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它需要经过周密的考虑和科学的规划,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新颖和有效的教学思路。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一、裤子比一比。
1、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2、比裤子。
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二、裤子排一排。
1、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2、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3、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三、给物体排排队。
1、讨论活动规则。
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2、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指导要点:
1.感知7以内数量,点数操作盘中的点卡。
2.感知7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引导幼儿目测点数,比较7以内相邻两数多1和少1的关系。
问题:点卡上有几个点子?比7多1的点卡是几?比7少1的点卡是几?
3.按数量多少排点卡或数卡。
二、介绍开设区域1.科学区(各种各样的杯子(一)):提供各种不同形状、材质的杯子,引导幼儿区分各种杯子,知道名称。了解各种杯子的特性,并能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语言区(借你一把伞):提供借你一把伞的背景图,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较清楚地讲述图片内容,理解适合自己的东西不一定适合别人的道理。
提供木偶、卡片、图书,引导幼儿说:”请把……借给我,好吗?等句式。
3.绘画区(繁华的街头):继续提供繁华街景的课件或图片、水彩笔等绘画材料,大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各式各样的房屋。
4.操作区(筛花生、绿豆、米):继续提供筷子一双、小筛一个、小碟,花生、绿豆、米若干,让幼儿练习用筷子夹的动作。
5.手工区(我设计的船):提供各种建构材料、泥塑及制作船材料的辅助材料,剪刀、透明胶等工具,让幼儿初步学会用多种材料制作喜欢的船,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6.运动区(轮胎):继续提供轮胎若干,探究轮胎的各种玩法。
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四、收拾材料、集中讲评。
角色游戏:饮食店(一)理发店娃娃家医院游戏总目标:
1.对游戏活动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能自愿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游戏。
2.积极参与游戏表现各角色的行为、活动,逐步拓展游戏主题和情节。
3.能与同伴友好协商、合作,尝试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4.能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
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1、卡通数字1——3。
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本次的教学活动,目标完成。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数字1,2,3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够手口一致的表示实物的数量。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让幼儿能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对学习有了兴趣,学有所获。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学习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1、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猫妈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2、基本活动:
(1)教师示范:
a先给小猫排队向幼儿说明要求,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让做得对做得好的幼儿上台来边做边讲。
(4)巩固复习: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3、巩固复习:
(1)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2)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习操作过程。
(3)“送猫宝宝回家”――让幼儿把自己得作业放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材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
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3、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卡通数字1——3。
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本次的`教学活动,目标完成。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数字1,2,3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够手口一致的表示实物的数量。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让幼儿能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对学习有了兴趣,学有所获。
1.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
2.能用三个高矮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人物卡三张;《幼儿画册》(第三册p7)。
1.导入。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比一比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
2.比高矮——比高矮的正确方法。
(1)教师和幼儿比高矮。
教师站在地上立正,幼儿站在地上立正,比一比,谁高谁矮?(学说老师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师矮)。
(2)幼儿与幼儿比高矮。
一幼儿站在地上立正,另一幼儿站在小椅子上立正。提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引导讨论:小朋友,你怎么想?
两个人比高矮,哪种方法是公平、正确的?哪种方法是不公平、不正确的?
3.排序(1)三人比高矮。
爸爸、妈妈、小明三个比一比,谁最高?谁最矮?(学说爸爸最高,小明最矮。)拓展----师幼三人比高矮;人、物比高矮。
(2)三个排序。
爸爸、妈妈、小明要像小朋友一样排队,个子矮的排前面,个子高的排后面。排在哪儿呢?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
4.幼儿做相关练习。
(1)请幼儿翻开《幼儿画册》,仔细观察图上小动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标记,从不干胶纸上揭下小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2)鼓励幼儿相互检查,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1、通过游戏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字1、2、3.
2、让幼儿能用手口一致表示数字1、2、3。
3、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子1,2,3.
难点: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2,3.
1、卡通数字1、2、3。
2、1、2、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
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拿不同的实物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
本次的教学活动,目标完成。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数字1,2,3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够手口一致的表示实物的数量。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让幼儿能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对学习有了兴趣,学有所获。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2、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右的摆放物体。
3、养成大声讲述操作的习惯。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排队标记图,小动物和相匹配的食物图片,瓶子与盖子若干。
一、复习排队标记。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对了,这是排队标记图,排队标记图表示要给小动物或者小物品排队了,应该在哪里排队呢,对,要从红旗后面开始排,排在红线上面,一个跟着一个排。
二、给小狗吃骨头。
教师:小狗出来玩啦,狗妈妈叫小狗要排好队才能出去,小狗遇上了难题,我们不会排队怎么办呢?小朋友会排队吗?一起帮帮小狗吧。
示范小狗在排队标记图上排队。
教师:小朋友们,小狗排好了队,在外面玩得很开心,一会儿后,它们肚子饿了,我们来分肉骨头给它们吃好吗?一只小狗吃一根骨头,一起来分一分。
示范一一对应地给小狗分骨头。
引导幼儿说出一只小狗吃一根骨头,一只小狗吃一根骨头,一只小狗没有骨头,小狗比骨头多。
三、瓶与盖比多少。
1、情景导入。
教师:狗妈妈在家大扫除的时候,找出了许多瓶子和盖子,你能帮瓶子找到盖子吗?
教师:瓶子和盖子谁多谁少?
引导幼儿将瓶与盖重叠对应(一个盖子盖在一个瓶子上),再说说谁多谁少。
4、教师:如果不用盖子盖瓶子的方法,还有什么办法能找出瓶子与盖子谁多谁少呢?引导说出并列对应的方法。
四、活动结束。
小狗谢谢你们帮它们排了队,分了骨头,谢谢你们,瓶子和盖子也在你们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家再见。
幼儿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小班中期。他们在学会了区别“l”和“许多”的基础上,可以学习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相等或不相等,即所谓的“一样多”和“不一样多”。在比较的过程中通常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对应一般有两种:重叠对应(即将第一组物体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排成一行,再把第二组物体一个一个分别叠在第一组物体的上面)。并置对应(即把第一组物体排成横列或竖行,第二组物体一一对应分别摆在第一组物体的下方或左、右方)。本节活动就是采用了并置对应,和物与物的一一对应(即相关物体的匹配)的方法,让幼儿通过实物操作来判断出两组物体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2、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右的摆放物体。
3、养成大声讲述操作的习惯。活动准备:排队标记图,小动物和相匹配的食物图片,瓶子与盖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排队标记。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对了,这是排队标记图,排队标记图表示要给小动物或者小物品排队了,应该在哪里排队呢,对,要从红旗后面开始排,排在红线上面,一个跟着一个排。
二、给小狗吃骨头。
教师:小狗出来玩啦,狗妈妈叫小狗要排好队才能出去,小狗遇上了难题,我们不会排队怎么办呢?小朋友会排队吗?一起帮帮小狗吧。
示范小狗在排队标记图上排队。
教师:小朋友们,小狗排好了队,在外面玩得很开心,一会儿后,它们肚子饿了,我们来分肉骨头给它们吃好吗?一只小狗吃一根骨头,一起来分一分。
示范一一对应地给小狗分骨头。
引导幼儿说出一只小狗吃一根骨头,一只小狗吃一根骨头,一只小狗没有骨头,小狗比骨头多。
三、瓶与盖比多少。
1、情景导入。
教师:狗妈妈在家大扫除的时候,找出了许多瓶子和盖子,你能帮瓶子找到盖子吗?
教师:瓶子和盖子谁多谁少?
2、重叠对应比多少。
引导幼儿将瓶与盖重叠对应(一个盖子盖在一个瓶子上),再说说谁多谁少。
3、并列对应比多少。
教师出示从小到大有盖的瓶子一套,与幼儿讨论:用什么办法知道瓶子和盖子谁多谁少呢?
4、教师:如果不用盖子盖瓶子的方法,还有什么办法能找出瓶子与盖子谁多谁少呢?引导说出并列对应的方法。
四、活动结束。
小狗谢谢你们帮它们排了队,分了骨头,谢谢你们,瓶子和盖子也在你们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家再见。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比较5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2、初步尝试运用添减的方法,使不一样的数量变得一样多,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图片、大象、熊。
2、幼儿操作材料:(雪花片若干,垫板每人一块)。
重难点分析:重点:巩固比较5以内的多、少、一样多。
难点:使不一样的数量变得一样多。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幼儿:男孩子多或女孩子多。
二、出示一篮子大象和熊。
幼儿:积极参与,回答。并上来操作。
师:小朋友真棒!那现在我们知道谁多、谁少了吗?
三、幼儿第一次操作(比一比,知道多或少)。
师:
1、现在请小朋友帮助雪花片宝宝,给他们排一排,比一比,哪一种颜色的雪花片多,哪一种雪花片少。
2、注意事项:可是在给这些雪花片排队比较多少时,不要要搬凳子,轻轻走到桌子旁。找到一分雪花片,给它们排排队,比一比。做好走到座位旁好。
3、教师总结:小朋友们,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排队的呢?
幼儿:发表自己的方法。
四、出示图片宝宝。
1、引导幼儿想办法:添上图片宝宝小朋友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呢?
2、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方法,请小朋友卡仔细了呢,把它拿掉一个圆形宝宝,变得一样多。
五、幼儿第二次操作。
1、请小朋友帮雪花片变得一样多,用刚才的方法,不要搬凳子,做好拿到自己位子旁坐下来,老师等下要去看一看谁做得对。
2、教师来回巡视。
六、总结:
小朋友们做得都很好,现在我们拿着我们的作品,给其他小朋友看一看去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裤子比一比。
1、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2、比裤子。
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二、裤子排一排。
1、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2、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3、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三、给物体排排队。
1、讨论活动规则。
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2、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教师组织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长长短短,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宽宽窄窄,胖胖瘦瘦,咕噜咕噜1,咕噜咕噜2,咕噜咕噜3,我们大家一起玩。”
2、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浮水上,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能吹响,7像镰刀割小麦,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3、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4、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5、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加强对字形的感知和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在草坪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分别送回他们的家里。
2、数字找朋友比赛:
(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小桶、盒子;数量是2的:苹果、香蕉、梨子;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做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片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
把对1、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大小标记的认识。
2.能按照大小标记将物体分类。
活动准备:
1.教具:大小标记各一;大小动物卡片一套。
2.学具:大小动物卡片每人四张。
3.浆糊每桌一盆、抹布每桌一块。
活动过程:
一、帮动物排队(出示动物图片)。
1.今天谁来了我们班?
2.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大小不同)。
3.我们来帮他们按照大小分一分,分成两排。
二、大小特征标记(出示大小标记)。
1.这里有两张标记,谁会照它的样子来做动作?
2.两个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3.当小朋友两只手伸出来,两只脚分开就觉地很大,这张标记表示什么意思?叫它什么名字?(大标记)。
4.两只手靠着身体,两脚并拢就决得很小,这张标记又表示什么意思?叫它什么名字?(小标记)。
5.将大小动物放到相应标记处。
6.送小动物回家。
(1)出示贴有大小标记的房子。
t:这是大动物的家(指贴有大标记的房子)这是小动物的家(指贴有小标记的房子)。
t:天黑了,小动物要回家了,我们把大动物送到有大标记的房子里,小动物送到有小标记的房子里。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粘贴的方法。
三、幼儿操作:
送小动物回家。
四、活动评价:
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纸,从操作的结果、粘贴的'技能集体进行评价。
活动反思。
手是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时时刻刻都在接触和使用的。即将升入中班的幼儿处于第一个自立期。自己动手既是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他们自己的需要,这时期的幼儿,总想摆脱成人的照料,但是幼儿对自己的手缺乏真正的了解,,缺少保护手的知识和能力,活动目的是通过主题活动让家园协同培养幼儿的自立精神和自理能力。
活动结束了,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听着孩子们的话语老师知道我们的宝宝长大了,孩子们的小手越来越能干,孩子们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已经放心,他们一定能做一名合格的中班小朋友。
这次活动给孩子们增添了乐趣,也让我在不断地反思中找到了差距,我今后要不懈地努力,向各位老师请教,不断地优化我的教学策略,提高我活动中的驾驭能力。
活动目标:
1、为自己拥有一双灵巧、独特的手而自豪。
2、体验大拇指的作用。
活动准备:
纸,印泥,橡皮膏或胶带纸,手帕,黄豆,大头针。
活动过程:
一、小手真神奇。
1、动一动我们的小手,看看什么地方最灵活,能干什么。
2、我们的手心和手背有什么不一样?
3、每个人的手掌纹一样吗?请幼儿先比一比自己的左右手,然后把自己左手的掌纹印下来和别的小朋友比一比,了解每个人的掌纹都是不一样的。
二、大拇指有多重要。
1、请幼儿用橡皮膏或胶带纸把一只手的大拇指固定在手心里。
2、幼儿做小实验,体验大拇指的作用。如:捡黄豆,捡大头针,扣纽扣或拉拉链,把一块手帕折叠起来。
3、动物的”手“和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
4、动物的”手“没有像我们这样灵活的大拇指,我们能很方便、很灵巧地拿任何细小的东西,而动物不行。
建议。
1、这一活动从感受并发现手的灵巧和独特切入,进而感受大拇指的独特作用。
2、大拇指只有两节,却占所有手部功能的一半以上,它长在其他四指的另一侧,有合掌功能,可以和另四指形成拮抗作用。举凡抓、握、捏、夹等动作,大拇指都起着主要作用。没有大拇指,拿笔、拿筷子、穿衣、开锁以及穿针引线都会发生困难。猩猩、猴子等灵长类动物的手指都长在同一侧,只能做抓、握等简单动作,不能完成精细动作。因此,大拇指特殊结构的形成在人类进化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没有大拇指的特殊功能,人的手部动作将和灵长类动物一样没有区别。
活动反思:
在此次活动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真正站在幼儿的立场上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丰富有趣的游戏化情景,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相关的`经验,得到情感的满足。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随着幼儿的活动和表现不断发生变化。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是幼儿主动活动的支持者和指导者;当幼儿因为动手操作材料出现错误和失败时,教师是积极的鼓励者;当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扮演的是平等的参与者;当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时,教师更是一旁的喝彩者。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真正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教师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知识,获得新的体验。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将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使幼儿学到感兴趣知识的同时,在语言运用、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也得到了深度的挖掘。但此次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分组操作活动时,个别幼儿因不能很好的理解遵守教师提出的操作规则(大拇指不能参与活动)而出现错误结论。教师应让幼儿单手操作,左、右手轮流感受,这样就相对地降低了难度,更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有利于幼儿获得正确的体验。
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准备: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过程: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2小组活动。
一、教学目标:
1、能感知物体的高矮,通过目测比较高矮,并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2、能对3个物体进行高矮的排序,并会用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行语言表达。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感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通过目测比较高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并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三、教学难点:学习高矮排序,会用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行语言表达。
四、教学过程:
1、自我介绍。
2、引导孩子了解正确的比较方法。
(1)师:这个学期,我发现好多小朋友都长高了。请两个小朋友到前面,矮的小朋友站在椅子上大家看一看、比一比,他们俩谁高,谁矮?(孩子们反馈:没法比、不公平)怎样比才公平呢?(都站在地上比,甲高、乙矮)。
师:比较高矮时,俩人必须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
(2)师:你们确定甲高了吗?再请一个比高的孩子更高的小朋友丙到前面。
现在如果让甲和丙比一比,你们还认为甲高吗?(甲矮,丙高)。
师:为什么你们一会儿说甲高,一会儿说甲矮呢?
师:原来,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的时候,不但要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我们还要看他和谁比。不能单独说甲高,或是甲矮,要说甲比乙高,甲比丙矮。(让小朋友重复)。
3、巩固练习。
(3)拓展练习:比较长短。
a.图片:黄铅笔vs红铅笔、蛇vs鳄鱼。
b.猜一猜:两条绳子(一条直的,一条打结的)。
c.两条绳子(分别缠绕在相同的圆柱体上,一条绕两圈、一条绕三圈)。
4、总结、评价。
小朋友们今天非常棒,学会了比高矮,比长短,还能说清楚、说明白。
1.启发幼儿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和少。
2.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向右地摆放物体。
3.引导幼儿养成边操作边大声地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贴绒娃娃5个,皮球3个,标记图。
2.学具相同动物卡片若干套,标记图,相同圆片,相同方片,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图形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看,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啦?
二.集体活动。
1.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向右的摆放物体。
教师出示标记图:有许多娃娃要做游戏,请小朋友帮他们排好队。第一个娃娃排在哪里?
2.学习--对应地并排放物体。(难点)。
娃娃想玩皮球了,请你们给一个娃娃发一个。皮球,皮球放哪里呢?皮球放在红线的下面,一个皮球和一个娃娃要对整齐。
3.学习对应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
他是怎样给娃娃发皮球的?(一个娃娃一个皮球)娃娃和皮球哪个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小组活动。
1.第一组,喂小动物。
先把盘子里的小动物排在红线上,再喂每只小动物一份点心,再说说动物和点心哪个多,哪个少。
2.第二组,圆片和方片哪个多。
先把圆片片排好队,再给每上个圆片片送一个方片片做朋友,送完以后,说说因片片多还是方片片多。
3.第三组,送片片回家。
先看看片片的家里是什么标记,再送片片回家。
四.活动评价。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53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