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案是为高中阶段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和规划的一种教学资源。以下是一些精心搜集的高中教案范文,供教师们进行借鉴和思考。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案例,学会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播放青藏铁路视频』。
新课导入:“要想富,先修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师:刚刚播放的视频当中,为我们展示的是哪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呢?
生:铁路运输。
生: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注:不要把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混淆。)。
生1:铁路运输。
生2:公路运输。
生3:航空运输。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该部分知识,完成导学案上连线题,投影展示学生完成连线』。
2、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展示表格,指导学生在导学案上勾选,完成后请学生在电脑上勾选出来』。
结论:选择运输方式的时候,既要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又要根据货物的类别、数量、运距等综合因素,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播放视频交通运输的变化』。
3、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高速化——缩短运输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
专业化——发展集装箱运输技术。
交通运输网及布局。
交通运输网。
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
(1)从灾害的角度看;
(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
分组讨论: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应该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来临时和地震发生后三个阶段各应该做些什么事?)。
教师总结:请参考扩展资料“地震发生时的应变”,接着总结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动画游戏:让学生回答,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景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课件演示: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特点的三个方面。结束授课。
探究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题目: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3、使学生通过总结探究活动的成果,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尤其是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产生的间接和直接影响,以及如何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组,以便大家可以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2、搜集典型的四类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给人类造成的影响。例如比较典型的地震灾害,典型的火山喷发灾害等等。
3、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挑选最典型和深刻的资料,其中这样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应该区分哪些灾害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哪些不是;
(2)应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尤其是火山喷发;
(3)应该尊重客观事实,正确对待地质灾害以及对灾害所进行的研究,并对如何积极防御地质灾害提出合理的建议。
成果展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展示探究活动成果的方式:
1、论文方式,要求资料准确,引用得当,观点明确;
2、制作成板报,要求精简内容,条理清楚,形式美观,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用计算机完成演示(适合条件较好的学校)。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
(2)结合我国西北等地区的实例,理解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2、过程与方法。
(1)举例介绍荒漠化的概念及其表现。
(2)利用地图、数据分析我国西北的自然特征来理解荒漠化的自然成因。
(3)利用课本的例子来了解荒漠化的另一重要原因—人类活动。
(4)通过书本非洲的例子以及结合成因去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5)通过荒漠化让学生学会分析区域环境的问题、成因等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环境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形成一个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应如何。
2、协调人地关系,能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去认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了解荒漠化的定义、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1、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荒漠化的定义。
2、能掌握好荒漠化,并能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其他的区域环境问题,学会因地制宜,形成一个清晰的综合分析思维。
[教师讲述]但是土地退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具有一定过程演化而来的。
[教师讲述]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荒漠化的表现和类型。
[教师讲述]同学们,有谁知道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区别吗?[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下面我们根据课本内容以西北地区为例来分析荒漠化的成因[教师提问]西北地区的位置与地形?请同学来回答下。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在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古长城一线以北,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教师讲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北地区在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古长城一线以北,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等。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达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并形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组合。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洋距离的增加,年降水量递减。贺兰山以东,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以西,在200毫米以下,在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而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西北地区的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再到荒漠。
[板书]气候:干旱,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
植被:自东向西,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为荒漠化创造了基本条件,而这里植被稀少,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创造了物质基础,再加上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师讲述]其次,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板书]西北荒漠化的自然成因。
1、干旱的自然特征。
2、气候异常。
[教师讲述]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如果多年持续干旱,会导致地表植被受损,会加剧荒漠化的进程,而西北地区由于地形跟位置,夏季风影响自东到西递弱,降水也随之递减,干旱程度增强;山脉与青藏高原使得冬季风对西北地区影响更大,加强其干旱程度,所以形成异常的气候。
[教师讲述]自然因素为荒漠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则起了决定性作用,据调查,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板书]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教师讲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是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造成的。
[板书]1、人口压力2、人类活动不当。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三个过度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也说明了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是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教师讲述]我们先看过度樵采。人口增长,使得燃料的需求增长。在缺乏能源的地区,樵采天然植被是燃料的主要。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67平方米沙蒿作为烧柴。同时为了增加经济收入,人们无节制地采挖药材和发菜,严重破坏草场,加速荒漠化进程。
[板书]过度樵采。
[教师讲述]西北地区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为了取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的放牧,远远的超过了草地的承载力,导致草原退化和沙化,草场的载蓄量降低。
[板书]过度放牧。
[教师讲述]人口增长过快会迫使人们不合理的拓宽农业规模,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荒漠化加剧,土地生产力下降,最终导致贫困饥荒这样的恶性循环。因此,人口增长过快也是导致荒漠化的原因。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荒漠化的概念以及通过西北地区实例来分析了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跟人为因素,而荒漠化的成因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希望大家下课后能根据这节课的知识框架好好复习掌握。
对课本20页的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五、布置作业(1分钟)。
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堂小结。
课后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课后习题。
1、下列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天山博格达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c、从连云港坐火车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d、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完成2~3题。
2、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3、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
4、位于亚欧大陆35°~50°n之间大陆东部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了解日本的轮廓图。
2、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矿产,并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3、了解日本的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及出口的农产品,并能运用高中地理知识与原理进行解释。
4、分析归纳日本的工业与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分布的特点等。譬如以日本临海型工业布局为例。
5、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日本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特点。
重点:日本的地理特征。
难点:
1、日本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的条件。
2、日本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家地理中的新加坡,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的呢?(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资源等;工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日本(板书)。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国家地理中的日本,还是跟上节课一样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
1、地形(板书)。
【读图】请大家把地图册翻到日本这一页,找到分层设色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提问】根据地形图,来总结一下日本的地形状况?(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高,四周低,沿海地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由四个小岛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由此总结出其地形构成:)。
2、气候(板书)。
【提问】根据它的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4°n—46°n))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温和,降水较多;夏季凉爽,降水丰富,原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沿岸有强大的日本暖流)。
3、河流(板书)。
【提问】继续看图,看河流的数量,流向及其长短并分析其原因(短小且水流湍急,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国土狭小)。
4、资源分布(板书)。
林—多山地,降水丰富;地热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板块的消亡边界,火山地震活动频繁;风能—处于季风气候区)。
【提问】通过前面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大家应该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分析一个国家的农业状况(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基础,劳动力,地价水平)引导学生利用之前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实例,便提问边进行补充,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然后得出如下结论。板书:
种植业:平原狭小,人多地少,稻米单产高,可自给。
措施:小型农机具;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培育良种等。
渔业发达:远洋、近海捕捞和近海养殖发达。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于此,形成的北海道渔场。
其他:丘陵种果蔬,但仍需大量进口。
主要农作物:水稻。
进口农产品:小麦、玉米、蔬菜和水果等。
【读图】指导学生阅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并思考一下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状况(板书)。
科技等;其他社会因素)。
2、日本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板书)。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3、日本发展工业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有哪些?(板书)。
(优势:国土狭小,国内市场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劣势:劳动力充足,文化素质高,科技雄厚,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4、日本的工业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板书)。
(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原因: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引导】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后,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呢?
5、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板书)。
(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然后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缺陷:工业产品依赖国际市场销售;工业原料严重缺乏;依靠国际市场进口)。
【引导】读课本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
人口多,密度大。
原因:日本国土面积狭小。
2、人口问题。
老龄化严重。
(2)日本的人口出。
生率一直在下降。
3、人口分布。
太平洋沿岸平原。
原因:地形多山地,平原面积狭小,多集中在沿海地区,所以人口和工业也多集中在这一地区。
1、2008年11月2日云南楚雄等地相继发生泥石流滑坡等重大地质灾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日,全省因灾死亡四十一人,失踪四十三人。其中,楚雄市西舍路乡灾情最为严重。由于楚雄灾区一直降雨,通往西舍路等重灾乡镇的道路全部中断,并难以在短时间内抢通,这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和压力。
2、2008年中国的自然灾害共造成近1,110亿美元的损失,国际减灾策略组织(isdr)表示,从经济方面来看,汶川大地震和极端天气使中国成为2008年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2008年,洪水、风暴、火山爆发、山火和乾旱等自然灾害共造成全球经济损失1,810亿美元。
1、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坡度大,便于集水的沟谷;(2)植被破坏,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开矿、修路等工程建设的大量弃渣;(3)暴雨、山洪等。
专题四、大气环境。
长沙县实验中学。
周维。
〖主干知识整合〗。
一、气温高低。
1.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
(2)地面状况如热容量大小(水体热容量大,陆地小)地形等;
(3)大气运动与洋流的热能输送和交换情况;?
(4)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与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
2.分析方法:?
(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
(4)人类活动--影响大气和下垫面。
。
1、20_年11月2日云南楚雄等地相继发生泥石流滑坡等重大地质灾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日,全省因灾死亡四十一人,失踪四十三人。其中,楚雄市西舍路乡灾情最为严重。由于楚雄灾区一直降雨,通往西舍路等重灾乡镇的道路全部中断,并难以在短时间内抢通,这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和压力。
2、20_年中国的自然灾害共造成近1,110亿美元的损失,国际减灾策略组织(isdr)表示,从经济方面来看,汶川大地震和极端天气使中国成为20_年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20_年,洪水、风暴、火山爆发、山火和乾旱等自然灾害共造成全球经济损失1,810亿美元。
二、知识链结:
1、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坡度大,便于集水的沟谷;(2)植被破坏,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开矿、修路等工程建设的大量弃渣;(3)暴雨、山洪等。
延伸阅读。
专题四、大气环境。
长沙县实验中学。
周维。
〖主干知识整合〗。
一、气温高低。
1.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
(2)地面状况如热容量大小(水体热容量大,陆地小)地形等;
(3)大气运动与洋流的热能输送和交换情况;?
(4)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与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
2.分析方法:?
(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
(4)人类活动--影响大气和下垫面。
。
教学目的:
1.结合实例,了解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
2.理解在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主动的,可以改善环境,也可以毁坏环境,其中人口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
选择周围生活的实例,以事实感染学生。
教学过程:
人口素质主要反映了人口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一、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1.人口身体素质的概念:人口身体素质指的是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人口身体素质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因素。即使是遗传因素,也受到环境的长期制约影响。
2.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首先,人类创造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等,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其次,人口的身体素质也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比如:
(1)原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原生环境因素主要指地形、气温、温度、降水等自然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与人口身体的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某些地区的水土中所含某种元素或多或少而导致的一些地方疾病,如克山病,甲状腺肿等。
(2)次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次生环境因素主要指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因素,有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几方面,它们对环境的污染,也造成了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危害。
物理性的环境污染,主要指放射性污染、微波辐射和城市噪声污染等。放射性污染源,主要是原子能企业、医用和工农业用放射性废弃物处理不当,或核武器爆炸产物及原子能企业的事故等。微波辐射和噪声污染,主要是现代交通和电信业发展造成的,特别是以交通和工业噪声为主的城市噪声污染,目前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化学性的环境污染,主要指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燃料燃烧排放的有害气体,工业生产中的废液等污染物及农业生产中的农药污染等。化学污染物是环境中对人口身体危害最严重的污染物。如香烟、食品中的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生物性的环境污染,主要指由于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污水和粪便,以及生物制品厂、食品厂和医院等的垃圾和废弃物,没有得到适当处理而造成的水体和土壤污染。生物性污染往往通过饮食传播一些传染病,对人口身体素质有较大的影响。如生物性污染物还会使蚊子大量繁殖,容易引起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的流行。
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在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主动的,可以以自身行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也可以对环境造成破坏。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往往不是取决于人口数量的多少和人口增长的快慢,而更多地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特别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
1.一个地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口,有正确的生态意识,能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从而形成人口、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才能开发和利用更多、更广泛的自然资源,在资源的使用上也更有选择的余地,对资源的利用也很充分,避免了对资源的破坏与浪费。
3.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科学文化素质高的人口会表现出更大的优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并将这些运用到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中,避免了因缺乏环境意识,或对知识掌握和运用水平的不够而导致对环境的侵害。可见,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之一。
实际上作为人口总体来讲,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一定素质的人口是不存在的,离开一定数量的人口素质也是不存在的。任何时期、任何地区的人口都是一定数量的人口和当时条件所决定的一定素质的人口的统一体,所以说,在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数量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往往和人口素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因此,我们要树立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人口数量与素质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环境的关系。
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把本节内容和上节内容联系起来,共同分析,最后得出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和环境的关系。
三、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2.它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直接影响,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
3.它还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四、要辩证地看待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对环境的关系。
教学后记:
在理解“人口素质与环境”的基础之上,要把它与“人口数量与环境”联系起来,学会运用综合分析、主导因素的分析等,全面地看待“人口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使人口与环境得以协调发展。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人口素质与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当前,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社会环境因素。
b.次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一般影响不大。
c.原生环境因素对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一般影响不大。
d.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质量存在明显作用。
2.下列属于生物污染源的是()。
a.生活污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b.食品厂污水,医院垃圾。
c.生物制品厂垃圾,钢铁厂大气污染。
d.制药厂污水,铅元素污染。
二、填空题。
1.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2.浙江省绍兴夏履镇重视环境保护,1997年被联合国评为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它们走的是和同步发展的道路,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全面发展。
三、简述人口素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1.b2.b。
二、1.人口数量人口素质的高低。
2.经济发展环境保护。
三、本题综合性很强,我们按照课文内容,从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方面说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从身边生活情况举例,以事实来论证,正确看待人口素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本课内容与1.4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1.5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1.6课又是1.4课、1.5课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的基本概念。
b.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五带的形成。
(2)能力目标:
a.能根据太阳直射图分析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季节情况。
(3)德育目标: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变化的。
确立以上教学目标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是地理学重要基本概念。学生必须理解。四季、五带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规律变化的结果。因此,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晨昏线的倾斜的空间想象、而绝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空间想象力薄弱,所以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设疑导学法。
2.图例导析法。
3.归纳推导法。
有些提问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概念,有些设疑是图例导析过程中学生加深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必要补充。
图例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因为课本的三幅“二分二至全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分布图,很多学生看不出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关系。因此我在图例导析过程中比教材多了两幅图,如后图所示。
1.阅读法。
2.图画法。
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
学生与教师一起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
1.说导入:通过前两节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公转产生了二分二至自转与公转叠加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又会产生怎样的天文现象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我采用复习导入和反问法导入,一方面复习前两节知识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本课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用反问法激发学生的求知。
2.说新课教学:
我在黑板中间春分太阳直射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1.26c图,从c图上来掌握判断p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过程如下:
学生地理基础薄弱,教师必须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昼夜长短的方法。
(2)从6月22日到9月23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3)昼夜长短与纬度有何关系?
(4)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5)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6)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是什么节气?此时是南半球的什么季节?
(7)何时全球昼夜平分?哪个地方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如后图所示。
在讲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时,先通过提问“一天中有几个太阳高度?何时太阳高度?”来帮助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然后出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之间的纬度距离),要求学生把五幅图上的p地所在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用红笔画出来,叫一学生到黑板上去画,从板图上很快能看出p地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同一季节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其间配合下面提问就可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其他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怎样变化?
(2)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这是p地的什么季节?
(4)冬至日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值?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
同样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如后图所示。整个过程直观而有逻辑,紧紧围绕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规律。
后面的四季、五带的形成与划分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阅读教材即可完成目标,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体系性我还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1)四季是怎样划分的?若黄赤交角不存在,还有四季吗?
(2)五带是怎样划分的?若黄赤交角增大为25,五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3、说课堂练习。
本节课的课堂练习基本上在新课教学过程中完成,新课结束时,看时间还可以按学生情况增加几个提问。
4说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把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黄赤交角到四季五带形成复述一遍。这样既可把前面1.4课与1.5课所学的的知识纳入新学的知识体系中,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与五带形成的根原所在。
3.使学生树立现代海洋观念,激发学生热爱海洋、开发海洋、建设海洋的雄心壮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意识。
重点:海洋渔场分布。
难点:海洋油气开发的生产过程。
1.洋流是如何形成的?
2.洋流的`分布规律?
21世纪被称为是海洋世纪,为什么呢?
1.海洋资源类型。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6,了解。
人类主要利用的是海洋的哪类资源?
海洋资源与陆地资源相比,优势何在?
思考并明确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源和常规能源的关系。
(2)小结:种类多、蕴藏量大、海洋资源的优势是什么(用具体事例说明)。
2.海洋渔业生产。
指导学生读图3.15,了解渔业资源的分布,思考:
(1)什么是大陆架?
(2)为什么大陆架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指导学生读图3.16,了解世界主要渔场,思考:
(1)了解世界主要渔场有哪些?分布在哪里?是什么寒流和暖流交汇?
(2)为什么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在寒流和暖流交汇的地方?
(3)主要渔业区集中在哪个温度带?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7最后一段,思考:
(1)为什么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
(2)比较中国和日本渔业的不同特点。
读图3.17,知道繁忙的渔场。
3.海洋油气开发。
(2)读图3.18,认识海上钻井平台,知道海上钻井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基地。
(3)海上油气资源一般离炼油厂较远,那么怎么运到炼油厂呢?
(4)为什么说海洋油气生产是一项三高(高投资、高风险、高技术难度)工程?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又是神秘而富有挑战性的,我们要不懈地努力,探索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1.通过读图、析图理解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同学们你们学过地理学吗?
学过,初高中都学过!
你们还没学过地理学!你们只学了第一章行星地球属于地球概论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属于气象气候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属于水文学,第四章地地表形态的塑造属于地质地貌学。今天要学的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才真正进入了地理学的'殿堂。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教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简单讲解】(一般了解即可)。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板书】1、生物循环。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板书】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读图5.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讲解】(具体答案详见教参)。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面这幅示意图说明:。
【教师分析、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大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气候与水文之间,我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则贫乏。而地面湿润、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又会增加降水量。又如,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积扇、冲积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风蚀洼地等。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尤其上游段),由于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再如,土壤与生物(植被)之间,一般肥沃的土壤植被丰富,贫瘠的土壤中植被稀少;而丰富的植被类型又可以给土壤中增加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
例如:以本市陆地环境为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于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转折】我们都知道10根筷子分开折能够折断,而放在一块却折不断的故事。这其中的道理说的就是集体的力量大于部分之和。这是一个道理具有普遍性。。同样适合我们今天所讲的陆地环境的功能性。也就是说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到底具有哪些新功能呢?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哪些新功能?并对其作一阐述。
【学生回答】1生产。
地球自转的概况――自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
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典型地理现象――地方时。
2、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是高中地理“宇宙环境”篇的组成部分。地球是宇宙中一个普通的天体,认识地球的自转及因此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对整个地球环境有个基本的认识,可为后续“自然环境”篇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与角速度。
2、能够理解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和时差。
3、能够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地图上判断各点之间的方位关系。
4、能够计算两个地区之间的时差。
【设计思想】注重从“现象”引出“为什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原因”。
三、教学重点、难点。
区时的计算、涉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日期的计算。
四、教学课时。
1课时。(“地球自转偏向力”另外安排一课时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首页上显示一幅不停自转的地球图片,引入“地球的自转”这一内容。
【设计思想】开门见山地将“地球的`自转”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较为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二)新课教学。
1.从物理学中描述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因素,引出地球自转的几个要素――方向、周期和速度(线速度、角速度)。
2.教师设问“什么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引出地球自转的定义――绕着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注意自转轴是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进而让学生判断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用地球仪为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并让大家从南、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得出在南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自转方向分别为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做一做,小练习:找出北半球的水平气流的运动轨迹,如下图:
【设计思想】单是口头描述“自西向东”“顺时针”“逆时针”这些词语,学生对地球自转的方向仍然是模糊的;如让学生边用地球仪演示边观察,就比较直观,容易理解和记忆。
3.复习经纬线的知识,如“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等。
【设计思想】绝大部分的高二学生对于初中时所学的经纬线、经纬度毫无印象,见到经纬线一筹莫展。所以适当补充经纬线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设计思想】学生能够判断出是中国媒体的报道,从而引出“地方时”的概念,先让学生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是不同的概念,也是不同原因导致的。教师同时用地球仪和手电筒进行演示。
5.教师再设问“世界各地的时间为什么会有不同?有怎样的不同?”从而引出地方时,以及地方时的划分。得出“时间的东早西晚”,经度每15度时间就差1小时,经度1度时间就差4分钟。引出“北京时间”的概念,让学生辨析“北京时间”“北京的时间”“东八区标准时”。
教师通过地球仪及多媒体的演示,帮助学生分析完成“北京时间”、“北京的时间”、“东八区标准时”之间的区别。
做一做,小练习:计算世界杯决赛(最近的一届)是当地时间几点开始的?
【设计思想】从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7、教师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以及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方时。大家看这张结构图,对于今天的学习内容你已经掌握了多少呢?请同学们对照这张图,自己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有疑问,请提出来。
六、专家评析。
地球的自转运动是高二地理的学习难点,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本课题的设计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象”引出“为什么”,分析原因,得出结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
采用学生自主复习的模式进行最后的小结,在巩固复习的同时,让学生再次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不断探究,不断解决问题,也是本课设计的一个特色。
当然,本设计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教师所举例子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些问题是否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基础等。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1)从灾害的角度看(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
【分组讨论】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应该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来临时和地震发生后三个阶段各应该做些什么事?)。
【教师总结】请参考扩展资料“地震发生时的应变”,接着总结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动画游戏】让学生回答,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景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课件演示】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特点的三个方面。结束授课。
探究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题目】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3、使学生通过总结探究活动的成果,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尤其是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产生的间接和直接影响,以及如何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组,以便大家可以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2、搜集典型的四类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给人类造成的影响。例如比较典型的地震灾害,典型的火山喷发灾害等等。
3、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挑选最典型和深刻的资料,其中这样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应该区分哪些灾害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哪些不是;
(2)应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尤其是火山喷发;
(3)应该尊重客观事实,正确对待地质灾害以及对灾害所进行的研究,并对如何积极防御地质灾害提出合理的建议。
【成果展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展示探究活动成果的方式:
1、论文方式,要求资料准确,引用得当,观点明确;
2、制作成板报,要求精简内容,条理清楚,形式美观,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用计算机完成演示(适合条件较好的学校)。
南水北调是我国又一项大型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可看作是西气东输工程之外的又一学习案例。
关于南水北调,有许多问题学生可以自主研究。教材选取了一个地理性比较强的研究角度,即怎么调?包括线路选择、季节选择、使用分配等问题。
课本提示了调水工程研究步骤和背景资料,使学生对工程的研究有了目标。
搜集、选择资料,获取信息、解决现实问题和分析现实问题的方法。
同“教学重点”。
中国地形图、网络多媒体。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南北方降水季节分配的比较、调水受水区域的水资源供需差异等资料的分析,对南水北调工程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本提供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读图、归纳、分析、总结等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网络的查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所采取的经济新对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引水工程,它将长江富余的水资源引入缺水的华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西线、中线三条调水线路,它各有其合理的'供水目标和范围,并与四大江河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相互补充,充分发挥对水源供水的综合优势,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板书:
一、南水北调的重大意义。
(自主学习:按照课本p101的研究步骤进行)。
(教师:创设情景、激发探究。出示课本图5.17“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和中国地形图)。
师:
(利用地图以及网络)(分工合作,交流信息)。
师:
(介绍)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南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分两路,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到烟台、威海。规划分三期实施。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在郑州以西穿越过黄河,继续沿京广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规划分两期实施。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克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规划分三期实施。
生
西线虽然短,但地形最复杂;中线从丹江口向北地势低,且已经有丹江口水库;东线基本上穿越平原地区,且可利用大运河河道。三条线路比较,工程量由大到小依次是西线、中线、东线;调水量由大到小依次是东线、中线、西线;水质由优至劣依次是西线、中线、东线;现有条件由好至差依次是东线、中线、西线。
二、三条调水线路的优缺点。
师:
三条线路可以相互替代吗?各有什么工程效益?
(讨论交流)。
生略。
师:
东线工程可为苏、皖、鲁、冀、津5省市净增供水量143.3亿m3,其中生活、工业及航运用水66.56亿m3,农业76.76亿m3。
东线工程实施后可基本解决天津市、河北省黑龙港以东地区、鲁北、鲁西南和胶东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并具备向北京供水的条件。促进环渤海地带和黄淮海平原东部经济发展,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举措。受地理位置、调出区水资源量等条件限制,西、中、东三条调水线路各有其合理的供水范围,相互不能替代,可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前期工作情况和国家财力状况等条件分步实施。
中线工程可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城市生活、工业增加供水64亿m3,增供农业30亿m3。大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保障汉北平原及武汉市安全。
西线工程三条河调水约200亿m3,可为青、甘、宁、蒙、陕、晋6省区发展灌溉面积3000万亩,提供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90亿m3。促进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西北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师: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2资料2和图5.18“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5.19“长江流量”思考:
(资料分析、引导读图)。
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宜调水?
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3.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组织学生讨论)。
生略。
板书:
三、调水的可行性。
师:
(归纳总结)。
1.从图5.18可以看到,北方冬春季节降水量少,所以冬春季节最缺水。长江8、9月份流量最大,最适宜调水。这就导致了南北方之间调水的季节差异。
2.北方缺水期正是长江的枯水期,长江丰水期时北方可能不缺水,而且,水从长江调至华北,路途上还需要一段时间。工程要稳定调水,只能先蓄水再调水,解决水资源和调水的季节差异。
师:
南水北调工程既有工程效益,又有生态效益。对于受水区域来说,调来的水怎么用,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师: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合作探究)请阅读课本p102资料3和表5.1“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水资源供需差异预测”思考:
2.受水区使用调来的水,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
四、正确处理调水与节水的关系。
师:
流域的缺水量80%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因而优先实施东线和中线工程势在必行;在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的缺水量中,又有60%集中在城市,城市人口和工业产值集中,缺水所造成的经济影响巨大。因此,优先解决城市缺水是必然选择。经过上述分析后,确定南水北调工程近期的供水目标:以解决城市缺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
水污染不仅危害生态系统,威胁生物多样性,损害人民身体健康,还进一步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强化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将有利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环境质量。
节水、治污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协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配置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重要前提。所以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科技进步对节水的促进作用,采用了较先进的用水定额和用水效率,进一步加大节水力度,同时还应分析不同水平年污水资源化的数量、措施与投资。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十分短缺,同时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和用水浪费的现象,节水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节水不仅可以抑制需水增长,减轻供水压力,还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
在农业用水方面,采取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推广节水技术与设施以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措施,采取新的灌溉制度和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进一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和水的利用效率,在基本稳定农业用水总量的情况下,保证农业粮食生产安全。
在工业用水方面,通过提高水价,以及采取调整工业产业结构、限制高耗水企业的发展、推行节水工艺和技术、加强工业清洁生产和废污水处理再利用等措施,抑制工业需水的过快增长。
在城市生活用水方面,通过适当提高城市水价,以及采取普及家庭节水器具、减少城市管网漏损率、加强污水处理再利用等措施,可减少用水浪费,尽可能保证在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情况下,控制城市生活需水增长。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对解决北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意义十分重大。同时,调水到北方,不仅能解决北方缺水,还能实现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
一、南水北调的重大意义。
二、三条调水线路的优缺点。
三、调水的可行性。
四、正确处理调水与节水的关系。
活动与探究。
就我国的水资源调配为题出一期黑板报。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
(1)从灾害的角度看,
(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
【分组讨论】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应该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来临时和地震发生后三个阶段各应该做些什么事?)。
【教师总结】请参考扩展资料“地震发生时的应变”,接着总结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1.归纳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说出上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案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1.复习高一地理“人地关系发展历史”知识。
历史时期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
采集渔猎时代。
农业文明时期。
工业文明时期。
新技术革命时期。
2.了解自己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
一.环境概念和分类。
1、环境的`概念。
2、填表环境分类:
概念。
举例。
天然环境。
人工环境。
良性。
恶性。
二、人类与环境。
1、在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
3、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
1.人类离不开环境。
2.环境的反馈作用。
3.人类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的两方面,对立统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读下图思考回答: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江南丘陵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1.岩石圈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3.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
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的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
4.大气运动。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季风环流。
5.天气与气候。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简单天气图。
锋面、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6.水循环。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资源分布及其合理利用。
7.洋流。
洋流的形成。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及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
3.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四、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一页更多精彩“高中地理复习提纲资料”
(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4)掌握并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1、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
2、教学难点。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图的绘制;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1、引入唐代诗人崔护的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引出本课主题“风”。
2、风的概念。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水平运动。
回顾热力环流的知识,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的方向。分三种情况归纳。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理想情况);
(2)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时风向垂直于地转偏向力(高空);
(3)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同时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呈一定夹角(近地面)。
小结。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和风有关的诗词或成语。播放《风之谷》主题曲。
过渡:(1)给出材料“二战期间日本向美国发出的风战”,思考氢气球炸弹是如何从日本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2)讲解小故事---“马纬度”问题和咆哮西风带的出现,让学生思考原因。引出课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5、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6、利用三个假设来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1)假设1: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和公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形成单圈环流。
(2)假设2:地表均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形成三圈环流。
视频播放:“新闻--全球高温都是副热带高压带惹的祸”
重点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全球7个气压带6个风带。
前者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后者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3)假设3:地表均匀、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假设一:单圈环流。
假设二:三圈环流。
假设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思考假设四:条件更换为考虑地表海陆性质的差异,自转和公转?
探究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和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探索地中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并以flash动画的形式加以解释。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39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