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以培养他们的全面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小班教案案例,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腊八粥是腊八节的必备大餐,食材的准备可以交由孩子来处理。
01准备食材
让孩子接触了解各种粗粮的名称和对人体的作用,感知他们的外形特征,并清楚、正确的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
02材料加工
带领孩子一起清洗部分食材,剥豆子。
03送入厨房
将准备好的食材送入后厨,由厨师师傅来为我们制作美味大餐吧!
04腊八粥出锅
香喷喷的腊八粥出锅咯,和孩子们一起品尝这道自己亲手参与制作的美味吧~
腊八蒜酸甜可口,有蒜香又不辣,制作简单,深得孩子喜爱。
01清洗器皿
带领孩子们一起清洗制作腊八蒜的器皿,这里要注意安全操作。
02剥蒜倒醋
准备数量若干的大蒜和孩子们一起剥好,然后放置器皿中倒入一定量的醋。
03打扫“战场”
腊八蒜制作过程简单,做完后记得清扫垃圾收拾“战场”哦~
04认真记录,静待美味开启
制作腊八蒜观察记录表格,让孩子们定期观察蒜的变化情况并做下记录。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和腊八有关的诗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句,能够助赏析内容读懂诗句的意思和描述的情境,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通过解读夏仁虎的《腊八》和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了解腊八的独特习俗和节日情怀。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诵读节日诗词,挖掘其中的节日文化,感受腊八节中所体现的利乐他人、丰盈自我的节日情怀。
学习难点:结合诗句内容了解节日的习俗和情感内涵,体会陆游的情感变化与节日的关系,感受腊八带给人们的温暖。
教法:诵读感悟法,创设情境法,评议讨论法。
学法:诵读感悟法,图文结合法,合作交流法。
多媒体课件。
时间安排:一课时。
一、节日主题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是想和大家一起聊聊腊八节。你对这个节日了解多少呢?
(指名发言,教师补充资料并及时点评,丰富学生对腊八的感受,明确这是一个身处寒冬却内容丰富,让人倍感温暖的日子。)。
这份温暖通过不同的节日习俗传递下来,今天我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去体验这份温暖——诗词。(板书主题:腊八诗词)。
二、诵读诗词:
1、《腊八》(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1)自己试着读一读,要求正确、流利。
(2)指名朗读后全体诵读。
(3)从这首诗里,你看到腊八节怎样的习俗?
(指导学生发现,腊八煮粥的习俗,在皇室成员、王公大臣中也不例外。)。
对于这样的.习俗,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预设:为什么煮粥?为什么要进奉?为什么称之为“当今佛”?
(出示资料:腊八粥的传说。)。
通过资料阅读,你一定有所收获。和同桌交流一下,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丰富认知。)。
说说自己对于腊八习俗的发现。(指名发言,教师点评、补充。)。
(4)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诗中所描述的场面,你会选择哪个词?
(引导学生体会腊八节中的忙碌、温暖、祥和。)。
这是夏仁虎眼中的腊八!在宋代诗人陆游的心里,腊八又带给他怎样的感受呢?
2、《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题目的意思你明白吗?从诗题就可以看出一些信息。
(明白此诗为腊八节所做,体现诗人“步行”的闲适。)。
(1)自己读读这首诗,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相检测。
(3)教师范读。
(4)学生练读后指名展示。
(5)借助注释和译文试着读懂这首诗的.内容,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这首诗里有关于腊八的习俗吗?
抓住“今朝佛粥交相馈”来想象表达,这是一种怎样的场面?
(村子里的人们家家都煮了腊八粥,彼此馈赠,传递节日的问候。想象什么样的人在互相馈赠,又会说些什么呢?)。
陆游步行至西村,看到的场面是否也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其乐融融、相亲相爱。)。
这样的场景,确实令人感到温暖。陆游的心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引导学生抓住“更觉江村节物新”体会,作者的心情一下子爽朗了。)。
那原本是什么感觉呢?你能从诗句中发现吗?
(引导学生关注前三行诗句,发现春意萌发,作者闲散信步,乡村的旷远、古朴尽在眼中,但是对自己的身体和生活都有些悲观。)。
是什么感动了他?(就是这互赠佛粥的场面,就是这彼此温暖的人心。)。
(6)如果此时陆游走进了人群之中,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引导学生想象,村民的热情馈赠,祝福不论亲疏远近,都可以分享。)。
(7)这就是腊八节带给作者的感受。在这个已经有和风春意的节日,一切景色都是那么古朴自然。有了腊八的情意传递,每个人的心都会温暖起来。
三、布置活动:
自主阅读陶渊明的《腊日》,看看你对腊八节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学会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
一、开始部分。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师:宝贝们,你们知道十二月八日是什么节日吗?(腊八节)。
二、基本部分。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粥称为"福寿粥"。""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2.介绍腊八粥。
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
请幼儿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豆、胡萝卜、白萝卜、玉米豆(腊八豆)......
腊八粥里面会有多样不同的食材。
三、结束部分。
教师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请幼儿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圆圆的黄豆,
红红的胡萝卜,
胖胖的玉米豆......
四、活动延伸。
投放不同材料到美工活动区域,制作腊八粥或以腊八粥为主题,在表演区开腊八粥店。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和腊八有关的诗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句,能够助赏析内容读懂诗句的意思和描述的情境,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通过解读夏仁虎的《腊八》和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了解腊八的独特习俗和节日情怀。
指导学生诵读节日诗词,挖掘其中的节日文化,感受腊八节中所体现的利乐他人、丰盈自己的节日情怀。
结合诗句内容了解节日的习俗和情感内涵,体会陆游的情感变化与节日的关系,感受腊八带给人们的温暖。
诵读感悟法,创设情境法,评议讨论法。
诵读感悟法,图文结合法,合作交流法。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同学们,今天老是想和大家一起聊聊腊八节。你对这个节日了解多少呢?
(指名发言,教师补充资料并及时点评,丰富学生对腊八的感受,明确这是一个身处寒冬却内容丰富,让人倍感温暖的日子。)。
这份温暖通过不同的节日习俗传递下来,今天我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去体验这份温暖——诗词。(板书主题:腊八诗词)。
1、《腊八》(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1)自己试着读一读,要求正确、流利。
(2)指名朗读后全体诵读。
(3)从这首诗里,你看到腊八节怎样的习俗?
(指导学生发现,腊八煮粥的习俗,在皇室成员、王公大臣中也不例外。)。
对于这样的习俗,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预设:为什么煮粥?为什么要进奉?为什么称之为“当今佛”?
(出示资料:腊八粥的传说。)。
通过资料阅读,你一定有所收获。和同桌交流一下,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丰富认知。)。
说说自己对于腊八习俗的发现。(指名发言,教师点评、补充。)。
(4)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诗中所描述的场面,你会选择哪个词?
(引导学生体会腊八节中的忙碌、温暖、祥和。)。
这是夏仁虎眼中的腊八!在宋代诗人陆游的心里,腊八又带给他怎样的感受呢?
2、《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题目的意思你明白吗?从诗题就可以看出一些信息。
(明白此诗为腊八节所做,体现诗人“步行”的闲适。)。
(1)自己读读这首诗,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相检测。
(3)教师范读。
(4)学生练读后指名展示。
(5)借助注释和译文试着读懂这首诗的内容,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这首诗里有关于腊八的习俗吗?
抓住“今朝佛粥交相馈”来想象表达,这是一种怎样的场面?
(村子里的人们家家都煮了腊八粥,彼此馈赠,传递节日的问候。想象什么样的人在互相馈赠,又会说些什么呢?)。
陆游步行至西村,看到的场面是否也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其乐融融、相亲相爱。)。
这样的场景,确实令人感到温暖。陆游的心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引导学生抓住“更觉江村节物新”体会,作者的心情一下子爽朗了。)。
那原本是什么感觉呢?你能从诗句中发现吗?
(引导学生关注前三行诗句,发现春意萌发,作者闲散信步,乡村的旷远、古朴尽在眼中,但是对自己的身体和生活都有些悲观。)。
是什么感动了他?(就是这互赠佛粥的场面,就是这彼此温暖的人心。)。
(6)如果此时陆游走进了人群之中,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引导学生想象,村民的热情馈赠,祝福不论亲疏远近,都可以分享。)。
(7)这就是腊八节带给作者的感受。在这个已经有和风春意的节日,一切景色都是那么古朴自然。有了腊八的情意传递,每个人的心都会温暖起来。
自主阅读陶渊明的《腊日》,看看你对腊八节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将豆子装在小碗里,两两pk。看谁用筷子夹出来的豆子多,谁就是小赢家。
将不同种类的豆子混在一起装在小碗里,三人一组协作完成对豆子的分类。将同一种类的豆子挑出来放在一起,最后哪个组跳出来的豆子多哪个队就获得胜利。
准备材料:
各种颜色的粮食、白胶、彩色卡纸若干。
操作步骤:
先在卡纸上画出或打印出轮廓,涂上白胶,把不同颜色的粮食粘贴上去即可。制作时,要提前想好配色,以免制作失误,浪费太多粮食。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日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腊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残存的一点粮食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将刚出锅的热粥装好,和孩子们一起走出幼儿园,送给在户外工作的人们,清洁工叔叔、菜摊的老奶奶等等……让孩子的暖心为这个冬天带来温度。
1. 建议家长在日常饮食中,特别是在吃腊八粥时,有意的介绍一些粗粮给孩子认识,并了解粗粮的营养价值。
2. 请家长讲一讲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以及风俗习惯,让孩子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准备。
3. 情感资源:可以邀请爷爷奶来幼儿园吃腊八粥,感受节日的快乐,增进情感。
1. 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让孩子观察认识,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2. 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让孩子大胆的讲述。
3. 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贴画。
4. 教室外墙制作两颗祈福树,请家长和孩子在红布条上写上文字,画上图案祈福。
5. 将腊八粥里的八种材料陈列在主题墙上。
腊八节,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在那一天,老百姓就会吃腊八粥等传统的食品来庆祝,这种习俗在我国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人们会到比较有名的庙宇拜神,以驱邪避鬼,求家人一年的平安。
传说上古时期,有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而人们生病、身体不好都是腊八节这些疫鬼作祟的原因。所以,在腊八这天用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相传,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民工们长年在工地上不能回家,吃粮全靠家里人送。家里粮食送不到的,就有可能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一些少粮的民工们把各自剩下的五谷杂粮熬成稀粥,每人喝一碗抵御饥寒。为了悼念这些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传说,西晋时有个青年人很懒,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等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没粮了。饥饿难熬的年轻人,遍搜家里的坛坛罐罐,将残余的五谷颗粒连同可食的残碎物,一起煮了一碗粥喝下,从此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勤劳过日。人们借此教育子女,腊八喝粥,牢记祖先勤俭美德。
1.知道腊八节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民俗节日的气氛。
2.了解认识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和营养价值。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积极主动的参与邀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共度节日,给爷爷奶奶送上腊八粥。
1.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让孩子观察认识,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2.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让孩子大胆的讲述。
3.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贴画。
4.教室外墙制作两颗祈福树,请家长和孩子在红布条上写上文字,画上图案祈福。
5.将腊八粥里的八种材料陈列在主题墙上。
一、回忆学做腊八粥的过程,了解制作腊八粥的流程
1.谈话导入
师:想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嫣儿(绘本中孩子的名字)、奶奶、妈妈都做了哪些事情?
2.根据孩子回答的内容,依次翻阅绘本相应的画面
(1)准备熬粥的东西(大米、高粱、玉米、小米、栗子、核桃、红枣……)
(2)洗好了
(3)准备锅
(4)煮腊八粥
小结:看来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嫣儿、奶奶、妈妈都做了不少事情呢!
活动来源: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通过故事,培养幼儿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感知勤劳和懒惰”。
3、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活动准备: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及腊八粥故事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了解腊八节吃腊八粥。
1、我们每天的早餐都会吃些什么呢?(牛奶、鸡蛋、花卷、饼干、鸡蛋饼、面条、包子、粥)。
2、那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粥呢?(肉松粥、八宝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观看图片,说说粥里面有哪些东西?(强调腊八节、腊八粥)。
(小结:这是我们腊八节时吃的腊八粥,粥里面有红枣、桂圆、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莲子)。
二、欣赏故事。
1、哪一天是腊八节?
2、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3、腊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
(重点突出:勤劳的人)。
三、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
老师向幼儿逐一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简单了解这些谷物的形状、颜色以及对人体的帮助。
活动延伸:腊八节除了有好听的故事,还有一个好玩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活动反思:
节日活动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国家的节日丰富多彩,但有些节日,我们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甚至根本不知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及习俗,认识了一些有关制作腊八粥的材料,并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要做一个勤劳人的意识。如果可以让幼儿参与制作及品尝那就更好了!
附故事:腊八粥的故事。
从前,有一家人,爸爸妈妈和一个小儿子,爸爸妈妈都很勤劳。所以他们家每年都能收获很多的粮食,日子过得很好。可是小儿子却和爸爸妈妈不一样,每天早上很晚才起床,起床后就出去玩,从来不干活。爸爸妈妈想:他还小呢!也许长大了就会干活了。
小儿子一天天的长大,但还是非常懒惰。“你应该干活了”“哼!我不干活也可以,我爸爸妈妈会照顾我的!”
他们只好四处找东西吃,屋子角落里还有点米,袋子里还有点红豆、花生……终于找出一点点能吃的东西。两人马上做了一锅粥。可是粥太少了,他们喝不饱。这时候他们才想起爸爸妈妈的话,哭了起来。
后来他们再也不懒惰了。每天早早起床干活,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但是每年到了腊月的时候,他们还会找来各种粮食,做了一锅粥,告诉自己不能懒惰。
后来大家都知道这件事了,以后,人们每到了腊八这天,就用各种粮食做一锅粥,在吃腊八粥的时候,爸爸妈妈总爱给小孩子们讲这个故事,告诉孩子,永远不要做懒惰的人。
不过,现在我们喝的腊八粥和以前不一样了,人们把各种好吃有营养的东西都加入腊八粥,比如燕麦、杏仁、葡萄干、桂圆、栗子等等,再加上冰糖或白糖,一锅香甜甜的腊八粥就做好了。
腊八粥的食材,除了吃,还可以……
01夹豆子大赛
将豆子装在小碗里,两两pk。看谁用筷子夹出来的豆子多,谁就是小赢家。
02豆子分类
将不同种类的豆子混在一起装在小碗里,三人一组协作完成对豆子的分类。将同一种类的豆子挑出来放在一起,最后哪个组跳出来的豆子多哪个队就获得胜利。
03豆豆拼画
准备材料:
各种颜色的粮食、白胶、彩色卡纸若干。
操作步骤:
先在卡纸上画出或打印出轮廓,涂上白胶,把不同颜色的粮食粘贴上去即可。制作时,要提前想好配色,以免制作失误,浪费太多粮食。
腊八暖心行动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日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腊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残存的一点粮食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将刚出锅的热粥装好,和孩子们一起走出幼儿园,送给在户外工作的人们,清洁工叔叔、菜摊的老奶奶等等……让孩子的暖心为这个冬天带来温度。
主题家长社会资源
1.建议家长在日常饮食中,特别是在吃腊八粥时,有意的介绍一些粗粮给孩子认识,并了解粗粮的营养价值。
2.请家长讲一讲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以及风俗习惯,让孩子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准备。
3.情感资源:可以邀请爷爷奶来幼儿园吃腊八粥,感受节日的快乐,增进情感。
环境创设
1.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让孩子观察认识,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2.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让孩子大胆的讲述。
3.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贴画。
4.教室外墙制作两颗祈福树,请家长和孩子在红布条上写上文字,画上图案祈福。
5.将腊八粥里的八种材料陈列在主题墙上。
腊八小知识
腊八节,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在那一天,老百姓就会吃腊八粥等传统的.食品来庆祝,这种习俗在我国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人们会到比较有名的庙宇拜神,以驱邪避鬼,求家人一年的平安。
腊八粥的来历01腊八粥源于“赤豆打鬼”的习俗
传说上古时期,有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而人们生病、身体不好都是腊八节这些疫鬼作祟的原因。所以,在腊八这天用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腊八粥是为了纪念修长城的民工
相传,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民工们长年在工地上不能回家,吃粮全靠家里人送。家里粮食送不到的,就有可能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一些少粮的民工们把各自剩下的五谷杂粮熬成稀粥,每人喝一碗抵御饥寒。为了悼念这些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喝腊八粥牢记祖先勤俭美德
传说,西晋时有个青年人很懒,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等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没粮了。饥饿难熬的年轻人,遍搜家里的坛坛罐罐,将残余的五谷颗粒连同可食的残碎物,一起煮了一碗粥喝下,从此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勤劳过日。人们借此教育子女,腊八喝粥,牢记祖先勤俭美德。
1.会写13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文中的人物对话,以及有详有略的叙事方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八儿与家人间的亲情。
4.通过对传统习俗的了解,感受我国民风民俗的无比美好。
1.学习文中有详有略的叙事方法。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请同学们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比赛,每人10秒内说出中国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风俗习惯,说得多的获胜。
2.一个一个的传统节日,犹如中国民俗文化里的璀璨珍珠,而那些随着节日应运而生的主题活动,那么是那一根坚韧的丝线,串起亲情,串起友爱,串起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感受又一个节日带给我们的香甜味道。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扫清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根据自学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字音,标准书写,注重积累。
〔4〕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语句标出来,与大家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书写要点。
〔2〕通过指认、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3〕以小组练读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听录音,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围绕着“腊八粥〞这一主题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神态,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
2.课文重点讲了什么?哪局部写得详细?哪局部写得简略?
明确:重点讲了八儿迫不及待等着吃腊八粥的情形,这也是文章写得最细致的局部,而后面吃腊八粥的情景那么写得非常简略。
3.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局部?
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概写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第二局部〔第2―17自然段〕:详写了八儿急迫等待着吃腊八粥的情形。
第三局部〔第18―19自然段〕:八儿一家美美地吃上了腊八粥。
四、精读赏析第一局部。
五、课堂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
2.思考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感悟。
1.默读第2―8自然段,要求:
〔1〕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画出粥发生变化的句子,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2.学生汇报。
〔3〕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第4―5自然段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5〕等待的过程,总体上是期待和焦急的。在八儿等粥的过程中,粥也在发生着变化,这锅腊八粥仿佛也像人一样在表达着情感。文中哪一句话有这样的表达效果?〔粥的叹气〕这样的表达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请分别找出来。
3.分角色朗读第9―11自然段,思考:
〔1〕这一小节可以用什么词来概括它的主要意思?〔分粥〕。
〔3〕“孥孥〞是什么意思?〔妈妈对八儿的昵称〕从妈妈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
〔4〕再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
过渡:这让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测中粥又是什么样的呢?
4.默读第12―13自然段,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小节的内容。〔猜粥〕。
思考:
〔1〕男生齐读第13自然段,描述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
〔2〕粥里的栗子、饭豆、花生仁儿、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画下来。
〔3〕文章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八儿的猜测?〔妙极了〕。
〔2〕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女生齐读第15自然段,画出相关词语。
〔3〕找出关键词和第13自然段比拟,你有什么发现?
〔4〕看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6.八儿和妈妈的对话结束了,腊八粥也熬好了,这碗粥的味道如何呢?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第18―19自然段〕学生齐读。
三、主题探究,拓展阅读。
2.写法梳理: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吃粥两件事情,说说哪局部写得详细,哪局部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阅读沈从文的《腊八粥》全文,感受其极富乡土气息的语言魅力。
四、布置作业。
过了腊八就是年,请同学们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节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2.腊八粥。
腊八粥等粥盼粥迫不及待。
分粥苦苦等待猜粥美妙猜测。
看粥亲见惊异八儿天真活泼。
聪明可爱体贴善良。
八儿心理活动的变化以及精彩的对话构成了本文的行文主线,抓住这两点来进行阅读和赏析便能把握文章的主题。因此,我在教学时采取了分角色读、默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读和悟。通过“那我饿了〞“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是啊!孥孥说得对〞等对话来感知八儿的稚拙纯真与可爱、妈妈的慈祥逗趣;通过对煮腊八粥以及八儿猜腊八粥、看腊八粥的精彩描写,来感知沈从文的语言魅力……整篇文章的架构,小说所传导出的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便逐渐在学生心中清晰起来,比拟到位地进行了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浸润。
2、根据孩子回答的内容,依次翻阅绘本相应的画面(或者百度找图)。
(1)准备熬粥的东西(大米、高粱、玉米、小米、栗子、核桃、红枣……)。
(2)洗好了。
(3)准备锅。
(4)煮腊八粥。
小结:看来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嫣儿、奶奶、妈妈都做了不少事情呢!
二、探究制作流程,绘制腊八粥制作序列表。
1、邀请助教家长,介绍食材。
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两位熬制腊八粥的高手,瞧瞧她们是谁?(请两位妈妈出场)两位妈妈带来了许多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围在桌子旁,家长引导孩子说出食材、准备的用具。
2、引导孩子大胆表述制作腊八粥的方法。
师:怎样才能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呢?先放什么,再放什么……。
3、幼儿分组合作,探究制作流程,尝试在序列表中画熬制腊八粥的步骤。
(1)幼儿分两组讨论。
师:要先商量好谁负责煮腊八粥,谁负责观察记录。
(2)幼儿边煮腊八粥,边观察、记录。
师:谁能根据记录的.步骤图,说一说怎么熬制腊八粥?
小结:看来要想熬制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首先要给事情排排队,先放什么,后放什么,排好队后,再按照这个顺序来做,一定能完成得很好。
三、迁移制作腊八粥的经验,自制小绘本。
1、梳理制作腊八粥的步骤。
师:小朋友们,你们制作的腊八粥步骤图真是太实用了!如果能把这些步骤图按顺序装订好,制作成一本小绘本,火帽子和跳跳蛙只要看着这本绘本,就知道腊八粥是怎么做的了。
师:制作这本绘本都需要做什么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小结:制作这本绘本要先将制作腊八粥的步骤图按顺序叠放,画好封面封底,再写上书名,装订好,最后标上页码,小绘本就做好了。
2、自制小绘本。
四、活动延伸:分享自制小绘本。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小绘本都做好了吗?我们把这本绘本分享给火帽子和跳跳蛙,让他们也学会做香香甜甜腊八粥吧。
《徜徉于我们的节日——腊八》第三板块“经典诗词诵读节日”。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和腊八有关的诗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句,能够助赏析内容读懂诗句的意思和描述的情境,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通过解读夏仁虎的《腊八》和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了解腊八的独特习俗和节日情怀。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诵读节日诗词,挖掘其中的节日文化,感受腊八节中所体现的利乐他人、丰盈自我的节日情怀。
学习难点:结合诗句内容了解节日的习俗和情感内涵,体会陆游的情感变化与节日的关系,感受腊八带给人们的温暖。
教法:诵读感悟法,创设情境法,评议讨论法。
学法:诵读感悟法,图文结合法,合作交流法。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同学们,今天老是想和大家一起聊聊腊八节。你对这个节日了解多少呢?
(指名发言,教师补充资料并及时点评,丰富学生对腊八的感受,明确这是一个身处寒冬却内容丰富,让人倍感温暖的日子。)。
这份温暖通过不同的节日习俗传递下来,今天我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去体验这份温暖——诗词。(板书主题:腊八诗词)。
1、《腊八》(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1)自己试着读一读,要求正确、流利。
(2)指名朗读后全体诵读。
(3)从这首诗里,你看到腊八节怎样的习俗?
(指导学生发现,腊八煮粥的习俗,在皇室成员、王公大臣中也不例外。)。
对于这样的习俗,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预设:为什么煮粥?为什么要进奉?为什么称之为“当今佛”?
(出示资料:腊八粥的传说。)。
通过资料阅读,你一定有所收获。和同桌交流一下,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丰富认知。)。
说说自己对于腊八习俗的发现。(指名发言,教师点评、补充。)。
(4)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诗中所描述的场面,你会选择哪个词?
(引导学生体会腊八节中的忙碌、温暖、祥和。)。
这是夏仁虎眼中的腊八!在宋代诗人陆游的心里,腊八又带给他怎样的感受呢?
2、《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题目的意思你明白吗?从诗题就可以看出一些信息。
(明白此诗为腊八节所做,体现诗人“步行”的闲适。)。
(1)自己读读这首诗,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相检测。
(3)教师范读。
(4)学生练读后指名展示。
(5)借助注释和译文试着读懂这首诗的内容,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这首诗里有关于腊八的习俗吗?
抓住“今朝佛粥交相馈”来想象表达,这是一种怎样的场面?
(村子里的人们家家都煮了腊八粥,彼此馈赠,传递节日的问候。想象什么样的人在互相馈赠,又会说些什么呢?)。
陆游步行至西村,看到的场面是否也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其乐融融、相亲相爱。)。
这样的场景,确实令人感到温暖。陆游的心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引导学生抓住“更觉江村节物新”体会,作者的心情一下子爽朗了。)。
那原本是什么感觉呢?你能从诗句中发现吗?
(引导学生关注前三行诗句,发现春意萌发,作者闲散信步,乡村的旷远、古朴尽在眼中,但是对自己的身体和生活都有些悲观。)。
是什么感动了他?(就是这互赠佛粥的场面,就是这彼此温暖的人心。)。
(6)如果此时陆游走进了人群之中,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引导学生想象,村民的热情馈赠,祝福不论亲疏远近,都可以分享。)。
(7)这就是腊八节带给作者的感受。在这个已经有和风春意的节日,一切景色都是那么古朴自然。有了腊八的情意传递,每个人的心都会温暖起来。
自主阅读陶渊明的《腊日》,看看你对腊八节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活动地点:
莞城敬老院、东城敬老院、万江敬老院;救助站;流浪点。
三、活动背景、目标和对象: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既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然而,在这个温暖的节日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亲人的关怀和爱护。城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敬老院里更是聚集着缺少家人关爱的老人。
这个腊八节,送上我们的微不足道的问候,希望能给长者和流浪人员带去关怀,带去温暖。
四、主办单位:东莞时报、东莞市志愿者拓展服务总队、瓦蓝栈。
赞助商:花园粥城。
五、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联系并统计各派送点所需粥品数量。
莞城敬老院:95份。
东城敬老院:110份。
万江敬老院:65份。
救助站:85份。
流浪点:45份。
a招募志愿者:1月7日-1月9日。
b人员安排:1月9日,确定志愿者人员。派送人员20人,一个点安排4个人。活动指挥以及后勤人员2-5人与粥城和时报进行联系,并负责调配各小组粥的数量。
c每组派送由4名志愿者组成,组长一人,负责联系和总结。
e小组分工:每组4人,包括领队1人,活动摄影1人,
f物资安排:粥的运送由粥城负责。相机5台,把活动的记录下来。如有dv,更加理想。
2、活动进行:
a指挥后勤支援提早联系好各个小组的人员,司机,时报负责人。
b穿好队服,戴志愿者工作牌,在指定时间集中或者前往指定地方,并带好相应的相机、dv等。
c派送人员到位后,布置场地,或者组织一些活动,并做好回收活动产生的垃圾准备。
d车辆司机到位,到粥城联系好,领取好粥品,再安全前往指定地方。
e派发时,注意粥品的特点和温度,并且控制好派发的人数和粥品的数量。把冬日的暖粥和你的微笑送上。同时进行摄影。
f派发完,注意回收所产生的垃圾,处理好场地物资。
g小组合照,组员谈体会,组长负责总结,以文档形式交给活动指挥,并在群共享。分享活动的点滴。摄影组员负责把照片处理,写好照片的介绍和你的感想,并名明,交给指挥。每组上交材料时需注明哪个小组。
h活动指挥和后勤人员,随时候命,协调好各组遇到的情况,及时调动安排,尽量把活动做到完善。
3、活动总结:
a各参与人员,可以在我们的网站(阳光网瓦蓝栈版块、东莞市志愿者拓展总队网站、瓦蓝行动网站)发表自己的感想和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b组长做好书面的小组总结,可以结合图片一起。
c活动指挥汇总好各小组的材料,做全部活动的总结,及时发布在志愿者等网站上。
六、活动应急:
1、如果参加人员不足时,不再统一进行。可以集中力量,分时段进行。
2、如遇到车辆不足时,根据各个点的距离,确立合理的送粥路线。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学会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
一、开始部分。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师:宝贝们,你们知道十二月八日是什么节日吗?(腊八节)。
二、基本部分。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粥称为"福寿粥"。""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2.介绍腊八粥。
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
请幼儿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豆、胡萝卜、白萝卜、玉米豆(腊八豆)......
腊八粥里面会有多样不同的`食材。
三、结束部分。
教师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请幼儿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圆圆的黄豆,
红红的胡萝卜,
胖胖的玉米豆......
投放不同材料到美工活动区域,制作腊八粥或以腊八粥为主题,在表演区开腊八粥店。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479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