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口号大全

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8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8篇)



教案的制定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四年级教案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备课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法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用小数表示是( )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 )份,用小数( )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 )表示,用小数( )表示。

3. 1.11表示( )元( )角( )分。

1. 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 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 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

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小数的意义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1、通过天平游戏活动,让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让学生能利用发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通过操作、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通过天平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加(或减去)同一个数,等一式仍然成立。

天平。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老师课前给每个组准备了一个天平。你了解天平吗?怎么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左右托盘中放入同样重的物品。)

今天我们要利用天平来做游戏,通过游戏同学们将会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经验基础出发,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进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2、再在天平的左侧再放2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如何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右侧也放入2克的砝码或物品。)

怎样用算式表示?(5+2=5+2)

3、左侧的砝码重x克,右侧放10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知道左侧的砝码重多少克?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x=10)

4、如果左侧再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右侧也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x+5=10+5)

5、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天平的左右两边加上同样中的物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6、你们再推想一下如果天平都减去相同质量,天平会怎样。先看书,再动手验证你的想法。

7、通过刚才两组游戏,如果我们把天平作为一个等式的话,你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小组交流。(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345-( )=345-( )

三、解释运用

(1)你知道这道题中的未知数x等于多少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x+8=10

x+8-8=10-8 方程两边都减去8

x=2

(注意书写格式,等号要对齐。)

(2)x=2对不对呢?你有什么来证明一下吗?

2、试一试:求未知数x

独立完成,全班反馈,交流。

3、全课小结。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学会概括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并能用加法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学习的方式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课本

一、情境引入

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黄河的走向,弄清楚黄河流域与黄河长度的区别,汇报自己发现的信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师:黄河流域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谁会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学生根据图中信息独立列式

方法一:(39+34)+2=75(平方千米)

方法二:39+(34+2)=75(平方千米)

师:黄河全长约多少千米?可以怎样算?

生:a+(b+c)=(a+b)+c

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加法中还有其他的规律吗?请完成填空,然后观察,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他们的位置,和不变。

师:这也是加法运算中的一个规律,叫加法交换律,能用字母表示它吗?

生:a+b=b+a

师:学习了加法的两个定律,能根据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吗?

三、观察下面算式,想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282+63+37

生:用加法结合律可以简算

四、自主练习

第1题。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3、4题。注意用简算。

五、简要回顾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作业

自主练习3题。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一、生活中的大数。

创设生活中的银行工作人员数钱的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银行工作人员数钱时把100张百元人民币扎成一叠,是多少元?

二、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

1、认识十万。

一万一万地数,数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在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边数边拨计数器,以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当学生数到9万时,问:再加1万是多少?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交流,引出十万这个计数单位。

2、认识百万,千万,亿。

通过一些数数推理认识百万,千万,亿。

在学生认识亿这个计数单位时,可让学生充分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各种命名中,老师引出亿这个计数单位。

3、认识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与应用。

1、练一练第1、2题:

第1题通过拨一拨、说一说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

第2题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认识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关系,巩固对大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十进制数的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

2、练一练第3、4题:

这两题首先要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数到满十进一时,老师可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借助使用计数器试一试。

四、作业:

练一练5、6题。收集5-10个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一、生活中的大数。

小组内交流收集的数据,并按大小进行分类。

(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来的数据分成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两种类型)。

二、较大数的读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

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读法。

3、巩固与应用。

在组内每人进行读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一题,在读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三、较大数的写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3、巩固与应用。

在组内每人进行写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二题,在写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四、比较数的大小。

1、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这是以前学过的内容,先出几个数让学生总结比较的方法。

如将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

103412010439001318124。

2、比较更大数的大小。

让学生比较书上提供的人口普查的数据的大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澳门的人口数在这几个城市里是最少的;北京与天津的人口数都是1千多万等。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将每人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排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作业:

1、练一练1、2、3、4。

2、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写。

亿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1265830000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3820000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

1、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老师的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作业。

1、练一练1、2、4。

2、从报纸中找5个精确数,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板书设计]。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994年至20xx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

精确到千公顷:约224319千公顷。

精确到万公顷:约22432万公顷。

精确到亿公顷:约2亿公顷。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二、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三、读写游戏。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位数比大小。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五、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六、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练习一。

亿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1265830000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3820000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介绍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知道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简便计算工具,它曾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使用算盘数数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定数位,怎样记数,强调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空档表示0。

【知识与能力目标】

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计数和数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并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

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课件、算盘

1、引入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如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学生猜一猜后,教师出示算盘图,揭示谜底:算盘。

2、介绍算盘的历史(配合课件第2页)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开始用石子计数,后来用木棍或者竹签计数(就是算筹),再后来人们用摆珠子的方式计数,它是用小棍子把珠子串起来,用上面蓝色的珠子表示5,下面黄色的珠子表示1,再合起来表示数。后来这种计数和计算的工具,就慢慢地改进成了现在用的算盘。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的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同学们小小的算盘背后蕴藏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既然它这么有魅力,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课件第3页)。

(1)仔细观察算盘,你知道它是有哪些部分构成的吗?

教师出示算盘,引导认识框、梁、档、算珠。

(2)通过游戏巩固

出示大算盘:看来大家都认识了算盘,下面我们玩一个看谁说得快的游戏,我指算盘上的某个部分,请你快速说出它的名称。

同桌玩一玩。

(3)认识上珠和下珠,并介绍上下珠分别表示多少(课件第4页)?

问:梁上面的算珠叫什么?一颗上珠表示多少?梁下面的算珠叫什么?一颗下珠表示多少?

《算盘歌》一把小算盘,四周围满框,横卧一根档,竖着许多梁,梁上是上珠,梁下是下珠。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

同住两人一组,先一人随便拨一颗算珠,另一人说出这个算珠表示几。然后两人互换。

2、在算盘上表示1-10

(1)师:算盘的个位在哪啊(课件第6页)

和学生一起探讨定数位的方法。(必须从左往右依次定位)

问:把最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有什么好处?

教师小结:定位是用算盘记数的特殊要求。个位在哪里都可以,只要你标记一个档位是个位,其余的数位也就确定了,一般情况下,我们现在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位为个位,依次往左推算,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怎样表示1、2、5、9

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1个上珠表示。6-9依次在5的基础上添加下珠。

怎么表示10?10一般不用1个上珠和5个下珠(2个上珠)表示,而是用十位上1个下珠表示。这一点和在计数器上表示数是一致的,体现了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3)用算珠表示数(课件7、8页)

(4)拨珠的指法:拨入下珠用大拇指,拨去下珠用食指,拨入拨去上珠用中指。

要求学生在算盘上拨二、三位数(课件第9页),教师巡视检查。

1、猜一猜

下面几个谜语都与算盘有关,请同学们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1)猜猜我是谁,它有四条边,最爱帮助人,不让珠乱跑。(框)

(2)猜猜我是谁,虽然只有它,本领却很多,一个可顶五。(上珠)

(3)猜猜我是谁,它是一条线,横在框里面,管住上下珠。(梁)

(4)猜猜我是谁,它有许多根,穿着小珠子,噼里啪啦响。(档)

2、用算盘分别拨1、2、3、4、5、6、7、8、9。

3、一个一个地拨,从587拨到600。

4、在算盘上拨出805、500、190、999。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概括出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多媒体课件。

口算。

25+7512×416+4+2325×4×2。

回忆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说说你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通过复习,回忆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进行计算的规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用多媒体展示主题图,说说图中描绘的是哪儿?人们都在做什么?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设计意图:四则混合运算应该是用来记录情境问题的步骤或解题计划的,是情境问题的另一种表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是数字化的情境问题,所以从情境图入手是再合适不过了。

只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每个条件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并交流的同时,多媒体课件展示已知条件及其意义)。

师: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全班交流。

方法1:分步列式。

28+85=113(人)。

方法2:列综合算式。

师:谁能说说,在这个综合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交流,展示计算过程)。

2.做一做: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师:上面各题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减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师:“照这样计算”表示什么?

师:想想,怎样列出算式?在小组中说说你的算式的解题思路?

(学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

全班交流。

987÷3×66÷3×987。

(根据学生的交流展示两种解题思路的算式,并以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两道算式的解题思路)。

师:说说综合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做一做:一箱12瓶橙汁48元,芳芳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开始只能列出分步算式,就依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并引导学生今后尽量采用综合算式;如果有人列出综合算式,就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并注意递等式计算的格式。)。

师: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法、除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教学中选择解决实际问题,是为了避免将四则混合运算题视为单纯的计算问题,产生数学与日常生活无关的错觉,造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使用四则混合运算帮助解题的例子。

根据下面的分步算式,把它们改写成综合算式。

200÷4=5050×3=150。

28×2=5656÷7=8。

判断并改错。

=75=2。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辨析,完成练习,加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说明原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师:归纳一下,今天所学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对于今天的学习,你们感觉如何?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练习课,课本第28页到32页练习三的内容。

1.使学生熟练读、写亿以上的数。

2.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从而感受有些题目用简便方法比计算器还要快一些。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估算能力。

培养学生灵活计算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计算器,数学卡片。

(一)基本练习。

1、回忆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和改写方法。

学生相互启发、补充。集体交流,达成共识。

2、教材第28页的第5题。

(1)投影出示,读题。

(2)按题目要求,独立完成。

(3)教师有针对性地辅导。

3、写出下列各数。

(1)一亿三千八百万写作:()。

(2)四亿零八十万七千写作:()。

(3)六百亿九千零二万写作:()。

(4)一千零二亿零二十万写作:()。

4、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1)300000000=()亿。

(2)2800000000=()亿。

(3)80200000000=()亿。

(4)50000000000=()亿。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31页第15题。

(1)四人一组,分组游戏。

(2)讲明游戏方法。

每人用数字卡片摆出一个多位数,其他三人分别读一读。

(4)反复摆、读,交流自己的读数的方法。

2、把下面相等的数用直线连接起来。

2045000000七亿。

32100000000七十亿零八百零五万。

700000000三百二十一亿。

350070000二十亿四千五百万。

7008050000一百零三亿。

10300000000三亿五千零七万。

3、用3、6、0、0、0、0、8、9、这八个数字,按要求写出八位数。

(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不读0的数。()。

(4)约等于1亿的数。()。

(5)改写成8369万的数。()。

4、教材第30页第13题。

5、教材第31页第14题。

注意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6、教材第32页的第19题。

(1)看清题意,说说自己的想法。

(2)集体口算结果。

(3)出示题目的下部分。

(4)看看结果是否合理,分析一下错误原因。

(5)计算出精确值进行验证。

(6)谈谈做题感受。

说明:这第二课时应是第十一课时,而上一课时“1亿有多大”的活动课应是本课时。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760-160=。

180+220=。

370-150=。

780-756=。

900-860=。

835+75=。

350+400=。

1000-600=。

960-60=。

40+120=。

170+60=。

800-350=。

二、填空。

1.我们用的数学教科书约厚8(),飞机每小时飞行约800()。

2.教室的窗户高约18(),一棵大树的高度是9(),爸爸的身高是175()。

3.一头大象重约6(),一袋化肥重50(),一枚鸡蛋重约50()。

4.14厘米+26厘米=()分米。

1米-2分米=()分米。

8000米+3000米=()千米。

7千米-1000米=()米。

1600千克-600千克=()吨。

1吨-400千克=()千克。

5.连线。

6.一个数加上27之后等于92,这个数是()。

7.比491多78的数是()。

8.用3,6,7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这两个数的`差是()。

450+192=450+()-()=()。

三、选择(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单位不是长度单位的是()。

a.米。

b.毫米。

c.克。

2.小红家离学校有150()。

a.米。

b.毫米。

c.厘米。

3.1米和8厘米加在一起是()。

a.18厘米。

b.108厘米。

c.180厘米。

d.9厘米。

4.小明3小时行了150千米,他是()去的。

a.步行。

b.骑自行车。

c.乘汽车。

d.坐飞机。

5.1吨铁和1吨棉花比较()。

a.1吨铁重。

b.1吨棉花重。

c.一样重。

d.无法比较。

四、列竖式计算(请验算)。

637+368=。

746+219=。

五、解决问题。

1.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养殖场养鸭476只,养鸡的只数比鸭多358只,这个养殖场一共养鸭和鸡多少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认识容量和升(2)。

美妙的“杯琴”

p.20、21。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与科学、音乐学科的综合,通过制作、欣赏“杯琴”,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感受学习的乐趣。

水、各种容器,敲的小棒等。

说明:昨天我已经让个别音乐好的学生到自然教室用试管制作了一个杯琴。

1.请该生把制作的杯琴亮出来,并分别按顺序敲出“1~7”七个音,在此基础上,再用该杯琴敲出一个简单的乐曲,激发同学的兴趣。

2.介绍该杯琴的制作过程:

(3)敲一敲,并通过调整水的多少来调整音的高低,直到满意。

3.老师补充: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知道了音的高低和同样容器中装的水的多少有关,其实还和不同的容器有关。分别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容器敲一敲。

当然在敲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选择的材质要能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

1.请每组同学把自己带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制作杯琴。

没带齐的组也可以到老师处借烧杯等容器。

2.分组交流:每组可以用杯琴敲出“1~7”的'音,或者可以直接敲出一些简单、熟悉的曲子。全班评一评哪组制作的杯琴音质最好,音准最准。

在玻璃杯里装上不同量的水,杯子里剩下空气的量也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敲出不用的音。有些乐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制作的。

说说书上这几样乐器的名字。

你知道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音?请大家课后查资料,并互相交流。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概括出读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

根据以有的知识,通过合作、讨论探究,学会读写亿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

卡片和计数器。

一、复习引入。

1、看卡片,读数,说组成。

读数的方法是什么?

3、计数器上显示数,学生写出来。

五千零四八千九百六千三百四十三、八千零六十八,九千零一。

写数的方法是什么?

4、这节课我们赖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例2读出下面各数。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读作:xxxxxxx。

学生自己试读,讨论怎么读?

问:1)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2)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数位上出现0有该怎么读?

师归纳: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万”

4)问:怎么读亿以内的数?

2、例3。

20xx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六千八百五十万:

三千零八十万:

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

四万零九十。

学生试着写数。

讨论:含有两级的数怎么写?先写哪一级,什么时候写0?

完成做一做写数。

问:怎么写亿以内的数?

师归纳: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写0占位。

三、巩固新知。

1、练习一的2、3读出数。

2、练习一的第7题写数。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练习一5、6、9个人修改。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经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简明概括,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学习目标: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用小数表示是()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份,用小数()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3.1.11表示()元()角()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1.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

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

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的。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一种问题解决思想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在列表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类似归一、归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学好本节课知识,将为学习用列表等方法解答求两积之和(差)等实际问题奠定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基础。

1、本节课是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问题情境中的信息,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例题从三个小朋友买相同笔记本的信息,分两次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找出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条件并进行整理,通过呈现表格让学生思考怎样解决问题。随后学生很自然的自主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第二个问题。

2、在练习中安排了与例题结构相同的实际问题,学生都能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3、在解答第二个问题时,有大部分同学想不到方法,要从小明的信息算出单价,再用除法求出小军能买多少本。这是本节课的障外点。

1、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学生经历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列表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提高学生收集并整理信息,发现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3、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问题情境中的信息,用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算一算。

二、填空题。

1、从个位起,第七位是百万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2、6006006最高位是位,右边的“6”表示6个,中间的“6”表示6个,左边的“6”表示6个。

3、三个千万,三个十万,三个千和八个一组成的数是,约是万。

4、比99999多1的数是,比1000少1的数是。

5、用0,1,2,3,4,5这六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六位数是,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是。

6、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89000000=万785000≈万509000≈万。

7、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500000000=亿995800≈亿7421305678≈亿。

三、选择题。

1、个、十、百、千、万……是()。

a、计数法。

b、数位名称。

c、计数单位。

2、在49□438≈50万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a、0~4。

b、0~5。

c、5~9。

3、在5和6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亿零六。

a、6。

b、7。

c、8。

4、用三个7和三个0组成的六位数,读数时,一个0也不读出来,这个数是()。

a、777000。

b、700077。

c、707070。

四、判断。

1、94200这个数字中的9所站的数位是万。

2、四万零三百写作40000300。

3、整数的计划单位只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五、比较大小。

六、读出下面各数。

708500读作:70000508读作:100090009读作:5060032读作:

七、写出下面各数。

五十六万零五十六写作:七亿七千零一万零八百写作:四百七十八万九千零六写作:一亿零二万零三写作: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数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2、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一、创设情景,快乐导入。

师:如果老师请xx同学和xx同学同时参加一个计算大赛,你认为谁会取胜?如果我给xx同学一件秘密武器(计算器),这时候谁能取胜呢?看来,有了计算工具,会使我们的计算变得又快又准确。

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计算工具。

(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快乐自学。

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可能会答:计算器、算盘……。

1、远古计数:

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就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什么来计数?(板书:远古计数)。

生回忆: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

2、算筹:

师:这种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数位,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

(板书:算筹)。

3、算盘:

师: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

展示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下面每颗珠子表示1。

不仅我国劳动人民有如此多的发明,其他国家的人为了使计算更加的便捷,也在孜孜不倦的努力着。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4、计算器:

生:菜市场、早市计算菜的价钱。超市计算物品的价钱。

师:大家都准备了计算器,同学们互相观察,相互交流:

(1)你的计算器有哪些按键?

(2)这些按键的功能是什么?

三、和谐互动,快乐展示。

1、小组相互说一说你们的计算器有什么不同。

2、请生说一说各个按键的功能。

3、尝试计算386+179=。

学生展示,教师补充。

四、巩固提高,快乐练习。

1、自己试试看。

2、找规律。

9999×1=9999×2=9999×3=9999×4=。

根据规律直接写出答案。

9999×5=9999×7=9999×9=。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计算平均分。

4、男女生大比拼。

第二组:7865+3497=835×23=1305÷45=。

要求:(1)全体男生用口算或笔算算第一组题。

(2)全体女生用计算器算第二组题。

5、作业。

帮助妈妈算一算今天的家庭消费情况。

计算工具的认识。

1、远古计数。

2、筹算。

3、算盘。

4、计算器。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2、数学思考:探索中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的算理。

3、问题解决: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加减法的意义。

4、情感态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直接要求学生提出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进入本课学习内容。

二、独学思疑,合作交流。

解决提出的问题: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玉米?

比多比少,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相差多少,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怎样列式呢?

独立尝试,抽生汇报。

1、把42拆成4个十和2个一,先用两位数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2、把57拆成5个十和7个一,把42拆成4个十和2个一,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结果相加。

你能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刚才的算法吗?(能)学生尝试。

在小组内一边摆一边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设计意图】首先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再借助小棒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

三、内化展示,点拨引领。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说说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独立操作计算,师巡视、个别指导,指名生汇报操作过程。

除了这两种方法,你能用竖式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汇报减法的竖式过程:(师板书过程)。

57先在上面写出被减数57,

-42再在下面写出减数42,个位对个位,十位与十位对齐。

15从个位算起,7-2=5,再计算十位5-4=1,得到15。

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计算的时候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设计意图】通过拨计数器加深学生对位值的理解,为学生理解竖式做支撑,明白相同数位相减的道理。当学生理解了算理后再来巩固计算的具体写法。

四、实践运用,体验成功。

课件出示练习题,指导学生完成。

1、森林医生,学生说一说错误原因并纠正。

2、用竖式计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解答过程。

五、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今天解决了哪些问题,是用什么知识来解决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建构,实现情知共融。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看图填空。(每空3分,共57)。

1、

(1)小鸟在小狗的()面。

(2)小狗在小老鼠的()面。

(3)小老鼠在小狗的()面。

2、

小朋友,我家在8号门的左边,请帮我找一找,应是第()号门。

3、

(1)小狗跑在最()面,小象跑在最()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面,小狗跑在小兔的()面。

(3)小兔跑第()个,它的'后面还有()个,前面还有()个。

4、

(1)下楼的小朋友是靠()走,上楼的小朋友是靠()边走。

(2)上楼、下楼和在路上行走我们应靠()边走。

5、

(1)、上面是一群小动物在一起休息。从左数起小马是第()位,从右数起小象是第()位。

(2)、小鹿的右边有()个,左边有()个,一共有()个小动物。

二、按要求填一填。(第1、5小题各3、4分,其他每题6分,共23)。

(1)、排在第1排第2个。

(2)排在第()排第()个。

(3)、排在第()排第()个。

(4)、排在第()排第()个。

(5)、在第2排第4个里画一个你喜欢的图形。

三、请你走一走。(每空2。5分,共20分)。

(1)、往右走()格,再往上走()格到。

(2)、往下走()格,再往左走()格到。

(3)、往()走()格,再往()走()到。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1、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大数目的一步和两步式题的计算。

2感受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便捷和准确,体验依据计算的需要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运算方法。

3、经历用计算器探究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在尝试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推理的能力。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步和两步式题的计算。

依据计算的需要和数据特点选用合适的运算方法;借助计算器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中央电视台节目《机智过人》的图片。

[设计意图]创设了电视节目《机智过人》中“人机大战”的情境,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人与机器的关系,激发学生想要操控机器为学习服务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尝试操作、自主探索一一正确使用计算器。

一、介绍计算器的基本结构。

出示计算器图片。

师:你在哪里见过人们使用过计算器?

师:请拿出计算器仔细观察,计算器上有些什么?关于计算器上的各种键,都是派什么用处的?你们知道吗?把你知道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指名汇报计算器的构造:显示器、数字键、符号建、开关机键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让学生认识计算器的基本结构和一些常用键。

二、正确使用计算器。

1、初试本领。

师:认识了计算器,问问自己:“我会用计算器吗?”

请用计算器算一算:38+27=30x18=。

师:以38+27为例,说说你是怎样按键计算的?(课件演示输人过程)。

师:计算器到底算的对不对呢?有什么办法知道?(口算或笔算)。

师:既然这两道题用笔算和口算都能算,那还学习计算器干什么用呢?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让学生在尝试操作、互相交流中认识计算器的计算方法“既然这两道题用笔算和口算都能算,那还学习计算器千什么用呢?”这一诱导性的问题,旨在让学生领悟到计算器的价值是进行大教目的计算。

2、为什么要用计算器。

师:这两道算式和上面两道算式有什么区别啊?如果想快速算出来,你很想借助什么工具?请计算器来帮帮忙。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反馈。

[小结]在输人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的做到:整体读数,细心输入。

[设计意图]在操作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用计算器计算大数目的快捷,同时也提醒学生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整体读数、细心输入。

3、体验计算器使用中的困惑。

(1)巧遇困惑,识别运算顺序。

师:怎么会有两个答案呢?究竟哪一个对呢?计算错的又是什么原因呢?(引导学生讨论)。

师:原来是手里的计算器不懂运算顺序,那怎么办?看谁能办法来指挥它?

让刚才算错的同学重新按计算器计算。

展示比较智能的计算器,能识别运算顺序。

老师介绍这两种计算器:聪明的计算器和傻瓜计算器。

重点说了,傻瓜计算器怎样来进行计算?

除了用这样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2)认识“m+”、“mr”、“mc”功能键。

师:在你们的计算器上有这两个键:“m+”“mr”有的计算器上是“mrc键”,“mrc”是“mr”和“mc”的合并键,知道这两个键有什吗?它们就是计算器的纸和笔。

师:知道怎么用吗?视频播放,计算这个算式使用这些键的用法。

39x21“m+”(记忆)。

2000-“mr”(提取)=“mc”(删除记忆)。

你对计算机还有哪些了解吗?

活动:向同学介绍计算器。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要用好计算器首先要了解自己手中的计算器是“科学型”还是“算术型”,如果是“算术型”计算器,在计算混合运算的时候,要注意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用“m+”、“mr”、“mc”这几个功能键。

第三环节:及时反思,合理使用计算器。

一、感受计算器的优势。

师:你觉得计算器怎么样?你对这个新朋友有什么评价?

[小结]计算器的确是人们的好帮手,用计算器计算又快捷又准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二、灵活选择,辩证对待。

游戏:挑战30秒。

师:下面咱们进行一个挑战赛?

出示题目:9467x567x0=。

45÷5=。

师:做完这组题,你对计算器的使用有什么新的想法?

[小结]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才能帮助自己又快、又正确地解决问题。

师:(指着课题)我们再间间自己。我会用计算器了吗?

[设计意图]这是教材内容中没有的,之所以要补充这个环节,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虽然有了先进的计算工具,还要将它和口算、笔算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算法的优势。

第四环节:积极探索、善于动脑一享受借助计算器而超越计算器的快慰。

出示挑战题目:

111111111×11111111=。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讨论研究,仔细观察,探索其中的规律。

1x1=1。

11x11=121。

111x111=12321。

1111x1111=1234321。

111111x11111121345654321。

1111111x111111234567654321。

111111111x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

师:你们看多美呀,这就是数学之美!

[设计意图]故意设计此题,让学生体会到计算器也有计算不出来的题目。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计算出来,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器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最后。“宝塔数”的展示,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神奇和美妙。

第五环节:追根溯源、拓展视野一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学生介绍自己对计算工具发展史的了解。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的介绍计算器的发展史,形象生动,既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起学生对计算器甚至是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的探索兴趣。

第六环节: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师:学完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回顾全课,让他们充分感悟计算器给人的生活带来的便捷,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想要发明更先进计算工具的欲望。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精选】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60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100页试一试:

选两题进行板演。

第101页试一试:第二题:

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101页试一试:第三题,第四题。

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