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它包括各个教学环节的详细安排。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的教学计划样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按照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理论和实施素质的要求,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环境保护教育是让学生懂得保护好人类生存的环境,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环保法规、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做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到与学习科学知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三结合。
二、工作目标: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结合我校环境教育的实际,以建绿色校园为契机,使我校的环境教育走向前列,开创环境教育新局面。
2、通过学校组织管理,相关学科的课内环保教育以及组织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道德,养成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
3、通过学习和活动,普及环保问题、环保科技、治理环境等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社会调查、实践技能,以及相应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环保素质和能力。
4、通过学生的社会环保活动,扩大社会影响,推动当地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工作思路:
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由政教处具体操作,制定环境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1、结合教学进行环保知识渗透。
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教学活动对他们进行普及环保知识是最主要的环境教育渠道。
首先,小学《环境教育读本》成为环保教育的主阵地。根据课程安排,每周一次的专题课要落实教学任务,分教时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系列环境保护常识。
其次,我们要求教师根据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等科目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整理出有关环保方面的教学内容,然后在备课中体现教学目的,详细安排教学步骤,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
2、开展科技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科技活动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渠道,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环境知识和环保技能,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利用科技节组织学生制作环境小报,进行环保知识竞赛和环保征文活动。
3、加强校内环保宣传。
4、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组织班级召开以环保教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由学生自主编排各种小品、快板、相声等文艺节目,寓教育于娱乐之中。
四、具体安排:
2、成立环保教育领导小组。
1、各班办一期环保教育黑板报。
2、学校办一期环保教育黑板报。
3、基地劳动——夫子庙植树.
1、废旧电池回收。
2、漳河周边垃圾清理(并且做一次社会环境宣传教育)。
3、少先队活动——打扫“红领巾一条街”。
1、环保摄影比赛。
2、各班上一节环保教育课。
1、“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教育。
2、学生撰写环保征文,教师撰写环保论文。
1、“十佳:环境小卫士评选。
2、环保教育工作总结。
3、环保档案收集、整理。
五、具体措施。
通过一系列的环境教育活动,使师生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获得环保体验,积累环保经验。为了把这一活动推向深入,提高层次,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在学生中评比“环保小卫士”活动。
1、使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
4、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育,应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
首先要上好环境教育课。要把这项教育开展得扎实深入,必须把环境教育课程作为基本载体,以便使环境教育比较系统地开展。教学中要根据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掌握环保知识的现状入手,根据环境教育的目标、理念和环境教育内容,选择适合本年级的环境教育内容,根据学期初制定好的环境教育课教学计划,备好环境教育课教案,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
再次注意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渗透目的。
2、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重视环保实践教育。
寓环境教育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这样既丰富了环境教育内容,又达到了提高孩子们各种参与能力的目的。
3、营造校园的环境教育氛围,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良好的生存环境给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灵的陶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因此,平日里要注意在自己的班里、校园里创设优美环境,诱发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校园是地球大环境中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小环境。要爱护地球就要从我们身边做起,让我们的教室、校园美丽起来。我们应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孩子美化、净化学校环境。
周次。
教学内容。
1枫叶红了。
2大雁南飞。
3疯长的水葫芦。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5消失的耕地。
6湖泊变小了。
7动物哪里去了。
8星星不见了。
9难以去除的“口香糖”
10白色污染。
11遗弃的电池。
12电子垃圾。
13环保家电。
14喝上“海泉水”喽。
15耕海牧渔。
16家居新概念。
17总复习。
环保教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以此为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继续高度重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努力形成立足于学校,渗透于课堂,服务于社会的环境建设模式。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的环保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以后的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子,在今后的一年里,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本年度,我们将巩固去年创建的成果,采取扎实的措施,在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上做文章。
1.突重点:渗透于课堂。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环境教育应立足课堂,利用课内教育的主渠道,持之以恒地进行渗透。为了提高干部、教师关于环境科学知识和自身环境意识,我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环境科学知识和环保法规的学习、考核,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要求各教研组组织教师根据教材制定环境教育在各学科渗透的知识要点,使环境教育能有目标、有计划、有内容、系统地全员参与,逐步探索、逐步深入地开展起来。
例如,每学期安排环境保护素质教育专题讲座,思品和社会课上通过国情、乡情教育使学生了解国家的环境状况;化学老师介绍硫、碳燃烧时对大气的污染及产生的温室效应对生态平衡造成的威胁,指出酸雨的严重程度等知识内容;语文组组织环保小论文评比、手抄报评比等。这样,增强了环境教育的形象性、真实性,加深了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2.抓关键:寄寓于活动。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还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兴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我们将立足于校园,适当走出校门,继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强化环保教育,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努力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特别是利用具有纪念意义的纪念日,开展活动。每年的纪念日都有一定的主题,校团队部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如专题讲座、参观调查、纪念活动、模拟场景、征文竞赛等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学校还成立环保督查小分队、义务植树小分队,树木修剪小组等环保活动小组,并配备辅导教师,定期组织环保活动,参与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劳动。利用学校的大扫除,对全校师生进行教育,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节约用纸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尝试一些现场调查环境质量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自来水厂,实地考查水质污染状况,查找原因,为改善环境出谋划策。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参加各种环境宣传活动。重视每年的植树节、水日、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期间,组织学生散发环保资料、拾捡白色垃圾。
20xx年xx区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将围绕落实业务常规、加强基础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提升质量四大板块全面展开。
业务常规包括课程常规、教学常规、教研常规、管理常规四个方面,常规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是策的规定、传统的积淀和先进的经验,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落实。
学校对课程常规的每一项内容,即课程、课表、教材、教师、活动等,都要按国家课程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省市区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真正做到开全开好学科课程、普及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严格实施省市地方课程、积极开发学校校本课程,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对教学常规的每一个环节,即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评价、总结,都要在“榆次区教学常规质量要求”的指导下,面向全校教师提出明确具体的操作要求,并指导教师真正落实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
学校对教研常规的每一个平台,即校本教研、联合体教研、网络教研,都要按市区教育局的相关要求,策划、组织、指导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其中,校本教研必须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地搞好教学反思、集体备课和说教评活动。对于联合体教研,牵头校必须担起重任,按区教研室的总体要求,具体策划、设计、组织好每一次活动,同时各成员校都要积极参与到所属联合体教研活动当中,把榆次教研的品牌——“示范学校作示范行动计划”,从小学延伸到初中,并在此基础上把“展示基础上的研讨”这种活动模式做成榆次教研的又一个品牌。此外,高中学校要结合榆次区的实际情况,在市区教育局教研室的统筹下,进一步搞好以学校轮流举办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联片教研活动。关于网络教研,学校一定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现代学校办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全体教师围绕教学业务建设好自己的网络空间,并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教师在教研教改中的资源共享、时空开放和时效真实。这里,学校和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个人网络空间多样化的现实,在榆次区中小学范围内,新浪博客教师工作室、x网络教研互动平台、x省教师继续教育研修平台将正式纳入学校和教师的业务考核。其中,新浪博客教师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主、x网络教研互动平台以集体备课为主、x省教师继续教育研修平台以继续教育为主,在网络教研活动中有着互补共进的积极效应。
学校对管理常规的每一项要求,即各项工作的组织、检查、评价、反馈、总结,都要从及时、简化、真实、有效的角度考虑,真正做到日日有检查、周周有反馈、月月有分析。没有组织就没有秩序,没有检查就没有落实,没有评价就没有甄别,没有反馈就没有改进,没有总结就没有提炼。
区教研室要坚持周二、三、四下乡调研制度,对全区各校教学业务进行巡视调研,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做好分析反馈和经验推广工作。
基础建设包括教研室自身建设、学科中心组建设、课改实验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对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奠基作用。
教研室是全区教学业务的策划部、指挥部和服务部,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有利于学校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加强教研室建设,要以提高教研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为主要内容,深入一线调研、参加高级研修、组织学科研讨、完成科研项目、指导教学业务等为主要渠道,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和各项教研制度为主要手段。
学科中心是全区学科教学的指导中心,学科中心的建设水平决定着学科教学的水平,支撑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科中心由区教研室学科教研员负责,要选拔全区最好的教师成为学科中心的骨干力量,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新思路、积累新经验、研发新成果,不断优化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的学习和研讨,从而促进全区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和教学能力的大幅提高。
课改实验基地是推进全区教育和发展的新型平台,全区每一个学科中心和每一个大型项目,要选出有条件、有能力、有积极性的学校,建立相应的实验基地。在基地校建设过程中,区教研室要给予学校和教师更多的指导、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发展,要认真总结基地校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并做好面向全区进行成果展示和经验推广工作。
教师队伍是教育和发展的主力,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在全区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此,区教研室要根据的实际需要和教师的实际表现,建立全区中小学领教师人才库。领教师的培养和选拔,由区教研室具体负责,各学科中心组和大型项目组,要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要与教学能手的评选、优质课选手的评选、课改成果的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同时,领教师在引领全区教学业务的同时,在促进个人专业发展的业务培训、观摩示范、成果鉴定等方面,将获得更多的`实惠。
在基础建设中,区教研室要根据实际,分阶段提出各项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分批次推出各学段各学科的领教师和经验成果。
深化重点在课程、课堂教学、学业评价和课题研究四个方面,对教育领域综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程要以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为基础,学习、借鉴、推广各地课程的经验成果,结合本地教育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整合、创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立特色鲜明的学校课程体系。其中,开全开足国家学科课程、有效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已经或正在提升为课程的底线要求,各中小学必须予以贯彻落实。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系统学习和研究我区主推“三步导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要领,依托“三步导学”建立“以问题设计为关键、自主学习为基础、探究合作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特征”的学生课堂模式,有力推动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向小组探究学习模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学校要组织指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师赛课、专题研讨和成果展示活动,评选出各学科课堂教学的领头教师,达到以比赛促教研、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发展的目的。
学业评价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变化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区教研室要对学业成绩评价进行专项研究,进一步规范考试管理、提高试题质量、优化测试内容、转变测评方式,充分发挥学业成绩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各小学要积极探索笔试、面试和考查的具体办法,搞好学科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平时行为表现的科学测评,逐步适应学业评价的新常态,进而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初中和高中学校,要在中考、高考的引领下,按照课程的实际需要,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进行尝试性的。另外,全区各小学、初中、高中,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用好学生成长档案,进一步做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
课题研究是专业化要求比较高的一种研究方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校对教师的课题研究,不仅要给予大力支持,而且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指导。其中,最有效的指导方式就使建学校校本化课题系统,把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全部纳入校本化统筹系列。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必须在与学校签订协议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研究项目的申报、课题内容的研讨和经验成果的鉴定等,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意利用各种公共媒体(报纸、杂志、网络等)积累各种研究和实证资料。区教研室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但在课题管理上将实行严格的底线管理,要求所有教师进行的课题研究,过程必须舒范的,资料必须是真实的,成果必须是首创的。否则,申报的课题不予立项,提交的资料不予承认,申请的成果不予鉴定。
区教研室对重点领域,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要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和鉴定,并采取恰当措施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宣传、交流和推广。
提升质量是学校教学业务的核心目标,包括专业水平、学业成绩和中高考质量,对学校教育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学校的专业水平,突出地表现为课题研究成果多、教师作课优质多、学校办学特色多,可通过各级各类成果汇报、教学观摩和特色交流等活动,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
学生的学业成绩,包括学科知识、操作实践和行为表现,学校要通过学业成绩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同时,学校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学校中高考质量,反映了初高中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课改成绩,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研究课程目标、学生教材和中高考试题,以达到进一步领会课改精神、抓住课改本质、提高课改质量的目的。
区教研室要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结合学校和教师实际,利用多种平台抓好常规落实、教学评优、特色交流等工作,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各联合体、学校和教师的典型经验成果,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为提高学校办学品味和教师专业素养创造各种便利的条件。
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地方,而现在的污染问题是一个严峻的话题,也是人人关注的问题.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工业的生产,也给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危害,因此,学校应该培养学生从小学起就有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美德,使他们从小具备环保意识与环保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贯彻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知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行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制订此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指导,全面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积极推进我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
二、创建目标。
(一)、引导师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和法律知识。
(二)、逐步培养师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树立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
(三)、教育师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关心校园环境做起,积极参与环保。
(四)、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
三、创建措施。
(一)、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检查,加强领导。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发展环境教育工作。
1、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环境保护科普知识的学习。
2、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和培训班。
3、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三)、投入必要的专项经费,建立完整的创建档案。
(四)、规范建设,优化环境,创造良好育人条件。
1、校园建设立足长远发展,实行整体规划,规范建设。
2、校园环境建设以美化、绿化为目的,努力营造美丽清新又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景观。
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橱窗、
黑板报。
校园墙面布置等形式,把整个校园建成环境教育的大课堂。
(五)课内渗透,课外实践,进行环境知识教育。
1、教师要积极参与“创建活动”,教师要以身作则,注意保持服装整洁、保持办公桌整齐、不在办公室外吸烟、不随地吐痰,主动拒绝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带头不浪费纸张粉笔等。
2、在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科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环境教育。
工作计划。
4、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监测活动。
四、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
1、组织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对加强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4、开展系列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知识讲座、社会实践、绿色系列)。
5、通过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墙面布置等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特色。
6、利用常识、科学等学科进行环保知识渗透,制定相关课题。
第二阶段:
1、结合3月12日等节日进行环境教育的宣传活动。
2、开展系列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知识讲座、社会实践、绿色系列)。
3、暑期组织学生进行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调查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
1、结合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纪念日举办宣传活动及讲座。
2、举行一次“我与环境”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3、开展一次走进社区的绿色教育志愿者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4、废旧电池回收。
5、校园垃圾分类,开展清洁校园活动。
6、开展一次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师生知识竞赛。
第四阶段:
1、对相关活动进行效果分析和整合,继续开展相关的环境教育活动,提炼形成学校环境教育的传统活动。
2、进一步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教育,部分学科能初步提炼出完成本学科内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点、环境教育的知识点和技能,并对所进行的实施探索进行思考与总结。
4、举行一次提高学生“关注环保提高生活质量”演讲比赛。
5、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的研究论文。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
开学初,严格按拟定实验和学生分组定期完成实验进度表,按实验目录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实验手册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学生分组实验还填写了学生实验报告单。在认真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不但在实验室里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为了上好实验课,每上一节课实验老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教材,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考虑实验中的安全因素,坚持“课前准备,课后整理”的原则开展实验教学。对实验仪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教育学生在使用中加强注意,对易损、易坏仪器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
1、完成情况。
开学初,严格按实验目录,结合本校实验仪器配备情况,拟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和学生分组定期完成实验进度表,理清实验教学思路,从而指导实验教学的开展,顺利完成了本册教材中实验、并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进行了考核登记,评定了学生的实验成绩。
2、仪器的使用与保管。
随着实验室的建成,实验仪器的保管有了良好的条件,进而更好的推动了实验教学开展,仪器开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教学中,实验教师对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给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对易碎的玻璃等仪器要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使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事项,因而降低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基础差,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对实验的方法步骤没有很好的掌握,从而导致操作的.失误。对实验的结果不能很好的归纳整理。
2.有部分实验由于缺乏器材,不能开展,而且数量不足,导致学生分组人数过多,因而影响实验效果。
总之,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以待于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一是知识的全面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原有教材中没有而新增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去学习;二是如何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的问题;三是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外界条件的支持,但是学校的条件往往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如何去合理地解决好这一问题。四是如何把新课程的实施与学生升学更好的融合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去思考。今后我将继续保持,并争取更大的进步。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让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鉴于此,特制定本学期环境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二、教学措施:
本学期讲解时根据课程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教学措施为:
1、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特点,要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参与。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安全知识,,然后用讲故事、游戏的形式来学习,使学生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授同时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并把其中与中学生有密切联系的事例拿到课堂上来分析,提高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扔垃圾,从小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幻灯、录像、vcd、多媒体等直观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教学措施使学生达到在校、在家、在外,都能够对自己和他人有一定的保护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交通场景中,能够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避免危险的行动。
一年级有学生70人,他们基本掌握的知识的比较少,虽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1、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3、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4、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1、认识绿、保护绿、做绿色小卫士。
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激发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自觉投入到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之中去。
教学重难点:
充分认识保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其迫切性和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密切关系。
2、节约用水。
教学目标:
学生知道水的分布,了解物质的简单分类,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重点难点: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热爱大自然。
教学目标:
通过倾听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达到了解自然、认识自然、亲近、热爱大自然的目的。
重点难点:
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4、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目标: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各种自然事物是互相联系的,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三月认识绿、保护绿、做绿色小卫士。
四月节约用水。
五月热爱大自然。
六月保护生态环境。
我校教学工作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我校教育发展的实际,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程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力争新突破。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会学习、增加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打下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2)转变学习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形成正确的评价观,提倡综合性评价,多元化评价,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重视评价的发展性。
(4)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校发展、可行的措施,走特色发展的路子。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提前进课堂,准时下课不拖堂,每天按时处理学生的作业,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按时离校。
开学初对教师的备讲批辅等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检查与指导,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全期教导处进行四—五次大型教学检查,检查一次总结一次,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评之中。对教师上课情况采取深入班级听课指导和走廊巡视进行检查,及时了解我校教师的教学情况。
2、做好教学质量检测。
强化质量意识。充分认识教育教学质量是办学的根本、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各年级各学科均要把好质量关,扎扎实实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结合上年度考试情况,教导处要跟踪分析,对薄弱环节(年级学科)要跟踪调查指导。
3、注意特长学生的培养,开设深受学生喜欢的兴趣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上好研讨课。每学期学校都要上汇报课、示范课、公开课等,基本上是一种惯例了,这样久了教师会流于一种形式,思维僵化、疲于应付,收效甚微。这学期想针对老师们某一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就一个小点或者一个方面开展微格课堂教学,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收效可能会更大些,值得尝试。
2、继续抓好诵读、提高小学生的速算能力。上学期已经开展了古诗词或论语故事讲演,从开展情况来看比较好,学校的读书氛围浓厚,学生掌握的古诗词明显比以前多。本学期针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弱等特点,教学处将加大力度重点在学生的速算能力方面予以重点训练,努力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程度,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数学科组为主体举行一次“速算大比武”。
3、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教学水平怎么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成绩,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努力写好硬笔字。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家长,能有一手好的钢笔字、粉笔字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本学期教学处计划开展教师的“硬笔字比赛活动”,语文组的“语文老师的朗诵活动”“中高年级的作文比赛活动等等,努力提高老师们的自身素质,真正实现由教师向名师的转变。
4、做好每月一次的教学大检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只有在充分的吃透教材、把握教材基础上、才能够上好课,驾驭课堂。为此教学处、学科组会每月初对学校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试卷等进行一次大检查,及时督促、提醒教师的教学行为,纠正教学中的偏差。
安全教育关系到学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xx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安全常识,但有些知识缺乏科学性,也不太系统。专门开设安全教育课,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公共安全的常识,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重在培养学生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品质;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通过七年级安全教育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以保障中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
1、坚持以人为本,进行公共安全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睦相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能力。
2、培养学生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和知识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运用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学生的健康。
3、安全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坚持专门课程与其他学科渗透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能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珍视安全,拒绝诱惑,噪危险,防范伤害,促进学生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发展,着眼于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二)全面实施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维目标是有机统一的。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注重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安全事件和事故的能力,形成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三)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
教学中要面向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寻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注重选取学生普遍关注和乐于交流的安全问题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方法技能,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健康、安全成长等有关的问题,通过开展思考、讨论、收集、调查、等多种活动,在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丰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不能将书本内容作为教条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
(五)努力实施开放式教学。
在教学中,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安全教育;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可以与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体验活动。
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对所开设的课程有一些了解,但不够深入。五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良好,能够从各方面对本学科知识进行补充和充实,但个别学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对此认识不深,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
环境教育这门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探索实际问题、参与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到生动的社会生活中去。五年级学生在以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可尝试自己独立面对社会与自然,去关注、调查、探究、思考、总结,做出自己的判断。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以”为主题,引导学生更加熟悉自己的生活,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提高学生的整体的素质。
1、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
3、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1、注重实践的过程,实事求是地反映生活。
2、走向社会,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
3、组织有关的活动素材。
1、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教学计划对于整个学期教学的进行有指导作用,通过我们提供的五年级,可以使教学有序的进行!
为了贯彻教育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创建"绿色学校",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
环保教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努力形成立足于学校,渗透于课堂,服务于社区的环境建设模式。
本年度,我们将抓住学校已经展开的绿化工程的契机,采取扎实的措施,在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上做文章。
首先,我们要求全校4个教研组继续抓好各个学科老师在课堂上的环境渗透教育。各个学科的老师要继续注意梳理各科教材中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初步形成系列。对各个学科,尤其是地理、生物、化学、物理四门学科的环境教育内容,都要做好梳理,形成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序列。其次,各科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渗透的有机、有理,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做到"三个注意",即注意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科学性,注意课内外结合。本年度将组织教师开展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征文和案例比赛活动,引导教师研究环境教育,钻研环境教育。
我们将立足于校园,适当走出校门,继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强化环保教育,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特别是利用具有纪念意义的纪念日,开展活动。每年的纪念日都有一定的主题,校团委、学生会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如专题讲座、参观调查、纪念活动、模拟场景、征文竞赛等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我们一方面对已建成的绿化、盆景进行养护,一年四季绿意萦绕,花团锦簇。另一方面,我们将加大投入,加强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用不锈钢制作了环保教育的标语。今年,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校园绿化景点的作用,来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做护绿的模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环境教育中,我们的老师要注意以具体的行动来教育学生,以高尚的爱护环境的行为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从而营造一个保护环境的氛围,如春风化雨,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我们要把环境教育与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出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在校的行为习惯,如爱护环境、卫生习惯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时时刻刻从每一桩小事做起,养成爱护、保护环境的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费粮食"等。在校园里设置废电池回收箱,要求学生不乱扔电池。每班设饮料瓶回收箱,积少成多,变废为钱,资助家境贫困的学生。政教处要组织学生会、班主任等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检查,做到每天小检查、一周大检查、一月一评比。从而使我们学校一年四季地面常洁,门窗常净。
总之,我们要在上级教育、环保等部门的指导下,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努力把学校创办成一流的"绿色学校"。
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具有陶冶身心,培养高尚气质的功能,学生的可塑性大,愈早给予环境保护的意识观念,愈能落实推广环境保护教育。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课程设置计划要求,环境教育课程在地方或学校校本课程中实施。依据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每学年安排6—8课时。结合我校实际,环境教育纳入学科渗透、综合活动、主题班会和校本课程中;并与学校学生活动、团队活动、社区活动等有机结合,使学生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参与环境教育,树立绿色环保意识。为确保将环境教育内容落到实处,特制定本校环境教育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
高一年级:
1.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生态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全球生态环境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相互依存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国家相互之间,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2.引导学生珍视生物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力和潜能的重要表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保持生物多样性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进程中,尤其应该重视维护不同物种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权利,尊重各民族在不危害人类共同利益和环境的前提下,为适应和保护自身生存环境而采取的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高二年级。
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取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潜能和地球资源的再生潜能。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受到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类应当了解自身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减少乃至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正是在反思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协调发展,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上加强交流、理解与合作,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保护好作为人类后代及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基础的资源与环境。
高三年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
引导学生参与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是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获得对环境的敏感性和关于环境的知识,另一方面,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培养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影响,增强忧患意识,对影响环境的行为采取审慎的态度。
三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二年级所开设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环保意识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一)双基:
1、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二)思想教育: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一)教学内容:
1、大树的功劳。
2、找寻珍稀动植物。
3、纸张的自述。
4、画出秋的绚烂。
5、滴答滴答下雨了。
6、与动物交朋友。
7、大树爷爷多少岁。
8、感受冬的宁静。
9、过个环保的春节。
10、聆听春的脚步。
11、室内花卉本领大。
12、鸟是人类的朋友。
13、争做文明小游客。
14、玻璃瓶的新生。
15、走进昆虫王国。
16、是谁阻挡了飞机的起飞。
17、拥抱夏的热情。
18、节约是一种美德。
(二)重点难点:
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对动物与人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爱护、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4、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5、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泰安十中把环境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不断提高环保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展环保绿色教育,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学生时时刻刻接受保护环境的教育,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环保。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使学生对环境有一个基本的整体的认识。并通过他们对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宣传进而使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共识。
泰安十中八年级七个班,400多个学生,对现实中的环境污染有所认识。可以利用身边的环境现象作为环境教育的好教材。
预计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使环境教育深入开展,具体计划如下:
1、每周一节环境教育知识课,以期把环境教育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2、定期举办环境教育宣传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在校园内张贴宣传画与科普知识信息;在学校宣传栏制作环境教育专题板报等。
3、学校将继续利用班会课、思品课、校会、广播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预防环境教育知识;广泛征订适合学生阅读的环境教育系列丛书用各类宣传教育报刊、杂志用各种宣传资料,包括各种宣传挂画、教育挂图和环境教育科普vcd等,并举办校内相关的图片、诗歌、征文、环境教育知识竞赛,以期增强学生环境教育的意识。
4、组织学生进行“读一本环境教育书籍,看一场环境教育专题片,听一场环境教育专题报告,写一篇环境教育感想的文章”的活动,为提高广大学生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使校园内形成一个人人讲环境、人人爱环境、人人搞环境的良好氛围。
5、为丰富学校环境教育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平台,学校将联系并组织学生观看展览。
6、请环保专家讲学。
7、注重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相协作的教育合力,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教育。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以及环境教育教育的必要性。
2、我国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与人口问题。
3、调查:本地主要的环境污染与对策。
4、环境保护法宣传一。
5、环境保护法宣传二。
6、青少年中学生应该怎么参与全人类的环境保护行动。
8、(考核))(班会主题)环境保护我行动。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是21世纪的热点问题,中学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和环境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中学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也没有专门的环境教育教材。平时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零散、杂乱、随意性的学科渗透式教学,这种渗透方式首先在内容上缺乏整体、规划与系统性;在实施途径上缺乏合理、多样与有效性;在评价体系上缺乏创新、条理与客观性。根据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在充分挖掘教材中可渗透环境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在人教版《高中生物》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性发展观,推动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改革,在学科范围内促进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
1、通过理解太阳是万物之源,了解太阳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性。
2、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4、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
5、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6、教育学生胸怀天下,关注全球环境恶化和保护问题。
1、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
3、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
4、努力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环境保护课题研究。
5、创设环环相扣的环境教育途径,使学生初步树立环境意识。
6、各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7、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涉及环保教育的活动途径,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育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教育方法,所以把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作为强化学生环保意识与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教育的最佳途径。
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环境调查,调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理解、对垃圾分类的看法、用小眼睛观察大社会。
环境教育中也要引进评比表彰机制,这不仅仅是可以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参加环保活动的主体意识,学生的潜能得以展示。为此每次开展环保活动前都要提出活动要求和评比条件,活动后进行总结、评比、表彰。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年级20xx-20xx学年度教学内容。
高一我们居住的地球。
地球的圈层结构。
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功能。
环保设计大赛。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高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丰富多彩的环境。
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转基因食品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主题辩论赛。
生态平衡。
低碳环保摄影展。
高三全球气候变化。
生命之源--水。
土壤。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控制。
无形杀手--噪音。
能源与社会。
1.积极参与重庆市创模活动。
(1)认真阅读重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介和创模卡。
(2)完成重庆市创模知识调查问卷。
(3)完成创模见行动活动及记录工作(可计入社会实践或社会服务学分2分)。
(4)完成创模征文活动。
征文主题:创模﹒变化﹒感动。
征文要求:征文要注重真情实感,关注身边人和事,围绕创模(环保)是什么?为什么要创模?创模我们能做什么?创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创模中有哪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社会单位,调查研究、感知校园及身边的那些变化和感动。
征文后面要写清楚学校、年级、班级及姓名。并请家长在征文后面写上对孩子参加创模活动的寄语并签名。征文于开学时交班主任,学校将组织评奖并推荐优秀文章参加重庆市的评奖。
(一)成立校级领导小组。
组长:王国华。
副组长:张勇唐良沐。
成员:吕之生舒义海余赢费春斌吴国慧邓飞汪红霞。
(二)成立活动工作组。
以年级为单位,以领导小组为核心,加入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教师,成立环境教育工作小组,具体落实、实施各项教育工作。
(一)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了解了一些环保常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也存在着......
2006一、指导思想:在中学进行环境教育,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基础性和启蒙性的,使学生对环境有个初步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小学生热爱......
关于学年度范文一、指导思想环保教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以此为学校环境教育的......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是21世纪的热点问题,中学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和环境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中学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也没有专门的环境教育教材。平时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零散、杂乱、随意性的学科渗透式教学,这种渗透方式首先在内容上缺乏整体、规划与系统性;在实施途径上缺乏合理、多样与有效性;在评价体系上缺乏创新、条理与客观性。根据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在充分挖掘教材中可渗透环境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在人教版《高中生物》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性发展观,推动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改革,在学科范围内促进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太阳是万物之源,了解太阳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性。
2、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4、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
5、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6、教育学生胸怀天下,关注全球环境恶化和保护问题。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
3、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
4、努力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环境保护课题研究。
5、创设环环相扣的环境教育途径,使学生初步树立环境意识。
6、各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7、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涉及环保教育的活动途径,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育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教育方法,所以把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作为强化学生环保意识与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教育的最佳途径。
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环境调查,调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理解、对垃圾分类的看法、用小眼睛观察大社会。
四、引进评比、表彰机制。
环境教育中也要引进评比表彰机制,这不仅仅是可以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参加环保活动的主体意识,学生的潜能得以展示。为此每次开展环保活动前都要提出活动要求和评比条件,活动后进行总结、评比、表彰。
五、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年级20xx-20xx学年度教学内容。
高一我们居住的地球。
地球的圈层结构。
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功能。
环保设计大赛。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高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丰富多彩的环境。
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转基因食品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主题辩论赛。
生态平衡。
低碳环保摄影展。
高三全球气候变化。
生命之源--水。
土壤。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控制。
无形杀手--噪音。
能源与社会。
六、创模活动。
1.积极参与重庆市创模活动。
(1)认真阅读重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介和创模卡。
(2)完成重庆市创模知识调查问卷。
(3)完成创模见行动活动及记录工作(可计入社会实践或社会服务学分2分)。
(4)完成创模征文活动。
征文主题:创模﹒变化﹒感动。
征文要求:征文要注重真情实感,关注身边人和事,围绕创模(环保)是什么?为什么要创模?创模我们能做什么?创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创模中有哪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等,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社会单位,调查研究、感知校园及身边的那些变化和感动。
征文后面要写清楚学校、年级、班级及姓名。并请家长在征文后面写上对孩子参加创模活动的寄语并签名。征文于开学时交班主任,学校将组织评奖并推荐优秀文章参加重庆市的评奖。
七、组织保障。
(一)成立校级领导小组。
组长:王国华。
副组长:张勇唐良沐。
成员:吕之生舒义海余赢费春斌吴国慧邓飞汪红霞。
(二)成立活动工作组。
以年级为单位,以领导小组为核心,加入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教师,成立环境教育工作小组,具体落实、实施各项教育工作。
为了贯彻教育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创建“绿色学校”,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
一、指导思想。
环保教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努力形成立足于学校,渗透于课堂,服务于社区的环境建设模式。
二、主要措施。
本年度,我们将抓住学校已经展开的绿化工程的契机,采取扎实的措施,在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上做文章。
首先,我们要求全校4个教研组继续抓好各个学科老师在课堂上的环境渗透教育。各个学科的老师要继续注意梳理各科教材中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初步形成系列。对各个学科,尤其是地理、生物、化学、物理四门学科的环境教育内容,都要做好梳理,形成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序列。其次,各科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渗透的有机、有理,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做到“三个注意”,即注意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科学性,注意课内外结合。本年度将组织教师开展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征文和案例比赛活动,引导教师研究环境教育,钻研环境教育。
我们将立足于校园,适当走出校门,继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强化环保教育,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特别是利用具有纪念意义的纪念日,开展活动。每年的纪念日都有一定的主题,校团委、学生会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如专题讲座、参观调查、纪念活动、模拟场景、征文竞赛等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我们一方面对已建成的绿化、盆景进行养护,一年四季绿意萦绕,花团锦簇。另一方面,我们将加大投入,加强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用不锈钢制作了环保教育的标语。今年,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校园绿化景点的作用,来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做护绿的模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环境教育中,我们的老师要注意以具体的行动来教育学生,以高尚的爱护环境的行为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从而营造一个保护环境的氛围,如春风化雨,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我们要把环境教育与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出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在校的行为习惯,如爱护环境、卫生习惯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时时刻刻从每一桩小事做起,养成爱护、保护环境的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费粮食”等。在校园里设置废电池回收箱,要求学生不乱扔电池。每班设饮料瓶回收箱,积少成多,变废为钱,资助家境贫困的学生。政教处要组织学生会、班主任等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检查,做到每天小检查、一周大检查、一月一评比。从而使我们学校一年四季地面常洁,门窗常净。
总之,我们要在上级教育、环保等部门的指导下,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努力把学校创办成一流的“绿色学校”。
高中环境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各国都加以重视,同时高中地理教学与环境教学有非常密切的关联。下面是有校园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欢迎参阅。
一、指导思想。
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具有陶冶身心,培养高尚气质的功能,学生的可塑性大,愈早给予环境保护的意识观念,愈能落实推广环境保护教育。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课程设置计划要求,环境教育课程在地方或学校校本课程中实施。依据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每学年安排6—8课时。结合我校实际,环境教育纳入学科渗透、综合活动、主题班会和校本课程中;并与学校学生活动、团队活动、社区活动等有机结合,使学生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参与环境教育,树立绿色环保意识。为确保将环境教育内容落到实处,特制定本校环境教育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
高一年级:
1.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生态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全球生态环境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相互依存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国家相互之间,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2.引导学生珍视生物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力和潜能的重要表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保持生物多样性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进程中,尤其应该重视维护不同物种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权利,尊重各民族在不危害人类共同利益和环境的前提下,为适应和保护自身生存环境而采取的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高二年级。
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取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潜能和地球资源的再生潜能。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受到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类应当了解自身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减少乃至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正是在反思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协调发展,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上加强交流、理解与合作,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保护好作为人类后代及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基础的资源与环境。
高三年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
引导学生参与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是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获得对环境的敏感性和关于环境的知识,另一方面,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培养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影响,增强忧患意识,对影响环境的行为采取审慎的态度。
为了贯彻教育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创建“绿色学校”,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
一、指导思想。
环保教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努力形成立足于学校,渗透于课堂,服务于社区的环境建设模式。
二、主要措施。
本年度,我们将抓住学校已经展开的绿化工程的契机,采取扎实的措施,在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上做文章。
首先,我们要求全校4个教研组继续抓好各个学科老师在课堂上的环境渗透教育。各个学科的老师要继续注意梳理各科教材中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初步形成系列。对各个学科,尤其是地理、生物、化学、物理四门学科的环境教育内容,都要做好梳理,形成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序列。其次,各科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渗透的有机、有理,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做到“三个注意”,即注意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科学性,注意课内外结合。本年度将组织教师开展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征文和案例比赛活动,引导教师研究环境教育,钻研环境教育。
我们将立足于校园,适当走出校门,继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强化环保教育,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特别是利用具有纪念意义的纪念日,开展活动。每年的纪念日都有一定的主题,校团委、学生会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如专题讲座、参观调查、纪念活动、模拟场景、征文竞赛等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我们一方面对已建成的绿化、盆景进行养护,一年四季绿意萦绕,花团锦簇。另一方面,我们将加大投入,加强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用不锈钢制作了环保教育的标语。今年,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校园绿化景点的作用,来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做护绿的模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环境教育中,我们的老师要注意以具体的行动来教育学生,以高尚的爱护环境的行为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从而营造一个保护环境的氛围,如春风化雨,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我们要把环境教育与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出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在校的行为习惯,如爱护环境、卫生习惯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时时刻刻从每一桩小事做起,养成爱护、保护环境的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费粮食”等。在校园里设置废电池回收箱,要求学生不乱扔电池。每班设饮料瓶回收箱,积少成多,变废为钱,资助家境贫困的学生。政教处要组织学生会、班主任等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检查,做到每天小检查、一周大检查、一月一评比。从而使我们学校一年四季地面常洁,门窗常净。
总之,我们要在上级教育、环保等部门的指导下,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努力把学校创办成一流的“绿色学校”。
一、指导思想。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是21世纪的热点问题,中学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和环境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中学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也没有专门的环境教育教材。平时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零散、杂乱、随意性的学科渗透式教学,这种渗透方式首先在内容上缺乏整体、规划与系统性;在实施途径上缺乏合理、多样与有效性;在评价体系上缺乏创新、条理与客观性。根据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在充分挖掘教材中可渗透环境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在人教版《高中生物》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性发展观,推动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改革,在学科范围内促进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太阳是万物之源,了解太阳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性。
2、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4、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
5、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6、教育学生胸怀天下,关注全球环境恶化和保护问题。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
3、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
4、努力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环境保护课题研究。
5、创设环环相扣的环境教育途径,使学生初步树立环境意识。
6、各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7、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涉及环保教育的活动途径,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育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教育方法,所以把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作为强化学生环保意识与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教育的最佳途径。
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环境调查,调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理解、对垃圾分类的看法、用小眼睛观察大社会。
四、引进评比、表彰机制。
环境教育中也要引进评比表彰机制,这不仅仅是可以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参加环保活动的主体意识,学生的潜能得以展示。为此每次开展环保活动前都要提出活动要求和评比条件,活动后进行总结、评比、表彰。
五、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年级20xx-20xx学年度教学内容。
高一我们居住的地球。
地球的圈层结构。
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功能。
环保设计大赛。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高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丰富多彩的环境。
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转基因食品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主题辩论赛。
生态平衡。
低碳环保摄影展。
高三全球气候变化。
生命之源--水。
土壤。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控制。
无形杀手--噪音。
能源与社会。
六、创模活动。
1.积极参与重庆市创模活动。
(1)认真阅读重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介和创模卡。
(2)完成重庆市创模知识调查问卷。
(3)完成创模见行动活动及记录工作(可计入社会实践或社会服务学分2分)。
(4)完成创模征文活动。
征文主题:创模﹒变化﹒感动。
征文要求:征文要注重真情实感,关注身边人和事,围绕创模(环保)是什么?为什么要创模?创模我们能做什么?创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创模中有哪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等,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社会单位,调查研究、感知校园及身边的那些变化和感动。
征文后面要写清楚学校、年级、班级及姓名。并请家长在征文后面写上对孩子参加创模活动的。
寄语。
并签名。征文于开学时交班主任,学校将组织评奖并推荐优秀文章参加重庆市的评奖。
七、组织保障。
(一)成立校级领导小组。
组长:王国华。
副组长:张勇唐良沐。
成员:吕之生舒义海余赢费春斌吴国慧邓飞汪红霞。
(二)成立活动工作组。
以年级为单位,以领导小组为核心,加入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教师,成立环境教育工作小组,具体落实、实施各项教育工作。
。
环境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头等大事。所以要教育学生注意爱护环境,提高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此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让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鉴于此,特制定本学期环境教学工作计划。
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本学期讲解时根据课程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教学措施为:
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特点,要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参与。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安全知识,,然后用讲故事、游戏的形式来学习,使学生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授同时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并把其中与中学生有密切联系的事例拿到课堂上来分析,提高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扔垃圾,从小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幻灯、录像、vcd、多媒体等直观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教学措施使学生达到在校、在家、在外,都能够对自己和他人有一定的保护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交通场景中,能够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避免危险的行动。
课题。
课时安排。
随着水滴去旅行。
植树节里的活动。
地球上的水。
为被动吸烟者呼吁。
我们的石油还能用多久。
废旧电池危害大。
大地母亲的呻吟。
家乡的河。
做文明的宠物小主人。
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关切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己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难则。1983年,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为提高我班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创建绿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推进本班的素质教育。
1、通过理解太阳是万物之源,了解太阳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性。
2、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4、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
5、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6、教育学生做个文明好少年。
1、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
3、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
4、生活中学习中,师生互相监督。
为贯彻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知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行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制订此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指导,全面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积极推进我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
二、创建目标。
(一)、引导师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和法律知识。
(二)、逐步培养师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树立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
(三)、教育师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关心校园环境做起,积极参与环保。
(四)、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
三、创建措施。
(一)、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检查,加强领导。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发展环境教育工作。
1、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环境保护科普知识的学习。
2、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和培训班。
3、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三)、投入必要的专项经费,建立完整的创建档案。
(四)、规范建设,优化环境,创造良好育人条件。
1、校园建设立足长远发展,实行整体规划,规范建设。
2、校园环境建设以美化、绿化为目的,努力营造美丽清新又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景观。
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墙面布置等形式,把整个校园建成环境教育的大课堂。
(五)课内渗透,课外实践,进行环境知识教育。
1、教师要积极参与“创建活动”,教师要以身作则,注意保持服装整洁、保持办公桌整齐、不在办公室外吸烟、不随地吐痰,主动拒绝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带头不浪费纸张粉笔等。
2、在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科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环境教育。
4、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监测活动。
四、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
1、组织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对加强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建立学校环境教育的组织网络和队伍。
3、各部门、各学科研究制定相关的环境教育的计划。
4、开展系列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知识讲座、社会实践、绿色系列)。
5、通过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墙面布置等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特色。
6、利用常识、科学等学科进行环保知识渗透,制定相关课题。
第二阶段:
1、结合3月12日等节日进行环境教育的宣传活动。
2、开展系列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知识讲座、社会实践、绿色系列)。
3、暑期组织学生进行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调查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
1、结合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纪念日举办宣传活动及讲座。
2、举行一次“我与环境”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3、开展一次走进社区的绿色教育志愿者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4、废旧电池回收。
5、校园垃圾分类,开展清洁校园活动。
6、开展一次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师生知识竞赛。
第四阶段:
1、对相关活动进行效果分析和整合,继续开展相关的环境教育活动,提炼形成学校环境教育的传统活动。
2、进一步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教育,部分学科能初步提炼出完成本学科内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点、环境教育的知识点和技能,并对所进行的实施探索进行思考与总结。
3、举办学生环境保护的方案设计大赛。
4、举行一次提高学生“关注环保提高生活质量”演讲比赛。
5、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的研究论文。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160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