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口号大全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热门17篇)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热门17篇)



规划计划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预见性和决策能力,同时要有坚定的执行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看看以下的范文,或许能激发你制定规划计划的一些新思路。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范文

规划是指个人或组织制定的全面、长期的发展规划。它是对未来完整性、长期性和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虑,以及未来一整套行动计划的设计。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进一步推动我居产业富民工作,促进我居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制定我居经济发展规划。

有个自然庄,个村民小组,人口数,耕地面积亩,我村主要产业有蔬菜,桃园,梨园,木板厂房等。养殖业主要有温室鸡,小型猪场。

努力发展扶贫厂房等,我居打算在建造一个1500平方米的扶贫厂房,努力打造我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在扩大产业经济的同时,我们也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养殖技术,提高收入成效。鼓励农民积极投身于扶贫厂房的建设队伍,提高农民积极性及觉悟性,鼓励农民把产业做大做强。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地理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进步,加大扶贫厂房的发展力度,扩大知名度,做大做强果林园,木板厂,扶贫厂房等产业。做到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今年,在原来的扶贫厂房建设上,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建,将扶贫厂房的墙头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同时,我居计划今年在建造一个1500平方米的扶贫厂房,努力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此外,争取项目,对于我居的环境整治和小广场建设,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个人意愿,加大劳务技术培训输入,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上级领导部门,加大职业技术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扶持工程力度,确保贫困家庭至少掌握一种致富门路,实现靠自身脱贫致富。

xx区xx乡地处闽北南部边陲,距市区69公里,是xx区最为偏远的革命老区乡和国家级生态乡。全乡辖11个行政村,1.5万人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个人经济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村集体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多数村存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偏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不稳定、负债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20xx年度全乡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补助收入530.91万元,主要是“美丽乡村”建设、水利、道路建设等工程款,村集体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等其他收入174.8万元,除营业性收入50.76万元外,主要是802线、高铁征地发给村民的补偿款和临时用地租金以及发给村民的生态林管护费等,根据我乡各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较差,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集体经济底子薄弱。全乡11个村中,3个属于集体经营收入“空白村”如九龙村、横坑村两个“高山村”及边远的半岭村,2014年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有8个村合计经营收入50.76万元,村均4.61万元,其中经营收入最高的上埔村12.6万,村组织日常工作开支基本依靠补助收入维持。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制于自然因素和交通条件,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土地相对平整、有水库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相比较好,2014年度全乡11个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xx村和半岭村的村集体总收入为338.84万元,占48%,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发展基础较弱。

3.农村集体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不稳定。我乡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收入形式,但其中3个村集体的收入仅有财政补助收入这一项,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也决定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

4.负债多。据统计,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负债,共计742.524万元,平均各村负债达67.5万元。

1.选优配强班子。让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肯做事的经济能人、科技能人、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中选拔培养村两委干部,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带动村民创业致富,引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2.以干得助,争取项目资金。坚持以干得助,促进项目对接,加大跨部门协调服务力度,聚力实施项目发展战略,巩固发展基础。积极落实好“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802县道改造工程、村居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烟基”工程等各项惠民项目的建设,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增加村集体收入。

3.发挥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擦亮“国家级生态乡镇”金字招牌,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依托xx乡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古村落、土厝群等旅游资源,立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承载能力,大力发展“森林农家”、“农家乐”产业,将xx建成为乡村生态修养胜地,以旅游带动村民及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实现旅游兴乡目标。

4.夯实农业基础,做强优势产业。继续做好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烟叶种植产业、水产禽类养殖产业,立足山区林业资源优势,合理经营林木产业、林下经济,积极推进万亩油茶林开发项目等优势产业,稳定提高农户及村集体收入。

5.管好盘活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确保保值增值。一是完善“村财乡管”制度,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民主监督、财务公开等工作,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二是盘活村级集体资源资产,由乡“三资”管理中心建立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台帐,建立资产资源交易平台,最大限度的发挥村级资产、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经营和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我乡农村集体发展缓慢、模式单一、底子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部分村干部思想认识不足。表现在:一是有些村干部文化程度不高,思想保守,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二是有的村干部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缺乏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三是有的村干部忙于自家生产生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时间少、精力少。

2.基础设施条件制约。我乡偏居xx区南部69公里,属于山区乡,交通不便,招商引资、发展企业和工厂的难度较大。

3.缺乏发展资金。我乡耕地资源、林木资源,水产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村级组织集体经济底子薄,无力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上级财政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也不够。

4、人气难以积聚。我乡总人口1.5万人,由于地处闽北南部边陲,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长期外出务工经商或举家搬迁到城区生活的村民近万人以上,留在村里的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对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缺少足够的人力保障和人才储备。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入手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强化“三资”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级班子是村级组织功能发挥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选优配强发展型村两委干部,大胆选用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到村两委干部岗位上工作。

2、加大培训力度,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要广泛开展针对在职村干部的能力提升培训,定期组织到发展较好的周边乡镇甚至是跨市跨省的经济发达的地方参观学习,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借鉴先进方法,因地制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3、增加资金投入,提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建议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切实可行的村级发展项目。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建议成立区、镇(乡)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对发展计划可行、经营风险小、管理科学的村级集体经营项目,以借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

4、强化民主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健康。加大群众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督,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村级集体积累的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规范村务公开,提升民主理财,在千方百计“做大蛋糕”的同时,既要保证公正合理“分好蛋糕”,更要做到严格规范“管好蛋糕”,实现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管理得严格、使用得合理、分配出激情。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村的重要体现,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加强基层基础保障、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通知》(中组发18号)和《关于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通知》(粤农农1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以建立村级增收长效机制为抓手,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用足力气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力,以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重点,因地制宜探索资源整合有效利用、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等多种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压实责任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增强村级集体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效益提高、实力增强,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注入新活力。

任务。

力争通过试点项目建设,结合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建立试点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保障基层组织高效运转,实现村“两委”引领发展、带动致富、服务群众能力显著增强。到2022年底,力争试点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以上,其中经营性收入不少于1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益增长不低于10万元。

1.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村党组织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政治引领作用,自觉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大任务,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

2.坚持集体所有。坚守不改变村集体产权性质、不损害村集体利益、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条底线”,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村级集体所有成员。

3.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发展遇到的问题,同时更好地发挥政策引导、规划引领、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作用。

4.坚持改革创新。鼓励试点村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5.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我区实际,加强分类指导,因村因势施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同时,坚守生态环保底线,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

6.坚持村为主导。充分发挥村集体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落实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调动农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实现集体增实力、农民增收益和产业增效益的有机统一。

1.探索资源整合有效利用的发展形式。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办或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村及集体成员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股入社。按照民主决策的原则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的经营方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明确合作社管理和运行机制,完善农民合作社成员会议或成员代表会议、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提高生产经营管理综合能力。鼓励村集体通过流转或利用集体机动地、荒地以及其他土地和资源,发展现代特色农林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

2.探索以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形式。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或领办农业经营服务合作社、劳动服务合作社等实体,为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代耕代种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集中运输等综合性服务。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开展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建设农业生产、加工、经营、服务设施,开展农产品产地加工。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利用本地生态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农业新功能。

3.探索以物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形式。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的要求,开发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资源,量力而行建设物业项目,发展物业经济。盘活村集体闲置办公用房、学校、仓库、礼堂等不动产,开展租赁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区位优势明显地区或城镇规划区,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的原则,通过异地兴建、联村共建等多种形式,增加村集体资产和物业经营收入,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

4.探索以混合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形式。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资产资源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可以探索设立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积极探索基金使用运作方式,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探索强村带弱村、村企联手共建、定点帮扶、扶贫开发等多种形式,实现多元化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其他经济主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利用资源优势,引进资本、引进项目,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探索和丰富村集体经济发展形式。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办事处始终将“平安上虞”创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紧紧围绕创建目标,切实增强平安创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开展上虞银行业平安建设,确保了全辖金融平安。今年以来,没有发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没有被中央、省级主要媒体报道批评并查证属实的情况;没有被中央、省级有关部门通报批评的情况;也没有因工作不力造成“平安上虞”考核失分的情况。现将我办事处20xx年平安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狠抓落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创建责任分工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明确责任人员,确保把平安创建工作责任和各项措施任务落实到位。一是进一步调研、分析上虞银行业平安创建的形势与特点,进一步指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保障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二是积极参加区平安办等部门举办的有关会议、培训,认真研究、落实“平安上虞”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三是进一步明确平安创建的工作重点:即及时发现和消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苗头;加大信贷风险防范和处置力度;维护金融稳定和消费者权益。

(二)坚守底线,合力化解信贷风险。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我办事处始终按照坚守风险底线的.要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督促银行和配合政府两个层面做好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一是督促银行切实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实地调查、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监管约谈、审慎监管会谈、下发监管提示单和监管意见书等措施,督促银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摆正市场定位、加强风险防控,及时堵住风控体系漏洞。二是积极开展不良贷款清收处置。针对年初以来全区不良贷款双升势头持续不减的情况,提出全年不良率必须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部署银行开展欠息企业的全面普查,发动银行集中开展清非攻坚,通过资产转让处置、核销、起诉拍卖等,最大限度地化解不良贷款。三是扎实做好企业风险处置工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配合政府继续参与已有出险和潜在风险企业的风险处置工作,先后参与各类大小协调会20余次,逐个解困方案得到较好落实。

(三)防查结合,强化银行业案防和合规建设。一是督促提高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和合规风险理念,推动合规风险管理工作适应业务创新和变化的需要,促进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交流,对当期有关政策法规文件及监管动态及时进行梳理和传达。二是认真落实银行业机构案件风险防范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的意见》,强化执行案件报告制度和责任认定及追究制度;利用银行与公安经侦联络室平台,建立了银行员工违规案件信息互通制度;结合上级开展的“两加强、两遏制”、“排险清雷”专项活动,部署督促银行机构深入开展业务经营和员工不规范行为深度摸排。三是切实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加强执行《银行业消费者投诉处理实施细则》,建立信息报送制度,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建立银行信访投诉处理网络,明确职责、限时接办。年内办事处直接办理或转办的市长热线、群众上门投诉或信访件达17件,做到及时调处、件件有着落,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切实维护了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四)合力攻坚,有效打击非法集资和维护地方金融平安。一是细化工作措施,推动辖内银行认清形势,创新方式,狠抓落实,指导督促辖内银行发挥网点优势,向金融消费者广泛宣传平安金融创建活动,有的放矢提高宣传教育工作实效。二是深化部门联动,加强与公安、法院和金融办等部门的沟通合作,把打击非法集资工作向纵深推进。三是针对近来辖内一些主要从事网络p2p业务的“财富管理”类公司,以开设实体门店、现场投放广告、当面拉揽客户等方式,从“线上”向“线下”滋延,以明显高于银行利息的“理财产品”等为吸引手段兜揽资金且资金去向较乱,有疑似非法集资之嫌的情况,我办事处高度重视、明察暗访,一方面及时向上级和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呈报《关于疑似非集资有关情况的报告》,另一方面也积极做好对银行和消费者的风险提示。

(一)明确重点,认真落实工作责任。结合日常监管工作,紧紧围绕创建工作目标和重点,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安金融创建工作的考核督导,分类指导,摸底掌握真实情况,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平安创建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分层推进和落实。对不符合创建要求的督促迅速整改并严格追究责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创建工作。

(二)突出风险,切实加强防范和处置。一是指导银行业、配合政府进一步稳妥做好信贷风险化解工作,严守风险底线,防范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二是督促银行增强风险防范的主动性,深入开展风险大排查,特别要掌握贷款企业资金链、担保圈、贷款集中度等风险状况,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做到对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三是指导督促银行积极探索不良贷款处置机制,通过抓紧清收、真实反映,向上争取核销、内部剥离等方法化解不良贷款,力争完成不良贷款控制目标。四是要规范银行在风险处置中的工作方式。引导银行区别情况、积极帮扶、形成合力、共同妥善处置信贷风险。

(三)主动作为,培育良好信用环境。一是深入开展“提升信用品质服务实体经济”主题活动,围绕增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用意识、信用行为、信用文化”,有效加大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巩固深化不规范经营整治专项活动,对重点领域的违规行为自查督查并严格整改。三是加强部门协作,通过与区经信局等有关政府部门及企业开展座谈,走访有关基层银行,深入了解不规范经营动态,提出监管措施及建议;通过办理完成有关人大、政协提案加强了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增进社会各界与银行业及银行业监管工作的了解与互动。四是配合金融办、公安等部门高度关注疑似非法集资的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不良后果发生。

一年来,我局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主要有: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稳增长措施不足;工作量逐年增多、任务日益繁重、人手紧张,现有人员忙于应付日常工作任务,调研时间得不到保障;项目策划能力、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牵头协调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我局将在20xx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我局紧紧围绕“建设罗源湾生态港口工业城市”大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年初确立的工作目标,以扩大有效投资和深化改革为重点,坚持抓谋划促发展、抓项目促转型、抓服务惠民生、抓队伍塑形象,创先争优,锐意进取,较好地发挥了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在完成经济指标、项目建设、争取资金、价格调控以及粮食收储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0xx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结合“十二五”规划纲要,研究提出20xx年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县十五届人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分解下达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为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及早安排年度工作,制定措施,圆满完成年度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积极开展经济形势综合分析。把握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密切跟踪项目进度,定期与不定期分析经济情况,强化协调与服务。预计(下同)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81.5亿元,比增3.4%,五年年均递增9.6%;工业总产值380亿元,同比增长11.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1.5亿元,比减15.3%,五年年均递增2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亿元,同比减少28.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216元,同比增长10.5%,五年年均递增13.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亿元,同比增长14%。

精心组织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积极谋划和筛选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列入省、市“十三五”规划盘子。与福建省东南企业研究院联合组织编制《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8月底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发送给县四套班子领导、各乡镇xx县直有关部门进行审阅修改。《纲要》于11月份递交县政府常务会议进行讨论,会后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于年底前形成人大送审稿。

一是强化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编制全县重点建设项目65项,总投资541.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6.3亿元,预计完成投资80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68.8%;其中列入xx市重点建设(新区)项目21项,总投资374.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2.4亿元,完成投资62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67.1%。全县共安排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计划重大投资项目89项,总投资778.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7.41亿元,预计完成投资60.8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51.8%。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全年预计完成113亿元,同比下降28.5%。加强市、县重点建设项目跟踪服务及协调反馈工作,实行月报、季分析制度。二是积极抢抓政策机遇争取项目资金突破。充分用足用活我县所享受的苏区县政策,积极主动与省、市发改委衔接,争取上级发改部门更多资金补助与支持。同时,及时掌握项目投资信息,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筛选储备项目,做好调研,及时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在争取资金、项目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截至9月底,共争取中央、省级预算内扶持资金达3377万元,为完善我县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三是项目技术对接进展顺利。积极鼓励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进行产学研对接新技术、新成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今年,共完成“6.18”技术成果对接项目40项,技术需求项目10项,总投资27.28亿元,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我县的工作任务。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扩大项目储备的数量,提高项目储备的质量。实施完善了一批道路、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促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二是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审批透明度,履行公开承诺制,提高窗口服务形象及办事效率。按照“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要求,所有审批事项全部进入县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三是切实简政放权。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所有审批事项审批时限平均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0%以内。再造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行政许可项目环节由原来的5个简化为3个;公共服务环节由原来的5个简化为2个.截至目前,办理网上审批业务46项,其中:审批21项,备案15项,核准4项,公共服务3项,否定备案3项。积极与省、市发改部门沟通联系,做好省、市“简政放权”的承接工作。切实强化招投标监督,做好招投标指导与协调工作。四是牵头和配合抓好各项改革。今年,我局与县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牵头开展了全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主要负责指导、协调全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及配套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县机关所属非参公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此项工作目前进展顺利。积极配合县卫生局抓好全县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工作,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来抓,把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作为卫生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着力点,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决贯彻落实各项价格改革政策,规范价格行为。一年来,我局始终把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作为价格工作的出发点,把解决民生价费问题作为工作着力点,致力于工作方式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做好定调价工作。做好水价、电价等重点领域的价格调研,修改完善居民用水阶梯水价方案。二是抓好价格监测和成本监审。认真做好月份、季度及半年度预警分析工作,全年共完成36篇价格监测分析及价格监测信息。完善节假日价格应急监测巡查。增加价格监测品种,完善价格监测的项目数据信息,切实完成各项成本调查及监审工作,为政府制定科学的价格政策提供成本依据。三是立足服务三农。进一步规范涉农部门的价格收费行为,强化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管,开展了农资价格和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确保了我县农资价格总体平稳,惠及广大农民。四是加强收费管理。核发13所公办幼儿园收费许可证,做好民办幼儿园收费情况调研和收费标准备案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完成对全县65个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和部门进行了验审,验审率达100%。五是强化价格执法力度。通过深化“12358”价格举报的受理,加强市场价格巡查,组织多项专项检查,全年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6件,查处违法收费80多万元,罚款12万元,违法收费绝大部分得以退款。六是完善涉案价格鉴证工作。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守规、守纪的要求,开展涉案物品价格鉴证工作,共为公安机关受理价格鉴定94起,办结91起,涉案标的额71万元;价格认证2起;价格争议调解处理2起,为公、检、法机关以及其他行政机关依法办案提供了价格依据,从而为稳定社会治安、改善罗源发展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保储备、抓安全,让群众牢牢端住饭碗。一是落实储备粮轮换工作。今年需轮换的粮食为早籼谷2082.716吨,由县粮食收储公司组织1次竞价销售圆满完成轮换腾库工作。因我县粮源相对紧缺,县里委托县粮食收储公司外出江西以签订采购合同的方式订购早籼谷2082.716吨,顺利完成了我县储备粮轮换补库任务。同时,提前完成增储2000吨粮食的任务。二是全力推进粮食中心储备库建设工作。该储备库规模3.4万吨,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为使建库工作顺利推进,我局努力破解征地、拆迁难题,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714万元,省级补助330万元,有力支持了项目建设。三是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强化粮食安全生产监管。通过与各粮食企业签订消防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组织开展今冬明春安全生产检查等一系列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全年共开展安全生产检查6次,出动人员38人次,检查单位3家,未发现安全事故隐患。

一是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并结合发改工作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和学习教育活动,使全局广大党员干部在实现解放思想方面有新突破,转变职能方面有新举措,服务水平方面有新提高,干净干事方面有新气象,依法行政方面有新进展,机关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善。二是创建学习型机关。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认真落实学习制度。通过理论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更好地推进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三是建立健全机关管理制度。制定了《xx县发展和改革局机关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机关管理制度,使我局机关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四是推进勤廉机关创建工作。规范机关“三公”行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树立勤廉的发展改革新形象。

为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聚力脱贫攻坚、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农村改革、乡村治理五项重点,坚持以农村综合改革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进一步增强全县104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带动能力,把贫困户嵌入纳入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联合经营、股份合作、开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宝鸡副中心城市和谱写陇县追赶超越新篇章奠定基础,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1.指导思想。按照全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提高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核心,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重点,着力解决我县集体经济组织薄弱,发展缓慢,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困难等问题,用足内力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实力,广借外力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压实责任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激活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素,有效提高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产业扶贫资金等各类财政资金,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增强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确保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实现贫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目标。

2.基本原则。坚持集体所有,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改革创新,探索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在不同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条件下的实现方式;坚持统筹推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与脱贫攻坚、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增收农民收入等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之路;坚持村级主体,充分发挥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各方互利共赢。

3.发展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通过全面实施“五个一工程”(每个村健全一个具有发展活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培育一个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经营主体,培植一个以上可持续增收的集体经济项目,建立一套激励集体经济发展的灵活机制,健全一套规范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管理办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起对全县104个行政村,分三年按计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8年:编制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制定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办法,明确使用方向,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重点推进62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3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40个,三星级村达到34个。

2019年:巩固和健全村集体经济管理运行机制,完善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确保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同时,稳步推进42个非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证全县8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稳定的收入且增长20%以上,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2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30个,三星级村达到40个,四星级村达到10个,五星级村达到1个。

2020年:全面巩固104个村级集体经济管理运行机制,保证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逐步增加,每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增长30%以上。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典型模式。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1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34个,三星级村达到30个,四星级村达到20个,五星级村达到10个,成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示范村。

3.经营主体主导,村级自主经营。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能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自主经营的方式,支持和鼓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盘活资产资源,共同合作,发展产业,开展社会化服务,不断增加集体经济组织积累。

4.其他方式。鼓励试点村学习借鉴“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经验等,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其他经营方式。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范文

规划,意思就是个人或组织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xx区xx乡地处闽北南部边陲,距市区69公里,是xx区最为偏远的革命老区乡和国家级生态乡。全乡辖11个行政村,1.5万人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个人经济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村集体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多数村存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偏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不稳定、负债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20xx年度全乡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补助收入530.91万元,主要是“美丽乡村”建设、水利、道路建设等工程款,村集体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等其他收入174.8万元,除营业性收入50.76万元外,主要是802线、高铁征地发给村民的补偿款和临时用地租金以及发给村民的生态林管护费等,根据我乡各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较差,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集体经济底子薄弱。全乡11个村中,3个属于集体经营收入“空白村”如九龙村、横坑村两个“高山村”及边远的半岭村,2014年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有8个村合计经营收入50.76万元,村均4.61万元,其中经营收入最高的上埔村12.6万,村组织日常工作开支基本依靠补助收入维持。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制于自然因素和交通条件,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土地相对平整、有水库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相比较好,2014年度全乡11个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xx村和半岭村的村集体总收入为338.84万元,占48%,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发展基础较弱。

3.农村集体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不稳定。我乡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收入形式,但其中3个村集体的收入仅有财政补助收入这一项,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也决定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

4.负债多。据统计,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负债,共计742.524万元,平均各村负债达67.5万元。

1.选优配强班子。让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肯做事的经济能人、科技能人、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中选拔培养村两委干部,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带动村民创业致富,引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2.以干得助,争取项目资金。坚持以干得助,促进项目对接,加大跨部门协调服务力度,聚力实施项目发展战略,巩固发展基础。积极落实好“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802县道改造工程、村居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烟基”工程等各项惠民项目的建设,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增加村集体收入。

3.发挥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擦亮“国家级生态乡镇”金字招牌,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依托xx乡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古村落、土厝群等旅游资源,立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承载能力,大力发展“森林农家”、“农家乐”产业,将xx建成为乡村生态修养胜地,以旅游带动村民及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实现旅游兴乡目标。

4.夯实农业基础,做强优势产业。继续做好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烟叶种植产业、水产禽类养殖产业,立足山区林业资源优势,合理经营林木产业、林下经济,积极推进万亩油茶林开发项目等优势产业,稳定提高农户及村集体收入。

5.管好盘活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确保保值增值。一是完善“村财乡管”制度,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民主监督、财务公开等工作,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二是盘活村级集体资源资产,由乡“三资”管理中心建立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台帐,建立资产资源交易平台,最大限度的发挥村级资产、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经营和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我乡农村集体发展缓慢、模式单一、底子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部分村干部思想认识不足。表现在:一是有些村干部文化程度不高,思想保守,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二是有的村干部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缺乏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三是有的村干部忙于自家生产生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时间少、精力少。

2.基础设施条件制约。我乡偏居xx区南部69公里,属于山区乡,交通不便,招商引资、发展企业和工厂的难度较大。

3.缺乏发展资金。我乡耕地资源、林木资源,水产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村级组织集体经济底子薄,无力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上级财政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也不够。

4、人气难以积聚。我乡总人口1.5万人,由于地处闽北南部边陲,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长期外出务工经商或举家搬迁到城区生活的村民近万人以上,留在村里的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对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缺少足够的人力保障和人才储备。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入手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强化“三资”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级班子是村级组织功能发挥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选优配强发展型村两委干部,大胆选用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到村两委干部岗位上工作。

2、加大培训力度,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要广泛开展针对在职村干部的能力提升培训,定期组织到发展较好的周边乡镇甚至是跨市跨省的经济发达的地方参观学习,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借鉴先进方法,因地制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3、增加资金投入,提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建议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切实可行的村级发展项目。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建议成立区、镇(乡)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对发展计划可行、经营风险小、管理科学的村级集体经营项目,以借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

4、强化民主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健康。加大群众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督,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村级集体积累的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规范村务公开,提升民主理财,在千方百计“做大蛋糕”的同时,既要保证公正合理“分好蛋糕”,更要做到严格规范“管好蛋糕”,实现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管理得严格、使用得合理、分配出激情。

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农村全面确立。由于人民公社时期农地制度弊端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双层经营体制落实的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而村集体经济却处于相对边缘的状态。“重分抑统”的发展格局,可以有效地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大地解放农村劳动力,为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奠定了劳动力基础。

然而,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重分抑统”不平衡发展格局的弊端也逐渐显现。首先,分散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使得推广农业科技和生产经验的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农业生产现代化。其次,分散经营的众多农户,很难及时有效的获取市场信息,使得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脱节,不利于农民增收常态化。最后,村集体经济边缘化,使得农田水利、环卫保洁、治安联防等村内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困难,抑制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不利于农村治理现代化。

要规避这些弊端,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发展村集体经济。进入新时代以前,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南海模式、吴川模式等众多知名模式,涌现了华西村、东岭村、长江村、塘约村等大批明星乡村。灵魂人物、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财政支持等构成了这些成功经验的核心要素。然而,这四大因素均不具有普遍性,其他乡村很难通过模仿学习来提高本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进入新时代后,对于不具备上述四大因素的一般乡村而言,如何科学合理的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一项重要课题。只有立足新时代,踏实奋斗,才能实现村集体经济良性发展。

一是聚焦三产融合,理清发展思路。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目标。而要做到产业兴旺,仅依靠农业是不够的。尽管农业是当前一般乡村的核心产业,也是国家建设现代文明的基础,但农业附加值相对较低,难以达成兴旺乡村产业的使命。因此,村集体经济应聚焦三产融合,在本村核心产业基础上进行延伸,发展农产品加工及仓储、农技咨询辅导、市场信息整合、销售渠道开拓、休闲农业开发等非农业态,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结构。

二是内培致富人才,外引社会力量。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致村集体经济发展者同样在人才。上级派驻、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等均可以作为人才工作方式。但为了维护人才队伍稳定性,持久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就需要注重从本村内部培养思想素质高、经营绩效好的村集体经济带头人,必要时可选配为村班子成员或主要负责人。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但对于致富人才确实匮乏的乡村,还需要积极规划、宣传集体经济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本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是制定扶持政策,细心呵护引导。在一般乡村,集体经济往往处于酝酿或者萌芽状态,亟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一是营造宽松环境,在不触及红线的基础上,减少限制性门槛,简化项目审批。二是减轻运行负担,制定税收优惠和补贴奖励政策。三是保障融资需求,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扩大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四是梳理项目信息,依据规模、可行性、风险性等对项目信息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加强推介力度。

四是规范内部管理,强化外部审计。长期以来,不断交错积累的人情面子,使乡村社会形成了独有的以私人关系为基础的差序社会格局。这样的社会格局会对规则的执行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容易滋生规则意识淡薄、财经纪律松弛等问题。因此,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管理,特别是财会事务的管理,强化财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和主要领导规则意识培养。同时,制定村集体经济第三方审计制度,以外部审计促村集体经济规范管理、健康发展。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平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强化基层党建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新时代,村集体经济迎来了全新发展空间,同时也呼唤全新发展策略。只要立足时代特征,把握发展策略,持续奋斗,就能抓住机遇,实现良性发展。

一年来,我局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主要有: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稳增长措施不足;工作量逐年增多、任务日益繁重、人手紧张,现有人员忙于应付日常工作任务,调研时间得不到保障;项目策划能力、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牵头协调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我局将在20xx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产业富民”活动工作,促进我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并结合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制定xx村经济发展规划。

xx村有xx个屯,xx个组,人口数xx,总的耕地面积为xx亩,其中旱地xx亩,水田xx亩,该村的主要产业有芒果、油茶及杉木,其中芒果种植xx亩,油茶xx亩,杉木的种植面积为xx亩,养殖业以养猪、养鸡、养鸭为主,其中猪年出栏量xx头,肉鸡出栏xx羽,肉鸭出栏xx羽。

努力发展xx等产业,努力打造我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在扩大产业经营的同时,我们也为农民提供相关科学xx技术,提高xx的成效。鼓励农民积极投身xx的队伍,提高农民积极性及觉悟性,鼓励农民把产业和规模做大做强。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资源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一村一品,规模化种植xx、完善销售渠道,加大xxx的发展力度、扩大xxx的知名度,做大、做强xxx等产业,做到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村党组织、村民委领办合作社,结合本村产业发展实际,本着集体增收、农民增利的原则,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村一品”或农家乐。一是参与经营。通过办理各项证件,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服务,提取利润,增加集体收入。二是入股分红。可将本村土地、资金、农业机械等入股合作社,按收入比例获取分红。三是争取项目。以合作社名义,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资金落地后,按村集体与合作社贡献大小合理分配,再次投资,增加收入。

xxx村民委员会2017年xx月xx日。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农村全面确立。由于人民公社时期农地制度弊端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双层经营体制落实的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而村集体经济却处于相对边缘的状态。“重分抑统”的发展格局,可以有效地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大地解放农村劳动力,为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奠定了劳动力基础。

然而,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重分抑统”不平衡发展格局的弊端也逐渐显现。首先,分散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使得推广农业科技和生产经验的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农业生产现代化。其次,分散经营的众多农户,很难及时有效的获取市场信息,使得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脱节,不利于农民增收常态化。最后,村集体经济边缘化,使得农田水利、环卫保洁、治安联防等村内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困难,抑制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不利于农村治理现代化。

要规避这些弊端,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发展村集体经济。进入新时代以前,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南海模式、吴川模式等众多知名模式,涌现了华西村、东岭村、长江村、塘约村等大批明星乡村。灵魂人物、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财政支持等构成了这些成功经验的核心要素。然而,这四大因素均不具有普遍性,其他乡村很难通过模仿学习来提高本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进入新时代后,对于不具备上述四大因素的一般乡村而言,如何科学合理的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一项重要课题。只有立足新时代,踏实奋斗,才能实现村集体经济良性发展。

一是聚焦三产融合,理清发展思路。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目标。而要做到产业兴旺,仅依靠农业是不够的。尽管农业是当前一般乡村的核心产业,也是国家建设现代文明的基础,但农业附加值相对较低,难以达成兴旺乡村产业的使命。因此,村集体经济应聚焦三产融合,在本村核心产业基础上进行延伸,发展农产品加工及仓储、农技咨询辅导、市场信息整合、销售渠道开拓、休闲农业开发等非农业态,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结构。

二是内培致富人才,外引社会力量。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致村集体经济发展者同样在人才。上级派驻、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等均可以作为人才工作方式。但为了维护人才队伍稳定性,持久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就需要注重从本村内部培养思想素质高、经营绩效好的村集体经济带头人,必要时可选配为村班子成员或主要负责人。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但对于致富人才确实匮乏的乡村,还需要积极规划、宣传集体经济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本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是制定扶持政策,细心呵护引导。在一般乡村,集体经济往往处于酝酿或者萌芽状态,亟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一是营造宽松环境,在不触及红线的基础上,减少限制性门槛,简化项目审批。二是减轻运行负担,制定税收优惠和补贴奖励政策。三是保障融资需求,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扩大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四是梳理项目信息,依据规模、可行性、风险性等对项目信息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加强推介力度。

四是规范内部管理,强化外部审计。长期以来,不断交错积累的人情面子,使乡村社会形成了独有的以私人关系为基础的差序社会格局。这样的社会格局会对规则的执行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容易滋生规则意识淡薄、财经纪律松弛等问题。因此,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管理,特别是财会事务的管理,强化财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和主要领导规则意识培养。同时,制定村集体经济第三方审计制度,以外部审计促村集体经济规范管理、健康发展。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平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强化基层党建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新时代,村集体经济迎来了全新发展空间,同时也呼唤全新发展策略。只要立足时代特征,把握发展策略,持续奋斗,就能抓住机遇,实现良性发展。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我局紧紧围绕“建设罗源湾生态港口工业城市”大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年初确立的工作目标,以扩大有效投资和深化改革为重点,坚持抓谋划促发展、抓项目促转型、抓服务惠民生、抓队伍塑形象,创先争优,锐意进取,较好地发挥了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在完成经济指标、项目建设、争取资金、价格调控以及粮食收储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0xx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结合“十二五”规划纲要,研究提出20xx年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县十五届人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分解下达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为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及早安排年度工作,制定措施,圆满完成年度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积极开展经济形势综合分析。把握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密切跟踪项目进度,定期与不定期分析经济情况,强化协调与服务。预计(下同)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81.5亿元,比增3.4%,五年年均递增9.6%;工业总产值380亿元,同比增长11.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1.5亿元,比减15.3%,五年年均递增2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亿元,同比减少28.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216元,同比增长10.5%,五年年均递增13.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亿元,同比增长14%。

精心组织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积极谋划和筛选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列入省、市“十三五”规划盘子。与福建省东南企业研究院联合组织编制《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8月底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发送给县四套班子领导、各乡镇xx县直有关部门进行审阅修改。《纲要》于11月份递交县政府常务会议进行讨论,会后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于年底前形成人大送审稿。

一是强化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编制全县重点建设项目65项,总投资541.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6.3亿元,预计完成投资80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68.8%;其中列入xx市重点建设(新区)项目21项,总投资374.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2.4亿元,完成投资62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67.1%。全县共安排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计划重大投资项目89项,总投资778.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7.41亿元,预计完成投资60.8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51.8%。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全年预计完成113亿元,同比下降28.5%。加强市、县重点建设项目跟踪服务及协调反馈工作,实行月报、季分析制度。二是积极抢抓政策机遇争取项目资金突破。充分用足用活我县所享受的苏区县政策,积极主动与省、市发改委衔接,争取上级发改部门更多资金补助与支持。同时,及时掌握项目投资信息,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筛选储备项目,做好调研,及时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在争取资金、项目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截至9月底,共争取中央、省级预算内扶持资金达3377万元,为完善我县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三是项目技术对接进展顺利。积极鼓励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进行产学研对接新技术、新成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今年,共完成“6.18”技术成果对接项目40项,技术需求项目10项,总投资27.28亿元,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我县的工作任务。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扩大项目储备的数量,提高项目储备的质量。实施完善了一批道路、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促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二是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审批透明度,履行公开承诺制,提高窗口服务形象及办事效率。按照“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要求,所有审批事项全部进入县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三是切实简政放权。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所有审批事项审批时限平均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0%以内。再造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行政许可项目环节由原来的5个简化为3个;公共服务环节由原来的5个简化为2个.截至目前,办理网上审批业务46项,其中:审批21项,备案15项,核准4项,公共服务3项,否定备案3项。积极与省、市发改部门沟通联系,做好省、市“简政放权”的承接工作。切实强化招投标监督,做好招投标指导与协调工作。四是牵头和配合抓好各项改革。今年,我局与县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牵头开展了全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主要负责指导、协调全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及配套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县机关所属非参公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此项工作目前进展顺利。积极配合县卫生局抓好全县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工作,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来抓,把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作为卫生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着力点,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决贯彻落实各项价格改革政策,规范价格行为。一年来,我局始终把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作为价格工作的出发点,把解决民生价费问题作为工作着力点,致力于工作方式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做好定调价工作。做好水价、电价等重点领域的价格调研,修改完善居民用水阶梯水价方案。二是抓好价格监测和成本监审。认真做好月份、季度及半年度预警分析工作,全年共完成36篇价格监测分析及价格监测信息。完善节假日价格应急监测巡查。增加价格监测品种,完善价格监测的项目数据信息,切实完成各项成本调查及监审工作,为政府制定科学的价格政策提供成本依据。三是立足服务三农。进一步规范涉农部门的价格收费行为,强化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管,开展了农资价格和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确保了我县农资价格总体平稳,惠及广大农民。四是加强收费管理。核发13所公办幼儿园收费许可证,做好民办幼儿园收费情况调研和收费标准备案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完成对全县65个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和部门进行了验审,验审率达100%。五是强化价格执法力度。通过深化“12358”价格举报的受理,加强市场价格巡查,组织多项专项检查,全年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6件,查处违法收费80多万元,罚款12万元,违法收费绝大部分得以退款。六是完善涉案价格鉴证工作。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守规、守纪的要求,开展涉案物品价格鉴证工作,共为公安机关受理价格鉴定94起,办结91起,涉案标的额71万元;价格认证2起;价格争议调解处理2起,为公、检、法机关以及其他行政机关依法办案提供了价格依据,从而为稳定社会治安、改善罗源发展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保储备、抓安全,让群众牢牢端住饭碗。一是落实储备粮轮换工作。今年需轮换的粮食为早籼谷2082.716吨,由县粮食收储公司组织1次竞价销售圆满完成轮换腾库工作。因我县粮源相对紧缺,县里委托县粮食收储公司外出江西以签订采购合同的方式订购早籼谷2082.716吨,顺利完成了我县储备粮轮换补库任务。同时,提前完成增储2000吨粮食的任务。二是全力推进粮食中心储备库建设工作。该储备库规模3.4万吨,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为使建库工作顺利推进,我局努力破解征地、拆迁难题,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714万元,省级补助330万元,有力支持了项目建设。三是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强化粮食安全生产监管。通过与各粮食企业签订消防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组织开展今冬明春安全生产检查等一系列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全年共开展安全生产检查6次,出动人员38人次,检查单位3家,未发现安全事故隐患。

一是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并结合发改工作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和学习教育活动,使全局广大党员干部在实现解放思想方面有新突破,转变职能方面有新举措,服务水平方面有新提高,干净干事方面有新气象,依法行政方面有新进展,机关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善。二是创建学习型机关。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认真落实学习制度。通过理论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更好地推进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三是建立健全机关管理制度。制定了《xx县发展和改革局机关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机关管理制度,使我局机关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四是推进勤廉机关创建工作。规范机关“三公”行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树立勤廉的发展改革新形象。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范文

一年来,我局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主要有: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稳增长措施不足;工作量逐年增多、任务日益繁重、人手紧张,现有人员忙于应付日常工作任务,调研时间得不到保障;项目策划能力、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牵头协调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我局将在20**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

近年来,江南区苏圩镇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基层党建引领,自觉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风貌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该镇特色的工作思路和模式。截至目前,该镇16个村(社区)中集体经济收入4万至10万元(含5万)的经济发展村14个,10万元以上的村2个。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强有力抓手。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以推进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屯级组织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模式,在57个坡(队)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引领扶贫新机制。

积极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搭建平台,组建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库,强化镇项目办对各类项目的支持与指导,确保项目的顺利进展。通过设立镇、村项目库,先后争取到慕村火龙果基地和苏圩社区冷库等村集体发展市级项目,两个项目共投资540万元,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20万元以上收入。

积极开展“创业带富先锋”活动,采取技术培训、树立党员带头典型、培育能人带富工程、党员带头发展产业。近年来,该镇已培育了48名“创业带富先锋”。镇宁村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村委会主任吴信榜大力推进电商平台,主动为镇宁及周边各村的贫困户销售土鸡、玉米、西瓜、香瓜以及各种蔬菜农产品,并把所得收入的1%作为集体经济收入利润,仅此项就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4000元收入。

在党建引导村集体经济基础上,成功探索盘活集体资产、培育经济实体、开展合作经营、拓展服务创收以及突出产业带动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苏圩镇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将“三清三拆”、土地整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乡村保洁等项目直接下沉到村级公司,带动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输出获得收入。

此外,该镇把带动发展各村扶贫特色产业及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作为攻坚重点,通过合作经营壮大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根据^v^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要求,镇党委通过前期排查摸底,确定镇村临时党支部为2020年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象。为扎实做好集中整顿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村临时党支部实际情况,特制定软弱涣散党组织“一村一策”整顿工作方案:

镇村位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现有居民小组16个、712户1826人,村临时党支部共有党员43人,设支委委员3人,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

经排查摸底,村临时党支部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党组织运行不规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具体表现:一是支部班子不够团结,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够有力,“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到位,在带动村两委干部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服务群众上还存在差距;同时村临时村两委其他班子成员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的情况。二是支部建设效果差,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发挥不强;党支部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不力;凝聚党员、团结群众能力弱。三是党支部三个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党员干部对当前政治形势认识不够充分,发展信心不够坚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多项工作开展缓慢,落实效果差,没有“花开结果”的贯彻工作意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党员奉献意识弱,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生产效果不好,村集体经济作用发挥不明显。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扎实开展集中整顿,确保村临时党支部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并达到如下效果:一是班子建设加强,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发挥明显,干部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办事效率和干事激情显著提升;二是党支部运行规范顺畅,“”制度全面落实、党员发展严格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认可度显著提高;三是基层党组织作用明显发挥,充分认清当前政治经济形式,有效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在生产上发挥聪明才智和奋斗精神,切实推进村生产效益和集体经济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镇党建办工作人员、村临时党支部支委委员、驻村工作队员为成员的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镇党建办力量、驻村工作队力量,积极联系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合力参与集中整顿工作,指导村临时党支部找问题根源、理整顿思路、带党员队伍、解干群矛盾、促产业发展,切实有力、精准发力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

镇2020年度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领导小组:

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建办,由党建办同志负责具体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开展。

(二)建立整改台账。

组织召开镇党委、村临时党支部谈心谈话会、村党员大会,指出问题,研讨分析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及整改进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切实保障问题整改落实落地。

(三)整改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9月底前。

1.进行一次谈话。镇党委班子和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开展一次全面的谈心谈话,对其开展深度的思想教育,切实推动村临时党支部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整改工作认识,理清整顿思路,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团结有力。

2.召开一次大会。召开一次由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镇党委领导、村全体党员参与的大会。充分做好集中整顿思想动员,引导村全体党员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组织一场清洁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党群服务中心大扫除,更换陈旧装饰,翻新标识牌匾,整理书籍杂志。并制定卫生值日排班制度,确保党群服务中心日常整洁。

4.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开展一次“走进群众、美化乡村”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员和群众沟通、交流,推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第二阶段:10月上旬。

1.开展三次党课。邀请联村县级领导讲一次党课,镇党委班子成员讲一次党课,村临时党支部书记讲一次党课,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先进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2.组织三场培训。组织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对村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开展一次党建业务培训,由镇业务部门针对当前工作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和答疑,协调联村县级部门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切实有效的帮助村临时党支部规范运行,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提升全体党员服务群众生产能力。

3.严格落实“5+n”。要求全体党员严格按照重温入党誓词、党员缴纳党费、学习党章党规、学习讲话、为党员过政治生日“5+n”模式开展,以庄严的仪式感、亲切的代入感,深化党员身份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三阶段:10月中旬。

1.整顿效果自评。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村临时党支部的集中整顿效果开展测评,对党员和群众认为没有整顿到位或者整顿效果不佳的问题再次剖析研究,精准施策。

2.查漏补缺、完善细节。组织镇干部电话访问村群众,客观检验整顿效果,组织镇9办5中心对村展开客观测评,对依然存在的问题和新问题苗头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整顿效果符合民意。

3.召开总结大会。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集中整顿总结大会,梳理整顿过程,汇报整顿成果,提出下步工作打算,确保整顿成果持续巩固。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有效抓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2021年1月召开的宜宾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市”的目标,2021年宜宾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加快壮大现代特色农业”的重点工作。但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还面临人才匮乏、经营模式不当、利益联结不紧等困境。如何破除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对于解决宜宾“三农”问题,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强班子,重视各类人才。一是创新集体经济组织选人用人机制。建强集体经济组织班子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关键保障。但是,当前我市农村人才匮乏问题十分严重。全市虽然所有行政村几乎都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但其成员与村两委成员几乎重合。而现阶段村两委干部很多也是“矮子里拔大个”,懂得经济组织管理和经营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需要创新选人用人的机制。结合我市村“两委”换届之际,拓宽选人渠道,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选配村干部和后备干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奠定人才基础。二是探索激励机制。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干事创业能力和积极性。要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富即安”“等靠要”思想,就需要探索一定的激励机制,如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从集体经济纯利润中领取适当报酬的机制。三是营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氛围。目前大部分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对群众带动效应不太强。大部分群众并不愿意主动跟着集体经济组织干事创业,而是以观望的态度为主。为此,一方面,需要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村上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引领形成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要鼓励群众参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形成的利益分配,与参与者共同享有。

多方调研,顺应市场规律。鉴于农业产业的高限制性,在发展集体经济产业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研。一是调研摸清自有资源。不仅要摸清现有集体的资产、资源,更要对村上的集体土地、林地、海拔、气候等的情况十分清楚。调研清楚村集体土地资源的成分要素及适合种养殖的对象。尤其是对于村集体经济尚待起步的村,可深度融入我市“双城建设”的成果,到相关的农业院校或农科研究院,聘请相关专家来村指导集体经济的发展,从而真正做到摸清村上的资源情况。二是充分调研发展集体经济产业的情况。主要是涉及到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如通过种植业来发展集体经济,就要调研清楚种植作物的栽种时间、施肥、防虫以及一些特定时间点的技术处理;如果通过养殖业来发展集体经济,就要调研清楚养殖动物的成长规律、防病等。三是充分调研市场和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定要符合市场规律,遵循市场原则。在发展村集体经济前,一定要调研清楚市场的价格情况、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情况及趋势,对于发展村集体经济有至关重要。不仅如此,还要摸清楚市场渠道,认真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成本管理。

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产业的发展,并不能同以往的小农经济模式,要打破靠天吃饭的格局,实现经济效益。一是选择适合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在基础条件尚待改善的村,可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模式(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组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基础条件较好、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具备专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村集体经济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村,可探索村集体公司的组织形式。二是探索适当的产业发展模式。根据自身实际,科学选择了适合通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如高县来复镇通书村探索“党支部+公司、抱团+联结、品牌+营销、股份+技术”的“4+”模式,发展壮大了土鸡养殖和脆桃种植两大产业,2020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50万元。

注重分配,多方利益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还需要特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作为保障。一是要树牢利益联结的发展理念。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主体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利益联结机制,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承担不同程度的社会责任,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越成熟,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利益分配比越高等。第二,实行弹性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基本保障金+收益分红+风险基金”的弹性收益分配制度,确保农村集体经济成员能够享受到农村集体经济带来的增量收益。如通书村采取“桃园入股,保底回收、利润分红”的方式与果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在果农实现了抱团发展的同时,集体公司也“借鸡生蛋”拥有了近200亩桃园的资产。

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xx村地处乡东部,位于乡通往后源、麻沥、后乾、岭根等村的主干道旁,交通优势明显。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有利机遇,结合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契机,打造烤烟、其他农业两大主导产业,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二)依靠农业“五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以市场信息为导向,通过信息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求改良品种,运用新技术逐步推广新品种。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3期。三是通过合作社带动,进一步加强农户协作,建立、完善协会合作制度,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四是通过资金政策倾斜,搞好新技术推广,组建“新技术推广领导小组”。五是充分发挥“土专家”、乡土人才、“六大员”作用,建立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三)提高农民现代实用技术培训使用。

(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实现旱涝保收,提高耕地农业生产能力。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要求,抓好烟田基拙设施建设,农田整治和坡痔地改造。全村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率。搞好耕地灌溉体系配套建设,提高抗旱能力。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为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聚力脱贫攻坚、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农村改革、乡村治理五项重点,坚持以农村综合改革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进一步增强全县104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带动能力,把贫困户嵌入纳入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联合经营、股份合作、开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宝鸡副中心城市和谱写陇县追赶超越新篇章奠定基础,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1.指导思想。按照全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提高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核心,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重点,着力解决我县集体经济组织薄弱,发展缓慢,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困难等问题,用足内力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实力,广借外力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压实责任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激活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素,有效提高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产业扶贫资金等各类财政资金,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增强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确保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实现贫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目标。

2.基本原则。坚持集体所有,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改革创新,探索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在不同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条件下的实现方式;坚持统筹推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与脱贫攻坚、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增收农民收入等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之路;坚持村级主体,充分发挥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各方互利共赢。

3.发展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通过全面实施“五个一工程”(每个村健全一个具有发展活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培育一个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经营主体,培植一个以上可持续增收的集体经济项目,建立一套激励集体经济发展的灵活机制,健全一套规范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管理办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起对全县104个行政村,分三年按计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8年:编制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制定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办法,明确使用方向,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重点推进62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3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40个,三星级村达到34个。

2019年:巩固和健全村集体经济管理运行机制,完善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确保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同时,稳步推进42个非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证全县8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稳定的收入且增长20%以上,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2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30个,三星级村达到40个,四星级村达到10个,五星级村达到1个。

2020年:全面巩固104个村级集体经济管理运行机制,保证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逐步增加,每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增长30%以上。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典型模式。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1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34个,三星级村达到30个,四星级村达到20个,五星级村达到10个,成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示范村。

3.经营主体主导,村级自主经营。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能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自主经营的方式,支持和鼓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盘活资产资源,共同合作,发展产业,开展社会化服务,不断增加集体经济组织积累。

4.其他方式。鼓励试点村学习借鉴“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经验等,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其他经营方式。

1.资金支持。县财政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加大对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对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创建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和带动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突出的企业实施奖补。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申报各级财政扶持资金项目,开展财政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股份量化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探索规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发展集体经济。由政府拨款、减免税费等形式形成的资产所有权划归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2.人才支持。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推进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培养一批乡土人才和各类农村专业技术人才,服务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强“三农”干部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提高“三农”干部队伍指导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各类社会人才投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组织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业务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外出观摩考察,拓宽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人员视野,增强带领集体经济发展能力。

3.技术支持。由农业、畜牧、科技、林业、果业等相关部门,组成技术服务队伍,明确责任,细化分工,按照产业分类,根据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定期深入乡村加强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争取产业发展平台和技术支持,分门别类定期开展产业技术培训,帮助镇村两级提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4.信息支持。拓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优势,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融合发展步伐,通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农副产品一体化销售平台,逐步推进农副产品传统销售模式的变革,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解决生产容易、销售难的问题,以利润最大化、规模标准化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1.资源开发。资源开发是指对未承包到户的土地、森林、“四荒地”、园地、水面等集体资源,由村集体集中开发或者通过公开招投标等方式开发。河北、温水等资源性资产较多的村,对村集体未承包到户的土地、森林、山岭、“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园地、水面等资源,利用土地整理、小流域治理、老庄基复垦等项目,变闲置为利用,开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增收项目。

2.资产盘活。资产盘活是指利用集体闲置的房屋、机械设备等资产,突出特色自主,发展产业。县城周边、镇政府街道附近的村,要充分盘活村级集体闲置的各类房屋、机械设备等资产,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具备经营条件的村,可选准主业、突出特色自主经营,或由村内有实力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经济能人和企业、合作社租赁托管经营,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政府投资形成的农村饮水、小型灌溉、垃圾处理、文化娱乐、房产物业等资产,按照脱贫攻坚“1+9”工作安排,交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持有,村级公共设施管护站具体管护。

3.产业带动。产业带动是指村集体根据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布局,确定适宜本村发展的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格局,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围绕奶山羊、苹果、核桃、食用菌、中蜂、烤烟六大产业板块,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现代特色农林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利用山地资源,重点发展油桃、花椒等特色经济林,杂粮杂豆、中草药材、野生蔬菜和野生菌类、森林食品、林下生态养殖等绿色产业,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闲置资产与企业合作兴办加工企业和服务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经营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4.服务创收。服务创收是指村集体领办创办农业服务队、运输公司等服务实体,或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技服务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联合,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增加集体收入。有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农业服务队、运输公司等服务实体,或与新型经营主体联合,发展信息、农机作业、订单收购、代购代销、代种代收、统防统治、育种育苗、加工物流、集中运输等服务业。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组建劳务合作社或劳务中介公司,承接劳务输出、环卫清洁、河道保洁、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村级公路养护、绿化管护、家政服务、企业后勤等业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通过政府购买村集体提供的相关服务,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担政府履行的统防统治、社会养老等服务和水利设施、农贸市场等管护业务。

5.物业租赁。物业组租赁是指村集体以房屋租赁或开发集体建设性用地兴建仓储物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在县城周边和镇政府街道,盘活集体闲置门面商铺,仓库物业,或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采取所有权等方式建设集体物业,开展物业服务、仓储服务等。支持各村利用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和留用地,采取所有权归村集体、一定年限经营权归承建单位、村集体收取租金等方式建设集体物业。鼓励有条件的村在城镇规划区等区位优势明显地区,通过异地兴建、联村共建等形式,新建专业市场、门面商铺、仓储设施等物业。对地理位置偏远或受规划限制、资源匮乏、就地发展困难的村,可探索通过行政划拨、政府购买等方式在当地乡镇规划区,异地兴建或购置物业,通过物业租赁等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6.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指村集体充分利用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景观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天成镇、新集川镇、八渡镇等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鼓励具有民俗文化、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资源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拓展农林多种功能,开发农家乐、度假村、采摘园、农耕体验、生态体验、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项目,或引进社会资本开发乡村旅游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拓展配套业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7.村民联动。村集体与农户联合,流转农户承包的土地、水面、山林等,建立生产基地,联合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合作,依托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相关政策,利用政府帮扶资金、集体闲置房屋等,挖掘当地民间传统工艺,联合创办加工制造、民族手工艺、特色食品、创意设计等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按约定联合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在固关镇殿咀村、东南镇后沟村等,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建筑队组建工程施工企业,承接农村交通、农田水利、旧房改造、新居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工程,通过建筑施工等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8.社村共建。在中心社区,村集体建农产品基地、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电子商务服务点等社会化服务平台,开展合作生产和经营。县供销系统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共建农产品基地、农产品交易市场、果品市场、机电市场等社会化服务平台,开展合作生产和经营。在东风镇下凉泉村等,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开展农产品网上交易,实现联营共赢,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多样化综合服务,发展合作经营,在合作经营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9.社会帮扶。利用现有定点帮扶平台和机制,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优势,为贫困村提供项目、资金、技术等支持,帮助帮扶贫困村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支持社会团体、非公经济组织等各类组织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人才支持、扶贫募捐等形式,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等办法,帮助贫困村筹措资金、出思路、上项目、强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10.股份合作。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合作社和其他经济组织开展股份合作。由各村以村级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性资产,闲置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械、农业基础设施和村集体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无形资产等经营性资产,入股或者参股农民合作社、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开展股份合作经管;支持乡镇、村民之间打破行政区划和地域限制,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多要素的合作,发展“飞地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1.安排部署阶段(2018年8月-2018年10月)。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理清思路,制定镇、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思路,建立相应制度体系。

2.整体推进阶段(2018年11月-2020年10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2019年按照贫困县摘帽的总体要求,重点对6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注入发展引导资金,明确使用方向和途径,以发展产业为主要形式,覆盖本集体经济组织全部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行订单生产、订单销售,确保集体经济增长和贫困户稳定增收。2020年,探索完善“党支部+村集体+x+农户(贫困户)”发展模式,全县104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都有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树立评选一批集体经济发展明星村,形成具有陇县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3.总结提升阶段(2020年11月-2020年12月)。对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开展全面自查总结,树立示范典型,提炼先进经验,形成一批在省、市具有一定影响的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具有陇县特色的示范村和先进典型经验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按照县上统筹,镇上组织,村上实施的原则,由县农业局、扶贫办牵头抓总,切实加强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的综合协调、检查督办和具体安排。镇党委、镇政府负责整合资源,制定镇级发展集体经济总规划;要细化任务分解,指导村级做好一村一规划。各村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主体,负责制定村级规划。村党支部书记和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股份经济合作社具体抓好实施。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要加强阵地建设,健全内部管理机构,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确保经营活动正常运转。

2.推行星级管理。全面实行以“机构健全,管理规范,产业明晰,效益显著,群众认可”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星级管理制度,设定集体经济组织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为一星级,30万元以上的为二星级,50万元以上的为三星级,100万元以上的为四星级,200万元以上的为五星级。星级评定每年12月中下旬,由县农业局、财政局、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组成工作组,采取实地查看,查阅档案资料、会计账目等方式,综合评定。按照村级申报,镇上核查,县级联评的程序,报县政府进行认定,对达标晋档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县财政予以资金奖补。

3.加强“三资”监管。建立健全镇农经站,落实村农经员,明确专人负责,充实管理人员,增强村集体“三资”监管能力。扎实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建立健全集体“三资”台账,强化集体“三资”监管。健全完善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涉及村“三资”管理重大事项、集体资产处置或处分、重大投资项目等,都要按照章程规定,履行民主议事程序,实行民主决策,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严格收支审批;建立健全财务审计制度,落实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专项审计、离任审计等。

4.加强协调协同。各部门要紧密协作,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县财政局要统筹各级财政资金,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建、社村共建、村企合作开发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在项目上给予优先立项和扶持。县国土局、县住建局对引企入村,开展村企合作的企业用地需求,主动服务,开辟土地利用规划选址绿色审批通道。县科技局、县科协、县农业局、县畜产局、县果业局、县林业局要选派一批科技人员驻镇进村担任村级特派员,带技术和项目进村入户,指导各村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办、人社局、团县委要加强对村“三委会”干部、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升集体经济领头人综合素质。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纳入评级授信范围,降低融资门槛,放宽担保条件,扩大抵押范围。大力推进“合作贷”、“富民贷”、中小微企业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等信贷产品参与农业生产、村集体经济建设。税务部门要高度重视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编印成册或印制政策清单,贯彻落实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电力部门要给予村集体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用电帮助,提供电力保障。县工信局要按照创建“电商示范县”的要求,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搭建优势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展示平台,强化“陇州五宝”宣传推介力度和产销对接服务。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快递物流全县覆盖。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在当前的经济政策大环境下,研究发展村级经济,不应该再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壮大集体经济上,而应该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移到如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上来,至于集体经济的运转,主要依靠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来解决。引领群众走上富裕之路,经实地调研论证和一些有益尝试,初步考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立足当地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一镇一业”如果靠行政命令式的让群众去做,效果不会很理想。其一,由于历史原因,强迫式做法会引起群众的逆反心理而不接受;其二,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村民都有自己的想法,能挣到钱就是硬道理。因此,应立足当地实际,选准主业,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市场培育等调控手段,引导群众共同从业致富。

一村二品是根据各村庄基础条件不同和生产经营传统,引领群众从业,)形成相对集中,有集聚效率的生产群。可以采取“公司十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群众普遍存有从众跟风的心理习惯,看到别人干什么好,自己也跟着干,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生产专业村,因此说,一村一品是群众致富的好出路。

发展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多村一品等,不能拘泥于形式,而是一种产业的聚集,既可以充分发挥优势产品的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和品牌效应,又可实现产品共享。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是一村一品经济的重要特征,是提高农业附加值的有效办法。首先,立足当地经济特色,在本地范围内重点培养扶植几个优势的主导特色农业产品。其次,一村一品并不是产品遍地开花、无序发展,而是更要注重规划,强调产品、区域共性。打造优势主导产品的联动基地建设,基地之间可以连接也可以不连接,但必须统一品牌、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同时,产品的选择必须注重互补性,注重区域协调,避免系统性风险。最后,应该成立相关产品联动基地管理组织,加强管理、营销力度,做好基地和企业合作,叠加发展,拓宽并延长产业链条。

二、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向“地”要收入。

靠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是基本的土地经营制度,主要是发挥土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但是不利于规模经营,不利群众进入市场。政策上不宜把引导群众搁在土地上,应鼓励群众进行土地流转,并为之搭建流转服务平台。群众致富的出路之一在于土地流转,通过流转形成大户,形成规模经营,规模效益,这是根本措施。

庄园经济特别是土地流转的优势在于它是融民营经济、特色经济、规模经济和公司经济于一体。依托耕地及荒地、荒山、荒坡、荒滩等资源,由开发者以租赁、购买方式集中一定规模的土地进行规模开发的生产经营模式,把资金、管理、技术、知识等现代生产要素以资本的形式进入农村、与土地结合,将传统低效的农业改造成现代高效的农业模式。在开发模式上,可以单一模式和多种模式并存,形成企业家独资开发、农户独资开发、股份合作、整村对接开发、企业租赁农户土地经营及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发、外资开发等多种开发模式,投资者可以是企业老板、普通农民等各界人士,从而折射出庄同经济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这也是建设现在农业的根本出路。否则,即便农业基础条件改善,群众增产,有限的效益不会从根本上促使群众增收。

三、加强劳动力培训转移,提高群众整体“素质”转移农村劳动力是目前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的主要途径,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基本是“转移一人,脱贫一户”。转移劳动力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民致富,但不能只注意到转移农村劳动力所带来的好处,也要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所带来的问题,如:农民进城的管理问题;大量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进城后造成土地的抛荒和粗放经营;进城农民年老返乡工作、养老等等。因此,劳动力转移既要着眼当前,还要兼顾未来发展。

当前的劳动力培训转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宣传发动不够,农民对转移培训政策及相关组织机构缺乏了解,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培训机构硬件设施不配套,培训师资力量不强,培训内容和培训质量与市场需求差距大。三是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培训时间短。加强劳动力培训转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首先是要逐步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其次是加强综合服务基地、技能培训基地和接收安置基地建设,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第三是抓好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一条龙”转移就业服务,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四、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商贸”发展。

俗话说“无工不富”,没有二三产业的支撑,农业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二三产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不但可以为群众提供就业市场,更可提供工作流向。如果二三产业提供不m就业空间,就没有劳动力转移,就没有土地流转,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这是促进群众增收的根本性问题,因地制官的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特别是发展特色经济是今后当地政府的着力点。多数群众就业离土不离乡、不离村,群众更愿意在家门口接受就业。在当地发展二三产业难点不少,多数农村第一难题还是资金,这是制约的主要瓶颈。第二难题是选项立项问题,一些村庄似乎觉得什么都可以干,又什么也干不了。有些村发展意愿曾经很强烈,可至今还是二三产业空白村,这就是没有好项目造成的结果。因此,发展好二三产业除解决上述难题之外,还要根据当地实际做好科学规划,以规划引领建设,争取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提高区位优势吸引更多客商投资办厂,从而突破发展二三产业。

五、加强服务意识,辐射带动群众增收。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是发展农村的主要推手,培育市场引导群众参与是促进村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可以按照当地实情,在经济势力允许的情况下,多方面发展富民项目,做到遍地开花。受经济条件制约的,可以按照“集中力量建设一块,带动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建立示范基地吸引群众参与,在政策、经济、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特别是大力发展农副产业和龙头加工等企业,强化带动作用。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集合

农村集体经济亦称“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我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为进一步推动红阳村多元化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收,按照上级要求,制定红阳村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把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作为村总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的重要工作来抓,创新我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运营模式,努力实现我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

红阳村距离镇、8公里,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人口总数1458人,党员38人。原有贫困户98户298人,已于20xx年全部脱贫,目前红阳村已经没有未脱贫户。

实现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双增长”,努力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度收入在8万元以上,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收入1万2千元以上。

1、盘活集体资产。整合其他集体资产,如:林地、鱼塘等,通过发包招租,实现经营获得租金收益。

2、发展支柱产业。坚持发展甘蔗产业不动摇,巩固甘蔗种植面积,大力推广甘蔗良种种植和青饲玉米套种技术,组织村屯干部和党员群众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带头参与村集体经济建设。继续加大推进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让全村甘蔗种植户增收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19-2020年榨季全村原料蔗入厂吨数约2.5万吨,村集体合作社可产生糖业甘蔗生产管理服务费约1.25万元。

3、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年可获约1万元收入。

4、入股南华公司分红年收入约4万元。

1、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收支管理制度,规范使用手续并及时、完整、真实地向村民公开财务收支信息。

2、加强人才培养。利用多种方式,搭建平台,对村“两委”班子、村屯经济组织带头人就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等专题进行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鼓励村两委带头发展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业等,培育发展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

3、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规范民主理财行为,对财务收支活动实行民主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能够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然而,农村集体经济现状却不容乐观,不良债权过大,债务逐年增加,集体资产已尽枯竭,资源匮乏,造血功能不足,严重束缚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的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伐。

一、挖掘自身优势,采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为增强集体经济拓宽发展渠道。

二、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为增强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以人为本,必须着眼于农村党支部班子的加强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在选配上一定要坚持标准,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不怕吃苦、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

四、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与监管体系。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六、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土地整理。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推动新办乡村工业向镇区集中,提高农村各类用地的利用率。

七、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

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院“专注三农,服务城乡”,提供规划设计、产品运营、数据信息、科技合作等一揽子、接地气实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综合解决方案、科技产品和专业服务。

为进一步推动我居产业富民工作,促进我居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制定我居经济发展规划。

有个自然庄,个村民小组,人口数,耕地面积亩,我村主要产业有蔬菜,桃园,梨园,木板厂房等。养殖业主要有温室鸡,小型猪场。

努力发展扶贫厂房等,我居打算在建造一个1500平方米的扶贫厂房,努力打造我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在扩大产业经济的同时,我们也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养殖技术,提高收入成效。鼓励农民积极投身于扶贫厂房的建设队伍,提高农民积极性及觉悟性,鼓励农民把产业做大做强。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地理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进步,加大扶贫厂房的发展力度,扩大知名度,做大做强果林园,木板厂,扶贫厂房等产业。做到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今年,在原来的扶贫厂房建设上,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建,将扶贫厂房的墙头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同时,我居计划今年在建造一个1500平方米的扶贫厂房,努力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此外,争取项目,对于我居的环境整治和小广场建设,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个人意愿,加大劳务技术培训输入,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上级领导部门,加大职业技术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扶持工程力度,确保贫困家庭至少掌握一种致富门路,实现靠自身脱贫致富。

为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聚力脱贫攻坚、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农村改革、乡村治理五项重点,坚持以农村综合改革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进一步增强全县104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带动能力,把贫困户嵌入纳入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联合经营、股份合作、开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宝鸡副中心城市和谱写陇县追赶超越新篇章奠定基础,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1.指导思想。按照全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提高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核心,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重点,着力解决我县集体经济组织薄弱,发展缓慢,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困难等问题,用足内力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实力,广借外力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压实责任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激活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素,有效提高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产业扶贫资金等各类财政资金,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增强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确保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实现贫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目标。

2.基本原则。坚持集体所有,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改革创新,探索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在不同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条件下的实现方式;坚持统筹推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与脱贫攻坚、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增收农民收入等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之路;坚持村级主体,充分发挥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各方互利共赢。

3.发展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通过全面实施“五个一工程”(每个村健全一个具有发展活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培育一个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经营主体,培植一个以上可持续增收的集体经济项目,建立一套激励集体经济发展的灵活机制,健全一套规范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管理办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起对全县104个行政村,分三年按计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8年:编制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制定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办法,明确使用方向,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重点推进62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3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40个,三星级村达到34个。

2019年:巩固和健全村集体经济管理运行机制,完善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确保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同时,稳步推进42个非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证全县8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稳定的收入且增长20%以上,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2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30个,三星级村达到40个,四星级村达到10个,五星级村达到1个。

2020年:全面巩固104个村级集体经济管理运行机制,保证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逐步增加,每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增长30%以上。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典型模式。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1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34个,三星级村达到30个,四星级村达到20个,五星级村达到10个,成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示范村。

3.经营主体主导,村级自主经营。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能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自主经营的方式,支持和鼓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盘活资产资源,共同合作,发展产业,开展社会化服务,不断增加集体经济组织积累。

4.其他方式。鼓励试点村学习借鉴“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经验等,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其他经营方式。

城区位于阳泉市境中部偏南,西与矿区相邻,北与开发区接壤,东、南与平定相接,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物流、信息、金融中心,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窗口。辖区面积55.8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2.9万,辖1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14个村、50个社区居委会。现有耕地7500亩,林地2.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4500亩。辖区驻区单位密集,人口密度大。到20-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5%。就业、物价形势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各项经济指标明显好于预期,较好完成了市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任务,多项指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一)转型项目建设成效显著。“1+n+6+4”转型项目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出台了《城区强化经济运行研判调度和推进转型项目建设四项制度》《城区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共实施投资项目30个,总投资72.42亿元,完成投资15.8亿元,增长1.7%。转型项目10个(新兴产业项目2个,科技创新项目3个,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项目5个),总投资34.5亿元,完成投资10.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3.8%。深入推进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山西北方晋东集团危险品生产区搬迁项目完成选址、资金筹措工作,六中学校操场及室外改建工程开工建设。20-年共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2亿元。

(二)产业转型取得积极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实效,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95.7%。全年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24%,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深化税制改革减税1.2亿元。累计为35户中小微企业提供55笔增信贷款7700万元。商贸、房地产等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改造,家居装饰厂保障性住房项目、南庄村拆迁安置工程开工建设。现代物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白羊墅公铁联运物流园项目配套建设开工,天天安途、“电竞”抓娃娃项目正式运营,新建1600千瓦电动充电桩二期项目完工,恒天易开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项目正在积极协调点位,全力促进产业集聚区(园)建设,大唐阳泉369云工厂项目竣工,孵化项目已入驻,50余家现代服务企业相继入驻城区现代服务产业园。

(三)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推进。创新技术加快培育,全区新建企业科技孵化器1家,培育完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认定省级众创空间3家,全年每万人口专利拥有量达2件。“放管服效”改革不断深化,全区部门行政职权事项62项以及公共服务事项175项清单全部在省政务服务网公布,确立了7家企业投资项目作为承诺制改革试点项目。国企、集企改革深入推进,成立了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三供一业共移交接收中央、省、市国有企业46家26290户,阳泉市玻璃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改制基本完成。全区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圆满完成。非公经济发展迅速,重点培育了2家“小升规”企业。20-年全区民营企业新增727户;个体工商户新增2705户。

(四)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壮大,映绿循环农业生态园基本完工。出台了《阳泉市城区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阳泉市城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2个人居环境示范村、4个人居环境提升村整治工作全部展开,大阳泉、圪台村等14个村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率先在全市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南庄口加气站一期工程和加油站双罐双线扩建项目主体完工,绿矾沟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完成,桃河、义井河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化义路、老工业区煤气管网设施建设工程开工建设,义东沟、大阳泉城中村改造、瀑里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工程加快推进,阳铝街道路改造工程完工并实现通车。

尽管城区经济转型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要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与周边先进地市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一)三产服务业结构不优。占gdp比重达85.3%的三产服务业存在“大而不强”“重而不优”“散而不精”的问题,主要依赖于商贸餐饮、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传统产业的发展,其生产方式粗放、产业集聚度低,转型升级力度不够。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旅康养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

(二)发展不平衡矛盾较为突出。工业经济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一是无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我区工业企业不达战略性新兴产业认定标准,所以无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工业企业规模较小。全区年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只有3户。经济总量少、规模小,与其他兄弟县区相比都有比较大的差距,企业应对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

(三)新兴产业拉动作用不强。20-年底,全区转型项目完成投资10.1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3.8%,新兴产业项目完成投资仅占转型项目投资的10%左右。新兴产业虽然能够保持稳定增长,但规模小,对全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大,我区实现“结构反转”任务艰巨。

(四)重大项目支撑能力不足。全区建设项目库共有项目3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仅有2个,而且这2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中,今年有实际投资的项目仅1个。转型项目中,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业、新能源等高精尖项目较少,拉动全区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除此之外,我区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实体经济活力不够,生态环保压力巨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问题突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任务艰巨等因素也直接影响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区拓展新局面的攻坚之年。我们要紧跟新时代、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牵引全年经济工作,进一步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坚持项目为王促发展,有效提升投资质量。

狠抓转型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兴区”理念,深入开展“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持续推进我区转型项目建设。以“双轻”项目为引领,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和社会民生三大领域谋划14个类别39项重大项目。努力拓宽资金渠道,积极向上争取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和城中村改造专项资金,大阳泉、义东沟城中村改造项目和瀑里村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安置项目开工建设。用足用好棚改专项国债资金,加快推进北岭散居非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

扩大高水平开放。抢抓支持山西融入京津冀联动发展战略机遇,紧盯“一圈两角”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积极开展走访慰问阳泉籍在外人员“贴心行动”和“晋商晋才回乡创新创业工程”“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招商活动。充分发挥大唐阳泉369云工厂孵化功能,着力引进华宇软件、黑色时空体育、天天艾米等20余家高新科技企业,并邀请国家杯赛事负责团队为我区谋划全市首届电竞大赛;加大力度协调解决汉智商业广场的用地问题,争取项目早日落地。

(二)坚持改革为先谋发展,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巩固好“去降补”改革成果,在贯彻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落实好支持民营经济“30条”,不断增强各类企业主体活力,特别是激发营造民营企业家的创新创业氛围,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制化营商环境,有力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引入提升小米“新零售”企业产业链水平,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方正担保公司的金融服务功能,用足用好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形成畅通市场、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国企国资:进一步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确保“三供一业”家属区改造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农村经济:稳妥推进区镇两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管好用好集体资产,继续深化土地“三权分置”和农村“三块地”改革。财税金融: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压减区级预算一般性支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和地方性政府债券管理,强化政银企合作,完善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四方联动”机制。营商环境:以“六最”理念引领“放管服效”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一窗通办”不见面审批等标准化建设,加快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民营经济:认真落实市《“1+6”行动方案》及区民营经济发展4项制度,实施优化环境、减负增效等六大行动,年内新增“小升规”企业1家,新创办小微企业700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家。

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深入开展“双创”活动,充分发挥“中—阿青年创业产业园”的带动作用,与中科院等院所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全面实现技术成果转化。狠抓产学研深度融合,与阳泉工程技术学院合作开展“大数据与物联网实训基地”建设,力争建成省级科技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成功培育2家高新技术企业。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加快集聚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启动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小米有品科技街开业运营,金地创业园项目建成投产。

(三)坚持转型为主强发展,筑牢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完善提升“滨河商贸集聚区”“下站商业集聚区”等核心商圈的集聚效应,逐步构建商贸物流层级布局。以城区现代服务产业园、河下仓储物流产业园、瀑里新型现代物流园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区。以“农+超”市场为核心,积极推进新农汇民生服务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打造区域性总部经济中心。大力推动凯旋世纪广场、美隆国际广场等楼宇总部和商业银行、华通路桥等企业总部提档升级。积极引进中国网库、中青旅山西总部、互联网+耐火产业云数据集成交易中心等区域性投资型总部落户我区。加快发展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总部商业综合体,支持北国商城、华联、华龙等大型商场超市立足城区、向外扩展。

打造区域性智慧城市中心。围绕全市创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以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落户阳泉为契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鼓励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全力推动大唐阳泉369云工厂孵化基地扩容提质。依托“全国移动电竞超级联赛”授权,加快推进电竞基地和产业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向基层社区(村)延伸。不断引领现代消费升级,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热点,尽力做到“本地买、买本地”,力促小米“新零售”落地开工。

打造区域性文旅康养中心。以百团大战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中心,深入挖掘整合“中共第一城”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红色记忆体验项目建设。依托“五峪”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继续推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引导晋东医院探索向医养服务机构转型,稳步推进瘦蜜康养生活基地开工建设。以弘扬院落文化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大阳泉、小河古村落保护开发项目建设,全力推动评梅景区达到4a级景区标准,精心打造文旅综合体验园。以义井镇为依托,谋划打造集红色记忆、生态休闲、康复养老、文化旅游等一体的文旅康养小镇,彰显“阳光之城,泉泽之区”的魅力所在。

(四)坚持品质为重求发展,加快城乡融合步伐。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构建基础设施网络联结的紧凑型都市圈为基础,不断完善城乡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动市政道路维修改造工程、阳泉师专停车楼完工,积极促进化义路开工建设,确保南庄口加气站一期工程和加油站双罐双线改扩建项目竣工投产。加大对阳铝街后续工程、友谊桥路段改造力度,完成阳泉市基础资源平台建设。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调整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杂粮种植规模,不断加大设施蔬菜、食用菌等种植面积,持续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绿色、功能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业态,主动对接农村电商平台乐村淘,实现产销结合。重点打造城郊、休闲和观光农业,做大做强果蔬、肉类等特色产业,有序推进王家峪菜洼观光采摘园、小河逸晋无公害生态农场等项目建设。探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年来,我局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主要有: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稳增长措施不足;工作量逐年增多、任务日益繁重、人手紧张,现有人员忙于应付日常工作任务,调研时间得不到保障;项目策划能力、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牵头协调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我局将在20xx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xx村有xx个屯,xx个组,人口数xx,总的耕地面积为xx亩,其中旱地xx亩,水田xx亩,该村的主要产业有芒果、油茶及杉木,其中芒果种植xx亩,油茶xx亩,杉木的种植面积为xx亩,养殖业以养猪、养鸡、养鸭为主,其中猪年出栏量xx头,肉鸡出栏xx羽,肉鸭出栏xx羽。

努力发展xx等产业,努力打造我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在扩大产业经营的同时,我们也为农民提供相关科学xx技术,提高xx的成效。鼓励农民积极投身xx的队伍,提高农民积极性及觉悟性,鼓励农民把产业和规模做大做强。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资源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一村一品,规模化种植xx、完善销售渠道,加大xxx的发展力度、扩大xxx的知名度,做大、做强xxx等产业,做到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村党组织、村民委领办合作社,结合本村产业发展实际,本着集体增收、农民增利的原则,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村一品”或农家乐。一是参与经营。通过办理各项证件,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服务,提取利润,增加集体收入。二是入股分红。可将本村土地、资金、农业机械等入股合作社,按收入比例获取分红。三是争取项目。以合作社名义,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资金落地后,按村集体与合作社贡献大小合理分配,再次投资,增加收入。

在当前防疫管控工作正值关键阶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在坚守“零感染”防线控管下,为确保我村拆迁工作继续保持快速稳定良好的进行,和2020年度经济建设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状态,根据街道办事处领导强化对复工复产服务的指示精神,落实区委关于坚持“两手抓”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坚持“零感染”防线的同时,我们要千方百计抓好拆迁和经济建设工作,目前**的拆迁工作进行到尾声,做到力求速度,力求和谐,力求文明,力求稳定,力求忙中不乱,做到不给领导添乱,添麻烦和负担。为**的拆迁工作做到尽心尽职。

**的经济情况十分不好,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就办公开支,都得到办事处下拨款项,我们村两委多次开会座谈,只有拓开思想,开动脑筋,谋求**的经济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地理位置和现有的环境下,解放思想,大胆细致的发展经济,能为**的经济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局面,多次经村支两委生意构想如下:

1、在**四五队东湖老农药厂北,国道东能租用土地100~150亩,可建设工业用厂房和仓库用房。采用合资的办法建设快,盈利快,没有任何风险,当年建设当年盈利一年归本,两年就是纯盈利,但是村级没有任何使用土地的权利。均受政府管控不能开发利用,敬请领导给予方便和支持。

2、**原有个双赢物业公司没办好,因为公办的经营受多方面的限制承包不找工程,两委议商是否承包给私人经营创造一点好环境,增加集体收入,改善民生。

3、**拆迁安置房市场门面房是否能转给**村一些租赁增加**村的经济收入,我们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抓好本村的经济建设,扩大网上电商平台,共谋经济发展机遇,村也可自行组建探索发展,营造一个发展经济好环境。

以上构想敬请办事处领导给予具体指导意见,如何实施,我们将组织人员作出详细调查实施方案,完善各项建设和其他方面的手续及管理制度,努力为本村的经济发展增快速度和广大群众生活希望愿望而努力奋斗。

在当前防疫管控工作正值关键阶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在坚守“零感染”防线控管下,为确保我村拆迁工作继续保持快速稳定良好的进行,和20-年度经济建设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状态,根据街道办事处领导强化对复工复产服务的指示精神,落实区委关于坚持“两手抓”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坚持“零感染”防线的同时,我们要千方百计抓好拆迁和经济建设工作,目前**的拆迁工作进行到尾声,做到力求速度,力求和谐,力求文明,力求稳定,力求忙中不乱,做到不给领导添乱,添麻烦和负担。为**的拆迁工作做到尽心尽职。

**的经济情况十分不好,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就办公开支,都得到办事处下拨款项,我们村两委多次开会座谈,只有拓开思想,开动脑筋,谋求**的经济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地理位置和现有的环境下,解放思想,大胆细致的发展经济,能为**的经济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局面,多次经村支两委生意构想如下:

1、在**四五队东湖老农药厂北,国道东能租用土地100~150亩,可建设工业用厂房和仓库用房。采用合资的办法建设快,盈利快,没有任何风险,当年建设当年盈利一年归本,两年就是纯盈利,但是村级没有任何使用土地的权利。均受政府管控不能开发利用,敬请领导给予方便和支持。

2、**原有个双赢物业公司没办好,因为公办的经营受多方面的限制承包不找工程,两委议商是否承包给私人经营创造一点好环境,增加集体收入,改善民生。

3、**拆迁安置房市场门面房是否能转给**村一些租赁增加**村的经济收入,我们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抓好本村的经济建设,扩大网上电商平台,共谋经济发展机遇,村也可自行组建探索发展,营造一个发展经济好环境。

以上构想敬请办事处领导给予具体指导意见,如何实施,我们将组织人员作出详细调查实施方案,完善各项建设和其他方面的手续及管理制度,努力为本村的经济发展增快速度和广大群众生活希望愿望而努力奋斗。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村的重要体现,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加强基层基础保障、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通知》(中组发18号)和《关于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通知》(粤农农1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以建立村级增收长效机制为抓手,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用足力气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力,以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重点,因地制宜探索资源整合有效利用、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等多种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压实责任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增强村级集体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效益提高、实力增强,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注入新活力。

任务。

力争通过试点项目建设,结合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建立试点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保障基层组织高效运转,实现村“两委”引领发展、带动致富、服务群众能力显著增强。到2022年底,力争试点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以上,其中经营性收入不少于1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益增长不低于10万元。

1.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村党组织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政治引领作用,自觉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大任务,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

2.坚持集体所有。坚守不改变村集体产权性质、不损害村集体利益、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条底线”,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村级集体所有成员。

3.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发展遇到的问题,同时更好地发挥政策引导、规划引领、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作用。

4.坚持改革创新。鼓励试点村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5.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我区实际,加强分类指导,因村因势施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同时,坚守生态环保底线,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

6.坚持村为主导。充分发挥村集体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落实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调动农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实现集体增实力、农民增收益和产业增效益的有机统一。

1.探索资源整合有效利用的发展形式。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办或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村及集体成员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股入社。按照民主决策的原则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的经营方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明确合作社管理和运行机制,完善农民合作社成员会议或成员代表会议、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提高生产经营管理综合能力。鼓励村集体通过流转或利用集体机动地、荒地以及其他土地和资源,发展现代特色农林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

2.探索以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形式。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或领办农业经营服务合作社、劳动服务合作社等实体,为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代耕代种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集中运输等综合性服务。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开展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建设农业生产、加工、经营、服务设施,开展农产品产地加工。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利用本地生态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农业新功能。

3.探索以物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形式。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的要求,开发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资源,量力而行建设物业项目,发展物业经济。盘活村集体闲置办公用房、学校、仓库、礼堂等不动产,开展租赁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区位优势明显地区或城镇规划区,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的原则,通过异地兴建、联村共建等多种形式,增加村集体资产和物业经营收入,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

4.探索以混合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形式。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资产资源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可以探索设立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积极探索基金使用运作方式,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探索强村带弱村、村企联手共建、定点帮扶、扶贫开发等多种形式,实现多元化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其他经济主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利用资源优势,引进资本、引进项目,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探索和丰富村集体经济发展形式。

为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聚力脱贫攻坚、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农村改革、乡村治理五项重点,坚持以农村综合改革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进一步增强全县104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带动能力,把贫困户嵌入纳入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联合经营、股份合作、开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宝鸡副中心城市和谱写陇县追赶超越新篇章奠定基础,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1.指导思想。按照全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提高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核心,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重点,着力解决我县集体经济组织薄弱,发展缓慢,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困难等问题,用足内力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实力,广借外力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压实责任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激活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素,有效提高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产业扶贫资金等各类财政资金,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增强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确保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实现贫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目标。

2.基本原则。坚持集体所有,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改革创新,探索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在不同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条件下的实现方式;坚持统筹推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与脱贫攻坚、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增收农民收入等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之路;坚持村级主体,充分发挥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各方互利共赢。

3.发展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通过全面实施“五个一工程”(每个村健全一个具有发展活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培育一个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经营主体,培植一个以上可持续增收的集体经济项目,建立一套激励集体经济发展的灵活机制,健全一套规范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管理办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起对全县104个行政村,分三年按计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8年:编制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制定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办法,明确使用方向,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重点推进62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3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40个,三星级村达到34个。

2019年:巩固和健全村集体经济管理运行机制,完善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确保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同时,稳步推进42个非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证全县8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稳定的收入且增长20%以上,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2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30个,三星级村达到40个,四星级村达到10个,五星级村达到1个。

2020年:全面巩固104个村级集体经济管理运行机制,保证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逐步增加,每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增长30%以上。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典型模式。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1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34个,三星级村达到30个,四星级村达到20个,五星级村达到10个,成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示范村。

3.经营主体主导,村级自主经营。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能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自主经营的方式,支持和鼓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盘活资产资源,共同合作,发展产业,开展社会化服务,不断增加集体经济组织积累。

4.其他方式。鼓励试点村学习借鉴“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经验等,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其他经营方式。

1.资金支持。县财政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加大对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对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创建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和带动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突出的企业实施奖补。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申报各级财政扶持资金项目,开展财政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股份量化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探索规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发展集体经济。由政府拨款、减免税费等形式形成的资产所有权划归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2.人才支持。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推进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培养一批乡土人才和各类农村专业技术人才,服务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强“三农”干部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提高“三农”干部队伍指导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各类社会人才投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组织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业务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外出观摩考察,拓宽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人员视野,增强带领集体经济发展能力。

3.技术支持。由农业、畜牧、科技、林业、果业等相关部门,组成技术服务队伍,明确责任,细化分工,按照产业分类,根据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定期深入乡村加强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争取产业发展平台和技术支持,分门别类定期开展产业技术培训,帮助镇村两级提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4.信息支持。拓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优势,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融合发展步伐,通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农副产品一体化销售平台,逐步推进农副产品传统销售模式的变革,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解决生产容易、销售难的问题,以利润最大化、规模标准化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1.资源开发。资源开发是指对未承包到户的土地、森林、“四荒地”、园地、水面等集体资源,由村集体集中开发或者通过公开招投标等方式开发。河北、温水等资源性资产较多的村,对村集体未承包到户的土地、森林、山岭、“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园地、水面等资源,利用土地整理、小流域治理、老庄基复垦等项目,变闲置为利用,开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增收项目。

2.资产盘活。资产盘活是指利用集体闲置的房屋、机械设备等资产,突出特色自主,发展产业。县城周边、镇政府街道附近的村,要充分盘活村级集体闲置的各类房屋、机械设备等资产,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具备经营条件的村,可选准主业、突出特色自主经营,或由村内有实力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经济能人和企业、合作社租赁托管经营,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政府投资形成的农村饮水、小型灌溉、垃圾处理、文化娱乐、房产物业等资产,按照脱贫攻坚“1+9”工作安排,交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持有,村级公共设施管护站具体管护。

3.产业带动。产业带动是指村集体根据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布局,确定适宜本村发展的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格局,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围绕奶山羊、苹果、核桃、食用菌、中蜂、烤烟六大产业板块,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现代特色农林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利用山地资源,重点发展油桃、花椒等特色经济林,杂粮杂豆、中草药材、野生蔬菜和野生菌类、森林食品、林下生态养殖等绿色产业,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闲置资产与企业合作兴办加工企业和服务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经营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4.服务创收。服务创收是指村集体领办创办农业服务队、运输公司等服务实体,或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技服务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联合,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增加集体收入。有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农业服务队、运输公司等服务实体,或与新型经营主体联合,发展信息、农机作业、订单收购、代购代销、代种代收、统防统治、育种育苗、加工物流、集中运输等服务业。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组建劳务合作社或劳务中介公司,承接劳务输出、环卫清洁、河道保洁、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村级公路养护、绿化管护、家政服务、企业后勤等业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通过政府购买村集体提供的相关服务,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担政府履行的统防统治、社会养老等服务和水利设施、农贸市场等管护业务。

5.物业租赁。物业组租赁是指村集体以房屋租赁或开发集体建设性用地兴建仓储物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在县城周边和镇政府街道,盘活集体闲置门面商铺,仓库物业,或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采取所有权等方式建设集体物业,开展物业服务、仓储服务等。支持各村利用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和留用地,采取所有权归村集体、一定年限经营权归承建单位、村集体收取租金等方式建设集体物业。鼓励有条件的村在城镇规划区等区位优势明显地区,通过异地兴建、联村共建等形式,新建专业市场、门面商铺、仓储设施等物业。对地理位置偏远或受规划限制、资源匮乏、就地发展困难的村,可探索通过行政划拨、政府购买等方式在当地乡镇规划区,异地兴建或购置物业,通过物业租赁等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6.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指村集体充分利用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景观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天成镇、新集川镇、八渡镇等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鼓励具有民俗文化、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资源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拓展农林多种功能,开发农家乐、度假村、采摘园、农耕体验、生态体验、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项目,或引进社会资本开发乡村旅游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拓展配套业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7.村民联动。村集体与农户联合,流转农户承包的土地、水面、山林等,建立生产基地,联合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合作,依托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相关政策,利用政府帮扶资金、集体闲置房屋等,挖掘当地民间传统工艺,联合创办加工制造、民族手工艺、特色食品、创意设计等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按约定联合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在固关镇殿咀村、东南镇后沟村等,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建筑队组建工程施工企业,承接农村交通、农田水利、旧房改造、新居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工程,通过建筑施工等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8.社村共建。在中心社区,村集体建农产品基地、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电子商务服务点等社会化服务平台,开展合作生产和经营。县供销系统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共建农产品基地、农产品交易市场、果品市场、机电市场等社会化服务平台,开展合作生产和经营。在东风镇下凉泉村等,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开展农产品网上交易,实现联营共赢,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多样化综合服务,发展合作经营,在合作经营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9.社会帮扶。利用现有定点帮扶平台和机制,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优势,为贫困村提供项目、资金、技术等支持,帮助帮扶贫困村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支持社会团体、非公经济组织等各类组织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人才支持、扶贫募捐等形式,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等办法,帮助贫困村筹措资金、出思路、上项目、强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10.股份合作。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合作社和其他经济组织开展股份合作。由各村以村级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性资产,闲置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械、农业基础设施和村集体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无形资产等经营性资产,入股或者参股农民合作社、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开展股份合作经管;支持乡镇、村民之间打破行政区划和地域限制,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多要素的合作,发展“飞地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1.安排部署阶段(2018年8月-2018年10月)。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理清思路,制定镇、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思路,建立相应制度体系。

2.整体推进阶段(2018年11月-2020年10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2019年按照贫困县摘帽的总体要求,重点对6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注入发展引导资金,明确使用方向和途径,以发展产业为主要形式,覆盖本集体经济组织全部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行订单生产、订单销售,确保集体经济增长和贫困户稳定增收。2020年,探索完善“党支部+村集体+x+农户(贫困户)”发展模式,全县104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都有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树立评选一批集体经济发展明星村,形成具有陇县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3.总结提升阶段(2020年11月-2020年12月)。对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开展全面自查总结,树立示范典型,提炼先进经验,形成一批在省、市具有一定影响的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具有陇县特色的示范村和先进典型经验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按照县上统筹,镇上组织,村上实施的原则,由县农业局、扶贫办牵头抓总,切实加强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的综合协调、检查督办和具体安排。镇党委、镇政府负责整合资源,制定镇级发展集体经济总规划;要细化任务分解,指导村级做好一村一规划。各村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主体,负责制定村级规划。村党支部书记和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股份经济合作社具体抓好实施。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要加强阵地建设,健全内部管理机构,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确保经营活动正常运转。

2.推行星级管理。全面实行以“机构健全,管理规范,产业明晰,效益显著,群众认可”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星级管理制度,设定集体经济组织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为一星级,30万元以上的为二星级,50万元以上的为三星级,100万元以上的为四星级,200万元以上的为五星级。星级评定每年12月中下旬,由县农业局、财政局、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组成工作组,采取实地查看,查阅档案资料、会计账目等方式,综合评定。按照村级申报,镇上核查,县级联评的程序,报县政府进行认定,对达标晋档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县财政予以资金奖补。

3.加强“三资”监管。建立健全镇农经站,落实村农经员,明确专人负责,充实管理人员,增强村集体“三资”监管能力。扎实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建立健全集体“三资”台账,强化集体“三资”监管。健全完善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涉及村“三资”管理重大事项、集体资产处置或处分、重大投资项目等,都要按照章程规定,履行民主议事程序,实行民主决策,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严格收支审批;建立健全财务审计制度,落实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专项审计、离任审计等。

4.加强协调协同。各部门要紧密协作,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县财政局要统筹各级财政资金,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建、社村共建、村企合作开发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在项目上给予优先立项和扶持。县国土局、县住建局对引企入村,开展村企合作的企业用地需求,主动服务,开辟土地利用规划选址绿色审批通道。县科技局、县科协、县农业局、县畜产局、县果业局、县林业局要选派一批科技人员驻镇进村担任村级特派员,带技术和项目进村入户,指导各村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办、人社局、团县委要加强对村“三委会”干部、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升集体经济领头人综合素质。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纳入评级授信范围,降低融资门槛,放宽担保条件,扩大抵押范围。大力推进“合作贷”、“富民贷”、中小微企业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等信贷产品参与农业生产、村集体经济建设。税务部门要高度重视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编印成册或印制政策清单,贯彻落实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电力部门要给予村集体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用电帮助,提供电力保障。县工信局要按照创建“电商示范县”的要求,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搭建优势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展示平台,强化“陇州五宝”宣传推介力度和产销对接服务。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快递物流全县覆盖。

在当前的经济政策大环境下,研究发展村级经济,不应该再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壮大集体经济上,而应该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移到如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上来,至于集体经济的运转,主要依靠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来解决。引领群众走上富裕之路,经实地调研论证和一些有益尝试,初步考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立足当地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一镇一业”如果靠行政命令式的让群众去做,效果不会很理想。其一,由于历史原因,强迫式做法会引起群众的逆反心理而不接受;其二,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村民都有自己的想法,能挣到钱就是硬道理。因此,应立足当地实际,选准主业,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市场培育等调控手段,引导群众共同从业致富。

一村二品是根据各村庄基础条件不同和生产经营传统,引领群众从业,)形成相对集中,有集聚效率的生产群。可以采取“公司十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群众普遍存有从众跟风的心理习惯,看到别人干什么好,自己也跟着干,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生产专业村,因此说,一村一品是群众致富的好出路。

发展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多村一品等,不能拘泥于形式,而是一种产业的聚集,既可以充分发挥优势产品的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和品牌效应,又可实现产品共享。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是一村一品经济的重要特征,是提高农业附加值的有效办法。首先,立足当地经济特色,在本地范围内重点培养扶植几个优势的主导特色农业产品。其次,一村一品并不是产品遍地开花、无序发展,而是更要注重规划,强调产品、区域共性。打造优势主导产品的联动基地建设,基地之间可以连接也可以不连接,但必须统一品牌、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同时,产品的选择必须注重互补性,注重区域协调,避免系统性风险。最后,应该成立相关产品联动基地管理组织,加强管理、营销力度,做好基地和企业合作,叠加发展,拓宽并延长产业链条。

二、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向“地”要收入。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村的重要体现,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加强基层基础保障、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通知》(中组发18号)和《关于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通知》(粤农农1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以建立村级增收长效机制为抓手,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用足力气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力,以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重点,因地制宜探索资源整合有效利用、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等多种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压实责任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增强村级集体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效益提高、实力增强,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注入新活力。

任务。

力争通过试点项目建设,结合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建立试点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保障基层组织高效运转,实现村“两委”引领发展、带动致富、服务群众能力显著增强。到2022年底,力争试点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以上,其中经营性收入不少于1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益增长不低于10万元。

1.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村党组织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政治引领作用,自觉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大任务,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

2.坚持集体所有。坚守不改变村集体产权性质、不损害村集体利益、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条底线”,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村级集体所有成员。

3.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发展遇到的问题,同时更好地发挥政策引导、规划引领、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作用。

4.坚持改革创新。鼓励试点村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5.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我区实际,加强分类指导,因村因势施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同时,坚守生态环保底线,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

6.坚持村为主导。充分发挥村集体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落实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调动农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实现集体增实力、农民增收益和产业增效益的有机统一。

1.探索资源整合有效利用的发展形式。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办或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村及集体成员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股入社。按照民主决策的原则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的经营方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明确合作社管理和运行机制,完善农民合作社成员会议或成员代表会议、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提高生产经营管理综合能力。鼓励村集体通过流转或利用集体机动地、荒地以及其他土地和资源,发展现代特色农林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

2.探索以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形式。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或领办农业经营服务合作社、劳动服务合作社等实体,为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代耕代种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集中运输等综合性服务。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开展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建设农业生产、加工、经营、服务设施,开展农产品产地加工。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利用本地生态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农业新功能。

3.探索以物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形式。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的要求,开发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资源,量力而行建设物业项目,发展物业经济。盘活村集体闲置办公用房、学校、仓库、礼堂等不动产,开展租赁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区位优势明显地区或城镇规划区,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的原则,通过异地兴建、联村共建等多种形式,增加村集体资产和物业经营收入,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

4.探索以混合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形式。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资产资源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可以探索设立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积极探索基金使用运作方式,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探索强村带弱村、村企联手共建、定点帮扶、扶贫开发等多种形式,实现多元化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其他经济主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利用资源优势,引进资本、引进项目,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探索和丰富村集体经济发展形式。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范文

摘要:为有效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贵州省绥阳县十分注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经多年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效。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形成了政府总体“操盘”、确立“四个抓手”、突出“统筹规划”的发展思路,逐渐成型了市场“试水”模式、能人带动模式、村-社合作模式、“双线”互动模式、大众创业模式、生态概念模式等多种有效发展模式。

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绥阳县在努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绥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15年,全县105个行政村中,有集体经济积累的有101个村,积累总量603万元,其中积累5万元以下的74个村、5~8万元的15个村、8~20万元的8个村、20~100万元的4个村。全县基层党建水平也有提升,2015年绥阳县被中共贵州省委命名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而且通过积极对接省财政厅,最大限度的争取省级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已初步将绥阳列为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

绥阳县地处贵州省北部,遵义市东北部,大娄山脉中段,紧邻遵义市区,是典型的山区县、经济欠发达地区。为有效推动村极集体经济发展,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发展思路,成型见效了多种发展模式。

(一)政府总体“操盘”,强力引领。

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五村工程”推动均衡发展建成同步小康的意见》,制定了《绥阳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五年规划(2014-2018年)》,启动筹建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体运作的绥阳县村级集体经济投资有限公司,从县级层面实行企业化的思路运作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搭建好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各乡镇也建立投资子公司,县乡公司实行相互参股发展,承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乡村旅游项目、农特产品加工销售等,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有效途径,在示范带动的基础上,分批次、分阶段、分重点实施整村推进。

同时,县人民政府组织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总揽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工作,协调各方形成合力有效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强力检查、督促工作开展。并成立了以农业、经济、科技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服务组”,帮助村级清理发展思路、谋划产业布局及指导产业发展,集中“会审、把脉”拟实施的项目,保障村极集体经济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控制市场风险等。

(二)确立“四个抓手”,全力解决“缺理念、无能人、没资金、差管理”的困局。

一抓转化观念。“理念生黄金”,民有理念变一人,干部有理念变全村。为激发村里干部创业致富理念,县里抓了村干部的“走出去、开视野、激干劲”,先后10余次组织村干部到福建省、浙江省、成都市等地现场实地领受、感悟“它山”先进理念,其中特别是包括到本省盘县岩博村这一个村级集体经济搞建设成效突出的村考察学习。通过学习、感受,激发出了村干部们对抓集体经济的“心动”、“行动”,由此**“缺思想”难题。

二抓能人领头。抓住村级换届选举之机,把思想素质高、热忱于为民谋事的能人“吸纳”进村班子,并力争达到村委干部人人都属“双带型能人”,每个村都选定好村“第一书记”或“名誉书记”,着力建设一支具有经济头脑、市场眼光、创业经验的农村能人队伍,带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三抓资金难题。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脉”,积极寻求撬动资金,着力解决“差资金”问题。通过“组合出手”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造血”。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各级相应财政资金“输血”,二是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村内大力开展资产入股或变现,村集体领办农村经济合作社或村级集体经济实体,实现自身资金积累,努力实现自体“生血”,三是努力吸纳社会资本(企业/客商投入或群众入股等方式)“充血”,最大限度挖掘资源红利。近些年来,绥阳县已累计筹措及整合各类财政资金投入3650万元(其中省级3150万元、县级每年专项预算500万元),在村级自筹上,也达到2千余万元,在吸纳社会资本方面,达到1.1亿元,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预备了“原始积累”。

四抓严格监管。构筑好村级监管平台,按照“四个一部分”,即:留存一部分壮大积累、预算一部分扩大再生产、列支一部分用于公益事业、议定一部分激励干部。设立规范、严格的资金监管机制,全力防止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村干部“倒下了”。

(三)按照“抓两头、带中间、促全面”总体要求,突出“规划先行、系统谋划,百花齐放、整体推进”

一方面,结合扶贫攻坚工作,注重抓重点突破。根据省、市、县扶贫攻坚部署,结合本县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县人民政府出台了《绥阳县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坚持“重点突破”的思路,整合各项资源,绥阳县启动了46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强力推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工作。

另一方面,强力实施示范带动。2014-2015年,绥阳县依托机场快速通道、s207“两线”沿途交通便捷、资源聚集的区位优势,成功争取到省级立项支持,加上整合其它资金,共投入1650万元打造“两线”沿途6镇12村(社区)的“村级产业百里示范长廊”。

(一)市场“试水”模式。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看领头羊”。本着“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的思路,充分发挥“能人效应”。洋川镇东山村,在该村能人书记杨家权的引领、带动下,把该村建成了闻名远近的水果村,成功打造了“东山梨”等果品品牌。2014年,该村又引进了台湾同富精致农业有限公司,与村集体合作,建成了东山村台湾同富精致农业集体经济示范区,当年从此项目中,收获村级集体经济积累30万元。该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每年将盈利的10%作为村办公经费和村干部补贴,其余部分用作集体经济的周转和为民办实事。黄杨镇茶树村养殖能人周密,被推举为村“第一书记”后,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免费为群众提供山羊崽、疫病防疫、饲料加工、市场开拓等服务,实行保护价订单回购,每户养殖户年均增加纯收入1000余元,当地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羊司令”。

(三)村-企合作模式。

通过村-企合作,来实现群众、村集体、企业三方共赢,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2014年,旺草镇晨光村,成功签约贵州晨光恒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落户该村,采取“公司出资出技术+村委建基地+村集体入股+群众参与”的方式,建成了黑木耳、香菇等多个品种的精品菌类规模化生产园,并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作推广、五年大发展”的规划。至2015年底,村级已从中获取集体经济积累20余万元。到远期,基地生产规模将达到1万亩,并力争将该基地建设成为贵州最大的集科研、生产、加工、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高效农业精品产业园。

(四)村-社合作模式。

以创建镇级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探索实施“各村入股、集体领办、合作经营、收益入村”的模式。绥阳县旺草镇,面向当前农村在农机具、农资等方面的巨大需求量,采取“镇、村共同出资,聘用专人经营,村级宣传推广”的模式,于2014年12月在镇党委组织下,成立了镇级“农业生产资料经销专业合作社”。其中,镇党委出资5万元,镇内各村从计生返还款、村干部年终奖金等资金中挤出2~4万元,累积筹资30余万元,形成经营本金,开展运营。到2015年底,已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实现利润近15万元。

(五)“双线”营运的“互联网+”模式。

适时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商建设,开成“线下体验、线上订购”的“互联网+集体经济发展”的“双线”运营模式。绥阳县旺草镇小旺草村,在建设本地土特产品实体销售点的基础上,适时建起网购平台,“双线”互动,取得了较好成效。线下销售方面,通过自建的实体销售网点,以及开展“农超对接”等方式,将“香树湾”系列产品纳入农特超市销售。目前,该镇已建立农特产品销售网点1个,入驻到2家超市,实现销售收入20余万元;一方面,线上销售上,该村以网购销售的普及为契机,与“淘宝网-遵义站”合作经营,形成了“线下体验、线上订购”的“互联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拓宽了农特产品的销售途径,拓展了该镇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步伐。2015年8月初,“香树湾”系列产品全部纳入“淘宝网-遵义站”的网站销售,上线8个小时4000枚鸡蛋被抢购一空,2015年共实现20余万元的集体经济积累。

(六)大众创业模式。

发动群众参与到创业中来,依托农特产品带动群众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村,着力提升村级“造血”功能,增强村级自主发展能力。旺草镇小旺草村在镇党委的统筹下,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将已闲置的原村小学教学楼,以“入股合作、双方共赢”为原则,将其构建成为了“村级产业园”和农特产品展示销售中心,使闲置资产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产业园”已创办了日产1500枚、吸纳就业10人左右的“乡村盐蛋、皮蛋加工厂”,并向该村“小辣椒专业合作社”、棉鞋加工厂出租加工场地。2015年发展种植辣椒1千余亩,产销鲜椒15余万公斤,带动270余户700余人增收,村级实现租金收入1万余元。

(七)生态资源模式。

利用某些村特有的生态自然资源,在生态概念上找路子,着力构建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休闲等产业。绥阳县大路槽乡文山村,依托自身良好的原生态环境,并积极利用紧邻红果树景区的优势,发展富民强村产业。该村一方面规划开发了“万亩桃园”基地,发动群众种植桃树,打造出“春赏花、夏避暑、秋觅果”乡村特色生态休闲园;另一方面,规划发展了生态红高粱种植基地1500亩;第三,规划发展了林下散养生态鸡产业,并创建了“文山桃花鸡蛋”品牌,自出产以来供不应求,仅2015年“五一”小长假就售出鸡蛋300余箱,增加集体经济积累1.36万元;第四是,在该村桃木溪河畔开发建设了集游泳、烧烤、休闲于一体的文山“天体游泳场”,2015年5月2日开业后,周末来此的游客平均达200人次,2015年共实现收入15万余元。

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草,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农村基层^v^建设为核心,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为主线,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强政策引导,创新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小山头村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小山头村总占地面积1100亩(包括荒山、道路、田坎),现在我村现有粮田176亩;果树地372亩;养殖用地20亩;居民区占地160余亩;企业占地60亩;荒山荒沟300余亩。现有居民户296户,总人口872人。

2、产业发展情况:全村共有大小企业3个,主要产品有节能环保砖、不锈钢制品及印刷品。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集体收入25万元。

(二)发展优势。

五马办事处小山头村位于长治市城区东南端,东靠磨盘垴、跎岗岭,西临北董村,南与东山旅游路、月季观光园相连,北面与南山头村接壤,距长治市区5公里,外环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小山头村东面傍山,西临外环路,村庄东高西低,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种植果树和旱地耕作,依托东山发展旅游产业,小山头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发展目标。

11、继续加大增加农民收入力度,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良种苹果、桃、杏种植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个体服务业,发展多种经济;积极鼓励农民向畜牧养殖特色农业转变,争取创办成1-2个特色养殖示范基地。

2、探索农村发展新模式,进行产业调整,在确保本村农业保持稳步发展的同时要引导村民积极投资第三产业,根据区委区政府东山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塔岭山桃花节的文化影响力,建设独具特色东山旅游文化区。这样既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增加这部分村民收入。

3、村务管理建立新机制,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务公开制度化、正常化。村民对村级管理满意率达95%。

4、争取至2020年全村实现“布局优化,村庄美化,卫生洁化”,建成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明和谐新小山头村。

(二)实施步骤。

按照总体要求,将规划划分成3个实施步骤:

1、第一步骤,通过城中村改造的推进逐步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2、第二步骤,引导村民转变传统经济发展观念。

3、第三步骤,建设生活富裕、文明和谐新小山头村。

(一)强力推进村建设,争取早日奔小康。

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导,以典型示范引领,逐步稳妥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并解决村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二)完善人居环境,建设优美新农村。

切实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推广垃圾集中处理,治理脏、乱、差,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型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建设,支持发展后续产业。打造“和谐、秀美、文明”的新小山头村。

(三)完善管理机制,推进民主治村。

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凡涉及与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事项及村内重大事项,均实行民主决策,把村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村干部是否合格标准,坚持民主评议村干部,把评选结果作为村干部使用的标准,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鼓励村民参政议政,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首先,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勇于奉献的思想意识,加快发展、勇于进取的职责意识,创业拼搏、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真正使党员干部成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

其次,加强农民素质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农民进行培训,切实提高新时期农民的科技素养和市场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等,真正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中坚。

第三、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两委班子成员要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善于跑资金、跑项目,引技术、引人才。

第四、强化职责目标落实,严格任务目标考核,真正使两委班子成员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压力,积极主动去工作,协调配合抓落实。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在当前防疫管控工作正值关键阶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在坚守“零感染”防线控管下,为确保我村拆迁工作继续保持快速稳定良好的进行,和2020年度经济建设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状态,根据街道办事处领导强化对复工复产服务的指示精神,落实区委关于坚持“两手抓”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坚持“零感染”防线的同时,我们要千方百计抓好拆迁和经济建设工作,目前**的拆迁工作进行到尾声,做到力求速度,力求和谐,力求文明,力求稳定,力求忙中不乱,做到不给领导添乱,添麻烦和负担。为**的拆迁工作做到尽心尽职。

**的经济情况十分不好,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就办公开支,都得到办事处下拨款项,我们村两委多次开会座谈,只有拓开思想,开动脑筋,谋求**的经济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地理位置和现有的环境下,解放思想,大胆细致的发展经济,能为**的经济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局面,多次经村支两委生意构想如下:

1、在**四五队东湖老农药厂北,国道东能租用土地100~150亩,可建设工业用厂房和仓库用房。采用合资的办法建设快,盈利快,没有任何风险,当年建设当年盈利一年归本,两年就是纯盈利,但是村级没有任何使用土地的权利。均受政府管控不能开发利用,敬请领导给予方便和支持。

2、**原有个双赢物业公司没办好,因为公办的经营受多方面的限制承包不找工程,两委议商是否承包给私人经营创造一点好环境,增加集体收入,改善民生。

3、**拆迁安置房市场门面房是否能转给**村一些租赁增加**村的经济收入,我们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抓好本村的经济建设,扩大网上电商平台,共谋经济发展机遇,村也可自行组建探索发展,营造一个发展经济好环境。

以上构想敬请办事处领导给予具体指导意见,如何实施,我们将组织人员作出详细调查实施方案,完善各项建设和其他方面的手续及管理制度,努力为本村的经济发展增快速度和广大群众生活希望愿望而努力奋斗。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村有**个屯,**个组,人口数**,总的耕地面积为**亩,其中旱地**亩,水田**亩,该村的主要产业有芒果、油茶及杉木,其中芒果种植**亩,油茶**亩,杉木的种植面积为**亩,养殖业以养猪、养鸡、养鸭为主,其中猪年出栏量**头,肉鸡出栏**羽,肉鸭出栏**羽。

努力发展**等产业,努力打造我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在扩大产业经营的同时,我们也为农民提供相关科学**技术,提高**的成效。鼓励农民积极投身**的队伍,提高农民积极性及觉悟性,鼓励农民把产业和规模做大做强。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资源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一村一品,规模化种植**、完善销售渠道,加大xxx的发展力度、扩大**x的知名度,做大、做强xxx等产业,做到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村党组织、村民委领办合作社,结合本村产业发展实际,本着集体增收、农民增利的原则,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村一品”或农家乐。一是参与经营。通过办理各项证件,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服务,提取利润,增加集体收入。二是入股分红。可将本村土地、资金、农业机械等入股合作社,按收入比例获取分红。三是争取项目。以合作社名义,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资金落地后,按村集体与合作社贡献大小合理分配,再次投资,增加收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