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管理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和约束。以下是一些成功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分享,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是必修二中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中的一篇散文。
这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素雅、超凡脱俗的月下荷塘图。教材中要求的是欣赏文章的意境美,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使注意从意境这方面进行切入来学习欣赏这篇文章。“意境”顾名思义,即“意”与“境”的组合,意为作者的情感,而“境”则为外在事物,所谓“意境”即为作者内在情感与外在景物的有机结合,情景交融。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注意让学生体会荷塘之美,月色之美,以及在描写荷塘月色时所用的语言之美,并探究语言刻画的手法,其次是让学生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探索朱自清先生在本篇文章中蕴藏的情感,紧扣开头的第一句(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对全文进行思想感情上的分析,因此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鉴赏文章的语言,欣赏美丽的荷塘月色之景,第二课时从景入情,对其情感和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散文就是美文,是文质相称,形神俱美的艺术品),古人说“文因质立,质资文宣”。散文的美表现咱内容和形式上的完整结合。《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让学生在评点课文时,学生对于文章的点评非常到位,甚至于有些学生的点评替代教师的讲析,例如:有一位学生说:文中的第四段中曲曲折折的荷塘,“曲曲折折”写出了荷塘形状的不规则也写出了荷塘回环曲折的美感,而田田则写出了荷叶之多,亭亭写出了荷叶之高,荷叶的动感,荷叶的美,叠加了袅娜,节奏羞涩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荷叶娇羞之态,像少女一般的美,而写流水则脉脉一词来描述,把水写活了,写出了人的感情。
得意之二便把文中使用叠词的句子让学生改写,对比改写之后与之前对照,有什么不同,领会叠词在文中使用的作用,并让学生举出使用叠词较多的诗词,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学会从语音,语言节奏的.角度来鉴赏诗词、散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好处,此处教师的预设在课堂中注意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自发生成,避免了出现老师预想不到的事情并且学生在对比中也学习到了方法。
首先第一处便在引导学生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的时候教师只注重了自己的预设,而忽略了在此中的引导,以至于教师一味的把学生往自己设定好的路子上引,却引不过来,学生不明白教师在想的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此,让我感觉到在预设与生成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略。
另一个是上课时的语速太快,提问时没有注意语言轻重缓急,让学生不能抓住问题的要点,使得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较慢,无法达到预设的理想状态,让学生无法从老师的语言中体味到文章舒缓朦胧的意境美。这也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四)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1.自主阅读体验与教师引导、集体讨论相结合。
2.涵泳法、美读法为主兼用探究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老师有声有色地背诵《春》中的一些典型段落,感染学生,调节气氛。然后再总结。)。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文教材曾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和《背影》,这两篇散文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知道些哪些呢?(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散文。(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朱自清)。
二、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思考:作者细致描写荷塘的文字是第几段(第4段)?
好,那我们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然后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荷塘的美景。
三、作品结构分析:(再请全班同学齐读下这篇优美的散文,然后想想每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全篇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画一个圆形的图解做板书,边板书边讲解。见课件!)。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细讲线索:《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我们对《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有了大致的把握,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认真朗读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找同学背诵第4-6自然段,并做鼓励性点评。)。
二、自主探究:找出你所欣赏的语句,并说出你真实的感受。
(讲解:很有代表性的几句:)。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分析: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l1]”。
五、请学生自己赏读并讨论第5、6自然段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六、小结全文: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七、布置作业: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教学后记:
我认为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
《荷塘月色》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带来《荷塘月色》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板块分析:。
“一花一世界”板块的重点是——感受写景散文的意境美。
《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的写景美文。围绕“荷塘”“月色”创造意境,抒发情感。
此文上过多遍了,在新课程引导下,还用老办法来教?我比较赞同从诗歌鉴赏中学到的“意境美”出发,重点在学生的个体感受与体验上,在朗读的基础上梳理由哪些“意(情)”构成了哪些“境(景)”。在阅读中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由此体会,写景散文的意境美,“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于主题。我不主张老教材上对“颇不宁静”的统一解读,把“憎恶黑暗现实”当作唯一答案,作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朱自清有自己内心烦闷与家庭情况,在主题探讨活动中可让学生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理解这哀愁背后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通过美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味。
2.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鉴赏活动,领略作品的意境美。
3.通过主题的多元解读,理解作者矛盾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第四专题有哪几篇课文?归类后明确学习的重点。
《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鉴赏写景散文的意境美。
《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鉴赏写人散文的细节美。
《祝福》《边城》——鉴赏小说的情节美与环境美。
《林黛玉进贾府》——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美。
2、同学介绍对朱自清的了解,老师总结。
4、抽查学生朗读《导、析、练》上的字词与解释。
5、学生朗读:要求第一步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提示: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听孙道临的朗读,要求画出你觉得写的美的句子,想想从句子中你读到了什么意境?
二、品味鉴赏:
1、交流能打动自己的文字,尝试着说说读到什么意境?
提示学生注意:意——情境——景一切景语皆情语风景是人物的内心观照。
估计学生会提到。
意(情):孤寂淡淡的愁微凉的心境。
境(景):前一段小煤屑路,幽僻、寂寞、阴森森有些怕人月光淡淡的。
l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l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沐的美人。
l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l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意(情)——静谧凉淡淡的喜悦。
叶:田田的叶子如亭亭舞女的裙(比喻)。
花:(白色)零星、袅娜、羞涩,月下荷塘。
如明珠,如星星,如美人(博喻)。
香: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
水:脉脉的看不见(温婉如女子)。
柔美恬静。
境(景)月光:静静的泻。
雾:薄薄青色浮起塘上月色。
叶子与花:在牛乳中洗过。
笼着青纱的梦。
光与影:名曲(通感)。
l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哇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意(情)——孤寂淡淡的哀愁(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境(景)——阴阴的树色隐约的远山没精打采的灯光热闹的蛙声。
l《采莲赋》一段场景……。
意(情)——向往自由、快乐,不满意目前的现状又有些无奈。
境(景)——热闹、欢快风流的季节(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三、主题探讨:
1、作者的心境到底是怎样的?散文都有文眼,找找这篇文章的文眼!
全文的底色——不宁静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出门散步是为了寻求宁静,但是,仍然求而不得——作者在借景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2、作者为什么不宁静呢?探讨写作背景,引导对主题的多元解读。
(1)文章写于1920xx年,大革命失败了。作者心里惶惶然。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
--朱自清《一封信》。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方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然不能参加革命或,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故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
--朱自清《那里走》。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朱自清毕竟是个有着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他虽然选择了暂时的逃避,但至少他是爱国的,关注现实的,正直的!体现了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
(3)选择“荷塘”来作抒情的主体。
你能联想到“荷花”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象特征吗?
作者的名字。
中国二三十年代文人的审美倾向。
小结:因以上的原因,散文的主题我们可以多元解读,总的说来,它反映的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
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xx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xx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四:完成《学习与评价》。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于1920xx年7月写作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由于时代久远,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独特感受,不易为现代青少年所理解,教学上有一定难度。但这又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其语言精妙传神,是学生品味语言好教材。笔者把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放在“品味语言,掌握方法上”,“拈精摘要”,大胆取舍,主要抓住描绘“荷塘月色”的的三幅图景,教会学生掌握品味语言方法。
1、诵读精彩文段:
诵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说:“……采用朗读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对语言的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章不是无情物”,通过表情朗读,学生从朗读的语调、音色和形象生动的词汇中,领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学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我主要采用多种朗读方法,诵读描绘“荷塘月色”的部分。除齐读外,或让学生先听录音,体会范读的速度,声调的高低以及感情的流露等;或由学生自己试读;或让学生自读,便于自己体味、揣摩;或由一人范读,其他同学聆听,然后共同评论其优劣。
2、抓住关键词语:
在景物描写中,关键词语就是指那些最能反映景物特点,又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荷塘月色》中描写月下荷塘里的景色有:田田的荷叶、袅娜的荷花、缕缕的荷香、脉脉的流水;描写荷塘上的月的景色有:如水的月光、月色、月影。一切都显得那么得宁静、和谐、自由,与作者“求静”的心态相吻合,情景交融。
描写景物形态的词语起到了渲染环境及刻画作者情感的作用,也属关键词语。如月下荷塘一段的“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点缀”、“袅娜”、“羞涩”等,无不与表现人物思想情绪、感情色彩密切相关。
体味本文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还应抓住本文比喻、通感及叠字的运用。比如,写静态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忽明忽暗、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塘中的月色,“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
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和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人进入一种幻境。作者锤炼语言的另一方面,是许许多多叠字的运用,这也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同时又加强了语意,给人一种音韵和谐的美感。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真是比比皆是,匠心独运。
此外,一些数词、量词,甚至虚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起到特殊的作用,同样要引起重视。
3、体会深层含义:
学生找到这些关键词语后,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些词语的意义和作用。我让学生思考:“‘云’、‘月’是‘淡淡’的,不能郎照,作者却以为是恰到好处呢?”“蝉声与蛙声很热闹,为什么作者说‘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逐步明确这实际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历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作者不满黑暗现实,追求自由光明,但一时又看不清前进方向,心情苦闷彷徨,思想矛盾复杂,于苦闷中想求得一时的解脱,因此踏上了求静之路,来到了日日曾走过的荷塘。欣赏着月下荷塘的美景,作者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但现实的阴霾在心头挥之不去,总有一股淡淡的忧愁蕴含其中。学生再进一步可以理解本文将客观描述与主观感受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4、通过比较,体会词语运用之妙:
不同词语的运用,所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就难有深的体会。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词语的优劣,品味其中的奥妙,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必然大增。
《荷塘月色》中描述月光时这样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我让同学们比较“泻”字与“照”的区别。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一个“泻”字,变静为动,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同时与“流水”相照应,而“照”就缺少这样的表达效果。
又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是否可以换作“漂”或“升”呢?同学们思考后明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与“薄薄”相照应。“漂”和“升”就难以体现青雾的轻盈之美、自由之态。
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自己掌握品味语言方法。实践证明,语文教学抓住了“品味”这个鼻子,完全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因为教材中所选课文大都是语言精品,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就如同挖井,井挖得越深,泉水越多,越甘甜。
对《荷塘月色》思想感情分析所能抵达的深度,将直接决定课堂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钱理群教授所说“梦的世界直接呈现,现实世界只是偶尔露峥嵘”,如何区分“梦”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深入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深处,理解荷塘月色对一代知识分子的潜在的深层意义,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但也是绝对不可以轻轻绕过的,因为这其实是课堂真正的核心所在。因此,本课时将对文章展现的两幅图景“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在时间、内容、格调上的割裂进行分析讨论,并最终理解这种“冷”与“热”,阳光与阴影的交织,正是一个在社会和生活重压下的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呈现。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这样紧扣文章的核心矛盾:“平常的自己”与“超出平常的自己”的割裂;现实的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的对峙。不但品味文章如诗如画的语言,感受朦胧清新的意境,更能走入清秀唯美的文笔背后的那个欲求超脱而不得的苦闷的灵魂世界。这样再适时扩展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沈从文的《边城》也就水到渠成。
这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素雅、超凡脱俗的月下荷塘图。教材中要求的是欣赏文章的意境美,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使注意从意境这方面进行切入来学习欣赏这篇文章。“意境”顾名思义,即“意”与“境”的组合,意为作者的情感,而“境”则为外在事物,所谓“意境”即为作者内在情感与外在景物的有机结合,情景交融。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注意让学生体会荷塘之美,月色之美,以及在描写荷塘月色时所用的语言之美,并探究语言刻画的手法,其次是让学生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探索朱自清先生在本篇文章中蕴藏的情感,紧扣开头的第一句(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对全文进行思想感情上的分析,因此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鉴赏文章的语言,欣赏美丽的荷塘月色之景,第二课时从景入情,对其情感和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散文就是美文,是文质相称,形神俱美的艺术品),古人说“文因质立,质资文宣”。散文的美表现咱内容和形式上的完整结合。《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上完这节课后,我感觉最为得意的地方就是评点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评点课文时,学生对于文章的点评非常到位,甚至于有些学生的点评替代教师的讲析,例如:有一位学生说:文中的第四段中曲曲折折的荷塘,“曲曲折折”写出了荷塘形状的不规则也写出了荷塘回环曲折的美感,而田田则写出了荷叶之多,亭亭写出了荷叶之高,荷叶的动感,荷叶的美,叠加了袅娜,节奏羞涩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荷叶娇羞之态,像少女一般的美,而写流水则脉脉一词来描述,把水写活了,写出了人的感情。
得意之二便把文中使用叠词的句子让学生改写,对比改写之后与之前对照,有什么不同,领会叠词在文中使用的作用,并让学生举出使用叠词较多的诗词,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学会从语音,语言节奏的角度来鉴赏诗词、散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好处,此处教师的预设在课堂中注意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自发生成,避免了出现老师预想不到的事情并且学生在对比中也学习到了方法。
而谈起本节课的不足,则有很多,试举一两个作为典型代表:
首先第一处便在引导学生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的时候教师只注重了自己的预设,而忽略了在此中的引导,以至于教师一味的把学生往自己设定好的路子上引,却引不过来,学生不明白教师在想的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此,让我感觉到在预设与生成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略。
另一个是上课时的语速太快,提问时没有注意语言轻重缓急,让学生不能抓住问题的要点,使得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较慢,无法达到预设的理想状态,让学生无法从老师的语言中体味到文章舒缓朦胧的意境美。这也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带来《荷塘月色》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教学目标。
1.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通过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把握作者在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之间辗转中力求超脱的努力,灵魂挣扎的凄苦与无奈。
教学方法与设想。
1.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结合语境理解语句、揣摩语言。
2.围绕“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品味文章清丽的语言,理解作者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
一、把握思路。
第一部分交待出游的原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定下全文感情基调的文眼;第二部分由不宁静到游荷塘以寻求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忧愁:由游荷塘到欣赏荷塘上的月色,寻求心灵上的自由世界,有淡淡的喜悦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独白;第三部分:是回到现实世界,惦念江南,欲摆脱“不宁静”,超然物外而不可能,回归室内,是作者由“梦”中回到现实,但朱自清不是一个梦游患者,他是在清醒的情况下走入“梦”境的,所以可将他这次夜晚出游的经历称之为“精神的梦游”。
二、揣摩语言,进入感情世界。
(一)有人认为,文章展现的两幅图景“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在内容、时间、地点、格调、描写风格上没有关联,因此显出明显的突兀和断裂。请你对这两幅画进行具体的分析,并谈谈自己对这种观点的理解。
1.“荷塘月色图”中荷花袅娜清丽,明月皎洁清明,清风柔和,画面色调淡雅、素朴清幽。极为宁静,没有现美世界中的喧嚣、复杂,它所象征的世界是自由的,超凡脱俗的,是朦胧飘缈的,是一代知识分子“不宁静”的心态中升华出来的一个理想化的世界,或者说是朱自清的梦。
画面赏析示例: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赏析:“田田”二字,运用叠词,描述的碧绿的荷叶相连的样子,不仅有一种和缓清柔的音乐美,而且让人想到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眼中的画面与历史的画面互相叠印,美不胜收。
(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赏析:“明珠”写出了月下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的美;而“碧天里的星星”,写出了荷花在无垠的碧绿荷叶的背景下,在悠悠吹拂的夜风中轻轻闪烁的动态之美。让人想到了《春》里:“(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刚出浴的美人”,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想到诞生于大海之中的美神维纳斯,从而想到荷花的淡雅高贵、冰清玉洁之美。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赏析:这个比喻以虚喻实,把轻雾笼罩的荷叶荷花比作梦,使画面虚实相生,如梦如幻,表现了作者沉醉于理想世界的状态。正如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2.“江南采莲图”红花绿水碧叶、红男绿女蓝天,色调明丽浓郁,情感热烈活泼,那“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情景,采莲是江南的旧俗,那种热闹和风流,那种富有情趣,展现了丰盈饱满、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人性美。才是江南水乡文化的显现。江南文化是自由的文化,是自如的文化,充满生机的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而这正是朱自清的梦中之“梦”。
小结:如果说荷塘月色图是一幅清丽淡雅的水墨画,那么江南采莲图就是一幅活泼鲜明的水彩画。但是这一静一动,一冷一热里却传递着共同的精神内涵,那就是:自由、和谐、美好。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两幅图画其实都是朱自清先生内心情感的呈现,这正是朱自清所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是心灵的风景而不只是自然的、历史的风景。在写景之中,无处不渗透着作者的情,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从现实中解脱出来的苦闷心情,情与景就是这样水乳交融在一起的。虽是别人的文字,表达的却是作者的情怀。
作者向往的是一股青春活泼的气息。将这种想象中的场景与眼前的荷塘相对照。“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欲摆脱“不宁静”超然物外而不可能,把作者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里对江南采莲盛况的回想,虽暂得解脱,却是“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最终还是回到造成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作者一下子回到现实中来,然而现实的不断干扰,使寻梦成为永远不能实现的遗憾,这也是那个时代人无法越出的牢狱。这种寻找精神家园而不得的悲哀是《荷塘月色》警示人们的主题。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荷和月都象征着清洁高雅,这里的荷塘月色是如此的高洁淡雅、自由和谐、静谧朦胧,它显然已经渗透了作者浓浓的内心情感,自然是作者心灵的外化而不是纯粹的真实的存在。钱理群认为:《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他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发的理想世界。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而露峥嵘”。
正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他轻轻作别的是自己昨日的“爱,美,自由”(胡适语)的梦幻,而沈从文的《边城》,作者也期望用那沱江之畔的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凤凰小城,那个交织着爱与善良之美的故事,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自然之明净,也是人的心灵之明净。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浓的田园牧歌情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而《边城》的结尾:那个人也许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岂不也是沈从文的等待吗?翠翠等待的是她的爱人,而沈从文也是站在希望和失望的边缘,等待着已经凋露在现实里的那个美丽的梦。
对《荷塘月色》思想感情分析所能抵达的深度,将直接决定课堂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钱理群教授所说“梦的世界直接呈现,现实世界只是偶尔露峥嵘”,如何区分“梦”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深入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深处,理解荷塘月色对一代知识分子的潜在的深层意义,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但也是绝对不可以轻轻绕过的,因为这其实是课堂真正的核心所在。因此,本课时将对文章展现的两幅图景“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在时间、内容、格调上的割裂进行分析讨论,并最终理解这种“冷”与“热”,阳光与阴影的交织,正是一个在社会和生活重压下的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呈现。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这样紧扣文章的核心矛盾:“平常的自己”与“超出平常的自己”的割裂;现实的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的对峙。不但品味文章如诗如画的语言,感受朦胧清新的意境,更能走入清秀唯美的文笔背后的那个欲求超脱而不得的苦闷的灵魂世界。这样再适时扩展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沈从文的《边城》也就水到渠成。
1.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通过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把握作者在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之间辗转中力求超脱的努力,灵魂挣扎的凄苦与无奈。
教学方法与设想。
1.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结合语境理解语句、揣摩语言。
2.围绕“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品味文章清丽的语言,理解作者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
一、把握思路。
《荷塘月色》从外在形式和结构上讲,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交待出游的原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定下全文感情基调的文眼;第二部分由不宁静到游荷塘以寻求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忧愁:由游荷塘到欣赏荷塘上的月色,寻求心灵上的自由世界,有淡淡的喜悦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独白;第三部分:是回到现实世界,惦念江南,欲摆脱“不宁静”,超然物外而不可能,回归室内,是作者由“梦”中回到现实,但朱自清不是一个梦游患者,他是在清醒的情况下走入“梦”境的,所以可将他这次夜晚出游的经历称之为“精神的梦游”。
二、揣摩语言,进入感情世界。
(一)有人认为,文章展现的两幅图景“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在内容、时间、地点、格调、描写风格上没有关联,因此显出明显的突兀和断裂。请你对这两幅画进行具体的分析,并谈谈自己对这种观点的理解。
1.“荷塘月色图”中荷花袅娜清丽,明月皎洁清明,清风柔和,画面色调淡雅、素朴清幽。极为宁静,没有现美世界中的喧嚣、复杂,它所象征的世界是自由的,超凡脱俗的,是朦胧飘缈的,是一代知识分子“不宁静”的心态中升华出来的一个理想化的世界,或者说是朱自清的梦。
画面赏析示例: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赏析:“田田”二字,运用叠词,描述的碧绿的荷叶相连的样子,不仅有一种和缓清柔的音乐美,而且让人想到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眼中的画面与历史的画面互相叠印,美不胜收。
(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赏析:“明珠”写出了月下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的美;而“碧天里的星星”,写出了荷花在无垠的碧绿荷叶的背景下,在悠悠吹拂的夜风中轻轻闪烁的动态之美。让人想到了《春》里:“(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刚出浴的美人”,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想到诞生于大海之中的美神维纳斯,从而想到荷花的淡雅高贵、冰清玉洁之美。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赏析:这个比喻以虚喻实,把轻雾笼罩的荷叶荷花比作梦,使画面虚实相生,如梦如幻,表现了作者沉醉于理想世界的状态。正如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2.“江南采莲图”红花绿水碧叶、红男绿女蓝天,色调明丽浓郁,情感热烈活泼,那“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情景,采莲是江南的旧俗,那种热闹和风流,那种富有情趣,展现了丰盈饱满、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人性美。才是江南水乡文化的显现。江南文化是自由的文化,是自如的文化,充满生机的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而这正是朱自清的梦中之“梦”。
小结:如果说荷塘月色图是一幅清丽淡雅的水墨画,那么江南采莲图就是一幅活泼鲜明的水彩画。但是这一静一动,一冷一热里却传递着共同的精神内涵,那就是:自由、和谐、美好。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两幅图画其实都是朱自清先生内心情感的呈现,这正是朱自清所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是心灵的风景而不只是自然的、历史的风景。在写景之中,无处不渗透着作者的情,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从现实中解脱出来的苦闷心情,情与景就是这样水乳交融在一起的。虽是别人的文字,表达的却是作者的情怀。
作者向往的是一股青春活泼的气息。将这种想象中的场景与眼前的荷塘相对照。“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欲摆脱“不宁静”超然物外而不可能,把作者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里对江南采莲盛况的回想,虽暂得解脱,却是“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最终还是回到造成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作者一下子回到现实中来,然而现实的不断干扰,使寻梦成为永远不能实现的遗憾,这也是那个时代人无法越出的牢狱。这种寻找精神家园而不得的悲哀是《荷塘月色》警示人们的主题。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荷和月都象征着清洁高雅,这里的荷塘月色是如此的高洁淡雅、自由和谐、静谧朦胧,它显然已经渗透了作者浓浓的内心情感,自然是作者心灵的外化而不是纯粹的真实的存在。钱理群认为:《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他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发的理想世界。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而露峥嵘”。
正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他轻轻作别的是自己昨日的“爱,美,自由”(胡适语)的梦幻,而沈从文的《边城》,作者也期望用那沱江之畔的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凤凰小城,那个交织着爱与善良之美的故事,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自然之明净,也是人的心灵之明净。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浓的田园牧歌情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而《边城》的结尾:那个人也许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岂不也是沈从文的等待吗?翠翠等待的是她的爱人,而沈从文也是站在希望和失望的边缘,等待着已经凋露在现实里的那个美丽的梦。
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素雅、超凡脱俗的月下荷塘图。教材中要求的是欣赏文章的意境美,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使注意从意境这方面进行切入来学习欣赏这篇文章。“意境”顾名思义,即“意”与“境”的组合,意为作者的情感,而“境”则为外在事物,所谓“意境”即为作者内在情感与外在景物的有机结合,情景交融。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注意让学生体会荷塘之美,月色之美,以及在描写荷塘月色时所用的语言之美,并探究语言刻画的手法,其次是让学生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探索朱自清先生在本篇文章中蕴藏的情感,紧扣开头的第一句(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对全文进行思想感情上的分析,因此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鉴赏文章的语言,欣赏美丽的荷塘月色之景,第二课时从景入情,对其情感和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散文就是美文,是文质相称,形神俱美的艺术品),古人说“文因质立,质资文宣”。散文的美表现咱内容和形式上的完整结合。《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让学生在评点课文时,学生对于文章的点评非常到位,甚至于有些学生的点评替代教师的讲析,例如:有一位学生说:文中的第四段中曲曲折折的荷塘,“曲曲折折”写出了荷塘形状的不规则也写出了荷塘回环曲折的美感,而田田则写出了荷叶之多,亭亭写出了荷叶之高,荷叶的动感,荷叶的美,叠加了袅娜,节奏羞涩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荷叶娇羞之态,像少女一般的美,而写流水则脉脉一词来描述,把水写活了,写出了人的感情。
得意之二便把文中使用叠词的句子让学生改写,对比改写之后与之前对照,有什么不同,领会叠词在文中使用的作用,并让学生举出使用叠词较多的诗词,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学会从语音,语言节奏的角度来鉴赏诗词、散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好处,此处教师的预设在课堂中注意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自发生成,避免了出现老师预想不到的事情并且学生在对比中也学习到了方法。
首先第一处便在引导学生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的时候教师只注重了自己的预设,而忽略了在此中的引导,以至于教师一味的把学生往自己设定好的路子上引,却引不过来,学生不明白教师在想的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此,让我感觉到在预设与生成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略。
另一个是上课时的语速太快,提问时没有注意语言轻重缓急,让学生不能抓住问题的要点,使得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较慢,无法达到预设的理想状态,让学生无法从老师的语言中体味到文章舒缓朦胧的意境美。这也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在二中上课不好上,语文课更是难上难。这里卧虎藏龙,新锐的,资深的,经赛的,得奖的,新星的,特级的,立说的,著书的,等等等等,应有尽有,大师云集。
吴忌特级曾当着师娘的面对我说,某某老师你就是捏着他一边嘴,他也能讲一节好课。无非是叮嘱我,要好好教书,虚心请教。徐芳松副校长曾正告我,你要好好上课。我至今都没揣摩清楚,这好好到底要怎么好好法,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周才虎副局长曾在他办公室里接待我时说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大概就是这种滋味。
此次执教公开课,原是学校语文大组组长周火明先生期初的教研安排。只是因为学校迎接办学水平评估、申办市级示范等工作,延期再三。
人马进场,我站到讲台上,张伟中副校长轻声告诉我,一会有电视台来摄像。瞬间,我还真那么一点儿紧张。从小到大,从教二十余年,还真没有以主角身份亲身体验过电视摄像,何况还是公开课上,怕讲不好,留下话柄,留下骂名。
真没想到二中不仅暂时接纳了我这个人,学校领导对我这样一个新人,一个普通老师,对一堂组内常规公开课,还如此高度重视。三个校长全部到场,教务处、教研处、团委、工会一并进驻,学校领导对一线教师,对一线教学,对教育教学教研之重视可见一斑。我自然更不能掉以轻心。好在一正式上课,满脑子只有教材、学生、教学了,其他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也许同样因为电视摄像的影响,还有其他领导和老师们来听课,特别是吴特随时抓拍,同学们多少有些拘谨,不如平时放得那么开。课后,班长刘冰琴还在109班教室对我说,同学们觉得没有表现好,不如平时来得有激情,愧对了老沈。但评课时还是有老师认为,同学们敢讲能讲。
因为事先设置的问题过于细碎吧,有的问题略了。从临场情况来看,有的问题也真不需要讲,不需要多讲。总的时间大约多余一分钟,结果这一分钟没有真正有效利用。叫同学们阅读事先分发的美文赏读材料,当堂也阅读不了,更谈不上完成延伸鉴赏。实际上不痛不痒。要么干脆让同学们课后去处理,要么挤压前面的环节,腾出时间当堂处理更好。
课时安排及重难点设置上,大多数老师对“剥开来看,拆开来看”那点持有异议,吴特更是直接说,重新表述,或干脆不要,就是美文美读,品味语言。这样真的更明确,集中,可操作,见实效些。我们桐城的朱光潜先生曾在《咬文嚼字》里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我还要对教学设计再斟酌,之所以迟迟没有按吴特的要求拿出整理材料,也因为再设计。吴特很勤很忙,见他一次不容易,原来的设计没有向他讨教到十足。
我原想通过欣赏作者“剥开来看,拆开来看”的技巧,也引导学生学习景物描写。可能因为时间紧,没很好地落实到位。看来放到上一课时,可能还相对集中些,效果更好些。或者本来也就只点到为止,大家好明白。而应把重点放在语言品味上,正好吴特所言,干脆就来个美文美读。
自我感觉,“抢”是本节课最大的问题。老怕问题处理不了——问题本来就没有足够精选,致使教师操控太多,结果学生没有像平时上课那样,就某个具体问题充分地展开探讨。徐芳松副校长说,课堂生成上有先入为主的倾向,这还是很委婉的说法。实际上我的课堂牵引太多。现在想来,远没达到吴特所强调的充分放手,逼学生面对问题,发现问题,进入问题,跳出问题的理想境界。吴特总是给我真诚的关怀,切实的指导,有时看似蜻蜓点水,实则恰如庖丁解牛,关键处一刀下来,如泥委地,豁然已解。能在他手下打杂,真是三生有幸。市局陈信怀先生第一次来校视导的时候(20xx年10月)曾叮嘱我,一定要给吴特打好杂。话里话够我回味。
感谢吴雪姣同学在谈比喻句时对“峭楞楞,如鬼一般”那个句子的提出。如果不是她及时提到这个句子,可能我在赏析通感这一重点时把这个句子给忘了。幸亏她及时提出来。于是我适时播放另一个版本的录音,也就是删了那句比喻句的,对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此时的喜悦之情很有帮助。可惜没能像张健教师所说,给学生更多的读的机会,比较鉴赏的机会。从写作上说,某个点怎样做到与文章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也是一个实例。晚上回家说给自家孩子听,她还很担心,就那么巧,人家会不会觉得她是个托。天地良心,真没有“托”。吴特曾告诫我,要表现的东西,一定要用盖子盖起来,严实了,到时才撕开,给你一个新鲜。我真敬佩这孩子,怎么就悟到了那个问题的呢,敏锐。
感谢张健老师就此还提到“鬼”句所表现的淡淡的情感、淡淡的忧愁的问题。根据张老师的提示,这个地方我还真没处理好,我原本就没想到要往忧愁上引,只一根筯,往风格一致,往淡淡的喜悦上引。其实淡淡的喜悦之中有淡淡的忧愁,全文整体上还是淡淡的忧愁为主。这是整体感知的问题,说来是一个明显的问题,我一时怎么就没想到呢。本文就因“这几天心里彼不宁静”而起,“到底惦着江南”看似喜悦,实还忧愁呀。不是现在有忧愁,何以要“惦着江南”呢,人是缺失什么就惦记什么呀。“到底”惦着江南,那有多少心路历程要走过。
有几个老师说得可能委婉了些。比方詹仲喜老师说,从没用一节课来品读《荷塘月色》,是不是说我光讲语言太孤立,太单一。比方徐芳松副校长说,这篇文章语言美,情感更美;还说真不知道他当时是如何想的。看来他们都跟张健老师一样,注意到我的情感赏析有欠缺,只是没有明白讲出来罢了。语言根本还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以后还真要在课文的整体情感把握上再留心些。
很想完整地上完一篇课文,如有机会还想试试看。可以是多课时,也可能是一课时处理完。周才虎副局长曾在程集教研会上对市局陈信怀先生说,给我一个机会,给你一个惊喜。谁不愿意呢?但愿学生给我以更多的惊喜。
文档为doc格式。
。
《荷塘月色》是篇诗化般的散文,其语言自然是很美。所以想到要从鉴赏语言着手来赏析这篇课文,对语言的鉴赏是多方面的,好像突然又不知如何下手,刚好看到孙玉老师曾经也对《荷塘月色》的语言进行赏析过,所以就有借鉴,最后定下来。
自上课以来也有近两个月了,一直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今用新课程标准来给学生上课,虽然有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但仍是有很多不足。尤其在这次“先锋杯”卓越课堂“小组成效度”专题赛课活动中,在众多老师的评价中,各种问题都突显出来。以前没人听课,发现不了问题,如今,经各位老师的提点,才发现,原来问题很多。下面我就说说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心理的紧张。平时面对学生倒也没有紧张心理,但是面对后面坐着的一排听课老师,突然就感觉心快跳到嗓子眼来了,喉咙发干,就怕说错了什么。慢慢的也平复下来,跟着自己的思维来。由此,不得不说,教师的心理素质一定要好。
其次,新课改虽然是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但也是对教师的自身素养的更高要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生掌握到的基础上,拔高他们的高度,而不是说完全让学生学,教师不需要参与其中。这也是对教师素养的更高要求:让学生学,教师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他们方法。就如在荷塘月色这节课上,我应该给学生一些明确的意见,不能说只是让学生展示。
最后就是,各个评价环节要落到实处。在这节课上,小组互评和最后教师对这节课的评价完成得不是很好。
问题很多,要学习改进的依然很多,只能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要注重对自身语文素养的培养,做一个合格的,新型的教师。
板块分析:。
“一花一世界”板块的重点是——感受写景散文的意境美。
《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的写景美文。围绕“荷塘”“月色”创造意境,抒发情感。
此文上过多遍了,在新课程引导下,还用老办法来教?我比较赞同从诗歌鉴赏中学到的“意境美”出发,重点在学生的个体感受与体验上,在朗读的基础上梳理由哪些“意(情)”构成了哪些“境(景)”。在阅读中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由此体会,写景散文的意境美,“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于主题。我不主张老教材上对“颇不宁静”的统一解读,把“憎恶黑暗现实”当作唯一答案,作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朱自清有自己内心烦闷与家庭情况,在主题探讨活动中可让学生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理解这哀愁背后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通过美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味。
2.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鉴赏活动,领略作品的意境美。
3.通过主题的多元解读,理解作者矛盾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第四专题有哪几篇课文?归类后明确学习的重点。
《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鉴赏写景散文的意境美。
《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鉴赏写人散文的细节美。
《祝福》《边城》——鉴赏小说的情节美与环境美。
《林黛玉进贾府》——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美。
2、同学介绍对朱自清的了解,老师总结。
4、抽查学生朗读《导、析、练》上的字词与解释。
5、学生朗读:要求第一步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提示: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听孙道临的朗读,要求画出你觉得写的美的句子,想想从句子中你读到了什么意境?
二、品味鉴赏:
1、交流能打动自己的文字,尝试着说说读到什么意境?
提示学生注意:意——情境——景一切景语皆情语风景是人物的内心观照。
估计学生会提到。
意(情):孤寂淡淡的愁微凉的心境。
境(景):前一段小煤屑路,幽僻、寂寞、阴森森有些怕人月光淡淡的。
l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l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沐的美人。
l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l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意(情)——静谧凉淡淡的喜悦。
叶:田田的叶子如亭亭舞女的裙(比喻)。
花:(白色)零星、袅娜、羞涩,月下荷塘。
如明珠,如星星,如美人(博喻)。
香: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
水:脉脉的看不见(温婉如女子)。
柔美恬静。
境(景)月光:静静的泻。
雾:薄薄青色浮起塘上月色。
叶子与花:在牛乳中洗过。
笼着青纱的梦。
光与影:名曲(通感)。
l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哇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意(情)——孤寂淡淡的哀愁(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境(景)——阴阴的树色隐约的远山没精打采的灯光热闹的蛙声。
l《采莲赋》一段场景……。
意(情)——向往自由、快乐,不满意目前的现状又有些无奈。
境(景)——热闹、欢快风流的季节(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三、主题探讨:
1、作者的心境到底是怎样的?散文都有文眼,找找这篇文章的文眼!
全文的底色——不宁静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出门散步是为了寻求宁静,但是,仍然求而不得——作者在借景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2、作者为什么不宁静呢?探讨写作背景,引导对主题的多元解读。
(1)文章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作者心里惶惶然。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
--朱自清《一封信》。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方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然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故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
--朱自清《那里走》。
可以看出,革命失败,面对现实,他采取了暂时的逃避——做学问。做学问心就安了吗?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朱自清毕竟是个有着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他虽然选择了暂时的逃避,但至少他是爱国的,关注现实的,正直的!体现了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
(3)选择“荷塘”来作抒情的主体。
你能联想到“荷花”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象特征吗?
作者的名字。
中国二三十年代文人的审美倾向。
小结:因以上的原因,散文的主题我们可以多元解读,总的说来,它反映的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
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四:完成《学习与评价》。
《荷塘月色》讲完了,用了四节课。成与败,得与失,记之。
《荷塘月色》是传统名篇,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备课时,我花了一些心思,阅读了多篇文献和课堂实录,积累了九千多字的资料,教案五易其稿,收获如下:
朱自清,1898年出生,1948年离世,年华虽短,但生命璀璨。我提炼出四个关键词——懂事、能力、才气、骨气,从求学、成长、治学、做人四个角度来讲述朱自清的一生,重点突出,言简意赅。
以前,我比较会“依文答题”,但往往不会“依文提问”。现在,有了长进。《荷塘月色》的第4段、第5段是重点段,我设计了10个问题,有难,有易,还有趣味性。比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可否改成“叶子出水很高,像锅盖”?为什么?
课文中有好几处“以动写静”的句子,它和“以动衬静”有什么差别,以前我没有深究;这一次备课,我弄懂了。
“以动衬静”的目的是要烘托环境,使静景更静,它主要运用反衬手法来表现;“以动写静”的目的是要写活静物,让静物呈现出动态的形象,它主要通过想象来刻画。另外,“以动衬静”的“动景”可能是现实中存在的自然之景,而“以动写静”的“动景”则完全是虚构的、想象的。
讲“以动写静”时,我以教室里的灯管为例,要求学生把静止不动的灯管,通过想象,让它动起来。(灯管亮着,就像一只白烛正在流泪。)。
讲“反衬”时,我以学生午餐为例,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很多学生不去食堂吃,而是争前恐后地拥到校门外的小吃摊前,为什么?(“反衬”学校食堂伙食差。)。
讲“通感”时,我以“听班主任讲话,就像”为例,让学生造句,试着把“听觉”分别转化成“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学生真是太聪明了,有两个答案,我难忘:
听班主任讲话,就像投进了妈妈温暖的怀抱,幸福极了。
听班主任讲话,仿佛美丽的春天就在眼前。
以前讲课,我多是“虎头蛇尾”。开篇语,反复酝酿;结束语,却草草收场。这一次,我特地写了一个结束语,以托物言志为主线,串起了文章的两大内容(柔美恬静的荷塘、素淡朦胧的月色),表达了“荷、月是朱自清的精神栖息地”的观点;以一副对联为副线,勾勒了朱自清一生的平凡与辉煌,表达我对他的钦佩与敬意。
对联如下:
自华改名,因家庭,勤奋求学,终成文化学者;
秋实拒粮,为祖国,凛然抗争,铸就人格丰碑!
欠缺之处,多,且显而易见。
其一,忽视了朗读。
由于要开展小组学习,学生交流、讨论后,还要给他们汇报学习成果的时间,课堂流程紧巴巴的,朗读就退居了“次席”。教学时,除了一次齐读全文,两次朗读重点段落外,教室里再也听不到琅琅书声。不读,文章的美感和韵味,就感觉不到;不读,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无从落实。
忽视了朗读,教学就丧失了应有的“语文味”。
其二,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没有调动起来。
学校实行教学改革,要求教师采用“一学二练三考核”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小组讨论,老师少讲,学生多动”。学生分组了,开始讨论了,他们真的在“研读文本,寻找答案”吗?真的在“探究问题,交流思想”吗?即便是真的,为什么我看不到喧闹的互动场面?听到不激烈的争辩声音?教室里,总能发现有几个学生趴着,根本不说话;有的在说话,却是闲聊。
设置问题,小组讨论。学生讨论不起来,怎么办?
那就改变设置问题的方式,让问题变得生动有趣。可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变得”生动、有趣的啊!
如果不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那又该采用什么方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呢?
我的招数不多,难。
其三,学生学习被动,自主学习的意识并没有得到培养。
对于文章的重点段,我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做,有它的好处,可以起到“一衣带水”、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但问题是,这些问题都是我一个人发现的、设置的,学生被我“牵”着走,他们思考的习惯、质疑的精神、自学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培养。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而是学生学习的园地。”每每想起这句话,我心难安,也慌。
其四,多与少,换与不换,难以找打一个平衡点。
多与少,换与不换,难以找打一个平衡点。我不会随机应变,只能“顺舟顺水”,任其“从流飘荡”。
这是一个“结”。
其五,重点段,讲不出精彩来;思想性,讲不出濡染来。
《荷塘月色》的重点处,有三:一是月色下荷塘的柔美,二是荷塘上月色的朦胧,三是《采莲赋》中的浪漫怀想。讲课中,虽然我穿插了一些案例,进行了一些拓展;但总觉得,重点段没有讲出精彩来,思想性没有讲出濡染来。
有一位领导曾对我说,说我掌控课堂的意识太强。他的潜台词是,我太喜欢“独霸”课堂了,总喜欢一个人“表演”。
我自责的是,即便我“独霸”了,“表演”了,但还是达不到让学生眼睛一亮的效果,没有感染力,没有震撼性,没有濡染心灵。
这,不是我想要的课堂。
为什么讲不出来?内功差,积重难返。
“一辈子学做老师。”此话,绝非谦辞,是真言。
在二中上课不好上,语文课更是难上难。这里卧虎藏龙,新锐的,资深的,经赛的,得奖的,新星的,特级的,立说的,著书的,等等等等,应有尽有,大师云集。
吴忌特级曾当着师娘的面对我说,某某老师你就是捏着他一边嘴,他也能讲一节好课。无非是叮嘱我,要好好教书,虚心请教。徐芳松副校长曾正告我,你要好好上课。我至今都没揣摩清楚,这好好到底要怎么好好法,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周才虎副局长曾在他办公室里接待我时说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大概就是这种滋味。
此次执教公开课,原是学校语文大组组长周火明先生期初的教研安排。只是因为学校迎接办学水平评估、申办市级示范等工作,延期再三。
人马进场,我站到讲台上,张伟中副校长轻声告诉我,一会有电视台来摄像。瞬间,我还真那么一点儿紧张。从小到大,从教二十余年,还真没有以主角身份亲身体验过电视摄像,何况还是公开课上,怕讲不好,留下话柄,留下骂名。
真没想到二中不仅暂时接纳了我这个人,学校领导对我这样一个新人,一个普通老师,对一堂组内常规公开课,还如此高度重视。三个校长全部到场,教务处、教研处、团委、工会一并进驻,学校领导对一线教师,对一线教学,对教育教学教研之重视可见一斑。我自然更不能掉以轻心。好在一正式上课,满脑子只有教材、学生、教学了,其他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也许同样因为电视摄像的影响,还有其他领导和老师们来听课,特别是吴特随时抓拍,同学们多少有些拘谨,不如平时放得那么开。课后,班长刘冰琴还在109班教室对我说,同学们觉得没有表现好,不如平时来得有激情,愧对了老沈。但评课时还是有老师认为,同学们敢讲能讲。
因为事先设置的问题过于细碎吧,有的问题略了。从临场情况来看,有的问题也真不需要讲,不需要多讲。总的时间大约多余一分钟,结果这一分钟没有真正有效利用。叫同学们阅读事先分发的美文赏读材料,当堂也阅读不了,更谈不上完成延伸鉴赏。实际上不痛不痒。要么干脆让同学们课后去处理,要么挤压前面的环节,腾出时间当堂处理更好。
课时安排及重难点设置上,大多数老师对“剥开来看,拆开来看”那点持有异议,吴特更是直接说,重新表述,或干脆不要,就是美文美读,品味语言。这样真的更明确,集中,可操作,见实效些。我们桐城的朱光潜先生曾在《咬文嚼字》里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我还要对教学设计再斟酌,之所以迟迟没有按吴特的要求拿出整理材料,也因为再设计。吴特很勤很忙,见他一次不容易,原来的设计没有向他讨教到十足。
我原想通过欣赏作者“剥开来看,拆开来看”的技巧,也引导学生学习景物描写。可能因为时间紧,没很好地落实到位。看来放到上一课时,可能还相对集中些,效果更好些。或者本来也就只点到为止,大家好明白。而应把重点放在语言品味上,正好吴特所言,干脆就来个美文美读。
自我感觉,“抢”是本节课最大的问题。老怕问题处理不了——问题本来就没有足够精选,致使教师操控太多,结果学生没有像平时上课那样,就某个具体问题充分地展开探讨。徐芳松副校长说,课堂生成上有先入为主的倾向,这还是很委婉的说法。实际上我的课堂牵引太多。现在想来,远没达到吴特所强调的充分放手,逼学生面对问题,发现问题,进入问题,跳出问题的理想境界。吴特总是给我真诚的关怀,切实的指导,有时看似蜻蜓点水,实则恰如庖丁解牛,关键处一刀下来,如泥委地,豁然已解。能在他手下打杂,真是三生有幸。市局陈信怀先生第一次来校视导的时候(20xx年10月)曾叮嘱我,一定要给吴特打好杂。话里话够我回味。
感谢吴雪姣同学在谈比喻句时对“峭楞楞,如鬼一般”那个句子的提出。如果不是她及时提到这个句子,可能我在赏析通感这一重点时把这个句子给忘了。幸亏她及时提出来。于是我适时播放另一个版本的录音,也就是删了那句比喻句的,对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此时的喜悦之情很有帮助。可惜没能像张健教师所说,给学生更多的读的机会,比较鉴赏的机会。从写作上说,某个点怎样做到与文章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也是一个实例。晚上回家说给自家孩子听,她还很担心,就那么巧,人家会不会觉得她是个托。天地良心,真没有“托”。吴特曾告诫我,要表现的东西,一定要用盖子盖起来,严实了,到时才撕开,给你一个新鲜。我真敬佩这孩子,怎么就悟到了那个问题的呢,敏锐。
感谢张健老师就此还提到“鬼”句所表现的淡淡的情感、淡淡的忧愁的问题。根据张老师的提示,这个地方我还真没处理好,我原本就没想到要往忧愁上引,只一根筯,往风格一致,往淡淡的喜悦上引。其实淡淡的喜悦之中有淡淡的忧愁,全文整体上还是淡淡的忧愁为主。这是整体感知的问题,说来是一个明显的问题,我一时怎么就没想到呢。本文就因“这几天心里彼不宁静”而起,“到底惦着江南”看似喜悦,实还忧愁呀。不是现在有忧愁,何以要“惦着江南”呢,人是缺失什么就惦记什么呀。“到底”惦着江南,那有多少心路历程要走过。
有几个老师说得可能委婉了些。比方詹仲喜老师说,从没用一节课来品读《荷塘月色》,是不是说我光讲语言太孤立,太单一。比方徐芳松副校长说,这篇文章语言美,情感更美;还说真不知道他当时是如何想的。看来他们都跟张健老师一样,注意到我的情感赏析有欠缺,只是没有明白讲出来罢了。语言根本还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以后还真要在课文的整体情感把握上再留心些。
很想完整地上完一篇课文,如有机会还想试试看。可以是多课时,也可能是一课时处理完。周才虎副局长曾在程集教研会上对市局陈信怀先生说,给我一个机会,给你一个惊喜。谁不愿意呢?但愿学生给我以更多的惊喜。
我原想通过欣赏作者“剥开来看,拆开来看”的技巧,也引导学生学习景物描写。可能因为时间紧,没很好地落实到位。看来放到上一课时,可能还相对集中些,效果更好些。或者本来也就只点到为止,大家好明白。而应把重点放在语言品味上,正好吴特所言,干脆就来个美文美读。
自我感觉,“抢”是本节课最大的问题。老怕问题处理不了——问题本来就没有足够精选,致使教师操控太多,结果学生没有像平时上课那样,就某个具体问题充分地展开探讨。徐芳松副校长说,课堂生成上有先入为主的倾向,这还是很委婉的说法。实际上我的课堂牵引太多。现在想来,远没达到吴特所强调的充分放手,逼学生面对问题,发现问题,进入问题,跳出问题的理想境界。吴特总是给我真诚的关怀,切实的指导,有时看似蜻蜓点水,实则恰如庖丁解牛,关键处一刀下来,如泥委地,豁然已解。能在他手下打杂,真是三生有幸。市局陈信怀先生第一次来校视导的时候(2009年10月)曾叮嘱我,一定要给吴特打好杂。话里话够我回味。
感谢吴雪姣同学在谈比喻句时对“峭楞楞,如鬼一般”那个句子的提出。如果不是她及时提到这个句子,可能我在赏析通感这一重点时把这个句子给忘了。幸亏她及时提出来。于是我适时播放另一个版本的录音,也就是删了那句比喻句的,对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此时的喜悦之情很有帮助。可惜没能像张健教师所说,给学生更多的读的机会,比较鉴赏的机会。从写作上说,某个点怎样做到与文章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也是一个实例。晚上回家说给自家孩子听,她还很担心,就那么巧,人家会不会觉得她是个托。天地良心,真没有“托”。吴特曾告诫我,要表现的东西,一定要用盖子盖起来,严实了,到时才撕开,给你一个新鲜。我真敬佩这孩子,怎么就悟到了那个问题的呢,敏锐。
感谢张健老师就此还提到“鬼”句所表现的淡淡的情感、淡淡的忧愁的问题。根据张老师的提示,这个地方我还真没处理好,我原本就没想到要往忧愁上引,只一根筯,往风格一致,往淡淡的喜悦上引。其实淡淡的喜悦之中有淡淡的忧愁,全文整体上还是淡淡的忧愁为主。这是整体感知的问题,说来是一个明显的问题,我一时怎么就没想到呢。本文就因“这几天心里彼不宁静”而起,“到底惦着江南”看似喜悦,实还忧愁呀。不是现在有忧愁,何以要“惦着江南”呢,人是缺失什么就惦记什么呀。“到底”惦着江南,那有多少心路历程要走过。
有几个老师说得可能委婉了些。比方詹仲喜老师说,从没用一节课来品读《荷塘月色》,是不是说我光讲语言太孤立,太单一。比方徐芳松副校长说,这篇文章语言美,情感更美;还说真不知道他当时是如何想的。看来他们都跟张健老师一样,注意到我的情感赏析有欠缺,只是没有明白讲出来罢了。语言根本还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以后还真要在课文的整体情感把握上再留心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荷塘月色》这是一篇比较优美的散文,尤其是课文的4、5、6三段。我把教学重点定在了对这三段的赏析上,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以每一大组为单位,每一大组一段,请学生自行鉴赏这三段。课堂效果很不错,学生积极性很强,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同时,在提到作者为什么觉得心情苦闷这一问题时,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有学生提出“朱自清想离婚”,这与孙绍振关于朱自清心情苦闷原因的“伦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从中引出孙绍振的“伦理论”和钱理群的`“政治论”,对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可见,信任能创造美的世界。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是必修二中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中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素雅、超凡脱俗的月下荷塘图。教材中要求的是欣赏文章的意境美,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使注意从意境这方面进行切入来学习欣赏这篇文章。意境顾名思义,即意与境的组合,意为作者的情感,而境则为外在事物,所谓意境即为作者内在情感与外在景物的有机结合,情景交融。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注意让学生体会荷塘之美,月色之美,以及在描写荷塘月色时所用的语言之美,并探究语言刻画的手法,其次是让学生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探索朱自清先生在本篇文章中蕴藏的情感,紧扣开头的第一句(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对全文进行思想感情上的分析,因此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鉴赏文章的语言,欣赏美丽的荷塘月色之景,第二课时从景入情,对其情感和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散文就是美文,是文质相称,形神俱美的艺术品),古人说文因质立,质资文宣。散文的美表现咱内容和形式上的完整结合。《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上完这节课后,我感觉最为得意的地方就是评点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评点课文时,学生对于文章的点评非常到位,甚至于有些学生的点评替代教师的讲析,例如:有一位学生说:文中的第四段中曲曲折折的荷塘,曲曲折折写出了荷塘形状的不规则也写出了荷塘回环曲折的美感,而田田则写出了荷叶之多,亭亭写出了荷叶之高,荷叶的动感,荷叶的美,叠加了袅娜,节奏羞涩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荷叶娇羞之态,像少女一般的美,而写流水则脉脉一词来描述,把水写活了,写出了人的感情。
得意之二便把文中使用叠词的句子让学生改写,对比改写之后与之前对照,有什么不同,领会叠词在文中使用的作用,并让学生举出使用叠词较多的诗词,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学会从语音,语言节奏的角度来鉴赏诗词、散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好处,此处教师的预设在课堂中注意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自发生成,避免了出现老师预想不到的事情并且学生在对比中也学习到了方法。
而谈起本节课的不足,则有很多,试举一两个作为典型代表:
首先第一处便在引导学生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的时候教师只注重了自己的预设,而忽略了在此中的引导,以至于教师一味的把学生往自己设定好的路子上引,却引不过来,学生不明白教师在想的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此,让我感觉到在预设与生成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略。
另一个是上课时的语速太快,提问时没有注意语言轻重缓急,让学生不能抓住问题的要点,使得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较慢,无法达到预设的理想状态,让学生无法从老师的语言中体味到文章舒缓朦胧的意境美。这也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之作,是经典中的经典。很多的老师也非常喜欢用这篇课文上公开课。但是,如果讲的不到位,特别是朗诵引导不到位的话,讲课是出不了彩的。
但是我们也都知道抒情散文不好上,我想是许多老师一致的看法。原因不一:情感不好把握有之,分析不到位有之,不知从何讲起有之,等等。而《荷塘月色》是众多散文中比较难上的.一篇,不好找突破口,我上课喜欢找突破口。你从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始,但不好继续讲下去,想去开导学生,课堂死气沉沉。你从作者行程开始,显得单调肤浅。你从朗读开始,课堂重点不突出。难,真的难,难于上青天了。大多老师上公开课喜欢分析描写荷香月色的那几段,因为比较好驾驭。
今天我也上了《荷塘月色》,总的感觉不好,不喜欢这堂课,可以说是一节失败的课。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不是百家讲坛唱独角戏,而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学生去探究合作。但是我在课堂上这点做的很少。
2、本课应该突出朗读,要学生读去体味作者的情感和优美的散文语言。让学生读了,但是读的效果并不好。
3、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要突出文中的情和景,引导学生梳理把握情感,我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注意到了这点,并且作为难点来进行处理的,但是在启而不发的情况下,我自己讲了讲,没有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如果让我重讲这篇课文的话,我会先让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抒情的句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主要是要学生体悟作者的心理波动,设置高潮应该在“蝉声和蛙声”、《采莲曲》以及“妻儿”的沉睡处,作者用反衬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反应。那么我们可以感悟到作者的内心“不宁静——宁静、孤寂——不宁静”这种矛盾的徘徊的过程。
不管成功的课,还是失败的课,在反思中都是一种成长。
我受瑞安市立信财会学校的邀请,给成人高复班上课,今天我上的是朱自清的抒情散文《荷塘月色》,教学反思如下:
第一,备课准备充分。
备课首先是备学生。我了解了这个班级学生的基础,有初中毕业的,也有高中毕业的。我制作的课件是符合中等生,使每位学生都能适应,且能围绕考纲作教学设计,搜集了写作背景和五四散文有关知识,下载了荷塘月色美景图,给学生以直观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目标明确,落实到位。
本文的教学目标是积累叠词,赏析美文佳句,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情感。在教学中,我始终把握目标,逐层深入的教学思路,课堂预设落实到位。
第三,课堂教学轻松活泼。
课堂教学由写作背景导入课文,学生自然把握了本文的文眼之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学生沿着作者颇不宁静的思路,理解了院中的自我,路上的自我,学生还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畅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烦闷之事应如何排遣苦闷彷徨的心境。在欣赏荷塘月色时,配上图片,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在讲到修辞方法时,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常用的修辞方法,学习了特殊的修辞方法—“通感”,理出了描写月光下的荷塘的写景顺序,分析比较了描写荷塘上的月光中“泻”、“浮”、“洗”、“笼”用词的好处,这些都是主要的考点之一。从情感方面体现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作者联想到江南采莲的事,这是一个热闹而又浪漫的场景。与学生探讨时,课堂也是一个活跃的场面。
第四,课堂练习,效果极佳。
课堂练习设计了辨别字音、字形,修辞方法,阅读赏析第四、五两段,紧扣考纲。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研讨结果表明,有85%以上的学生无错误,有两位学生几乎不会做,后经指导,能听懂一些,课堂练习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第五,板书设计,简洁明了。
朱自清。
出门——游荷塘看月色——回家。
(身心烦闷)(自我超脱)(情感失意)。
我认为,今天这堂课是成功的,源于准备充分,功底深厚,更主要的是学生的配合,这样的课堂是一种享受,是教学水平飞速提高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篇文章,我听过许多老师讲过公开课。可以说,几乎每个老师的讲法都不一样——有的着重于品味语言;有的偏向于体会作者的感情……听得越多,便越觉得这篇课文不好讲,尤其是要讲出这篇文章的精妙之所在,真是难上加难。
一篇文章的学习,不可能种种能力面面俱到,只能突出其中一两个能力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突出重点,“小切口,深挖掘”。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语言运用的理解。语言文字可以表现多种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摄影美……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这些美呢?选取什么样的切口呢?我陷入了深思。
一段《神秘园》中的音乐飘了过来。是的,美妙的音乐能给人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其实,美丽的文字也有这样的审美功效。艺术是相通的。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引导学生动用他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感觉、凭借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来体会这篇文章的美。
在讲文章的第四、五自然段的时候,我发动学生动用所有的感官来欣赏这两段文字,然后问他们:“在这两段文字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同学们读着、讨论,教室里非常热闹。
把这种浓厚的学习气氛推向高潮的,还是关于第六自然段的讨论。我先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用一种艺术形式来表现第六自然的内容,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是画?是音乐?是舞蹈?还是别的?”大家的回答比较一致,都认为应选择一幅画来表现这段文字所传达的内容。我的下一个问题接着来了:“绘画有很多种类,按照表现技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画和水墨画等等。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选择哪一种绘画技法来表现这段文字呢?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呢?”
“素描!”一个声音很快地响起。
“来,来,你说说看,为什么选素描呢?”
“因为素描画简洁。第六自然段描写的景物不多,就只有树和山,如果用别的画来表现,画面就会显得比较杂乱。”
这个心直口快的`孩子很自信地坐了下去。教室里忽然一片寂静。有的学生在点头,有的学生却皱着眉在摇头。一只手高高地举起来,是个秀气的女孩子。
“老师,我觉得素描画不好。因为素描画的线条太硬,层次感、黑白对比都非常分明。但这段文字所表现的内容很朦胧,很含蓄。您看:树色阴阴象一团烟雾,远山也只是树梢上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树与山的界线是不分明的。所以我觉得用素描画不好。”
“那你认为用什么画比较好呢?”
“用水彩画吧!”她想了一会儿,“因为水彩画比较适合画景物,它能表现出景物朦胧、含蓄的美”。
“不对!不对!”这个孩子的话音未落,另一个反对的声音响起来,我点点头,示意他发表他的观点。
“水彩画的颜色太明丽,一般用来表现白天的景物。这段文字写的是晚上的景物,色彩哪有那么鲜艳?”
我又问:“你说说看,用什么种类的画表现要好一些呢?”
“我还没有想好。”他不好意思地搔搔头。
“你学过画吗?”我问。
他摇头。
“那你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凭感觉!”
哦,感觉!好玄的词儿!这不正是语感吗?
“好!班上有同学学过画吗?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如何?”
一个男生很神气地站了起来,还故作姿态地清了清嗓子。大家都笑了。
“我觉得用中国的水墨画比较好,水墨画色彩淡雅。在这幅画中,可主要选取黑墨,通过墨的深浅来表现远山近树的层次。水使墨荡开,使山与树的界线呈现出一种隐隐约约的状态。而且,中国的水墨画讲究一种‘留白’艺术。就是整幅画并不画满,而是适当地留取一定的空白,给欣赏者一定的想象空间。因此,中国画最适合表现空灵、含蓄的意境。而未自清先生在这段文字中表现的淡淡忧伤与落寂,也就是‘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通过整个画面能很好地表现出来。
教室里安静极了,接下来便是雷鸣般的掌声。讲得多好啊!我们的学生总会有让老师惊奇的潜质。我从他的一番话中知道了许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他们的回答让这节课更加精彩了。
同学们都很赞同他的观点。因为他的话十分有说服力。上课,并不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汇聚了许多闪光点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过程。
我想,我应该把这节课记下来。
更多。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之作,其清新的语言、灵巧的构思、写景状物的高超技艺让人叹服!
抒情散文不好上,我想是许多老师一致的看法。原因不一:情感不好把握有之,分析不到位有之,不知从何讲起有之,等等。而《荷塘月色》是众多散文中比较难上的一篇,不好找突破口,我上课喜欢找突破口。你从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始,但不好继续讲下去,想去开导学生,课堂死气沉沉。你从作者行程开始,显得单调肤浅。你从朗读开始,课堂重点不突出。难,真的难,难于上青天了。大多老师上公开课喜欢分析描写荷香月色的那几段,因为比较好驾驭。
今天我也上了《荷塘月色》,总的感觉不好,不喜欢这堂课,可以说是一节失败的课。其一,缺乏激情;其二,重点不突出;其三,分析不透彻;其四,学生活动不够。
现细细想来,觉得有几点值得我好好反思的。
第一,课堂教学不是百家讲坛唱独角戏,而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学生去探究合作。
第二,散文教学要突出朗读,要学生读去体味作者的情感和优美的散文语言。如何读,要课前设计好,面要广、要意义。
第三,抒情散文教学要突出文中的情和景,如何梳理把握情感,怎样品味文章的景物描写,中学语文老师不是大学教授不必要那么深奥,要讲得通俗易懂。但也不能流于表面毫无启发。
第四,教学要设计亮点和高潮,教学要有波澜,有余味。
第五,教学要选好突破口,设计好有价值的提问。
第六,散文教学不需面面俱到,要有所取舍。
第七,《荷塘月色》第一课时可以从找出文中抒情的句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主要是要学生体悟作者的心理波动,设置高潮应该在“蝉声和蛙声”、《采莲曲》以及“妻儿”的沉睡处,作者用反衬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反应。那么我们可以感悟到作者的内心“不宁静——宁静、孤寂——不宁静”这种矛盾的徘徊的过程。
第八,第二课时重点欣赏描写部分通过诵读来感受散文的美以及作者描写技巧。
《荷塘月色》的第一节课主要是梳理了文章的脉络,并找出作者的情感线索,疏通文意。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而第二课时,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如何写“写景状物散文”,重点研读第四、五自然段,让学生学会运用“修辞”和“练字”进行写景状物。
课堂上结合学案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最后的当堂训练“以月色下的张北或月色下的私立一中为话题,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描写性文字”,却不能完成,于是,将其作为课后作业,在第三节课的时候,我让小组先自我选拔,每组选出1-3篇相对较好的,并一起帮助改正,然后再讲台上给大家展示,这堂课让我感觉挺满意的,发现了学生们不一样的一面,虽然学生们的文字并不是那么完美,还需要打磨,但是,我看到了我上节课的影子,我知道上节课已经在学生的心中打下了烙印,并且学生已经开始尝试着学习怎样去写,我给予了朗读的同学以充分的肯定,“我看到的好多大家的作品也不过如此,今天大家写的片段都很好,这说明只要大家认真去写,并不比那些大作家差,没准那一天我们班的那位同学会成为一名作家,到时别忘了送老师一本书啊?”我所说的话是由衷的,每个人的潜力都是很大的,关键看你去不去开发它。
在这里,留下你们的痕迹,希望你们将来能走的更远。
文档为doc格式。
。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应加强朗读,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韵味,通过反复诵读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本文的教学,我力图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综观全文,《荷塘月色》其实揭示了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文章的普遍意义之所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抛开具体的写作背景分析理解),亦即人类的三个心灵家园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种种烦恼和痛苦,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思量堕地一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但现实世界又是人类心灵无法逃避超脱的逃避只能是暂时的(也许只有生命的终结才是永久的逃避),现实终须面对《荷塘月色》中作者最终回家是必然的结果理想世界则是人类心灵之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其实就是作者的理想世界)而处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那个心灵家园(有的资料把这在文中的体现概括为荷月世界),她常能使我们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得到暂时的排解(比较明显的反映在中学教材中的古有柳宗元、苏轼等)清净、自由的荷月世界,使作者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文章结尾,作者在怀古思乡中背手踱步、踯躅徘徊,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之中,轻轻地推门进去轻轻这一叠词,似乎还有难得后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轻松感,推门进屋回到家中,却什么声息也没有,作者从美好自由的追求中又回到了现实世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jinaghuagao/32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