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的书面材料。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以下是一些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实用技巧和经验总结。
国家督学、国培专家、师范大学李帅军教授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使我受益匪浅。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含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内容为九大核心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世界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尽管我国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强调立德树人、力求让学生全面发展,但基础教育的现实并不尽如人意。“应试教育”与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依然严重,学生学习往往是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效益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二、核心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1.专业理念与师德包含下面几个方面:(1)职业理解与认识方面要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2)在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方面要做到:关爱学生;(3)在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方面要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书育人,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4)在个人修养与行为方面要做到: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2.教师的专业知识包含下面几个方面:(1)在教育知识方面: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应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得好。(2)在学科知识方面: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联系。(3)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具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的知识;掌握根据学生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教学的知识。(4)在通识性知识方面: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具有有关艺术方面的知识;具有信息技术知识;具有有关中国教育国情的知识。
3.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能力:在教学设计方面: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在教学实施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合理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评价方面: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评价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2)组织与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3)沟通与合作能力: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与同事的合作交流能力;与家庭、社区的沟通合作能力。
通过学习,我对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回归岗位,要亲身实践于教育教学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站在课程的高度设计教学,在核心素养背景中实施教学,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掌握核心技术,让教师专业成为不可替代。
原标题: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深聚焦)。
近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探讨的“热词”。
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同时,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也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
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该成果是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3年完成,将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诸多方面。
9月2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以“评价与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召开,几百位教育领域专家重点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评价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今天,究竟为何要提“核心素养”,它又将如何深刻地影响未来中国教育的改革实践,将如何影响一代青少年的素质培养和人格塑造?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教育改革进入“时代”
专家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近十几年来,核心素养的教育与测评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全球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在思考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如此阐释当下世界各国对于核心素养关注的内在动因。
刘坚介绍:对于“核心素养”一词,尽管不同国家的表述不同,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将其称之为“21世纪技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但都表达了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的公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
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看来,我们的传统是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又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打个比方,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版,三维目标是版,核心素养就是版。
既然核心素养的提出至关重要,那么,核心素养的内涵又该如何科学界定?
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理性思维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其中,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十八个基本要点则从更细微的角度对核心素养予以阐释,其中不少要点直指当前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让人眼前一亮。如提出“批判质疑”,要求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提出“审美情趣”,要求学生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再如,提出“珍爱生命”和“健全人格”,要求学生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针对当前遭诟病较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次核心素养的框架也正式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关键词,要求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
对此,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介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主要遵循三个原则,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核心素养如何落实,记者发现,这是专家学者以及广大教育实践者思考最多、挑战最大的方面。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张绪培的一段话耐人寻味:“有人说,什么是素质?当你把在学校学的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素质。今天孩子在课堂里学化学,不是让他成为化学家,我们关注的是,毕业以后,作为一个公民,学过化学和没学过化学有什么差异?化学能留给他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这就是核心素养。”
正因素养教育反映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反映在课程中、教学中、课堂中、活动中,反映在学校的显性和隐性的文化中,其落实也就变得格外不易。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科学评价,缺一不可。
为此,张卓玉督学建议:“基层学校需要通过研制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手册,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授课老师进行教学结构、能力结构的培训,利用好测试的指挥棒,引导一线教学。”
“最难的地方是评价。如果评价体系不优化,还是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那么,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的落实还将步履维艰。”专家们一致认为。
一.积极参加校外、校本培训活动。
经常参加一些专家、优秀教师的讲座,从这些校外听课、评课活动中,不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校内优秀教师的报告会、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说课、评课、集体备课我都一一参加,与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久而久之,自己的专业知识,心理素质,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均有明显的提高。
二。阅读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书刊。
对于知识、观念更新读物,向我展示的是新的理论视野、新的教育学习内容,我从中获得的是教育教学的新的视角,综合性报刊,如《人民教育》、《新教育》,教学解疑难书,如《教材全解》、《点拔》这些报刊和书大多有利于我教学,帮助我解决了课堂教学的疑难点,且各有所长,我从中吸取了它们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而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
作为教师,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要提高自身“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所以,只有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将素质转化为能力,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才能发展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认真钻研教材,写好备课笔记,务必做到提前备课。教材是每个教师为学生精心准备的“食粮”,教师只有自己把教材吃透了,才能把其中的精华部分传授给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更加强调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不但有听讲,还应该有探索、实践;强调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不但有练习,还应该有体验、合作。
四。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进修和专业知识,汲取最新的“养料”。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虽不直接向学生教授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但无论如何不能是“科盲”。英语教材中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很广可以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万象。英语教师当然不可能通晓各门科学,但是读一点科普读物,关心与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读一点科技发展史,对某一门或某几门科学知识了解稍多一些,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五.课后积极写教学反思。
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已有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总结评价,找出得失,明确方向,从而确定新的行为方向。只有通过对实际教学的感受,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旦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会感到不适,所以就写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这样做有利于教学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效果更好、更突出。
总之,教师的专业化是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势必对教师提出更高的希望和要求。专业发展也应该是每一个英语教师不断追求,为之而学习奋斗的。自己也深知提高专业知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更加确信每个热爱教育事业的英语老师。只要肯努力,不断在学习中完善,最终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的。
5月15日下午,闵行区南片初中物理教师齐聚浦江三中参加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陈焕勤老师主持,上海市物理攻关基地的老师们共同参与了此次研讨。
浦江三中陈利萍老师的《比热容》这节课,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设计理念,在问题设计及实验设计上下功夫,以“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通过创设情景,唤醒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发一系列思考,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结论,使比热容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教学过程推进流畅,目标达成度较高。颛桥中学肖俊老师的《电学实验专题复习》,通过呈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前概念,采用同伴互助和教师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创设情镜,让学生自编问题、实战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的研讨采用分组讨论、集中交流的方式。教师们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流程等方面进行研讨。现场气氛热烈,老师们各抒己见、真诚交流、思维碰撞、智慧分享。
文绮中学的陈嘉月老师肯定了两节课在实验探究和分层次思维培养方面的努力,对于如何让实验探究更深入,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浦江三中的沈磊老师认为两节课在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上的精心设计,都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上的师生、生生互动,能有效暴露出学生的思维障碍,使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目标具有确定性。
上海市物理攻关基地的学员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强调要及时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对课堂的核心问题要。
总结。
升华,以达到凸显主题的目的。攻关基地主持人郑老师结合两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对如何让实验探究更精细、让实验复习更有效提出了既高屋建瓴,又接地气的建议。
本次物理教学研讨活动,集两所学校之合力协作,集南片物理教师团队之智慧碰撞,集两区物理教师之互通有无。多维度学科育人理念的交织,营造出热烈的研讨氛围,提升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对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我们始终在路上。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反应社会现实的艺术。而音乐教育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的途径。小学的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中最基本的环节,对小学生的人格的塑造、思维、创造力的开发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然而在实际的音乐教育教学中发怎样促进小学生的音乐素质的提高呢?现在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才会有一个愉快的学习音乐的过程。往往老师在教学中采用机械的教育方式,经常会打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不喜欢学生音乐课上的活泼劲,以为这是在扰乱课堂,严令大家做好,只注重书本的知识,而缺少对歌曲的深入的挖掘,导致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反感,更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了,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学生学习的音乐的兴趣,并善于保护和培养。在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喜欢音乐,但唱起歌来就是表现的不是很自信,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时,我一边鼓励她,一边教她怎样唱好一首歌,保护他对音乐的兴趣,人也变的自信多了。
二、注意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可见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的素质。因为音乐是抽象的听觉的艺术,要注意培养感知的能力来提高审美能力;音乐是充满情感的艺术,字里行间都表达着浓浓的深情,所以要注意在音乐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情感的表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的能力的提高。
三、注意将音乐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
音乐是一种很高雅的生活艺术,它是源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它也是承载着历代文化的精华。《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空洞地灌输音乐”。在一些重大的节日中的音乐都是很具有几纪念意义的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轻缓的音乐让整个世界的人民都一同团结在一起,开阔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怀包容着世界各组的儿女,是一种无形力量,吸引着人们的心田。聆听这样的音乐可以舒展我们的身心,感受那豪迈的温柔的气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音乐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操练中提升自己的音乐的素养。
四、综合运用各种音乐设施促进学生音乐素质成长。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等技术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它作为新兴的的教育工具,具有将视觉和听觉一体化的传播功能。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成长发育的初级阶段,身体的各个感官都非常的敏感,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很好的感受音乐,激发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创新能力。
一切的教育都是为了学生,小学的音乐教育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的素养,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并在音乐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包含了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关键能力,一个是必备品格,而我们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从四个方面落实: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是指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证券各种思想观点,更改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多元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是我们思考的质量,如我们思考是否全面、清晰、快捷、具有批判性等等,思维品质内容丰富,各种思维方式有着各自的思维品质,基础性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每个人都有思维,但思维品质各不相同,由此导致我们的思维成果不同、看到的问题不同、对问题的看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人与人的思维不在思维什么,而在思维品质。有质量的思维是我们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unit6中的magicmusic讲述了哈梅林镇的镇民们为解决鼠疫聘请了魔笛手,但事成之后却背信弃义,最终遭到魔笛手惩罚的故事。我和孩子们一同观看了视频,在十个问题的慢慢引导中,孩子们思考、分析、判断,并总结出“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的观点,而在后续的创编活动中,我们一起生成和创造了美,同时也促进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驿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英语课程应促使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的价值观和自信、自尊、自强的品格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判断能力,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具有国家意识和全球视野。
同时,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利用恰当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比如能自我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4bunit5sport中涉及到了不同的运动,对于孩子们所熟悉的football,他们区分了soccer,5bunit4中groundfloor和firstfloor在culturalcorner做了简单的介绍,孩子们通过图片发现了其中的不同,于我们学校的楼层做了对比,孩子们在学习文本内容的同时,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形成了健康的人格。
总之,英语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实际上它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方式方法,为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提供条件,为学生创造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通过身体挖掘、文化挖掘、大脑挖掘、心灵挖掘等培养出sunny(阳光),happy(快乐),independent(独立),naive(天真)和excellent(优秀)的学生,做到“教书”的同时更加要注重“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提升他们的素质,提升他们和其身边人的幸福指数,让学生受用终生。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界逐渐考试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转变了以往以成绩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本文重点围绕“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及教学实施”这一课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实施。
一、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1.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以学习为乐。
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设置课堂悬念,引发矛盾冲突,并且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展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
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现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使学生充分理解三视图的概念。在几何体表面积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相关教?w软件将空间几何体平面展开,使学生在表面积计算过程中更加的直观,加深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设计趣味性强的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计算出生活常见物体的表面积,画出它们的三视图,使学生具备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应当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运用变式教学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变式教学对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出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圆锥曲线与方程》是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的重难点,但是相关的数学习题在解答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规律,在解题的过程中假设出点的坐标,然后从点所组成的圆锥曲线与直线方程切入,对圆锥曲线方程与直线方程进行求解。学生在掌握这类知识的解题规律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变式训练,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创新思维来探索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创新实践能力。
3.课后归纳总结,使学生学会自我反省。
课后归纳总结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有效的拓展,学生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缺陷并及时进行改善,使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得到提升,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进行《直线与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课后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与归纳,使学生清楚的了解运用方程式表达直线的各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直线方程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索所学的几种直线方程分别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并且应当怎样有效的应用这些直线方程等问题。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对所学的重视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并且进行自我反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4.通过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思维差异,学生在交流探究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进而实现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对高中数学课堂的要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来探究问题,交流解题思路。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实践,不断的进行探索,运用创新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以学生的良好发展为教育的根本,使学生能够成长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汤建南.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06):26-27.[2]刘香云.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08):40.[3]史宁中.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评价与教学实施[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05):4-9.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
本次国培学习,我聆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对学科核心素养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学科核心素养是具有学科特色的素养。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变化守恒”、“宏微结合”、”实验与探究”、“绿色应用”、符号表征、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
基于初中化学的性质和教育目标,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1、化学变化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之一,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变化守恒”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
2、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所以“宏微结合”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
3、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的特有语言,所以会认识化学符号,会用化学符号表征物质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科学的本质是探究,科学探究是化学家研究化学的方法,也是化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所以”实验与探究”是初中化学的又一核心素养之一。
另外由于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所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也放在重要的位置。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终生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作为一线地理教师,我们要在结合地理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创造特色的地理课堂,每一节地理课堂都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例如关于水资源问题。这一节的教学设计,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注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注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探究真实的现实生活问题——运城市城市水荒与内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让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分析方法正确对待水资源的丰富与不足;让学生深入社区去了解人们对待水的态度及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人地协调发展)。联系生活中的地理,从实际案例分析出发,从有利和不利方面探究发现问题;走进课堂,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回归生活,处理问题。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地理实践力。充分利用数据资料,培养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传统“学业质量”,主要是对学科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教学关注学习过程,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新的学业质量标准则重点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考查运用领域知识、技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综合性品质。它不仅包括中高考所能考查的学业成就,也包括课堂提问、日常观察、小组讨论、作业、期中或期末考试所指向的学业表现,还包括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档案袋等新型测评方式下所能涵盖的学习结果。在素养导向的学习和教学观下,学习是个体在与各种情境持续的社会性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创设意义的过程。教育或教学的功能就在于选择或创设合理的情境,通过适当活动以促进学习的发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渗透在这种学习过程的每个活动始终。这就需要教师随时评估和了解每个学生的认识或理解、疑虑或困惑等,根据所得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或任务。这样一来,评价就不再是教学过程结束后的事情,而是贯彻整个学习或教学过程。按照这种理解,基于核心素养的日常评价是泛指伴随着学习和教学过程,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各种评价活动。
地理学科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建立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到实处。、不限于传统上理解的学业成绩或考试分数。
2、基于核心素养的日常评价,关。
方式下所能涵盖的学习结果。
化学在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中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协同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包含的核心素养主要有:
1、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
2、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如学生的化学双基知识,学科的一些基本思想如守恒的思想、绿色化学思想;学科基本方法如用归纳的方法、比较的方法进行概念辨析等)。
3、化学思维素养(包括化学逻辑思维素养,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方式”,如“从辩证的角度、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化学”以及化学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4、化学信息素养(如对工艺流程、合成路线、化学程序等信息的处理等)。5、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合作交流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只供学习与交流。
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2014年12月8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在京召开。此次修订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要求,率先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增加学科核心素养和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的质量标准内容。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按照教育部课标修订的要求,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出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五个要素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为了促进化学老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将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落实到高中化学。
教学。
中,杨梓生在《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2016)一文中,对化学核心素养从内容属性、内涵特点及内在联系等方面进行了自己的解读。认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凸显化学本质特征、反映化学基本问题、揭示化学学科思维、体现课程育人价值等内涵特点。
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宗旨是一样的,都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相同点,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具体课程目标不相同,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阶段,而高中化学则是对初中化学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如初中化学没有有关化学平衡的内容,而高中化学有,因此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不可能完全相同。例如“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但由于初中化学没有有关化学平衡的内容,因此“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就不能也直接作为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那么,什么是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如何确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要确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首先就要弄清确定学科核心素养的依据。成尚荣在《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2015)认为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与把握,要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三个重要的基于:(1)基于学科特质。(2)基于学科核心任务。(3)基于学科的实施方式。《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了初中化学的性质和教育目标,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因此要确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
学符号,会用化学符号表征物质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科学的本质是探究,科学探究是化学家研究化学的方法,也是化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所以”实验与探究”是初中化学的又一核心素养之一。
“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相信化学必将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做出重大的贡献。”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理念之一,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人类发展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形成化学价值观。在应用化学为人类造福的同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的思想,这可以称为绿色应用。
“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从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共同点,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角度看,这点也应该是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之一。综上分析,我认为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变化守恒”、“宏微结合”、”实验与探究”、“绿色应用”、符号表征、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另外由于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所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也放在重要的位置。
只供学习与交流。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中给出了核心素养的定义,即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能够用地理视角观察地理事象且用地理能力解决地理问题的内在涵养。在教育部强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目前的迫切任务。本文从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出发,研究地理课堂教学新模式,培养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
综合有关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我认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1.区域认知: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区域是地理学的显著特征,任何一种自然地理现象都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某一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他们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存在明显差异。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如我们在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地理特征的时候,就要把干旱这一自然地理特征落实到西北地区所处的特殊区域,联系我国西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海洋水汽的影响小,同时还要考虑地形这一因素,受高原和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2.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是‚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人地关系的综合性学科,我们之所以将综合思维这一思维方法选定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在一定程度契合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综合性的确很具地理特色。综合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每一门学科都在培养的,地理学科所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主要是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时要从自然、社会两方面去思考和分析。如我们在分析影响工业和农业区位因素的时候,既要分析影响他们的自然条件,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只有把两方面综合起来,才能做到工农业布局合理。
3.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人地关系是指地球表层作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动态的作用。人地协调不是我们口头上的说说就能达到的目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往往给自然造成了极大地破坏,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而这种破坏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惩罚了我们。又比如近期保护国际基金会发起了一个系列公益影片项目《大自然在说话》,其核心宣传语就是‚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我们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将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如果未来的建设者都不具有人地协调的观念,那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情何以堪?由此可见人地协调观理应成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4.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什么力?是不是直接的说法就是地理实践能力?本人觉得它更应该是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一个基本素养。地理实践能力的确重要,尤其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当前学校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很少甚至没有对学生开展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更像是实践的先行者,观测技术,野外调查是地理学常用的技术和方法,所以学习地理就有很多‚行万里路‛‚融进大自然‛的机会。达•芬奇说科学是将领,实践是士兵。巴尔扎克说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地理实践力已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永远不是我们想要的。
二、地理教师如何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以适应时代要求。
传统应试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能力运用和地理实践力方面关注不足。往注重强调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干巴巴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施教。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掌握知识,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则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而忽视知识的消化、理解。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导致了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究其根本原因是考试制度和教材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没有突破传统的地理教学误区。只有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才能树立起地理素质教育的新旗帜。现代教学观念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在传授知识,学生在消化,理解知识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讲台,贴近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出现乐教乐学的喜人局面。
2.核心素养下,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1)强调区域认知,发展地理综合思维。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知识面很广,综合性和趣味性较强,不论广阔的田野、丰富的矿藏,还是那神秘的宇宙、灿烂的星辰、美丽的山河大川,都是地理学内容所及。为培养发展学生思维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地理知识往往离不开一定的地理区域,如何对区域做出正确认知,首先必须建立起空间概念,但许多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相当模糊,有些学生甚至连主要国家、城市都不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发展空间建模。有两种途径可以做到:一是通过识别经纬地图和地球仪。找出主要经纬线所在区域。主要经纬线包括回归线、赤道、极圈和零度经线等。对主要地理事物在头脑中建立初步空间位置。比如:赤道线上的国家有委内瑞拉、巴西等,零度经线的国家有英国,海洋有地中海等,使学生对地球上东西、南北方向有了大致的概念,对这些特殊线位上的国家及相关知识、有了了解和对比。二是要求学生运用地图完成课后练习及配套的填充图。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多用各种板图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识别区域图的基础上能自绘区域空白图,再将主要地理事物落实到图中。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区域意识。而且学会了用图说话,用图思考,建立了稳固的空间概念。其次,对区域的认知要学会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我们在开展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地理分区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的地理特征进行阐述,甚至把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之间存在联系的方面进行综合。如我们在介绍南亚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和工业布局的教学中,就要综合分析印度自然条件和工农业生产的关系。
(2)挖掘教材,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其课程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就要求老师要积极的以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注重培养学实践知识。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现有条件组织模拟教学,借助于教学仪器模拟一些日常地理现象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影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组织一些简单的地理调查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到就近的博物馆理解当地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变迁,也可以组织学生对于当地城市环境污染以及繁华商业网点进行调查,对于学生发现其中的地理知识,有效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激情具有良好的效果。再者,配合地理课堂教学和满足课堂实验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地理教具、模型、简单仪器、课件等力所能及的制作活动。例如地貌模型、地质构造模型、校园地图和立体模型、自流井盆地模型等。
实验一:地转偏向力的观测。
为了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要求学生课前准备这么一些材料:一个无盖的纸箱、一支蜡烛、火柴、香。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纸箱开口对着自己的一侧,蜡烛放置在纸箱一侧。第二步:点燃蜡烛和香,大约1-2分钟后,将点燃的香平放在蜡烛的上方。
第三步:仔细观察香烟在纸箱中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运动情况。实验结论:从实验中我们知道在摆有蜡烛一侧香烟在垂直方向上上升,水平方向上:由蜡烛的上方流向纸箱的另一侧,下方由另一侧流向蜡烛一侧,这就是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我们称之为热力环流。(3)利用课堂和课外活动教学,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未来的工作中真正树立起人地协调观。
《管子.乘马篇》中所列国都的原则体现了顺应、节约和变通的主动顺应的思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用水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故城国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关于这部分的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中要求:‚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要求:‚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达到以上的要求,必须先清楚地知道人地关系。人地关系就是指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活动,产生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于人地协调观点的教育在很多章节中都有体现:
(1)如必修二的人口和城市中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标准可通过活动来实施,比如让学生联系洞口县城城市化,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让他们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从而渗透人地协调观点的教育。另外,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个知识模块中‚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这一知识模块的内容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进行集中的教育,为了使这种教育深入人心,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达成这些目标,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写一篇图文并茂的环境治理或生态保护的小论文,同时结合实际在校园里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让人地协调观点深入他们的心中,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
(2)必修三的知识模块‚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中要求‚距离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中‚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这部分的课标要求结合案例,通过了解案例中的人地关系,让学生产生共鸣,并利用已有的人地协调观点来解决其中的人地矛盾。
总之,我们要突出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法。在核心素养这一要求下,广大地理教师都要研究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改变培养学生的模式,培养符合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三个重要文件:《教育部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201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
1、《教育部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口号: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
3、《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一个“抓手”————课程改革五项任务(五个统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证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国家提出立德树人、高考改革。
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了85以上,高中教育成为了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国民基本素质。国际上,高中教育改革也成为共同趋势。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实践力(1)人地协调观。
指人们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野外考察与室内试验、模拟相结合,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特有的学习方式。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之间的综合研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对人类活动的评判必须借助综合思维。
将地理的综合思维确认为地理核心素养是基于对地理学科内容和学习思维综合性的考虑。
(4)区域认知。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另一重要的学科特性,由此形成的区域认知也是我们分析、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如何落实区域认知,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把区域认知落实到区域地图上。
三、
核心概念。
是居于地理学科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统摄力和广泛解释力的概念。筛选出以下核心概念:
位置、分布、地方、区域、尺度、地理过程、空间相互作用、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
四、课程方案。
1、必修两册书,必修1和2,各2学分。
2、选修1:自然地理基础(2学分)、区域发展(2学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2学分)。
技术与实践:地理信息技术、地理野外考察。
说明:选修1宽而浅,为后续的选修1打基础。二是不追求系统性,围绕地理核心素养选材;三是加强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评价方案。
高二:所有科目等级考试。
高三:等级考试取最高分。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
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
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3.教学模式的变革—“活动课程”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4.课程规划—学科和跨学科课程。
落实核心素养,从学校的课程规划角度,要完成两种课程的设计:一是学科课程,二是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课程)。
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体验和直接经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它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两种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也各有特点,后者是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导的。两种学习交互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让教育和学习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所有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需要通过学习者间接经验学习和直接经验学习的交互才能实现。因此,当前学校完善两种课程的设计就极为重要。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分层教学的大致内容、概念界定,以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的意义,最后详细说明分层教学的步骤。阶段总结笔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
心得体会。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一、引言。
在高中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每个学科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高中的数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对于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制约效果,影响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法则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这些问题,它能够保证教育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也一定程度地表现出教育的民主性,所以要重视起高中数学教育的分层教学法。
二、分层教育的内容。
分层教育是具有充分及深刻科学理论依据的课堂授课方法。分层教育,是基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是一种科学性很强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层次进行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它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距的客观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最大程度弥补个体之间的不足,被许多知名教育家以及教授所推崇、借鉴。
三、分层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分层教学基于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牵连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充分尊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个性差别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有方向、有动力、有规划地去学习,满足了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它强调着个体差异,与此同时以学生为中心,要求老师不能单纯地去给学生灌输呆板生硬的知识,而是为学生构建不同的学习模式。
四、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应用,完全顺应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要求,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与主动探究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教学模式符合高中生成长的规律,调动学生各个方位的感官,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教育者而言,在高中数学中利用分层教学模式,还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五、分层教学实践的具体步骤。
(一)分?有问揭匝?生为主体。
把学生当作主体进行分层教学是高中数学最常见的方式,因为高中生的数学课程内容比较复杂,与初中阶段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异性,有些许内容与初中时有着颠覆性的理解,例如初中小学曾接触过关于偶数、分数以及奇数等概念都有着唯一的计算结论,但是高中的基本计算中,包括了象限、排列组合、复数等内容。所以说,高中数学的复杂性加重了学生群体的两极分化。以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分层教学,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天赋、对课程的掌握程度等进行各个层次的划分,划分的形式有很多种,例如1:6:3三层形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群体的数学成绩。除此之外,学校要注意,不应该以学生的优质程度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组成所谓的“好班”“差班”,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分层形式以教学目标为主体。
所谓的教学目标,其实就是通过老师对学生评判而制定的一种结果,把素质教育的所有要求指标作为评判的标准,比如学生能够从“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两个方面皆可以理解的是优等生,理解其中之一的是中等生,而都没有理解的便是差等生,还能够把教学目标细节化来提升这种分层教育的科学性,依据学生不同的等级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对于数列的内容,有一个求解方法叫错位相减法,对优等生而言,要求他们不单单能够理解,运用计算,还需要求他们总结归纳以及举一反三;而对中等生,则要求他们能够理解,解决一般习题;对于差等生,仅仅需要他们了解知识点,或者进一步理解内容就够了。
(三)分层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体。
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教学是最传统也是最普遍的教学方式,把课堂当作分层教学的主体,其实就是应用不同的教学任务,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成绩,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材上的新内容,老师最好先让学生自己去预习,针对优等生,要求他们对新知识主动积极思考,遇到问题自己寻求思路去尝试着解决;对于中等生,需要引导他们把之前学习的课程与新知识点进行归纳对比,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对于差等生,只需要他们稍稍了解一下新知识点,总结出不理解的部分,在课堂中积极提问。因为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一些,所以应该进行定期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落实更优质的分层教学法。
(四)分层形式以课后作业为主体。
把课后的作业当作分层教学的主体,是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应用最普遍的方式。老师首先要筛选课后作业的内容,要求课后作业涉及各种题型,比如数值运算、应用题、提高能力题,难度上应该适中。优等生对计算题应该能轻松完成,主要解决应用题,如果心有余力,可以尝试接触提高能力题;中等生应该做到熟悉解决计算题,努力去克服各种应用题;差等生主要解决计算题。
(五)分层形式以学生学习态度作为主体。
学生学习的态度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根源,因为这是学生学习的动机,影响着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高中教学的模式以及特点可以看出,老师们在学生群体中属于领导者,为了更顺利的应用分层教学法,老师们应该给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观念,不能对别的学生产生歧视与偏见。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在我国目前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在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坚定因材施教的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满意的成长。而分层教学法的出现,顺应了当代教学的理念,满足了新背景下对教学的需求。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分层教学法把教育对象多样化,充分实现了分层教学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老师们也要树立健康积极的教育观,防止分层教育出现形式化的问题。之后,对分层教学法的内容以及理论,还要进一步的分析与探究,充分完善分层教学法,切实提高学生老师们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数学成绩,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德惠.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j].林区教学,2017(9).[2]孟俊.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24).[3]魏小燕.基于核心素养思想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时代教育,2017(22).[4]姬梁飞.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探究学习研究[j].教师,2016(36).作者简介:
张美芳,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第九中学。
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语言能力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具体地讲,语言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意识和认识,例如,对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学习英语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英语与文化、英语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2)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能力;(3)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篇的能力;(4)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的能力;(5)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关于语言能力内涵,我的认识如下:
第一,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知识。语言知识不局。
限于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的知识,还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第二,语言能力的界定不仅强调了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特别注重语言知识在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究竟是如何利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表达意义的。
第三,要注意语言能力描述中反映不同思维层次的口标,如“阐释和评价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评价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比较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区分语篇中的事实与观点”“找出语篇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要准确把握这些口标描述中使用的“阐释”“评价”“分析”“比较”“理解”“区分”“找出”等描述词语的内涵差异。
2.文化品格。
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是实现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人只看到了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中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作用,而没有意识到学习英语的过程本身也是增进国际理解和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过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大量的英语语篇(包括口语语篇和书面语篇)。在学习这些语篇的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大量的英语国家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
态度和价值观以各种形式体现在语言和语言使用中。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能够使我们了解其他民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品格的内涵超越了以往所说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思维品质。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学习和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可以丰富思维力一式,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英语教育界人士广泛认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很多活动能够促进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通用思维能力(如识别、理解、推断),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英语使用者(不一定是英语本族语者)独有或擅长的思维力一式和思维能力。
4.学习能力。
法和策略,也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例如,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能够确立明确的学习口标,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另外,处理使用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外,还要能够监控方法和策略的使用情况,评估使用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国家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确立的发展方向。
摘要:在新课程体系下,数学核心素养形成与否是判断数学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也是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原则和指挥棒。只有把握数学核心素养内涵,认真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特征,才能运用概念和特征去指导数学教育。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人们渐渐开始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唯成绩论似乎已经成为过去。在教育部引发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数学核心素养关注的是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将数学抽象、逻辑思维、数学运算、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等内容纳入其中,形成数学能力的整体框架,对学生的数学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数学素养是是指个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数学在现实世界价值认识的能力,描述的是个人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能够做出有理有据的数学判断的素养。一个具有数学素养的人能够是善于思考、具有独创精神和的人,是能够利用数学丰富个人生活、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人。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数学素养是指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方法的积累、数学思维的运用,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良好的数学能力、品质和习惯。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数学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数学关键能力和数学品格,这种能力和品格对其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特定意义的综合能力描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这种能力的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建立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借助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途径来体现数学思想和数学本质。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特征分析。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阶段性和持续性特征:
第一,综合性。综合性是指数学核心素养涵盖了数学核心知识、数学思考、数学态度、核心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数学核心知识和数学核心能力是表象,数学思考是达到数学核心能力的手段,数学态度是数学核心素养欲达到的最终目标。所以学生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局限在想象、推理、计算等基本的数学技能和基础知识,更要去学习思考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运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答特定的数学问题,而这需要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以数学核心能力和数学核心知识为依托,在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学生对数学客观科学的态度和看法。
第二,阶段性。数学核心素养可以从多个阶段和水平去考察。对于同一个数学问题,不同年级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和和解决。在理解水平逐渐上升、数学思维复杂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不同年纪和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上表现出较强的阶段性特征。
第三,持续性。持续性是指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和学生数学学习的进程相伴相生的,并且将持续地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数学核心素养形成后,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数学问题,甚至是去解决数学范畴之外的问题。数学学习具有明显的持久性特征,并不是一项即时性的学习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项教学活动。
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素养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位置,但是同时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数学教育不断发展、数学学习研究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正在日益凸显。
首先,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代表性内容。数学核心素养形成于测量、计算、推理、统计、建模等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是在循序渐进的进程中形成的数学态度和数学思想方法,同时数学核心素养也是学生对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和价值认识的体现。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知识技能培养、数学探索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是构成数学素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数学核心素?b是正确的数学观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数学观回答数学是什么的问题,数学观是从哲学的角度对数学进行的高度概括和。
总结。
数学抽象是培养学生抽象思考能力、数学理解能力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便捷地去理解数学命题、概念和体系,让学生获得形成正确数学观的前提;逻辑推理是进行演绎推理、归纳类比、联系交流的教学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建立起系统的联系和精细的知识框架,使得学生形成的数学观是有条理的;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独立提出数学问题、进行模型建构和模型解释的能力,使得学生形成从数学角度去看待世界的习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问题,进而进一步形成有依有据的数学观数据分析、数学运算和直观想象的过程则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数学观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地予以矫正。
再次,数学核心素养对数学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仅是对学生数学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更是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和引领。当前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进行课程标准制定已经是全球范围潮流,高中数学应该以核心素养为统领,以教育和课程标准为切入点,大力开展课程教育改革,使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起到引领作用。同时,数学核心素养对教学过程开展也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在其引领下,数学教学更加重视数学文化的传输和数学思维的教育,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升,教学评价方式也更加多元,注重梯度和维度的设计,使得学生的数学进步都能够得到彰显和体现。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学应当以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摆脱应试教育束缚,培养具有数学综合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607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