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是教师在整体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讲解和强调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精心设计的五年级语文教案。
“量一量、找规律”是小学五年级“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中的一节主题性学习内容。“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是《课标》的一个特色,向学生提供了进行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这一领域沟通了生活中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使得几何、代数、统计和概率的内容有可能以交织在一起的形式出现,使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必须的学习内容,这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有研究和探索价值的题材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发挥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就本人教学《量一量、找规律》这节课的课堂实况,我认为这节数学活动课,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合作中探索,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
一、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在这节课中,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量”得有效,“想”得有价值,整节课落实“动”、注重“趣”、渗透“用”。“动”是实现目标的基础,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身体验,学生才能发现、概括和运用规律,而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了规律,不论在学习情感上,还是在学习兴趣上都比教师直接给出要强烈的.多;“趣”是学生课堂的“调味品”,用有趣的数学活动吸引学生参与,有了它,学生才愿学、乐学、爱学;“用”是活动的目的,发现规律的目的在于灵活应用规律,“用”也是手段,让学生在应用中不断巩固提高知识技能。
二、教学目标明确化。
活动课的教学往往容易形式化,只顾着让学生体验过程,而忽视知识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最终实现。这节课在教学时就摆脱了这个不利的问题,“双管齐下”,既有过程性的目标,也把握住了知识、技能目标,从而较好地体现了《课标》对数学教学所作的要求。课堂上充分利用了实验记录表及关系图,为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目的和要求,使实验的过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增强了学生科学实验的意识。填写实验记录表、绘制关系图的过程,使自主学习更加落实,也使执笔者和参与探索者增强了责任感。
三、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提高。
合作学习、生生互动是学生获得提高的有效途径,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每三位学生一组,并按学习能力上的不同进行合理组合,以求在课堂上“人人有事做”,从而让各类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学生在这样的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成员之间能互相交流、互相尊重,既洋溢着温情友爱,又充满竞赛气息。在小组中,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每个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们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因此变得更加愉快,从而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益。
当然,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对知识、技能的拓展不够深入、课堂上的引导过于零散,造成总结性不强等等,对此会引以为重,以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寻求完善。
本单元先教学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同一个数。再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显然积的变化规律研究范围比较窄(只研究因数乘几的情况,不研究因数除以几的情况),商不变的规律研究范围比较宽(既研究被除数和除数乘同一个数,也研究除以同一个数)。这样安排有两个原因:一是在积的变化规律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要理解规律的内容,还要学习探索规律的方法,并运用这些学习活动经验继续研究商不变的规律。把积的变化规律的研究范围缩小一些,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二是应用这两条规律学习小数和分数知识,积的变化规律一般只需要因数乘几这种情况,商不变的规律则需要被除数、除数乘或除以同一个数两种情况。
这些变化规律在前面的教学里有过渗透,现在作为一个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规律并应用于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由于研究的是关于运算的规律,势必涉及较大数的计算,为了不把大量教学资源消耗在计算上,所以用计算器作为工具。
1提供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提示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通过计算在若干个实例中归纳运算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商不变的规律又指什么?都要学生经过探索自己得出。教材编写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思想:教材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对学生而言,教材是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极目标”。
(1)第83页例题只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积的变化情况。研究活动先在教材提供的36×30=1080这个实例上进行,并把因数和积的变化记录在表格里。然后由学生自己找一些例子,进行类似的实验。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出积的变化规律。
“想想做做”让学生继续体会积的变化规律并初步应用。第1题有两条解题思路:一条是先算出变化了的那个因数是多少,再求积;另一条是根据一个因数乘了几,把原来的积20也乘几。两种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能再次体会积的变化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第3题让学生在购买计算器的实际问题中,联系生活经验和数量关系,通过变化购买的数量,计算相应的总价,感受积的变化规律的合理性。
(2)第84页例题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数与同时除以一个数放在一道例题里教学,这是考虑到学生有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经验,继续探索商不变的规律时可以增加问题的容量,提高学习的效率。例题选择8400÷40=210这个算式为研究载体,是因为它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同时除以几可选的数比较多,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对商不变的体验。
例题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的那一个数,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可以交流和呈现商不变的多种实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的那个数不能是0,这是因为除数不能是0。在8400÷40这个除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0,显然是不可以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乘0,除数就变成为0,也是不可以的。所以,例题及其结论中都指出“0除外”。教学时要让学生注意到这一点。但不要花费过多时间,更不要用这方面的试题去考学生。
(3)商不变的规律可以应用于除法计算。有些除法有余数,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虽然商不变,但余数变了。第85页例题就教学这些内容。
教学被除数、除数末尾都有0,且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让学生看着竖式,联系商不变的规律思考“被除数的末尾为什么只划去一个0”。理解这个问题要分三步:先是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划去0,然后是为什么被除数末尾只划去一个0,最后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从而掌握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使竖式计算简便的方法要领。
教学被除数、除数末尾都有0,且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重点在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10,商虽然不变,但余数变了。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把这个数学知识置于900元钱买单价40元的篮球的实际问题里教学,有利于化解难点。通过还剩20元这个现实答案,理解余数是20而不是2。另外,不应用商不变规律直接计算得到的余数是20;商22乘除数4,只有加20才能得到900等都能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2通过练习发展知识。
练习七第1、4题分别应用积的变化规律或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计算,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教学的基础知识。其他的题,在知识内容或知识应用上都有扩展。
第5题里的除法,过去只能依*笔算,现在可以应用商不变的规律把这些题转化成比较容易的除法题,通过口算得到结果。而且各题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的那一个数不是习惯的10、100,要根据题中数的特点灵活选择。如210÷35可以转化成420÷70(被除数和除数都乘2),也可以转化成30÷5(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7),还可以转化成42÷7(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5)。
第2题继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从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发展到两个因数各乘一个数,如80×4→(80×10)×(4×10)、80×4→(80×20)×(4×10)。这样的扩展利于学生以后研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两个因数各乘10,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0(10×10=100)。要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积是怎样变化的。
第3题探索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积是否发生变化。第6题的数量关系里含有被除数乘几,除数不变,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乘几的变化规律。安排这两题并不是教学更多的有关积、商的变化规律的基础知识,而是增加学生探索规律的题材,激发研究规律的兴趣,培养数学活动的能力。教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重过程,不要突出结论。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是教材的意图。发现的规律不要强化、不求记忆、不必应用,不能作为基本教学要求考查。二是不必在积、商的变化规律方面继续扩展,不要增加新的探索题材,不能削弱了本单元着重教学的两条规律。
一.教材简解《找规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涉及的具体内容是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的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感悟新知,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排列问题。
四.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在具体情境的创设下,教师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应用简单周期现象中的内在规律。
学法:学生以前学习过有关找规律的内容,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现在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一些新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能熟练的将分数和小数互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课件、投影仪。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复习准备
通过两个题的复习,为这节课的学习做铺垫,这节课会用到这些解题的方法。
1.读出下面各小数,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0.3,0.25,0.14,1.34,4.06,0.08,1.042,0.315。
2.求下面各题的商。(小数、分数。)
3÷4 15÷45 1÷8
5÷10 9÷10 6÷15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板书课题)
二、探索发现
通过两种动物的赛跑比赛,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发现小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先让学生自己来做,教师巡视,看学生的计算情况,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然后找学生回答自己的作法。
生1:根据小数的意义,把0.9写成分数,0.9=,这时只要比较和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即可。
生:在比较和的大小时,需要先把这两个数通分,它们的公分母是10,所以,,由此可得0.9,所以羚羊比鸵鸟跑的快。
师:这种方法很好,是先把小数化成了分数,然后再比较分数的大小。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一齐: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师:对,谁是用这种方法做的,来说一说。
生:把化成小数是:=4÷5=0.8,0.8
师:通过上面的分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在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时,既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也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
[议一议]: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怎么把小数化成分数?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几个例题,通过例题我们来总结规律。(教师演示课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三、课堂练习
通过练习熟练这节课所学知识。
课本p86“试一试”:
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0.4 1.5 0.12 2.8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五、课后作业
课本p86“练一练”1、2、3题。
板书设计:
课题:分数、小数互化
1.复习
2.1分钟赛跑
3.例题
4.课堂练习
1.使同学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能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同学体验“猜测-验证”这一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从而发展同学思维,培养科学的探究素质。
3.使同学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胜利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一、导入因数
12
12
12
12
120
120
120
因数
2
4
20
400
2
40
200
积
指名口答,并说说怎么想的。
二、猜测
同学猜测。师引导说出需举例验证。
三、验证
1.师引导运用表格来举例验证。
因数
因数
积
积的变化
36
30
1080
指名举例,师板书,在此过程中指导填表:积怎样算,积的变化是什么,又怎么表示。
师:观察整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符合猜测吗?
小结:在36×30=1080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积也会乘这个数。
2.在其他乘法算式中是否也存在这样一个结论呢?再次猜测、验证。
同学任意举例填表。
因数
因数
积
积的变化
展示作业纸,你发现了什么?符合猜测吗?
四、应用
1.用规律解释:
(1)口算:24×30=?你是怎么算的?你能用刚才的规律解释吗?
(2)笔算:250×15=?(简便算法)
2.用规律计算:“想想做做”1、2。
3.数学日记。
4.自然界的计算专家。
五、总结
师:你能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或学习的感受,为这节课定个题目吗?
六、拓展(导入中的口算题)
因数
12
12
12
12
120
120
120
因数
2
4
20
400
2
40
200
积
24
48
240
4800
2400
4800
24000
你还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大家的表示让我想起这样一句话“仅仅拥有知识的人从石头里只能看到石头,拥有智慧的人就能从石头里看到风景,从沙子里看到灵魂”。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2、83页。)。
课标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归纳与概括的能力,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从中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独立成篇的,这节课与本单元的其它知识之间没有必然的前后联系,是一节相对独立的数学活动课。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但本课知识虽然简单,却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好题材,即是让学生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又是让学生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发展学生归纳与概括能力,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学生分析:
1、学生的知识基础。
五年级学生在数的方面,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因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小数、分数等。在形的方面,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是学生对利用图形研究数,寻找数和图形之间的联系,还有困难。学生对线围成的基本图形有深刻的认识,但是点阵中的几何图形,只有点,没有线,学生要利用自己的想象加以补充和延伸,这对学生来说会感觉比较陌生。
2、学生的能力基础。
学生在一年级学过找规律填数,二年级学过按规律接着画,四年级学过探索图形的规律。因此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然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感性经验的支持。而这节课完全是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极为抽象,因此对部分学生来说还是会感觉有点困难。
教学目标:
1.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
2、培养学生推理、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
3、感受“数形结合”的神奇之美,并获得“我能发现”之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总结概括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五子棋,磁扣等。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引出课题。
1、展示图片,(投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师: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
生:好像都是由点组成的。
师:是呀,不要小看了这样一个小小的点,点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许许多多的点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就构成了点阵。
早在20xx多年前,古希腊的数学家们就是从这样一个小小的点开始研究,并且发现了有许多个这样的点组成的点阵中许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也来尝试研究点阵的规律。(板书课题――点阵中的规律)。
二、细心观察,探求规律。
1、出示正方形点阵,探索正方形点阵的规律。
a、第一个规律。
师:(出示点阵),这就是他们当时研究过的一组点阵,请大家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出示思考题)(指名读)。
(1)每个点阵可以看成什么图形?
(2)每个点阵中分别有多少个点?你是怎样观察出来的?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师:每个点阵可以看成什么图形?(正方形),同意吗?
生1:我认为第一个点阵不能看成一个正方形,是一个圆形。
师:其他同学也同意他的观点吗?
师:其实第一个点阵虽然只是一个点,但是我们可以把它看成边长是1的小正方形。是吗?
师:每个点阵中分别有多少个点?
生2:第一个点阵有1个点,第二个点阵有4个点,第三个点阵有9个点,第四个点阵有16个点。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的吗?你是怎样观察出来的?
生:我是通过数出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得到的。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有没有更快一些的方法?
生:我是通过计算得到的。
师:能具体说一说是怎样通过计算得到的吗?
生:第一个点阵有1个点;第二个点阵横着看,每行有2个点,有2行,共有2×2=4个点;第三个点阵每行有3个点,有3行,共有3×3=9个点;第4个点阵每行有4个点,有4行,共有4×4=16个点。
生:我们分析了前面几个点阵图的特点,认为在这个点阵图中,点的个数的规律是:1×1,2×2,3×3,4×4,也就是n×n师:这种数法真是又快又方便!照这样下去,能不能根据你们的发现画出第5个点阵呢?(学生画,指名说,教师投影显示)。
师:第6个呢、第7个第100个点阵的点的个数都能瞬间求出来。也就是说:“是第几个点阵,就用几乘几”(板书)。
师:如果一个点阵它有81个点,它应该是第几个点阵?每行有几个点?每列有几个点?
(这个画点阵的过程虽然简单,但体现了由数――形的转换。培养了学生主动进行数形转换的意识。)。
b、第2个规律。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观察的?(横着数和竖着数)。
正方形点阵还有没有其它的观察方法呢?能不能换个角度观察?
“斜着看又可以得到什么新的与序号有关的算式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写出算式,然后汇报。”(投影)。
观察并思考。
(1)分别用算式表示每个点阵点的个数。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第1个:1=1。
第2个:1+2+1=4。
第3个:1+2+3+2+1=9。
第4个:1+2+3+4+3+2+1=16。
第n个:1+2+3+n++3+2+1。
师:“谁发现什么规律呢?”
生:“如第2个点阵就从1加到2再加回来,第3个点阵就从1加到3再加回来,第4个点阵就从1加到4再加回来”。
师小结:“第几个点阵就从1连续加到几,再反过来加回到1”这个规律。
刚才是横竖数,“第几个点阵就是几乘几”。
c、第3个规律。
师:我们把第1个折现内的点看成第一个点阵,该用什么算式表示?其他呢?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全班汇报。
小组代表汇报。
生:(总结)每用折线画一次后,点阵中的个数是。
1=11+3=41+3+5=91+3+5+7=16。
师:(总结)这样划分后,点阵中的规律是:1,1+3,1+3+5,1+3+5+7,
师:第1个点阵是1,第2个点阵是在第1个的基础上多3个,第3个点阵呢?有的学生可能说:“这次都是奇数相加。”
教师问:“从奇数几加起?加几个?是随意的几个奇数相加吗?”
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说出“第几个点阵就从1开始加几个连续奇数”。
师:真了不起。这种划分方法,我们可以叫做“折线划分法”。
第几个点阵,就是从1开始加几个连续奇数。
通过研究点阵,我们发现这组正方形点阵中有很多规律。这3种规律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出来的,无论你从什么角度去观察,得到的结论都与它的序号有关系,所以我们以后再研究点阵的时候,都要想一想跟它的序号有什么关系,这样才能更简单。
(在这里,教师不是让学生发现规律就结束了,而是让学生活学活用这些规律。让学生体会到我们刚才发现的正方形点阵中的规律,其实就是一个完全平方数的规律,它可以应用到所有的完全平方数。)。
(在刚才的新课教学的环节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合作、交流、表达等过程,培养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并深刻体验到数与形,数与式,式与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牛刀小试。
生:竖排×横排:1×2,2×3,3×4,4×5师:与它们的序号有什么关系?都是序号和它后面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乘积。在点子图上画出第5个点阵。
小组交流,研究:上面的点阵还有其他的规律吗?
生:(1)两个两个数:1×2,3×2,6×2,10×2,15×2(2)斜着一层一层数:1+1,1+2+2+1,1+2+3+3+2+1,1+2+3+4+4+3+2+12.师:同学们真善于发现和创造规律。除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点阵外,还有很多其它形状的点阵,我们研究他们,同样会有很大的收获。看看,这是一组什么形状的点阵?(课件出示试一试第2题三角形点阵图)你能用一层一层数的方法,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展示,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画出第五个点阵。
生;1,1+2,1+2+3,1+2+3+4。
师:其他同学看明白了吗?有什么规律?(第几个点阵,就从1加到几。)。
上面的点阵还有其他的规律吗?学生思考,指名说。(投影显示)。
四、兴趣优在:(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练一练)。
第2题:按规律画出下一个图形。
师:这道题就象梅花桩,指第一个,走了几个梅花桩?
生:3个。
师:指第二个,共走了几个梅花,增加几个桩?
生:7个,增加了4个。
师:指第三个,共走了几个梅花桩,又增加了几个桩?
生:13个,又增加了6个。
师:如果再往下走,你们想想会再多走几个桩,你能写出算式吗?写完算式,学生自己独立画出点阵。小组合作,讨论点阵中蕴涵的规律,然后汇报交流。
生:交流,探索总结规律。
(这一题与前几个题区别很大,前几题的点阵可以看作规则的几何图形,这一题点阵图不规则,要画出下一个图形,既要抓住数量的变化,又要抓住形状的变化。进一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重要。)。
五、知识拓展。
欣赏生活中的点阵图片。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点阵的知识?(座位、站排做操、楼房的窗子等。
师:点阵不只是点,很多有规律的排列,都可以看成点阵。
投影跳棋、围棋、十字绣、花坛里的鲜花、水晶灯等图片。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这么多的点阵,有没有收获,哪些收获?
七、课后操作。
自创新的点阵图,并说出点阵规律。
1、说课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页的例题,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2、教材分析: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化数”领域的部分。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接触过直观、简单的“找规律”方面的内容,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出现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其内容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学习这样的内容,可以使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经验,发现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探索性,以及数学的价值,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依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猜测、试验、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摆一摆等实践活动中,了解“规律”,初步建立“规律”的概念。
4、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析、比较、综合与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初步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通过“找”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6、教具准备。
教具:主题挂图、教学课件。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小棒和石子。
二、说教法。
1、在教学思想上,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在教学活动中。
2、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直观法、游戏法、动手操作、引探等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操作的过程中找出规律。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名字叫“猜一猜”,请看:
1、出示:
你们猜一猜,下一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2、出示:
请你们猜一猜,中间应该摆上什么水果才能使它们的排列有顺序,且更美呢?
生:找规律。
师:对!你们找到了它们的排列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只要找到规律,就能解决很多疑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排列规律。
(设计理念:以游戏猜一猜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感知规律的基础上揭示课题,既与本课的学习内容相联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二)创设情景、认识规律。
出示教学主题图:小兔乐园。
师: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一下:小兔乐园!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师:请你们把在小兔乐园里看到的和想到的跟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2、观察数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行物体有多少个,它们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教师依次提出教科书上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按三部分分别数一数,分别得出两种物体的个数,然后按问题顺序,根据学生数的结果,分别板书三行,显现出各是多少。
3、比较发现。
(1)师:比较每行两种物体,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先和你的同桌说说。
(2)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帮助学生把话说通顺,清楚。
4、归纳规律。
(1)师:通过观察、比较、交流从、我们发现“小兔乐园”的情景中有怎样的规律?
(2)学生归纳规律。(板书略)。
(设计理念: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观察,通过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小组交流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规律,寻找规律)。
(三)理解规律。
摆一摆,比一比,谁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2)组织全班交流。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是新知再现,对新知起到检查、巩固、提高的`作用,对规律有着更深的理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四)实际举例,体验规律美。
1、生活处处有规律。
师:你能在生活中找到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仔细想想,先跟同学说一说,再告诉全班同学。
2、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
展示生活中规律美的画面。
(设计理念: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为了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我设计了以下几道题:
2、河坝的一边了75棵柳树,每俩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3、沿圆形池塘的一周栽了25棵柳树,每俩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设计理念:前两题是基础巩固题,最后一题是拓展延伸题。这样的设计既有层次,又有坡度,对所学知识起到检查、巩固的作用,同时也发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创造规律。
(设计理念:运用现在的学习资源,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总结归纳。
师:你能告诉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举手发言)在生活中,在数学王国里,还有更奇妙的规律等着你去探索。只要同学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定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设计理念:这样的总结,既归纳了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又能激起学生不断探索知识的决心和欲望)。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学生在掌握整数加法的基础上,探索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过程,理解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
1、分数加法的意义。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1、(录音内容)我是妮妮,今天想请哥哥、姐姐帮我一个忙。我妈妈烙了一张饼,爸爸把它平均分成八份,爸爸吃了八分之三张饼,妈妈吃了八分之一张饼,我想知道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呢?谁要是能帮我,就奖给大家一个赞,我先谢谢哥哥、姐姐了。
2、师:同学们,能帮助小妹妹吗?那怎么列式(板书式子),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
活动2【讲授】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活动3【活动】提示预习内容,学生自主学习
1、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一)师: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四个人的智慧,一定是很大的,下面就让我们小组合作来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
(二)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小组讨论
(三)学生讨论,师个别指导
(讨论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个人见解,提示可以借助辅助工具来解题。)
2、汇报交流
生1:同学们,下面由我来代表我们组跟大家分享我们组的做法,大家请看,我是把这张长方形纸当成妈妈烙的饼,我也把它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份,我把它折回去,妈妈吃了1份,我也把它折回去,还剩4份,吃了也就是4份,占整张饼的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老师,我想对赵红俐的讲解做下点评,你的想法真奇特,能想到加法的逆运算减法来解决问题,你真棒,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你能继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生2:大家请看,我们组是用折纸法,我把这张圆看作是妈妈烙的饼,我把它对折三次,平均分成8块,这3块是爸爸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三,这1块是妈妈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3:我来为大家讲解说意义的方法,大家请看,我是把这张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3块,相当于吃了这张饼的八分之三,妈妈吃了1块,相当于吃了这张饼的八分之一,两个人共吃了4块,也就是这张饼的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4:我们组是用画线段的方法来解答的,我是把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看成是妈妈烙的饼,把它平均分成8份,这3份是爸爸吃的,用来表示八分之三,这1份是妈妈吃的,用来表示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份,也就是八分之四,请大家注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5:我们组是用画图法来解决的,我是把一张正方形纸看作是妈妈烙的那张饼,把它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的3块,我是用蓝色表示的,妈妈吃的1块,我是用红色表示的,爸爸、妈妈一共吃了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6:我们组是用切割法来解决的,请八位同学来帮我完成,请大家手拉手紧密的围成一个圆,我把这个圆平均切成8块,这3块是爸爸吃的,这1块是妈妈吃的,一共是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我想对陶梦如的做法做一下点评,你的想法很新颖,但在日常的应用中不实用,我建议你可以用小棒来代替人。
生:我觉得小棒易丢,也不实用,可以用手指来代替小棒,因为手指不会离开我们的身体。
生:我觉得手指算小数可以,假如就没法算了,我觉得还是画图比较好。
生7:大家请看表示3个,表示1个,它们两的分数单位都是,所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刚才大家用这么多方法来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那到底该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呢?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师:同桌互记计算法则。
活动4【练习】能力提升
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几种车,每种多少辆.)
教师:制成的统计表有几栏,每栏多少格?
教师提问:看一看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
(一)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教师:收集数据时,根据具体条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就来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
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
教师提问:为什么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
摩托车:正
小汽车:正正正正正正一
大客车:正正
载重车:正正正正
1、教师:上面收集的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来,要把这些数据整理,制成统计表.
机动车种类
辆数
合 计
摩 托 车
小 汽 车
大 客 车
载 重 车
教师提问:请看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多少?这个数能不能改变?
教师说明: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代表多少数量,要根据统计的数据大小而定.
2、学生练习.
把课本第2页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补填完整.
教师:统计表要分几栏?为什么?要分几格?为什么?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增加人口数(万)
我们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填入下表.
六、.
省略
教材19页内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学具: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基本练习。
1、能被2、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2、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二)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三)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本节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
(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自学课本19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举例验证。
2、能被2、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3、能被2、3、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检查自探效果。
按照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进行提问,遇到中等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组织学生合探解决。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主要内容。
2、着重强调;。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三、质疑再探(4分钟)。
1、学生质疑。
教师:对于本节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说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四、运用拓展(11分钟)。
(一)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
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1、判断下列各数能不能被3整除,为什么?
72567951890111120373。
2、58115207210451008。
有因数3的数:()。
有因数2和3的数:()。
有因数3和5的数:()。
有因数2、3和5的数:()。
让学生说说怎么找的。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会找一个数的因数。
: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学生代表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注意让学生指图说明。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
共摆了多少个吗?
学生回答,老师同时板演:
(3种,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
及时板书: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 3×4
师: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见,12的因数有哪些呢?
(1、12 、2、6、3、4)
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经有所发现。)
学生的答案:
(1)我发现积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们的因数都是12的因数。
(2)我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12的因数。
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
(1、2、3、4、6、12)
3、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第38页“练一练”第1题,注意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2、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38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四、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用学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这节课上下来以后我感想很多,感触也很深。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教学思路,才能更好达到教学目标。下面我就说说我对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的一些想法和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而言,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难度并不算大,因此教学例题“找出12的因数”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拼长方形,让学生们直接感知两个自然数的积等于12的几种情况,使他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结合自己对因数概念的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意识),然后在交流中不难发现可用乘法或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列出积是12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数是12的除法算式)。在这个学习活动环节中,我留给了学生较充分的思维活动的空间,有了自由活动的空间,才会有思维创造的火花,才能体现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特别是用除法找因数的学生,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因数与倍数之间的整除关系的本质,才会想到用除法来解决问题。
新课标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究、研究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独立思考、交流探讨,学习研究,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前进。
1、在自由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各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正确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如何选择有效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图形卡片、题卡。
一、激趣导入。
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神秘宝盒,你们想知道这里面藏着什么吗?请同学们来摸一摸。
生摸出图形,老师贴在黑板上,指名说说怎样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
2、师: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礼物,快拿出来拼一拼,粘在白纸上,看谁拼的图案最漂亮。
生拿基本图形拼。
指名展示所拼图案,说说拼的是什么,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3、揭示课题。
这些图形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图形拼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老师最近正在装修房子,可是遇到了困难,你愿意帮忙吗?
你老师打算在客厅铺上地板,地面的平面图如图,请同学们帮老师做一下预算,估计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再实际算一算,并与同学们交流。
生先说估计值,并说出依据,教师在黑板右上角板书。
2、小组探索。
生:我们可以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再求面积。
小组合作探索,组长拿出工作表,小组同学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在图中画出来,看看你们小组能想出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报交流。
小组汇报,在投影上展示自己小组的做法,分别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割,怎样求面积。其他小组长把和他一样的方法做上标记。
教师强调:为了和原线段区分开,后添加的线段要画虚线,这条虚线是为了辅助完成这道题的,所以叫做辅助线。
生共同探索所说的方法是否能求出面积,不合适的说出为什么。
把以上方法汇总,说说哪种方法最简单,为什么?
师:分割或添补的越简单,计算起来就会越简便。
4、教师贴出学生选出的。
4种简便方法,用卡纸贴在黑板上。
生观察着几种方法,把它们分类。
师相应板书:分割法添补法。
这两种方法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吗?
6、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计算出图形的面积。
指名板演。检查订正,写出答语。
把实际结果与估计结果比较,看看谁估计的比较准。
师:只要选择了简便易行的方法,我们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才会又快又准确。
三、实际应用。
1、这里有两个鱼缸,请你选择最简便的方法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2、学校要粉刷教室,粉刷一面墙每平方米需用。
0.15千克涂料,一共需要用多少千克涂料?
生在题卡上答题,师巡视指导。指名展示自己的方法,生判断哪种方法最简便。
3、学校要油漆。
60扇教室的门的外面,(单位:米)。
(1)需要油漆的面积一共是多少?
(2)如果油漆每平方米需要花费。
5元,那么学校共要花费多少元?
指名读题,说说完成这道题要注意什么?
生独立完成。汇报。
四、全课总结。
你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身边的难题,那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呀!让我们一起学好数学吧!
五、课外练习。
在你身边找出一到两处组合图形,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面积,再选择你认为最简便或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实际算一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七页的例五及“做一做”,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求积的近似值的必要性,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实际需要与题目要求正确地求积的近似值。
教具准备:小黑板准备以下的表格: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整数。
1.283。
5.904。
2.876。
教学过程。
1、口算。
0.840.3220.812.5。
7.80.013.20.2&nb。
sp;0.080.08。
9.30.018.42+5.84.8-0.48。
选其中几题讲一讲算式的意义。
2、出示小黑板。
说明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位小数的近似值。指名让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的。
1、引入新课。
师:在实际生活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2、教授新课。
出示例5。指名读题,说计算方法,列式。
问: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单价数量=总价)。
指名学生板演:
0.9249.2=45.264(元)。
问:1)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分)。
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分`的是哪个数位?(百分位)。
3)现在我们算出的积有几位小数?(三位小数)。
教师说明:“在收付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然后问:4)要精确到分该怎么办?(保留两位小数)。
5)那么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多少?(45.26元)。
教师板书:。
0.9249.245.26(元)。
答:应付菜款45.26元。
3、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或题目要求取近似值,取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是几,要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舍。
例如:3.9523.95(保留两小数或精确到百分位)。
3.9524.0(保留一位小数或精确到十分位)。
3.9524(保留整数或精确到个位)。
1.教科书第七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提示:求付款的题目没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时,都要以元为单元保留两位小数。
对于第2题,由于这道题只有两位小数,不必再求近似数。在以后做题时,一定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或实际情况来判断。
2.练习二的第1-4题。
第1、2题的第一小题。
1、复习:果园里有梨树42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板演)。
2、根据下列句子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杨树和柳树一共120棵。
杨树比柳树多120棵。
杨树比柳树少120棵。
3、出示线段图:梨树:
桃树:
从图上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梨树的棵树用x表示,桃树的棵数怎样表示?
4、出示条件: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5倍。
5、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练习二十一第1题)。
6、交流:板演,你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解答的?
7、导入:在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谁来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出示课题)。
(1)齐读。
(2)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边问边画出线段图。
(3)“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是什么意思?
这道题要求的.数量有两个,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做比较简便?
(4)下面我们就以小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道题用方程来做,学生讨论。
(5)交流。
(6)通过讨论和同学们的交流,你们会解这道题了吗?请做在自己的作业本上。一生板演,其余齐练。
校对板演。还可以怎样求桃树的棵树?
(7)方程解好了,下面要做什么了?你准备怎样检验?(把问题作为已知数进行检验,)生说,师板书,齐答。
2、教学想一想。
现在我们把第一个条件改一下,变成“果园里的桃树比梨树多84棵”,你能列方程解答吗?(出示改编题)。
一生板演,其余齐练。
集体订正。提问:设未知数时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根据什么来列方程的?
3、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因此,你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4、小结。
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看出,如果两个数量有倍数关系,就可以把1份的数看做x,几份的数就是几x;把两部分相加就是它们的和,两部分相减就是它们的差。我们可以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来解答。
1、练一练。校对:你是根据哪个条件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
2、只列式不计算。
一个自然保护区天鹅的只数是丹顶鹤的2.2倍。
(1)已知天鹅和丹顶鹤一共有9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2)已知天鹅的只数比丹顶鹤多3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3、选择正确的解法。
明明家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鸡和鸭一共56只,鸡和鸭各有多少只?
(1)解:设鸡和鸭各有x只。x+3x=56。
(2)解:设鸡有x只,鸭有3x只。x+3x=56。
(3)解:设鸭有x只,鸡有3x只。x+3x=56。
商店里苹果的重量是梨的3.6倍,苹果比梨多26千克。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
(1)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3.6x-x=26。
(2)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3.6x+x=26。
老师有个疑问,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为什么今天学的应用题用方程来做比较好,而复习题用算术方法做比较好呢?说明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练习二十一/2—5。
1.结合具体情境,能说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2.在游戏中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判断。
3.借助观察猜测、操作实验、活动交流,培养学生合理推测的能力,并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
1.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2.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多媒体课件、球以及摸球用的袋子、记录单、扑克牌。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游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游戏。看谁能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最多的数学知识。玩游戏前老师先分组,1、2?大组为甲队,3、4大组为乙队。哪一个组先来玩游戏。
师:两个组都想先来,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决定那个组先来。
生:石头、剪刀、布。
师:石头、剪刀、布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公平吗?同桌之间单号代表甲队,双号代表乙队互相猜三次试试看。
师:刚才谁赢了?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公平)
师:为什么,能不能用可能性的知识来说明这个游戏的公平性呢?今天这节我们继续来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
1、你觉得两个同学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其中一人获胜的可能性是多少?为什么?
2、要想知道每人获胜的可能到底是多少,我们必须列举出两个人完游戏时会出现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用自己的方法,把完游戏时会出现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记录下来。
3、小组合作交流
4、汇报:发现:有的学生列举了7种、8种、9种等各种不同的结果和记录方法。
5、有没有办法不漏掉也不重复呢?
6、老师利用表格归纳总结列举方法?
1、做一
(1)老师读题:
(2)相信大家都能用这3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吧。那么谁能办法写出所有不同的三位数呢?请把它写下来。
师:用这样的方法来决定“胜负”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
生:单数赢了4次,赢和可能性是4/6,双数赢了2次。赢的可能性2/6。
2、出示练习1。两人一组,算出2、3、7、8中任意两个数的积。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486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