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口号大全

数学教学计划中学大全(17篇)

数学教学计划中学大全(17篇)



教学计划应注重评估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和完善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编写教学计划。

中学初三数学教学计划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

(8)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红皮书》。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8)注重互联网的应用,资源共享。

文档为doc格式。

中学数学教学计划

本学期担任高一(9)(10)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必须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潜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潜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潜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潜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决定。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构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必须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构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好处,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潜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潜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潜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潜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潜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潜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潜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潜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潜力,促使知识间的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潜力。

中学数学教学计划集合

教研组将围绕“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任务而开展。在抓好教学常规,落实学校各项具体工作同时,认真学习课改纲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实施“精细化与精致化”教学研究,争取全面提升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

一、深化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在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要使课堂达到有效,确保学生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和整合过程,使得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就能有效,能力提高也能事半功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研组要督促科组老师加强集体备课:

(1)科组老师要树立目标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全局意识,合作意识。

(2)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最重要的环节,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效率的高底。怎么备?当然最好是能发挥个人才智、铸就团体实力。备课组要做到统一目标,统一进度,统一重点与难点,统一作业,统一测练,备课表,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方法、课堂模式、从而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案,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3)进一步完善导学案的制定。

(4)进一步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加大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力度,做好阶段性总结。力争本学期完成结题。

三、进一步完善校本教材的编写,实现校本课程的开设。

四、开展各项主题公开课活动。

组织组内教师进行开课、听课、评课活动。要求每一个老师一个学期至少展示一堂课,然后从主动、有效的角度进行评课。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经常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配合上级教育教研单位做好送课下乡活动。

六、具体活动安排。

周次、内容。

1、制订教研计划。

2、新课程理念学习、课题任务分配。

3、备课组活动组内公开课。

4、课题阶段小结、组内公开课、送课下乡。

5、备课组活动组内公开课。

6、课堂教学研讨:教会学生如何预习,组内公开课。

7、备课组活动、组内公开课。

8、课题阶段小结、组内公开课。

9、课堂教学研讨:教会学生如何听课。

10、期中考试。

11、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12、课堂教学研讨:教会学生如何讨论。

13、备课组活动、组内公开课。

14、课堂教学研讨:教会学生如何质疑。

15、备课组活动、组内公开课。

16、课堂教学研讨;教会学生如何总结数学竞赛。

17、备课组活动、组内公开课。

18、如何进行期末复习。

19、总结形成论文。

中学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去说去做,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任教九年级1班,共有学生34人。基础较好的同学有李勇富、何涛、张涛、何雪、屈卓等人;基础较差的同学有谢成、庾映月、杨馨茹等同学。学生到九年级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基础好的同学学习兴趣大,进取心强,学习自觉主动;而基础较差的同学学习兴趣不浓,上课爱走神,参与意识弱,不愿动脑筋,对自己缺乏信心;处于中等成绩的学生学习缺乏主动,需要不时鞭策、激励。九年级的学生处于一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有叛逆心理,自尊心强,初步展露自己个性的时期。

四、教材分析。

第5册中,“二次根式”与“一元二次方程”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二次根式”原是第4册章数的开方的一节,现单独成为一章,其内容更为完整合适。“一元二次方程”是原有内容,基本保留,略作修改,更为完善。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有“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两章。“图形的相似”原为第4册,现后移,作为全等三角形的拓展,增加中位线一节,适当加强理性的数学逻辑推理成分,更好地实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有机结合。

“五、教学目标与任务。

目标:及格率达40%,优秀率达15%。

六、教学措施。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针对学生基础较差的具体情况,我采取的教学措施如下:

1、备好课。以学生为主体,创新、精心备课。争取每节课前,与同组同仁们讨论、研究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甚至例题的选用,作业的布置等等,做到“五备”,让每一节课上出实效,让每位学生愉悦的获得新知。

2、上好课。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上好每一个45分钟,提高45分钟的效率。上课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一位同学都听得懂,对部分基础较差者要循序渐进,以选用的例题的难易程度不同,使每个学生能“吃”饱、“吃”好。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对自己的工作情况及时总结,深入了解学生,也了解自己工作在学生中的接受情况,以完善自己的工作。

4、批好每一次作业。作业反映了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认真批改作业,使教师能迅速掌握情况,对症下药。

5、认真组织学生搞好知识检查,认真组织每单元的自测,耐心辅导,让学生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鼓励学生在学习上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努力去达到。

6、及时指导、纠错,争取面批、面授,今天的任务不推托到明日,珍惜时间。

7、好孩子是夸出来,所以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从不同的侧面给予肯定和表扬,多鼓励学生。

中学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复习宗旨:重双基训练,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使学生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熟练解答各类基础题,对每个章节进行测验,检测学生掌握程度。

复习内容: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图形的变换、视图与投影、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以配套练习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二阶段复习,复习时间:4月6日—5月6日。

复习宗旨:在第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延伸和提高,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重点进行专题复习及综合题的训练。针对不断变化的中考,必须加强考试的动态研究,以此指导我们的升学复习,抓好专题复习研究。在课堂教学上要注意教给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做到举一反三,得心应手。

复习内容: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对这些内容进行专题复习,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3、第三阶段复习,复习时间:5月7日—6月11日复习宗旨:模拟中考的综合训练,查漏补缺。

复习内容: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中学数学教学计划集合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五(1)、五(2)班分别有学生40人和41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纯真,善良的本性。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班级纪律较吵闹,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上学期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占极大部分,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本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本册教学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本册教学总目标及要求: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工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习惯。

四、本册教学措施:

(一)常规方面:

1、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二)后进生转化方面: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4、老师的辅导要及时,当然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三)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五、学期教改研究专题。

本学期,我将继续结合教研组活动,开展以《关注教师行为,提高学生倾听能力》主题的课题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行为跟进、媒体应用、读书交流等方式的活动,以促使自己在教改方面有一点收获。(黄丽若)。

一、图形的变换。

二、对称图形、旋转、图片欣赏、练习一。

三、因数与倍数:因数与倍数、2,3,5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单元检测。

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表面积。

五、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计算公式、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六、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和容积单位粉刷围墙、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单元检测。

八、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最简分数、约分。

九、最小公倍数、大小比较、通分及方法。

十、复习、期中考试。

十一、五一放假、小数化分数、分数化小数、单元检测。

十三、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异分母分数的减法、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十四、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练习、单元检测。

十五、统计:众数、复式折线统计图、单元检测。

十六、数学广角:打电话、找次品。

十七、总复习。

十八、总复习。

十九、总复习。

二十、期末考试。

中学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研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

在学校教学工作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大力推进课改工作,遵循学校发展目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强化质量意识,规范、务实、创新做好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探讨更有效的工作方法,紧紧围绕学校对教学工作的要求,积极地、认真地开展工作,力求教科研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二.本学期主要教研内容和日程安排:

1、积极配合和落实学校,教务处的各项工作,抓好教学常规。

2、全面实施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

3、加强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注重相互协作,资源共享。

4、认真做好新老教师的结对子工作,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老教师应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新教师进行指导帮助,使他们能迅速地熟悉教育教学工作,并能成为教学能手,教学骨干。

5、进一步对高一课改的调查和研究,及时。

总结。

交流课改经验,针对有些问题:内容多,课时不够,习题难,学生做不了等,组织教师们进行研究,切实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6、强化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意识,认真协助高三数学教学工作。

7、积极进行选修校本建设和作业活页的开发。

8、积极教科研工作,组织学校数学教师认真学习研讨有关专业内容,积极参加各项培训。要求每位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重视试题研究,定期组织教学情况和学情分析。

9、认真组织开展开示范课,观摩课,评优课等公开课活动,认真组织听课评课活动。全面提升组内整体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

10、具体活动计划表:

三、

主要工作内容。

1、教研主题:如何进行选修课程校本开发。

2、选修校本课程安排。

高一:初高中衔接教材杨新卡。

高二:培优(培养数学尖子生)古象菊。

补差杨明书。

高三:培优(培养会考a,b类生)盛金兵。

补差林秀芬。

1、组内公开课活动(第4,6周)。

高一:对数与对数运算杨新卡。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邱殿清。

高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杨明书。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林秀芬。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古象菊。

高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应用盛金兵。

基本不等式刘培东。

2、教研主题:评课(选2名老师参加校级公开课)。

1、高二数学知识竞赛第15周2、教研主题:如何把握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1、把关高三数学会考前的边缘生,对他们进行课外辅导。

2、教研主题:期未复习工作。

数学教学计划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知识与技能领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二)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中学数学教学计划

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同组数学教师加强同头研究,集中群众智慧,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统一安排。

2、每长周星期三下午召开同组数学教师会,总结上一周教学得与失,布置下一长周教学任务。

3、每一章节小考一次,重点班、普通班分别命题,分层次检测,每章职责人见附表。

4、每个组员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学习,每学期至少听课15节。

5、全组教师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加大大课堂容量,加强课堂趣味性。

说明:各班教学进度可根据本班实际状况适当调整!

数学教学计划

本学期担任高一xx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2)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本学期,我决心通过不断地加强学习与实践,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为我校教学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搞好本学期工作,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注重推行素质教育,坚决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行动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我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帮助后进生,采取各种措施使他们得到进步。

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听从领导分配,不挑肥拣瘦讲价钱,平时团结同志,尊老爱幼,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教师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决不应付了事,得过且过,以工作事业为重,把个人私心杂念置之度外,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力争课堂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抓关键,突重点,排疑点,讲求教法,渗透学法,既教书更育人,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课堂上语言准确简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听、写、读等综合能力都得到提高。

数学教学计划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计划拟订如下。

本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特点。

修订后的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

(二),整理和复习。与原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将“百分数。

一、十二册,此次修订后,由于内容的调整,课时也相应变动,故将本册中的“百分数。

(二)”移至第十一册,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的衔接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

2.“整理和复习”部分的调整。本单元主要的变化是根据前面各册教材的内容调整,对有关的习题进行相应的变动,如将“成数、折扣”的有关内容和习题删去,将涉及到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有关习题进行改编,等等。

3.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1)美丽的校园这个活动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测量、平面图形、比例尺等知识,绘制校园的平面图。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测量、收集数据、确定位置、确定比例尺、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将来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和数学建模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节约用水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方案设计、收集数据、计算等手段,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整个活动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自行设计方案,用实验的方法求出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水;二是通过调查、计算,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可以供一个家庭用多久,一个学校一年要浪费多少水费,等等。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此外,借助这类跨学科的题材,可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此外,在以上四册教材的修订过程中,有一些措施是共同的,例如,对有些陈旧的题材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某些过时的数据进行更新;重新绘制每一册的插图,使之更加活泼,更能吸引学生;等等。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4、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6、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7、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8、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9、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0、使学生学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制表步骤。

1

1、使学生能看懂统计表和指出这个表所说明的`问僵,掌握制作带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1

2、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1

3、学会看条形统计图。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数学教学计划

全年级学生共有15人,其中男7人,女生8人,大部分学生思维还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数学生反应较慢,思维迟钝,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1.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3.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4.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5.约分和通分。

6.分数大小的比较。

7.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1、加强对比训练和迁移能力的培养。

2、加大研究型学习的力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知识经验和能力。

3、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4、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课时安排:

一、简单的统计(10节)。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5节。

2、求平均数2节。

整理和复习1节。

实践活动: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1节。

机动2节。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17节)。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节。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节。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节。

整理和复习2节。

机动2节。

三、约数和倍数(19节)。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2节。

2、能被2、5、3整除的数3节。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3节。

4、最大公约数2节。

5、最小公倍数5节。

整理和复习2节。

机动2节。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2节)。

1、分数的意义6节。

2、真分数和假分数4节。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节。

4、约分和通分6节。

整理和复习2节。

实践活动:1节。

机动2节。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节。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节。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节。

整理和复习2节。

机动2节。

中学数学教学计划

抓好教育理论个性是最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构成新课标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

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以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以及数学教学任务和资料,做好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计划和安排,并且对各单元的进度状况进行详细计划。

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做好备课工作,对教学状况和各单元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带给保证,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潜力。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以前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教学资料,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合理,教学资料语言生动。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精批细改每一位学生的每份作业,学生的作业缺陷,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订正和掌握状况都尽力做到及时反馈,再次批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巩固机会。

全面关心学生,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后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使优生尽可能“吃饱”,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习障碍,增强学生信心,尽可能“吃得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用心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潜力。

总之透过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尽最大的努力,想出各种有效的办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计划

1、结合本册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1、初步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3、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4、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6、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1、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3、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4、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6、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一、简单的统计(10节)。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5节。

2、求平均数2节。

整理和复习1节。

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1节。

机动2节。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17节)。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节。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节。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节。

整理和复习2节。

机动2节。

三、约数和倍数(19节)。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2节。

2、能被2、5、3整除的数3节。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3节。

4、最大公约数2节。

5、最小公倍数5节。

整理和复习2节。

机动2节。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2节)。

1、分数的意义6节。

2、真分数和假分数4节。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节。

4、约分和通分6节。

整理和复习2节。

实践活动:1节。

机动2节。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2节)。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节。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节。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节。

整理和复习2节。

机动2节。

六、总复习。

5节。

中学数学教学计划

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具体措施。

1、同组数学教师加强同头研究,集中群众智慧,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统一安排。

2、每长周星期三下午召开同组数学教师会,总结上一周教学得与失,布置下一长周教学任务。

3、每一章节小考一次,重点班、普通班分别命题,分层次检测,每章职责人见附表。

4、每个组员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学习,每学期至少听课15节。

5、全组教师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加大大课堂容量,加强课堂趣味性。

三、进度安排。

说明:各班教学进度可根据本班实际状况适当调整!

数学教学计划

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