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讲话稿

四年级笔算除法说课稿(精选19篇)

四年级笔算除法说课稿(精选19篇)



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迅速复习和准备教材,减轻备课压力,提高教学效率。接下来是一些实用的教案模板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备课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笔算除法》的评课稿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除法是今后学习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它在计算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好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教者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自主的参与到探索新知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知识教学中,抓过程,重算理,并加强学法指导,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这节课又一个特点是充分运用“比较法”,运用比较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思维。通过两次比较,使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渗透初步辨正唯物主义思想。

四年级数学《笔算除法》说课稿

除法运算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这一学习领域重要的学习内容,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呈现图书室的情景,并借此场景引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别通过估算、摆小棒、圈划方格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以及试商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及意义。之后,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相应的练习题,其意图在于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算理,并能够熟练的进行计算。对于本节课来说:一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本节课试商的难度加大,计算的过程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学生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综合各种实际情况,我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思考与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和方法。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的合作意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中,商的位置确定。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加上谈话引导、讲练结合等多种方法,并把这些方法优化组合,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法为学法导航,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掌握尝试计算、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一)创设现实情境。

师:(课件出示)今天是学校每周一次的“阅读日”,四一班的'图书管理员来到图书室,告诉他:

“这里新进了92本连环画,每班可以分30本。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假设你就是图书管理员,你会提什么问题?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可以分成几个班?”这一问题,问:你会解答吗?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2÷30.)。

师:这道题该怎样解决呢?你能尝试计算吗?

本环节复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新试商做了铺垫。

教师创设的阅读日的情境是学生很熟悉的,这样引入新课,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第二个环节是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计算交流:

(1)有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基础,学生能口算出可以分给3个班,还剩2本。

(2)有的同学可能用估算法,92≈90,92÷30≈3,即可以分给3个班。

(3)如果有同学用笔算,则让他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如果没有,可以告诉学生这题可以用笔算,同时列出除法竖式,师:请同学们想一想,92除以30应该商几?3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为什么?使学生明确,92里面有3个30,所以3要写在个位上。正好分完吗?使学生明确每班分30本,分给3个班,只分了90本,还剩2本。(讲解的同时板书竖式计算过程。)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笔算这道题的,强调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最后提示学生写清横式得数和答语,找准单位。(同时板书)。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交流。

在订正笔算时,师问:“商是几?为什么商4?”让学生巩固试商的过程:

30×4=120﹤140,。

30×5=150﹥140,。

所以商4.师继续问:“你把4写在什么位置的?为什么写在个位上?”使学生明确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用前三位除,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最后要提醒学生把题做完整。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大胆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索,互动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试商及商的书写位置,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学生学会例1后,尝试解决例2,既活用了教材,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第三个环节是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360÷90;420÷60。

351÷70;632÷90。

(四)、第四环节是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多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收获,可以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同时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题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四年级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1.掌握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算理。

2.理解并掌握试商方法,准确书写商的位置。

明确算理,准确计算。

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一)教师:同学们,在学习新知之前,老师先来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     )最大能填几?说说你的想法。

30×(  )61       20×(  )84

40×(  )270      60×(  )378

70×(  )270      80×(  )330

(二)、投影48÷4=       42÷8=

教师:这里有两道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谁还记得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的法则是什么?

(投影学生练习纸,汇报笔算过程)

教师小结:那看来,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大家掌握的很好,那如果除数是两位数你们会算吗?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笔算除法(板书)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通过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图书馆去看看。

课件出示:这里有92本连环画,178本故事书。各种书每班30本。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学生:这里有92本连环画,178本故事书。各种书每班30本。

教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教师随机板书:(1)有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教师:怎么列式?

学生:92÷30(教师板书)

教师:好,其他同学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有178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教师板书:(2)有178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教师追问:会列式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78÷30=

3、迁移引导,解决问题

1.算法多样化

教师:同学们,像92÷30这样的算式,谁有好办法能够很快的就算出结果?

学生:92÷30=3……2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的回答

1:30×3=90,90<92, 90+2=92,所以92÷30=3……2。

2:92≈90,90÷30=3,所以 92÷30≈3

教师评价:除了想乘法做除法和估算还有什么方法?

学生:列竖式计算。

2.怎样确定商的位置(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教师板书竖式边说:那么这道题该如何笔算呢?请大家结合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法则,两人一组讨论除数是两位数该如何笔算,然后把竖式写下来。

(学生组内交流,教师下去巡视并选择做对的学生上台板演)

教师:你能来说一说你的笔算过程吗?

教师:他说的'好不好?那我有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商3要写在个位上呢?

(投影错误的解答过程)

教师追问:哦……那我们看这位同学出什么问题了?

教师评价学生生回答:你可真善于观察。那么他们说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一起验证一下。

教师:练习纸上画着92根小棒,就代表92本连环画,那么每30根为一份,到底能分成几份?请大家动笔圈一圈。(课件出示小棒图)

教师:怎么样?(可以分3份)

课件演示

教师:那么这个3表示什么?谁再来解释一下?(出示课件填空)

教师:因为是3个30(“个”字强调),所以……?

(商3,要把这个3写在个位上。)

教师:恩,写错的同学一会儿把它改过来。那谁能再来说说这道题的笔算过程?

学生:92除以30,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因为除数是两位数,所以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92里面有3个30,所以商3,把3写在个位上。30×3=90,92—90=2。所以92除以30等于3个余2本。

教师:好,你能告诉老师90是怎么得来的?

教师:2表示什么?

(表示还剩余的连环画的本数。)

教师:那既然是有余数的除法,我们还得注意什么?

(余数是不是比除数小。)

教师:最后别忘记把得数写在横式的后面,然后写上答案。

请大家完成书中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逐题汇报。

3. 怎样确定商的位置(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

请正确的学生上台板书

学生板书:

教师:你能说说你的笔算过程吗?

教师:那要是商6会怎么样?

教师:最后我们来检验一下除数和余数的关系吧。怎么样?(余数小于除数)

教师:所以得数是5个余28本,答:可以分给5个班,还剩28本。

教师:咱们再来完成几道题。(做一做第2题)抽生汇报结果及1、3题的计算过程。

教师:谁能任选一题,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试商的?(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4、比较分析,归纳算理。

教师:被除数一个是两位数,一个是三位数,除数都是两位数(整十数),商都是一位数。

教师:那么这样的除数是两位数、商又是一位数的的除法到底该如何笔算呢?你能用自己的话归纳总结一下吗?(两人一组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

教师评价:那么如果有余数,还要注意什么?

教师随即引导:同学们说的真好。为了方便同学们记忆,老师将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步骤编成了歌谣,我们一起来读一下: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除到哪位商哪位,除数当姐,余数当妹,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师:希望今后大家在计算的时候,能够运用歌谣,准确计算。

教师:接下来到了我们学以致用的时间了。

1. 说出各题的商是几,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书本74页第2 题)

教师:分析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独立列式计算。汇报

教师:同学们,看来我们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40分钟过得真快,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在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四年级数学《笔算除法》的评课稿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基础上,紧跟着进行的笔算除法的.迁移学习。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和书写位置。其中让学生理解应用“四舍五入把看成整十数进行试商和调商”显得尤为重要,而把抽象的算理算法讲解得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以及把算法进行有机融合,让二者相辅相成,相映成趣就成为本节课的关键和亮点。可以看出周老师为了成就这一亮点,在课堂中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周老师先创设情境为准备练习,通过以旧引新,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紧接着出示了尝试题“《作文选每本21元,《词典每本39元,王老师带了84元。》”条件略有变化,自然的引入新知。学生此时已经跃跃欲试,周老师恰到好处的给予他们尝试练习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在草稿纸上完成,再指名回答。如果此时周老师能组织一下小组合作探究解题的思路与方法,然后再交流汇报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

周老师在本节课中以自己亲切的语言,扎实的教学功底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力求做到先扶后放,把课堂让给学生,利用课件激趣让学生在轻松在课堂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整堂课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走进用竖式计算除法的学习中,同时体验到数学的现实性,激发解决问题的热情。在这样的情境创设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以及到最后练习中出现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样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法。从而使课堂教学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学生想学——会学——学会。

首先我认为本节课还应该重视口算、估算和笔算的结合。因为本节课是在前一节课除法的口算和估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生进行竖式解题之前可否让学生先进行估算,请学生说出估算的方法。这样第一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解题,拓宽学生的思路,二来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其次要重视算理,教师在学生杂乱无章的回答中为学生理清思路。新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由计算算理教导和技能训练两部分组成。在教学时,教师以清晰的理论与直观图形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把握计算方法,最后形成计算技能。在学习尝试了例2的笔算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重点交流试商和商应该商在什么位置上?让学生明确算理。再讲解例2时,便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应用“四舍五入把看成整十数进行试商和调商”的重点。教师在这里要准确的把握算理和笔法的结合,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四年级数学《笔算除法》的评课稿

听了我校冯老师执教的《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这一节课,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课前的情景创设很好,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准备练习题很好的构建了学生新旧知识的桥梁,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基础。

会正确迅速的试商,是笔算除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开始冯老师安排的练习题“写出与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采用抢答的形式进行,既为学习新知做准备,又可帮助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另一道口算除法练习,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三)创设情景,体验新知。

“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新课程倡导的课程理念。在本课中,冯老师创设了去新华书店买书这样的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景,让学生经历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问题的全过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再次体验,感悟发现。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实践”是《数学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冯老师放手让学生不断的尝试、探讨笔算除法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空间,为学生赢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

(五)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梯度,体现知识的层次,关注思维价值的提升。

教师简单指引,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掌握试商、调商的方法,并能较准确的进行计算。

总之,教者在教学中,从生活情境到数学情境,能重视引导学生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操作、思维、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探究,比较,讨论、总结较好的掌握了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虽然这节课效果良好,但我个人认为也有几点值得探讨的地方:

1如果老师的语言再生动些,会有效地带动学生的情绪更加高涨。

2在教学中,教者应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同学,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予相应的指正。

3虽然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但计算是在解决问题中产生的,因而,在学生计算结束了以后,仍应按照常规,带上单位、写上答语。体现完整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

四年级数学《笔算除法》的评课稿

这节课,梁老师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并能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重视口算、估算和笔算的结合。老师在出示例1:9230的时候就让学生进行估计商是多少,并且说出估计的方法。而后进行笔算以后,又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来验证计算的正确性,商3乘除数30是90,说明商3是正确的。

2、重视算理。在教学时,教师以清晰的理论、与直观图形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最后形成计算技能。

3、教师重难点讲解点拨到位,计算步骤明确。每次在进行计算时,梁老师总是先让学生观察除数是两位,然后让学生看被除的前两位数是否够除,不够除怎么办?最后引导学生准确找到除数和商的位置。

4、重视计算练习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有直接计算题,有列式计算题,有判断题,而且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教师总结及时到位,让学生明白计算方法和容易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最后,教师从除的顺序、商的位置和余数的大小三方面,让学生更加清楚了笔算除法,配上。

顺口溜。

6、整堂课教师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鼓励大家积极踊跃发言,书写要规范,教师的板书也为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

1、()里最大填几?几应该强调是哪个整数。

2、例题教学时,因为前后单位不一样,教师应做适当强调。

3、用格子图表示算式意义时,应先告知学生每一列的格子数是10,便于学生进行合理分配。

四年级笔算除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二课时笔算除法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除法运算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这一学习领域重要的学习内容,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课本教材采用情景导入,使用估算、摆小棒、圈划方格图多种思路,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以及试商的方法,最终初步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后续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及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

对于本节课来说:一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口算估算方法,为本节课试商打下了基础,但是试商的过程相对复杂;另一方面,该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学生的基础也存在个体差异。

综合各种实际情况,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思考动手和小组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的合作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中,商的位置确定。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基于这样的理念,依据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和变教为导、以导促学的教育思想,同时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这节课我以自学导纲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为主,同桌互动、小组互动、师生互动多种互动方式,实现讲授与自学相结合,最后又设计导学归纳和反馈训练两个环节,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

下面我重点说一说教学流程以及这样设计的意图。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一)首先我来说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1.复习旧知。

课件展示三个练习题,复习刚学过的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知识,为接下来学习试商打下基础。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答案,最后汇报。在汇报时即时反馈,给予肯定评价,为学生学习本课树立信心。

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提问,同学们喜欢读书吗?你最喜欢的书是什么?喜欢连环画和故事书吗?(课件出示)我们学校每周一次阅读日,图书管理员来到图书室后,老师告诉了你这样的信息。

如果每个班分30本,你知道能分给几个班吗?你会解答吗?应该怎样列式?

(板书:92÷30)。

师:这道题该怎样解决呢?你能尝试计算吗?

这里采用了学生熟悉的读书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第二个环节是出示导纲,自学探究。

导学互动课堂的宗旨强调“变教为导,合作互动,自主探究”,根据这样的课程理念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我在第二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1、自学课本81页内容,根据问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究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知识性问题一:

b、如果要精确计算,需要用竖式计算,你会吗?强调商的位置,并说明为什么。

c、在课本上将横式补充完整。提示学生写清横式得数和答语,找准单位。(同时板书)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

在小组汇报时,教师及时订正和评价,在评讲的同时给予激励,进行情感教育。

2.练习。

根据大纲,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练习可以有效巩固和强化新知,据此我设计该环节。练习我最棒,大家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多媒体出示)。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分小组订正,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采取补救措施。并对小组成果即时评价,激励学生探究热情。

3、(还有140本故事书,如果也是每班分30本,又能分几个班呢?)。

自学课本82页内容,然后思考完成以下问题。完成之后小组之间议一议,小组长总结。

知识性问题二:

a、你会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吗?想一想,说一说怎么做。学生通过思考30×4=120﹤140,30×5=150﹥140,所以商4体验试商的过程。同时提醒也可以根据乘法找最大数的方法找到最大商。

b、你会列竖式精确计算吗?写一写。在精评的时候使学生明确商的位置以及为什么这样写,最后提示商太大会出现什么情况,探究试商时出现的几种情况。

c、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前2位不够除时,怎么办?议一议。使学生明确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用前三位除,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与交流,在体验试商的过程中学会试商,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第三环节是归纳整理,总结梳理。

提问: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收获,既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同时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点评后出示本节课要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四)第四个环节是反馈练习,巩固提升。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练习是数学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学生巩固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练习的难度应当适中,具有基础性,层次性。同时考虑我班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练习反馈(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1、笔算练习。

2、能力提升。

第1题是基础题,巩固本课知识,同时可以有效检测学生新知的掌握情况,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矫正。第2题是能力提升题,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最后布置作业题,目的是及时督促复习,深化知识。

30)9292÷30=3(个)…2(本)2。

140÷30=4(个)…20(本)14020。

板书重点突出,简单明了,帮助学生明确本节知识重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指导!

小学四年级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1、 本课学习整十数除两位数,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的问题。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这正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需要的教学。

2、 以往的计算教学,把总结、记忆计算法则作为重要环节。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要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因此,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创设了“阅读日”到图书馆借书的情境,把笔算教学置入解决现实问题之中,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同时,教材中安排了“小棒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商的书写位置问题。

2、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在前面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时,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重要基础。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本课的学习,更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算理,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有的学生能猜测出商是几。

2、不能正确地书写商的位置。

基于以上分析,对本课的设计如下:

1、 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整十数除商的书写位置。

2、 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算理。

3、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如何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出示文字和情境图

今天是“阅读日”。这里有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从上面你看到了什么?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交流。

教师指名回答,教师引导指出了解到的信息。

图书室有92本连环画(板书)

每班30本连环画(板书)

可以分给几个班?(板书)

l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自己交流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培养了其观察能力。

一、 自主探究

指名回答,结合学生发言板书:92÷30

师:你们同意吗?(同意),那么这里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指名回答后小结: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就是看92里面有几个30,那就可以分给几个班,所以用除法计算。

师:那92本连环画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谁知道?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后,教师指名回答。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估算)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的?

学生估算,回答:把92看成90,90里有3个30,所以可以分给三个班。

师:同意吗?(同意)板书同步跟进:92≈90 92÷30≈3

我们用估算求出了可以分给3个班,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呢?

学生回答:笔算

师:对,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教师板书竖式 , 问:商写在什么位置呢?

学生两种回答:a:写在个位上

b: 写在十位上

师:那商到底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呢?同学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让学生思考交流

l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呀?

指名回答

师:老师在这给大家准备了92根小棒代表92本书,每30本分一个班,那么我们分一分!

演示过程。再看还剩几本?(2本),还能再分一个班吗?(不能)。为什么?(不够30本)

通过刚才的分一分我们也知道可以分给3个班,你们说一说那3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个位),写在十位上表示多少?(3个十)

好现在请你把竖式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指一名学生板书。

l 设计意图:通过小棒演示,更加形象地说明商应写在个位上。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 课堂练习

师:这几道题,请你试一试吧!

出示“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之间交流计算结果

3、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指名回答)

期间,教师不但引导学生强化认识商的书写位置,而且引导学生指出要注意验算和余数的要求。

三、 巩固提高

师: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l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年级笔算数学除法教案

1.通过具体的例子,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使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联想转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我所抽班级学生有73人。这班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使用北大(版)教材,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于列出小数乘法算式以及得出结果,学生不会有任何困难,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联想到整数乘法的意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小数乘法的意义。所以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利用小数加法的复习题,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一.复习引入。

1、小数的意义:0.20.05(学生口答)。

(1)学生口算。

(2)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求相同加数的和)。

(3)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用乘法计算)。

3、揭示新课:

(2)0.6+0.6,用乘法可以怎样写?0.6×2表示什么意思?

(3)剩下的几道怎样用乘法表示?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这些乘法算式与我们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是小数乘法)。

4、归纳意义:

小数乘整数表示什么呢?

二.探究算法。

1、请大家想办法算出0.2×3的积。

(1)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2)同桌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

a.连加法:0.2+0.2+0.2=0.6。

b.联想、转化:0.2元=2角。2角×3=6角=0.6元。

c.画图法: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要画3个0.2?

d.推算:因为2×3=6,所以0.2×3=0.6。

e.还有不同的吗?(略)。

2、小结:只要适合自己,就是的!

三.巩固拓展。

1、填一填。

0.8+0.8+0.8=()×()=()。

0.3+0.3+0.3+0.3+0.3=()×()=()。

0.1+0.1+0.1+0.1+0.1+...=()×()=()(10个0.1)。

1.2×2=()+()=()。

()×()=()+()+()+()+()(可以怎样填?你发现了什么?)。

2、算一算。

2×0.40.3×03×1.19×0.80.6×45×0.20.7×1。

3、文具店里的数学问题:

(1)买4块橡皮多少元?

(2)买3支铅笔多少元?

(3)买2把尺子多少元?

(4)任选一种文具,你还能提出一步计算的乘法问题吗?

四.阅读质疑。

(1)阅读教材38~39,把书中内容补充完整。

(2)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五.全课小结:你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评课稿

今天听了韩老师的《口算乘法》,整节课都是围绕“计算教学”这个主题展开的。“计算教学”是个永恒而又经典的话题,如何上出扎实有效的计算课也就成了我们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接下来就结合韩老师上的《口算乘法》一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情境为载体,算用结合,算用互促。

计算教学原本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但如果结合实际情境,有了现实情境的支撑,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有意义了。本课课首韩老师出示一个算式让学生编实际例子,寻找生活原型,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为课中的探究提供了现实起点。其次是课中新课探知部分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游乐园问题,逐渐增加人数,顺理成章循序渐进地探究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课末创设游乐园中算各种项目票价的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整个过程由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学生也兴致很高,让他们体验到计算不只是为了计算,还可以解决问题。

二、以旧引新,以新延伸,让学生在大体系中学习计算。

如果把本课知识比成一颗珍珠,那么整个乘法教学就是一串珍珠。只有把珍珠串起来,它才能散发出光芒。本课的知识在整个体系中并不是孤立的,前面有表内乘法,后面有乘法估算、笔算,还有更大数目的乘法口算。从韩老师这堂课我们可以感受这种联系。如:课前从2×9引入,先是口算,唤起学生对乘法口诀应用,接着是理解2×9的数学意义及现实意义,不仅复习了旧知,同时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孕伏,搭好脚手架。接下来是新课展开部分,让学生学习10×2,再20×2,从十乘几到几十乘几,再拓展到几百、几千乘几,由此逐步总结出口算方法,再通过一定的口算练习和应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并学会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了思维。整个学习过程是一气呵成的,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应该是求联求变的思想。

三、重视算理与算法的理解与疏通,寻求两者和谐统一。

计算教学的核心就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本课的算法是很简单的,就是看成几乘几,再在得数末尾添加同样多的0。但是学生解释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时就不知道怎么表达了,因此理解算理是本课的难点。如何使这算法和看成几个十、百、千乘几再在得数末尾添上相应的0的算理联系沟通呢?从这堂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王老师在课首是以表内乘法9×2引出10×2、20×2让学生初步感知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法,没有很快就进行方法优化。而是在接下来的练习中逐步引导到看成几个十乘几得几个十。接着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让他们在这过程中逐步体会到可以看成几个百、几个千乘几得几个百或千,举一反三,最后通过观察这三种类型的口算,总结出计算方法是看成表内乘法来算,然后添加相应的0,从而优化概括出计算方法,促进新旧知的融合。这时我想学生的思想水平应该不是课前那种模糊混沌,应该是经历了一定的思考和体验,相信他们不只是会算了,而且还知道了为什么这样算。

听了这节课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本课的算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挺抽象的,我们在教学中有没有必要结合图示数形结合来帮助学生理解建立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的观念呢?其次是算理表述,老师在引导的时候该怎么引导的科学有效呢?这些我想还有待我们老师去思考、实践。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评课稿

听了xx老师的这节课,收获很多。

1、本节课是口算教学课,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充分的挖掘教材,注重知识间的联系,落实学生的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能力,面向全体、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真正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2、本节课体现了教师重视学生的口算教学和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教师注重培养学生从主题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针对数学问题自主探究规律,总结规律。能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学习,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小组合作学习。

4、课堂教学中体现算法多样化,并能引导学生选择优化算法,整节课教师比较重视口算算理,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5、小组活动有效,分工明确。

6、邓老师说了一个“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后面的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这个很好,从后面的学习中可以看出,学生根据这个就能自行总结口算的类型。

7、练习应该也很精彩。

建议:

1、80÷20=4,邓老师说应用应该怎样写才完整呢,学生说加单位,邓老师应该在黑板上写出来。

2、每一类型的口算在学习过后应该及时巩固一下,我看到邓老师有设计,但应为时间问题没有呈现很可惜。

小学四年级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第二课时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这一内容是小学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也是第二学段学生要学习的最为复杂的整数计算知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是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通过三年级笔算除法的学习,已熟练掌握了估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了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们着重采用引导探究和迁移类推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我们基于:“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这样的教学理念,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采用自主探究,对比辨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逐步抽象出算理,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通过教法的落实和学法的指导,力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领作用。

1、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过程,体会类推迁移的思想方法。

3、培养认真计算的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

商书写位置和试商方法。

题卡,课件

()里最大能填几?

20×()﹤8150×()﹤180

70×()﹤41260×()﹤488

预设:学生进行练习

2、出示复习题:92÷3

这是以前我们学过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你能准确地计算92÷3吗?

3、请学生板演并说说怎么算的。

4、按照“除,乘,减,比”的方法来笔算的,不但计算准确而且表述清晰。

1、大家知道吗?每年的12月是全民读书月,学校要给大家买一些新书。

2、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我们帮忙解决什么问题?

3、如何列算式?

预设:92÷30

4、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预设:92÷30除数是整十数的。

5、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1、92÷30你能估算出结果吗?

预设: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

预设:引导学生操作画图表示结果

4、、请学生板演92÷30的竖式并讲解

5、教师边追问:

(1)为什么把3写在个位上?

(3)90怎么来的?

(4)这里的2表示什么?还能继续除吗?

预设: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6、找同学再来说说是如何笔算92÷30的?

7、补充上单位名称和答

1、借助已有的经验,动脑思考,学会了整十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如果被除数变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你会笔算吗?请你先尝试笔算,在进行小组交流。

自主交流:

(1)178÷30看被除数前几位?

(2)想一想商的位置?

(3)用什么方法试商?

2、重点理解试商方法,用什么方法试商又快又准?

预设:口算方法估算方法

3、教师出示小棒图演示理解

预设:商6大了,商4小了。30乘5最接近178且小于178,所以商是5,(板书: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

4、算完了吗?

6、还有谁能够完整的说说如何笔算178÷30?

预设:学生说计算过程

7、集体订正

8、比较:被除数是两位数商写在个位上,被除数是三位数怎么商也写在了个位?

预设: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9、学习了笔算除法,说说笔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1、试算:40÷2085÷40140÷20565÷80

2、找错误:75页第8题

3、解决生活中的问题:74页第7题

古代是怎样计算除法的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用算筹来进行计算。计算除法的步骤如下:158÷11商摆在上面,被除数摆在中间,除数摆在下面。

【设计意图: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在笔算除法中的做法,培养学生对探究数学的兴趣。】

想一想:91÷31应该怎样笔算?

75页第9题

板书设计:笔算除法

92÷30=3(个)……2(本)178÷30=3……28两位不够看前三位。

商乘除数最接近且小

于被除数

四年级数学《笔算除法》的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这儿要涉及到试商,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学生的作业错误率较高,计算速度也慢。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让学生掌握试商、调商的办法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有让孩子明白:我们一般采用的是把除数看成整十数的办法,这样有时正好,有时却需要一次、两次的调整,这就需要我们有克服困难的意志。

为了教学方便,我通过查找料,整理了一些试商方法,如下:

(1)同舍同入法把被除数跟着除数一起舍或入,然后试除,例如,112÷28,如果把除数看作30,则被除数看作120(同入);如果把除数看作20,则被除数看作100(同舍)。

(2)三段法把除数首位的下一位数划分为三段:1、2、3为下段;4、5、6为中段;7、8、9为上段。下段,上段按四舍五入法试商,中段看中间数试商(即除数是几十四、几十五、几十六时,看作几十五去试除),用中间数试商,需要熟记中间数的倍数,要求较高,一般,仅当除数是十几、二十几、三十几时,中段才用15、25、35去试除。

(3)口算法。有些除法的商很容易由乘除法的口算得到,例如:75÷15,商是5;100÷25,商是4。

(4)同头无除试商法。当被除数与除数的首位相同如:843÷85(即“同头”),但前两位又不够除(即“无除”)时,一般可以用9或8作初商,例如,112÷13,初商9,商过大,再改商为8,当除数是几十而又同头无除时,还可以按除数与被除数前两位的差找商:差1、2试商9,差3、4试商8,差5、6试商7,差7、8试商6,初商过大再改商。例如,112÷14,14和11差3,试商8。

(5)折半法。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接近除数的一半时,可以用5或4去试商。例如,247÷46,被除数的前两位24比除数46的.一半稍大,用5作初商,又如,227÷46,被除数的前两位22比除数46的一半稍小,用4作初商。

(6)类推法。在除法的计算过程中,有时可以根据已经求出的某一位上的商来判断另一位上的商。

四年级数学《笔算除法》的教学反思

镜头一:

1.师:把42棵树苗,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分得多少?教师让学生先列式,再试着笔算。学生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不会做,愣神儿或到处看;第二种情况,仿照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竖式的写法,直接在竖式上一次性写上14(口算的);第三种情况,正确的竖式写法。(学生板书出两种写法)。

2.学生根据两种板书质疑:第二个算式怎么那么长?算式中的3式怎么来的?怎么会有两个12?师:423到底该怎么写呢?请同学们借助小棒分一分,想一想怎样用竖式计算。

教师提出要求:(1)分小棒是你分了几次,在竖式中怎样反映出你每次分的过程?

(2)先分什么?在竖式上该怎样写,再分什么,在竖式上又该怎样写?

(3)先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再把操作的过程说给同位听一听。

3.学生独立操作。

4.操作汇报。请一位同学上台展示操作过程。在操作时突出操作的每一步与竖式结合起来,完成竖式的书写过程。

5.集体评价前面错误的情况。

今天学习的竖式计算与前面学的哪儿不一样?

6.课堂练习:562要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说笔算的每一步是怎么来的。

反思:

教学用书上无论对加减法还是乘除法中的摆一摆都有一个具体的说明:当提出用竖式计算后教师可提问学生思考怎样列式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棒图和竖式,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算理。显然用小棒图是来解释竖式计算的算理的过程的。整体感觉教师虽然安排了让学生展示摆小棒的过程,也用课件动态的演示了分小棒的过程,但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心理学认为,用简明的词语来表述复杂的事物、有助于简缩思维过程和不断地抽象、概括,学生语言内化的过程既是知识的内化过程,也是思维的提升过程。在教学中虽然有摆小棒操作的意图,也注重了数形结合,学生仍未能通过操作所建立的直观经验来指导自己学习笔算除法。

镜头二:

1.师:把42棵树苗,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分得多少?师:怎样列式?生:423。

2.小组合作交流,用小棒分一分,验证结果。

3.汇报是怎样分的。明确:分了两次,先分成捆的,再分单根的。

4.试写竖式。用除法竖式体现出你两次分的过程。小组同学商量着有的摆、有的写。

5.板演:生1:直接在竖式上一次性写上14(口算的)再在42的下面直接写上42,最后在下面写上0;生2:正确的竖式写法;你是怎么想的,结合分小棒的过程,给大家解释一下。

6.小结回顾。再静下心来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分的,先分成捆的,再分单根的,所以我们笔算除法时,也从高位算起,分一次,除一次。

反思:

这样的操作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把摆小棒放在引入竖式的前面,并用小棒来解释口算的结果。让学生充分感知摆小棒操作的每一步,再引入竖式,使学生关注竖式的书写格式与小棒操作的内在联系。突出了学生说、想、自我反思、自我抽象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除法竖式就象分小棒一样是帮助自己解决423这个问题的,这样学生便将素朴的直观经验转变为了精致的抽象认知。但有的学生还是不清楚分小棒与理解算理之间的关系,分小棒对笔算除法有什么样的作用不明确,导致学生木然于竖式。

小学四年级数学《笔算除法》教案范文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

2.出示人民币3张100元、4张10元、2张1元券。

观察:一共有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操作回答,教师板书:

300÷3=100。

30÷3=10。

12÷3=4。

重点问一下12是从哪里来的?

342÷3=114              。

二、新授。

1.出示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3.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竖式计算过程。

4.课本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展示学生作业。如果发现错误,请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5.小结:你觉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

1.第21页第4题。

四年级数学《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经过这几天的实践与反思,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教材例题编写的精简,使新知点的跨越度太大,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或三位数时,教材只呈现一个例题(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只在练习题中出现。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试商,正确判断并计算商是两位数或三位数这两种类型的题目。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算理易于理解,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习中熟练把握,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

二是我在教学时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了解不够,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由于学生只在二年级下册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相隔时间较长,好多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试商方法已经淡忘,而我在教学时只想着赶时间,赶进度,对这部分内容只在复习时用一道练习题一带而过,没有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这部分知识如果分两课时教学,把商是三位数的情况另做一课时来学习,时间会更充足,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

三是课后练习中有些题目解决起来难度较大,费时费力。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则往往知难而退,不等做完就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新课标教材以其选材内容贴近生活,形式新颖活泼给我们带来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但正是其灵活多样让学生难以把握。有人说:新课标教材改得比老教材活了,也难了。

今天,我第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不过路还是要走下去,我要勇敢面对困难,想尽办法克服困难,把课改之路扎实坚定地走下去。

小学四年级数学《笔算除法》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师板演:42÷2 52÷2)。

2、师:42÷2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3、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学生讨论后得出。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6)指导看书质疑。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完成p20做一做1。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p20做一做2。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评课稿

今天听了同课异构活动xx老师和葛老师做的《口算除法》一课,有很多的感触。两位老师上课语言亲切,简洁,各自展示了数学教学的魅力,符合新课标的理念,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好。

1、课前与学生的沟通方法不同,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葛老师用“我很棒”,“我们都很棒”这样的鼓励语言,让学生充满自信开始今天的学习,而程老师是利用大家喜欢的动物,期待和一起学习的小动物,带着期盼,集中精神开始今天的学习。

2、教学中,两位老师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对口算除法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进行小组互动,动手操作,教师演示等方法,让学生对口算除法的算理理解透彻。葛老师在小组自主活动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几种计算方法,并找到最优的一种,程老师利用小棒的平均分明白计算的算理,二位老师都将本课的重点突出,让学生掌握了算理。

3、教学中课堂练习环节设计多样、精炼。葛老师利用小试牛刀,男女比赛,火眼金睛会判断,生活中的数学等新式各异的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开展比赛,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而且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计算。程老师利用咱阳泉的旅游景点,带领学生旅游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4、两位老师都遵循新课标理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合作者、引导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快乐的学习,将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学效果良好。

改进建议:

1、小组活动组织有序,起到活动的作用。但活动规则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这样才能有序、有目的的活动,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动有效。

2、加强评价,运用激励评价的方法,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枯燥的计算教学。

四年级数学《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一是加强了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除法的'计算口诀求商是关键。教学中,我通过练习的互动功能,引导学生选一选、说一说、算一算、估一估等不同的形式开展口算练习,在激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口算练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口算的技能。也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促进了对算法的掌握。例题一,教材提供的学习情境图是同学们的植树图,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在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中也有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教材在情景图的下面还配有摆一摆的小棒图。目的是让学生借助直观形象形成分步除的表象,最终为笔算的除法竖式的出场提供有力的支撑。教学中,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以口算切入竖式学习。让学生的说一说的口算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进一步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42÷2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想出了很多种口算的方法。我在表扬学生的各种独特想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能否用笔算的方法把这个口算的过程记录下来?使之顺利迁移到笔算的算理中,引出要学习的新知。

引导学生尝试用笔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再结合口算的步骤分析学生的算式,使学生理解笔算的过程,进一步揭示了算理。

在学生初步掌握笔算的过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形成一个一般性认识。学会竖式的简便写法。

例题二,以解答主题图中涉及的另一个数学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为背景,教学“52÷2”的笔算除法。解决的问题是: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应该怎么办?教学时,我充分尊重学生间的思维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理解52÷2的笔算算理。让学生以座位为单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相互间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再引导学生回忆比较42÷2与52÷2的笔算过程“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即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笔算方法。

三是引导学生将估算技能用于笔算除法之中。在笔算除法中嵌入估算,一方面可以确定商的大致范围,验证笔算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教学时,我总是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再笔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还在估算的同时,进一步梳理了竖式的写法。但是估的时候要注意根据除数来估被除数。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