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汇报体会

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教案(精选23篇)

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教案(精选23篇)



教学工作计划还可以为教师的教学评估提供依据,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案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略)。

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193≈87≈896≈253≈。

二、新授:

1.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2、学生说,教师一边列式24÷3≈教师问:大约是什么意思?求它们的近似值用什么方法?再问: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学生分组讨论,再汇报。教师板书。

3、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4、对比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5、总结加强。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1、260÷4≈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习。

四、作业:第18页6、7题。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总之,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因势利导,讲求策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利用知识的迁移原理,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到反思,我既没有高深的理论,更没有高屋建瓴的见解。只想把讲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这节课中出现的让自己最有感受的两个小插曲再现给大家。

插曲一:导入带来的心慌。

除数是一位的口算除法是学生能够正确、快速估算的基础。在复习带新课这一环,我出示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卡片,以开火车形式让学生口算说得数,然后想通过出示124÷3这个算式,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题比较麻烦,不能马上说出结果,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而进入新课的学习。这个自让我认为水到渠成的设计,却出现了小差错。在学生两轮开火车时,有几个孩子答的不是很顺畅,可当我出示那个较麻烦题124÷3时,一个孩子却快速地说出了得数:“老师,这道题商41余3。缺乏教学机智的我,真有些茫然不之所措,心慌了,按套路很牵强的导入到例题的学习中。还记得课下,那个扰乱我思路的孩子兴冲冲的来到了我的身边问:“老师,我表现的好吗?”我勉强的笑了笑:“好!”看着那天真的孩子,我不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我认为自己的教学机智短少是其一,更主要是自己在课的设计上还是有所欠缺。只是单线的考虑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与估算的关系,而未考虑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当学生遇到124÷3还是在努力快速的寻求答案,并未产生丝毫的估算意识。而我去想借此,让学生去理解估算的现实意义,多牵强的想法。这是导致这一环节不尽人意的原因所在。还记得杨主任在以前导课的时候曾经说过:“好的课的开头,要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所设计的环节能巧妙的溶为新知。”怎么来体现这一点让学生乐于接受呢,为此,我又对本课的开头做了新的设计:(1)同学们,看我们班又多了老师同我们一起上课高兴吗?谁能说说教室里大约有多少人呢?(2)老师知道我们每个孩子都是读书小博士,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一页,注意老师给你们30秒的时间,你能估算出这页有多少个字吗?想想用什么办法。

插曲二:争辩带来的兴奋。

孩子们真的是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进入情景。结合估算与生活联系紧密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同学们想到老师家作客吗?老师有200元钱,为了招待大家,老师想给大家准备三元一听的饮料,老师最多能买多少听?学生马上变的兴奋起来。学生在这之前已经掌握了估算的多种方法。有的学生说,把200看成210÷3=70。还有的学生说200看成180,180÷3=60,见学生并没有太留意题中的要求,出现了错误,我补问了一句:“两种方法都可以吗?”马上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有了争议的声音。粱彪说:“老师你不是说,估算有很多方法,我们欣赏哪种就用哪种吗?”其他学生马上随声附和。细心的杨红彪马上说:“不对,题目上说的是最多能买多少听?所以我们就应该把数估的大一些。”这时大多孩子马上顿悟:估算要结合不同的情景,要合理选用估算方法,有时要估大些,有时要估小些。看着学生兴奋的小脸,这时我仿佛悟出了课堂教学的真谛:惟有真正的尊重,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唯书,不唯师,敢于交流争辩,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时的课堂才是学生学习的乐园。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通过情景的创设,解决了数学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胆对教材进行整改。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是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估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如果按照一期教材进行处理,学生虽然也能掌握知识,但是新课程数学教学内容最大的转变是生活化和综合化,而老教材在这一方面是比较欠缺的。根据估算这一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大胆对教材进行整改。实际上,在教学之前,我就反复思考这个问题:书本上的例题用不用?由于书本上的例题完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最后我决定不用。在删除原有例题的基础上,我以当前比较敏感的话题——台湾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解决有关“台湾”的一系列数学问题来完成教学,把数学学科与思品学科有机整合,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结合了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下来,我觉得我的决定是对的。因为数学教学的目标由过去的发展“双基”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演变为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中,通过一些有关台湾的信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从而加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增强责任感,进而坚定学习信念。

2、机智处理教学中出现的情况。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在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中,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教案预设以外的新情况,若不及时进行调整,会令人遗憾。我觉得这节课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在于当学生解决364300÷9≈时,我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我灵机一动,补充了一道3547÷5≈来加强估算合理性的训练。有的'学生把3547估成3500,有的学生把3547估成4000,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估最合理,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讨论起来。没想到这一不露痕迹的小小变化,能产生这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碰撞,在碰撞中学生的智慧得以升华,自然而然解决了本堂课的重难点。这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机智,根据课学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算卡片: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180032400625054206。

270091407120654006。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1、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好吗?你们看,李叔叔他们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

2、课件演示:小精灵聪聪出现了: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同桌交流、讨论后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学生讨论)。

3、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引导: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

生讨论后反馈结果。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124340(箱)或124341(箱)(师板书)。

4、小结:估算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当我们遇到数字较大的题目,比如分东西,而你又不能准确地算出该平均分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计算。

三、实践应用,加深印象。

做p16做一做第1、2题。

1、学生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这道题目。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全班性讲评。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68页的例15、例16,练习十五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的用处,初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简单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教科书第67页复习(1)、(2)、(3)。在复习完了乘法估算之后,让学生说一说乘法估算的'方法;第一步先做什么,第二步再做什么,用什么方法求出被乘数的近似数。

二、新授。

1、教学例15。

教师读题,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32÷4。

提问:

(1)要求“小丽每星期大约看了多少页?”是求精确的商还是求近似的商?

教师指出:百位上的4除以4,够商1,求432的近似数要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约等于400。

(3)400除以4得多少?这个商在算式中用什么符号来连接上算式?为什么?

板书:432÷4≈100(页)。

答:小丽每星期大约看了100页书。

(4)如果把问题改为小丽平均每星期看了多少页,又应该怎么算呢?

432÷4=108(页)。

(5)比较估算结果和实际除得的结果,看是不是很接近。

432÷4≈100(页)。

432÷4=108(页)。

(6)集体试算“做一做”中的题目。

915÷3≈792÷4≈。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估算过程,第一步求什么,怎样省略被除数的尾数,第二步算什么。

2、教学例16。

(1)怎样看出题中只要求进行估算?

(2)在黑板上列式3486÷7≈。

(3)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除,应看前几位?

教师指出:被除数3486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除,就用它的前两位上的数除以7,这样才够除。求3486的近似数要省略被除数百位后面的尾数,大约等于3500。

(4)应把3486看作多少?(看作3500)。

3486÷7≈500(千克)。

(5)引导学生看估算结果和实际除的结果是不是接近?

(6)试算“做一做”中的题目:

5632÷7≈4780÷6≈。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在求被除数的近似数时,两道题当中有什么不同之处。

3、小结。

(1)让学生比较一下例15和例16的估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归纳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方法。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9页上的结语。

4、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五第1、2题。教师行间巡视,观察学生是否都掌握了估算方法,发现有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地加以指导和纠正。

5、课外作业。练习十五第3、4题。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通过情景的创设,解决了数学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胆对教材进行整改。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是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估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如果按照一期教材进行处理,学生虽然也能掌握知识,但是新课程数学教学内容最大的转变是生活化和综合化,而老教材在这一方面是比较欠缺的。根据估算这一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大胆对教材进行整改。实际上,在教学之前,我就反复思考这个问题:书本上的例题用不用?由于书本上的例题完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最后我决定不用。在删除原有例题的基础上,我以当前比较敏感的话题——中国台湾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解决有关“中国台湾”的一系列数学问题来完成教学,把数学学科与思品学科有机整合,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结合了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下来,我觉得我的决定是对的。因为数学教学的目标由过去的发展“双基”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演变为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中,通过一些有关中国台湾的信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从而加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增强责任感,进而坚定学习信念。

2、机智处理教学中出现的情况。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在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中,往往。

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教案预设以外的新情况,若不及时进行调整,会令人遗憾。我觉得这节课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在于当学生解决364300÷9≈时,我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我灵机一动,补充了一道3547÷5≈来加强估算合理性的训练。有的学生把3547估成3500,有的学生把3547估成4000,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估最合理,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讨论起来。没想到这一不露痕迹的小小变化,能产生这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碰撞,在碰撞中学生的智慧得以升华,自然而然解决了本堂课的重难点。这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机智,根据课学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3、注重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导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的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我还做到关注学困生,让学困生上台“多唱戏”。在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后,我请了一位知识接受比较慢的学生,鼓励她完整的表述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做到把阳光洒到每一个角落。相信这个学生通过训练,发言的欲望会不断增强,交流的能力也会提高。

4、存在的问题。

由于要对教材进行整改,在选择信息时,还要注意数据的合理性,例如在开。

放型练习中,以这样一道题:台湾省终年不冷不热,长夏无冬,每年4-11月是中国台湾的夏季,8个月的总温度只有176摄氏度,估计一下,中国台湾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多少摄氏度?176÷8≈,如果把176估成200,中国台湾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摄氏度,而实际情况中国台湾夏季的平均气温是22摄氏度,因此教案设计时一定要严谨。

总之,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因势利导,讲求策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利用知识的迁移原理,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案

一、教学任务分析:

这课在教材编排上分三个层次:第一,以生活情境(运输蔬菜图)提供条件,从而引出口算除法的算式。第二,根据除法算式,学生根据不同的算法说出不同的算理。第三,做一做(1、2两题)。在对本课教材进行分析时,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与不同地区学生的差异性,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处理:

1、由于主题图与学生的生活相差较远,所以采用学校最近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作为信息让学生解决问题。

2、此课之前,学生已有表内除法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乘法口算作为基础,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应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它的算理,并运用算理进行快速的口算。

二、设计理念:

如何让枯燥的口算内容变得丰富,让乏味的算理变得有情趣,使学生由间接接受转化为直接参与,从而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得到发展呢?我设计此课时,将重点放在引题、算理的推导与练习的设计上。引用学校开展的活动与学生进行聊天,取学生熟悉的素材进行导课,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算理,最后设计了几道练习,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口算除法的含义,理解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算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正确口算。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昌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算理。

教学难点:商末尾比被除数末尾少一个0的除法口算。

四、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想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会新知识,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学会计算,而更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注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

(1)注重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从而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在本节课中,我尽量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独立思考得出60÷3的不同口算方法,重点理解6÷3这种口算方法的算理。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再让同桌交流口算方法、说算理,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拓宽思路,彼此受益。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部分学生的领悟能力较强,但也有个别同学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明算理时,教师借用直观的小棒图来帮助有些学生的`理解,化抽象为直观,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真正完成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和谐过渡。

商末尾比被除数末尾少一个0的除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很多学生往往利用前面学习的经验,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这里,我不仅让学生说清算理,还安排了判断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4)注重练习多样化。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表述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因而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如果学生对口算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就会自觉积极地参与。于是,我在教学中注意练习的多样化,既有学生平时最熟悉的口算比赛,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安排了聪明题,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富有趣味性,做到寓学于乐。

反思。

今天的课,还存在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不够,对学生的评价贫乏等,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估算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前只作为选学的内容,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学习估算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现在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新大纲、新数学标准中,对小学数学有许多变动,其中一条就是加强估算的教学,不像过去对于估算犹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且更加注重灵活性、应用性。但是这种灵活性不能是随意性,还必须有优劣的评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握教材,掌握方法,让学生能学到即方便又准确,而且还实用的估算方法。

433÷4≈?

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们自己选出最好的估算方法,即“在方便的基础上求准确”。在达到共识之后进行巩固练习,而后借用“幸运52”上的“看商品猜价格”游戏放松课堂气氛(猜商品价格应该从整数猜起,逐步缩小范围,实际上也和估算有关),游戏结束,把估算运用到生活实际应用中(结合运动会上本班运动员成绩的一些数据进行估算),最后要求学生明确在实际生活中,被除数有时只能取(近似值)多,而有时只能取(近似值)少,增强学生学习估算的实用性。同时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二、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

438÷4≈?

师:我想请同学上黑板写出你的估算过程。

生1:438÷4≈400÷4=100。

生2:438÷4≈420÷4=105。

生3:438÷4≈440÷4=110。

生4:438÷4≈432÷4=108。

……。

师:刚才上来的同学都做出了很精彩的估算结果,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些同学的估算方法谁最好。

生:我认为生1的最好,因为估算时应该把被除数四舍五入到最高位。

生:我认为生3的最好,它的答案最接近精确值。

生:我也认为生3的最好,它的估算最简单。

生:不是最简单的,生1的最简单。

生:生1的简单是简单,但是结果相差太远了。

……。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好,很热烈,现在你们认为谁的方法最好?

齐声:生3的最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的方法又简单又接近答案。

师:对了,我们在估算的时候,不但要方便,而且最好还能准备一点,也就是“在方便的基础上求准确”,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估算的目的。下面一些算式要求同学们估算,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做到即方便又准确。

118÷4276÷92214÷77403÷8。

250÷6814÷83710÷96105÷2。

同学们十分精彩地完成了练习。

教学反思:本课我将教材做了全面的的修改,从例题到应用,都是用学生刚刚参加过的校运动会为背景,表扬了为班级拼搏的.运动员,进行一次培养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创设亲切、愉快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其次,打破常规,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到估算的本质和目的,从而掌握估算。计算题的估算精确范围比较宽松,一般情况下正负误差均可。这正是锻炼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时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常规,除了教学书本上的方法外,还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出与书本不同的方法。只要在合理误差的范围内,能迅速地口算估出答案的,均予以肯定,从中又找出“在方便的基础上求准确”这样一个不是定义的定义下进行最精彩的估算。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先试估算,再让他们自己观察、对比、讨论、辩论,最后达成共识,老师在其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自己找到好的估算技巧,比老师直接的传授要好得多。

不足:在学生试估算时,学生说出了四五种后还硬要学生再想方法,本意是为了有更多的对比材料,谁知弄巧成拙,让学生不知所措。

片段二:出示例题。

师:想一想,这道题如何估算?

学生1:96÷5≈100÷5=20(人),我们确实有20名运动员,刚刚好。

师:同不同意?

学生:同意……不同意……。

师:有同学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

学生2:我班有20名运动员,96元只能买19瓶,不够。

学生3:买东西钱要带多,不能带少。

学生4:这一题被除数只能往少的方向取近似值。

……。

师:对了,有时候我们还得看实际的情况,不能盲目的估算。买东西就属于这种情况,买东西钱带少了是买不到东西的。

出示例题。

师:想一想,这道题如何估算?

学生1:110÷4≈100÷4=25(条)。

学生2:不对不对,你把人数看成100近似值,那另外十个人不就没凳子坐了吗?

学生:说的有道理……。

师:很好,同学们真聪明,这一题跟上一题又不同了,像坐凳子,坐车,坐船类似的问题,我们不能把人数给取少了,否则就有人没有凳子,车,船可坐了。通过这两道题,同学们知道在生活中的估算,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本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笔算除法的重点,主要解决试商、商的书写位置等问题,这些知识是学生以后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商的位置。

3、把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笔算除法中试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难点是了解笔算的过程和算理。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加上谈话引导、讲练结合等多种方法,并把这些方法优化组合,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法为学法导航,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掌握尝试计算、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说一说教学流程以及这样设计的意图。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一)首先我来说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旧知。

60÷20360÷4080÷40240÷60。

(复习刚学过的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可以为后面学习试商打下基础。)。

2、创设现实情境。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可以分成几个班?”这一问题,问:你会解答吗?应该怎样列式?师板书:92÷30。

师:这道题该怎样解决呢?你能尝试计算吗?

(本环节复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新试商做了铺垫。教师创设的阅读日的情境是学生很熟悉的,这样引入新课,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计算,口算、估算或者笔算。

交流:

(1)有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基础,学生能口算出可以分给3个班,还剩2本。

(2)有的同学可能用估算法,92≈90,92÷30≈3,即可以分给3个班。

(3)如果有同学用笔算,则让他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如果没有,可以告诉学生这题可以用笔算,同时列出除法竖式,师:请同学们想一想,92除以30应该商几?3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为什么?使学生明确,92里面有3个30,所以3要写在个位上。正好分完吗?使学生明确每班分30本,分给3个班,只分了90本,还剩2本。(讲解的同时板书竖式计算过程。)。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笔算这道题的,强调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最后提示学生写清横式得数和答语,找准单位。(同时板书)。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2、练习。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交流。

在订正笔算时,师问:“商是几?为什么商4?”让学生巩固试商的过程:30×4=120﹤140,30×5=150﹥140,所以商4。师继续问:“你把4写在什么位置的?为什么写在个位上?”使学生明确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用前三位除,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

最后要提醒学生把题做完整。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大胆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索,互动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试商及商的书写位置,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学生学会例1后,尝试解决例2,既活用了教材,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多媒体出示)。

1、试一试:150÷30102÷30364÷40。

2、下面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提高练习:

有500吨货物,每节车厢装60吨,至少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运完在?

(练习的设计,难易适中,第1、2题是基础题,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第3题是思维训练提高题,发展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注意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多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收获,可以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同时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六、说板书。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更为了方便学生的探究,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让人一目了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节课正是基于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努力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运用于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和谐地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我的说课结束,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算卡片:

1800÷32400÷6250÷5420÷6。

2700÷9140÷7120÷65400÷6。

学生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教学挂图,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图。

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好吗?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

师:你们看,李叔叔他们三人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

(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

课件演示:小精灵聪聪出现了: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同桌交流、讨论。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学生讨论)。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引导: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

生讨论后反馈结果。

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别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还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还剩下一箱,每个人大约运了41箱。

师板书:124÷3≈40(箱)。

或者124=120+4120÷3=404÷3=1……1。

124÷3≈41(箱)。

(三)应用。

老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代表进行列式,教师总结。

(四)小结:

师: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解决难题的?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发言)。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除法估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用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估算,与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估算的编排思想相同,修订后的教材不再强调固定的除法估算方法的训练,也不再用除法估算来检验商的最高位是否正确,而是将估算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在实际进行估算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以及个体的计算思维习惯,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

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2、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

二、说教法。

这节课我总的设计思路是为了加强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协助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伙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学法。

这节课我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了生活中的估算,培养他们调查和收集资料的能力;然后让小组合作讨论如何估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比较估算和计算出准确结果的不同。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李思家4个月用电143度,平均每个月用电多少度?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列式:124÷3≈153÷4≈。

2、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学习估算方法。

(1)124÷3≈如何估算?

分析与比较: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

(2)学生独立估算:143÷4≈。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1、每本笔记本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

第1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200÷3≈_____。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200元能估成21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185÷4≈。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185能估成16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房间。。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

五、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猫的想法都对吗?为什么?

2、做一做第2题:估算学生独立完成。

六、全课小结,学生谈体会。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适时提炼出四字法:看、商、算、检)。

师:这些都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和技巧,今后还会学到除数是两位数、三位数的除法,它们的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

师:以上,我们将整个第二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其中还涉及到了除法的验算以及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老师相信大家的计算能力又有了提升,那我们就来试试行吗?(行!)。

师:来!直接说得数!一起抢答!(一个一个的出示)。

40÷4=808÷9≈。

900÷3=141÷2≈。

300÷5=718÷8≈。

2700÷9=449÷5≈。

师:嗯,同学们真厉害!下面我们就来比赛夺红旗!(ppt出示练习)。

能明白什么意思吗?唉别着急,咱先来分分工!同学们分成两部分,这边的同学从右边上,这边的同学从左边上,看哪边同学最先到达顶峰摘得红旗!听明白了吗?开始!(做完的同学就举手示意老师)(出示)。

(稍后)。

师:这边1名同学胜出,这边也有同学完成了!

都完成了吗?(完成了!)。

光做的快还不行,得保证能做对才行!赶紧和你的小伙伴核对一下答案吧!

(稍后)没有问题吧?

生:没有问题。

师:哪边的`同学赢了?其实老师觉得两边的同学旗鼓相当,表现的都很好,你们都是赢家!

老师打算去买一些笔记本,正好超市里搞优惠活动,“买8送1”,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嘛?

生:买8本笔记本就送一本!

师:是这样吗?笔记本每本5元,80元最多能买几本哪?

学生思考……。

师:好,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适时提炼出四字法:看、商、算、检)。

师:这些都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和技巧,今后还会学到除数是两位数、三位数的除法,它们的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

师:以上,我们将整个第二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其中还涉及到了除法的验算以及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老师相信大家的计算能力又有了提升,那我们就来试试行吗?(行!)。

师:来!直接说得数!一起抢答!(一个一个的出示)。

40÷4=808÷9≈。

900÷3=141÷2≈。

300÷5=718÷8≈。

2700÷9=449÷5≈。

师:嗯,同学们真厉害!下面我们就来比赛夺红旗!(ppt出示练习)。

能明白什么意思吗?唉别着急,咱先来分分工!同学们分成两部分,这边的同学从右边上,这边的同学从左边上,看哪边同学最先到达顶峰摘得红旗!听明白了吗?开始!(做完的同学就举手示意老师)(出示)。

(稍后)。

师:这边1名同学胜出,这边也有同学完成了!

都完成了吗?(完成了!)。

光做的.快还不行,得保证能做对才行!赶紧和你的小伙伴核对一下答案吧!

(稍后)没有问题吧?

生:没有问题。

师:哪边的同学赢了?其实老师觉得两边的同学旗鼓相当,表现的都很好,你们都是赢家!

老师打算去买一些笔记本,正好超市里搞优惠活动,“买8送1”,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嘛?

生:买8本笔记本就送一本!

师:是这样吗?笔记本每本5元,80元最多能买几本哪?

学生思考……。

师:好,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1、口算乘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p1例1、p2例2口算乘法。

教学要求:掌握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手段:幻灯片、小棒、口算卡等及操作。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表内乘法口诀(可用口算卡进行)。

2.50是几个十?700是几个百?

3.8个十是多少?24个十呢?24个百呢?

4.5个2是多少?

二、新课教学:

1.p1例1。

(1)引导学生摆小棒:每堆摆两捆(每捆10根),摆3堆。

(2)启发学生议论: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加法算:20+20+20=60。

用乘法算:20x3=60。

(3)引导学生看实物,理解算20x3的思维过程:3个2是6,3个2捆(2个十)是6捆(6个十),6捆就是60根,即3个20是60。结果与加法相同。

2.小结:求3个20是多少,可用乘法计算。口算20×3这样想:

2个十×3=6个十=60。

3.p2例2。

(1)显示例2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后掌握其数量关系。每堆有300块小木块,一共有4堆。

(2)让学生直接用乘法式子求出一共有多少块。

(3)让学生口算结果,并说出怎样想。

(4)小结:求4个300是多少,用300x4计算。这样想:

3个百×4=12个百=1200。

三、练习设计:

1.p1“做一做”.2.p2“做一做”.

四、作业:

1、复习p1例1、p2例2.2.p4第1、2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1.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

2.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6÷3=2。

60÷3=20。

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600÷3=200。

3.试一试。

360÷6640÷8。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24÷3=8240÷3=80。

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640÷8。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17页1.2。

1.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

6÷260÷2600÷26000÷2。

8÷480÷4800÷48000÷4。

10÷22×560÷320×3。

24÷3240÷32400÷3120÷3。

70÷710×754÷648÷8。

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

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5.小结,总结加强。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378÷5435÷7。

297÷4469÷8194÷6。

8÷280÷2800÷28000÷2。

18÷3180÷31800÷390÷3。

54÷96×981÷97×9。

8×97×927÷36×7。

5×840÷545÷521÷3。

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课堂总结。

: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社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那些经验?

1.260÷4≈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习。

3.口算练习。

:第18页6、7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更加正确、熟练地口算和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小黑板、投影片。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一些笔算,掌握了这些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这节课,我们来练习已经学过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板书课题)进一步巩固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能力。

二、口算练习。

1.口算方法练习。

(1)8÷260÷328÷7。

80÷2600÷3280÷7。

800÷26000÷32800÷7。

先口算得数,再让学生说一说每组题是怎样想的'。

指出: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除法口算,如果前面一位或两位可以直接算出得数,就可以看作多少个十,多少个百或多少个千直接一步口算结果。

(2)24÷236÷355÷5。

240÷2360÷3550÷5。

先让学生口算,再选择两组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480÷4420÷23000÷3。

480÷6420÷73000÷5。

提问:每组中第一题要分几步算?第二题呢?为什么被除数相同,口算方法不一样?

三、笔算练习。

1.做练习十第13题。

(1)做前两题(846÷2648÷4)。指名2人板演,其余做在作业本上。

(2)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笔算过程。

提问:这两题都是按照什么顺序除的?在笔算过程中,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注意什么?如果哪一位有余数,接下去怎样算?看看商的最高位和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关系。

(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要从被除数高位算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哪一位有余数,就要把下一位移下来合起来再除。计算时可以直接看出商的最高位是几。

(2)做后四题。

2.做练习十第14题。

先让学生估计商是几十多、几百多或几千多。选择一、二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到的。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四、应用题练习。

做练习十第18题。

1.读题。

3.让学生在书上补上第一个问题。

五、指导解答思考题。

1.请你任意翻开书,看右边一页的页码数与左边一页页码数相加得多少。

2.读思考题。提问:你认为谁说得对?为什么?

六、课堂作业。

数学教案-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1.使学生能用乘法口算直接估算.。

2.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800×3=200×9=250×4=300×5=。

24×3=60×4=240×2=19×20=。

30×70=600×3=80×90=18×4=。

2.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9842959176928170。

二、探究新知.。

3.教学例11:

(1)让学生读题,找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意.。

(2)提问:大约收大枣多少千克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确:大枣的重量不必求出准确的千克数.。

(4)估算时,先求出大枣重量的近似数,为了不忘记,可以把近似数写在816的下面.。

(千克)。

想:816约等于800,800乘3等于2400.。

答:大约收大枣2400千克.。

(6)反馈练习:714×4.。

4.用类推法分组自学例12.。

(1)每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结果,并口述解题思路.。

(2)使学生明确:

295接近300,95过100的一半(50),也就是十位上的数满5,把百位后面的尾数略去后,向百位进1,295的近似数是300.295×9,可以这样估算300×9,得2700.过程如下:

(米)。

答:小王家离学校大约有2700米.。

(3)用准确数计算.。

295×9=2655(米)。

2655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得2700.。

说明估算和实际乘的结果相同.。

(4)反馈:584×6.。

三、课堂小结.。

四、随堂练习.。

1.说一说把第一个因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是多少?(口答)。

826×3488×6206×4692×4310×7。

(2)195乘以4大得多少?估算的结果比乘得的准确数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五、布置作业.。

联系生活实际调查一下:

1.本校有学生()人,大约是()人.。

2.本街道(居民楼或本村)有居民()人,大约()人.。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2.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法则,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法则,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我们已经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并且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总结了笔算法则。这节课练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进一步练习口算,并重点练习笔算。

1.巩固方法。

(1)口算。

60÷272÷836÷3。

600÷2720÷8360÷3。

6000÷27200÷8840÷4。

先指名学生一组一组口算,要求说一说怎样想的,再集体口算。

用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算得数。

2.做练习十一第4题。

小黑板出示,。注意学生的正确率。

指名板演,学生写在课本上,然后集体校对。

1.练习笔算。

(1)我们已经能熟练地计算口算除法,谁能说一说,笔算除法要按怎样的方法算?

(2)出示3674÷5。

指名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笔算过程。结合笔算过程,提问学生是怎样想商的。

2.做练习十一第5题。

(1)请同学们按照刚才想商的方法,在练习十一第5题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集体校对。

指出:笔算除法试商时,就可以按这样的方法,想每次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

3.做练习十一第6题。

(1)让学生说每组题里商的位数有什么不同,并要求说明理由。

(2)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两组题。

(3)集体订正。

提问:怎样看出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

指出:除法笔算,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一位上的数,如果前一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试除前两位。从哪一位除起,商就从哪一位写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4.做练习十一第8题。

让学生讨论怎样比,自己解答。提问结果,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练习十一第7、9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一、复习。

1、口算。

124=答案。

82=答案。

147=答案。

246=答案。

357=答案。

729=答案。

2、口答。

(1)7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百?

(2)2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9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教师谈话收入课题。

二、教学例1。

1、出示第13页主题图,教师:问根据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运算?

2、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观察:如用小棒来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

4、如果不分小棒,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63=2、603=20。

5、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三、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6003=200。

3.试一试。

36066408。

四、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243=82403=80。

五、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7页1.2。

对于本堂课,我注意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数学知识的迁移。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1.在练习中,提高试商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练习,初步感知前一位不够除要把前两位合起来一起除的算理。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和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

通过形式多样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为下一节课要学的知识(首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作铺垫。

小黑板。

1.课本第21页练习四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2.课本第21页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错在哪里。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5+()=47。

47÷5=()……()。

(2)()×7+()=47。

47÷7=()……()。

你是怎样填的?

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2.出示()×8+()=52。

()×6+()=52。

(1)先在()填上适当的数,再像上一题一样写出与它有联系的除法算式。

(2)你还能自己举一组这样的例子吗?

3.出示75×3=()+15=()。

74×4=280+()=()。

(1)你会填写吗?试一试。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填法。

(3)说说整个算式的意思。

1、课本第21页第3题。

分组活动:从第问题中题中选一题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课本第21页第4题是应用题,你们自己能解决吗?

反馈:谁能说说完成第3题时自己的思考方法?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1、学生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的计算。

2、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3、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得到培养。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得到培养。

教学主题图,小黑板等。

(1)出示复习题,学生口答。

240里有()个百和()个十,也可以看作是()个十。

3000里面有()个千,也可以看作是()个百。

(2)口算24÷2=,并说出口算方法。

学生认真读题,从题目中或信息及问题,并与同伴说一说。

2、提炼问题: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强调“平均”。

3、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指名列式,板书60÷3=。

4、组织学生讨论算法。

将学生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可能出现的方法:

2×30=6060÷3=20。

6÷3=260÷3=20。

5、比较算法,选择优化。

6、体验新知。

师:下面请你独自解决第2个和第3个问题好吗?

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生独立尝试解答,汇报交流算法。

小结:同学们在口算除法时,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1、完成p15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师出示卡片,指名口算。

90÷3=80÷2=15÷5=270÷9=。

150÷5=2700÷9=900÷3=800÷2=。

2、完成p15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的第1题。

开火车口算,其余同学打手势判断。

4、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的第2题。

小组长组织,一学生完成,其余矫正,交流算法。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质疑问难。

数学教案-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2.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800×3=200×9=250×4=300×5=。

24×3=60×4=240×2=19×20=。

30×70=600×3=80×90=18×4=。

2.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9842959176928170。

二、探究新知.。

数学教案-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第46页例三、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归纳概括、迁移推理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举行流动红旗的评比活动,那么一个班怎样才可以夺得流动红旗呢?

(做好事)。

指名口头解答。

思想教育:一个人做的好事很少,但很多人都做好事,那么好事就变多了。

指名口头解答。

思想教育:一个人丢的垃圾很少,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不讲卫生,乱丢垃圾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生活在垃圾堆里了。

二、尝试讨论。

指名列式。

比较算式与复习1、2算式的异同。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两位数的。

小组讨论两位数的算法。

三、交流归纳。

小组汇报。并指名上黑板板演本组的方法。

把各组的方法与精确值相比较,选出最佳的一种,归纳算法:(板书)第一步: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第二步: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四、巩固练习。

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的问题:

1、一套学生桌椅53元,学校要给四(3)班买68套,大约要花多少钱?

2、我们学校有29个班,平均每个班有63人,全校大约有多少人?

3、学校每月节约电费17元,一年大约可以节约电费多少元?

4、小丽每分钟步行51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

分小组完成,每组指定一个代表上黑板解答,本组同学可以帮助。最后评出最佳的合作小组。

五、质疑提高。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进行两位数的?

3、关于两位数的,你还有那些问题没弄明白?

练习:1、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69×51=2992。

2、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

3、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这辆公共汽车上大约有40人。

(3)我们班有68名同学。

(4)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下。

(5)小红3分钟能写85个字。

4、扩展题:一箱苹果32元,买52箱大约需要多少钱?(先估算,再算出精确值,把两个结果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1、2、3。

七、板书设计。

两位数的。

第一步: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第二步: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第46页例三、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归纳概括、迁移推理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举行流动红旗的评比活动,那么一个班怎样才可以夺得流动红旗呢?

(做好事)。

指名口头解答。

思想教育:一个人做的好事很少,但很多人都做好事,那么好事就变多了。

指名口头解答。

思想教育:一个人丢的垃圾很少,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不讲卫生,乱丢垃圾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生活在垃圾堆里了。

二、尝试讨论。

指名列式。

比较算式与复习1、2算式的异同。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两位数的。

小组讨论两位数的算法。

三、交流归纳。

小组汇报。并指名上黑板板演本组的方法。

把各组的方法与精确值相比较,选出最佳的一种,归纳算法:(板书)第一步: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第二步: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四、巩固练习。

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的问题:

1、一套学生桌椅53元,学校要给四(3)班买68套,大约要花多少钱?

2、我们学校有29个班,平均每个班有63人,全校大约有多少人?

3、学校每月节约电费17元,一年大约可以节约电费多少元?

4、小丽每分钟步行51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

分小组完成,每组指定一个代表上黑板解答,本组同学可以帮助。最后评出最佳的合作小组。

五、质疑提高。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进行两位数的?

3、关于两位数的,你还有那些问题没弄明白?

练习:1、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69×51=2992。

2、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

3、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这辆公共汽车上大约有40人。

(3)我们班有68名同学。

(4)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下。

(5)小红3分钟能写85个字。

4、扩展题:一箱苹果32元,买52箱大约需要多少钱?(先估算,再算出精确值,把两个结果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1、2、3。

七、板书设计。

两位数的。

第一步: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第二步: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