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明确的指引,帮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实施方案的总结和反思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实施效果。
近年来,职业院校依法治校意识日益增强,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工作得到普遍重视。但是,与加快推进依法治教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相比,职业院校在管理理念、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有关要求,落实国家有关职业教育各项决策部署,发挥管理工作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引领和保障作用,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自20**年秋季学期起,倡导践行“改变从今天开始”,实施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细落小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以强化教育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制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改进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水平,为基本实现职业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职业院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更加巩固,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完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依法治校、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多元参与的职业院校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职业院校自身吸引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明显提高。
——政策法规落实到位。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法规、制度及标准得到落实,质量意识普遍增强,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学校常规管理,特别是学生、课程教学、招生、学籍、实习、安全等重点领域的管理有效加强。
——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学校章程普遍建立,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管理手段广泛应用,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全面改善,办学活力显著增强,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典型学校不断涌现。
——质量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职业院校管理状态“大数据”初步建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自我诊断、反馈、改进机制基本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等多方参与学校评价的机制更加健全,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完善。
(三)基本原则。
——规范办学,激发活力。确立管理工作在职业院校办学中的基础性地位,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法规、制度及标准,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激发办学活力,切实提高职业院校依法办学的能力和水平。
——问题导向,标本兼治。以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针对学校常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立知、立行、立改,对症施治、标本兼治,全面提高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活动贯穿,全面行动。设计和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以活动促管理、以活动促落实,推动职教系统全员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行动计划的实施,形成推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
——科研引领,注重长效。结合不同区域实际和中高职特点,加强职业院校管理的制度、标准、评价等理论与实践研究,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建立自我诊断、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
二、重点任务。
(一)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职业院校要对照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法规、制度及标准,围绕以下重点领域,结合学校实际,全面查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系列活动。
——诚信招生承诺活动。加强招生政策和工作纪律的宣传教育,面向社会公开承诺诚信招生、阳光招生,规范招生简章,学校主要领导和招生工作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不以虚假宣传和欺骗手段进行招生,杜绝有偿招生等违规违纪现象。
——学籍信息核查活动。全面落实学籍电子注册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办法》《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办法》。充分利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学籍电子注册、学籍异动、学生信息变更等环节的管理,注重电子信息的核查,确保学籍电子档案数据准确、更新及时、程序规范,杜绝虚假学籍、重复注册等现象。
——教学标准落地活动。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完善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组织开展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改进,杜绝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随意变动等现象。
——实习管理规范活动。严格执行学生实习管理相关规定,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完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信息通报等安全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改变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不一致等现象。
——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和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消除水电、消防、餐饮、交通和实训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财务管理规范活动。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增强绩效意识,夯实会计基础工作;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完善学校内部控制机制,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学生资助等专项资金的过程控制,规范会计行为,防止和杜绝虚报虚列、违规使用资金等现象的发生。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针对重点领域和共性问题,加强对职业院校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的调研、指导和检查,督促学校落实专项治理行动的各项要求,并建立长效机制。
职业院校要加快学校章程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体现职业院校办学特点的内部管理制度、标准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加快学校章程建设。依法制定和完善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校章程,中职学校加快推进章程建设工作,高职院校完成章程制定工作,按要求履行审批程序并实施。以章程建设为契机,加大行业、企业和社区等参与学校管理的力度,不断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
——完善管理制度标准。以学校章程为基础,理顺和完善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和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标准,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规程,形成规范、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强化制度标准落实。加强对管理制度、标准的'宣传和学习,明确落实管理制度、标准的奖惩机制,强化管理制度、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落实到位。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为职业院校制定章程搭建交流、咨询和服务平台,推动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组织开展职业院校管理指导手册研制工作,为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供科学指导。
职业院校要适应发展需求,遵循管理人员成长规律,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重点,制订并实施学校管理队伍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明确能力要求。按照国家对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的专业标准和工作要求,围绕学校发展、育人文化、课程教学、教师成长、内部管理等方面,结合学校实际和不同管理岗位特点,细化院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等能力要求,引导管理人员不断提升岗位胜任力。
——加强培养培训。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要求为依据,科学制订各类管理人员培养培训方案,完成一轮管理人员全员培训;搭建学习的平台,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在职学习与脱产进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相结合,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
——强化激励保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聘用管理人员,拓展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形成有利于优秀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积极推进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的目标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任免、培养培训、收入分配等结合起来,强化管理人员的职业意识,激发管理人员的内在动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职业院校管理骨干培养培训纳入国家和省级校长能力提升、教师素质提高等培训计划统筹实施,组织开展管理经验交流活动,搭建管理专题网络学习的平台,为职业院校管理队伍水平提升创造条件。
职业院校要以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为重点,加快信息化技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增强信息化管理素养和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强化管理信息化整体设计。制订和完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做好管理信息系统整体设计,建设数据集中、系统集成的应用环境,实现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等各类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交换的规范化。
——健全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管理制度,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专职人员,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安全。
——提升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提高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记录、更新、采集、分析,以及诊断和改进学校管理的能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的贯彻实施,组织开展信息化管理创新经验交流与现场观摩等活动,促进职业院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五)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行动。
职业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以文化人的氛围,从学校理念、校园环境、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学校文化进行系统设计,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育人的整体功能。
——凝练学校核心文化。体现现代职教思想、职业特质、学校特色、可传承发展的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等核心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并通过板报、橱窗、走廊、校史陈列室、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平台进行传播,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熏陶、引领和激励作用。
——精选优秀文化进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加强技术技能文化积累,开展劳模、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等进学校活动,促进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
——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创新德育实现形式,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入党入团、升国旗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时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泛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深入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珍爱生命、防范风险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促进守规、节俭、整洁、环保等优良习惯的养成,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及文化标识、优秀学生社团等遴选展示活动,持续组织“文明风采”竞赛等德育活动,推动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工作创新,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文化软实力。
(六)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行动。
职业院校要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把学习者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强化人才培养全程的质量监控,完善由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完善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加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充分发挥数据平台在质量监控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提高年度报告质量和水平;建立中职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国家中职示范(重点)学校自20**年起、其他中职学校自20**年起,每年发布质量年度报告。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本地区职业教育质量统筹监管的力度,建立和完善质量预警机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的审核,编制并发布省级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教育部定期组织质量年报的合规性审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行政部门是组织实施行动计划的责任主体。教育部负责行动计划的总体设计、全面部署和监督指导,掌握重点任务推进节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订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并细化工作安排,将本地区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并加大统筹推进力度,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行动计划和有关重点工作的检查指导。职业院校是具体落实行动计划的责任主体,根据行动计划整体部署,并结合学校管理工作实际,对照《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制订工作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建立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和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确保行动计划有序开展、有效落实。
(二)加强宣传发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全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行动计划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标准的宣传解读活动,领会精神实质,明确工作要求,营造舆论氛围;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充分发挥专题网站、新媒体和公共数据平台等的作用,实施微学习、微传播,在各自门户网站设立“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专栏,并通过专家辅导、专题研讨和微电影、动画宣传片等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国家有关职业院校管理政策要求入脑、入心;组织发动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和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参与行动计划的宣传,不断扩大行动计划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形成实施行动计划的工作合力。
(三)加强督促检查。
行动计划是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院校管理水平和质量将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督查调研、情况通报、限期报告、跟踪问效等制度,完善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工作机制;职业院校要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实地检查、随机抽查、群众评议和走访行业企业、社区、家庭等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全面了解和掌握职业院校管理工作实效,发现典型并及时予以总结推广,发现问题并迅速进行督促整改。教育部建立行动计划实施进展情况简报、通报和重大问题限期整改报告制度,并视情况组织专项督查;委托第三方依据学校管理工作实效及实施行动计划取得的实绩,分类遴选全国职业院校管理500强,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确保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四)加强指导服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科研在职业院校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加强职业院校管理专家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跟踪行动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并及时提供专业指导;按照不同管理主题,广泛征集和宣传职业院校优秀管理案例。教育部组织专业力量设计面向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行业企业人员等的问卷,开展大样本网络调查,形成全国职业院校管理状态“大数据”及分析报告,为学校诊断、改进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宏观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是培育新一代的园丁。教师要用自己的品格育人,以自己的良好德行和习惯去影响、塑造学生。作为合格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技能素质、身心素质、风度仪表等,同时还必须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当今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素质修养,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我对自己工作、学习制订以下规划:
1、进一步巩固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2、自觉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3、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不断探索新的教法,在教学中有创新,活动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4、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工作和发展上,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认真学习教育基本理论、教科研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游戏观,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其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每周看七篇教育理论文章,每周写五篇读书笔记。
5、规范自己的日常用语和行为举止,进一步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
6、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服务育人的观念,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努力做到学生在校开心,家长放心。
7、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和工作漂浮现象,增强责任心,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8、了解教育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学术研讨会,撰写学术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教案设计等,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更新知识,掌握必备的教育技能,提高执教水平。增强教育科研能力,勤读书,勤思考,勤总结。
9、认真进行自己认识、自己分析、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明确自身的优势与特长,根据自身的实际,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10、虚心向有经验、有特长的教师学习,汲取新思想、新做法。认真进行反思教学,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交流、边总结,认真写好反思记录,加强教师的研究性学习。
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我要努力做好以上几点,加强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通过不断的自己改造、陶冶、锻炼,成长为道德高尚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让学校放心,让家长满意。
以《全省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20xx-2025)实施方案》为依据,以省地竞赛评审方案为依托,以省地县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培训会精神为遵循,立足中小学校(幼儿园),加快提高我县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作为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校制宜,落实一把手责任,提高工作标准,健全推进方案,加强管理监督,确保计划落实,推动我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20xx年秋季学期至20xx年春季学期的五年时间内,围绕“一个目标”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通过校内与县级“两层考核”;教育教学能力、学生指导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三个导向”;上岗培训、技能训练、教学过关、团队建设的“四个载体”;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学前、特殊教育学校的在职专任教师和校长(园长)的“五个层面”;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素养、课程与教材、校长领导力等“六个板块”;专题报告与主题沙龙、教学设计与说课赛课等“八种形式”;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试题命制等“十项竞赛”,以赛促训、以训促学、以考促用,树立教师队伍建设“能力素质风向标”,推动全县基础教育的“质量革命”。
(一)全员培训。
培训对象:全县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学前、特殊教育学校的在职专任教师和校长。
2.教师培训:20xx年1月xx日前,完成1-2次以中小学校(幼儿园)为单位的校本培训。教师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体,内容以课程与课堂为核心,结合教学工作,以落实课程标准和教材为重点,加强实践反思,促使教师专业水平不断发展。培训内容从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素养、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班主任)基本功等五个板块中选取;培训形式可采用专题报告与主题沙龙、教学设计与说课赛课、作业设计与试题命制、课件制作与软件应用、教学改进与教学述评、板书板画与演讲朗诵、主题班(队)会设计与教育案例分析等八种形式。通过培训,提高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生指导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校长培训:依据《大兴安岭中小学校长培养与培训工作计划》,各校要配合好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参加好地级层面的200名校长中小学校长在职提高研修培训、30名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培训、名校长工作坊及名校长联盟研修活动、通过本地集中研修、省外高校集中培训和异地名校挂职锻炼等方式,促进校(园)长管理方法、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4.培训管理:完善培训体系和培训制度,要求各校园建立校长(园长)及教师个人培训档案,实施学分制,确保每位教师每年校本培训不少于24学分(1小时为1学时,1学时计算1学分);支持教师制定自主研修、自主发展年度规划,开展自主选学,规划及选学内容存入培训档案,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行动策略和推进制度,激发办学活力。
(二)过关考核。
1.个人能力素质考核。
考核内容:以当年校本培训内容为主,强调实际运用,重。
点考查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能力和基。
本技能,教学评价与学生发展指导能力。
考核方式:20xx年1月xx日前,以中小学校(幼儿园)。
或县为单位,组织教师统一测试,成绩存入教师业务档案。
2.课堂教学质量考核。
考核内容:以当年课堂教学成效和一线学生工作情况为主,
重点考核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水平。
考核方式:20xx年12月20日前,完成首轮校内、教研室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推门听课”。
3.考核管理:各校园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办法,遵循“突出重点、分类要求”原则,针对不同岗位、教学成长不同阶段的教师,构建分层分类的考核体系;引入学生评教、同行听课、专家督导等方式。考核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合并进行,实行“一学年一考核”制度;考核结束公布“三个率”,实行“一加减”“六挂钩”。考核重在促进教师反思,为教师诊断教学、改进教学和促进专业发展提供服务。
(三)三级竞赛。
1、三个级别:县、地、省。
2、两个系列:教师系列、校长(园长)系列。
3、竞赛时间:竞赛每年举办一轮,县每年秋季学期末完成,地级每年春季学期初完成,省级竞赛每年春季学期末完成。
4、竞赛类别:
5、竞赛方式:十项竞赛分材料评审和现场竞赛两类。材料评审类竞赛包括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课件制作、试题命制、教学述评五项内容,要求在20xx年1月xx日前完成。现场竞赛类包括说课赛课、班主任(心理健康)基本功、校长领导力、演讲朗诵、板书板画竞赛五项内容,要求在20xx年3月30日前完成。
6、竞赛承办:校级竞赛由各校承办,县级竞赛由县教师进修学校承办。
7、竞赛组织:遵照“两系列”、“三级别”、“四分类”、
“三分组”、“三奖项”、“一倾斜”、“一冠名”、“七合。
并”、“四挂钩”等操作办法,科学规范组织竞赛,有效利用。
竞赛结果。学校按课程标准、课时比例、教师比例,分学段、学科确定选送参加县级竞赛的教师名额。凡参加过一轮竞赛的教师原则上不再参加第二轮竞赛,本县情况再定。
成立呼玛县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呼玛县教研室。
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领导小组:
组长:王振山。
副组长:李凤梅夏成琴。
成员:邱秀荣魏秀芬李宏松杨荣菲王学奎林玉兰于豪言各校(园)长。
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办公室:
主任:魏秀芬。
副主任:李洪松杨荣菲。
成员:于豪言、王华、田静、巩世民、郭锋。
丛文德程谋先、王红英、康莉、孙秀香、
韩敬艳高伟、姚艳梅、王艳华。
(一)提高政治站位。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振兴教育必先振兴教师,优先发展教育也必须优先建设教师队伍。广大教师要重视学习型个人建设,立足课堂主阵地,勤练教学基本功,不断升华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素质。各校一把手要高度重视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作,真正将其摆在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攻坚战、持久战,抓紧抓实,抓细抓好。
(二)强化责任担当。
要将省地县《实施方案》作为推进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集结号、作为实现我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的大契机、大平台,要不折不扣落实意见,结合实际制定细则,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归属,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校级领导具体抓、相关主任协调抓、各方力量一起抓,县教育局统领、教师进修学校主抓、各校支撑、无缝对接的全覆盖工作格局。各校要结合省地县文件精神制定本校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设立的学校领导小组要与县级领导组织相对应,成立学校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办公室,明确计划实施的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实施方案纸质稿由校长签字,加盖学校公章,于1月10前上交到教师进修学校魏秀芬处。
(三)务求工作实效。
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范围广、类型多、数量大;学校要加强统筹,协调谋划,注重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团队、班主任团队等为基础,建设学习共同体,充分释放教师创新创造活力,强化过程管理、留痕管理、监督检查、经费支持,实现全县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作换档升级、提质增效。
为全面提升公司全面质量管理和公司iso体系维护,结合目前的工作特点,从以下几方面来谈我的个人提升计划:
(一)优势分析。
1、熟练精通电源行业品质管理和项目管理,精通iso品质管理体系。
2、有较强的团队组织本事和部门间沟通本事,大局观强(凡事依公司的利益为第一原则,依维护公司形象和公司制度为基础)。
3、遇事积极主动,凡找自身不足,不推诿,有担当。
4、有较强的处理客诉本事,有丰富处理海外客户事务经验。
(二)不足剖析。
1、品质宣传不够,品质培训不够,公司体系制度推行不够,。
2、忍性不够,有时计划实施不能自始至终,造成结果不算完美。
3、表达本事有待加强。
4、制程监督不彻底,标准化推行不够。
5、问题追踪不彻底,品质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有待进一步提升,执行力还须加强提升。
6、部门工作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技能提升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加强产线各级品质意识培训、加强品管部门品质技能培训、加强公司品质体系全面推广。
自20xx年春节后,待公司人员稳定,将计划安排2次月的品质意识培训(含品质技能培训和品质体系推广实施)。
(二)提升公司品质提升计划实施力度。
按管理循环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善)体系推行公司品质提升计划实施,确保所有活动推行做到有始有终,和循序改善。
(三)表达本事的提升。
在工作中,自信、大胆、进取、主动地多与他人沟通交流,勤学好问,谦虚求教;熟练掌握思维的.程序化策略,在工作生活中,把自我置身于问题之中,善于发现问题,多思考、多总结,多运用。
(四)产品制程监督提升,配合技术部推行标准化。
根据公司发展计划,在品管部设置专职制程巡检人员,并对巡检人员定期培训,使所有产品生产中制程问题得到彻底改善;督导和协助工程技术部门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确保产品遵照精益生产流程得到全面提升(包括生产效率和生产品质)。
(五)品质改善活动纠正预防措施执行力提升。
依据iso品质管理体系要求,遒照8d处理原则,对所有品质改善活动的纠正预防措施做全面跟踪,并做彻底执行,确保所有改善活动完善解决。
(六)品质工作品质提升。
强化部门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加强部门凝聚力,进取推动部门各成员与其他部门在工作协作中得到有效沟通,培训部门人员工作素养和工作技能。
1,主导并协助技术部门推行产品评审作业程序。
2,强化各产线作业指导书执行力(推行规范作业指导书,摈弃之前所有手写作业指导书)。
4,全面优化和修订进料检验规范(针对之前检验缺失项做增补,不合理项做优化)。
5,制订pcbasmt首件确认管理流程,制订pcbasmt检验标准、制订pcba三防漆工艺检验标准。
6,对公司重要产品制程问题做了全面分析和提出改善提议,并提交产线主管和组长进行改善;产线老化流程执行力有较大提升。
7,售后维修工作做了重新部署和优化,维修品产量较之前有10%提升。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我,发挥自我特长,定期检讨自身不足,不断提升个人本事!为公司的业绩成长和品牌提升发挥我的一份光和热。
以《全省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2021-2025)实施方案》为依据,以省地竞赛评审方案为依托,以省地县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培训会精神为遵循,立足中小学校(幼儿园),加快提高我县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作为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校制宜,落实一把手责任,提高工作标准,健全推进方案,加强管理监督,确保计划落实,推动我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2021年秋季学期至2025年春季学期的五年时间内,围绕“一个目标”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通过校内与县级“两层考核”;教育教学能力、学生指导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三个导向”;上岗培训、技能训练、教学过关、团队建设的“四个载体”;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学前、特殊教育学校的在职专任教师和校长(园长)的“五个层面”;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素养、课程与教材、校长领导力等“六个板块”;专题报告与主题沙龙、教学设计与说课赛课等“八种形式”;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试题命制等“十项竞赛”,以赛促训、以训促学、以考促用,树立教师队伍建设“能力素质风向标”,推动全县基础教育的“质量革命”。
(一)全员培训。
培训对象:全县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学前、特殊教育学校的在职专任教师和校长。
2.教师培训:2022年1月xx日前,完成1-2次以中小学校(幼儿园)为单位的校本培训。教师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体,内容以课程与课堂为核心,结合教学工作,以落实课程标准和教材为重点,加强实践反思,促使教师专业水平不断发展。培训内容从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素养、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班主任)基本功等五个板块中选取;培训形式可采用专题报告与主题沙龙、教学设计与说课赛课、作业设计与试题命制、课件制作与软件应用、教学改进与教学述评、板书板画与演讲朗诵、主题班(队)会设计与教育案例分析等八种形式。通过培训,提高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生指导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校长培训:依据《大兴安岭中小学校长培养与培训工作计划》,各校要配合好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参加好地级层面的200名校长中小学校长在职提高研修培训、30名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培训、名校长工作坊及名校长联盟研修活动、通过本地集中研修、省外高校集中培训和异地名校挂职锻炼等方式,促进校(园)长管理方法、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4.培训管理:完善培训体系和培训制度,要求各校园建立校长(园长)及教师个人培训档案,实施学分制,确保每位教师每年校本培训不少于24学分(1小时为1学时,1学时计算1学分);支持教师制定自主研修、自主发展年度规划,开展自主选学,规划及选学内容存入培训档案,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行动策略和推进制度,激发办学活力。
(二)过关考核。
1.个人能力素质考核。
考核内容:以当年校本培训内容为主,强调实际运用,重点考查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能力和基本技能,教学评价与学生发展指导能力。
考核方式:2022年1月xx日前,以中小学校(幼儿园)或县为单位,组织教师统一测试,成绩存入教师业务档案。
2.课堂教学质量考核。
考核内容:以当年课堂教学成效和一线学生工作情况为主,重点考核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水平。
考核方式:2021年12月20日前,完成首轮校内、教研室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推门听课”。
3.考核管理:各校园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办法,遵循“突出重点、分类要求”原则,针对不同岗位、教学成长不同阶段的教师,构建分层分类的考核体系;引入学生评教、同行听课、专家督导等方式。考核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合并进行,实行“一学年一考核”制度;考核结束公布“三个率”,实行“一加减”“六挂钩”。考核重在促进教师反思,为教师诊断教学、改进教学和促进专业发展提供服务。
(三)三级竞赛。
1、三个级别:县、地、省。
2、两个系列:教师系列、校长(园长)系列。
3、竞赛时间:竞赛每年举办一轮,县每年秋季学期末完成,地级每年春季学期初完成,省级竞赛每年春季学期末完成。
4、竞赛类别:
竞赛分十个项目。一是教学设计竞赛,内容包括游戏设计(仅面向幼儿园教师)、课例设计、单元教学设计、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活动设计等;二是说课赛课竞赛,内容包括学科教学说课、实验教学说课、单学科赛课、stem等综合学科赛课、同课异构等;三是作业设计竞赛,内容包括预习作业、导学作业、诊断作业、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长周期作业、跨学科作业等;四是试题命制竞赛,内容包括日常检测试题、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中考试题、高考试题等;五是课件制作竞赛,内容包括应用于说课的多媒体课件、支持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微课等;六是教学述评竞赛,内容包括教学改进方案、教学案例、学科教学述评等;七是板书板画竞赛,内容包括粉笔字板书、粉笔字板画等;八是演讲朗诵竞赛,内容包括讲故事(仅面向幼儿园教师)、读书报告、师德演讲、诗文朗诵(仅面向语文、外语教师)等;九是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内容包括主题班(队)会方案设计、情境问答、教育案例等;十是校长领导力竞赛,内容包括学校发展规划、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队伍教师建设、教育资源整合等办学思想专题研讨与答辩等。竞赛项目内容应与一线培训和两层考核的内容相一致。
5、竞赛方式:十项竞赛分材料评审和现场竞赛两类。材料评审类竞赛包括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课件制作、试题命制、教学述评五项内容,要求在2022年1月xx日前完成。现场竞赛类包括说课赛课、班主任(心理健康)基本功、校长领导力、演讲朗诵、板书板画竞赛五项内容,要求在2022年3月30日前完成。
6、竞赛承办:校级竞赛由各校承办,县级竞赛由县教师进修学校承办。
7、竞赛组织:遵照“两系列”、“三级别”、“四分类”、“三分组”、“三奖项”、“一倾斜”、“一冠名”、“七合并”、“四挂钩”等操作办法,科学规范组织竞赛,有效利用竞赛结果。学校按课程标准、课时比例、教师比例,分学段、学科确定选送参加县级竞赛的教师名额。凡参加过一轮竞赛的教师原则上不再参加第二轮竞赛,本县情况再定。
成立呼玛县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呼玛县教研室。
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领导小组:
组长:王振山。
副组长:李凤梅。
成员:邱秀荣、各校(园)长。
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办公室:
主任:魏秀芬。
副主任:李洪松。
(一)提高政治站位。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振兴教育必先振兴教师,优先发展教育也必须优先建设教师队伍。广大教师要重视学习型个人建设,立足课堂主阵地,勤练教学基本功,不断升华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素质。各校一把手要高度重视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作,真正将其摆在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攻坚战、持久战,抓紧抓实,抓细抓好。
(二)强化责任担当。
要将省地县《实施方案》作为推进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集结号、作为实现我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的大契机、大平台,要不折不扣落实意见,结合实际制定细则,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归属,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校级领导具体抓、相关主任协调抓、各方力量一起抓,县教育局统领、教师进修学校主抓、各校支撑、无缝对接的全覆盖工作格局。各校要结合省地县文件精神制定本校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设立的学校领导小组要与县级领导组织相对应,成立学校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办公室,明确计划实施的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实施方案纸质稿由校长签字,加盖学校公章,于1月10前上交到教师进修学校魏秀芬处。
(三)务求工作实效。
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范围广、类型多、数量大;学校要加强统筹,协调谋划,注重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团队、班主任团队等为基础,建设学习共同体,充分释放教师创新创造活力,强化过程管理、留痕管理、监督检查、经费支持,实现全县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作换档升级、提质增效。
根据东胜区委组织部《关于做好20xx年度东胜区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东胜区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实施方案》和《东胜区村级党组织星级管理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我校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认真查找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扎实有序进行整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分类定级,以“聚焦问题、促进整改、规范标准、晋位升级”为重点,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按照东胜区基层党组织星级管理评定标准,分类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保证晋位升级工作推进有序,切实有效。
通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在分类定级的基础上,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研究制定基层党组织提高措施和途径,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力争在强化基础、提高素质、示范带动、健全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保持稳定、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完善制度建设。认真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认真落实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教育、“三重一大”决策等基本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完善民主监督、党务公开、群众评议等工作制度。
2、加强整改提高。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支部成员要深入调研,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的目标,对情况复杂的,涉及面广的要加强协调,采取多种手段解决。要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的晋位升级工作,找出原因,统筹安排,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加以改进提高。
3、强化党员教育。支部要在加强阵地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党员实际情况,根据教育局党委安排的学习内容,合理制定学习计划,科学设定学习时间,积极创新学习方式,为广大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要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力求在集中整顿工作中每位党员都能接受教育。要组织党员教师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对突出问题进行检查,并将结果公示,激发党员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1、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开展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党支部书记亲自抓、亲自部署,分管党务工作领导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具体抓。支部成员、领导班子成员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深入学生、深入班级、深入课堂调查研究、检查指导。
2、广泛宣传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党员教师积极的参与到晋位升级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为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年)》和《乐山市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规划》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决定今后五年在全县教育系统实施“犍为县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
以“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秉承“让每一位教师都发展,让优秀教师卓越发展”的理念,遵循“全员提升、分级达标”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在实施教师素质提升中的主阵地作用,使教师在教育理念、师德修养、业务素质、教学水平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一)职业意识提升。
围绕“责任”主题,通过系列活动,使教师深化对职业意义的认识,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改变工作心境,提升个人境界,享受职业人生幸福,展现良好精神风貌。
1、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学校坚持每周政治学习制度,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表彰和激励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积极开展家长评教评校,学生评教活动,将评议结果与教师考核挂钩。通过学习和岗位实践,大力提高教师育人为本意识、教学服务意识、情感激励意识、过程展现意识、终身学习意识、创先争优意识,努力优化集体舆论,营造岗位成就事业、教育体现人生价值的工作氛围。
2、深化“一年读几本好书”活动。
以《纲要》学习为切入点,开展教育专著、智慧人生、人文专著、教育报刊等读书活动,要求教师按要求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文章,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开展主题读书报告会、演讲、交流讨论等活动。
3、职业大讨论。
各校组织教师在读书活动的基础上,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xx)》、《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我尊敬的名师”等主题开展“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的讨论。20人以下学校,全体参加,人人发言。20-50人的学校,分文科、理科两大组,人人发言;50人以上学校,先分学科,人人发言,每个学科组推荐1-2人,再进行全校交流。
4、培养高雅多元的生活情趣。
组织教师业余时间参加形体、朗诵、书画、舞蹈、体育等培训,由教师自选培训项目,全员参与培训,培养教师高雅多元的生活情趣。开展教师风采展示活动,继续组织全县教师进行健身活动展示,展现乐观、向上的教师精神风貌和阳光、智慧的教师魅力。
(二)学历提升。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乐山市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规划》的要求,鼓励教师多渠道提升学历,到20xx年6月30日,50岁以下(1966年1月1日后出生)的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学历者达80%以上,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者达90%,高中教师在基本完成学历达标的基础上,具有研究生(含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的比例要达到10%;小学校长全部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高中校长全部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中校长具有研究生学历达到一定比例。
(三)专业提升。
教师专业提升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专业提升要坚持以师德为先、在岗实践为主的原则,以教师自我为主体。
1、认真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学校要组织、引导教师开展专业自查,组织教师分析自己在专业发展中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按照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发展成果检验进行规划。
2、将专业提升与教学常规的落实相结合。认真按照犍教发(20xx)30号文件进行检查督促,突出专业提升的实践性、自主性,使专业提升立足岗位、载体明确。
各科室、直属各单位:
按照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滨政办字[2015]17号)总体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依法治市和依法治粮进程,局党委决定在市直粮食系统开展“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局党委中心工作,以法治政府建设为目标,以依法治市和依法治粮为着力点,全面落实依法治粮新要求,创新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建立健全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着力提升局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真正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以贯彻实施《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为抓手,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一是加强《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规范粮食执法行为,提高依法管粮能力;二是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公告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档案,严格实施粮食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三是严格执行《山东省粮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确保行政处罚的公平公正;四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备案制度,对作出的重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决定进行法制审核,并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按照法定期限向市法制办备案;五是认真落实《滨州市粮食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办法》,定期开展案卷评查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或者不适当行政执法行为;六是深入推进执法责任制标准化建设,认真落实粮食执法人员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做到执法程序正确、事实证据确凿、法律依据正确、案件定性准确、处罚裁量适当、法律文书规范;七是依法推进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定期组织开展对机关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行政执法权和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进行评议考核,评议考核结果作为奖励、惩处以及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八是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推进网上办案、网上监督、网上服务,实现行政权力运行规范化、信息化、公开化;九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探索实行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和登记制度;十是建立法律、法规、规章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对实施满一年的法律、法规、规章,向本级人民政府书面报告实施情况。
(二)以贯彻实施《滨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为重点,着力提升重大行政决策水平。一是按照《滨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要求,健全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二是要严格履行职责,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三是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各项配套制度,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四是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内容合法性的审查,从程序上进一步规范决策行为,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减少决策失误。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会议讨论。
(三)以合法性审查为切入点,着力提升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水平。一是按照《滨州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起草、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二是提升合法性审查能力,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将规范性文件是否符合法治精神、是否违法增设行政权力和公民义务、是否违反上位法等作为审查的重点;三是要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根据《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落实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本单位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四是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加大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管理和监督力度,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力争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审查率、纠错率达到100%;五是要完善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平台,加快推进执法检查、案件查处、工作日志、档案管理等工作的电子化水平,逐步实现规范性文件网上报备。
(四)以化解矛盾纠纷为重点,着力提升行政复议规范化水平。一是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案件受理渠道,降低行政复议立案门槛。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设立网上信箱、投诉电话,向社会公开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范围、条件、程序等事项,依法保障群众监督的权利;二是规范案件审理规则,细化工作流程。规范行政复议审理程序,把好案件审理的事实关、法律关,切实做到案件事实清楚,法律适用准确。提高案件审理质量,运用协调调解等多种方式,促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三是加大公开审理力度,以公开促公正。坚持从严标准,加大行政复议案件纠错力度,提高行政复议工作公信力;四是要切实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规范行政复议文书;要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最大限度地把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机关内部、化解在行政程序中;五是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制定贯彻《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意见,制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办法,完善考核机制,提高行政应诉能力,健全完善行政诉讼案件协调机制。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3月)。召开市直粮食系统“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印发《滨州市粮食局关于开展“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对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5年4-11月)。按照《活动方案》和工作目标,广泛开展各项活动,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考核验收阶段(2015年12月)。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和总结,以迎接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的考核验收。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展“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的重要举措,又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粮、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完成“法治建设提升年”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对提升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将产生直接影响。各科室、直属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改革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积极的态度、担当的勇气、争先的魄力、有力的措施参与活动、推进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加强领导,强力推进。“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贯穿全年,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活动内容多、任务较繁重。各科室和直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局党委成立由局党委书记、局长高玉华任组长的“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监督检查科,具体负责此项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考核、督查等工作,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三)强化督导,落实责任。局活动领导小组要对市直粮食系统开展“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及时进行指导和监督,加强调度考核和年终总评,同时,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宣传先进,督促后进,确保各项粮食工作的顺利开展。
依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的总体要求,为做好计划的组织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为保障,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根据“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3.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4.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
“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教育部、财政部每年组织一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通过认定的中心建设运行满四年后,教育部、财政部将委托第三方评估。
各类高校应按照“2011计划”的精神和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协同创新,加快机制体制改革,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制订校级协同创新计划,先行先试,积极培育。鼓励各地设立省级2011计划,结合当地重点发展规划,吸纳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协同创新体,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营造协同创新环境氛围。发挥行业产业部门的主导作用,利用行业产业部门的资源与优势,引导和支持高校与行业院所、骨干企业围绕行业重大需求开展协同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此基础上,国家每年评审认定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形成分层实施、系统推进的工作机制。
根据不同需求协同创新的任务和要求,分类型开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明确有针对性的建设要求、准入条件、评审标准、管理机制以及绩效评价工作体系。在高校、地方、行业等前期充分培育的基础上,每年择优遴选出符合“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要求、具有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具备良好机制体制改革基础的协同创新体,认定为“2011协同创新中心”。
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充分汇聚现有资源,积极吸纳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面向科学前沿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资源和投入,形成集聚效应;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行业部门和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汇聚行业、企业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优质资源,吸纳社会支持,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经评审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可给予相关政策倾斜和引导性、奖励性的资金支持。
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成立“2011计划”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办公地点设在教育部。
由来自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以及国际的知名专家组成“2011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重大政策、总体规划、评审认定、监督评估等提供咨询。
引入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评审、监督机制,开展论证评审、定期检查和阶段性评估等工作,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
评审专家选取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国内具有较高威望的战略科学家;长期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业行政管理的知名专家;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发展状况、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国内外专家;同时,评审专家还必须对协同创新有较深认识和了解,为人公正,精力充沛。
“2011计划”的实施分为培育组建、评审认定、绩效评价三个步骤。
依据计划实施原则,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以及行业产业和高校组织前期培育。重点开展协同创新方向确定、协同创新体组建、创新资源与要素汇聚、创新环境与氛围建设等,逐步形成协同创新的新平台和新机制。
1.确定协同创新方向。从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行业、产业、地方的重大需求出发,结合高校自身的优势与特色,确定协同创新方向。方向选择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科学研究与国家需求的紧密结合,体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避免成为单纯的研究项目。
2.组建协同创新体。由高校牵头,积极吸纳国内外优势力量,形成强强联合的协同创新体。建立实质性协同的组织管理机构,并结合协同创新体的特色与能力,切实地选择协同创新的模式与类型。制定整体实施路线,明晰各方职责,确定具体分工,建立协同创新的新平台。
3.汇聚创新要素与资源。发挥协同创新的聚集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国家、行业等方面的资源,积极吸纳地方、企业以及国内外社会的支持与投入。以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加快与基地、平台、资本、信息、成果、仪器设备等创新要素的整合,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
4.构建创新环境与氛围。结合协同创新目标与任务的要求,系统设计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人员聘用与考评方式,完善高校学生培养机制,建立有组织创新、协同管理、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等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长效机制。
在培育组建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教育部、财政部按照组织申报、专家评审和综合咨询的程序,每年认定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1.申报条件。
(1)方向选择应符合重大科学前沿或国家、行业产业和地方的重点发展规划,协同创新模式选取合理。
(2)已建立了实质性的协同创新体,各方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建立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机制和形式,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
(3)从协同创新的实际出发,在组织管理、人员聘任、科研考核、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了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方案具体,措施得当,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4)按照新的人才选聘机制,已聚集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团队,具备解决重大需求的能力和水平,所有聘用人员不得在其他协同创新中心兼聘。有充实的科研任务,主持承担了一定数量在研国家、行业、地方以及企业等方面的重大项目。有效地整合了相关的各类创新要素,形成了较强的资源汇聚能力,相关各方面的支持落实到位。
(5)牵头高校和主要参与高校,协同创新方向依托的主体学科须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建有运行良好的国家级或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具备组织开展协同创新的能力和实力。在基础设施、研发平台、仪器装备、日常运转等方面,能够为协同创新中心的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支撑与保障。
2.评审程序。
(1)组织申报。采取限额推荐的方式,经牵头高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到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其中,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和推荐,教育部直属高校可直接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2)专家评审。经形式审查合格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第三方按照申报的类型,采取答辩的方式对申请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评审。评审专家组按一定比例择优提出建议名单,并形成专家组评审意见。
其中,科学前沿和文化传承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以学术同行和管理专家为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和境外专家参与;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要充分发挥行业产业部门、企业管理和研发人员的作用;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要突出地方政府、骨干企业与同行专家的有机结合。
(3)综合咨询。由“2011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采取会评的形式,在听取汇报、审阅材料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咨询意见。
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综合咨询意见,提出拟认定的建议名单,报领导小组审议后,批准认定为“2011协同创新中心”。
3.评审要求。
除上述申报条件中提出的共性要求外,针对不同类型协同创新中心,设定具有针对性、特色化的评审标准。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
――符合科技前沿发展的趋势,且我国在该方向的研究具有较好基础。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能够代表我国该方向的最高水平,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基础与能力。
――已经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和运行管理机制。
――已经吸引和集聚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人才与团队,队伍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主要负责人在国际学术界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依托的主体学科原则上应进入esi学科排名的前1%,并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或优秀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
――符合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规划,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需求。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能够代表我国该方向的最高学术和人才培养水平。
――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色,在人员聘用考评、人才培养以及管理运行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机制体制改革,建立了跨学科、跨高校乃至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机制。
――已吸引和集聚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人才与团队,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任务明确,分工具体。主要负责人具有较高学术威望、较强的开拓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在该方向上应具有较强的学术积淀和较明显的学科优势,依托的主体学科应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已建有相应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
(3)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
――切合国家及行业产业的重点发展规划,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基础,得到行业产业部门的充分认可和有力支持。
――已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机制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机制和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有组织创新的模式。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主要负责人在行业产业中具有较高声望和影响。
――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须在行业产业内具有明显特色和行业企业的影响实力,依托的主体学科应处于国内领先行列,并建有相应的国家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基地。
――参与企业、研究院所等应是行业内领先、影响力强,具有较好研发基础和对重大技术创新的需求与接受能力。有效地聚集了多方资源,得到了参与企业的实质性投入。
(4)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
――符合地方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重点规划,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并拥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基础。牵头高校在该方向、该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具备协同创新的牵头实力,参加企业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的产业影响力。
――已开展了相关的机制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化的人员聘用与流动方式,形成了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新模式,改革成效明显。
――牵头高校依托的主体学科应切合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并建有相应的国家级或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
――得到省级协同创新的支持,在支撑区域创新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2011协同创新中心”坚持动态、多元、融合、持续的运行机制,建立由协同创新体以及其他方面代表组成的中心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心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设立相应的组织和管理部门,全面负责中心的运行管理。中心成立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负责把握学术方向、指导人才培养、参与人员遴选、推动国内外合作等。牵头单位应充分整合多方资源,在人、财、物等方面为中心提供必要的支撑和条件,在政策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以确保中心的良好运行和预期目标的实现。
加强对“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评估,建立年度报告和周期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年度检查以协同创新体自查为主,牵头高校应在每年年初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中心上一年度的进展报告。中心运行满四年后,教育部、财政部委托第三方组织评估。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对于成效显著、评估优秀的中心,可进入下一周期的实施。对于评估不合格的中心,国家将要求其整改或予以裁撤。
经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依托高校应在自身现有的条件和能力范围内,给予中心充分的政策支持与保障。在此基础上,国家、地方将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给予中心新的、更大的政策支持力度,使之成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政策汇聚区,成为高校改革优先发展的实验区。
1.在人员聘用与评价制度、人才培养机制、招生模式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赋予“2011协同创新中心”改革的相对自主权。
2.在研究生招生、优秀人才计划、公派出国学习和交流等相关资源配置方面,给予“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和倾斜支持。
3.在组织申报国家相关科技、文化、人才以及行业重点任务时,给予“2011协同创新中心”优先支持。
***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经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可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主要用于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和形成协同创新机制直接相关的开支,不得用于与协同创新中心无关的支出。具体开支范围和资金核定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在资金管理办法中另行规定。
牵头和参与单位须严格按照国家财政的有关规定,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并接受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将作为中心年度检查和阶段评估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生违规违纪现象,将从严从重处罚。情节严重的,可直接撤销“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1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评审认定办法、绩效评价办法等另行发布。
1.建设背景。
2.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
3.前期培育组建情况。
4.下阶段计划开展的重点工作。
5.预期成效与社会贡献。
1.1协同创新方向选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2该方向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1.3我国在该方向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机制体制问题。
1.4开展协同创新的迫切性与可行性。
2.1近中期发展目标。
2.2整体发展思路。
2.3重点建设任务。
3.1牵头和主要参与单位的已有基础与影响力。
注:在人才、学科、科研等方面的基础和代表性工作。
3.2协同创新体的基本形式、主要构成与任务分工。
3.3已开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和主要措施。
3.4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3.5创新要素的汇聚情况。
3.6已获得的相关支持情况。
3.7前期培育取得的其他主要成效。
4.1新的机制体制改革计划与措施。
4.2拟开展的主要研究计划与重点任务安排。
4.3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计划。
4.4新的资源汇聚计划与措施。
4.5实施周期与年度计划安排。
5.1组织机构与职责。
5.2管理运行方式。
5.3骨干人员介绍。
6.1已建立和落实的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
注:包括部门、行业、地方、高校等已给予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以。
及已有的各类国家级基地和教育部平台等。
6.2希望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
7.1总体经费需求与测算依据。
7.2经费筹措及落实情况。
注:部门、行业、地方、企业、985工程、211工程以及高校自。
筹和其他方面的投入等。
表1:
来源。
支持方式。
(含项目名称)。
金额。
(万元)。
支持。
年限。
可使用的。
主要范围。
。
7.3专项经费总体使用计划。
注:须扣除筹措经费中可解决的部分后,详细说明***财政专项。
资金的总需求和使用计划、年度需求和使用计划以及协同创。
新体间的分配计划等。
8.1科技产出。
8.2人才培养。
8.3学科发展。
8.4社会贡献。
8.5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快xx乡教育事业跨越进程,激励全乡教体系统干部职工攻坚克难、担当作为,按照《xxx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效率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襄教体〔2020〕6号),xx乡教管办决定在全乡教体系统开展“效率提升年”活动,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只争朝夕的干事氛围。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坚持五个着力,实现跨越发展”总体要求,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全县教体系统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推诿扯皮、不敢担当”“作风拖拉、不讲效率”“工作滞后、不负责任”等突出问题,推动全系统党员干部思想再解放、标准再拉高、作风再转变、效率再提升,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三创”精神,推动襄城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进一步拉高工作标杆。紧盯中央和省、市、县教育决策部署,以拼的姿态夺红旗,以争的劲头创一流,提振干部职工“精气神”,着力争当全县教育和体育工作排头兵。
(二)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襄城教育体育事业新一轮发展中,勤学习、勤思考、勤实践,敢创新、敢争先、敢担当,善作为、会作为、快作为,以饱满的精神、睿智的才能、十足的干劲,推动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教体系统干部队伍新形象。
(三)进一步激发干事活力。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为创新者开道,为实干者兜底,着力选拔在基层扎实历练、在重要岗位久经考验,尤其是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突发事件、斗争一线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优秀干部,让全乡教体系统涌现出更多先进典型。
(四)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好窗口建设,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事项,以良好的服务展现行业新面貌。
(一)坚持首问负责、履职尽责,着力解决“推诿扯皮不敢担当”等问题。重点解决教体系统一些干部履职不尽责、遇事不担当、矛盾向上交等问题。主要表现:1.对服务对象的咨询敷衍塞责、相互推诿,甚至故意刁难。2.对请示的问题久拖不决、决而不断,对涉及分工交叉的工作,表面上相互尊重,实质上推责任、踢皮球。3.怕担风险、怕担责任,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4.对上级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该争取的不争取、该落实的不落实。5.会上拍胸脯、会下拍屁股,说得好听、就是不干,甚至自己不干事,还对干事的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各学校要坚持问题导向,担当负责,履职尽责,推动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二)坚持雷厉风行、高效务实,着力解决“作风拖拉、不讲效率”等问题。重点解决教体系统一些干部推推动动、不推不动,办事拖沓、效率低下,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问题,主要表现:1.落实局党组决策部署行动迟缓,推脱应付,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推进不力。2.对安排的工作执行不力、一拖再拖,该请示的不请示、该汇报的不汇报,我行我素、自由散漫。3.遇事先搬红头文件、找政策依据,文件没有规定的就不敢动,原来没有遇到的就不敢碰,别人没有干过的就不敢干。各学校要树立分秒必争、快步赶超的意识,以更高的标准、更快的速度,推动工作高效落实。
(三)坚持逢先必争、逢旗必夺,着力解决“工作滞后、不负责任”等问题。重点解决全乡教体系统一些干部甘于平庸、不求上进,工作敷衍了事,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主要表现:1.对安排的工作不闻不问,消极抵触。2.工作完成不及时、不认真,不讲求工作时效,不讲究工作质量。3.对遇到的难题不研究、不解决,对群众的诉求不关心、不落实。4.工作思路不清、职责不明,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5.工作标准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庸庸碌碌守摊子,平平安安占位子,浑浑噩噩混日子。各学校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提速提效、抓实抓细,以一流的干劲创造一流的业绩,推动教育在全县争先进位。
全乡教体系统“效率提升年”活动,按以下三个阶段分步实施。
(一)宣传动员阶段(2020年1月底前)。
制定印发实施方案,明确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方法步骤、推进措施、组织保障,细化时间节点,压实工作责任,推动效率提升。各学校要按照方案要求,制定各自的“效率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高标准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二)查摆整改阶段(2020年2月1日—12月中旬)。
1.全面自查。各学校要聚焦党员干部存在的“推诿扯皮、不敢担当”“作风拖拉、不讲效率”“工作滞后、不负责任”等突出问题,通过自身找、群众提、上级点、会上谈等方式,认真开展全面自查、征求意见,找准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干部职工身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每季度撰写领导班子和个人自查报告,在单位显著位置公示。
2.整改提升。各学校在自查整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对属于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的,要进一步健全制度、抓好落实;对缺乏制度规范的,要制定制度,明确职责程序;对共性问题,要从制度层面进行深入研究,本着简便、易行、管用的原则,搞好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乡教管办“效率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活动办”)将对各学校开展问题查摆、整改落实、巩固提升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定期通报问题整改情况。
(三)总结考评阶段(2020年12月16日—12月底)。
各学校要于2020年12月20日前向乡教管办活动办报送“效率提升年”活动工作总结。乡教管办活动办将对各学校“效率提升年”活动进行综合考评,根据日常考核和年终考评情况,评选出若干“效率提升年”活动工作先进单位、落后单位,并将该项活动纳入年终综合考评。
(一)实行目标责任制。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工作职责、任务、目标科学明确分解到每个岗位、落实到每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间节点高标准完成。
(二)实行限期办结制。一是贯彻茨沟乡教管办重要决策,按照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高标准完成任务,坚决杜绝遇事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提升全乡教体系统党员干部队伍整体形象。二是群众来信来访、举报投诉的答复,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办理时限规定的,应按照规定的最短时限办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办理时限的,要分类确定办理时限,并向社会公告。能够缩短时间、当场办理的,应当场办理,特殊情况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的,要及时向服务对象说明原因。三是将各类行政事项的限时办结时间、办事程序、所需材料等,按照政务公开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告,方便群众办事。
(三)实行一站式服务制。要进一步规范办事指南,构建完善形式直观、易看易懂的办理流程图,实现电话可询,切实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重点推进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的业务流程,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实现“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乡教体系统“效率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乡教管办党总支书记、主任赵志勇同志任组长,其教管办成员任副组长,各学校(校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教体系统“效率提升年”活动的组织实施。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组织,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狠抓督导推进。明确责任分工。乡教管办活动办负责“效率提升年”活动的督促落实。负责抓好日常工作,定期通报“效率提升年”活动开展情况。
(三)注重宣传引导。要充分借助微信公众号等新型媒体,强化对“效率提升年”活动的宣传,确保全乡教体系统党员干部对活动的各项要求入脑入心。要大力宣传全乡教体系统在“效率提升年”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好的做法,进一步推广经验、弘扬先进,适时曝光负面典型,倒逼责任落实。要注重把活动开展与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与新三年攻坚、项目建设、教育质量提升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确保“两不误、两促进”。
(四)强化激励问责。乡教管办活动办将对各学校落实决策部署情况,特别是新三年攻坚、重点项目建设等情况进行不定时督查,对工作重视、落实有力、成效明显的予以表彰;对工作滞后、推诿扯皮、问题较多的予以通报批评。
今年我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学习,这无疑将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提升和改善。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真才实学,我制定了如下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英语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内容。
1、积极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必要的记录。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2、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3、反思提升。
每天结合自己在培训学习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研修日志,发表在班级培训平台上,与各位学员共同交流探讨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能力。
4、学以致用。
争取通过学习,在研修结束后写出研修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有老师说,好学才能博学,博学才能让教学生动有意义。一个教师的认知背景是怎样的,他的学生的能力就是怎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认知背景,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希望能得到导师的指导,助我成长!
为全面提升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和企业iso体系维护,结合目前的工作特点,从以下几方面来谈我的个人提升计划:
(一)优势分析。
1、熟练精通电源行业品质管理和项目管理,精通iso品质管理体系。
2、有较强的团队组织能力和部门间沟通能力,大局观强(凡事依企业的利益为第一原则,依维护企业形象和企业制度为基础)。
3、遇事积极主动,凡找自身不足,不推诿,有担当。
4、有较强的处理客诉能力,有丰富处理海外客户事务经验。
(二)不足剖析。
1、品质宣传不够,品质培训不够,企业体系制度推行不够,。
2、忍性不够,有时计划实施不能自始至终,造成结果不算完美。
3、表达能力有待加强。
4、制程监督不彻底,标准化推行不够。
5、问题追踪不彻底,品质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有待进一步提升,执行力还须加强提升。
6、部门工作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技能提升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加强产线各级品质意识培训、加强品管部门品质技能培训、加强企业品质体系全面推广。
自20xx年春节后,待企业人员稳定,将计划安排2次/月的品质意识培训(含品质技能培训和品质体系推广实施)。
(二)提升企业品质提升计划实施力度。
按管理循环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体系推行企业品质提升计划实施,确保所有活动推行做到有始有终,和循序改善。
在工作中,自信、大胆、积极、主动地多与他人沟通交流,勤学好问,谦虚求教;熟练掌握思维的程序化策略,在工作生活中,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善于发现问题,多思考、多总结,多运用。
(四)产品制程监督提升,配合技术部推行标准化。
根据企业发展计划,在品管部设置专职制程巡检人员,并对巡检人员定期培训,使所有产品生产中制程问题得到彻底改善;督导和协助工程技术部门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确保产品遵照精益生产流程得到全面提升(包括生产效率和生产品质)。
(五)品质改善活动纠正预防措施执行力提升。
依据iso品质管理体系要求,遒照8d处理原则,对所有品质改善活动的纠正预防措施做全面跟踪,并做彻底执行,确保所有改善活动完善解决。
(六)品质工作品质提升。
强化部门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加强部门凝聚力,积极推动部门各成员与其他部门在工作协作中得到有效沟通,培训部门人员工作素养和工作技能。
1,主导并协助技术部门推行产品评审作业程序。
2,强化各产线作业指导书执行力(推行规范作业指导书,摈弃之前所有手写作业指导书)。
4,全面优化和修订进料检验规范(针对之前检验缺失项做增补,不合理项做优化)。
5,制订pcbasmt首件确认管理流程,制订pcbasmt检验标准、制订pcba三防漆工艺/检验标准。
6,对企业重要产品制程问题做了全面分析和提出改善建议,并提交产线主管和组长进行改善;产线老化流程执行力有较大提升。
7,售后维修工作做了重新部署和优化,维修品产量较之前有10%提升。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发挥自己特长,定期检讨自身不足,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为企业业绩成长和品牌提升发挥我的一份光和热。
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继续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推动庞家堡镇整体工作实现新跨越,经庞家堡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镇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以“提升能力、提升标准、提升效率”为主要内容的“三提升”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握镇情,谋求突破,围绕“壮大镇域经济,改善民生质量”这一发展定位,大力倡导“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发展大跨越”这一主旋律,以“紧扣发展新目标、促进作风新转变、实现能力新提升”为主题,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对标定位创优争先、深化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主观能动作用,抓创新提标准、抓规范提效率,抓学习提能力,为推进全镇科学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二、目标要求。
按照“四个坚持”原则,坚持服务大局,坚持统筹大局,坚持分类推动,坚持群众参与。紧紧瞄准“六新”目标,切实开展好“三提升”活动:一是发展理念得到新转变,二是发展能力得到新提升,三是发展定位得到新提高,四是发展难题得到新破解,五是发展环境得到新优化,六是发展机制得到新完善。争取通过这次活动,使全镇形成“三提升”的良好导向,完善“三提升”的推进措施,健全有利于“三提升”的体制机制,解决一批制约“三提升”的突出问题,立足我镇山区、矿区、老区、外区实际,培育“4+2”产业模式为主导的镇域经济,加快推进我镇镇域经济新跨越、民生质量新提高,让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开展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三、方法步骤。
“三提升”活动从20xx年3月下旬启动,至20xx年1月底基本完成。活动分为“解放思想、学习培训、对标定位、提速增效、全面总结”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解放思想。
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全镇上下对这次活动的认识,共同行动起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打开“主要领导沉下去、干部职工动起来、广大群众感受到”的良好开局。
搞好动员部署,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镇的决策部署上来。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发动宣传,使广大干部高度重视、全体职工积极投入、广大群众热情支持,确保“三提升”活动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阶段:学习培训。
通过进一步加强学习使全镇党员干部、职工的能力得到提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20xx-20xx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班子创建活动。各参学单位要按照把学习活动贯穿始终的要求,要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开展不少于1周时间的集中学习,写不少于1万字的学习笔记,领导干部每人至少撰写一篇体会文章。
1、突出学习重点。在继续深化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壮大镇域经济,改善民生质量”和我镇“4+2”产业模式这一发展定位的需要,重点强化新知识、新趋向、新经验的学习,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党政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发展新趋势的学习,要及时了解国内外发展动态、信息,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深入研究镇域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规律;镇政府各部门要重点围绕掌握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所需的政策、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学习,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农村建设、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学习;社区要紧紧围绕推进和谐社区创建,重点加强服务社区居民、美化生活环境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各村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强服务“三农”发展方面知识的学习;企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和本职工作,重点加强相关产业和操作技能的学习,要做到业务知识学精、职能职责学明、法律法规学清。
2、搞活学习方式。
积极“请进来”,围绕发展振兴镇域经济、培育“4+2”主导产业、三年大变样等中心工作,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就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城镇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进行专题讲座;主动“走出去”,分产业、分专题、分行业组织党员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借鉴经验。
3、树立学习导向。
在领导干部层面深入开展“内学王永利、外学王彦生”活动,积极响应省委号召,认真开展“双学双建”活动。在基层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科技攻关学赵治海、干事创业学郭建仁”活动,注重发掘先进事迹、优秀个人,通过从我镇向全区选送一批先进典型和行业带头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做学习的榜样、创新的表率、实干的典型、廉洁的模范、服务的标兵。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
为深入贯彻党的******和自治区党委x届x次***精神,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按照市委x届x、x次***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方案和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结合全市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现制定《x市干部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事业发展,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培训相结合、集中”充电”与日常”蓄能”相结合,建立健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着力增强”八种本领”,解决干部存在的”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会为、担当不足不敢为”问题,为推动”一高三化”,加快建设”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美丽新x提供坚强的干部保证。
二、重点任务。
(一)强化思想淬炼,坚定理想信念。
把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持续学深入学的长效机制。科以上领导班子每年举办3-5天的集中读书班,带头引领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跟进学习******最新重要讲话,深入学习******视察x夏重要讲话和关于x夏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责任单位:全市各级党组织)。加大轮训力度。坚持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题,市委组织部每年至少举办4期市管干部主体班、研修班及研讨班,5年内对市管干部实现全覆盖。每年至少举办2期中青年干部主体班和4期基层党员干部示范培训班,示范带动市直各部门(单位)、各县(市)区做好科级干部全员轮训和科级以下公务员、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等基层党员干部兜底培训工作。办好重点班次。市(县)党校(行政学院)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培训班次的”第一课”和”必修课”,通过课堂教学、案例教学、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开展总论课程、分论课程、特色课程的学习。各地各单位举办的各类培训都要安排专门课程。(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把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作为2022年度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分类抓实学习培训;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到基层宣讲、举办专题培训班、理论中心组学习、集中自学等途径,做到学习培训全覆盖,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精神上来(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通过举办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测试或知识竞赛,进一步检验学习成效(牵头单位:市委直属机关工委,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把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检视思想言行作为各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生活会以及民主评议党员的必要内容,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推动******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和党***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牵头单位: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常态化开展”345”锤炼初心、体悟使命教育(”3”是以”重温党章、重温入党誓言、重温革命烈士家书”为主要内容的”三重温”初心滋养活动,”4”是以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四项教育”,”5”是以”阅读一本红色经典书籍、观看一部红色影剧、聆听一次初心使命专题讲座《报告》、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一次现场教学、过一次政治生日”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坚持不懈锻造干部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坚持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课重要内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在所在党支部、基层联系点党组织讲1堂党课。推进普通党员讲党课,结合业务学习、理论研讨等,让普通党员每年至少讲1堂党课。开展党史专家讲党课活动,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每年至少邀请党史专家、老红军、建国前入党党员围绕”红船”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精神等讲1堂党史党情专题党课,用党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展先进典型讲党课活动,各级党组织每年至少邀请先进典型、模范人物讲1堂专题党课,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染党员干部(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二)强化政治历练,砥砺政治品格。
严格落实《中共x市委员会关于坚定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和市委《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措施》,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强化工作谋划、推进措施、考核评价的政治把关,完善健全工作落实和”回头看”机制,确保不折不扣执行、创造性落实***大政方针和区、市党委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全部工作之中(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持续推进干部作风整治,突出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并作为考核考察、述责述廉和巡察监督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对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的督促检查,完善贯彻落实党***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和自治区巡视巡察督查反馈问题整改的督查问责机制,确保落实到位(责任单位: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巡察办)。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坚决同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政治路线的言行作斗争,坚决纠正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言行(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及相关配套制度,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严格落实《x市各县(市)区党委和市直各党(工)委党组向市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工作制度(试行)》,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规定,落实好”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党务公开等制度,有效推动民主集中制发挥作用(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和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生活会,过好双重组织生活,进一步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认真落实”支部主题党日”制度,突出活动的政治性、严肃性、规范性。建立完善党员信教监督排查报告、申请朝觐人员联审联控等制度,切实巩固提升整顿整治效果。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星级化”管理制度,建好管好用好党建阵地,坚持和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政治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三条生命线”专项教育,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党校要把”三条生命线”教育列入各主体班、专题班的教学内容,每年度举办不少于6期的专题班(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委党校)。各级党委(党组)和各基层党组织要把”三条生命线”专项教育作为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集体学习、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关于民族宗教工作、政治安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论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和区、市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自觉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坚决承担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为加快建设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美丽新x贡献力量。各单位开展三条生命线”专项教育每年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3次,专题研讨交流不少于1次(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三)强化实践锻炼,增强担当本领。
”外挂”一批开眼界。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处科级干部参加自治区干部挂职项目,到国家相关部委、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提升能力。”上挂”一批知全局。从县乡两级筛选一批专业性强的年轻公务员、事业干部到区市对口业务部门(单位)挂职学习,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干部专业特长。”下挂”一批接地气。从市直部门(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年轻科级干部挂任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副乡镇长、副主任);从市县两级相关部门(单位)选派一批没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挂职工作,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接地气、经风雨、强筋骨,砥砺品质、蹲苗成长。”特挂”一批强担当。从市直部门和县(市)区新提拔的优秀年轻科级干部中,选派一批干部到信访、扶贫、行政审批、市政管理、产业园区等部门(单位)挂职锻炼,提高干部解决复杂矛盾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结合x市发展实际、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和岗位需求情况,综合考虑干部政治素养、工作经历、任职时间、专业能力等,在市直部门(单位)提拔和重用一批”70后”担任正处级领导,在县(市)区、市直部门提拔和重用一批”80后”担任副处级领导,在乡镇(街道)、市直部门中层岗位提拔和使用一批”90后”担任科级领导,通过实践锻炼、压担子促成长,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能力素养,进一步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激活干部队伍活力(责任单位:x市委、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各部门(单位)要紧紧围绕行业特点和工作要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编印岗位知识应知应会手册,发挥业务骨干”传帮带”作用,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业务技术讨论交流活动,不断增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储备。坚持干什么练什么,通过示范演示、实操训练、情景模拟、应急演练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练兵活动,重点解决部分干部政策不熟悉、业务不规范、履职不到位等问题。坚持练什么比什么,根据部门行业特点,每季度开展一次政策业务知识考试,每年开展一次业务知识或专业操作技能比武活动,单位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标兵”可以授予”岗位能手””专业骨干”等称号(牵头单位: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人社局、市总工会,责任单位:全市各级党组织)。
(四)强化专业训练,提升业务水平。
紧扣”一高三化”目标要求,打赢三大攻坚战,接续实施创新驱动、生态立区、乡村振兴脱贫富民战略和大力发展互联网数字经济、加快”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美丽新x建设的任务需要,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葡萄酒产业等十大产业,针对干部本领上的短板、能力上的不足、知识上的弱项、视野上的局限,精准制定年度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计划,举办”创新驱动””互联网数字经济””城市管理””市域社会治理”等专题培训班。同时,围绕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有计划邀请区外优质培训机构来x举办专题培训班。每年举办各类”靶向”专题培训班30余期,培训干部1500人次,切实提高干部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围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发展互联网数字经济、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市域治理能力、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由市厅级分管领导带队,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和各县(市)区分管领导,以学习小分队的形式带着问题、带着课题到有关经济发达省市开展考察学习,把课堂摆到发展改革前沿,面对面、点对点学习先进理念、发展经验和成功做法。市级领导年内赴外带队考察学习计划提前半个月报送市委办,由市委审定后组织实施。每次考察学习前要制定考察学习方案,考察结束后要形成专题考察成果报告,并积极推动学习考察成果转化,在推动x高质量发展中拓宽新思路、拿出新举措。(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室)。
针对市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每年举办6期”理论大讲堂”,邀请区内外有关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干部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激活内部培训,安排有实践经验、专业特长的干部职工在本地本领域本单位进行授课。在农村(社区)、企业、机关举办百姓讲堂、能人讲座、工作论坛等,推动主动学习交流,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根据《2022-2024年x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将全市干部按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公务员、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年轻干部、基层干部等8个类别实行分类培训。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注重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的提升,每年安排一定数量地方、部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到党校、干部学院等培训,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单位)党政班子成员接受不少于1个月的系统理论教育和严格党性教育,3年内实现全覆盖。对机关公务员,按照公务员类别特点和不同需求,着重加强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的教育培训,每年安排200名左右科级领导干部参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安排1000名左右科级干部接受1周左右的专业化能力培训。每年在党校举办不少于15天的新任科长培训班。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注重强化忠诚意识、拓展视野、提高战略思维、增强创新能力、锻造优秀品行,每年举办1-2期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专题研讨班和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突出事业单位公益性、服务性、专业性、技术性特点,提高政治觉悟、管理能力、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每年安排不少于1/5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和业务骨干到区内外高校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着重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不断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教育培训,每年培训急需紧缺人才和专业人才1000名左右,围绕重点行业领域培训高层次骨干专业技术人才500名左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教育、卫健、住建、园林、农业农村、水务等部门分级分类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计划,确保5年轮训一遍。对年轻干部,突出理想信念宗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优良作风教育,加强政治训练和实践锻炼,每年组织200名左右年轻干部参加主体班次调训,并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区外重点高校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对党外干部,突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多党合作历史和优良传统学习培训。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完善以政治引领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育培训体系,市级党外干部每5年全部轮训一次。每年选调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参加区内外各类培训。对基层干部,着重提升发展经济、改革创新、依法办事、化解矛盾、推动发展、做群众工作等能力,每年安排500名左右基层干部参加全区、全市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分级分类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级后备力量开展轮训(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国资委,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x党发〔2022〕1号)和《x市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十一条措施》(x人才组〔2022〕1号)相关规定,在全市范围内推荐选送有进步意愿的中青年菁英人才到专业对口的科研院所和重点高校研修深造,对赴外研修的菁英人才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或学费补贴。鼓励支持各级各类干部攻读国民系列的全日制硕士、博士学位(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工作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五)强化效果评价,保证教育质量。
在一些重点培训班次的交流研讨活动中,克服以往”满堂灌””照本宣科”等单一教学方式,在市县党校大力推行团队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建立跨职能、跨层级的学习团队,设定研讨主题,营造平等开放的研讨环境,采取”团队列名法”,围绕主题列举实际存在的问题,再运用”火箭模型”聚焦一个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采取鱼骨图、思维导图、”杨三角”等分析法,查找产生问题的根源;应用”6s”心智模式、”行动计划表”等工具,形成解决问题方案(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
在市委党校举办的班次中,组织学员开展一次党性剖析、精读一部(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典著作或篇目、开展一次基本要义知识测试、每名学员围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从事分管领域工作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切实检验学习成效(责任单位:市委党校)。在外出培训班次中,通过干部”述学”、双向”评学”、组织部门”管学”等措施,动态跟踪了解培训机构教学情况、干部接受培训现实表现等,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制定全市党员干部年度理论学习应知应会清单,各级党委(党组)要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制订年度学习计划,作出阶段性学习安排。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要对本单位干部理论学习内容列出目录,设置学习书屋或读书园地,为干部职工学习搭建平台,营造氛围,督促每名干部制定年度自学计划,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2次,集体研讨不少于4次,党委(党组)书记重点发言2次以上,其他成员重点发言1次以上,鼓励在党报党刊上发表心得体会和理论文章(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在市委统一领导下,由市干部教育联系会议总体负责,具体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组织实施,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形成合力,做好活动的组织实施,任务落实等工作,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市委组织部将定期从相关部门(单位)抽调工作人员,开展组织协调、指导推动等工作。各县(市)区要参照本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活动(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二)健全基础保障。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单位)要将实施干部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所需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加强经费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市管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由市财政划拨市委组织部统筹安排使用。加强市县党校、东西协作闽x培训中心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党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完善课程设置,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优质师资力量。注重学好用好《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挖掘x市特色教学资源,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案例课程,分类建设20个左右体现x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典型经验和成就的现场教学基地(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三)建立长效机制。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单位)要以实施干部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深入查找干部在政治思想、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精准教育、”靶向”培训。要坚持边实施、边完善,把好的做法形成长效机制,使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成为常态。建立市委组织部与市委办联合督查机制,把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情况作为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对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实施情况进行督查督办,适时在一定范围进行通报,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四)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市县党委宣传部要统筹各类媒体,对干部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中的有益探索、工作成效、典型经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在《x发布》《x日报》开辟”学习与交流”专栏,利用《x党史党建》《x微党建》,刊登干部学习心得体会、理论文章、专项考察和调研报告,交流传递先进理念和创新观点,宣传广大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凸显的榜样,宣传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中凸显的”标兵”,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工》委、党组)。
认真落实市委“人才活城”的整体部署,紧扣园区转型创新发展和“千亿园区”战略目标,着力提升干部职工能力素质,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学习力、创新力,充分发掘其内在潜能,为园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建设学习型组织,浓厚“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引导和鼓励全员参与,构建功能较齐全的学习平台;坚持机制创新,建设与园区发展相匹配的内外训机制;打造一支综合素质好、专业水平强、实战能力突出的一流干部职工队伍。
在“十三五”末,实现园区干部职工研究生学历人数占比由13、6%提升到30%,本科生人数占比由60%提升到75%;高级职称人数占比由6、3%提升到15%以上,中级职称人数占比由17、3%提升到35%,执业资格从业证书持有人数占比由23、6%提升到40%;干部职工年培训覆盖率达到90%。
(一)破除思想禁锢,营造良好氛围。
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适应园区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克服自满、畏难情绪,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坚持实事求是。在干部职工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的大框架下,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对标定位,每年制订本部门学习目标和执行计划,报送领导审批,提升学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畅通学习渠道,鼓励全员参与。
激活内部培训。根据需要邀请专家、教授、上级业务部门领导授课;鼓励年度、季度优秀员工(岗位能手)为干部职工分享工作经验和方法;安排有实战经验、专业特长的干部职工进行授课。
拓展外训平台。积极向上级党组织和业务部门推荐优秀业务骨干参加调训;每年有计划地安排骨干到先进地区和对口园区学习交流。
鼓励以考促学。鼓励干部职工进行学历升级或根据需求报考国家认可的从业资格证书。在继续教育中,新获得本科、硕士、博士学历文凭或学位的,其学费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新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级职称及执业资格从业证书的,按照职称及从业资格证书的特点给予相应奖励。
实施轮岗轮训。在管委会内部非专业岗位推行短期轮岗轮训,促进干部职工合理流动,提升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三)推行项目管理,打造园区品牌。
打造金牌讲师团。发掘内部有潜力的干部职工,在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宣传、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金融服务及其他方面培养专业的园区金牌讲师团队。制定培养计划和认证制度,进一步提升园区干部职工“保姆式”服务的能力水平。
实施传帮带制度。有计划地安排作风优良、经验丰富、业绩突出的局办负责人和优秀员工与新进干部职工结对,明确传帮带任务,促进新老员工共同进步。
建立课题调研制度。成立由管委会领导领衔的课题小组,通过课题攻关,提升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激励干部职工向专业杂志、党报党刊、园区自媒体投送文稿,培养广学善思的习惯。
建设园区党校。与浏阳市委党校建立合作,创办园区党校,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培训活动。
(四)加强保障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考核机制。鼓励干部职工自主自发学习,同时建立学习考核结果运用机制,学习过程和成果与薪酬及干部推荐使用挂钩。
开放学习资源。定期开放图书室,鼓励各部门依据岗位工作需求购买书籍、杂志等。
强化资金保障。每年财政预算安排50万-100万元用于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保障学习、培训、奖励的资金支出。
培养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及落实干部职工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是一项关乎园区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的当务之急。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学习提升与能力提升并进,素质提升与业绩提升同步,园区跨越发展与干部职工能力素质提升同行,着力打造学习型园区。
最后,我想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会每一天认真实践这句话,用这句话来不断勉励自己,来达到人生的顶峰。
各科室、直属各单位:
按照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滨政办字[20xx]17号)总体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依法治市和依法治粮进程,局党委决定在市直粮食系统开展“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局党委中心工作,以法治政府建设为目标,以依法治市和依法治粮为着力点,全面落实依法治粮新要求,创新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建立健全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着力提升局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真正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以贯彻实施《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为抓手,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一是加强《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规范粮食执法行为,提高依法管粮能力;二是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公告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档案,严格实施粮食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三是严格执行《山东省粮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确保行政处罚的公平公正;四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备案制度,对作出的重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决定进行法制审核,并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按照法定期限向市法制办备案;五是认真落实《滨州市粮食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办法》,定期开展案卷评查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或者不适当行政执法行为;六是深入推进执法责任制标准化建设,认真落实粮食执法人员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做到执法程序正确、事实证据确凿、法律依据正确、案件定性准确、处罚裁量适当、法律文书规范;七是依法推进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定期组织开展对机关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行政执法权和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进行评议考核,评议考核结果作为奖励、惩处以及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八是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推进网上办案、网上监督、网上服务,实现行政权力运行规范化、信息化、公开化;九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探索实行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和登记制度;十是建立法律、法规、规章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对实施满一年的法律、法规、规章,向本级人民政府书面报告实施情况。
(二)以贯彻实施《滨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为重点,着力提升重大行政决策水平。一是按照《滨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要求,健全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二是要严格履行职责,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三是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各项配套制度,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四是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内容合法性的审查,从程序上进一步规范决策行为,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减少决策失误。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会议讨论。
(三)以合法性审查为切入点,着力提升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水平。一是按照《滨州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起草、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二是提升合法性审查能力,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将规范性文件是否符合法治精神、是否违法增设行政权力和公民义务、是否违反上位法等作为审查的重点;三是要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根据《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落实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20xx年12月31日前,完成本单位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四是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加大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管理和监督力度,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力争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审查率、纠错率达到100%;五是要完善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平台,加快推进执法检查、案件查处、工作日志、档案管理等工作的电子化水平,逐步实现规范性文件网上报备。
(四)以化解矛盾纠纷为重点,着力提升行政复议规范化水平。一是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案件受理渠道,降低行政复议立案门槛。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设立网上信箱、投诉电话,向社会公开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范围、条件、程序等事项,依法保障群众监督的权利;二是规范案件审理规则,细化工作流程。规范行政复议审理程序,把好案件审理的事实关、法律关,切实做到案件事实清楚,法律适用准确。提高案件审理质量,运用协调调解等多种方式,促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三是加大公开审理力度,以公开促公正。坚持从严标准,加大行政复议案件纠错力度,提高行政复议工作公信力;四是要切实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规范行政复议文书;要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最大限度地把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机关内部、化解在行政程序中;五是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制定贯彻《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意见,制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办法,完善考核机制,提高行政应诉能力,健全完善行政诉讼案件协调机制。
(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3月)。召开市直粮食系统“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印发《滨州市粮食局关于开展“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对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二)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4-11月)。按照《活动方案》和工作目标,广泛开展各项活动,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考核验收阶段(20xx年12月)。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和总结,以迎接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的考核验收。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展“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的重要举措,又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粮、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完成“法治建设提升年”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对提升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将产生直接影响。各科室、直属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改革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积极的态度、担当的勇气、争先的魄力、有力的措施参与活动、推进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加强领导,强力推进。“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贯穿全年,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活动内容多、任务较繁重。各科室和直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局党委成立由局党委书记、局长高玉华任组长的“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监督检查科,具体负责此项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考核、督查等工作,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三)强化督导,落实责任。局活动领导小组要对市直粮食系统开展“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及时进行指导和监督,加强调度考核和年终总评,同时,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宣传先进,督促后进,确保各项粮食工作的顺利开展。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19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