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讲话稿

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讲话(模板19篇)

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讲话(模板19篇)



演讲稿范文可以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案例,这对于演讲者的举例和论证非常重要。这些演讲稿范文的内容有的鼓舞人心,有的引人思考,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和思路。

在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讲话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在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大会部署,明确方向和重点,动员全市上下凝聚共识,抢抓机遇,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稍后,x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文旅产业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

实现旅游总收入x亿元,较x年年均增长x%;

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x%,较x年提高x个百分点,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以来,我们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帮助文旅企业渡过难关,国庆期间接待游客x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x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恢复x%和x%,分别位居全省第x位和第x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把握新形势新要求,以强烈的使命感,以更高标准,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文明时期,人们追求富裕;

城市文明时期,人们追求物质和精神双重享受。旅游已经成为衡量生活质量和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充分认识文旅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快推动文旅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产业链现代化就是要以产业链思维抓好文旅产业,在规划完善、景点打造、线路优化、要素供给、资源配置、推介宣传等方面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链式”发展,实现产业链与价值链、创新链、金融链、政策链的深度融合。一是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全域旅游是当前我国文旅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架构。要通过“三生”空间的重构,使城市建筑、传统村落都变成旅游吸引物,推进全景式覆盖、全产业发展、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推动各类要素在更大空间聚合。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据测算,旅游产业链效益约为门票价值的x-x倍。当前文旅业进入成熟期,需要大力挖掘“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收益,关注来了多少人、住了多少天,增加游客滞留时间和消费量,促进景区二次消费,要让旅客花钱物有所值、物超所值,提高游客让渡价值,强化文旅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溢出效应。三是从走马观花向注重体验转型。文旅消费已呈现品质化、个性化、特色化等趋势,从追求“美丽风景”转向享受高品质的“美丽生活”“美丽心情”。要加强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垂直、水平和侧向合作,促进文旅与农业、工业、体育、健康、科技等产业融合,强化参与性、沉浸式、体验型项目建设,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四是从乡村景观向生态文化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转型。生态文化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进行特色化、艺术化的升级迭代,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延伸。田园综合体要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核心、以体验为价值、以文化为灵魂、以游客满意为根本追求,是“三生”空间的艺术重构,是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要学习借鉴浙江安吉等地经验,统筹农业景观功能和体验功能,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提升。

(三)把握我市文旅产业发展形势。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占全省近x%,居全省第x位;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质量不高。景区与景区、景区与城市之间的通达性较差,景点之间缺乏有机串联,旅游整体接待能力弱,在全省处于落后地位。

为对冲疫情影响,今年以来中央、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扩投资、促消费的政策措施,x月x日召开的全省文化旅游大会提出,要加快文化旅游大省向强省转变,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旅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都为谋划推进文旅产业项目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推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着力增加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优化文化旅游发展环境,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二、明确文旅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强市建设。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大会精神,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构建“一山两河三城四镇”发展格局,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一山两河三城四镇”总体布局勾画了我市文旅发展的中长期蓝图,明确了滚动实施的三十个重大项目,各级各部门要以“文痴”的精神,抓好项目建设,切实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辉县市要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平原示范区、x景区等区域要加快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工作。

志虑忠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

不畏强暴、舍身取义的斗争精神;

追求真理、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谋划建设赵长城遗址公园,推进潞简王墓申遗前期工作,推动木版年画、原武盘鼓等非遗项目的传承和提升。此外,要深入挖掘工业遗产资源,保护利用好x华新纱厂、道清铁路等工业遗存。要做实做熟项目前期,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政策机遇,科学谋划包装项目,把项目前期做实做熟,做到项目可研、批复、土地规划和环评手续齐全,争取更多上级支持。当前,特别注重争取国债资金,用于文旅项目建设。市发改、财政、文旅等部门要积极与上级沟通对接,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十四五”规划盘子,其中陈桥古镇、原武古镇、x古镇要确保进入黄河、大运河国家公园项目库。

谋划建设新焦城际、郑新南轨道交通、辉县市铁路专用线,畅通x旅游通道;

建设智慧旅游调度中心,开发游客流量监测系统、旅游安全监管系统、导游服务系统等,分析研判游客来源地变化、增长趋势等,提升景区智慧化管理水平。要开发特色文旅产品,加快农旅融合发展,加大太行山楂、黄河鲤鱼等品牌推广,开发制作……等体现文化内涵、契合现代审美、具有新乡特色的文创产品。要提升娱乐体验,努力满足人们“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愿望,加快推进天界山观光小火车、x崖上山地过山车等项目建设,谋划建设崖上酒店。持续办好……等赛事活动。要发展夜间经济,借鉴“印象”“千古情”等演艺产品策划经验,在x、黄河、生态城等地,谋划灯光剧、夜间演艺等项目,拓展游客消费空间,满足市民夜间消费需求。

二是代理,通过旅行社、营销企业组织游客。要充分借助今日头条、火山、快手、抖音、西瓜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打造网红点、打卡地。要组织开展网红游新乡活动。要建立景区与旅行社之间利益链接和分享机制,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留宿新乡、度假新乡。加强与携程、途牛、蚂蜂窝、驴妈妈等旅游营销企业的合作,……与驴妈妈开展合作,推进核心街区建设、景区招商引流等工作,游客人数大幅增加,“十一”假期游客达到x万,是八里沟的两倍多。

三、汇聚发展合力,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文旅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强化保障,形成合力。

对引进亿元以上文旅项目的,要予以表彰。

(二)强化要素保障。资金方面,要借鉴先进地市经验,探索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积极争取中央、省资金支持,整合各领域与文旅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资金,通过股权融资、产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手段,引进战略合作者,催生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土地方面,将文旅项目用地需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探索点状供地、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建设文化旅游服务设施。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进行旅游开发。人才方面,建立完善旅游人才的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加强导游人才培养,提升文旅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三)营造良好环境。优美的环境也是优质的文旅产品,要按照全域公园城市标准,推进全域环境整治,推动全域文明提升,让文旅环境“优”起来。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精简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服务,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游客是非常挑剔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要建立文旅、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大力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欺客宰客、恶性竞争、不合理低价游等不正当市场行为,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为文旅业发展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四)加强旅游安全。安全是旅游发展的底线,一个景区如果出现大事故,旅游产品的价值将大打折扣,甚至导致歇业。特别是我市许多景点临水、临崖,小弯道半径多,风险较大的体验性项目多,要持续排查整治隐患,切实将旅游安全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要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线上预约服务,线下分流疏导等工作,防止人员大量聚集。

同志们,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大势已至、恰逢其时,全市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机遇、主动作为,让我市美丽的山川和厚重的文化在文旅产业大发展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全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大会上讲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大会,是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后确定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我们研究的是旅游,突出的是全域,强调的是推进。刚才x站在全国全域旅游发展的角度,结合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和x实际,讲了很好的意见,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跳出旅游看旅游,高站位、宽视野认识全域旅游的现实意义。

第二类是综合性自然景观,如x景区;

“线”就是旅游线路,旅游线路也是景观;

建好“点”、连成“线”,才能形成“面”,进而辐射区县全域、覆盖x全域,抓住这些关键,全域旅游就不会失去方向。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更要跳出旅游看旅游,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意义。

第一,发展全域旅游是落实中省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x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为全域旅游事业发展定了调子,是民生调、共享调,更是发展调。“全域旅游”不仅成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x个新名词之一,也成为李克强总理x年政府工作报告x个新名词之一,全域旅游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x月,国家旅游局印发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部署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我省于今年x月份被正式确立为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出台了指导全域旅游工作导则,印发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实施方案和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意见,要求从体制机制、产业融合、金融创新、项目推动等多个方面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每一项都是硬任务,必须全力以赴抓落实、不打折扣抓推进。

第二,发展全域旅游是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一个有效抓手。旅游业融拉动需求和提升供给双重效用于一体,是转型发展重要的接续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永远的朝阳产业”。从稳增长的角度看,旅游业与众多行业相关联,旅游业每增加收入x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收入x元。旅游从业者每增加x人可增加相关行业x个就业机会。从调结构的角度看,省十三次党代会对x作出“建成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的明确定位,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产业,突破在旅游业,就是要发挥旅游业引领性强、关联度高的这种特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促进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实现一业兴、多业兴、百业旺。从惠民生的角度看,推进全域旅游,会同步加快与旅游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小城镇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步加快文化、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事业均衡发展,促进景城合一、城乡互动,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能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带来的是综合效益,体现的是乘数效应。

第三,发展全域旅游是加快建设美丽x的一剂对症良方。全域旅游,是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对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提出的全新理念和全面部署,既切合资源型城市系统转型的需求,也符合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市把“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全景x”作为美丽x建设的重要抓手,与陕文投、陕煤化等企业务实合作,把x全境作为“放大的盆景”精心打造,……四个重点景区建设逐年提升,……“四河四长廊”的治理任务接近尾声,“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强力推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美丽x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基础设施水平不高、发展环境不优、景城融合不够等问题。全域旅游,体现的是行业全域、发展全域,要求的是全通全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和短板的总抓手,必将推动美丽x建设迈上新台阶。

可以讲,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既是我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好路子,也是展现“溪山行旅、大美x”新形象的好时候,更是体现我们执政能力的好机遇。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都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把全域旅游作为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的重要抓手,全市一盘棋,全员一股劲,合力推动x旅游迈上新台阶,带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发展全域旅游,要放眼全国各地,立足陕西全景,运用系统思维谋划x全域,统筹各类资源系统化推进实施。我市制定的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的意见,安排部署了x项主要任务,各级各部门要主动认领、对号入座,站好战位、抓好落实,力争实现x个方面的突破提升。

一要创新引领,在推进机制上求突破。要明晰发展路径,科学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统筹谋划,多规合一,进一步优化旅游主体功能区的空间格局,实现错位发展。要深化体制改革,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目标,推动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通过资产重组优化要素配置、强化内部机能。用好国家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三变”改革,鼓励集体经济组织依法自办或开办旅游企业。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财政安排资金要随产业发展逐年增加,各相关部门在项目安排上要向全域旅游项目倾斜。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和税费采取灵活的扶持政策,利用小额信贷支持小微旅游企业创业,吸纳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我市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筹资的旅游投入产出新机制。

弘扬民宿文化,加快……等美丽乡村旅游片区建设,让群众在参与旅游中共享全域旅游成果,积极培育旅游新产品、增添发展新动能。

耀州区要重点打造历史文化名城,x年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印台区要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x省道休闲观光旅游景观带;

宜君县要突出“秀美山城”和“避暑城”建设,x年建成省级旅游示范县。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美丽乡村、美丽经济,持续抓好重点旅游村镇的改厨、改厕和客房院落整理,推进垃圾污水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实现“厕所革命”城乡全域覆盖,旅游景区、旅游线路的厕所供给要数量充足、管理精细。加快完善道路设施,按照“全通”的要求优化交通布局,保障好……等骨干道路沿线的环境建设,全面贯通景区之间、景城之间、景区与主干公路之间的连接,着力构建畅通便捷、优美整洁的旅游交通网络。完善游客主要集散区域的无障碍旅游设施和旅游标识系统,加快配套改建和新建停车场,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慢游系统,达到旅游区周边交通引导标识、无障碍设施和停车场设置规范、数量充足。完善公共咨询服务体系,在商业街区、交通枢纽、景点景区等游客集聚区,合理设置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为全域旅游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

四要实施“旅游+”,在共建共享上求突破。大力推进“旅游+商贸”,优化电子商务平台,加大特色旅游商品研发,既带动周边群众能就业、能致富,又让来旅游的人“有念想”;推进“旅游+农、林、水”,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山水林田湖保护修复工程,做好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人文景观,支持建设休闲农庄,让景区周边群众跟着旅游得好处;推进“旅游+扶贫脱贫”,依托旅游抓产业,支持贫困户依靠景区景点搞副业,引领贫困群众走旅游脱贫之路;推进“旅游+科教”,依托景区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拓展科技展览、夏(冬)令营等新业态,丰富旅游内涵,拓宽旅游外延,让游客在旅游中长知识、长见识;推进“旅游+文体”,开发旅游线路和重点景区骑行游、房车游、低空飞行体验游等旅游产品,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提升吸引力。

五要满足需求,在提升管理服务上求突破。要不断完善旅游六大要素,通过a级景区创建,积极打造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区,优化升级旅游综合体、城市公园、旅游酒店等配套设施,促进服务全域提升。要依托交通网络和景区建设,策划推广x“一日游”、“两日游”精品线路,同周边地市和联盟城市合作,培育具有区域旅游延伸功能的市际旅游线路。要按照人性化、个性化要求,提升智慧旅游服务,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运营四大应用体系为主要内容,积极建设大数据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实现旅游数据和景区智能化管理。推动传统旅行社转型升级,强化旅游行业事中事后监管,推出优质旅游服务品牌,增强旅游服务意识,提升旅游服务能力。要将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纳入全市人才振兴计划,招引国内外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六要灵活营销,在宣传推介上求突破。旅游是典型的“眼球经济”。要注重整体策划宣传,加强全市旅游形象及旅游品牌推广,整合各类宣传营销资源,制定高层次、高标准的全域旅游整体营销方案,明确市场开发和营销战略,适当增加旅游营销专项资金,制定相应的客源市场开发奖励办法,逐步构建政企一体、多方联动的全域旅游营销体系。要坚持以x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博览会、推介会、招商会,筹划拍摄……等影视作品,突出特色、树立品牌、贴近市场、扩大影响。加强与主要客源地旅游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带着卖点、带着任务主动走出去对接洽谈,逐步形成区域联合的旅游市场推广格局。

三、全员联动聚合力,强责任、勇担当开创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要强化领导。全域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牵动性强,必须加强领导,以领导到位确保工作到位。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全域旅游政策的研究,及早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成立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组织机构,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指导监督。今天会议结束后,各区县、各部门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本地区、本单位推进全域旅游相关工作,对标制定具体措施。有关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要优先研究,用于全域旅游建设的资金要优先安排,全域旅游重点建设的项目要优先保障。

二要强化合力。各部门要树立全域旅游发展“一盘棋”的思想,上下齐心,左右联动,广泛凝聚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市旅游发展委要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把发展全域旅游涉及的每一项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单位,……等部门要各负其责,搞好配合,主动寻找切入点,善于抓重点,勇于破难点,共同把全域旅游抓出新高度、推向新水平。

三要强化考核。考核是推动工作的有效利器。我市在全省率先将旅游产业发展指标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但对照发展全域旅游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看,力度还不够,要继续提高权重、增加分量。市旅游发展委要会同市考核办,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制定具体办法,把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工作成效充分体现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之中,与贯彻落实“三项机制”紧密挂钩,奖优罚劣,对工作推进不力、完成任务落后的部门领导,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以强有力的督查考核推动落实。

四要强化宣传。发展全域旅游,不能搞“一头热”、唱“独角戏”,必须共建,才能共享。要坚持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引导全市干部群众的主人翁精神,营造“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旅游形象”的浓厚氛围。要加强典型培育和宣传推介,放大示范效应,吸引和带动更多的群众由旁观者、局外人变为旅游产业的参与者、建设者,推动全域旅游全员共建、全民共享。

同志们,建党百年在即,第三季度追赶超越点评工作也即将开展,让我们以今天的会议为契机,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再次吹响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全景x的集结号,为陕西全域旅游示范省和“四个x”建设再立新功,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百岁华诞献礼!

年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精选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部署要求,总结x年以来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果,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x专程到会为我们作指导,这是对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巨大鼓舞和有力支持。刚才,我们表彰了全市文化旅游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向省旅发委多年来对我市旅游业发展给予的关心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这几年的工作。

开通“浪漫之旅·xx”旅游专列。加快厕所革命步伐,x旅游厕所荣登“中国旅游风云榜”。创新研发旅游商品,初步形成了香草花卉、陶艺铁艺、保健茶饮等特色旅游商品,花之缘、大漠茶、大麦茶等产品广受游客喜爱。特别是全省唯一的花文化博览馆,自今年元旦正式开馆以来深受游客青睐,大年初一至初六接待游客量突破x万,单日参观人数最多达到x人次以上,开创了我市收费景点的先河。四是宣传营销成效明显。针对重点游客群体和客源地市场,从媒体、文化、区域联合、全民营销等方面入手,在省内外权威媒体平台刊播宣传x旅游稿件,利用各类网络新媒体不断扩大宣传影响力。采用ppp模式启动智慧旅游项目,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和5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推进区域旅游联动发展,主动赴省内外重要客源地城市开展宣传营销活动,达成合作协议。编排《x》等精品演艺剧目,创作《x》《x》《x》等旅游宣传片,举办书画摄影展、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x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五是产业带动效应显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服务业投资消费产生了直接的带动作用,也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增长的强力引擎。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x年的x:x:x调整为x年的x:x:x,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近x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x%,拉动经济增长x个百分点左右。特别是我们把培育发展香草花卉产业作为优化人居环境、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重点来抓,创意开发独具特色的差异化旅游产品,延伸发展食品医疗、美容保健、健康养生、婚庆服务等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不仅使昔日的戈壁荒滩变成了美丽花海,而且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大众化、同质化旅游产品多,个性化、品牌化旅游产品少;

满足吃住行的浅层开发多,针对游购娱的深度开发少,特别是淡季旅游产品开发不足,缺乏体验式、参与式的高品质拳头产品。四是旅游接待服务水平与旅游发展步伐不相适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配套功能还不完善,景区休闲娱乐和购物发展较慢,游客停留时间较短,旅游消费水平较低。五是花卉产业发展与富民增收目标不相适应。花卉产业大多还处于赏花休闲?初级阶段,精深加工项目较少,土地集约经营机制不完善,产业规模效益尚未形成,花卉经济作物带动农民增收的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当前的工作重点。

二是实施大景区建设突围行动,构建新型旅游产品体系;

三是实施旅游业态创新行动,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四是实施乡村旅游提质行动,主动担当扶贫攻坚的重要使命;

五是实施市场营销突破行动,提升绚丽x旅游品牌形象;

六是实施全产业链打造行动,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效益;

七是实施旅游投资引领行动,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

八是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完善旅游服务新体系;

九是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着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十是实施旅游人才支撑行动,为全省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为我们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指明了方向。这次会上,我们印发了全市旅游工作要点和任务分解,提出了旅游业发展“八项行动”(x旅游春天行动、景区开发攻坚行动、公共服务突破行动、旅游产品优化行动、乡村旅游富民行动、服务品质提升行动、旅游品牌打造行动、旅游发展保障行动),时间表、线路图、任务书已经非常明确,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抓得起来、推得下去、见到实效。具体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五点:

一要坚持战略定位。旅游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消费领域,与相关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和优生态的重要支撑,可以起到“一业兴、百业旺”的牵引辐射作用。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对于我市实现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我们要顶住发展阵痛,保持发展定力,厚植发展优势,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推动旅游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一方面,把牢首位产业不动摇。三年前,曾有人质疑说,x作为一个工业城市靠什么抓旅游?戈壁滩上怎么能建成x?但是通过全市上下这些年来的共同努力,我们的x建成了,空气更好了,居住环境更美了,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发展旅游业,产业支撑更趋多元,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这充分说明,我们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是完全正确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化旅游产业在全市的战略定位、特殊功能和重大作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怀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坚持不懈地把文化旅游业作为“首位产业”来谋划,作为促进转型发展的重要接续产业来培育,一张图、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一抓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真正把x建设成一个百姓热爱、游客向往的魅力之都、浪漫之都。另一方面,推动创新发展不松劲。文化旅游产业本质上是创意活动、是眼球经济,必须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不断激发新动力、释放新活力。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差异化定位、高端化开发、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品牌化推介的思路,以香草花卉生态休闲旅游为突破口,努力创造唯一性产品、建设唯一性景观,推动文化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满足市民和游客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今年,我们将与读者集团共同打造“读者小镇”,就是想依托“读者”这个品牌,引进文化创意、花卉交易、婚庆度假、研学旅游等项目,将我市作为一个整体,打造成高品质生活的展示传播平台。x区要把双湾香草小镇建设与多功能农业、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做到产业有特色、形态有特点、功能有特长、风格有特征,力争早日将“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在这方面,各级各部门都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二要推进全域发展。当前,旅游业发展已经到了全民旅游和个人游、自驾游为主的全新阶段,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推进全域旅游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代表着现代旅游发展的方向。发展全域旅游不是处处建景点、处处建宾馆饭店、处处建游乐设施,也不是不搞景区旅游,而是要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最终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全域旅游格局转变。近年来,我省甘南州在全域旅游创建中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大环境”的整治使其成为省内唯一的“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起伏在草原山峦上的万亩油菜花风景长廊和闪烁在高原星空下的城市夜景观,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色彩感染力和心灵震撼力,再加上热情周到的服务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唯一性的旅游特色让游客流连忘返,x年旅游接待人数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我们要潜心学习这些成功经验,牢固树立“大旅游”“大空间”“跳出旅游抓旅游”的发展理念,按照资源全域整合、产业全域融合、要素全域配套、市场全域管理、营销全域统筹、服务全域提升的要求,把整座城市作为一个景区,从城市综合发展、整体规划的角度谋划和推动文化旅游业,以“快进慢游”为主攻方向,建设花卉博览、婚庆度假、创意游乐、旷野运动等功能集聚的品牌景区和文化体育产业园区,实现旅游与文化、体育、养生养老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融合,营造“市民享、游客赏、慢生活、细阅读”的人居旅游环境。

三要突出特色品牌。面对日益激烈的旅游竞争,我们既要跟上大势,又不能雷同,要在注重总体规划引领的同时,进一步明确重点,努力开发真正吸引人们眼球、激发人们感受、使人们留恋的品牌,着力推好“四个特色产品”。一是紫金赏花婚庆度假。做精做细紫金苑、植物园、牵手林等现有景区,创意开发玫瑰谷、读者小镇等新建景区,合理规划休闲街区、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步道,拓展城镇休闲空间。鼓励社会力量大力开发旅游产品,着力打造花文化传播、花卉选育扩繁与种质资源保护开发、花卉试验推广展示、花卉种植生产加工等“四大平台”,培育拓展“美丽、芳香、甜蜜、色彩”等“四大链条”,做足做强“花样”文章,创设婚庆文化特色街区,深化拓展集体婚礼品牌,将紫金x景区建成具有时尚浪漫气息的现代休闲景区。二是骊靬文化探秘。以和平文化为核心,丰富文化内涵,讲好骊靬故事,加强与意大利等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引进具有鲜明古罗马特色的文化演艺游乐项目,让游客享受罗马风情与本土文化融合的独特体验,感悟“慈善、感恩、包容、和谐”的文化精髓,将骊靬文化产业园建成国内唯一的品牌景区。三是镍都工业旅游。工业旅游是一片极具开发潜力的蓝海,我们有独一无二的人造矿坑,有精湛的冶炼工艺和千米矿井,具有发展工业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x月x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x省x-x年红色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建设河西红西路军征程旅游区,我市x国家矿山公园列入全省“十四五”重点建设的x个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地企合作,积极推进x科技馆升级改造和市场化运营,创新开发有色金属生产线、露天矿坑灯光秀、矿井魔幻探险等集观光游览、科普教育、娱乐体验为一体的“工矿探奇”旅游产品,特别要抓紧做好矿山公园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建设对接工作,努力把镍都工业旅游做成品牌。四是沙漠探险和体育研学。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开放发展理念,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依托市区及周边沙漠戈壁、森林草原、高山峡谷等丰富的自然资源,重点针对中高端、中远端特种旅游消费群体和青少年学生群体,引导开发沙漠探险、越野拉力、登山攀岩、低空飞行、滑雪滑沙、徒步毅行等个性化定制旅游产品,高质量举办特种旅游文化节及汽车拉力、极限挑战等赛事活动,建设西部特种旅游聚集地。

在“行”上见成效,改善旅游交通条件,扩大旅游客运规模;

在“购”上下功夫,重点开发研发香草花卉、藜麦等系列旅游商品,扩大旅游购物消费;

在“娱”上求突破,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旅游品牌演艺产品,让游客有看头、有玩头、有买头、有吃头、有说头。在市场开拓方面,树立开放共享思维,积极打造区域旅游环线产品,将我市旅游景区和线路融入河西走廊精品线路,主动与省内外城市建立旅游客运和旅行社合作机制,把来自周边客源地的“过路客”变成我们的“过夜客”,实现游客互送、线路互推、互惠共赢。发挥旅行社在旅游产业中的龙头作用,鼓励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实行实物与虚拟、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网络营销新模式,实现规模化和品牌化效益。

五要优化发展环境。在政策扶持上,进一步创新土地、税收、资源、金融、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文化旅游政策措施,研究出台能用、实用、管用的实施细则。健全完善香草花卉产业培育、文化旅游品牌创建、乡村旅游发展、引客入金、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扶持奖补措施,进一步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在宣传营销上,创新宣传推介方式,把文化旅游宣传同经贸、会展、招商引资等活动平台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各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型营销活动。加快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把传统文化旅游业培育成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智慧旅游”产业。市级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大力宣传文化旅游新政策、新举措、新成果。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积极宣传x、推介x,讲好x故事,传播x形象,凝聚x力量。在机制创新上,尽快组建大景区管理委员会和县、区景区管理处,建立完善旅游投融资机制,用足用活用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文旅投公司的作用,把景区的开发运营交给市场和企业,让有实力的企业走上旅游开发前台,成为旅游开发主角。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共同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关于抓落实的问题。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各部门要把发展旅游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主动作为,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近期,我们调整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并对有关成员单位进行了调整充实。这意味着我们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决心更大、力度更强、措施更硬。县、区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充实相应领导小组,加强工作力量。特别是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把文化旅游工作亲自抓在手上,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推进“首位产业”发展任务落实。

二要强化政策落实。近年来,我们出台了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和投资消费的意见,制定了旅游大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土地利用、财政金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特别要统筹使用好中央和省、市安排的专项资金,对已确定的建设资金计划,严格按照既定方案下达,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要坚决落实每年x亿元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不动摇,重点支持项目建设、市场开拓、宣传推广等工作。县、区也要在确保每年x万元专项资金的基础上,逐年加大投入力度。

三要强化督查考核。今年全市计划实施旅游重点项目x项,任务艰巨。县、区及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对照工作任务分解表,对重点项目、重要工作实行领导干部包抓责任制,靠实工作责任,细化具体措施,集中精力抓重点、破难点、促落实。市上将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效纳入年度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以考核推动机制创新,以考核推动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围绕任务落地,加强跟踪督查、考核通报,打通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对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

四要强化协调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强化一盘棋思想,密切协作,通力配合,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把各项任务贯彻好、落实好。要教育引导每一位党员领导、每一名干部职工,乃至每一个普通市民,自觉为建设美丽家园、为旅游业发展履职尽责、献计出力。

同志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的工作任务已经非常明确,容不得半点迟缓懈怠。希望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按照总书记要求,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切实推动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以发展新成就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年在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上讲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同志们,旅游产业发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进一步提高认识,抢抓机遇,鼓足干劲,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全面加快中国旅游强县和xx人文生态旅游大县建设步伐,为推动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年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

要积极组织xx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民群众,抓好蔬菜和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的生产供给,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2022年在全市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上的演讲材料,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一次紧急会议。当前,全省尤其是xx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并已波及多个市,仍处于蔓延发展阶段。我们今天晚上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坚决贯彻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动员全市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紧急行动起来,筑牢农村地区疫情防控钢铁长城,坚决防范疫情在我市农村地区扩散蔓延。

今天下午x时xx分,xx书记主持召开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天下午xx书记、xx市长专题召开了市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临时党委扩大会议,对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xx常委传达了xx省长关于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批示要求,一会儿还要作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

xx月x日xx新冠肺炎病毒扩散爆发后,xx本土确诊病例已连续x天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xxx例,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xxxx例,并且已在xx市xx区、xx市xx县出现了农村病例。特别是在xx市xx月xx日全面管控之前,有大量人员离开xx,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城市打工人员返回农村,这个群体量大面广、情况复杂,是当前农村疫情防控的最大风险点,加之“双节”将至,在外务工人员和在外学生将陆续从全国各地返乡,有些已经在准备着回家,有些可能正在返乡的途中,有些可能已经到家,这也是一年一度最大的人员流动时段,疫情传播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加之岁末年初,家庭聚会、朋友聚餐、走亲访友等人员聚集活动频繁,如果防控不到位,疫情暴发流行风险极可能急剧增加,势必给我们的防控工作增加难度和考验,造成极大被动和不可预计的严重后果。

面对当前如此严峻的形势,实事求是地讲,全市上下无论从思想认识方面,还是工作落实层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重视程度还不够。各县(市、区)部分干部、包括一些镇村干部对xx疫情外溢,可能引起的农村社区传播的严峻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赌运气心态,在相关防控制度执行上存在打折扣现象,甚至一些人还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关注本轮xx疫情,没有对我们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相关问题认真排查、深入思考。

二是对返乡回乡人员底数总量不清楚。一些县(市、区)对近期从xx等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数掌握还不清楚、不准确,相关跟踪管控措施也未能及时跟上。据统计,目前全市外出务工人员大约有xx万人,在xx月xx日xx全面管控前,我市外出务工人员返回的约xx万人,可以说这些群众都是我们当前急需管控关注的重中之中的重点人群,县镇村是否都排查清楚了,是否都管控好了,恐怕要打个大问号。

三是村庄封控措施还有漏洞。主要路口虽设有检查岗哨,但在一些非主要路口简单以设置挡板、堆土等方式封堵,加之部分村口晚上无人值守,一些返乡人员通过绕小路、走田间地头进村,仍然存在很大隐患。

四是人员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尤其是个别群众认识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隔离没面子,不愿主动上报行踪,加之农村居住分散,人员跟踪、居家留观等管控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目前正值务工人员返乡的高峰季节,也是村上过喜事、聚集的重点时段,部分镇村在“红事停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的要求上打了折扣,特别是还存在人员聚集、不戴口罩现象,一些村组还有扎堆晒太阳聊天、打麻将、随意串门等情况。

五是医疗物资和技术人员储备还不充足。镇政府、镇卫生院承担着本辖区核酸检测、流调任务,但人员配备有限,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如发生规模性感染,难以及时高效应对。同时农村疫情防疫物资不足,一旦发生疫情,n95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消杀等物资不能有效满足需要。

六是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不畅通。各地对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理解、执行不一致,一些地方高速县境出口、国道镇村路段,封堵出口、路段现象时有发生,已办理的通行证互认程度不一,对“菜篮子”等生活必需品的调度运输还存在一定影响。对此,全市上下尤其是县镇村务必要重视正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过硬的作风,迅速强弱补短,坚决打赢农村地区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着力加强薄弱环节,狠抓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地。

一要严格落实村庄管控。当前,各村主要路口虽设有检查岗哨,但有的存在简单一封了之现象,不仅影响正常通行,而且还存在执勤脱岗的情况,白天有人在岗、晚上无人值守。各县(市、区)、各镇村要在固定设卡的基础上,根据行政村或自然村的数量,组织镇村干部、党员、民兵预备役、志愿者成立镇村巡防队,设立固定岗、流动哨,坚决落实管控、巡防人员和措施,发现生人、外地车辆立即检查,原则上不允许新的外来人员进村,一旦发现要积极予以劝返。要强化县级部门力量支持,各县(市、区)、各镇村要依据实际情况,统筹人员安排调度,对薄弱村、重点村加强人员配置力量。要严格落实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各类药店有关药品销售和人员接诊规定,要把镇村各级医疗机构作为发现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前哨。

二要精细排查回乡人员。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信息数据,重点摸清近期特别是在xx市xx月xx日全面管控之前,离开xx人员中有多少人返回农村,回村后是否外出、是否参加过农村聚集活动这个底数,要加大筛查和检测力度,全面落实集中隔离和居家留观措施。要通过逐户逐人排查,对xx等中高风险区返回人员和与返回人员有密切接触人员进行全员筛查检查,做好管控和健康监测,确保不漏一人、监测到位。

三要坚决杜绝聚集活动。要抓好对农村敬老院、福利院、中小学、幼儿园的封闭管控和防疫消杀。对农村集贸市场、电影院、超市、村两委办公场所、村内正在生产的企业,要加强消杀和健康监测。要坚持“红事停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要求和不串门、少聚集的原则,对县镇村各类娱乐场所包括影剧院、歌厅,严格落实管控措施,该停的停,该关的关,特别要重点关闭农村小麻将馆、活动中心等聚集性场所,全面停止聚集性群体活动。要充分发挥“xxx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作用,切实加强网格化管理,落实落细网格员、网格长的监管责任。要发动群众相互监督,组织村民联防联控,全面落实扫码亮码验码、科学佩戴口罩、测温、消杀等疫情防控措施,高度重视城乡结合部的管控,坚决杜绝脱管漏管现象发生。要对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严格落实医疗卫生机构防护措施,坚决杜绝院感事件发生。

四要强化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要充分利用大喇叭、小广播,走街串巷,运用手机推送短信、微信、抖音等各种方式,形成铺天盖地的宣传阵势,引导群众增加自我防范意识,落实好戴口罩、打疫苗、勤洗手、少聚集、多通风、一米线、测体温、健康监测等个人防护措施,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提倡非必要不流动,倡导大家就地过年。对确有返乡需求的外来人员,要配合有关部门指导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途中防护,返乡后立即落实防控措施,全力消除安全隐患。目前最紧要的是,一方面要重中之重管好返乡回乡人员,无论是外出务工人员还是返乡大学生,只要做到了外防输入,就能最大限度杜绝病毒传播;另一方面要切实抓好xx月xx日前从xx返乡的人员监测和防控措施的落实,确保底子清、情况明,绝不打“糊涂仗”。

五要切实抓好物资供应和防控各项准备工作。要坚持“宁可备而不用,切不可用而不备”,做足做好各项应急准备。这里重点强调几项具体工作:一是要以县为单位,统筹安排,坚决落实隔离场所,要严格落实每万人设置xx张床位的要求。要以镇为单位,利用部分现有的公房,把固定的隔离场所和临时调用的隔离场所统筹起来,一旦有人员需要集中隔离,可以马上送到指定地点。二是要加强定点医院的规范建设和专家医师团队的培训组建。去年疫情防控时,全省公布了各县的定点医院单位,要把这些医疗力量和医院的规范建设做足做好,进一步充实和备足流调队伍,并加强业务培训,一旦出现病例,立即可启动跟踪流调,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同时要加密布局设置核酸检测站点,以备万全之用。三是要备足消毒药品、口罩(包括n95口罩)、防护服、测温仪、温度计和核酸检测试剂等,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确保能立刻投入使用。

三、坚持依法依规和统筹兼顾,切实抓好当前xx农村重点工作。

当前,全市的粮食物资储备,包括“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总体充足,地头价格平稳,能够满足全市人民的消费需求。但在前期疫情管控中,也发现部分镇、村“菜篮子”产品保供和物资运输环节上还存在一些堵点和卡点,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疫苗、饲料、种苗等生产生活物资、农用物资的畅通供应。为此,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切实抓好“六稳”“六保”有关重点工作。

一要抓好以“菜篮子”为重点的稳产保供。要积极组织xx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民群众,抓好蔬菜和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的生产供给,及时协调解决好农产品和xx生产资料在运输环节的难点、堵点、卡点问题,保障活畜、活禽、原料及种苗、农药、化肥、饲草料、兽药、动物防疫药品的安全畅通。要科学调整蔬菜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重点发展短期速生叶菜和地方特色蔬菜,抓好产销对接,确保不断档、不脱销。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质量安全事故。要充分考虑农村实际,确保群众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农村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确保农产品能出的了地、进的了城。特别要确保急需的生产资料能够及时送达田间地头、养殖圈舍,切实做到生产防疫两手抓、两不误。要精准落实防控措施,坚决反对简单粗暴的做法,切忌层层加码、搞“一刀切”。对一线防疫执勤人员,当地党委政府要认真落实执勤人员后勤保障政策,加强对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和保暖,严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在疫情防控当中遇到的违法违规事件,包括冲撞关卡、辱骂一线工作人员的,当地公安、司法机关,要坚决依法予以果断处置。

二要重视抓好秋冬季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各县(市、区)要夯实属地责任,坚持外防输入,加大生猪等畜禽调运监管,严防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疫情在运输过程中输入我市。一旦发现,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迅速启动应急程序,加强流行病调查,坚决依法果断处置,保障我市畜牧业生产安全。

三要全面开展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各县(市、区)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全面开展农村地区卫生消杀和防疫消杀,加大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粪污清理,全面开展村庄、户内外卫生清扫,加强垃圾、粪污规范化处置。同时要大力宣传卫生防疫和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群众清洁卫生意识和健康防护知识。要继续抓好农村“厕所革命”,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四要以迎考为重点,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各县(市、区)要在统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毫不放松抓好脱贫攻坚后评估和考核各项准备工作,特别要利用国家考核评估推迟这个有利时机,加快补齐短板弱项,重点解决好今年实施项目的“双拖欠”(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短板,确保支出百分之百、实实在在,决不允许弄虚作假。同时,要加快灾后重建工作进度,对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要及时搬入新居,对于继续在临时过渡安置的受灾群众,要严格落实温暖过冬各项措施。市县xx农村、乡村振兴部门要以镇为单位,统筹抓好驻村“四支队伍”,利用上门入户开展疫情排查宣传的契机,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发现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落实好“三类对象”的监测帮扶措施,及时排查发现新的突发困难户,切实把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工作紧密衔接起来,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全面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要以项目为中心,全面做好2021年各项工作的收尾和2022年巩固衔接各项任务的谋划,特别要把项目前期工作做到位,包括环评、安全评估、土地证照等要素提前落实好,及时调整无法落地项目,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把全市xx农村基础夯得更加坚实牢靠。

同志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加强农村疫情防控,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扛起各级各部门的责任,主要领导要担当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分管领导要全力组织落实,真正把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落地落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人民战争,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周强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旅游发展大会,是在“十一五”规划即将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将要启动实施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之所以召开这样一个高规格的会议,主要是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全县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需要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高起点运作、高标准建设、大力度推进,努力推动旅游业实现新突破,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提供支撑。刚才,独店、中台等7个乡镇和部门发了很好的言,我完全同意。后面,市旅游局蒙局长、县委王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认识还不到位,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形成全民动员、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浓厚氛围。二是景区景点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贯通周边、畅通快捷的旅游交通网络还未形成,通往各景区景点的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三是旅游产业化水平比较低,全县旅游总体上仍处于接待阶段,文化娱乐产品缺乏,餐饮购物等消费环节薄弱,产业链条短,旅游产业综合效益不明显。四是旅游行业专业人才匮乏,管理还不够规范,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还不够强,整体上还缺乏全方位、个性化、亲情化的精细服务,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示范区。围绕上述目标,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着眼跨越发展,科学修订旅游规划。规划是指导和引领发展的蓝图。各级各部门要在谋划“十二五”发展、完善规划的过程中,强化服务旅游业发展的意识,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理念,统筹考虑、一体规划,促进相关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城镇建设、交通发展等专项规划要引入现代旅游理念,融入旅游要素,强化旅游功能。城镇化建设要按照创建旅游城市的目标,着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品位,把县城和景区周边的重点城镇作为景区来建设,把县城的每一个建设项目、每一个单体建筑作为精品景观来打造;交通发展要加快通往景区道路的建设,增加景区的可进入性;土地使用规划要保障旅游开发建设用地需要;现代工业和农业建设要按照发展工业旅游、观光农业的思路去规划设计;林业规划要注重加强林区的保护和绿化;新农村建设要与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紧密结合;文化资源开发要着力提升旅游的文化品味。旅游发展规划也要依据县情实际和发展需要,继续修订完善。要加强对各景区景点的规划指导,避免重复建设和起点不高,同时,加大与省市旅游发展规划的衔接,使我县旅游发展重点和项目与国家、省市投资导向相一致,尤其对规划中涉及的项目要抓紧向上汇报衔接,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市“十二五”和相关专项规划。

务的乡村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抓好落实,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谋划,依托景区、林区、特色农业种植等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专业示范区,逐步形成乡村旅游品牌。要对现有农家乐进行全面整顿规范,促使其提升档次、健康发展。三要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业态。适应旅游市场多样化的需要,着力打造针灸养生保健之旅、人文生态观光之旅、黄土风情体验之旅,加快培育养生文化、农业旅游、旅游会展等新型业态和产品,努力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系列化的旅游项目群和产品体系。

站”的改版升级。“十二五”期间,4a级以上旅游景区、4星级以上宾馆和旅行社都要建成旅游网站,全县建成旅游信息中心,实现旅游信息化全覆盖,最大限度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六)推进改革创新,增强旅游发展活力。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引导涉旅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和股份合作等形式,引进合作投资主体参股经营,共同开发旅游资源。要把旅游项目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进程。要创新利益分配机制。按照“资源整合,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引导旅游企业、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相关企业加强联合协作,针对我县目前无门票的现状,试行“一卡通”、“一票通”管理模式,通过推出精品线路,实现景区和涉旅企业的有机结合,建立统一营销、客源互送、内部让利的利益分享机制,有效解决分散经营、单打独斗、合力不强的问题。要推进文化旅游结合。进一步健全完善资金筹措、创作生产、流通营销和收益分配制度,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今后景区的文化演艺活动,要充分发挥县秦剧团等文艺团体、专业人才的作用,整合利用现有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发展。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形成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合力。

融机构要积极扩大信贷规模,尽快同旅游、财政等部门出台相关办法,切实加大对旅游开发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是督查考核要严格。市上已将旅游产业纳入市与县经济责任目标考核范围,从2011年起,县上也将其纳入全县责任目标,对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进行考核。县旅游和统计部门要尽快研究我县旅游产业发展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健全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县旅游协调文化资源开发协调领导小组要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协调解决突出问题,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对工作不重视、职责不到位、任务不落实的要严肃进行责任追究。“两办”要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定期督查,反馈情况。新闻宣传部门要强化对旅游发展的宣传报道,形成全县办旅游的舆论氛围。各乡镇、有关部分要制定各自的实施方案,旅游局要加强业务指导和督查反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同志们,发展旅游产业是推动灵台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全县人民的共同心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在市旅游局的精心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推动旅游产业取得新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秀美灵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在区全域旅游发展推进大会上讲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同志们!旅游产业发展任务艰巨、工作繁重,也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全区上下务必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咬定目标,埋头苦干,为建设“六个x”,奋力打造“区域发展极、x新中心”、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周强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在我县尚属第一次,这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创建旅游强县、实现旅游新跨越的决心和信心。稍后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坚定加快旅游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旅游改革发展作为推进经济平稳增长、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在去年12月召开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州委、州政府在今年的2月份也召开了全州旅游发展大会,州委俞书记和州政府赵州长分别做了动员讲话,深刻分析了旅游现状、发展潜力和重大历史机遇,提出了具体工作措施,为我们进一步抓好旅游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和省、州对旅游业发展如此重视,主要是我国旅游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带动经济增长和转变发展方式上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战略选择,也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有效途径。就我县的实际来看,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有资源的优势、政策的机遇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有严峻的挑战和很多困难因素,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分析、研究和把握,并积极加以应对。

从有利的方面看,一是我县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旅游资源丰富,有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有浓郁独特的民俗风情,有绚丽多彩的草原风光,有源远流长的格萨尔传说,全县可供开发的景点有22个,旅游资源类型多、品位高、特色浓。二是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已打造a级以上景区4个,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推介,县内连续举办格萨尔赛马大会和牦牛藏羊藏獒评比大赛,玛曲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已成为全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去年接待游客27万,实现旅游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32%和28%,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随着尕玛路、玛河路的建成使用,以及玛久路、玛沁的开工建设,玛曲周边的出口道路网将更加完善,长期困扰我县的交通瓶颈正在逐步破解,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国家和省州近两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县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特别是全国全省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方式、结构调整将出现重大变化,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体。

从不利的方面看,制约我县旅游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资源大、产业小,有景无点,档次低,发展慢,效益差,群众的参与意识不强等等的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干部群众的主体参与意识不够。由于旅游产业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不少干部群众对此仍心存顾虑,缺乏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决心,处在等观望状态,全县发展旅游产业的氛围不浓,思路不宽,办法不多。二是投入严重不足。景区景点缺乏大项目支撑,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交通“瓶颈”制约明显,景区景点通达能力不高。特别是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展还不协调,总体接待能力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三是宣传促销不够。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景区的整体形象包装不够,宣传促销方式单一,产品知名度不高,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四是旅游纪念品品种少,品味低,缺乏特色,旅游经济的综合效益不高。对这些现状我们要有十分清晰的认识,必须在今后的发展中着力去改变和破解。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推进我县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旅游发展工作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整合资源打造平台为重点,强化旅游与文化等产业的融合,着力打造“天下黄河第一弯”和“中国赛马之乡”两个品牌,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目标,努力把玛曲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国家级高原特色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今后五年全县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3%、25%以上,到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力争达到5亿元。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围绕增强动力活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要理顺景区管理机制。规范县旅游协会和河曲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管理体制,成立黄河首曲生态旅行社,对县内所有景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科学管理。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变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监管。大胆尝试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立,探索三权与市场的结合点,以所有权、经营权等参与市场配置,培育市场主体。已经建设的景区景点,凡是具备条件的要尽快实现市场化转让,交给有实力、有品牌、有信誉的企业来经营,政府发挥好监管作用。二要拓宽融资渠道。坚持“上争”、“外引”、“内聚”三管齐下,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融资新体系,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手段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得融资新机制。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事项外,允许旅游开发公司以景区门票、土地质押贷款进行融资开发。引进有实力的企业集团,通过合作、租赁、入股、承包等方式参与景区开发,形成多元开发旅游景区的发展格局。三要扩大对外开开放。积极开展同周边县市的旅游交流和共建,主动融入大九寨和丝绸之路等大旅游圈,着力打造黄河风景线,实现信息、资源、客源和利益共享。

2、完善发展规划,强化规划落实。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上要做到三点。一要科学系统。把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交通运输、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等规划有机结合,把旅游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目前我县重点景区景点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性详规的编制工作都已经启动,力争上半年完成《玛曲县“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其它景区景点的总体保护开发规划和建设详规,配套完成旅游线路、交通线路、旅游商品开发、宣传促销等分类规划。二要突出特色。县旅游局要对各类资源进行认真梳理,针对市场需求进行评估,确定开发的重点和步骤。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在打造精品、深度开发上下功夫,做到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全面规划与重点开发相结合,宏观布局与微观策划相结合,使之成为推动我县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三要严格执行。要提高规划的执行力,规划一旦形成,就要不折不扣地严格遵守,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杜绝有规不依、无序开发。

3、加快景区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开发旅游产业,景区建设是核心。一是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以县城为中心加快格萨尔发祥地、赛马场、外香寺、河曲马场、阿万仓湿地等天下黄河第一弯大景区的道路、观景台、停车场、星级厕所、休息设施、导览标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档次。二是注重旅游文化深度融合。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平台,加大文物保护修缮力度,培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赋予景区景点更多的文化内涵。支持牛角琴演艺公司创建参与度高、体验感新、娱乐性强、互动性好的剧目和作品,演艺公司的演出要服从服务于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定责定任务,要实现常态化、效益化和可支持发展的健康态势。鼓励有条件的牧民群众发展藏家乐、牧家乐、僧家乐,使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由传统游览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

4、完善基础配套,提升发展水平。按照“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要求,围绕旅游“六大要素”,通过项目争取,多方筹措建设资金,配套建设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做到设施齐全,便捷到位。做好玛曲—久治、玛曲—玛沁等县域公路建设,谋划好县城—西麦朵合塘旅游线、黄河旅游风情线等重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景区服务档次,规范景区市场运营,走精细化管理之路,树立玛曲旅游新形象。

5、加大宣传推介,拓宽客源市场。在宣传营销上要有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让投资者和游客慕名而来,让投资者觉得能赚钱,让游客觉得来得值。一要创新宣传形式。继续高质量举办“第九届格萨尔赛马大会”和“第四届牦牛藏羊藏獒展示评比大赛”,主动邀请有实力的旅行社和媒体来我县考察踩线、采访报道,针对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邀请知名人士和高端机构来我县举办有影响力的专题活动,宣传推介我县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二要丰富旅游载体。重点开拓休闲度假、生态旅游、自驾游等休闲度假产品,积极整合包装一批特色小吃一条街、旅游购物一条街、文化娱乐一条街、民俗风情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完善广场锅庄舞、藏民歌族弹唱等体验旅游项目,提供传统手工艺制作、骑马、放牧、挤奶、马球比赛等互动性、参与性较强的民俗体验活动,大力发展户外露营、山地运动等健身产品,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体验需求。三要拓宽营销手段。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平台,加强玛曲旅游门户网建设,链接国内知名旅游网站,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推介“天下黄河第一弯”“中国赛马之乡”旅游品牌,实现营销网络的全覆盖。围绕全县最好的景点、最好的景区、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旅游商品,制作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宣传促销资料,提高对外宣传的实效性。

6、加强队伍建设,狠抓服务管理。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建立旅游人才培养基地,搭建人才引进平台,有计划地引进旅游管理人才。推行县内旅游景区一票制管理,保证每个景点有导游、有人服务,推动旅游服务由低层次、单一化向精细化、差异化优质服务转变。严格执行导游等级制度,把薪酬与职业资格挂钩。积极选派各类业务骨干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深造,构建岗位培训、职业教育和送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新机制,加强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导游人员的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制定景区景点、宾馆餐饮的行业标准和服务公约,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玛曲对外形象。

三、协调联动,齐抓共管,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要把旅游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党政同职同责,同心同德,合力攻坚。县旅游局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调研决策、议事协调、审批把关等职能,全力抓好规划布局、宣传促销、队伍建设等工作。宣传、发改、交通、住建、财政、国土、环保等部门要在对外宣传、项目资金争取、交通设施改善、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主动作为,发挥好各自职能。公安、食药监、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好游客的合法权益,合力推进旅游大发展。

二要创新融资机制,增加资金投入。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制定完善旅游投入的优惠政策,鼓励民营资本、社会资金参与旅游项目建设,兴办旅游宾馆、饭店,开发旅游产品。县政府将根据财政状况设立“旅游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景区建设、基础配套、宣传促销、资源保护等。各金融机构要全面落实旅游合作备忘录和这次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加大信贷投入,对晋升等级的旅游景区和对旅游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单位及个人,要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三要严格督促检查,强化力度保障。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抓好旅游发展是本职、不抓旅游发展是失职、抓不好旅游发展是渎职的思想,进一步增强主体、主动、主责意识,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要严格落实县四大班子领导包抓重点景区建设制度,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把景区建设、资金保障、市场开发、综合服务等列入督查内容,制定督查计划和方案,扎实开展专项督查,严格兑现年终考评考核,重奖重罚,形成全社会关注旅游、重视旅游和发展旅游的鲜明导向。同志们,这次全县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县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狠下决心,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力推进玛曲旅游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周强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这在我县建县以来还是第一次,规格高,意义很大。特别是市委副秘书长、市旅游局卢辉局长,市大别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姜剑锋总经理,以及旅游专家方华国教授莅临大会指导,充分体现了您们对我县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让我们再次表示诚挚的感谢!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县旅游业发展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创新实干,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关于加快全县旅游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个《决定》,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把握机遇,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信心和决心。

定》,明确提出了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决策;今年召开全省旅游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加强领导努力推进我省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之所以做出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并对旅游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主要是因为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它在带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2011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重点部署和谋划旅行社发展工作,推进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战略选择,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的重要选择。就我县而言,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有资源优势,也有政策机遇,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可谓正逢其时,机不可失。

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累计完成各类投资过亿元;积极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通过参加省市成功举办的“华中旅博会”、“大别山旅游节”等旅游节会,以及团风武汉旅游对接等一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推介了我县的旅游资源,使我县的大崎山森林公园、回龙山名人故里、黄冈革命烈士陵园、团风渡江公园、牛车河水利生态旅游区等旅游品牌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不但展示了我县的资源优势,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只要我们进一步做好开发、宣传、推介等各项工作,就能使我们的旅游产业效应有一个大的提升,使我们所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

第二,我们应该看到,国家和省、市近两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县加快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中央、省市相继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武汉城市圈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启动,对我县实现跨越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只要抓住这些政策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就能夺得先机,取得更大突破。

剧增加,并大大促进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促进我县服务设施建设,使我县旅游业发展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第四,我们应该清楚,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既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需要,也是提升团风知名度、吸引外界关注的需要。旅游业消耗低、污染低、效益高,是一种资源节约型产业,同时现代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就业空间大,能够影响和带动多个行业的发展,成倍扩大消费需求,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选择。实现我县“强县富民”这一目标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支撑,而做大做强服务业,就必须把综合带动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就业空间大的旅游业作为重要的产业来培育。一是通过发展旅游业,提升我县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各级的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二是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交通、商务、信息、物流等多个链条的持续协调发展,促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转移从事旅游服务业,实现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切实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压力;三是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基础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促使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提高城镇化水平,并为前来我县投资的客商、游人及当地居民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休闲、娱乐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战,迎难而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真抓实干,不断推动我县旅游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力开创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力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和水平的攻坚时期。全县旅游产业开发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抢抓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机遇,积极融入武汉城市旅游圈,以“革命圣地、人文生态、休闲度假”为特色,精心打造品牌,创新机制体制,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把我县建成特色明显、设施良好、功能齐全、“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配套的宜居宜商宜游区域中心小城市。具体要坚持“四个结合”,抓好“六个方面”:

生态旅游区等五大景区,推动旅游产业全面发展。今年要集中精力先行启动大崎山4a景区创建及黄冈革命烈士陵园3a景区创建工作。三要坚持产业升级与产业融合相结合。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变,不断开拓旅游产品新领域,创建旅游产业新业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大力推进旅游和城市建设、工业建设、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旅游综合功能,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先落实星级农家乐创建这块,并着手准备以钢构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工业旅游示范点创建,以及黄湖移民新村旅游景点创建,将来规划好团风新港旅游区建设。四要坚持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倡绿色消费、低碳旅游,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永续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崎山景区要注重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回龙山名人故里景区切实做好环境联片治理,牛车河库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善景点分散的局面,形成局部融为一体的区域旅游格局。开发建设牛车河水利生态旅游区,为周边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度假胜地,做优做特生态旅游产业。立足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高举“名人之乡”名片,重点建设好回龙山名人故里,做大做强人文旅游产业。二是突出特色。充分利用我县优美的自然风光、绿色生态的农副产品、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等特色资源,深挖内涵,加大开发力度。要结合当前乡村游、短线游、近郊游兴起的有利时机,鼓励引导农户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乡土民俗风情、民间文化艺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农业观光等乡村旅游业态,以景区、林区、郊区四周为重点,积极创建“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特色,形成“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的农家乐乡村旅游模式。依托“中国中部钢结构产业基地”“中国建筑之乡”“全国农民画乡”等品牌,积极发展与工农业相结合的观光旅游。集中挖掘民间庙会、社火秧歌、婚嫁礼仪、古建民居等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培育民间乡土菜肴体系,推广特色餐饮小吃,大力发展乡村“农家乐”和采摘游,使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尽快成为我县吸引游客的特色项目。力争“十二五”末期,以北部山区乡镇为重点,形成鄂东有特色、有规模的农家乐金色乡村游旅游目的地;力争2020年前成功打造鄂东旅游特色商品生产基地。

我县与外界、各地与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的联系通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一是加强县内旅游交通建设。结合全县交通建设规划,配合推进省道、国道县段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景区、景点之间的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二是加快县城区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大型物流中心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星级饭店、旅游购物和娱乐场所的建设,形成与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旅游基础设施体系,用5-10年把我县建设成为区域游客集散中心和集中展示特色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旅游目的地。三是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我们这几年针对游客吃住难等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旅游环境,对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和水平发挥了较大作用。近年全县创建旅游星级饭店2家,申报星级“农家乐”46家,建设星级旅游厕所1座,收到了较好效果,受到了广大游客欢迎。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抓好旅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安全和卫生管理,规范设臵垃圾箱及指示标志等,不断提升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旅游服务要信息化。要依托上星卫视、互联网、报刊杂志、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等信息平台,尽快建立完善我县旅游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各重点旅游景区、星级宾馆要建成旅游网点,实现旅游信息化全覆盖,最大限度地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三、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形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工作合力发展旅游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

保旅游产业布局与小城镇发展相协调,确保旅游资源得到有序利用;财政、土地、林业及相关乡镇要积极做好景区的土地收购、臵换及绿化工作,保障旅游发展用地,改善周边环境;电力、水利、交通等部门要做好配套规划编制及发展工作,为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做好学校、医院(卫生所)布局调整和人员调配工作,确保旅游景区社会服务事业正常发展;公安、工商、安监、质检、消防等部门要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和消防保卫工作,保障旅游景区安全运营和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各有关乡镇和各职能部门要全力予以配合,保护好旅游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形成共同发展旅游业的强大合力。

(二)不断深化改革,强化体制保障。目前,我县还没有专业化、有影响、有实力的旅游开发企业,投融资机制不活,开发渠道单一。要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下功夫,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要放宽旅游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吸引有实力的旅游企业来我县投资。积极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可以试行把除文物单位外的旅游景点全部划归旅游部门管理,加快旅游资源开发进程。

于旅游项目前期、宣传推介、客源市场开拓、节会活动、人员培训、专项执法和奖励、旅游工作目标考核奖励等,并根据旅游业发展形势和需要,适时适当进行追加。二要充分利用我县的特殊历史地位,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倾斜扶持和专项资金的支撑,进一步加强基础条件的改善及景区建设。发改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旅游资源开发和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能源、乡村公路、扶贫开发、天然林保护、以工代赈、财源建设等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也应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促进和带动旅游业发展。三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景点实现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离,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旅游宾馆、餐饮、商品、娱乐项目建设等,进一步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兑现相关优惠政策,完善旅游要素,提升旅游服务功能。省旅游名村林家大湾要先行先试,闯出一条发展新路来。四要加大奖励与补助力度,对晋升等级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对旅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旅游企业,可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补助奖励,充分调动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旅游发达地区学习深造,同时有计划地吸收专业人才,建立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新机制。逐步解决旅游队伍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旅游工作队伍,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

同志们,发展旅游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我们一定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旅游业的重要作用,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像重视农业那样重视旅游业,像抓工业那样抓好旅游业,全力推动我县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周强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2010年11月4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安排部署全市旅游业发展工作,分析研判形势,动员全市上下积极行动起来,超前谋划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会议传达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印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市旅游局就旅游业发展和行业管理工作作了发言。刚才,市委张书记的讲话,充分阐释了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意义,对全市旅游业发展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加快旅游业发展,要统筹谋划,在发展思路上有新拓展。我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具有丰富的资源、较好的基础,当前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放宽视野,把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超前谋划,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一是与历史文化相融合。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近年来,我市依托文化节会,为旅游业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但融合得还不够深、不够精。要大力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化,通过革命传统教育、香包刺绣、绘画等创作和演艺、节会、全国乃至国际性学术会议等多种载体,使无形的文化形象化,零碎的文化系统化,丰富旅游资源,拓展旅游空间,充实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二是与城镇化相协调。城镇在现代旅游中扮演着客源地、集散地与目的地的三重角色,是旅游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大本营。在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无论是旧城镇改造,还是新城镇建设,都要充分考虑旅游功能,把每一个工程都作为一处景观来雕琢,更多地汲取人文元素,植入旅游基因,赋予旅游内涵,使城镇建设风格个性化、功能人性化、建筑风景化,使城镇文明和旅游发展和谐推进。三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农村是旅游发展的广阔天地,现代都市人向往田园生活,回归大自然,探寻原生态,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要求,规划要与旅游相衔接,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旅游相配套,环境建设要与旅游相适应,大力发展乡村游、民俗游、观光游、采摘游等,使新农村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大舞台。四是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积极盘活各类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带动旅游纪念品、民俗文化产品生产制作销售,带动餐饮服务、酒店住宿、交通运输、商贸物流、文化娱乐等产业发展,延长旅游业的产品链、服务链、经营链,提高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促进旅游与工业、农业、林业、水利、体育、文化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加快发展工业观光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体育赛事和健身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利用我市2011年举办全国红运会的契机,大力推介和组织开展红色旅游,在红运会与红色旅游的结合上实现创新和突破。

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加快制定一个总体规划、四个专项规划,即: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红色旅游规划、民俗文化旅游规划、重点景区(景点)建设规划、乡村旅游规划,构成完善的旅游业发展规划体系。强化旅游规划的权威性,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加大监管力度,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加快旅游业发展,要大抓项目,在王牌景点建设上有新突破。立足建设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西部重要的特色旅游基地,努力争取和实施一批在全国、全省叫得响、有较高知名度的骨干项目,做大做强标志性王牌旅游景区。突出打造我市旅游“四大名片”:一是立足老区丰富的革命遗迹,打造红色革命旅游品牌;二是立足底蕴深厚周祖农耕文化和岐黄中医文化,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三是立足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四是立足“天下黄土第一原”和子午岭自然风光,打造黄土生态、乡村旅游品牌。坚持在“奇”字上造势,在“特”字上作文章,在“精”字上下功夫,充分挖掘景区、景点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进行全方位包装、精细化雕琢,使每一处景观特色鲜明、引人入胜。

四、加快旅游业发展,要改革创新,在体制机制上有新活力。一是优化政府管理体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依法管理的思路,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顺应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健全旅游监管网络,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二是提高开放开发水平。大力吸引国内外客商到我市兴办旅游业,培育充满活力的现代旅游市场主体。加强区域交流协作,与众多的旅行社和景区建立广泛联系和庞大游客网络,把庆阳融入周边地区大旅游圈线路,实现线路相连、景区互补、客源共享、互利双赢。三是拓宽投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把旅游项目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旅游项目建设。金融机构要扩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贷款规模,支持旅游企业通过市场手段融资。

五、加快旅游业发展,要齐心协力,在服务保障上要有新举措。一是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围绕解决游客“进不来、出不去、走不动、回头路”的问题,精心设计旅游精品线路,围绕快速便捷、不走回头路、形成大小循环线,加快构建立体交通网络,从根本上改善旅游交通条件。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旅游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技能,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旅游工作者队伍。三是加强宣传推介。围绕打造精品线路、招牌景区、特色旅游产品,提炼叫得响、打得出、能诱人的宣传广告,策划提出“南有丽江、北有庆阳”,形成南北呼应之势。设计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旅游标识,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各种媒体,强化旅游景点、品牌的宣传和推介。四是加大支持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县级财政也要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导向性投入,带动各类资金投入旅游发展。发改、建设、财政、交通、国土、林业、文化、商务、环保、水务、电力等相关部门要从旅游发展的需要出发,立足自身职责,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在全市形成合力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格局。

同志们,转变发展方式,旅游服务业在前;有效拉动内需,旅游服务业当先;有效吸纳就业,旅游服务业最大。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坚持不懈地抓、锲而不舍地干,努力开创庆阳旅游发展的新局面。

在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大会上讲话

总结。

回顾全域旅游战略实施三年来取得的成绩,谋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2018年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部署要求,着力推动优质旅游、全域旅游发展,加快建设豫西北晋东南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国内知名的休闲度假目的地。刚才,拴根同志宣读了济源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家单位作了典型发言,稍后,省旅游局李延庆副局长和市委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推动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

星级酒店4家、非星级住宿单位631家。三是旅游品牌形象持续提升。深化旅游对外开放合作,强化旅游整体形象推广,全方位加大“愚公故里、传奇济源”营销推介力度,“一山一水一精神”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加快提升。不断丰富山地度假、文化体验、乡村休憩、旅游演艺、健康养生、户外运动等旅游业态,积极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成功举办王屋山国际旅游登山节、中原餐饮博览会、黄河小浪底半程马拉松邀请赛等系列活动,荣获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济源市实验区、河南传统餐饮历史文化名城等称号,进一步提升了济源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旅游服务管理持续改善。加快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开工建设南太行旅游公路,统筹推进景观廊道、乡村旅游道路、骑行绿道等项目建设,初步构建“快旅慢游”的交通格局。扎实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旅游数据中心、王屋山智慧景区指挥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深入开展旅游从业单位创星争先等评选活动,积极开发天坛砚、冬凌草、愚公老酒等特色产品,旅游商品供给水平进一步提升。完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成立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设立旅游巡回法庭、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工商分局,推行“1+3+n”旅游综合执法模式,有效维护了旅游市场的良好秩序。五是旅游带动效应持续显现。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强,其中,2017年旅游业对经济贡献达7.2%。依托全域旅游促进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域园林城镇”,五龙口、坡头入选全国特色景观名镇。积极推进旅游扶贫,探索实行旅游企业+农户、村级旅游发展公司等模式,带动群众稳定脱贫。

旅游项目储备不足,特色资源挖掘不够,新产品新业态开发不足,观光产品多,休闲度假产品少,旅游产业低水平、同质化现象普遍。这一问题直接导致我市仍处于过境旅游地的发展阶段。据旅游部门抽样调查显示,过夜游每增加1个人次,至少会撬动一夜两餐240元的旅游消费,以及不可估量的夜间体验娱乐潜在消费,形成巨大的产业带动效应。我市全域旅游发展至今,过夜游比率仅为30%左右,与省内成熟旅游目的地洛阳、开封等地市相比差距很大。从服务设施看:公共服务配套尚不完善,便利化的旅游服务设施不足,部分景区景点交通、供电、环境等设施仍然滞后,餐饮、住宿、购物、文化设施等各种必要的服务系统还不完善,旅游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市49个乡村旅游点,其中有生态停车场的仅有5个,停车场可容纳百辆以上车辆的仅有18个,垃圾、污水实现集中处理的仅有8个,远远不能满足游客品质体验的需要。从市场主体看:旅游企业“弱、小、散”问题较为普遍,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和高质量的旅游人才,现有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旅游市场主体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突出表现在,全市还没有一家5a级景区,现有5家4a级景区中,尚无一家能够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综合要素保障。同时,在市场监管方面,经营乱象仍然存在,旅游执法力度和手段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举措、改革创新,全力破解发展“瓶颈”,推动全域旅游持续健康优质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关于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工作任务,刚才,拴根同志宣读了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今后三年的工作重点,概括的讲,就是要抓好“三项创建”、优化“四个供给”。其中,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成功创建王屋山(济水源)国家5a级景区,2020年成功创建小浪底北岸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三项创建”是今后三年全市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抓手,也是硬任务。希望相关单位和部门高度重视,严肃对待,不折不扣坚决完成。现在已经是5月底,当务之急是全力备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据了解,6月份,国家旅游局将出台具体考核细则,7—8月份,就要启动验收工作,时间非常紧迫。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密切关注,及时做好对上沟通衔接,了解掌握最新动态,抓紧查漏补缺,确保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一举创建成功,为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发展三年攻坚开好头、起好步。关于全市整体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我着重强调五个方面。

(一)转变发展理念。理念的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源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取决于观念的转变。一要强化大旅游意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旅游产业占gdp的比重,更重要的是发挥旅游业“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提高旅游业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要跳出旅游看旅游,跳出旅游抓旅游。把济源市整个辖区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按照“全景式打造、全产业融合、全季节体验、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的思路,通过对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整合规划、管理运作,实现产业全域覆盖、景区全域联动、产品全域优化、线路全域统筹、品牌全域整合、市场全域营销,加快推动旅游发展从单纯的点线培育向整体的区域推进转变。二要强化规划意识。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突出先进理念、济源特色,兼顾传统产品、新兴业态,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规划体系。特别是小浪底北岸新区北接市区,南邻黄河,处于济源和洛阳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一定要立足国际视野,坚持一流标准,做好旅游总体规划,立足资源优势,设计开发独具特色、高端优质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加快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吸引力。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规划编制执行,统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品牌营销等环节,加快形成济源整体旅游形象。三要强化融合意识。要持续推动旅游与文化、旅游与科技、旅游与城镇、旅游与农业等融合发展,推动部门联合、行业融合,发掘旅游业发展潜力,激发旅游业发展活力,提高旅游业综合效益。要积极推动以吃、住、行、游、购、娱为核心要素的旅游产业内部整合完善,让旅游产品更复合、旅游功能更综合,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四要强化开放意识。开放合作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必由之路,要把济源旅游放到全国、全省以及周边地区这些大环境中去考虑、谋划、推进。尤其是要加强与洛阳、焦作、晋城等市的合作。去年,洛阳接待游客1.2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040亿元,焦作接待游客4695.2万人次,旅游收入386.13亿元,晋城接待游客48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44.6亿元,周边城市的旅游业都比较发达,这也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要树立开放合作理念,把周边城市作为旅游宣传的重点目标,争取短时间内,我市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实现大幅提升。

通过建设美食街区,提升餐饮消费比重;

通过丰富景区产品供给,降低门票收入比重;

通过推出优惠政策,降低旅游交通成本;

通过推广分享住宿经济模式,盘活旅游住宿业。

(三)增强发展动能。要适应旅游产业发展演进规律,加快从资源依赖向科技创新转变、从效益优先向环境优先转变、从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从景区单一带动向全域旅游带动转变。一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加快旅游大数据应用,更加准确地把握游客需求,更加精准地开展市场营销,更加高效地开展行业监管,更加周到地为游客服务。要加强多媒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绿色化、创意化、体验化和智能化水平。要加快地理信息技术在旅游资源监控、环境承载等领域的应用,提升旅游开发的科学化水平。二要加大旅游新业态产品开发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品,着力打造更多的旅游特色小镇、高品质休闲旅游街区、精品民宿客栈、温泉旅游区、滑雪旅游区、旅游演艺节目,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加快推动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三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旅游业消耗低、污染少、可循环,生态环境改善有助于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发展也会倒逼生态环境改善。要坚持全域生态化、生态园林化、园林产业化,扩大生态建设投资,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大力推广使用乡土树种,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近自然度,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要把“绿色”“低碳”理念贯穿旅游规划建设全过程,把节能减排作为旅游发展的硬任务,推动绿色旅游开发。要提高节能环保交通工具使用比例,大力推广公共交通、骑行或徒步等绿色生态出行方式。

(四)厚植发展优势。优势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不突出优势、不厚植优势,优势也会变劣势。一要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我市是全省唯一一个在全域规划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近年来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明显优势。要持续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通村公路、供水供电、网络通讯基站、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重点推进“六小工程”建设,确保每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建好一个停车场、一个旅游厕所、一个垃圾集中收集站、一个医疗急救站、一个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和一批旅游标识标牌。要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等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积极培育创意农业、定制农业和会展农业等新型业态。要积极推进旅游特色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民宿、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提升乡村旅游接待量。要提高建设标准,尤其要注重卫生条件提升,切实满足城市人到乡村消费的各项需求。二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我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挖掘不深、整合不足,体验式、生活型、创新性、主题式旅游产品的策划与深度开发不够,导致我市文化旅游有说头、缺看头、少玩头,吸引力不强、回头客少。要深入挖掘我市特有的愚公移山精神文化、道文化、济水文化、创世文化、卢仝文化、乡土文化等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名镇、名村、名景、名品、名店,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含量,推动文化旅游提质增效,努力打造全国文化旅游高地。三要推动康养旅游提速发展。要发挥我市中医药、温泉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医药康疗、运动康体、休闲养生等康养旅游产业,重点打造小浪底养生养老产业集群。依托全国篮球城市品牌,谋划精品赛事,建设户外运动基地和体育旅游综合体项目,推动健身和旅游活动融合发展,顺应人民群众康体健身需求。四要提升旅游交通可进入性。要开展旅游交通“织网”行动,切实解决核心景区之间交通方式衔接不紧、未形成环线、主干道到景区“最后一公里”不畅等问题,同步完善旅游公路交通网络、自驾车旅居车交通服务。重点提升全市5家4a级景区之间的道路连通性,打造旅游风景廊道,通过旅游交通建设,架起“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纽带。

(五)补齐发展短板。我市旅游业的短板主要在于旅游企业块头小、旅游品牌形象不够突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要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一要培育旅游龙头企业。要鼓励市内旅游企业兼并重组和集团化发展,做大做强旅游市场主体。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投资落户我市,实现与本地企业融合发展。要引导我市房地产、文化等传统企业跨界转型,打造一批新兴跨界旅游企业。二要做靓旅游形象品牌。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万里茶道”国际线路,积极争取纳入我省重点打造的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加大“愚公故里、传奇济源”宣传推介力度,着力叫响“一山一水一精神”文化旅游品牌。要精心组织策划旅游节庆项目,持续办好王屋山国际旅游文化节、小浪底黄河旅游文化节等特色节会活动,进一步提升济源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三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网点、公共休闲场所、旅游标识、旅游厕所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加大旅游相关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同时,委托第三方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进一步找准工作差距和着力点,补齐服务短板,提升服务水平。

三、

完善措施,加强保障,确保旅游产业转型发展任务落实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涉及行业多、部门广,组织协调的任务重、责任大。需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强化责任、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努力在全市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一要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把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推动济源高质量发展的大事要事,切实抓紧抓好。市旅发委要进一步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强化综合指导、构建联动格局,统筹协调和及时研究解决全市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要落实属地责任,切实发挥职能职责作用。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加强沟通衔接、密切协同配合、主动有效服务,在编制规划、研究政策、落实项目、争取资金等方面都要兼顾旅游发展需要,加快形成推动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整体合力。

二要强化资金保障。要坚持用市场的办法筹集资金,突出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的引导作用,广泛吸引旅游企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乡村旅游、度假旅游、自驾旅游等高成长性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要密切跟进近年来签署的旅游项目合作协议,特别是要盯住小浪底空铁等项目,争取资金早到位、项目早落地。要用足用好国家、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等政策措施,加强与国家部委、省直厅局的沟通对接,在旅游基础设施、景区创建、旅游扶贫等领域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

三要优化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土地、财税、资源、金融、人才、技术等综合扶持政策,周密制定重点景区建设、精品线路打造、品牌产品开发等专项扶持政策,构建含金量更高、针对性更强的旅游政策体系,发挥好政策的聚合效应和引导作用。要注重对旅游品牌形象的打造和维护,景点不分大小,都要牢固树立“顾客是上帝”的服务意识,真正做到尊重、善待每一个游客,不能让个别商家的不良行为给我市的旅游形象抹黑,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要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和联合执法,坚决查处和打击无证经营、强买强卖、价格欺诈、违约失信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旅游行业信用评价、失信惩戒和黑名单制度,坚决维护公平有序、诚信经营、文明旅游的良好市场秩序。

四要严肃督查考核。要把旅游发展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切实发挥好考核机制在促进旅游业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市督查局要对各有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定期督查,对工作不重视、职责不到位、任务不落实的,要追究责任,以硬目标、硬措施、硬考核,确保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同志们,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关系济源未来发展大局。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旅游局的指导帮助下,开拓创新,务实进取,奋力开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局面,努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济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建设又富又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仍然面临大量风险挑战,我委的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担负起抓好安全生产的重大政治责任。

(一)深刻领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xxx强调,生命重于xx,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必须坚守安全底线和生命红线。这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遵循。2021年x月x日实施的新《安全生产法》全面体现了xxx新时代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思想,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两个至上”、必须坚持“三管三个必须”等要求被固化成法律,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法制保障。我们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落实法定职责,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坚决扛起我委安全生产管理政治责任。

(二)清醒认识水利安全生产面临的风险挑战。

2021年,水利行业发生生产安全一般、较大死亡事故共xx起(较大事故x起)、死亡xx人,其中部直属单位共发生事故x起、死亡x人。较2020年事故起数增加x起、死亡人数增加x人,水利安全生产形势依旧严峻复杂。突出表现在: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能力保障严重不足;在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大、已建水利工程运行风险隐患多与水利安全生产监管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相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问责不严,相关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冒险蛮干导致事故时有发生。我们要切实吸取“3.1”xx水库漫坝事故、“6.13”xx爆炸事故和xx寺水利枢纽在建工程施工现场系列事故教训,扎实推进全委重大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

(三)准确把握我委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我委涉及的业务范围广,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大。根据近三年来我委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和检查情况来看,我委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明显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安全发展意识不够强,对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单位重生产经营、轻安全管理,超强度超能力、抢工期抢进度进行生产作业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满足于文件流程签批和过场转发,抓贯彻落实、抓督导检查、抓问题整改严重不足。二是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完全建立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刚性约束还不够。三是安全能力保障亟待加强,少数单位没有按《安全生产法》要求落实好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保障,安全生产管理“专职不专”“经费不足”问题突出。四是安全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单位应急预案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应急救援培训、演练、保障不到位,演练与预案“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五是安全生产监管和问责追究力度有待加大。少数基层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灯下黑,对随处可见的隐患问题视而不见;对非法转包、违章作业和冒险蛮干问题未得到有效制止。六是对流域库、站、坝等安全监管和流域内的水利安全生产工作指导不够有力。上述x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全委上下高度重视,机关各部门和委属各单位要对照问题检视认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整改。

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第二届遂宁旅游发展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第二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认真总结第一届遂宁旅游发展大会以来的旅游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快旅游发展的工作。

第二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于9月10日在阿坝州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召开。省委学忠书记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他指出,当前四川旅游业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在旅游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上,要把旅游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总体把握,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在旅游业发展理念和思路上,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加快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旅游发展的工作重点上,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做到五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更加注重推动区域旅游合作,更加注重发挥旅游在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社会能力,更加注重发展入境旅游,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学忠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步伐。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六个突破”:继续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旅游发展条件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突出特色和优势,在精品建设和多层次产品开发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不懈抓旅游环境建设,在推进依法治旅上实现新突破;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在培育旅游市场主体上实现新突破;下大力气开发旅游商品,在提升旅游经济效益上实现新突破;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在旅游对内对外开放上实现新突破。

学忠书记还特别赞扬遂宁的中国死海旅游项目,是一个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旅游比较成功的案例。利用盐卤水建一个中国死海,一下就把遂宁的知名度提高了,把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都带动起来了,正是因为中国死海这个项目的带动,遂宁市今年“五一”黄金周的旅游收入比同期增长41倍。实践证明,只要因地制宜,在突出特色和优势上下功夫,旅游经济发展就能够打开一片新天地。

第二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的内容很丰富,精神很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加快全市旅游业发展,努力把遂宁建成优秀旅游城市讲四点意见。

一、客观评估一年来的工作,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态势已经形成。

近几年来,尤其是我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一年多来,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点:

1、思想认识更加统一,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明确。

通过广泛宣传和充分论证,全市上下关注旅游、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热潮空前高涨,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形成了共识,对开拓成都、重庆两个得天独厚的客源市场形成了共识,对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的开发形式形成了共识,对旅游资源四张名片的整合及旅游精品的打造形成了共识。确定了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即打造中国死海飘浮运动之乡、中国观音民俗文化之乡和成渝两地的休闲度假基地,用三到五年时间,把遂宁建设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2、抢抓机遇、不辱使命,遂宁正在成为迅速升温的旅游热土。

一年多来,我们围绕打造旅游精品,通过举办“旅游文化宣传周”和“中国百姓生活游——走进神秘的遂宁启动仪式暨千年珍宝大揭秘”活动,参加“川港”、“川澳”、“川京”合作周,在省内广泛宣传和推荐遂宁旅游,极大地提升了我市旅游精品的知名度,观音珠宝英宋瓷荷叶盖罐、蓝采和家谱等一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珍宝扬名千家万户。中国死海及广德、灵泉景区成功跻入省政府规划的三国旅游精品环线,遂宁正在成为一个迅速升温的旅游热土。今年1-10月,全市共接待游客319.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8.3%,其中,外地过夜游客达122.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8%。尤其是“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遂宁旅游异常火爆,共接待游客125.86万人次,比20同期增长296%,实现旅游总收入达2.4亿元,比年同期增长413%。

3、旅游辐射作用日趋凸现,产业体系逐渐形成。

随着中国死海和广德、灵泉等景区人流增多,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日趋凸现,食、注行、游、购、娱的旅游产业体系逐渐形成。遂宁旅行社增至11家,星级饭店达8家。除康年、天友等一批星级饭店运行良好外,又有一大批特色餐馆、咖啡厅、“农家乐”应运而生。旅游商品、土特产品日渐丰富,文化包装及产品质量逐渐提高。旅游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4、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遂宁的改革开放形象明显提升。

近一两年来,四面八方的游客走进遂宁,了解遂宁的人迅速增多,遂宁的知名度得到提升,受到各级领导、省内外客商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近百次省级乃至全国性会议在遂宁举办,遂宁的整体对外形象正在逐步改观。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推进遂宁旅游发展战略。

发展旅游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认真分析市场特点,把握市场态势,瞄准市场需求,把差异发展战略作为实现我市旅游经济后发优势的竞争策略。中国死海作为省内最大运动休闲项目,填补了省内旅游景点无大型参与性项目的空白。观音故里品牌的提出,回避了千篇一律的寺庙旅游资源的竞争,引起无数专家学者的研究论证,产生了极大的市场效应。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全力推进这两大优势名牌,用科学发展观实践我市旅游发展战略,实现遂宁旅游后发优势。

1、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旅游业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总体把握。

旅游寓消费于生产,寓生产于消费,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交汇点,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部。抓旅游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旅游本身,要按照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要求,把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去定位、去把握,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效应。

一是把旅游业作为统筹产业发展的联动器。旅游业是高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同时又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产业,可以推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产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商品生产、商贸物流、餐饮娱乐等诸多产业的发展。

二是把旅游业作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扩大就业始终是我们抓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全市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近0.7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在新增就业中旅游业约占三分之一。全市从事“农家乐”的农户达到0.33万户,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就业1.65万人以上。要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低、就业方式灵活的优势,使旅游业成为解决就业尤其是弱势群体就业的重要渠道。

三是把旅游业作为扩大开放的响亮品牌。我市正因为死海项目的巨大市场潜力,才获得了数亿元的引资成功。正因为观音故里品牌的提出,才在“川京合作发展周”上以10亿元的大单招商成功。旅游业已成为我市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要名片。要进一步打响这个品牌,用好这张名片,以发展旅游经济推动我市进一步扩大开放。

四是把旅游业作为传承文化的有效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过程就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大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积极促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在发展旅游中弘扬和传承我市的观音特色文化。

2、坚持“以人为本”,以新的'理念和思路,加快旅游业发展。

旅游是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以游客需要为导向,以游客满意为中心,以游客的视角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使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加符合游客的心理需求,努力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旅游环境。同时,旅游开发必须尊重当地群众的利益,通过发展旅游业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当地群众的根本利益。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旅游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总的来讲,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还很不够,效益不高、结构不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与我们建设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要求还很不相称。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使旅游经济的增长从外延扩张转向外延与内涵并重,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要把功夫下在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集约经营上,要搞好对旅游“吃住行游购娱”诸要素的综合开发,加强对自然、人文、社会资源有机整合,深度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从而延长旅游产品链、经营链,提高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一是统筹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我们要遵循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对祖先和子孙后代负责。我市森林覆盖率达32%,比全省高出7.77%,退耕还林工作成效显著。

一流的生态环境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市把农业生态旅游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旅游业向农村延伸和辐射,出现了船山麒山农业园、安居塘河村、射洪洋溪的桃花山等一批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今后,我们要进一步作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这两篇文章,促进我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为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统筹旅游景点打造与城市个性定位。景点只是游客出游的吸引物,而大量的消费将在城市完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城市就是一个景点。我市在开发特色旅游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景点个性与城市个性的协调统一,把打造广德、灵泉风景区和建设具有观音文化内涵的山水园林城市有机统一起来,按照景是一座城、城是一道景的理念,努力做到旅游与城市的完美结合。

三是统筹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旅游是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合理利用资源可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今年,射洪蒲家浩桃花源、蓬溪赤城湖等景区被评为了省级自然生态小区。说明我们在统筹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加大景区景点和旅游沿线村镇、居民区的环境整治力度,限期关闭污染工矿企业,净化美化旅游环境。要按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总体要求,以旅游开发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促进旅游开发。

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遂宁打造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遂宁旅游从无到有,已经有了很好的开局,各区县、市级各部门要以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旅游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增添措施,落实责任,推动全市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把遂宁建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1、做大做强旅游精品,让“中国死海”、“观音故里”真正成为遂宁旅游走向世界的金字招牌。

中国死海运行一年多来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但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关部门要协助企业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服务质量,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对存在的不足要及时整改,尤其要确保水质卫生和游客安全。要规避人造景观火爆一时的短期效应,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积极推动死海二期工程的建设和配套景区的开发,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国宏天合投资公司投资打造观音故里,这是我市招商引资的第一大项目,也是我市旅游开发的第一大项目。我们要立足全国市场,高起点、大手笔、高投入打造我市旅游经济的龙头产品,让观音故里成为继中国死海后的又一大新亮点。在省内宗教旅游市场,要力争形成观音民俗文化、青城道教文化、乐山大佛文化三分天下的市场格局。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支持国宏天合投资公司的工作,转变职能、简化程序、作好服务,齐心协力创造一流的投资和创业环境,让观音故里早日成为国际性的旅游品牌。

中国死海和观音故里及其他景点要合作互动,做好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市场的合理分销,拉长游客在遂宁的停留时间,提高产业收入。要加强与周围地市的旅游合作,联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旅游客源地的合作,搞好宣传促销,扩大对外影响,让遂宁旅游走向全国。

2、以打造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抢抓机遇,花大力气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市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也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今后,我们要以打造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把旅游城市建设与经营城市有机结合起来,将旅游产业要素纳入城镇和景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不断完善城镇旅游功能,切实提高文化品位,全面提升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大英县要高起点作好旅游城市的规划建设,争取在2-3年内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城区要争取3-4年完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工作。有关区县和部门要大力支持遂渝、遂绵高速公路和遂渝铁路的建设,着力构建立体交通网络,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矗市城区要重点抓好广德灵泉猫儿洲开发项目、渠河西片区饮用水源保护项目、过军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滨江路、河东新区的建设,要符合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准。城区公园、广尝车站的标牌设置要突出对旅游景点的宣传。其他区县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城市发展战略,认真思考如何吸引分流市城区的游客,做到差异化竞争,互补性发展。

3、不断创新,全面提升遂宁旅游形象。

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全市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各旅游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都要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努力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上有所突破。

一要理顺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消除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弊端。创新旅游开放经营机制,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经营的管理经营模式,千方百计引进经济实力、竞争力强大的旅游企业,使其成为我市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的主体,不断为旅游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要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平。旅游管理部门和各景区要加快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通的旅游干部管理队伍和服务一流的经营人才队伍。要继续抓好导游考试工作,不断提高导游人员队伍素质。

三要下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将旅游商品开发纳入行业管理,加强质量监督和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业挖掘市场潜力,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培植有影响力、游客喜爱的著名旅游商品、旅游名小吃,做大做强一批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企业。

四要全面提升遂宁旅游形象。通过邀请承办商务会议和商务性赛事,扩大遂宁的对外影响。各旅行社大力组织外地游客到遂宁旅游。市文联、文化局、旅游局、宗教办等单位,要编写出我市旅游景区、景点有权威的、统一的解说词和故事,深度挖掘遂宁旅游文化内涵,打造旅游品牌,增强旅游文化氛围。宣传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每个遂宁人自觉做热情好客、诚信文明的高素质市民。全社会齐动员,把遂宁打造成成渝经济圈中优秀的旅游休闲胜地。

四、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开创我市旅游工作新局面。

打造遂宁优秀旅游城市,我们已经有了良好开端,但任务还非常艰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和改进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努力把全市旅游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齐心协力抓旅游。

市委常委会作出决定,把旅游业作为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象抓工业发展一样抓旅游开发,力争用3到5年时间,把遂宁打造成为以“中国死海”为龙头,以广德、灵泉为依托的具有观音民俗文化特色的优秀旅游城市,成为成渝后花园和山水园林式的休闲渡假胜地。这是市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是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市委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全面审视自己的资源特色和竞争环境,转变思想、寻找差距、增强信心。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明确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开放、抓旅游就是抓就业、抓旅游就是抓扶贫。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把旅游业作为主要领导亲自抓的“重点工程”,作为社会各界参与打造的“富民工程”,作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精品工程”。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旅游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行业指导、管理、服务等作用。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围绕建设优秀旅游城市这个战略目标,积极履行各自职责,认真落实工作任务,切实形成推动旅游发展的整体合力。

2、坚持政府主导战略,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和管理监督作用。

实施政府主导的旅游发展战略是许多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也是近年来我市旅游业取得显著成绩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市旅游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很多,同时制约因素也不少,必须坚持实施政府主导发展战略。政府要着力于制定发展规划和市场规划、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打造旅游整体形象,改善旅游发展环境。要积极创新管理方式,大力发展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努力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搞好旅游规划的问题。旅游规划是旅游开发建设的龙头和基础,是一个需要大智慧、新创意的工作,各地在旅游开发中一定要优先抓好规划编制。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要反复论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确保科学性和权威性。没有科学完善的规划,旅游项目一律不得上马。

3、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旅游开发管理水平。

各级干部和从事旅游工作的同志,要认真学习研究旅游方面的法律、政策和专业知识,深入研究和思考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市旅游业如何乘势前进、出奇制胜,对旅游行业的管理者、决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力争成为发展旅游的行家理手,以科学的战略、全新的思路去开拓遂宁旅游的新天地。

4、真抓实干,切实把各项部署和措施落到实处。

各区县、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定位,扬长避短,力争在旅游发展上有新的突破。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切实把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作为推进执政能力建设,检验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会后,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大会精神和政策落实的跟踪、督查,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措施,解决新问题,使旅游工作年年都有新的进步。

同志们,面对西部旅游的崛起、四川旅游的腾飞,面对我市最佳旅游区位优势的凸现,一个巨大的旅游发展商机正迎面而来,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我们一定要鼓足干劲,扎实工作,为把遂宁打造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四川省委、省政府在美丽的“雨城”雅安召开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对全省旅游业发展作进一步动员和部署。这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又一次重要会议。

吴仪副为本次大会专门发来贺信,对四川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四川省的高度重视,对四川旅游业寄予厚望。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国家旅游局,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四川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全省各州市和各部门对旅游业的关心、支持,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我国旅游业发展辛勤工作、努力奋进的四川省旅游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

在此,我要感谢四川省委、省政府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使我得以从国家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学习考察四川的经验。刚才,张学忠书记对全省旅游业发展作了重要讲话和全面部署。学忠书记的讲话,站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提出了“”期间四川旅游要实现“双翻番”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中央一系列重要决策的精神,将激励全省旅游业实现新的跨越。学忠书记的讲话和中伟省长将要作的重要讲话,不仅对四川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全国旅游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川是全国旅游大省。我曾有幸多次到四川考察学习,这次来又考察了一些景点,听取了地方同志们的经验介绍。前几天,国家旅游局召开全国旅游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吴仪副最近关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确定“”时期全国旅游业发展思路。下面,我想借此机会,谈一点体会和建议,不当之处,请四川省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近年来,四川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进程很快,重视和支持旅游业的社会扭转很浓,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近三年四川旅游总收入全国排名从20xx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9位、入境旅游人数从第14位上升到第11位,创汇从第17位上升到14位,成绩喜人。

四川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实践,为全国旅游业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旅游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多年来,全国很多地区都在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实事求是地讲,有一认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为此,国家旅游局正在认真研究包括四川在内的各省区市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旅游业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组织全社会力量,按照小平同志的旅游经济思想,“空出地搞,加快地搞”。这一重大决策是在顺应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全面研究省情的基础上,从四川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的正确决策。

第一,这一决策是基于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把握而作出的。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大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拉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在国家投入高峰过后,西部省区如何继续加快发展,西部地区都在思考和研究,除了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继续扩大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之外,很重要的一条措施就是研究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以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准确定位,是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

第二,这一决策是基于对四川经济、社会、文化和社情民意的把握而作出的。旅游业是新兴产业,是朝阳产业,但是只有在认识到位,并具备相应条件的地方,才能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四川省发展旅游具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是资源优势非常突出,生态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品位高,一批自然文化遗产和自然保护区都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禀赋使四川有条件建设成为旅游强省。

第三,这一决策是基于对旅游业关联性强的特点的把握而作出的。发展旅游业,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目的地建设将提出新的需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社会投资;发展旅游,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旅游,可以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发展旅游,可对促进城镇建设和对外开放,提高人的素质;发展旅游,还可以增加一部分地方财政收入。正是基于对旅游业综合性产业功能的把握,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正确决策。

各地推动旅游业发展多年,力度、深度、自觉程度越来越高,这是各级党委政府按照要求,善于分析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我们认为,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选择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加以重点培育和发展,是自觉落实发展观的明智之举、有效之举。

(二)善于运用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律,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在实践中认真探索旅游业发展的规律,善于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指导和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1.遵循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需要整体协调配合的规律,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推进旅游业发展。由于旅游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几乎没有哪一个行业不与旅游业相关联。因此,发展旅游不可能单靠旅游部门所能有效推动的,而必须依靠各个部门、各个地方乃至全社会整体协调配合。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指导和推进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实施了正确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动员”的战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学忠书记、中伟省长等省领导亲自抓旅游。省一级和各州市政府都成立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一把手挂帅,真抓实干,形成了很强的推动力量,及时解决了旅游发展目前所处阶段的许多关键问题。各州市、各部门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旅游作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抓手,创造了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主导,在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形成联动,全省上下形成合力。这是难能可贵的。

2.遵循旅游业是以人的流动和人的消费为基础,以人的服务为根本的规律,坚持用“以人为本”的原则来指导和推进旅游业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着力解决了公路、机场、口岸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在全省建立起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了全省旅游可进入性和通达性;着力实施精品战略,不但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而且完善了景区功能配套,提高了景区的质量,扩大了客源市场,更好地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大力开展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有力地改善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素质,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旅游者创造了更为舒适的旅游环境;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旅游者需求;各主要旅游城市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市场促销,努力开拓客源市场。

3.遵循旅游业作为新兴经济产业的规律,善于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来指导和促进旅游业发展。四川旅游业发展把坚持“政府主导”与坚持“市场化运行”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的同时,突出地强调市场运作,大力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学忠书记提出的“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社会资金向社会资本转化、人才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新的经济理念指导旅游发展,各州市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大力引进民营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旅游业,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三)善于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坚持不懈地推进旅游业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的源泉。多年来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的进程,就是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的创新的过程。

第一是体制创新。四川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怕创新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动、企业为主体”的体制。省政府成立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中伟省长亲自挂帅,各州市都成立了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有力地保障了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省政府还设立了旅游综合治理办公室,协调有关方面共同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在旅游景区体制方面,四川省是全国较早地推选旅游景区体制改革的省份,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

第二是发展模式的创新。发展模式的创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全省各州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都根据各自旅游资源特点、旅游市场条件和旅游发展阶段性特征,遵循旅游业发展的固有规律,创造了符合市场需求的不同发展模式,并且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成都市善加引导,把市民旺盛的休闲度假需求与城效农民增收致富的需求相结合,创造了以农家乐为主体的城郊结合型旅游发展模式;九寨沟把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放在重要位置,形成了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有机结合的旅游发展模式;峨眉山探索景区整体水平提升,创造了世界遗产地的规范化经营管理模式;广安市善抓机遇,用红色旅游带动旅游业的起步,创造了按照旅游规律发展红色旅游的模式;雅安市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在四川并不突出,但是市委、市政府靠改革、靠开放、靠创造,走了一条创造优势的发展路子。雅安碧峰峡景区的开发,曾经给各地以启示,现在雅安的城市素质提升、古镇开发,对资源一般的地区发展应该有所启发。还有更多的市州都在积极探索旅游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发展模式,探索旅游开发和市场有机结合的途径。由于四川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所以四川旅游呈现了勃勃生机,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是工作方式创新。从20xx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为各地相互交流和促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对举办地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学忠书记、中伟省长亲自动员和部署,省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同志大力支持,工作力度大、影响大,鼓舞和调动了各地方、各部门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此外,四川省在全国率先组织编制了生态旅游发展报告,率先委托世界旅游组织编制全省旅游发展规划,借鉴国际旅游发展的先进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发展,产生了好的示范作用。

在四川省推进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表现出的认真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值得全国旅游行业学习。

二、新世纪全球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旅游业是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xx年全球旅游总收入达到6220亿美元,全球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到了7.6亿人次,同比增长均达到10%。新世纪初,全球旅游业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各国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的综合作用,竞相组织整体竞争。比如,为争夺中国客源,许多国家均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面争取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西班牙为保持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优势,连续五年推出全国旅游质量计划。日本提出“观光立国”的发展策略。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遭受海啸灾害之后,纷纷实施旅游启动战略,以恢复振兴本国经济。各国为了争夺客源市场,不断加大投入,采取多种方式,强化旅游形象宣传。比如,法国政府旅游预算每年投入1亿美元,西班牙每年投入1.5亿美元,瑞士每年投入6000万美元,日本每年投入5400万美元,泰国为了恢复振兴旅游业投入9000万美元。

2.区域旅游合作不断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的区域合作,已成为全球旅游界的共识。推进区域旅游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是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比如,东盟和中、日、韩三国把旅游业纳入区域合作的重要目标。加勒比共同体乃至美洲国家的合作组织,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合作内容。粤港澳旅游合作已扩展到了“泛珠三角”的9省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最近,京津冀—港澳台又推出了“3+3”合作机制。

3.旅游产品精细化和特色休、旅游服务个性化和亲情化日益凸显。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各个国家和地区努力增强旅游吸引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旅游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强调特色、强调精细、旅游服务越来越注重规范化、个性化和亲情化。如日本的各大旅行社统一服务标准,香港推出“优质服务”计划,许多地方实施旅游精品开发,增强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4.东亚太地区旅游业增长迅猛,成为全球旅游发展最活跃的区域。长期以来,全球旅游业发展一直以欧美为中心。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亚太地区旅游业迅速崛起,到20xx年首次超过美洲,跃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所瞩目。20xx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居世界第5位,20xx年居世界第4位。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未来5年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出入境旅游市场中仍将保持优势,但增速放缓;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太国家和地区则保持较快增长;到20xx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客源国。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已经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进程。20xx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4176万人次、创汇257亿美元,分别居世界第4位和第7位;国内旅游人数达11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2885万人次,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市场。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民航、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在国家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以及对港澳台工作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旅游业迈向世界旅游强国目标的战略提升期。这一阶段,中国旅游业面临着“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的历史任务;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巨大旅游消费需求的战略机遇;面临着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旅游业的综合带动功能、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这些有利条件和机遇,将使我国旅游业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期。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将促进旅游消费需求的大幅度提升,为我国旅游业持续兴旺,提供了重要原动力。

这一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旅游产业的整体提升,为实现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目标夯实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为此,国家旅游局在研究制定“”全国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期间要“促进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的战略任务;根据新时期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把旅游市场开发战略调整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改革创新,资源配置、联合协作,重点推进,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同时,提出了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完善旅游产业体系;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素质;创新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旅游目的地体系;加强旅游立法;规范旅游市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实施科教兴旅等十个方面的重点措施,努力把我国旅游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川是“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最快最好的省份之一,我们希望在“”期间,四川省旅游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并且按照吴仪副的要求,在更多的方面为中国旅游业提供新的经验。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旅游局对四川省旅游发展,提几点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四川独特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开放,增进合作,为带动西部旅游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期间中国旅游业将进一步强调联合协作。四川发展旅游的优势非常明显,建议在加快本省发展的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合作,联合推进川滇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川黔渝“长江精品旅游带”的开发建设,联合打造无障碍旅游区,推动“泛珠三角”旅游合作,实现区域旅游共同繁荣和发展。同时,树立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和品牌,发挥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带动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

第二,探索新时期加强旅游法制建设的新举措,推进依法治旅取得新突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必须要有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我国现有的旅游法规体制,整体上滞后于旅游业发展要求,原有的旅游法规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中国旅游业“”期间提升产业素质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加快旅游业的法制建设。四川省从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出发,积极研究制定能够促进旅游业各要素协调发展的《四川省旅游条例》,很有现实意义。吴仪副曾给予高度评价。国家旅游局将按照吴副的指示,和四川的同志们一道努力探索,为推进全国旅游立法工作积累经验。

第三,进一步推进旅游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旅游经营机制,为旅游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改革创新”也是中国旅游业“”期间重要的工作方针。在这方面,四川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全省主要旅游景区推行规划、开发、经营、管理一体化,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较好的基础。建议按照吴副的指示精神,在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推动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同时,鼓励和支持省内省外、境内境外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参与本省旅游企业的改组改造,以建立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和投资旅游业,支持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多种所有制旅游企业发展和壮大,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第四,发挥政府主导优势,创造新的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支持的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四川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各市州创造的旅游发展模式同样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财富。期盼四川省发挥优势,继续建设精品,争创中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在实现“双翻番”的同时,实现产业素质和整体提升;在处理好发展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提供更多的经验。

同志们,包括四川省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希望所在。国家旅游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四川旅游业的发展。这是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客观要求。我相信,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州市和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协调配合下,依靠全省人民团结拼搏,四川一定能建设成旅游经济强省,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将不断取得新的伟大的成就,四川人民一定更加富裕安康。

衷心祝愿四川各项事业繁荣昌盛!祝四川省旅游发展大会圆满成功!

2

页,当前第。

2

1

2

在全市旅游业改革发展会上讲话全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刚才,x市长就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我完全赞同。我市属于x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的三个县作了表态发言,讲的都很好。下一步,关键是对提出的想法和措施,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办法去落实,做到“帽子下面一定要有人”。

一、深化一个理念。

每增加x个直接就业机会,就能间接创造x—x个就业岗位。在经济新常态下,各地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扩大内需、稳定增长的“高招”,优化结构、增强后劲的“硬招”,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实招”。x月x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措施,从改善旅游消费环境、发展个性化特色化乡村旅游、挖掘旅游消费新热点、加大政府投入等四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从我市来看,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把文化旅游产业确定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之一,大力实施八大工程和三年行动计划,可以说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x对外品牌越来越响亮。但总体上看,我市旅游收入和周边的x等市相比差距还较大,x年我市旅游收入仅占全省旅游收入x%。差距就是发展空间。我们要切实增强战略意识、机遇意识、全局意识,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真正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朝阳产业。

二、围绕一个目标。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x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三个定位,即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x书记提出示范区要抓好“六个示范”。x省长提出要全面打造“幸福旅游、美丽旅游、智慧旅游、信用旅游”的战略要求。对x来说,我们的目标就是从目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十四五”建成旅游大市,“十五五”建成旅游强市。要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把这个目标体现出来,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我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重要性体现出来。围绕目标自我加压,在具体指标的确定上,既要纵向比、更要横向比,进一步明确实现这一目标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具体措施,保证目标顺利实现。

三、做好一个规划。

x也是要紧盯x,先当配角,然后发展;

泾县除文房四宝外,还要利用佛教文化丰富的优势,紧盯x山;

市本级、x除了要面向长三角,还可以盯住芜湖方特的游客。这其中,要做好考核工作,不搞大而化之,结合每个县市区的特点,重点考核旅游收入、旅游人次、旅游投入的增幅,以及发展旅游的市场化程度等,使每个县市区都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实现错位发展。

四、打响一个品牌。

就是打响“山水诗乡、多彩x”这个品牌。一是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良好的生态是x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响的品牌,要留住x山水的本色、本真、本源。二是进一步挖掘我市的历史文化积淀。要深度挖掘历史故事,讲出名堂,使每个景点都有看头、有说头、有噱头、有玩头。善于借题发挥、小题大做,想出故事,让游客听了就想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三是创新营销模式。目前,我们的旅游营销普遍比较简单,只有宣传没有服务,往往在网站上发几张照片,至于游客怎么去、去了以后住在什么地方、能够吃什么等等没有。要改变政府包办的方式,善于发挥市场的力量,积极发动企业参与营销。四是要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宣传。最近这方面比过去要做得好些,特别是网络的宣传不错,要继续改进,不断创新宣传的模式。

五、强化一个举措。

就是强力推进x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把旅游产品做好。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八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强化项目调度,确保定下来的项目按期开工、早日竣工、早日发挥效益。二是把基础设施建设好。对外要加快构建与长三角地区水运、公路、铁路的互联互通,对内要加快与示范区核心区内部交通的对接,提升重点景区和重点区域的可进入性。三是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好。围绕“食住行游娱购”六要素,确保“吃有特色、住有选择、行有保障、游的尽兴、娱的快乐、购的丰富”。

六、着力一个提升。

就是着力提升文化旅游品质。一是在人才上提升。目前我市文化旅游方面人才奇缺,要强化人才保障,把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有计划地选派经营管理人员到旅游业发达地区学习,要突出抓好导游人才培训,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有效人才支撑。二是在业态上提升。推动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业态群。要适应互联网的特点,全力实施“互联网+旅游”计划,推进传统旅游向智慧旅游转型,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三是在旅游精品上要提升。突出文房四宝、徽文化、红色文化等优势旅游资源,加强精品线路设计,推进提标提质提级,让“星星”壮大成“月亮”,变成太阳。四是在服务上提升。做旅游就是做服务。要把“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让游客有家的感觉,来这里就是享受文化、享受生态、享受阳光、享受美食,让每一位游客都有宾至如归、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的感受。

七、抓好一套班子。

目前市本级和核心区的三个县都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组织部门要抓紧配好领导班子,真正让文化人来做文化,让懂旅游的人来做旅游。要真抓实干,不能仅停留在说的层面,对已经确定过、表态过的事,一定要跟踪督查,决不能说了白说、白说了也没有任何责任,必须盯住不落实的事,处理不落实的人。

八、注重一个贡献。

就是注重文化旅游对财政的贡献。外地发展的经验表明,文化旅游对财政是有贡献的,但就我市而言,目前贡献度还不高。发展文化旅游,一定要坚持公司化运作,不能搞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要坚持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都靠政府投入,能够市场化运作的一定要用市场化的办法。

总之,相信这次会议之后,大家在认识上会有新的提高,在办法举措上会有所创新,在实际成效上一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的发展民营经济千人大会,是继我县抗击非典斗争取得重大胜利之后召开的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查找差距,制定对策,进一步实现认识上的大飞跃,促进思想上的大解放,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推动全县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努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会上,我们对××年度全县纳税十强企业和固定资产投入先进企业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衷心地希望受表彰的各位企业家要珍视荣誉,谦虚谨慎,再接再厉,在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就。希望全县广大民营企业经济的大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发展民营经济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一以贯之地实施“以工立县”战略,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转型时期的诸多困难,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资创业的积极性。全县民营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

总量不断扩张,成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到××年底,全县民营企业总数已达家,从业人员人;全年累计完成总产值亿元,增加值亿元,实缴税金万元,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已占到全县总量的;纳税额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今年上半年,在遭受非典疫情严重影响情况下,全县民营经济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月份,完成增加值万元,营业收入亿元,税金万元。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几年来,一大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尤其是随着一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立县型项目的上马,为全县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今年上半年,全县工业项目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有项,总投资亿元。中原公司无缝化钢管项目和螺旋管项目现已建成,试产成功。恒通管件制造有限公司冷拔三通项目已于月底竣工并全部投入生产;沧海集团公司管件扩规项目现已完成投资万元,所生产的大口径三通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空白;天泰集团钢筋直螺纹连接套筒及滚压机床项目现已累计完成投资万元,购置安装加工设备台(套),产品全部投入北京市场,供不应求;宏润集团电站锅炉配件项目现已完成投资万元,正在安装设备。望达奶牛场、双源丰奶牛养殖场、旭阳饲草公司等一批农字号项目进展顺利。此外,鲲鹏管件耐磨项目、中原公司高压无缝钢管项目、肉牛深加工项目以及千童酒厂枣环核酸纤苷项目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正在积极谋划运作之中。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管件管材业发展迅猛,一枝独秀,已成长为我县工业经济的主体;体育器材、小枣深加工、托辊、扣件、不锈钢购销等传统特色行业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牧草加工、肉牛加工、奶牛养殖等产业也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对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到今天上半年,全县已成功组建了沧州集团、宏润集团和天泰集团三大集团,成立了管件行业协会,企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科技进步意识有所增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到日前,全县民营企业中经省认定的科技型企业已有家,拥有市级以上名牌产品个,其中有全产品填补了全国、全省空白。家企业建立了厂办科研机构,家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家企业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协作关系。

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会议以视频形式开到乡镇村。同时,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了浙江农林大学汪士华委员和市旅游局姜玉芳局长前来参加今天的会议,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发展旅游的信心、决心和态度。

前面,显明县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认真总结了我县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县休闲养生旅游业发展的有关工作。尖山镇、旅游局、文广新局、无锡市观光旅行社、浙江新东方公司等先后作了交流发言;会议还举行了浙江农林大学与我县校地深化合作战略签约仪式,以及金山民俗文化苑等4个旅游项目的投资签约仪式;市旅游局姜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抓好会议有关精神的贯彻落实。会前,我们还组织了为期一周的乡村休闲旅游专题研讨班;县里专门研究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扶持休闲养生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等文件,希望全县上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推动我县休闲养生旅游业加快发展,培育成强县富民的“一号产业”。下面,我再强调五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坚定加快“一号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以来,通过在全县开展以“四查四问”为主要内容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县上下对摘帽快跑、绿色发展的路径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对加快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一号产业”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抓休闲旅游发展的氛围也比较浓厚,南线旅游精品线、“百花村”等旅游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旅游节庆活动举办有声有色。可以说,推进“一号产业”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有必要趁热打铁、乘势而上,通过召开一次全县性的旅游发展大会,进行具体工作的部署、落实和推进,进一步统一、凝聚和提升全县上下对加快休闲养生旅游“一号产业”发展的共识。如何深化认识,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是机遇所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消费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xx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xx年,境内旅游总消费将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上个月,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xx]62号),提出了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投资促进、消费促进、乡村旅游提升“四大计划”,以及优化休假安排、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等新的举措。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万亿产业,成为美丽浙江的生态产业、美好生活的民生产业和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市委市政府也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五大千亿产业”来培育。今年初,我县被列入省森林休闲养生建设试点县,“江南药镇”被列入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这些都为我县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一号产业”提供了有利契机、难得机遇和广阔空间。二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是形势所迫。一方面,在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我县被列为“浙中江河源头重点生态区”,是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区域、保障全省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相应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也就是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明确的生态红线,工业被严格限制在几个重点开发区块。相比之下,被誉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是最优的产业选择,是可以进行全域化发展的适宜产业。另一方面,今年2月,我县迎来了复县以来的第二次“摘帽”。省委省政府要求原26个欠发达县统一“摘帽”后,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努力走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发展新路,建设成为全省的“绿富美”。要实现“绿而富、绿而美”的发展目标,要实现“摘帽”快跑、绿色崛起,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休闲旅游业是绿色产业、富民产业,能有效整合生态农业、影视文化、健康产业、清洁能源、生态工业等产业,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山区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气”问题,是我县美丽经济中无可替代的“一号产业”。另外,休闲旅游业对生态环境有很高的要求,通过发展休闲旅游业,能够倒逼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治理,倒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转型发展。三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是发展所需。一方面,要看到我县旅游业从无到有,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20xx年,我县旅游业增加值达8.61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91%,占全县gdp的比重为11.69%。诸永高速公路开通后,我县区位条件已得到根本改变。未来几年,随着金台铁路、杭绍台高速、杭温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的陆续启动建设,我县区位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同时,我县原生态的自然山水和优美的乡村风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一切,都是我们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一号产业”的潜力所在、优势所在、信心所在。另一方面,对于我县这样既面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又面临群众致富双重任务的山区县来讲,发展旅游业是打造绿色生态发展强引擎、实现富民强县的必然选择。旅游产业是一块关联度超高、带动性极大、产业链很长的“超级大蛋糕”,是生态经济最大的变量,抓好休闲旅游“一号产业”,就抓住了生态产业的龙头,就抓住了绿色发展的关键。

二、提升目标定位,加快推进“一号产业”转型升级。

前面,县长在报告中已经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一号产业”发展目标,力争到20xx年,全县实现游客接待量8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60亿元以上;到“十三五”期末,实现“游客超千万、收入超百亿”目标,使旅游产业“实力更强、结构更优、品牌更响、贡献更大”。这需要全县上下以更高的目标定位、更实的工作举措,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实现转型提质发展。一要以更新的理念抓旅游。要围绕打造“江南生态养生源”的目标定位,坚持“全域化、全业化、全天候”和“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理念,积极适应“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趋势。各乡镇村和部门要按照“全县一景、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旅游的视角来谋划区域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打破条块区域分割,把我县分散的旅游资源串成线、连成片,努力实现一体化、集约化发展。要针对旅游需求日益普及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在巩固发展传统大众旅游产品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旅、工旅、文旅、体旅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开拓农事体验、休闲度假、中药养生、森林养生、野外拓展和探险科普等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多元化、系列化旅游产品,延长游客逗留天数,增加单位游客消费支出。要切实把“游客至上”的理念贯穿到旅游发展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各方面,积极推进旅游设施的标准化、管理的智能化、服务的个性化,让游客乘兴而来、满载而归。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旅游管理的智能化问题,当今世界是互联网时代,我们要让磐安休闲旅游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通过深度整合全县景点、饮食、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多方面资源和信息,广泛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实现多方分享互动,让游客“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实现“量身定制”的磐安游。此外,还要十分注重创新理念,按照在浙江工作时指出的,发展旅游产业要敢于“无中生有”,善于“移花接木”,注重“推陈出新”。二要以更大的力度抓项目。没有大投入就没有大发展。从这些年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看,旅游项目总体上存在投入不大、档次不高的问题,处在小打小闹、零打碎敲的状态(像漂流项目“遍地开花”,甚至一个乡镇就有好几个),缺少能起到龙头带动作用且叫得响的品牌项目。20xx年-20xx年全县旅游项目合计投资仅10.25亿元。而这几年但凡旅游发展得比较好的县市,都在大投入地抓旅游项目建设。像安吉20xx年旅游项目中,亿元以上重大旅游休闲项目就有23个,总投资达到了300.75亿元,其中的天使乐园度假区整体投资达到了15亿美元,作为第一期开发项目的hellokitty家园投资额达到2亿美元。因此,我们要创新投资机制,整合建设资金,特别是要充分发挥5000万旅游发展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集中力量引进建设一批高端休闲旅游综合体项目,有效提升我县旅游项目的档次品位。三要以更高的定位抓招商。招商引资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在积极争取省、国家政策和扶持的同时,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牢固树立“大招商大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的理念,牢固树立“招商就要招好商、招大商;引资不仅仅在引,更在于选”的理念,精心策划、包装好旅游招商项目,多形式开展招商引资。注重引进有实力、懂旅游、善管理的大企业大集团,让我县优质旅游资源,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精致有效的开发,发挥最好的综合效益。

三、打造特色精品,努力增强“一号产业”发展竞争力。

旅游比的是特色、比的是精品。打造出特色才能竞争力,打造出精品才有吸引力。当前,重点要在三个方面多下功夫、争取突破。一要精心打造核心景区。虽然目前我县有省级度假区1个,景区景点12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但资源分散、集聚度不高,还没有形成拿得出、喊得响的核心龙头景区。为此,要按照构建“一核两区两镇”主体空间布局,加大花溪等景区改造提升力度,全力打造以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心,以江南药镇为龙头的大盘山旅游集聚区。要整合十八涡、舞龙峡、水下孔景区优势资源,创新经营体制,大力推进浙中大峡谷创5a工程,加快促进“高山台地”核心景区形成,实现景区规模、效益、实力的再升级。二要精心打造精品民宿。高二下初坑已经为我们作出了榜样示范,走出了我县高端精品民宿发展的第一步。我们要结合精品农家乐示范区建设、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等工作,加快培育建设一批兼具秀美风景和人文内涵的精品民宿,打造更多类似德清“裸心谷”、浦江田后蓬、奉化大堰镇民宿基地这样的精品民宿村,满足多层次多类型游客的需求,努力让游客在磐安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三要精心打造特色线路。重点要打造好南北两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明年旅游旺季来临之前要全面推开南线精品路线,让游客耳目一新。特别是要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两路两侧”等工作,把沿线村庄的环境整治好。各乡镇特别是精品线路沿线乡镇不仅要注重点的打造,也要注重线上的美丽,切实做到“点有风情、线有风景、面有风光”,让游客流连忘返、忘却归程。

四、丰富文化内涵,切实增强“一号产业”发展软实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精髓。旅游抓住了文化,就能丰富内涵,提升品位,更显魅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把“文化+”的理念贯穿于旅游发展全过程,全面构筑文旅融合体系。一要深入挖掘健康养生文化。我县生态环境质量在名列全省前茅,养生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儒教、道教、佛教文化和药文化、茶文化、菇文化等传统养生文化丰富、积淀深厚,要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挖掘、创作一批生态养生文化作品,搭建一批展示平台,培育壮大养生(养老)文化。要建立并推出具有磐安特色的现代养生药膳饮食和养生理疗保健服务;有序推进以高端民宿、养生书吧茶吧、健康养生馆等为主要内容的养生养老综合集聚区建设,推出一批中药康体养生、森林生态养生等系列养生旅游产品,努力打造具有磐安特色的健康养生文化。二要丰富提升民俗非遗文化。我县民间民俗文化丰富多样,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如盘峰榉溪的祭孔大典、玉山台地的赶茶场和龙虎大旗、高二的七夕节、深泽双峰的炼火、万苍的谷将山庙会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原生态风格,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旅游项目化条件。今年7月,我县非遗文化项目首次走出国门,赴法国交流并获得“最佳演出奖”,充分说明了我县民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关部门和乡镇要加强协作配合,对民俗非遗文化活动进行全面挖掘和精心培育,让这些活动与休闲旅游“一号产业”衔接和互动起来,丰富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吸引力和感染力。另外,我县历史人文底蕴也十分深厚,陆游、萧统、孔端躬等历史名人都曾在我县留下足迹,留下了故事,我们要做好这些名人故事和民间传说的挖掘、整理和利用,生动讲好磐安故事。三要精心打造美丽乡愁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就会想念这个地方。”乡愁浓缩了一个地方的生活,是一道独特的心灵景观、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一串可以感知的文化基因。我们在发展“一号产业”中要强化经营乡愁、经营文化的理念,加大力度挖掘历史文化村落、古建筑、古街区以及民间小吃、民间传说中的乡愁元素、乡愁文化,让游客“闻乡愁之名、动旅游之心”,让游客“触旅游之景、生乡愁之情”。我县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28个历史文化村落更是其中的亮点和精华所在,我们一定要把这些村落保护好、建设好,把乡愁文化传承好、经营好。

五、形成工作合力,全面营造“一号产业”发展好环境。

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一号产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全局性工作,需要全县上下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对旅游的支持坚定不移,发展旅游的态度坚定不移,对旅游的美好期待更加坚定不移。县级层面将按照“大旅游、大产业”的要求,开展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县旅委会工作机制以及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各乡镇也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一号产业”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及时研究解决制约旅游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我县“一号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二要强化政策保障。县级层面已专门出台了实施意见和政策,从今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业发展。各乡镇、部门要认真对接落实好上级和县级层面的政策措施,共同营造助推进“一号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三要强化改革创新。各乡镇、部门要善于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努力破解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瓶颈和制约。要积极推进休闲旅游业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一号产业”发展。要稳步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着力完善重点景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景区、政府与市场、景区与村民的利益关系。要加快农村“三权”改革,把农户手中的优质旅游资源盘活,鼓励以资源入股的形式参与景区建设。四要强化担当意识。旅游是复合概念,与各行各业都有关系,仅仅依靠旅游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全县上下要树立“一盘棋”和“大旅游”的意识,发扬“四千”精神(千方百计谋旅游、千军万马抓旅游、千山万水兴旅游、千辛万苦强旅游),勇于担当、齐抓共管、协调推进,每人都是旅游大使,每个部门都是旅游工作部门,每个乡镇都涉旅,大家步调一致、通力合作,合力做好加快休闲旅游“一号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

同志们,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站在磐安旅游发展的崭新起点上,让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心抓落实、埋头苦干创新业,全力推进休闲养生旅游“一号产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努力谱写磐安“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新篇章!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讲话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今年x月x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x视察调研,第一站就到了医圣祠和艾草企业,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怀。总书记在x视察调研时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今天召开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主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x视察调研时对中医药工作所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全省卫生健康大会和中医发展大会精神,安排部署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站位,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践行“两个维护”,开创我市中医药强市建设新局面。刚才,大会对一批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x中医药事业发展付出辛勤努力、作出重要贡献的全市中医药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刚才,x位同志从不同角度作了交流发言,可以看出大家对x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对当前大好局面的欣喜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讲得都很好,很有代表性,大家要互相学习借鉴,再创佳绩。一会儿,x还要发表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

一、坚定信心决心,切实增强中医药传承发展的使命感。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打响x文化品牌,坚持“医、保、教、产、研、文、贸”七位一体,全面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城市,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中医药整体工作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提质扩容,发展强劲,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推动健康x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中医药产业初具规模。中药材种植全面铺开。全市中药材种植品种x个,种植面积x万亩,建成x个中药材规范化的种植基地、x个“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既保证了中医药产业发展原料供应,又发展了地方特色经济,助力了群众脱贫致富。中药企业发展壮大。拥有了以宛西制药、福森药业为代表的规模以上中药企业x家,获得gmp认证(优良生产规范认证)的中药企业达到x家,其中福森药业在香港上市,新三板挂牌中医药企业x家,全市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达到x亿元。艾草产业迅猛发展。“世界艾乡”品牌初步打响,x成为全国最大的艾产业种植、生产和销售基地,艾产品涵盖保健和衣、食、住、行等方面近x个品种,全国市场占有率达x%以上,年销售额达x多亿元。医养融合开局良好。实施x健康城重大专项,推进x健康养生园、x健康产业园建设,建成x个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规划x个中医药特色小镇,其中x个已建成运营,建成一个医养融合基地,社会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遍布城乡。

建成x个乡镇卫生院中医堂、x个综合医院的“x苑”、x个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x个县(市)区已有x个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三是中医药文化影响深远。x是医圣x故里和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万世医宗”名扬天下,医圣精神光耀古今,医圣x已成为x鲜明的人文符号,声名远播国内外,尤其是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影响巨大,每年有上万名国内外各界人士来此拜谒医圣、寻根问祖、游览祈福。我市成功举办了x届x医药文化节和x届x论坛,张伯礼、石学敏、唐祖宣等数十位中医界泰斗、国医大师、两院院士在此讲学论道、研学经方。我市中医药标志性工程医圣祠文化园建设启动实施,将打造一个集文物保护、收藏展览、文化交流、中医诊疗、研学体验、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初步确定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医圣馆(x馆)”,对进一步弘扬x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四是中医药“战疫”成绩辉煌。疫情伊始,我市快速建立中西医协同防治机制,在全省地级市中最早成立中医防治领导小组,最早公布中医药诊疗方案,最早提出艾预防措施,最大规模发放中药预防制剂,市政府投入x余万元,生产x万箱预防制剂,发放x多万重点人群,中医中药x%参与新冠肺炎防治,最大限度减少了重症率、降低了死亡率,中医药抗疫取得明显成效,受到了国务院督导组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充分肯定。国医大师唐祖宣加入世界战“疫”,担任同仁堂境外新冠肺炎防治中医专家组组长,累计向x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中医预防方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x中医药的发展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应该说,我们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与医圣故里的地位极不相称。

一是中医药竞争能力不强。中医药产业集聚水平低,科研能力弱,创新动能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比如,x宛西制药和福森药业虽是省内知名中药企业,但还没有进入全国中药企业x强,在规模、产值和影响力上与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等中医药龙头企业差距还比较大。我市艾草种植面积全国第一,但艾加工企业普遍“散、乱、杂、弱”,在标准制定、地理标识、批号数量、市场知名度等方面,与毗邻的湖北蕲春县有一定差距。龙头医院带动能力不强,全市x家三级中医院综合排名均未跨入全省前列。

二是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x中医医疗机构多、队伍大,但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供给不足。全市县级中医院仍有x家未完成迁建或改扩建,中医院软硬件设施普遍落后,西医院的中医科建设滞后、力量薄弱,乡镇、社区、村级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三是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匮乏。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少,中华中医药学会x名常务理事、省中医药三大学会专业委员会中,我市均为空白。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梯队后继乏人,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中青年专家跟师学习的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一些老中医学术思想和老药工传统技艺面临失传。

四是中医药发展合力不够。相关部门职责不清,存在职能交叉、职责重叠和空白等问题。比如,在中药材种植、加工、认证、监管等环节,存在都管或都不管的情况。全市中医药工作存在“上热下冷”现象,对《中医药法》和国家、省、市出台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政策执行不到位,有的县级中医药管理机构体制不顺、职能分散、人员不足,部分县存在分管副职只管中医,不管中药,实际工作脱节现象,无法形成工作合力。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警醒和思考,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党中央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x—x年)》《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x—x年)》等一系列重磅文件。总书记到x视察调研以来,国家、省对x中医药发展工作支持力度空前加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省政府副省长戴柏华、省政协副主席高体健等领导分别到x调研中医药发展工作,并提出明确的支持意见和要求。可以说,x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决心,发挥比较优势,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机遇,以饱满的“精气神”,义不容辞地扛大旗、走前列,推动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突出工作重点,乘势开启中医药强市建设新征程。

推动新时期中医药发展,必须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全市中医药资源优势,高举x文化旗帜,以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x品牌为目标,坚持中西医并重工作方针,坚持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载体,重点在做强产业、发展事业、叫响品牌、建强队伍下功夫、求突破,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努力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医疗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

(一)以做大做强为要,打造千亿中医药产业。

将中医药产业发展同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把中医药打造成产业链条完善、带动能力明显的支柱产业。争取到x年,全市中医药产值由x亿元增加到x亿元,到x年,全市中医药产值突破x亿元大关。重点推动实施“三大计划”:

力争进入全国中药制药企业x强至少x家(x宛西制药、福森药业),年产值达x亿元中药企业x家(海王东森、汇博医疗),全市中药产业年产值达x亿元。强化龙头带动。以x宛西制药、福森药业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利用好“x现代中医药投资基金”,培育壮大一批本地新兴中药企业,开展新型制剂、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等产品研发,带动中医药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中药产业优化升级,催生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抓好标准化生产。要着力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培训,一定要推动中药材种植规模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有效解决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不规范、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加强市场监管。相关部门一定要严格依法加强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上市产品的市场抽检,严惩染色增重、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现象,不能让中医毁于中药。

二是实施艾产业倍增计划。按照总书记对发展艾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把艾草作为x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利用x-x年时间,使艾产业总产值由x亿元提升到x亿元,打造名符其实的“世界艾乡”。规范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地方、行业、企业标准体系,建设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应用为一体的艾产业链,培育x-x个超亿元龙头艾草企业,促进艾产业高标准、规范化发展。提升科技含量。完善产学研创新体系,鼓励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加强艾制品深度研发和质量检验检测能力,提升艾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支持建设卧龙综合保税区艾草出口加工仓储产业园,吸纳精深加工企业集聚,实现产业链向高质攀升。加强宣传推广。加强医疗机构标准化灸疗中心建设,推进艾产品和灸疗服务进宾馆、进景区、进商超。办好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创办国际性灸法论坛,打造集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为一体的行业盛会。

三是实施“中医药+”计划。全面落实《x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以人的全生命周期中医药健康服务为核心,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医药+养生”产业。普及推广推拿、按摩、艾灸、拔罐、刮痧、药膳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将中医“治未病”服务融入基层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内容,培育一批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发展“中医药+康复”产业。发挥中医药强大的特色康复功能,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在二级以上中医院设置康复中心,在其他医疗机构推广中医康复方案和康复技术。发展“中医药+养老”产业。抢抓“银发经济”发展机遇,在紫山、麒麟湖、鸭河区域规划建设疗养、护理、旅游、养老为一体的中医药特色健康养老机构,发展以中医调养为主的社区、互助、旅居等养老服务新模式,打响x健康养生特色品牌。

(二)以人民健康为本,打造全国中医医疗高地。

一是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要坚持强弱项、补短板,不断完善提升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x医专附属中医院和xx医院创建成“三甲”中医院,所有县级中医院全部达到“二甲”中医院标准。加快市中医院新院区建设,打造基础设施一流、x学术特色突出、“医教研养”一体融合发展、全省地级市领先的一流中医院。由市县中医院牵头,打造高质量、紧密型的中医医疗联合体、中医医疗共同体和中医专科联盟,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落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建成x个中医药服务示范村卫生所(室),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内涵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二是积极推进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一个地区专科水平和医疗水准的象征。我市申报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工作已经启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指定中国中医科学院和x市中医院联合,共同申报建设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要尽快做好领导小组成立、支持政策制定、框架协议签订等前期工作,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合作对接,推动望京医院技术、管理和品牌“三个平移”,实现我市中医院的整体实力提升。积极向国家、省有关部门汇报对接,确保列为国家第三批试点,将我市打造为中医医疗水平一流、辐射豫鄂陕毗邻周边区域的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

三是加快中西医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全市各级卫生健康、中医药发展部门要统筹考虑中医、西医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建立中西医协同诊疗机制,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将中西医结合工作成效作为今后医院等级评审和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中医医院要以扩规模、创品牌、提效益为目标,全力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树名医、立名科、创名院,以名医带名科,以名科创名院,不求齐头并进,但求一枝独秀。西医院要加强“x苑”等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联合科研,“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使中西医各施所长,造福百姓。

(三)以传承精华为魂,打响x文化品牌。

x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符号和旗帜,塑造独具特色的x文化品牌,是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历史重任,也是提升x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战略选择,我们一定要传承好、研究好、弘扬好,把x文化品牌作为x的一张靓丽城市名片推向全球、走向世界,做到无愧前人、不负来者。

一是建强x文化载体。医圣祠是中医祖庭,是x文化的“根魂神韵”所在。我们要以对医圣尊崇、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压实工作责任,加强调度督导,加快工程进度,确保x年完成项目一期建设,高标准编制二期建设规划,学习先进,吸收精华,汇集多方智慧,把医圣祠文化园打造成为x文化地标、全国中医药文化精品工程。今年要承办好x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主题宣传活动,务实办好第x届x医药文化节和第x届x论坛,办成有规模、有影响、高规格的x文化交流大会、中医药新产品博览大会,以此推动x文化远播海内外。

二是拓展x文化内涵。深入挖掘x文化的内涵,立足中医药文化“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寻找医圣x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勇于创新的崇高思想和救死扶伤的优良医德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同频点、共鸣点。要综合运用好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手段,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与国家、省高端文化传媒资源合作,学习借鉴《唐宫夜宴》《祈》的成功经验,打造一系列制作精良、震撼人心的文艺作品和影视剧,向世界讲好医圣x和中医药的故事,以x文化的深化拓展和广泛弘扬,助推医圣x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元素和符号。

三是传承x学术精髓。深入开展x医学文献和古籍整理研究工作,推进中医药古籍文献数字化,创新发展x方、药、针、灸理论体系和应用,提升x“x宛医流派”学术理论和临床应用水平。实施“杏林寻宝”行动,开展民间中医特色疗法收集、整理、评价及推广工作,挖掘整理传统中药炮制、制剂技术工艺,形成统一规范并传承推广。鼓励具有突出价值的民间传统中医药文化表现形式、中医药特色疗法、技术工艺申请中医药传统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以人才创新为基,打造专业化中医药队伍。

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永恒主题,x是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我们要把创新鲜明的写到旗帜上,以人才创新推动发展,打造专业化的中医药从业队伍,种好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田,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是创新高校教育。以恢复重建x国医大学为契机,深化全市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突出办学特色,创新办学模式,培养x学术精英,探索中医药特色教育“x模式”。x国医大学复建办、市教育局、中医药发展局等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加紧向上对接,加快审批进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大学新校区。要瞄准“双一流”大学目标,下大力气引进院士专家、学科领军人物等一流人才,壮大师资力量。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汇报对接,争取依托x国医大学组建“中国中医科学院x分院”。

二是建强科研队伍。加大中医药科研投入,加快推进国家、省级中医药重点实验室、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建设。积极承担国家、省高水平科研项目,加强x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应用研究,加快x方药和针灸技术在重大疾病、疑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临床应用。鼓励和支持中医药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推进中医药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建强全市中医药科研队伍。

三是培育人才梯队。到x年,我市力争培养国家级名中医x人,省级名中医x人,经方高级人才x人,中医药骨干人才x人。实施中医药青苗人才计划。探索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基础诊疗能力训练,提升中医医师临床学术水平,培养一批中医药青苗人才。着力办好“x书院”。创新办院模式,培养一批扎根x大地的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经方骨干人才,夯实中坚力量。实施x育才工程。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梯队和后备团队建设,选拔造就一批国医大师、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省名中医等。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完善师带徒制度,规范师承教育的资质、形式、考核等要件,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

当前,x中医药的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们要从政策支持、制度保障、社会氛围三个方面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优良环境,激发中医药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为x中医药强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坚持优先发展,摆上突出位置。深入实施中医药优先发展战略,把中医药作为大民生、大产业、大事业来抓,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篇布局,制定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推进项目建设时优先安排、配置公共资源时优先保障。要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绘出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划出硬杠杠,确保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顶层设计不偏、底层逻辑不乱、底线思维不穿。要把中医药优先发展战略贯彻到医保、医疗、医药改革政策的各个方面。比如,健全符合中医诊疗特点的医保管理和支付方式,完善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医保政策,适当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报销比例,降低起付标准,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的“简便验廉”,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做实中医药管理机构,强化力量配备,理顺工作体制,完善协调机制,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聚焦工作重点,制定任务清单,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要完善督导落实机制,全面落实落细“x”工作制度,建立完善明确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完善督导、考评、激励和问责机制,调动一切力量,激发各方潜能,强化落实问效。对这次大会确定的重要工作,要跟踪问效、定期考核,适时引入第三方评价,确保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三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坚持规范发展。加大《中医药法》及相关政策宣传、培训力度,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进中医药发展。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既打开大门,又守牢底线,既遵循中医药自身规律谋发展,又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依法严厉打击以敛财为目的虚假宣传、打着中医旗号谋财骗财等损害中医形象的违法行为。二是创优发展环境。研究出台我市中医药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优惠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实行联审联批、限时审批、容缺办理,压缩审批事项,提升审批效率,打造办事不求人的高效政务服务环境。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当好摻鹋频晷《,躬身入局、大员上前,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全力支持好中医药企业在医圣故里发展壮大、开花结果。三是普及中医药文化。在入市口和城区设置x文化标志,建设一批中医药主题公园、中医药示范街、中医药文化角,营造医圣故里浓厚x文化氛围。综合运用传统和新媒体资源,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加大对x名医、名院、名科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事关x发展大局、事关人民健康福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全市上下乘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x的东风,按照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实的方法措施,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大力弘扬x文化,重振杏林芳华,不断开创x中医药传承创新、振兴发展新局面,确保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厚爱和殷切期盼!

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旅游发展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总结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效,分析面临的形势,谋划“十二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安排部署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切实加快中国旅游强县和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大县建设步伐,全力推动我县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随后,高书记还要讲重要意见,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寻找差距,坚定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我县以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和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大县为目标,加快泾川旅游经济区建设,全力推进旅游产业集中突破,全县旅游产业得到长足进步。

一是旅游业地位不断提升。把旅游业作为全县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之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以王母宫为龙头的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步伐,整合县内资源,完善配套功能,挖掘文化内涵,强化宣传推介,全力打造泾川旅游品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来,县委、县政府持续将旅游产业开发作为年度“六个集中突破”中的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专门领导小组,不断优化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实施重点项目,全县旅游产业一年一大步,三年实现了新进步和新提升。最近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确立了旅游产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龙头地位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旅游业在全县发展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二是旅游体系初步形成。把旅游作为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修订完善了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及王母宫、大云寺、田家沟、南石窟寺等重点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规划为龙头有序推进开发建设。以扩大景区容量、丰富景点内涵为重点,突出“西王母文化”,精心实施了王母宫景区和瑶池景区综合开发工程,形成了集朝觐、观赏、集会、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人文旅游景区;立足佛教文化遗产,实施了大云寺景区开发工程;彰显生态文化,实施田家沟生态风景区开发工程和官山林场休闲区建设,形成了以王母宫景区为中心,以大云寺、南石窟寺、田家沟等为依托的旅游景点体系。

三是产业要素日趋完善。把完善旅游要素作为提升服务功能的关键,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做文章,开展“泾川名优小吃”评选活动,精细开发地方小吃;依托温水资源,温泉宾馆进一步扩大了建设规模并晋升为四星级旅游饭店,确定旅游定点接待宾馆饭店8家,有效提升了游客接待能力;建成了北大路、中山大桥、南石窟大桥等连接主要景区的旅游道路网络,开通了3条旅游公交线路,提升景区道路等级;依托县内主要旅游景点,全力推出王母宫“寻根拜谒游”、大云寺“礼佛朝觐游”、田家沟“休闲度假游”、温泉“洗浴理疗游”等旅游项目,形成了地域性旅游特色,县内旅行社增至4家;设计制作旅游纪念品20多种,设立旅游定点购物单位3家;编排大型古装神话剧《王母情》等系列文化演艺节目,开发田家沟跑马、攀岩、垂钓、狩猎等游乐服务项目,引导游客参与互动,增强了游客留驻能力。

四是品牌影响不断扩大。把宣传推介作为旅游产业开发的突破口,走出去拓展客源市场,在**等地开展了泾川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多次组团参加国内旅交会、兰洽会、西交会等区域性商贸盛会;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佛道文化暨大云寺学术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人民日报》等20多家主流媒体聚焦泾川,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等专题栏目和《中国旅游报》等10多家中央、省级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开通了重点景区旅游门户网站,实现了与百度、西北旅游网等知名网站的有效链接;先后与省内外6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王母故里?佛道胜地”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五是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大力实施“质量兴旅”战略,全力改善软硬件设施,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加快景区(饭店)晋等升级,王母宫·大云寺景区、田家沟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温泉宾馆晋升为四星级旅游饭店,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接待游客达到8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000多万元,荣获全省“旅游三年翻番与质量提升先进县”称号。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旅游业的发展与自身所拥有的优势资源及周边地区旅游业强劲发展的态势相比,还存在着许多差距和不足:资金筹措渠道狭窄,景区自身造血功能不强,在招商引资方面办法不多,力度不大,效果不够明显,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基础尚未形成;基础设施配套滞后,景区提升改造任务较大,特别是道路交通、防洪排污、绿化美化、电力供应、通讯保障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产业经营水平不高,产业要素不够完备,特别是宾馆、饭店、旅游商品、购物场所数量少、档次低,对文化、商贸、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产业链条短,“留不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经营管理机制不活,资源整合力度不大,与周边景区缺乏有效对接,尚未形成相对稳固的客源市场,综合效益不够明显,等等。以上这些问题,决定了我县旅游业尚处于夯实基础、完善要素、树立品牌、培育市场的阶段,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去年年底,省、市相继召开旅游发展大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全市旅游工作,加快旅游业发展作了全面安排部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抢抓政策机遇的必然要求。旅游业因其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社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被称为绿色产业。《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把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有12处提到旅游业发展问题;《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全力建设**、**、**休闲度假旅游圈”,把**、**、酒泉、嘉峪关建成东西两翼链接周边省区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市委、市政府提出将旅游业作为全市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将泾川旅游区作为全市打造的四个基点之一。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必须顺应形势,牢牢把握。

二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发挥我县优势的现实选择。我县历史文化悠久,早在4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自西汉以来建郡置县历时2100多年,以西王母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为代表的特色地域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独特,处于秦陇交界,现已成为**、**、**三大中心城市交汇处和陇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自然条件优越,气侯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适中,素有“陇东粮仓”和“陇上小江南”的美誉;旅游资源富集,是西王母文化的发祥地,大云寺地宫出土的佛祖舍利为佛教圣物,金棺、银椁等为国宝级文物,南石窟寺、王母宫石窟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泾川温泉是含活性微量元素氟离子重碳酸钙型医用泉水,具有良好的保健理疗功能;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等称号。可以说,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只要我们开发好、利用好、宣传好,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泾川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道路。

三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发展旅游业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着力点,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旅游业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于一身,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几乎覆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部门,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和文化娱乐市场的繁荣,而且可以为金融保险、信息物流、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开辟新的领域,进而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动一产、二产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把旅游业发展提高到与农业、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带动服务业规模扩大和产业提升,通过各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全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四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举措。旅游业不但是成长性好、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也是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合作交流的信息产业,更是扩大就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民生产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带来客流、人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而且可以提升文明程度,塑造良好形象,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旅游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对不同层次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居民消费结构已由传统的“吃穿用”向“住行游”升级,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对我们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五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业是落实“三二一一”发展定位的迫切需要。我们要推进泾川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说到底就是要把经济的筋骨做壮、文化的内涵做深、外部的形象做靓。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泾川旅游区建设是全市四大旅游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县“三二一一”发展定位中三个优势经济区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产业与煤炭、石油及果、菜、畜等共同构成了支撑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特色产业。只要我们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全力推进景区景点开发,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宣传促销,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旅游产业集中突破,旅游业必将成为我县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增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三、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积极推进全县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攻坚时期。全县旅游业的发展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科学编制规划,加快景区开发,完善产业要素,扩大宣传推介,多方拓展市场,全力打造“王母故里·佛道胜地”特色旅游品牌,把我县建设成为中国旅游强县和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大县,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发展目标是:到,泾川旅游区建设形成一定规模,“王母故里·佛道胜地”旅游品牌初具竞争优势,全县旅游景点体系更趋完善,接待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升,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3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

战略布局是:坚持以泾川旅游区建设为总揽,深度挖掘西王母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温水文化、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集中实施项目支撑、设施提升、产业融合、品牌带动和质量兴旅战略,做大做强王母宫、大云寺、田家沟、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区、南石窟寺、百里石窟长廊、四坡战役纪念地、官山生态公园等重点旅游景区,集中打造七个旅游基点,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即:以“寻根谒祖、祈福纳祥”为主题,深度挖掘西王母文化内涵,把王母宫打造成为国家级重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以“朝觐舍利、参禅礼佛”为主题,着眼传承佛教历史文化,把大云寺打造成为西部地区佛教文化传承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以“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为主题,充分展示我县生态建设成果,把田家沟和官山生态公园打造成为集观光游览、休闲避暑、氧吧养生、水保示范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以“保健理疗、人文养生”为主题,充分发挥温水资源优势,把泾川温泉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养生休闲度假区;以“石窟考古、遗址探秘”为主题,以南石窟寺保护开发为中心,全力打造百里石窟长廊文化旅游景区;以“追本溯源、民俗体验”为主题,以完颜居住区、泾州民俗和历史遗存为依托,全力打造完颜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以“红色教育、缅怀先烈”为主题,以四坡战役纪念地保护开发为中心,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基地。

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全县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奠基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全面加快旅游业发展和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必须立足县情实际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1、以制定科学规划为先导,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发挥科学规划的指导引领作用。要做好“十二五”全县旅游业发展规划。按照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旅游业六大要素,进一步梳理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和旅游策划营销机构进行指导,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编制“十二五”全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泾川旅游区建设规划,使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要做好景区景点建设规划。全面加快温泉养生园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审定进度;抓紧做好百里石窟长廊、南石窟寺、田家沟民俗村、官山生态公园等景区景点规划修编和完善工作,做到与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县城发展规划相衔接,为景点科学有序开发和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要做好特色旅游专项规划。着眼满足游客多样化旅游需求,大力推进旅游与工业、农业、林业、商贸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假日旅游、农家乐旅游等旅游新模式。重点围绕我县新农村建设成果,以特色民居、农家餐饮、农业观光、民俗体验为特色,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编制城关延风、共池等旅游小康示范村建设规划,创建“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旅游品牌,扩大景区群,延伸产业链,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2、以打造精品景区为核心,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和基础,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着力点。要按照“大项目支撑、大产业构建、大区域谋划”的思路,以建设精品景区为目标,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王母宫景区要完成瑶池景区综合开发续建工作,实施景区通水工程,完善景区配套设施,争创省级文明景区;大云寺景区要加快舍利塔内部装修装饰工程进度,尽快开建主展馆,尽早对外开放,接待游客;田家沟景区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建成水土保持博物馆等景观,争创省级风景名胜区;温泉养生园项目要加快温泉宾馆内部设施改造升级步伐,完善内部接待服务设施;南石窟寺景区要加快岩体加固和前区广场建设进度,扩大景区面积;城隍庙要加快维修进度,配套相关保护设施,积极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山生态公园要加快生态休闲屋内部装饰装修,尽快投入使用;城关镇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城关延风、共池2个村发展集休闲娱乐、农业观光、民俗体验、特色餐饮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项目20户,形成与黄金周、小长假等热点时段相适应的旅游消费热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稳定增长。

3、以完善基础配套为抓手,全面提升旅游业设施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当前,要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我县旅游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要实施旅游畅通工程。积极配合做好西长凤高速、西平铁路、泾渗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突出抓好北大路、泾柏路等为重点的道路建设,开通景区环绕旅游线路,优化旅游公交专线,全面改善旅游景区通达条件;全力抓好王母宫瑶池沟上山道路铺设改造和官山林场道路改造工程,形成衔接有效、集散顺畅的景区旅游交通体系。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持续抓好王母宫、大云寺、田家沟、南石窟寺、温泉养生园、百里石窟长廊景区绿化美化;继续加强星级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通讯设施、中英文旅游标识、给排水、旅游安全、旅游信息网络平台等配套建设,不断改善旅游环境,提升综合服务功能,顺利通过a级旅游景区、星级宾馆饭店复核和温泉宾馆绿色饭店创建工作。要提升旅游服务功能。配套完善王母宫、大云寺、田家沟景区的游乐、购物、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功能,形成聚集效应;改造升级温泉宾馆等旅游定点接待单位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扩大体量,提升承载能力,形成多层次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4、以强化宣传推介为关键,全力打造泾川旅游品牌。旅游客源市场是旅游业的命脉所在,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影响,提高市场占有率。要着力提升泾川旅游形象。进一步强化泾川旅游在国内主流媒体的良好形象,不间断地在中央和周边省、市、县主流媒体开展有声势的集中宣传,依托新华网,加快“王母故里·佛道胜地”网站建设,实现与知名门户网站和旅游网站的'有效链接;邀请名编、名导、名作家、名画家来泾采风、创作、办笔会,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泾川文化旅游资源;精心策划、创作以西王母文化为背景的西王母乐舞作品,扩大泾川旅游文化的影响力。要切实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组团参加“旅游交易会”、“兰洽会”及周边联盟城市举办的旅游宣传促销节会;适时举办走进**(**、**)大型旅游推介会、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论坛等活动;邀请有实力的旅行社和旅游宣传机构来我县开展旅游洽谈活动;开展“泾川人游泾川”和“泾川文化旅游知识进课堂”活动,让干部群众深入了解泾川旅游、推介泾川旅游,形成“人人是形象,人人是环境”的良好旅游氛围。要努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合理确定市场开发重点和主攻方向,在不断巩固发展以陕、甘、宁和台湾为主的客源市场的基础上,拓展青、川、豫等客源市场;建立跨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加强与**、**、**、**、**、**等周边城市的合作交流,通过景点整合、设施对接、共同促销等手段,建立信息、资源、客源和利益共享机制,在提升知名度和旅游综合效益上实现“共赢”。

5、以完善旅游要素为重点,不断提高旅游综合效益。完善旅游要素,是增强泾川旅游整体竞争力、提升旅游产业效益的必然要求。持续开展“泾川名优小吃”评选活动,加强地方特色菜肴、风味小吃的开发力度,完善泾州民俗小吃一条街设施,积极引导客商进驻经营,打造泾川餐饮品牌;重点扶持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深度开发西王母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温水文化系列旅游产品,整合包装地方土特产品,扩大规模,实现批量生产,以王母宫景区游客中心为依托,建设全县旅游商品中心,增加旅游购物占旅游综合收入的比例;鼓励发展高档次的茶艺、康体等旅游休闲娱乐业,突出抓好温泉养生园建设,研究开发温泉养生理疗项目,增强游客参与性,延长游客县内观光时间,在满足游客娱乐需求的同时增加旅游业综合效益。

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发展旅游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各级各部门要多想办法、多出实招,全力推动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要抓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全县上下要将旅游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大事、要事、实事,抓紧、抓牢、抓好。县旅游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承担起全县旅游业规划布局、宣传促销、市场监管、队伍建设等工作职责;发改局要加大旅游项目的争取力度;交通局要将旅游景区连接道路列入交通建设规划优先安排;宣传部要将旅游宣传作为重要内容,切实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文广局要把提升文化内涵作为重点,不断创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方式;其他相关部门和有关乡镇要根据各自职能和任务分工,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形成合力,用实际行动支持全县旅游业快速发展。要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县上安排各相关乡镇和部门的工作任务都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年底要考核兑现,分管领导、主管部门要抓好经常性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要抓改革,强化体制保障。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创新旅游行业经营机制,按照社会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方法,通过改制、转让、租赁、托管等多种形式,促使旅游景区、旅游景点走向市场,实现旅游资源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离;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企业、个人以及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参股、联营等方式参与全县旅游开发,不断培育和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形成多元化开发经营的格局;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信息互通、共同发展的原则,主动加强与**、**、**等周边大中城市的旅游合作,建立区域联盟,开展宣传促销,开发精品线路,真正建立起大旅游经济圈;探索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旅游企业参与经营、推介、演出等旅游环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

三要抓投入,强化资金保障。积极打造新的投融资平台,多渠道、多层面地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市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机遇,进一步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衔接,争取有更多的旅游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的大盘子,争取省、市旅游项目资金支持;对相关的资金和项目,适当向重点旅游景区倾斜,支持旅游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对旅游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从今年开始,设立2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随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重点支持旅游规划编制和旅游宣传推介工作;积极开展银企对接,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贷款规模,鼓励旅游产品开发公司、乡村旅游经营户、农家乐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外商资本特别是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开发旅游资源,兴建旅游项目,参股旅游企业,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四要抓培训,强化人才保障。发展旅游业,关键靠人才。要大力实施“人才兴旅”战略,努力打造一支“懂业务、会经营、善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旅游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事旅游工作的干部要加强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同行学,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提升宣传推介、项目建设、行业管理、工作落实等方面的能力;要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以会代训、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旅游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服务人员、导游讲解人员、出租车司机和农家乐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多渠道培养一批旅游专业人才。同时,要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旅游规划、策划、营销、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紧缺人才。要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评定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针对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不同岗位,加强导游、酒店管理人员、服务员等旅游一线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志们,旅游产业发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进一步提高认识,抢抓机遇,鼓足干劲,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全面加快中国旅游强县和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大县建设步伐,为推动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