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班教案中,教师可以详细规划学习目标、活动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以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精心编写的大班教案范文,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教案的编写原则和方法。
1、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2、学习对给定的4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3、了解一些数字排序的知识,能积极寻找又快又全的组合方法。
教具:ppt;学具:数卡、笔和白纸。
一、出示新车ppt,进行观察,引出课题。
1.师:我这里有许多汽车的图片,大家看一看,你喜欢哪一辆?你喜欢它哪个地方?
教师小结:每辆车在外形和功能上都有区别。
2.(出示ppt)。
师:这是石老师的新车,是黑色的马自达。你在马路上见过同样的车吗?
师小结:看号码,对!每一辆汽车都有属于自己的车牌号码。
二、第一次操作,学习三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三个数字的车牌。
幼儿两人结对合作,用三张数卡进行排列组合,一人排另一人记录。(一组车牌一张纸)。
2、展示车牌,交流讨论、学习方法。
师:请你们每对拿出一张车牌。(教师把上交的车牌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测,拿掉重复的车牌。
师:6张,我们一共排列了6张车牌。
小结:对,我们可以从3开头,排出车牌;然后从5开头,排出车牌;再从6开头,排出车牌。这样的话,大家看起来又清楚又明白。
三、第二次操作,学习四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四个数字。
2、师:要仔细想想,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全地排列出来?两人合作哦!
3、幼儿两人合作,共同寻找和记录四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4、张贴幼儿记下的车牌,师生共同检验。
将1为首的数字拿出来,共有6张。
师:石老师的车牌是3516,这张!
师:小数字,大学问哦!
四、马路上的车牌。
比较辨别车牌上的颜色、汉字和英文字母,了解车牌的不同。
1、ppt:出示两张车牌为苏ma3516和苏m3516学的车。
师小结:蓝色车牌是私家车,黄色车牌是大型车,黑色车牌是大使馆的车……。
2、师:我还看见过颜色、数字都一样的车牌,为什么会这样?
ppt(苏ma3516;浙dc3516)。
3、师小结:“是啊,一张车牌,有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数字,有不同的字母,还有不同的汉字,就是因为这些不同,才会变化出这么多不同的车牌,我们的马路上新车才越来越多的。以后我们还会接触到更多有关数字组合的知识,到时我们再接着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1.学习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尝试对4个数字排列。
2.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3.乐于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能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幼儿感知生活中数字组合的乐趣。
2.笔、白纸、4、3、9配套的数字卡片。
教学重点:了解几个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教学难点:尝试对4个数字进行排列。
一、引出课题。
1.马路上有很多很多的,怎样在马路上很快找到自己的车?
师小结:每一辆都有不同的车牌号码。
二、第一次操作,学习三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出示新车的图片,
幼儿两人结对合作,用三张数卡进行排列组合,一人排另一人记录。(一组车牌一张纸)。
2.展示车牌。
349493394439349394。
师:我们来看看有重复的吗?把重复的找出来。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测,拿掉重复的车牌。
师:谁手中还有与黑板上不一样的车牌。
师:你有什么办法又快又好地检查出来。
师小结规律:我们可以从小到大来排列,先从3个数字中找出最小的放在第一个,然后第一个数字不变,后面的两个数字交换,就是第二种排列方法了,排好了以后,从第二个数字开始,也一样将他固定,后面的交换。最后在到最大的数字和上面的方法一样。我们来看一下,以3开头的有两种方法,后面的也是,所以三个数字有6种排列方法。
三、第二次操作,巩固3个数字的排列。
1.师:请小朋友按照老师的方法再去试一试,我们来交换一下,刚才记录的孩子现在排列,刚才排列的孩子请你记录。这次请你们写在一张纸上。
2.幼儿两人合作,再次寻找和记录3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3.教师巡回指导,查看幼儿完成情况。
四、第三次操作。
1.师:如果在349当中再加一个数字1,那有哪些排列呢?请你也来用刚才的方法来试一试。
2.师:4个数字组合,我们可以先将前面的两个数字固定不动,我们可以来看看有几种排列。
五、结束活动。
原来数字组合有这么好玩,我们在去找一找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也有数字组合的。
本次教案是“一课三议”后的最后定案,本次活动上下来解决了先前提出的“重点问题”,可是依然存在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活动过程清晰流畅,环节层层递进。但在重点问题:3位数字排列的规律上我没有真正的讲解清楚,导致后面的4位数字有一大部分孩子没有真的弄清楚这种规律和学会排列的方法。数学活动讲究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发现——思考——总结,而我恰恰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主体性,一味的主导孩子根据教师的流程来学习,轻视了孩子的“学”,在小结规律时,我的语言缺少规范性和严谨性和科学性,而这些是数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中,教师只注重集体,忽略了与个别孩子的交流,在很多细小环节的处理上还不是很恰当,值得在以后的活动中慢慢改进。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涉入我们的生活。孩子对各种车辆有一定的了解,为了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让让孩子对交通工具进行大胆设计,进行大胆改造和想象,从而发展孩子的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发展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综合运用多种技能塑造常见的交通工具,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团结协作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让每位幼儿运用多种技能塑造常见的交通工具,从而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城市交通工具的图片,图书、画报、玩具模型、橡皮泥、垫片、花片、牙签、筷子、布、铁线、毛线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随着《快乐的小司机》的音乐进入到布置好的“交通工具大展会”,仔细观察,研究讨论不同的交通工具的形状、结构。
2、引导幼儿分组讨论自己最想设计做什么工具?
幼儿:我想做一辆公共汽车,我长大要当公共汽车司机。
老师:公共汽车是什么样的?
幼儿:是大大的长方型的,上面有很多窗口。
幼儿:我想做一辆像奥特曼一样的摩托车,我带上我的小妹妹像奥特曼一样去打怪兽。
老师:像奥特曼一样的摩托车是什么型状的呢?
幼儿:恩,有点椭圆型的,这样就可以溜来溜去了。
3、启发幼儿想象泥塑不同交通工具的不同方法、
小轿车汽车:方型泥慢慢压出车头和车尾;
火车:每节车厢的泥大小相同;
飞机:泥对半分成两团,一团搓尾翼,一团再对半分,塑成侧翼。
4、引导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做好的交通工具。
教师:小朋友们,把你们做好的交通工具跟同伴说一说。
幼儿:我做的'小汽车上有小风扇,夏天到了坐在里面就不会感觉热了,你们看。
幼儿:瞧,我做的车是有床有吃的,这样我就可以和我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了。
幼儿:我的飞机有可视电话,这样我就可以在飞机上和很多人讲话了。
……。
5、鼓励幼儿展示自己设计的交通工具。
教学反思。
在”有趣的交通工具”的活动中,由于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辅助材料,幼儿的作品有很多的造型,很有立体感。我们教师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爱好,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交流探索与操作的机会,并且要让幼儿通过泥塑活动,将“有趣的交通工具”展现出来,使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我们教师能够借助所观察到的真实地了解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幼儿的创造性也给予及时的肯定。整个活动师生互动、,在最后的鼓励幼儿展示自己设计的交通工具的活动中,幼儿又因为摆放自己的作品而萌发很多新的议题。
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追求,也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呵护。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的东西正在慢慢的淡化,这其中更多的就是缺乏对亲情的感悟和表达,尤其是独生子女,成为了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对感恩更加默然,而《温情的》正是一个很好的感恩教育绘本书籍,这个绘本不但充满了温馨,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幼儿园感恩教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为了让爱在孩子的心里慢慢长大,本课通过师生认真看,大胆猜,自由说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小和狗妈妈形象,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为孩子们的童年播下一粒“爱”的种子。在看图画的过程中渗透指导,不露痕迹地锻炼孩子仔细观察和展开想象的能力,通过交流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品悟绘本的人文力量,促进他们精神的成长。
1.引导幼儿通过看看、猜猜、说说,理解绘本中的内容,并尝试运用语言将图片内容表述出来。
2.引导幼儿体会小在各种环境下的心情,感受哆哆和狗妈妈之间美好的情感,培养幼儿学会感恩。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课件、背景音乐。
一、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一说平时爸爸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
师:孩子们,这个世界上谁最爱你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爱你们的呢?
师:看来爸爸妈妈都非常的爱你们,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二、幸福生活:出示哆哆的图片,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哆哆与狗妈妈之间美好的感情。
1.师:可是在城外的一座动物园里有一只小,他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爸爸妈妈,冷的时候没地方住,饿的时候没东西吃,生病的时候也没人照顾他,他整天浑身发抖,哆哆嗦嗦,人们都叫他“哆哆”。
2.引出狗妈妈胖墩,引导幼儿观察狗妈妈的样子。
师:你们觉得一个人的哆哆心情会怎么样?
师:动物园里的人看哆哆这么可怜,就给他找了一个狗妈妈。
师:仔细看一看这只狗妈妈长的什么样子呢?
师:这只狗妈妈,她的身体胖胖的、圆墩墩的,像个胖墩,大家都叫他“胖墩”。
3.引导幼儿猜一猜狗妈妈会怎样照顾哆哆。
师:看来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好孩子,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狗妈妈到底是怎样照顾小哆哆的吧。
5.师:是啊,哆哆在妈妈的身边闭上了眼睛,美美的睡着了。
6.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哆哆长大后的样子。
师:是啊,哆哆长大了,长高了。长的比狗妈妈还高,你瞧他的眼睛又神气,又威猛。
7.引导幼儿观察狗妈妈的变化。
师:可是狗妈妈呢?
教师小结:妈妈的耳朵上长出了皱纹,头上也长出了皱纹,妈妈变老了。
8.引导幼儿观察哆哆和妈妈的尾巴。
师:但虽然妈妈老了,可哆哆还是很爱他,你们看出来了吗?
师:你们瞧一瞧,我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你们有没有发现?
师:仔细的看一看他们的尾巴怎么样。
师:这说明哆哆和妈妈怎么样?
三、伤心分离:出示图片,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体会哆哆和妈妈分别的难过与不舍。
师:原来哆哆被送到城里了的马戏团里去了,从此以后她们再也不能见面了。
2.教师小结:哆哆想念着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3.师:就在这时,突然他听见在遥远的地方,传来那首熟悉的摇篮曲,是妈妈,哆哆好像听到了妈妈的呼唤。
4.师:你们觉得哆哆这时会怎么做呢?
四、心碎重逢:引导幼儿感受与狗妈妈之间的爱,培养幼儿学会感恩。
2.播放哆哆对妈妈说的话。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哆哆是怎么对妈妈说的。
3.学习哆哆与妈妈的对话。
师:现在我就是这只狗妈妈,谁来做我的哆哆大声的说一说这句话呢?
师:我的宝贝,我的哆哆,妈妈也爱你。
师: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播放枪响声)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警察开枪了,哆哆为了保护妈妈中枪倒下了。
师:可是他们的尾巴呢?
五、引导幼儿续编故事。
六、引导幼儿在音乐情境中完整的欣赏故事。
1.师:让我们再一次完整的听一听这个好听,感人的完整故事吧。
师:听了哆哆和妈妈的故事,你们心里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哆哆是一只怎样的呢?
师小结:哆哆是一只懂得感恩的,是一只有情有义的,是一只温情的。
《温情的》这一绘本,就讲述了一个爱与被爱,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故事。绘本是由日本著名绘本作家柳漱嵩先生所作。讲述的是一只失去亲生父母孤苦伶仃、成天打着哆嗦的小在狗妈妈的养育下健康成长,最后成为马戏团里的大明星。可是他念念不忘狗妈妈,直至用生命保护她。在善良的狗狗的关爱下,本是凶悍的,变得有情有意,知恩图报。我读到这本绘本时就想到我们大班的孩子在看了这本绘本之后能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又能不能学会如何爱别人,以及怎么样回报别人的爱?带着这么多的疑惑,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这一绘本《温情的》。
一、回忆导入,激发幼儿兴趣。阅读绘本通常从封面开始就已经有信息传递给孩子。所以在活动开始之初我出示绘本的封面,并提问:封面上有什么?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表达自己的见解。此时,我讲出绘本的名字,《温情的》。请幼儿就温情进行理解。到这里,孩子们内心已经有了矛盾,他们认为的是凶猛的,而这个故事中的是温情的,这是怎么回事?这时孩子们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也对故事充满了兴趣。二、走进故事,解答心中疑惑。带着之前的疑惑,我们翻开了这本书第一页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是一头什么样的小?孩子们一下子说出了小很可怜。尽管孩子们不认识字,但是孩子们对图片的观察很细致,他们可以从狗妈妈以及小的表情中发现他们的特点。在看到图片狗妈妈在喂小喝奶时我提问: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孩子们就觉得这个狗妈妈这是一个善良的妈妈,有爱心的妈妈,对小倾注了自己全身心的爱。故事逐渐展开,孩子们也随着故事慢慢的紧张起来。接下来狗妈妈与小分别的场景,我也分别以围绕狗妈妈和哆哆的心理的提问,让幼儿深入场景进行猜测与表演,来体验他们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心情。当看到小哆哆使出浑身的力气,撞坏笼子冲了出去。我们小朋友都激动极了。在为哆哆喊加油。孩子们此时的心情溢于言表。当看到哆哆终于和狗妈妈团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班的孩子都为此热烈的鼓掌。这是大家都喜欢看到的结局。但是故事突然有了一个转折,孩子们的心情也随着故事有了反转,猎人的出现,孩子们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图片,似乎都在期待奇迹的出现。这个时候,我没有及时的提问,孩子们都在议论纷纷,为和狗妈妈感到万分的惋惜,有些孩子还默默地流泪。我没有过多的提问,相信孩子们也已经理解。最后故事的结局留给了大家充分的想象空间。三、续编故事,发展幼儿想象力。大班的孩子对故事有了一定的见解。在最后的结局中作者留给大家充分的想象空间。我们班的孩子对此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小朋友认为和狗妈妈已经死了,他们被猎人送到了别的地方;有的小朋友认为会飞,带着狗妈妈飞到了别的安全的地方,然后永远一起生活在一起;有的小朋友认为狗妈妈为了救小牺牲了自己,不管哪种结局,都寄托了孩子们的希望。四、师幼总结,感受爱的真谛。续编的故事中都藏着孩子们对故事的依依不舍。有些孩子都为此默默地流泪。孩子们的感情是最真挚的。相信他们一定是被故事中的狗妈妈与之间的爱所感动,亦或是联想到了自身。因此,我们大家一起重新回顾了整个故事,并提问:故事中的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孩子们都纷纷举起了小手。有了这么多的感动,我们更应该延伸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来。我请小朋友们自己想一想,你的爸爸妈妈在抚养你的这过程中有没有令你很感动的地方?对待他们的爱,你应该怎么汇报?对待朋友又应该怎么样呢?最后我们大家得出,爱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回报。只有当你付出了爱,你才能得到爱,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器官的图形和线条相结合,进行大胆地、创造性的绘画活动。
2.体验创作过程的快乐,激发幼儿对人体的兴趣。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重难点:
1.能画出各器官的外形特征。
2.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的组合。
活动材料;。
成品和半成品范例若干;人手一份:画纸、构线笔、各器官图片。
活动过程:
观察讨论联想创作展现交流。
观察讨论:
1.谈话:以人体的组织结构引出主题。
2.讨论:如果将人体的各个器官打乱后,重新组合,会怎么样?
(幼儿用材料尝试重新组合,发现重新组合后,变成了什么?)。
联想创作: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重新组合身体的各器官。
2.引导幼儿画得大一点、夸张一点。
3.注重个别指导,提高幼儿创作欲望,开拓创作思路。
4.提醒幼儿要将线条画得密,可用多种线条让各种器官连在一起。
展现交流:
互相欣赏,找找作品中哪些线条是你没有的?
活动目标:
1、学习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尝试对4个数字排列。
2、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3、乐于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能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感知生活中数字组合的乐趣。
2、笔、白纸、4、3、9配套的数字卡片。
教学重点:
了解几个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教学难点:
尝试对4个数字进行排列。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马路上有很多很多的汽车,怎样在马路上很快找到自己的'车?
师小结:每一辆汽车都有不同的车牌号码。
二、第一次操作,学习三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出示新车的图片,
幼儿两人结对合作,用三张数卡进行排列组合,一人排另一人记录。(一组车牌一张纸)。
2、展示车牌。
3、4、9、4、9、3、3、9、4、4、3、9、3、4、9、3、9、4。
师:我们来看看有重复的吗?把重复的找出来。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测,拿掉重复的车牌。
师:谁手中还有与黑板上不一样的车牌。
师:你有什么办法又快又好地检查出来。
师小结规律:我们可以从小到大来排列,先从3个数字中找出最小的放在第一个,然后第一个数字不变,后面的两个数字交换,就是第二种排列方法了,排好了以后,从第二个数字开始,也一样将他固定,后面的交换。最后在到最大的数字和上面的方法一样。我们来看一下,以3开头的有两种方法,后面的也是,所以三个数字有6种排列方法。
三、第二次操作,巩固3个数字的排列。
1、师:请小朋友按照老师的方法再去试一试,我们来交换一下,刚才记录的孩子现在排列,刚才排列的孩子请你记录。这次请你们写在一张纸上。
2、幼儿两人合作,再次寻找和记录3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3、教师巡回指导,查看幼儿完成情况。
四、第三次操作。
1、师:如果在3、4、9当中再加一个数字1,那有哪些排列呢?请你也来用刚才的方法来试一试。
2、师:4个数字组合,我们可以先将前面的两个数字固定不动,我们可以来看看有几种排列。
五、结束活动。
原来数字组合有这么好玩,我们在去找一找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也有数字组合的。
活动反思:
本次教案是“一课三议”后的最后定案,本次活动上下来解决了先前提出的“重点问题”,可是依然存在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活动过程清晰流畅,环节层层递进。但在重点问题:3位数字排列的规律上我没有真正的讲解清楚,导致后面的4位数字有一大部分孩子没有真的弄清楚这种规律和学会排列的方法。数学活动讲究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发现——思考——总结,而我恰恰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主体性,一味的主导孩子根据教师的流程来学习,轻视了孩子的“学”,在小结规律时,我的语言缺少规范性和严谨性和科学性,而这些是数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中,教师只注重集体,忽略了与个别孩子的交流,在很多细小环节的处理上还不是很恰当,值得在以后的活动中慢慢改进。
1、引导幼儿按照时间、人物、地点、及事件经过的线索,完整的讲述永辉超市购物的情景,讲述自己的感受。
2、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实现购物的经验,并拍有照片、录像。
2、课件制作:讲述线索图(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经过、结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开展谈话,导入活动,(出示永辉超市标志)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的标志?永辉是个什么地方?你们有没有去过永辉?和谁一起去的?前几天,老师也带小朋友去了永辉,还在里面买了东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件事。
(二)明确讲述线索,引导大胆使用描述性的词语。
1、提问: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应该说清楚哪些内容?
2、教师讲述线索,课件逐幅显示线索图:要说清一件事,要说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最后的心情。
(三)引导幼儿按照线索完整的讲述1、幼儿选择照片后:
(1)几个幼儿结伴讲;
(2)按照上面的线索完整的讲;
(3)要把买东西的过程讲的详细些。
2、幼儿自由结伴,开展讲述。
教师指导讲述重点:
(1)扩展讲述的内容,引导使用描述性语言;
(2)语言的完整性。
3、请个别幼儿讲讲。教师讲评重点:购物过程的丰富性、个性化及词语。
4、请幼儿讲给“客人”老师听。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文档为doc格式。
。
1.学习在手臂上大胆的进行美术创作。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表演,培养美的感受力,力和表现力。
1.动物幻灯片。
2.音乐磁带。
3.森林背景。
4.布团、排笔、海棉、水、盆子、各种广告颜料。
5.摄像机、录音机。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到森林里去看动物表演。
2.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轻轻的走进森林,安静地坐下看表演。(孔雀长
颈鹿的故事),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3.看完后,向幼儿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小动物可以用手臂进行表演呢?
(教师总结:因为它们都有长长的脖子。)
二、讲解部分
1.在幼儿看完表演后,老师对幼儿进行提问:
2.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观看课件(动物世界),让幼儿找出哪些小动物可以用手臂进
行表演。充分发挥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教师出示长脖子动物的画面,让幼儿一起观察它们的长脖子。教师边讲解边与幼儿一起
用手臂来做它们的头与脖子。
三、美术创作
1.教师向幼儿介绍在手臂上进行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教师用准备好的颜料、排笔等用具进行美术创作,并向幼儿讲明笔用过后可在水里清洗后再用,海棉、布团等用品最好只蘸用一次颜料。)
教师可用摄像机把幼儿制作的过程以及表演过程摄下来。)
3.幼儿画好后,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观赏装饰过的手臂造型。
4.音乐响起,教师带领幼儿自由的发挥跳舞。自己创编动作。
四、活动延伸
1.教师带领幼儿观看录像,看自己的表演。
2.教师可带幼儿到其它班级去表演。
大班语言活动――《大雁和鸭子》
1、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勇敢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2、让幼儿懂得只有不怕困难,才能真正学到本领的道理。
3、发展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和语言活动力、丰富幼儿词汇。
1、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2、提前布置好春、夏、秋、冬的场景。
3、绘画工具、布偶。
一、教师以“故事多多姐姐”的身份出场,自我介绍。
1、“我”教师走进教室.
2、“我”教师:小朋友们好!还认识我吗?(幼答)我是来自动画城的多多姐姐,自从我们栏目举办了“幸运星旅行记”以来,收到了很多小朋友的来信与参与。今天很高兴来到这里,并恭喜你们成为本周的幸运星,一起加入我们的幸运星旅行吧!(给幼儿佩带幸运星饰品)我们的口号是“故事多多,乐趣多多”,那么今天我们旅行的第一站就是动画城,跟我出发吧!(随音乐一起入场)
二、与幼儿一起观看课件(动画片),让幼儿初步感受。
2、重复问题.带幼儿一起看课件.
三、播放课件。
1看完动画片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讨论问题,然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2丰富幼儿词汇.
四、带幼儿一起复述故事,理解故事,让幼儿懂得只有不怕困难,才能真正学到本领的道理。
1复述故事.
2总结.应该向大雁学习.
五、教师带幼儿一起在已布置好场地,以提问、引导的方式带动幼儿一起复述故事。
1、出发到“神秘森林“。教师:现在多多姐姐要带小朋友去一个神秘的森林.
2、出现“神秘嘉宾”。到了森林门口,教师拿出已准备好的布偶玩具。教师:哦,差点忘了我还请来了神秘嘉宾呢,请小朋友转过身去,闭上眼睛,(教师迅速套上布偶)。
3、教师拿着布偶进入“神秘森林”,幼儿自己去看自己去找自己去发现春夏秋冬.
4幼儿在森林自己表演.
六、幼儿动手活动,教师协作。
幼儿在教师已准备好画布上,自己做画。
七、延伸活动。
1、幼儿根据自己绘画的场景或是手拿布偶玩具自由的进行游戏表演。
《指南》从身体素质的角度提出了幼儿在大肌肉动作方面要“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的发展目标,而平衡能力是完成各种身体动作的前提,也是实现自我保护的最基本的能力。大班幼儿肢体动作发展更加灵活、协调,能够控制或转换某些动作。在大人看来不起眼的梅花桩,却是锻炼孩子平衡能力的最好器械。本活动用游戏贯穿始终,趣味性强,教师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游戏情境中大胆参与,探索出梅花桩的多种玩法,并掌握在直线形、s形梅花桩上行走的动作技能,发展平衡能力。
1、学习双脚交替在直线形、s形梅花桩上走,保持身体平衡。
2、能大胆尝试梅花桩的多种玩法。
3、敢于在高低不同的梅花桩上走过,体验梅花桩游戏的快乐。
1、提前和幼儿回顾孙悟空的动作和本领,熟悉儿歌《唐僧骑马咚哩个咚》。
2、用各种易拉罐儿、奶粉罐儿、啤酒桶等制成的梅花桩若干。
3、布置“猴王争霸赛”游戏场地。
4、猴王王冠若干。
1、创设“孙悟空72变”的游戏情境,带领幼儿进行热身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2、玩儿梅花桩,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梅花桩的多种玩法,学习双脚交替平衡走梅花桩的动作技能。
(1)尝试个人玩梅花桩。
提问:自己一个人玩梅花桩,可以怎样玩儿?鼓励幼儿大胆探索,玩出新玩法。
分享交流:你是怎样玩儿的'?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
(2)玩游戏“腾云驾雾”,练习站梅花桩。
引导幼儿听信号迅速作出反应。规则:请幼儿每人拿一个梅花桩,选择一个地方,绕自己的梅花桩走或者是跑,当听到信号“腾云驾雾”时迅速单脚站立在梅花桩上,保持身体平衡,看谁坚持时间长。
(3)请幼儿自由组合,尝试两个人或者两人以上合作玩梅花桩,教师巡回指导。
(4)集中练习走梅花桩,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双脚交替平衡走梅花桩的动作技能。
将幼儿分成4组,进入场地进行游戏。幼儿根据场地自主摆放独木桥。幼儿鱼贯练习走直线梅花桩,巩固保持身体平衡的动作技巧。
小结动作要点:两脚交替走,一只脚站稳了另一只脚再向前走,不慌也不忙。可以双手侧平举,辅助身体的.平衡。
3、闯关游戏“猴王争霸赛”,练习在直线形、s形、高矮不同的梅花桩上走,并保持身体平衡。
游戏情景:花果山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猴王争霸赛”,谁能闯过三关,得到猴王王冠,谁就有资格当猴王!
“石头”,从右边跑回,站到队伍的最后,第一个人走过“独木桥”之后第二个人开始游戏。
第二关“绕过盘丝洞”,将直线型梅花桩改为s形,指导幼儿练习连续走s形梅花桩的技能。
第三关“奔向水帘洞”,在第二关基础上,增加粗细、高矮不同的梅花桩随意摆放的“梅花桩林”,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设计路线,走到终点。
4、根据儿歌《唐僧骑马咚哩个咚》内容做动作,引导幼儿做放松运动,并收拾场地。
幼儿随着儿歌做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动作,让全身的肌肉放松,并调整呼吸。
1。感知比较3种常见的纸,发现它们的不同。
2。乐于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宣纸、画画纸、牛皮纸、颜料、标签、表格、染纸样品、塑料筐、抹布、旧挂历纸、泡沫板。
1。感知3种纸的不同。
(1)教师出示3种纸,并问孩子:“这是什么纸(了解名称)?”
(2)提出问题:“每人都有3种纸,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揉一揉、听一听,它们有什么不同?”
(3)幼儿自己取3种纸进行感知比较,发现纸的软硬、厚薄、颜色、光滑度等的不同。
(4)鼓励幼儿相互交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5)在幼儿表达基础上,利用表格形成集体记录。
(1)引入染纸画,出示染纸样品。
(2)幼儿取纸,教师介绍染纸基本方法。
(3)幼儿操作。
(4)相互交流。
提问:“你们看一看这3种纸染出来的画,你们发现了什么?”“哪种纸做染纸最漂亮?”“为什么?”
小结:宣纸做染纸最漂亮,它吸水多。把这一结果记录在集体记录表中。
利用记录表,梳理3种纸的不同。
3。提出问题,引出新活动“今天是用这3种纸来做染纸画,如果用这3种纸叠成小船,放在水里会怎样?”
《有趣的纸》作为纸的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是一个有着科学领域的明显特点并与艺术领域有机综合的活动。
这个活动的结构化程度比较高。这种高结构不仅体现在从目标到材料的严谨设计。而且体现在用一系列关键问题引导着幼儿的探究活动逐步走向深入。在活动的每个阶段,不仅在开始时有关键问题的引导,而且在探究告一段落时有共同的讨论和回顾,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发现和记录的事实信息,概括、总结和提升已经获得的经验。
在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中,关键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引领着幼儿探究的方向,保证探究的深度和有效性。在《有趣的纸》中,在探究活动的不同阶段,教师主要使用了4个关键问题,它们在引发和引导幼儿深入探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关键提问1:这是什么纸?这个问题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发幼儿回忆、确认已经熟悉的纸,同时为了交流的方便,对纸的名称达成基本的共识。
关键问题2:“看一看、摸一摸、揉一揉、听一听,它们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的主要作用在于提示幼儿运用多种感官、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究;同时这个问题也在提示幼儿关注自己的探究结果――发现纸的不同,让幼儿明确探究的任务。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孩子们会关注到纸的很多外在特性,颜色、薄厚、结实程度、光滑程度等等。
关键问题3:“看一看这3种纸染出来的画,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引导幼儿关注3种不同的纸的吸水性。虽然这是一个具有一定方向性的问题,但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孩子们的发现可能会有很多。
关键问题4:“哪种纸做染纸最漂亮?为什么?”这个问题比上一个问题具体,它能引导着幼儿发现宣纸做出的染纸最漂亮,通过思考原因,孩子们会关注到纸的吸水性,并对纸的吸水性发生兴趣。
探究纸的吸水性可以成为孩子们继这个活动之后更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因为纸的吸水性已经超越了探究纸作为单一物质的物理特性,涉及到纸与水两种物质的相互作用所发生的变化。老师们可以在美工区投放颜料和各种各样的纸,鼓励和支持幼儿继续进行染纸活动;还可以提供毛笔、毛刷、棉签和海绵棒等工具材料,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各种质地的纸进行作画,他们会发现不同纸的吸水性和用不同的纸作画所产生的奇妙效果。当然,在这种似游戏、似探究、似美术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会体验到游戏的快乐、探究的魅力、美术的奇妙……总之,孩子们的获得与发现会有很多很多!
对称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可是许多幼儿平时没有注意,为了激发幼儿的观察欲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设计本课。
1、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习惯,以及记忆形象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幼儿设计各种新型楼房。
3、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认识物体的对称性。
2、 画出对称物体的另一半。
具有两组相对称的图形若干(常见的动物)、水彩笔。已拼插好一半对称图案的玩具。
一、导入
猜一猜(分别出示几张对称图片的一半,让幼儿猜出是什么图案。全出示后引导幼儿观察左右两过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二、活动
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张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其寻找对称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或小朋友身上寻找对称的部位)。
三、运动练习
做一做(用自己的身体做对称的动作)。
四、说一说
对称图案有什么特点?
五、范画
边讲边画。
六、练习
画一画(在操作纸上先找对称图案,再涂色对称图案,最后画对称图案的另一半)。
七、评讲
表扬表现好的
八、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九、拓展
找一找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物体是对称的?记下来说给小朋友听。
在活动过程中,“猜一猜”是活动的第一环节。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左右两边的异同点,这就是重点。在猜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因为我对幼儿的猜测答案都没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们就特好奇,给下面的“寻找”增加了更大的兴趣。在我的鼓励下,他们都积极主动的寻找着每张图片两边的相同点与不同,最终自然的发现了“对称”的条件:形状、颜色、大小、图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让他们找不同点时,我提出了一个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找一找两边有什么不一样”,因此幼儿就从细微之处找不同,还真的找到了线条不直、圆圈不圆之类,没有一个幼儿会从方向上去观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着他们“看看小尾巴朝哪边”,幼儿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显然这是我的提问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这环节让我满意的是话比较简洁不多,灵活的面对幼儿的“猜测”。让我遗憾的就是:问题设计不妥,带来了误导或多或少的耽误了教学活动的时间。“找一找”是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我就请班上学习、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儿回答,结果是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还有极少幼儿有些模糊而出现错误,因此就在他们的错误中提出问题并极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使幼儿更加理解了对称的意思。“做一做”是为了增加一点趣味性,前二个环节都是以说为主,而做一做即是让他们巩固“对称”的理解,又是能让他们好动的身体能得到轻松片刻。虽是动的一刻,但师幼配合非常默契。“画一画”的操作活动有看、想、找、涂色、画的过程,是前面学习的综合反映。在此中我觉得不足的是:在幼儿操作前没有再次或是小结一下对称条件,也没有示范,因此很多幼儿出现了对称的颜色没有用上,他们只是涂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许幼儿涂色时会主意到色彩的变化与对称。
总的来说,我对本节课还是比较满意,达到了预想的目的。
孩子们进入班下学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新《纲要》要求幼儿“应从生活中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和合作能力。”并要求我们的活动内容能来自于孩子的生活,并是孩子所熟悉的。那我们更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将我们学习的生活内容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31天,总共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是用来查看日期的工具,掌握日历查看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2、各种挂历,台历,月历等。
一、出示数字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就来先认一认,读一读这些数字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学号年龄时间等)。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学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幼儿仔细观察,问幼儿发现了什么,房子里面有什么鼓励幼儿胆发言。你们真能干发现了它们的秘密,请问你们想知道吗,那老师就告诉你们吧。
2、教师利用字卡讲述故事,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回答问题。
三、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1、现在老师指日期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号
2、老师说日期小朋友上来把它找出来。今天是几月几号请小朋友找出来。
3、前几天小朋友带来了挂历,请小朋友在上面找一找,自己的生日告诉老师与同伴,再来找一找节日,如五一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等。
数学《有趣的数学》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日历,挂历,台历等让幼儿来认识日期,查阅日期,活动中体现了纲要精神:幼儿的教育内容生活化,游戏化。我们作为老师应该为幼儿创造熟悉的生活场景,应该让孩子懂得生活就是学习的数学课堂,这次教学活动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每一环节环环相套,层层递进活动开始我神秘说要与数学朋友做游戏,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集中了,通过让幼儿认认,想想,说说数学,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扩展思维,接着让幼儿进入一个有趣的故事,有年妈妈带着孩子住在漂亮的房子里做游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知道了年月日的关系。掌握了一年有12个月,有30天一个月的,有31天一个月的,二月才28天,一年一共是365天。然后活动的延伸更使小朋友乐透了。最重要的是通过这节课创设情境的教学激发了小朋友去探究去发现。加深了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物体的不同特征及简单的排列规律。
2、技能目标:能运用操作材料进行按规律排序,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
3、情感目标:结合情景游戏,通过实物操作,体验按不同规律排序的乐趣。
1、幼儿经验准备:已经有按物体某一特征规律进行排序的经验:如按照物体的颜色、长短、大小、高矮等规律的排序。
2、环境材料创设准备:
教具:新家蓝图、花坛、递增递减排序示范图、新家
学具:
幼儿操作材料:铺地砖(红黄泡沫毯)、围围墙(三种颜色的砖块)、种树(高矮种类不同的树)串彩链(长短、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段、珠子、毛线)。
幼儿分组操作材料:不同颜色、形状的花和栅栏。
幼儿实物操作材料:不同种类的水果、蔬菜、以及蛋糕、奶…
师:“小朋友,小猫的房子被大灰狼破坏了!它刚刚建好了一座新房子;可是它不会装修,今天想请你们帮它装修新房子。好吗?”
(一)介绍材料,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简单的规律排序。
师:“小朋友,看看小猫为我们准备了什么装修材料呢?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1、地砖:按照蓝黄颜色变化规律排序。干扰因素:2种颜色
2、围墙:按照砖块颜色及节数规律排序。干扰因素:4种颜色
3、树木:按照树的形状、高矮不同规律排序。干扰因素:2种高度、 3种形状
5、师:“这些材料都有它们不一样的特点,那我们要怎样排列它们才能把房子装饰得好看呢?”(幼儿自由讨论)
6、师:“老师给你们一个小提示吧!如果小朋友能够把这些材料排成有规律的一条队伍,那就能把房子装得很好看了。”
(二)幼儿操作探索,教师指导
师:“你们想不想去试试,用这些材料去帮助小猫装修新家呀?(想)等一会儿,小朋友们可以自由分组,选择一种材料,跟你的组员一起商量怎样才能排出有规律的队伍,把你们组的材料排在房子里相应的地方。”
(三)分享、小结
1、师:“你们的材料是怎样排的呢?哪一组的小朋友愿意分享一下?”(请各组代表介绍排列的方式,教师帮忙展示及小结。)
(四)巩固排序练习
师:“小朋友们真棒!帮了小猫一个大忙,把它的新家装修得漂漂亮亮,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准备了一个“智力大闯关”的游戏想跟你们一起玩,敢来挑战吗?”(与幼儿一起游戏并找出游戏中所运用的规律。)
师:“上次我们为小猫装修了新家,可它家门外的花坛还没设计好,这一次小猫的好朋友们纷纷为它送上了好主意。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样设计的吧!”
(一)认识递增递减的排序规律
图片1:这是小狗为小猫设计的花坛,请你们看看,小狗的排序里藏着什么规律呢?
(花朵不变,蝴蝶逐一增多)
图片2:这是小猪为小猫设计的花坛,请你们看看,小猪的排序里藏着什么规律呢?
(花朵不变,蝴蝶逐一减少)
图片3:这是小兔为小猫设计的花坛,请你们看看,小兔的排序里藏着什么规律呢?
(花朵逐一减少,蝴蝶逐一增多)
师:原来排序的规律除了我们以前认识的按大小、颜色、形状等来排以外,还能像小猫的朋友们那样,用递增或递减的规律来排,它们厉害吗?聪明吗?我们想像它们那么厉害吗?那我们也来试试用递增或递减的规律来设计花坛吧。
(二)幼儿操作
1、小朋友每人选一份操作材料,把花朵按递增或递减的规律插到栅栏上,并尝试分享自己排序结果。
四、快乐派对
师:“我们已经为小猫设计好了花坛,真漂亮呀!小猫为了表示感谢,它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想要邀请小朋友和她的三位好朋友一起去它的新家参加新居落成派对。你们开心吗?(开心)但是小猫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哦……”
(一)、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利用实物材料进行自由排序。
1、师:“小朋友仔细想一想:之前我们都用到过哪些规律来排序呢?”幼儿自由操作探索。
2、你们都是用什么规律排序的呢?(请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自己用的规律。)
(二)、小结及分享活动。
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排序结果,并且分享实物以“快乐派对”的形式庆祝!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483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