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对所读内容进行思考、感悟的一种表达方式。1.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我所阅读的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中国近代史》,全书分为总论和四个章节,只有五万余字,文笔精炼,用史恰当,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用性,反映了国民党政府官方对历史的看法和运用。
此书写于1938年,其作者蒋廷黻是中国近代着名的历史学家、外交家。蒋先生19接受教会资助,赴美留学,主修历史,是美国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新史学流派鼻祖詹姆斯・罗宾逊再传弟子,这段经历对他的治史方法影响重大。192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教授。1929―1934年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任。1935年后从政,先后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处长、驻苏大使、驻美大使、驻联合国安理会代表等职。1938年,蒋廷黻已辞去驻苏大使任务,还未恢复其他任职,那时的他文思如泉,虽手头资料无几却完成了这部《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写至民国初年。
蒋廷黻写作《中国近代史》的基础来源于其扎实的史学功底和辉煌的前半生政治经历,身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国民党政权为了维护统治合法性,作为知识分子自觉地以学术为工具为国民党政权辩护,其写作目的在于痛定思痛,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分析民族之殇从而唤醒人民意识,促使人民救亡图存,希望在国民党政权的主持下,推动现代化。接下来,我将对本书内容进行大概的解读:
第三,“西洋在中古的政治局面很像中国的春秋时代,文艺复兴以后的局面很像我们的战国时代。在列强争雄的生活中,西洋人养成了热烈的爱国心,深刻的民族观念。我们则死守着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忧国忧民的学者对民族只有悲望,相反他对民族充满了信心。“第一,中华民族的本质可以与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相比。中国人的聪明不在任何别的民族之下。第二,中国的物产虽不及俄、美两国的完备,然总在一般国家水平线之上。第三,我国秦始皇的废分封为郡县及汉、唐两朝的伟大帝国,足证我民族是有政治天分的。”此外,在蒋先生看来,“一切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的愈早愈速就愈好。”所以近百年中华民族的根本就是中国人近代化的问题,一系列的运动、变法、革命方案都离不开这个中心问题。
二、剿夷与抚夷:本章立足于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主要从近代邦交的角度,讲述了以剿夷与抚夷派为载体的两次鸦片战争。中西关系之特别在于鸦片战争之后我们从“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沦落为“外国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探其原由,第一中西相隔甚远,自给自足的中国没有邦交的需求;第二,封建统治阶层盲目自大,不承认别国的平等;第三,中国那时对于法权并不看重;第四,士大夫阶层的文弱与短视;等等。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期望与中国和平交涉的西方“走投无路”只能以坚船利炮打开旧中国的大门。但战争失败以后,“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得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进而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故而“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无知,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这时我们不得不聚焦当时的剿夷派林则徐和抚夷派琦善、耆英诸人。蒋认为,当时中西强弱分明,面对先进的工业强国,落后的中国根本没有实力与之斡旋从一开始便是被迫接受的,故而应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以最快的速度去接受新事物改造自身。显然他的立场是抚夷,故而对于民族因时代局限性而错失的二十年光阴痛心不已,对于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的士大夫表示惋惜,故而有“主政者英国负责指导舆论,如不指导,或指导不生效,这就是政治家的失败”这一结论。的确如此,面对社会的不幸,多数人的惯常做法是唯唯诺诺、明哲保身,甚至是落井下石、损人利己,考虑到政治的残酷性,对于普通人而言,保持沉默的态度在做法上可以理解、可以原谅。但是对作为社会的良心、良知的知识分子、统治阶层而言,保持沉默即意味着责任的缺位。以中国的人力物力,若像日本那样接受了西方文化来重构中国文明,那中国不仅有可能与西方强国并驾齐驱,而且一定会在国际舞台上重塑中国文明的辉煌,取得极光荣的地位。但历史无法改变。
三、洪秀全与曾国藩:这一章从内政的角度叙述了洪秀全与曾国藩为代表的两种救国道路。“在近代史上外交虽然要紧,内政究竟是决定国家强弱的根本要素。”洪秀全的农民运动没有脱离中国自古以来民间运动的范畴,仍旧以宗教为依托推行宗教革命和种族革命,进而进行社会革命,反映民间疾苦,只不过由于时代趋势和其自身的局限性最终都走向了失败。而作为打败洪秀全的曾国藩,他督办团练、创建湘军,以旧礼教作为军队的精神基础,利用宗族观念和乡土观念来加强军队的团结力,从艰难困苦的奋斗中脱颖而出。其实从清政府、太平天国和曾国藩的成败来看,我们不能忽视的便是军队的力量。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有这样的论述“最脆弱、最不稳固的东西就是不以自己力量为基础的权威。”如果君主没有属于自己的强有力的军队,他的国家就不会稳固,他就丧失了抵抗厄运的能力,就只能听凭命运的摆布。军队是一个国家进行队内统治对外战争的基础,任何忽视军队力量的国家必将被消灭,任何忽视军队的君主必将事死无葬身之地。但是何以曾国藩能在这天地玄黄的时代异军突起呢?蒋先生认为“一方面他要革新,那就是说,他要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旧,那就是说,恢复中国固有的美德。革新守旧同时举行,这是曾国藩对中国近代史的大贡献。”这个评价可谓甚高。
四、自强及其失败:这一章主要叙述了洋务运动的前世今生。从中央来看。恭亲王及文祥认识到:第一,“西洋的军器和练兵方法远在我们之上”;第二,“西洋人不但愿意卖军器给我们,而且愿意把制造军器的秘密及训练军队的方法教给我们”;第三,“西洋人并不是他们以前所想象的那样,‘狼子野心’,不守信宜。”从地方来看,前后曾国藩,后又有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从同治三年李鸿章写给恭亲王及文祥的信我们可以看出,李鸿章已经认识到,“唯有学西洋的科学机械然后能生存”;“中国与日本,孰强孰弱,要看哪一国变得快”;“改革要从培养人才下手”。以上便是洋务运动的起因,进而从军用到民用,一系列的近代化工业逐步创办。但是他们最终还是走向了失败,这在于他们的不彻底:一部分因为他们自己不要彻底,大部分因为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士大夫误国”的实际在洋务运动的失败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的轻举妄动在本该继续卧薪尝胆追赶近代化的时代打断了断送了洋务运动的多年经营。尤其是文中所举的郭嵩焘和曾纪泽的例子,历史不是没有给古老的国度送来领先时代的远识之士,但终究因时代的局限而束缚了他们,悲哉!读来总有一种历史的悲情主义之感。
五、瓜分及民族之复兴:这一章从甲午战败引起的瓜分谈起,叙述了1895年后的救亡图存运动。首篇着重强调了《中俄密约》,说明了它对日后瓜分之祸及日俄战争、二十二条、九・一八的导火索作用。其次从甲午战败,列强瓜分从而刺激产生了维新派,他们托古改制、积极改良,但最终因触犯顽固派的利益而走向覆灭。这是孙中山先生便闪亮登场了。他组建革命团体,创办宣传机关,发动革命起义,最终推翻了清政府,这是他革命的唯一成果,但是等到接下来建设新国家的时候,就又不得不面对民族内在的各种障碍了,新生的民国没有它能立足的现实基础,国家又陷入了混乱的十五年,中山先生只能为了新生的政权而继续奋斗了。然天妒英才,他没有看到北伐的胜利便去世了。但蒋先生显然是三民主义忠诚的信徒,即使在危难的时代,他也保持着对中山先生的拥护――“目前的困难是一切民族在建国的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只要我们能谨遵中山先生的遗教,我们必能找到光明的出路。”
通读全书,我对于蒋廷黻先生的治史方法、历史观、史学思想、史学特征和史学贡献进行了一下几点思考:
(一).治史方法。
1、注重事件的内部联系。中国传统史书的书写上很多将事件割裂记载,而蒋廷黻注重从事件的内部联系去挖掘事件间的逻辑关系。
2、跳出乾嘉以来的考据风格,重综合在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时候从多方面、多角度切入。
(二).历史观。
1、进化史观:蒋廷敝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诊释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他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作为中国近代史发端的“因”,把中国学习西方以实现近代化和民族富强作为“果”,以“冲击一反映”的模式来阐释清政府的一系列举措。
2、外交观:认为弱国无法同强国抗衡,只有从外交上寻找“生存”的途径,因而称赞琦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外交。由于时代的局限,他没能认识到只有在扫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大压迫中华民族的敌人后中国才能走上近代化的正确道路,但也没有认识到当时的中国只有勇于抵抗才能取得生存权。
3、综合史观。他在解释鸦片战争后中国没有出现大的改革的原因时说“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此中原故虽极复杂,但是值得我们研究。第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我国文化有了这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要国人承认有改革的必要,那是不容易的。第二,我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动摇,就是士大夫饭碗的摇动,我们一实行新政,科举出身的先生们就有失业的危险,难怪他们要反对。第三,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那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就是个好例子。”
(三).史学思想。
1、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实现中国的近代化。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集中体现了蒋廷黻学习西方近乎于全盘西化的思想,“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化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够接受近代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的愈早愈速就愈好”。
2、对史学功能的认识。经世致用,重视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实用价值。这与蒋廷黻的史学背景有关,他在美国师从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新史学流派,新史学主张参与历史创造,而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和研究。
3、对孙中山无限推崇。文中多次提到孙中山先生的“军政、训政、宪政”和其他救国思想,在书尾写到,“目前的困难是一切民族在建国的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只要我们能谨遵中山先生的遗教,我们必能找到光明的出路。”
(四).史学特征。
1、观点明确,角度新颖。全书围绕着四个救国方案展开叙述的,突出近代文化和外交的作用。
2、不隐恶不虚美。在评价林则徐时,既看到了其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一面,也提到到了他把个人的声誉看得比国家利益更重的保守一面。提到梁启超时,虽反对他所坚持的君主立宪思想,但又承认其对时局的判断是正确的。蒋先生对中国士大夫社会责任的缺失和软弱而好大喜功的弱点之批判,在当时慧眼独具。
(五).史学贡献。
1、讲“新史学”研究方法运用于中国近代史的先行者。
2、开创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风气和新思想,丰富了近代史研究的史料,启发人们从多角度重新思考历史,总结出新的经验,尤其是他对历史的现代化分析范式,对后来的史家影响深远。
通读全书,我进行了以下两点点思考:
一、乱世之中,生存才是话语权的基础。不少读者在读完此书否认它的“迂回”外交观念,认为这不是韬光养晦,说他没有认识到面对残暴的帝国列强必须抗争到底方可胜利。不可否认,战争充斥了暴力血腥与非人性。虽然我在道德伦理上不认同以暴制暴、以血还血、不择手段、残忍吝啬、狡猾虚伪,用血肉筑起王国的城墙,可我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部极好的“乱世生存法则”。当周围人都手拿屠刀虎视眈眈,你说你要以德化之,岂不可笑,你只能更勇敢、更狠毒,什么也不求,只为生存。活下来的人才拥有获得话语权的基础。
二、政治伦理受现实影响。古今中外政治的主题莫过于内政与外交,政治的目的莫过于君主与国家利益。成功的政治必须以实力作为基础,对内钳制世家大族安定民心,对外防范各方列强独立自主i卫主权。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倡导行大道行王道,但也须知并不是所有的政治问题都是可以用仁慈去感化处理掉的。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光鲜亮丽的一面,也须知光亮背后隐藏的是罪恶与残忍。政治不同于理想,列强不同于上帝,我们应该怀有对未来更加美好的期待,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现实中的矛盾斗争。这本来就是一潭浑水,我们也不能始终苛求自己遵规守矩。政治,玩的就是城府与心机,比的就是伪装与谈判的手段,先被看穿的,注定是被淘汰的一方,笑到最后的不一定是最狠毒的,但一定是套路最深且多的。
“履不期同,期于适足;道不期同,期于利民”。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度都有适于自己的生存之道与治国法则。但是,所有的道始终是时代的产物,而不是万世的宝典。对于《中国近代史》这部着作,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对待,吸取经验教训,让这部着作的功用更好地为当代的现实服务,才不枉其赫赫流传之名。
6集虽短,但却全面反映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我感受颇深,不由发出“我是中国人,我自豪。”的感叹。
全片共六集,分别是《圆梦工程》《创新活力》《协调发展》《绿色家园》《共享小康》《开放中国》,每一集都能看到中国的不同方面的发展,但它却又是相同的,它在不断前进,正在努力创造辉煌。
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展现的不仅仅是一张张中国基础建设的大网,也是中国人民幸福、美好的资本,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长路中具有历史意义的脚步。
从移动支付到共享单车,从“中国制造2025”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从空天领域、海工领域,到芯片等尖端领域,再到参与大科学计划,我看到了中国的创新动力,由衷地敬佩那些创新人才,正是他们让百姓的生活更为便捷,让企业的发展更具活力,让中国的实力更加强大。
“一个民族,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尖端技术,如同粮食,端自己的饭碗才会香甜。”这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的确如此,主席也谈到:“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代青年要树立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我是中国人,是中国的大学生,理应为养育我的祖国,我的人民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东西南北,有的是天梯上孩子们的笑容,有的是扶贫干部的汗与泪,有的是姑苏小镇城乡统筹的奇迹,有的是“闽宁模式”东西部牵手的成功跨越,有的是一个个特色小镇、中心城市、城市群的兴起。
从长江经济带,到京津冀一体化,再到萦绕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中国,在为它的所有儿女齐发展谋划,始终坚信“全国一盘棋”,一切为了人民,人人平等。
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于是就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
本书以恭亲王奕訢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即百日维新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为第三个公式化方案然而这些方案最后都挫败了。于是本书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全盘西化口号为胡适在一九二九年提出,意即对西方文化都不预设任何的人为限制。或许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是不值得推崇的,然而在那个年代我们确实应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
此外:本书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只是在范文澜、胡绳等人的近代史研究开展之后,这个框架才被完全以意识形态要求必定中国近代史的所谓新的学术传统所取代。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大师之作,言简意赅,薄薄的小册子将中国近代史讲述的清晰明了。由于我在上高中时所受到的中国近代史教育,有太多的政治倾向,所以看到蒋先生的大作,真的是从眼睛到心灵都清澈无比。他不仅是从客观的角度的讲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尊重的角度讲历史。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人民的尊重。
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可以作为高中生、大学生的教材,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作为教材似的史书,它将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很轻松地进行了梳理,这样根本就不可能再混淆再硬背这个那个条约,赔多少款,割多少地是怎么回事了。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更应该了解这段真实原历史,太平天国的真相、为什么开放通商口岸、北洋海军的失败等等,近代化过程中这些耻辱是怎么产生的?实际上,很多伤痛或许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带给自己的。
历史值得我们深思!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
对历史题材的书籍,我的要求是通俗易懂,读史亦是读小说。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带给我的就是这种轻松惬意,以及诸多意外惊喜。全书五万七千字,高度精炼概括了自鸦片战争(1840年)到抗日战争前夕(1937年)中华民族的百年历史,没有史料堆砌,没有华丽辞藻,主题鲜明,史论兼具,先生娓娓道来,情真意切。
本书成于1938年。1938年的中国,处于抗日战争初期,中日战场连连失利,内忧外患,民族存亡危在旦夕。而此时,蒋廷黻先生(1895—1965年)结束了两年驻俄大使任务,即将奔赴国民党政府行政院行政处履新,于炮火纷飞的汉口作短暂停歇,在此两月间完成此书。深感国家举步维艰,作者通过对中华民族近代历史的强烈反思,积极探索着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字句间无不彰显其作为中华儿女的赤子之心。
十九世纪初的中华民族依旧沉浸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中,国人傲慢、自大、守旧、愚昧。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大炮强行撬开了国门,“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自中英《南京条约》始,启动中外不平等条约签订模式。比起鸦片战争的失利,作者更痛惜于鸦片战争之后,道咸年间的国人并未痛定思痛,依旧坚守着落后愚昧,意淫于“天国”梦想,丧失了最好的二十年发展光阴。“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要比日本早二十年咸丰年间,中法联军攻占北京城,以恭亲王奕鱏、文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士大夫阶级逐步觉醒,领导发起“自强运动”。步步推进,发展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相继成立了军械所、造船厂、学校、招商局等。1888年,光绪十四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水师。作者高度赞扬了曾国藩及其他自强运动的领袖,但是旧社会旧制度,乃至改革者自身认知的局限性,“自强运动”带来的改革是不彻底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失利,也宣告了“自强运动”的失败。
作者探索式提出了“自强运动”的失败关键在于未进行彻底的制度变革。同时强调,只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体制才能实现一个民族自上而下,彻底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统一而政权不集中或集中而运用不大胆,不猛烈,则近代化虽进行而不能快。”作者期待一个如十八世纪沙皇俄国大彼得时期的专制体制,通过中央集权强力推行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大彼得的横暴,旧马斯哥的守旧势力是不可能打到的……他是俄罗斯民族的大恩人。”而同光年间的中国名为统一,实不统一。曾李左诸人的事业不是国家通盘筹划的事业。李鸿章虽在北洋背负创设新陆军和新海军的责任,但是他的财源仅靠北洋一隅,其他各省的协饷需靠李与其他督抚的私人关系。作者叹道“只有绝顶天才始能创造新事业,始能为民族行百年大计。”“但是这些天才,没有集中的政权作后盾,不知道历史上有多少被庸人和群众反对而消没了。”
通观全篇,蒋氏的《中国近代史》倾注了作者对中国历史,中国社会的思考,在内外战火交织,人民满目疮痍的历史背景下,艰难摸索着复兴强国之路。其间,好奇使然,读了《蒋廷黻先生回忆录》,了解先生西行游学,投身教育,再到临危受命、弃学从政的人生经历。《回忆录》字里行间,闪烁着一个懵懂少年到鬓白精英的笃志救国之念。文字是最善于妆扮的,但我也无需纠结于那浓妆掩盖下素颜的惨淡。总会有一些优秀人物,他们的存在是推动人类进步,推动文明发展的。所以在此,向那些有血性、有担当、有智慧的历史风云和精英人物致敬!
在经历了上个世纪以来的被列强压迫的屈辱之后,我们这个民族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而更多的更严重的是我们丧失了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即使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依旧没有自信,那种不自信是从骨子里面散发的,但这一部《辉煌中国》我相信肯定可以让很多人恢复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自信。这是我看完之后最大的想法!
在这部纪录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尤其是近五年来的取得的一些成就,可以看到现在的祖国并不是像很多普通民众所认为的那样比不上西方的那些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一集圆梦工程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的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中国网是站在世界前列的,很多的一些工程在其他国家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比如说港珠澳大桥,兰渝铁路,全自动化的中国上海洋山港,令外国人羡慕的我们自主研发的高铁。不仅如此,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此熟悉的购物扫一扫,共享单车,但从来没有想到我们移动支付是世界上覆盖最广的国家,叶就是说在其他国家你是不可能过上像中国那样的便捷的生活的,共享单车也同样如此,试想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持,这些是我们可以达到的吗?这些都不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的,只有数一数二的强国才可以做到的东西。我们不仅仅是中国制造更是中国创造。
今天的中国可以站在世界的前沿,靠的不仅仅是gdp世界第二的强大的经济实力,而更多的是我们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靠的是我们民族的自强不息,而更加在于我们的创新的能力。只有创新才能占领科技的制高点,才能让国家强起来。人才是创新的动力,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主席也说我们有能力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在这些方面如此,我们也在解决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贫困,一系列脱贫攻坚的战略的实施,能精准到按户按人制定脱贫策略,我们的脱贫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我们有在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为此所做得的每一份的努力也可以看得到它诚心诚意的用心—为人民谋利益。而更了不起的是我们在实现这些的变化的同时叶兼顾着环境,主席上台以来便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不仅仅要有金山银山更要有绿水青山。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值得所有中国人重新去回望与深思的历史,因为彼时中国正“遭遇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中国与西方、清廷与民间、满族与汉族士人、洋教与本土信仰、枪杆与笔杆、造反和维新、科举与革命……有着太多太多说不完的话题,其中的精彩与遗憾,让人唏嘘、慨叹,也让人思索。
胡适曾说过“历史是一个小姑娘,可以任人打扮”,也正因为如此,“历史是人写的”,同一个阶段的历史、同一个历史事件,不同的人都可以说出不同的味道。现今有许多人回望和反思中国近代史,纷纷在社会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在众多解读者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先生,以“还原一段被扭曲的历史,挖掘国人今日问题之根源”为根本,整理课堂讲义成《重说中国近代史》这本书,以一个不同的角度向读者陈列还原了一段真实而精彩的中国近代史,给予读者一个与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的全新印象,深受读者的喜欢。
从书名看来,我们不难看到一个特别的词语—“重说”。经过仔细阅读这本书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本书最为鲜明的特点恰恰在于“重说”二字,即以“以说为主,以说带史”。一方面,以史为线,以史为据,作“说”的概括、分析和立论、论证;另一方面,又以“说”为主,以“说”带史,深入地挖掘史料,以史料的翔实突出“说”,没有面面俱到。这种写作方法,既让读者在史料的厚重中满足了猎奇的心理,又让读者随“说”陷入深思,故而回味良久、沉浸其中。
细细审读这本书,我们会发现这本书中有多个出彩之处,作者之思路令人为之拍掌叫好,深深吸引读者,其原因在于张鸣先生完全站立在一个历史研究者的立场客观公证地分析历史事实,正如书中所言中国近代史,实际上是天下两种大势的碰撞,即中国体系崩溃,然后从被动到主动融入西方世界体系的过程。其中一方面是立于自给自足,中国固有的“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内敛体系,另一方面是立于追逐创造财富最大值,以殖民为核心的输出开放型的体系。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世界体系的扩张;中国的反抗,先是致力于中国传统体系的自我修复,洋务运动、戊戍变法、晚清新政则是被动应对,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则是自觉要求进入世界体系的呐喊。而且明确地指出我国的近代史存在一个范文澜、胡绳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有两条线索,其中一条是帝国主义侵略论——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总是侵略、欺负中国。强调这样一条脉络,由此证明我们这个民族是苦难深重的,同时说明我们的落后是因为别人侵略、欺负我们造成的。另一条线索就是革命线索——三大命高潮,从太平天国、义和团然后到辛亥革命,总之就是一个反抗、革命的过程。
张鸣先生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为我们道出了中国近代史的核心本质,审阅其中的语句往往令我们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复杂冗长的历史也不过聊聊几笔就能概括了。
其次,张鸣先生为写历史而写历史,对待历史事件的评价上采取开放态度,鼓励读者独立思考。正如对待太平天国运动事件上,作者不只是以为一味地赞扬或批判,而是客观地分析了该起义的来龙去脉,一方面论述了这次起义的历史必然性,但并没有给予过多的正面评价;另一方面,作者从革命的角度出发,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实质上是封建王朝思想的延续,其革命性微乎其微。
同时张鸣先生也对诸多历史人物进行了客观评价,抛弃阶级所带来的观念,以当时的历史情景下臧否历史人物。例如对于“三元里抗英”事件,张鸣先生经过考证后说是我们长期演绎加工而成的,事实上英国只损失了一人;对张勋复辟时,段祺瑞领讨伐之师的战事描写,张鸣先生引用莫理循的考证,子弹向空乱飞,几乎没有士兵遭殃,倒是几十里外的一只母羊被打伤;中日甲午海战中方完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虽以身殉国,但当时“致远号”各个密封舱的密封圈都老化,一颗鱼类就能让舰艇沉没,邓世昌难说日常维护没有责任……尽管其字里行间输出的历史每每让人目瞪口呆,不得不否定脑海中的既有常识,但历史最大程度的真实、历史洪涛中种种细节,不正是我们希望学者能给予的吗?或许,只有看到历史的最为真实的一面时,我们才会对诸多历史人物具备应有的理解和同情;也只有如此,我们才不会盲目地跟随别人的定义,简单化地把历史上的人物归为进步或落后,才不会不自觉地将宣传拔高后的某个人悲壮化,进而自我感动,或一味地评判某个人的不好之处。
更为重要的是张鸣先生以四两拨千斤的笔法,深入浅出,体例清晰,轻松地将真实的历史呈现出来。隐藏在文后的是苦心孤诣的多年研究成果,而不是平常所见板着脸的教训分析,令读者读来好看、轻松、明了,又自然而然地了解当时当地各式人、事、势的交错与消长。若历史讲得像小说一样好看,怎能不叫人在快乐地阅读的同时,把握近百年历史的脉络,历史变迁的内在联系和对历史问题的诠释。
才有价值。”希望我们能从历史中认知一二,自量三四,慎思五六,严谨七八,才能无错九十。
本书的封底上印着克罗齐的名言:“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的所思取决于所见,我们的所见取决于视域。张鸣先生的《重说中国近代史》,既不是“执古以绳今”,也不是“执今以律古”,而是结合时代的命题,加以现实的关照,使我们不必诽谤过去的那个时代,也不必诽谤我们自己的时代,更是为了让未来人不必诽谤我们如今的时代。
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一曲催人泪下的歌曲……让我回味无穷,百看不厌。
蒋廷黼所著的《中国近代史》,贯穿了中国近代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至20世纪抗日战争爆发前的近一个世纪历史,讲述了整整一个旧民主革命阶段——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作者用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翻开这本《中国近代史》,就仿佛掀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历史长卷。为何当时的中国多次被列强的铁甲钢炮给轰开了古老的大门?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人的守旧。中国人的守旧造成了他们思想的落后,思想的落后造成了科技的落后,科技的落后造成了国防的落后,国防的落后就造成了国家不保的危险。很可惜,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时,李鸿章勇敢地站了出来。
李鸿章,何许人是也?世界排名第九的北洋水师的创始人与统帅,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之一,晚清四大民臣……无数的荣耀集他一身,可谓是时势造英雄。或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李鸿章认清了只有向西洋学习才能自强的道理。
历史就是这样公正,也是这样的残酷,它不会给予弱小者任何悲悯,也不会给予强大者任何协助。当清王朝的统治者在宫殿里享着天伦之乐之时,西方的工厂里机器正在轰鸣。李鸿章向西方学习,建工厂,设学校,成立北洋海军。虽然他自强的方式很不错,但是他自强过后却也救不了国,因为他自强的不彻底,没有认清楚清王朝落后的根本原因,思想上不改变就算是他能力再强也是没有办法的。所以说,在那个时期,想要自强是有多么的困难。
历史早已过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因为即便我们对历史有多么的不满,我们也无法将它改变。无论是什么年代,都是属于强者的。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如此这般,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中国近代史使我受益匪浅。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段历史,我们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一段历史,并且这是一段屈辱史,中国几千年来的耻辱便凝聚在这一百多年中。
中国虽然经历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推翻了长期封建统治的清王朝,但是中国仍然面临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着国内封建主义势力的继续存在。总结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经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习中国近代史,使我深深体会到今天的辛福生活来之不易,更激发出我强烈的爱国热情。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到“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间相比较。
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个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而中国人民的团结和行动的力量,是我们打不垮的砝码。人民的觉醒,是近代史中最伟大的成就。
清王朝在我以前的看法中,是一个自甘堕落的王朝,然而事实上,它却有过自强的挣扎。
七下历史中,我们有提到过它“闭关锁国”“一口通商”,说这是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形成国人脑中“天朝无所不有”这种错觉带来的产物。的确,清王朝是太自负了。被打之后我们才失掉了自信。此时只有民族的复兴才是通往强国之路。
我们去学习西方先进的军器,派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去西洋,在国内所建造的有工业化痕迹的制造厂商,建立多所“外国语学校”……其中最大的动机无外乎是国防,我们总不能一直被欺负啊!于是军事建设也占比最多。自强运动的领袖们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性,但他们近代化得不彻底(非常关键)。全国上下先进的东西是变多了,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国人陈旧的心智和国家陈旧的政治。这就像下了极大的决心,却一直在为“表面功夫”而努力。领袖们虽为“领袖”,进行过与外国的交涉,也出过国,但他们所了解的只停留在表面,也只允许他们停留在表面:学军备。然而真正需根除的是旧制度、旧社会。
这就要求领袖们去深入了解外国的政治思想、理念,学到“内核”。这一点,也是孙中山先生与这些领袖的大不同之处。
当然,也不可否认他们把中国的自强向前推进了一步。
发生在清末的那若干不平等条约,不过是不得已。不得已因军备落后而签,不得已因内部起义(内乱)干扰而无法专心外交而签。唯一对中国有利可寻的条约,是琦善所签。他也正因超时人的外交观念而认作是“汉奸”“卖国贼”。
所以,清王朝的挣扎的不彻底,使致了一个受强者凌弱的形象。我们不是不愿自强,而是不懂自强。
大概对于每个中国人,近代史就是个无法结痂的伤口,时常被扯动,痛到刻骨铭心。那样动乱的年代,现今提及仍心有余悸。无法回避,因为过去、现在、将来是无法割裂的存在。
“每当行走在这片土地上,即使水泥柱与钢化玻璃遮盖住了伤疤,鲜花与树木昭示了眼前的和平,但,细心一点,你总能从砖瓦中触摸到它的颤抖,在书页中听见它痛苦的呻吟,在光影中感受到那个逝去时代的愤怒,累积经年,仍不消退。”
其实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每个王朝的坍塌总是伴随着新生的阵痛,而这痛楚将伴随着另一时代的成长逐渐消弱——直到鼎盛后的又一次衰退。新旧更替,推陈出新。相似的.经历在漫长的中国史上绝不少见,唯一的区别就是史实的详尽与否和记忆的远近关联。可就如人类情感由多巴胺控制是个令人不快的现实,这种时代的伤疤是很难与主观意识分开,从而进行赤裸裸的剖析的。
记得司马光曾经说过: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然而,对历史的不客观的解读却对我们正确看待当下的问题毫无助力,只会使得我们患得患失,一边对着“历史课本上的罪人”横加指责,一边脑袋空空地高喊着自己都不甚明了的冠冕堂皇的口号,一边却觉得自己其实并无确凿根据、内心毫无底气,进而对整个时代的认知产生怀疑,愈发陷入不明所以的深渊中来。
是的,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炮火响彻了神州大地,血色染红的土壤下白骨累累。这个一百年,其中辛酸苦楚自然不堪言说。
西方世界用火炮强行打开了清王朝紧闭的大门,东边的邻居也对广袤的土地虎视眈眈、图谋不轨。两个世界的碰撞所带来的巨大反响震醒了中国人浑浑噩噩的脑袋。自强新政、戊戌变法,五四运动……风雨飘摇,国人上下求索,希冀走上不被外敌侵略的正途。他们曾经愚昧无知,曾经热血冲动,也许并不都是飘渺无形的“大义”驱使着他们作出抉择,但他们殊途同归,为苦难的中国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黑格尔说过:“凡存在的皆合理”,我们乐于接受历史光鲜亮丽的一面,又要勇于承认:对于屈辱的历史,我们这个受害者也需要反思自己。然而尘埃落定,时间的车轮依旧不停地向前飞驰,留下车辙待人追忆。
让我们正视这段历史。每个伤疤都是这片土地经受过磨练的勋章。曾经跌入深渊,但是我们又从绝望的谷底腾跃而上。
这样的历史,才比战功赫赫、凯旋一片的盛世更让人心生敬仰。
正视这样的历史,也正视了我们拥有的当下。
陆陆续续看了这本书有两个月了吧,刚开始的电子版到后来换成了纸质版的,又由于琐事太多又有几天都没有去碰,有时则动辄几十页,大致把此书看完了。
作为一名理科生,我对于历史政治之类的东西本来就没有兴趣,平时都是为了考试而去学习历史,背重要的人物、历史事件,因此我以前对于历史的记忆就只是单单的一条时间主线上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大事罢了。可是无论对于一个民族还是个人,对于历史的记忆都是不可或缺的。历史就是民族的记忆。我们所接受的历史教育表面上看并不怎么受大部分学生青睐,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活在一个没有历史的世界里。就像一句话所说的,“我们会鄙视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依赖这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教科书里的历史,它到底是真是客观的,还是虚伪主观的呢?有高中老师说历史书95%都是假的,当时也只是一笑了之,但读了这本书发现,许多观点与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历史教育观点非常不同,甚至出现相悖的历史故事。到底何为真何为假?仅仅阅读这本书与之前所受的历史教育我不可能做出回答。所以这篇读后感将以阅读过程中我所受的思想冲击和从中得到的小小感悟为主。
首先,因为这本书本来是源自人大的一门由张鸣老师开设的政治史公开课,由他的几个学生根据录音整理出来的。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书,叙述冗长繁琐,语句呆板,这本书语言诙谐幽默,比如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张鸣老师以“这哥们儿”来称呼,叫徐树铮“小徐”啦,还有“几百万发子弹打出去了,但是没伤几个人,倒是几公里以外的一只羊被流弹伤到了据说炸死了一个宫里的太监和一条狗”,等等,一改往日历史书籍沉重的基调,轻松论述的同时伴随着深刻入理的剖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充满了矛盾与悖论的真实历史。另外,他是站在一个历史研究者的立场客观公证地分析历史事实的,几乎不掺杂作者个人任何政治立场,这显得非常难能可贵。鲜明的政治倾向是不可能写出信史的。
1、新政失败。作为后来者,我们当然清楚的知道清廷的新政以失败告终,并且紧接着就发生了辛亥革命,想当然的认为是新政断送了清朝的气数。然而,作者却看到了不为人知的新政的成就。作者认为清末的新政实际上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变法,其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戊戌变法。不幸的是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死后,新掌权的满足贵族缺乏足够的政治经验,他们开始试图重新收回权力,这不仅导致了新政的失败,同时使得矛盾变得更为尖锐。此时,辛亥革命爆发了。
2、甲午战败原因。今天我们一谈到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总把西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当成她的一大罪状。其实,这个帽子扣到她头上多少是有点冤枉她了。至于修筑颐和园,其实是光绪的意思。光绪是想修好颐和园,让西太后去那里养老,这样他就可以真正的亲政了。
3、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失败不是因为资产阶级软弱而是因为帝—后二元结构的存在;康有为、梁启超对于变法的主持其实没有占多大比重;西方国家也是支持戊戌维新的。
4、历史人物新看法。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林则徐虽然是所谓的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认识少之又少,如果不去禁烟他还一直以为西方人的腿是直的,我们明显把他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地位;李鸿章并不仅仅是慈禧信赖的大臣,在清末的很多事情中他都对历史有相当强的推动作用;太平天国看似浩浩荡荡,但是他们的领导人没能整合农民的力量,因此这种力量再大也没有用;袁世凯被那么多人称作卖国贼,但他其实也有自己的无奈,中国大势所趋,难以凭他一人之力来改变国家的命运。
首先我挺同意张鸣教授说的近代史研究中存在的“三妇”心态的:怨妇心态、泼妇心态和情妇心态。这三种心态初看不好接受,怎么把我们的学者们说成这种样子,但看了此书再联系我们现实,觉得确实如此。我们的教科书上对于外国列强总是有若有如无的丑化,而抗日战争表现得更明显,我写论文时找到的一些历史书籍也都充满了那种强烈的感情。我觉得这些心态仍然是时下大部分人面对民族、爱国、历史等所采取的态度。大家一谈论近代史,就是说我们种种被欺负啊,霸占啊,却没有反思说我们为什么会被侵略、被剥削;就拿去年钓鱼岛事件来说,怨妇的哭闹心态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日本人不知悔改”“小日本天性就坏”之类的话以外,就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多座城市出现打砸日本店、车的事件,就像是泼妇的凡事讲打的心态。义愤填膺地呐喊助威反抗小日本,又砸汽车又防火。结果,别人毛发不损,我们自己却焦头烂额。我们接受怎样态度的历史教育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民族对待遗留的历史问题的立场和处理方法。因此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了解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或者说是历史侧面,这才能使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更加准确。正如张鸣教授所说:如果我们不知道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就很难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很难安放好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也定位不好自己的位置。诚如斯言。
我觉得我们看一部作品,更多地是要去寻找她好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从而完善提高自己,对于一些错误发现更好,但这不应该是我们拒绝这本书的理由。
。
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一、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战败了,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英法俄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85年,法国又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清政府又签订了《中法新约》,列强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1894年中国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赔款达到两亿两白银,帝国主义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然而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进一步控制中国,19--年八国联军又共同反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本息超过10亿两白银,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
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我看过的最好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用一个字评价就是好,两个字是很好,三个字是非常好。
这里说的一顿饭,是说用吃一顿饭的金钱可以买到,花吃一顿饭的时间能够读完。这本小册子很薄,当当上购买仅需要13元,网上甚至还有8.8元的版本,不可谓不便宜,而读完之后却能让人豁然开朗耳清目明,收获百倍于其价,性价比之高简直令人发指啊!喜欢近代史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这一本经典之作!
而后,左风盛行的久了,就有人出来标新立异,开始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为古代人矫枉,于是同情者有之,批判者有之,愤青亦有之。但上帝视角本身就十分可笑,因此这样高高在上的矫枉也就容易过正。
蒋先生算是半个近代史的经历者,也是历史学专业出身,此书著于1938年,期间蒋先生并未亲近红蓝两党,立场公正客观,下笔严谨清晰,加上学贯中西的教育背景,对世界格局也有比较理性的认识。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大量的统计数字,也没有各色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而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清晰的梳理了近代中国格局的脉络,从英国最初的和平外交受挫,到后来一系列的外交失败、战争失败,理性的串讲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因后果,以及中西方文化大碰撞带来的新的社会局面,从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到科学技术、教育体制,最后再到国家体制、政治体制,无一不阐述的清晰透彻。
中国的近代史,实则是古老中国遍体鳞伤的近代化历程,多方面多角度的注重这种变化的过程,才是正确认识历史大势的关键。蒋先生的这本《中国近代史》正是帮助我们了解近代历史变化流转的绝佳著作。
历史不是数字也不是年代人物,而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是所有人共同作用的结果,保罗所有的必然和偶然,这种奇妙的规律,才是历史的魅力之所在。
不知不觉这门课程已经过去,虽然很短暂,只是概括地叙述了这段历史,但这门课程却留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鸦片战争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关注世界形势、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性、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暂时地锁住了他人,却永久的锁住了自己。缺乏对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盲目崇拜自己,夜郎自大,昏庸愚昧。清政府当时就是一只蹲在井里的青蛙,不知道天空有多大。被资本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惊醒后,一下子就暴露了它的软弱无力,以及卖国求得苟安的腐朽性格。
一只被关在鸟笼的鹰,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鹰,长期的安逸无忧会使翅膀软弱无力,只有将之放飞苍穹,不断经历风雨饥饿,才能使其啄锋爪利,成为真正的强者,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政府统治的中国就是一只被关在笼中的鹰,臃肿无力,鸦片战争打破了其闭关锁国的牢笼,将之放入残酷的现实中去,不断地打击,不断地经历风雨,终于使其褪去了清政府以及君主专制这层厚厚肥肉。因此,只有紧跟世界局势,不断使自己接触这世界的残酷竞争,才能更好的发展提升自己,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抗日战争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不论你是国土面积世界第三大国,还是人口世界最多的国家,都不例外,一个相当于中国一个普通省份的日本都使中国发动了八年的抗战才能将他彻底打败,这是一种什么实力,这更可突出实力的重要性。我们渴望和厌倦战争,但我们不能将和平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靠他人“心情”好坏决定我们的命运,自己的地位,自己的生活处境要靠自己来争取。
因此,必须加强自己的实力,用自己的实力来保护自己才是可靠的。
解放战争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只有切实地为人民着想,才能得其拥护。代表大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权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进行独裁统治,虽然拥有优势的兵力,优良的武器,占据着国内重要的城市,在战场上却是节节败退最后被赶到中国台湾,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却是越战越勇,越战兵力越强大,最终取得这场力量悬殊的战争。关键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了农民关心的根本问题——土地问题。不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都是以农民的利益为主要目的,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农民为自己利益而进行的斗争,使广大人民的心凝聚在一起,一致抗敌,最后在劣势情况下取得胜利。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里面的每个片段都记载了各阶层人民的经验和智慧,只有懂得这些道理才能胜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已流传了千代,但真正能够弄懂的却是没有几个,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将这一理论运用的出神入化、游刃有余,最终引领了一个新的时代。
如今历代国家领导人都非常注意发展及解决三农问题、实施科学地发展观,废除“皇粮国税”,正使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世界民族之林的最高端,我们有信心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前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代已经在不远处向我们挥手致意。
怀着崇敬的心态拜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一书。读完之后颇有所得。
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于是就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
本书以恭亲王奕訢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即百日维新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为第三个公式化方案……然而这些方案最后都挫败了。于是本书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全盘西化”
口号。
为胡适在一九二九年提出,意即对西方文化都不预设任何的人为限制。或许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是不值得推崇的,然而在那个年代我们确实应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
此外:本书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只是在范文澜、胡绳等人的近代史研究开展之后,这个框架才被完全以意识形态要求必定中国近代史的所谓“新的学术传统”所取代。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大师之作,言简意赅,薄薄的小册子将中国近代史讲述的清晰明了。由于我在上高中时所受到的中国近代史教育,有太多的政治倾向,所以看到蒋先生的大作,真的是从眼睛到心灵都清澈无比。他不仅是从客观的角度的讲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尊重的角度讲历史。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人民的尊重。
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可以作为高中生、大学生的教材,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作为教材似的史书,它将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很轻松地进行了梳理,这样根本就不可能再混淆再硬背这个那个条约,赔多少款,割多少地是怎么回事了。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更应该了解这段真实原历史,太平天国的真相、为什么开放通商口岸、北洋海军的失败等等,近代化过程中这些耻辱是怎么产生的?实际上,很多伤痛或许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带给自己的。
历史值得我们深思!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
。
如其封面所说的“还原一段被扭曲的历史,挖掘国人今日问题之根源”,这本书中的许多观点与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历史教育观点非常不同,甚至出现相悖的历史故事。到底何为真何为假?仅仅阅读这本书与之前所受的历史教育我不可能做出回答。历史学家尚持不同观点,我这个微小的学生怎么可能在短短时间内看透历史呢?所以这篇读后感将以阅读过程中我所受的思想冲击和从中得到的小小感悟为主,当然不会阐述我的历史观点或者立场。
阅读这本书可以说比我之前阅读过的所有关于历史的书籍都要轻松,并且我非常愿意去阅读。因为它一改历史书籍的艰涩枯燥,更多地给人一种在课堂上课的感觉,语言很幽默生动。当然,这本书本身也是源自一门很受欢迎的选修课。
阅读第一讲时,我已经被直白明了、指戳要点的字句所吸引。就如“我们会鄙视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依赖这个假的东西。”可见我们所接受的历史教育表面上看并不怎么受大部分学生青睐,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活在一个没有历史的世界里。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历史,它到底是真是客观的,还是虚伪主观的呢?其实没有很多人会主动去考究这个问题,大家只是觉得大概地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就够了。但也许正是这种心态,让我们整个民族现在依旧在“童年阴影”下反复折腾、反复跌碰。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就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前途,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我们不仅要抚平自己的创伤,更重要的是如何从这些创伤中学习不再受伤。
而近代的“三妇”心理,幽默有趣但又恰到好处地形容了我们过去对中国近代史的三种态度。其实我觉得这些心态仍然是时下大部分人面对民族、爱国、历史等所采取的态度。就举前不久的来说吧。怨妇的哭闹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吧!但是,除了“日本人不知悔改”“小日本天性就坏”之类的话以外,就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再就是泼妇的凡事讲打的心态了。义愤填膺地呐喊助威反抗小日本,又砸汽车又防火。结果,别人毛发不损,我们自己却焦头烂额。情妇的“崇洋”心态则同样的一味好外,连自己祖宗的姓氏都忘记了。我之所以把这些列举出来,其实是想阐述我的小感悟:我们接受怎样态度的历史教育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民族对待遗留的历史问题的立场和处理方法。这种“三妇”心态下的历史教育史很难让我们正确审视历史,或者更重要的是审视我们自己。所以,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了解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或者说是历史侧面。这并不是官方的历史教育说有负面影响,而是只有当我们知道更多、更细的时候才可能找到自己的真正位置。
在读这本书时,原本所知道的历史故事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比如说李鸿章这个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其实要比印象中大得多;洋务运动不是改革不彻底,而是不够快;戊戌变法的失败不是因为资产阶级软弱而是因为一个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帝—后二元结构的存在;还有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原因之一颐和园的修建挪用大量海军军费的始作俑者不是慈禧而是她的儿子;还有几乎不怎么介绍过的军事改革,要知道这东西的作用不是我们一两句话能带过的;还有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一道这样的思考题:西方国家支持戊戌维新的原因;被抬高了的康梁等等。
基本上整本书都才刺激我“保守”的神经,但是我却非常享受这一阅读过程。它带给我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知道许多很有趣的鲜为人知的历史,而这些没有被大多数人接触过的点滴历史汇聚起来就可能产生新的历史观,而这些历史观,在我看来,更有利于我们发挥历史的真正价值。
本月,推荐自己阅读的一本书籍《中国近代史》。作为最有分量的近代中国史,蒋廷黻(fu)先生以其独特的笔触,超然的视角,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从日俄战争、甲午海战到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展现了近百年中国近代史的一副历史画卷。读来颇为生动,仿佛每一场关键历史事件,作者都在空中凝望。
一、关于作者其人。
蒋廷黻(1895.12.7-1965.10.9),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湖南邵阳(今邵东)人,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5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1935年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弃学从政,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1945年被任命为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61年任台湾驻美“大使”兼“驻联合国代表”;被誉为国民党官员中“最知外交的人”;1965年10月9日在纽约去世,享年70岁。
二、关于阅读本书的几点感悟。
(一)思想落后比武器落后更可怕。
本书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起因说起,从清廷政府在剿夷与抚夷之间不断摇摆,细论了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尤为令人扼腕的是,已落伍于世界潮流的我们,即使经历了“城下之盟”的屈辱与苦痛,然后却并未触动改革,所以在道光、咸丰治下随后的20年中,我们仍然如同1840年以前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中华民族丧失了整整20年的宝贵光阴,摆脱落后挨打的机会窗口悄然逝去。原因是什么,作者指出,就是中国人的守旧性和以士大夫阶级为主体的旧力量缺乏独立的勇敢的大无畏精神和自我革命的意识。事实上,每个时代都有仁人志士能够看到问题的关键,如林则徐,但终究担心清议的指摘、顾忌自己的名誉而慎言。作者指出,林则徐不肯公开提倡改革,让士大夫睡在梦中,让国家日趋衰落而不肯牺牲名誉与时人奋斗,以自身名誉比国事还重要。这个观点倒也新奇。
关于《中英南京条约》(我们在中学历史课本上背诵的中国近现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赔款、割香港岛、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治外法权,我们在艰难的谈判中,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事实上,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才是对中国冲击最大的、伤害最大的条款。而英国之后、美、法等都以英国为样本,要求同样的权利;我们竟然善良地以为赋予同权给其他列强可以有效限制英国的独占性,这一方面是源于我们无知,更是源于我们的法制远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
(二)“卖国贼”李鸿章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东方俾斯麦”
印象的历史课本中,李鸿章简直是丧权辱国的代名词,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者,然而我们也都知道“弱国无外交”,外交事宜终究是要靠拳头和实力的,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必然得不到,尤其是近现代中国被识破外强中干之后,留给外交腾挪的空间实为有限。尽管如此,书中展现了李鸿章纵横捭阖,腾挪跌宕,在狭窄逼仄的环境下,为中国(清政府)争取这一点点空间。1860年代起,认清必须习得西方科技方能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设外文学校、设江南制造局、筹办铁甲兵船、设水师学堂、设矿务局、筑旅顺军港、建北洋海军,不遗余力地推进改革。事实上,从恭亲王奕欣、文祥到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晚清的五大时代领袖领导着自强运动,不断给清政府续命。他们固然有其局限性,但即使放在一百五十年后的当代社会,这些历史人物的洞见与卓识也足以令我们佩服不已。
(三)“以变应变”当是永恒的主题。
西方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兴起以及大航海时代的拓展,世界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中西方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再也不能偏安于一方然而我们却浑然不知。欧洲人不断蚕食、国外殖民势力的更替,康熙大帝匪夷所思地放弃了“一统无外、万邦来朝”,既有其自身高超的外交智慧,也有列强无暇或忌惮的侥幸成分,使得列强进入推后了若干年,但仅仅是推后,该来的终究要来,英国输入鸦片导致虚弱的平衡被打破,从抚夷的无解难题到剿夷付出的代价,我们在两者之间摇摆,但始终无法彻底自省,如果说中英是“餐前小点”,那么中美、中法、中日则更为惨痛,而俄罗斯更是直接侵吞大量国土,一代代仁人志士不断自强又不断失败,到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彻底站了起来。
总之这部中国近代史,虽着墨不多,但字字珠玑,眼界开阔,让曾经熟记更多不平等条约、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的我们能够对那段历史理解的更加深刻、丰满并带来更多的思考。
。
读完这本书,我大概了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如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这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些条约给中国人带来了野蛮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勿忘过去,面向未来!用我们的勤勉与奋斗去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勿忘过去,面向未来!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永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先生的经典著作,他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段时间的中国历史,对中国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学术的形式表达了关切,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翻开这本书的封面,内文插图赫然是一张著名的《时局图》,令我过目不忘。图中虎代表英国、青蛙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它们正在瓜分中国,这就是悲惨的中国近代情形。
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到达了几百个。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
这也是一段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人低头服软、卖国求荣,可是广大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除了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下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哪里,就在哪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许多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势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1900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捍卫民族独立而展开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失败了,但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这是中国人民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一部探索史。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提高。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可是洋务运动在必须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甲午战争后又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可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随着.....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已久的正确方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并不断开创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读完这部经典著作,我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一个人如果不思进取,夜郎自大,总有一天会被其他人超越,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而一个国家如果不图强,整日闭门造车,轻则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利益,重则被分裂甚至亡国。清政府长时期沉浸在自以为是强国的美梦中,却不知西方列强早已在多方面遥遥领先,这种强弱差距造成了这样一段坎坷的历史。
勿忘过去,面向未来!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自强不息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使中国越来越强大,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老师推荐的那么多本书,我最喜欢蒋廷黻老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正文内容其实很短。短小却精悍,把很多初中、高中略去不讲的东西,娓娓道来。结合老师的授课内容,再反复看这本书,觉得自己看待历史的角度,比以前开阔了许多,文化底蕴也似乎厚了那么些许。
网络上,总流传着很多有道理的话,其中有一句我觉得挺在理,大意是:如果一个人看了一本书,听了别人一番话,就觉得自己的价值观都变了,那他大抵是个井底之蛙。在历史这方面,我承认我只是个坐井观天的人。因此,这本书和这门课带给我的影响,在认知历史方面是彻底的。风靡学生群体的《明朝那些事》,我都只看了两本,就觉得它无聊看不下去了。所以,这本《中国近代史》含着老师的部分内容对应讲解,真真是的非常对我的口味。非常感谢老师,那么用心地准备课堂,那么耐心地讲授内容,那么极力地推荐了一本《中国近代史》。
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历史是客观的。看书及听讲,相关初中有讲到的内容,会不自觉想起初中老师如何讲授(高中读理科,上的历史课都是渣滓而已)。初中的历史老师,也是可以把历史通过一些短短的纲领,讲成吸引人的故事的人。当讲到近代史中国人备受屈辱这段,初中老师含着极为强烈的个人色彩,连带着我也觉得那时候的外国人怎么那么可恶。可在这书中,多次讲到一些外国人友好的举动,像使团来访,要求建立大使馆;传教士传授先进的科学知识,都是促进中国发展的。是中国人自傲,愚昧,生生错过很多能让自己改变的机会。
就像蒋廷黻先生说的:“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一开始不由觉得都是中国人活该,再回味时,那些偏颇于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念头都没有了。的确,我们的失败是注定的。我们强大时,传统思维固化,一座五指山似的压着中国人,让我们对外来文化,毫无宽容心可言,我们的视野都在五指山下那么一小片,即便抬头观望,也不过是上面那一点点景色。若没有人洗净自身反封建的东西,再带领其他人更新观念,中国那时是毫无胜算可言的。鸦片战争前,由马戛尔尼主领的英国使团拜访中国,“狮子号”军舰的说明书中国人拆都没拆过,代表人类翱翔天际的第一步的热气球展示,以及先进的军事手段,中国人都不屑一顾,还出言不逊,毫无大国气度可言。惨痛的教训已经付出,我们中国人应该更多的去了解他们,传承他们,勿忘国耻,奋发向上。
那段历史无论有多屈辱,多不堪,都应该积极地正视——了解外国人如何欺负我们的同时,更应正视自己做错的地方。既要讲外国人怎么攻打我们,掠夺我们;更要讲,我们如何无知愚昧,如何沾沾自喜,如何错失机会。像初高中教材改得让我们对那段历史的看法有偏颇,我能理解国家的用意,但却不能认同。我们签订条约时,由于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争所不当争,弃所不当弃。《虎门条约》时,国人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而不是协定关税、治外法权这种涉及国家主权的东西。互派使节这种要求,中国人从爆发鸦片战争的一百年前开始,更是拒绝、拒绝、再拒绝。《南京条约》后,中国人仇外心里表现之一是杀外国人,可他们当中,有许多都是无辜的,耆英要求严厉执行国法,被人骂洋奴……这些错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正确区分别人的善意与敌意,这一点,到今天,对于中国人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另外,我更想说的是:知己知彼这一点,无论是那时,还是现在,中国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现代中国强大起来了,可论起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了解,中国人又有多少?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都了解甚少(争着去申遗的中国人,对那些文化遗产背后的东西又是否曾主动去了解呢?)更不用说其他国家了,都只会道出表层肤浅的东西而已。朱焱先生在《日本人的善意和敌意》这一文章中大谈相比于日本人对中国的研究,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我对于这个观点,很是赞同。
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真的是让我知道了更多那段历史背后的真实故事,先生的评论,也很精准。也许以后学者会研究出更多,甚至是推翻先生理论的东西。但无疑,先生的著作,还可以继续走很远很远的路。
终于读完了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这套灰不溜秋的书,分上下册。当然,我看的是后浪出版社的。
作者写下了1600-20xx年间,中国从泱泱大国沦为半殖民地,走向灭国的边缘,而今,又回到泛泛之辈,里的重大事件。全书1083页,以一个外国人的视野来看中国发生的一切。作者睿智,客观,逻辑的思维,笑看过去,俨然一本通鉴。
舞台上,依然还是只有几个人,围绕着权力中心,着你死我活的较量,重复着“王始帝国”的故事。
常拿凹面镜看自己,显得自己巨牛无比。拿凸面镜看别人,大象在眼里也成了蚂蚁。我只想找面平面镜,还原真实的自我。
一部中国近代史,一部近代中国人们的苦难血泪史。书的`内容国人都清楚。西方人逻辑的思维用在分析中国的事有些不妥,你站在一个边境线外,通过一些材料,作逻辑推导,得出结论。然而,我们是酱缸文化,对逻辑免疫。
在神气的国度里,发生神气的事。神气,神气,再神气!(最近流行咆哮体)这才是行文之道。
人们常说“皮相好的人惊艳,骨相好的人耐看”,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读此书,让我感叹此书“皮相和骨相”都甚好,初读惊艳,再读仍是为之叹服。我“正正经经”地学习历史六年,虽对历史甚是喜爱,但也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对他“枯燥、乏味”的评价。尤其中国近代史,从初中开始反复学习,那些历史事件早就烂熟于心,应试教育下的强行记忆更添乏味。堆砌罗列的方式讲述历史的史书,会令人没有翻阅的欲望。先生此书,让我耳目一新,且受益良多,知晓了以往许多我所不知的历史,亦更新了我一些观念。曾为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儿》沉醉,但该书加入了小说的手法,多了许多趣味幽默,却少了一丝历史的厚度沉稳。先生此书既比一般史书生动但仍是历史纪录的方式,中和二者,正当好。
一
读书不可不知作者。
蒋廷黻先生幼年入学,从小学习新学,少年时赴美留学,系统学习过西方近代科学文化。青年时赴法国进行战地服务,当时便体现出对国民的关心,组织类似茶馆的俱乐部,举办学习班,教授中国工人法文和中文,替他们写家信,寄钱回家。后回美国先后修习新闻、政治,后主攻历史。可见先生对政治是有专业知识的,这对其后来研究历史自当有大助益,毕竟“政史不分家”。获博士学位之后同年就回国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后出任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长,并在北京大学兼课,主讲中国外交史及法国革命史,并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和研究,凡11年。蒋廷黻先生是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后弃学从政,欲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特定历史时期,蒋廷黻先生是个讲求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台湾学者李敖由此评价说,蒋廷黻“所要求于知识界的,是动态、是入世、是事业、是实物,是书本以外、是主义以外、是文字以外、是‘清议’以外,是与小百姓同一呼吸”,“这种真正的民胞物与经世致用的精神,才是蒋廷黻的真精神,才是蒋廷黻要求于中国知识阶级的真精神”。我们已可从先生生平可以看出其是一个有真才实干、有科学知识、有深厚文化基础、有一副爱国心肠的人,是个讲求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
二
借浅谈此书之特点论吾所知所感。
特点一,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并不仅仅只是讲述“近代之历史”,先生惯于联系久远的历史,也常常以后来的事实为据,使读者可以更加通透的理解历史。
如本书开篇就以往的匈奴、鲜卑、蒙古、倭寇、清人与英、美、法诸国相比,提出“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一时的内乱而把政权暂时夺过去”“到了十九世纪,来和我们找麻烦的不是我们东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来阐述其所言“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
又如此《中国近代史》第二章“洪秀全与曾国藩”的第一节“旧社会走循环套”讲太平天国起因,并不像通常那样讲“政府苛税”“天灾人祸”“民心不稳”“外敌入侵”,而是从中国惯有的历史走不出的“循环套”。中国历史惯常是“大乱之后有大治”,大治之后又走向衰败,衰败后大乱起,遂新朝建,大治起,历史又进入怪圈进行下一个循环。明末大乱,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大乱之后的大治。“在大乱之后,大治之初,人口减少,有荒可垦,故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略为提高,这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黄金时代。后来人口一天多一天,荒地则一天减少这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黄金时代。后来人口一天多一天,荒地则一天减少一天,而且新垦的地不是土质不好,就是水源不足,于是每人耕地的面积减少,生活程度降低。老百姓莫明其妙,只好烧香拜佛,嗟叹自己的命运不好。士大夫和政府纵使有救世之心,亦无救世之力,只好听天灾人祸自然演化。等到土匪一起,人民更不能生产,于是小乱变为大乱。”“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圈套,演来演去,就是圣贤也无法脱逃。”
如此讲解不仅让读者很好的把握了太平天国起义的来龙去脉与历史必然性,也一并解释了中国几千年的起义,单刀直入,一针见血!
又如第二章第四节“洪秀全失败”中讲发挥重要作用的曾国藩的湘军,蒋廷黻先生联系了几十年之后的北洋军阀。
先生先讲其组建的文化基础与现实条件。其一,湘军是民间的“团练”所组织起来的一支军队,这种武力保存了乡民的勇敢朴实,加之农民对“匪祸”有切身利益,军队便更加团结勇敢。其二,“曾国藩不但利用中国的旧礼教作为军队的精神基础,而且利用宗族观念和乡土观念来加强军队的团结力。他选的官佐几全是湖南人,而且大半是湘乡人。这些官佐都回本地去招兵,因此兵士都是同族或同里的人。这样他的部下的互助精神特别浓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才干,但这两点虽然是湘军之所以骁勇善战在清朝腐败的军队中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但也是其弊端之起因。湘军是中国末代封建王朝私有军队的起始,其流弊延续下去并对民国建立后的中国影响甚大。因为湘军的特殊组建方式,所以湘军“充满了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兵士都只知道有直接上级长官,不知道有最高统帅,更不知道有国家”,对于国家的概念很是淡薄,遵从长官而不是国家。“湘军的精神以后传给李鸿章所部的淮军,而淮军以后又传给袁世凯的北洋军。我们知道民国以来的北洋军阀利用私有的军队割据国家,阻碍统一。追究其祸根,我们不能不归咎于湘军。于此也可看出旧法子的毛病”。如先生所言,这自然不能归咎于湘军,这是中国几千年“熟人社会”“家族观念”“乡土情怀”所留下的,其在发挥精神纽带的有利作用的同时也阻碍着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而这种军队形式对中国最大的冲击莫过于袁世凯的北洋军阀的四分五裂,北洋军阀的士兵将领们并不知什么的国家天下,他们也不是中华民国的国有军队而是袁世凯的私军,都听从自己的直接领导者。所以在袁世凯去世之后,他手下的将领们便失去了领导者纷纷做了“小袁世凯”。先生此书的讲解解答了我对于“为何袁世凯死后便出现军阀混战”的疑惑。
中国在民国初建后正逢列强忙于备战无暇顾及中国,又加上国家新建,革命之威尚未散去,本应是一鼓作气奋起直追迅速发展的大好时机,袁世凯一死军阀混战把国家再次拖入混乱。容我们设想,这错过的十年光阴若用于建设国家上,后来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巨大悲痛耻辱是否可以避免呢?中华民族在近代一次又一次错过崛起发展的良机,今日想起,国人仍不免心痛。
特点二,人物、事件立体,“有血有肉”。
此书短小精悍,用六万字诉说了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但较之历史教材,增添了许多细节,叙述与议论并重,人物更加突出,事件更加连贯与丰满立体,引人入胜。特别是人物的记叙与分析,使这些历史上的人物更加立体真实,使读者更好的把握了这些人物的性格思想,也就进而更好理解他们的行为。历史是人的历史,没有人也就没有历史事件便不成历史。当我们理解了历史中的人物所作所为之后,也就理解了历史事件发生的起始,理解历史中的大大小小事件也就是理解历史。读完此书,令我触动最大的人物是李鸿章。
李鸿章,晚清重臣。大多数没有去了解过的人,对他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或是“西太后的代言人”“晚清政府的走狗”“卖国贼”等,甚至于其曾外孙女张爱玲也常被提及她与李的这层关系。特别是上个世纪邓小平同志的一句“我们不是清政府,中国领导人不是李鸿章”更是将李鸿章推向了罪人的刑台。
但走进历史,李鸿章当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臣吗?
诚然,李鸿章大约算不上功臣,一来洋务失败,北洋覆灭,甲午战败,二来大多丧权辱国条约都签自他手下,算是卖国的代理人。于历史进程而言,李鸿章的确没有什么功劳,即使是图强的洋务运动也因为让晚晴苟延残喘了几年而贴上了耽误的标签,至于当时或许万般权宜后签订的条约,放在历史里,后人却未去细细体会当年的为难,只看条约给国家带来的伤害。
但我从这本书中看见了他的另一面,一个有才干,有远见,在种种艰难中苦求国家富强的臣子。
李鸿章曾对恭亲王上书说,中国到了十九世纪唯有学西洋的科学机械然后能生存,还看出日本的快速发展,从明治维新种看出日本的威胁,并认定改革必须先培养人才,呼吁改革科举制度,让新学子学习科学文化。在1864年李鸿章就已经看出了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意义,并且深感中国所受到的威胁,大声疾呼要当时的人猛醒与努力。像蒋廷黻先生所言,“这一点尤足以表现李鸿章的伟大。”
在洋务运动上,李鸿章无疑是有功的,既然我们承认了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所发挥的重大影响与积极作用,那便不能够以洋务失败否认其贡献。况且洋务失败更多的是历史社会原因,洋务派的努力是不能否认的。
至于北洋覆灭,甲午战败,其自然是要负责任的。《辛丑条约》的签订丧权辱国,却也不是其一人之过。邓小平说“中国领导人不是李鸿章”,但李鸿章能称得上是清朝的领导人吗?中国人一向惯于给人物定性,将人物脸谱化,用事件定功过,只看结果。又或者,一过毁前功,李鸿章一生,且不恰当地说,算是“前功尽弃”吧。
历史纷纷扰扰,武则天尚留无字碑,后人难以复制历史,对古人的评说也就始终隔了岁月的隔阂,终究是难以完完全全定下结论。
“好书不厌百回读”,一本写得好的史书更是如此。“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总能给后人,以启迪和明鉴。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5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