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讲话稿

简便计算评课稿范文(17篇)

简便计算评课稿范文(17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范文范本,希望大家能从中汲取灵感和优点。

简便计算复习题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3、三个数连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结合律。即(a+b)+c=a+(b+c)。

哪类问题使用简便运算。

1、按加法结合率或乘法结合率来简便的题目。题目特征是连加或连乘。

2、按减法性质或除法性质来简便的题目。题目特征是连减或连除。

3、题目特征符合(a+b)xc=axc+bxc。

《简便计算》说课稿

教学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简便算法方法的选择.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改成除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或者把一个数除以两位数,改成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这种简便算法,是利用了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数相乘,用他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这一规律。此外,还要看两个一位数相乘的积是否得整十数,以及怎样把用两位数改写成用两个合适的一位数连乘,使计算简便。因此,教材一开始,先复习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把一个两位数改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再复习连除应用题,进而通过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法的结果一样,从而说明: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他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1、教材通过两个算式的对比,说明有时一个数除以两个一位数,改成除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比较简便。

2、例3,390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数,利用这一规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虚线方框中的思考过程,目的是使学生弄清算理,不要求学生做题时写出来。

3、例4是教学一个数除以两位数,改写成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在连除时,第一步能用乘法口诀直接求出商,计算比较简便。

1、先复习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把一个两位数改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2、再复习连除应用题,进而通过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法的结果一样,从而说明: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他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3、教学例3:

组织学生讨论:

(1)这道连除法题依次计算你觉得怎样?容易口算吗?

(2)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明确:当两个除数相乘得整十数时,可采用这种简便算法.

4、出示例4:

组织学生讨论:

(1) 不容易口算,把除数分解成哪两个一位数进行连除?

(2)先除以几,再除以几?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巩固反馈.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1)56除以4,再除以7,得多少?

(2)532是76的多少倍?

(3)38个76是多少?

3.学校买3盒钢笔给三好学生作奖品,每盒10枝,一共用去60元.每枝钢笔的价钱是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xxx

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乘法结合律公式的推导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设计意图:

一、公开课平常化。

公开课平常化,平时课公开化。公开课总是经过精心准备的,要不然听课的老师也会觉得没有价值。其实不然,不管成功与失败,它都会体现出我们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成功有着值得学习、推广的经验,而失败也会给我们带来学习、反思。特别是我们校级的教研课,最好就是暴露我们学生的学习问题,我们老师教时存在的问题。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初衷来上这节课的,无试教、上前没有向学生说明上哪一节内容,没有告诉学生有老师来听课。这样的课较为真实,也最能训练自己的基本功。当然镇级、市级的除外,今天的这节课,我自己觉得成功和失败各占50%,从教学任务的完成来看,可以说是完全失败的,敬请我们听课的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促进我的业务水平的提高。我们平时的课向公开课靠拢,公开课呢则向平时的课靠靠拢,只有这样才会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

对于结合律的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启蒙教育,这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我是通过让学生游戏,在游戏中观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行验证、总结应用这样的一个思路进行的,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思路是符合当今的新理念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但是在验证当中的时间没掌握好,我自己也忘了,这也反映出教师的驾驭课堂、灵活调控的一种教育机智,而且在教学中也有颠三倒四的现象,本来是素材呈现后,让学生发现规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它们的积不变。然后提出假设验证,但在教学中到最后才概括出这个规律来。

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也就是当今最新的教学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独立思考是合作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交流是空的。在教学中有体现,进行猜想验证是,我要求是学生自己先写一个式子,再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在总结出乘法结合律的规律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把这个规律记住,而交流呈现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如果不出现,我也会呈现出来,以发挥学生的想象的。

四、两点反思。

1、多媒体的运用,与制作。

本节课本来打算在教室进行,想想,这种课件也真是可有可无,只能说是一种电子彩板,不是电子黑板。另外,这次我采用的(powerpoint)进行制作,是第一次上课采用这个软件进行制作课件,花时两节课,效果怎样,有待大家评论。如果平时我们的课如果要用,我觉得我们老师完全有能力可以用这个软件进行简单的课件制作。

2、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效果。

简便计算心得体会

计算是我们生活中少不了的一部分,而简便计算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掌握了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应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我不仅加快了计算速度,还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在这篇文章里,我将分享我的个人体会和经验,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学会适当运用近似计算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效率。在一些情况下,我们不需要得到一个非常精确的结果,只需要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近似值即可。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一个较大的数除以一个较小的数时,我们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用一个更接近它们的数来代替,然后进行计算。这样可以简化计算,加快速度。近似计算虽然不能给出精确的结果,但在实际问题中,通常足够满足我们的需求。

其次,合理利用计算器可以提高计算的精确性和速度。计算器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它能够处理大量的数字,执行各种复杂的运算。在我日常的工作中,我经常使用计算器来进行复杂的计算,例如计算大数乘法、除法、平方等。计算器的高精度和高速度使得计算过程更加准确和方便。但是,我们也需要谨慎使用计算器,不能依赖它完全。在一些简单的计算中,我们应该尝试自己进行手算,这样可以培养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

另外,人们在使用排列组合的方法来计算某些问题时,经常会遇到较大的数字。在这些情况下,如果我们直接进行计算,不仅计算量大,而且容易出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数学定理和技巧简化计算。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二项式系数时,可以应用组合恒等式,利用阶乘的性质简化计算。而当我们需要计算排列数时,可以运用对称性和递推关系来减少计算量。这些方法和技巧不仅可以简化计算,还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最后,我们应该善于利用抽象和近似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抽象思维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从而减少计算量。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一个复杂的分式时,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换元和化简,将其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另外,近似思维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某个数的平方根时,我们可以适当调整一下问题,利用近似算法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结果。抽象和近似思维的运用不仅可以简化计算,还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简便计算技巧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运用近似计算、合理利用计算器、简化排列组合的计算、抽象和近似思维等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当然,简便计算技巧并不是万能的,对于某些复杂的问题,我们还需要运用更加深入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但是对大部分普通问题而言,简便计算技巧是一种简单、实用且有效的解决方法。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读者们也能掌握一些实用的简便计算技巧,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应用。

简便计算复习题

38×4×25125×27×848×35×2×35。

15×(9+10+8)(6+8)×25。

小测题二(简便运算二拆数凑整)。

56×12548×2599×28。

小测题三(加减法或乘除法运算的简便运算)。

3000÷125÷81080÷(9×3)1000÷(20÷4)。

《连除的简便计算》评课稿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索、合作交流的主体,组织了与内容紧密相连的活动,周世鹏师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这样既能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经验支撑,又能使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同步提高。

当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时,这已为学习连除的简便运算建立起知识的平台。让学生在对不同方法的分析比较中通过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探究发现出连除的几种算法,使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和计算方法与能力的培养相互融合,促进相互的理解,掌握。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逻辑—是从主体的活动中抽象出来的,活动是儿童发现的主要途径和载体。因此,教师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已有的经验,自己去发现探索,从而形成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的能力。

请学生自主选择题组,分组探究,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全班交流;最后共同小结,形成统一认识:计算连除时,可以根据四则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有时根据数字的特征有时改写成“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乘积”比较简便。计算“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乘积”时,可以根据四则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有时根据数字的特征改写成“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比较简便。

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能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小数的计算简便,能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运用乘法运算定很进行简便运算。

重、难点:能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合理、灵活地使一些小数的计算简便。

对策:通过三组算式,引导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口算p91、6+补充:

0.7×0.73.5×0.11.1×100.2×0.4。

0.24×0.20.6×50.1×8.10.3×0.7。

3.04×10000.4×0.258.2+1.81.4-0.9。

480÷162-0.542.5×425×4。

125×8300×620×52×500。

0.01×100.12×1000。

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学生回忆,师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二、新课。

1.教学运算定律。

(1)(左右)同桌分别计算,p90、例4的三题。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教学“试一试”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0.25×0.73×4。

=0.25×4×0.73运用乘法交换律。

=1×0.73。

=0.73。

0.32×(400+3)。

=0.32×400+0.32×3运用乘法分配律。

=128+0.96。

=128.96。

学生归纳:

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125→825×4。

运用乘法分配律101→100+198→100-2。

三、巩固练习。

1.p90,练一练(本)。

(1)0.25×0.78×40.73×0.125×8。

0.25×160.125×1.6。

(2)0.32×4010.32×399。

9.16×1.5-0.5×9.16。

(3)5.8×101-5.85.8×9.9。

0.78+0.78×990.78×10.1。

四、作业。

p87、7、8、9。

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习题。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口算。

口答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47×28-(735÷49+7)。

同桌互说再集体反馈。

二、组织练习。

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

=240×(100÷25)。

=240×4。

=960。

=5×(0+12)。

=5×12。

=60。

说说运算顺序。

4300-(224×78)。

2、小结:四则运算顺序。

3、师: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6点、4点、2点、3点(小组活动讨论)。

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

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

(教师出示课件)。

2、课堂练习。

1、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

578+3864=。

178×26=。

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

87×201125×88。

669×928×3+28×5+22×8。

25×4×74098×27。

23×37+27×37。

3、应用题。

a、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

(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四、综合练习:

简便计算心得体会

计算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能够高效简便地进行计算,无疑能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和经验,使我的计算能力大大提升。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简便计算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在进行计算时,合理的估算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的计算题时,我们不需要一味追求精确的答案。我们可以先估算出一个大致的数字,再进行后续的计算。这样的做法既省时又能避免一些简单的计算错误。例如,在计算购物总价时,我们可以先估算出每件商品的价格的估计值,再把这些估计值加在一起,得出较为接近实际总价的答案。这样的计算方法不仅能够省去很多繁琐的操作,同时也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快速地做出决策。

其次,掌握一些简单的计算技巧是十分实用的。例如,计算两个数字的乘积时,我们可以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将其中一个数字分解成容易计算的数字。又如,计算一个复杂的四则运算时,我们可以先消去一些中间步骤的计算,只保留必要的数字和操作符,这样不仅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计算错误,也能够在计算过程中更快地理解和消化题目。这些简单的计算技巧能够极大地提高我们的计算效率,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计算任务。

此外,正确使用计算工具也是简便计算的重要一环。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手机、电脑等设备已经成为了我们计算的好帮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使用这些计算工具,将繁琐的计算任务交给它们处理。例如,在利率计算、几何题求解等需要频繁使用计算公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计算器或手机应用,直接输入公式和参数,得到准确的结果。合理地利用计算工具,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计算效率,也能够减少我们的失误率,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最后,不断的练习和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简便计算的关键。在进行计算时,我们需要保持专注和耐心,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计算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思考,熟悉不同类型的计算问题,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同时,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保证计算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例如,我们可以每次计算前先整理好计算所需的数据和材料,确保计算过程中不会遗漏或混淆信息。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可以使简便计算成为我们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综上所述,简便计算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的估算、掌握简单的计算技巧、正确使用计算工具以及不断的练习和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各种复杂的计算任务。这些方法和经验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同时也会使我们的思维更加灵活和敏捷。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和积累,简便计算一定会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关于计算方法的教学,我始终认为不能只靠老师讲解方法,还是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那种熟练程度,才能使学生形成数感、形成技巧,才能够运用自如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但青版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写上更加注重一些问题的解决,而对计算的练习编写却比较单薄。

例如对于乘法分配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材安排了4课时的教学时间,第一课时学习乘法分配律及课后第1、2题,第二课时学习运用乘法分配律的计算方法,第三、四课时解决自主练习中的一些问题。

但在教学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时,课本中的例题是12×105和135×6+65×6,学生接受起来难度不太大,但自主练习中却出现了48×25.85×199+85.98×34.56×(20-3)等几种类型,以及由它衍生出来35×99+35.101×83-83等题目,由于班级里有60多个智力不同、接受能力不等的学生,所以要想能够熟练地计算就不是一节课两节课能解决的了。

课本中的练习题数量极少,每种类型的题只有一道两道,在教学中我就针对一种类型的题目出几个同样的题目进行反复练习,用两节课时间把这几种类型题目的解决方法和学生共同探究出来以后,就开始进行一些乘法分配律混合题目的练习,练了两节课后,又把所有的简便计算混合在一起进行试做,学生一开始颇有点“葫芦搅茄子”的意思,可经过几节课的练习,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我又针对练习题的类型编了一百多道简便计算的题目,十几道题分成一组当做每天晚上的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集中练习和课后的独立作业,终于把这些简便算法区别开来了。

简便算法学了三个星期,虽然耗费的时间比较多,但看到每天的作业错误量越来越少,也挺有成就感的。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一、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因此,领会教材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

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简便运算的思路会有很多,但是,只要把握“简便”这个解题关键,正确、合理地使用定律、法则,就应该是正确的。简便计算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觉,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部分,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连减法的简便运算这节课,我用的是导学课的模式进行组织教学的,首先我进行的口算练习,有利于本节课学生在计算时提高速度,本节课我是先出示了导学提纲,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再进行讨论交流算法,“由此你发现了什么”可以使学生由具体算式,发展到一般情况,锻炼了学生的探索规律,进行总结的能力。我担心有的学困生不能做到完全总结,我出示了“友情提示”给出提示语,让学生思考、总结,收到了良好效果,再出示规律,学生齐读掌握了重点,通过反馈精讲,使学生更加清晰了简算的要点,所有同学都能学会,我还在最后的时候,出示了能力提升题,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在备课过程中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还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学生的兴趣也很高,注意力更集中,运算过程可以大量演示,效果比较好。

我在四年一班上了一节同样的课,课堂结束后,听课教师对本堂课的评价较好,我自己也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感到满意。然而在同学年的二班讲授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教学一开始的时候探究减法运算性质时过于拖沓,虽然花的时间比较多,我也关注了班级的学困生,但是他们中的个别学生掌握的还是不好,在让学生上前面板书的时候,减法运算性质逆用这样的题型,个别学生能力比较弱,不能逆向思维,这也造成时间的浪费。

所以在上二班的课时,我都有点困扰,因为我总是把握不准班级差异,也许是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吧,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精心备课的同时,还应该备学生,认真分析学情,设计教案,应因班级,因学情而有所不同,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简便计算》教学反思分数乘法简便计算,是学生学习了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整数、小数的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然而,原以为学生已学过了整数和小数的简便运算,分数乘法简便运算又只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学生掌握肯定不错。事实证明上课效果还不错,可是作业中错误率极高。回顾了这节课的教学,整节课通过学生预习反馈,自主举例验证,尝试解决,交流讨论,自主总结等方法,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能力。却忽略了让学生理解知识这个最根本的教学目标。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题混淆,乱用简便运算。

二是分配律用错的最多,原先的整数、小数利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就是简便计算的难点,碰到分数出错率就更多了。

三是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与分数乘法计算混淆。针对这些现象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各自的意义;

二联系分数乘法和加减法各自的计算方法,并采取针对性练习;

四是加强审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判断。

五是加强对比练习,认真分析哪些可以简便,哪些不能简便。

其实最主要还是抓班级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为这些错误类型几乎都是由他们所创。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四年级这些日子学习简便算法,教材第三单元是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方法,紧接着是乘法的运算定律和有关乘、除法运算的简便算法,教学中我把这两部分内容归结在了一起,统称为“简便算法”。

关于计算方法的教学,我始终认为不能只靠老师讲解方法,还是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那种熟练程度,才能使学生形成数感、形成技巧,才能够运用自如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但青版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写上更加注重一些问题的解决,而对计算的练习编写却比较单薄。

1、2题,第二课时学习运用乘法分配律的计算方法,第。

三、四课时解决自主练习中的一些问题。

25、85×199+8。

5、98×。

34、56×(20-3)等几种类型,以及由它衍生出来35×99+。

课本中的练习题数量极少,每种类型的题只有一道两道,在教学中我就针对一种类型的题目出几个同样的题目进行反复练习,用两节课时间把这几种类型题目的解决方法和学生共同探究出来以后,就开始进行一些乘法分配律混合题目的练习,练了两节课后,又把所有的'简便计算混合在一起进行试做,学生一开始颇有点“葫芦搅茄子”的意思,可经过几节课的练习,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我又针对练习题的类型编了一百多道简便计算的题目,十几道题分成一组当做每天晚上的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集中练习和课后的独立作业,终于把这些简便算法区别开来了。

简便算法学了三个星期,虽然耗费的时间比较多,但看到每天的作业错误量越来越少,也挺有成就感的。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一:口算材料不妥当。我设置了类似4()=56这样的题,原本是想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56可以变成4乘以几,为后面拆成乘法作铺垫用的。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发现这个材料的出示很唐突,与学习内容脱节了。现在想想,当学生做2556这样的题目时,教师给予指引,想4()=56或564=()就行了。

二:缺少最优化的意识。本节课我非常注重算法的多样化,但是对于最优的办法如何筛选缺少重视。在这个环节上,需多让学生进行评价他们中的一些方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最后需要达成共识,最优的方法是什么?并且组织全班同学多说几次,让每个人都记准确,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最优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缺乏有效的方法小结。在学生会解决几道类似这样的题目时,需要回顾解题的过程,得出有效的解题方法。本节课里教师与学生在这方面都显得比较薄弱些。

四:时间安排不合理,以致后面的练习没有时间完成。

简便计算心得体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运用简便计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简便计算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本文将从理解简便计算的意义、掌握简便计算的基本技巧、应用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发挥简便计算的创造性以及总结与展望五个方面,探讨我对于简便计算的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并理解简便计算的意义非常重要。在数学学科中,简便计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各种数学题目。与传统的“笨”方法相比,运用简便计算,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正确的答案。此外,简便计算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掌握计算技巧之后,我们就能更加自如地应对各种复杂的计算问题,同时也可以发现计算中的规律和特点,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计算水平。因此,通过深入理解简便计算的内涵,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一技巧。

其次,掌握简便计算的基本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逐渐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简便计算技巧。对于加法和减法,我学会了使用适合自己的进位退位方法,以便更快地进行计算。对于乘法和除法,我掌握了使用整数倍和近似估算方法,来快速得到近似的结果。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我发现运用这些技巧,不仅可以减少计算的工作量,而且还能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因此,在掌握简便计算的基本技巧后,我们才能更好地应用这些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通过应用简便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更好地体会到简便计算的实用性。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购物时,我经常使用近似估算方法来计算总价,以确保自己不会被商家的促销活动所迷惑,从而得到更精确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喜欢将计算与生活的点滴结合起来,例如在烹饪过程中,我通过掌握简便计算,来调整配料比例和时间,以便更好地控制烹饪的效果。通过不断应用简便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巧的实用性,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实际问题。

第四,要发挥简便计算的创造性,需要我们拥有一定的思维敏捷性和创新意识。简便计算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算术运算,我们还可以通过运用适当的变式和思维方式,来发挥简便计算的创造性。例如,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我经常会尝试运用近似估算的方法,通过将问题转化为简单的计算要点,以便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关键。而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我会运用图形类比的思维方式,将问题转化为已知形状的计算,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发挥简便计算的创造性,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计算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出创新意识。

最后,从已经学习到的经验中总结和展望是非常重要的。简便计算是一项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和展望未来,才能更好地提高计算能力。通过总结已学知识和技巧,我发现不仅要掌握各种简便计算的方法,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和适用性。而对于展望未来,我希望继续深入学习和了解更多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同时,我也希望能将经验和技巧传递给他人,帮助更多的人掌握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总之,通过学习简便计算,我深刻认识到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掌握简便计算的基本技巧、灵活运用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发挥简便计算的创造性,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仍然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但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总结,我一定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更好地运用简便计算方法。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是节计算课,但主要是让学生自己验证两条规律: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以及整数的减法运算性质也同样适用于小数。之后灵活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进行口算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数字的特征,得出结论:小数加法,可以通过尾数相加凑整;小数减法,可以通过尾数相减凑整。这为小数的简便计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之后,我抓住学生有利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对三个整数算式进行数字观察,学生的思路慢慢打开,我趁机询问,这用到了整数的什么规律?在学生的大脑里,过去的知识慢慢呈现,一个接一个补充地更加完整。

顺着学生的热情高涨,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六一节前夕,东东准备买四样食品各1份,价钱分别是:4.38元、17.3元、0.62元、2.7元。问东东一共应付多少元?我没有急于让学生计算,而是提出了3个问题: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如果请你计算,你会算吗?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纷纷动脑筋,想算法。最后我根据学生的思路,把全班分成两个组进行比赛。明显发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计算的那个组算得又对又快。由于观察计算结果相同,从而归纳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有了加法运算定律可以简便计算作铺垫,学生对于小数减法,很自然得也想到能不能利用减法运算性质来简便计算。通过教学例二,学生一尝试,发现也是成立的。于是经过填一填、判一判、算一算几个环节来强化新知。最后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问题。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