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总结和概括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对大家写作时有所帮助。
从来没想过自己是学校管理的中层领导,在前两次的学校行政会后,才真正给自己定位。在寒假期间,认真阅读了郑杰所著《忠告中层》给学校中层管理者的47封信,每一封信都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更进一步知道应该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要尽到职责。现就第三十八封信“经验反思”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指出,思维的最好方式是“反思性思维”。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就是这样思维活动,使教师对自己所做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我觉察水平。
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有一名教师,可能是因为监考当天的第三场考试了,开考时间是下午五点,都觉得累了,于是她叫一名学生来领试卷,我没有把试卷交给学生,而是打电话叫教师自己来领,她一直没来,开考前五分钟,我将试卷送到考场,并对教师说了一句:“这是教师的责任”。
这让我想到,这是我们教师的素质问题吗?还是本来我们做中层的在对教师的培训和观念提升上出了差错?或是不到位?在实际的工作中,做中层的我需要时时反思,需要事事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真正体现出一个中层在学校的管理和发展的作用。曾看到过有本书中把中层归为三类:一流的中层,将自己当作栋梁,是中流砥柱,主动担起重任;二流的中层,将自己当作夹心饼,被动地完成任务;三流的中层,处处埋怨,只会发牢骚,最终一事无成。
“经验反思”中,郑杰教师说到,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有一个定律:反思对教师改进自己的工作有独特作用,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说到,千万不要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仅仅是教学技能的进步和知识的扩充,教师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变革,特别是教师自己的教育信念以及教师自己对教育行为意义的理解的变革。如果学校的反思只停留在教学行为或者教育教学的知识技术上,那只能是一种浅层次的反思,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又受教师的发展所影响,教师的发展与中层的工作息息相关。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际,反思工作所遇到的自己觉得不满意的一些事,作如下的方面去改变自己的思想、思维和方式方法:
首先,作为一个中层,可以说战斗在一个部门最前沿,领导的决策、精神要靠我们往下传递,一些想法也要靠我们亲自去实现完成,所以注定一直所承受很大的压力。工作中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好恶带到工作中来,不能意气用事,在处理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中要留有余地,不走极端。上级领导从学校的整个发展来考虑,是总体把握;而年级德育副主任就具体分管年级德育一项,所考虑的角度更多的是从年级这一小集体,是局部把握。接受领导的安排,服从学校整体利益,让年级组和学校部门作用发挥最大化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其次,中层是决定执行力的关键点,上级下达的命令,如果到达中层这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并督促完成,那何谈执行力。有时领导下达的任务可能与我们的想法有差距,可能不具备完成的条件或即使能完成也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时我可能没有认真的去执行,通过看这本书,我知道在工作中,不要讲困难,有效地与领导沟通,领会领导的意图。
对于100%要完成的任务,就不要再讲任何的困难,有条件要执行,无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执行,并且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保证完成任务,工作多、工作忙都不是不完成任务的借口。等、靠、要,懒、散、垮,是懒汉懦夫,自甘堕落的思想。这时我又想起陈红中老师送我的一幅对联:“极速登山,到顶方好汉;静中平燥,落伍是懦夫”。来时时提醒自己。
另外,努力打造高效团队。年级工作一直是很难开展的,由于每一位教师的性格差异,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不一样,工作中我必须做到尊重每一位教师,理解他们,同时带动和引领大家为工作而努力着,我必须靠这个团队,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圆满的完成各项任务。
读罢《忠告中层》,有着很多很多的想法,感受也远不只上面这些。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我们可能会在某件事上失策,与某个人的合作不算完美,但我相信只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水平,提高自己的处事和办事能力。真诚待人,踏实做事,把学校的发展看成就是自己的事,做一个合格的学校中层领导。
郑杰校长的忠告中层是一本教人做事,教人做人的一本的书,整本书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教我们中层在学校中如何进步,如何做好中层领导,如何搞好工作。
1、为什么要拒绝这么好的机会呢?千万别拒绝,否则你就是在拒绝成长!
1、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师都不太热衷于工作,好些人都在混日子,甚至有些人不但不努力工作,还见不得别人兢兢业业,常常对他们冷言冷语,时不时地讥笑一番。
2、老师们是理性的,也就是说他们会算计,会将自己的付出与收益作比较,如果收益高于付出,他就会觉得超值了,就倾向于更投入地工作,或者所获得的收益比如绩效工资超出了心理预期,这会让他们更倾向于努力工作;反之,如果收益远低于付出,或者收益达不到心理预期,他们就会倾向于减少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标准,或者不断地抱怨来平衡其内心的不满。
3、你千万不能天真地以为人们本来就会努力工作的,如果你作出这样的假设,那是十分危险的。
4、如果你是一名良知的管理者,你的目标可能是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之类的,而他们的目标多半是工资最大化,休闲最大化,这就构成了一对矛盾,这对矛盾使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
1、让教研组长们努力执行,取决于什么呢?首先取决于管理者本人的影响力,其次是制度的影响,最后是思想的影响。
3、在世俗文化程度如此之高的现实环境里,高声宣扬教育理想和理念,不仅不能赢得教师们的理解,反而让他们怀疑你的诚实。
4、对从不知道什么是价值观的人谈文化,与缺乏思想的人探讨思想,只是对牛弹琴。
5、如果你缺乏人格权力,虽然你在台上布置工作,但教师们不会认真执行的。
6、从那以后,我真正明白了,布置工作是职务权力赋予我的,让他们不折不扣地执行却是由我的人格赋予的。
7、随着人格魅力的增长,你会赢得真正的权力,那与职位无关,与年龄无关,与资历无关,与谁看重你无关,谁提拔你都无关。
2、说他“无智,故能使众智;无能,故能使众能;无为,故能使众为。”。所以不要抱怨领导“不作为”,“无能”,因为你无法改变,只能换个角度思考,有利于更投入的工作。
3、婚姻保鲜的奥秘在于包容对方,接受对方的一切,而不是去要改变对方和控制对方。
4、为什么要改变一个人呢?一个人改变自己尚且都难,何况改变别人。
1、不要瞧不起素养和底蕴不够的领导,千万别认为最好的领导一定是些“阳春白雪”似的人。学校并不是一块净土,在学校内部和外部都会有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的存在,知识型领导抓教学和科研也许不错,可要与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道恐怕就不行了。
2、我们中国人似乎都有一种特殊的癖好,那就是对男女关系之类的问题特别敏感,而往往伴有一种特别的热情,喜欢对之添油加醋地宣传、夸张地描绘。
3、不要试图用照顾上司生活等一些小伎俩来打动上司的心,当你越亲近上司,上司的要求就越多,结果很有可能使你的上司随心所欲地打发你,用损害自己信任的人的利益来赢得教师对他的尊重,甚至大义灭亲,这历来是统治者取得民心的好办法。
1、症状二:忙就是好。如果你以后习惯了忙碌,认为既然忙碌就是中层领导的出常态,那好吧,就不动脑子了,反正越忙越好,领导把你的忙看在眼里,还一个劲夸你,于是你就不再考虑今天忙得是不是有效率,是不是有价值。
2、症状四:“等、靠、要”。虽职位不高,可老爷作风挺严重,一说起改革,一提起要做哪些事情,就开始发表结论性意见:条件不够。可是你知道吗?好的中层领导总是去创造条件,而不是等条件具备了再说,也许某个条件是永远不具备的。
3、不要把自己当成是“民意代表”。一个中层干部总是要替教师出头,率领群众与领导讨价还价,真以为自己成了群众领袖了,殊不知你很可能被教师利用了。
4、下属向你抱怨的时候,他其实是在向学校抱怨,而你在这个职位上,就应该向向下属解释和说明。
1、校长给了你一个中层管理者的机会,让你在这个舞台上发挥,可是到底有多大的发挥空间,已经不完全取决于校长了,也不完全取决于你本人,而常常是由你的下属决定的。
2、什么能拓展你的生存空间?是你的那些真正的朋友、你的导师和那些教研组长,班主任们,让他们与你结成工作中的同盟,无论对他们还是对你自己都是一有益的。
1、教导处可以说是学校的心脏,而政教部门只是手足,虽说德育为核心,或者德育为首,可谁都知道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德育工作干得好与不好,关键能不能为教学服务,能不能为教学保驾护航,能不能为抓好教学质量提供秩序和安全。
2、不要问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
暑假期间学习了《做最好的中层》这本书,感受颇深。该书紧紧围绕“最好”这两个字做文章,重点解决中层管理者所面临的这种尴尬处境,提出中层应有的三种精神境界:是“夹心饼”,更是栋梁;要忠,还要能;是领头羊,更是指挥家。必备的4大核心能力:有效与上级沟通、保证完成任务、做解决问题的高手、打造高绩效团队。永葆优秀的3个超越之道:超越你的优秀、超越你的部门、超越你的位置。
中层是企业乃至所有组织里连接“头脑”和“四肢”的“脊柱”,但是如何成为优秀的中层,大多数人还在自我摸索而不得其法,甚至还面临着两头不讨好的困境。书中说到中层有三类:一流的中层,将自己当作栋梁,是公司的中流砥柱,主动担起公司的重任;二流的中层,将自己当作夹心饼,被动地完成任务;三流的中层,处处埋怨,只会发牢骚,最终一事无成。
首先,学校不同于普通企业,作为教研组长,我在工作中常常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学校的`发展愿景和现实的矛盾,工作中执行力度的把握,工作任务完成质量等。在工作中也常常会碰到一些困难,感觉不堪重负。但有句古话说得好:“不忍辱焉能负重?”所以一流的中层管理者正是懂得这个道理,在面对问题时,往往会懂得忍耐。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面子,以及打开新工作局面的困难,而是如何以此为契机,让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获得快速的提升和飞跃,一流的中层都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其次,要想做领导信任的一流中层管理者,除了在政治上坚定,理论水平比较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领导经验丰富,熟悉业务,工作有魄力,驾驭全局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强,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充满激情,勤奋务实,在干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很欣赏书中的一句话:“不充电,就不会放电“。自己在这几年的工作中也有同感,当今世界知识爆炸,要掌握先进的方法和教育届的敏感话题,不断的充电,才不至于在历史的浪潮中落后。记得在几年前,我在向杨校长汇报工作时,杨校长问我最近在干什么?我说我在学习维修家用电器,学会了维修家用电器,维修学校的电教设备和电学仪器就没有问题了。杨校长鼓励我好好学习,用专业技术为学校服务。实际上我是一方面看见学校的电教员不懂电教设备维护维修技术,另一方面我也想多学习,多掌握一门专业技术,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也好带动全组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给自己书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你有智慧,请奉献你的智慧;如果你没有智慧,请奉献你的汗水”。是的,智能型的中层管理者是组织和领导最看重的、最需要的。现代科技知识日新月异,过去书本学的很多东西已过时,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理解,提高了自己持之以恒地学习新知识、新工艺的决心和信心,保证了工作效率。
作为教研组长,要能够为学校分忧解难,把本部门的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我想,即使碰到最大的困难,都会去想尽一切办法,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学校交付的任务不打折扣的完成。这样,会在工作中感受到工作的快乐。今年暑假,为适应学校课堂改革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学校将所有教室安装上多媒体设备。学校领导将该工程的质量监控工作任务交给了我,于是我在整个暑假都把心思和时间放在这个工程上,与电教员李保成老师一起,每天都在工地现场,对施工方进行质量监控:线材质量如何、连接头质量如何、幕布质量如何、焊接质量如何、安装质量如何、音箱质量如何、投影机是否符合标书要求等,我们都一一去进行质量监督和把控,把学校工程当成自己家在搞装修,当成自己家的事情在干,当然,该工程最后的安装质量确实很好。其实,每个人都以这样的心态去对待工作的话,都能将本职工作做好。只有能做好现在工作的人,才能超越自我,有更大的发展。
浇灌智慧,主动创新,做解决问题的高手。约翰?洛克菲勒说:“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踏上已被成功人士踩烂的道路。”一流的中层不仅是倾注汗水,做工作的老黄牛,他更应浇灌智慧,塑造高绩效思维,主动创新,做解决问题的高手。
一流的中层管理者不但是忠臣,更是能臣,他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塑造高绩效思维,进而为企业创造最好的经济效益。“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在制定任何决策、采取行动时,管理层必须把经济绩效放在首位。管理层只能以所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权威”。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高绩效越来越被组织和领导者所重视,是否能以最低的投入,换取最有效率的结果,将是衡量是否优秀的最根本标准。
归零自己,超越自我葆优秀。能够站在中层位置的人,毫无疑问都是十分优秀的。但即使这样,很多中层管理者还是面临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超越你的优秀!因为没人能够原地踏步,将已有的优秀固守一辈子,今天优秀,并不意味着明天还优秀。优秀只有在不断超越中才能保持。因此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勇于将已有的优秀归零,才能轻装前进,吸取更多的能量,获得更大的发展!
最后,做最好的中层,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团队是心理上相互认知,行为上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利益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目标上有工作向往的人们结合在一起的人群集合体。可见有共同价值观共同文化认同的团队精神是多么的灵魂,而中层的个性很大程度决定该团队的文化。在这个氛围中,中层不仅要因人施管激发每个人的潜力,更要保持团队和谐沟通,建立一支高绩效的团队,总之“一个人只是单翼天使,两个人抱在一起才能展翅高飞”。
。
11月学习的一本书名字叫《中层领导力》,书中围绕领导力三原则:向下领导原则、横向领导原则、向上领导原则三个维度讲述的。整体阅读完之后里面具体内容已经记不得了,但是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最大的改变其实是自己的思想,是一种无形的改变。
作为中层领导者的我,书中介绍的7个误区,我深刻的感觉到这些误区是真实存在的,比如“不居高位,无法领导”误区。书中说到衡量领导力的'最佳标准就是影响力,“五层领导力”:职位、认可、绩效、人才培养、人格魅力。最底层职务影响力,是因为你的职务而产生的领导,这种领导是被动的,职位跟真正的领导力毫无关系,现实中很多领导都是处于这个层次,或者是很多领导者没有从此层次走出来,最高层次的人格魅力根本无法达到。真正的领导力可以在任何岗位都能发挥,在成为领导之前学习怎样领导。
向上领导———为上司减负,为领导减负就是为自己减负,首先做好本职工作,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我们每位员工都能很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我可以说领导会轻松很多,但是现实中不乏很多员工并没有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无形中给自己也给领导带来了负担。
向上领导———心甘情愿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如果员工甘愿为工作付出一切努力,那他很快得到高层领导的赏识。结合我的日常工作,我的岗位是行政招聘经理,按照岗位说明书负责全国行政和招聘工作,但是现实中我的工作不仅仅局限在这两方面,而是哪儿需要我就要积极主动的去开展工作。多角色的开展工作,真正让自己成为领导的“第一个出手相助的人”。
横向领导———成为朋友,我们在同事眼中是多角色的,团队合作,增强友谊,友谊是影响力的基础,友谊是成功的骨架,成为朋友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的,因为每个人都是有一道心墙的,如何打破是非常难的,往往这些打破都是工作以外的沟通,找到业余生活的共同点,学会倾听,真正做到成为朋友。
向下领导,这也是这本书给我感触更多的地方,自己成功不代表成功,但是你带领的团队成功那你的向下领导才是真的成功。慢慢穿过走廊,将每个人视为“满分”,培养每个团队成员,中层员工是每个企业的中流砥柱,培养下属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在提升他们的过程也会提升自己,因为你无法将自己不具备的才能传授给他人,为了培养下属,我们必须要不断进步。书上介绍的很多点看似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会很难,因为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培养下属,可能自己做起来会很快准确性也高,但是交给下属后存在犯错的风险和耗更长时间才能完成,但是这就是向下领导,这也是我之后工作中需要去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向上、横向和向下领导,这些是会一直伴随着我的一生,一直需要我去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在工作中不断学会向上、横向和向下领导。
本阶段通过学习余世维主讲的《中层危机》,学习了中层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及能力要求、执行高层指令的方法、对企业链支持、对自己与下属人员的提升等方面的内容。感悟和心得颇多,下面从中层管理者的作用及辅导下属这两个方面谈谈心得体会。
一、中层管理者的作用。
根据中层管理者的在管理链中所处的位置,主要是起到两个作用,首先是要执行上级下达的各项指令,因为上级指令是方向性,中层管理人员要将其具体化、方案化后,布置、督导下属人员完成;其次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是要推动基层的工作,要通过“听、问、说、做”去落实基层的各项工作,深入基层的好处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如培训中说到的“贴近现场,才能更了解情况。”
二、辅导下属。
辅导及培训下属,是每一位中层管理者的职责之一,这也有利于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此项工作:
1、明确辅导的目的。
辅导或培训下属人员,根本目的在于使其具备能力从事本职工作,服务好客人;但每个员工所处的阶段不同,培训前要充分做好培训需求分析,了解他们处于哪一个具体的能力阶段,是必备能力阶段?还是储备能力阶段?亦或是进阶能力阶段?这样,培训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训内容可以根据不同而情况设计,增加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采用多种辅导手段,珍惜每一个辅导机会实施辅导行为。
制定培训计划实施专门的培训计划,好像看起来才是真正的辅导,但是实际上工作中的跟进和督导、点评也是很好的辅导手段,比如:指出工作中的偏差,及时纠正;观察工作的过程,指出技巧点,通过多次辅导,让其逐步达到流程及标准。培训后的实际督导跟进是辅导下属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如果非要给领导力下一个定义的话,我会把它描述成:一种有关前瞻与计划、沟通与协商、真诚与均衡的艺术。领导力是一种在职场上的影响力,能否有效的影响上司、维护同事关系、凝聚团队,都需要领导力。
在这个社会中,无论我们是否身居领导者的位置,都应该或多或少地具备一些领导者的能力。这是因为,有了领导力,做事才能从宏观大局上去考虑,不至于在工作中偏离了目标和方向;有了领导力,才能跳出一个人、一件事的局面,用一种整体化的思路来考虑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了领导力,才能在关注自我需求之外,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我们身边的人,关注他们的感受。
领导力决定了一个人的'成效水平。锅里的水总漫不过盖子,领导力其实就是这个盖子,它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一个人的领导力越低,他能发挥的潜力也就越小;领导力越高,可以发挥的潜力也就越大。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个人的领导力是“8”,那么他的工作能力不会超过“7”;如果他的领导力是“4”,那么他的工作能力不可能超过“3”。所以,领导力,往往决定了领导者工作能力的//也决定了领导者对组织和机构的影响力。
这就是“盖子”法则。我常常和一些人讲起这个法则,因为我觉得这会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领导力的重要价值。从这个法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领导力对我们生活中很多方面的影响。
影响一个人升迁与否,其实不在于工作能力,而在于由人格魅力等组成的领导力。
读了余世维教授的《中层危机》后是我深刻的理解了企业中层的关键作用和企业中层危机的缘由。在一个公司里,中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他们搭建起了高层与基层互通的桥梁,将高层的决策予以接受,消化,并督导基层有效地执行。一个公司如果忽视了中层,忽视了与中层有关的危机,机会非常危险。做好企业的中层首先要做好企业中层与基层的纽带,中层在贯彻执行高层所交代的事情是不单单是一句话的问题,重要的是要去听、去看、去问、去说、去做。中层贯彻执行过程中不但要推动基层去做所希望做的事也要去听、去看、去问、去说、去做那些基层没有弄清楚的事情。
作为企业的中层在接受高层的指令时,首先要让上司知道你对问题了解的正确性和程度;其次要头脑冷静让上司重新考虑这个指令的可行性;并且要让上司明白你完成该项指令所需要的资源、支持和执行时间。在传达指令时首先也要让下属搞清楚他们对问题了解的正确性和程度;并借脑力激荡和内部沟通去确定问题执行的可行性;同时给其确定完成指令所需要的资源、支持、时间知道下属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中层要明白自己处理问题的权限和范围,并通过有效地途径向上级回报进程的状况;对下属也要让其明白自己的权限范围并讲明下属与你联系的最快方式以便解决突发问题。
读完中层危机这本书使我了解了中层的意义感觉到了中层的关键作用,书中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形象的说明了什么是中层、中层在企业的地位和关键作用。中层危机这本书值得细细的品味其内涵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反复的拜读领会其精髓学以致用,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本书的精髓归纳为一句话:影响上司最佳的方式是为上司增值,领导下属的最佳方式是挖掘潜力!
本周看了三章,分别是中层领导力的7个误区,中层领导者普遍面临的挑战及向上领导的原则。今天将分享我的几点感受,并附上前三章的精彩书摘。
不是!!!任何一个想在职场有为之人,都不能错过此本书!我看完前三章,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是相遇恨晚!
1、所谓“领导力”即影响力,自己作为影响力中心,如何塑造自己,如何影响他人,是亘古不变的命题。你能影响到的地方便是你可以达到的地方。
(1)要点是控制自己的情绪,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优先次序,工作精力、思考、言论和个人生活。
(2)通过这七个方面让自己明确努力方向,更好的管理自己,让客户觉得自己是可信赖的,是有交流和沟通价值的,这是通过管理自己增强影响力而达到吸引客户的目的。
2、为上司减负。
在这里可以视为为顾客减负,提升专业度,收集充分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是为客户减负的最好方式。比如当客户需要了解香港保险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在这之前已经收集并整理好国内所有保险的种类及收益,国外保险的注意事项等资料,为其提供最为合适的投资方式让客户不必在众多保险项目中晕头转向,这便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3、心甘情愿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
为什么有的大咖愿意跟踪一个客户好几年?他们已经有着非常不错的客户资源,有着不菲的收入,为什么还要去“啃硬骨头”?当我们心甘情愿比普通人付出更多努力的时候,全心全意投入工作,才有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4、为人际关系投资。
销售就是要搞定人,说的也就是人际关系。融洽的关系是与顾客相处的基本原则。
5、为每次占用上司的时间做好准备。
与客户的每一次见面都是战斗,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也能让客户更加喜欢与你见面。
6、明白何时进何时退。
7、不断进步。
永远要记得自己的定位——私人银行家!是否能紧跟时代发展,掌握投资最好机遇,是否能让客户从试水变成信任,这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
1、管理好自己!
这是实现管理职能的第一步。只有管理好了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影响他人。
2、为上司减负!
对待工作要有责无旁贷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是底线,此外要主动承担“额外”的工作并进行思考,当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应该积极寻找解决途径,无条件地拥护领导的决策,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在与上司的每一次沟通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积极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这样的工作模式是一个合格下属应具备的。
3、不断进步。
做培训的人对这一点的感受更为明显,“老师”的称呼更多的是责任。能引导学员看到新的世界,能将公司文化融入到学员骨髓,能解决学员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越是不能一蹴而就能看到效果的事情,越能考验一个人。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内容摘抄:
衡量领导力的最佳标准就是影响力。
如果组织的中层“无为”,会让高层领导在推进事务上产生更多负担,对某些领导而言,这种中层更像一个累赘。
职位能给你提供机会......职位无法塑造领导者,但是领导者可以塑造职位。
优秀的领导很少考虑界限,他们更关注机遇。
信任虽是一砖一瓦堆砌起来,但是受到冲击时,倒塌的会是一整面墙。
只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并出色完成,那便可能成为行业内的翘楚。但是如果他们只具备而且只愿意运用这种技能,那大概不会向上发展成为领导。领导需要发挥才能,完成多项不同的工作,以运动来做比喻,这不像是单项的跑步,而是十项全能的比赛。
如果每个人都说出自己最隐秘的渴望,那个鼓舞他所有计划和行动的渴望,那渴望一定是“得到赞扬”。
愿景可能由一个人制定,但是需要很多人齐心协力才能实现。
如果你的行为像驴一样,那就别怪骑你的人侮辱你。
如果你想得到晋升,向上领导比拍马屁管用多了。
你对自己的思想有多少投入,它就会给你多少产出。
花一分钟进行思考,常常比一小时的谈话和茫然工作还要高效。
如果我无法领导自己,那他人不会服从我的领导。
如果我无法领导自己,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如果我无法领导自己,他人将不愿与我合作。
杜鲁门担任总统时,他曾经在桌上竖起一块标志,上面写着“责无旁贷”。
要想赢得上司的信任,一种方法就是直言相告。
多走一英里就没有交通堵塞。
全力以赴的人从不后悔。
除非你心甘情愿比普通人付出更多努力,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否则你永远没资格身居高位。
自我管理大致相当于自律......但是想要突破管理层,你必须创新思维。
多年来我一直用“积极贡献”这个表达来形容某人在会谈中提出建设性意见或者在会议上为他人锦上添花。
一件礼物能为送礼者开门,并使他有机会见到伟人。
前世界拳击冠军乔弗雷泽说:“你可以为拳击比赛制定计划,也可以规划一生,但真正上场时,你只能依靠反射动作。在赛场的千盏明灯下,人们就能从这些反射动作中看到你每天早晨进行练习的情况。”如果你不认真工作,那早晚会被人发现。
你不能通过敲别人的脑袋来领导,那是人身攻击,不是领导。
如果你不愿持续学习,不断进步,那你作为领导者就会不断进步。
1、职位误区:不居高位,无法领导。
2、目的误区:身居高位之后再学习怎样领导。
3、影响力误区:身居高位,人们自然服从。
4、经验不足误区:身居高位我就能掌控一切。
5、自由误区:成为领导后我就无拘无束。
6、潜力误区:身不在高层就无法发挥潜力。
7、破罐子破摔误区:做不成领导者就不必领导。
1、压力挑战:困于中层带来的压力。
2、挫败感挑战:上司平庸无能。
3、多重角色挑战:只有一人,身兼数职。
4、自尊心挑战:埋没于中层。
5、成就感挑战:领导喜欢前线而不是中层。
6、愿景挑战:如果指定愿景没你的份儿,那就是很难真心拥护。
7、影响力挑战:超越职位影响他人困难重重。
全方位领导者向上领导的原则:
2、为上司减负。
3、心甘情愿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
4、领导——做的要比管理的更多。
5、为人际关系投资。
6、为每次占用上司的时间做好准备。
7、明白何时进何时退。
8、成为公司骨干。
9、不断进步。
中层管理者领导力的三个层次。其实中层管理者的领导力由三个层次可以表示:即个人领导力、团队领导力、组织领导力。下面我们就对这三个层次进行解读:
组织是价值观彼此认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且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每个人的自我价值都要在其中得到实现,而且个人价值观最大化是一只无形的手,这只手在调动个人的能力和兴趣,同时,也在调动社会的资源。
由于一个人做事的最大动力是自我价值实现,因此,在为组织做出贡献的同时,自己也在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组织来实现自我价值。与组织的价值观一致,才会获得高层的信任,才能获得更多任务委派,能力才会得到提升。如果能力和价值观符合组织和高层的要求,自然就会晋升到高层的位置。
团队领导力是自己牢牢站稳了,才会有魅力吸引其他人,具备情商和影响力,能够引领其他成员,就会形成团队。情商是人们对自己感情和情绪的一种管控能力,不论企业的中层还是高层,首先应该学会认识他人的情绪,站在利益相关人的角度考虑:换位、到位、不错位、不越位。
中层管理者要学会移情换位。组织如同金字塔,压力是自上而下传递,因此,塔顶端的压力是最大的。当你抱怨高层对自己过于急躁时,用情商的原理就可以理解,上级正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自己也就会心平气和。
个人领导力是自己领导自己的能力,要想领导别人,首先得领导自己,这需要用阳光心态来实现—你内心是一团火,才能释放出光和热,那么怎样的心态才算是阳光心态呢?它是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积极心态,在任何环境下始终保持平和、温暖、有力、向上。
一个人就是一块砖,加入了一个组织,就是参与了一面墙的构建,上挤下压是正常的,要想到自己也在压别人。你所经历的,别的“砖块”也曾经经历过。
。
本周阅读了《中层领导力》的后半部分内容,可以归纳为两句话:横向领导的核心是帮助同级成功!向下领导的核心是增加下属价值!
很多时候我们谈到“领导力”会将它和“控制”联系在一起,认为领导力是让他人言听计从的能力,实际上真正的领导力是能实现企业、自身和他人共赢的一种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在本书中,作者一直强调要做全方位领导者,要为上司增值,要帮助同级成功,要挖掘下属潜力。本周的主题为如何帮助同级成功以及如何传递愿景。
1.如何帮助同级成功?
没有了职级的差别,横向领导更多考验的是人际交往的功力,因此横向领导的起点是关怀,设身处地地去发掘每个人的价值,想方设法的去喜欢他们,帮助他们成功。这让我想到一句话“下等人,人踩人;中等人,人比人;上等人,人抬人。”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对此文中提到了七大原则,分别是:理解、联系并完成领导力圆环、赞美比竞争更重要、成为朋友、避免办公室政治、扩大人脉圈、让闪光创意脱颖而出、不要假装完美。这里只分享一点,即如何扩大人脉圈。作者给出了一个指导性建议,我们可以根据三个方向来扩展,一是结识时间长的人,二是与自己经验相同的人,三是对自己有好印象的人。当我们走出安乐窝与陌生人接触的时候,即使关系建立失败,也可以积累经验,学到知识。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我个人而言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超越个人偏见”。当我们要走出自己熟识的人脉圈时就应该摒弃自己的偏见,这样才能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因此要主动和这类人交往,努力找到彼此的共同点。
2.如何传递愿景。
在准备传递愿景时,要问问自己:“想让他们知道什么,让他们怎样行动?我们为何要这样?”这是前提。
接下来要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尊重曾经为企业发展做出努力和牺牲的人,让现在的员工感到安全感,对未来充满希望,这种连接会让愿景的传递得到动力。
要让愿景体现在清晰可见的目标上,这些目标能体现出领导者和追随者的价值,这样才能增强大家对愿景的认可和信心,在实现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会竭尽全力。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感情、有温情、有热情的故事作为支撑,故事的最大好处就是它能让愿景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燃起大家的无限斗志。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领导力操作手册,更是职业经理人在职涯发展中的系统的思想引领,值得一读再读。
)以理服人,“思想有多远,你才能走多远”。二是要多思。就是对汇集到自己手中的每条信息能区分、辨别,能及时做出准确判断、发出指令,做到上为领导分忧,下为群众解难,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同时,事后要及时做好总结,做到“每日三省吾身”,不断修正、调整自己思想、行为,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三是要多干。多干不是盲目的干,事事自己干,而是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需要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自己要带头遵守;要下级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需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春节过后,不禁感叹,寒假实在短暂。节日的喧闹尚在耳畔,但在开学在即时,又不禁要思考假期究竟留给我什么?发现原先定下的目标有太多没有实现:想要为父母做一次家务、想要将自己的小家布置一新、想要把电脑中的资料进行梳理……这么多的事情好象没有一件完成,唯有一直放在手边的这一本书——《赢在中层》,在每晚临睡前的翻看中接近完工。
说句实在话,书中所阐述的内容与我们教师这个行业的确有些距离,但在读完后,又不可否认它的确给了我一些启示。就我自己而言,我还是一个年轻的教师,踏上工作仅第九个年头,担任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工作也仅第四年。在这四年中,我有过成功的体验,当然也会有失意、迷惘、忐忑不安的时刻,在这样的时候,自己也会静心思考,究竟怎样才能做一个称职的“中间层”呢?下面我就将读书后的一些体会感想和我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感悟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中层这个层面的工作,在校级领导眼中是执行层,需要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在教师眼中,中层理应是服务者,为教师服务,是落实学校管理和满足教师诉求的坚实力量;在我们自己的眼中,我们又将自己定位为桥梁和纽带。在落实学校决策和检查教师工作方面,中层理应扮演管理者,然而,我们有时却面临尴尬——教师们对中层工作不理解,甚至与我们对立起来,等等。
中层在工作中应该怎样树立自己的威信,赢得多数教师的拥护?我认为,作为一名中层,既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又要加强自己的人品修养,要以身作则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营造人人把事情做好的氛围。人品好、有服务意识、有能力的中层,才是教师们喜欢的中层领导。
首先我觉得要做一个称职的`中层,就应该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
作为一个学校中层,需要抽出很多时间参与学校的事务管理,或参与校长的决策,制定学校相关的条线计划,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组织校内的各项竞赛活动,检查落实学校教师的考核评比工作,听课评课更是家常便饭。还要带好一个班级,教好一门学科,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其工作的紧张忙碌可想而知。这就更加需要一个业务上精干的中层,一方面能协调好上下级关系,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群众的信任。另一方面,业务上过硬了,就能带好一班人,影响一批人,对一线教师的成长起引领作用,工作中就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个人魅力就更大了。
其次,我认为要做一个称职的中层,就应该要有大局意识。
这一点看似简单,真正要做到却很难。在做工作时,我们是否考虑过“我这样做老师们会怎么样看待我,评价我?”“我这样做会有哪些人不高兴?”“我这样做会伤害到哪些人的利益?”我想,如果我们总是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总是在想做每一件事时寻求所有人的认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是最有害的私心,是工作中最危险的陷阱。
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件事情有完全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这是非常肯定的。所以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用心良苦地去寻找利益的平衡点只会使自己缠足不前,一事无成。
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不是某个人、某些人的个别利益,而是学校的整体利益,即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做每一件工作时,都要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一生发展,是否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只有出于公心,从学校整体利益出发思考问题,开展工作,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再次,我认为要做一个称职的中层,就应该要有开创精神。
综观许多中层管理者,有的通过岗位锻炼,仅几年时间,就脱颖而出,而有的中层,干了一辈子也成绩平平,究其原因,就是前者抓住了工作中的机遇,富有开创精神,在机遇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后者却抱着陈旧的思想,得过且过混日子。所以,一个中层要在职场上永立潮头,开创精神十分重要。“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一名中层,要使自己的思维处于“颠峰”状态,那就要通过学习丰厚自己的精神底蕴,拥有广博而深远的学识,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通过反思来修正自己前行的步伐,更好地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的执行。
最后,我认为要做一个称职的中层,就应该要服务意识。
中层如果能够意识到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最有效的管理和优秀的管理者,那么我们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就会发生根本的转变:原本不胜其烦的工作可能变得很轻松了和有意义了,原本合作不愉快的同事也可能变得顺眼了;原本和别别扭扭的部门竟然也顺畅多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你把自己摆在了服务的位置上,意识到在学校这个整体里人人为我,所以理应我为人人。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就简单多了,矛盾也就少了,管理自然就好多了。可能我们中的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有时候部门与部门之间办事太累无效劳动太多,有时候甚至眼看着人家出错也不吭声,这些都源于合作意识不足,或者心胸不够开阔,而服务意识恰恰与合作、气度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服务意识也是现代中层必不可少的一个品质。
现在,学校工作越来越繁琐,教师的工作热情受到了一定影响。如果学校中层能够凝聚人心、以身作则、大胆开拓、树立服务意识、激发工作热情,那么,在教师的眼中,我们将成为学校团队的引领者,将成为教师和校长之间的纽带,将成为一个称职的中间层。
第一次拜读郑杰的《忠告中层》,不禁为47篇书信中那清新、自然的文字所吸引。文中用亲切的充满情感的话语,阐述了郑杰校长的管理经验,用灵动的笔触,告诉我们:管理不是一本教科书,管理是生命的体验,无论你在行动中获得什么,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管理是一场值得全身心投入的伟大的实践。
徜徉在郑杰校长的《忠告中层》,就如同在和可爱、慈祥的父母交流心得,不论是“坦诚相见”,亦或是“享受演讲”、“善意待人”、“人际交往”,都是循循善诱地引领着你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尤其是第41封信-吃亏是福,更是让人沉湎其中,每每品味,感慨颇多。
“安贫乐道”“知足常乐”是郑杰教授给予教育管理者的厚望。为了说清楚这个道理,郑杰用很大的篇幅,引用《中庸》的修身之道,告诉我们要致力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此来修身,成为一个有信念而不左右摇移;善用谋略,而能做到不“失”;重义;表现自己,而不是证明自己;将心比心,善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为达到目标凡事要忍耐、要包容,做事要坚持,要有决断的君子。
修炼自己,对人诚恳讲信用,既不欺人也不自欺,把良心放在中间,不偏不倚,合情合理的'看待事物,尽心尽责,做一个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谦谦君子。我亦为之。
当我在罗湖书城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粗略看了内容之后,平时困扰我的问题似乎有了的答案,于是毫不犹豫买了下来,虽然阅读时间不连贯、甚至跳章节,但每次阅读,那怕是一句看似平凡的话都那么富有哲理,都能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因此想把这本书跟大家一起分享!
我做it技术的工作有6年以上时间,在网络维护、系统集成方面比较熟,领导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基本上不用管为什么,总之做好就行了,工作之外的事一直没有机会涉及,直到最近这两年负责erp项目之后才知道:之前引以为荣的技术活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影响企业成败的因素太多了,就别是在中国这个“人人相轻,贪腐官僚”大环境里,一个企业要获得成功,最大的关键点在那里?这就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原因!
为了方便阐述,先解释何谓“中层”,个人认为中层即管理层,除了老总和底层的员工之外的管理人员都可称之为中层,不同规模的企业的层数和规划不尽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反正是管人的!
那为什么要讲“赢在中层”,而不是高层、低层呢?因为中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中层,员工就不知道老板在想什么、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怎么达成目标、也不知道怎么展开工作、怎么判断工作做得好还是不好了!
我记得以前有一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里面有一句话特经典“如果你爱他,送他去纽约,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去纽约,那里是地狱”。这句话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但现在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爱他,让他做老板,如果你恨他,也让他做老板”,因为做老板可能比打工赚取更多的财富,但是也因为做老板,就注定你为财富而寝食难安!这句话虽然很刺耳,却侧面反映了中国企业管理难题的关键所在!
现在的老总们为什么每天都那么的忧虑和忙碌?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企业的中层存在问题。可能很多的老总都在想着出国旅游,但是只有极少数的老总能安排出时间来,这并不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因为企业的中层还很薄弱,根本没有办法走开,企业在飞速成长的时候最容易出问题,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速度远远慢于企业的发展速度,而内部管理水平的直接作用人就是中层,他是企业的中流砥柱,他的强弱即能决定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又能影响到企业能否在未来的发展中健康成长。
中层强,企业才能强。所以,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流的干部和人才,而只能指望老总是“超人”,这样企业肯定不会走得很远。如今的时代不仅呼唤“超人”,更呼唤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姚明再厉害,他能一个人跟一支nba球队打吗?显然不能!
《做最好的中层》一书,个人认为不似其他几本书在讲管理方法时那样的枯燥,而是用了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和在管理中简而易行的方法,条理清楚的讲述了一个中层应该在团队中发挥的作用和怎样带好一支团队。通过正反的对比,通过几个着名企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着名企业中比较典型中层代表的事迹,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了怎么做中层?怎么做一流的中层?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的同时受益匪浅。我诚意的向大家推荐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读一下这本书。
什么是团队?团队虽然由个体组合而成,但绝不是简单的人群组合。真正的团队,是由一群心理上相互认知,行为上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利益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目标上有共同向往的人们结合在一起的人群合体。中层起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作用,是一个团队中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一支优秀的团队离不开一流的中层,带领全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产生共同的认知,才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才能产生高绩效。如何才能成为一流的中层?以下方法让你成为最好的中层。
一、不强调个性。
每一位中层管理者都身兼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如果连自己都要一味地强调个性,不服从管理,那么又如何让自己带的团队齐心协力,听从指挥呢?对任何组织来说,成员的能力和个性是不能完全画等号的,个性需要服务于整个组织。作为一名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在工作中,我们肯定经常碰到各种“钉子”,这就需要我们用一个非常健康的心态去对待了。甚至我们有时候还要自己去找“钉子”碰。主动深入基层,既能看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也能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不要省略走向成功的每一个步骤”。尽管有时候我们处在一个很高的起点,能力能及时的被领导认可从而委以重用。但从最基本的东西做起,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我们熟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这对于我们以后工作的开展、管理、决策都是相当有用的。
二、敢于承担。
中层管理者如何才能更快的发展呢?要想有大发展,必须要敢于承担,因为承担是发展的加速器。而作者认为:承担包含三方面内容:
1.毛遂自荐。
2.敢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
3.承担得越多,获得的信任越大。
“责任心铸造高品质”这是一句很普通的广告语,但它却道出了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不敷衍、不推卸责任的中层管理者将是一个企业团队的栋梁干部。当我们的下属犯了错的时候,如果我们的中层能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视责任如生命,就不会存在“三拍”现象,对集体负责、对工作负责,对上级和下属负责,其实真的恰恰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能为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我们能对自己工作范畴之内的事情尽职尽责以外还主动承担额外的工作,这种承担力,会让我们获得更快速的发展机会。
三、做有忠有能的中层。
有忠有能的中层,才是领导者眼中最好的中层。“忠”无疑是一流的品格,要忠,但不能要愚忠!我们忠不是忠于领导,而是忠于组织,从组织目标出发,只做有利于组织的事,这样一来就可避免一味顺从领导所带的危害。当领导的决策出现失误或偏差时,我们能站出来指出症结,为领导和组织保驾护航。但也应该注意选择适当的方式、时间、地点。只有敬上、尊上、助上,才会有优势,才会有机会活跃在事业的大舞台上。中层管理者,绝不是“死干活”、流血流汗、老黄牛似的干部,我们更要懂得运用智慧来解决问题。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勤于实践,终生学习,做智慧型中层,就不是什么难事。善于总结,善于汇报,重点突出,抓关键点,条理清晰,与组织决定和领导的想法保持一致。主动创新,不逃避责任。
四、善沟通。
沟通是管理的最大问题。对于我们而言,沟通牵涉到上()级、下级、同级、及其他有关方面的沟通。在工作中出现摩擦和误会是常有的事,而且它会出现在各级之间。主动与上级沟通,很多问题很可能就会被上级淡化甚至忘记。读懂上级,有一双善于发现领导优点的眼睛,不在意上级的“傻”,只在意自己的工作是否到位。理解万岁:先理解上级的不理解。想成功,一定要懂得先付出;要才高八斗,但又不能傲气冲天,拉近与上级的距离,将会使我们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忠告中层》这本书,从学校管理、教师培训、教师积极性调动、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人心向着自信,只要信任自己,心中就会有能量产生。人心还向着责任感,一个干部最吸引人的特质是‘责任感’。在遇到困难时毫不畏缩,绝不逃避,更不会推卸责任。人心向着坦诚,不必隐藏起自己的性格,大家都是最恨那种‘笑面虎’式的伪君子,戴着一副假面具不以真面目示人的人是招人厌恶的。”我对这句话“情有独钟”。只有相信自己,心中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为之奋斗,为之拼搏。只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全心全意的投身到工作中去,无怨无悔。生活中,偶会碰到这种不负责的人,好事争着做,出了成绩尽量给自己脸上贴金,出现问题不敢承担,找借口开脱者有之。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挑重担,勇承担,不推卸,不逃避,乃真正领导也。
书中有很多我喜欢的语录,摘抄如下:
――中层班干部要有尊严,但绝不可以傲慢,指导他人不会伤及你作为一个干部的尊严,反而能为你赢得尊重。你得将指导看作一个机会,是一个为了他人的发展而奉献自己知识和智慧的机会。
――教导处是学校最重要的业务部门,应很好地体现专业性,你们不是卖苦力的,因此要强调分工的基础上合作,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团结,更不能靠庸俗的人际关系来维系这种团结。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jinaghuagao/127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