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需要备课或准备授课时,教案模板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可行的框架,使教学更加有条不紊。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教案模板范文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灵感和借鉴。
行动。
。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西安事变后。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芦沟桥事变后。
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7、18课)。
21、抗战胜利后,美国为了控制中国,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22、1945年8月,重庆谈判。(需补充)。
23、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疯狂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24、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大败敌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25、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26、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时间。
歼敌人数。
结果。
辽沈战役。
1948.9——11。
47万。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1948.11一1949.1。
55万。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
1948.11一1949.1。
52万。
华北全境解放。
27、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府垮台。
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29、单元小结:人民战争发展的过程。
阶段。
标志性事件。
。
1946年6月。
战争爆发。
蒋介石派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夏。
战略进攻。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48.9——49.1。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
30、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
时期。
发展状况。
原因。
洋务运动到清末。
民族工业萌芽,难以生存和发展。
封建制度的阻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发展的黄金阶段。
1、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2、辛亥革命的推动。
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发展受挫。
1、帝国主义卷土重来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的压迫。
31、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
32、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在近代相继传入中国。
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凇沪铁路。
33、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后来,照相和电影也传入中国。
34、1872年上海创办了《申报》,18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5、科技思想简表。
代表人物。
主要贡献。
主张。
地位。
詹天佑。
设计人字形路轨、修建京张铁路。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侯德榜。
侯氏制碱法。
中国近代。
化学工业的奠基人。
魏源。
编写《海国图志》(史、地)。
师夷长技以制夷。
爱国思想家。
严复。
翻译大量西方书籍、《天演论》。
效法西方,维新改革。
启蒙思想家。
36、文学艺术成就(可连线补充)。
文学: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已》(他的小说为现代文学奠定基础,
郭沫若《屈原》杂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空前高度)。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美术:徐悲鸿《愚公移山》,
音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1、本课的重难点把握的较好。讲重点时用了充足的时间,讲的比较透。“文景之治”是为后面“汉武帝的大一统”做铺垫的,在操作过程中李明老师能够很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课程设计的时候也做到了这个一点,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应用了准确的史料,精炼的语言,突出了重点。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多种多样,运用恰当,取得很好的效果的。如导入新课时,应用《沁园春雪》,同学们对历史人物很感兴趣,由此导入本课的内容:汉武帝的大一统。
1、首先做到了课前发放,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部分的有关问题。提前发给学生,好处在于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和与同学探讨等方式把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进行一番思考和探究,对照学案进行预习,完成“自我测试”环节的基础知识,找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就切实做到了“先学后教,问题教学”。久而久之,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更加乐于学习。
2、课堂导学时,对导学案中的内容处理的比较恰当,简单、易懂的要一带而过,而重点、难点的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在这一环节中,课堂气氛比较民主、和谐、平等、自由,通过个体发言、相互探讨、小组讨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
3、精讲释疑。在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能够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就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教师的精讲很有针对性和有启发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堂课中对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李明老师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探讨。当时时间有点仓促,但学习能力强的小组还是总结了出来,回答的也很好。建议,多让每个小组内能力差的学生回答能力所及的问题,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李老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都做出了中肯定评价,如:“回答得很好”、“对了”、“声音很洪亮”等等,这种肯定的评价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使学生看到成绩,增强了自信,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学生回答问题,参与学习更积极了。整堂课,学习气氛很浓厚。
教与学的时间分配比较合理。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是本课的重点部分,老师花了主要的精力讲解、点拨,而东汉的建立和统治让学生简单了解即可,并没有长篇大论,面面俱到,这样的处理效果较好,学生很清晰的掌握了西汉和东汉兴衰的基本脉络。
1、本科导学案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李老师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有有启发性。
总之,本课讲授中,李老师用丰富的语言,准确的史料,热情饱满的精神给我上了一堂精彩的历史示范课,大家一致认为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也给我很多的启示,以后去我会多学习他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上好每一堂课。
1.本课设计体现了对课本内容的有效整合,把课本内容划分为文字起源、文字产生、文字雏形、文字演变、文字意义五大板块,根据不同内容,又在重点板块文字产生和文字演变中细分主题,整个设计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让人一目了然。
2.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教学过程中都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不断思考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内容丰富,设计有趣,如导入的猜字游戏、过程中的甲骨大观、最后的视频音乐等,采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趣味性很强。
4.教学目标制定明确具体,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目标展开,三维目标在教学中互相支撑、有效生成。如最后的情感目标的生成,在前面让学生充分领悟文字意义基础上用音乐加歌声引导学生感悟文字的精神内涵,这种相辅相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情感水到渠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5.本课设计还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如文字的雏形中引导学生对比古陶器上的符号和现实中的符号,教给学生历史对比法;最后的知识总结教给学生归纳法等。
6.试题设计关注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又注重学生能力的锻炼,设计全面合理。
1.本课教学都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学生怎样进行自主学习,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自学,教师如果能给出明确的具体、要求更好。如用铅笔画;用不同符号画出重点、疑问;带着问题阅读;时间为几分钟等。
2.本课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如果在教学中能采用激励的手段如加分、画星等方式评价小组,引导小组展开pk,课堂将更加有活力和效力。
3.本课的内容在教师的设计下比较丰满,特别是对甲骨文的讲解,分成四部分,如果教师把握不住讲解的幅度,有可能使得课堂内容过多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建议可以把这部分内容略减一下,重点突出甲骨文的含义和构成即可。
10.(1)南京大屠杀。(2)本材料突出的中心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的侵略十分残暴,犯下了滔天罪行。发散思维方向:铁证如山,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有悖历史;落后就要挨打;不忘国耻,奋发图强。
11.徐州会战。影响: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它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有力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
《三国鼎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内容。主要介绍了东汉末年国家从分裂割据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的形成揭开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开发的序幕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
我校生源一部分来自农村、一部分来自城市,历史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虽然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求知欲和表现欲,但对事物的认识常以形象思维为主,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结合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及图片资料,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论丛史出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提高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治理西南,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通过分析吴国大将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使学生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依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因素,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国家再次统一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及评价。依据:教材没有作具体详细的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设为难点。
五、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资料,选用恰当的影视资料等手段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合作探究法主要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讲授法直观演示和探究讨论可以使课堂生动,但学生综合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适时的总结讲解必不可少,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有效的理解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六、说学法。
(1)模拟历史情景景法:学生通过情景模仿的途径来学习历史,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身体验历史、感受历史。
(2)比较法:通过比较来更深一步认识理解历史问题。
(3)讨论法:通过师生的互动,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一听猜一猜清唱歌曲《曹操》中的歌词: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猜猜:歌词内容涉及到到哪一段历史呢?三国是指哪三个国家?三国鼎立的局面又是如何形成的?从而导入新课。目的:首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其次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出发,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官渡之战(重点)。
(1)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观察《东汉末年割据形势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曹操,在介绍曹操的过程中朗读并分析《龟虽寿》这首诗,得出曹操的志向是统一天下。由三段材料的分析来总结曹操的势力壮大的原因。
目的:通过以上三张幻灯片让学生了解官渡之战的历史背景。在分析材料中对重点语句用不同的颜色区分,这样降低了学生对文字材料分析的难度,提升继续学习的兴趣。
(2)战争的经过: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课本再结合课件通过动口动脑的形式来叙述战争经过。目的: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战争的结果:曹操以少胜多。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形式结合课本知识共同完成。老师进行总结。目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团队意识,通过合作学习达到巩固本课重点。
过渡:曹操取得官渡之战后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在南下时遇到怎样的对手呢?从而引出本课的第二个重点赤壁之战。
2、赤壁之战(重点)。
(1)首先播放《赤壁之战》视频了解火烧赤壁的经过;指导学生结合课本,复述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目的:在教学中结合声像影音资料,使学生眼、耳、脑并用加深印象,突破重点。
(2)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比较“两次战役中,曹操为什么一胜一败?”。通过小组讨论,老师进行总结。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总结归纳能力。经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进入到本课的难点教学。
我通过三个方面来突破难点:
(1)在形成的'原因中通过老师的讲解来突破。
(2)形成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找到各国建立的时间,人物和都城等。
(3)通过图片的方式了解各国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通过学习诸葛亮治理西南,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介绍吴国大将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使学生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目的:通过此题来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带学生一起重温三国的那段历史,教师伴随着说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上有无数的英雄为完成统一大业尽折腰,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只为他们的付出而喝彩,建设伟大祖国美好家园的重任就落在了你们的身上,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从而结束本课。
(四)作业设计: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历史人物,你比较喜欢谁?为什么?
目的:由于时间的原因在讲课中没有进行人物的评价所以设计此问题拓展思维。
八、说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依据课程标准出发结合本校学情,制定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活动,突出三个特色:
1.运用多媒体寓教于乐。
2.学生主体性教学。
3.教学生活化,这样使学生善于学习,快乐学习。
。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史、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本课的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这三点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且影响至今。学生应重点掌握。
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是本课难点。首先,古代科技史、文学史和文学方面的知识教师掌握也不全面和系统;其次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也不充分,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设计直观,通俗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说教法。
1、利用有关“文字起源”的课前提示引入新科。
2、“文字的演变”,内容比较坚深、抽象,尽量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材料,尽可能通俗的讲解。指导学生读课后“自由阅读卡”,帮助学生理解甲骨文的价值。
3、“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目的是本课的难点。学习远古祖先观察、记录日、月等天文现象的内容,将大小字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用事先剪裁好的圆月模型演示全食、偏食现象,学生直观了解天文现象。
在学习历法时,拿出农历本,让全班学生观看,知道一年是多少月、多少天,知道阴阳合历。让学生写出24个节气中的一部分,最后,教师用事先写好的24个节气的全称由学生朗读一遍。
在学习医学时,在学生理解了我国古代医生诊断病情是用“望、闻、问、切”的含义后,由师生扮演医生和病人,对四种诊断进行表演。使学生直观、形象了解四种病情诊断的含义。
4、“屈原和钟古之乐”。
一、粗略介绍一下屈原生平;
二、师生共同归纳出《离骚》的文体、内容和写作特点。
三、说学法。
1、注意梳理知识。本课内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指导学生在课后根据三个子目按类别表格归纳学习内容,也可让学生打乱书上结构,按朝代时期总结这一阶段的文化成果。通过按类和顺应两次梳理、加工知识,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
2、试作探索和研究的尝试。学习本课后,引导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例如;分析常见汉字的构造方法,探索中国古代乐器的演进过程。总之,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全方位得到提高。
四、说教学程序。
1、利用“文字起源”的课前提示引入新课。
2、对“文字的演变”,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古代甲骨文的“象形”文字演示出来,学生猜是什么字,然后写成现代字。
3、“动脑筋”:观察上面的三个甲骨文字,猜一猜,“伐”字是怎样表达意思的?
4、“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用象形、直观的模型,二十四节气和师生编演历史小剧,使学生了解这些成就。
5、“屈原和钟鼓之乐”一目,介绍屈原生平和《离骚》的文体、内容和写作特点。对编钟作简要介绍。
6、完成练一练,活动与探究。
五、说教学效果。
通过对本课学习,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想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战国的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的时期。本课上承《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教材已经在第6课介绍了春秋战国的时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动,但是,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也才会导致春秋战国的时期中华文化出现生机勃勃的缤纷局面,也为秦国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包括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筑);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主人改变了剥削方式,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他们为争取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特别是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各国封建制度得到确立。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战国的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分析战国的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故事讲解、分析比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巩固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改革,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图片、视频,或者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课件的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牛耕的推广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铁器的广泛应用的意义);通过“立木为信”、“舌战群臣”等角色扮演,和“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最后自己却被秦国以‘谋反罪’车裂而死,他为变法献身值不值?”进行课堂辩论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资料的查找、筛选、归类和分析、讨论、比较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领先地位、闻名世界的都江堰,说明我国古代经济、技术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也说明我国劳动人民有着高度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从而也加深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方面的认识。
通过对都江堰防洪灌溉工程的学习,倡导科学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强调只要利用得当,就可以化害为利,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等环保意识。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激励学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并理解改革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初中学生对这样的历史转变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难。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有利因素: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便于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入手,抽丝拨茧,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而且,厦门市区的中学生普遍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来搜集和整理资料,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样便于老师提前布置课前预习。
2、不利因素:
七年级学生经过只有一个月的中学历史课程学习,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识积累有限,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但同时又存在着看问题重表象、轻本质等特点。
三、教学设计思想: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应该“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
学生历史知识积累较少,要掌握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用浅化机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渐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秦国能够抓住时代跳动的脉搏,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并进行政治变革,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从而我导入了新课: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板书】。
2、讲授新课。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板书】。
首先,通过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学生感受生产力发展的两个具体表现。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需要使用图片展示、分析、比较、数据说明等形式来说明铁器相对木器、石器、骨器、青铜器等来说进步许多,而牛耕相对与人力来说学生容易理解的多,通过课后小男孩掌握牛的脾气这个故事来说明那时候人类已经可以支配牛为自己服务了。
讲述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个时代变革的决定因素以后,再重点讲述秦国发展强大的两个关键因素:经济上兴修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政治上任用商鞅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法。
二、著名的都江堰【板书】。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类水利过程史上的不朽杰作,至今还在造福人类。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它的构造原理,可以通过录像展播或者图片展示等形式直观而形象的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来说明都江堰的修建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同时,通过李冰父子修堰的感人事迹和后人对他们的敬仰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三、商鞅变法【板书】。
在讲述“商鞅变法”这个内容的时候,我通过“生产力的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出现——出现封建剥削方式——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封建地主和封建农民产生”这样的过程讲解,来说明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的三个主要内容需要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分析讲解等方式来说明这次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巩固小结。
东周(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的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工具(铁器、耕牛)的广泛使用和水利工程的修建促使土地私有化的出现,各国争相变法以实现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谁的变法最彻底,谁就可以成为最强的国家。
秦国通过较为彻底的商鞅变法,发展生产,加强軍队战斗力和中央集权,迅速进入封建社会并强大起来,为后世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思维拓展。
让学生思考“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可是,他后来死与自己亲自制订的酷刑,他的死到底值不值?有什么启发?”教师从“对国家”和“对个人”两个方面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牺牲或者挫折有时候很难避免。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要向前发展就必须变革。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五、教学设计反思:
1、设计中要注意前后联系,指导学生把“春秋战国的时期”和“大变革的时代”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认识到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引导学生对李冰、商鞅等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应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来评价他们的功与过。特别是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变法作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甚至有时候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借口:
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和参与国:
1.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咸丰帝在位)。
2.参与国:英法(主凶);俄美(帮凶)。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开始: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四、《天津条约》的签订:
1.概况: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2.条约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3.影响: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五、《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
1.概况:清政府与英、法、美国签订。
2.条约内容: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六、火烧圆明园:
1.背景:《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让他的弟弟奕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2.概况: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七、《北京条约》的签订:
1.概况: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奕䜣被迫与俄、美、英、法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2.条约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八、沙俄侵占中国土地的时间和数量:
1.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2.数量: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九、沙俄侵占中国土地的过程: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1864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部部。
7万多平方千米。
十、沙俄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一次条约:
1858年的《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共计60多万平方千米。
十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1.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沙俄趁火打劫——共侵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十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2.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
我的说课内容选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课本由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四个子目构成。主要讲述了隋朝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后,因为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却又在隋炀帝的急政下迅速走向灭亡的过程。
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看,在隋文帝的励精图治下,隋朝政治统一集权,经济繁荣富足。但因为隋炀帝的好大喜功,他的“大业梦”直接导致了隋朝二世而亡。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主题定为“繁盛一时的隋王朝”。根据教学主题将内容整合成四个部分——隋朝的建立-再造统一、治国的智慧-开皇之治、开通大运河-沟通南北、隋朝的灭亡-警世恒久。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某普通初中七年级学生。
从学生知识储备来看,在日常生活中对隋朝有所了解,但在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影响下对隋朝出现偏见与片面的'认识。因此,本课在以上整合的子目下,补充相关历史故事,以建构基础知识,学生通过故事展开新课学习。
从学生的思维特征分析,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拥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但还不能对历史事件有全面与深入的认识。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对一些重要问题组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思考问题。
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标要求,整合三维目标,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展示纪年表与讲述两位帝王的主要事迹,学生了解相关史实,完成历史时空观的建立。
2、通过材料展示和分析对比,了解开创科举制度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3、通过展示地图、贴纸的方式,了解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以及概况。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分析,结合教学目标,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了解开创科举制度的影响;掌握大运河的概况及意义。重点在于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是本课主线下的突出表现部分。只有正确理解科举制度及大运河的内容,才能充分理解隋朝的繁盛以及隋朝速亡的原因。
本课难点为: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及其教训。难点是理解与领会知识点深层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本课中需重点攻克部分。学生因为后人评价及影视作品的影响,往往不能客观评价隋炀帝,以及正确认识隋朝灭亡原因。
为了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提高学生接受程度,我将采用讲授法、图示法、史料分析法和问题探究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教法包含学法,学法体现教法,因此,与教法相对应的学法是观察法、材料分析法、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
基于以上分析,教学过程将以遵循“以思维冲突引起学习兴趣”、“以故事讲述建构基础”、“以开放性问题升华历史认识”的三大指导思路。“以思维冲突引起学习兴趣”,旨在通过调动学生固有思维与历史现实的矛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故事讲述建构基础知识”,通过讲述隋文帝发迹史、两个皇帝的治国措施、隋炀帝的主要事迹,让学生拥有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突出本课重点。最后以“开放性问题升华历史认识”,以总结性的开放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三大思路设计下的教学过程,同组为整体,激发学习兴趣、突出课程重点,攻破教学难点。
1、导入部分:
精彩的导入能吸引学生兴趣。
2、第一子目:隋朝的建立-再造统一。
先展示历史纪年表,使学生认识到隋朝统一的意义以及完成历史时空观念的建立。
接着以隋文帝的发迹故事和伐陈之战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隋朝得以建立的历史背景,引出思考题一。再通过对四则材料进行分析,完成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3、第二子目:治国的智慧-再造统一。
从“开皇之治”这一称呼的意义出发,让学生了解隋文帝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较大发展。据此带领学生学习政治与经济两方面的措施。
政治方面的科举制度是本课重点,我将通过讲述王凝之与房玄龄的故事,对比两种选拔制度,让学生思考讨论科举制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经济方面,则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隋初百废待兴的经济状况,并结合书本知识简介隋文帝的经济措施。
最后通过史料数据,让学生体会到隋朝经济的繁荣。
4、第三个子目:开通大运河-沟通南北。
我将首先向同学们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几乎在修建洛阳城的同时,隋炀帝还要开凿大运河。引发学生思考。
接着通过分析一首民谣以及对隋朝疆域图进行探究,帮助学生梳理开凿大运河的真实用意。
然后通过自制地图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并总结出1+2+3+4+5的口诀,加深学生对大运河概况的理解与记忆。
5、第四个子目:隋朝的灭亡-警世恒久。
以“印象隋炀帝”作为引入,展示隋炀帝的“大业梦”政绩,通过后人的刻板印象与历立体的隋炀帝对比,激发思维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热情。
接着通过三则材料,以“大业梦”与民不聊生、动荡再起的社会情况做比较,引出思考题三。并结合史料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
正确认识隋朝灭亡是本课的难点,为了升华同学们的历史知识迁移能力,我将以小组讨论,探讨思考题四。以突破本课难点,培养同学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以隋炀帝戏剧性的下场,结束本次的新课学习。
6、课堂小结。
将以中考题目,当堂检测学习成果。
最后板书设计方面,我采用纲要式板书,直观、清晰地展示本课的主题和线索,充分体现条理性和逻辑性。得出“繁盛”、“一时”是隋朝的朝代特征。
飘飘洒洒的雨丝轻捷柔软的手指优雅的小曲幻想的色彩。
水淋淋的嫩绿清新的绿色清脆的音响。
(2)优雅:优美雅致。
清脆:清楚悦耳。
2句子。
(1)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理解:这句话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绿”。句中“流动”一词写出了山林的“绿”在雨中所独有的特点:这种“绿”是一种水淋淋的,富有动感、极具生命力的色彩,表现了山雨带给山林的色彩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
(2)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理解:这是描写雨至山林时的音响特点,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雨在山中”“山在雨中”“山、雨同奏”的动态美景图,表达了作者对山雨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3)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理解:这句话着笔于声音,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远而近、由轻及重的动态过程,与文章开头相对应,写出山雨来时的特点,即“来得突然”“悄悄地来”。作者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突出了雨来时一种逐渐清晰、飘飘渺渺的音韵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独特情感,并给人以无限遐想。
3课文: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表现了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在此次研修活动中,荀老师执教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课后我们学校全体数学老师齐聚一堂,进行了评课,综合所有老师意见,总结如下: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平行与垂直》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平行与垂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荀老师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在设计导入时,荀老师先让学生回忆直线的特点,以想象来导入教学,自然引出了存在于同一平面的直线的关系:相交与不相交,继而直接通过让学生在纸上画一画,来进行梳理分类,真正体现了新课标中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的对世界的认识。新课后的练习和欣赏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从教材上来看,本课从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之分,相交中还有相交成直角与不成直角的情况,是一种由“面”到“点”的研究,这样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有利于学生展开探索与讨论,研究的意味浓了。所以,在荀老师执教的课堂里,荀老师大胆地让学生先画一画,再从对学生的提问、回答中提出质疑,理解什么叫做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教授“同一平面”这一知识时,荀老师巧妙地利用了长方体的模型,让学生从观察上面和侧面两条直线是否相交到引出质疑: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我们在讲两条直线平行时应该怎么办呢?从而自然过渡到讲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必须建立在同一平面内。
在荀老师执教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首先,在学生画完两种直线的位置关系后,选取不同情况贴在黑板上进行分类,并及时询问他们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对于画斜的两条直线进行观察:“难道它们真的不相交吗?”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从直线的性质上去分析(直线可以两端无限延长)如此一来,学生就会自己找到问题的本质属性,形成清晰的知识,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其次,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理解时,从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四个角出发,继而从引出直角的过程中来让学生理解:“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避免了学生在课后对于垂直是相交还是模糊理解的记忆。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者的教学理念。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荀老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再多点激情,在教学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时,如果能及时让学生用三角板靠一靠,或用量角器来量一量,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或许会更加圆满。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彭志文主讲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重点:本课重点之一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作用。另外,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文化进一步影响到亚非地区,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在郑和船队到达的很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遗迹,影响至今,意义深远,需重点掌握。戚继光抗倭是另一重点。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人民的支持下,肃清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是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捍卫了中国的主权,保障了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学习这一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体会到“得道多助”、正义必定会战胜邪恶的道理。特别是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在民间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历史上,每当遭受外敌侵略之际,戚继光都会成为一面激励人民斗志的旗帜。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学习这一内容,还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识别善恶美丑,对端正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积极的作用。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可将《郑和下西洋路线》等做成多媒体教学软件,将航行路线动态地显示出来,这样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二、教法过程1.利用教材“导入框”中的内容及提出的问题导入新课。2.“郑和下西洋”一目。充分利用《郑和下西洋路线》的挂图,或投影片、计算机课件等,明确地讲解出“西洋”的历史范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目前史学界对此争论虽多,但都不否认“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这一最基本的目的,对此不必做过多的补充。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可适度加以引导,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用以分析出当时远航已具备的物质前提和技术条件。拥有航海方面的人才,也是远航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可指导学生观察《郑和》像,并阅读该页的小字部分,然后回答提出的问题:明成祖为什么将远航的重任交给郑和?以此让学生对郑和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郑和下西洋的概况:结合《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讲明郑和第一次航海的经过,和七次远航到达的地区,随后,师生共同完成《郑和下西洋盛况》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教法一,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4枚),请学生结合各枚邮票的内容,弄清各幅画面所反映的史实,概括一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对郑和航海的事迹做适当补充,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郑和不畏艰难险阻,将毕生献给了航海事业,作为一个宦官,史书上对他的家世生平并没有多少记载,但他的名字却在他留下的足迹上生根发芽。今天,在郑和曾经到过的亚非一些地方,仍保存着他留下的遗迹,当地人们也深深地怀念着这位中国古代的和平友好使者。3.“戚继光抗倭”一目。先明确交待抗倭的历史背景,可结合《戚家军抗倭形势》挂图(或投影、计算机课件等),首先阐明“倭寇”的概念,再让学生搞清楚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指导学生观看《戚家军抗倭形势》图,以对倭寇的骚扰范围之广、危害之深有一个形象的认识。还可以出示有关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明确了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就为正确认识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以及更好地评价抗倭斗争的性质做好了铺垫。戚继光抗倭斗争的经过:先指导学生观看《戚继光》像,然后让学生阅读戚继光的生平事迹,再结合“动脑筋”一题说一说从戚继光身上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关于“戚家军”的编练,可以补充戚继光严于治军的小故事,如条件允许,可尝试着在课下排练“鸳鸯阵”,然后拿到课上表演,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士兵们团结合作的'精神风貌,因为这些都是“戚家军”得以战胜倭寇的重要因素。利用《戚家军抗倭形势》图,简要介绍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台州九捷”。在基本荡平侵扰浙江的倭寇后,“戚家军”又开赴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一起剿灭了那里的倭寇。戚继光抗倭斗争的评价:请学生结合所讲过的内容,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可分组讨论后回答),基本概括为四点:首先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心向背”;二是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三是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而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则无可争议地成为另一个原因。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中国古代史上还有哪支军队以纪律严明而著称?对比一下“岳家军”和“戚家军”在抗击对象上有什么不同?由此引出对戚继光及戚继光抗倭斗争的正确评价,需要明确的是,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此时可补充一些民间纪念戚继光的童谣、民间故事、传说等,使戚继光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并由此反衬出戚继光人格的伟大,使学生进一步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4.“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一目。也可师生齐唱这支歌,或播放歌曲录音。为什么澳门被称为“妈港”?可提示学生在课下看自由阅读卡内容,然后由学生在课上简要讲述葡萄牙殖民者是如何攫取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可播放“澳门回归”的纪实片片断,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5.引导学生总结明朝对外关系中的几件大事,联系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对明朝对外关系的走势加以分析。明前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七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交往;明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于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并在那里开始了殖民活动。后两者表现为冲突和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借助历史地图来掌握历史知识,养成左图右书学习历史的好习惯。2.引导学生善于从优秀人物身上吸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3.练习“动脑筋”的第一题,及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要全面并抓住决定性的因素。4.以班级为单位办一期“追寻郑和(或戚继光)的足迹”的历史板报,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另外,让学生设计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运用什么技术知识去克服难关?这样可以将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学习。四、问题探究动脑筋1.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女生:“郑和从小就能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男生:“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发达,能造出巨大的海船。”他们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他们讲的各有道理,但都只讲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郑和远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等,这些都是郑和远航能够实现的科学技术条件。再就是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与佛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这些也是远航成功的重要条件。当然,船队中其他成员也是功不可没的,比如说,各船的船长、舵手及全体船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等等。然而,更重要的一点,你们二位并没有说出来,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是这个航海壮举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郑和的船队要远航,首先需要的是大量资金和优质的远洋船只,如果没有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办不到的。2.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联系课文中他的诗句,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人们学习?“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表达了戚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使自己处在时代激流的中心,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另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则更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练一练:c活动与探究1.编制旅游行程表:为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情况,你愿意安排一次旅游吗?如果愿意,需要先准备一个行程表:包括时间、经过的地点,交通工具、活动内容以及携带的必需品。如能给出一张简单的线路图(从所在学校出发,经过的省、市和国家、地区等)。(略)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2.材料分析与比较:文献材料:“(16世纪前期)番彝伊朗机假朝贡,占据屯门海澳,时肆剽掠,屠食婴儿。”请将文献材料记载的葡萄牙殖民者的侵略行径同郑和下西洋活动进行比较,说明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两者航海的背景、目的、采用的手段(方式)及结果都不同。郑和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而葡萄牙殖民者的航海是通过航海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在手段和方式上,郑和下西洋采取的是和平贸易、友好交往的形式,因而深受各国人民欢迎就是一个明证。葡萄牙殖民者伴随着航海活动而来的,是残暴血腥的殖民侵略活动。如材料中所说,他们窃居屯门岛,在那里建筑堡垒,大造火铳,杀人抢船,掠卖良民,甚至连婴儿都不肯放过,犯下了野蛮残暴的罪行。因此,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了当地人们的痛恨和反抗。这同郑和下西洋,有着本质的区别。
1、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指泰山,“一水”指黄河。“一圣人”指()
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
2、下列关于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要求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主张“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下列不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成就的是()
a、开办私学,广收门徒b、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c、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劳动d、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百家争鸣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各家相互辩驳,相互影响,有力的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b、诸子百家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百家争鸣,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d、导致思想混乱,阻碍社会进步
5、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这一文化繁荣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兼并战争b、士人(知识分子)的`兴起
c、统治者的重视d、生产力发展,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6、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异彩纷呈,其中最受当时统治者青睐的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7、下列选项中,代表墨子观点的一项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兼爱”、“非攻”
c、历史总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要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己探索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历史说课稿范文,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想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本课上承《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教材已经在第6课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动,但是,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也才会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出现生机勃勃的缤纷局面,也为秦国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包括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筑);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主人改变了剥削方式,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他们为争取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特别是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各国封建制度得到确立。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分析战国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故事讲解、分析比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巩固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改革,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图片、视频,或者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课件的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牛耕的推广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铁器的广泛应用的意义);通过“立木为信”、“舌战群臣”等角色扮演,和“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最后自己却被秦国以‘谋反罪’车裂而死,他为变法献身值不值?”进行课堂辩论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资料的查找、筛选、归类和分析、讨论、比较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地位、闻名世界的都江堰,说明我国古代经济、技术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也说明我国劳动人民有着高度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从而也加深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方面的认识。
通过对都江堰防洪灌溉工程的学习,倡导科学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强调只要利用得当,就可以化害为利,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等环保意识。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激励学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并理解改革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变法运动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初中学生对这样的历史转变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难。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有利因素: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
1.有利因素: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便于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入手,抽丝拨茧,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而且,厦门市区的中学生普遍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来搜集和整理资料,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样便于老师提前布置课前预习。
2.不利因素:
七年级学生经过只有一个月的中学历史课程学习,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识积累有限,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但同时又存在着看问题重表象、轻本质等特点。
三、教学设计思想: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应该“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
学生历史知识积累较少,要掌握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用浅化机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渐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秦国能够抓住时代跳动的脉搏,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并进行政治变革,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从而我导入了新课: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板书】。
2.讲授新课。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板书】。
首先,通过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学生感受生产力发展的两个具体表现。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需要使用图片展示、分析、比较、数据说明等形式来说明铁器相对木器、石器、骨器、青铜器等来说进步许多,而牛耕相对与人力来说学生容易理解的多,通过课后小男孩掌握牛的脾气这个故事来说明那时候人类已经可以支配牛为自己服务了。
讲述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个时代变革的决定因素以后,再重点讲述秦国发展强大的两个关键因素:经济上兴修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政治上任用商鞅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法。
二、的都江堰【板书】。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类水利过程的不朽杰作,至今还在造福人类。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它的构造原理,可以通过录像展播或者图片展示等形式直观而形象的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来说明都江堰的修建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同时,通过李冰父子修堰的感人事迹和后人对他们的敬仰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三、商鞅变法【板书】。
在讲述“商鞅变法”这个内容的时候,我通过“生产力的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出现——出现封建剥削方式——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封建地主和封建农民产生”这样的过程讲解,来说明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的三个主要内容需要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分析讲解等方式来说明这次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巩固小结。
东周(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工具(铁器、耕牛)的广泛使用和水利工程的修建促使土地私有化的出现,各国争相变法以实现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谁的变法最彻底,谁就可以成为的国家。
秦国通过较为彻底的商鞅变法,发展生产,加强军队战斗力和中央集权,迅速进入封建社会并强大起来,为后世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思维拓展。
让学生思考“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可是,他后来死与自己亲自制订的酷刑,他的死到底值不值?有什么启发?”教师从“对国家”和“对个人”两个方面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牺牲或者挫折有时候很难避免。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要向前发展就必须变革。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五、教学设计反思:
1.设计中要注意前后联系,指导学生把“春秋战国时期”和“大变革的时代”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认识到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引导学生对李冰、商鞅等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应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来评价他们的功与过。特别是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变法作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甚至有时候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第四单元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秦汉大一统后出现的政权分立时期,本课内容正是从政权分立走向统一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讲述了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少数民族的内迁使民族融合趋势出现,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学习先进文化,主要是学习汉族文化的改革,而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统一奠定基础,可以说这一课既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的一个总结,又为隋朝更大规模的统一埋下伏笔。同时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学好这一课对于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的民族关系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初一学生理性思维弱,感性思维强,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名词概念模糊不清。由于这些特点,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要求,我对本课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作如下设定: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首先,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三)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孝文帝改革。由于孝文帝的改革从社会生活、文化等领域比较全面的反映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深化和巩固了民族大融合的成果,理所应当成为本课的核心。
(四)难点:
理解民族大融合的含义。通常我们容易把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简单的等同起来,这是不正确的。但是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含义及其区别,限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积累,我们又不能做出解释。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用“历史观点来统率史实”,在突破重点的基础上,通过民族融合的一系列历史事实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要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己探索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主要综合利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讲授法、合作探究。
(二)学法。
在学法方面,要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归纳提炼并列举出本课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多启发设问,推动学生积极思维、努力合作探究,创设情境并让学生通过讨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深层原因来揭示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与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架构。
教学生用分析的方法,如比较、联系等来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注意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歌曲《爱我中华》导入,学生听音乐后,教师设问历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现在哪里去了?(设置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进入新课。
北方统一和民族融合。
由学生阅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他们是如何统一黄河流域的?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3、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在哪些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4、东汉以来,曾统一过黄河流域(北方)的政权有哪些?
5、你怎样理解民族融合?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归纳和筛选相关的能力。让学生清楚了解北魏统一北方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归纳掌握主要史实。培养其独立思考意识,加深对民族融合趋势的理解。)。
迁都洛阳。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让学生受到这样的思想教育,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忍受挫折的能力,锐意进取的精神,从而实现情感与价值观当中提出的塑造青少年坚强意志这个要求。
孝文帝改革。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一统的汉朝》,它选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的第三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大板块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是由秦王朝的学习转到汉朝的学习的过渡课,属于概括性的篇章,向学生梳理了汉朝兴衰的基本脉络。西汉的汉武帝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一个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活动建议: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那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我的教学三维目标制定为如下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并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基本史实。
2.学会一分为二地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3.通过谈话法实现师生互动;借助表格归纳法记忆基本史实;利用历史短剧将学习难点简单化。
4.体会统一、安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
而要完成这些目标,则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确立依据:首先,这个重点的设置符合课标要求;其次,本课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讲述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史实较多。所以我根据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的范围缩小在西汉的兴盛,而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则成就了这一兴盛,所以,将汉武帝的大一统作为教学重点是比较恰当的。
2、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依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在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促成大一统的重要措施。而思想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加上教材上对这一内容的阐述较为简单,不利于学生形成全面清晰的认识,因而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至于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会在后面的说教学过程中具体说明。
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
优势: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第一学期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会比较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学习。
不足:刚刚接触历史不久,还没有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所以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根据学生的学情,我运用了下列的教法、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谈话法和讲解法,对于重点内容将采用表格归纳法、由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的方式,加上多媒体的辅助,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大一统”这个名词,所以我会在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前向学生解释清楚“大一统”这个名词的概念,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学习方向。然后我会用语言过渡到新课的学习:那么,汉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寻找答案。
这样的导入简单直接,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并且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展开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34分钟)。
1.文景之治(10分钟)。
这一子目的内容比较简单,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汉初的社会环境。然后利用这样一个表格,与学生一同完成对第一子目的学习。这个表格是秦王朝和汉初文景时期统治政策的对比。我将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内容并利用本课教材内容完成这一表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前两课的内容,还可以在对比中加深对文景之治的认识。另外,表格内容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记忆。
在完成这个表格归纳了文景之治的主要内容后,我会让学生试着用一句话定义“文景之治”,让学生提高归纳概括能力的同时对“文景之治”形成明确的概念。
接着我会用这样一句话过渡到第二子目的学习:汉初文景时期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件。
2.汉武帝的大一统(17分钟)。
这一子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回答这一个问题:汉武帝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是什么?——汉武帝年轻有为,善于用人。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3分钟分别讨论总结出汉武帝在政治思想两大方面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至于经济方面的措施,将在后面一课独立单独学习,这一点我会向学生说明。在小组讨论总结出答案后,我会给出我的答案。然后对学生较难理解的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进一步讲解。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老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后给出答案,可以让学生在已经思考总结过的前提下发现自己认识的不足之处,加深理解。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得出的答案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点拨。
那么,对于推恩令的讲解我将用这样一幅图表,直观清晰,方便学生理解认识。
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内容,我会让学生表演课前准备好的历史短剧,即由四个学生分别扮演汉武帝,法家、道家和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别说明自己的主张,由汉武帝选择采用,扮演汉武帝的学生要说明为什么这么选择。
然后我会进行小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是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利用历史短剧不仅可以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教学难点简单化,加上教师的进一步总结,让学生较轻松地进行理解学习。
最后,我依旧会用语言过渡到第三子目的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使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但是,百余年后,西汉逐渐走向了衰亡。重新建立的汉朝,定都在洛阳,历称为东汉。
3.东汉的统治(7分钟)。
这一子目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作为自主学习部分,所以我会将其进行简单处理。学生在阅读全文后,让一名学生试着对“光武中兴”进行简单定义,还有一名学生简单向大家讲述东汉的灭亡。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巩固总结3分钟。
做好课堂总结有助于学生理清本课的历史发展线索,也有助于老师重新强调重点和难点。这里我将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的基本线索。
(四)课后作业。
写一写: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对应课标要求“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因为课时的限制,我将其灵活处理,作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它研究的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两种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学习的基础是直线和角的关系,它又是学习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基础。本节课杜老师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和时间,不仅数学味浓而且学生得到了主动的发展,主要在以下方面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1、创设了纯数学的引入,用数学的魅力感染学生。本节课在设计导入时,并没有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而是直接进入了纯数学研究的氛围,以空间想象为切入点,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啊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了一条直线,让学生把他所想象的这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然后再进行梳理和分类,这样设计是学生对直线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更原始的展现出它的丰富想象力。
2、有利于学生展开研究,特别是为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
3、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体会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完成自主探究意识与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分散难点,各个击破。本节课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有兴趣,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发展,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数学教学。
4、在知识的探究中,完成了自主探究意识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整节课自始至终培养了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1)学生画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在小组内分类整理,找有代表性的在黑板上扮演。
(2)在练习过程中创设了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
5、对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只要表现在:
(1)无限大平面的想象,以及对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想象。
(2)对看似两条直线没有相交却相交的想象。
(3)对平行线永不相交的想象。
总之,这节课的目标达成度比较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动态的生成的过程。教师把学生引领到了一个观察、操作、探究的学习领域,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有兴趣,获得的概念比较清晰、深刻,空间观念得到了培养,充分的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妙与生活的联系,较好的完成了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教材内容:
本课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章“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第三课,该课向学生梳理了汉王朝兴衰的基本脉络。
本课题由三目组成:第一目:文景之治;第二目:汉武帝的大一统;第三目:东汉的统治。从该册书来说,本课属于第三单元,该单元总体反映了统一国家的建立进程,为第四单元所学的民族融合作了铺垫。从该单元来说,该课是前一课“伐无道,诛暴秦”的结果,是后一课“两汉经济发展”的基础。从课题本身来说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东汉的统治是汉朝统治的一个转折点。而西汉的汉武帝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一个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因此,汉武帝统治时期是中华民族巩固统一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西汉历史上更是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学习本课,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国家统一、社会发展、民族融合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学生情况分析:
【年龄特征】。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总体而言,对历史课充满新鲜与好奇,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正在形成。
【认知角度】。
在班级中来说有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学习成绩优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对新知识接受的较快;中等的学生,学习以感性为主,其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其学习活动效果;学困生对本课难点的理解相对有一定困难。
【已有知识经验】。
通过该课以前历史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学习历史有一定的兴趣,对简单的历史问题的分析,有一定的基本技能,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基础技能有待提高。
因此该课的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方面,既要顾及高层次的部分学生的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及初步运用历史理论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技能的情况。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节课主要采用总—分—总教学策略,先从总体介绍汉朝分两段,主要学习五位皇帝的统治。再分三个模块学习本课。在每一模块中通过学生自学思考或是小组讨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相关的能力,中间穿插历史小品、看图说史等环节既增强了趣味性,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将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出来。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汉初统治者采取比较宽松政策的原因及措施。
2、明确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意义;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了解光武中兴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政的局面。
【能力目标】。
2、学生通过学习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通过具体材料分析历史人物,培养其一分为二客观认识历史人物的能力。
4、学生通过自主总结归纳并说出东汉的历史状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生通过对“文景之治”的学习,结合前一课,比较秦始皇和汉文帝的统治,使学生理解“成由检,败由奢”的道理,艰苦朴素的意识得到加强。
2、通过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汉朝繁盛期间的景象,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历史文明的热爱之情有所增强。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统一,安定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图示法、角色扮演法。
四、学法指导:
【学生独学】。
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熟悉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前给出预习方案,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课本内容,对基础知识内容进行提炼整合归纳。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内容】: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生课前自学知道汉武帝大一统的原因、措施及意义。
结合具体文字资料理解汉武帝大一统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其措施。
【难点内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课的需要组织学生自行通过角色扮演,以便学生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和理解本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ppt展示文字资料。
构建知识的整体框架。
生:对比汉文帝和秦始皇在位时的统治及二者所修建的陵墓的差异。
通过角色转换,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见附录资料三)生:依据史料对文景之治做出评价培养学生研读史料,论从史出的能力4分钟二、汉武帝的大一统原因师:ppt展示汉武帝相关资料(见附录资料四)。
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5分钟措施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师:归纳总结学生答案,通过ppt具体资料让学生认识王国问题的表现(见附录资料五),通过主父偃“推恩令”图示展示及讲解让学生认识王国问题的解决(见附录资料六)。
师:通过ppt展示资料,让学生认识思想问题的表现。
师:归纳小结。
师:补充说明。
生:小组讨论:汉武帝继位之处面临的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
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深化其对该问题的认识。
生:通过角色扮演扮演儒家、道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由汉武帝选择采用,并说明理由。
生:阅读课本自主总结汉武帝的文化措施。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9分钟意义。
师:补充说明意义。
构建该目完整的知识体系,强调重点,难点3分钟三、东汉的统治光武中兴。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政师:ppt展示图片,组织学生看图说史。
生:思考并作答培养学生概括、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课堂小结:(2分钟)。
(光武帝)。
在历史课中可以进行课堂辩论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资料的查找、筛选、归类和分析、讨论、比较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历史说课稿范文,希望可以提供给广大的教师进行参考和借鉴。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一统的汉朝》,它选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的第三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大板块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是由秦王朝的学习转到汉朝的学习的过渡课,属于概括性的篇章,向学生梳理了汉朝兴衰的基本脉络。西汉的汉武帝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一个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活动建议: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那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我的教学三维目标制定为如下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并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基本史实。
2.学会一分为二地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3.通过谈话法实现师生互动;借助表格归纳法记忆基本史实;利用历史短剧将学习难点简单化。
4.体会统一、安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
而要完成这些目标,则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确立依据:首先,这个重点的设置符合课标要求;其次,本课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讲述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史实较多。所以我根据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的范围缩小在西汉的兴盛,而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则成就了这一兴盛,所以,将汉武帝的大一统作为教学重点是比较恰当的初中历史说课稿:《大一统的汉朝》初中历史说课稿:《大一统的汉朝》。
2、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依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在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促成大一统的重要措施。而思想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加上教材上对这一内容的阐述较为简单,不利于学生形成全面清晰的认识,因而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至于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会在后面的说教学过程中具体说明。
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
优势: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第一学期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会比较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学习。
不足:刚刚接触历史不久,还没有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所以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根据学生的学情,我运用了下列的教法、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谈话法和讲解法,对于重点内容将采用表格归纳法、由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的方式,加上多媒体的辅助,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大一统”这个名词,所以我会在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前向学生解释清楚“大一统”这个名词的概念,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学习方向。然后我会用语言过渡到新课的学习:那么,汉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寻找答案。
这样的导入简单直接,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并且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展开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34分钟)。
1.文景之治(10分钟)。
这一子目的内容比较简单,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汉初的社会环境。然后利用这样一个表格,与学生一同完成对第一子目的学习。这个表格是秦王朝和汉初文景时期统治政策的对比。我将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内容并利用本课教材内容完成这一表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前两课的内容,还可以在对比中加深对文景之治的认识。另外,表格内容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记忆。
在完成这个表格归纳了文景之治的主要内容后,我会让学生试着用一句话定义“文景之治”,让学生提高归纳概括能力的同时对“文景之治”形成明确的概念。
接着我会用这样一句话过渡到第二子目的学习:汉初文景时期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件。
2.汉武帝的大一统(17分钟)。
这一子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回答这一个问题:汉武帝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是什么?——汉武帝年轻有为,善于用人。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3分钟分别讨论总结出汉武帝在政治思想两大方面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至于经济方面的措施,将在后面一课独立单独学习,这一点我会向学生说明。在小组讨论总结出答案后,我会给出我的答案初中历史说课稿:《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然后对学生较难理解的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进一步讲解。
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得出的答案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点拨。
那么,对于推恩令的讲解我将用这样一幅图表,直观清晰,方便学生理解认识。
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内容,我会让学生表演课前准备好的历史短剧,即由四个学生分别扮演汉武帝,法家、道家和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别说明自己的主张,由汉武帝选择采用,扮演汉武帝的学生要说明为什么这么选择。
然后我会进行小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是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利用历史短剧不仅可以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教学难点简单化,加上教师的进一步总结,让学生较轻松地进行理解学习。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想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本课上承《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教材已经在第6课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动,但是,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也才会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出现生机勃勃的缤纷局面,也为秦国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包括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筑);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主人改变了剥削方式,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他们为争取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特别是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各国封建制度得到确立。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分析战国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故事讲解、分析比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巩固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改革,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图片、视频,或者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课件的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牛耕的推广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铁器的广泛应用的意义);通过“立木为信”、“舌战群臣”等角色扮演,和“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最后自己却被秦国以‘谋反罪’车裂而死,他为变法献身值不值?”进行课堂辩论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资料的查找、筛选、归类和分析、讨论、比较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地位、闻名世界的都江堰,说明我国古代经济、技术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也说明我国劳动人民有着高度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从而也加深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方面的认识。
通过对都江堰防洪灌溉工程的学习,倡导科学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强调只要利用得当,就可以化害为利,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等环保意识。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激励学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并理解改革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变法运动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初中学生对这样的历史转变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难。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有利因素: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
1.有利因素: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便于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入手,抽丝拨茧,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而且,厦门市区的中学生普遍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来搜集和整理资料,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样便于老师提前布置课前预习。
2.不利因素:
七年级学生经过只有一个月的中学历史课程学习,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识积累有限,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但同时又存在着看问题重表象、轻本质等特点。
三、教学设计思想: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应该“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
学生历史知识积累较少,要掌握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用浅化机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渐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秦国能够抓住时代跳动的脉搏,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并进行政治变革,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从而我导入了新课: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板书】。
2.讲授新课。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板书】。
首先,通过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学生感受生产力发展的两个具体表现。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需要使用图片展示、分析、比较、数据说明等形式来说明铁器相对木器、石器、骨器、青铜器等来说进步许多,而牛耕相对与人力来说学生容易理解的多,通过课后小男孩掌握牛的脾气这个故事来说明那时候人类已经可以支配牛为自己服务了。
讲述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个时代变革的决定因素以后,再重点讲述秦国发展强大的两个关键因素:经济上兴修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政治上任用商鞅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法。
二、的都江堰【板书】。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类水利过程的不朽杰作,至今还在造福人类。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它的构造原理,可以通过录像展播或者图片展示等形式直观而形象的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来说明都江堰的修建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同时,通过李冰父子修堰的感人事迹和后人对他们的敬仰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三、商鞅变法【板书】。
在讲述“商鞅变法”这个内容的时候,我通过“生产力的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出现——出现封建剥削方式——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封建地主和封建农民产生”这样的过程讲解,来说明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的三个主要内容需要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分析讲解等方式来说明这次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巩固小结。
东周(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工具(铁器、耕牛)的广泛使用和水利工程的修建促使土地私有化的出现,各国争相变法以实现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谁的变法最彻底,谁就可以成为的国家。
秦国通过较为彻底的商鞅变法,发展生产,加强军队战斗力和中央集权,迅速进入封建社会并强大起来,为后世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思维拓展。
让学生思考“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可是,他后来死与自己亲自制订的酷刑,他的死到底值不值?有什么启发?”教师从“对国家”和“对个人”两个方面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牺牲或者挫折有时候很难避免。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要向前发展就必须变革。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五、教学设计反思:
1.设计中要注意前后联系,指导学生把“春秋战国时期”和“大变革的时代”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认识到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引导学生对李冰、商鞅等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应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来评价他们的功与过。特别是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变法作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甚至有时候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第四单元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秦汉大一统后出现的政权分立时期,本课内容正是从政权分立走向统一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讲述了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少数民族的内迁使民族融合趋势出现,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学习先进文化,主要是学习汉族文化的改革,而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统一奠定基础,可以说这一课既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的一个总结,又为隋朝更大规模的统一埋下伏笔。同时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学好这一课对于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的民族关系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初一学生理性思维弱,感性思维强,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名词概念模糊不清。由于这些特点,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要求,我对本课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作如下设定: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首先,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三)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孝文帝改革。由于孝文帝的改革从社会生活、文化等领域比较全面的反映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深化和巩固了民族大融合的成果,理所应当成为本课的核心。
(四)难点:
理解民族大融合的含义。通常我们容易把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简单的等同起来,这是不正确的。但是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含义及其区别,限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积累,我们又不能做出解释。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用“历史观点来统率史实”,在突破重点的基础上,通过民族融合的一系列历史事实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要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己探索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主要综合利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讲授法、合作探究。
(二)学法。
在学法方面,要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归纳提炼并列举出本课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多启发设问,推动学生积极思维、努力合作探究,创设情境并让学生通过讨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深层原因来揭示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与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架构。
教学生用分析的方法,如比较、联系等来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注意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歌曲《爱我中华》导入,学生听音乐后,教师设问历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现在哪里去了?(设置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进入新课。
北方统一和民族融合。
由学生阅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他们是如何统一黄河流域的?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3、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在哪些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4、东汉以来,曾统一过黄河流域(北方)的政权有哪些?
5、你怎样理解民族融合?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归纳和筛选相关的能力。让学生清楚了解北魏统一北方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归纳掌握主要史实。培养其独立思考意识,加深对民族融合趋势的理解。)。
迁都洛阳。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让学生受到这样的思想教育,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忍受挫折的能力,锐意进取的精神,从而实现情感与价值观当中提出的塑造青少年坚强意志这个要求。
孝文帝改革。
xxx老师上的公开课《耕海牧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x老师用国宴菜单三张图片导入,设问:从国宴菜单反映了该国的什么特色?
――点题:渔业为日本的主要产业;再进一步设问:为什么?这样充分运用情景导入,一环紧扣一环,既恰如其分地点题,又能很快地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x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合理的情景设置问题,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通过独立思考及同伴互助解决问题。如,探讨日本渔业发达的原因这一环节的教学,充分利用教材和图册资料,让学生运用手头的资料思考问题。提示可独立完成也可以与人合作,通过独立思考及与同伴讨论让不同的学生讲,从不同角度回答。
而后教师提示答题的思路:从地形上的劣势、位置的优势及经济的支持等不同层面入手。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散思维,更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抽象思维,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x老师的课上的活,活在信手拈来、活在融会贯通。如日本地形的特点与瑞士的山地联系,找出共同的`不利农业生产的特点;从日本工业对渔业的支持与美国的机械化生产相联系;把日本的特色渔业与楠溪江的特色联系起来;再如,把日本发展渔业的措施与舟山的渔业联系起来,为舟山渔场振兴修复计划提建议。这样注重了把不同知识的融合,有利于知识的整合和运用,达到学以致用。
总之,x老师的课知识落实到位,教学目标达成合理,给我们很好地上了一堂常态课。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走在宽广的大街上,还是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环顾左右应该都不缺少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平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鉴于此,针对本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精心设计教案,把学生的自主探索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絮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学习信心。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身为教者,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实际,尊重教学实际,本节课至始至终都没有提前的渗透,没有矫情的暗示,没有走秀,没有花枪,而更多的是关注课堂生成设计练习的问题,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阅历,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回顾在《垂直与平行》的课堂教学中,没有花架子,没有与课堂无关的语言和行为,没有哗众取宠的调侃和媒体展示,所有的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在无限大的平面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能不能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分分类?”这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垂直与平行现象。
在处理教学难点“在同一平面内”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学生是否平行,帮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关系“必须在同一平面内”,直观到位。
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的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习的内容;而且在把数学生活化后,学生更容易接受。尤其是在这样的空间图形的位置变化关系中更显得尤其重要了;同时也为往后的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垂直与平行》图片展示,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垂直与平行概念的记忆。而且在选取展示图片方面,我也选择了学生接触比较多的物品或体育项目(如:单、双杠,门、窗等)。是学生不仅在学习了垂直与平行的知识,也使学生知道垂直与平行在生活中的运用。真正使学生明白学以致用的道理,也使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亦归于生活。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是由秦王朝的学习转到汉朝的学习的过渡课,属于概括性的篇章,向学生梳理了汉朝兴衰的基本脉络。西汉的汉武帝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一个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活动建议: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那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我的教学三维目标制定为如下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并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基本史实。
2.学会一分为二地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3.通过谈话法实现师生互动;借助表格归纳法记忆基本史实;利用历史短剧将学习难点简单化。
4.体会统一、安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
而要完成这些目标,则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确立依据:首先,这个重点的设置符合课标要求;其次,本课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讲述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史实较多。所以我根据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的范围缩小在西汉的兴盛,而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则成就了这一兴盛,所以,将汉武帝的大一统作为教学重点是比较恰当的.。
2、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依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在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促成大一统的重要措施。而思想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加上教材上对这一内容的阐述较为简单,不利于学生形成全面清晰的认识,因而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至于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会在后面的说教学过程中具体说明。
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
优势: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第一学期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会比较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学习。
不足:刚刚接触历史不久,还没有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所以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根据学生的学情,我运用了下列的教法、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谈话法和讲解法,对于重点内容将采用表格归纳法、由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的方式,加上多媒体的辅助,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大一统”这个名词,所以我会在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前向学生解释清楚“大一统”这个名词的概念,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学习方向。然后我会用语言过渡到新课的学习:那么,汉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寻找答案。
这样的导入简单直接,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并且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展开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34分钟)。
1.文景之治(10分钟)。
这一子目的内容比较简单,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汉初的社会环境。然后利用这样一个表格,与学生一同完成对第一子目的学习。这个表格是秦王朝和汉初文景时期统治政策的对比。我将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内容并利用本课教材内容完成这一表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前两课的内容,还可以在对比中加深对文景之治的认识。另外,表格内容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记忆。
在完成这个表格归纳了文景之治的主要内容后,我会让学生试着用一句话定义“文景之治”,让学生提高归纳概括能力的同时对“文景之治”形成明确的概念。
接着我会用这样一句话过渡到第二子目的学习:汉初文景时期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件。
2.汉武帝的大一统(17分钟)。
这一子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回答这一个问题:汉武帝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是什么?——汉武帝年轻有为,善于用人。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3分钟分别讨论总结出汉武帝在政治思想两大方面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至于经济方面的措施,将在后面一课独立单独学习,这一点我会向学生说明。在小组讨论总结出答案后,我会给出我的答案。然后对学生较难理解的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进一步讲解。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老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后给出答案,可以让学生在已经思考总结过的前提下发现自己认识的不足之处,加深理解。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得出的答案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点拨。
那么,对于推恩令的讲解我将用这样一幅图表,直观清晰,方便学生理解认识。
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内容,我会让学生表演课前准备好的历史短剧,即由四个学生分别扮演汉武帝,法家、道家和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别说明自己的主张,由汉武帝选择采用,扮演汉武帝的学生要说明为什么这么选择。
然后我会进行小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是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kouhaodaquan/104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