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让我们一起品味其中的文采和智慧。
甘甘清泉,我要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要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要拾一束最灿烂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最重要的——你我一起走过的日子。
还曾记否?刚上初中时,我是那般沉寂、恐惧、焦虑。于是老师将你,与我性格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你调到了我的座位旁,从此,我们便开始了同桌旅程。
刚开始与你接触,我对你是极其反感的,因为你一天到晚都在笑,不管坏事好事大事小事,你总能一笑而过。而且你还时常在我耳边念叨:要开心,要笑,要天天笑。而我,便觉得天天都在笑的人不是傻瓜就是疯子。
然而就是你这样的傻瓜感染了我,改变了我。在课间,你总用幽默风趣的语调、笑话,让我一改往日的“苦瓜脸”捧着肚子脸上笑开了花;在课堂上,你积极思考、发言使我的脑子不再变成一部“生锈的机器”,而是随着老师的问题在不停地运转;在生活上,你教会了我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顿,就在这一天天中,你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生活。
你的身边总会有很多朋友,可你却说最喜欢和我在一起。所以,我们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姐妹。
中午放学,我和你一起笑着冲着跑向食堂,只为能快点享受美食;活动课上,你我一起齐心协力,默契地完成老师的要求;体育课上,我们又一起互相鼓励,共同挺过魔鬼训练;还有每到考试,我们便共同努力,一起复习,因为我们曾约定要考上最好的高中。
但是却等不到这一天了,你由于家庭的种种原因,转向了别的学校。送别那天,我没有如约而至,因为我怕我会扯住你不让你走,还会哭得稀里哗啦的。
你到底还是走了,而且走了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对你的思念丝毫不减,以及我们那一起走过的最快乐的日子。
感谢你,这两年来,有你,足矣。我想,那一段你我走过的日子将会被我深埋在心里。
观窗棂外的小院,落叶般的静。素手执笔,勾勒你曾笑过的明媚,抹去我曾孤独的阴晦,风过无痕,徒留了满地红心草。当窗外的斑斓渐渐黯淡,我还在望着那窗,期待着什么。
曾走过,繁花似景,彩蝶翩飞,燕子新巢,湖水如碧处暖,杨柳岸,飞絮悠然。惊蛰刚过,我们携手踏青,立于石桥,游于桃园,共赏逃之夭夭,灼灼其华,纯真烂漫如斯。青石台阶微风倾斜,那是我们曾休憩过的地方;藤绕秋千,阳光透过叶缝,落了一地金黄,散发着童年甜甜的香味,那是我们曾吟风弄月的地方;曲折栏杆,阳光洒满,有银铃般的笑,还有来自于春的暖阳,那是我们曾谈天说地的地方。
仲夏正半,那年荷叶凝碧,莲开十里,似《爱莲说》里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亭台轩榭,池上蜻蜓点水,微波荡漾;树上夏蝉声声,盖不住欢声笑语。一朵莲花,一只小鱼,甚至一个光滑的石头,都足以撩起心中的喜悦。曾偷了谁家莲蕊,却不舍得剥下莲实,你说不愿破坏它的坚硬美丽,便放在果盘间等待它的翠绿逝去,后来竟遗忘于阳台上,消失在了季节的转角。
秋雨淅沥梧桐叶落,乍暖还寒,流霜落寞于枯草根茎之上,北雁南飞。在菊黄的秋里,我独在水井旁搓洗着衣衫,水早已变得冰凉。看一阵风拂过,叶儿飘飞,愁绪连绵。是你,从阳光沐浴中走来,以年长为由,为我洗了棉衣,默默注视着你忙碌的身影,眼眸渐渐湿润,嘴角却勾起了一抹温暖的弧度。你的身影是这流水繁秋里的惊鸿一瞥,难以忘怀。
雨声碎,黄花消瘦,我以红笺书锦瑟年华,秋亦变得有了温情。
曾记否,那是个六角飞花的纯白色季节,檀香雪深,月华散了一地,如碎银融了这皑皑白雪,清辉下绽放了朵朵烟花,万家灯火通明。不眠之夜,我们在守岁中共听阳春白雪,畅谈未来愿景。睡意朦胧中,一年将去,我们在新年里欢唱,一同许下鸿鹄之志,随着孔明灯,飘向婵娟。
一年又一年,那些季节在回忆里不曾褪色。抚今追昔,我又忆起那些有你的曾经,空留我一人踯躇怅然。
烟雨几度,临摹一遍又一遍有你的曾经。
断壁残垣,轻抚一处又一处有你的过往。
清风细雨,描绘一幅又一幅有你的画卷。
沙啦啦……沙啦啦……时间的沙子一点点飞扬,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流去永远都收不回,而时间却使父亲那高大的身躯日渐沉重,却令父亲那自信的脸庞日渐苍老,却使父亲那坚实的手掌洒满水泡,父亲的身上有我。
我从小就在叫这个名称:父亲、父亲……至今我都不明白:父亲手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泡和伤疤?父亲的步伐为什么日渐沉重?如今,我想问大家你的父亲在你的身上注入多少的心血,为你操过多少心,而父亲的生日你是否记得?是呀,至今我也回答不了,而我每次问父亲,您的生日是什么时侯,您总是一笑而过。
人们常说母亲如血,父亲如山。我们一点点长大,父亲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而我却还在认为理所当然,不,不是,父亲养育了我们,给我们想要的一切。我记得有一本书就在说:父亲总想给儿女做到他力所能及的一切!“血浓于水,根叶相连”有亲情会被时间冲刷,誓言也可能会被时间遗忘,但亲情永存于人间,平凡的父亲说着平凡的话,做着平凡的事,但心中却有不平凡的爱!父亲用他高大的身躯撑着天,撑起这个家!父亲是很伟大的称呼!
还记得儿时,父亲拉着我细小的手,带我一起去公园散步,父亲被我拉着去到处看花,只见父亲他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一步一步走着,一挥手时间过去了父亲和我很少有时间去看花了。儿时我是星星,他是月亮,从小我就喜欢拉着他为我说故事,让他伴在我的身边带我睡入梦乡,而过了十年我从来没有让父亲为我说故事了,因为我已经长大了,父亲也日渐苍老了。时间过得可真快,一步一步就长大了,一步步就变成“小大人”了。我和父亲迈着步伐走向明天。
在小时候父亲总会为我遮风挡雨,如今我想变成一把雨伞,遮住外面的风雨;变成一阵清风,吹干父亲额头上的汗珠;化作一腔祝福,愿您幸福安康……父亲,我们仍然在一起。
茫茫的大漠边,一位身着汉服的人站在漫天飞扬的黄沙之中,凝望着遥远的南方。他明白此刻陪伴他的只有寂寞。他后悔他竟然听从了王振的话,但他也明白一切都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他更明白自己的明朝皇帝的位置也将不保了。
一匹快马向朱祁镇飞驰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消息: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已经登上皇位了。从自己被俘的那一天起,他就明白这一天早晚都会来临。
正统十四年瓦剌进攻明朝,朱祁镇听信了王振的谗言亲率大军抵抗瓦剌的进攻,却不料中了也先的诡计,深入敌人内部。于是便后退,当到了土木堡时与敌人相交最终大败,自己便被囚禁在了这荒凉之地。在这里,朱祁镇远离了京城的繁华与热闹,远离了君临天下的豪气,也远离了自己幼小的孩子和年迈的母亲;而陪伴他的只有漫天的黄沙、无尽的沙漠还有无尽的寂寞。
明朝的书信来了一封又一封,而让他无奈的是这些书信中竟没有提到自己。他明白,新帝登基意味着自己对瓦剌人来说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也意味着自己对明朝的大臣们来说可有可无,更意味着自己已成了自己的亲弟弟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处之而后快。想到这些,恐惧与寂寞涌上了心头,他不想在这里孤独终老。
“明朝的使臣来了!明朝的使臣来了!”当朱祁镇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心不禁激动了起来。历尽千辛万苦自己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北京。然而他发现一切都已经变了,连人们看他的目光都让他心生寒意。宴席过后自己被关到了南宫,他知道自己虽为太上皇但却是名存实归。
自己的弟弟为了保住皇位甚至命人砍掉了南宫的树木以防他人与自己串通,威胁到皇位。在这里他又一次品尝到了人心的无情、权力的争斗和无尽的冷漠。
数年后,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重登皇位。在那段与寂寞相伴的日子里让他明白了许多,知道了许多也让他成熟了许多。
在宁静的夜里别让回忆爬满你的肩头,你是属于当下,不是过去。人生,是一场越演越长的远足,世界那么大,远行时,搁下记忆中的流年,携上记忆,出发。
伴生的勿忘我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一心一意地诉说着一段段分离别散。踌躇与彷徨沾满了青春的气息,行在分岔路上,一不经意,时光偷走了年轻的你我,却又忘了带走眼泪,没教会我怎样遗忘。
万物的生长总有它的繁盛荣衰,一段时光经历了轰轰烈烈之后,也总有一天,会变得索然无味。阳光依旧灿烂,灿烂得没有一丝波澜,甚至不知道我曾来过,你也走开了。
但愿在我翻起回忆的日子里,你、你们都会过得比我好。也许该是说“好久不见,”亦或者“好久,好久不见,”盼相见又怕相见的我们,终究会错过所有擦肩而过的机会,然后融入到芸芸的人潮中去,相忘于江湖。相忘于江湖?嗯!相忘于江湖。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大气啊?我们不懂,亦或者是不忍心去懂。对于太年轻的我们,总是有那么多的遗憾,久而久之,遗憾会越来越多,甚至充斥了整个心灵。久而久之,我们也会渐渐长大乃至老去。倒不如,一回头,一转身,忘了。
生活,很长,总会遇到许多形形色色的人,但却没有谁能陪你到最后,毕竟生活给了我们各自不同的道路,总是一段路有一段路的陪伴。如此,也是好的,心中还是相信单纯的。觉得身边有个依靠,总是心安的,不论曾经你是谁,我又是谁。
但也还是再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陪我走过,也谢谢你们,让我陪你们走过。
总有那么一些人悄然走过,总有那么一些回忆悄然黯淡,也总有那么一种情怀,悄然悸动了每个灵魂,但只在那一刹那,了无音讯。
朋友,此时此刻我们正在为各自的学业奔波劳顿,回忆是一种负债,我们那么不堪,回首那么不堪,不如给生命留下一点空白,去安抚那颗躁动的心。
青葱岁月,我们曾走过。仅此而已。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必须都会有一些“过路客”,有的让人难以忘怀,但有的让人痛恨。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位“过路客”是——李老师。
暑假时,在家闲着没事干,姨奶奶家正在做活动——全友家居重装开业,于是就去帮忙。成都全友总公司那边来了几个指导发传单的老师。
几个老师纷纷从成都赶来,其中就数李老师和我关系最好了(他还略带幽默感)。
李老师第一次见我的时候,我非常爱笑,笑中略带‘憨’。从此,他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小憨豆’李老师还给表哥起了个外号叫‘小肚兜’(可能表哥姓杜的原因吧)表哥和我都很生气,于是给他也起了个外号叫‘小李子’。每次我们看他回公司的时候都会喊上一句:“呀!‘小李子’回来了!”他听了以后不但没生气反而很高兴我们这样叫他,从那时以后他的外号已经传开了。
记得有一天,来一个新应聘发传单的,经过面试以被录用,而且分到了哥哥那组中。哥哥看到来了新人,而且是个女生,所以哥哥对她很照顾。这时‘小李子’开始散播谣言了:说那女生和哥哥是男女朋友关系。哥哥没有在意,那个女生刚来没有工作服,‘小李子’找了一件扔给我说:“给你‘嫂子’送去。”当时我听了以后愣在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是那新来的女生。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的功夫已经到了八月18号了,活动做完了,‘小李子’该也该走了,那天我和几个人一起去送他,在火车站边吃过饭,含着泪把‘小李子’送上火车。他看着我们纷纷留下了眼泪,自己也忍俊不禁的留下了眼泪。
他走后给我们打电话说:“这是他待得最长时间的一个市场了,说实话当时他真不想走.”听到这里我们都开始放声大哭了。
他听到我们的哭声便安慰我们说:每一次的离别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聚。我相信,我们虽然不在一个地方,但我们的心永远系在一起。
在纷扰的尘世间,许多人穷极一生,只为追求奢侈的物质生活,他们被欲望遮蔽了双眼,他们在痛苦中挣扎,他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殊不知,浮生若梦,一切繁华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最后的归宿还是一抷黄土压身。
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此芳名万古长存。还是如海子所说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砍柴周游世界,做这尘世间一颗不起眼的微尘,在滚滚红尘中飘逝。这是多少布衣将相,文人墨客艰难的抉择。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无数次出现在我的梦魇里,那是一个没有喧嚣,没有攀比,没有尔虞我诈,桃花柳绿,鸟语花香的出尘之地,那里的人与世隔绝,不知道外面奢侈繁华的生活。他们一起劳作,集体生活,住着破旧茅草房,吃着粗茶淡饭却享受着那份和谐的美好。天空拂晓,小孩子拿着沉重的木棒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帮妈妈拍打衣服,水花四溅,一片欢声笑语。烈日当空,炊烟袅袅,一家人坐在田埂上吃着午饭。暮色昏沉,小孩拿着妈妈刚做的桂花糕走家串户。无数次梦醒时分都想再闭上双眼寻找那份真实的存在感,却发现自己像渔夫一样怎么也找不到路口,划着扁舟在白茫茫的江面上寻迹,于是潸然泪下。
夜阑人静,翻开泛黄的史书,羡慕古人的洒脱,面对奢华的物质生活,范蠡选择了与西施泛舟而下,只为与至爱的女人长相厮守;面对奢华的物质生活,陶渊明选择了弃官归乡,只为追逐内心想要的光明;面对奢华的物质生活,王昭君选择了了远嫁匈奴,只为黎民百姓能安居乐业。
夜不能寐,像瘾君子吸食一样,回想桃花源里种种生活,可是还是那么遥远,不真实。现实像把利刀刺入我的心口,狂笑道:“别做梦了。”是的,一夜黄粱美梦过后,还是得沿着时间的轨道继续前行,可是心中那份淡然、真淳是永不可磨灭的。
韶光易逝,再华丽的过往也抵不过时间的流淌,于是繁华中守住真淳,伫立窗前捧一杯温茶香茗。云卷云舒,黄叶满地,人生就这一世,何不放下执念,尝试着走过繁华,洗净铅华。人生就这一世了,不慕世间名利,不求留名青史,只愿退隐山林与青山绿水为伴,此生足矣。
我心中的世界有着许多的幻想、许多的追求。曾经有人这样问过我:你心中的世界是什么?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回答。我心中的世界是一片安宁、几多快乐、些许喜悦与憧憬。
我心中的世界是一个人走在海边柔软的沙滩上,迎着阳光,捡着落潮时留下的闪光贝壳。看着那澎彭湃湃的海浪涌向海岸,沐浴着朦朦胧胧的海雾,跑着、笑着……我和大海打成一片。大海成了我的玩伴,和我自由地嬉戏着。
我光着脚丫,轻轻地踩在沙滩上,任海水浸着我的脚丫,任凭那海风吹乱我的长发,那轻柔的海雾亲吻着我的面颊,那样温柔,那样柔润,那样细腻。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呼吸着带有咸味的空气,看着那大海潮起又潮落,欣赏着大海的神秘,数着我走过的脚印,那么自在,那么快乐,霎那间,我变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我心中的世界是一个人走在森林中的小路上,一个人静静地走、静静地走……什么都不想,沉浸在宁静的森林中,脚下踩着枯黄的落叶,嗅着泥土的清香,看着高大而又茂密的大树,就像在梦幻的世界里,那么的美、那么的美……野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像无数仙女喷洒香水一般,多么清纯,多么迷人。
深深地吸一口气,顿时觉得心旷神怡起来,心情格外舒畅。我走在这片森林中,偶尔会听到一些不知名字的小鸟的鸣啭。我知道,这是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悠悠扬扬,不绝于耳。那优美的旋律,不知来自何方,也不知要飘向何方。
我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看着低飞的秋燕,任凭我思绪万千。多么想让细雨为我幻化出一个美丽的世界,为我编织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梦想。让我去拼搏、去追求,让我懂得彩虹总在风雨后。
这就是我心中的世界,一片安宁,几多快乐,些许喜悦与憧憬。
年初的各种酒席上,孩子总能成为焦点。自然,那些外向开朗些的孩子总归是讨喜些的——过年嘛,大家都喜欢热热闹闹的也正常。我也一直认为小孩子应当外向活泼些,于是无形中形成了对内向者的偏见。
内向和外向有优劣之分吗?外向的人又是站在哪个优势上要看不起内向的人?我不明白,但却又站在了这样的偏见之上,理所当然的认为外向好,苦口婆心地劝内向的人们改变自己“不好”的性格。
这样的偏见究竟是从何而来的?或许是在这个社会中,开朗外向的人总是占主导地位,他们热情,外放,我们能较容易的了解他们。但内向的人便不一样了。于是我认为,这种偏见是源于不了解。
人们往往把社会交际当做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有独特的魅力;如果说内向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能领会独处的快乐也是一种灵魂的缺陷。
外向的人从社交中汲取力量,而内向的人从自身。一个放而不肆,一个收而不敛。这样看来,这个社会对内向者的偏见,实在是一种误解。
酒桌上,那些安安静静的孩子,并非性格不好,而恰恰相反,他们也在发散不一样的光彩。虽然不为人所知,但那是心灵的火花。
这个世界上的偏见太多了,明知它们不合理,但我们却一直放任它们存在着,像一双无形的双手,扼住了被误解者的心弦。至少,了解事情的真相后,我从这样的偏见前走过。
“内向的性格,也是一种礼物。”
我很庆幸,我从偏见前走过,没有回头。我希望这个世界,也能从偏见前走过。——但我自己有没有掉进许多偏见而不自知呢?这个世界如果从所有偏见前走过,这会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啊?我无法想象,但却莫名有一种惆怅。
但,就算是围城一般没有尽头,我从偏见前走过,至少也迈出一步,走出一座城——向外走,总比待在原地感慨“不可能”要愉悦得多。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从高高的教学楼四楼俯瞰,景色依旧,我年少的心却涌起一份沧桑之感。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日子逝去如飞,九上转眼也将过去。
初入九年级的我,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是一如既往洒脱率性的我。每日,我行我素……义正辞严地找个借口看看童话、折折纸船;走路时,四顾无人,挂一对耳机低声哼唱。
直到有一天,老师忧虑的目光触痛了我敏感的神经。家中日益沉闷的气氛,如锥子般扎着我,那一句又一句“看看别人”,终于使我由量变到质变。几滴泪从眼眶中旋转着落下。于是,试着将自己装扮成“别人家的孩子”的样子,将自己埋在足有一人高的练习堆里,将重重叠叠美丽的梦藏在心的角落。
我把自己封闭起来,连偶尔的散步都不曾有。坐在桌前的我有时从窗口望出去,远处的一抹瘦山瘦水,似乎总在沉睡。霜浓雾重的夜晚,带着一身的疲倦走出教学楼,慢慢踏上归家的路。回首望去,矗立在阴影中的“格致楼”,一改白日的躁动,沉静如水。
日子就这样从我凝思的双眸中悄然滑过,微凉的秋意使我不由得打了个哆嗦,怀念起万物生长、温暖和煦的春来。雪莱曾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去秋来,秋天过后是冬天,冬天过后又是春天。刹那间,恍然大悟——我何苦作茧自缚,将忧愁和焦虑束住自己!
直到现在,我才感觉自己真正长大了,心也释然了。泪似乎蓄积已久,终于一发不可收拾地涌了出来。不知道为何落泪,我悄悄支起打开的课本,藏起自己含泪带笑的脸。
九年级,和“初心”一起走过!
你是否也在你将要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怀念?那时的你发现不舍和难过纷纷涌上了心头,可是你却不能阻止分离这件事的到来。离别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所以我们只能学会接受。
初三这一学年期间,从开始的期盼,慢慢地演变成如今的不舍。我回想起刚进初三的自己,充满着对初三的期待,也盼望着中考的时刻能快点来临,这样我就能放一个长时间的暑假。当时的我,很憧憬高中的生活,很期待在高中能遇见有趣的人和事。
初三的上个学期是很轻松的,当然这只是跟初三下学期相比,没有过多的课程,没有艰难的任务,没有紧张的时间,更没有那么多需要复习的功课。中考倒计时,看着黑板上一天天减小的数字,同学们都非常紧张的在复习,希望能在最后的时间里能有所收获。下课时间同学都没有放松警惕,课间也没有往常那样的嬉笑打闹声,同学们依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继续复习自己需要复习的功课。我们都有着同样的一个目标,那就是能在中考时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让自己的初中三年不会留有那么多的遗憾。
也许是中考时间越来越临近,我心中莫名的有些伤感,慢慢的思绪就不在书本上,耳饰想起了,中考完后我们各回各家,也许再见面的时候就要等到好些年后,又或者与有些同学不会再见面。在这所学校里的花花草草见证我们在一起的记忆,可能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慢慢地冲淡。再回这所时,这里的花不会是留有关于我回忆的花,这里的草也不会是曾经我们一起看过的草。初中三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走过了,不舍得这里的同学,这里的老师,这里的所有。初三过得真的很快,感觉就是一眨眼的时间,看着黑板上“距离中考仅有15天”的字样,我确定自己要在走出校门之前把这里的所有地方都走一遍,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闹海里。
突然上课铃声的响起,将我的思绪拉回了这间教室,我再次会到紧张的复习生活。初三的日子,有很多的心酸,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一点一点的挤时间出来复习功课。顶着自己、父母和老师的压力,走过了初三的这一学年。虽然会很辛苦,但是也留给自己很多美好又难忘的回忆。
做为一个人,走路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每个人呱呱坠地后,都要学习走路,我也不例外。当我学会走路时,一步、又一步便宣告着微小的成长。时常翻开幼时的相册,看着那个幼稚的小孩子,一手扶着墙,一脸倔强地神情,踉踉跄跄地走着,心中就会升起一丝暖意。
小学时,上学时间晚,去学校自然不用心急,于是我便悠哉悠哉地吃完早餐,再一边欣赏景色,一边漫步到学校,路途上的一草一木,我都一清二楚。由于小学时成绩优异,没有太多的作业,也没有什么烦恼,一路走来十分顺利,于是渴望自己能快快长大。在那时的角度看来,以为长大就意味着无拘无束,没有烦恼,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逐渐学会心思稠密,总是在夕阳欲颓之时,慢慢地踱上木式复古阳台,点上一橘黄的烛台,泡上一杯上好的碧螺春,静静地读着纪伯伦的诗: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人们不能到达黎明。
直到上了初中以后,我才体会到诗中“黑夜”的含义,中学学习紧张,每天早晨五点多钟,闹钟会准时将我从美梦中惊醒。我便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起来,急匆匆地吃早餐,吃罢早餐,来不及让这些饭充分消化,抓起书包便冲出了家门,永远做不完的作业,熬不完的夜,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越来越重的学习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我感到“黑夜”真的降临了。每天固定的时间起床,固定的时间出家门,每天像机器一样的做着作业,没有欢乐,却多了烦恼。我开始厌倦,厌倦这重复枯燥的生活。
一天,在不经意间我打开书橱,在最角落里,我发现了那本书。由于早已不去看,书上积了一些灰尘,轻轻翻开书页,发现那句让我用红笔标注的话:除了通过黑夜的路,人们不能到达黎明。是吗?我轻轻苦笑: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再去好好读书!
我知道我必须安于这种平凡而繁琐的生活,耐得住寂寞,继续跋涉,虽然这条路不会很平坦,但我一定以我的信心坚持走下去!我知道黑暗之后就是黎明,走过黑暗才能到达黎明!
在生活中,我可能走过了数不胜数的脚步,在幻想中,我没有走过一步,因为有翅膀,就能飞翔,在学习中,走过一步是何等艰难,痛苦。然而友谊,就犹如樱花般美颜盛世。当然,这将时刻不敢松懈,樱花不到一分钟就会落下,我将怎样才能与你相遇。走过不代表看过,思考过。走过终会结束。
我们的第一印象,建立在彼此尴尬的场面,窗外的鸟儿吱吱的叫,像是为我们打劲,可能是听鸟儿的声音过于烦了,我们互相纠结识了。
友谊不像是黑板上的粉笔字,一擦就掉,做过一些疯狂的小事,发生在下午,窗外阳光明媚,我们去了一片荒地,那里有两户人家,平房,一家人的窗前有一棵樱桃树,我们就先走了一步,因为翻过栅栏想去看另一个世界,她穿着白色短裤是第一次来我家,我们就毫不犹豫的出了门。
栅栏后面是一片两米高遍地都是杂草,空中弥漫出刺鼻的气味,这个地方如此荒芜,我们就前往了樱桃树那边。
那树不高,是自己家种的,就在木板后面,因为我对摘樱桃没有信心,怕人家被看到,就她去了,我负责打掩护,那棵树很扎手,木板很不稳,我扶着她,他艰难地把樱桃摘了下来,树的尖利让她受伤了,但为了吃到樱桃,牺牲了她,成功之后,我们就像欢脱的兔子,跑出了这个地方。
因为这件小事,所以喜欢,记得走过去,翻过栅栏,虽然看到一片荒芜,但是当我看到杂草中的花在开放,走过,这便是最美的一朵花。樱花如果再次开放,不知何时能与你相遇,这是友谊中走过过最美的花路,那种花的芬芳,一直回荡在心间。
悠悠林间夜雨声,手捧一壶散发着幽芳而苦香的美茶,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我的眼前浮现出满腹气节的文老师,满襟旷达的苏老师和心怀佳友的王老师在别史窗外向我招手的情景。
多事的南宋之秋,历史的长河上匆匆出现了书香与斗志,文弱与刚直相交融文天祥老师,他是银河中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向四周发散的光芒中透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耀眼气节。人生短暂,从只不过是场昙花一现,过眼烟云,但文天祥老师用满腔热血来扶植了他这朵奇葩无悔的绽放。在与文老师走过的日子里,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人生自然短暂,但要用无悔的青春为祖国做出贡献,文老师用一生为我灌输了“助祖国腾飞”的爱国情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声从苏轼老师的琴声中弹奏出来,他对远在天边的弟弟饱含思念。牵挂之情,也对天下所有中秋之夜不能团圆的人们发出祝愿的呐喊。苏老师的一生坎坷曲折,虽有千里马之能,但总是郁郁不得志,但旷达的苏老师从来没有灰心丧气。“大江东去浪淘尽”更是深深震撼了我浮躁的心,让我在喧闹、苦难的凡间考验中满腹自信、淡然和旷达的悠香,让我也向天下人发出“但愿人自信,万里送坚定”呼唤。和苏老师在一起走过的日子里,我学到了不气馁,充满自信,胸襟乐观的高尚品质,我相信苏老师永远会为我成长增加坚定不移的力量。
打开心房,让老师走进来,我与老师共品这香醇的美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老师最后的祝福。
和老师走过的日子,我怀念!……。
时间的长河里,任何人都只能算作其中小小的沧海一粟,我们在时光的洪流里生,又终究会被时光的洪流吞没。可时间不会遗忘了谁,每天,都会陪着我们一同走过。
与时间一起走过的日子里,我由一个小小的细胞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学了知识,理解了一些人情事故。我每天牵着时间的手,一步步在生命之滩上踩下我成长的足迹。时间把我小心翼翼的样子记了下来,我与时间一起走过的每一个日子都将永远是唯一的,别人不会有,我也无法重新获得。窗外的太阳揉着眼,懒懒地从地平线上升起,并不刺眼,却是如此打动人心。
时间,那是你对我的关怀,你教我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我将永远怀念这段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您使现在的我收获了宝贵的'友谊。把一个擦肩而过却毫不认识的人变成了我的同学,又使我们一起听讲,一起讨论不大懂的难题,一起并肩回家,一起喝奶茶一起说闲话。在时间的陪伴下,我们享受着形影不离的快乐,把那叫做“我们的生活”。
时间,那是你给予我们的礼物,你把两个本不相干的女孩联系到一起,我将永远珍惜这段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我没有切身经历,但我看到了身边的老师和家长们。中年壮年的时期,他们都正在工作岗位上奋斗着。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他们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太阳正在升向天幕中间,发出最亮最浓的光。只是,亮过后,又只有西沉下去。
时间,那是你给人们做的游戏么?你让人们忙碌着,我也许会对你而感觉到万分的费解。
时间,那是你对人们一生的评价吗?你令人们有不同的晚年,我也许再大些才能理解你。
云南湿润的空气早已习以为常,可那天的空气似乎格外的潮湿。
淅沥的雨滴不知从何时已开始落下,迷蒙的雨幕模糊了我的视野,我打起伞,在田间渐泥泞阡陌间跳跃穿梭着。
不久,我忽地看见了一栋破旧的茅草屋,“外大雨,里小雨”大概就是对其最好的形容。我缓缓撑伞在其周围踱步,茅草屋不大,一方教室左右,黯淡的砖红色土墙上铺着几块干枯的茅草屋顶,我从窗外探入视线,不由得为我所见惊了:许多身着有些褪色的涤蓝布衣服的学生静坐着,讲桌上的教师亦如此。
我仔细一看,长短不一的桌椅下垫着几块黑砖,破旧的老木桌椅在昆明湿润天气下倒生有点点大小不一的霉斑。那时,一段记忆在我脑海中忽地浮现,一位年长的师者在台上大声讲着物理问题,却因滂沱的大雨声,而不得不大声复述多次,最终,雨声随着雷鸣而越发的震耳,师者缓缓地在黑板上写下四字“靜坐聽雨”霎时,那茅草屋内的一切讨论声便湮没在“哒哒”的雨声中,世间仿佛只余这最纯粹的自然之音,如琴瑟,如琵琶,却最像那战火中飘扬不绝的青春之音。
我的眼前忽然模糊了。大抵是雨水吧,我想。任其流下,但一丝苦涩随之在嘴角漾开,是泪,是对1935年那3500华里,后为世人所称的教育史上的长征;是为那从北平到昆明自始至终从未变却的热忱爱国救亡之心;是为那一声声“跑警报”声中,摇晃的鸽笼,锅炉房滚烫的热水与正在冒着热气的冰糖莲子;是为那每日第一抹晨曦到来时竭力的呐喊“刚毅坚卓”;更是为了那破旧茅草屋中,朗朗书声,雨点滴落声中那一个个平凡,热血而青春的故事。
我一次次从那茅草屋前走过,一次次端详着那句“靜坐聽雨”,一次次聆听着那点点雨声。
过去,现在,未来。忘不掉,抓不住,不愿发生。不久的离别,忘不掉的曾经。
——题记。
初三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一路上,我们的哭哭笑笑,在眼前。我们的吵吵闹闹,在耳边。曾经的他们不见了,现在的我们要散了。不知将来能否遇见,或天各一边。我能清晰地感觉到我们以前发生的一切,却如流沙一般,抓不着,越是去想,它就流得越快。看见眼前的二十一个人,仿佛泡影。它们在我的人生中不可或缺,他们的印迹我永远也不会忘,也不敢忘。怕忘了,就再也想不起,再也见不着。
我们是一个班,是一个整体,我们是这个班的一份子,一个零件,缺一不可。而不久,这个班将不复存在,我们将到另一个班,作为另一个零件。我很喜欢他们,不管他们是否一样!他们将我的人生变得多彩——至少,我们曾一起走过,在彼此的人生路上留下了脚印,就算只是一个过客又如何?我的心中充满了他们的笑,他们的泪。
只要和他们在一起,我就是快乐的!拥有他们,我就拥有了世界!我的世界很小,但只要装得下这二十一个人就够了。
门上的铁锁锈了,锈得那样厉害。小时候有次贪玩,来来回回地开锁、关锁,突然“咔哒”一声,任凭我怎样用力也转不动钥匙。我举着锁,哭着跑向奶奶,可奶奶也打不开,于是把锁连同钥匙一起放进小仓库里,然后牵着我的手,买了一把新锁。原来的锁躺在仓库里,阳光打在上面,反射出微弱的光。
进了屋,靠墙有一张红漆的桌子,上面供着一张财神像。记得原来每到过年,一定会在那张桌子上摆满贡品,爷爷带着全家虔诚地拜一拜,再开始吃年夜饭。桌子早已落满了灰,只有那个财神还笑眯眯地看着这屋子。
墙角有个炉子,用来生火。老家没有暖气,要靠生煤火过冬。白天,搬个板凳往那一坐,看书,发呆,添煤火,就是一天。晚上,要小心地把炉火封好,从外面的煤堆里把煤块运回来,脸上手上常沾着一道灰。我轻轻地摸了摸那个炉子,冷冷的。我多希望它还那样暖和啊。
走出去,走到院子里,院子中间立着一棵桃树。我曾经最爱爬到桃树上,捡两个最红的桃子,跳下来,用水管洗一洗,大口地咬着,吃的很香甜。桃树边上的栅栏,原来是关着羊的。我总喜欢偷偷打开栅栏门,追着一只小黑羊满院子跑,还曾为此磕破了头。可是现在,院子里那么安静,再也不见那个调皮的小女孩了。
我走到门口,回头深深望了一眼这院子,看一片桃树叶飘到了地上。我轻轻地关上门,挂上那把锈了的锁。
我再不会回来了。我对着那把锁呢喃。
上了车,一直扭着头望着那座院子,直到它被四周无尽的水泥墙淹没。我只能看到那院子上,水洗过的一片天空,和明媚的日光。
我突然明白了,那把锁,那棵树,那张桌子,那个火炉,那座小小的院落,它们或许会消失,但那些金子似的回忆,不会随着我的前行而消逝。远方的远方是故乡。故乡在远方,可那一个个美好的小小片段,都藏在心里的角落,永远像星星一般,发着亮亮的光。
日光如万把金剑,从清澈而广阔的天空中落下,落在大金寺的金顶上,反射到寺旁的菩提树和不远处的白塔。树上传说有万片叶,片片是活佛一尊。
我从塔尔寺前走过,看见许多朝圣者。前来朝圣的人们用黝黑粗粝的手摩挲着字迹模糊的转经,沐浴在金光之中,接受洗礼。广大空间中,只一人与佛陀对话。
这是他们心中的圣地。
佛家人心中是有一个圣地的,或是一座山,或是一凹湖,或是一庙寺。他们一生中会来朝圣数次为了心中的信仰。我看着他们的衣着,便大致可以想象他们经历的磨难了。
青海,风沙是极大的。朝圣的路途,大概有一千公里。山路上随时有乱石坠下。朝圣者顶着毫不留情的阳光,三步一跪,向着圣地的方向。三个月来没有犹豫。我看到他们的皮肤是玄黑的,小臂上的木板被沙土侵蚀得破旧不堪。这一切,源自于信仰。
他们的信仰是什么?站在塔尔寺前,我想。
“一心一意地去朝圣,磕头的时候,要把众生的平安幸福放在心里。”
众生,平安,幸福。
前去圣地,从佛心中领一份福给自己。剩下的便全散给天下苍生。
那么,我呢?
我只是从塔尔寺前走过,却看到了天空。
朝圣者用天空般的博大,容纳天下人的幸福。
寺前还有许多正在跪拜的朝圣者,他们身下的跪板已经磨出巨坑。我不敢与他们一起求福,那是对他们的玷污。
见到佛像,双手合十,他们平静的双眼里,是波涛汹涌的祈愿和广阔无垠的天空。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大人们说:“你们青少年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带着朝气走向更美的明天。因为这是我们的花季,所以我们坚信,明天的太阳依旧艳丽。
也许,我们刚刚得到,不曾明白失去的痛苦,也许我们才体验到快乐,所以还不知道应台何去珍惜,可是,如今的我们,已走过十六七个春秋,因为走过,我闪尝到了甘甜与苦涩;因为走过,我们经历了得到与失去;因为走过,我们体会过成功或失败,而这些点滴与它背后承载了我们无数的悲欢,只有我们才会真的懂得,因为我们曾走过。
望着母亲的一绺银丝,我们会想到,曾经我们带着叛逆与冲动横冲直撞的向母亲要回那属于我们的“自由”,而今,我们明白,那家门口单薄的身影,是我终身的依靠。因为走过,我们知道了亲情的可贵。
握着那和自己一般大的手,汲取着对方的温暖,我们曾经用不计后果的言语伤害对方无数次,而今天,我们手牵手,将脚印留在夕阳下那条回家的路上。因为走过,我们明白了友情的难得。
刺眼的白炽灯下,她望着数学习题发呆,“解出来了”,她心里兴奋的叫着,我们是不是也曾为一次小小的成功而高兴的要命呢?是的,因为走过,我们体会到成功之不易。
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每个人都走过了很多,因为走过,我们选定了未来的路,因为走过,我们抛弃了幼稚和任性,因为走过,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念,我们在走过,我们也在收获,我们眺望着天边的一片红霞,期待着明天依旧艳丽的太阳。
人的一生都在行走,路途漫长,手中的书能带给你快乐,指引你前进的方向。
还记得我的第一本启蒙书是妈妈给我买的《一千零一夜》。那时我还不认字,妈妈就给我读。我深深地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了。后来妈妈又给我买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等的故事书,我迷恋上了民间故事、童话等儿童故事。这些故事开启了我的智慧,拓展了我的思想,让我分清了善恶美丑。人在小时还不懂事的时侯,多看些“美与丑”的故事,对孩子正确认识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很有帮助的,在这一点上,我是很感激我的妈妈的,感谢她给我买了那么多的儿童读物,感谢她每天在繁忙之余还坚持给我读那么多的故事。
到了我上小学时,老师教我们读古诗,背古诗,妈妈为此也给我买了《唐诗三百首》等古诗集。我从此又迷恋上了古诗。我深深地被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给吸引了,一首短短的古诗,里面的意境却是那么美丽,立意那么的深刻,从此我再也离不开书了。
书籍也令我开阔了眼界,吸取了教训。
记得刚学历史时,就被那些令人深思的历史事件吸引了,这不但开阔了我的眼界,我还从历史故事中吸取了许多教训。
从《卧薪尝胆》的故事中,我明白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败了之后没有努力,对于某些事我们是要忍辱负重,才能成功。
从《三顾茅庐》的故事中我明白,要诚心求仁,霸业才可成。
我对书的热爱度是只增不减的,因为书中的知识是各不相同的,书中的知识没有尽头,所以书读多了不会乏味,就像那些厚厚的小说,会越读越有趣。
哦!对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读书好,读好书,那些好书能使我们分辩善恶美丑,可以使我们感到快乐,而那些所谓的不好的书,就会侵蚀你的思想,腐蚀人们原有的正确观念。
路有多长,书就伴我多久。
走过那一个拐角,眼前便是青翠欲滴的空蒙山色;走过那一个拐角,脚下便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走过那一个拐角,迎接你的便是柳暗花明的人生境界。
要走过那一个拐角,必须坚韧如司马迁。
在那不堪回首的日子里,他忍辱含垢地活着。世人的指指点点,如戳他的脊梁骨。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思索中,他毅然选择了前者。他强忍痛苦,在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放低自己,低头做人。他记起了“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的故事,立誓走过人生的拐角。他决心用文字诠释生命的尊严,用痛苦熔铸不朽的华章。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不言放弃,终于写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走过生命的拐角,司马迁万世流芳。
要走过那一个拐角,必须淡泊如李太白。
当他吟诵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踌躇满志地走进朝廷时,他本想会有一番天地,让自己去实现治邦安国的抱负。可早已不再励精图治的唐玄宗,想让他做的只是吟风弄月、粉饰太平的随从。他只需吟出“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华词丽句,就可享受“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殊遇。面对现实与理想迥异的人生拐角,他选择了拒绝,因为他讨厌“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于是他告退远游,迈过人生那个拐角,过着“以诗酒自适”的淡泊日子,也成就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人生传奇。
要走过那一个拐角,必须豁达如苏轼。
他在乌台诗案中,无故被诬,先下牢狱,后贬黄州。他不怨天不尤人,躬耕垄亩,怡然自足。在杭州西湖,他留下了美如仙境的苏堤。在黄州赤壁,他高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风雨再大,他长啸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贬谪之地再远,他都安之若素。他深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不为虚名所动,只愿寄余生于江海。迈过了人生的一个个拐角,苏轼成为一代文豪。
易卜生说过:“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走过那一个拐角,也成就了人生的抱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519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