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大班,孩子们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思维和行为能力。幼儿园大班,是孩子们快乐学习的乐园,是他们逐渐展开翅膀飞翔的舞台。在这里,孩子们收获了知识,也结交了真挚的友谊。我们为他们的成长感到自豪。
1、通过操作练习,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主动性。
3、学习7的形成数数,知道6添1是7,认读数字7,并理解7的实际意义。
1、课件:7的数数
2、课件:趣味练习—请拼凑成7,1-67按照线写数字
3、图片小蘑菇、小圆片、小萝卜、小花若干。
一、导入
以招待客人的口吻,引出课题:
教师:今天小兔子要来做客,我们给小兔子准备好吃的萝卜和蘑菇好吗?
二、展开
1、幼儿操作,用对应比较法学习7的形成。
教师以游戏口吻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练习。
(1)请小朋友拔6个萝卜排成一队,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2)再请小朋友采6个蘑菇排成一队,并于萝卜找好朋友,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3)你拔了几个萝卜?萝卜和蘑菇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讨论:怎样把6个萝卜变成7个?
6添1是几?
(4)幼儿复述:6添1是7。
2、课件演示,操作验证。
(1)出示6个苹果,幼儿点数
出示6个桃子与苹果一一对应,幼儿点数。
(2)苹果和桃子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思考:怎样将6个桃子变成7个?6添1是几?
3、利用课件认读数字:7
(1)引导7个桃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7”幼儿认读。
(2)讨论字形:7像什么?(7像镰刀)。
4、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7除了能表示7个桃子、7个萝卜外,还表示7个什么?
激发幼儿想象许多能用数字7表示的物体。
(2)小结:7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7的物体。
5、趣味练习:请拼凑7
在方框里贴上还是数量的贴纸,使总数量是7。
三、结束
讲评:表扬课堂上积极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的幼儿。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练习,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主动性。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8的数数。
2、课件:趣味练习1―8按照线写数字。
3、图片小蘑菇、小圆片、小萝卜、小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招待客人的.口吻,引出课题:
教师:今天小兔子要来做客,我们给小兔子准备好吃的萝卜和蘑菇好吗?
二、展开。
1、幼儿操作,用对应比较法学习7的形成。
教师以游戏口吻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练习。
(1)请小朋友拔7个萝卜排成一队,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2)再请小朋友采7个蘑菇排成一队,并于萝卜找好朋友,
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3)你拔了几个萝卜?萝卜和蘑菇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讨论:怎样把7个萝卜变成8个?7添1是几?
(4)幼儿复述:7添1是8。
2、课件演示,操作验证。
(1)出示7个苹果,幼儿点数。
出示7个桃子与苹果一一对应,幼儿点数。
(2)苹果和桃子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思考:怎样将7个桃子变成8个?7添1是几?
3、利用课件认读数字:8。
(1)引导8个桃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8"幼儿认读。
(2)讨论字形:8像什么?(8像葫芦)。
4、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8除了能表示8个桃子、8个萝卜外,还表示8个什么?
激发幼儿想象许多能用数字7表示的物体。
(2)小结:8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7的物体。
5、趣味练习:请拼凑8。
在方框里贴上还是数量的贴纸,使总数量是7。
三、结束。
讲评:表扬课堂上积极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的幼儿。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学具,让幼儿杆子将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并作记录。
2、通过讨论、分析,理解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如一个不风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
活动准备:
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
出现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天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只)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怎么办呢?(幼儿答……)请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与别人不一样。(第一次尝试)。
教师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操作小鸭到小狗,小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儿回答一种,教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答:共有6种,集体朗读7的分合式。
师:刚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试试你能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尝试)。
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教师请幼儿回答时要注意请有代表性意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顺序分;三是有顺序地分清6种。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幼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的`方法好。
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写7的6种分合式。(第三次尝试)。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1和6,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2和5。
师问:2比1,幼儿答:2比1多1。
师问:5比6,幼儿答:5比6少1。
活动设计背景: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数学活动中较重于记忆和训练,无趣味性,幼儿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在参加“国培”后,学到“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于是决定调整教学思路,以游戏及操作取代以前的记忆和训练,以达到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亲自操作,认识并熟悉6的组成及分解,掌握6的5种分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并熟记6的5种分法活动准备1.6的组成,分解图一幅。
2.带磁铁鸡宝宝卡片若干。
3.树的挂图4幅,可拆卸苹果卡片若干,篮子若干个。
活动过程:
1.老师和小朋友先复习一下之前学过的5.4.3.2数的组成及分解。
如老师问:5可以分成几和几?
小朋友答:5可以分成1和4。
2.学习6的组成及分解:
出示6的组成,分解图一幅.
请小朋友到讲台前把鸡宝宝的卡片粘到画有房子的黑板上。老师记录每一次分出来的结果。再把小朋友分出来的几种方法总结归纳得出5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令幼儿发现把一个数分为两个数,而这两个数合起来又等于这个数。分解出来的数,左边的数进1,右边的数就退1,还可以把分解出来的两个数调换过来,合起来还是得到这个数。
4.巩固练习游戏:摘苹果比赛老师:(出示苹果树的挂图)小朋友你们看,树上的苹果熟了,想不想把它们摘下来呀?我们来进行摘苹果的比赛好不好?(把小朋友分为4个组进行)我们先讲一下比赛规则:小朋友把摘下来的苹果放在两个篮子里,两个篮子里的苹果加起来要等于6,每一组派一个小朋友上去摘,其余的小朋友在下面看,看他把苹果摘下来放得对不对,有多少种方法放这些苹果,要两边加起来都是等于6喔。如果他放错了,其他的小朋友可以上去帮他重新放,注意放的方法不能重复。我们来比一下哪一组的小朋友放的方法最多,放得最快。
通过观察粘贴活动,寻找两个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据特征进行尝试摆放;发展幼儿多纬度的思维能力。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准备。
过程。
(一)观察。
1.出示《水果》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各有几个?
(2)左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
(3)右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梗子)。
(4)两圈相交部分中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且有梗子)。
2.出示《图形组合物》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特征?各有一个?
(2)左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
(3)右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个数是5个)。
(4)两圈相交部分中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且个数是5个)。
(二)区分。
让幼儿思考:依据特征,如把右边的水果或左边的娃娃脸摆放到圈内,该分别放在哪里?
个别幼儿口述位置和理由,如图(1)中的桃子该放在左圈但不在右圈中,因为桃子有叶无梗;图(2)中的圆脸娃娃该放在两圈相交部分,因为她是红色且组成的圆形个数是5个。
(三)粘贴。
幼儿在练习纸上将左(右)边的各图示物一一撕下,分别粘贴在两个圈中的相对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粘贴)。
建议。
(一)本活动设计内容亦可分两次进行。
(二)亦可用实物材料在集合摆放圈中进行分类摆放,见《儿童数形宝盒》说明图29。观察记录与评估。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2.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物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实物纸盒若干、正方形纸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西关大屋,是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大部分西关大屋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老师给大家一个任务,用长长方方的物体拼建西关大屋。在拼建之前,我们先来认识这些长长方方的物体。
2.感知正方形与正方体的不同。
(1)看看桌子上有什么?请找出正方形,说说正方形是怎样的?
(2)桌上还有什么?摸摸纸盒,有什么感觉?
(3)用正方形纸量一量纸盒,并在量过的纸盒面上写上数字1-6.
(4)师:你们发现正方形与正方体之间有什么秘密?
小结:正方体是立体图形,正方形是平面图形。正方体有6个面,正方形只有1个面。
3.探索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不同。
(1)请在长方体纸盒每个面上写上数字1-6,对应比较,说一说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异同。
(2)请分别把正方体和长方体积木的六个面拓印在记录单上,比较说说正方体和长方体印章的异同。
小结: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同点:都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
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点: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长方体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正方体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4.游戏,巩固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
(1)寻找课室里一个长方体或是正方体。提问幼儿你挑找到是什么体?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
活动延伸。
使用正方体和长方体拼建西关大屋。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数数,了解不同数数方法的区别。
2.大胆参与数数游戏,能在操作活动中找出几种简便的.数数方法。
活动准备:
人手1份数数材料,操作卡一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尝试用多种方法数数:请幼儿数数盆子里的豆豆有多少,想象怎样数又快又对。
2.交流数数方法:请幼儿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数出来的。针对几种不同方法评价。
3.练习用多种方法数数。
二、小组活动。
1.画一画,看看自己变出了什么小动物,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填空:在空格里印上合适的数字。横着数数,竖着数数。
三、活动评价。
表扬活动中大胆尝试各种方法数数的孩子。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提供豆豆等数数材料,让幼儿练习方法。
活动目标:
1.感知加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4的加法。
2.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提高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4的加法课件。
活动过程:
1.复习4的组成。
(1)出示ppt画面,提问。
4条小金鱼怎么放进两个鱼缸?
2.学习4的加法,出示课件。
列出算式1+3=4,请幼儿说出1、3、4的含义。
(2)依次出示小乌龟、小猫、表示加法算式2+2=4、3+1=4,让幼儿理解加法的含义。
(3)引导幼儿观察1+3=4和3+1=4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秘密。
3.看图摆算式。
(2)幼儿列算式1?+3=4请幼儿,请幼儿说出1、3、4的含义。
(4)依次出示小兔、小鸡、表示加法算式2+2=4、3+1=4(方法同上)。
(4)引导幼儿观察1+3=4和3+1=4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秘密。
活动延伸。
1.区域投放4以内的加法应用题,供幼儿操作用。
2.完成幼儿用书p14“地上的影子”任务。
1、学习7的形成,能准确点数7个物体,理解7的实际意义。
2、正确认读数字7。
3、激发幼儿学习数的兴趣。
重点:学习7的多种形成
难点:初步掌握7的多种形成准备:课件、数字头饰进程
1、自我介绍,认读数字
2、看课件点数,理解7的实际意义
3、“做客”集中观看课件,学习7的形成
a、告诉小朋友一个小秘密,今天我们王国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宴会,我们邀请了动物王国的小动物来参加,不一会儿,他们就要来了,请你们帮忙看一看来的小动物有几只?(集中看课件)有的小动物已经来了,我们看看是谁?(小猫)有几只?(6只)国王嫌少呢!怎么办?(请一只)我们一起喊“一只小猫快快来”,6只小猫添1只小猫是7只小猫,6添1是7、现在小猫是7只,能进去了吗?让我们来告诉数字国王吧。师幼:6添1就是7,请让他们快进去。国王:6添1就是7,7只小猫欢迎你,请进。
b、这是什么小动物?是小猪啊、来了几只小猪?(7只),小猪家里有事,回去了一只。7去掉1是6,让我们一起来告诉数字国王吧。7去掉1是6,请让他们快快进去。
听声音取学具:老师敲几下小鼓,小朋友就取几根插接棒?敲完后提问:老师敲了几下?应该取几根?请你取出6根红色长的插接棒,想想6根添上几根是7根?请你添上1根绿色长的插接棒,6添几是7?练习后送学具回家。
小朋友表现的可真棒,现在你们看数字国王送来了什么礼物?是一列数字火车,你们想不想乘上火车去玩?请小朋友拿出数字头饰,看一下是数字几,然后戴在头上,上这列火车有一个要求:两个小朋友坐一节车厢,两个人头上的数字合在一起是7,才能乘上这列数字火车,听火车音乐找朋友。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排列成封闭状物体的数数方法,初步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2、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连线纸、水彩笔人手一份。
2、鸡蛋、鸭蛋、鹅蛋、鸟蛋图片若干。
3、摆放成封闭式的平面鸡蛋、鸭蛋、鹅蛋、鸟蛋若干张。
4、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游戏《连线找客人》。
“今天我们这里来了四位神秘的客人,把卡片上的点子按数字从小到大的连起来,你就可以知道了。”
2、幼儿连线,教师将幼儿作品贴在黑板上。
今天来的客人是谁?(一起说一说)。
小动物们说:小朋友,你们知道谁是我的妈妈吗?请你们帮帮忙,把我们的妈妈找出来吧!
出示相应的动物妈妈图片。
二、配对。
妈妈们说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本领,(下蛋)。
教师出示鸡蛋、鸭蛋、鹅蛋、鸟蛋,幼儿配对,将蛋放在动物妈妈的身边。
三、数鸡蛋。
1、教师出示鸭蛋图片,请你数一数有几个鸭蛋。
2、发现问题,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数错呢?怎样数才能数清楚呢?教师总结并示范数数(出示数字)我们只要想办法记住第一个数的鸡蛋,再数到它的时候就不要数了。
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记住第一个数的蛋呢?
四、幼儿探索尝试封闭式数数。
1、幼儿按意愿选择不同的蛋进行数数。
2、请小朋友选择一种你要数的蛋蛋。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水彩笔和贴纸,如果你需要可以用的。
3、小结交流数数的经验。总结时,出示数字卡片。
3、比比谁生得蛋最多。
五、游戏:
母鸡孵蛋交代游戏规则:“音乐开始的时候沿着蛋蛋走圆,走的时候脚步要轻,不能踩到鸡蛋。音乐一停找一窝蛋孵小鸡,并数数你一共孵了几个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数数教案范文二:感知10以内的数。
活动设计背景。
这个活动是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对10以内的数量能手口如一的点数。让幼儿在以前学的数字的基础上,能够把操作材料与数字联系起来,达到巩固的效果。
1、通过游戏,观察、操作使幼儿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使幼儿建立对数量的认识,
3、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手口一致的点数出10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记录单、豌豆荚、小黑点、数字卡片、鼓、数数玩具、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表述礼物。
1、李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包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礼物?
(和旁边的宝宝说一说,是什么礼物,是什么样子的。)。
2、按图归放,感知数量。
(请宝宝们把相同的礼物归放在一起,一起来数一数、说一说,每样礼物有多少。)。
二、击鼓游戏。
1、运用听觉感知数量,老师击鼓(数量是10以内),幼儿回答:击了几下,说出总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2、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看点子卡片击鼓,边击边数数,最后说出点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三、猜猜豆妈妈肚里的豆宝宝,理解10以内的数量。
1、剥豆:出示一结豆荚,幼儿观察猜测,里面躺了几粒豆宝宝。剥豆验证,并用相应的符号和数字表示,教师在大记录单上作记录。第二次剥豆,请个别幼儿剥豆数数,并作记录。两次一共剥了几粒豆,将两次剥的豆放在一起是多少粒?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在记录单上写上数字。
2、介绍记录单,请幼儿说说记录单的每一个格子里写什么?
3、讲解操作要求: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交流评价,纠错。
四、拓展。
蔬菜批发市场需要一些豆子,我们把豆子装到袋里去送到批发市场吧。(幼儿根据豆子的数量送到“老板”那里。)。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刚开始,我用了分礼物导入,先让幼儿对10以内的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个方法还不错,幼儿都能跟上我的节奏。接下来我出示了事先准备的小圆点,让幼儿玩击鼓游戏,幼儿也基本上都能击正确。并且,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见得幼儿对看图片数圆点还是感兴趣的。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数字排序的知识,学习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2、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ppt,数卡。
学具:笔和白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出课题。
(1)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两辆车子的照片,你能找出两辆汽车的不同吗?
(2)小结:看车牌号码,每一辆汽车都有属于自己的车牌号码。它就像车子的身份证一样。
二、学习排列,掌握方法。
1、操作:请幼儿来说一说,教师记录(示范操作123)。
3、提示:小朋友看老师把这些组合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了吗?
4、小结:其实,老师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把1当开头,排出以1开头的组合按顺序有123、132;再以2为开头,按顺序有213和231;然后从3开头,按顺序有312、321,固定开头数字,把后面数字交换位置。这样的话,大家看起来又清楚又明白。
(二)操作练习,巩固知识过渡: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学会这个好方法呢?接下来,老师要给每个小朋友送去一辆小汽车,但是老师要用这车牌号码考考你们。
1、要求:老师这儿还有三个不同的数字,请你用这三个数字用我们先固定开头的方法排列出它们所有的组合,请5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下面的小朋友可以看看他们排得对不对,有没有重复或遗漏。
2、讲评: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有没有用上这个好办法全部把它写出来。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过渡: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送去了一辆车,可是这个车没有车牌号,想请小朋友帮忙制作一个。
1、要求:请小朋友用老师纸上给你的三个数字排列一下,看能排几组,有的老师已经写了数字提示了小朋友,每个数字在组合里都要用一次但不能重复或换数字。请你们来试试。
2、教师指导,并拍照片,请另一位老师输入电脑。
3、将电脑中的作业照片进行讲评。
4、小结:大多数小朋友都把它写出来了,小朋友也学会了这个好方法,既快又清楚。
三、图片展示、数字运用。
1、ppt展示介绍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数字,请你回去再找一找好吗?
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趣的数字组合,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很多,不同的地方出现的数字代表的意思也不一样,下次请小朋友来聊一聊生活中数字的用处。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1、材料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实物:饼干
3、数学练习册
一、集体活动
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魔术师,现在请魔术师为我们表演变魔术,好吗?
2、教师出示一根绳子。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绳子)多少根绳子?(一根)小朋友想学魔术师变魔术吗?
师:魔术师可以将一根绳子变成四根,你们信吗?
(1)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先将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3、教师示范圆形的四等分。
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材料纸,请幼儿示范。
4、幼儿操作,请幼儿探索各种图形的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5、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用笔将图形四等分。
二、个别活动
师:请小朋友把练习册打开到43、44页。
师讲述操作要求:
1、下列每组图中的物品是四等分吗?把正确的圈起来。
2、将下列图形四等分,有几种方法?用笔画线。
三、活动评价
师:请做好的小朋友和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幼儿交流)
师:真会动脑筋,讲得真不错。
四、延伸活动
师:请小朋友课后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玩一玩《卖饼干》的游戏。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排列的丰富变化,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及带来的方便,激发幼儿对数字排列的兴趣。(重点)。
2、尝试用3个数字排列出不同的号码,学习排列与组合的方法,探索数字排列与组合的规律性。(难点)。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投影仪、课件、音乐;黑板。
(2)每位幼儿小数字卡片(1、5、8),记录纸一套;房子底板7个,数字卡片的胸饰(1—9)三套;黑笔。
(3)教师示范的大数字卡片、纸、笔。
2、幼儿生活经验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已接触过门牌号码。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糊涂城,为什么叫糊涂城呢?原来城里发生了许多糊涂事,到底会发生哪些糊涂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演示课件画面一、二、三、四、五,引导幼儿排门牌。
2、提问:邮递员是怎么送信的?邮递员送信怎么会弄得满头满脸都是汗呢?
(三)演示课件六、七,引导幼儿排车牌。
1、引导:邮递员十分感谢我们小朋友,他邀请我们小朋友去他家玩。他请小猪司机来接我们,车牌号码是:158。大家看清楚车牌号码和司机。既要找对车,又要找对司机。
2、幼儿看课件寻找相应车牌号码和小动物。
3、幼儿排车牌。
(1)引导:糊涂城可真糊涂,连车牌也会重复,害得我们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才找到车。我们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帮助它们解决困难,编排不同的车牌号码。
(2)要求:每位幼儿只用1、5、8这三个数字排列出不同的车牌号码,每次要排得不一样,看看能排出几组不同的号码。
(3)幼儿排列车牌号码,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幼儿排列的结果。
4、找规律:
(2)同样是这3个数字,我把它们的位置变一变,你又发现了什么?
(四)演示课件八,引导幼儿排电话号码。
1、引导:糊涂城的糊涂市长又遇到麻烦事了,它做了许多糊涂事,门牌和车牌排错,吓得连电话也不敢让居民装了。可小动物们却不愿意,市长只好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助他。他们的电话号码是由三个数字组成的,老师为你们准备了1—9的数字卡片,请小朋友四个人为一组从9个数字里选出3个数字进行组合,请你们尽可能的排出不同的号码,越多越好。
2、幼儿操作。
(1)规则:首先根据数字的颜色,老师将你们分成7组,整组小朋友合作,一起来排。每组要商量好,一位小朋友作记录,另外三位小朋友分别挂上1、3、5这三个数字做数字宝宝。老师放一段音乐,三个数字宝宝进行排列,记录的小朋友将排列的结果进行记录。等音乐结束后,比一比那组记得多,而且还不重复。
(2)教师放音乐,幼儿排列电话号码,教师巡回指导。
3、音乐停,每组幼儿互相展示、检查排列结果。
(五)活动结束。
师:看,居民们都在打电话了!糊涂市长说:“谢谢小朋友们,帮助我们解决了那么多糊涂事,欢迎你们下次再来玩。”那今天我们就玩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到教室里去告诉其他小朋友我们在糊涂城遇到的新鲜事吧。
。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3的组成,会正确认识分合式。
2、让幼儿学习用教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和合的过程,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玩具熊1个玩具香蕉3个香蕉卡片3个。
2、学具人手一份材料纸蜡笔和若干记号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来是3。
例:今天的小熊家里来了两位客人小猫,(出示玩具熊和猫),小熊拿出了几个香蕉来招待客人呢?(3个),小熊送给小熊1个香蕉,送给小猫2个香蕉。同时用语言表述:3个香蕉可以分成1个和2个,可是小猫说了他们不爱吃香蕉,于是就把香蕉还给了小熊,现在小熊的手里有几个香蕉呢?并用语言表述:1个香蕉和2个香蕉合起来是3个香蕉,最后,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卡片香蕉和数字,表示上述分和过程,同时出示分和符号“^”,向幼儿说明分合号及其用途,讲解分合号的使用方法,并教幼儿正确用语言表达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来就是3。
(2)启发幼儿学习用口语表述其分和关系。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来就是3。
教师出示3个塑料球和2个盘子,问:“要把3个球放在2个盘子里,并且每个盘子里都有球,应该怎么放呢,引导幼儿说出3可以分成2和1,再用同样的方法把两个盘子的球合起来,表述称:2和1合起来就是3。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点子房子图。
第三、四组,涂颜色。
第五、六、七组,填空缺。
3、活动评价。
让幼儿根据展示自己做的材料纸进行讨论。
1、学习将形状和颜色结合,进行计数,并能正确填写在格子里。
2、运用数字或符号准确记录计数结果,试用表格进行统计活动。
1、黄瓜、茄子、辣椒、胡萝卜。
2、二维表格。
1、观察左边的图,讲述蔬菜名称。
小民的妈妈买菜回来了,你们看看都买了什么菜?(引导幼儿自由讲述菜名,然后个别提问,最后集体逐个点认。)。
2、点数各蔬菜的数量,进行计数练习。
1、观察右边图表,学看二维表格。
你们看书中右边有一个表格,表格上有什么?你知道表格有什么用?蔬菜、颜色标记和空格都表示什么?这一横排的格子都表示什么?(教师手指黄瓜,顺着其同排的格子慢慢地滑过去。)第二排表示什么?(茄子),表格上面有绿、红、紫、橘黄色的标记,绿色表示第一列格子的蔬菜全是绿色的,红色表示的第二列的蔬菜全是红色的。
2、分析表格,学习填表。
现在我们知道了蔬菜、颜色标记和空格表示的意思,每个格子都表示一种蔬菜,想一想格子里的茄子是什么颜色的?(紫色)让幼儿说说黄瓜、辣椒、胡萝卜是什么颜色的,应该填在哪个格里。
1、了解填写表格的具体方法。
小朋友,你们再数数,妈妈各种蔬菜究竟买了多少,然后根据蔬菜的`颜色在对应的格子里填上数字进行记录,这样你们数再多的蔬菜都不会忘记了。
2、自由数数,填写结果。
3、交流结果,互相检查。
1.学习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2.初步获得编加法应用题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教具:1个小熊玩具和1个小老虎玩具,玩具苹果4个。
2.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内分别装有5以内的玩具,如有的装公共汽车3辆、有的装小轿车4辆、有的装小兔2只、有的装水果5个等。
3.分组活动材料:
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边操作实物边描述。
1.教师:我先买了1个小熊玩具,又买了1个小老虎玩具,我一共买了2个玩具。
听清楚老师怎么说的了吗?
请小朋友照着老师说的也来说一说。
2.教师出示4个苹果,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描述。
二、幼儿根据自己框子里的玩具,学习描述。
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
2.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可以怎么说?
三、教师在幼儿描述的基础上,仿编加法应用题。
1.教师:如果把“一共有3辆汽车”变成一个问题问大家,应该怎么问?(一共有几辆汽车?)
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根据框子里的玩具情况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吧。
3.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情况仿编应用题。
4.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编应用题的?
5.幼儿分组活动,根据情景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介绍各组材料:
(1)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2)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
(3)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第四组: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玩法:两人一组,根据桌上摆放的玩具编加法应用题。一个编,一个听,然后交换角色,
继续观察玩上的不同点,编另外一道 加法应用题。
(4)幼儿分组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特别是最后的问句。
5.师幼分享交流:你选用什么玩具?怎么编题的?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投放玩具,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特征仿编加法应用题。
教学目的:让幼儿学会看称,知道重的那一面向下沉。
通过看图学会比较哪些物体重哪些物体轻。
重点、难点:比较三种物体的轻重。
现代化教学手段:天枰、称好重量的玩偶、幼儿画册。
一、讲解演示。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个工具——天枰,它是做什么的呢?"教师向小朋友们展示天枰,告诉小朋友们天枰处于两端平行状态就证明两边一样重。
3、教师开始演示,将小猪放和小狗分别放在秤的两端,问小朋友哪个重,教会小朋友天枰沉下去的那一面的物体是重的,而在上面那一端的物体相对就是轻的。
4、再将小狗和小猫放在秤的两端进行比较,让小朋友们说出谁重谁轻?为什么?
5、师:"我们比较了小猪与小狗,小狗与小猫的重量,那我们还不知道小猪与小猫谁重谁轻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部分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小朋友们说出小猪比小猫重,因为通过它们与小狗的比较得出结论——猪比狗重,狗比猫重,所以猪比猫重。
6、师:"我们比较了小猪小狗小猫的重量,我们要看一看这里谁是最重的,谁是最轻的?"教师在这一环节要让幼儿学习比较三种物体的重量,说出谁是最重谁是最轻。
二、做《幼儿画册》练习。
1、教师发放《幼儿画册》,向小朋友们介绍做题方法。
2、让小朋友们用笔将图片中重的物体画上圈。
3、通过看图。让小朋友比较幼儿画册中的三类物体,在最重的物体后面画对号,在最轻的物体后面画圈,不重不轻的物体后面什么也不画。
三、总结师:"今天我们帮助小动物们比较了谁重谁轻,我们回家以后自己找些物体来比较,然后明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好不好?"。
1、用天枰来比较很直观,并且导入的很有吸引力。
2、能掌握幼儿的重量概念,知道先教会他们重与轻的概念和秤的相应表现。
3、能够及时的做练习题,来强化知识,使幼儿更好的掌握知识。
4、有些太抽象的问题没有做好事先的准备。教具准备不够充分。
5、对幼儿画册不熟悉,没有向小朋友介绍清楚要求。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49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