业化项目,面向企业加大检验检测资源开放共享力度。

(三)深化体制改革,在服务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1、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质监部门职能优势,积极配合重大项目建设,主动提供质量、标准、计量和特种设备服务,认真解决制约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速度的难题,认真研究分析难题产生的原因,认真总结采取的措施和经验,及时废止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合并省略不必要的审批流程。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提出建议,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理解支持。

2、提高技术支撑。市局将全力加快国家检测中心和省级质检中心配套工程施工进度,力争今年内完成市公共检验检测平台竣工验收工作,为未来开展机械制造、农药产品、塑管建材项目的检验,推动行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3、服务产业发展。认真总结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标准体系的建立,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及示范宣传带动效果和品牌培育等方面的经验,为农产品加工、生产、经营一条龙企业服好务。大力推进服务业标准化、旅游标准化等试点工作,狠抓服务质量,提升品牌形象,把旅游产业快速培育成"壮腰工程"的支柱产业。

4、促进节能减排。落实"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做好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督检查,指导企业对能源检测数据的正确收集、有效使用,督促企业合理配备好能源计量器具。推动列入省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计量保证体系认证工作,为企业节能降耗夯实基础。强化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加大节能产品监督抽查和执法力度,推进工业锅炉标准化管理,积极构建锅炉安全、节能与环保"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四)吸取经验教训,在质量安全上实现新跨越。

1、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明确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中的主体责任和地位,明确监督部门在安全工作中的角色和位置。充分发挥行业的自律作用、协会的纽带作用和先进企业的标杆作用,推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对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措施不落实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2、大力开展风险排查。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责任制,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隐患的台帐管理,不断提高隐患的整改率。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和质量问题较多的产品进行风险排查评估,完成省级监督抽查不少于400批(次),进一步提高监督抽查的有效性。有效遏制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确保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低于市安委会下达的控制指标。

3、持续推进专项治理。针对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和薄弱环节,继续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全力推进涉氨制冷企业的整治;充分发挥产品不合格发现率的作用,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品种的执法打假力度,建立产品质量监管应急机制、打假治劣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投诉举报电话及网站投诉举报平台的作用,逐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产品质量的监管模式。

(五)全面从严治党,在队伍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1、推进法治质监建设。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开展全市系统行政执法、行政许可检查,从中总结依法行政工作经验,查找差距,制定对策,狠抓整改,提高执法检查的有效性,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促进全市系统依法行政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2、加强学习和培训工作。结合新形势的需要,科学制定全年。

学习计划。

坚持真学习真思考真讨论坚持以党组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将学习贯穿质监工作始终。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的干部培训工作加强干部职工法律法规、岗位技能、业务知识的学习;更多地将培训课堂转移到执法和检验现场提高干部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干部职工参加专业性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

3、强化干部队伍管理。严格落实《准则》、《条例》和省、市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加强车辆、公务接待等方面的管理,完善内部管理制约机制。加大质监信息公开力度,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全面公开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措施、工作进展和工作成效等信息,以公开倒逼进度,以公开提升速度,以公开密切质监系统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4、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和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对上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政令畅通。切实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等方面的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促进质监干部队伍建设和质监事业健康发展。

同志们,随着"十三五"的扬帆起航,荆州质监事业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同时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全市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为加快推进壮腰工程"五年大跨越"、打造湖北经济增长"第四极"、加快荆州振兴崛起而努力奋斗!

3

页,当前第。

2

1

2

3

全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对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责任也更重。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全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同志们: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真理;我区质监事业近年来发展的平凡实践,同样证明了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创新,就一定能创造辉煌这一真理。过去的三年,正是由于我们坚持着这一真理,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创先争优、奋发进取,取得了让全区质监人为之振奋和自豪的业绩。特别是20xx年,更是把三年的业绩推上了光辉的顶点——提前一年实现了三年奋斗目标,真正使我区质监事业跨上了新台阶。昨天各单位“精彩10分钟”成果展示,应该使我们感受到了所谓“光辉顶点”、所谓“新台阶”的深刻内涵。在此,我代表区局党组、区局领导班子,向为此付出艰辛努力的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深深的敬意!向作出突出贡献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

这次全区质监工作会议,是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中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20xx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任务,动员全系统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质监工作之路,打好“提升能力素质年”活动攻坚战,把我区质监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前一年实现三年奋斗目标,我区质监事业跨步迈上新台阶。

20xx年,全系统牢牢抓住“科学发展”主题和“抓重点、抓难点、抓亮点、抓新的增长点”的主线,努力践行“民生为本、民信为天”的质监核心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十二字方针,众志成城,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业务收入大幅增长,为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全系统业务收入超额完成了7.3亿元的预算指标,全口径统计达到8.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8%,比在20xx年的基础上到20xx年末达到6.6亿元、实现翻一番的预计指标多增收2亿元,其中执法罚没收入突破1亿元。用两年的时间,超额完成了三年的预计指标,对于我们多年来收入基本徘徊在3亿元左右的内蒙古质监来讲,不能不是一个奇迹。从此,我们可以不再自卑地面对全国质监,因为我们已经跃入全国质检系统的中等行列。也正是以此为基础,我们在信息化建设、质量安全、“三个安全”、文化建设、宣传工作等方面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

同志们,收入不是我们的目标,但它是反映我们工作完成“质”和“量”的重要指标。每一分钱的收入,都有等比例的有效工作来支撑,都凝结着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都标志着我们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都是在为我们提升能力创造着条件。我们收入水平奇迹般提升,再次证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二)基础建设强力推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系统基础建设、装备建设、信息化建设持续加强,各项投入均超过“”时期五年的总和,提前超额完成“”前三年实现基本投入15亿元的目标任务。启动规模空前的基础建设工程,自治区计量科研基地和特种设备检验基地2个基地、5个盟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7个盟市气瓶站和特检中心以及23个旗县局综合办公楼和质检中心共计37个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达到17亿元。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在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在建和已建成综合楼的旗县局都在5个以上;乌海市特种设备检测基地建成投入使用,1.7万平方米综合大楼建设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各地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大力提升检验检测能力,购置检验检测设备1440台套,检验检测设备投入达2.99亿元,其中计量院、包头市局、呼伦贝尔市局、通辽市局、赤峰市局检验检测设备投入都超过20xx万元。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强,完成了“金质工程(一期)”、“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放心乳粉监控系统”和“全区行政综合系统(oa)”建设,总投入达到3277万元。全系统固定资产总量大幅度增加,累计达到9.35亿元,是20xx年的2.2倍。

(三)技术机构建设突飞猛进,检验检测能力明显提升。全系统各级技术机构检验检测项目进一步拓宽,质检、计量检测、特检、纤检等检验检测装备水平大幅提升,检验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强化技术机构职能,在自治区编办的大力支持下,理顺和调整了区直12个技术机构和事业单位的职能职责,新增职能47项,自治区锅检所、特检所、建材所、石化所、电子所全部由“所”改“院”。成立了建筑阻燃材料、石材产品等一批自治区级质检中心,锅检院漏磁检测仪、石化院瓦格莎汽油辛烷值检测机等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建设煤炭产品(及其分中心)、煤矿安全计量器具产品、羊绒制品、蒙古族食品、汽车零配件机械装备类产品、马铃薯产品等7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巴彦淖尔、通辽、锡盟、乌海等地采取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联合共建等方式,建设了一批与当地优势产业对接的质检中心和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放心乳粉”监控平台项目荣获“中国信息化成果”二等奖,2项计量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自治区纤检局制定的《山羊绒纤维外观形态图谱》标准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四)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有效提升。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选人用人,注重用人导向,注重实绩,培养和选拔任用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群众拥护的好班子、好干部,带出一支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好队伍,成为我区质监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扎实推进“队伍安全”工程,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加大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和行风建设力度,确保权力的规范运行。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实施了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事求是地贯彻国务院48号文件,最大限度地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各级领导班子以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勇气和魄力,开拓创新,勇往直前,履职尽责,贯彻落实区局决策部署的执行力、推进质监事业发展的领导力、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开拓力、捕捉亮点的敏锐力、打造发展新的增长点的创新力显著增强。统筹推进行政执法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行政执法能力和检验检测能力互为促进、共同提高,特别是基层质监队伍综合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考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氛围逐步形成,干事创业蔚然成风,整个队伍形成了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良好风尚。

(五)质监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成为事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文化,是意识形态的最基本要素。文化建设,既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手段。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全系统把宗旨教育、信仰教育、党性教育、传统教育融于文化建设之中,把加强质监文化建设与法治质监、科技质监、和谐质监建设和质监形象建设结合起来,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提炼和构建质监文化的核心价值内涵,营造了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质监文化氛围。“民生为本、民信为天”的质监核心理念,“学习、团结、拼搏、奉献”的质监精神,“质监人的追求”、“质监之歌”、“七月辉煌”等一批文化精品,构筑了有灵魂、有活力、有特色的内蒙古质监文化体系。“质量之光”大型文艺汇演、“感动质监人物”评选及巡回演讲,组织全系统学习和讨论习署名文章《领导干部要带头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精心打造“一网一刊”质监思想文化建设平台等一系列举措,成为内蒙古质监文化建设的精彩亮点,并鼓舞鞭策我们奋力前行,极大地增强了质监队伍的责任感、荣誉感、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推动质监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六)宣传工作成效显著,成为促进质监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系统紧密围绕质监中心工作,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手段、提升宣传效果,建立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机制,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采取常态宣传与集中宣传、正面宣传与典型曝光相结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一网一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围绕“3•15”、计量日、标准化日、质量月、认证认可日、食品安全周等重要节点和“农资打假行动”、“清新居室百日行动”、“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校园”、“阳光纤检进工地”、“大学生质量安全志愿服务行动”等大型活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组织策划了“放心乳粉一周年回顾”、“质量之光文艺汇演”、“主席质量奖颁奖”、“技术机构更名及提升检测能力”新闻发布会等有影响力的宣传活动,增强了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在自治区主流媒体开设了“质监与民生”、“天天质监”、“质监看台”、“质量报告”、“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等专栏和专版,在《中国质量报》发表宣传稿件283篇,在自治区级主流媒体发表856篇,在盟市级主流媒体发表2842篇。“一网一刊”和质监门户网站群为主的宣传阵地建设,不断提升社会各方面对质监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营造了质监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与此同时,对全社会监督产品质量、制售假冒伪劣和监督质监工作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影响。

二、充分发挥质监职能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年来,全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促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深入开展“主席质量奖”活动,加大质量兴区、质量兴市、质量兴企的推进力度,加大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服务力度,加大食品、消费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力度,加大假冒伪劣产品和制假售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质量兴区战略全面推进,宏观质量管理不断加强。

在认真总结“首届主席质量奖”评选工作的基础上,适时组织开展了第二届评选工作,去年年底评选工作已全部结束。目前,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分别有2家企业、巴彦淖尔市1家企业荣获“首届主席质量奖”;包头市2家企业,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乌海市各1家企业初选为“第二届主席质量奖”获奖企业并已公示。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也设立了“市长质量奖”。深入推进名牌战略,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20xx-20xx年名牌发展目录》,评选了77个内蒙古名牌产品。加强质量诚信建设,首次开展了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公布了第一批51家内蒙古a级质量信用企业名单。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重视质量管理、注重卓越绩效的积极性。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风险监测,建立以监督抽查覆盖率、产品质量合格率、产品质量等级品率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成功承办了全区质量工作暨食品生产安全工作会议,认真部署全区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纲要》方案,自治区政府出台了《贯彻落实〈纲要〉20xx年行动计划》,有力地促进了我区质量发展。

(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优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扶持羊绒产业方面,认真落实胡春华书记、巴特尔主席的重要批示精神,针对羊绒制品存在的假冒伪劣问题,组织开展了羊绒制品集中治理整顿和打假专项行动,从产业政策、管理体制、法规制度等入手,研究治本之策,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区绒毛纤维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羊绒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推进了绒山羊养殖标准化基地建设和绒毛流通体制改革,大力整顿和规范了羊绒市场秩序。在扶持稀土产业方面,向自治区政府报送了《加快稀土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制定了“稀土术语”等5项国家标准。包头市局和稀土高新区共同筹建的“全国稀土新材料知名品牌示范区”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全国13个知名品牌示范区之一。在扶持石油化工产业方面,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参建企业开工前审查管理规定》,制定了《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加大对在建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68个重点项目列入监督范围。在服务文化产业方面,以标准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发布的《蒙古族部落服饰》地方标准填补了我国民族传统服饰地方标准的空白,《内蒙古蒙餐标准》也已审定批准,为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的保存、保护、传承以及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在支持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方面,加大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力度,“库伦荞麦”、“太和小米”、“固阳燕麦”等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三)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全力保障质量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扎实推进“放心乳粉从内蒙古做起”行动,受到自治区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充分肯定。加大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电子追溯体系建设,自治区政府已确定在全区推广鄂尔多斯市食品小作坊集中监管和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建设的做法。鄂尔多斯市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全国首家“创建国家食品生产安全示范城市”试点。加大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工作力度,共监督抽查2611批次、风险监测1623批次,合格率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了2.9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创新食品监管方式,建立食品安全责任约谈工作机制,约谈生产企业53次、地方政府15次、基层质监局16次。开展食品企业和基层监管互查工作,有效促进了食品生产企业的规范生产。把食品安全作为质量安全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了肉制品、白酒、奶酒、螺旋藻、乳粉制固态成型产品、蜜饯产品、牛肉干、食品添加剂、明胶等17项食品专项整治活动,妥善应对了乳制品汞含量异常、白酒塑化剂等突发事件,查处了一批食品违法案件,有效整治了无证生产、违法生产和以次充好等突出问题,杜绝了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加强特种设备地方法规、规章、标准制定实施,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区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焊接绝热气瓶检验与评定》等5项地方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自治区特种设备地方法规标准体系。积极开展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和气瓶电子标签监管系统建设,完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提高了监管质量和效率。加强前后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出动执法人员1.2万人次,排查事故隐患8600多项,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20xx多份,督促整改安全隐患2600多项。全年特种设备安全万台设备死亡率为0.17,远远低于自治区控制指标。在特种设备“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中,查处“土锅炉、土容器”、二手特种设备、气瓶违法充装等违法违规案件856起,有效防范了重特大事故发生。检查电梯使用单位4263家,查处问题电梯804台,封停36台。整改气瓶充装站45家,检验气瓶37万多只,报废各类气瓶12万多只。检查大型游乐设施349台,整改安全隐患103项。

计量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加强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计量器具检测工作,全区共检定计量器具98万台件,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7.8%。新建计量标准101项、换证33项。深入开展“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主题活动,走进社区、乡镇、学校,开展免费咨询和检测服务,与3495家单位签订了《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

承诺书。

》。对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494家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大型生产企业进行了耗能计量数据采集。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医用强检计量器具、加油机、公路汽车衡、电子计价秤、热量表等计量专项整治行动,查处计量违法案件687起,有效规范了市场计量行为。

认证认可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我区企业共获得自愿性认证证书3493张、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664张、食品农产品认证证书2334张,其中去年新增各类认证证书392张。加大认证执法监管力度,查处了一批伪造、冒用、买卖、转让、超范围、超期使用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等违法行为。强化实验室资质认定的规范化管理,印发了《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细则》和《现场评审作业指导书》。共受理实验室资质认定申请289个,审批发证231个,暂停59家检验机构87个检验项目,注销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17张,促进了资质认定工作质量和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的提高。

(四)执法打假工作扎实有效,促进了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

认真履行执法打假职能,由集中整治向常态化监管转变,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查处了一大批质量违法案件,整治了一批无证生产问题,查办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案要案,广大群众拍手称快。以执法打假“利剑”行动为标志,开展了农资打假下乡、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农牧区市场重点商品、清新居室,以及化妆品、建材、汽配、羊绒制品、钢筋混凝土输水管、烟花爆竹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9.3万人次,查处违法案件6019起,其中查办大案要案201起,罚没款1.01亿元,涉案假冒伪劣产品货值9982万元。查办案件数量、涉案货值、处罚金额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鄂尔多斯市局、呼和浩特市局、包头市局罚没款分别达到2409万元、1786万元、1487万元。执法打假行动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展示了质监公正执法形象,维护了消费者权益。值得一提的是,这样大力度的执法行动,查处了几千起案件,至今未发生一起错案,未发现一起产生不良反映、造成不良后果的案件。这说明了我们建设法治质监取得了显著成绩,说明了我们执法队伍素质和执法运行机制是好的,应予充分肯定。

同志们,总结20xx年工作,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不能不使我们感受到内蒙古质监人从未有过的自知、自信、自豪。自知是一切成功的前提。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开拓中前进、在实践中总结,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了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自信是一切成功的保证。过去三年、过去一年的实践,一再深化着我们对质监工作思路、对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对这支队伍的自信,从而更坚定了我们对走中国特色质监工作之路的自信。自豪绝非自满。我们绝不能也绝不会在成绩面前自满。但是,面对我们巨大的进步,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之自豪,而这种自豪,必将成为我们新的更大的动力。当然,我们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但我们更注重总结基本经验,因为这是指导我们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包括解决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的前提。

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质监事业发展的根本。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坚定的信仰产生坚定的信念,坚定的信念是一切堪称为成功的基础,是战胜艰难险阻的保障。20xx年我们组织了全系统关于《信仰》的大讨论,我们组织了以党的光荣传统教育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汇演,我们不断强化将党的宗旨具体化的“民生为本、民信为天”的质监核心理念的教育与实践,使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对内蒙古质监事业发展的信心。正是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才具有了“一年一大步、三年上台阶”、“三步并作两步走,提前一年实现三年奋斗目标”的巨大勇气,才具有了一种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甘奉献的精神状态,真正把坚定理想信念的要求,体现到加快发展、履职尽责、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中去,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去战胜困难、创先争优、追求卓越,才实现了我区质监事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跃。

二是牢固树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意识是质监事业发展的关键。全系统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为指导方针,按照“科学发展”主题和“抓重点、抓难点、抓亮点、抓新的增长点”的主线,深入实施质量兴区战略,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和执法监管,全力保障质量安全,努力提升质量总体水平,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工作目标,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推动质监事业发展,赢得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广大企业的赞誉、人民群众的信任。实践不断证明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普遍真理。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是质监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改革创新,是增强质监事业发展生机与活力的必然要求。很多阻碍我们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无不是在改革创新中找到了办法,很多新的增长点也都是通过改革创新发掘出来的。在这一点上计量院、标准化院和鄂尔多斯市局、包头市局、巴彦淖尔市局等单位的经验很值得借鉴。从区局到各直属单位乃至很多旗县局,都取得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成果,质量监管机制改革、业务管理机制改革、行政执法机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财务管理机制改革、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实行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我们实现“三步并作两步走”目标的基本支撑。

上述三点基本经验,绝非空洞道理,它勾划出信仰、大局、创新一条路径,这就是内蒙古质监事业发展的成功之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长期坚持。

三、认真学习贯彻精神,全面推进我区质监事业科学发展。

全区质监系统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迅速兴起深入学习贯彻精神的热潮,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精神上来,把精神作为我们质监事业实现新跨越的行动指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走中国特色质监工作之路,以“学习、团结、拼搏、奉献”的精神状态,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20xx年的主要任务是:深刻认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对质监工作需求的快速增长与我们能力不足这一基本矛盾,以“提升能力素质年”活动为抓手,抓好“法治质监、科技质监、和谐质监”建设,“抓质量”要有新成效,“保安全”要严防破底线,“促发展”要有新作为,“强质监”要有新突破。继续围绕“抓重点、抓难点、抓亮点、抓新的增长点”的工作主线,下大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质监队伍综合素质。

合同。

管理等制度,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四是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分级分类、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体系,实施大规模、全方位、全员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廉政教育,把树立廉洁价值理念贯穿于领导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以制度规范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检验检测、评审推荐、基建采购、财务收支、干部人事等岗位行为,严格财务管理,加大内部审计工作力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杜绝系统内发生腐化堕落、损公肥私、贪污贿赂等腐败案件。六是加强作风和行风建设,进一步改进作风,严格贯彻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既要防止不作为,又要防止乱作为,切实解决乱收费、乱罚款、吃拿卡要等严重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自由裁量权有关规定,坚决杜绝滥用职权、假公济私、渎职失职等行为。按照中央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进一步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

(二)全面加强质监技术支撑和业务能力建设,大力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和业务水平。

一是着力提升检验检测综合实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进一步加大基本建设投入,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联建联营等多种模式,大力加强检验检测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基层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工程、区直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工程和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区直技术机构科学研究基地、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基地、综合检测中心和盟市、旗县检验检测综合楼和质检中心建设,努力提升技术机构基础设施、装备水平等硬实力。深入实施科技兴检战略,设立专项科研经费和奖励基金,推动科研攻关、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和关键技术方面的创新突破。

二是着力提升宏观质量管理水平。深入实施质量兴区战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主导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促进发展模式向产业汇集、效能集聚、品牌集群转变。扎实推进名牌战略,调整名牌产品的结构、种类和布局,扶持农业品牌、培育新兴产业品牌、壮大传统产业品牌、发展服务业品牌。建立和完善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政府质量奖励机制,引导企业以争创质量奖为目标,夯实质量基础,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推动各级政府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制定《贯彻落实〈纲要〉20xx年行动计划》和《质量发展规划》。加强对《纲要》、主席质量奖和内蒙古名牌产品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质量发展环境。

三是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管理体制,研究制定实施标准化战略规划,完善标准化工作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自治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制修订的质量和速度,为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做好1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工作。加强现代物流、餐饮服务、旅游景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服务业的标准化工作,重点制订一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服务质量标准,全面提升服务业标准化水平。20xx年,标准化工作要有实质上的突破。

四是强化计量基础支撑作用。推动医院、眼镜店等开展诚信计量承诺活动和计量合格确认活动,深入推进集贸市场诚信计量建设,培育一批诚信计量示范单位。以打击计量违法行为为重点,继续加大计量专项整治工作力度,开展加油机、加气机及电子汽车衡专项整治和定量包装商品专项检查,维护正常的市场计量秩序。加强计量技术机构的授权管理、考核和监督,组织开展计量比对活动,规范计量检定和校准行为。组织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检定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和使用管理,实现能源计量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和系统化。

五是全面推进认证认可体系建设。完善以体系认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和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自愿性产品认证为核心的认证体系,规范认证市场秩序,促进认证有效性的提高。认真落实区局《关于加强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认证监管和执法能力建设,围绕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领域开展认证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重点查处认证活动和获证企业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继续加大对获证实验室的监管力度,整改一批不规范的实验室,取消一批不符合条件的实验室资质,建立一批示范性标准化实验室。抓好评审员队伍建设,严格程序管理,统一评审标准,进一步提高现场技术评审质量。

(三)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质量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

一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大力抓好以信息化建设为核心的“科技质监”创建工作,认真落实党的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精神,密切结合我区质量安全工作的实际,在我们信息化建设已取得成绩、见到实效的基础上,有步骤、分层次地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使之成为全面提升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今年,要重点落实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快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建设,抓好鄂尔多斯市首个“国家食品生产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大力推广鄂尔多斯市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的做法和经验,年内所有乳制品、饮料、白酒红酒和其他发证食品生产企业,都要纳入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抓好呼和浩特市餐饮业食用油电子追溯系统建设试点;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借鉴其他省区的经验,所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全部纳入电子监控体系;从区局到盟市局,全部实现oa综合行政系统的信息化,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审批系统。区直机关要带头先行先试。

二是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和执法打假工作力度。深入开展乳制品、酒类、食用油、饮料、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等重点单位。严厉查处使用非食品物质和回收食品作原料、滥用添加剂等行为,严查非法使用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工业明胶、变性淀粉以及废弃油脂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完善风险信息收集机制和分析研判机制,避免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风险。加大打假治劣力度,突出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围绕食品、化妆品、农资、建材、机电、汽车配件、黑心棉等产品,继续组织开展“执法打假利剑行动”,确保不发生区域性和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对问题较多的行业,提高执法检查频次;对产品质量问题较多的生产集聚区,组织开展区域集中整治。

三是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动态监管体系、安全责任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高特种设备安全保障能力。突出重点设备领域监管,围绕学校、公共场所和重大工程使用的特种设备,以及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气瓶等涉及公共安全的特种设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进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开展车用气瓶和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标准化试点活动。全面推进气瓶电子标签分类监管和动态监管。推进锅炉节能监管和在用工业锅炉定期效能测试工作,将锅炉能效纳入在用锅炉定期检验项目。建立特种设备许可单位质量档案,开展特种设备普查工作,完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系统。加强特种设备安全质量诚信建设,重点抓好电梯维保单位、无损检测机构、气瓶检验机构、气瓶充装单位“黑名单”制度建设。

同志们,辉煌的20xx年已经成为历史。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乘着党的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的东风,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以精神为指导,继续团结拼搏,把内蒙古质监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最后把一副对联送给大家,作为我们质监事业、质监人的新春。

寄语。

抓质量保安全民生为本,切忌空谈误国。

促发展强质监民信为天,坚守实干兴邦。

谢谢大家!

同志们:

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法制暨宣传工作研讨会即将结束了。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开成了求真、务实、高效的大会,开成了热烈、团结、鼓劲的大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在本次会议上,通报表彰了xx州局、xx州局等8个法制工作先进集体,表彰了xx局、xx局等8个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表彰了xx、xx等8名法制工作先进个人,表彰了xx、xx等8名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表彰了xx、xx等14名优秀执法人员。借此机会,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掌声)全系统质监部门及广大干部职工,要向受表彰的先进代表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工作,开拓创新,为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不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xx局长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在百忙之中亲自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法制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质监法制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法规处xx处长做了一个全面系统的。

工作报告。

实事求是地回顾总结了近三年来质监法制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深刻分析了当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存在问题的根源全面部署了20xx年质监法制宣传工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任务阐述了建设法治质监的深刻内涵和战略思考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法制宣传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具体措施。任务明确、目标具体、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14日上午大会进行了经验交流,xx局、xx局等5个单位代表做了交流发言,分别畅谈了做好质监法制、宣传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做法和体会,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会议还印发了xx州局、xx州局等8个单位的法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xx局、xx局等14个单位的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xx局、xx局等3个单位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这些单位的材料都从不同侧面介绍了他们严格依法行政、积极做好法制宣传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情况及经验,可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

14日下午,在xx州质监局法制庭召开的xx质监系统行政执法案件公开审理现场演示会,是本次会议的一个十分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在xx、xx、xx三地州取得“开门审案”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向全xx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推行以xx州质量技术监督局为代表的“开门审案”的先进经验。尽快在全xx质监系统形成“强化法制监督,公开透明审案,让行政执法案件自由裁量权在阳光下运行”的案件公开审理机制。演示会开得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演示会的全部过程资料将录制光盘下发,全区质监系统要借鉴xx州局“开门审案”的经验做法,全面推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案件公开审理工作。各地州(市)局要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完善“公开审案”的各项制度,提高执法水平,提升行业形象,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内外监督,不断提高全区质量技术监督依法行政整体水平。

今天上午,参加会议的地州市局局领导和法制科科长观摩了xx州局现场依法行政考核,观看了xx州局依法行政专题汇报片。通过观摩和互相学习、交流、沟通,大家提高了对依法行政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明确了依法行政考核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步骤,为今后推进依法行政考核工作奠定了基础。

昨天上午和今天下午前两个小时,与会代表紧紧围绕区局领导的讲话和xx处长的报告,就依法行政考核办法修改完善、自治区质监系统如何全面履行职能、执法疑难问题、法制工作制度修订、行政处罚案件公开审理办法、当前质监法制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质监法制工作等问题分组进行了热烈、积极、深入的讨论。大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意见:

一是关于加强对法制工作的领导问题。大家认为,领导重视是做好质监法制工作的关键。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尤其要争取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重视和支持,要注重对领导干部的法律培训和目标责任制的考核,进一步增强领导学法用法、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加强对骨干培训和组织考察学习的问题。部分代表建议,希望能组织法制工作骨干到内地发达地区学习取经。学习有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多种形式,近年来,区局在学习培训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去年与自治区政府法制办联合办班,对全系统1728人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行政执法培训,有1587名执法人员取得了“自治区行政执法证”和“中国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证”。选派34名执法优秀骨干到内地高校进修学习。今后,将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法制工作骨干到内地学习取经。同时,希望大家通过在职自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能力素质,真正成为领导的参谋助手和质监法律专家。

三是关于进一步落实好执法责任制的问题。大家建议,应当继续把执法责任制作为各单位的一把手工程来抓。这个建议符合国务院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和我局的实际情况,我们将进一步量化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增加对各单位负责人的目标考核要求;同时进一步做好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加大对各单位负责人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

四是关于落实依法行政考核办法的问题。大家感到依法行政考核是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深化,很有必要,非常重要,但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修改建议,我们将根据大家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认为,依法行政考核办法是通过考核管权、管事、管人的办法,是加大内部监督力度的有效形式,符合党的xx大报告提出的“行政机关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要求。这个办法落实好了,就会减少和杜绝违法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树立质监部门的良好形象。

五是关于创新“开门审案”机制的问题。有的同志对推行公开审案存有一点顾虑。我们认为,公开审案只是案件审理的一种方式,并不要求所有案件全部实施公开审理,根据xx等地州局试点的经验,只对重大案件、疑难案件和社会关注的案件公开进行审理。各地州局可以根据具体案件选择不同的审理方式,区局将进一步总结推广经验,指导大家学习借鉴。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开门审案”不仅仅是改变了案件审理的方式方法,而是对落实《依法行政纲要》、优化行政执法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体现公平公正原则、提升行政执法效果、打造法制政府、创建和谐社会的探索和尝试,在全系统推行后,产生的社会效应将会得到充分体现。

六是关于法制机构的建设问题。部分代表反映,目前法制机构的职能设置和人员配备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任务,特别是县级局法制机构力量近年来不但没有加强,反而在削弱,与所承担的职责出现了较大的落差,难以适应建设法治质监的要求。对这个问题,区局法规处将向相关领导及人事部门及时反映。

七是关于加强对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问题。大家反映,在行政执法中经常出现一些疑难问题,希望能够得到区局及时、权威的指导。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在今后对个案的执法指导工作中,将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的指导意见及时抄送各有关局;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行政诉讼案和行政复议案以及一些重大、疑难问题,组织有关方面人员进行专题研究,畅通研讨渠道,便于借鉴指导。

与会代表在讨论中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总结成绩客观,分析问题深刻,部署工作全面,任务措施具体,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大家表示,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按照区局领导讲话要求和林处长工作报告的部署,在新的一年里,团结一致,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好各项法制宣传工作任务。

总结本次会议,我感到,会议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大家通过观摩、学习、讨论,畅谈体会,交流思想,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xx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上来,提高了对法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意识。明确了质监部门法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正成为质监系统依法行政的推动者,法治质监的建设者,学法守法的倡导者,制度创新的先行者,质监工作的服务者,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执行者。

二是总结了经验,找出了不足。会议对全系统近三年来的法制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和主要经验,认真查找了法制工作的不足,尤其指出了当前质监法制工作中存在的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基层法制建设薄弱、执法行为不够规范、监督机制建设有待加强、相关制度需要完善等问题,为我们下一步做好法制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三是分析了形势,明确了任务。大家清醒地认识到,质监部门已从朝阳事业走上社会关注、政府重视的高危行业,随着依法治国步伐的加快,在监督运行上从上下级的单一监督走向管理与被管理者的双向监督,从侧重内部监督走向内外结合的全方位监督,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依法行政。20xx年法制工作要按照区局党组的部署,紧紧围绕质监中心工作,继续以深化行政许可监督、行政执法监督,完善法制建设、推进法制六进、“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质监宣传工作力度,为全面提升质监法制工作水平作出积极的贡献。

20xx年法制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各项部署已经明确,关键是全力抓好落实。这里,我对如何把会议的精神真正领会好、传达好、学习好、贯彻好,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及时汇报。请同志们回去以后抓紧向本局党组汇报。要让各级领导全面了解质监法制工作面临的形势,全面掌握这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重视和加强法制工作,把区局的部署和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是要认真传达。要认真传达这次会议精神,使质监系统各级领导和广大行政执法人员清醒认识质监法制工作重要性,明确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法制工作的中心任务,把思想统一到区局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法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是要狠抓落实。各地要按照这次会议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深入学习、领会精神、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充实完善本单位今年法制工作的计划,提出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具体措施。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围绕今年的重点工作,搞好任务分解,明确责任范围,提出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进一步提高全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建设法治质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我们这次会议得到了xx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大力支持,为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和各项议程的顺利进行,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了精心的准备和安排,提供了满意的服务,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掌声)。

最后,祝各位代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八届十次全会、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两会”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质监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20xx年的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20xx年工作进行部署,动员全区质监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加快步伐,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会前,区局就召开此次工作会议的相关情况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做了专题汇报,自治区副主席穆铁礼甫﹒哈斯木同志对开好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提交了会议书面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和领会。

下面,我代表区局党组作工作报告。

一、及20xx年工作回顾。

时期在新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质监事业大发展的五年。这五年中,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重大决策,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充分发挥质监职能作用,坚持“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以“质量新疆”统筹发展,以改革创新破解难题,以能力建设谋划未来,狠抓质量宏观管理,夯实技术基础工作,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优化事业发展环境,埋头苦干、砥砺前行,超额完成了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质监事业发展成就辉煌,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来,我们在发展思路上做出了重大调整。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将“收入至上”逐步转变为“服务第一”,取消了对各级质监部门以业务收入为主要目标的考核方法,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质量保障作为质监行业价值存在的体现。二是将质监工作重点由关注微观质量逐步调整到强化质量宏观管理上,深入推进“质量兴新”和标准化发展战略,形成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广大企业和全社会齐抓共管,质量监管由产品质量拓展到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的新格局。三是在财力投入上从着力投入“基本建设”转移到集中投入“能力建设”上,xx期间对口援疆资金及设备投入到位率100%,达4亿余元,全系统投入到能力建设上的资金达到6.7亿元,占总财力的比重达到10.3%,确保了新疆质监能力稳居西部地区前列。四是在能力建设上由“偏重区地两级”逐步向“两头做强、中间理顺”调整,检验检测能力提升思路更加清晰、布局更加合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更加有效。五是在工作方式上由“事前监管、侧重查处”逐步转变为“依法监管、加强服务”,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简政放权,建立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部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降低了准入门槛,构建了放管治三位一体的监管格局。六是在工作效能上,改变按部就班的常规工作机制,从抓基础、强能力做起,加强分析研判和风险预警,从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预防,提升了质监工作服务效能。

——五年来,我们在工作机制上进行了重大转变。着力抓好“大质量”共治体系建设,狠抓质量管理从单元管控向各方共治转变,构建政府负总责、企业负首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积极参与的质量工作机制。一是抓好“质量新疆”建设。自治区出台了《质量兴新战略发展纲要》,建立了“大质量”工作推动机制,全区开展“质量兴县(市)活动覆盖率100%。建立了自治区政府质量奖,两次召开新疆质量大会,重奖6个获奖企业共600万元。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建立了质量官制度,强化政府和企业高层人员质量培训,共培训政府官员200人次,企业质量高管人员500人次。推进了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近40万条产品质量信用记录纳入自治区企业征信数据平台,成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强化质量工作考核。自20xx起将“质量安全”指标纳入自治区绩效考评体系以来,不断丰富“质量建设”的考核内容,完善考核体系,特别是20xx年将质量工作在自治区绩效考核当中的比重,由1.05%提高到10%,作为单项与综治维稳等9项工作并列,赋予相同分值,有力地推动了各级政府抓经济工作“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新常态的形成。三是共享“质量共治”成果。连续两年发布了《新疆质量状况白皮书》,连续多年编制《新疆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和专项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百姓消费提供信息,形成了政府肯定、企业受益、群众满意的好局面。xx期间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产品质量稳中有升,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重大质量安全问题。

——五年来,我们在能力提升上取得了重大成果。按照质检总局对新疆质监能力“高于一般、西部一流、覆盖中亚”的定位和要求,布局“大检测”体系,坚持把“两头做强、中间理顺”。做强区本级技术机构。xx期间共投入资金22.53亿元,依托区本级和部分地州市技术机构,新增10个“国字号”质检(计量)中心,区级机构检验检测能力从5年前的2500余个检验检测项目增加到5015个。继建成自治区检验检测研究基地后,又投入5亿余元,建设占地430亩、面积10万余平方米的国家检验检测研究中心(新疆昌吉),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紧跟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加快质检、计量、特检、标准、认证认可等5个中亚中心建设,让中国质量技术基础走进中亚,让中国产品、中国企业更多地走出国门。xx期间自治区质检、计量、特检“三院”业务收入增长120%,20xx年达到3亿元,目前“三院”都建成了独立的博士后工作站。棉花检验能力在全国独占鳌头,拥有220余台大容量快速检测仪,实现了新疆棉花检验的全覆盖。通过实施“人才强检”,xx期间共培训各类人才1.58万人次,其中援疆人才培训1500余人次,高级工程师人数翻了一倍,比重达到13.1%。做强县级技术机构。落实“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的理念,在质检、计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大力向县级倾斜,每年投入均超过1亿元。制定实施县级实验室分级分类建设标准规范,推动县级技术机构三年达标。此外,大力推进县级检测机构横向联合,共在3个地州、10余个县市试点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昌吉州玛纳斯县率先走出了一条县级技术机构整合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新路,提升了民生质检的能力。理顺地州市级技术机构。加大相应的自治区级质检(计量)中心建设力度,建成和正在建设自治区级中心37个,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末全区已建成及在建质监实验室面积近40万平方米,期间增长%。目前,基本形成以自治区级技术机构为龙头、地州市级为支撑、县级为基础,“两头强、中间顺”的质监检验检测体系。

——五年来,我们在服务发展上取得了重大变化。充分发挥质监部门专业性、技术性特点,夯实技术基础工作,用技术支撑和数据说话来提升服务的有效性。一是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xx期间,制修订自治区地方标准600项以上,组织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46个,开展各类标准化试点项目61个,194家企业331个产品获得采标标志。截至20xx年底,自治区地方标准达到1600项,地州市级农业地方标准1500项,我区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数量超过150项,国际标准3项。标准已成为引领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要素。二是计量监管扎实有效。xx期间共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370项,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1026项,年检定计量器具达155万台(件),自治区量传溯源体系覆盖率90%以上,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95%以上,特别是能源计量取得新突破,对全区336家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效对标工作,实现30家用能单位综合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信息联网,重点耗能企业电量数据联网250家,为自治区节能降耗做出了贡献。三是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成效彰显。国家、自治区级质检中心和各类检验检测平台,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贴近产业布局和园区建设,在提供相关产业信息、协同科研开发、配套检测服务、推动产业转型等方面逐渐显现出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四是服务安全维稳工作有力有效。与自治区公安厅、民政厅等开展了社会综合治理、反恐维稳等方面地方标准研究,质监技术基础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有效作用。特种设备安全得到保障,在全区设备数量年增速接近17%的形势下,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从0.71人下降到0.63人。食品安全监管扎实有效,xx期间全区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确保了各族人民舌尖上的安全。质监工作在服务发展中凸显出三种成效:为政府服务聚焦“宏观”,围绕自治区“大安全”、“大质量”、“大产业”建言献策,如围绕国家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推进,创新了“专业仓储监管+在库公正检验”的棉花公证检验模式。20xx年,运用这个模式及时发现棉花质量的突出问题,提出建议,引起了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视,汪洋副做出重要批示,为宏观政策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企业服务突出“质效”,品牌建设和标准化服务,促进了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和结构调整,提高了经济效益。目前全区拥有新疆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0%,实现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42.8%,农业标准化为果蔬企业经济效益贡献率达到5.86%。为社会服务凸显“民生”,整合县级检测资源,打造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同时重点加强民用四表检测、出租车计价器检定、车用气瓶检验等项目,基本实现“民生质检不出县”的目标。

——五年来,我们在文化宣传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构建“大宣传”格局,实施全媒体策略,丰富了质监文化,提升了质监人的自信。与区内主流媒体多方合作,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提升质监宣传的层次,20xx年邀请媒体采访27次,新闻发布2次,主流媒体刊发稿件970余篇,质监门户网站首次与新疆政府网同步开展“在线访谈”,政务信息被采用率突破50%,重要信息被中央领导批示。把握新闻传播规律,适应多元化需求,积极运用新兴媒体,提高质监宣传的实效性。《新疆质量状况白皮书》荣获国家质检文化创新一等奖,20xx年质量新疆“两微一端”共发布各类信息20xx余条,微博、微信分别被评选为全国质监系统十大微博、微信,质监网站访问量突破180万人次,连续2年获得新疆政府a类网站。拓展质监宣传与百姓生活的关联度,拍摄系列微型纪录片12部,制作微电影10部,2部微电影获得全国法治宣传优秀奖,以及自治区微电影创作大奖。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不断适应新形势下质监事业发展的需要,各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在“书香质检”读书活动中,质监干部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本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提升了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涌现出了以、赵庚卯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5年中全系统获得省部级荣誉单位个,个人名,全系统曾获得自治区文明行业殊荣。质监宣传的深入开展,丰富了质监文化建设内涵,新疆质监人逐渐形成了“质监为民、科学公正、服务社会、以质取胜”的核心理念,“跻进主战场、成为主力军”的拼搏奋进意识,“善于学习、乐于奉献、勇于创新、敢于超越”的质监精神内涵。

全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20xx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召开全州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这是一次一年一度全州质监系统最为隆重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分析形势,研究部署20xx年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动员全州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抢抓机遇、扎实进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推全州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湘西自治州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州政府湘赛副州长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对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天州委、州纪委超强书记,州人大久经副主作,州政府湘赛副州长、州政协光忠副主席,州政府生顺副秘书长,州经委来林主任都应邀亲自到会,还给我们作了重要指示,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坚决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20xx年在州委、州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州质监系统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质监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这一中心,全面履行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安全监察等职能,按照年初确定的“实施五个一,强化二个重点,维护三个安全,发挥四个作用,明确五条要求”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克服困难、努力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质监事业的新发展,为全州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应有的贡献。总结20xx年的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坚持依法依规抓收入,财政预算完成较好。全州系统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依法依规办事,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了收入稳中有增,财政预算完成较好。全年完成考核预算收入****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完成预算任务较好的有**县局、**县局、**县局、**县局、***局、**特检所、**所、**所。**县局完成考核预算收入的***,****所完成考核预算收入的***%,两单位增长幅度都在**万元以上。

(二)坚持高举打假旗帜,打假治劣成果突出。质监部门虽部分退出流通领域行政执法,但还有流通领域的专项执法和生产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管职能,仍然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的主力军。全系统继续深入开展打假治劣工作,紧紧围绕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这个主题,突出食品、农资、建材等重点产品,狠抓专项整治,全年共组织开展了农资、食品、建材、烟花爆竹、计量监督、汽车及汽车配件、信息代码和条形码、“3c”、“qs”、“能源标识”无证无标等八个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查处工作。特别是农资、食品、建材、烟花爆竹、定量包装的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在专项整治中,全州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人次,执法车辆****台次,检查生产加工企业***家,超市**个,经销网点***个,立案查处***起,其中大要案**起,现场处罚***起,各类假冒伪劣产(商)品涉案货值金额达****余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个。其中比较典型的案件有:**稽查队查获劣质烟草专用肥案,涉案货值***多万元;***局查处装载机质量事故案,处罚金额**万元;***局对一副食批发部销售的啤酒进行监督抽查,查处不合格“第6感”啤酒****多件,货值金额**万余元;***局查获一起劣质磷肥案,货值金额**万元;***县局查处高等级公路护栏镀层案,涉案货值**万元。

(三)坚持从源头抓质量,生产领域质量监管工作明显加强。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加大扶优扶强工作力度,有*家企业的*个产品(七0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号岩石粉状按锑油炸药”、**橡胶厂生产的“再生橡胶及制品”、湖南**铝业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细球形铝粉”)又喜获湖南省名牌。**自治州名牌评审工作已全面启动,已有**家企业的**个产品被列入州名牌培育对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州局在运作创品夺牌工作中卓有成效,由于州局领导多次向州政府办公室、州政府领导汇报,州局副局长***再联名一些其他州政协委员以提案方式,将创品夺牌的工作设想正式提案,得到了州政府领导***副州长、***州长的高度重视,并列入州政府的议事日程,先后三次召开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制定了《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创品夺牌工作的意见》并召开了全州创品夺牌工作大会,明确了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奖**万元,对获得湖南省名牌产品、免检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的各奖**万元、对获得州名牌产品的奖励*万元,这些奖励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出台,对我质监部门从源头抓质量、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以及促进**州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项工作,还以州局简报的形式上报省局,得到了省局刘爱才局长的充分肯定和批示。严格规范了许可证管理,今年共发放生产许可证**张,累计共发放生产许可证***张;其中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放**张,累计**张;食品生产许可证发放**张,累计**张;有效开展了质量兴市活动,**县作为我州的试点县,在建立企业质量档案、争创名牌产品、开展农业标准化等方面都富有成效。全州产品质量监督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全年共安排受检企业***家,安排定检计划***批次;共执行定期监督检验***长批次,完成委托检验任务****批次,确保了全州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等工作迈出新步伐。农业标准化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的手段,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今年是我州农业标准化工作进入实施阶段的第三年,重点抓了第四批的泸溪椪柑和第五批的吉首无公害蔬菜这两个项目建设,示范区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富有成效。条、代码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全州共办理新申报组织机构代码***个,代码年检****个、换证****个。计量工作整体推进。全年共完成计量器具检定和检测*****台(件),计量检定进一步向通讯行业和县级车速里程表检定等新领域拓展。开展强检计量器具建档,强检计划完成率达**%以上。对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家建立了档案,为**家企业培训了**名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管理人员。能源计量工作进一步开展,在花垣县对*家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能源监测,帮助节能降耗,收效明显。加强了对水、电、气三表的首轮强检管理。全州纪念《计量法》实施2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五)坚持以减少和遏制事故为目标,安全监察职能履行比较到位。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已经形成,按照“三员四定、三进四图和两书一报告”模式,实施分类监管。州、县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已经建立,监管网络初步形成,巡查、回访、监督抽查、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等区域监管措施落实较好。全年食品抽检共完成***批次,食品定检计划已基本完成。全年,共帮助**家企业申办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目前全州共取得qs证的企业达**家。全州共普查登记食品企业***家,建立健全企业档案**家。另外,还加强了食品检验机构的建设,全州共投入***万元用于检验机构新建、改造,健全了检测设备,州局产检所高洁净度微生物实验室已投入使用,县局正在抓紧建设之中。在特种设备安全方面,今年完善了安全信息体系、监管体系、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特种设备安监管的有效机制,为特种设备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着力抓好节日期间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开展完成了“两节”、“五一”、“六一”、“十一”等节日的安全大检查,出动车辆***台次,人员***人次,下发监察指令书***份,提出整改意见****条,督促抓好了隐患的整改。强化对特种设备从业人员的培训,共培训***人,发证***人。加强了对场(厂)内机动车辆普查整治工作。。继续强化气瓶安全监管,稳步推进气瓶产权改革工作,督促各气体充装站对超期钢瓶进行送检,全州完成气瓶检验*****多只。全年共完成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达***台(件),确保该类设备的安全运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方面,虽说面不宽、量不大,但认真对待,既开展了全面普查摸底登记,又全面对烟花爆竹企业进行了整治和安全隐患排查,还不时进行跟踪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处理。三大安全方面,由于领导重视、组织落实、措施得力,今年保住了平安,全州范围内没有出现大的责任事故,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被州安委评为先进单位。

(六)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质监部门形象进一步提升。各级质检部门始终坚持质量监督与舆论宣传相结合,促进了质检部门地位提升、影响扩大、形象提高。对外宣传,全州系统既有的打假行动跟踪采访报道,又有专题宣传活动和质监工作报道,还开展了专栏专刊报道,宣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全州系统共在各类新闻媒体发表宣传报道**余篇(次);“3.15”系列活动、“5.20”纪念《计量法》实施**周年系列活动、9月“质量月”活动等活动影响较大。州局的普法工作被州依法治州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单位。州局、**县局、**县局的宣传报道都做得比较好。州局的普法工作被州依法治州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单位。对内宣传突出抓了政务信息工作,20xx年5月州局被省局评为全省系统政务信息先进单位,**县局、**县局、**办公室、*****定所被评为全州系统政务信息先进单位,为党委、政府和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参考。

(七)坚持提高素质和能力,班子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有新起色。全州各级党组织重视领导班子的思想、能力建设,加大了领导班子成员的交流力度,提拔、调整、交流县市局、州局直属事业单位班子成员达8名,使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加大了队伍的教育培训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力度,共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公务员*名,为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还为公务员法实施做好了有关的人员调查摸底、人员信息采录、工资情况汇总、人事档案清理、人员定岗分类等前期准备工作。机关党的建设,老干部管理,工会等工作都开展得有条不紊。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又有新成果。认真开展了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治理商业贿赂和社会主义荣辱教育活动,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全州系统上下政令进一步畅通,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讲团结、讲修养、讲规矩的风气逐步形成,越级越权越位的现象逐渐减少,和睦友好共事的氛围变得更加浓厚。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继续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影响队伍形象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在管钱、管物、管人等三个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环节把关较严。深入开展治理乱收费、乱办班、乱评比、乱发证、乱发牌匾等五乱现象成效明显。州局和县(市)局的行风评议活动中社会反映普遍较好,纳税人评议中州局、**县局、***局、**县局、**县局、**县局满意度较高。

(八)坚持抓内部管理,各项工作进一步得到规范。全州系统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建设和规范性管理工作。州局制定了全局性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工作责任和要完成的工作目标任务进行量化考核纳入目标管理之中,引进激励竞争机制,改革管理模式。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了机关考勤、后勤接待、车辆管理、水电管理、财务管理、政务管理等制度,由于领导身体力行、带头执行,并开展检查落实,致使机关工作秩序井然,工作风貌焕然一新,在省局通报上获得好评。强化工作调度,采取会议讲评、编发《会议纪要》、领导下基层指导督促、检查通报、整合力量抓重点等形式和措施督促调度工作,收效明显。另外,全州系统的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建整扶贫等地方中心工作都抓得落实,富有成效。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在州委、州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是全州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全州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局党组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州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过来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一是业务工作部分停留在按部就班的水平上,在开拓新领域、创造新方法、总结新经验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二是由于财政体制的原因,导致在管理上有偏重利益现象,有些管理职能弱化;三是在干部交流和提高人员素质方面力度不够大,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尤其缺乏高、精、尖技术人才,思想政治工作仍需加强;四是机关职能科股室人员偏少,有些工作跟兄弟地区单位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五是内部发展不平衡,有的县局、科所内部管理有漏洞,工作力度欠扎实,工作滞后,起色不大,有的县局对行风建设和纳税人评议重视不够,工作不够到位。对这些问题,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认真研究,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新形势下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

回顾过去,放眼未来,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起点迎来新机遇,新机遇伴随着新挑战。20xx年质监事业的发展,有着与20xx年不向的新要求、新任务、新情况。

从新要求来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观点,新要求。特别是胡锦涛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六个必须”,即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给了我们深刻启示。省里进而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湖南、加快富民强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目标,要求把握“五个着力”,即着力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带动“三化”,着力加强节能降耗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社会和谐。州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州长提出要着眼发展全局、创新发展观念、提高发展质量,要重点抓好七项工作:突出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抓好新农村建设、突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突出加快城镇化步伐、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突出抓好州庆项目建设、突出构建和谐社会。中央、省里和州里的这些部署,都与质检工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特别是在研究和运用技术标准、严格市场准入、促进节能降耗、以信息技术加强对企业监管、培育知名品牌、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等*个方面,都要求质检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这些要求,既是嘱托,也是期望。

从新任务来看,一方面,全国《质量振兴纲要》实施十年,质量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协同努力下,我州质量工作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为全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跳出湘西自治州看湘西自治州,我州质量水平并不令人乐观,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突出的表现,一是标准水平仍然偏低。机械、轻工、信息等重点行业的主要产品,只有不足*成的标准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缺乏标准主导权,产业发展受制于人。二是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产品质量市场监督抽查平均合格率一直处于**%左右的低迷状态,有4成不合格产品不仅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信心,而且对资源、能源和生产力造成严重浪费,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假冒伪劣仍然猖撅。多年来,假冒伪劣打而不绝,花样翻新,手段恶劣,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人民群众呼声很高。四是产品竞争力仍然不强。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还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目前虽然有湖南名牌**个,但仅占全省总数的*%,中国名牌仍然为零、国家免检产品为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个,湘西自治州名牌还没正式评审。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完成《纲要》目标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另一方面,省、州政府和有关部门在重点工作部署中,涉及我部门担负的职责不少,主要有: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健全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把工业产品和食品的市场准入关、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帮助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强制性淘汰一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技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把好源头产品质量关,加快建立质量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创造满意的消费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特别是食品、特种设备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为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贡献;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技术上给予指导。这些任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新情况来讲,一方面,省、州政府各直属部门按照建设法制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效能政府的要求,转变职能的力度不断加大。州内各兄弟部门如发改委、农业、工商、食药、安监、科技,在认真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主动探索,努力作为,采取了许多新举措;兄弟地区大部分走在我们的前列。我们应当好好地向他们学习,取他之长补我之短。另一方面,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力度不断加大,我们在加大工作力度的同时,必须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检察、法院等方面的监督,自觉接受企业和群众的监督。这些情况,既是压力,也是动力。面对这些新要求、新任务、新情况,我们务必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自勉自励,自我加压,自强不息,争取更大作为。

三、20xx年工作部署。

20xx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富民强州,全面履行职能,实施质量兴州战略,结合省局“一年要有一个新变化,三年再上一个新台阶,五年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的总体目标要求,努力推动全州质监系统综合实力不断攀升,努力促进质监工作有效性持续提高,努力实现质检事业又好又快和谐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湘西再作新贡献。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我们的总体奋斗目标是:收入稳中有增,发展好中求快。

预算收入稳中有增:全州系统的预算总收入在20xx年的基础上增长***万元以上,争取突破****万元,增长*左右。各县市预算收入增长速度从实际出发,基本保持与当地财政收入同步,总的原则是以收保支、以支促收,确保收支平衡、略有节余。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杜绝违法违规收费问题的发生,执收成本,挤掉非税收入中的水份,提高非税收入的科技含量和执收水平,实打实地提高非税收入增长的质量,实现预算收入稳中有增。开源节流,消赤减债,集中财力办大事,增强质检事业发展的后劲。

质量兴州成效明显:争取创湖南省名牌产品*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个,州名牌产品**个,启动国家免检产品争创工作、*个县市都认真按照与州政府签订的责任状落实创品夺牌目标任务,进一步开展质量兴县活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受理审查企业**家,食品生产许可证受理审查企业数达**家以上。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工作水平全面提升。食品、特种设备、烟花三个方面不出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事故;在省政府规定的指标以下。

技术保障更加有力: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不低于收入**%用于技术机构建设,全年总投资在***万元以上。进一步加快技改速度。以区域为中心、以就近为原则,实施资源整合,做强做大特色的检测中心和项目,今年拟完成在吉凤工业园征地,及争取国家对西部的项目支持,新建高规格的检验检测中心。

队伍素质显著提高:逐步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加大培训力度,省局安排**万元的培训专项资金,州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培训资金,进行培训干部职工,力争使全州系统受训率达**。鼓励自学成才,制定奖励办法,营造爱学习、重人才的氛围。

党的建设明显加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显著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机关作风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有较大改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系统上下、内外更加和谐。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要把握好以下指导原则: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质检工作全局,紧紧抓住第一要务,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推动质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科学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落实到质检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第二,坚持执政为民。强化富民强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把执政为民作为质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紧抓住政府关注、百姓关心、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检测、质量宣传活动,全力确保“三大安全”,用实际行动和有所作为来赢得社会的赞誉、政府的支持、群众的认同。

第三,坚持科技兴检。牢固树立“技术是立局之本”的观念,加强科技工作的领导和研究,把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合理布局作为提升技术水平、提高检验检测检定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落实到行动上,逐步形成以州级技术机构为主体,以县级技术机构为基础、以社会中介检测资源为基础的检测体系,有效发挥质检部门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作用。州县市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培训资金,力争使全系统受训率达80%。鼓励自学成才,制定奖励办法,营造爱学习、重人才氛围。

第四,坚持人才强局。在使用人才上讲公正,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业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在引进人才上求突破,尤其在技术机构的人才引进上,采取区别于机关更为灵活的形式,广泛吸收社会技术型人才。在培养人才上重投入,通过有计划的投入、有重点的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在留住人才上想办法,做到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

第五,坚持和谐奋进。把构建和谐质检作为一种理念、责任、一种追求,按照中央的要求,营造谋发展、干事业的环境。着力推进内部和谐、上下和谐、内外和谐,形成和谐共事、团结奋进、协同配合的有利工作局面,培育以求实、公正、创新的质检精神为主要内涵的质检文化,把内在的潜力、工作的动力和外部的助力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和谐中谋发展,以发展促和谐。

根据上述总体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我们州局党组经过认真研究,集思广益,确定了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总体奋斗目标,落实二个会议精神,开展三大工程建设,确保四项重点到位,抓好五块管理工作。即围绕省局提出的“一年一个新变化,三年再上一个新台阶,五年达到国家中等偏上水平”的总体目标和上述确定的今年具体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好省局工作会议和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实施“执法管理工程”、“服务发展工程”、“形象建设工程”三大工程,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到位、确保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到位、确保预算收入执行到位,抓好内部行政管理、抓好干部队伍管理、抓好财务规范管理、抓好法制宣教管理、抓好技术机构发展管理。

一是抓好“执法管理工程”。行政执法是质监部门的两大重要一职责之一,打假治劣是整顿规范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实施质量兴州战略的重要举措,任何时期都不能放松。今年,全系统仍然要以保护人民命健康安全为主题,以食品、农资、建材产品为重点产品,以小作坊、小企业、城乡结合部食品加工点为重点部位,以落实行政辖区打假责任制和区域性质量问题整顿为具体措施,深入开展打假治劣工作,实现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的有为、有威、有位。

要提升执法打假技术保障能力。要完善12365举报投诉系统,加快举报投诉系统与“金质工程”的信息交换和系统共享,增强行政执法综合效应;要组织创新、推广和应用假劣产品快速辨别方法和技术,提高执法水平,降低执法成本。

要突出执法打假的重点。今年,要以整治区域性问题、保护名优企业合法权益为重点,集中开展农资、建材、汽车配件、地条钢、黑心棉、食品、化妆品、保护知识产权等8个专项打假和整治活动;要做到日常执法监督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使打假治劣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同时,要切实加强对质检机构、机动车辆安检机构及社会中介机构出具数据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强制性认证产品、实施生产许可的产品、计量器具及计价器、条码的执法,使全年的执法打假切实做到有力度、有深度、有影响、有效果。

要重视执法打假的组织协调。在组织专项打假行动时,要注意把握好几个问题,即:每个专项打假行动都要有具体方案;要加强对打假工作的宣传造势,及时将打假情况向社会通报和公告,营造浓厚的打假治劣社会氛围;要注意协调好内部上下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做到上下联动、协同配合。

要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研究。要在预防为主、打防结合上下功夫,对苗头性、潜在性、普遍性质量问题要做到早判断、早把握,实现对假冒伪劣行为的早打击、早围剿,提高打假治劣的有效性;要通过对群众举报、质量申诉、监督抽查、市场价格变化等综合信息分析,把专项监督抽查与专项执法检查结合起来,达到抽查一类产品、整顿一个行业的目的;要采取监督抽查、检验检测、市场准入、电子监管、缺陷召回等措施,加大产品源头质量监管。要重点选择一些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开展可比性跟踪国家监督抽查,为工业提供权威技术参考。要建立健全与我州工业发展相适应的产质量检验检测网络,重点抓好食品、计量、特种设备、纤维、石油化工、工程建筑新材料等检验机构的建设,向以工业园区为重点,建成对比行业性的检测中心;要用好生产许可证和3c认证这强制武器,对涉及人身安全和产业政策的重点产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要以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及其零配件产品为重点,深入开展打假、检测、法制宣传“三下乡”活动,净化农资市场。要加强农村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和涉农特种设备的监管,加大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的食品打假力度,加强对土锅炉、煤气罐和县城、乡镇的游乐设施监管,保障农村安全。要着力建设打假治劣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打假预警监控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重点查处群众反响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

二是抓好“服务发展工程”。

要树立“大质量”的观念,从源头上把好厂门,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工作要齐头并进,帮助企业建立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对州委、州政府确定的重点企业和重点扶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要进行政策倾斜,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要强化宏观抓质量的意识,为州委、州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要按照省局新部署开展质量兴州和质量兴县活动,实施质量取胜战略,要认真开展企业服务活动,要根据州政府创品夺牌会议工作要求,大力帮助企业开展创中国名牌、湖南省名牌、湘西州名牌、国家免检产品、保护地理标志产品服务发展工作,为我州的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加大对乡镇企业服务的力度。引导乡镇企业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推动乡镇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还要开展质量知识进乡镇进社区活动,开展“百名质监干部下基层”活动,要切实做到深入企业、深入农村,找准服务对象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问题,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扎扎实实地帮助企业改进,务求取得实效。

要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以推行“一村一品”、“特色粉’为重点,着手新一轮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建设,育一批叫得响的名优农产品;要加强农产品流通领域标准化工作,做好《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标准的宣贯,同加强农业标准化的培训工作,建立一支能适应农业标准化工作技术队伍;要加快农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步伐,提高标准水平,到重点农产品质量和检测方法标准坚持等同或等效采用;要按照”公司十基地+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建立一批规模化、现代化的食品、农产品基地,以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拉动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高效。

三是抓好”形象建设工程“。

要在今年”行风评议“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推行”阳光行政“,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举措,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行政效能建设和纳税人评议工作,让干部职工满意、行政相对人和纳税人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树立质监队伍的良好形象。要切实抓好内部行政管理,确保政令畅通、政务落实和后勤保障;要切实抓好干部队伍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用好用活干部,积极培养人才,确保质监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要切实抓好财务规范管理,促使财务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确保工作运转和发挥资金的使用效果;要切实抓好法制管理,注重依法依规办事,注重内外宣传,扩大部门影响、树立部门形象;要着力抓好技术机构发展管理,做大做强检验检测机构,为质监工作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

以上只是会上粗略的提法,有些细致的工作,州局和去年一样已经制定了目标管理办法,进一步将今年要做的工作体现于其中。等下我将和各个单位继续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州局将严格按照目标管理内容考核,实行奖罚到位。

20xx年的工作头绪很多,任务很繁重,省局又给我们一个发展的机遇(财政体制维持不变,省局要求财政预算收入需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是基于多方考虑,主要是基于工资统发和”吃皇粮“时上划基数的问题)虽然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很多,但是我们的事业终究要发展,”骑虎不能下背“,那么我们就应破釜沉舟,全力以赴,必须要以更加扎实的工作力度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作保证,为此,我再次强调要求切实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业务工作的生命线。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都要坚持两手抓,结合业务工作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1、要坚持政治学习。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基本的政治常识,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理想、道德、纪律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增强法制、纪律观念,提高思想觉悟,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敢于抵制不良倾向,充分发挥干部谋发展的积极性。

2、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开展谈心等形式多样的思想工作和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进一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确保20xx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确保”收入稳中有增、发展好中求快“目标的实现。这几年全省全州系统干部职工普遍感到执收压力大、任务重,省局党组州局党组对此十分理解。但在”吃皇粮“一时解决不了的现实情况下,要想稳住现在这种好的发展势头,必须用好用足现有的财政政策,做到依法依规抓收入,既不能乱收乱罚,又要应收尽收、尽罚则罚,否则谈质检事业发展只是一句空话。同志们一定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确保思想不懈怠、工作不滑坡。

(二)切实注重能力建设。能力建设关系到事业发展的成败。要实现质监事业新发展,必须下功夫抓好能力建设。结合新形势下质监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提高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我们要根据履行职责的要求,通过深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要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成为质检工作的行家里手。

2、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我们一定要扭住依法行政不放松,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把行政许可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两权利履行好。一是加强法律法规教育。二是要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无论是行政许可,还是行政处罚,都要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履行职责,坚决克服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三是要强化监督。要以落实相关监督制度为抓手,主动接受人大、人民群众和舆论监督,加强内部的层级监督和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专项监督,以及行政复议等自我监督,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第四方面要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商贿赂工作。

3、进一步提高技术保障能力。质检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以技术升段实现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两大职能,这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优势所在。今年全系统仍然要下决心下功夫进一步提高技术保障能力,力争在四个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是在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上取得新进展。今年着手运作争取国家对西部的项目支持,筹建吉凤工业园检测检验中心。二是在信息化建设上取得新进展。要以”金质工程“为龙头,全面推进质检信息化建设,及时为各类企业提供标准信息咨询服务,使信息化成果逐步惠及质检工作的各领域。三是在拓宽技术机构的服务领域上有新进展。要根据我州产业的发展需要,建设好质量检验、计量测试、特种设备检测公共平台和企业质量基础信息平台、标准咨询服务平台、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平台等六个平台,并充分发挥人员、设备、技术的优势,为企业广泛提供原料把关、出厂质检、技术改造、型式试验等检验测试和标准信息咨询服务。四是在抓改革促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一方面要引导推动技术机构走向市场,引导实验室面向市场,推进质检技术机构和实验室同社会科技资源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要科学整合系统内部的检测资源,合理设置技术机构和安排检测项目,避免项目雷同和重复建设。今年在技术机构改革上会有实质性的动作和成效。

(四)进一步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创新是时代的灵魂。质检事业不开拓必然落伍,不创新一事无成。创新就要坚决克服消极等待的思想,保持平稳心态,打破思维定势,看到自身优势,积极寻找新的工作突破口和新的工作增长点。这一点,有的县局去年做的不够,工作布置安排和启动较慢,导致工作进度吃紧,甚至完不成目标任务。今年若觉醒,也是一个创新。在我们质监部门要创新,我还是要强调:大家首先要树立一个思想,不管职能如何调整,我们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仍然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主力军,国家法律法规赋予质监部门的职能职责,我们必须全面履行。要在此基础上要树立创新观念,创新求突破、创新解难题、创新求发展。要推进管理创新。要深刻认识新形势新要求下质检部门自身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按照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的要求,努力加强自身建设。目前,我们要将坚持管理创新落脚在坚持科学管理,强化制度管理,保持内部良好的工作秩序上。要坚持执法、管理、服务并举并重,全面履行职能职责,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要正确处理省市县,同一系统内这一部门和那一部门的关系,合理配置职能,明确工作分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系统内部之间工作既不争权夺利,也不推诿扯皮;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规范全系统工作行为的制度,比如人事、财务、技术机构质检业务工作管理办法,而且要狠抓制度的落实,不能留于形式。另外,要注重创新工作方法。要不断学习、探索好工工作方法,促使质监工作向纵深新领域拓展。

(三)要进一步发扬团结协作、真抓实干精神。团结协作、真抓实干是新形势下质监事业的根本保障。

1、要加强团结协作。团结协作不仅体现在单位内部、同事之间,也还体现在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这一点去年我也讲过: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效益。班子之间要团结协作干,多谋事,少谋人,工作要多补台、多提醒,善意的批评也是帮助,也是团结。单位内部要团结,要有好的局风,风气正、人心顺。要克服内耗,把在一起干工作作为一种缘份,不搞小动作、小心眼的事。要加强相互沟通,不仅工作要沟通,工作之余的感情也要沟通。去年有个别单位班子之间、同事之间就有不团结和冲突现象,是导致工作上不去的主要原因。去年我也强调关于协作:首先要政令畅通,讲究归口。科所队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不能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其次,县局与科室队所之间要密切配合,县局在业务上要接受科室队所的指导,科室队所在开展具体业务工作的时候,也要尊重县局的意见,要树立全州”一盘棋"的思想,力求相得益彰,共同促进。这一点去年总体做得不错,但也有不好的苗头出现,这里我再次强调,今年报经省局同意州局党组研究正式成立了稽查支队,便于带动全州行政执法工作,决不允许出现州、县两级不相协调的现象。

2、要切实真抓实干。要善于在工作中抓亮点、攻难点、扩大结合点,使质监工作在党委、政府心目中的分量加重,使质监工作的影响面扩大,使质监工作的有效性持续提高。抓亮点,就是要在质量监管、打假治劣、节能降耗、技术保障、扶优扶强、名牌战略等方面,最大限度发挥质检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把优势找足,让亮点更亮。攻难点,就是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为质检工作注入活力、增添动力。扩大结合点,就是要始终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来开展工作,多请示、多汇报,争取上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最大支持;就是要本着以诚相见的态度和求同存异的原则,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以我们为主角时,要当仁不让,勇挑重担不缺位,以我们为配角时,要真诚协作,全力配合不越位。实干首先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各级领导要身先士卒、为人表率,带头抓落实;我们的工作任务很艰巨,各县市局,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任务,明确各级、各岗位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一定要做到什么岗位有什么样的责任,谁干的工作谁负责,要按完成任务和履行职责情况,做到奖罚分明。落实责任,层层抓落实;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心系大局,勤奋敬业,岗位上抓落实。

同志们,新的一年质检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州委、州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力争质监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我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给同志们拜个早年,祝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全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今年的全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全面进入新常态,全区质监系统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任务是总结近五年工作,分析新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动员全系统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矢志不移为建设“质量内蒙古”而努力工作。

自治区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常军政副主席和张津副秘书长百忙之中亲临会议指导工作,一会儿常主席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受铁网书记和党组委托,下面,我代表区局党组报告工作。

一、近五年主要。

工作总结。

过去的五年是内蒙古质监事业发展史上最不平凡的阶段。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质监工作领域得到不断拓展,服务经济社会的有效性不断增强,体现工作“量”和“质”的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全系统业务收入达到36亿元,是前20xx年的2.3倍。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得到全面快速改善,全系统固定资产累计投入35亿元,是前20xx年的近9倍。大力推进国家质检中心、自治区质检中心和大型检验基地建设,国家天然气煤化工产品质检中心、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挂牌运行。我区质监系统底子薄、基础差、装备落后的局面得到基本改观。

二是质量兴区工作扎实推进。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推动自治区政府出台了质量工作行动计划,全区各地普遍开展了质量兴市(盟)活动。设立了自治区主席质量奖,9个盟市也设立政府质量奖,各级政府主导质量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深入实施名牌战略,412个产品被评为内蒙古名牌产品。我们在履行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期间,率先在全国发起了“放心乳粉从内蒙古做起”行动,提振了消费者对民族乳业的信心。鄂尔多斯市成为全区首家创建国家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示范城市的地区。推动自治区政府建立了质量工作考核机制,将质量发展规划、计量发展规划列入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类规划,将支柱产业标准化建设、产品检测公共平台建设列为综合性二类规划,从政策层面上为质量工作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

三是质量基础工作全面加强。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推进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用标准化手段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蒙古族部落服饰》、《内蒙古蒙餐》标准填补了国家空白。计量技术基础进一步强化,民生计量深入推进,能源计量得到加强,全区计量技术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检验检测能力显著增强,新增检验项目1506项,“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快、检不准”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认证认可监管不断加强,促进了相关企业和检验检测机构规范运行;有机产品认证示范企业逐年增多,审查批准了920家检验检测机构,初步形成了我区门类基本齐全的技术服务产业。

四是法治质监建设全面推进。推动质量立法工作,经过我们的努力,自治区人大、政府颁布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3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定了一批法规性文件。建立和完善了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审理、自由裁量规则等程序性制度。组织开展了“执法打假利剑”系列行动,农资、建材、毛绒纤维、食品相关产品、汽车配件、儿童用品等打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产品质量监督和特种设备监管成效显著,近年来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行业性安全事故。加强政务公开,建立了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受理审批事项,公开办事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优质服务,受到了社会好评。

五是质监文化建设卓有成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不断创造和形成内蒙古质监文化体系。我们提出的核心理念、奋斗目标、质监精神、工作主线已成为鼓舞全体质监人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以“两网一刊”为主阵地的文化宣传平台,影响力、感召力日益扩大。推出了《质监之歌》、《七月辉煌》、《质监人的追求》、《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一批文化成果。开展了文艺汇演、检验技能大比武、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摄影比赛、书法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质量之光”文艺汇演在全国播出。质监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六是队伍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仅20xx年和20xx年考录的379名公务员当中,就有185名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加强机构建设,增设了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自治区计量院升格为副厅级事业机构。大力培树先进典型,全系统争先创优活动高潮迭起,特别是“感动质监人物”评选表彰活动成为质监队伍建设的一块品牌。其中,有2名同志还分别被国家质检总局和自治区党委树为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纠正“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得到了自治区群教办的肯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加强,加大内部审计、执法监督、行风互查等方面的监督,队伍安全局面得到巩固。

尤为可贵的是,在全面加快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创造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有:

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法宝。始终坚持毛泽东思想这一活的灵魂,在全系统广泛开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工作实践中,坚持“三个有利于”,指导广大干部群众转变观念,敢想、敢闯、敢干,改变了质监系统封闭保守的落后局面。

二是大胆改革、主动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强劲动力。始终坚持大胆改革、主动创新的时代精神,靠改革“健身”,靠创新“强体”,建立财务资金统筹制度、信息化手段与安全监管有效结合、推进标准化传承民族文化、引进国际著名检验机构借船出海、七大监管措施打造放心乳粉、行程万里的“互学互促”活动等等,为推动事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三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质量牵扯方方面面的利益,监管工作具体、实际,容不得半点虚假。实践证明,只有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才能促进质监事业健康发展。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始终把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摆在重要位置,积极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环境,引进、培养、集聚大批技术骨干和专业技术人才,这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成就和经验弥足珍贵。包含着我们质监人的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凝结着以铁网书记为班长的党组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心血。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一定要认真传承、发扬光大。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局党组和广大干部职工向过去五年来所有为质监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质监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铁网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质监工作与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改革的步伐迈得还不够大,职能作用发挥得还不够有效,宏观战略思维和工作方式有待改进,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新常态下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方面均在努力适应和深度调整。党的明确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今年工作部署中,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要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把提质增效、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新常态的分析研判和战略决策,均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食品监管职能划转,质监管理体制调整,检验检测机构整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等,把质监系统推到改革的前沿和风口浪尖上。我们从熟悉的食品监管领域退出来,必然要面临监管重心调整的问题;取消垂直管理体制,实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必然有一个调整适应、建立新秩序的过程;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必然会是一次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重新洗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必然倒逼工作方式、方法的变革。这就是我们质监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所要面临的“新常态”。

当前,质监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我们一定要全面分析、正确把握新常态这个大趋势、大背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的决定部署上来,努力保持从容应对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的定力,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举措,艰苦努力,奋发有为,推动全区质监事业开创新局面。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们的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质监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民生为本、民信为天”的核心理念,坚持“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的工作方针,按照“突出质量主题、筑牢安全防线、转变工作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的工作总基调,探索建立新常态、新体制下的工作新机制,努力实现质监事业新跨越。

按照这一总体思路,全系统到“十三五”末期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立适应分级管理体制的质监工作运行机制,质监部门服务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质量管理、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质量共治格局基本形成。全区质监系统总体业务能力达到全国质监系统中等水平,成为推动建设“内蒙古创造”、“内蒙古质量”和“内蒙古品牌”的主力部门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力量。

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必须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准确把握新常态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真正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我们必须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用改革和法治的精神,加快行政方式、监管方式的转变;我们一定要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特别要集中精力重点做好以下三篇大文章:

(一)提高服务发展的有效性,谋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深度融合。

目前,制约质监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还是我们的思路不宽、思想观念存在着一些老化陈旧的问题。虽然质监系统是一个专业技术部门,但抓好质监工作,促进事业发展,必须“跳出质监抓质监”,必须要主动融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中,离开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就会偏离工作方向、丢掉主战场和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业务越抓越少、事业越干越小,终将陷于被动。履好职尽好责,必须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我们要始终紧贴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更加主动地把质监工作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动,更加主动地担负起服务地方、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各项任务,与地方的中心工作形成“一盘棋”,实现“一体化”。具体讲,就是要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结合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自治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发挥新的作用。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要在四个方面主动服务:一是主动服务转方式调结构。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特别是针对部分行业产能明显过剩问题,积极履行生产许可、市场准入职能,在宏观调控中履职尽责。二是主动服务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为中心任务,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同时切实保护好农牧民的合法权益。三是主动服务优化环境和扩大需求。坚持用铁腕抓市场秩序和质量安全,着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四是主动服务节能减排。按照总局的要求和内蒙古的实际,我们要发挥质监部门的优势,逐步介入和拓宽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工作和服务领域,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为我区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今年,将制定《自治区质监系统服务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成立服务企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服务企业工作,明确各年度、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服务对象和责任单位,并将各项服务企业工作作为对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以推动各项服务企业工作落到实处。要提高服务能力,端正服务态度,让服务对象乐于接受服务;要加大技术服务的“含金量”,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要加强全方位、深层次服务,谋求与服务对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深度融合。

(二)增强质量监管实效性,确立质监职能的精准定位。

质量监管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赋予质监系统的重要职责和主要任务,我们义不容辞、不可推卸。

一要真正厘清质量监管职责。要突出政府主导作用。新形势下,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依然对质量监管和质量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和威慑力。各级要善于借力发力,通过建立自治区及地方政府双向考核机制,层层传导压力,把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到最大值。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是企业,质量监管的源头在企业。各级要把增强质量监管实效性的重点放在企业,在努力为企业“减负松绑”的前提下,将质量监管的主体责任明确到企业,把责任追究的办法告之企业,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真正成为质量的主体。要强化职能部门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建立科学的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加大对高风险产品、重点消费品、电子商务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探索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产品伤害监测和服务质量监测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快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质量诚信体系,完善质量信息披露机制,抓紧建立实施质量“黑名单”制度;深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对监管不力的区域,及时约谈地方政府,严查彻办大案要案,主动公开案件信息,提高质量监管的公信力;要有效发挥技术支撑作用,靠技术强化质量监管的科学性、权威性,靠技术解决质量监管的盲目性、随意性,靠技术撬开行业垄断,破解地方保护。要构建质量共治格局。积极推动部门联动抓质量,对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齐抓共管、共同施策、均衡施力,有效解决事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质量问题;有效推动全社会抓质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新闻媒体参与质量监督,引导消费者积极举报质量违法行为,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大力营造崇尚质量、公平公正的舆论环境。

二要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各级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研究新对策,积极转变工作方式,以增强质量监管的实效性。要切实转变观念。从重微观管理向重宏观管理转变,更加注重宏观调控和源头管理,通过运用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强化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要素管理,帮促企业在内部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工作责任机制,构建起“企业自主、市场调节、行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参与”的质量监管格局。要树立正确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从重监管轻服务向监管服务并重转变,加强服务型质监建设,针对企业实际和需要,有效整合、集成、优化各类资源,为企业提供质量管理、技术攻关、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品牌创建等全方位服务,着力构建一套推动企业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系统和资源共享渠道。在监管方式上,从重事前审批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通过日常监督检查、检验检测数据、申诉举报平台、舆情分析等信息来源,掌握产品质量动态;严格监督检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严格跟踪整治,强化对企业事后监管。要创建良好的运行机制。由突击整治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健全专项整治机制,坚决避免只讲形式、不重效果,聚焦质量监管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建立长效机制;注重发挥查处违法行为的治标作用和引导、规范、教育、保障的治本功能。要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从完成业务指标向优化质量环境转变,把业务收入当作考量一个单位工作量的基本尺度,不再是硬性业务指标,将质量提升速度和质量环境优劣成为评价一个单位的重要标准。

三要拓宽监管领域。拓宽质量监管领域是填补空白、增加监管覆盖面、增强监管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从现实质量监管和职能定位看,我们还有很多领域没有涉足过,还有一些职能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还有不少监管办法缺乏有效抓手,直接造成监管不力、实效性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我们年年都在“重复过去的故事”,一些产品合格率仍然是“涛声依旧”。拓宽监管领域,首先要在观念上放开,要敢于冲破传统藩篱,勇于挑战旧习俗、涉足新领域、接受新事物。其次要转移质量提升和技术支撑的关注点,要向新兴产业、新兴服务业、环保工程、电子商务、小微企业转移。第三,要把“缺课”部分抓紧补上,不让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产品游离于有效监管之外。第四,要合理调配质量监管、执法打假力量,把主要力量用于产能过剩、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企业监管,将精干力量用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领域。第五,要找到覆盖各领域质量监管的有效抓手,靠坚强有力的措施和科学有效的办法,确保全面监管、制度监管、长效监管。

(三)以改革和法治为动力,推动质监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密不可分的两个过程。推进质监改革和依法行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质监事业发展的“双引擎”。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质监事业发展的活力之源,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要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不失时机地深化质监重点领域改革,使质监事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一要建立大质量工作新机制。要建立以政府主导、部门推动、企业主责、社会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大质量工作新机制,落实政府对质量安全负总责的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社会监督责任。二要建立“放、管、治”新格局。“放”就是要下大力减少审批项目和收费项目,启动绿色通道、先证后核等试点工作,取消部分换证许可的实地核查环节,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审批周期、提升审批质量上。“管”就是要进一步理清工作职责,不断完善动态监管、区域监管、分类监管措施,打破市场垄断和地方保护,努力破解“屡整不治、治后反弹”的难题。“治”就是要做足社会共治这篇文章,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浓厚氛围。三要建立执法监管新模式。要按照权力和利益彻底脱钩、权力和责任密切挂钩的原则,梳理涉及质监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权力,探索由一个执法机构来行使执法权的集中执法新模式,促进质监执法人员职业化、工作专业化、行为规范化和装备标准化。建立执法监管分级负责制,区局负责重大案件的督办指导、组织跨区域执法和部署全区性专项打假任务;盟市局负责查处大案要案、落实专项打假、组织后处理和查办跨县域案件;旗县局负责具体案件的查办。四要建立检验检测新体系。要推进自治区级技术机构改革,按照“专业化提升、规模化整合、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的原则,组建特检集团和质检集团,启动国家稀土中心多渠道合作融资的改革试点,完成国家毛绒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快自治区毛绒质检交易平台建设。要按照质监技术机构纵向整合和跨行业横向整合两条路径,探索盟市、旗县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形成满足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技术机构布局。要按照“建立政府公益性检验检测机构和社会经营性检验检测机构两支队伍”的思路,支持社会经营性检验检测机构发展,适应检测市场逐步放开的需要。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xx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加快建设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质监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深入推进。要不断创新执法机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加快实现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一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广大干部职工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推进改革。我们要时刻牢记,质监部门手中掌握的行政权力,来源于法律,是有边界的,要受法律制约,行使权力必须接受监督、承担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信仰法治、坚守法治,要懂得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滥权要追究的道理,严格依照法律授权行使权力,谨慎地恪守正当程序,防止权力滥用。要建立和完善普法学习培训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执法人员必须学法懂法。二要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研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制度,未经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不得印发实施。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法无授权不可为,对超越法律法规设定的权力,坚决取消,权力清单之外的权力,一律不得实施。区局从今年开始大力削减行政权力,到20xx年将行政权力数量压减一半以上。要抓紧研究制定责任清单,法定职责必须为,以权力清单为基础,逐一厘清与职权对应的责任事项、责任主体和追责情形,责任清单之内的事项,一律落实到位。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三要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区局要带头简政放权,除法定由区局承担的事项以外,三年内能够下放的全部下放。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中所涉及的审批环节和前置条件,无法定依据的一律取消。在解决“审批多”的基础上,着力治理“审批难”的问题。各级质监部门要全面落实政务公开的各项制度,建立“一个窗口”、实行一套制度,对外统一受理。实行“限时办理”,建立受理单制度和办理时限承诺制,实现受理、审查、决定“三分离”。加速推进网上审批,实行透明办理,所有审批的受理、进展、结果等信息都要公开。四要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建立申请人评议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级执法机构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执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要防止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罚代管等突出问题。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完善和细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追究违法行政的责任。

三、扎实做好新年度质监工作。

20xx年是全面完成“”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质监系统新常态下适应新机制、引领新发展决定性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打好开局战,对于促进质监事业发展意义重大。《20xx年全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点》已经对今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在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质量主题。

质量,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内生动力。质量强区,就必须突出质量主题,狠抓质量提升。

一要积极实施质量强区战略。要全面贯彻中国质量大会精神,全面加强质量宏观管理;要加快推动自治区政府制定颁布《质量强区战略实施意见》,确定质量强区目标,制定质量强区措施,明确质量强区重点,细化质量强区责任,推动内蒙古经济整体提质增效升级;要主动发挥区局质量强区工作牵头单位的作用,加强全区质量工作的统筹安排和组织协调,以质量联席会议制度为纽带,最大限度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形成质量强区合力。

二要大力实施品牌培育和提升工程。品牌是质量的象征,是经济的名片。要尽快组织修订完善自治区主席质量奖和内蒙古名牌产品评审办法,逐步扩大评奖范围,提高主席质量奖的“含金量”和内蒙古名牌产品的知名度,调动全区各类企业开展质量提升、打造自主品牌的积极性;要大力开展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争创活动,积极发挥知名品牌的激励作用和标杆企业的引领作用,促进企业竞争力和质量总体水平提升。20xx年,内蒙古名牌产品总量要力争超过360个,创建知名品牌示范区的地区达到6个,重点培育1-2个品牌进入全国知名品牌行列。

三要扎实抓好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科学制定考核实施方案,周密制定对盟市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细则,规范考核程序,严密组织实施;要按照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公开考核结果。要以盟市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为契机,加快推进旗县政府的质量工作考核,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有效推动各级政府加大质量工作力度,促进质量发展。

四要加强质量宣传工作。精心组织主题宣传活动,围绕质量强区战略,突出质量主题,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浓厚氛围;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和应对,抢占舆论制高点,顺应舆情呼声,引导舆论导向,讲好质量故事,发好质监声音。要加强与主流媒体、新媒体的合作,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坚决曝光质量问题和伪劣产品,切实营造崇尚质量的社会氛围。

(二)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问题向来是底线、红线,也是质监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质量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很多,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安全监管的任务越来越重,容不得有丝毫疏忽,更不能有半点闪失。各级质监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特别是要聚焦特种设备、消费品和队伍安全,从重点领域入手,抓住薄弱环节不放,采取有效措施,筑牢安全防线。

一要持续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要完善企业主体、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特种设备安全机制,从源头抓起,保证安全监管全覆盖;要推动自治区政府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机构,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救援处置平台,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要深入开展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移动压力容器排查和工业锅炉隐患查处等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整治,做到早发现、早排除、早治理;要加强电梯安全监管,特别是对“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的电梯,要及时通报地方政府进行挂牌督办,控制电梯故障率和事故率。今年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集中全系统力量,打一场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

二要加大产品质量监管力度,确保消费品安全。今年起,我们要逐步加大产品监督抽查覆盖面,拓展消费品、电子商务产品等新领域的抽查范围,抽查产品种类扩大到100类,抽查批次达到3000批次;要加强风险监测力度,对近年来合格率低的产品,加大抽查监管、后处理和约谈力度;要围绕学生校服等8种合格率较低产品和总局确定的10类重点产品,开展风险监测和质量提升行动;制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切实解决产品档次偏低、标准可靠性不高等突出问题。

三要始终保持执法打假高压态势,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深入开展“质监利剑”行动,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影响公平竞争的质量安全违法行为;要突出执法打假重点,把农资、建材、电线电缆、汽车配件、强制性认证产品、纤维制品、车用燃油等产品作为重点产品;要围绕公众聚集场所和危化品生产企业、氨制冷企业开展特种设备执法检查;要加强执法联动,合力查办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坚决不让假冒伪劣产品有可乘之机;要强化执法打假责任,解决查办案件数量下降、地方保护抬头的问题,将查办案件情况列入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内容。

(三)夯实质量基础。

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世界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四大基础”集中在质监部门,构成了质监技术体系的主体,是质监工作的主干和根基,不可分割、不可替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一要强化标准的规则作用。全面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推进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形成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4大标准体系总体框架,重点研究制定能源工业、农牧业机械化作业、生态林业等领域的技术标准,力争年内制修订180项地方标准,组建电子信息、服务业、气象等10个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

二要强化计量的基础作用。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抓住自治区政府将计量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的有利时机,总体谋划,科学布局,推动计量工作水平提高升级。统筹规划我区量传溯源体系和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加强对民生计量重点领域的计量监管,完成“国家万家节能低碳行动企业名单”中我区697家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审查,完善能源计量实时监测系统,加快计量科研基地建设,力争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通过国家验收。

三要强化认证认可的桥梁作用。重点推进我区低碳产品认证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管理体系与产品认证的监督检查,培育并推荐一批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项目,着力培育一批内蒙古品牌实验室和良好行为实验室。

四要强化检验检测的服务作用。整合区局直属质检机构,按计划实施特检机构集团化改革,积极探索盟市、旗县质监部门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推动各级各类质检机构建立技术联盟,实现设备、人才、信息的集聚和共享,大力推进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迅速做大做强我区质检机构和检验检测新型产业。

五要强化科技的引领作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促进“四大基础”能力提升的强大动力。要加大学术带头人培养选拔力度,科学制定质监学科发展规划,建立并完善内蒙古特色的质检技术体系。提高科研工作在检验检测机构年度考核中的权重,提高科研成果在技术人员个人评优时的权重,提高获奖科研人员的待遇,对在国家和自治区获奖的科研成果给予重奖。加大与科技部门的联系沟通,努力将质监部门的科研项目纳入自治区科技规划,区局直属研究类检验检测机构要科研、检测“双轮驱动”,在科研项目规划、立项、攻关、研发等方面加大力度,采取有力措施,鼓励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在系统内我们要尽快建立资金保障、人才成长、职称晋升、干部选拔、表彰奖励等一整套政策激励机制。要加大信息化投入,着力提高质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和信息化装备水平,对分散的业务管理系统进行集成整合,建立质监信息化大平台和大数据库,推动全系统信息资源整合。

(四)加强自身建设。

一直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面临复杂变化的形势,面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就必须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一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认真学习贯彻系列讲话,坚定理想信念,严格按照党的纪律和规矩办事,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把选人用人关,重点把好动议提名、考察考核、程序步骤等三个关口,严格核查干部档案和个人有关事项,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二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从今年开始实施人才培育“三年工程”,选拔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技术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建立中青年技术人才和学术技术专家库;注重聘用人员管理,建立“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的人才发展环境。三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五次全会和自治区纪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不断深化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判断的认识,不断深化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认识,认真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和机关纪委监督责任,毫不动摇转变作风,高举反腐的利剑,扎牢制度的笼子;要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紧盯“四风”问题新动向,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顶风违纪行为,促进政风行风建设。四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切实做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真正担负起抓党建的第一责任,通过健全述职考评机制、党建工作问责制,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五要强化内部审计。加强离任审计、任中审计和专项审计,深化“一审双查”,加强对基建项目、大额资金支出等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六要加强机关建设。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作绩效考核内容,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要抓紧进行区局机关的职能、机构、人员的优化布局,加快职能整合工作,能够理顺的要尽快理顺,一时难以理顺的也要建立协调机制。

今年是“”和“十三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要认真总结评估“”时期质监工作,科学编制“十三五”质监事业发展规划,特别是要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高标准完成列入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的4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同志们,全区质监事业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也具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和许多有利条件,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质监事业正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考验,我们肩上的担子不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重大而光荣。过去的一年,经过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虽已平稳度过了敏感时期,但我们依然处于建立新机制的探索阶段、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仍然没有摆脱调整的“阵痛”,还将面对简政放权的“梗阻”,还要承受各项改革、发展的“烦恼”。去年底,区局组织机关和直属单位专门抽出时间召开务虚会议,目的就是要统一大家的思想,凝聚方方面面的共识。质监事业越是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同志们顾大局、真团结、讲奉献,更加需要大家积极建言献策、共同迎接挑战、合力推动发展。要有迎难而上的责任担当。困难对于平庸者是“拦路虎”,对于勇敢者就是“垫脚石”。组织上选用我们,就是看重我们的“肩膀”,要求我们越是情况复杂、越要沉着应对,越是困难重重、越要敢于担当。要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新常态要求我们必须有好的状态。在“质量时代”到来的大好机遇面前,我们要不断提振信心、鼓舞士气、激发斗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做到思想不疲、劲头不减、措施不软,跑好接力赛中关键一棒。要有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要求真务实、力戒空谈、干事创业,真正形成真抓实干的工作氛围,让埋头苦干、脚踏实地、作风过硬者受到重用,让作风漂浮、弄虚作假、急功近利者无以表功。要有追求卓越的工作标准。我们干的是质量工作,凡事都要讲质量,做的是标准规范,事事都要讲规矩。我们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扎实的作风、追求卓越的精神,发愤图强,知难而上,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

同志们,质量强区的号角已经吹响,质量时代的帷幕已经拉开。让我们紧密团结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周围,坚定信心,扎实工作,继往开来,为开创质监事业发展新局面、建设质量强区作出我们新的更大贡献!

2

页,当前第。

2

1

2

全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新春伊始,我们刚刚开过全省质量兴省工作会议,紧接着又召开全省质监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大三中全会,以及省委五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全国质检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以及全省质量兴省工作会议的具体部署,总结20**年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对20**年的工作作好安排,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为促进海南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年质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年这一年,无论是对我们国家,我们省,还是我们质监部门,都是重要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令人无法忘怀的一年。这一年里,南方冰雪、四川地震、北京奥运、三鹿奶粉事件、国际金融危机,还有改革开放30周年、海南建省20周年,大事、喜事、难事、祸事云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们的国家经受住了重大挑战,我们质监部门也通过了重大考验。海南质监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带好队、服好务、执好法、保安全,全面履行质监职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大力开展质量兴省工作。

一是抓住标准化工作这一切入点,大力促进我省特色产业发展。农业标准化方面,40个第六批国家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各示范区都按照要求建立了领导机构,细化工作目标,明确示范责任,召开动员大会,一些示范区已经制定了多项地方标准,热带兰花栽培、质量分级等标准还填补了我省农产品标准的空白,一些示范区调整示范模式,澄迈福山咖啡示范区将咖啡种植、加工、品尝结合起来,首次将观光农业纳入示范区建设;10个第五批示范区通过目标考核;发布13项农业地方标准;1家农业良好规范gap试点企业通过认证。服务标准化工作方面,积极服务于国际旅游岛建设,重点抓三亚建设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构建了更为完善的三亚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明确了三亚旅游业的重点、主导标准,将15项具有三亚旅游特色的标准补充到标准体系中;制定工作细则,将工作任务落实到有关部门、企业,切实推进试点工作正常运行。制定发布服务业地方标准7项。工业标准化工作方面,备案企业产品标准645个,技术审查食品企业标准349项,对8类工业产品的52项企业标准进行复审;帮助2家企业的4个产品办理采用国际标准标志(全省共有80个产品获得采标标志);发布6项工业产品地方标准;组织4家企业申报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1家企业的3项标准入围。

二是以质量管理基础工作为支点,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全省百户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等级品率89.11%,比上年提高1.11个百分点。加强企业质量工作人才队伍培养,举办140多名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班,组织179人参加全国质量工程师职业资质考试。大力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办法,qc小组活动在企业广泛开展,企业新获得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30张,累计取证490张。55家企业的73个产品申报20**年度海南省名牌产品,指导、帮助2家企业的产品申报中国名牌产品。

三是认真履行质量兴省工作办事机构的职责,强化对质量兴省工作的组织领导。省质量兴省工作协调小组更名为领导小组,增补省财政厅、省外宣办等7个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召开全省质量兴省工作会议,总结3年多工作成绩,表彰先进,对今后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对具体工作责任进行分解,以质量兴省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下发各市县政府和成员单位执行。制定《海南省质量兴市、县工作绩效评价标准》,作为指导质量兴市(县)工作指南和评价质量兴市(县)绩效的标准,据此组织开展了质量兴市(县)工作大检查,省政府办公厅向全省通报了检查情况。定期编印质量兴省工作简报,督促工作开展,交流工作信息。

(二)围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大力加强执法打假、质量安全监管和民生计量等工作。

一是积极应对三鹿奶粉事件,确保食品安全。央视9月14日报道三鹿奶粉事件,我局21名执法人员组成7个监管小组,15日晨8时进驻省内7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实施24小时驻厂监管,企业产品批批检验合格后才放行出厂销售,确保了我省生产的乳制品不含三聚氰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全省共有531家食品生产企业,65家食品相关产品、化妆品等企业获得了生产许可证。通过加快小作坊必备基本条件改造,扩大监管覆盖面,规范限定区域销售,严格开业歇业申报,确保“两本台账”运行到位,推动龙头带头、“公司+散户”的联营模式,强化了食品小作坊监管。加大28类食品及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无证查处,开展椰纤果等13类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强化饮料等6类获证企业产品专项检查及监管抽查,全面开展散装食用油专项整治,大力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监管。切实完成了奥运会期间食品安全监管任务。

二是紧贴国计民生问题,狠抓执法打假工作。开展塑料购物袋、电煤质量计量、乳制品、农资、建材、院校学生床上用品、抗冰和抗震救灾物资、月饼等14项专项打假,以及节假日市场整治活动,全系统出动执法人员11000余人次,查处假冒伪劣产品货值581.94万元;查处案件895宗,立案案件586宗;罚款653.72万元,罚款到位582.07万元,创近年来最高纪录;销毁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3万元,建议吊销营业执照11个,责令改正130起。12365投诉中心受理投诉举报272宗,涉案货值312.47万元,为当事人和消费者挽回了经济损失。

三是“抓源头、把厂门”,扎扎实实抓质量监督工作。开展总局规定的十大重点产品生产企业清查建档工作,对省内226家企业100%建立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清查建档过程中立案查处17宗。全省产品质量统一监督抽查平均合格率87.5%(比上年增长3.2个百分点),其中白砂糖合格率91.7%,农用肥料86.4%,天然橡胶96.8%,天然浓缩胶乳100%,油漆涂料100%,洗涤用品100%,月饼100%,家具53.3%,人造板37.5%。对化肥、金银珠宝、月饼、人造板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查处了89个批次的不合格产品。各直属局以食品、建材、农资产品为重点,完成了5大类21个品种1018个批次产品监督抽查任务。

四是以民生计量和能源计量为重点,切实强化计量工作。开展“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免费为居民检定人体秤560多件,清洗眼镜2450副、验光6107人次,处理社区计量纠纷23宗;在全国率先对农贸市场计量器具实施免费检定,共检309个农贸市场的4.5万台小型计量器具;抽检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合格率97.9%,净含量标注合格率64.6%,整改后全部合格;组织对全省433家加油站的2245支加油枪进行监督检查,查处3宗计量违法案件;245家企业参与计量诚信活动。为省内20多家重点用能企业培训30多人;与相关部门联合查处能效标识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推动能效标识的应用。完成约10万台(件)强检计量器具的检定,比上年提高20%。

五是“建体系、保安全、促发展”,狠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开展对各类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回头看”活动,省领导批示转发了我局关于长输管道与公有管道整治的报告,解决了液氨钢瓶从未检验的问题,加快淘汰“螺丝瓶”的进程,严查电梯安全违规单位,制冷行业压力容器排查跟踪治理隐患单位28家。加强安全监察体系建设,层层签订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书2500多份。出色完成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建省2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开展“迎奥运、保安全”百日督查等活动,出动安全监察执法人员6120人次,排查特种设备一般隐患3133项,已整改2976项,整改率95%,14项重大安全隐患纳入省局挂牌督办,目前已整改完成。全省继续保持特种设备无证生产查处率、使用登记率、制造与安装监督检验率、重点监控设备定期检验率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重点隐患整改督查率、事故结案率均达100%,没有发生特种设备较大事故。

(三)围绕提高质监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提高队伍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从9月底开展,有步骤、严要求、高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领导班子成员和全省质监系统思想实际,将活动载体确定为“创新监管模式,确保质量安全,落实科学发展”。通过深入学习、讨论、思考,解放思想,共同思考质监工作的问题和出路,使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联系质监工作体制机制方面的实际,深入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老老实实查找和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联系工作实际,边学边改,特别是在整改落实阶段,我局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进行整改,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见行动,见实效。全年注重日常教育培训工作,认真执行省局党组中心组和全系统干部职工理论学习计划,举办了106人参加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轮训班,举办了首期质监系统基层单位领导干部赴港培训班。

二是切实加强纪检监察与反腐倡廉工作,制定了《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贯彻落实海南省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实施意见》,与各单位、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

三是大力强化质监法制工作,不断提高全系统执法水平。配合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筹备和运行,编写了24个质监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项目办事服务指南,制作了全部项目的申请书样式。

四是大力转变职能,认真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管理事项下放工作。按时将省局所有行政审批工作全部集中到省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行政许可审批业务198件,非行政许可的组织机构代码发证16174家,接待办事人员26506人次,实现零投诉和100%的满意率;向市县移交3项事权,并拟再下放13项。

五是启动全系统基本建设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方案,在总局和省政府支持下,落实了一批技术机构的技改项目,开始了一批省级所和市县技术所实验室建设。

20**年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省局党组的有力领导下,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系统行政执法人员、技术检验检测人员放弃节假日,每日加班加点,表现了战胜一切困难的顽强拼搏精神,发挥了不怕吃苦、不计报酬、爱岗敬业的甘于奉献精神!在这里,我代表省局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二、目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质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看到我们的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存在的差距,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质监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全局。中央强调,我们谋求的发展必须是讲求质量和效益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发展。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好字当头,质量第一,没有质量的发展不是科学发展。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本质上是好和快的关系,这是多年来中央反复强调并一直在下功夫解决的问题。胡锦涛强调:“增长质量和产品质量关系发展可持续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如果增长粗放和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不能得到全面有效解决,总有一天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会引发信用危机和社会动荡,反过来会影响发展进程。我们必须警醒,痛下决心加快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胡锦涛的重要讲话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阐明了加强质量工作的重大意义,对质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质监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全省质监系统的每一个同志,都必须深刻认识加强质量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性,深刻认识质监工作服务保障科学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质监部门在维护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质量总体水平方面肩负的重大责任,自觉把质监工作放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去推进。

(二)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质监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省的经济周期滞后于全国,大环境对我省经济的影响还没有见底,影响效应将逐步凸显、加深”,“新一轮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可能出现”,“工业经济困境可能会继续加剧”,“汽车工业和房地产业将会受到冲击”,“来琼国际游客人数有可能继续减少”,“一些大项目建设可能继续受到影响”,强调“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并明确要求“严格投资与质量监管”,“建立质量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生产,严防出现‘豆腐渣’工程”;“集中连片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要求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省质监系统的每一个同志必须充分认识我省经济发展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省委、省政府对质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消费者对提高质量总体水平寄予的厚望,充分认识质监部门在保障质量安全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结合各地区、各单位的实际,一方面要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一方面要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民生,为扩大内需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中发挥作用。

(三)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对质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省局征求到来自社会各界和系统内部的意见建议共312条,合并整理为6个方面19条,局党组多次开会研究,摆问题,找原因,认为全省质监部门存在三个方面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在监管理念方面,重行政强制手段,轻主动服务,或将执法监督与开展服务对立起来等,考虑部门和小团体利益多,前瞻后顾、害怕承担责任;在监管机制方面,行政审批把关不严、工作质量不高,日常监管乏力甚至缺失,质量安全惩诫威慑力不够强,质量褒扬公信度不够高;在监管体制方面,质监部门机构设置存在缺陷,内部管理和相互配合存在薄弱环节、工作执行力不强,检验检测等技术保障网络不全、水平不高。这些问题不解决,很难保证今后不引发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质量安全事端,给海南甚至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全省质监系统的每一个同志都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监管为民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大局,服务企业,服务民生;必须积极创新监管体制,共同完善全社会质量安全监管组织运行体系、质监部门内部管理体系、法定检验检测技术机构体系;必须大力创新监管机制,着力构建质量安全动态监管的长效机制。

三、20**年是质监工作打基础、树形象、做贡献之年。

20**年是我省全面推进“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质监工作,对全面开创我省质监工作与事业发展新局面,真正发挥好质监工作促进海南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

20**年全省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五届三次和四次全会精神,根据全国质检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的中心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住“抓质量、保增长、促发展”的全省质监工作指导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大力推进质量兴省,实施名牌带动,扎实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大力推进三大标准(农业标准、服务标准、工业标准),推进三大认证(iso9000、iso14000、iso18000),提高三大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确保三大安全(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队伍安全),使20**年切切实实成为全省质监系统打基础之年、树形象之年、做贡献之年。

(一)20**年要成为全省质监系统打基础之年。

第一,要打好质量技术基础。

一是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围绕国际旅游岛发展,把三亚市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作为第一抓手,在三亚市政府十分重视的情况下,乘势而上,围绕食住行娱购游等六大要素,突出海南旅游的特色,不断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制定地方服务标准,切实组织实施,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服务档次和竞争实力,取得大的工作成效,造成大的工作影响,形成海南质监工作的一大亮点。农业标准化工作要重点抓好示范区建设,完成第六批40家国家级示范区的标准宣贯、组织实施推广等工作;按照“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模式,抓出一两个精品,真正产生示范效应;启动莲雾嫁接苗、福山咖啡、散尾葵切叶等一批农业地方标准研究、制定工作,不断完善热带农业标准体系。工业标准化工作对小企业、小作坊来说,仍然是必须保证按标准组织生产,大中型企业要积极实施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要加强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加强特色产品地方标准制定工作。

二是加强民生计量和能源计量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大幅度提高集贸市场、医疗卫生机构、眼镜店在用强检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和准确率;加大对计量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重点做好加油站、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健全计量监管长效机制;选择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大米、食用油、饮料、茶叶等定量包装产品,进行计量监督抽查;通过经营者自我承诺、社会参与监督、守信情况公布等方式推动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发布“诚信计量红、黑名单”;进一步做好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建档工作,实现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动态监管。积极帮助、指导用能单位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提高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受检率和检定合格率;做好能效标识制度的宣传和推广,加强能源效率标识的应用和监督管理工作;推动能源计量合格确认工作,促进用能单位依法自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切实节能减排。

三是规范认证认可工作。针对强制性产品生产企业出产产品认证企业提交认证申请和产品描述的一致性问题,开展行政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强制性认证产品的符合性和一致性。对实施gb/t19001、gb/t14001、ohsas18000等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和认证单位开展认证有效性检查,监督检查的内容集中在是否存在虚假认证和认证走过场,企业通过认证其管理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等方面。开展对实验室认可工作的监管,确保现有通过认可的机构能正常履行检验规程,确保各项检验数据的科学、准确;对获得计量认证证书18个月的质检机构开展监督评审,在质量体系运行、设备管理、环境条件、人员素质、检测报告、公正性等方面不断规范获证质检机构的检测行为。

第二,要打好诚信建设基础。

一是全面完善企业质量档案管理工作。根据总局规定和海南实际,制定涵盖企业基本情况和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等4个方面内容,格式统一,方便内容更新,能够及时进行统计管理的纸质和电子形式的企业质量档案范本;用3至5个月时间,集全系统之力,对全省工业企业进行一次全面巡查,对已经建立的企业质量档案进行清理、规范,对未建质量档案的企业补建起规范的质量档案;制定企业质量档案动态管理办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时更新企业质量档案内容,确保企业质量档案能够准确、全面、动态反映企业质量安全状况。

二是启动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质量诚信道德教育,引导企业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强化企业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加强企业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切实落实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成信为本”的理念,敦促各类企业严格守法经营,作到诚信自律。动态记录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关质量信用和制假售假污点等内容,以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企业的质量诚信度进行评价,既使企业获得向社会展示其诚信的媒介,又为社会公众提供稽考企业诚信的途径,从而使产品质量过硬、守法经营的诚信者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使制假售假者和质量安全状况差的企业信誉扫地。

第三,要打好技术支撑基础。

一是加强全系统各级技术机构的基本建设,实现全系统事业发展面貌的历史性大改观。9个直属局的技术实验楼各方面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今年要加紧建设,保证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特种设备检测实验楼的建设、计量测试实验楼立项建设,必须抓紧,保证进度;对国家质检总局计划拨给的技术改造经费、信息化建设经费,省财政计划拨给的实验室建设、技术装备添置经费要进行跟踪,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保证下拨经费及时到位。

二是要组织制定全系统产品质量检验、计量测试、特种设备检验等三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规划,由省局相应业务处室牵头,省级技术机构执笔拿出初稿,省局邀请省内外专家组成专业小组进行论证,以此为蓝本,多方争取、筹措资金,按计划有步骤进行建设。

三是按照“提升能力、有利监管、方便企业、优化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则,争取省政府加强对全省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统筹力度,在质监系统建设一个技术水平国内一流、我省层次最高的法定食品质量安全质检机构,保证其建成后能够满足各个政府部门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检验检测需要,满足所有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检测检验需要。

(二)20**年要成为全省质监系统树形象之年。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省局党组通过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质监工作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是局领导班子学习不够深入,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把握不准;思想不够解放,不能根据新形势下质监工作内在规律而创新性开展工作;改造不够彻底,主观世界不能完全遵循“以人为本”发展理念。这些因素反映到全系统,就是改革创新精神得不到弘扬,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正气不能完全树立起来,行风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打好基础,特别是打好工作与事业发展物质基础的同时,大兴改革之风、实干之风、严细之风、学习之风,内强队伍素质,外树部门形象。

第一,要大兴改革之风。

改革就是要敢为天下先,敢试、敢闯、敢干,不怕犯错误,不怕吃亏,不怕吃苦,不怕丢乌纱帽,不畏艰难。中央要求特区敢于试错,胡锦涛视察海南时强调“解放思想是特区干部的重大责任和突出品格”,质监部门要有敢于吃螃蟹的精神。要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杜绝干的干,看的看,看的挑干的毛病,结果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这种不良现象;坚决不用那种阿谀逢迎、不做正事、跑官要官的干部,从而形成每个人、每个单位都想改革、敢改革,想方设法把事干成的好风气。

改革的核心是要严格按规律办事,坚持对的,改正错的,纠正偏的。要针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根据省局提出的整改方案和措施,立即对各项政策、规定、制度,进行全面清理,该废除的坚决废除,需要修改的马上修改,需要重新制定的要积极组织制定。要按照“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效能”的要求,着眼于长期效果,构建质监行政审批权力制衡、质监动态监管、质量诚信建设等一批工作机制,组建成一个真正运转有效的长效机制体系。

第二,要大兴实干之风。

必须有实实在在干事的意识。面对目前工作进步与事业发展较好的形势,有一些同志有“小富即安”的思想,进取心不强;有些同志个人的私心、小单位的“私心”过重,个人情绪、班子团结和队伍工作积极性都受到一定影响。大兴实干之风,必须提高思想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树立实实在在干事的意识,一心想着做好本职工作。

必须有实实在在干事的工作作风。要说实话、真话,出实招,干实事。不能搭花架子、做表面文章,靠欺骗赢得“信任”、换得“政绩”。要重视调研工作,深入实践,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根据不同的条件、基础和水平,无论是贯彻上级精神,还是学习别人经验,都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岗位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开展工作,干出自己的特色来。要抓住重点、焦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党委、政府关注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伏下身去狠抓工作落实,真抓实干,把几件实事干好、干实,实行关键领域工作的关键突破。

第三,要大兴严细之风。

细节决定成败,严谨、细致开展工作才是成功之道。

党风廉政建设要做到“严细”。各级领导班子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贯彻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主动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对领导班子重大事项决策过程进行监督;对全体执法人员进行廉政档案管理,直属局班子成员向邀请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对象,以及所在局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年度述职述廉;重视信访举报工作,组织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依法依纪进行处理。总之,要通过严细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干部职工从思想上“不愿腐败”;通过严细的制度建设,从源头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使干部职工“不能腐败”;通过严厉惩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使干部职工“不敢腐败”。

法制建设要做到“严细”。继续强化行政审批改革和行政管理事项下放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对各种审批、审核事项,实行网上申报,减化办事程序,加强政务公开,实行“阳光政务”,接受社会监督。清理执法依据,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流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执法单位的法制监督,认真组织开展年度行政执法大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反《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的行政行为,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全面督导各单位提高办案质量,使质监执法工作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全系统内部管理要做到“严细”。加强系统内部的工作协调,完善执法监督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业务处室对相关技术机构的业务指导关系,明确省级技术机构对直属局技术所的业务指导关系,明确省级技术机构在直属局辖区开展工作是为直属局服务的关系,整合监管队伍资源,保证全系统执法监督工作步调一致,形成全系统监管合力。改变工作方式,建立健全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安全“四位一体”的联合执法工作方法,降低工作成本。

第四,要大兴学习之风。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和新的起点,巩固整改阶段的已有成果,保证立即整改的事项整改有效,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制定详细可行的整改措施,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要抓好党组理论中心组的学习,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同时加强对质监业务、质监法律法规、现代经济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增强理论修养。

完善全系统质监行政文化体系建设,在进一步弘扬“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质监行政精神的同时,把注重学习作为质监行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学习培训,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团队。

建立健全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学习机制,完善培训、学习制度,组织工作骨干到国内外进行专业培训,外派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在系统内实行干部上下挂职锻炼,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开展干部培训学习工作。对全体人员分批分专业集中进行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培训,更多地将培训课堂转移到执法现场、实验室,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在自学为主的基础上,多层次开展工作理论研讨,执法办案和检验检测技术比武等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对脱产学习、在职学习取得成绩的,给予一定补助和奖励,鼓励干部职工参与专业性继续教育。

(三)20**年要成为全省质监系统作贡献之年。

第一,要服务大局。

关键是强化服务意识,围绕海南经济发展,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质量兴省工作为总抓手,提高我省质量总体水平,扶持企业,服务海南发展大局。

一是以质量兴省工作为总抓手,大力提高我省质量总体水平。抓好质量兴省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各市县、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工作责任的落实,年中组织必要的检查。加强工业园区质量兴企工作,指导、督促工业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举行质量高层论坛,加强质量兴省工作的理论研讨。一定要写好两个报告,即产品质量状况报告和特种安全状况报告,及时向各级党委、政府报告质量安全形势,争取重视和关注,为各级领导层关于质量安全工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在实施名牌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进三大标准、大力推进三大认证的基础上,保证我省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扶企业渡过国际金融危机。要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在行政许可审批进入正常审查程序前,为企业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免费举行质量分析会;对企业违反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的行为,凡符合法定条件的,予以从轻、减轻、免除处罚;对企业的收费一律执行物价部门批准的最低标准。要对重大项目实行送质量技术政策法规上门、送技术标准上门、送检验检测上门、送行政审批上门等“四个送上门”服务制度。要开展“名牌共建”、“质量安全共建”活动,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共建工作计划,明确共建措施,认真组织落实,省局及时督促检查。要加强《海南标准化信息简报》、《wto―tbt/sps预警信息通报》的编辑工作,帮助指导出口企业突破出口目的地设置的技术壁垒,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要充分发挥质监系统技术机构在技术、标准、检测、信息以及人才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建立与企业间的信息服务“网上直通车”,扶持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工业产业开展研究开发,拉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升级。

第二,要强化监管。

一是扎实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进行重点产品专项整治。根据国家和省里的要求,结合海南实际,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抓好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围绕农业生产“稳粮、增收”的总体要求,以复混肥、磷肥为重点,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下乡行动;围绕规范市场、扩大内需,以消费者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家电下乡”相关产品专项打假活动;围绕节能减排,组织开展对高耗能产品、能源计量产品和能效标识的执法检查;围绕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对海南特色产品(如海干产品、椰子制品等)生产加工比较集中、存在质量安全问题较多的区域,集中开展整治工作。在专项整治工作过程中,建立完善明察暗访和举报奖励、执法督查、执法检查不合格企业整改等工作制度,加快12365投诉举报中心建设,完善责任落实、预警监控、快速反应、执法联动的执法打假机制。

二是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提高质量监管水平。围绕食品、日用消费品、建筑装修材料等产品,突出把好厂门,加大监督抽查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监督抽查的规范性,增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透明度,通过行政监管加科学预测,探索建立有效的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机制。严格执行公告、曝光、行政处罚、监督整改、缺陷产品召回等制度,强化后处理,提高监督抽查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三是构建长效机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完善小作坊退出市场制度、日常巡查制度、限定区域销售制度、对在食品中加入有毒有害物质群防群治制度等“四项制度”,确保生产环节食品质量安全;推行“加工一条街”、“龙头带动”、“联建化验室”等“三大模式”,扶持我省特色食品产业走向保障质量安全的健康发展轨道;建立食品安全预测、预防、预警等“三预机制”,把食品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四是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系建设,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组织体系、动态监管体系、安全责任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安全评价体系和长效监管体系,利用先进科技,创新监管技术和手段,在提高监管能力上有所突破;规范基层监察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加强监察与服务,继续深化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巩固扩大整治成果,继续保持特种设备无证生产查处率、制造与安装监督检验率100%,重点监控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100%,确保万台设备事故起数在0.74起以下,万台设备死亡人数在0.84人以下。

第三,要狠抓落实。

一是完善全系统质监行政文化体系建设。在进一步弘扬“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质监行政精神的同时,把狠抓落实作为质监行政文化的重要内容,培育出质监行政文化注重实际与实用的特性,解决质监工作中存在的不落实、不扎实问题。

二是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根据本次会议精神,结合省局制定的20**年工作要点,提出具体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工作进度、工作责任单位和人员。根据去年目标责任考核情况,集思广益,继续对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考核结果一定要真正体现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对工作不落实、任务不完成的,坚决按照责任追究制追究领导者、直接责任人各自的责任。

三是加强督办工作。必须把督办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一大重点,研究督办工作办法,完善督办工作程序,制定督办工作制度,通过督办工作保证全系统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形成狠抓工作落实的风气。

同志们,新的一年全省质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团结一致,奋发进取,结合质监工作实际,实实在在打基础、树形象、做贡献,真真正正抓质量、保增长、促发展,努力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为海南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稿

质量,关系着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关系着每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

讲话稿。

仅供参考。

同志们: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质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和全国质检工作会精神,回顾20xx年质量兴省战略实施情况,认真总结全省质监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的质监工作,以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推进质量兴省,服务绿色崛起,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质量保障。这次会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苏书记、省政府鹿省长作了重要批示,朱副省长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等一会还将作重要讲话,这都给我们莫大的鼓舞和鞭策,为我们做好质监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切实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是“”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起始之年。一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质监工作第一要义,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施质量兴省战略为总抓手,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实现了“”时期良好开局,为促进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实施质量兴省战略。

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协调力度,全面推进质量兴省工作,大力提升了全省质量总体水平,形成了“以质量兴省促质量提升,以质量提升促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开展了质量兴市工作,90%的县(市、区)开展了质量兴县工作。

1月17日,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质量兴省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各市、县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参加会议。会议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质量观”,扎实推进质量安全、名牌带动、标准提升、技术基础等十大工程,力争到20xx年,我省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质量水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全省质量兴省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是我省质量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为全省质量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对全省上下转变观念,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为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省质量兴省领导小组,由36个成员单位组成,同时明确省质监局承担质量兴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制定了《质量兴省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建立会议沟通、信息交流、检查考核、质量分析等工作制度。下发《20xx年质量兴省工作要点》,明确具体目标、主要措施、完成时限、牵头单位和配合部门。为检查全省质量兴省工作成果,专门下发《20xx年江西省质量兴省工作考核办法》,组成7个考核组,从“组织领导、工作措施、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6个方面,现场考核各地质量兴市工作,推动各地工作的落实。

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质量兴省工作。省农业厅开展了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等工作,省住建厅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强了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省商务厅组织“江西商品大集”等活动,省旅游局制定出台《导游人员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省环保厅开展生态示范创建质量提升年活动。省发改委、工信委、交通运输厅、卫生厅、水利厅、林业厅、工商局、地税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江西检验检疫局、南昌铁路局、省通信管理局、邮政管理局等部门按照部署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具有部门特色的质量兴省工作。

各地高度重视,扎实推进了质量兴省工作。11个设区市政府均下发质量兴市工。

作文。

件,召开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并将质量工作纳入“”规划,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体系,安排专项经费。其中,萍乡市从工业发展基金中拨付100万元作为质量兴市工作经费;赣州市安排60万元专项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9个设区市设立市长质量奖,南昌市奖励每家获奖单位60万元,九江市、鹰潭市各奖励30万元。

(二)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去年年初,我们推动省政府与国家质检总局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发挥质检工作服务保障作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合作备忘录》。一年来,围绕省部合作备忘录,细化目标任务,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扎实推进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一是服务产业经济发展有新成效。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编制完成《江西省标准化“”发展规划》。推动李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加入烟花国际标准推进工作组,筹建成立全国螺杆膨胀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特香型白酒标准化技术分委员会,正式成立智能建筑及电气节能、稀土、有色金属等14个省级标委会。启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赣州开发区成为全省首个“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开工建设光伏、铜产品和羽绒产品国家级质检中心。扎实推进体系认证与产品认证,新增质量管理体系等各类认证证书1005张,总数达8312张。全面推进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发布质量状况白皮书,为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服务生态经济发展有新成效。加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力度,新增“资溪白茶”等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总数达29个。发布《单季有机稻区红花草(紫云英)栽培技术规程》等25项省农业地方标准,启动建设第七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第五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42个。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等农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数量居全国前十。发布《婺源县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等服务业地方标准5项,启动首批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先后创建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井冈山、兴国将军园等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10个,先后制修订服务业地方标准、企业标准900余项。

三是服务节能减排有新成效。应对20xx年我省节能减排严峻形势,落实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有关要求,将标准化作为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加大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力度,及时发布《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江西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等7项节能减排地方标准,为全省生产企业、行业主管部门能源管理提供技术依据。积极开展能源计量,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测量管理体系,督促500户重点耗能企业合理配备、依法管理和正确使用能源计量器具,推进电力、建材等重点行业能源计量对标达标活动,对100余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计量专项监督检查。有序推进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完成418台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节约标准煤约300万吨。大力推进江西省节能产品认定工作,6个产品通过评审认定,目前总数达到16个。

(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己任,严格质量安全监管。

一年来,通过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严格质量安全监管,严肃监管工作纪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杜绝了系统性、行业性、区域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目前,全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82.04,位居全国第16位;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抽样合格率为86.5%,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市场经济秩序有效维护。围绕“双打”工作,开展食品、农资、建材等20余次专项打假行动,查办违法案件1万余起;开展乳制品、白酒、烟花爆竹等产品质量监督检查2342批次,切实做好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工作;强化检验工作质量监督检查,不断规范抽检行为,吉安市实行了“抽检分离”;始终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认真做好12365举报申诉处理工作,快速有效查处举报案件267起。开展集贸市场计量、商品包装计量、加油机计量、动态汽车衡计量等专项监督检查,开展计量惠民服务活动和“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活动,维护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加强认证监管,开展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严格规范认证市场。

食品生产质量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实行网格化区域监管责任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健全区域合作监管机制,与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及重庆市共同签署《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合作协议》,成为“泛珠大会”上政府间签署的唯一合作协议。严格市场准入,重新审核10家乳制品生产企业,有9家通过审查,1家被注销。全面核查食用油生产加工企业260家,开展“塑化剂”、“瘦肉精”、“地沟油”等11项专项整治及专项监督检查,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29488人次,检查生产企业13361家次,发现问题4017个,查办违法案件2058起,其中大案要案4起,移送公安2起;不断加强风险监测工作,抽检1838批次,合格率为99.51%,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特种设备安全态势平稳。推动省人大通过并实施《江西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坚持“抓基层、打基础、规范管理”工作主线,制定《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要求及评价》和《进一步规范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检测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使用管理标准化创建和监察检验机构内部管理规范化建设。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开展专项整治和“打非”行动,全年出动检查人员15566人次,拆除销毁隐患设备162台。一年来,全省特种设备安全保持了平稳态势,未发生特种设备较大以上事故,省局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假日质量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为确保第七届“泛珠”大会、“七城会”、第二届世界低碳经济大会等重大活动在我省顺利举行。我们认真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定点接待宾馆、比赛场馆、机场车站等重点场所特种设备;切实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对定点供应企业开展驻厂监督和产品批批抽检,南昌市在“七城会”期间还开展了押运工作,切实做到“3个100%”和“3个保障”,保证了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零事故。此外,各地在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期间,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监管工作。

(四)以名牌认定与品牌创建为平台,有效增强“江西制造”的影响力。

名牌产品,是市场形象的代表,是经济实力的象征。20xx年,我们大力推进名牌带动工程,有效提升我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

重启江西名牌产品认定工作。为充分发挥名牌产品的示范带动效益,根据《关于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江西名牌产品认定和保护办法》,重新开展江西名牌产品认定工作。为真正评选出代表江西形象的名牌产品,通过严格标准、严把程序、严控数量、严守纪律,对191家企业提交的207个申报产品进行符合性、完整性、专业性审查,并征求36个省质量兴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意见,省政府最终审定通过了103个名牌产品名单。为扩大名牌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省政府召开授牌大会,朱虹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20xx年江西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授牌,并在当日《江西日报》进行公告。

首次承担名优产品展示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我局承担第七届“泛珠大会”江西名优产品展示和商务合作洽谈活动的牵头任务。为把名优产品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充分展示江西新形象。我们坚持“突出江西特色”这一主题,精心组织筹备,加强协调配合,认真细致地做好了各项工作,实现了搭建布展到位、展示管理到位、立体宣传到位,确保名优产品展取得圆满成功,得到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等领导和嘉宾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也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效果。据统计,展示期间工业类参展企业经贸洽谈、签约654.8亿元。

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与检验检疫等部门联合组建工作机构,下发。

活动方案。

制定并严格按照《江西省建设“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考核细则》选择一批质量工作及品牌建设具备一定基础主导产业发展居于全国前列产业集中度高的产业聚集区、较成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4a以上等级的旅游区作为创建单位积极开展“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南康市家具产业聚集区、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成为全国首批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五)以发展提升年活动为重点,大力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

通过强化服务、强化能力、强化素质、强化廉政,不断提升机关效能,大力增强服务发展能力,发展提升年活动在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基础上,又取得了较好成绩。20xx年,省局被评为全省发展提升年活动先进单位和省直机关第八届文明单位。

一是强化服务。进一步完善首问负责、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与责任追究等制度;继续抓好“七帮助”、“八不罚”、“九免费”等服务措施的落实;大力推进行政许可网上审批工作,从6月1日起省局受理的行政许可和审批业务100%进入网上审批系统;建立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服务活动,宜春市围绕经济开发区及锂电产业发展,创新了质监服务举措,上饶市、新余市为高铁建设提供计量、特种设备检定服务,抚州市组建“质监服务工作队”,景德镇市开展“服务比特色,活动比实招,执法比形象”活动。一年来,全系统为重大产业项目上门服务1766次,减免收费2141.96万元。

二是强化能力。业务能力方面,研发“江西省标准信息平台管理系统”,新建25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加强认证监管机制、制度和机构建设。科技能力方面,推动地方政府出资建设技术机构,加快建设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产品检验能力进一步提升;钨与稀土国家级质检中心命名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锅炉运行能效指标远程监测系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完成政务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发展能力方面,科学编制全省质监事业发展“”规划,全面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加大对基层单位支持力度,提前一年完成为县级局配置质量安全监管用车的目标;加大干部交流挂职和竞争上岗力度,不断优化班子结构,提高班子战斗力和履职尽责能力。

三是强化素质。以推进法治质监建设为目标,加强法制监督,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增强了依法行政水平。在省法制办组织的全省优秀行政执法案卷评选中,我省质监系统有3个单位获奖。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以红色经典为主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利用各种艺术载体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大力推进质监文化建设,提高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先后举办领导干部公共管理知识、新录用人员等多层次的培训班,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年内引进1名博士后,公开招聘17名高学历人才,考录公务员及其他专业人员68名,进一步优化了人才队伍素质。科学设置并严格开展综合考核,综合运用考核结果,形成了“以考核促落实、以考核保成效”的工作局面。年内1人获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得人保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表彰的“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先进工作者”。

四是强化廉政。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八大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反腐倡廉建设呈现出新的良好态势。在全国质检系统行风建设检查中,国家质检总局对我省质监系统行风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局行风建设党组重视、措施得力、敢碰难点、成效显著。

在任务繁重、形势多变的情况下,我省质量兴省全面开展,质监工作卓有成效,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帮助的结果,也是全省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质量兴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省质监局党组,向所有关心支持江西质量事业发展及质监工作开展的有关领导和同志们及全省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质监工作第一要义,直面现实,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确立正确的工作思路,引领质监工作方向,确保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推进质量兴省、维护质量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成效。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进一步加深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一是必须坚持政府推动的原则。加强质量工作是提升水平、维护安全的重要内容,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支持,强力推动。二是必须坚持部门协作的原则。质量工作是经济社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综合性的基础工作,涉及诸多部门,需要大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三是必须坚持企业为主的原则。企业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主体。提升质量水平,最关键的是要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要通过各种措施,积极引导企业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督促企业履行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四是必须坚持社会参与的原则。做好质量工作,良好的社会氛围至关重要。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质量教育和培训,广泛开展宣传,切实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人人监督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质量兴省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还需不断拓展,科学的质量统计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二是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监管能力与水平亟需进一步提高。三是质监基础还很薄弱,业务水平、技术手段及基层局建设亟需进一步加强。四是队伍的思想观念和能力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新任务的需求,队伍整体素质亟需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20xx年质监工作目标与任务。

当前,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从国际看,欧债危机日益恶化,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履艰难,新兴经济体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际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明显加大。从国内看,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节能减排形势更加严峻。从省内看,我省经济发展形势整体向好,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多年高强度投入的效应正加速释放,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领效应进一步显现。但也要看到,当前我省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更加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和节能减排问题仍然突出,从企业来看,标准化水平不高,内部质量管理不严,品牌意识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够,企业质量责任主体意识不足,总之,企业质量工作基础薄弱、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要素成本进入上升期,实现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增加。

为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客观分析了新时期新阶段我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奋斗目标,要求强力推进质量兴省战略,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加速提升全省产业整体水平。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多次强调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今年伊始,苏书记和鹿省长对全省质监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省质监系统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国内外形势的基本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是实施“”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做好今年质监工作,对于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质监工作第一要义,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以深入推进质量兴省战略为总抓手,继续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进一步提升质量整体水平,努力维护质量安全,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质量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要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江西,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兴省。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首要在发展,根本靠发展。我们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力推进质量兴省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与水平。

进一步健全推进机制。要树立“大质量”观念,实现从提升产品质量向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的转变,向提升行业质量、产业质量和区域经济质量的转变。要健全“大质量”机制。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健全协调、检查、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将质量兴省工作目标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推行质量问题约谈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承担监管责任的质量责任体系。要营造“大质量”氛围。深入开展“质量月”等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特别是在《质量发展纲要》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后,要大力宣贯,抓好细化落实,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大质量工作氛围。

进一步抓好名牌创建。围绕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制订《江西名牌产品培育发展规划(20xx年-20xx年)》。严格按照《江西名牌产品认定和保护办法》,认定一批质量过硬、群众认可、市场竞争力强的江西名牌产品。探索制订江西名牌产品企业后续监管制度,督促企业持续追求质量、不断加强质量、努力提升质量,让江西名牌产品接受历史的检验。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名牌的违法行为,营造有利于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发展壮大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夯实质量基础。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大地方标准制修订步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优质农产品、服务业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地方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推动设立标准化专项资金,出台标准化成果奖励政策。深入推进民生计量,推动各级政府把民生计量列入各级政府的民生工程。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完善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规范计量检定/校准行为。加强认证监管,全面规范认证市场秩序;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开展管理体系认证与产品认证,试点开展节能产品、环保产品认证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强化各类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和能力验证,做好食品检验实验室资质认定转换工作,推进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探索建立认证抽查与质量监督抽查、实验室资质评定与实验室建设管理联动机制。

进一步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有关要求,加快健全质量诚信体系。积极构建质量信息交流平台,整合质量信用信息,加快推进质监、商检、商务、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质量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动,及时、准确、公正地记录和发布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的作用,大力促进质量诚信建设。继续认定表彰一批质量信用aaa级企业。建立企业质量失信惩戒机制,实行质量违法“黑名单”、失信企业市场退出等制度,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戒力度,着力解决“优不胜、劣不汰”的问题,努力营造注重质量、注重安全、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强化质量宏观管理。开展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将质量兴市、兴县、兴园工作引向深入。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区域性质量对比提升活动,加快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参与品牌价值评价和知名品牌创建工作,争取更多地方成为国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完善质量状况分析制度,全面开展质量状况分析,开展重点产品和重大质量事故调查分析,定期向各级政府提交分析报告,向有关部门、行业、企业通报,向社会发布。

(二)紧紧围绕建设和谐江西,毫不松懈抓好质量安全监管。

和谐社会,安全为先。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抓好质量安全监管,努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着力探索监管规律,掌握科学监管方法,不断构建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要按照“属地管理、分工负责、监管下移、强化基层”的原则,落实辖区打假责任制。要加大质量监督和后处理力度,建立监督抽查“抽检分离”与动态调整机制,对涉及健康安全、国计民生的重点产品加大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对合格率较低产品进行跟踪抽查。要推进分类监管,制定企业分类评定标准、操作办法和工作程序,推进实施差异化监管模式。要组织开展“利剑行动”,继续围绕老百姓关心的各类日用产品,开展专项打假行动,严厉查处食品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假冒农资、假劣建材、黑心棉。要探索建立“双打”长效机制,全面实施明察暗访、挂牌督办和稽查。

建议书。

等制度。要继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标准化创建和监察检验机构内部管理规范化建设。

加大质量安全问题整治力度。坚持“严”字当头,从严打击,严查彻办质量违法案件,严肃惩处制假违法分子、不负责任的企业和监管人员。要狠抓重点产品整治。把质量问题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产品作为重点,对乳制品、酒类、肉制品、食品添加剂等要开展综合治理,对涉及公共安全的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气瓶、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加大安全监察力度。要狠抓重点环节整治,督促企业严把质量关键控制点,严格落实质量控制、出厂检验、食品农产品认证标志备案等制度,建立健全以商品条码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手段的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问题产品可追溯;对监督抽查、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依法责令企业整改,问题严重的要停产整顿;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发证后续监管,对不能持续满足准入条件、整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坚决依法注销、吊销许可证。要狠抓重点区域整治。坚持“打、治、建”相结合,对质量问题较多的产品生产集聚区,组织开展区域集中整治,规范区域产业发展。

加大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力度。深入开展风险管理研究,全面分析产品风险、工作风险和队伍风险,下大力建立起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要加大对重要消费品、高风险产品的风险监测,着力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风险管理工作体系。要加强质量风险发生、传播、控制规律的研究,认真梳理质量安全风险源,抓好风险监测、研判、预警与处置,建立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要积极参与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协作网建设。要加快风险信息系统建设进度,规范信息报送渠道,尽快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标识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全系统各单位之间风险信息共通、共享、共用。要加大质量风险预警通报力度,做好风险防范准备,增强风险处置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紧紧围绕建设秀美江西,全力以赴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贯彻落实省政府与国家质检总局签署的《关于进一步发挥质检工作服务保障作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合作备忘录》,充分发挥市场准入、能源计量、节能监管等质监手段,着力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融合,切实把我省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加大力度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着力推动农业标准化,加快创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步伐,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引导和帮助我省企业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haccp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促进农业优化升级。推进稀土材料、led等领域的地方标准体系研究和制修订工作,抓好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导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充分运用生产许可、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手段,支持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促进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突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品牌,组织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促进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健康发展。

加大力度推进节能减排。严格国家产业政策,对违反产业政策规定的项目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坚决不予发证。加快节能减排地方标准研制,科学构建节能减排地方标准体系。全面推进江西省节能产品认定工作。指导高耗能企业完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推动能源计量中心建设,为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节能行业提供计量服务。积极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降耗工作,加快特种设备能效测试与评价技术能力建设,开展特种设备节能检测服务。加大执法力度,对实施能效标识管理的产品、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源计量器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企业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严厉查处违规行为,对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设备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非法生产活动要严厉打击。

三、加强质监建设,塑造廉洁高效形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质监部门任务越来越重,社会期望越来越高,加强质监系统自身建设丝毫不能放松。要继续加大法制质监、科技质监、和谐质监建设力度,特别是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集中整治干部作风突出问题,努力塑造廉洁高效的部门形象。

加强法制建设。扎实开展“六五”普法,举办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积极配合省人大、省政府有关部门,年内完成《江西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立项前期调研工作,加大对质监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力度。强化协调沟通,探索解决贯彻《行政强制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做好“两法”衔接有关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强化网上审批工作,组织行政许可窗口考核评比,继续做好非行政许可项目的清理和认可工作。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规范制作案卷文书,继续推行“说理式”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建立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制度,努力提高执法办案水平。

加强科技建设。不断探索技术机构建设新模式,争取设立陶瓷产品国家级质检中心建筑卫生陶瓷(宜春)分中心;按期完成羽绒、光伏、铜材国家级质检中心的筹建任务,并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加快江西省质监检测基地建设进度;按照《江西省质监“”科技发展规划》,严格审核省级技术机构建设项目;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基本要求》,推进技术机构能力建设达标活动,力争到年底80%的技术机构达到要求,加快形成以国家级、省级为龙头、设区市级为骨干、县级为补充的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创新科研激励机制,把科研攻关与一线执法、风险监测结合起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狠抓检验检测质量,严肃整顿弄虚作假、违反程序、降低质量、胁迫收费等违纪违规行为。全面完成“金质工程”一期计划,调研、启动“金质工程”二期项目。

加强队伍建设。学习、宣贯年内召开的党的会议精神,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探索建立“按程序选人、用制度选人”的用人机制,着力推进竞争性选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拓宽和畅通选人用人渠道,大胆选拔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到重要岗位上来。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快培养质监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青年人才。进一步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考核内容与标准,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稳妥做好体制调整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

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基层单位是全省质监工作履职与服务的基础。基层最艰苦,基层最困难,基层建设必须不断加强。要重点面向县级质监局,多方争取政策支持,努力解决基层面临的基础设施、执法装备以及人员素质等问题,特别要注意帮助欠发达地区基层局解决其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要集中全系统力量,大力推进基层能力建设达标工作,整体提升基层能力水平。要针对基层干部队伍现状,切实加强质监业务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增强业务能力,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认真开展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切实解决干部工作作风中的“庸、懒、散”,领导作风中的“假、浮、蛮”,为政不廉的“私、奢、贪”的问题。全面加强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和办案力度,切实防止发生多头执法、重复检查、随意抽样和乱罚款、乱收费等现象,坚决纠正和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甚至以权谋私、充当假冒伪劣产品“保护伞”的行为。

加强文化建设。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将质监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构筑具有时代特征和反映质监特色的江西质监文化体系。要完善制度建设,汇编并印发《质监文化手册》。要开展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青少年维权岗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大力开展质监形象建设,主动策划组织形象传播活动,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问题,不断提升质监部门形象。

同志们,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质监工作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拼搏,真抓实干,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扎实推进质量兴省,努力服务绿色崛起,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质量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同志们:

很高兴参加全省质监系统年度工作会议。今天来,主要是看望慰问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同时与大家共同谋划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和安排。过会儿,鹰忠同志要做。

工作报告。

具体部署今年工作有关内容会前我已看过我都赞同。借此机会我先谈两方面意见与同志们交流。

一、要充分肯定20xx年全省质监工作取得的成绩。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开局之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多,难事多,喜事也多。可以说我们顶住了压力,经受了考验,站在了引领发展的潮头。这一年,全省质监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以全面推进“三强一制造”建设为总目标,坚持抓发展与强质量并重、保安全与促改革并进、补短板与优服务并行,上下同欲,凝心聚力,积极作为,工作可圈可点。总的来看,有四点印象深刻:

一是扛起了“三强一制造”建设这面大旗。省委、省政府把“三强一制造”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之一,摆上了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的突出位置。省委财经领导小组专题听取标准化工作汇报,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听取“三强一制造”推进情况。省政府出台“三强”建设“十三五”规划,并召开推进大会,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去年国务院公布的质量考核结果显示,我省政府质量工作满意度居全国首位,质量建设工作已跃居全国第一方阵。我省获批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总数13家,位居全国第一;累计1571家企业获得省、市、县三级政府质量奖。特别是在“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方面,全省上下目标一致、协同发力,长效机制建设与阶段性工作都取得喜人成绩。成立了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组建了“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11个市均出台了“浙江制造”品牌培育的政策意见,确定“浙江制造”品牌试点县38个,培育行业91个、产品53个、企业422家。全年制定发布“浙江制造”标准120项,全部采用国际标准,覆盖了高端装备、消费品、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领域;44家企业获得77张认证证书,国际证书16张,“品”字“浙江制造”标识获得34个国家的认同。从一系列数据看,这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

二是打赢了g20峰会安全保障这场硬仗。全省上下把加强g20峰会服务和安全保障作为头等大事,实现了峰会的绝对安全。质监系统上下高度负责,方案细致全面,组织保障有力。通过96333应急平台建设、智慧监管等方式,创新方法,全力抓好核心区和重点区的重点特种设备实施保障性技术检验工作;深入开展以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最大限度消除事故隐患和问题,切实保障了g20杭州峰会特种设备,把牢了重点领域产品的“质量关”和民生产品“维稳关”,为g20杭州峰会的顺利召开贡献了“质监力量”。

三是抓住了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的先机。浙江是提出标准化战略的发源地和实践地。十多年来,全省上下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走出了特色鲜明的标准化发展道路。去年以来,按照省委夏宝龙书记提出的“标准化工作要引领我省治理模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的要求,我们在标准引领发展上重点发力。特别是全国首个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经国务院批准,成功落户浙江。这是件很有意义的大事,是新常态下提升我省发展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机遇,将为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树立了深化改革发展的好榜样。这几年质监系统上下改革力度大,并取得明显成效。如审批制度改革“五个零”、政事分开改革试点、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等等,都走在全国系统的前列。20xx年,在推进技术机构事企分离试点方面,省质安院和方圆检测集团公司分别揭牌,标志着我省深化技术机构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取得重大突破。在市县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方面,率先全国实行检验检测机构“1+x”市场准入机制,全面推行“先证后核”当场许可,推行“互联网+行政审批+标准化”审批模式。在检验检测能力和系统自身建设方面,国家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有了新突破,去年新增国家电子商务消费品、工业锅炉、风机等5个国家质检中心,现有检验检测项目和参数基本覆盖全省传统产业领域,为我省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可以说,20xx年全省质监工作成绩突出,收获满满,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全体与会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省质监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认真谋划实施好20xx年重点工作。

20xx年是全国、全省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一年,党的将隆重召开,我省也将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面对新的形势,全省质监系统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勇于担当,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打好“三强一制造”转型升级组合拳,抓好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

关于明年重点工作,鹰忠同志过会儿将作具体部署,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几方面重点工作,请同志们结合实际,认真思考和把握。

(一)要以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全面推进标准强省建设。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是国家赋予我省的又一项改革重任,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车俊代省长对此专门作出批示。我们要一定要不负重托,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走出一条以标准化引领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新路。一是要扎实开展改革试点。围绕改革试点方案确定的5大领域8个方面改革任务和第一阶段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家层面给予的政策红利,积极探索统一协调、运行高效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强化组织领导、支持政策、人才队伍等保障,确保改革试点建设方案落实落地、取得实效。二是要加快我省标准化重点领域改革。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浙江制造”、八大万亿产业培育等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标准化试点。建立特色小镇“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准入体系,实施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质量、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要完善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重点外贸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机制,加快“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建设。三是要全面实施“标准化+”行动计划,着力构建浙江制造、浙江环境等7大标准体系。建立我省主导产业与国际、国家标准化组织对接机制,推动我省企业为主制定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通过标准提档,破解产业层次不高、品牌影响不强等问题,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四是要实施一批可推广的全省重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大力建设环杭州湾制造业标准创新带、杭州电子商务标准示范区和湖州、丽水生态标准示范区;积极培育温台沿海产业标准创新带和宁波、舟山大宗商品物流标准示范区、义乌国际贸易标准示范区等。

(二)要以质量提升工程和质量示范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质量强省建设。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质量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质监部门作为质量建设的牵头部门,要扛起质量发展大旗,积极推动推动党委、政府把质量工作摆到中心位置,进一步突出质量工作牵头人角色。一要突出抓好重点领域的质量提升。要加快实施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全面推广制造业先进质量管理方式,支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不断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要围绕国家提出的10大消费品和浙江生产销售量大、有特色的生活消费品,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二要大力开展质量示范创建。围绕产品、工程、环境、服务四大领域,深入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等创建活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完善对各级政府的质量工作考核,建立发展质量分析通报制度。三要强化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技术基础支撑能力。大力提升公共检验检测平台能力,重点建设一批产业发展支撑急需的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支持环杭州湾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强特色小镇建设中公共检测技术平台的服务功能。助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大型检测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整合,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质量技术支撑平台。同时,要做好计量惠民工作,提高医疗设备强制检定合格率,深化对民用三表、安全用计量器具等的监管,为民生消费保驾护航。

(三)要以打造“浙江制造”品牌为抓手,全面推进品牌强省建设。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我们打造“浙江制造”品牌,就是振兴实体经济的具体行动。3年多来,这项工作成效逐步显现,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肯定。今后,这项工作要长期抓、抓长效,努力成为我省转型升级的典型示范。具体讲,一是要围绕我省八大万亿级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及g20杭州峰会定制产品和世界互联网大会展示产品等重点领域,抓紧编制今年“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要点,排出“浙江制造”标准研制计划表,扩大“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范围,公布第三批“浙江制造”试点县域名单,助推“浙江制造”各项工作顺利实施。二是要完善省政府质量奖、“浙江制造”品牌、浙江名牌等品牌建设梯度提升体系。培育一批品牌建设、标准研究、质量咨询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发挥“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作用,推动“浙江制造”认证国际互认。三是要加强“浙江制造”品牌制度建设。建立优秀工匠激励制度,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快义乌“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功能中心,推动“浙江制造”打入国际市场。强化“浙江制造”品牌保护,推进商标注册,鼓励有条件的“浙江制造”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加强“浙江制造”证后监管,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四是要全面推进“浙江制造”品牌推广工作。“浙江制造”是区域品牌,是政府推动打造的,政府有推广之责。要有专门人员、工作要求、资源保障、考核等,来大力推广“浙江制造”品牌。

(四)要以保安全优服务促发展为目标,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质监工作要坚持保安全、优服务、促发展的目标导向,深入推进质量监管体制改革,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激发市场活力,维护市场秩序。一是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继续清理、取消和下放生产许可和质量准入方面的行政审批事项。要精准合理放权,加强指导,增强基层承接能力,确保放权事项基层接得住、管得好。二是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市场机制优化监管。要建立完善全过程、可追溯质量监管体系,鼓励企业运用物联网技术,建设重点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推进各类追溯信息互通共享。要构建质量诚信体系,完善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完善质量信息披露制度,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加大对质量失信惩戒力度,让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三是要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始终保持打假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专项行动,对群众反映强烈、关系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点消费品等突出问题,要重点监管,重拳出击,坚守底线,决不手软。要加强电梯、锅炉、高压容器等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与监管,坚决防止发生电梯伤人等事故。四是要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质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估。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提升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质监系统身处市场监管和政务服务的第一线,与市场主体接触密切,党风政风建设尤为重要。要按照从严治党总要求,从严加强质监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特别是在座各位,大部分都是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承担着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主体责任。一方面,自身要做干事担当、干净自律的模范,突出干字当头、勇于担责、干出实绩,严守纪律红线。另一方面,要管好队伍、带好人,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做到管业务与抓队伍相统一,确保在推动质监事业发展的同时,实现干部队伍健康成长。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去年的工作,部署今年的任务。刚才,水旺同志代表局党组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讲得非常全面,我完全同意,大家回去后要认真抓好落实。会议还表彰了近两年来在全省质监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并通过你们和在座各位向全省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对大家付出艰辛所作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xx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xx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认真学习xx大报告,深入贯彻xx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xx大的灵魂。质监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工作中就是要坚持质量振兴、以质取胜的发展战略,做到从源头上抓起,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的提高,发挥标准、计量、质量认证等技术优势,为企业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服好务。并通过打假治劣、扶优扶强,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服务。

xx大报告指出,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质监工作是确保经济正常有序运转、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近年来,我省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致,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认真履行了质量技术监督职责。全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省局党组的领导下,切实转变职能,依法行政,狠抓源头、严格把关、深入打假、确保安全,为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二是初步建立了比较有效的质监工作制度。全省质监部门按照朱镕基提出的“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的要求,努力从源头上抓质量,初步建立了包括企业自律、产品质量市场准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联合打假、强制性产品认证、推行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强化计量监督等质监工作制度,有效推动了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三是有效服务经济的水平明显提高。质监部门在抓好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特种设备专项普查整治的同时,积极开展食品、农资、建材、化学危险品等专项整治,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质监部门大力实施“质量振兴”战略和名牌战略,从“帮”、“扶”入手,热情为企业服务,加快建立完善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的服务体系,积极扶优扶强,并通过广泛开展振兴产品质量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四是队伍建设和行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基层建设、技术机构和人员素质建设普遍得到加强,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有所提高,树立了比较好的部门形象。

党的xx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省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对建设经济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到20xx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xx年翻一番,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xx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上述宏伟目标,对质监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质监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具体说来:一是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努力为企业服好务,为政府、为老百姓把好关。二是不能满足现状,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差距,正视不足,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三是不能坐视等待,面对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要做到不回避、不后退、不依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解决和克服。四是要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通过深化改革,逐步解决工作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我相信,在xx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指引下,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在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就一定能把我省质监工作不断推上新的台阶,实现新的发展。

今年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任务,概括起来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一条主线”;落实“两项责任”,统筹好“两个扇面”;坚持“三个不变”,建设好“三个体系”;抓好“四个转变”,开拓“四个方面市场”;实现“五个方面的目标”;抓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这个概括很准确,很全面,我完全赞成,大家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一)坚持质量振兴,推动我省产品、服务质量上新台阶。产品、服务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科技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质量是生命线,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坚持质量振兴,坚持不懈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建设质量强省,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实现经济强省目标,增强我省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要按照《质量振兴纲要》要求,在全省继续推进“质量兴市”、“质量兴企”活动,大力宣传质量法规,增强质量法制观念,强化质量管理意识,促进产品服务质量水平的提高。抓好源头,把好厂门,是质监部门抓质量最重要的工作,要把好企业开业关,第一,要从生产许可证入手,建立一整套生产许可证申请、审查、发证、监管等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和机制。对关系人民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影响国计民生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产品、列入生产许可证目录管理的产品,必须实行严格的开业审查制度。对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无产品执行标准,不能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的企业,决不能允许其开业生产。第二,要加大对无证生产企业的查处力度,加强对已取证企业的监督管理,促使企业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第三,要把好产品的出厂关,确保进入流通领域产品的质量。要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管和对产品的质量监督,扩大抽查的覆盖面和抽查频率,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监管和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力度,通过监督抽查等手段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有效监管。对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要认真做好处理工作,该整改的要责令整改,该停产整顿的要停产整顿,该强制收回的要强制收回。要真正体现政府对产品质量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刚才,水旺局长在工作报告中说,今年要全面开展企业质量状况普查,我认为这项工作很有必要、很有意义。质监部门只有全面掌握企业的质量状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和帮扶。

要紧紧围绕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全面加强标准化、计量、质量认证等技术基础工作,特别是要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的步伐,要瞄准国际标准,尤其是国外的先进标准,指导和督促企业提高标准水平。标准化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基础工作,各行各业的提升都离不开它,我们要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为主、国际接轨”的方针,进一步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力度。只有标准跟上去了,企业的竞争力才能提升,产品才能叫得响,打得出去。

(二)大力推进名牌带动战略,加快创建我省著名品牌。“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是对中国企业的殷切期望和战略号召。xx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省九次党代会提出,我省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用创建名牌来带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培育、创造和评定名牌的过程,可以促进企业、质量、技术、管理、营销以及社会信用等各方面上水平,促进企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创新,对我省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名牌评定工作是质监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定要在联席会议制度下,协调有关部门,广泛发动企业积极参与,公平公开公正,依法依规,积极主动把它做好,使我省尽快涌现更多的中国、世界的著名品牌和跨国公司来。

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经市政府领导同意,今天召开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质监工作会议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xx年质监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质量兴市及质监工作。市领导非常重视质监工作,高勤副市长继去年底主持召开质量兴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后,今天又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下面,我代表市局党组将有关工作予以汇报,请各位领导和同志批评指正。

一、正确估价成绩,科学判断形势,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xx年,在市委、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系统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牢牢把握源头质量监管这条主线,积极探索质量兴市工作新方法,突出工作重点,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不断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去年,新增湖北名牌13个;“房县黑木耳”、“武当蜜桔”、“竹山绿松石”、“竹溪贡米”获得国家地理标产品保护,数量名列全省第一位;马头山羊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实现了我市国家标准零突破;国家载重汽车及零部件检验中心(十堰)正式启动建设,湖北绿松石质量检验中心前期建设工作已基本就绪。

(一)质量兴市工作全面开展。一是质量兴市责任得到加强。年初召开了全市质量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质量兴市工作,市政府与各县市签订了目标。

责任书。

五县一市两区全面启动质量兴市工作质量兴市面达100%。二是质量兴市内容非常丰富。建立了局际联系会议制度制订了名牌产品奖励办法开辟质量兴市大讲坛向企业发放质量工作联系卡开避服务重点企业绿色通道。三是质量兴市机制日趋完善。市政府召开第41次常务会议听取质量工作汇报研究质量兴市决定成立了领导小组张嗣义市长任组长、高勤副市长任副组长为我局解决检验经费5万元。10月28日省质监局与市政府签署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促进质量兴市工作发展合作备忘录建立了市政府与省质监局战略合作机制。市县两级政府对名牌工作进行了奖励丹江口市政府拿出20万元重奖“丹江口翘嘴鲌”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有功单位和获得省名牌的企业郧县、房县也分别给予获得省名牌的企业5万和3万的奖励竹溪县拿出48万元对11家企业进行表彰。四是质量兴市成效非常明显。有2家企业申报省政府长江质量奖13个产品获得省名牌。

(二)服务大局工作富有成效。一是开展千名干部进百企活动,服务工业促发展见实效。出台了包括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限、减免检测费用等在内的40条服务企业促发展的具体措施,张嗣义市长在千人大会上对此予以表扬,并被市委内参全文刊发供全市学习借鉴。目前,已为300余家企业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减免相关费用20余万元。二是开展汽车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支柱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见实效。对99家汽车生产(改装)企业和137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实施了执法检查,对其中39家整车生产企业、19家改装企业、20家销售企业存在的超标装配汽车和未经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擅自出厂、销售汽车产品的违法行为,实施了立案查处,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78份。对其中11家冒用他人厂名厂址、10家冒用质量认证标志、8家未经认证生产强制性认证产品、3家无证生产许可证目录内产品、69家未经检验产品签发合格证的企业,依法给予了立案查处。

(三)产品质量水平整体提高。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网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过程监管链条,实现全过程监管。同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分别签订了“产品质量责任书”和“产品质量。

承诺书。

”。有针对性地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涉及酱油、食醋、白酒、面粉、豆制品、食用油、糕点、酱腌菜、乳制品、肉制品等10类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全年累计完成各类检验任务8897个批次,同比增长18.6%,完成定期监督计划729个批次,684批次合格,合格率达93.8%,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

(四)民生计量效果日益凸显。对加油站、集贸市场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拉网式检查,共检查加油站127家,加油机309台,检查集贸市场20家。对酒、奶制品、袋装大米、食用油、水泥、月饼等29家生产企业的38个批次产品进行了净含量监督检查,合格率达93%。对20家建筑施工单位的三千多套住房“四表”进行了安装使用前的首次强制检定计量专项检查,对13家计量建标单位77项标准进行复查考核,对12家企业进行了计量合格确认,检定计量器具17141台件,其中强检计量器具6537件。

(五)标准化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强化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竹溪种猪养殖、郧县木瓜、竹山烤烟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丹江口水产养殖、竹山烤烟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房县茶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评审验收。强化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武当山风景区旅游服务规范》、《金神农香料烟质量要求》等10项标准列入了湖北地方标准项目计划。制定发布了《十堰市“农家乐”休闲旅游服务规范》、《武当山风景区。

解说词。

基本要求》等10项地方标准。强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组织“竹山绿松石”、“武当蜜桔”、“竹溪贡米”、“郧阳木瓜”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强化企业标准长效动态管理,做好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及执行标准注册登记等基础性工作。全市共受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406项,企业标准复审361项,办理产品执行标准证书502个,办理采标认可7项,采标标志5项,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单位共同起草制定的热交换器用复合铝合金焊管的国家标准已完成初步评审并上报国家标准委。

(六)两个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创新管理体制,在不增加人员情况下,新增张湾和茅箭两个监管分局,实施区域监管责任制,新建立企业质量档案1014家。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共出动监管、执法人员1022人次,对283家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规定进行了自查自纠并全部备案。全市40家企业的46个产品获得生产许可证,累计195家食品企业取得了236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面,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宣传教育”三项行动为抓手,努力探索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排查与治理长效机制,全年共检验特种设备5041台,压力管道6.2万米,液化石油气钢瓶80000只,工业气瓶1697只,安全阀校验800多只,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690多家,发现特种设备隐患1441件,当年完成整改1208项,隐患整改率达84%。

(七)能力建设迈出新步伐。启动建设国家商用车及零部件检验中心,市政府划拨的150亩土地已平整,基本达到三通一平要求,资金筹措达成初步协议。湖北绿松石检验中心建设省局已经批准立项,40万启动资金拨付到位,1000平米办公用房已改造完毕。郧西县质监局、丹江质监局综合检测楼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全市系统添置食品等各类检验设备达200万元。全年全市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差错率控制在2‰以下,无质量报告纠纷。

(八)学习实践取得好成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真正达到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工作上水平的目的。一是统一了全市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增强凝聚力。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明确了质监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对质监的新需求和新期待,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发现了不足,找准了影响和制约质监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真实地征求到当前影响和制约质监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增强了做好今后工作的针对性。三是明确了方向,确定了质监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四是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市质监局获得了全市文明单位、综治先进单位,全省安全生产红旗单位,郧县质监局和市特检所获得了全市文明单位,郧西县质监局、竹山县质监局、房县质监局实现了服务与业务发展的双丰收,丹江和竹溪县质监局在名牌争创等方面探索出有益的途径和做法,市质检所、特检所、计量所把业务工作向外省市进行了拓展延伸。

取得的各项成绩得益于市委政府和省质监局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部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深表感谢!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差距,比如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存在薄弱环节,城乡结合部、小作坊仍需下大力气整治;检测检验能力仍需提高,检不了、检不快等问题急需解决,服务汽车支柱产业的检测中心建设步伐仍然不快;在队伍建设、行风建设等方面仍需加强,少数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能力缺乏、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还较严重。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新形势、采取新措施,全面彻底地解决。

20xx年,尽管我们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存在着很多挑战,但我们的形势依然喜人,机遇仍然很多。国家继续加大投资刺激消费政策,给十堰带来了很多重大的民生工程,一个机场、两个码头、三条铁路、四条高速公路、五个专题类项目、六个水电站以及天然气、热电厂等重大项目建设,是我们发挥质量安全把关作用的新战场。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全力建设商用车及汽车配件检测中心,是我们作好质量工作的坚强后盾。各县市区政府把质量工作纳入年度目标予以考核,强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名牌争创工作,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加大对检测中心的建设投入力度,是我们做好质量工作的强大动力。我们坚信,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全市质监系统一定有能力、有信心、有决心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二、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提高服务经济大局的有效性。

今年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质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一面旗帜(质量兴市),办好两件实事(改善基层办公条件、激发系统整体活力),建设三个中心(湖北商用车及零部件检验中心、湖北省绿松石产品检验中心、鄂西北节能产品检验中心),加快四个发展(产品质量、两大安全、民生计量、标准战略),实现五大目标(活力质监、文明质监、务实质监、清廉质监、和谐质监),为十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深入推进质量兴市工作。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的重大政治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质量工作非常重视。曾强调:“如果增长粗放和产品质量不高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总有一天会引发系统性经济风险,甚至会引发信用危机和社会动荡,反过来影响发展进程。我们必须警醒,痛下决心加快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基于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形势,20xx年4月份,省委、省政府高调作出了《关于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决定》,从推动湖北科学发展和构建“两型社会”全局的高度,对质量兴省战略进行了全面谋划和总体布局,省委将“质量兴省战略”列为省委中心学习组学习课题,李鸿忠省长亲自出任了省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明确了31个厅局(委、办)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工作职责,确定了开展长江质量奖评定活动。去年,市政府出台了十堰市质量兴市战略决定,张市长亲任组长,高市长挂率指挥,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目前,我市的质量兴市工作正呈现出力度加大、步伐加快、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质量兴县市覆盖面已达100%。但我们的工作仍然不平衡,抓手不多,思路还不开阔,重点还不突出。今年的质量兴市工作重点抓好“六个一”:一是抓好一次调研。紧紧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一统三分战略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大局工作思考质量工作的突破口,围绕双亿工程、工业园区和新农村建设寻找质量工作的切入点,调整质量工作思路,使得质量兴市工作贴近十堰实际、符合各地实际、满足群众需求。二是抓好一个规划。探索宏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为市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借助社会智力资源和各成员单位职能资源,发布十堰质量状况白皮书,为招商引资服务。结合规划制定质量振兴规划,内容既体现质量兴省战略决定的规定动作,又要有适合自己发展的自选动作。三是抓好一个体系。即质量兴市组织领导体系,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建立局际联系会议制度,进一步调整完善各项工程办公室,定时开好协调会,形成合力抓好工作。四是抓好一套制度。建立实施质量兴市工作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将质量振兴纳入到地方政府和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五是抓好一个考核。结合质量兴省八大工程,制定十堰市质量兴市子项工程图,分解到各责任部门,加强督办落实。六是抓好一个奖项。注重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培育,重点申报省政府长江质量奖,争取实现零突破。全面培育湖北省名牌,确保10个产品获得湖北省名牌。启动武当质量奖评比工作,开展十堰市名牌产品评价活动。同时,要做好质量兴市的各项基础工作,加强与省局和各责任部门信息沟通,建立基础档案,提高质量兴市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以建设省级商用车及零部件检验中心为重点服务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检测检验机构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的有力保障,是政府抓好市场监管、提高区域产品竞争力、赢得招商优势的重要平台。在当前省政府建立汽车长廊战略部署下,武汉、襄樊、随州等地把汽车检验中心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我市商用车检验中心建设形势逼人,显得十分必要。实现这个目标,既可以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又可以为进一步巩固十堰汽车城地位、规范市场秩序、做强做大汽车支柱产业提供坚强保障。经过几年的努力,国家质检总局、省政府、市政府和省质监局对我市建立商用车及零部件检验中心给予大力支持,市政府已划拔了150亩土地,市局与城市投资公司在合作建设上已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今年,我们将组织优势人员、集中主要精力,在规划设计、土地平整、资金筹措上加快步伐,力争主体建筑初具规模,设备招标和人员培训取得初步成果。在建设好商用车及零部件检验中心的同时,根据本市产业特点和优势,建设完成湖北省绿松石检测中心,起动建设湖北省节能产品检测中心、鄂西北农产品及食品检测中心、黄姜产品检测中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各县市要结合产业集群实际,及时调整完善检测机构,变更检验项目。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业务工作发展。一是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及早下发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合理确定各类产品的抽查频次和覆盖范围,提升监督抽查有效性、科学性、可比性。做好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加强后处理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强化企业后处理整改效果,抽查走访企业,了解后处理开展的实际情况,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加强监督抽查信息运用,坚持多种形式的抽检结果发布通报制度,每半年向市政府提交一次质量分析报告,每季度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通报,增强重要节日的消费引导效果。抓好全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重点做好新十二类工业产品的申报、受理工作,及时更新全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动态信息。加强对全市检验技术机构的监管,探索对机动车检验技术机构日常监管的有效措施。加大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查处买证、卖证等虚假认证及假冒认证标志的违法行为,净化认证市场。制定《十堰市产品质量安全。

应急预案。

》,建立紧急质量事故专家库,提高我市对突发质量事故的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化解和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二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格市场准入,严格发证标准,统一核查尺度,提高审核员能力和监管人员的水平。做好年审及证后监管工作,全面开展获证企业年度审查、定期巡查、监督检查、风险监控、年度审验等各项工作。重新核定各监管区域、监管对象及“监管三员”,加大区域监管力度和企业建档工作力度,层层签订责任状。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档案库为基础,以行政许可和区域监管为手段,以“小作坊改造升级”和“骨干企业绿色服务通道”为服务模块,结合风险评估和监控、监督检查等信息源,分期完成全市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建设。继续开展“千家食品小作坊改造升级”计划,完成70家小作坊升级改造计划,推进全市食品产业上档升级。认真做好小作坊卫生条件现场核查告知工作。开展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定期发布食品质量安全预警信息,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三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建立特种设备分类管理制度,对重大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实行责任到人按期督办责任制。完善动态监管网建设,实现系统内的资源共享。严格排查隐患,力争特种设备定检率达到100%。重点做好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监察,确保不发生事故。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继续开展特种设备节能降耗工作。实施特种设备施工单位评审登记制度,严格控制不符合条件安装、维修、改造单位流入我市特种设备施工市场。提高特种设备检验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质量,提升培训质量。

四是抓好民生计量工作。开展“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示范点创建活动,以集贸市场、加油站、商店、餐饮业、眼镜店和医院为重点,积极培育一批诚信计量示范样板单位,为老百姓创造良好的商业服务业计量环境。开展电能表、水表、燃气表、热能表强制检定督导工作。强化商品量计量监管工作,完成国家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专项监督抽查,为消费者创造放心购物计量环境。组织开展全市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档案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加强涉及安全领域的计量器具监督,加强汽车安检线和汽车维修业在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和监督管理,组织开展机动车测速仪和呼出气体酒精探测器的强制检定工作,提高医疗卫生领域在用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和检定合格率。加强能源计量建设,推动重点耗能企业配齐能源计量器具,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提高节能减排工作水平。同时,加强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和社会公用计量基准体系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建立健全计量检测体系。

五是实施“标准创新”战略。加快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步伐,延伸和拓展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领域,加快我市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步伐,造就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的标准体系模型,实现地方标准从巩固传统领域向研究新型领域的转变。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按照“一统三分”的发展规划,围绕我市现代农业建设,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大力推进种猪、水产养殖和木瓜、烤烟种植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确保这些示范区年底顺利通过验收。全力打造“武当道茶”品牌,会同市农业局制定“武当道茶”的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进一步完善金神农香料烟标准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模式,为提高种烟经济效益,稳定产区质量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着力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武当山旅游景区和农家乐休闲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的标准体系,积极开展“标准提升服务质量行动”,提高武当山和十堰农家乐休闲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十堰早日成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全面推进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加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宣传力度,依法加强对获准使用专用标志企业的保护和监督力度。

(四)努力改善办公条件理顺工作职能。受历史和体制影响,质监部门办公条件普遍不优,我市表现尤为突出,在全省20个无办公用房的基层局中,我市就有3个。在市局党组的积极争取下,省局党组十分关注十堰质监系统的发展,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特别厚爱,我市丹江、竹溪、郧西三个局的办公用房建设全部纳入省发改委立项范围,给予三百余万元的资金支持。市局党组对基层局的支持是一贯的,将给予力所能及的资金支持。希望各县市局抓紧建设,争取在年内丹江和郧西县局综合检测楼投入使用,竹溪县局综合检测楼动工建设,其他各县局在检验检测设备上加大投入,切实解决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检得慢等问题。同时,我们将整合系统内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服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上争取更大的作为。重点在执法与服务上作出新探索,调整充实基层监管力量,更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职能,创新工作方式。要树立在服务中监管、在服务中执法的新理念,切实抓好以服务促进检验工作开展、以服务促进标准、计量、质量业务工作发展。要通过努力工作,让当地政府满意、企业满意、群众满意。

(五)坚持以人为本全力维护稳定。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保障,稳定才能发展。今年,我们要切实维护两个稳定。一是维护系统内部稳定。省政府对质监系统的三定方案定了,这只是大盘子,我们的人员身份问题、历史所办企业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有少部分人员还在上访。个别地方和单位在执法与收费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在内部管理上有待进一步理顺。有些单位处在艰苦创业的关键时期,发展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仍是一对常有的矛盾,有时还有激化的可能。各单位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把维护稳定做为第一责任,绝不能因为一时的不稳定让改革发展的成果付诸东流。二是要为全市稳定做好工作。主要是结合部门职能确保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抓好安全生产,把综合治理工作做深做细,确保一方平安,争创平安单位,和谐社区和文明门栋。要通过规范执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证群众放心消费。加大打假治劣力度,以食品、农资、建材、汽配等产品为重点,抓好生产加工、销售经营、仓储物流三个环节开展专项执法,达到查处一类产品,规范一个市场的目的。要拓展执法领域,向供电、通讯、石油、供水、供气、供暖等垄断服务行业进行执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12345”市长热线和“12365”投诉平台建设,搭建公众维权平台。

(六)狠抓党风建设巩固发展成果。总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将党风廉政建设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责任上移。具体要求是五抓:一抓组织领导。各单位一把手要坚持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二抓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三抓制度建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离任审计等制度。四抓监督检查。以“制权、管钱、用人”为重点,加强对人财物重要岗位的监督。纪检监察干部要参与人事考核、财务审计等工作。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对服务窗口和一线执法人员、检验检测人员的监督。采取走访企业和行政相对人、问卷调查等形式,自觉接受社会民主监督。五抓行风建设。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积极参加行风热线,深入基层、企业征求行政相对人意见和建议。组织开展十佳标兵评比活动,积极争创文明科室、文明家庭、文明单位。

三、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增强战斗力、凝聚力和执行力。

今年的工作目标非常明确,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是采取硬措施结硬帐的关键时期。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激活方方面面的工作热情,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是各级局、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必须善始善终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工作千头万绪,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多。希望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升做好质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力度加大、工作机制健全。市局将实行重点工作挂牌督办制度,每个领导负责一个重点项目、挂帅一项重点工作。希望各单位认真履行职责,“一把手”要亲自抓,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分管领导要切实抓好组织协调,保证各项任务的落实,各责任部门要真正负起责任,形成合力,扎实推进,确保全市系统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要进一步完善推进机制,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原则,对工作做的好的单位早发现早总结早推广,以点、线上的突破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

(二)严格考核兑现。刚才,我们对去年工作进行了考核兑现,对先进单位予以表彰。今年我们考核只能加强,不能松懈。要在考核的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上下功夫。今年的考核细则我们做了充分的调研论证,基本上覆盖了主要业务工作,也体现了工作重点。考核的方式方法更灵活更全面,在注重行政效益的同时综合考虑社会效益。考核文件会上将下发,请各单位负责人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吃透各项工作实质,以适当的方式向全体干部职工予以传达贯彻,让每名领导知道自己抓什么,每名干部知道自己做什么,如何做。

(三)加大督办检查。市局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工作落实执行力度。市局科室要带头,做到工作年有部署,月有计划,周有安排小结,日有日志,做到任务到人,明确时限要求。市局已经建立对各单位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平时要加强对执行情况的检查,对一些重点工作,督办室加强督办,把落实情况记录在册;对一些容易出问题的领域、地方,市局监察室将组织暗访检查,结果通报。年终,考核组要对照任务严格检查,市局各科室要给各地报一个明白帐,明明白白地再评先进。对工作好的,及时总结推广经验,进行奖励;对个别地方工作长期上不去,老出问题的将直接与一把手通报情况,采取一定的惩处措施。

同志们,20xx年是全市质监系统发展的关键一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下团结,求实创新,艰苦奋斗,全面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

页,当前第。

3

1

2

3

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质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和全国质检工作会精神,回顾20xx年质量兴省战略实施情况,认真总结全省质监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的质监工作,以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推进质量兴省,服务绿色崛起,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质量保障。这次会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苏书记、省政府鹿省长作了重要批示,朱副省长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等一会还将作重要讲话,这都给我们莫大的鼓舞和鞭策,为我们做好质监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切实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是“”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起始之年。一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质监工作第一要义,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施质量兴省战略为总抓手,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实现了“”时期良好开局,为促进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实施质量兴省战略。

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协调力度,全面推进质量兴省工作,大力提升了全省质量总体水平,形成了“以质量兴省促质量提升,以质量提升促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开展了质量兴市工作,90%的县(市、区)开展了质量兴县工作。

1月17日,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质量兴省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各市、县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参加会议。会议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质量观”,扎实推进质量安全、名牌带动、标准提升、技术基础等十大工程,力争到20xx年,我省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质量水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全省质量兴省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是我省质量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为全省质量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对全省上下转变观念,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为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省质量兴省领导小组,由36个成员单位组成,同时明确省质监局承担质量兴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制定了《质量兴省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建立会议沟通、信息交流、检查考核、质量分析等工作制度。下发《20xx年质量兴省工作要点》,明确具体目标、主要措施、完成时限、牵头单位和配合部门。为检查全省质量兴省工作成果,专门下发《20xx年江西省质量兴省工作考核办法》,组成7个考核组,从“组织领导、工作措施、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6个方面,现场考核各地质量兴市工作,推动各地工作的落实。

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质量兴省工作。省农业厅开展了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等工作,省住建厅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强了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省商务厅组织“江西商品大集”等活动,省旅游局制定出台《导游人员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省环保厅开展生态示范创建质量提升年活动。省发改委、工信委、交通运输厅、卫生厅、水利厅、林业厅、工商局、地税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江西检验检疫局、南昌铁路局、省通信管理局、邮政管理局等部门按照部署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具有部门特色的质量兴省工作。

各地高度重视,扎实推进了质量兴省工作。11个设区市政府均下发质量兴市工作文件,召开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并将质量工作纳入“”规划,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体系,安排专项经费。其中,萍乡市从工业发展基金中拨付100万元作为质量兴市工作经费;赣州市安排60万元专项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9个设区市设立市长质量奖,南昌市奖励每家获奖单位60万元,九江市、鹰潭市各奖励30万元。

(二)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去年年初,我们推动省政府与国家质检总局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发挥质检工作服务保障作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合作备忘录》。一年来,围绕省部合作备忘录,细化目标任务,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扎实推进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一是服务产业经济发展有新成效。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编制完成《江西省标准化“”发展规划》。推动李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加入烟花国际标准推进工作组,筹建成立全国螺杆膨胀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特香型白酒标准化技术分委员会,正式成立智能建筑及电气节能、稀土、有色金属等14个省级标委会。启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赣州开发区成为全省首个“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开工建设光伏、铜产品和羽绒产品国家级质检中心。扎实推进体系认证与产品认证,新增质量管理体系等各类认证证书1005张,总数达8312张。全面推进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发布质量状况白皮书,为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服务生态经济发展有新成效。加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力度,新增“资溪白茶”等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总数达29个。发布《单季有机稻区红花草(紫云英)栽培技术规程》等25项省农业地方标准,启动建设第七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第五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42个。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等农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数量居全国前十。发布《婺源县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等服务业地方标准5项,启动首批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先后创建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井冈山、兴国将军园等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10个,先后制修订服务业地方标准、企业标准900余项。

三是服务节能减排有新成效。应对20xx年我省节能减排严峻形势,落实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有关要求,将标准化作为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加大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力度,及时发布《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江西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等7项节能减排地方标准,为全省生产企业、行业主管部门能源管理提供技术依据。积极开展能源计量,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测量管理体系,督促500户重点耗能企业合理配备、依法管理和正确使用能源计量器具,推进电力、建材等重点行业能源计量对标达标活动,对100余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计量专项监督检查。有序推进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完成418台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节约标准煤约300万吨。大力推进江西省节能产品认定工作,6个产品通过评审认定,目前总数达到16个。

(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己任,严格质量安全监管。

一年来,通过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严格质量安全监管,严肃监管工作纪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杜绝了系统性、行业性、区域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目前,全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82.04,位居全国第16位;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抽样合格率为86.5%,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市场经济秩序有效维护。围绕“双打”工作,开展食品、农资、建材等20余次专项打假行动,查办违法案件1万余起;开展乳制品、白酒、烟花爆竹等产品质量监督检查2342批次,切实做好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工作;强化检验工作质量监督检查,不断规范抽检行为,吉安市实行了“抽检分离”;始终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认真做好12365举报申诉处理工作,快速有效查处举报案件267起。开展集贸市场计量、商品包装计量、加油机计量、动态汽车衡计量等专项监督检查,开展计量惠民服务活动和“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活动,维护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加强认证监管,开展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严格规范认证市场。

食品生产质量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实行网格化区域监管责任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健全区域合作监管机制,与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及重庆市共同签署《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合作协议》,成为“泛珠大会”上政府间签署的唯一合作协议。严格市场准入,重新审核10家乳制品生产企业,有9家通过审查,1家被注销。全面核查食用油生产加工企业260家,开展“塑化剂”、“瘦肉精”、“地沟油”等11项专项整治及专项监督检查,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29488人次,检查生产企业13361家次,发现问题4017个,查办违法案件2058起,其中大案要案4起,移送公安2起;不断加强风险监测工作,抽检1838批次,合格率为99.51%,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特种设备安全态势平稳。推动省人大通过并实施《江西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坚持“抓基层、打基础、规范管理”工作主线,制定《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要求及评价》和《进一步规范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检测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使用管理标准化创建和监察检验机构内部管理规范化建设。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开展专项整治和“打非”行动,全年出动检查人员15566人次,拆除销毁隐患设备162台。一年来,全省特种设备安全保持了平稳态势,未发生特种设备较大以上事故,省局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假日质量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为确保第七届“泛珠”大会、“七城会”、第二届世界低碳经济大会等重大活动在我省顺利举行。我们认真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定点接待宾馆、比赛场馆、机场车站等重点场所特种设备;切实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对定点供应企业开展驻厂监督和产品批批抽检,南昌市在“七城会”期间还开展了押运工作,切实做到“3个100%”和“3个保障”,保证了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零事故。此外,各地在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期间,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监管工作。

(四)以名牌认定与品牌创建为平台,有效增强“江西制造”的影响力。

名牌产品,是市场形象的代表,是经济实力的象征。20xx年,我们大力推进名牌带动工程,有效提升我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

重启江西名牌产品认定工作。为充分发挥名牌产品的示范带动效益,根据《关于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江西名牌产品认定和保护办法》,重新开展江西名牌产品认定工作。为真正评选出代表江西形象的名牌产品,通过严格标准、严把程序、严控数量、严守纪律,对191家企业提交的207个申报产品进行符合性、完整性、专业性审查,并征求36个省质量兴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意见,省政府最终审定通过了103个名牌产品名单。为扩大名牌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省政府召开授牌大会,朱虹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20xx年江西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授牌,并在当日《江西日报》进行公告。

首次承担名优产品展示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我局承担第七届“泛珠大会”江西名优产品展示和商务合作洽谈活动的牵头任务。为把名优产品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充分展示江西新形象。我们坚持“突出江西特色”这一主题,精心组织筹备,加强协调配合,认真细致地做好了各项工作,实现了搭建布展到位、展示管理到位、立体宣传到位,确保名优产品展取得圆满成功,得到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等领导和嘉宾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也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效果。据统计,展示期间工业类参展企业经贸洽谈、签约654.8亿元。

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与检验检疫等部门联合组建工作机构,下发活动方案,制定并严格按照《江西省建设“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考核细则》,选择一批质量工作及品牌建设具备一定基础,主导产业发展居于全国前列,产业集中度高的产业聚集区、较成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4a以上等级的旅游区作为创建单位,积极开展“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南康市家具产业聚集区、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成为全国首批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五)以发展提升年活动为重点,大力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

通过强化服务、强化能力、强化素质、强化廉政,不断提升机关效能,大力增强服务发展能力,发展提升年活动在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基础上,又取得了较好成绩。20xx年,省局被评为全省发展提升年活动先进单位和省直机关第八届文明单位。

一是强化服务。进一步完善首问负责、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与责任追究等制度;继续抓好“七帮助”、“八不罚”、“九免费”等服务措施的落实;大力推进行政许可网上审批工作,从6月1日起省局受理的行政许可和审批业务100%进入网上审批系统;建立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服务活动,宜春市围绕经济开发区及锂电产业发展,创新了质监服务举措,上饶市、新余市为高铁建设提供计量、特种设备检定服务,抚州市组建“质监服务工作队”,景德镇市开展“服务比特色,活动比实招,执法比形象”活动。一年来,全系统为重大产业项目上门服务1766次,减免收费2141.96万元。

二是强化能力。业务能力方面,研发“江西省标准信息平台管理系统”,新建25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加强认证监管机制、制度和机构建设。科技能力方面,推动地方政府出资建设技术机构,加快建设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产品检验能力进一步提升;钨与稀土国家级质检中心命名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锅炉运行能效指标远程监测系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完成政务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发展能力方面,科学编制全省质监事业发展“”规划,全面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加大对基层单位支持力度,提前一年完成为县级局配置质量安全监管用车的目标;加大干部交流挂职和竞争上岗力度,不断优化班子结构,提高班子战斗力和履职尽责能力。

三是强化素质。以推进法治质监建设为目标,加强法制监督,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增强了依法行政水平。在省法制办组织的全省优秀行政执法案卷评选中,我省质监系统有3个单位获奖。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以红色经典为主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利用各种艺术载体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大力推进质监文化建设,提高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先后举办领导干部公共管理知识、新录用人员等多层次的培训班,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年内引进1名博士后,公开招聘17名高学历人才,考录公务员及其他专业人员68名,进一步优化了人才队伍素质。科学设置并严格开展综合考核,综合运用考核结果,形成了“以考核促落实、以考核保成效”的工作局面。年内1人获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得人保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表彰的“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先进工作者”。

四是强化廉政。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八大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反腐倡廉建设呈现出新的良好态势。在全国质检系统行风建设检查中,国家质检总局对我省质监系统行风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局行风建设党组重视、措施得力、敢碰难点、成效显著。

在任务繁重、形势多变的情况下,我省质量兴省全面开展,质监工作卓有成效,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帮助的结果,也是全省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质量兴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省质监局党组,向所有关心支持江西质量事业发展及质监工作开展的有关领导和同志们及全省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质监工作第一要义,直面现实,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确立正确的工作思路,引领质监工作方向,确保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推进质量兴省、维护质量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成效。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进一步加深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一是必须坚持政府推动的原则。加强质量工作是提升水平、维护安全的重要内容,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支持,强力推动。二是必须坚持部门协作的原则。质量工作是经济社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综合性的基础工作,涉及诸多部门,需要大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三是必须坚持企业为主的原则。企业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主体。提升质量水平,最关键的是要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要通过各种措施,积极引导企业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督促企业履行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四是必须坚持社会参与的原则。做好质量工作,良好的社会氛围至关重要。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质量教育和培训,广泛开展宣传,切实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人人监督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质量兴省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还需不断拓展,科学的质量统计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二是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监管能力与水平亟需进一步提高。三是质监基础还很薄弱,业务水平、技术手段及基层局建设亟需进一步加强。四是队伍的思想观念和能力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新任务的需求,队伍整体素质亟需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20xx年质监工作目标与任务。

当前,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从国际看,欧债危机日益恶化,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履艰难,新兴经济体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际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明显加大。从国内看,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节能减排形势更加严峻。从省内看,我省经济发展形势整体向好,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多年高强度投入的效应正加速释放,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领效应进一步显现。但也要看到,当前我省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更加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和节能减排问题仍然突出,从企业来看,标准化水平不高,内部质量管理不严,品牌意识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够,企业质量责任主体意识不足,总之,企业质量工作基础薄弱、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要素成本进入上升期,实现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增加。

为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客观分析了新时期新阶段我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奋斗目标,要求强力推进质量兴省战略,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加速提升全省产业整体水平。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多次强调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今年伊始,苏书记和鹿省长对全省质监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省质监系统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国内外形势的基本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是实施“”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做好今年质监工作,对于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质监工作第一要义,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以深入推进质量兴省战略为总抓手,继续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进一步提升质量整体水平,努力维护质量安全,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质量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要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江西,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兴省。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首要在发展,根本靠发展。我们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力推进质量兴省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与水平。

进一步健全推进机制。要树立“大质量”观念,实现从提升产品质量向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的转变,向提升行业质量、产业质量和区域经济质量的转变。要健全“大质量”机制。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健全协调、检查、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将质量兴省工作目标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推行质量问题约谈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承担监管责任的质量责任体系。要营造“大质量”氛围。深入开展“质量月”等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特别是在《质量发展纲要》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后,要大力宣贯,抓好细化落实,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大质量工作氛围。

进一步抓好名牌创建。围绕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制订《江西名牌产品培育发展规划(20xx年-20xx年)》。严格按照《江西名牌产品认定和保护办法》,认定一批质量过硬、群众认可、市场竞争力强的江西名牌产品。探索制订江西名牌产品企业后续监管制度,督促企业持续追求质量、不断加强质量、努力提升质量,让江西名牌产品接受历史的检验。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名牌的违法行为,营造有利于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发展壮大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夯实质量基础。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大地方标准制修订步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优质农产品、服务业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地方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推动设立标准化专项资金,出台标准化成果奖励政策。深入推进民生计量,推动各级政府把民生计量列入各级政府的民生工程。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完善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规范计量检定/校准行为。加强认证监管,全面规范认证市场秩序;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开展管理体系认证与产品认证,试点开展节能产品、环保产品认证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强化各类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和能力验证,做好食品检验实验室资质认定转换工作,推进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探索建立认证抽查与质量监督抽查、实验室资质评定与实验室建设管理联动机制。

进一步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有关要求,加快健全质量诚信体系。积极构建质量信息交流平台,整合质量信用信息,加快推进质监、商检、商务、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质量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动,及时、准确、公正地记录和发布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的作用,大力促进质量诚信建设。继续认定表彰一批质量信用aaa级企业。建立企业质量失信惩戒机制,实行质量违法“黑名单”、失信企业市场退出等制度,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戒力度,着力解决“优不胜、劣不汰”的问题,努力营造注重质量、注重安全、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强化质量宏观管理。开展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将质量兴市、兴县、兴园工作引向深入。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区域性质量对比提升活动,加快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参与品牌价值评价和知名品牌创建工作,争取更多地方成为国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完善质量状况分析制度,全面开展质量状况分析,开展重点产品和重大质量事故调查分析,定期向各级政府提交分析报告,向有关部门、行业、企业通报,向社会发布。

(二)紧紧围绕建设和谐江西,毫不松懈抓好质量安全监管。

和谐社会,安全为先。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抓好质量安全监管,努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着力探索监管规律,掌握科学监管方法,不断构建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要按照“属地管理、分工负责、监管下移、强化基层”的原则,落实辖区打假责任制。要加大质量监督和后处理力度,建立监督抽查“抽检分离”与动态调整机制,对涉及健康安全、国计民生的重点产品加大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对合格率较低产品进行跟踪抽查。要推进分类监管,制定企业分类评定标准、操作办法和工作程序,推进实施差异化监管模式。要组织开展“利剑行动”,继续围绕老百姓关心的各类日用产品,开展专项打假行动,严厉查处食品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假冒农资、假劣建材、黑心棉。要探索建立“双打”长效机制,全面实施明察暗访、挂牌督办和稽查建议书等制度。要继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标准化创建和监察检验机构内部管理规范化建设。

加大质量安全问题整治力度。坚持“严”字当头,从严打击,严查彻办质量违法案件,严肃惩处制假违法分子、不负责任的企业和监管人员。要狠抓重点产品整治。把质量问题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产品作为重点,对乳制品、酒类、肉制品、食品添加剂等要开展综合治理,对涉及公共安全的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气瓶、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加大安全监察力度。要狠抓重点环节整治,督促企业严把质量关键控制点,严格落实质量控制、出厂检验、食品农产品认证标志备案等制度,建立健全以商品条码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手段的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问题产品可追溯;对监督抽查、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依法责令企业整改,问题严重的要停产整顿;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发证后续监管,对不能持续满足准入条件、整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坚决依法注销、吊销许可证。要狠抓重点区域整治。坚持“打、治、建”相结合,对质量问题较多的产品生产集聚区,组织开展区域集中整治,规范区域产业发展。

加大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力度。深入开展风险管理研究,全面分析产品风险、工作风险和队伍风险,下大力建立起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要加大对重要消费品、高风险产品的风险监测,着力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风险管理工作体系。要加强质量风险发生、传播、控制规律的研究,认真梳理质量安全风险源,抓好风险监测、研判、预警与处置,建立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要积极参与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协作网建设。要加快风险信息系统建设进度,规范信息报送渠道,尽快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标识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全系统各单位之间风险信息共通、共享、共用。要加大质量风险预警通报力度,做好风险防范准备,增强风险处置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紧紧围绕建设秀美江西,全力以赴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贯彻落实省政府与国家质检总局签署的《关于进一步发挥质检工作服务保障作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合作备忘录》,充分发挥市场准入、能源计量、节能监管等质监手段,着力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融合,切实把我省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加大力度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着力推动农业标准化,加快创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步伐,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引导和帮助我省企业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haccp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促进农业优化升级。推进稀土材料、led等领域的地方标准体系研究和制修订工作,抓好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导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充分运用生产许可、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手段,支持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促进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突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品牌,组织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促进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健康发展。

加大力度推进节能减排。严格国家产业政策,对违反产业政策规定的项目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坚决不予发证。加快节能减排地方标准研制,科学构建节能减排地方标准体系。全面推进江西省节能产品认定工作。指导高耗能企业完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推动能源计量中心建设,为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节能行业提供计量服务。积极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降耗工作,加快特种设备能效测试与评价技术能力建设,开展特种设备节能检测服务。加大执法力度,对实施能效标识管理的产品、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源计量器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企业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严厉查处违规行为,对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设备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非法生产活动要严厉打击。

三、加强质监建设,塑造廉洁高效形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质监部门任务越来越重,社会期望越来越高,加强质监系统自身建设丝毫不能放松。要继续加大法制质监、科技质监、和谐质监建设力度,特别是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集中整治干部作风突出问题,努力塑造廉洁高效的部门形象。

加强法制建设。扎实开展“六五”普法,举办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积极配合省人大、省政府有关部门,年内完成《江西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立项前期调研工作,加大对质监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力度。强化协调沟通,探索解决贯彻《行政强制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做好“两法”衔接有关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强化网上审批工作,组织行政许可窗口考核评比,继续做好非行政许可项目的清理和认可工作。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规范制作案卷文书,继续推行“说理式”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建立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制度,努力提高执法办案水平。

加强科技建设。不断探索技术机构建设新模式,争取设立陶瓷产品国家级质检中心建筑卫生陶瓷(宜春)分中心;按期完成羽绒、光伏、铜材国家级质检中心的筹建任务,并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加快江西省质监检测基地建设进度;按照《江西省质监“”科技发展规划》,严格审核省级技术机构建设项目;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基本要求》,推进技术机构能力建设达标活动,力争到年底80%的技术机构达到要求,加快形成以国家级、省级为龙头、设区市级为骨干、县级为补充的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创新科研激励机制,把科研攻关与一线执法、风险监测结合起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狠抓检验检测质量,严肃整顿弄虚作假、违反程序、降低质量、胁迫收费等违纪违规行为。全面完成“金质工程”一期计划,调研、启动“金质工程”二期项目。

加强队伍建设。学习、宣贯年内召开的党的会议精神,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探索建立“按程序选人、用制度选人”的用人机制,着力推进竞争性选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拓宽和畅通选人用人渠道,大胆选拔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到重要岗位上来。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快培养质监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青年人才。进一步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考核内容与标准,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稳妥做好体制调整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

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基层单位是全省质监工作履职与服务的基础。基层最艰苦,基层最困难,基层建设必须不断加强。要重点面向县级质监局,多方争取政策支持,努力解决基层面临的基础设施、执法装备以及人员素质等问题,特别要注意帮助欠发达地区基层局解决其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要集中全系统力量,大力推进基层能力建设达标工作,整体提升基层能力水平。要针对基层干部队伍现状,切实加强质监业务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增强业务能力,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认真开展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切实解决干部工作作风中的“庸、懒、散”,领导作风中的“假、浮、蛮”,为政不廉的“私、奢、贪”的问题。全面加强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和办案力度,切实防止发生多头执法、重复检查、随意抽样和乱罚款、乱收费等现象,坚决纠正和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甚至以权谋私、充当假冒伪劣产品“保护伞”的行为。

加强文化建设。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将质监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构筑具有时代特征和反映质监特色的江西质监文化体系。要完善制度建设,汇编并印发《质监文化手册》。要开展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青少年维权岗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大力开展质监形象建设,主动策划组织形象传播活动,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问题,不断提升质监部门形象。

同志们,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质监工作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拼搏,真抓实干,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扎实推进质量兴省,努力服务绿色崛起,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质量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xx年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全面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全省质量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回顾20xx年全省质监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和今后一个阶段工作。今天上午,全体与会代表参加了全省质量工作会议,这是时隔五年之后,省政府就质量工作再次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确立了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形势下质量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和重大举措,也对做好质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励和鞭策。全省质监系统必须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切实担当起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扎扎实实地把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和行动上来。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去年以来,全省各级质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和要求,开拓进取,创新履职,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质量上,努力开创质量振兴工作的新局面。制订印发了《20xx年推进质量振兴暨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等。

工作计划。

和要求,在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和大部分乡镇、街道开展质量振兴活动。提请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质量发展纲要(20xx-20xx年)》、《质量发展规划20xx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表》,在天水市和敦煌市着手开展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工作,在全省大中型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和开发园区开展质量兴企、质量兴园活动,有43个单位和60名个人获得全省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认真扎实组织开展首届省政府质量奖评选活动,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户企业获得省政府表彰。庆阳、定西等12个市州政府和20个县区政府设立了政府质量奖。大力推进名牌培育工作,提请省政府印发了《甘肃名牌战略“”发展规划》,今年全省又有116户企业的129个产品获得甘肃名牌,甘肃名牌总数达到412个;认真做好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活动,130户企业获得a级以上信用等级称号。

(二)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保安全上,不断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的新举措。印发实施了《甘肃省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实施办法》,与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和重点工业产品企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了质量安全。

责任书。

建立健全了企业质量安全台帐。在全省乳制品企业建成了电子记录与追溯系统实现了远程数据监控。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食品生产企业78户注销了220户企业的237张食品生产许可证及时化解食品生产安全潜在风险9个。扎实开展“十百千工程”和“打非治违”活动对全省194家基础薄弱的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进行了证后监督抽查暂停4家单位许可资质停业整顿17家单位。继续加大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查力度深入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活动积极开展“质监利剑”行动重点围绕食品、农资、建材以及涉及安全的各类产品组织专项整治严厉惩处违法行为出动执法人员30993人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700件涉案货值1091万元。张掖、兰州、临夏等市州统一成立了乡镇一级质量监管机构配备了监管人员有效延伸了监管触角。认真开展实验室能力提升活动完成计量认证换证235家45家实验室单独取得了食品检验机构资质对169家实验室实施了监督评审工作。

(三)把工作的切入点放在促发展上,努力探索服务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新途径。制定印发并认真组织实施了《甘肃省质监系统服务转型跨越、富民兴陇行动方案》,与庆阳市政府签署了《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庆阳市人民政府推动庆阳建设质量强市,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合作备忘录》;支持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争取省编办正式批复成立兰州新区质监局。着力推进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地方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在资源性消费产品领域、环境保护领域、新能源基地建设领域、循环型农业领域批准发布循环经济地方标准24项;对列入国家万家企业低碳行动计划中的我省15户用能单位统一组织实施《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围绕全省农业发展“六大产业”,坚持从抓源头、抓基地、抓精品入手,积极做好10项第七批国家级和20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重新修订了《甘肃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批准发布地方标准134项。重视通过申报地理产品标志保护来促进农民增收,“河西走廊葡萄酒”和“靖远枸杞”、“敦煌葡萄”、“大河家鸡蛋皮核桃”4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省累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已达30个。全面完成为期三年的“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主题行动任务,培育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2642家;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集贸市场小型衡器免费检定工作,对433个集贸市场的48578台件在用衡器进行了免费检定,指导全省29个集贸市场实现了在用衡器“四统一”管理。

(四)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强质监上,努力夯实事业发展基础。科技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基于风险管理的油气集输压力容器安全评定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科技部、财政部评审,争取科研项目经费256万元;《基于酒泉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设备关键检验检测技术研究》项目获科技部立项,落实项目经费217.9万元;《预包装食品常见致病菌分布及预防》等5个项目获总局立项,《远场涡流检测技术在电站锅炉检验中的应用研究》等4个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继续加大县级局业务建设力度,酒泉市肃州分局、庆阳市西峰分局、平凉市泾川县局等3个县级局获得五强县级局称号,全省五强县级局总数达到27个,30个县级局顺利通过全系统第二批规范化县级局达标验收,全省规范化县级局达到71个,占全省县区局总数的82%。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家风电设备、节能换热设备、塑料建材等5个国家质检中心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中心、纺织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甘肃省标准化创新基地等3个二期项目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发改委批复立项。临夏州局、陇南市局综合办公大楼顺利封顶。干部培训工作迈出新步伐,积极争取国家质检总局支持,共派出省局直属单位及市、县质监部门38名干部分赴总局直属单位和山东、江苏、天津滨海新区质监局挂职锻炼,收到了良好效果。效能风暴行动扎实开展,积极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分离要求,启动了省局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组建了专门的行政审批受理和技术审查机构。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全系统已有91个单位进入省市县三级文明单位,其中省级文明单位13个。党风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去年共查办案件3件,有3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在省纠风办组织的全省重点执法部门行风评议中,质监系统排名有提升,不少市县局进入先进行列。积极开展双联行动,先后派出帮联干部33批次228名深入村社,多渠道筹措资金59万元,支持陇西、两当县双联帮扶项目。

当前,我省质监事业发展正处在新的起点上,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十分艰巨的挑战。从质量工作的形势看,各级党委政府对质量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质量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但是推动工作还缺乏有力手段和长效机制;各级对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认识,但是质量安全监管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质量安全风险日益增大。从质监工作本身看,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底子薄、基础差的基本特征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业务工作领域有了很大拓展,但是服务发展、服务企业的成效还不明显;质监行政管理、检验检测、行政执法三支队伍的力量和素质有了很大增强,但是工作能力和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从全省发展形势看,各地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和“3341”项目工程,竞相发力,对质监工作形成了很强的倒逼机制,而质监工作尚缺乏强有力的支撑措施和服务手段。年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着重突出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总体要求,质监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我们必须用更高、更宽、更远的视角去谋划质监工作,坚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解决质监事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创新理念,把握机遇,加快发展。

20xx年和今后一个阶段质监工作总的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紧紧围绕省十二次党代会和全省质量工作会议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国家质检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以建设质量强省为奋斗目标,以推进质量振兴为总抓手,以服务转型跨越为主题,以提高质量发展水平为重点,以确保两个安全为关键,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质量保障。

(一)把加快建设质量强省作为质监工作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建设质量强省目标列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提高质量发展水平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的着力点,把保障质量安全作为加强社会管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以质量引擎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以质量安全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以质量提升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力争到20xx年建设质量强省取得明显成效,与全国同步实现国家质量发展目标,质量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提出这个总体目标,是为了与国家建设质量强国步调相一致,是落实《甘肃省质量发展纲要(20xx-20xx年)》的基本要求,是贯彻全省质量工作会议的具体步骤,也是统领今后一个时期质监工作的总纲,必须毫不动摇向这个目标迈进,在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过程中促进质监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把深入推进质量振兴作为强化质监工作的总抓手。推进质量振兴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质量工作系统工程,是推进质监工作上水平、上档次的总抓手。要在深入研究推进质量振兴工作规律,认真总结过去几年工作经验基础上,在三个层面上全力推进,力争取得新突破。

1.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层面上全力推进。完善和充实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的质量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优化目标设计,充实工作内容,提高责任书的可操作性及量化考核性;进一步强化市县政府对质量振兴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考核检查,特别是协调督促市县推进质量振兴领导小组履行职责,把召集会议、监督检查、考核通报等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要进一步把工作任务落实到有关部门,重点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定期了解掌握各相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做好工作动态研究、有关数据统计、情况分析交流,把各项目标任务融入到部门业务工作中。今年,力争在乡镇一级普遍设立推进质量振兴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把基础性和日常工作向乡镇和街道延伸,真正实现上下齐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2.在企业层面深入开展质量兴企活动。认真落实质量兴企提出的10项重点工作任务,年内力争推动全省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全部开展质量兴企活动。指导企业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大力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零缺陷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全面实行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全过程质量管理。要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体系,建立企业质量信用“光荣榜”和“黑名单”制度。要鼓励企业全面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不断增强员工质量意识。

3.在质监业务工作层面不断丰富质量振兴的内容。一是着力优化品牌培育和激励机制。着力推动名牌工作重点由重视评审向市场培育、扩大规模、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拓展;名牌培育范围由工业产品向农业名牌、工程名牌、服务名牌、金融名牌、商业名牌、旅游名牌等更广的领域拓展;名牌培育对象由国有大中型企业向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拓展。年内新增甘肃名牌产品50个以上,积极开展全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质量奖激励体系,推动目前尚未设立政府质量奖的2个市州政府和大部分县级政府设立政府质量奖,出台质量发展、质量安全奖励政策,力争每年有3户企业获得省政府质量奖。二是努力实现标准化工作的新突破。要加快扩展标准化体系覆盖面,基本构建起符合省情发展需要,覆盖各个主要产业领域的标准体系;要积极拓展标准化业务覆盖面,在巩固工业标准化成效的同时,向改善民生、循环经济、服务业、金融业等方面拓展;要加快拓展标准化机构人才覆盖面,建立起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科学高效的标准化工作管理模式,形成政府引导、部门推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标准化运行机制。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力争实现国家标准有量的增加,行业标准有新的上升,制修订地方标准50项,抓好第七批10项国家级和20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批准发布循环经济地方标准15项,完成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项目30项,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0户。特别要鼓励质监系统在开展课题研究、检验检测业务中制修订高层次的标准。三是努力提高计量、认证认可等基础业务工作效能。要继续加大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力度,新申报地理标志产品2个;深入开展重点计量器具的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拓宽涉及民生的计量器具免费检定范围;认真开展认证认可工作,严格强制性产品认证,着力抓好实验室资质认定和检验资格行政许可;持续强化实验室管理,严格执行标准,规范检测行为;不断规范食品农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加大环境、卫生健康等关系生态建设安全体系的认证和监管。

(三)把强化能力建设作为提高质监工作的有效途径。

1.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质监部门服务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就是要在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民生上有行动,见实效;就是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企业发展遇到的难点、老百姓关心的热点,发挥职能优势,紧贴实际开展工作。从今年开始,要多层次组织开展一系列彰显质监特色的服务行动,把服务从机关推向社会、推向基层。一是开展局市合作行动,通过与市州政府签署局市合作备忘录等形式,进一步增强质监工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重点制定出台服务兰州新区发展的意见,加快与各市州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进程。二是开展质监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专项行动,组织特种设备、计量、食品、工业产品许可、认证、代码等业务部门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办理业务,组织重点业务和检验检测部门到现场开展检验检测和培训服务活动。进一步深化服务循环经济等专项行动的内容和层次。三是开展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整合与民生关联的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业务,和百姓日常生活需要结合起来,面对面广泛深入普及质量安全知识,开展检验检测活动。四是开展联系服务企业行动,继续深化省市县三级质监部门联系重点企业,联系点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协议上,要真正解决好企业质量管理和技术提升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2.不断提升监管能力。确保质量安全事关大局,事关民生,事关质监部门的荣辱,是重中之重,也是工作底线。只有对质量安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食品生产加工和特种设备安全实施科学有效的全面监管,才能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用得放心。一是强力推进风险防范、排查和整治。把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处置五个关键点植入到各项监管业务中,把所有导致风险隐患的因素必须彻底消除,风险防控措施和制度必须明显改进和加强,风险管理责任必须明确落实到人,构建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机制。二是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广特种设备“十百千”活动的成果,把企业主体责任与省、市州和县级局的监管责任联系起来,严格落实质量安全控制、出厂检验、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备案制度,把电子监管系统从乳制品推广到重点食品生产企业,确保问题产品和事件可追溯。三是进一步加强证后监管。在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后,省市两级食品、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计量、认证等部门的工作重点要向证后监管转移,按照“五个一律”的要求,即对以往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所有企业进行一次回访,凡不能继续保持法定生产条件的,一律责令停产进行整改;对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进行一次清理,凡在省级监督抽查中安全指标、品质指标严重不合格,整改复查仍不合格的企业,一律依法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对省、市监督检查多次不合格的企业进行一次核查验收,凡达不到法定生产条件的,一律按程序办理撤销生产许可证手续;对监管工作行为进行一次检查,凡发现监管不到位、履行职责不到位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的,一律依法依规严肃进行问责,不断强化监管措施,努力消除监管盲点。四是严厉打击质量安全违法行为。根据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每隔一个阶段都要有重点、有声势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围绕老百姓关心的食品、有机产品、农资、建材、汽配、化妆品、家电下乡产品等,严厉查处假冒农资、假劣建材、黑心棉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始终保持打击产品质量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3.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做大做强技术机构是立局之本,强局之路。要在增加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上寻求新突破,充分利用全省检验检测机构现有基础,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特征和发展趋势,围绕我省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型战略性产业的实际,研究建设一批服务支柱产业、高新技术领域和公共安全的公益性检测项目,力争今后五年新增5个以上国家质检中心,10个以上省级质检中心,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今年重点完成风电、节能换热等五个国家质检中心(甘肃检验检测基地)建设一期工程,省质检、食品、特检和锅检中心搬入新址;完成包括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中心、纺织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甘肃省标准化创新基地在内的基地二期项目建设的前期论证、审批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督促批筹的金昌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等4家省级质检中心完成实验室建设任务,在马铃薯产品、葡萄酒、蜂产品等产业积极规划和批筹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要高度重视提升检验检测机构业务水平,下决心解决检不了、检不全、检不准、检不快的问题,以实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基本要求》为契机,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扩展项目,填平补齐,力争今年所有技术机构全部通过检验检测能力达标验收。

4.不断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一要全面推进行政许可审批改革。全面落实《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认真执行《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审批实施办法》,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受理中心统一受理,技术审查中心统一技术和现场审查,省局审批小组统一实施批准工作,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按照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把部分许可事项受理权下放到市州局。二要更加严格依法行政。案件办理特别是大案要案,一定要依法办理,绝不能逾越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红线,凡不属于质监职责范围内的案件,一律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凡是发现涉嫌严重违法的案件,一律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查处,并立即报告当地政府,通报当地公安机关;凡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坚决杜绝以罚代刑,罚过放行,杜绝人情案、腐败案,严防发生渎职、侵权和受贿等违法行为,加大省局指导、协调办案工作力度。三要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和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对于来自信函、网络、电话和现场要求公开政府信息的,一定要按照规定程序,在法定时限内予以公开;对于社会和个别专业打假人士提出的投诉、举报、申诉和行政复议要求,必须认真收集证据,分析案件,做好审理和回复工作。

5.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实施“科技兴检、人才强检”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技术机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检验检测项目科技含量,攻克一批我省经济领域自主创新中的检验检测难题,争取每年有2个科研项目列入国家质检总局或省重点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总数五年内突破10项,并在高级别奖项上实现突破。全面加强县级局规范化建设,要继续巩固五强县级局创建成果,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凡是在重大工作、两个安全、党风行风、班子团结等方面出现问题的,一律取消五强县级局荣誉。今年是全省质监系统规范化县级局建设的最后一年,各级质监部门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县级局规范化建设的完善、提高和成效巩固上,省局将分批组织专门考核验收,督促各地全面完成三年全部达标的目标,整体推动县级局均衡发展。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大扶持协调力度,充分调动市县质监部门能动性,持续改善基层办公环境,完成兰州市质监综合楼、张掖市质监综合楼的前期设计、征地等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完成陇南市质监综合楼、临夏州检验检测中心大楼的搬迁任务。完成一批县级局办公、实验楼的新建和改造工程。

三、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

(一)着力抓好项目建设。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实力,项目是争取资金支持的最有效、最直接的载体,项目建设的过程是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最有效的途径。各级质监部门必须牢固树立起强烈的项目意识、发展意识,在项目建设中大显身手,寻求大的突破。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生成项目,当前全省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产业结构进入新一轮重大调整变革阶段,对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提出了十分紧迫要求,我们必须抓住有利时机,认真研究、把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前景,认真设计、论证,生成一大批新项目,好项目。要积极争取项目的立项批筹,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抓住总局和有关部委扶持甘肃发展政策叠加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千辛万苦争取国家级质检中心在总局层面得到批筹;各级建设的省级质检中心也需要努力争取省发改、财政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力争多立项,早立项。要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是普遍现象,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解放思想,放开眼界,既要下功夫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也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同时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省局决定年中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分东西两片集中进行重点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交流学习,观摩要把项目建设列入重要内容,重点看近几年新上的项目,相互借鉴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

(二)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加快质监事业的发展,关键在班子,关键在干部队伍。各级党组要把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和重要职责。要强化领导班子建设,重点是完善结构,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在各级领导班子配备上,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重用一批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中年骨干,大胆选拔一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同时要注意安置好那些为质监事业做出贡献的老同志,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领导班子的建设上,必须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必须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和谐、风正、心齐的良好氛围。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专业人才引进这个瓶颈,争取政策、创造条件把检验检测机构急需的特殊人才及时引进来、招进来;要发挥好省局确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的作用,让他们既要承担起科研项目创新突破的任务,更要言传身教带出一支强有力的专业人才队伍。市州局及各直属机构要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制定完善的工作目标、计划和措施。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省局要有针对性加大各类高层次、专业性强的业务培训班的频次,市州局要重视一线检验检测和执法人员的培训,技术机构和县级局要立足岗位抓好培训,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水平;要强化省市局机关干部业务知识培训,鼓励在学历继续教育中报考涉及质监业务领域的专业,继续组织好业务骨干赴总局和发达地区挂职学习锻炼工作。

格言。

警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使质监形象通过办公设施和文化生活得到生动的体现。对外要着力抓好宣传工作,省局从今年开始,将与省上主要媒体开展战略合作,既要及时把老百姓关注的质量安全热点、焦点问题报道出去,也要把我们工作特色亮点宣传出去,努力提升质监工作的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文化建设要注重抓根本,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细致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真心实意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各级文明单位创建步伐,力争省级文明单位有新的增加,争取标兵单位进入全国文明单位行列。

(四)着力抓好作风建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作风建设方面已经为我们带了头,树立了榜样。我们只有以更加严格的规章约定要求自己,更加坚定的态度执行纪律,才能在作风建设上见实效。省局党组为此专门制定了改进作风的若干规定,总体要求就是要更加密切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要把作风改进体现在能谋善断,抓全局谋大事上,从全局高度分析、观察和处理各类问题,讲究工作的章法、节奏,每一项重点工作都要有“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明确由谁来干,什么时候干到什么程度,干好干坏要有个说法。要把作风改进体现在求真务实,勇于担当上,倡导形成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动真碰硬的良好风气,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言必信,行必果。要把作风改进体现在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上,深入开展党风廉政预防和惩防体系建设,深入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对行风和廉洁自律方面出现的问题,绝不姑息,绝不手软,绝不拖延,一经发现立即严厉查办。要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省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各项硬性规定,各级领导要带头转变作风,率先垂范,在调查研究、议事决策、会风文风、勤俭节约等方面切实加以改进。要把作风改进体现在提高效能上,进一步深入开展效能风暴行动,把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贯穿到行政管理、检验检测的各个环节,以快节奏、高效率赢得企业和群众的好评。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深入推进双联行动,深化帮扶目标责任,细化帮扶项目载体,强化帮扶工作措施,有力提升联村联户的实际成效。

同志们,艰巨的任务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迫切需要全省质监系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坚定信念。我们一定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为动力,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努力推进质监工作的新发展、新提高,为完成省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质量保障!

3

页,当前第。

2

1

2

3

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大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对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担负着更大的责任。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同志们:

很高兴参加全省质监系统年度工作会议。今天来,主要是看望慰问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同时与大家共同谋划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和安排。过会儿,鹰忠同志要做。

工作报告。

具体部署今年工作有关内容会前我已看过我都赞同。借此机会我先谈两方面意见与同志们交流。

一、要充分肯定20xx年全省质监工作取得的成绩。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开局之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多,难事多,喜事也多。可以说我们顶住了压力,经受了考验,站在了引领发展的潮头。这一年,全省质监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以全面推进“三强一制造”建设为总目标,坚持抓发展与强质量并重、保安全与促改革并进、补短板与优服务并行,上下同欲,凝心聚力,积极作为,工作可圈可点。总的来看,有四点印象深刻:

一是扛起了“三强一制造”建设这面大旗。省委、省政府把“三强一制造”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之一,摆上了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的突出位置。省委财经领导小组专题听取标准化工作汇报,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听取“三强一制造”推进情况。省政府出台“三强”建设“十三五”规划,并召开推进大会,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去年国务院公布的质量考核结果显示,我省政府质量工作满意度居全国首位,质量建设工作已跃居全国第一方阵。我省获批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总数13家,位居全国第一;累计1571家企业获得省、市、县三级政府质量奖。特别是在“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方面,全省上下目标一致、协同发力,长效机制建设与阶段性工作都取得喜人成绩。成立了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组建了“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11个市均出台了“浙江制造”品牌培育的政策意见,确定“浙江制造”品牌试点县38个,培育行业91个、产品53个、企业422家。全年制定发布“浙江制造”标准120项,全部采用国际标准,覆盖了高端装备、消费品、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领域;44家企业获得77张认证证书,国际证书16张,“品”字“浙江制造”标识获得34个国家的认同。从一系列数据看,这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

二是打赢了g20峰会安全保障这场硬仗。全省上下把加强g20峰会服务和安全保障作为头等大事,实现了峰会的绝对安全。质监系统上下高度负责,方案细致全面,组织保障有力。通过96333应急平台建设、智慧监管等方式,创新方法,全力抓好核心区和重点区的重点特种设备实施保障性技术检验工作;深入开展以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最大限度消除事故隐患和问题,切实保障了g20杭州峰会特种设备,把牢了重点领域产品的“质量关”和民生产品“维稳关”,为g20杭州峰会的顺利召开贡献了“质监力量”。

三是抓住了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的先机。浙江是提出标准化战略的发源地和实践地。十多年来,全省上下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走出了特色鲜明的标准化发展道路。去年以来,按照省委夏宝龙书记提出的“标准化工作要引领我省治理模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的要求,我们在标准引领发展上重点发力。特别是全国首个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经国务院批准,成功落户浙江。这是件很有意义的大事,是新常态下提升我省发展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机遇,将为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树立了深化改革发展的好榜样。这几年质监系统上下改革力度大,并取得明显成效。如审批制度改革“五个零”、政事分开改革试点、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等等,都走在全国系统的前列。20xx年,在推进技术机构事企分离试点方面,省质安院和方圆检测集团公司分别揭牌,标志着我省深化技术机构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取得重大突破。在市县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方面,率先全国实行检验检测机构“1+x”市场准入机制,全面推行“先证后核”当场许可,推行“互联网+行政审批+标准化”审批模式。在检验检测能力和系统自身建设方面,国家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有了新突破,去年新增国家电子商务消费品、工业锅炉、风机等5个国家质检中心,现有检验检测项目和参数基本覆盖全省传统产业领域,为我省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可以说,20xx年全省质监工作成绩突出,收获满满,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全体与会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省质监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认真谋划实施好20xx年重点工作。

20xx年是全国、全省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一年,党的将隆重召开,我省也将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面对新的形势,全省质监系统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勇于担当,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打好“三强一制造”转型升级组合拳,抓好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

关于明年重点工作,鹰忠同志过会儿将作具体部署,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几方面重点工作,请同志们结合实际,认真思考和把握。

(一)要以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全面推进标准强省建设。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是国家赋予我省的又一项改革重任,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车俊代省长对此专门作出批示。我们要一定要不负重托,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走出一条以标准化引领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新路。一是要扎实开展改革试点。围绕改革试点方案确定的5大领域8个方面改革任务和第一阶段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家层面给予的政策红利,积极探索统一协调、运行高效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强化组织领导、支持政策、人才队伍等保障,确保改革试点建设方案落实落地、取得实效。二是要加快我省标准化重点领域改革。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浙江制造”、八大万亿产业培育等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标准化试点。建立特色小镇“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准入体系,实施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质量、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要完善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重点外贸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机制,加快“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建设。三是要全面实施“标准化+”行动计划,着力构建浙江制造、浙江环境等7大标准体系。建立我省主导产业与国际、国家标准化组织对接机制,推动我省企业为主制定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通过标准提档,破解产业层次不高、品牌影响不强等问题,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四是要实施一批可推广的全省重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大力建设环杭州湾制造业标准创新带、杭州电子商务标准示范区和湖州、丽水生态标准示范区;积极培育温台沿海产业标准创新带和宁波、舟山大宗商品物流标准示范区、义乌国际贸易标准示范区等。

(二)要以质量提升工程和质量示范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质量强省建设。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质量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质监部门作为质量建设的牵头部门,要扛起质量发展大旗,积极推动推动党委、政府把质量工作摆到中心位置,进一步突出质量工作牵头人角色。一要突出抓好重点领域的质量提升。要加快实施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全面推广制造业先进质量管理方式,支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不断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要围绕国家提出的10大消费品和浙江生产销售量大、有特色的生活消费品,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二要大力开展质量示范创建。围绕产品、工程、环境、服务四大领域,深入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等创建活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完善对各级政府的质量工作考核,建立发展质量分析通报制度。三要强化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技术基础支撑能力。大力提升公共检验检测平台能力,重点建设一批产业发展支撑急需的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支持环杭州湾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强特色小镇建设中公共检测技术平台的服务功能。助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大型检测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整合,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质量技术支撑平台。同时,要做好计量惠民工作,提高医疗设备强制检定合格率,深化对民用三表、安全用计量器具等的监管,为民生消费保驾护航。

(三)要以打造“浙江制造”品牌为抓手,全面推进品牌强省建设。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我们打造“浙江制造”品牌,就是振兴实体经济的具体行动。3年多来,这项工作成效逐步显现,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肯定。今后,这项工作要长期抓、抓长效,努力成为我省转型升级的典型示范。具体讲,一是要围绕我省八大万亿级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及g20杭州峰会定制产品和世界互联网大会展示产品等重点领域,抓紧编制今年“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要点,排出“浙江制造”标准研制计划表,扩大“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范围,公布第三批“浙江制造”试点县域名单,助推“浙江制造”各项工作顺利实施。二是要完善省政府质量奖、“浙江制造”品牌、浙江名牌等品牌建设梯度提升体系。培育一批品牌建设、标准研究、质量咨询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发挥“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作用,推动“浙江制造”认证国际互认。三是要加强“浙江制造”品牌制度建设。建立优秀工匠激励制度,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快义乌“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功能中心,推动“浙江制造”打入国际市场。强化“浙江制造”品牌保护,推进商标注册,鼓励有条件的“浙江制造”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加强“浙江制造”证后监管,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四是要全面推进“浙江制造”品牌推广工作。“浙江制造”是区域品牌,是政府推动打造的,政府有推广之责。要有专门人员、工作要求、资源保障、考核等,来大力推广“浙江制造”品牌。

(四)要以保安全优服务促发展为目标,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质监工作要坚持保安全、优服务、促发展的目标导向,深入推进质量监管体制改革,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激发市场活力,维护市场秩序。一是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继续清理、取消和下放生产许可和质量准入方面的行政审批事项。要精准合理放权,加强指导,增强基层承接能力,确保放权事项基层接得住、管得好。二是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市场机制优化监管。要建立完善全过程、可追溯质量监管体系,鼓励企业运用物联网技术,建设重点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推进各类追溯信息互通共享。要构建质量诚信体系,完善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完善质量信息披露制度,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加大对质量失信惩戒力度,让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三是要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始终保持打假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专项行动,对群众反映强烈、关系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点消费品等突出问题,要重点监管,重拳出击,坚守底线,决不手软。要加强电梯、锅炉、高压容器等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与监管,坚决防止发生电梯伤人等事故。四是要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质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估。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提升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质监系统身处市场监管和政务服务的第一线,与市场主体接触密切,党风政风建设尤为重要。要按照从严治党总要求,从严加强质监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特别是在座各位,大部分都是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承担着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主体责任。一方面,自身要做干事担当、干净自律的模范,突出干字当头、勇于担责、干出实绩,严守纪律红线。另一方面,要管好队伍、带好人,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做到管业务与抓队伍相统一,确保在推动质监事业发展的同时,实现干部队伍健康成长。

3

页,当前第。

1

1

2

3

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

尊敬的朱副主任、史副省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年质监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2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动员全省质监系统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排难而进,开拓质监工作新局面,为推动江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次会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苏书记作了重要批示,省政府吴省长发来贺信,人大朱秉发副主任出席会议,等一会,史文清副省长还将作重要讲话,这都给我们莫大的鼓舞和鞭策,为我们做好质监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切实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20**年质监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是质监部门挑战最多、任务最重的一年;过去的一年,也是全省质监部门贡献较大、成绩突出的一年。一年来,全省质监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为质监工作的第一要义,迎难而上、奋勇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新贡献。

面对一些难以预料、史所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我们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群众利益至上,企业发展至上,充分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质监精神,积极投身到抗灾救灾、应急处理等工作中,认真履职,不辱使命,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是全力抗击冰冻灾害。去年年初,全省遭遇百年不遇的冰冻雪灾后,全省质监系统反应快速,行动果决,突出抓好重点区域客运索道和液化气站、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监管,并成功排除2起液化气罐车翻车泄漏险情。重点加强对食品和衣被等抗灾救灾物资质量把关,同时,减免鲜活鱼类、冻猪肉、冻禽肉、蔬菜等产品检测费12.2万元。高度关注民生计量,积极开展计量检定,严厉打击短斤少量等变相提价违法行为。

二是全力支援震区建设。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全省质监系统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开展抗震救灾活动。根据总局的统一部署,及时组织特种设备抢险工作队赴四川、重庆等灾区开展技术服务,共排查隐患42处、检修维护和检验检测医用氧舱5台、特种设备22台,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开展救灾物资质量监管,重点加强对救灾急需的食品、生活用品以及支援灾区的活动板房、救灾帐篷、棉被等产品的执法检查,并对运往灾区的救灾物质、支援灾区建设的相关产品实行免费检测。开展捐款捐物活动,全省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奉献爱心,共捐款310余万元。

三是全力应对奶粉事件。去年9月,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我局反映迅速,应对得力,工作主动,连夜成立机构、启动应急机制,立即组织排查检测,妥善控制事态发展,坚持监管与帮扶并举,正确引导舆论,较好地完成了“三鹿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工作,得到省领导的高度肯定,吴新雄省长专门批示:“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很好。站在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立场上,继续加强监督,落实查处措施,确保我省食品安全”。史文清副省长在我局呈送的《关于乳制品专项检查工作的情况汇报》上作出重要批示:省质监局对“问题奶粉”事件反应迅速,处置得当,效果是好的。对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奶粉”要采取登记封存和严格监控等措施,尽快报请国家质检总局复验,按其要求妥善处理。对乳品生产企业及衍生品生产企业要采取派驻驻厂监督员和分批次定点检测等措施,加强依法监管。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不能有丝毫放松,不能有半点麻痹。

(二)认真做好奥运安保,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有新作为。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我局认真履行产品质量、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职责,成立三个领导机构、制定三个工作方案,下拨专项经费,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供奥食品、烟花爆竹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一是完成了供奥食品安全监管任务。对定点供应奥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江西罗霄山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实施驻厂监管,指定专门机构承担供检验工作,并批批检验。同时,对全省50多家供奥运城市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一次免费抽样送检,确保了我省供奥食品安全。

二是保障了供奥烟花爆竹的产品质量安全。与北京市质监局共同加强进京烟花爆竹质量监管,制定了我省进京烟花爆竹的管理办法,指定专门的检验机构负责进京烟花爆竹产品的出厂检验,对定点供应企业实施驻厂监管,有效保障了进京烟花爆竹的产品质量安全,受到第29届奥组委的表彰。

三是确保了特种设备运行安全。加大客运索道、游乐设施,人员密集区的电梯及危化品特种设备的日常监管力度,严格实施监控,共整改特种设备安全隐患2986个,查封停用各类特种设备219台,确保了奥运会期间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事故。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质监事业发展有新认识。

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全省质监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工作,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并把这一活动作为提升质监工作水平的一个平台,取得明显成效。共收集意见和建议163条,梳理出4个方面13个影响质监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了21项具体整改措施。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我局党组在全面分析省情和局情的基础上,提出了“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是质监工作的第一要义,并达成了四点共识:必须解放思想,维护经济秩序,服务发展大局;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兴检和发挥技术机构的作用;必须重视人才建设,配备好各级领导班子,带好队伍;必须高度重视行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在试点工作中,省局党组的满意度测评达99.2%,实现了“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一些有益的探索得到了省委活动领导小组的认可。

(四)主动融入经济主战场,服务经济发展有新亮点。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局主动融入经济工作的主战场,谋实策、出实招、办实事,为政府解忧、为企业排难、为群众服务。

一是积极应对经济危机。面对世界经济危机,我局党组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制定出台了《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省质监局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措施》,从费用减免、提供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帮扶企业渡过金融危机并做大做强,促进经济发展。12条服务举措的出台,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省长吴新雄作出重要批示:严格质量标准,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加强监督、加强服务、加强创新,服务人民、服务企业、服务大局,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扎实,很好。坚持不懈,定能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省政府办公厅以参阅文件的形式在全省下发,上饶、宜春、鹰潭、新余等设区市结合实际,积极推动工作向纵深开展。

二是高标准推进质量月活动。我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提前部署,多次研究,在全省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影响、富有特色、富有成效的活动。8月28日,在南昌隆重举行了“长三角苏浙皖赣沪质监合作互认共同行动暨20**年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史文清副省长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9月17日,史文清副省长带队调研了鲜徕客、黑五类等食品生产企业,还召开座谈会并作了重要指示。9月30日,开展“全省质量月宣传咨询服务”活动,省长吴新雄亲临活动现场、下达了“江西质监12365举报申诉服务热线”升级启动令。期间,开展了“计量服务进社区”、“质量专家园区行”等一系列惠民活动。去年的质量月活动特色鲜明,效果明显,前所未有。省领导出席活动20余人次,新闻媒体采访600余次,社会参与人数5万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质量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质量工作氛围,促进了全省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是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为及时、客观地向社会各界发布质监工作情况,进一步扩大质监工作影响力,从9月1日至8日,我局连续召开了三次新闻发布会。1日,召开“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新闻发布会,宣传食品标签标注对规范市场行为、建立溯源体系、促进食品安全及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重要意义。3日,召开月饼质量安全新闻发布会,发布全省20**年月饼质量监督抽查、月饼质量安全和过度包装专项执法检查结果,公布部分合格月饼产品名单,曝光不合格产品名单。8日,与省发改委、省经贸委联合召开全省节约能源法专项执法检查集中行动新闻发布会,动员全社会认真贯彻实施《节约能源法》。

(五)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事业发展有新变化。

20**年,全省质监系统充分履行各项职责,进一步提高质监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各项业务工作和自身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以质取胜更加深入。围绕六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扶持和发展名牌产品,帮助企业建立信心,带动全省企业提高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做大做强。在已有23个“中国名牌产品”的基础上,向总局推荐新钢钢绞线、新余恩达家纺、萍钢热轧带肋钢筋等10个产品申报“中国名牌”产品;帮助20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据统计,江西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年市场销售额以33%以上的速度增长,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年市场销售额以45%以上的速度增长,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二是技术基础更加夯实。新建塔架和钨与稀土国家质检中心,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光伏、铜产品2个国家级质检中心;新增检测办公用房建筑面积0余平方米,新增技术装备近2000万元。全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57项;绿色食品认证916项,列全国第六;有机食品认证415项,连续五年全国第一;对全省229家实验室进行了监督评审。标准化工作取得新成绩,省、市两级新建标准18项,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16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10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115个),南昌高新区为全国第十个国家级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标准化示范基地”现为全国唯一的示范基地。

三是质量安全监管更加有效。新发食品生产许可证636张,期满换发食品生产许可证295张,取缔不符合条件的小作坊319家。出动执法人员121542人次,检查生产企业12640家次,查办违法案件10550起,其中立案查办案件8325起,大案要案83起,查获假冒伪劣商品标值1.2亿元。检查各类特种设备21497台(套),涉及生产使用单位7592家,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2117份,万台设备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低于国家质检总局和省政府的目标责任控制指标。

四是自身建设不断增强。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全省质监系统有1个单位受到了国家表彰、16个单位受到了省级表彰,省局机关评为“第四届省直文明单位”、“第十届省级文明单位”,4个单位评为“20**-20**年度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6个单位继续认定为“省级青年文明号”。

面对20**年繁重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质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结果,也是全省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同舟共济、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埋头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关心、支持质监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质监岗位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二、主要体会。

20**年,全省质监系统积极探索加快江西质监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取得了一定成绩,为质监事业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六点体会。

(一)要做好质监工作,必须分析和把握好形势。

从质监事业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越深化,市场经济体制越推进,质监部门的地位就越突出,质监工作的作用就越重要。正确把握当前形势,可有效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能不能正确把握当前形势,能不能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关系到全省质监事业能不能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大局。因此,我局党组多次组织中心组学习,对科学发展观等重要论述进行全面学习理解,对形势变化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对如何做好新时期质监工作进行全面探讨,使干部认清了形势,清晰了思路,避免了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达到了事倍功半。

(二)要做好质监工作,必须紧扣政府中心。

要提高质监工作的有效性和贡献率,必须贴紧政府中心工作,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大有作为取得质监部门的应有地位。20**年,我局强化大局意识,紧扣政府中心工作,研究起草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出台了《江西省质监局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江西省质监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意见》,向省政府呈报了《江西省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计量调研报告》与《关于在全省推进工业锅炉节能降耗工作的报告》,为提升全省产业整体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正因为我局这些工作结合了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才取得了政府的信任和认可,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很多工作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开创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三)要做好质监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

要正确处理好依法监督与优化服务的关系,必须树立“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监管”的观念,围绕服务做文章,抓好服务促发展,才能赢得企业的尊重、群众的欢迎、政府的认可,才能真正做到质监事业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年来,全省质监系统把服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服务理念,加大服务力度,切实做到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监管。省局班子成员带头走访各设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深入工业园区和企业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企业实际情况,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全系统各单位以行风建设主题活动为载体,引导干部职工把优化服务的思想转变为自觉行动,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监管工作有效性。

(四)要做好质监工作,必须提高基础业务能力。

基础业务能力是质监事业发展的保证,是质监部门履行职能的支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质量安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要求质监部门有更大作为。如果我们没有过硬的基础业务能力,就不能够充分履行好职责,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质监事业也不能较好发展。20**年,我局进一步统筹规划,增加投入,强化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基础工作,不断增强技术保障能力,实现了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和省级科技项目零的突破,有2个项目列入了省科技项目计划,参与1个国家科技部项目;完成了《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检测能力建设,填补了江西省在纺织品上检测致癌物质——可分解芳香胺类别和含量的空白;标准、计量、认证认可三大基础工作的不断加强,有效增强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五)要做好质监工作,必须强化宣传影响。

事业要发展,宣传要先行。随着质监部门职能的扩大,责任的增强,展现质监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积极营造质监工作环境的任务越来越重,对宣传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宣传工作能否到位直接影响到质监部门的形象和地位,影响到质监工作的开展,影响到质监事业的发展。20**年,我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了宣传工作。一方面向上级领导宣传,主动请示汇报工作,争取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向社会各界宣传,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各种平台,开展质量月、知识竞赛、质量论坛等方式,广泛宣传质量知识。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扩大了影响,提升了地位,赢得了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

(六)要做好质监工作,必须抓好队伍建设。

实践证明,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如果有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干部职工队伍,工作就能履职到位,发展就有根本保障,事业就充满希望。20**年,我局举办了“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主题演讲、警示教育及廉政教育等活动,制订《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20**-教育培训规划》,举办处级干部管理创新与领导力提升培训班,开展以提高岗位技能为核心的全员岗位培训工作,首次面向海内外公开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全新有力的举措促进了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省质监事业与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与不足:一是在一些地方和部分单位贴近政府、融入中心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够,全省质监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需进一步改进,监管水平、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质监工作的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二是质监基础薄弱与工作任务不断加重的矛盾日益凸现,基础业务水平亟待提高,技术机构检测手段亟待增强,基层局履职能力亟待新的突破。三是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专业人才缺乏。这些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三、20**年质监工作打算。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目前,这场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正进一步显现。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

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并把经济增长速度定在8%。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力争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胡锦涛在春节期间视察江西时,进一步强调要“三保一弘扬”。最近,苏书记和吴省长对全省质监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领导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对我们既是鼓励,更是鞭策。全省质监系统一定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精神,对形势估计更严峻一些,对困难考虑更充分一些,将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大挑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推动事业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20**年质监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繁重。今年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全省“两会”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以“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为质监工作第一要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完善体制,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以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扎实做好基层和基础工作,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积极推进江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做出新贡献。

要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全面提升三大产业技术水平。

标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质量安全监督的技术依据。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加强标准化工作。

一是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工业标准化。要充分发挥标准化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作用,不断建立和健全我省资源节约标准体系,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要把我省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作为采标工作的重点,积极引导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进出口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尤其要抓好南昌市高新区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标准化示范基地”试点工作。要保质保量完成20**-标准化战略项目立项工作。要大力加强标准化队伍建设,抓好标准化研究人员的培训教育,发挥标准化专家库的作用,为标准化工作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二是围绕促进农业增收增效,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要进一步完善我省农业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我省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要围绕“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和“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扶持龙头企业,以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化。要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完成第五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第三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考核验收工作,组织第六批国家级和第四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促进我省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

三是围绕发展第三产业,大力推行服务标准化。重点抓好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在红色文化游、绿色生态游中,大力推行旅游业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规范各景点的服务行为,尤其是要抓好井冈山红色旅游的试点工作。与有关部门合作,加快我省服务业地方标准项目的制定,为我省服务业的有序、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二)积极推进质量振兴,全面提高质量总体水平。

温家宝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强调:“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意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我们作为政府主管质量的职能部门,要深刻认识到在维护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质量总体水平方面肩负的重大责任,要充分发挥推进质量振兴的主体作用,促进提高我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

一要提升质量宏观管理的有效性。认真做好质量竞争力指数研究与测评工作,建立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省、市、县三级质监部门每年要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及重点区域开展一次质量状况调查分析,发布质量状况白皮书,为各级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服务。要修订“质量兴市”考核验收标准,组织开展考核验收,进一步引导各地深入推进“质量兴市”活动,年内力争全省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的县市比例达60%以上。要尽快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宏观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建立质量奖励制度,深入开展质量月活动,推动全省质监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二要提升质量兴园活动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当前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质量兴园”活动,提升园区企业整体素质,推动提升全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指导全省94个工业园制订《质量兴园实施方案》,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标准化和计量检测体系,引导企业节能减排,促进工业园区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工业园区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既保持增长又提高质量的双重目标,成为带动各地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

三要提升名牌战略实施的有效性。从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规划引导、完善评价制度、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入手,积极提高名牌战略实施效果,增强我省名牌产品的公信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以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较高、对相关行业带动性强的名牌产品,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不断增强我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更多的江西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

(三)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全力保障质量和安全。

要按照国务院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统一部署,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创造安全可靠的市场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

一是完善产品质量监管体制。要严格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认真落实质量追溯和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加快完善质量和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快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大质量失信惩戒力度,敦促各类企业严格依法生产、守法经营。加快建立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建立统一的风险预警平台和快速处置机制,做到对质量安全问题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提高监管工作水平。要切实落实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大力加强质量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引导企业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的理念,加强企业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二是加大重点产品整治力度。以农资、建材为重点,对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继续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肃查处各类质量违法违规案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生产、制假售假行为。要针对问题较多的产品,组织专项打假行动;对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区域,组织开展集中整治,提高专项整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努力为扩大内需服务。

三是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要按照中央关于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要求,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地做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工作。协助各级政府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继续深化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千万工程”行动,加大食品监督管理和监督抽查力度,加快建立快速反应工作机制,加强食品检验机构建设,努力提高我省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强化安全监察基础工作,不断推进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安全责任体系、动态监管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安全评价体系建设。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设备的监管和压力管道、危险化学品承压罐车等涉及公共安全的专项整治,有效控制事故多发势头,实现特种设备万台设备事故起数控制在0.77起以下,万台设备死亡人数控制在0.88人以下的监察目标。

(四)大力夯实技术基础,全面提升履职能力。

要进一步加强计量和认证认可工作,加大“科技兴检”力度,不断增强技术保障能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是要加强计量工作。加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建设力度,完善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推进民生计量工程,开展“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加强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计量器具的强检工作,强化与百姓密切相关的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督抽查,规范市场公平交易行为。要开展能源计量,对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能效标识的监督管理。要强化企业能源计量基础工作,积极推进大中型企业和重点用能单位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能源计量检测能力。

二是要加强认证认可工作。要引导和帮助企业贯彻质量、环境、haccp、测量等管理体系标准,推进安全卫生、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要加强对强制性产品、农产品、食品、节能、环保等重点产品认证的监督检查。要严格各类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和能力验证,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要加大对基层质监部门的指导和培训力度,提高基层认证监管和执法能力。

三是要优化技术机构布局。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快形成以省级技术机构为龙头、设区市技术机构为骨干、县级技术机构为补充的技术机构体系,建设一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机构和实验室,做大做强国家检测中心和省级技术机构,基本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今年要重点建设省产检院和省计量院新检测基地,积极做好国家羽绒产品、光伏及铜产品质检中心申报的后续工作,完善竹木产品中苯系列及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能力,为社会各行业(如公共卫生、环境监测、安全监管)应急处理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四是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从资金、项目等方面帮助技术机构建设,特别是要抓住当前保增长、扩内需的重要契机,争取更多资金加强技术机构能力建设,争取更多的国家级质检中心落户江西,以满足我省产业集聚和产业提升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大自我投入,每年从业务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科研专项资金,加快食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及信息化等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履职能力。

五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多下功夫,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队伍、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为加快科技兴检步伐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五)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服务企业发展。

加强自身建设是推动质监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质监形象的根本途径,更是帮助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是要认真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做到“审批项目少、办事速度快、服务质量优”。坚持精简会议和文件,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深入推进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严肃整治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质监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办事,最大努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责任分解,严格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加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反腐倡廉教育,努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努力增强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要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处级干部任职培训,举办基层局长能力建设培训班,选派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锻炼,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民主决策的水平。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大竞争上岗力度,拓宽干部选任渠道,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完善客观公正的用人机制。要加大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力度,开展质监业务和岗位技能培训,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同志们,新的一年质监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力营造质监事业发展的新氛围,塑造质监部门的新形象,勇创质监工作的新业绩,开创全省质监工作新局面,为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全州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近年来,质监系统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以质量为核心,以标准化为基础,以品牌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展“质量兴市”系列创建活动,创新思路,克难奋进,真抓实干,在服务产业发展、促进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富硒食品产业取得新突破。围绕富硒食品产业发展,成立富硒食品质量检测机构,建立健全富硒食品分类标准,建立富硒食品标志制度,帮助富硒食品企业设立富硒专柜,完善了富硒食品产业质量体系,促进了富硒食品产业快速发展。为此,质监系统付出了大量心血,成效明显。二是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三年累计有24个产品被评安康市特色品牌产品,经过后续培养,其中4个产品取得省名牌产品称号,目前共有10家企业的11个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5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力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特色品牌产品制度的设立,走在全省前列。三是标准化工作取得新成绩,五年来,制定省地方标准89项,其中57项标准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励;1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标准和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实施,推动了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四是质量监管迈出新步伐。以特种设备安全、食品安全为重点,加大产品质量和计量执法,开展打击“地条钢”等专项行动。五年累计查办各类质量案件580余起,开展执法专项行动60余次,有力维护了全市产品质量安全。五是自身建设发生新变化。大力开展基础建设、技术能力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质监文化建设,质监系统的硬件、设施、环境根本改变,党风、政风、行风不断好转,多项工作获得省、市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凝聚着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更凝聚着质监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与汗水。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质监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十二五”我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质量工作的宏观调控和基础保障功能将不断强化,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和标准化战略,把质量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行了全面部署。省质监局今年启动了与各设区市政府战略合作活动,积极构建“大质量”的工作格局。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我市质量工作在服务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关心、支持质量工作的氛围不断增强。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二五”全市将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四个翻番”和“六个跃升”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十二五”质监工作仍大有可为。同时,质监工作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特色品牌产品影响力小、省名牌产品少、国家名牌产品没有;标准及标准化工作跟不上全市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特色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一些地方标准过时、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一些企业对质量关注、重视程度不够,开展质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质监系统对产业扶持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服务和监管的工作力度还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要在今后工作中予以重点关注和解决。

今年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和“标准化”战略为抓手,以服务富硒食品等主导产业发展为己任,认真做好品牌、标准、计量三大工作,在推动自身建设、服务产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全市质监系统要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认清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创新工作,开创全市质监工作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十二五质监工作良好开局。

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质监系统要把提高质量、确保安全列为质监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把服务产业发展作为检验自身工作成效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全面推进各项质监工作。

(一)履职尽责,助推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富硒食品产业是我市最具特色、最具优势、最具发展潜力、最易做大做强的一个支柱产业。质监部门要发挥品牌、质量、标准、检测等职能作用,助力富硒食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推动富硒地域品牌建设。一是搜集整理10县区最具特色的产品名录,加大策划、包装、宣传力度,促其富硒化、商品化、市场化,催生和培育更多的特色品牌,形成以富硒食品品牌带动、特色产品集群发展的格局,提高安康特色产品的名气。二是帮助富硒食品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促进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销售,完善富硒食品产品体系,以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为基础,提升安康富硒地域品牌的知名度。三是加强富硒品牌建设的研究,组织召开“中国硒谷”富硒品牌建设研讨会,提高企业对发展富硒食品的认知程度,营造加快富硒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

推动富硒食品标志制度建设。一要不断完善。结合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的实际,从有利于规范行业管理、有利于产业快速发展、有利于激励富硒食品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及时完善修订富硒食品标志及管理办法。二要积极推广。大力开展富硒食品标志产品的申报、检测和认证工作,做到日常化、经常化和规范化,成熟一个、申报一个、认证一个,不断增加富硒食品的品种和数量。三要开拓市场。帮助富硒食品企业加强宣传,拓展市场,扩大销售,继续做好省军区服务社富硒食品集中销售工作。近期将组织召开一次富硒食品标志企业座谈会,研究和落实帮扶措施,进一步加大支持和培育力度。

推动富硒食品标准体系建设。一要健全体系。在完善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将产品硒含量标准向富硒食品原料、种植、生产、加工、储存等过程的技术标准延伸,建立富硒食品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化工作确保产品质量。二要加强论证。加强对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的研究和论证,做到资料更翔实、数据更准确、标准更科学,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富硒食品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修订完善标准,努力使其上升为省级、国家级标准。今年要尽早召开一次富硒食品标准研讨会。三要跟踪标准实施情况。选择一批富硒食品龙头企业,推动标准化生产,解决标准实施中的问题,充分发挥标准作用,提高富硒食品的质量。

推动富硒食品检测机构建设。省富硒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承担我市乃至全省富硒食品检测、质量的重要机构,也是全省唯一的富硒食品检测机构。市质监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建设与管理。一要加强建设。争取列入省级质检中心建设五年规划,获得省上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大技术装备建设和改造投入力度,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二要规范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责,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任务。要与安康学院加强联系和协作,处理好教学与科研、检测与管理的关系。三要发挥作用。提高中心的检测能力和效率,在完成日常检测工作的同时,积极研发富硒食品新产品,开展补硒对人体健康的机理作用研究,做好富硒资源深度普查和详查工作。

质监、科技及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学习、了解和掌握硒对生命健康重要作用等知识,提高富硒意识、增强富硒理念,推进富硒化、商品化、产业化工作,开展安康富硒品牌建设,为新时期全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夯实基础,认真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品牌的核心是质量,质量的基础是标准和计量。质监系统要围绕提升质量这一中心,推动品牌、标准化和计量工作。

以质量创建为载体,提升四大质量。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质量兴市战略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进质量兴市、兴县、兴业、兴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水平。一要明确任务。计划到20**年全市10个县区达到质量兴省先进县区标准,在此基础上争创质量兴省先进市,今年至少要确保4个县成功创建质量兴省先进县,各县都要积极准备,尽快启动。二要加大创建力度。总结和推广旬阳县创建质量兴省先进县的成功经验。针对工程建设、产品生产、服务行业、环保领域的不同情况,分门别类、有针对性的开展质量创建活动。各级政府牵头负责,质监、规划建设、工信、商务、旅游、环保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指导,精心组织,确保取得实效。三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引导和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以特色产品为抓手,加强品牌建设。一要明确品牌创建思路。鉴于本地大企业少、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创建中省名牌难度大的实际,必须高度重视和实施特色品牌产品制度建设工作,通过重点培育、梯次发展、全面推进,推动企业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要完善特色品牌评定制度。适时修订《安康市特色产品评定办法》,明确评定范围,完善评定标准,创新评定方式,使评出的特色品牌产品名副其实、含金量高。三要加强培育与宣传。加强特色品牌产品的培育、使其成长为省名牌、进而实现国家名牌的突破,是品牌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突出特色品牌产品的宣传,扩大影响力;加大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困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以此增强企业创建特色品牌产品的积极性,带动更多的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工作。

以服务产业为重点,加强标准化工作。一要加强设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结合特色农业产业、一村一品工程和设施蔬菜发展,清理、修订和完善各项涉农地方标准,确保标准科学、适用、合理,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基地建设,力争所有涉农县都有示范区。二要加强新型工业标准化工作。主动参与企业生产,指导企业将节能、降耗、节水、减污和增效的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标准,落实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标准,建立循环经济技术保障标准体系,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三要加强特色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开展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标准化试点工作,巩固和提高宾馆、饭店、旅游、交通等传统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提升服务质量。认真做好代码、条码工作,加强标准化管理。

以诚信计量为依托,维护公平交易。一要深入开展“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主题行动。培育30家诚信计量承诺示范单位。对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要强制检定,确保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二要扩大计量宣传。针对加油站、眼镜制配场所、医院、餐饮业、商店等计量器具使用频繁的场所,要加大企业计量使用监管,向广大群众宣传计量法规,提高消费者计量维权意识,推动诚信安康建设。三要开展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用能产品能效标识的计量监督检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三)守住底线,确保各类产品质量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市场平稳,关系和谐社会建设。质监部门要将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底线,确保不出问题。

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产品质量尤其是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对食品安全负总责,质监部门负责做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作;农业、卫生、工商、药监等部门要按照食品各环节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生产企业要切实履行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食品生产环节不发生质量安全问题。

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各县区政府要深化“创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达标县(区)活动”,今年所有县区要全部实现达标目标。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检验机构技术把关、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刚才我与各位主管县区长签订了责任书,希望引起大家高度重视,抓好今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各级质监部门要加大对移动式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等重点监控设备的安全监察,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维护和规范市场秩序。要按照“查大案、端窝点、整行业、稳市场”的要求,从严查办一批大案要案,严厉打击一批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切实维护和规范本地市场经济秩序。各监督执法部门要加强相互沟通、相互配合,采取条块结合、联合执法等措施,坚持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监管,依法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推动质监工作上水平。

(一)高度重视质监工作。今年省质监局将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各县区及质监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出合作内容,争取上级支持和投入,取得合作共赢、促进发展的实效。各县区政府要重视、支持和关心质监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为质监部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质监部门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更快地融入地方政府,主动向县区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争取支持,形成合力,推动质监事业发展。

(二)认真履行质监职责。正确处理服务与发展、监管与执法的关系。针对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需求,增强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尽可能的提供方便和支持,尽最大努力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履行好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同时,要切实履行产品质量监管执法职责,对情节轻微、非主观故意、产品质量问题对社会未造成严重影响的违规企业,实施帮扶整改;对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财产安全和事关国计民生的地条钢等假冒伪劣产品,要坚决打击,确保合法生产经营企业和消费者利益。

(三)推动质监队伍建设。倡导学习风尚,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培训,特别是加强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质监文化建设、基础能力建设,杜绝“吃拿卡要”行为的发生,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加大质监宣传,构建系统文化,提高检测设备、技术、设施条件,不断增强基础保障能力,加强质监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一支素质高、作风好的质监队伍。

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对质量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在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领导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八届十次全会、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两会”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质监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20xx年的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20xx年工作进行部署,动员全区质监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加快步伐,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会前,区局就召开此次工作会议的相关情况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做了专题汇报,自治区副主席穆铁礼甫﹒哈斯木同志对开好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提交了会议书面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和领会。

下面,我代表区局党组作工作报告。

一、及20xx年工作回顾。

时期在新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质监事业大发展的五年。这五年中,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重大决策,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充分发挥质监职能作用,坚持“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以“质量新疆”统筹发展,以改革创新破解难题,以能力建设谋划未来,狠抓质量宏观管理,夯实技术基础工作,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优化事业发展环境,埋头苦干、砥砺前行,超额完成了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质监事业发展成就辉煌,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来,我们在发展思路上做出了重大调整。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将“收入至上”逐步转变为“服务第一”,取消了对各级质监部门以业务收入为主要目标的考核方法,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质量保障作为质监行业价值存在的体现。二是将质监工作重点由关注微观质量逐步调整到强化质量宏观管理上,深入推进“质量兴新”和标准化发展战略,形成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广大企业和全社会齐抓共管,质量监管由产品质量拓展到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的新格局。三是在财力投入上从着力投入“基本建设”转移到集中投入“能力建设”上,xx期间对口援疆资金及设备投入到位率100%,达4亿余元,全系统投入到能力建设上的资金达到6.7亿元,占总财力的比重达到10.3%,确保了新疆质监能力稳居西部地区前列。四是在能力建设上由“偏重区地两级”逐步向“两头做强、中间理顺”调整,检验检测能力提升思路更加清晰、布局更加合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更加有效。五是在工作方式上由“事前监管、侧重查处”逐步转变为“依法监管、加强服务”,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简政放权,建立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部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降低了准入门槛,构建了放管治三位一体的监管格局。六是在工作效能上,改变按部就班的常规工作机制,从抓基础、强能力做起,加强分析研判和风险预警,从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预防,提升了质监工作服务效能。

——五年来,我们在工作机制上进行了重大转变。着力抓好“大质量”共治体系建设,狠抓质量管理从单元管控向各方共治转变,构建政府负总责、企业负首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积极参与的质量工作机制。一是抓好“质量新疆”建设。自治区出台了《质量兴新战略发展纲要》,建立了“大质量”工作推动机制,全区开展“质量兴县(市)活动覆盖率100%。建立了自治区政府质量奖,两次召开新疆质量大会,重奖6个获奖企业共600万元。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建立了质量官制度,强化政府和企业高层人员质量培训,共培训政府官员200人次,企业质量高管人员500人次。推进了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近40万条产品质量信用记录纳入自治区企业征信数据平台,成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强化质量工作考核。自20xx起将“质量安全”指标纳入自治区绩效考评体系以来,不断丰富“质量建设”的考核内容,完善考核体系,特别是20xx年将质量工作在自治区绩效考核当中的比重,由1.05%提高到10%,作为单项与综治维稳等9项工作并列,赋予相同分值,有力地推动了各级政府抓经济工作“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新常态的形成。三是共享“质量共治”成果。连续两年发布了《新疆质量状况白皮书》,连续多年编制《新疆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和专项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百姓消费提供信息,形成了政府肯定、企业受益、群众满意的好局面。xx期间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产品质量稳中有升,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重大质量安全问题。

——五年来,我们在能力提升上取得了重大成果。按照质检总局对新疆质监能力“高于一般、西部一流、覆盖中亚”的定位和要求,布局“大检测”体系,坚持把“两头做强、中间理顺”。做强区本级技术机构。xx期间共投入资金22.53亿元,依托区本级和部分地州市技术机构,新增10个“国字号”质检(计量)中心,区级机构检验检测能力从5年前的2500余个检验检测项目增加到5015个。继建成自治区检验检测研究基地后,又投入5亿余元,建设占地430亩、面积10万余平方米的国家检验检测研究中心(新疆昌吉),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紧跟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加快质检、计量、特检、标准、认证认可等5个中亚中心建设,让中国质量技术基础走进中亚,让中国产品、中国企业更多地走出国门。xx期间自治区质检、计量、特检“三院”业务收入增长120%,20xx年达到3亿元,目前“三院”都建成了独立的博士后工作站。棉花检验能力在全国独占鳌头,拥有220余台大容量快速检测仪,实现了新疆棉花检验的全覆盖。通过实施“人才强检”,xx期间共培训各类人才1.58万人次,其中援疆人才培训1500余人次,高级工程师人数翻了一倍,比重达到13.1%。做强县级技术机构。落实“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的理念,在质检、计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大力向县级倾斜,每年投入均超过1亿元。制定实施县级实验室分级分类建设标准规范,推动县级技术机构三年达标。此外,大力推进县级检测机构横向联合,共在3个地州、10余个县市试点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昌吉州玛纳斯县率先走出了一条县级技术机构整合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新路,提升了民生质检的能力。理顺地州市级技术机构。加大相应的自治区级质检(计量)中心建设力度,建成和正在建设自治区级中心37个,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末全区已建成及在建质监实验室面积近40万平方米,期间增长%。目前,基本形成以自治区级技术机构为龙头、地州市级为支撑、县级为基础,“两头强、中间顺”的质监检验检测体系。

——五年来,我们在服务发展上取得了重大变化。充分发挥质监部门专业性、技术性特点,夯实技术基础工作,用技术支撑和数据说话来提升服务的有效性。一是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xx期间,制修订自治区地方标准600项以上,组织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46个,开展各类标准化试点项目61个,194家企业331个产品获得采标标志。截至20xx年底,自治区地方标准达到1600项,地州市级农业地方标准1500项,我区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数量超过150项,国际标准3项。标准已成为引领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要素。二是计量监管扎实有效。xx期间共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370项,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1026项,年检定计量器具达155万台(件),自治区量传溯源体系覆盖率90%以上,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95%以上,特别是能源计量取得新突破,对全区336家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效对标工作,实现30家用能单位综合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信息联网,重点耗能企业电量数据联网250家,为自治区节能降耗做出了贡献。三是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成效彰显。国家、自治区级质检中心和各类检验检测平台,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贴近产业布局和园区建设,在提供相关产业信息、协同科研开发、配套检测服务、推动产业转型等方面逐渐显现出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四是服务安全维稳工作有力有效。与自治区公安厅、民政厅等开展了社会综合治理、反恐维稳等方面地方标准研究,质监技术基础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有效作用。特种设备安全得到保障,在全区设备数量年增速接近17%的形势下,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从0.71人下降到0.63人。食品安全监管扎实有效,xx期间全区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确保了各族人民舌尖上的安全。质监工作在服务发展中凸显出三种成效:为政府服务聚焦“宏观”,围绕自治区“大安全”、“大质量”、“大产业”建言献策,如围绕国家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推进,创新了“专业仓储监管+在库公正检验”的棉花公证检验模式。20xx年,运用这个模式及时发现棉花质量的突出问题,提出建议,引起了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视,汪洋副做出重要批示,为宏观政策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企业服务突出“质效”,品牌建设和标准化服务,促进了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和结构调整,提高了经济效益。目前全区拥有新疆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0%,实现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42.8%,农业标准化为果蔬企业经济效益贡献率达到5.86%。为社会服务凸显“民生”,整合县级检测资源,打造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同时重点加强民用四表检测、出租车计价器检定、车用气瓶检验等项目,基本实现“民生质检不出县”的目标。

——五年来,我们在文化宣传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构建“大宣传”格局,实施全媒体策略,丰富了质监文化,提升了质监人的自信。与区内主流媒体多方合作,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提升质监宣传的层次,20xx年邀请媒体采访27次,新闻发布2次,主流媒体刊发稿件970余篇,质监门户网站首次与新疆政府网同步开展“在线访谈”,政务信息被采用率突破50%,重要信息被中央领导批示。把握新闻传播规律,适应多元化需求,积极运用新兴媒体,提高质监宣传的实效性。《新疆质量状况白皮书》荣获国家质检文化创新一等奖,20xx年质量新疆“两微一端”共发布各类信息20xx余条,微博、微信分别被评选为全国质监系统十大微博、微信,质监网站访问量突破180万人次,连续2年获得新疆政府a类网站。拓展质监宣传与百姓生活的关联度,拍摄系列微型纪录片12部,制作微电影10部,2部微电影获得全国法治宣传优秀奖,以及自治区微电影创作大奖。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不断适应新形势下质监事业发展的需要,各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在“书香质检”读书活动中,质监干部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本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提升了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涌现出了以、赵庚卯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5年中全系统获得省部级荣誉单位个,个人名,全系统曾获得自治区文明行业殊荣。质监宣传的深入开展,丰富了质监文化建设内涵,新疆质监人逐渐形成了“质监为民、科学公正、服务社会、以质取胜”的核心理念,“跻进主战场、成为主力军”的拼搏奋进意识,“善于学习、乐于奉献、勇于创新、敢于超越”的质监精神内涵。

——五年来,我们在自身建设上获得了重大进展。一是加强法制质监建设。围绕建立法规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监督体系和保障体系,5年来共参与自治区质监立法2部,清理废止各类规范性文件8份,简政放权27项,门户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条,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执法监督检查等活动,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行政许可以及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等,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基本形成了职责法定、履职循法、权力透明、服务高效的法制质监体系。二是推进科技质监建设。质监科研和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绩,“”期间共投入科研经费1700万元,科研项目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其他科技奖励3项,获得各项专利73项,申请软件著作权34项。信息化投入达4300亿元,完成了质监行政许可审批系统、特种设备监管系统等一批信息化项目。三是促进和谐质监建设。五年中,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访惠聚”活动等,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党性党风教育和实践锻炼,质监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突现,各级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的政策和部署在质监系统得到落实。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系统狠抓“四风”整治,在公车管理、公务接待、会议文件管理、作风改进、狠抓落实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坚持从严治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加强统一领导,落实“两个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逐步形成了不想腐的思想防线、不敢腐的高压态势、不能腐的制度约束。立足教育防范,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月活动,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健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注重源头防腐,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共查找廉政风险点个,制定防范措施个,落实行政许可“三分离”,积极推动网上审批。全系统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起,处理人,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人。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完善内控机制,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在规范权力运行、预防腐败现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此外,不断推进老干部工作、工青妇及协学会工作,改进机关后勤服务和干部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组织全系统650户住房困难人员在首府团购了住房。

刚刚过去的20xx年,质监系统全力服务于自治区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良好成效,为收官之年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是全面推进了质监各项改革。全系统上下扔掉等待观望心态,正确对待权力和利益调整,分级管理体制改革、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质量安全监管改革、标准化工作改革、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改革等全面推进,取得成效,降低了行政风险、激发了市场活力,为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是全面履行了质监工作职能。推进名牌战略有新成果,新增118个新疆名牌产品和6个地理标志产品,新疆名牌产品总数达到298个,地标产品达到32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果,石河子、奎屯2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加强棉花质量监管,提升仪器化公检工作质量,完成350余万吨仪器化公检任务,占全国比重提高到95%左右,新疆棉花公检工作得到国务院领导肯定。

三是稳步提升了产品质量水平。对全区6432家企业的8087批次产品进行了监督检查,质量批次合格率93.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化肥、车用汽柴油等10类重点产品及消费品监督检查不合格发现率较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

四是切实保障了“三个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加强了60周年大庆、十三冬等重要节庆及敏感时期安全保障工作;加强液化气钢瓶安全监管,集中查处了一批违法行为;推进车用气瓶电子监管工作,基本实现全区封闭运行;开展电梯安全风险大排查,摸清油气输送管道底数与分布情况,落实了企业主体责任。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食品相关产品监管方面,严格生产许可,加大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督查力度,对15个项目开展风险监测,合格率98.9%。产品和消费品质量安全方面,以“质检利剑”行动为依托,开展了农资、建材等多项打假专项整治,共查处案件1900余起,涉案货值3795万余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00余万元。

五是有效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区局3次深入特变电工、金风科技等重点企业调研指导、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受到好评。阿克苏、巴州、喀什等地积极推进纺织品检测能力建设,围绕纺织服装工业园区发展开展检测服务,被政府和企业“点赞”。哈密地区局开展“提升质量效益,应对经济下行”帮扶活动,特别将小微企业纳入帮扶范围。自治区质检院主动服务首府地铁工程建设,成为首家进驻施工现场的技术机构。特检院客运架空索道的检验资质填补了新疆空白,并首次开展城市燃气管道不开挖检验500余公里。全系统改进行政许可窗口受理服务,实现窗口受理工作提速,按时办结率、证书按时送达率、服务测评满意率均有所提高。

六是持续加强了质监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查找“不严不实”问题,做实规定动作,对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反馈问题强化了整改落实,提振了精神、锤炼了作风。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在“访惠聚”工作中选拔优秀干部,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强队伍培训,选派各级干部100余人次参加国家各类培训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407人次,组织122名技术人员赴对口省市跟班培训、学习提高。强化各级党委(党组)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双联系”等制度,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扎实做好“访惠聚”工作,全系统抽调人,进住139个村和社区,突出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去极端化”,在维护农村稳定、改进农村党建、推进扶贫帮困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

20xx年底,自治区质监系统结束垂管体制。20xx年来,新疆质监事业经历了全面恢复、全面启动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综合能力由西部12省区的落后局成为名列前茅局。20xx年来,全区质监系统上下一盘棋,实行机构、编制、干部、经费、业务五统一管理的体制优势,有效地建立起统筹规范、运转有序的质监工作体系和布局合理、水平领先的技术支撑体系,提高了质监工作的有效性,切实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带出了一支高素质的质监队伍。通过一代质监人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创造了辉煌业绩,为自治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必将铭记,在20xx年的垂直管理征程中,新疆质监人,不负厚望,不负重托,在蜿蜒曲折的前进道路上,留下了负重奋进的足迹,书写了值得记忆的篇章。

回顾过去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质检总局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系统各族干部职工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关心支持质监工作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向敬业奉献的各族干部职工致以崇高敬意!

同时,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是围绕中央和自治区的重大决策部署谋划质监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够,对质监工作如何服务新疆总目标研究思考还不深。质量强区的意识不强,质量共治层次不高,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象还存在。与内地发达省区相比,在国家质量考核评比中排名相对靠后。二是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成为质监能力提升的短板,质监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较少,部分基层单位还存在人才与设备不配套等问题。三是群众对质监工作的满意度还不高。在党风廉政建设、作风转变、依法行政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质量投诉、维权等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假冒伪劣、制假售假还未得到根本遏制。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质监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新疆质监系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攻坚时期。刚刚闭幕的自治区“两会”审议通过了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纲要,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促进今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全国质检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质监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些会议精神,理清思路、确定目标,在大局下谋划质监工作,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质监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深刻认识质监工作面临的新要求。一是深刻认识“质量时代”的到来。我国长期走的是一条以增量扩能为主的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总体上看,国民经济大而不强。长此以往,资源不可接续、环境不可承载、经济不可持续,必须调整思路、转型发展。党的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党的xx届五中全会把“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写进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立足发展新阶段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即将步入“质量时代”。二是深刻认识新常态下要求质监工作大有作为。新常态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摒弃的是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粗放增长,追求的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集约增长。xx届五中全会着眼于经济新常态,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的是质量和效益这根主线,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落脚点就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因此,要把握好速度和质量的平衡,以质量提升对冲速度放缓,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切实把我国发展推向“质量时代”。三是深刻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质量要发展关键性作用。当前,我国供给的矛盾不是量上不够,而是质上不足。20xx年,我国有100家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而入围世界品牌500强仅有29家,没有一家进入前50名。《20xx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排名第23位,下降两位。总体上,我国发展依然以量博胜,而非以质取胜。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不应是数量的增加,而应是质量的改善。只有加大有效供给,增加优质供给,才能激发经济活力。因此,要深刻领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找到质监工作与“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抓改革”的结合点,围绕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综合运用质监职能,加快质量供给创新,狠抓质量品牌提升,真正发挥出质量工作在这场改革中的关键性作用。

(二)继续抓好新疆质监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十三五期间要继续抓住三大发展机遇。一是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继续抓住全国质检援疆的机遇。对口援疆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虽然质监系统深化改革特别是分级管理、分类改革的实施,使援疆工作出现了新变化,但全国质检援疆的工作要求没有改变。因此,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发挥好主体作用,不等不靠、求真务实,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落实好援建的各项目标任务。要转变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对口支援合作从单方受益为主向双方共赢的转变,构建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目前,人才队伍建设是能力建设上需补齐的“短板”,我们要科学借鉴、有效利用发达省区质监部门的工作理念、创新思维和专业人才、技术能力,把人才援疆、科技援疆作为十三五质检援疆的主要方式,通过项目合作、技术交流、科研开发等多种形式,创造条件共同开发新疆市场,实现互利共赢,以此带动新疆质监能力的全面提升。此外,要围绕新疆石油石化、煤化工、清洁能源、纺织等产业发展的重点,积极协调质检总局相关部门认真研究解决新疆产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和困难,不断提升质监服务新疆发展的能力。二是继续落实质检总局对新疆质监能力定位“高于一般、西部一流、覆盖中亚”带来的机遇。这三句话是20xx年支树平局长听取新疆质监工作汇报时提出的,我们把这个定位既作为奋斗目标,也作为发展机遇,并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在能力提升上取得了重大成果,目前第一句话完全实现,第二句话基本实现,第三句话正在努力,受到了质检总局的充分肯定。机遇总是青睐于真抓实干的人,落实好“三句话”的定位和要求,把“三句话”变为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具体行动,就能赢得质检总局更多更大的支持。三是抓住国家把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机遇。自治区已经确定了核心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三通道”为主线,“三基地”为支撑,“五大中心”为重点,“十大进出口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质是国际大通道和经济大走廊建设,通过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促进各种资源跨境高效配置和市场对接融合,促进各国经济贸易发展。质监部门在大通道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是推动技术基础互认,打通经济通道的关键节点,实现技术标准对接和经济互联互通。这就要求我们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继续推进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和区域中心实验室建设,建好设备一流、理念新、覆盖广,服务新疆、面向中亚的5个“中亚中心”。

(三)努力开创新时期质监工作新局面。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新疆要发挥特殊优势,以开放增动力、添活力、拓空间,以核心区建设统领各项经济工作。新疆质监工作要紧跟自治区党委部署,瞄准核心区建设,突出质量保障和技术支撑,力争在推动中国质量技术基础走出国门走向中亚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新的一年中,要紧紧咬住质监改革和能力建设不放松,把新疆质监工作推上新台阶。

一是坚定不移推进技术机构改革。质监系统现有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要想在未来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培育和形成一些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推进改革是必由之路,没有其它捷径可走。国家已经明确从四个方面深化改革:对现有检验检测认证事业单位职能进行清理,只保留少量公益一类机构,原则上不再保留公益二类机构;推动经营类技术机构转企改制并逐步脱钩;严格管理公益类技术机构,精简机构编制,规范财务管理和人员管理;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减少资质资格认定,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现在的改革方向非常明确,公益类和经营类只能选择一头,国家也在着手开展清理“红顶中介”问题,所以大家对此不要抱有幻想。

二是持续不断加强质监能力建设。检验检测机构作为质监部门履职的技术支撑,是质监事业安身立命之本。只有紧紧依靠检测业务,发挥好技术支撑作用,更加有效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提升质监工作在政府层面的话语权,质监部门才能在机构改革中强化职能、不被削弱。各地质监部门都要紧盯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要继续坚持“两头做强、中间理顺”的思路,在合理划分区、州、县三级质监部门事权的基础上,区级在能力建设上实现“走出去”,州级突出“有特点”,县级力争民生“全覆盖”。特别要着力补齐短板,做到硬件设施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并重,提升整体素质,培养一批行家里手和业内权威,形成质检机构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快的真实能力。要学习推广玛纳斯县整合检验检测资源的做法,在增加有限投入的情况下迅速提升检验能力,建成公共检测服务平台。

三是千方百计做大做强中亚中心。建立中亚中心是质监部门服务于核心区建设的重要载体,要突出实效、扎实推进。中亚中心要加强对中亚五国技术法规和贸易政策的研究,及时收集有关强制性法规、产品计量、标准和技术等要求,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要推动中国标准在中亚国家的应用,结合中亚五国的重大工程建设,在装备、电力等优势产业方面开展翻译研究工作,进行标准比对分析,加强标准化专家交流及人才培训等。要在总局的帮助下,加强与中亚国家在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与互认。20xx年中亚中心建设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中亚中心跟随产业转移、工程建设走出去开展检验检测和技术服务。

四是合理划分分级管理之后事权。质监部门分级管理后,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怎样实现条块结合,保持质监工作的连续性、协调性和创新性,需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尽快建立新秩序、新生态。区局今年将研究制定事权划分的实施意见,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强化依法行政,构建全社会质量共治机制为目标,进一步厘清区、州、县三级权责,规范质监职能,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率,落实工作责任,在全区建立权责统一、互相协作、上下联动的质量技术监督监管体系。事权划分的基本原则是:坚持职责法定,严格依法行政;坚持简政放权,打造效能政府;坚持专业管理,强化技术支撑;坚持分级管理,加强统筹协调。

三、扎实做好十三五及20xx年质监工作。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质监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新常态下质监工作新任务,全力服务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大力实施质量兴新战略,坚持质量为本、安全第一,坚持改革当先、创新驱动,进一步强化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量文化建设,全面提升质监能力,为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质量安全保障。

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扎实推进质量新疆建设,社会共治的质量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有效提升全区质量总体水平,全社会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不断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质量安全风险的底线;全面落实国家质检总局“高于一般、西部一流、覆盖中亚”的定位要求,力争检验检测认证研究能力进入全国质监系统十强;更加主动地服务于新疆发展和民生改善,质量技术基础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明显;继续完善法治质监、科技质监、和谐质监建设,质监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特征更加鲜明。

20xx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质监部门深化改革创新的关键之年。做好20xx年质监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质监工作总体思路和要求是:认真贯彻自治区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主、自治区“两会”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质量兴新战略,创新监管模式,运用法治思维,积极发挥质量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质量新疆做出积极贡献。

(一)严守质量安全底线,维护新疆稳定大局。

质量安全问题关系新疆社会稳定大局。我们要充分认识反分裂、反暴恐斗争的严峻复杂性,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树立抓质量安全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观念,坚决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打好维护质量安全的攻坚战,为提振消费信心,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做贡献。

第一,维护消费品质量安全。消费品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要以对各族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维护好消费品质量安全。要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快速预警系统和质量追溯体系,推动建立产品质量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检查和联动处置,及时解决质量问题,化解质量安全风险。完善“先发证后监管”模式,提高生产许可管理成效。对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日用消费品、农资、建材等产品以及敏感地区质量问题苗头,要早发现,早处置,严防质量安全问题演变为群体性事件,上升为社会矛盾。改进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加大高风险产品抽查比例,提高对重要消费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现概率。

第二,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特种设备危险性高、监管难度大,必须依法从严监管、科学监管,严防极端势力利用特种设备实施暴恐活动。加大重大活动、重要时段和重点项目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力度,做好中国——亚欧博览会保障工作;宣传、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开展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回头看”,对“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及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等“老大难”问题,要提请地方政府挂牌督办。扩大电梯责任保险覆盖面,推进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加强车用气瓶电子监管系统的建设管理,实现全区车用气瓶封闭运行,完成液化气钢瓶实名登记工作;围绕压力容器、老旧气瓶、大型起重机械、小锅炉、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等重点设备,组织开展重点行业领域整治和重点部位场所安全检查,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持续开展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攻坚战,推进油气输送管道检验检测和风险评估工作;建设南疆长管拖车检验项目,提升移动式压力容器检验能力。

第三,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全面落实执法打假责任制。发挥政府牵头、部门联动执法作用,努力构建地方政府、企业、监管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以消费品、汽车产品、絮用纤维制品等为重点,深入开展执法打假“质监利剑”行动,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质量违法行为,守住质量安全底线。深入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集中整治,要敢于“亮黄牌”,必要时约谈地方政府,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部门保护。积极探索缺陷汽车召回监管、电商产品打假、信息化执法管理模式,促进新型业态良性发展。要做好舆情研判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导,主动、及时、权威发布监督抽查结果,曝光重大质量违法行为,严防分裂势力和极端分子利用质量安全问题造谣煽动、制造事端。利用质量月、世界标准日、计量日、认证认可日、新闻发布会等各类活动,宣传质量法律政策和优秀企业,提高社会质量意识,扩大质监工作知晓度。

第四,推动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逐步完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推进质量信用分类监管。逐步建立部门诚信联动机制,将失信企业“黑名单”列入信用数据库,严格执行失信名单披露、市场禁入和退出制度,让守法企业获得诚信“红利”,违法企业支付失信成本,让破坏质量安全的“任性”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二)提升质量供给能力,服务经济转型发展。

质量是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质监部门作为质量工作的主管部门,要责无旁贷地狠抓落实、主动作为。

第一,加强质量宏观管理。要认真研究、准确把握新常态下质量工作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质量兴新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探索建立适应当前质量监管体制和经济发展态势的质量宏观管理新思路、新模式,构建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政府及各相关部门横向联合、纵向配合的新型质量共治平台,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提高全疆质量管理集成效应。

以质量考核为导向,推动质量效益型发展。去年,“质量指标”在对各地州市政府绩效考评中的比重大幅提升,彰显了自治区加强质量工作的鲜明导向,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政府抓质量工作的责任意识。今年,要继续完善质量考核机制,用足用好考核结果,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落实到政府工作当中,在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中体现质量元素。

以质量分析为抓手,提高质监部门话语权。继续组织编制发布《新疆质量状况白皮书》,各级质监部门要定期上报《质量分析报告》。进一步提高质量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和风险预警功能,将产品质量与经济发展质量结合起来,加强重点产业、重点产品质量分析和研判,不断提高分析报告的权威性、可读性和含金量。

以信息整合为手段,发挥质量监管集成效应。凭数据说话是质监部门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还远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我们掌握着庞大的质量数据资源,但这些数据都“散落”在各处(科)室,信息彼此割裂,缺乏有效集成。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树立“互联网+质监”的大数据思维。可以先选择部分区域,试点建立“新疆产品质量电子地图”,与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整合质量、标准化、计量、许可、监督、执法等质量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碎片化管理”向“集成化管理”转变。力争“一张图”让质监部门掌握辖区内全部企业数量及其完整质量信息,提高质监工作的集成效应,让消费者和社会各界方便快捷获取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让政府和社会看到质监部门的工作成效,让质量工作更接地气、聚人心、赢民意。

第二,推动质量品牌提升。质量支撑安全,提升质量水平是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的必由之路。中央明确指出,今年要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

抓好重点产品质量提升。以儿童用品、厨房用具、纺织服装、电线电缆、装饰装修材料、节水产品、复混肥料、建筑防水卷材、车用汽柴油、食品包装材料等10类产品为重点,综合运用质量、标准化、认证、监督等手段,切实解决产品档次偏低、标准水平和可靠性不高等突出问题,通过“补齐短板”,提升全疆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安全、诚信、优质”服务创建活动,在重点行业开展服务质量监测分析,推进电子商务、电信、旅游、物流等领域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加大品牌培育和保护力度。围绕我区重点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政府质量奖、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培育创建工作,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优势明显的知名品牌。加强对知名品牌和自主创新产品的保护,建设有利于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推动“新疆制造”向“新疆创造”转变,“新疆产品”向“新疆品牌”转变。

发挥质量标杆的示范带动作用。历年统计结果显示,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量10%的新疆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实现的产值、增加值、税金总额均占全区规模以上制造业的40%左右,名牌企业质量效益非常显著。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这些质量标杆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品牌企业利用资产重组、兼并联合等方式扩大规模,促进资本向品牌集中、技术向品牌集成、资源向品牌集聚。鼓励地州市、县市区设立政府质量奖,激发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积极性。

(三)加强质监能力建设,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质监工作集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四大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于一身,是全局性、系统性、协作性很强的工作。要树立全疆质量工作“一盘棋”意识,坚持质监工作“分级不分家”思想,加强规划引导,激发改革活力,努力构建消费者、企业、各级质监部门“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第一,科学谋划“十三五”工作。结合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和总局质检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按照新常态对质量效益型发展的新要求,以及“放、管、服”的改革要求,认真谋划、科学制定《新疆质监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今后五年质量工作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对基层质监工作指导,提高全疆质监工作的有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第二,做好分级管理后的事权划分。建立自治区、地州市、县权责统一、互相协作、上下联动的新疆质量技术监督监管体系。区局要加强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研究,统筹协调全区质监法规制度建设,统一部署涉及全区的质量技术监督业务专项工作。各地州市质监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确保有关政策的有效落实,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

第三,巩固提升国家质量技术基础。

加快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按照“两头做强,中间做顺”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改革,明确技术机构发展方向和职能定位,整合提升,科学分配检测资源,力争我区检验检测能力尽快实现“高于一般,西部一流、覆盖中亚”的目标,重点任务是努力实现“覆盖中亚”的目标。一是加强国家、自治区级质检中心建设。20xx年,要完成国家检验检测研究中心(新疆昌吉)的竣工验收,力争交付使用。完成、、等质检中心建设。力争到20xx年,建成30个国家级质检中心,60个自治区级质检中心,检测机构高级工程师人数达到名,实现检验检测收入20亿元的目标。制定各技术机构能力提升的目标,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管理,打造检测服务品牌,确保检验检测的公正性、权威性和时效性,推动检测业务质量效益型发展。继续发挥好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服务棉花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检验检测设备和检验检测方法研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的能力。二是加快5个中亚研究中心建设。要实现“能力覆盖中亚”的目标,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5个中亚研究中心的建设。没挂牌的要抓紧、已挂牌的要开展实质性工作。充分利用新疆地理优势、区位优势,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需求和机遇,加强中亚地区检测认证等市场调研,加大检测、计量、标准化工作与中亚五国的合作,扩大与中亚地区技术交流合作,开展多层次的政策对接和互认合作,争取计量、特检、标准化三个中亚中心率先实现突破,做到检验检测项目和标准实实在在地“迈出去”,坚持以点带面,最终实现新疆质监走出国门、走向中亚。

发挥标准引领作用。要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全面推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发挥标准化协调机构作用,做好标准化纲要中期评估等工作。要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重点标准建设;围绕食品农产品安全健康,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旅游、餐饮、物流等服务标准化工作;推进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体系。推进专利技术标准化,支持有条件的单位承担或参与光伏、煤化工、风电等国家标准项目的起草,提升我区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话语权。

发挥计量支撑作用。落实《计量发展规划》,加快国家煤电煤化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计量技术机构能力建设。以民生计量、能源计量、产业计量为重点,积极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计量标准及相关技术的研究,提升计量科技创新能力。认真做好计量比对工作,使我区得到国家和国际承认的校准测量能力稳步提升,为参与中亚国际竞争提供保障。对国家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开展全面的普查建档工作。进一步加强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工作。

发挥认证认可桥梁作用。出台新疆认证认可监督管理相关办法(试行)。探索新疆检验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新模式。扩大认证认可在节能环保、低碳经济、战略型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工作成效,推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引导重点耗能企业开展低碳、节能、节水等认证。实行“公开承诺备案制”。强化检测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全过程溯源监管机制,助推第三方公正检验机构发展。加大流通领域3c认证产品的监管,完善获证企业证后动态建档管理工作。

(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塑造质监法治文化。

今年是质监分级管理后的第一年,在深化改革、做好事权划分等各项工作中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提升质监工作法治化水平。

第一,完善法规制度,塑造质监法治文化。加强立法研究,力争完成《自治区纤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组织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行政决策风险评估等工作,严格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清理等工作。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先发证后监督”模式,简化换证审批程序,推动行政审批程序优化;规范和约束技术性规范制定的内容和程序。开展“法治六进”等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打好“七五”普法开局之战。结合质监行业特点,推进质监法治文化建设。

第二,坚持依法行政,严防地方保护。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主体和执法程序,严格执法人员责任,实现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执法资格培训、法制工作骨干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加强法治监督,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红线意识、质量监管大局意识,严防分级管理后出现地方保护干扰执法现象,严防发生“检测封锁”等行为。进一步规范技术评审工作,控制和减少自由裁量的弹性空间。

(五)强化队伍作风建设,保持质监优秀作风。

第一,抓好质监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党组议事规定》,进一步规范议事程序。各级领导要带头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带头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带头讲政治、顾大局,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做到令行禁止。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力度,配齐配强机关处室干部和直属局、直属单位班子。加强在职干部教育培训,尤其高层次人才和基层一线人员履职能力培训。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做好系统人才引进工作。继续与自治区党委党校、国家质检总局、内地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对口援疆省市质监部门的合作,全面提升干部职工能力素质。抓好内部管理,做好绩效考评工作,制定《直属单位绩效考核办法》,《直属局、直属单位领导班子考核办法》,修订完善《机关处室和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办法》,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规范日常行为,提高工作效能。

第二,做好“访惠聚”工作。各级质监部门要把做好“访惠聚”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力抓好工作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选强配好工作组成员,各住村工作组要勇于担当,克服困难,创造性的做好工作,在巩固前两年住村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实现村容村貌有明显改观,农牧民收入有明显增加,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民族团结氛围更加浓厚。各级要完成好扶贫攻坚任务,区局工作组要协助民丰县落实好所住的十个村20xx年脱贫的目标。

第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各项工作要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都要认真履行好责任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一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二要切实抓好巡视整改措施的落实工作。三要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十条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严肃惩处腐败行为。四是各级党委(党组)要强化责任担当,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履行监督责任,尤其要在理顺监督的体制和机制方面下功夫,确保监督工作到位有效。

第四,抓好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机关建设。加强机关和技术机构党建工作,强化党的意识,强化看齐意识,落实党组、党委抓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建立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有职、有权、有责,保证党组织书记工作到位,真正把党建工作搞上去。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成果,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员干部学习教育,落实高端讲座,丰富创新载体,提升“质监大讲堂”质量。认真落实新的文明单位创建实施细则,抓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坚持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选、树立和宣传道德典型。大力推进机关文化建设,弘扬新疆精神、质监精神和质监理念。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宣传表彰民族团结典范。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大宣传工作计划,利用宣传主阵地和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体,传播正能量,封堵“三非”散布渠道。进一步压缩会议和文件,为基层工作减负。强化预算约束,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收费主体责任,切实规范收费服务行为。加强离任审计、任中审计和专项审计,深化“一审双查”。加大对因公出国(境)、公车购置与运行、公务接待“三公经费”及政府采购的审计监督。加强机关事务管理,提高服务保障水平。继续做好离退休干部和工青妇工作。加强协学会管理,发挥协学会作用。

同志们,在质量时代即将来临的新形势下,质监工作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我们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大力推进质量兴新战略,努力实现“质量新疆”目标,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领导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干部监督工作。下面,我把全国、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议精神向同志们作一个简要的传达,对落实全国、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议精神需要认真抓的几项工作讲一些意见。

最近,中组部分别在河北石家庄、山东青岛召开了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和组织部门信访举报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同志出席了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8月2日,省委组织部又在成都召开了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各市(州)委组织部部长、分管地方干部工作副部长、有关干部处(科)负责人、干部监督处(科)负责人,省委组织部各处(室)处长(主任)等80多人参加了会议。我部张林祥部长和高慧岗、何杰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蒋先继主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毅作了重要讲话,副部长韩凯明、刘云夏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有三项:

第一,传达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和组织部门信访举报工作座谈会精神。这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1、总结和交流了干部监督工作在20xx年“郑州会议”以来形成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六个必须”:即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干部监督工作的正确方向;必须服从服务于党委工作的大局,服从服务于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必须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这个目标,把干部监督贯穿于干部的培养教育、考察考核、选拔任用、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必须从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干部出发,把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必须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切实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制度建设;必须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各方面监督的作用。2、提出了干部监督工作的五项主要任务。一是要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要注意抓好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会同纪检机关进一步做好巡视工作,落实干部交流和回避制度,重视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继续抓好《监督检查办法》的贯彻落实,切实做好监督检查工作。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坚决防止和杜绝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要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三是要努力推进干部监督工作制度体系建设。四是要继续深化和拓展“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五是要切实加强对干部监督工作的领导。3、强调了信访举报的主要工作。要求各级组织部门要积极处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要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切实提高基层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督办工作力度,切实提高信访举报办结率。

第二,总结了20xx年以来全省干部监督工作。基本估价是:一是深化了对《干部任用条例》和《监督检查办法》的学习贯彻,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严格遵守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二是强化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加大了对干部选拔任用中违纪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三是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强化了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加强了经济责任审计;四是先后制定了程序监督、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初步构建了干部监督的制度体系,为推进干部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加强了同有关执纪执法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基本形成了干部监督工作的整体合力。

第三,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干部监督工作的主要任务。明确提出: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方向;深入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严厉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加强信访举报工作,强化群众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继承与创新结合,着力构建干部监督工作的长效机制;明确责任,加强对干部监督工作的领导。

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干部监督工作,省委、组织部部长魏宏同志在全省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会议上还强调,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坚持用制度化的方法解决组织工作的现实问题。一是要在创新和建立干部监督工作制度体系建设上下功夫。下一步,省委组织部在省这个层面的制度建设上,将围绕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和《干部任用条例》下功夫,抓程序制度、程序法则的建设,抓制度体系的建设,抓干部选拔工作一些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二是在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上下功夫。强调要特别把好“提名关”、“考察关”、“讨论决定关”等关键环节,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三是在严厉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上下功夫。明确要求,要把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为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突出抓好的几项主要工作。

近年来,在市委的有力领导和各级党委(党组)的重视下,我市干部监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在工作中狠抓了《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贯彻,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学习宣传活动,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标准、条件、程序、纪律等广为知晓,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加大了对干部任用工作监督检查的力度,坚持开展了定期不定期的工作检查,对存在的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和部分县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不规范等问题及时作出了纠正和处理;积极构建干部监督的体系,制定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诫勉以及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推进了干部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进一步拓宽了干部监督渠道,通过开设专用举报电话“12380”,定期召开干部监督联席会、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等方式,扩大了信息源,整合了工作力量。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有的县区和部门对干部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主动监督的意识不强;干部监督工作人员的力量、素质与所担负的任务还有较大的差距;工作中,一些具体的措施办法还不够完善,缺乏可操作性等等。

按照全国、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议精神,我市干部监督工作的总体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条主线和市委工作大局,以《干部任用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为依据,以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为重点,加大对《干部任用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对各级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落实责任追究,为实现泸州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学习《干部任用条例》,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继续抓好《干部任用条例》及其配套制度的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规章,是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有力武器。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按照领导干部要熟悉、组工干部要精通、一般干部和群众要了解的要求,分层次抓好对《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和宣传,特别是要抓好领导干部的学习和培训,使领导干部树立刚性执行的法规意识,自觉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条件、标准、程序选拔任用干部。各县(区)委党校要继续把《干部任用条例》列入主体班学习的内容。同时,对近年来,省、市委组织部根据《干部任用条例》的精神,坚持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的理念,坚持干部工作“群众公认”的价值取向,对民主推荐、干部考察、讨论决定等关键环节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要一并抓好学习贯彻。

二是继续抓好《干部任用条例》的监督检查。市委组织部将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检查。各县(区)委和市级部门党组(党委)要严格按照《监督检查办法》要求,每年底对本县区、本单位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情况进行自查,并及时向市委及市委组织部报送专题报告。通过检查,认真总结实践中形成的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最近,市委组织部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检查的通知》精神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区委和市级各部门党组(党委)对20xx年7月至今年7月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自查。在此基础上,市委组织部将对县区委和部分市级部门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情况进行抽查。

三是强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关键环节的监督。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既要注意监督全过程,也要突出重点,加强关键环节的监督,着重把好提名关、考察关、讨论决定关,重点看是否落实了群众公认原则,是否全面了解干部德、能、勤、绩、廉,是否做到了“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对有问题反映的干部使用上要慎重,对在考察和受理举报中有问题反映的干部,在问题没有查清之前,不能急于作出任用决定;在重要岗位的干部,发现有严重不宜继续从事现岗位工作的,要先调整下来,对拟提拔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情况,既要征求纪委的意见,又要在考察前听取干部监督机构或专门从事干部监督工作同志的意见。在考察、公示期间对拟提拔对象经济方面的问题反映,需要通过审计弄清问题的,要请审计部门进行专项调查,依据审计结论提出是否任用的建议。

四是坚持问责追究,加强对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查处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认定及责任追究办法》,加大对违反规定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的查处力度,严厉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今后,出现干部“带病提拔”的,要从推荐、考察、决定等各个环节查找原因,认真总结教训,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凡未按规定程序提拔的干部一律无效;对跑官要官的,不能提拔使用,经教育不改的,要进行必要的组织处理;对拉票、搞非法组织活动的,要坚决制止,已得到提拔的要从领导岗位上撤下来,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纪律处分;对买官卖官、搞贿选的,要依照法纪从严惩治。

二、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强化“三个意识”。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班子主要负责人,负有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重要职责。他们既是监督的重点对象,又是监督工作的主体和责任人。要通过政策法规学习、正反典型教育,切实增强他们的“三个意识”,即自律意识、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和履行监督职责的意识,形成加强监督是尽职、疏于监督是失职、不善于监督是不称职的共识,营造监督的良好环境。

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规范权力运行。各级党委(党组)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干部工作集体决策。对干部的提拔任命,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绝不允许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各县区委会、市级部门党组(党委)会要按照干部人事工作的规定和纪律,集体把关,对违规提拔任用干部行为要坚决制止,及时报告。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委会讨论干部任免投票表决、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党委会决定重大事项等重要规定,强化党内监督。

三是围绕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经常性监督。要继续抓好《关于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意见》和领导干部年度总结报告制度的落实。要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重大事项报告、回复组织函询、诫勉等制度,对在制度执行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提醒、早制止,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是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县(区)委组织部一定要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审计要注意突出重点,把审计关口前移,加强任前、任中审计。按省上要求,对任职时间比较长的党政“一把手”和交通、财政、教育、建设等重要岗位的“一把手”要逐步安排审计。要切实做好审计结果的分析和审计成果的运用,全面推行审计谈话制度,将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要充分发挥审计在干部管理监督中的作用。

三、拓宽监督渠道,进一步加强群众监督力度。

一是拓宽干部监督信息来源渠道。要通过举报电话、电子举报箱、信访、联席会议等方式,畅通群众监督信息渠道,广泛收集了解群众举报问题信息。尽快建立起覆盖面广、渠道畅通、反馈及时、统一归口管理的干部监督信息网络,改变干部监督信息来源窄、途径少、获取滞后、管理分散的状况,使干部监督机构耳聪目明,监督工作及时有力。

二是认真受理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对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要及时进行分类,属于组织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件要认真办理,其他的信访件,及时转交有关部门处理。要注意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提倡和鼓励实名举报,对实名举报的查处结果一般应向举报人反馈。要提高信访举报件的办件效率和结案率,对上级领导同志批查的信访举报件和其他材料,一定要做到件件有回音。在重视信访举报的同时,要加强对来人来访的接待处理工作。该属于那一级解决的问题,就要在那一级解决,不能把问题推向上级组织,致使群众重复、越级上访。对要求恢复党籍、公职、更改入党和参加工作时间、办理退改离、解决职级待遇等信访件,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处理。

三是加强信访举报信息的综合分析。要注意从群众信访举报件中发现问题和重要线索,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对大量的信访件要进行归类处理,综合分析,从中发现规律性、苗头性问题的信息,早作预防,早日治理,为加强干部监督服务。

四、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构建干部监督工作的长效机制。

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要有所作为,有所发展,就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运行机制。在全国、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上,中组部、省委组织部提出了要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眼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干部监督体系,完善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和追究责任机制,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备、衔接配套、制约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部署和要求,在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实际,建立新的制度,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走出一条靠制度来规范干部监督工作的途径。目前,我们重点要构建“四个机制”。一是健全干部监督工作协调机制。要在党委的领导下,主动加强与纪检机关和其他执纪执法部门的协调配合,坚持和完善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市委组织部为推进与执纪执法部门沟通联系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正在拟定《干部监督信息沟通暂行办法》。二是完善组织部门内部干部监督工作的配合机制。要从提高干部选拔工作质量和干部监督整体效能出发,进一步明确干部任免机构和干部监督机构职责,健全决策、执行、监督、咨询系统,逐步形成科学分工、相互配合、合理制约、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要把干部监督作为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环节,真正形成干部培养、选拔、监督的“闭合回路”。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负责人或专门从事干部监督工作的同志,要参加本部门研究讨论干部任免事项的会议。三是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责任制。明确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在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监督责任。按省上要求,凡所在县区、系统和单位执行《干部任用条例》不力,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因疏于管理监督,致使班子成员和下属多次发生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社会影响恶劣的,要积极追究党委(党组)及其组织部人事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四是建立信息机制。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使干部监督信息渠道畅通,反馈及时。今年上半年,我部转发了省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及时报送干部监督重要信息的通知》,希望各县区委组织部认真抓好落实。

五、加强领导,进一步强化干部监督队伍建设。

一是要把干部监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部门一定要提高对干部监督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干部监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经常分析形势,了解掌握工作开展情况,研究干部监督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要研究如何保证干部选任工作的科学、规范,确保“群众公认”原则和干部群众“四权”的落实。

二是要强化干部监督队伍建设。由于干部监督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矛盾突出,政策业务性强,要求高,从总体上看,干部监督工作的力量配备与承担的任务,监督干部的业务素质与工作要求有一定差距,需要充实力量,提高从事干部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从事干部监督工作的同志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熟练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和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履行职责所必须的政策业务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教育从事干部监督工作的同志首先接受组织、干部群众的监督,树立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同时,对从事干部监督工作的同志,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同志们,干部监督工作,是整个干部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形势下的干部监督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抓好落实。我们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

在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领导的讲话

同志们:

20xx年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全面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全省质量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回顾20xx年全省质监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和今后一个阶段工作。今天上午,全体与会代表参加了全省质量工作会议,这是时隔五年之后,省政府就质量工作再次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确立了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形势下质量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和重大举措,也对做好质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励和鞭策。全省质监系统必须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切实担当起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扎扎实实地把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和行动上来。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去年以来,全省各级质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和要求,开拓进取,创新履职,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质量上,努力开创质量振兴工作的新局面。制订印发了《20xx年推进质量振兴暨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等工作计划和要求,在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和大部分乡镇、街道开展质量振兴活动。提请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质量发展纲要(20xx-20xx年)》、《质量发展规划20xx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表》,在天水市和敦煌市着手开展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工作,在全省大中型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和开发园区开展质量兴企、质量兴园活动,有43个单位和60名个人获得全省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认真扎实组织开展首届省政府质量奖评选活动,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户企业获得省政府表彰。庆阳、定西等12个市州政府和20个县区政府设立了政府质量奖。大力推进名牌培育工作,提请省政府印发了《甘肃名牌战略“”发展规划》,今年全省又有116户企业的129个产品获得甘肃名牌,甘肃名牌总数达到412个;认真做好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活动,130户企业获得a级以上信用等级称号。

(二)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保安全上,不断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的新举措。印发实施了《甘肃省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实施办法》,与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和重点工业产品企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了质量安全责任书,建立健全了企业质量安全台帐。在全省乳制品企业建成了电子记录与追溯系统,实现了远程数据监控。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食品生产企业78户,注销了220户企业的237张食品生产许可证,及时化解食品生产安全潜在风险9个。扎实开展“十百千工程”和“打非治违”活动,对全省194家基础薄弱的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进行了证后监督抽查,暂停4家单位许可资质,停业整顿17家单位。继续加大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查力度,深入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活动,积极开展“质监利剑”行动,重点围绕食品、农资、建材以及涉及安全的各类产品,组织专项整治,严厉惩处违法行为,出动执法人员30993人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700件,涉案货值1091万元。张掖、兰州、临夏等市州统一成立了乡镇一级质量监管机构,配备了监管人员,有效延伸了监管触角。认真开展实验室能力提升活动,完成计量认证换证235家,45家实验室单独取得了食品检验机构资质,对169家实验室实施了监督评审工作。

(三)把工作的切入点放在促发展上,努力探索服务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新途径。制定印发并认真组织实施了《甘肃省质监系统服务转型跨越、富民兴陇行动方案》,与庆阳市政府签署了《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庆阳市人民政府推动庆阳建设质量强市,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合作备忘录》;支持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争取省编办正式批复成立兰州新区质监局。着力推进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地方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在资源性消费产品领域、环境保护领域、新能源基地建设领域、循环型农业领域批准发布循环经济地方标准24项;对列入国家万家企业低碳行动计划中的我省15户用能单位统一组织实施《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围绕全省农业发展“六大产业”,坚持从抓源头、抓基地、抓精品入手,积极做好10项第七批国家级和20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重新修订了《甘肃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批准发布地方标准134项。重视通过申报地理产品标志保护来促进农民增收,“河西走廊葡萄酒”和“靖远枸杞”、“敦煌葡萄”、“大河家鸡蛋皮核桃”4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省累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已达30个。全面完成为期三年的“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主题行动任务,培育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2642家;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集贸市场小型衡器免费检定工作,对433个集贸市场的48578台件在用衡器进行了免费检定,指导全省29个集贸市场实现了在用衡器“四统一”管理。

(四)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强质监上,努力夯实事业发展基础。科技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基于风险管理的油气集输压力容器安全评定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科技部、财政部评审,争取科研项目经费256万元;《基于酒泉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设备关键检验检测技术研究》项目获科技部立项,落实项目经费217.9万元;《预包装食品常见致病菌分布及预防》等5个项目获总局立项,《远场涡流检测技术在电站锅炉检验中的应用研究》等4个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继续加大县级局业务建设力度,酒泉市肃州分局、庆阳市西峰分局、平凉市泾川县局等3个县级局获得五强县级局称号,全省五强县级局总数达到27个,30个县级局顺利通过全系统第二批规范化县级局达标验收,全省规范化县级局达到71个,占全省县区局总数的82%。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家风电设备、节能换热设备、塑料建材等5个国家质检中心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中心、纺织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甘肃省标准化创新基地等3个二期项目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发改委批复立项。临夏州局、陇南市局综合办公大楼顺利封顶。干部培训工作迈出新步伐,积极争取国家质检总局支持,共派出省局直属单位及市、县质监部门38名干部分赴总局直属单位和山东、江苏、天津滨海新区质监局挂职锻炼,收到了良好效果。效能风暴行动扎实开展,积极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分离要求,启动了省局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组建了专门的行政审批受理和技术审查机构。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全系统已有91个单位进入省市县三级文明单位,其中省级文明单位13个。党风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去年共查办案件3件,有3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在省纠风办组织的全省重点执法部门行风评议中,质监系统排名有提升,不少市县局进入先进行列。积极开展双联行动,先后派出帮联干部33批次228名深入村社,多渠道筹措资金59万元,支持陇西、两当县双联帮扶项目。

二、质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当前,我省质监事业发展正处在新的起点上,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十分艰巨的挑战。从质量工作的形势看,各级党委政府对质量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质量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但是推动工作还缺乏有力手段和长效机制;各级对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认识,但是质量安全监管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质量安全风险日益增大。从质监工作本身看,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底子薄、基础差的基本特征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业务工作领域有了很大拓展,但是服务发展、服务企业的成效还不明显;质监行政管理、检验检测、行政执法三支队伍的力量和素质有了很大增强,但是工作能力和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从全省发展形势看,各地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和“3341”项目工程,竞相发力,对质监工作形成了很强的倒逼机制,而质监工作尚缺乏强有力的支撑措施和服务手段。年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着重突出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总体要求,质监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我们必须用更高、更宽、更远的视角去谋划质监工作,坚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解决质监事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创新理念,把握机遇,加快发展。

20xx年和今后一个阶段质监工作总的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紧紧围绕省十二次党代会和全省质量工作会议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国家质检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以建设质量强省为奋斗目标,以推进质量振兴为总抓手,以服务转型跨越为主题,以提高质量发展水平为重点,以确保两个安全为关键,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质量保障。

(一)把加快建设质量强省作为质监工作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建设质量强省目标列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提高质量发展水平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的着力点,把保障质量安全作为加强社会管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以质量引擎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以质量安全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以质量提升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力争到20xx年建设质量强省取得明显成效,与全国同步实现国家质量发展目标,质量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提出这个总体目标,是为了与国家建设质量强国步调相一致,是落实《甘肃省质量发展纲要(20xx-20xx年)》的基本要求,是贯彻全省质量工作会议的具体步骤,也是统领今后一个时期质监工作的总纲,必须毫不动摇向这个目标迈进,在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过程中促进质监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把深入推进质量振兴作为强化质监工作的总抓手。推进质量振兴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质量工作系统工程,是推进质监工作上水平、上档次的总抓手。要在深入研究推进质量振兴工作规律,认真总结过去几年工作经验基础上,在三个层面上全力推进,力争取得新突破。

1.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层面上全力推进。完善和充实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的质量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优化目标设计,充实工作内容,提高责任书的可操作性及量化考核性;进一步强化市县政府对质量振兴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考核检查,特别是协调督促市县推进质量振兴领导小组履行职责,把召集会议、监督检查、考核通报等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要进一步把工作任务落实到有关部门,重点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定期了解掌握各相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做好工作动态研究、有关数据统计、情况分析交流,把各项目标任务融入到部门业务工作中。今年,力争在乡镇一级普遍设立推进质量振兴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把基础性和日常工作向乡镇和街道延伸,真正实现上下齐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2.在企业层面深入开展质量兴企活动。认真落实质量兴企提出的10项重点工作任务,年内力争推动全省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全部开展质量兴企活动。指导企业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大力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零缺陷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全面实行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全过程质量管理。要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体系,建立企业质量信用“光荣榜”和“黑名单”制度。要鼓励企业全面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不断增强员工质量意识。

3.在质监业务工作层面不断丰富质量振兴的内容。一是着力优化品牌培育和激励机制。着力推动名牌工作重点由重视评审向市场培育、扩大规模、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拓展;名牌培育范围由工业产品向农业名牌、工程名牌、服务名牌、金融名牌、商业名牌、旅游名牌等更广的领域拓展;名牌培育对象由国有大中型企业向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拓展。年内新增甘肃名牌产品50个以上,积极开展全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质量奖激励体系,推动目前尚未设立政府质量奖的2个市州政府和大部分县级政府设立政府质量奖,出台质量发展、质量安全奖励政策,力争每年有3户企业获得省政府质量奖。二是努力实现标准化工作的新突破。要加快扩展标准化体系覆盖面,基本构建起符合省情发展需要,覆盖各个主要产业领域的标准体系;要积极拓展标准化业务覆盖面,在巩固工业标准化成效的同时,向改善民生、循环经济、服务业、金融业等方面拓展;要加快拓展标准化机构人才覆盖面,建立起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科学高效的标准化工作管理模式,形成政府引导、部门推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标准化运行机制。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力争实现国家标准有量的增加,行业标准有新的上升,制修订地方标准50项,抓好第七批10项国家级和20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批准发布循环经济地方标准15项,完成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项目30项,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0户。特别要鼓励质监系统在开展课题研究、检验检测业务中制修订高层次的标准。三是努力提高计量、认证认可等基础业务工作效能。要继续加大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力度,新申报地理标志产品2个;深入开展重点计量器具的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拓宽涉及民生的计量器具免费检定范围;认真开展认证认可工作,严格强制性产品认证,着力抓好实验室资质认定和检验资格行政许可;持续强化实验室管理,严格执行标准,规范检测行为;不断规范食品农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加大环境、卫生健康等关系生态建设安全体系的认证和监管。

(三)把强化能力建设作为提高质监工作的有效途径。

1.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质监部门服务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就是要在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民生上有行动,见实效;就是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企业发展遇到的难点、老百姓关心的热点,发挥职能优势,紧贴实际开展工作。从今年开始,要多层次组织开展一系列彰显质监特色的服务行动,把服务从机关推向社会、推向基层。一是开展局市合作行动,通过与市州政府签署局市合作备忘录等形式,进一步增强质监工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重点制定出台服务兰州新区发展的意见,加快与各市州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进程。二是开展质监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专项行动,组织特种设备、计量、食品、工业产品许可、认证、代码等业务部门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办理业务,组织重点业务和检验检测部门到现场开展检验检测和培训服务活动。进一步深化服务循环经济等专项行动的内容和层次。三是开展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整合与民生关联的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业务,和百姓日常生活需要结合起来,面对面广泛深入普及质量安全知识,开展检验检测活动。四是开展联系服务企业行动,继续深化省市县三级质监部门联系重点企业,联系点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协议上,要真正解决好企业质量管理和技术提升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2.不断提升监管能力。确保质量安全事关大局,事关民生,事关质监部门的荣辱,是重中之重,也是工作底线。只有对质量安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食品生产加工和特种设备安全实施科学有效的全面监管,才能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用得放心。一是强力推进风险防范、排查和整治。把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处置五个关键点植入到各项监管业务中,把所有导致风险隐患的因素必须彻底消除,风险防控措施和制度必须明显改进和加强,风险管理责任必须明确落实到人,构建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机制。二是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广特种设备“十百千”活动的成果,把企业主体责任与省、市州和县级局的监管责任联系起来,严格落实质量安全控制、出厂检验、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备案制度,把电子监管系统从乳制品推广到重点食品生产企业,确保问题产品和事件可追溯。三是进一步加强证后监管。在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后,省市两级食品、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计量、认证等部门的工作重点要向证后监管转移,按照“五个一律”的要求,即对以往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所有企业进行一次回访,凡不能继续保持法定生产条件的,一律责令停产进行整改;对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进行一次清理,凡在省级监督抽查中安全指标、品质指标严重不合格,整改复查仍不合格的企业,一律依法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对省、市监督检查多次不合格的企业进行一次核查验收,凡达不到法定生产条件的,一律按程序办理撤销生产许可证手续;对监管工作行为进行一次检查,凡发现监管不到位、履行职责不到位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的,一律依法依规严肃进行问责,不断强化监管措施,努力消除监管盲点。四是严厉打击质量安全违法行为。根据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每隔一个阶段都要有重点、有声势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围绕老百姓关心的食品、有机产品、农资、建材、汽配、化妆品、家电下乡产品等,严厉查处假冒农资、假劣建材、黑心棉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始终保持打击产品质量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3.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做大做强技术机构是立局之本,强局之路。要在增加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上寻求新突破,充分利用全省检验检测机构现有基础,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特征和发展趋势,围绕我省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型战略性产业的实际,研究建设一批服务支柱产业、高新技术领域和公共安全的公益性检测项目,力争今后五年新增5个以上国家质检中心,10个以上省级质检中心,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今年重点完成风电、节能换热等五个国家质检中心(甘肃检验检测基地)建设一期工程,省质检、食品、特检和锅检中心搬入新址;完成包括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中心、纺织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甘肃省标准化创新基地在内的基地二期项目建设的前期论证、审批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督促批筹的金昌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等4家省级质检中心完成实验室建设任务,在马铃薯产品、葡萄酒、蜂产品等产业积极规划和批筹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要高度重视提升检验检测机构业务水平,下决心解决检不了、检不全、检不准、检不快的问题,以实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基本要求》为契机,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扩展项目,填平补齐,力争今年所有技术机构全部通过检验检测能力达标验收。

4.不断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一要全面推进行政许可审批改革。全面落实《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认真执行《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审批实施办法》,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受理中心统一受理,技术审查中心统一技术和现场审查,省局审批小组统一实施批准工作,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按照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把部分许可事项受理权下放到市州局。二要更加严格依法行政。案件办理特别是大案要案,一定要依法办理,绝不能逾越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红线,凡不属于质监职责范围内的案件,一律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凡是发现涉嫌严重违法的案件,一律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查处,并立即报告当地政府,通报当地公安机关;凡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坚决杜绝以罚代刑,罚过放行,杜绝人情案、腐败案,严防发生渎职、侵权和受贿等违法行为,加大省局指导、协调办案工作力度。三要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和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对于来自信函、网络、电话和现场要求公开政府信息的,一定要按照规定程序,在法定时限内予以公开;对于社会和个别专业打假人士提出的投诉、举报、申诉和行政复议要求,必须认真收集证据,分析案件,做好审理和回复工作。

5.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实施“科技兴检、人才强检”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技术机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检验检测项目科技含量,攻克一批我省经济领域自主创新中的检验检测难题,争取每年有2个科研项目列入国家质检总局或省重点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总数五年内突破10项,并在高级别奖项上实现突破。全面加强县级局规范化建设,要继续巩固五强县级局创建成果,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凡是在重大工作、两个安全、党风行风、班子团结等方面出现问题的,一律取消五强县级局荣誉。今年是全省质监系统规范化县级局建设的最后一年,各级质监部门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县级局规范化建设的完善、提高和成效巩固上,省局将分批组织专门考核验收,督促各地全面完成三年全部达标的目标,整体推动县级局均衡发展。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大扶持协调力度,充分调动市县质监部门能动性,持续改善基层办公环境,完成兰州市质监综合楼、张掖市质监综合楼的前期设计、征地等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完成陇南市质监综合楼、临夏州检验检测中心大楼的搬迁任务。完成一批县级局办公、实验楼的新建和改造工程。

三、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

(一)着力抓好项目建设。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实力,项目是争取资金支持的最有效、最直接的载体,项目建设的过程是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最有效的途径。各级质监部门必须牢固树立起强烈的项目意识、发展意识,在项目建设中大显身手,寻求大的突破。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生成项目,当前全省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产业结构进入新一轮重大调整变革阶段,对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提出了十分紧迫要求,我们必须抓住有利时机,认真研究、把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前景,认真设计、论证,生成一大批新项目,好项目。要积极争取项目的立项批筹,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抓住总局和有关部委扶持甘肃发展政策叠加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千辛万苦争取国家级质检中心在总局层面得到批筹;各级建设的省级质检中心也需要努力争取省发改、财政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力争多立项,早立项。要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是普遍现象,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解放思想,放开眼界,既要下功夫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也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同时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省局决定年中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分东西两片集中进行重点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交流学习,观摩要把项目建设列入重要内容,重点看近几年新上的项目,相互借鉴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

(二)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加快质监事业的发展,关键在班子,关键在干部队伍。各级党组要把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和重要职责。要强化领导班子建设,重点是完善结构,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在各级领导班子配备上,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重用一批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中年骨干,大胆选拔一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同时要注意安置好那些为质监事业做出贡献的老同志,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领导班子的建设上,必须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必须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和谐、风正、心齐的良好氛围。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专业人才引进这个瓶颈,争取政策、创造条件把检验检测机构急需的特殊人才及时引进来、招进来;要发挥好省局确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的作用,让他们既要承担起科研项目创新突破的任务,更要言传身教带出一支强有力的专业人才队伍。市州局及各直属机构要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制定完善的工作目标、计划和措施。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省局要有针对性加大各类高层次、专业性强的业务培训班的频次,市州局要重视一线检验检测和执法人员的培训,技术机构和县级局要立足岗位抓好培训,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水平;要强化省市局机关干部业务知识培训,鼓励在学历继续教育中报考涉及质监业务领域的专业,继续组织好业务骨干赴总局和发达地区挂职学习锻炼工作。

(三)着力抓好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具有独特功能和巨大魅力,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教育、熏陶、引导、规范、凝聚、激励等作用,各级必须站在促进质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十分有力措施推进文化建设。文化建设要坚持高起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按照质监工作特点和文化建设规律,深入挖掘、不断充实质监工作的文化内涵,大力加强质监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建设,推行公开文化,倡导和谐文化,为质监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文化建设要丰富载体,在内部要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环境和氛围,统一并规范办公大楼各场所、执法车辆的外观标识;按照总局要求,对基层执法人员着装统一标识;在各级机关走廊楼道设立宣传画、格言警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使质监形象通过办公设施和文化生活得到生动的体现。对外要着力抓好宣传工作,省局从今年开始,将与省上主要媒体开展战略合作,既要及时把老百姓关注的质量安全热点、焦点问题报道出去,也要把我们工作特色亮点宣传出去,努力提升质监工作的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文化建设要注重抓根本,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细致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真心实意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各级文明单位创建步伐,力争省级文明单位有新的增加,争取标兵单位进入全国文明单位行列。

(四)着力抓好作风建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作风建设方面已经为我们带了头,树立了榜样。我们只有以更加严格的规章约定要求自己,更加坚定的态度执行纪律,才能在作风建设上见实效。省局党组为此专门制定了改进作风的若干规定,总体要求就是要更加密切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要把作风改进体现在能谋善断,抓全局谋大事上,从全局高度分析、观察和处理各类问题,讲究工作的章法、节奏,每一项重点工作都要有“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明确由谁来干,什么时候干到什么程度,干好干坏要有个说法。要把作风改进体现在求真务实,勇于担当上,倡导形成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动真碰硬的良好风气,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言必信,行必果。要把作风改进体现在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上,深入开展党风廉政预防和惩防体系建设,深入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对行风和廉洁自律方面出现的问题,绝不姑息,绝不手软,绝不拖延,一经发现立即严厉查办。要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省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各项硬性规定,各级领导要带头转变作风,率先垂范,在调查研究、议事决策、会风文风、勤俭节约等方面切实加以改进。要把作风改进体现在提高效能上,进一步深入开展效能风暴行动,把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贯穿到行政管理、检验检测的各个环节,以快节奏、高效率赢得企业和群众的好评。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深入推进双联行动,深化帮扶目标责任,细化帮扶项目载体,强化帮扶工作措施,有力提升联村联户的实际成效。

同志们,艰巨的任务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迫切需要全省质监系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坚定信念。我们一定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为动力,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努力推进质监工作的新发展、新提高,为完成省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质量保障!

在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领导的讲话

同志们:

经市政府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按照会议安排,我就20xx年度我市国资监管方面所做的工作和20xx年国资监管工作的主要任务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20xx年全市国资监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xx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市国资战线的广大职工团结奋战,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国有经济的平稳发展,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努力保持国有经济平稳发展。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市出资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市国资委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密切关注企业,建立了委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组织了2次大型调研活动,对我市企业的主要原材料价格、主要能源价格和消耗量、主要产成品价格实行了动态跟踪,帮助企业抓住政策机遇,采取了大量及时有效的措施。在抓资金、保市场、控成本、保就业等方面帮助企业多方谋划,度危为安。白马集团通过确保质量、优化服务、跟踪回访等措施,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紧盯市场和客户变化,在国内多数纺织企业关闭破产的情况下,实现了出口欧洲宜家公司的订单大幅增长,为全年生产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洛钼和金堆城钼业的钼精矿产能占国内50%以上,在产品价格和需求双双大幅下滑的情况下,2家企业经过协商,达成限价销售意向,使钼精矿的吨度价得到回升。市出资企业认真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把保就业、护稳定作为头等大事,一拖集团实行轮岗制、钼业公司采取增加库存等措施,相方设法保证职工就业。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市出资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成果。据28户市出资企业财务快报汇总情况显示,截止20xx年12月底,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22.5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11%,较上半年收窄16.7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盈亏相抵后6.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74.97%,较上半年收窄20.19个百分点,其中:盈利企业20户,累计盈利8.89亿元,亏损企业8户,亏损额2.53亿元;已交税金15.3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9.18%;资产总额447.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41亿元;净资产230.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39亿元。

(二)国资监管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20xx年5月1日,《企业国有资产法》颁布实施,至此,以《企业国有资产法》为龙头,以《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为基础,以国务院国资委、河南省国资委、洛阳市国资委制定公布的有关产权转让、资产评估、薪酬管理、投资管理等多个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要内容,国有资产监管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20xx年度,我们又结合实际,出台了《洛阳市市属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洛阳市出资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补充规定》等一批规范性文件,为更好履行监管职责、防止国有资产损失等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继续加强国有产权基础管理,积极探索国有资产有效监管体制。

开展20xx年企业国有产权登记情况年度检查。按照产权登记年度检查和数据汇总工作有关要求,对各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市直有关部门、各市出资企业20xx年度产权登记工作进行了检查,完成了产权登记数据汇总工作及年度检查分析报告。20xx年共办理企业国有产权登记29户,其中:占有登记1户,变更登记4户,注销22户,核准登记1,补证1户。

严格资产评估结果核准备案。20xx年,对洛玻集团晶纬公司及新光源公司企业改制、主辅分离的资产评估项目进行了核准;对一运集团公司等改制企业的资产评估项目进行了核准;对路桥集团机械分公司、第三分公司对外投资进行了备案。

开展企业国产权交易检查。对20xx年以来的全市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情况开展了监督检查。市出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自20xx年以来共发生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项目12项,转让国有产权评估值合计23429.49万元,成交额合计27068.61万元,增值率16%。从企业自查和对各县(市、区)抽查结果看,所有国有产权转让项目,没有越权批准、违规操作和干预社会中介机构独立、公正执业问题,均符合3号令和103令的要求。

建立市出资企业重大事项月报告制度。对市出资企业重大投融资项目、增减资本、股权转让、资产处置、对外担保等重大事项,要求及时向国资委报告,按程序和规定审批。同时,特别注意规范企业重大投资及对外担保行为。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按照《洛阳市出资企业重大投资事项备案程序》,完成了市建投、洛钼集团、洛矿集团等企业的26个重大投资项目15亿元投资的审查备案。为控制企业的贷款担保风险,按照《洛阳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及资产处置暂行规定》的要求,对水务集团、洛矿集团等企业的共计26亿元的贷款担保进行了严格审查,要求担保企业加强内部决策,做好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工作,确保了国有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

(四)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统计和财务决算管理。

国有资产统计工作逐步完善。20xx年在各县(市、区)和市出资企业的大力配合下,按时完成了全市企业国有资产统计任务,受到省国资委的表彰。据统计,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市、县出资企业273户,其中,市出资企业38户,县出资企业235户。273户国有企业资产总额491亿元,同比增长8%;负债251亿元,同比增长7%;国有资本及权益148亿元,同比增长8%。

财务决算管理逐步规范。充分重视年度财务决算工作,要求企业财务决算要全面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会计政策、收入利润、减值准备、合并报表范围等重要环节要严格据实反映,不准弄虚作假;同时对财务决算的审计严格把关,要求审计机构要独立发表意见,不受企业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市本级36户国有企业20xx年财务决算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立了财务决算备案制度和决算结果确认制度。这些要求和制度,保证了企业财务决算报告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财务动态监测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动态监测体系逐步建立并进一步完善。各县(市、区)、各市出资企业每月报送的财务快报,及时反映了企业的运营情况,便于市委、市政府和监管机构及时掌握企业的资金情况、就业情况、销售情况、利润、成本费用等重要经营动态,在密切关注这些重要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下,采用多种方法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为企业提出建议。

(五)进一步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建立企业负责人激励约束机制。

20xx年市国资委发布了《洛阳市出资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暂行办法》,通过07、08两年的实行,发现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确定企业年度考核目标值时,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陷入“一对一”的误判僵局。针对这些问题,参照《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补充办法》,结合我市实际,于20xx年元月又出台了《洛阳市出资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补充规定》,重点实施经济效益考核,坚持将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年度考核的基本指标,加强分类指标考核,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确定业绩考核的分类指标,做到考核的共性要求与企业的个性特点相统一,不断改进目标确定机制,考核的精准性显著提高。按照“同一行业,同一尺度”的原则,要求考核目标值不低于前3年实际完成值的平均值,并且要保持适度增长。

20xx年,市国资委将2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具备考核条件的12户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全部纳入考核范围,签订了经营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并严格与经营者的薪酬挂钩。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12户被考核企业考核等级均在c级以下。20xx年按照被考核企业不同的经营内容新设置了不同的经营指标和权重,与11户国有及控股企业签订了经营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考核工作将在今年5月底前完成。

在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的同时,根据《洛阳市出资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试行)》,对考核企业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年薪与严格的业绩考核紧密结合:对完成经营目标、业绩优秀的企业负责人,给予与其贡献相称的报酬和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降低收入。按照该办法,对20xx年度签订经营目标的12户企业负责人兑现了年薪。目前,以“业绩上,薪酬上;业绩下,薪酬下”为主的企业负责人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落实了国有企业经营责任,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加快了企业效益的增长。

同志们,20xx年我市国资监管工作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市国资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努力的结果,也得益于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国资委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通过近几年的改革重组,绝大多数企业实现了产权多元化,新的产权体制下国资监管的方式还在探索中。二是总会计师派出制度和履职评估工作尚未开展,我们还要下大力气来加以推进。三是企业会计核算还有待继续规范。四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没有形成制度化等等,均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高度关注和加以改进解决。

二、20xx年主要工作任务。

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经济形势已经作出了科学的判断: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功能正在恢复,主要经济体出现好转迹象,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稳固,市场信心明显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因此,我市国资监管和国有经济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大家今后的共同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好。20xx年国资监管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继续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授权市国资委对市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通知》在本次会议上印发给大家,标志着我市国资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下一步,我们将根据20xx年国务院国资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国资发法规〔20xx〕286号)精神,把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监管范围,逐步实现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全覆盖。全面贯彻《企业国有资产法》,进一步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探索新形势下国有产权监管的有效方式,加大监管力度,研究探索混合所有制下产权管理的新思路和模式,着力推进国资监管工作取得新突破。

积极推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20xx年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第一年。各市出资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要按照《洛阳市市出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编制企业财务预算,提高预算目标的准确性,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稳妥推动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各市出资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条件成熟的要在20xx年实行新会计准则,条件不成熟的企业推迟至20xx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求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财务信息系统作相应调整,对企业会计、审计、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均会产生重大影响,对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人员素质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一步强化企业财务决算工作。财务决算要全面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准存有帐外资产、不准人为调节收入和利润、不准设置账外账、不准编造虚假报表、不准出现新的潜亏挂账,20xx年度财务决算要真实可靠。

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体系,发挥业绩考核导向作用。20xx年要加大业绩考核力度,将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从集团公司总部传递到子企业,从主要负责人传递到副职、各个部门,真正在企业内部建立“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担责任”的考核机制,使业绩考核机制成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重要导向。积极研究探索经济增加值考核法,适时选择条件具备的企业开展试点。

认真落实企业总会计师职责,深入推进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20xx年将在市出资企业全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尽快在各市出资企业建立总会计师委派、轮换、述职和评估制度,全面落实总会计师职责。

合理整合我市现有参股企业股权。随着我市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有许多原来市本级国有控股企业已经成为参股企业,我们将研究以政府性投资公司为平台,对市本级参股股权进行整合的有效途径。重点加强集团公司特别是政府性投资公司的监管。要按照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以资本为纽带,理顺母子公司关系,增强母公司控制力;以完善内控为途径,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投资风险和二级及以下子公司的经营风险。着重规范企业重大事项决策权限和程序、着重加强投资收益管理、着重督促集团公司完善内部损失责任追究机制等,形成一整套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积极为市属企业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做好准备。河南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即将出台,我们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适当时机开展我市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形成国有资本的投入和再投入机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继续强化企业战略和投资管理。加强规划引导,完善发展规划滚动调整制度。建立战略管理工作考评体系,提高企业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按照重大投资事项备案的有关规定,继续完善市出资企业投资监管办法,规范决策程序;开展投资后评价工作;适时建立专家委员会,突出战略规划、投资等关键环节的风险防范。

同志们,20xx年的国资监管任务非常艰巨,让我们坚定信心,认真履责,扎实工作,共同努力,推动我市国资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市国有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全州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已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今天下午就要结束了。会议安排比较紧凑,议题非常丰富,内容十分重要。昨天晚上,套开了计划财务科技工作会。今天上午,蔡玉峰副秘书长宣读了苏荣书记的批示和吴新雄省长的贺信,对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我做了工作报告,南昌市政府、景德镇市局、省锅检院、章贡区分局作了典型发言,史文清副省长作了一个非常精彩、非常生动、语重心长的重要讲话。下午,与会代表分五个组进行了讨论,对各自的不同做法、成功经验进行了很好的交流,我到三个组听取了意见,同志们的发言让我很受启发。

这次会议的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是江西省质监系统垂直管理以来前所未有的。第一次以省政府名义召开、各设区市政府分管领导参加的全省质监工作会议,充分说明了省委、省政府对质监工作越来越重视。苏荣书记对质监工作的重要批示、吴新雄省长的贺信更充分说明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质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苏书记在批示中用了“一个突出”、“三个满意”充分肯定了质监工作。“一个突出”就是成绩突出,“三个满意”是企业满意、群众满意、省委满意。同时,苏书记要求我们塑造四个“者”,即产品质量监管者、企业发展服务者、社会和谐维护者和经济增长推动者,对质监工作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吴新雄省长在贺信中,明确要求深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抓源头保质量,找准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抓安全促民生,找准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点;抓技术强基础,找准服务项目建设的薄弱点;抓帮扶严监管,找准提升园区整体素质的切入点,为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史文清副省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质监工作取得的成绩,强调了质监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加大经费投入,全力推进确保20**年质监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求全省质监系统要充分认清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质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认真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切实抓好“机关效能年活动”,大力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努力开创20**年全省质监工作新局面。

省委、省政府领导如此关心、重视质监工作,是对我们的鼓励、支持和鞭策,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和要求,加大工作力度,乘势而上,再创佳绩,为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面,就做好今年的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责任,切实抓住发展机遇。

第一,认清形势,深刻认识质监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经济形势与质监工作密切相关。质监事业要往前发展,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非常重要。金融危机爆发前,省局基于对经济形势的分析,于7月份酝酿、9月份出台了《江西省质监局服务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增强了我们工作的主动性,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认可,这种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就有很强的前瞻性。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出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根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必然,是无法躲避的。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把波峰和波谷烫平一点,但没办法消除。今年1月份,英国的苏格兰皇家银行出现重大危机,纽约股市创下这次金融风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日本、欧盟均联手出台了救市措施。我国的经济形势也很严峻,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温家宝在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今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一月份,我国进出口出现负增长,其中出口下降17.5%,进口下降超过43.1%。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采取了全方位的手段,取得一定成效,经济状况也有所好转,包括企业的产品库存,码头、商场等大量的积压现象有了较大的缓解。但我们面临的经济发展形势还是非常不确定。近日,省政府出台了扶持企业的若干措施,其中包括对质监部门的有些检验收费要减免,进一步影响了质监部门的业务收入。如何充分认清形势,开展好质监工作?基于当前经济形势,省局党组经过充分考虑,对今年经济增长指标作出调整,从往年的10%调低到6%。我们宁可把形势估计的严峻一些,把困难考虑得充分一些,将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更扎实一些。

第二,积极履职,全面落实提出的“三保一弘扬”要求。胡锦涛在井冈山视察时提出了“三保一弘扬”的重要指示,质监部门如何贯彻落实?保增长,也就是质监部门怎么样来服务经济发展。质监部门要通过加强检测能力、加强对企业的检测服务、引导企业采用标准、指导企业质量认证等,促进经济的增长。保民生,质监部门要通过开展计量、检测、食品安全监管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工作,为保民生做出贡献。保稳定,首先要保证系统内部稳定,质监系统虽然垂直管理,但由于历史原因,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个别市局甚至出现到省里上访的事情。各设区市局、县级局长要做好维护稳定的工作,保持系统内的稳定。如果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就会影响社会稳定。所以,我们要通过做好质监工作来配合政府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要抓好特种设备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加强监管工作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运行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生活得安心。从维护我们系统的小稳定到通过质监工作来维护社会的大稳定,为保稳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一弘扬,就是弘扬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源自江西,我们更应该在工作中弘扬井冈山精神,始终做到“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第三,抓住机遇,化危机为生机、变经济波动期为经济机遇期。刚才,分析了经济发展形势,主要是一些不利方面,但同时也存在有利因素。中央和地方出台了支持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主要是扩大内需的措施。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契机,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我们要善于抓住一些平台和机遇,推动工作向纵深开展。如去年的质量月活动,省局精心策划、设计和开展质量月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省领导参加活动超过了20人次,有效地扩大了质监部门的社会影响和地位作用。

质监部门如何抢抓机遇呢?一是要加强技术机构建设。在当前这么困难的条件下,如何把握机遇提高检测能力?办法肯定比困难多,很多事情都是事在人为,开动脑筋后,就是一片新的广阔的天地。赣州钨和稀土国家级质检中心的建设,就是赣州市局开动脑筋,努力奋斗的结果。有些地方政府知道检测机构的建立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要求建立检测机构。我们要在避免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的原则上,大力支持和引导各级政府来加强技术机构的发展,进一步提升质监检测能力。二是要争取资金的支持。省局一方面会向国家质检总局争取资金支持,一方面向省政府争取支持。各设区市、各县(区)局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我们在这个岗位上,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以如履薄冰的心态,事事谨慎,反复思考,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加强调研,务求实效,切实抓好今年工作。

今年全省各项质监工作我已经上午的工作报告中作了全面部署,下面我着重谈谈今年重点要抓好的几项工作。

第一,召开全省标准化工作会。标准涉及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标准是提升全省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与质量月活动相同,标准不仅是质监一个部门的,也是全社会的。目前,全国已经有13个省、市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进入了“万亿俱乐部”。江西因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是农业大省,经济小省,工业弱省,财政穷省。虽然近几年发展迅速,以平均每年两位数增长,连续增长了7、8年,到20**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还只有6千多亿,经济底子依然很薄。同样,我们质监系统也底子薄。江西这几年经济迅速发展,已建成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工业基础,而我们质监系统的检测能力还没能够与经济发展相配套,还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低于工业的发展。所以,首先要抓好标准工作。省政府对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吴新雄省长在省局研究起草的《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上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具体要求。上半年,省局准备以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标准化工作会,争取吴省长出席,来推动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体系,提升全省标准化工作水平。

第二,召开全省计量工作会。计量和标准化一样,既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质量总体水平、促进质监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省局争取在年底之前,以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计量工作会,让全社会知道计量对工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对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进一步发挥计量在节能减排、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维护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三,优化技术机构布局。社会将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违反法律法规的人和事情只会越来越少,如果依靠罚款来维持生存,质监事业就不能长远。依靠技术服务能力的提高,提高技术服务收入,才是今后事业发展的立身之本。20**年,全系统收入达5.72亿元,其中罚没收入增长不到10%,技术机构服务能力的增长超过了17%,这就是大家要努力的方向。我们要一方面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技术机构进行合理布局;另一方面要量力而行,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好,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当前,尤其是要加强国检中心以及省检中心的建设,提高技术机构的能力,提高检测手段,提高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些县局还很困难,县局领导早上睁开眼就考虑如何生存,如果是这种情况,怎么来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应该是睁开眼睛考虑今天有些什么新的措施,今天利用了多少好的机遇,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有效工作方案,通过这个工作方案提高收入。希望大家创新思维,提高检测能力,服务经济发展,从而促进质监事业健康发展。

第四,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果。国务院对奶业做了严格分工,从奶源、加工、市场销售,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同时,也明确了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责任。质监部门承担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所以,从省局到市局、到县局,到有关技术机构,要在原有的规则和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出台一些措施,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效性,提升全省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第五,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中央明确20**年为“质量和安全年”,省局已起草了《江西省质监系统“质量和安全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在省局机关进行了反复讨论、修改,也是今天的会议材料之一,希望大家积极建言献策,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推动“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有效开展。

第六,加强县级局基础建设。社会对质监部门的认识,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县级局等基层单位,因此,质监新形象的树立,关键在县级局等基层单位。一些落后地区的县级局工作环境还比较差。加强县级局的建设去年已经做了布置,今年要进一步加强,下更大力气加强县级局基础建设。一是财务工作试点从28个扩大到60个;二是进行余缺调剂;三是省局向省政府汇报,与省财政厅沟通,争取在财政给予正常履职的经费。当然,不可能立即完全解决县级局的所有问题,但是今年要争取有较大突破。同时,要提倡艰苦奋斗的作风,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

三、加强学习,搞好团结,切实加强班子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大家都是各部门、各单位的“一把手”,当前,质监事业正处于重要发展时期,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困难不少,压力不小,在这种情况下,对我们在座的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尤其是要加强主要领导、一把手的能力建设,推进质监事业发展。

一是加强学习。人是在工作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成长起来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会不被社会抛弃,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会不落伍。未来质监事业发展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领导能力的竞争,而领导能力首先体现在预见力上。预见力强,才能见微知著,把准方向,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提高预见力,关键在学习。党性由学而强,才能由学而得,事业由学而进。要把学习作为看家本领,要广学博识,与时俱进,学用结合,善于反思,从而学好理论,更新知识,跟上时代,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提高工作水平和驾驭破解难题的能力,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建树。

二是加强团结。“团结出力量”只有班子讲团结,讲奉献,才能出凝聚力,出战斗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各级领导班子要搞好团结,班子成员之间要达到思想上统一,步调上一致,工作上同心,相互补台不拆台,能够讲政治,讲大局,维护大局,服从大局。一把手必须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基础上,维护整体利益,维护班子团结,发挥整体力量。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定期开好民主生活会,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沟通思想,认真吸纳每个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大家的合力,共同承担起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责任。

三是廉洁自律。一方面要干净,一方面要干事。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顶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经得住考验,在干净中干事、在干事中干净,做到清正廉洁。保证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要抓好建章立制,用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今年,省局会花大力气来建章立制,制定一些操作性更强的规则措施,加强政风、行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同时,也会考虑如何来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整体收入水平,希望大家都能走正道,不走歪道。现在有些现状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的,不可能一天改变,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假以时日是完全可以改变的,相信通过大开正门,堵住斜门、歪门,就一定能做好我们的工作,推动事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我对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提几点要求。一方面,各设区市局的一把手要按照蔡玉峰副秘书长的要求,主动向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汇报,使设区市党委、政府更加重视质监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质监工作的指导和支持,为质监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认真组织全省质监系统干部职工学习苏书记的批示、吴省长的贺信、史副省长的重要讲话和会议对今年工作的部署要求,尤其是省局党组要带头学习。通过学习,使全省质监系统干部职工全面了解20**年的全省质监工作,清醒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质监工作面临的繁重任务和严峻挑战,明确2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增强做好质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同志们,新形势、新任务对质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局党组的工作部署,以昂扬振奋的精神状态,务求必胜的坚定决心,谋求跨越的雄心壮志,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奋力拼搏,求真务实,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国60周年献礼!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