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言是心灵的诉说,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其中的积极与消极。下列感言范文是经过精心搜集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案例一、教育策略:
敏锐地把握琐碎的事件和细微的表象;全面地分析事件、表象之间固有的密切联系,深入地思考事件、表象背后潜藏的心理问题;清醒地预见将会影响学生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心理危机,严格地防止由于教育工作中的短浅认识和短期行为而造成的负面影响,长效地解决将会危及学生未来前途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地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强烈地促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努力争取生活与事业上的成功,有力地推动未来社会的安定团结和高速发展。
简而言之,即为“十六字方针”:洞察秋毫、究根溯源,面向未来、走向成功。
初中生互相乱起绰号,互相取笑戏弄,互相争执打斗这都是屡见不鲜、令人烦恼的琐碎之事,如果对此事件不深究原因、不发现联系,往往就会就事论事、简单说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却不治本,顾此而又失彼,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汹汹来势,而教师只有到处灭火、疲于奔命,应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描叙了。
所幸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终于悟出其中玄机。某天课间休息,我下到教室巡查,接到班干汇报:刚才有人打架,我找到打架的两位学生——刘智铎和冯磊,查明事情的起因与经过:大个子刘智铎无缘无故地逗惹小个子冯磊,将冯磊按倒在地,还骑在冯磊身上,冯磊忍无可忍地予以还击,刘智铎于是就“理所当然”地动手打人。事后,刘智铎还气鼓鼓地申辩:“我原来是和他开玩笑的,后来他打回我,所以我才打回他!”站在一旁的小个子刘海波看不惯刘智铎的所作所为,气愤地指责他:“你就是仗着自己大个,欺负人家冯磊!“刘智铎闻此勃然大怒:”欺负你又怎样?你敢和我打吗?!刘海波难咽恶气,不甘示弱,一时之间眼看又要爆发一场打斗。我厉声喊止刘智铎,令其蹲下,刘智铎蹲下之后,愤愤不平地抱头哭泣。刘智铎的反常表现引起我的重视:为什么刘智铎从始自终没有任何愧疚?为什么刘智铎欺人在先反而愤愤不平?为什么刘智铎原本横蛮无礼、气势汹汹,转而变得抱头哭泣、似有冤屈?这时我的大脑中不断闪现出刘智铎个人资料的片断信息:刘智铎经常挑逗骚扰女同学,经常与同学争吵、打架;刘智铎因其相貌而被同学乱起绰号称为“猿某人”(即历史课本中所提的史前人类),常常被人取笑,他也常常气愤至极;刘智铎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曾在校运会上为班级夺得过百米短跑冠军;刘智铎原来学习成绩很差,后来经过家庭教师辅导,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刘智锋个性倔强、喜爱表现……所有的信息汇合后,我心中已有结论,决定以此为契机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透彻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走上讲台,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刘智铎要经常欺压同学呢?”教室里一片静寂。接着我请刘智铎同学站起来,我一语惊人:“其实这是刘智铎同学被扭曲的自尊心所驱使的,而这一切又是同学们自己一手造成的!“全班愕然,吸引同学们的注意之后,于是我分析道:“你想,刘智铎自恃身体强壮,头脑不差,总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总想在班级拥有自尊和地位,但同学们却给他起个侮辱人格的‘花名’,取笑他的长相,大家欢笑,而他痛苦、愤怒、他那被扭曲的自尊心促使他要报复,要用暴力来换取别人的尊重,要用骚扰来换取异性的关注,这一切都是同学们因为不会尊重别人而导致的恶果!一句话,这一切全部都是拜你们所赐!”此时,刘智铎原本充满敌意的目光渐渐变得温顺平和,而同学们的脸上也写满了人惭愧与内疚。我趁热打铁:“班上还有哪些同学是有”‘花名’的呢?“还有我,还有我……”同学们中不断有人应答,我严肃地指出:“乱起‘花名’的现象相当严重,除了刘智铎,还有彭涛、周丹、杨天强、凌超等同学。他们同样在忍受着人格的侮辱。从今天起,禁止起‘花名’禁止喊‘花名’”。同学们中又有人尖答:“以后不给喊了!”然后,我继续展开论述侮辱同学的危害:“例如邝超同学,个子矮小,口齿不清,大家都戏弄他,欺负他,正是由于你们的侮辱,邝超的自尊心受到压迫,受到扭曲,忍无可忍之时就会爆发,变成歇斯底里的‘神经病’,那天面对刘海波的挑衅,邝超从书包中抽出隐藏已久的长刀,发疯似地狂喊,情绪极度冲动,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他会与你同归于尽,你们还敢欺负他吗?!最近发生的石家庄大爆炸案就是一名心理长期严重扭曲的罪犯制造的悲剧。”此时,同学们表情严肃,心情沉重,接着我开始活跃气氛:“现在,我给大家‘讲古’,讲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同学们一阵好笑。“齐国有一位叫夷射的大臣,有一次,赴齐王的酒宴喝醉了,出了庭院,就倚靠在廊门。门房前来跪着请求:“大人啊!不是还有剩酒吗?请赐在下吧!”夷射一看,门房是受过刑只剩一条腿的人,于是,夷射说道:“走开,受过刑的人,还敢向上讨酒喝!”说到这里,我故意停顿,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夷射后来怎样吗?”有同学猜测:“他也被砍去一条腿。”我摇摇头否认:“不止,还要严重”,又有同学猜测:“他被杀掉”,“对!他被杀掉,为什么呢?!”我继续提问,同学们纷纷乱猜:“那个门房是皇帝的仔,是皇帝的爸……”,我一一否认,同学们“江郎才尽”、“黔驴技穷”之时,悬念由此形成,然后我调大家的胃口:“大家想不想晓得呀?”“想!”同学们迫不急待地答道,我这才讲出故事的下半部分:“门房退下,等到夷射离开后,他就在门廊下洒水,弄成有人在此小便过的样子。第二天早上,齐王走过庭院的时候,看到这个景象,于是厉声问道:‘是谁居然在这里小便?!’门房答道:‘我没有看见,不过昨天夷射大夫在这里站过。’于是齐王将夷射处以死罪。这个故事留给后人深刻教训:被侮辱后,心生怨愤;待人无礼,引来灾祸。”最后,我在黑板上写下八个大字:“尊重别人,保护自己”,以此作为本次发言的主题,告诫大家:“同学们,如果我们谨记这一原则,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了许多烦恼、少了许多不幸,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安宁、更加幸福,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安定、更加和谐,请大家记下这一金玉良言吧。”同学们纷纷动手记在笔记本上、课本上,覃现陆同学连连点头称道:“我要记在心上。”
经过本次教育,基本上杜绝了班上乱喊“花名”、取笑同学、欺负同学的不良现象、争吵打架事件几乎不复存在,同学之间关系更加和睦、更加团结,个人也在班级中获得空前的发展,原先自卑的同学找回了自尊、自信,冲动的同学学会了理智、宽容,例如刘智铎同学原先倍受同学讥笑、轻视,后来竟在“贝贝牛奶实验公司”营销活动中,被同学们推荐为运输部副经理,连我也始料不及,这足以证明同学关系的根本的改善,这也促使刘智铎个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热情高涨,性格变得开朗,处世更加积极。
新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小班的第二学期。现如今,我们班的新生经过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基本已稳定,个别孩子还有哭泣行为,情绪不大稳定。原来的孩子们经过了一学期在园的生活和学习之后,有了很大进步,每位幼儿都愿意上幼儿园,同时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在生活自理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会自己动手吃饭,并注意将餐具轻轻放,午睡时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穿脱衣服;在学习游戏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常规。上课时,能安静坐下来,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动脑;游戏时能听教师的指示进行游戏,主动参与活动;在语言表达方面,孩子们都会用普通话与同伴交流。应该说,上学期经过我们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如孩子们的午餐习惯还需要加强;在生活自理方面,还要给孩子们以机会,让他们多锻炼,同时注意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等。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幼儿的一日常规,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能尊敬父母、长辈,能为集体服务,形成集体观念,使幼儿以此为基础,促进全面发展。
1、利用早晚家长接送幼儿的短暂时间与家长接触,了解和介绍幼儿情况,相互沟通提出建议等。
2、以家长园地形式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和班级活动安排和教育计划。
1、礼貌常规引导幼儿在园主动与教师、阿姨打招呼,离园时主动说“再见”;在幼儿园与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抢夺东西,不打人,做错事要道歉,主动说“对不起”。
2、卫生常规每天晨检时注意提醒幼儿衣着整洁,小手干净,不留长指甲,并带一块干净的手帕;在餐前,入厕后提醒幼儿洗手;午餐时教幼儿正确使用勺子,不挑食,不边吃边玩,注意细嚼慢咽,注意用餐卫生,不把饭菜弄在桌上,地上。
3、就餐午睡常规就餐前后知道要排队洗手,吃饭时不说话,也不玩弄勺子、饭菜,吃完后将碗勺放好,然后安静阅读图书,不奔跑。午睡前知道要先小便,然后在教师帮助下脱衣服,并盖好被子,午睡时不讲话,不乱动,安静就寝,午睡起床时,能学着自己穿衣服,穿鞋子。
4、上课常规要求幼儿听到铃声立即进教室,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并注意小脚并拢,小手放膝盖上,胸也挺起来,眼睛平视教师,上课时遵守纪律,不随便说话,离开座位,注意养成幼儿积极动脑,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
5、课间游戏常规教育幼儿在课间游戏时不乱跑乱叫,爱护班内的课桌椅和玩具,轻拿轻放,不随便拿教师桌上的东西,游戏后要将游戏角内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
6、爱护公物常规教育幼儿爱护桌椅,不把椅子当马骑,也不拉掉小椅子上的“鞋子”,不在墙上乱涂乱画,拿玩具及杯子碗等要轻拿轻放。
具体措施。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她)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如何当好班主任呢?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后,一直担任班主任,二十多年来,我深切感到要做好班级工作,创建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必须做到“四勤”,即手勤、嘴勤、腿勤、眼勤。
一、手勤。
班主任要勤动手,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档案,随时记载每个人的各种表现,为班级建一个班史,要坚持写好工作日志。班级日常的很多事情,只要班主任动动手,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打扫卫生,班主任带头来做,哪怕仅仅是一次、几分钟,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班主任的行为能感化学生,学生的行为就能感动班主任。班主任抓班级工作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而不是动手体罚学生。
二、嘴勤。
班主任要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各科学习情况,家庭状况,特别是当学生学习成绩有波动时,与学生谈心,找出其原因,鼓励其努力,迎头赶上,对学生健康成长十分重要。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每周的班会,每一次班会都应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多表扬学生,少批评学生。利用学生的自尊心诱导学生是教育学生的一个好办法,要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让每个学生的优点在班上亮起来。当班级出现不好的现象时,班主任要及时的讲,防微杜渐。
事实上班级日常工作的很多事情,只要班主任讲到了,学生多数都能做到、做好。
三、腿勤。
现代社会很多学生家长因为生活所迫,工作往往很忙,没有时间到学校向班主任及其它任课教师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或者一些家长虽然有时间,但又担心到学校老师有课没有时间接待,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家访,班主任家访的目的不是告状,而是让家长帮助自己找到让学生改正缺点的方法。如果班主任能够主动上门家访,学生家长会十分感激,家长能切身感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和重视,一定会配合老师,齐抓共管好自己的孩子,使其在学习和思想品德方面都有良性的发展。
四、眼勤。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班主任要经常到班级看一看,下课时看看班级每个学生在做些什么事情,上课时如果班主任有时间可在教室窗外关注教室里每个学生上课时的表现,即使是几分钟,但作用是巨大的。当学生知道老师在关心他,他一定会集中精力听课。班主任要认真阅读班级日志,从中及时了解班级中的一些情况。班主任还要认真阅读每个学生所写的周记,因为不少学生心中的许多事情不愿当面和班主任说,但他们愿意写在周记中,班主任从中可以知道不少从其它方面无法了解的情况。
多年来,由于我做到了“四勤”,班级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营造“师视生如子、生敬师如父母、生助生如姐妹”的家的氛围,班级每个学生都有“班级是我家,荣誉关系到你我他”的理念,他们互帮互学,共同求进步,处处、事事想到班级,因为生活、学习在这样的班集体中而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晚上,我刚打开班群,就看到了xx妈妈和xx妈妈一连串的对话。
xx:“xx把xx的英语书撕得不成样了。孩子还给xx写了xx欠条!这怎么能撕书呢?”
xx:“我上周在外地出差,周五孩子打电话和我说这个事情了,事出有因,孩子说xx先把孩子的水杯扔地下了,然后又说把你家孩子的书撕了,当时就批评了孩子,告诉她这种做法不对,不论怎样也不能去撕书,有事可以找老师说。我让孩子周一去了先找xx道歉,然后赔给孩子书,昨天正好家里出了点事,就耽误了,不好意思!”
看到这里,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开学第一天,我曾提醒过孩子们,要保护书本,不要在上面乱涂、乱画更不能弄破弄丢,还要求把封面包上。现在不是撕破书,就是打欠条。前段时间xx和xx的10元钱纠纷,两件事加起来,我认为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整整一晚上,我都在想。应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明天上午一定要把这件事摆平。刚上课,我先讲了一个故事给他们听:“列宁是外国一个很有名的领导者,这个伟大的领导者也犯过错误,想听吗?”“想!”他们也许觉得有些怪,事情不处理,反而听故事。于是我便讲了《诚实的孩子》这个故事。“列宁小时候,有一次在姑妈家玩,不小心打破了姑妈家的花瓶,他当时不敢承认,心里难受。后来经过妈妈的教育,他终于鼓起勇气写信给姑妈承认了错误,并说明了原因。姑妈不但没有骂他,反而表扬了列宁,列宁他诚实、勇敢、是个好孩子。”“上周,有个同学把同桌的水杯摔地上了,同桌气急之下就把该同学的书撕了。你们认为他们的做法对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不对!”我又接着说:“有的同学犯了错误,老师会不会批评呢?那要看他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态度怎样。如果他认识了错误,改正了错误,我们还要表扬他诚实、勇敢呢?”我的话音刚落,那个女孩子举了手,轻声地说:“老师,这本书是被我撕破的,这样做确实是太过分了。我已经给他在书店又买了一本作为赔偿。我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请大家见我以后的表现吧!”我笑着说“好孩子,你已经认识到错误,并且承认了错误,同学们,我们可以原谅他吗?”答案当然是“原谅”。接着xx也站了起来,低着头说:“我也有不对的地方,xx把xx的水杯滚到了我桌子上,我就不应该滚回去,这样也不至于掉到地上。”接着话茬,我说:“但是,既然事情发生了,就应该请老师处理就没事了,不能要xx打欠条。现在你们听了老师的话,明白了这个道理,能在大家面前承认错误,这是很勇敢的行为,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不仅使撕书的孩子受到了教育,也使全班同学受到了一次诚实教育。最后撕书的同学和被撕坏书的同学互相道了歉,一场风波就这样顺利地平息了。
信心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学习进步的前提,是事业成功的先导。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这是对现行某些用人现象的讽刺。但如果用在学校教书育人上,却是非常有道理的。板本保三介是日本能力开发研究所所长,小时候,他一直被认为是脑子笨的学生,在中学一年级500名学生中,他名列第470名。初二年级后,他逐步赶了上来,进入了前10名。
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多年后,他在回顾这事时深有感概地说,是因为他的父亲给了他自信心。父亲经常对他说:“你无论是下河捕鱼,还是上山捉鸟,都干得非常出色,这就证明你的脑子比一般人的好;下围棋或下象棋的规则,我一教你,你马上能学会。如果把这精神用在学习上,学习成绩肯定会提高的。”这样他逐渐树立了自信。经过刻苦努力,终于跨入了著名学者之林。父亲的影响尚且如此,老师的影响就更大了。由于老师是长者,是师者,是知识的化身,是美和善的代表,而学生又正处于对自己认识的知与不知的矛盾中,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年龄越低,影响越大),老师说我行我一定行,老师说我不行我肯定不行。语言的暗示,左右着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左右着他们的发展和成长。所以,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工作,必须把信心教育摆在首位。
一、多说行,少说不行,树立学生信心。
对学生实施信心教育,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一点进步和少许成绩,促使他们自我挖掘,自我拓展,满怀信心地不断进取。我曾接过这样的一个班:全班五十五人,正取生为二十四人,有近十名同学的成绩排在年级十二个班的后五十名。由于成绩差,许多同学对自己失去信心,平时的表现吊儿郎当,破罐子破摔,或表现为心理压力过大,终日消沉不振。接班时,就有老师对我说:“王老师,你接了个烫手的山芋哟”。的确,这是一只烫手的山芋。但是,我不能也不想把这只山芋再抛给别人了。于是,接班后,我迅速地摸清了全班同学的情况,在第一节班会课上,主题就是:“我们班没有差生”。我说,社会需要全才,但全才太少,太难得,在为社会作贡献的人才中,更多的是专才,我们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爱好和专长,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我们国家有用的专门人才。我们班没有差生,我们班有五十五位未来人才。
接着,我指出班中几位成绩差、纪律差的“违规大王”的长处,列举了古今中外一些著名人物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甚至被人视为“不成器的人”变成杰出人才的例子,激励他们要自信自强,相信别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别人能成才,我们也能成才。有声有色的四十五分钟后,我感受到了五十五双眼睛流露出的激动,他们的眼光告诉我,他们心中的那根弦被触动了。初战告捷,我们班的纪律有了些许的好转,我趁热打铁,在第二次班会上,总结了上学期的情况,从纪律、学习、生活、劳动等方面尽量挖掘学生的.优点,大力表扬,在分析成绩时,避开敏感的名次,单表扬进步的情况:总分提高的,名次提前的,单科进步的,甚至书写端正的,全班同学基本上“榜上有名”,皆大欢喜。同时,为了解开一部分因考试失手而退步的同学的思想疙瘩,我说: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无数次的挫折与磨难,成功者能从失败中站起来,失败者是由于一蹶不振所致。通过这些班会,同学们克服困难,争取进步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了。
要使学生满怀自信心,单有班会的鼓励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大量细致的工作。这个班有一位叫z的女同学,人生得漂亮,脑子也较灵,据了解小学时成绩名列前茅,但由于家庭教育上缺乏科学性,使她在一次考试失败后老觉得自己智不如人,后来发展到怕见老师和同学,经常以各种借口请假,逃避测验和考试,成绩直线下降,我接这个班后,及时找她谈话,告诉她:一个人跌倒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站不起来,强者不仅指那些站在事业巅峰的人,也指那些敢于在低谷向上攀登的人,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相信你能振作起来,走向成功。同时,我利用周记与她谈心。记得她的一篇周记写的是“赞小草”,很显然,她把自己比作小草,我在评语里这样写:“是呀,小草很平凡,很弱小,但正是有了它的衬托,大地才更美,红花才更红。”在她另一篇较悲观的周记里我写道:“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经过多次的交流与接触,她开始变了,性格变得开朗,也不再有那么多的请假了,在学校的艺术节活动中,她还为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她激动得哭了,后来她的家长给我打电话说:“老师,您救了我的孩子。”
这个班是双差生较多的一个班,而双差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大,优越的生活条件往往使他们听不惯批评,喜欢表扬。因此,我因势利寻,抓住每个同学的特点,积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激励他们,促其进步,同学们的周记里,经常有我这样的批语:“你进步了,老师为你高兴”、“你是位聪明的孩子,老师喜欢你”、“我不了解你的过去,但我看重你的未来,老师相信你将是一位出息的孩子”、“你真行,老师为你骄傲”。
二、与家长协调一致,让家长也对子女说“行”。
要求得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必须是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努力,如果单有学校老师的努力,而没有家庭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将是事倍功半。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信心教育的过程中,我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我曾教过一位叫z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纪律也不好,经常迟到,是班里典型的“双差生”,但从他的周记里我了解到他对许多问题都有独特的看法,同时也发现他缺少同龄人应有的欢乐。于是我找他谈心,他说:“老师,我只在你的眼里有点价值,我回到家里就是专政对象了。”经了解,他是独生子,父母对他的要求很高,但方法缺乏艺术性。比如,每次学校考试过后,由于成绩不够理想,必然遭到父母的轮换漫骂和数落。不懂得表扬,甚至在他取得成绩的时候,不仅不鼓励,反而还拿成绩更好的同学跟他比,说他没什么了不起,伤了他的自尊心。比如,有一次,他经过努力,英语考试得了八十多分,这对他来说是一大进步,他高兴地把这一消息告诉父母,心想父母一定会很高兴并表扬他,但他得到的话却是:“才八十多分,我听说很多同学得了九十多分。”也许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让他不要骄傲,但这样的话对他来说只能是打击而不是促进。从因,他关起了通向父母亲的那扇门,久而久之,他与父母之间有了深深的隔阂,父母认为他不可救药,他认为父母中“文革”的毒太深。
日常生活中,不是舌战就是冷战。他觉得在家里很孤独,很无味,甚至想辍学到外面打工逃离家庭。了解情况后,我一方面鼓励他努力学习,表扬他聪明,肯动脑筋,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不人云亦云,另一方面批评他与父母顶撞的错误行为,让他明白,天底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只是爱的方式和方法不同,父母也是人而不是神,也会有缺点,不能用理想化的形象来要求父母,家庭关系不好做子女的也有责任,教育他要尊重父母,尽儿女之责。然后,我约见了他的父母,谈了他们小孩的长处、短处,交流了教育子女的心得体会,希望他们多看到孩子的长处,多表扬孩子,让他们认识到教育是一个过程,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促其进步。
在教育的具体方法上,基于他们与孩子已难于面对面沟通,我建议他们用通信的方式进行,经常给儿子写信。信里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肯定孩子的优点,大胆表露爱子之情,先让孩子明白父母是爱他的,然后再漫漫地引导。两个月后,邓强在他的周记里写道:“最近,家庭‘健康指数’上升,我觉得父母还是可亲的,家庭还是温暖的,生活是美好的。”他的父母也跟我说:“我们的儿子回来了,谢谢老师。”据了解,z的父母采纳了老师的建议,每天都给儿子写信,有时,信的内容就是一句话:“儿子,我们爱你。”邓强有时也给父母留信,谈他对父母的看法、建议。这样,许多矛盾就在字里行间化为玉帛。由于双方的努力,他们的家庭已能在饭桌上探讨一些问题了。
由于家庭关系的好转,加上老师的表扬鼓励,z很快改掉了迟到的毛病,脸上多了许多笑意,学习也较前进步了。从这件事,我看到了父母对子女说行是增强子女信心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因此,在进行家访,与家长交流中,我都提醒家长多表扬、鼓励孩子,多说孩子行。事实上,许多家庭这样做后都说他们与女子的关系改善了,而孩子们也更加勤奋,更加有信心去克服困难了。
三、让同学对同学说行。
xx是我班的一位插班生,由于他的成绩较差,有一段时间很自卑,他在周记里写道:“我很希望与同学们相处好,但我是差生……。”我给他的评语是:“在老师眼里,你有许多长处,不是差生,相信同学们也不会把你看作差生。”周记发回去后,他很感动,也怀疑,后来他同座的同学看了老师的评语后说:“是呀,没人把你当差生看。”同学的话使他相信同学和老师都没把他当差生看,此后,他逐渐变得自信,发奋向上,不仅发展了自己的长处,成为班里的主力篮球队员,而且改掉了许多毛病,学习也有所进步。
这件事使我想到:要培养同学的自信心,特别是差生的自信心,不能忽视同学的作用,他们是同龄人,与老师和家长比,他们更相信同学。于是我把班里十多位成绩好,表现好的同学组织起来,让他们与十多位后进生结成“一对一”的对子,学习上帮助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让他们也对差生说行。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个班已成为一个团结、奋进、向上的班集体。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我觉得,无论教育的方法有多大的差异性,都必须把信心教育摆在首位,贯穿其中。教亦有定法!
都说艺术家的成长要经历“无法—有法—无法”的过程,从开始的毫无章法,信手涂鸦,到学习掌握一定的技法,按章办事,完成作品,乃至于技艺娴熟,驾轻就熟,此为第二个阶段。然若停留在此层面,不能进一步突破现成方法的局限,达到“心中有法,笔下无法”的境界,终究难以进入自由王国。
做班主任也一样。在外多次培训班主任,总是感觉老师们怀着“西天取经”的美好愿望,希望通过聆听报告,认真记录,好取得“真经”,拿回去用在自己做教育上。偏偏教育中有太多的变数,学生一变,教育情境一变,别人用得得心应手的方法到了自己手上失灵了。即使一句相同的话,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语气,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效果也完全不同。学习理论吧,不是觉得理论把什么问题都理想化了,就是觉得理论远远脱离了现实,高深莫测,难以对实际发挥指导作用。
的确,按教育学的说法,“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然而,在现实中,因为教师和教育对象都是有思想有个性会变化的人,所以,教育也存在着“主观性、偶然性、多变性、不可复制性、理想性、人文性”等特点,唯有辩证性是一致的。到底是概念错了,还是我们的想法出了问题?应该说,大家都没有错,因为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发展的、辨证的。如果我们死搬教条,就会发现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如果没有理论指导,我们的行动则完全是凭感觉、靠经验,难以把握方向和提高层次。
一名班主任的成长,也需要经历从“无法”到“有法”再到“无法”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初当班主任,面对着一个班级四五十个甚至更多的学生,我们会有手足无措的感觉。此时我们特别希望学习一些带班的经验、方法,至少让我们能入门,站稳脚跟,于是我们向老教师学习、参加培训、看书做笔记,这些都是在“学法”,随着带班时间的延长,我们的经验也在增加,这也是“学法”,直到成为业务熟练的“老班主任”,我们终于从“无法”到“有法”。
我们在实践中会发现两个问题,一,对别人的方法直接用“拿来主义”行不通,南橘北枳啊;二,自己一些运用纯熟的带班“法则”也是要变的,因为学生在变化,班级在变化,自己的思想认识也在变化,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法”。
真正的法,是变化的法,是不断更新的法。千百年来,无数先哲都在思索教育,留下了大量智慧的结晶。我们对教育中问题的思考从没有停止过,也从来没有得出一个终极完美的答案,因为人类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始终在发展在变化,几千年前提出的问题,我们今天还在面对,还在不断地思考。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教育乃人心灵的转向”,这个命题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怎么转?却有成百上千种转法。我们可能阶段性地,在战术战役上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要想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乃是天方夜谭。唯有不断地围绕教育中的核心命题,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人群,寻求最恰当的教育方法,才是我们所要做的。班主任不是提出问题的人,而是解决问题的人,无论采用多少种方法,使学生心灵转向,而且向正确的方向转向,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
随着经验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教育思考的深入,一名成熟的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也在积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日益丰富,变式也开始增多,需要不断突破思维定势,寻求创新,并最终向着“无法”的境界靠近。
如果说从“无法”到“有法”,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阶段,是必修课,那么从“有法”再到“无法”,就是一个班主任自由发展的阶段,是选修课,因为不是每个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追求的。
即使班主任已经做得很职业了,也不能说他就是一个卓越的班主任。这个“卓越”,不是指学生有多少考取了重点大学,是指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终身影响而言。要想成为卓越的班主任,就必须拥有教育的大智慧,突破了教条主义条条框框的束缚,从有法再到无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此时的“无法”,已经是一种超脱,一种信手拈来,一种自然的本能反应。是法已融会贯通,渗透到了做教育的举手投足之间,教育渐渐融入了生命,而生命本身也构成了教育。
这种境界并非虚妄,有些卓越的班主任来到学生中间,不必多说什么,也不必多做什么,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影响、一种引领。论起技巧,也许大家并不在行,但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已经无需用技巧或手段来证明什么,教育家本身就是教育。
虽然我们都在这条道路上求索,距离“无法”还很遥远,而且班主任工作的绝大部分仍然要“有法”,否则必然会“乱了章法”,但是,作为一种理想的境界,我们依然孜孜以求,用自己踏实的实践,逐渐参透“法”中奥妙,最后达到“心中有法,手中无法”的境界。
达到这种境界的班主任有这样几个特征:
1、总是充满着自信和乐观,不管遭遇多么困难的局面,都能想出办法应对。他们享受着教育和工作的乐趣,付出智慧与汗水,收获学生的成长。没有职业倦怠感。于他们而言,班主任是最富有创造性、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工作。
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走寻常路,不拘泥于现成的法则和传统的做法,处理问题看上去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即所谓的“超常规”。这种创新并不是体现在做出一些别出心裁的举措或哗众取宠的事,而主要是体现在传统教育活动中。越是传统的活动越是能做出新意,常做常新,体现了高度的教育智慧。
相对于教育中的循规蹈矩,一些“无法”的班主任却经常反弹琵琶,采用一些超常规的方法解决教育中的难题。
手中无法的前提是心中有法,“无法”也并非是真的没有章法,而是指教无定法。其实仔细研究一些超常规方法的案例,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特征,它们虽然“出乎意料之外”,但一定是“在情理之中”。“超常规”只是相对与通常的做法而言,形式虽有不同,但一定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超常规方法并不是班主任刻意生造出来的,也不是本来就存于班主任的头脑中的,而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境生成的,有的在瞬间完成,有的则经过了深思熟虑。这些做法都很好地解决了一些具体的问题,但是并不具备可复制性,有时一种方法只能用一次才有奇效。但智慧的班主任的超常规方法不仅不是偶一为之,还会经常涌现,因为产生这些方法的源泉不会枯竭,只要班主任工作在继续,他对教育的思考就不会停止,突破与超越,成为一种习惯。
超常规方法只是一种圆融、变通,虽然运用了逆向思维或发散性思维,但也只是用更为巧妙的策略达到正常的教育效果,不能为达到目的而伤害学生或家长的人格和尊严。
超常规的方法只针对于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境,离开了当时的情境,不太可能重复运用。
既然超常规的教育方法往往不可复制,那么为什么我们还对此特别有兴趣呢?不仅是因为那些很给力的超常规故事有很强的趣味性、戏剧化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我们能透过表面的“超常规”读出实质的“有规律”,仔细分析这些方法的共性和实质,能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做一些提炼、整理,以为今后遭遇类似情况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超常规方法的价值就不大了。
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具体的做法。
好多人一直在谈教育中的“大智慧”,但到底什么是教育的大智慧?智慧和技法到底差别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需要弄清楚。在很多案例中,作者都是在说:这是教育智慧。似乎说智慧就比谈“技巧”高出一等。但事实上,很多案例,包括本辑中选编的一些,我们很难辨别清楚这是技巧、那是智慧。也许,智慧与技巧的差别仅在毫厘之间。
但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差别虽小,却是决定性的。以我个人的判别,智慧和技巧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出发点。技巧只关注技术层面,很少涉及对人心灵的影响,它以解决问题为最高目标,为达到目的可以采取任何手段,而我们把这些手段从人的成长的大背景中剥离出来,既不了解前因,也不考虑长远的影响,只是将其总结为什么什么法,这种技法就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说白了,聪明一点的人都会想到一些取巧走捷径的方法,我经常说魔术人人会变,各有其奥妙不同,如果把这些作为班主任追求的目标,当然就是剑走偏锋,甚至南辕北辙了。
教育智慧产生的源头是对学生的爱,有了爱,就会为教育对象的健康成长苦苦思索,自然会有智慧,做教育时产生的奇思妙想当然也会不绝如缕。小爱产生小智慧,大爱产生大智慧。大智慧不一定很巧,甚至看上去有些愚笨,但从长远来看,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学生从教师那里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受到教师人格的影响。是以,班主任做教育的境界决定了学生发展可能达到的高度。向往卓越的班主任应该把追求教育境界,以发展人为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
班主任们只有摆脱了对技法的追求,才有可能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每个人成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但一定都需要一些时间,时间和经历的积累影响了思想的厚度,但更需要思考,反复在同一层次上操作根本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学无止境,追求无止境,当我们达到这种境界,很多教育的灵感和方法会不断涌现,对教育手段的运用也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对事情的处理看似无法,甚至和传统的做法背道而驰,但细想来,那些超常规的做法却恰好暗合了某些教育规律,他遵循的是人成长发展的“大法”。正是尊重了人的个性、注重了教育行为的实效性,才产生了教育的个性。
陶行知先生著名的“四块糖”的故事是一个经典的超常规教育案例,看过的人都佩服陶行知的教育智慧,但如果陶先生不是从真正关爱孩子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技法”是怎么也不会想出来的。在现实中,我们也有班主任效仿陶行知四块糖的做法,效果却正好相反。失败的原因何在?是因为孩子还不能感受到我们的爱和良苦用心,利用了我们的善良和宽容掩盖了自己的错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
由此可见,更换了具体的情境,离开了对学生的爱,技巧不仅不能帮助我们教育学生,反而会让我们的教育蒙上了功利主义的色彩。
教育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但技巧绝不是教育。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
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19xx年2月,国家教委、公安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把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制度,敦促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教育部将今年3月28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定为“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2、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4、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放学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队。
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孩子、学子、工人、知识分子,人民公仆……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无论幼小纤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
遵章守纪,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当我们能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从20xx年初登讲台至今,这十余载的教育教学历程,对我个人而言,是一种“心”的历练。从刚开始工作时,对学生如太阳般炽烈的爱,到如今力求从日常生活细微处着手,给予学生“润物无声”之爱,我的心态日益沉稳,我对学生的爱永不会停歇。
老师的爱,是对学生的包容与尊重。“君子和而不同”,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需要充分理解学生性格的丰富多样性,并能够引导学生在集体中发挥出个人的优点。所以一方面,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我积极引导每个学生在班级负责某方面事务,锻炼个人能力,在共同协作中,获得对彼此的尊重;另一方面,我会深入探求学生性格中弱点的来源,与家长互相沟通,共同引导,将学生培养成为对个人生命和生活负得起责任的人,对自己的家人和家庭有所担当的人!
老师的爱,是对家长的理解和体谅。来到××学校工作后,我深入了解班级每个家庭的情况。有的孩子父母双方不能生活在一起;有的家长因为外出工作而无法照顾孩子;有的父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发现与孩子沟通越来越困难;有的地区教育质量差,因此忧心忡忡的家长将孩子送入××学校。孩子在外独立求学,家长们一定满心牵挂。所以我和全体家长们共同建立了微信群。每周末我都会将班级各方面的情况加以总结,好的方面进行表扬,让学生更有动力;不好的方面,用“私信”与家长及时沟通,形成一种合力,让学生及时纠正问题。当一个家庭的孩子出现问题时,各位家长都会施以援手,纷纷支招;当一个孩子取得进步时,各个家庭都会送上由衷地赞叹,并向其家长取经;在一个孩子过生日时,他收获到的不仅是自己父母的祝福,还有班级所有的“父母亲”对自己温暖的问候!因此,我们的班级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对学生无私的爱和无悔的付出将我和家长们的心联系在一起。
对学生和家长真挚的情感源自于自我内心深处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恪守,自我修为的长期积淀。经常有家长问我,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在知识上对他的帮助越来越困难,我是不是帮助不了我的孩子了?我该怎么做?我想对这些家长们说,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于学生知识上的帮助都是有限的,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人格上尊重学生,让学生形成内在的动力,能够主动地为个人的人生目标而努力!“言传不如身教”,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善良的,那么我们自己必须是善良的人;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宽容的人,那么我们自己必须先要学会宽容;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充满理想的,那么我们自己切不能消极度日,终日碌碌无为。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一直在知识上不断积累,争取能够拥有“授人以渔”的能力;同时能够在失败与困境中汲取经验教训,与学生、家长们共同成长!
我觉得自己非常幸福,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也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在××学校这个能让人心态沉静的大家庭中不断进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将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工作,为成为一个尽职尽责的充满爱心的老师而努力!
去年,带孩子在学校外面的新奇乐文具店买学用品,孩子看到《爱的教育》这本书,要我买给她,我大概翻了一下,觉得是本不错的书,还是教育部推荐的经典读物,于是我就给买了。孩子爱看书,买回来就迫不及待地看,没几天也就看完了。平常给孩子买或征订的书,我有空也经常跟着看看。最近,我也断断续续地看《爱的教育》,直到昨晚,我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所著。该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记述了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日记,读每一篇文章都能感受到一个“爱”字,“爱”始终贯穿于该书的每一章、每一节。从细微处、从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的每一件或小或大的事中,处处告诉人们,人应该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朋友、爱国家、爱民族,处处引导人们扬善弃恶,处处感人肺腑。确实是本经典好书。
一个民族的教育、一个民族的精神品德应该从娃娃抓起。我觉得《爱的教育》值得我们去读去品味,更应该推荐给每个小学生去读去看。书中那种融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发生的事来教育人们应该怎样做人的方法,还有那些劝诫启发性的文章,正是他教育的成功之处。这种爱的教育对学生来说,比起那种“八荣八耻”的口号式教育,更直接、更具体、更实在、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更容易深入人心,效果更好。中国应该多一些这样的教育,特别是对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后出生的众星拱月捧着的这一代。
我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了,文明程度应该跟着提升。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爱自己、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爱朋友、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爱就是关怀,爱就是尊重,爱就是责任。”
“给自己一个忠告:再苦也要笑一笑。”
“班主任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学校不能没有班主任,班主任苦,班主任光荣。”
“作为班主任,既要有一片爱心,又要有实干精神,才能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全面完成赋于班主任的各项职责。”
“针对学生学业重等情况,多找学生交流、了解、疏导、督促。我感到有一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动力,我要认真做好这个工作。”
“多转,会发现很多在课堂上发现不了的情况。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具体对待,切忌对学生‘一刀切’。对学生多鼓励,做到奖惩结合。”
“学校教育,离开爱,善与美的种子不会自然萌生,离开理智的管教,诸多美好的品行也不可能自动形成。班主任工作方法和艺术是做好班级工作的灵魂。因此,要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
“教育学生,话不在多,贵在精。重要的是引导,要交给学生一把钥匙,让他们自己开启人生大门。育人的工作没有句号,我们教在今天,想到明天。”
“班级和学生,让我忧心忡忡。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一定会竭尽全力,为学生服务好,领导、同事和家人会支持我的,我相信学生,又踌躇满志。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之必然!这便是我的班主任感言。”
“班主任的精神:无私奉献,讲究科学,开拓进取。
班主任的胸怀:宽广、包容、心存天下事。班主任的目标:做一流的班主任,培养一流的人才。班主任的服务观:甘当人梯,乐为蜡烛,为青少年照亮前进的路。班主任的爱:比亲情、爱情、友情更深沉、更持久、更无私。班主任的特别性:有学问、有爱心、爱读书、爱思考、爱研究。班主任的帐薄:不能亏待任何学生。班主任的心态:永葆年轻。”
1、教书育人,就像喝一杯苦丁茶,开始时会有些苦,但是很快便会回味出丝丝甜味。
2、“我只是一个教育旳受益者,我今天旳一切都来自我所受旳教育。中国人从来都注重教育。”
3、以良好之教育,能产良好之躯体与良好之性情,而具此好之躯体与性情者,复受良好之教育,则其所产自必更善。
4、班级就像一棵大树,每个学生就是树上旳一片叶子,只有让每一片叶子汇聚在一起,这棵大树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5、教育实习是一个师范生旳转折点——由学生向老师旳过渡,通过实践,我发现自己旳条件与一名合格旳老师有一定旳距离,还需努力、努力再努力!
6、教育是人旳教育。一个不明白世界是人旳世界旳人,不配当教师;一个不把学生当人来培养旳人,更不配当教师。
7、书本和学校可能是教育旳工具,但并非教育旳本质。教育旳本质是对人性旳理解。
9、教师可以给学生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旳思想。
10、借班上课旳时候班有旳主任在课前会反复和学生强调纪律,因此每次上课之前我都要用一些时间进行课前动员来缓解学生,让他们有轻松旳心态来上美术课。
11、新课程关注学生。关注学生旳表现,欣赏学生旳想法,重视学生旳问题,接纳学生旳意见,宽容学生旳失误,满足学生旳需要。
12、为孩子旳这天负责,为孩子旳性命负责已不再是对教师旳高要求,而是咱们应守旳职责和规则。教育是伟大而艰巨旳,它关联着国家与民族,甚至全人类旳发展。教育又是平凡而细小旳,它无处不在,生活中旳点滴,行为上旳微细,思想里旳瞬间,都是教育资源。因此说,做教育就是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
13、作为一名教师,只教学生读书,而不教学生思维,书是无法教好旳;作为一名学生,只会读书,不会思维,书也是无法读好旳。
14、泰戈尔曾说过:“真正旳目旳不在于达到极限,而在于追求无限旳完美。”教育是没有极限旳,但咱们可以追求过程旳完美。
15、孩子们旳心灵像湛蓝旳天空那样透彻,这个环境相比社会中旳其他环境是那么纯净,会让你旳身心永远是阳光,健康和快乐旳。
16、将孩子们跃跃欲试旳心灵窗户一扇扇地打开,让生命脉芽破土而出,让智慧旳火花流光溢彩。
17、学校是学生求知旳港湾,教师应为学生旳需求,及时扬帆启航,将每个孩子送到理想旳彼岸。
18、教育不是夸夸其谈浮光掠影,教育是一种良知旳守望。要坚持一种操守,只有甘于宁静,方能以致远,正所谓:性天澄澈,何必谈禅。
19、平淡无味,润物细无声。老师就是从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写好每一次板书中,时时处处给学生启蒙。水至柔至弱,滴水能穿石。老师就是从一次谈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中,点点滴滴教学生做人。
20、儿童有本能,关键在于如何激发,”教育旳真正主体—生命自身“。
21、从前愚民某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某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旳人,因为不识字,上人旳当,受教育旳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旳当,像你们旳报纸宣传品、训练干部讲义之类。
22、教师职业说到底就是良心职业。有了良心,才有对学生旳爱;有了良心,才有对家长旳负责;有了良心,才有对教育事业旳无私奉献。
23、生本课堂,以生为本,学生旳自主能力真旳得到改善。
24、教育需要咱们为孩子指明一个方向,在他们需要旳时候为他们提供必要旳帮助,其他旳时候,咱们只要闭住嘴,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他们成长,孩子们旳成长。
25、“没有不会学旳学生,只有不会教旳老师。”这句话激励着我;“当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当老师。”这句话影响着我。
26、学生不仅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旳动力资源、能量之库、成功之本。
27、过去只代表着过去,过去并不重要,我只希望看到你们旳现在和将来!因为,就是这样一句简单旳话,曾经成功地改变了一个孩子。
28、爱是教育旳“润滑剂”,是进行教育旳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旳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旳教育力量。
29、教育是一方期望旳田野,最忌讳根浮叶衰,揠苗助长。只要耕耘不辍,加以丝丝甘霖,就会有:春之繁华,秋之收获。
30、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31、尊重孩子旳成长,用平和旳心态教育孩子心态平和。
32、我爱教师这一职业,我也深知肩上旳重任,我愿终身为学生筑起一道道河堤,我愿用我旳双手托起祖国明天旳太阳。
33、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同旳两颗沙粒,教海无边,也找不到适用与每一节课旳途径与方法。这就是语文教学旳魅力所在。
34、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树立为学生服务旳意识,钟爱教育事业,钟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我旳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兄弟姐妹,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旳师生关联。相互明白和尊重是师生关联旳润滑剂。
35、教师应是学生成才道路上旳一块青石板,是教育事业大厦中旳一方红墙。
36、教育一个男人,是教育一个人;而教育一个女人,是教育一个家庭,三代人,也就是一个民族,所以,教育女人很重要,女性旳自我教育更重要:专业知识或技术可能使你获得成功和满足感,但没有平和、宁静、成熟旳心智,就很难好幸福生活。
37、教育好一个男人只是教育好了一个人,教育好一个女人就是教育好了一个家庭。
38、真正旳课堂,应该是自然真实旳。不作假,不作秀,不牵强附会,也不刻意雕饰。更要懂得回味,改进。
39、放手让学生去做吧!相信他们会比我想象中出色。
40、生本,让课堂走向透辟与高级,让学生走向纯洁与卓越。
41、教育,不能取长补短,把孩子塑造成一个模样;教育,应该扬长避短,让每个孩子旳优点发挥到极点。
42、少一点指责,多一点鼓励;少一点叹息,多一点关心;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苦干;少一点随意,多一点认真。你会觉得孩子多了一份可爱,生活多了一份阳光。
43、用爱心感召情感,用智慧浇灌心灵,用知识打开科学之门,是教师最快乐旳工作。
44、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旳思考,而是产生自己旳思考。
45、当你把课堂教学当成研究,记录下点滴成功与失败旳经历,你旳教学总会生成鲜活旳案例。
46、每个孩子都是独立旳个体,都是有价值旳人,咱们旳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其固有旳基础上获得充分旳发展,使他们成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养,又具有鲜明独立个性和才能旳人,成为对社会有用旳人。
47、生本教育像田野一样朴实、芬芳,生本走进体育课堂,让我与学生共同享受课堂。
48、学校昨天旳历史令我骄傲,学校明天旳辉煌使我憧憬,在骄傲与憧憬旳交融中,产生了立足今天,实践创新,全力推进学校发展旳激情:把握今天,奋然前行。
49、拥有一颗平常心,做孩子旳知心人,分享快乐与悲伤,让教与学活动成为幸福旳源泉。
50、咱们把人忘了。咱们说,世纪是数字化旳世纪,是竞争全球化旳世纪,却忘了世纪首先是人旳世纪;咱们教学生语文、数学,却忘了首先教他们学做人。
获奖感言:
优秀班主任应该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富有宽容之心、严以律己、善于倾听、善于改正、善于换位思考的人,而我只是认认真真地,踏踏实实地做了一点我应该做的事,面对荣誉,我深知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许多同事做得比我更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天的荣誉即将成为过去,但它将激励我继续前行!我愿竭尽所能,继续求索,为二中的发展贡献我应有的力量!
最后我感谢所有关心我的人!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篇小说,它以一个小学生日记形式来写的,原名《心》。这本书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感人的故事。写出了安利柯、老师以及同学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们深厚真挚的爱,抒写了师生之谊、同学之情、亲子之爱。
“爱”这个字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因为只有“爱”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这本书就表达了“爱”。
在假期中,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合上书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它主要讲了安利柯从小学三年级升到,他从开学的第一天10月17日开始写这学年的日记,到次年的7月10日结束。
日记以安利柯的为主要内容,在学校有可爱的老师和同学,在家中有亲切的父母姐妹。在学校中,他最亲近的同学,他的同学遍布各种能不同的社会家阶层。有舍己救人却不幸被车子压伤的洛佩蒂;身材高大的卡隆,是正义的代言人,总是行侠仗义;乐观进取的克莱蒂;家境极为不幸·非常穷苦的可罗西……安利柯真诚的关心着每一位同学,从别的同学身上学习他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父母教导他要关心·帮助他人;尊重·尊敬老师;不去嘲笑和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
安利柯教给我,要有一颗纯真朴实的与乐于助人的'美好;卡隆教给我要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不惧强大,坚持正义;可莱蒂教给我要乐观,进取,既使在逆境中面对困难,但只要你开动脑子,总有破解的方法;洛佩蒂教给我要有一颗舍己救人的心······《爱的教育》教给我要用一颗真诚,进取,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同学,爱弱小。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爱是一种追求,拥有它的人们,付出爱的心,他的人生一定是蠢事的,没有遗憾的!
自从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的性情也有了很大变化,这是一本有爱的书。
这本书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所作。书中讲述了小学生涯中几十个不同性格的人,所发生了一件件充满爱的故事,让人想到很多。
这本书很让人发自内省,书中的一件件事教会了读者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还有许多不同特点的人。爱帮助人的.卡隆,虽长得高大,但他心地善良,从不欺负别人,反而帮助别人。泼来可西,坚强,虽然他喝醉酒的父亲整天打他、骂他,但他能忍,并在这样的环境下,认真学习,得了奖,使他父亲悔改。保护妹妹的斯戴蒂,在勿兰谛凶恶的攻击下,为了替妹妹出气,挺身而出,和勿兰谛作斗争,最终勿兰谛落荒而逃。代洛西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无论再多苦的环境下都在学习,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别人都趴在桌子上,只有他不畏疲倦在学习。还有自力更生的可莱谛,每天早上5点起床,替爸爸运柴到7点,之间还不忘读书,真是孝顺的好孩子。
这本书让我懂得很多。人要爱帮助别人,这样才能赢取更多的信任与帮助。泼来可西在那样的环境下学习,我们更要学习。斯戴蒂保护妹妹与别人作斗争,我们也要怀着正义之心做事,不能被邪恶势力压倒。学习更要像代洛西一样刻苦。还要多孝顺父母。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的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写的,这本书主要写了生安利柯写的简短日记和老师讲的每月故事、以及他爸爸妈妈给他的教导。这些日记虽然简短,但它们表达了一种精神——爱。这种爱表现在了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他们身上都散发着一种爱的精神。
书中的`卡罗纳虽然人高马大,但与那些又瘦又小的孩子能和睦相处,小孩子都喜欢他,如果你要向他借,他什么都肯借,甚至全部送给你;而德罗西不能不令人佩服,他天生聪明,总是第一名;柯莱蒂没他们聪明,但他很好学,每天一边帮父亲干活,一边做功课……这些人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和一颗爱心。
在这本书中,最使我感动的是当残疾孩子科罗西受到同学们的嘲弄时,他忍不住将一瓶墨水摔了出去,却意外砸到老师,老师追查是谁干的,卡罗纳却挺身而出替科罗西承当责任,因为卡罗纳有一颗爱心,他能感受到科罗西所受的侮辱,他同情科罗西,勇敢地保护他,我要向他们一样有爱心,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读完这本书,使我懂得了爱的意义,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爱和爱别人。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保护,互相关心。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读《爱的教育》时,我走进安利柯的生活,体会到了深厚的爱,感受到了的爱,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安利柯是个懂事的孩子,他很孝敬父母,对同学很热情,当同学们遇到困难时,安利柯会主动帮助他们。她天真、活泼、勇敢、坚强,在他生活的周遭有许多关心他的'好朋友,常常鼓励他,抚慰他,让他感受到“爱”,他可、快乐地成长。书中处处表达着爱,这些爱教给了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这些故事使我受益匪浅,看过这本书,使我深深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助、体贴和关爱。我们应该关爱他人,用自己的爱来熏陶别人,让爱尽情地飞翔吧!
你要传授给学生一杯水,你就要有一桶水,这句曾经的至理明言,对几代教育工作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已经是21世纪,信息的时代、科学的时代,这句话对于现在的教育来说,是否已经还适应呢?我通过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不断的学习中,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只有一桶水的容量是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学生不仅仅想从教师那儿取一杯水,还想获得更多的水,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必须象长流不息、源源不断。
学生在这科技日新月异发展、信息传播飞速的生活中,他们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中了解许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在一些方面可能已经超越了教师。如果我们广大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还停留在“你要传授给学生一杯水,你就要有一桶水”的观念上,显然是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体育这一领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素质教育的提出后,对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的推出就是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的和要求,也顺应了现在提出的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的口号。我们广大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紧抓形式,结合《新课程标准》在学校体育中积极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我认为现在上体育课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同时发展学生个别特长项目,使学生毕业投身社会后有几项运动可以进行有板有眼的自我锻炼,而不只会跑步锻炼。如何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素养有一定的要求,就体育教师在新形式下应具备的素养提出我个人的看法,欢迎发表不同观点进行共同探讨。
根据《教育学》中提到的教师的素养有:一、高尚的师德;二、现代人的素质;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四、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而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的以上素养,由于特殊的职业特点还要有健美的体魄。
教师的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也是建立教师威信的基础,而教师的素养就造成教师劳动价值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今天,我读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被它深深的感动了,它教会我如何为人处世,还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有·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当责任和义务的人——不仅是对家庭,还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这本书是以一个意大利的三年级的小学生的日记的形式的一部小说,记述了安利柯在这一年里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其中还包括他父母对他写的一些指导性的文章,以及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我最喜欢读“每月故事”。那些故事里有一个个的小英雄,有孝顺的小孩子,有海难里舍己救人的好少年。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个为母亲,而从热那亚到南美洲千里迢迢历尽千辛万苦寻找母亲的十三岁少年。由此,我也想起了电视剧《宝莲灯》里的刘香。他们可真厉害,那么勇敢,那么坚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我还喜欢安利柯的父母。他们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朋友。他们教育孩子应该爱老师,和同学们友好相处,把自己的东西和同学一起分享,启发孩子爱学习和爱祖国。
我也喜欢书里的老师。他们那么爱自己的学生,拖着病体还上课和家访。由此,我也想起我们的江老师,她生着病还给我们上课,而我们还惹老师生气,真不应该。老师,我以后会好好学习,不再惹您生气了!
《爱的教育》这本书实在是太好了,它指导我们如何爱一切爱我们的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54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