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口号大全

猜位置教案大全(18篇)

猜位置教案大全(18篇)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提前预知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学工作计划实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位置》教案

1、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运动。

2、懂得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3、知道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4、学会判断我们身边的物体是否在运动,学会描述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5、意识到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

懂得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

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并学会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

学会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并学会描述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多媒体课件、各种运动的物体图片、课本插图等等。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运动

1、出示课本13页的小诗。

风儿起了,

穿过柳林,

枝条轻轻摇曳。

鸟儿飞了,

掠过湖面,

水面泛起涟漪。

船儿起锚,

驶离港湾,

留下片片浪花。

2、学生自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这首小诗描写了哪些物体?它们都在干什么?

这首小诗描写了风儿、鸟儿和船儿三个物体。风儿穿过柳林,鸟儿掠过湖面,小船驶离港湾。

学生说一说自己见过的运动的物体。

预设:

我们刚才列举的物体都是在运动的,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物体的运动。

活动二:判断物体的运动

预设:

汽车是在运动的,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草地的一边行驶到了草地的另一边。

骑自行车的人是运动的,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天空中的老鹰是运动的,它从一棵树的上空飞到了另一棵树的上空。

河里的鸭子是运动的,它从湖的中央游到了湖的边上。

路上的玩具小车是运动的,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它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3、教师小结:要想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上面两幅图中的汽车、骑自行车的人、天空中的老鹰、河里的鸭子、小路上的玩具小车等物体,他们的位置相对于这块草地上的两位小学生来说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说他们是在运动的。

活动三:情境题

预设:

电梯上的人相对于电梯旁边的物品来说,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电梯上的人是在运动的。

这个小女孩是在上电梯,另外两个人是在下电梯,另外两个人相对于这个小女孩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判断电梯上的两个人是运动的。

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相对于路边的小树、电线杆等物体来讲,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乘客是运动的。

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坐在座位上,乘客相对于另外的乘客来说,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从这个角度说,乘客又不是运动的。

2、特别说明:在这里判断物体是否是运动的,学生选择的参照物不一样,所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我们都要给予肯定。

活动四:运动物体的位置

2、全班交流:小汽车的位置是在乘客的哪个方向?

东北方向。

小汽车的位置距离乘客还有多远?

0.2公里。

小汽车开到乘客的位置,还需要多长时间?

两分钟。

3、请一位同学具体的说一说小汽车相对于乘客的位置。

预设:

小汽车正在这位乘客的东北方向,曲线距离0、2公里的地方,大约2分钟之后到达乘客的位置。

4、教师引导:我们在描述一个运动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时,要准确地说清楚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5、出示课本16页中间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仔细读一读,进一步体会怎样描述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出示课本15页下面这幅插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这辆汽车相对于两位小朋友的位置。

活动五:有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

2、全班交流,预设:

地球在转动时,房子与树相对于月球来说就是运动的。

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

活动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同时我们还认识到,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

5、运动与位置

各种各样的运动

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寻找参照物

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认位置教案

一、教材分析《位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新教材新增设的关于空间概念发展的教学,是符合学生日常生活需要和进一步学习需要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对于小学生位置感的的形成、观察力的培养以及对小学中、高年级表格的后续学习会产生重要影响。

以前学习的相关知识本课知识点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第一课时掌握用数组表示平面中位置的基本方法……?描述具体位置?感受位置描述方法?体验坐标思想?感受空间观念……仔细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可以将教材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教材首先给出教室中学生座位排列情况,目的是为了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描述在教室中自己座位的位置,以一列为一组描述‘谁是(?)组第(?)个’,形成一个初步的位置概念。

第二层次: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呈现学生生活情境,如电影院、走方格游戏等。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合作交流体会位置的描述方法。

第三层次:通过对位置的描述,以及对位置的描述方法的体会,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完位置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所学方位以及行列确定、描述具体位置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但会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位置感知能力以及小学后续表格、坐标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所学方位以及行、列确定找到物体的位置,并能够完整清楚的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物体位置的确定。

五、教法学法教法:启发法、练习法、课堂讨论法、问答法学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六、教具准备座位号、空白课程表、第8页第4题和第5题的图片、第9页第7题图片。

知识与技能理解以“列”“排”为单位,在“说”“看”中感受位置;在“动”“静”中找位置,并学会找位置的方法。

数学思考能够从“组”的概念抽象出“列”“排”,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归纳方法,体会分组的思想。

问题解决在找位置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讨论,能归纳、总结在找位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概括出找位置的方法。

七、教学思路八、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联系身边物,畅言温故联系身边物,畅言温故【导入】我们认识了哪些方位?结合我们身边的事物用方位词说一句话。

【导入】说反话,做反动作。示范:(师)我说前(生)我说后。

【导入】谁能像我这样提要求?【导入】大家方位掌握的真不错!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与方位有关的知识位置。

(板书课题:位置)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边说边做多个学生提要求,其他同学配合小学生生性好动,自控能力差,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运用游戏的方式导入既生动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做好与本课时的有机衔接。

源于源于生活生活中,自主探究中,自主探究11、、分组以“列”为单位,将学生分组。

【提问】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你们是第几组?你们呢?22、在“说”“看”中感知位置【引导】昨天我向一位同学借了一只铅笔,他在第三组,猜猜他是谁?【追问】除了知道他的位置是第三组以外,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追问】那么谁能把老师借铅笔的同学的位置表达完整呢?【提问】我要找同学们说一说看看同学们知不知道自己的位置。

33、在“动”中找位置【组织】请在卡片上写上你的座位位置。(教师收齐)【组织】教师随机将位置卡片分发给学生,先看,音乐响起就做到座位上。

(随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教室宽敞则每人一张位置卡,如果人数多教室小,可以给几个同学分批进行)【提问】说说你现在的位置。你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学生明确自己在第几组(板书:除了组我们还应知道什么?)学生猜想,答案各异,从而质疑。让学生发现除了第三组还应知道是第几个,才能猜出是谁。

找几个同学试着说并让同学们纠正(板书:还要找到哪一个?)小组内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多位同学发言充分利用教室里现有的座位排列方式,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选择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中。

让学生在“动”与“静”中找位置,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加熟练,深刻的理解、感受如何找到位置,在头脑中感受“排”“列”,学生找位置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对方法的感知。

【组织】同位相互瞧一眼,看看谁找对位置啦,举手展示。(课后奖励一只小红旗)找错的同学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再找一次(只要改对,下课同样奖励一只小红旗)44、在“静”中找位置【组织】出示课件图片【引导】我喜欢的小动物在第二排第一个猜猜是什么?【引导】评价一下他提问的怎么样?【追问】我们怎么说出这些小动物的位置的?全体同学参与,相互帮助学习,帮助找错的同学把自己的位置卡对应的位置找到。

师生互动学生纷纷说出是什么。

师生共评价学生小结:先说第几排,再说第几个。

(板书:先找排,再找()个)众多学生反馈找新位置的信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全面反馈,及时纠正。(让学生帮助找错的同学找的正确的位置,并说说错在哪里?你又是怎么找的?)这一过程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从而得到正确的方法。

在“静”中找位置其实就是对先前,学生具体操作并在头脑中内化的寻找位置的过程,转化为应用。并找出应用的方法。

联系生活,活学活用联系生活,活学活用【引入】大部分同学都上过电影院看电影,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电影院和位置的关系。

出示课件:电影院座椅排位图【组织】观察下图说说你的发现。(有指引性的引导学生看)【引导】试着说说坐着的小朋友的位置个别同学回答与生活联系起来,将第几组第几个的概念,转化为,第几排第几号运用与生活,让学生体会概括的思想方法。

【引导】想一想他后边的座位和前边的座位是几号?你发现了什么?【设问】在图中任选一个小朋友帮他找到他电影票上的位置吧。

【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设问】如果你是电影院座位的设计师,你觉得这么设计合理吗?说说你的看法。

同学说出发现前后座位号一样(先独立思考,再个别说)学生回答多位学生谈想法,全班交流,最后得出方法,先看排,再找单双号(板书:先找()排,再找()号)这里运用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教学情境中,自然地将“组”转化为“排”,使学生们初步体验平面坐标的思想。

让学生畅所欲言,加强师生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的能力。

服务与生活服务与生活,学以致用,学以致用【设问】今天我们都学会了什么本领?(教师总结)【引导】那你愿意用这些本领为大家服务吗?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班级的课表该换了,课后大家可以以小组形式重新为我们班级制作一个课表好不好?(留作业)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体会谈感受。并给予指导。

师生共同回顾,感受数学应用的奇妙,以及为我们生活所创造的便利。

七、作业布置、课外拓展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为班级制定一个课程表。

八、板书设计位置多媒体课件只有组,能找到位置吗?关键是还要找到“哪一个”找位置的方法:

先找()组,再找()个找电影院座位的方法:

先找()排,再找()号。

开始教学流程图情境创设激趣导入-导入的同时复习旧知加强与新知的联系小组合作,交流思考探索自己的位置练习:说出自己、朋友、同座的位置在“动”中找位置讨论、分析描述位置的方法学生分析讨论小结教师引导学生综合练习教师指导小结,布置课外作业结束感知“位置“的概念感受描述位置的方法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位置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将本课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一)激活经验。

1.导入:我们在以前学习了用方位确定位置,我们在生活中还常常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提问:这有一排同学,举手的是张亮同学。你能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演示ppt课件)。

3.引导:有的同学从左往右数,还有的同学从右往左数,但都是只用一个数就表示出了张亮同学的位置,为什么只用一个数就能表示出张亮同学的位置呢?(演示ppt课件)。

4.提问:怎样表示出周明同学的位置?赵雪同学的位置呢?(演示ppt课件)。

(二)引入新课。

1.提问:如果不是只有一排同学,而是教室里的座位,你还能只用一个数就表示出某个同学的位置吗?(演示ppt课件)。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位置。(板书课题:位置)。

【设计意图】创设一排座位的情境,激活学生用一个数可以表示一个物体在一排物体中的位置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用一个数可以在直线上确定位置。在此基础上,借用现成的情境,由线扩展到面,将一维空间生长为二维空间,产生新的问题,引出新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尝试和探究欲望。

二、尝试探索,感悟新知。

(一)认识平面上确定位置的必要条件。

1.观察: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情境。(演示ppt课件)。

2.思考:你现在怎样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呢?(预设学生回答: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第几行第几个;第几条第几个)。

3.引导:同学们的描述各不相同,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你们发现哪一点相同?(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两个数、确定位置)。

4.揭示:要在教室平面内表示出某个同学的位置,只用一个数是不能确定的。要在教室平面内确定某个同学的位置必须要有两个数,这就是在平面上确定位置的条件。(演示ppt课件)。

(二)认识行与列。

1.统一行与列的名称。

(1)讲述:同学们刚才在描述张亮的位置时,所说的排、行等,都是指的横排,在数学里统一称为行;所说的组、条等,都是指的竖排,在数学里统一称为列。(教师适时板书或课件显示行列)。

(2)尝试:同学们,你现在能用行数和列数两个数来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演示ppt课件)。

(3)预设:预设学生回答:第3行第2列;第3行第5列;第5列第3行;第2列第3行。(教师适时追问:你是怎样数的?)。

2.统一行、列的顺序和方向。

(2)归纳:看来还需要统一行、列的顺序和方向,在确定第几列的时候,我们约定从左往右数;在确定第几行的时候,我们约定从前往后数。

(三)在平面图上确定行与列。

1.将座位情境图抽象成座位平面图。(演示ppt课件)。

2.在平面图上标明行、列的顺序和方向。(演示ppt课件)。

3.在平面图上标出张亮同学的位置。(演示ppt课件)。

(四)认识数对。

1.自主探索表示位置的方法。

(2)反馈交流: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表示方法。(用黑板或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方法)。

2.评价归纳:同学们的表示方法各不相同,但想法都很好,都想到了用两个数分别表示行与列。但有的是先表示行,有的是先表示列,还有的是借助文字、符号、箭头来说明行与列。但像这样表示,不仅记录麻烦,交流时还要请同学们一个一个去解释,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统一表示方法)。

3.统一位置的表示方法。

(1)呈现统一的表示方法:对,应该用统一的表示方法!在数学里是怎样统一、怎样规定的呢?张亮的位置在第2列、第3行,在数学里就用(2,3)表示。(教师板书或演示ppt课件)。

(2)理解(2,3)的含义:前面的2表示什么意思?后面的3表示什么意思?两个数中间的逗号起什么作用?外面添加的`小括号起什么作用?(教师演示ppt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揭示数对的名称:像这样用两个数分别表示列和行,前面的数表示列,后面的数表示行,两个数中间用逗号隔开,并在两个数外面添上小括号表示是一个整体,像这样的两个数称为数对,这节课学习的就是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师板书或演示ppt课件)。

4.数对的读法。

(1)以张亮的位置为例,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

(2)任意举一例。

【设计意图】延伸复习导入时的情境,承接复习导入中的问题,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解决老问题,在解决老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收获和体会,直观感受到用两个数可以在平面上确定位置。充分利用例1的座位情境,放手学生尝试探索,让学生经历了三次统一的过程:统一行与列的名称、统一行与列的顺序和方向、统一位置的表示方法。在三次统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数学规定相融合。

三、综合练习,体会联系。

(一)数对与位置的对应练习。

1.在图中找出数对(1,2)、(5,3)的位置。

2.数对(6,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

(二)体会相关数对之间的联系。

1.王艳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赵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2.用数对表示出周明、张亮、赵雪三个同学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用数对表示出李小冬、孙芳、张亮三个同学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四、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一)生活举例(第19页做一做)。

(二)实际应用。

1.练习五第2题。

(1)理解题意:第(1)问是用数对表示指定汉字的位置,第(2)问根据数对找对应汉字。

(2)学生独立完成。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4)组织开展根据数对找对应汉字的游戏活动。

2.练习五第5题。

(1)理解题意,介绍国际象棋。

(2)理解国际象棋在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

(3)集体完成第(1)问,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棋子并描述它在棋盘上的位置,体会数对也可以用字母表示。

(4)独立完成第(2)问,标出棋子移动后的位置,然后集体反馈交流。

五、课堂小结,提炼延伸。

(一)课堂小结。

1.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二)提炼延伸。

2.提炼:在一排座位里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只需要一个数;在教室平面里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就需要两个数。这说明在直线上确定一个点,只需要一个数据;在平面上确定一个点,就需要两个数据,也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数对。(演示ppt课件)。

3.延伸:想一想,如果在一个立体空间里确定一个点,需要几个数据呢?

4.拓展。

(1)生活中的数学:经纬线的知识。

(2)知识小介绍:介绍法国数学家笛卡尔。

六、作业练习。

1.课堂作业:练习五第1、4题。

2.课外作业:练习五第3题。

《位置》教案

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1 教学重点

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设计

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课件出示多媒体教室上课情境图。

【师】这是上多媒体课的情景,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单独桌子,教室的前面 是一个控制台,控制台的左下方是一个座位表。如果哪个同学有问题要问老师,只要按一下秘书桌上的按钮,座位表上相应位置的红灯就会点亮,老师就知道谁要发言。

【师】播放动画。这时,红灯亮了,是谁提问了呢?

【生】(看课件中红灯亮的位置)是张亮在提问。

【师】那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哪一位同学是张亮吗?那们就来找一找吧。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第二章 位置 第1节 确定位置

2 探索新知

[1]寻找张亮的位置

【师】课件展示多媒体教室全景大图,请同学们仔细研究座位表和同学们座位间的关系,找一找哪一位同学是张亮。可以看教材19页,在教材上标出张亮同学的位置。

【生】在教材上寻找张亮的位置。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这就是张亮呢?

【生】红灯亮的是第二列第三行,学生座位中第二列第行的就是张亮。

[2]明确行列的含义

【师】张亮是在第二列第三行吗?

【师】同学们,张亮是在第二列第三行吗?

【生】是。

【板书】(第2列、第3行)

[3]认识数对

【师】为了表示方便,表示位置我们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括号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中间用逗号隔开。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3)表示。

【师】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

【生】括号里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板书】(2,3)

[4]用数对表示位置

【师】你能用数对来表示王艳同学的位置吗?

【生】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师】括号里的3和4表示什么呢?

【生】3表示王艳在第三列,4表示在第四行。

【师】你们能不能用数对表示赵雪的位置呢?

【生】赵雪在第四列第三行,用数对表示是(4,3)。

【师】括号里的4和3表示什么呢?

【生】4表示赵雪在第四列,3表示在第三行。

【师】赵雪的位置能用数对(3,4)表示吗?

【生】不能,赵雪的位置在第四列第三行,而第三列第四行的位置是王艳。

【师】看来,数对(3,4)和(4,3)不仅是数的顺序不同,它们表示的位置也不同,所以我们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规则,数对前面的数字表示——列,后面的数字表示——行。

巩固练习: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写一写孙芳,周明,李小冬的位置。

指定一个学生上白板上写。

[5]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先说一说自己班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并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指多名学生回答,加强数对练习。

2、老师说数对,学生根据数对找出相应的同学。

[6]巩固拓展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的情况,你知道有哪些吗?

【生】举生活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例子。

【课件展示】1、楼宇案例门上表示几层几号的按钮。

2、电影院里的座位——几排几号

3、象棋棋盘

[7] 课堂练习

1、用数对(3,2)表示。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几个图案的位置吗?

参考答案:

苹果用数对表示(4,3);西瓜用数对表示(2,1);香蕉用数对表示(4,1);樱桃用数对表示(2,3)。

2、下图是国际象棋。

(1)她是怎样确定棋子位置的?

(2)你能像她那样说一说每个棋子的位置吗?

参考答案:白方的“王”从左向右数在“e”列,从下往上数在“1”行,所以用数对表示为(e,1)。

[8]课堂小结(ppt投影)

【生】我学会了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

我知道了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我知道竖排叫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板书

第二章 位置 第1节 确定位置

(第2列、第3行)——(2,3)

数对 (3,4)

(4,3)

列 行

竖排叫列,一般从左往右数

横排叫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位置一教案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与后、左与右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初步培养学生首先确立参照物,再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惯。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体会前后,左右的相对性,提高应用意识.

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准确的区分左和右。

一、导入:

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猜一猜同学的位置。

教师说位置,学生做一做,找一找。

二、新授:

(一)学-左右。

1、你能不能不转身,把你周围的同学介绍一下?

(1)出现两种情况:

说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介绍吗?)。

说不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怎么介绍?)。

(2)比较,两种说法哪种更好?

(4)我们刚才用了哪两个词介绍我们两边的同学的?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板书:左右。

你的哪边是左边?右边呢?

指指你左边是谁?右边呢?

2、做游戏。

跟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指右眼、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腿、(起立)伸右腿、左脚向前一步……。

3、练-。

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都在左边走呀?

组织学生讨论,像前后那样得到结果:面对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二)、学-前后。

向你的朋友介绍你的前后都是谁?

(三)、观察课件,请你向大家介绍你看到景物。

学生认识上、下。

三、巩固练-。

46页试一试。

1、看参照物。2、说出相对应的前后左右的车。

47页练一练。

1、左右的练-。2、相对性的靠右行走(公共道德)。

3、思考题:上下左右的相对位置综合练-。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位置一教案

一、谜语导入。

二、知识新授。

教学左、右。

1、区分左手、右手。

2、找一找、说一说身体上还有哪些部位有左右之分。

3、揭示课题:(板书)认位置。

4、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5、学生用左、右描述位置关系,并说出区分方法。

教学前、后、上、下。

1、体会前、后、上、下四个方向,并用上下前后描述位置关系。

2、说一说班级里的位置关系。

三、巩固新知。

1、小游戏:小小机器人。

2、想想做做。

四、课堂小结。

1、刘老师的教态很自然,也很温柔,挺适合本年龄段的'孩子,看得出孩子们也很喜欢;

2、刘老师的课前热身方法挺好,通过一首小儿歌,让学生明白规矩;

3、刘老师的整节课从左右。

《位置》教案

4.教学目标

1、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5.教学难点分析 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教学课时 一课时

7.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 师(检查课前准备):看来大家平时非常留心观察。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时间)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圆的边是弯曲的,跟以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板书课题)

1、教师引导: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最后看看谁的收获多。(留时1 分钟)

2、师:你们组观察得真仔细!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把刚才的发现整理一下。

3、展示探究结果。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整认识圆的特征 师问:谁来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新发现?你怎样发现的?(大约 8 分钟) 结合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及时引导梳理。主要从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方面来认识。这里特别要注意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进行新知的有目的的整理。

1、基本练习(4 分钟)

2、应用练习。(10 分钟)

〈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如果车轮制成方形的、三角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结合课件演示 〈2〉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圆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吗? a:举行篝火晚会时,人们总是不知不觉会围成一个圆形,为什么? b:平静的湖面扔一小石子,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c:月饼为一般都做成圆形的,为什么? 小结:看来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道理,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来认识它,解释它、运用它。

3、游戏(猜谜语):

师:同学们学到现在,已经很累了,我们来轻松一下吧。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利用电脑配上画面) 问题一:羊吃草的情况与今天学的知识有关吗?我们来看一看羊吃草的最大范围有多大好吗?(用电脑演示羊拉紧绳子旋转一周的情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原来羊能吃到的草的`最大范围是一个圆。) 问题二:拴羊的绳子与这个圆有什么关系吗?(是这个圆的半径) 问题三:钉在那儿的木桩是这个圆的什么呢?(是这个圆的圆心) 问题四:如果要让这个羊吃草的范围更大一点可以怎么办?(把绳子放长一点,也就是把半径扩大) 问题五:如果要让羊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吃草,可怎么办?(可以把木桩移动一个地方,也就是移动圆心的位置), 问题六:这说明圆的半径与圆心与圆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而圆的圆心可以决定圆的位置。)

1、质疑 (篮球是圆形吗?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字母可以随意改变吗?)

2、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不管怎么说,老师觉得同学们的学习表现是不错的,所以我提议:我们一起伸出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句号是圆形的)

3、延伸:

1、用圆作画。

《位置》教案

1、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学生能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

照片、图片

观察你家的电视机,每个面都是什么样的,试着在一张纸上画下来。

检查学生画的情况

一、观察照片,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1、谈话引入,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想一想:拍的是同一个教室,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3、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二、观察实物,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1 、给小熊拍照。(拿出小熊玩具)

(1)指导拍照方法:请小熊坐在课桌中央,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用这个相机去给小熊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来。

(2)实地拍照

先自己选一个喜欢的角度给小熊拍一张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拍

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3)辨认照片

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应的位置去。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熊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脸是朝哪边的。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

2、给小闹钟拍照。

(1)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给小闹钟拍照的场景及4不同的照片。请学生判断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

(2)核对结果。

3、观察小木船。

出示小桥流水人家图,在这美丽的小河上有一条小船刚刚划过小桥,这时,有3位小朋友看到了这只小船,他们都给小朋友拍了照。

(1)请组长拿出小船模型,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

(3)在屏幕上打出3位同学分别从上、前、侧面观察木船的场景,并出示3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

(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4、观察大水车

(1)出示小桥流水人家图

(2)有2个小朋友看到了大水车,引导学生他们的位置关系。

(3)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讨论:2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5、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当堂检测

自主练习第1题是让学生辨认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到的钟表的形状。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再辨认题目中的内容。

第2题和第3题,均可采用让学生独立辨认然后集体交流的方法进行。除教材中的练习外,要适当增加联系生活实际的练习。

四、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

你还想观察些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那些不同得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限时作业

1、出示一张大楼的照片,说明:这是一幢长方体的大楼。

2、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4、出示四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板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位置》教案

“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举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位置一教案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小黑板。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在仓库里搬运整理货物来观察物体,知道了:从不同位置看正方体摆成物体的`形状中,每个正方形和原来正方体的面是对应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仓库里的货物实在太多了,你能帮助工人叔叔一起来整理货物吗?

[课件出示题目]。

1.从左侧面看,形状相同的有______和______。

2.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有______和______。

要求:请同学们先和小组的同学用积木照着图中的形状摆一摆,然后填空。(学生先在小组里摆一摆,说一说,填一填,然后集体交流。)。

师:这些形状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请填一填。(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汇报交流)。

1.(出示5块正方体搭成的形状图)看,这是我用5块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搭的一组积木。(出示3幅平面图)这是我为这组积木照的三幅照片。(把连线看作线索,重点应放在“发现了什么”上)。

3.想一想,通过连线你发现了什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集体汇报交流,要多指几名学生说一说。)。

第6、7、8题。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通过交流和摆放学具,巩固观察方法。)。

12345678。

(1)从正面看到的有()。

(2)从正面看到的有()。

(3)从侧面看到的有()。

1请同学们在最短的时间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出这些立体图形,比一比谁搭得最快。每个小组搭得最快的同学,可以得到“小巧手”标志一枚。

(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评议,)。

2.搭完后,请同学们完成上面的填空。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汇报。)。

(四)第6、7、8题。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通过交流和摆放学具,巩固观察方法。)。

(同位交流,探讨研究。)。

3.集体汇报交流研究结果。

认位置教案

今天上了认位置这课,教学重难点都是:认识左右。

可以开始就问小朋友喜欢上数学课的请举手,有的举左手,有的则是举得右手,现在想想就应该规定好统一举哪只手,这样就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左右是否分清。之后就是找找身上还有像左右这样一对一对的好朋友,学生都能说出一些,并能指出哪个是左边的,哪个是右边的。接下来的儿歌游戏: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通过这样的练习先让学生知道左右在哪边。但在教学时,只顾形式了,没有观察学生是否都作对,也没有反馈学生做的情况,所以可以开始就把这节课的重点给忽略了,学生有的根本还不清楚左和右。

之后出示课本的主题图,直接问学生:小明和小红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学生被这一问题问到了,没有多少学生会回答。之后就转而问,看看小明在小红的哪面呢?这样的问题学生还是会回答的。在让学生说说其他人或者事物的位置关系时,学生还是不太会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说的比较乱,而且在图上的事物学生还是很难分辨清楚它们位置关系。但当找两个学生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时,学生都会说的很好,“我在谁的左边,我在谁的右边”这样的句子用的也很好。

之后教学“上下、左右”位置关系,学生由于对图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因此,只能说一些简单的上下位置关系,对左右还是不能说明白,学生还是搞不清楚,真是愁人啊!

“想想做做”第3、4两天学生练习的还是比较好的,但在第5题的设计上,还是有些问题的。我直接问学生:谁的前面有几个人,谁的后面有几个人,这样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但最好是问“他的前面有三个同学,他的后面有两个同学”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猜一猜他是谁?这样的设计学生就会更感兴趣。。

认位置教案

1.图形对照,认识16个常用汉字。

2.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记住16个汉字的读音。

一、审题

1、教师读题。

2、说明本课要求:看图认识汉字。对16个汉字都要求能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认清字形。

二、指导

1、看上排左起第一幅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范读,指名读:刀。

3、齐读,指名读:刀。

4、按上面步骤学习其余15个汉字,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初步认清字形。

三、练习

1、出示卡片,个别、集体练读。

2、集体、指名认读这16个汉字。

四、反馈

评价学生的认读情况,正确的予以肯定和表扬,不正确的及时校正。

熟读16个汉字。

认位置教案

1、通过在具体场景中体会上下,左右,前后的关系,学生能比较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能按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通过各种不同的练习活动,学生初步具有空间观念,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在具体的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正确的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能联系生活运用。

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二、通过练习强化左右的位置关系

三、课后延伸围绕自己身体上的组成部分辨认左右,通过游戏活动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物体间左右位置关系奠定基础。

通过紧密结合小朋友上课的情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并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能比较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能按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

通过“想想做做”第2、3题,围绕学生间的座位关系的讨论,学生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该说清谁在谁的哪一面。

认位置教案

1、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初步感知我们生活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难点:使学生准确的分辨左、右两个位置。

2、意识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

教材配套光碟及自制电脑课件

一、认识上、下。

生:文具盒在书的上面,书在文具盒的下面。

2、你们都是这样做的吗?真能干!现在请你们根据教室里物品的摆放情况,用上面、或下面说一句话。

3、想一想,摆一摆:

把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上面,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把本子摆在书的下面。

想一想,什么东西在最上面?什么东西在最下面?你能试着摆一摆吗?

二、认识前、后、左、右。

1、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按要求打手势。

如:上、下、前、后、左、右。

2、真不错,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是谁?

指名介绍——同桌互相介绍。

4、想一想,站一站。

(1)学生a在学生b前面,学生c在学生b后面。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2)学生a在学生b左边,学生c在学生b右边。谁在最左边?谁在最右边?

5、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这节课呀,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总结:(1)上下、前后、左右这六个方向,会用这六个方位词进行说话。

(2)知道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必须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或谁在谁的下面。”

这些知识你们是否都学会了呢?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我们一起来做有关练习题好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13第3题。(出示课件)

瞧,小明的玩具柜上摆了一些什么东西呀?

你看到小飞机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东西呢?你还能怎么说呢?

那小熊猫的四周又摆放了哪些玩具呢?

说得真棒!那电话、小兔子、小汽车等等,它们的四周又摆放了什么玩具呢?

2、教材p13第4题。(出示课件)

这是一个小朋友在海边拍摄的照片,现在就请四个小朋友一组观察这张图画,你能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画中物体的位置关系吗。比比哪个组说得最好,说得最多。

3、教材p13第5题。

(出示课件)小朋友们看,那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他们中间谁走错了呢?(小红)

如果只有小红走对了,我们应该怎样规定?这样规定好吗?为什么?

4、下课出教室游戏:

老师站在教室的中间(二大组的第三、四座的位置)

师:我左边的小朋友出教室;

我前面的小朋友出教室;

我后边的小朋友出教室;等等

认位置教案

1、认识本课的16个汉字,读准字音。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理解本课汉字的字义。

本课所要认识的汉字中大部分是孩子不太常见的,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引导孩子理解其意思并认识其字型显得较为重要。

课件、汉字卡片。学生准备小卡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刀戈弓矢牛马车舟”八个汉字。

2、理解汉字的意思,尤其是“戈”和“失”。

一、教学“刀戈弓矢”

1、放一段古时候打仗的视频。你看到了什么?

古时候,战士们打仗需要用到很多兵器,瞧,你认识吗?

(出图)

2、这些武器的名字你会读吗?自己借助拼音认一认,读一读。

强调“矢”是翘舌音

3、你知道每一种武器在战场上都有什么作用吗?

刀:你还知道什么刀?

戈:同学们看,这也是一种兵器,叫做“戈”,是用青铜制成的,突出的这部分上下都有刃,可以横着用,也可以钩杀。

弓箭:大家看,这两种兵器是同时使用的,你知道它们怎么用吗?

(可以拓展“杯弓蛇影”“惊弓之鸟”“离弦之箭”等成语)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武器?

矛、盾、枪、剑、镖等(认识图片和文字)

二、教学“牛马车舟”

1、离开战场,来到生活中,如果你想出门,会乘坐哪些交通工具?

古时候的人怎么出门呢?(出示:图)

我的十分钟:

1、认图,识字

2、说一说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

3、汉字组词

三、认读8个汉字

第二课时

1、认识“羽角齿革瓜果麦豆”八个汉字

2、理解汉字的意思,知道这些动物身体的部分由什么用,及农作物的特点。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授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八个汉字朋友,还记得吗?(出示)

多种形式认读。

2、今天我们要认识8个汉字,[出示:图和字]仔细看一看,读一读

二、互学:认识汉字

1、谁会读?做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2——3组)

2、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1、学习“羽角齿革”。

读一读:读准字音

说一说:说一说在哪里见过,或有什么作用。

想一想:给汉字找到词语朋友

2、“学习瓜果麦豆”

读一读:读准字音

说一说:瓜有哪些种类,果实有什么,豆有那几种,有什么用。

想一想:给汉字找到词语朋友

3、游戏:“谁的眼睛快”老师指字,学生抢读

3、齐读

四、总结

1、16个汉字一起出示

读一读,读出韵味

2、学生拓展阅读

认一认5

刀戈弓矢

牛马车舟

羽角齿革

瓜果麦豆

位置教案

教学内容:

小六数学教材第2~3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能用数对表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教学重点:

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座位在教室中所处的位置,如:我叫__,在第_列第_行。(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形成共识。

1、明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列要从左往右数,行要从前往后数。

2、我会说:说出例1中各位同学的位置,__,在第_列第_行。

3、认识数对:用数对表示位置。

先写列数,后写行数,外加括号,中间逗号如:张亮同学的位置是第二列,第三行。

可以用数对表示为(2,3)。

4、我会表示:用数对表示例1中每位同学的位置。

5、我会思考:比较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总结:数对中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6、巩固练习:

(1)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并说出具体的含义。(2)用数对介绍两个好朋友的位置。

(3)我的反应快:老师随机说出同学的位置,被说到的同学迅速站立。(4)做一做:举出生活中确定位置的例子,并说一说确定位置的方法。

7、拓展:

同列,列不变行变。

同行,行不变列变。

(3)我会思考:如果用(x,4)表示某个同学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

不能,因为有字母,是未知的,只能确定是在第四行。

总结:要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要用两个数据。

8、我会观察:观察例2,怎样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点的位置?

一个点表示一个场馆的位置。

点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

“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一个交点对应着一个数对。

9、我会表示:用数对表示例2中动物园内各场馆的位置。

10、我会标: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大家可以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位置的问题。

四、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第1页。

家庭作业:书本第4页练习一的第1题、第2题。板书设计:

位置。

我叫__,在第_列第_行。

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列要从左往右数,行要从前往后数。用数对表示位置:

先写列数,后写行数,外加括号,中间逗号。

如:张亮同学的位置是第二列,第三行,可以用数对表示为(2,3)。同列,列不变行变;同行,行不变列变。

位置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右,前后、上下,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认识前后、上下、左右方位的过程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前和后、上和下。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能用前后、上下、左右方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渗透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思想教育。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难点:

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王国里有很多游戏,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咱们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最雪亮,看的最仔细。教师和一学生做游戏。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通过这个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词都是反义词。

师:说的很好。上对应下,前对应后,左对应右。谁还发现什么了?

生:做“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时有两个小朋友,而做“左左右右”时就一个小朋友了。

师:观察的真仔细。那个小姑娘不知道左右,去问她的小伙伴了。看来我们要想把这个游戏玩的更好,必须会区分左右才行。

二、探索新知。

1.区分左右。

师:那么你知道哪是左,哪是右吗?

生:写字的那个手是右手,不写字的那个手是左手。

生:吃饭时,拿筷子的那个手是右手,扶碗的那个手是左手。

师:同学们说的很棒。通常,我们写字和拿筷子的那个手是右手,现在用右手给老师打个招呼。同桌检查一下。

师:现在听老师口令。用右手摸摸你的头发(同桌检查),用左手摸摸你的鼻子(同桌检查),用右手拍拍你的胸脯(同桌检查)。

师:好,非常棒。我们把右手边称作右,左手边称作左。日常生活中,我们就是以自己身体的“左右”去判断物体的“左右”。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一般情况下做事情时,都是以右手为主,左手帮忙一起来做,比如:我们写字的时候一般右手拿着笔,左手按住本子,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漂亮。可见,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能团结、合作,完成很多事情。我们同学们之间也应该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做很多的事情。

2.找一找。

师:其实在我们身上还有很多像左手和右手这样的好朋友,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我们的身体中还有哪些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同桌互相说,师再指名说)。

生:都有左右之分。

师:对,左右是一对好朋友。

3.小游戏、进一步感知左右。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比一比看谁的反应又快又准。

伸出你的右手,伸出你的左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

师示范,然后学生独立做一次。

4、体验左右相对性。

小结:当你们方向一致时,左右是一致的;

当你们面对面时,你们的方向是相对的,左右是相反的。

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

(课件出示上、下楼梯的情景)。

师:上楼的小朋友和下楼的小朋友都是靠他们的右边走的吗?

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在判断的时候以走路人为标准,所以就出现了图画中的情况,虽然他们都是靠右走可有的小朋友上楼梯,有的小朋友下楼梯。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要靠右行?

不管上下楼梯,还是过马路,都要礼让右行,遵守交通规则,保证安全。

三、认识上下、前后。

师:刚才的游戏中,除了左右,还有哪些表示物体方位的词?

生:上下,前后。

师:现在同桌相互指一指你的上下,前后。(师巡视,一会儿指名说。)。

教师通过两个练习加以巩固。

四、上下、前后、左右的综合运用。

1.同桌相互介绍一下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师再指名说。

2.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哪些表示物体位置的方向?

生:上下,前后,左右。(师板书,揭示课题:认识位置)。

3.同桌合作,利用桌上的物品摆一摆、说一说。

摆一摆:

在书桌上摆一本数学书,在数学书的左面摆一块橡皮,在数学书的右面摆一把尺子,再在数学书的上面摆一个文具盒(笔袋)。

说一说:

1.摆在最左面的是()。

2.摆在最右面的是()。

3.数学书的位置在()下面,()上面,()左面,()右面。

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收获?

认位置教案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粉笔盒、书本、尺子。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 到了什么

(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

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

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2)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如:--在--的前面

--在--的后面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

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 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给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景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

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景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队。

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景3:(投影演示冰霜)

小朋友,你能根据冰霜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 句话吗?

情景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教学后记:1 学生对于前后、上下的区分较易掌握,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2 学生对于左右就比较难掌握。精品源自地理科 ..,认位置教案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