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汇报体会

工程建设监管情况汇报(专业16篇)

工程建设监管情况汇报(专业16篇)



情况汇报是在工作或学习过程中,对某个特定情况的详细汇报和陈述,以便让相关人员了解现状和进展情况,为下一步的决策和行动提供参考。对照以下的情况汇报范文,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汇报是否符合基本的要求和规范。

生态家园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汇报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越来越多的人或听或写汇报,汇报的主要内容有工作摘要、内容、花费时间、对应任务、完成情况、总结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完成汇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态家园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汇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主要进展情况一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努力提升全市整体环境质量。

一是建议市政府下发了《章丘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市环保局下发了关于落实《章丘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意见。

确定了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来确保推进生态家园工程的思路。

确立了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和措施。

二是开展了建设项目调查摸底。

对明水经济开发区、赭山工业园、城东工业园等园区以及各乡镇街道的审批、在建的188个项目进行调查登记,为开展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是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督促企业编制污染治理方案,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实行清洁生产,集中整治企业超标排污问题。

对607家锻铸造企业、86家砖瓦窑企业进行集中环境综合整治,确保9月底前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截止目前,已完成312台锻造窑炉治理,拆除91台,砖瓦窑企业除因政策规定关停的其它全部按期完成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实施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再提高。

对章丘电厂、明水热电厂、琅沟热电厂、埠村矸石电厂等8家二氧化硫排放大户进行脱硫再提高治理,实现更高水平上的达标排放;华明水泥等水泥企业投资205万元对所有规则排尘点进行整治,实现了水泥粉尘的稳定达标排放。

集中整治建设项目环境违法问题。

对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未认真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未通过环保部门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进行生产的38家建设项目,依照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实施规范整治、停产整顿、关停取缔。

四是集中整治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逐步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对92家山石开采企业进行整顿规范,督促企业制定生态恢复方案,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二加大水环境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提高水环境质量。

一是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污染防治。

在对全市水污染企业进行全面排查的基础上,督促明水化工、百脉酿酒等12家企业投资2278万元建设和完善污水治理设施,全面实现了废水企业稳定达标排放。

二是加强刁镇化工项目区水环境综合整治,聘请省、市环保专家对项目区水污染企业进行会诊,制定了项目区各污染企业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成立了刁镇化工项目区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全面加强了项目区环境污染防治,促进了我市章齐排水沟水环境的明显改善。

建立了一批如圣泉化工、澳利有机肥料等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其中,圣泉化工有限公司研制的糠醛生产废水闭路循环工艺,在全国糠醛生产企业得到推广使用。

三是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水环境污染防治。

市环保局制定出台《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基地环境保护的意见》,督促13家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促进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技师学院和旅游学校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已投入试运行,其它院校均已完成方案规划设计,土建工程即将开工。

四是督促污水处理厂完成二期工程建设,配套完善处理设施,实现了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

积极协调明水经济开发区、市建管局加快开发区管网配套步伐,实施了清污分流工程。

目前,明水经济开发区排污管网全部配套,生活污水全部通过管网进入我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实施深度处理,对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大的刁镇化工项目区,已着手规划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

五是解决环境热点、难点问题。

针对闽源钢铁、化工企业污染扰民及农作物受害等问题,及时调查,协调处理。

成立专项整治组,开展了企业和周边环境污染现状监测,邀请济南市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题调研,加强企业的现场监管,制定具体详细的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实施环境整治,实现了主要污染物的稳定达标排放。

三强化农村环境保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基础工程。

制定出台了《加强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意见》,目前我市已有6个乡镇通过了省级环境优美乡镇验收,8个乡镇完成环境优美乡镇规划编制,年底将进行环境优美乡镇验收。

精心编制《章丘市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规划》,科学组织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引导农民积极投身于农村小康环保行动中来。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市文明办联合制定出台《关于开展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建设生态文明村的实施意见》,在建成50个章丘市级文明村居的基础上,积极争创省、市级生态文明村。

我市的.生态家园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一是少数企业受利益趋动,超标排污、偷排偷放现象还时有发生;二是高等职业教育基地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进度还不够快;三是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规划的修订完善还需抓紧做好,加快行动实施。

二、下步措施一加快治理进度,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章丘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目标要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进度,提高质量,确保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提升全市环境质量。

二加强环境监管,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严格执行《全省重点企业监管办法》、《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水质监管办法》、《全省主要河流水质监测办法》和《全省17个设区城市建成区空气质量监管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全市重点污染源和水气环境监管。

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健全环境监察、环境监测应急体系和社会监督机制,发挥社会力量,动员群众参与环境监督,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查处,对屡查屡犯、恶意排污的企业要坚决关闭,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环境执法的严肃性。

实行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提高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加强环境监察,运用多种形式,确保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维护全市环境安全。

三深化环境宣传,进一步提高环境意识。

深化环境宣传,鼓励公众参与,使建设友好型社会成为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开展面向机关、面向企业、面向中小学校、面向社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将环境保护的强大声势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宣传环保的新进展和新经验,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和公民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环境,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

《生态家园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汇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生态家园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汇报。

步提升环境质量。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章丘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目标要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进度,提高质量,确保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提升全市环境质量。

二加强环境监管,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严格执行《全省重点企业监管办法》、《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水质监管办法》、《全省主要河流水质监测办法》和《全省17个设区城市建成区空气质量监管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全市重点污染源和水气环境监管。

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健全环境监察、环境监测应急体系和社会监督机制,发挥社会力量,动员群众参与环境监督,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查处,对屡查屡犯、恶意排污的企业要坚决关闭,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环境执法的严肃性。

实行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提高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加强环境监察,运用多种形式,确保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维护全市环境安全。

三深化环境宣传,进一步提高环境意识。

深化环境宣传,鼓励公众参与,使建设友好型社会成为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开展面向机关、面向企业、面向中小学校、面向社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将环境保护的强大声势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宣传环保的新进展和新经验,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和公民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环境,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

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天,造林绿化考核工作组莅临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的深切关怀和巨大鼓舞,我们将以此次考核工作为新的动力,继续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程,争取更大的成绩。下面,我将造林绿化工程的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比其它兄弟市,林业基础较好,森林覆盖率全省领先(是年度林业资源培育先进县),与兄弟市相比,一开始便有不少人担心植树造林空间更小,担心造林绿化在短时期竞争优势更少。

植树造林涉及千山万水,联结千家万户,是真正的社会工程,只有”大动员”,才会有社会的”大参与”和”大支持”。

造林绿化,必是先有”大投入”,才会后有”大面积、大成效,大收益”。但县是国定贫困县,财力困难。

建立乡村”三级书记抓造林”工作机制,成立由书记任组长的造林绿化工程领导机构,分别成立城区、园区、道路、村庄造林绿化领导小组。

特色是一个地方的生命力之所在。我们的设想是,通过强化植树造林的特色,塑造之所以成为的独特景观,独特产业,独特品味,做到绿色与特色同在,直至达到”辨树识”的效果。

在量的方面,通过全面推开”一点”(县领导示范点、新农村试点村、移民集中安置点)、”两区”(含圩镇的城区、工业园区)和”三线”(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遂井线、国道沿线)的立体造林绿化。

安全监管规范镇建设情况汇报

自2017年10月27日启动安全监管规范镇建设工作以来,市安监局、新区安监局、大港管委会及大港安监分局领导,多次深入中塘镇调研指导,全力推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定期研究分析,采取有力措施,本着“求真务实、立足基础、加强监管、履职严查、确保安全”的原则,认真落实规范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规范镇建设的八方面工作,扎实推动规范镇建设,促进了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好转。下面,我就有关工作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提高认识,精心部署

全生产事故,造成5人死亡,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为减少和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安全监管,保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017年在市、区安监局、大港管委会及大港安监分局的关心帮助下,我镇被确定为全市安全监管规范镇建设试点。对此,我们感到肩头的责任巨大。一是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全监管尤其是街镇监管工作历来是一个难题。职责不清、权责不一、执法职能缺失、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不到位、基层监管能力不强、监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基础工作薄弱等客观因素制约着街镇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要求我们不得不改变以往“靠天吃饭”的监管思路,而是必须把监管工作调整到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轨道上来。三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中塘镇安全监管工作,时善局长亲自抓,管委会领导深入中塘实地调研、就地分析、全面部署,市、区和大港安监局精心指导,并专门匹配建设资金。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面对难得的机遇,镇党委、政府迅速统一认识,调整思路,凝心聚力,立即行动,组成专门班子,调配精干力量,决心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建立起一整套适合镇情的安全监管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中塘特色的街镇安全监管新路,打好安全监管工作的攻坚战。

意见和建议。二是走访上级监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请教职责边界确定、执法权限、监管重点等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三是坚持走出去的办法,先后赴重庆、武汉、北京顺义等安监工作先进地区调研学习,开拓视野,借鉴经验。通过调研活动,我镇初步形成了规范镇建设的思路,增强了做好规范镇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二、把握重点,全面推动

我们始终坚持“重点突出,全面推进”的原则,着力解决“管什么、怎么管、管得好”三大难题,加快推进体制建设、机制建设、执法建设、科技建设和氛围建设等“五大建设”联动发展。

成立了安全生产检查小组,在企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专兼职管理人员,做到监管目标层层分解,监管职责逐级强化。同时,镇政府与辖区内各村和重点企业签订了《三级安全生产责任书》,建立了镇、村、企“三级”安全防控责任网络。

(二)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建立制度,规范运行。一是抓制度建设。在原有制度基础上,完善制定了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事故隐患排查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置制度、安全生产检查督办制度等11项制度,并逐步落实。二是抓预案完善。完善了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建筑施工安全专项应急预案、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不断推进村、企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三是抓台账管理。建立了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监管台账、安全生产记录资料台账、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台账、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监管台账等11类台账,并逐步推进台帐制度规范化。集中力量对43家生产经营单位实施重点监控,并对重点部位、重点设施和重点岗位进行了登记备案。通过制度、预案和台账的建立,我们进一步找准了监管工作的抓手,实现了从以前“无从下手”到现在“有的放矢”的转变。

《安全监管规范镇建设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天保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

我县自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按照国家批准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成县实施方案》,在工程建设、资金运行、政策落实和工程管理等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天保工程建设方针,完全按照《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甘肃省建设标准》、《甘肃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甘肃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核查验收办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到省”考核办法甘肃省实施细则》等规程科学有序地进行实施,全面完成了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达到了阶段性目标任务的要求,工程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全部落实到位。

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实施后,我县首先把林木采伐量从实施前一年的。

0.69万立方米削减为零,并关闭了县内木材市场。

分批分流安置的方式,将两场一站的富余人员妥善安置到了森林资源管护岗位上,其中森林管护站128人,政社性人员26人;将91名下岗待安置人员转移安置到封山育林和林业三产开发岗位上,再就业率达到了100%。离退休职工30人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对由于资源管护转岗的,我们采取公开竞争方式上岗,并实行了合同制管理,全面调动起了林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测定位站建立、森林火灾预警预报技术应用等八个科技示范技术的应用建设。

为了加强天保工程管理,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国家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甘肃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成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确定了成县天保工程建设目标是全面停止工程区天然林采伐,对现有森林资源实施有效保护,加快宜林地荒山荒地造林绿化,妥善分流林区富余职工,缓解企业社会负担,保证林区社会稳定,为工程区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成县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取得的成效。

林地,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动植物物种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南部林区出现了猕猴、林麝等在成县少见的珍贵野生动物。工程区呈现出一片“千山林木竞争秀,万岭鸟语展歌喉”的喜人景象。

三是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近年来,工程区农民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经济收入稳步增长,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同步发展的效果。同时工程的宣传和实施,大大提高了林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法制观念逐渐增强,工程区涉林案件数量逐年下降,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另一方面工程对林区产业开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拓宽了就业渠道,加快了群众脱贫的步伐,林区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形成具有发展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天保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乐都县自20起,全面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两年多来,全县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地对天保工程的安排部署,积极行动,转变观念,坚持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和培育后续资源并重,实行“封、造、管”相结合,本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实现了从停采向保护发展的战略性转移,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全县扎扎实实开展,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作者:沈惠芳马有国作者单位:青海省乐都县林业局刊名:中国林业企业英文刊名:chinaforestrybusiness年,卷(期):“”(4)分类号:f326关键词:。

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省、州的要求,我县于今年上半年全面启动了“十二五”时期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任务涉及××个乡(镇)××个村委会××个自然村。为了按时间、保进度、高标准完成任务,在总结过去“村村通”工程建设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我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作为落实“创先争优”活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来抓,科学制定实施方案,落实配套资金,强力推进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县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2年我县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涉及××个乡(镇)××个村委会××个自然村××户农户,5月31日前,全部完成设备安装、信息采集、录入、上传工作,6月10日前,进行了乡级验收,6月10日至15日,在完成乡级验收的基础上,由县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个乡(镇)进行了县级验收。

二、主要做法

— 1 —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健全“村村通”工程建设保障机制

广播电视是农村宣传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是科技、法律、信息、政策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可或缺的平台。××、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民心工程切实抓好。一是及时召开动员会议,组织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国家和省、州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相关文件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州的部署要求上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组织、乡镇实施、社会参与、市场服务”的要求,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为组长,督查、发改、财政、监察、审计、扶贫、民宗、林业、文体广电旅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全县村村通工作,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及时制定下发了《××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规范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农户自筹资金和项目设备管理使用的通知》等文件,为全县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四是由县财政预算安排拨付设备采购经费××万元,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经费保障。

— 2 —

(二)分工协作、加强督查,健全“村村通”工程建设督查机制

××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密切协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和督查,确保这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是县人民政府与14个乡镇签订了项目责任书,县级各相关部门、各乡镇成立了相应的“村村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做到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保证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二是县人民政府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和督办项目,由督查、监察、发改、广电等部门组成督查组,经常深入各乡镇工程一线,巡回督导检查,对各乡镇“村村通”工程建设进展情况以《督查专报》的形式进行情况通报。三是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项目村进行检查督办,做到任务到项、时间到天、责任到人、村村过关,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广泛宣传、加强培训,健全“村村通”工程建设培训机制

— 3 —

到户,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宣传资料、标语等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实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目的意义和具体政策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顺利推进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提供思想保障。三是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加强培训,于5月8日召开全县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及技术培训会议,宣讲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相关政策,对设备的安装调试,用户信息的采集、录入、上传等业务进行现场演示培训,并对进行讲解。通过县、乡两级的努力,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骨干技术队伍。

《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县政法委创建“平安行业”总体部署,我局加强领导,针对我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强化措施,积极组织落实创建“平安医药”活动各项工作措施,围绕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这一中心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创新药品监管机制,深入实施药品放心工程,进一步推动平安沂南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县政法委创建“平安行业”专题会议之后,我局高度重视,与会人员立即向局党组进行了专题汇报,局党组认为,开展“平安医药”创建活动,是进一步整顿规范全县药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必须专题研究措施认真加以落实。

一是成立领导组织。按照“平安医药”创建活动的总体要求,调整充实平安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机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设立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这项工作,保证“平安医药”创建活动有人抓、有人管,做到组织机构健全、责任分解明确、防范体系完善、宣传工作到位,确保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二是制定创建“平安医药”工作实施方案。针对全县药品监管工作实际,我局制定了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方法步骤等,使“平安医药”创建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推进。同时深入基层农村、深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深入群众,认真分析和解决基层、企业、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

三是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把平安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作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任务来落实。为确保将“平安创建”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本着“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局长与各科室层层签订“平安医药”创建责任书,将创建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有关科室,明确工作目标与工作责任,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层层落实一岗双责管理责任制,确保把“平安医药”创建责任落实到位。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

一是深入开展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在农村以乡镇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为重点,在县城,以清查超范围经营和药品购进渠道为重点,进一步整顿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在药品安全监管方面,抓好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个体药店、医疗机构用药监管,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的全方位监管,制定《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市场监管预警机制,强化日常监管。

二是扎实推进药品“放心工程”,药品安全监督逐步加强,全县无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无重大假劣药品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件发生。配合有关部门,继续整治虚假违法药械广告,进一步加强药械广告管理,开展联合专项整治,重点治理未经审批擅自发布药品、医疗器械广告,擅自夸大药品、医疗器械功能主治,以专家、医生、患者等形象宣传疗效。

三是开展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继续推行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开展创建“诚信药店示范点”、“诚信药房示范点”活动,促进行业自律。

四是开展经常性的创建活动。建立完善农村药品“两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继续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逐步实现监管网络在农村的全方位覆盖,做好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宣传工作,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继续健全监管体系,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秩序。同时做好gsp认证企业的跟踪监督检查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三、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

一是要建立完善综治责任人履行职责报告、重大问题领导责任查究、重大矛盾隐患跟踪监控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形成责任明确、机制完善的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二是建立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制、预警机制和救援机制,形成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机构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协作体系。制定和完善预防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杜绝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如一旦发生突发性群体事件,能做到迅速控制局面,及时妥善处置。

三是建立内部治安保卫责任制,落实各项安全保卫措施。大力加强对职工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广泛深入的开展创建平安科室活动,职工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文化生活健康丰富,文明素养和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做到内部保卫制度落实,重点要害部位人防、技防、物防覆盖率达到100%。无危及社会稳定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非法集会、游行和集体上访事件发生,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职工重大犯罪;无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无“flg”等邪教组织活动。

四、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平安医药”活动发展。

通过多种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平安医药”活动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重点内容,普及“平安医药”有关知识,宣传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平安医药”集中宣传活动、“质量安全月”活动等有利时机,集中组织大规模的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广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促进“平安医药”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起人人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浓厚氛围。

在创建“平安医药”活动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决心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平安沂南”创建活动的总体要求,围绕确保政治安定、信访安全、社会稳定、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全面落实机关内部的“三防”措施,大力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强化食品药品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全县食品医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目前,全县现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034家,其中食品生产加工单位87家、食品流通环节经营单位1947家;餐饮服务单位766家,其中学校食堂83家,企业食堂48家,餐馆635家;涉药单位450余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2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3家、药品批发企业1家、零售药店120余家、各级医疗机构320余家。

1.目标任务完成和抽样检验工作情况。药品抽样检验任务54批次,完成54批次,不合格药品3批次,已立案查处3件;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均已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零售药店入网数量为110家,已完成入网数量90家,未完成入网数量20家,完成率82%;零售药店gsp认证70家药店已完成认证,40家药店还在整改当中;全年药品不良反应任务数505例,完成521例,完成率103%;全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任务数88例,完成23例,完成26.14%。

2.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加强了全县医疗机构监管,对药品购销渠道是否合法及药品贮存是否符合温度要求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加强了基本药物的抽检力度;二是加强了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重点对药品生产企业是否按照gmp及药品标准生产药品实施监管,大力推行质量授权人制度,定期对药品生产进行风险评估,确保从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三是加强了药品流通市场的监管,以药品购进渠道为重点,打击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行为,严厉查处零售药店超范围经营药品、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及特殊制剂药品的行为。对医疗机构开展了药房规范化建设,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使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早发现,早处置,药品经营使用规范化建设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开展经常性的药品安全隐患排查和药品抽检初筛工作。对制售伪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有力震摄了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四是餐饮服务环节食品以打击无证经营火锅底料,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违法行为为重点的专项整治,采取先乡镇后城区,先企业学校后社会餐饮的模式,通过典型案件推动全面执法,促进餐饮服务业证照制度和经营行为的不断规范。

3.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情况。积极协调上级国家发改部门、财政部门、食药监部门重点支持龙南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并尽快优先下拨国家专项资金,推进龙南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工作。目前,土地预审、节能、环评、资金承诺、可行性研究报告、真实性申明及立项等所需材料已上报上级部门并获得市发改委立项批复,国家食药总局和国家发改委已明确同意将龙南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纳入国家首批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首批试点单位并给予相应的专项资金,国家发改委已下发《关于做好首批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xx]2393号)精神,项目总投资1400万(其中中央补助1100万元,地方配套300万元),目前1100万元专项资金已下拨到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着手开展地质勘察和建设方案设计的邀请招标工作,争取20xx年12月底完工。同时,配齐配强检验检测设备,实现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并提供资金配套和技术培训,安排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专家、技术学者为我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专业人员提供技术培训,为日后龙南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成开展有关检验检测工作提供良好技术保障,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将我县打造为全市乃至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先行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示范县、食品药品产业发展模范县,奋力推进龙南“一极两市四区”建设。

1.主要做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督导责任化。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分工,针对重点任务落实了分管领导和职能股室,组建了工作组(案件查处组、监督检查组、宣传教育组)。推动责任有效落实,确保专项工作的力度、深度、广度落实到位。二是重视案件查办。坚持与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与专项行动相结合、与舆论宣传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的整治,始终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实现查处一批、解决一批的工作目标。三是推动宣传教育,促使食品药品规范化。充分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龙南手机报、网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亮剑”工作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发动群众,扩大知晓率和宣传效果,营造良好的“亮剑”工作氛围。

2.案件查办情况。20xx年共立案查处各类案件28起,查处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案件1起;购销假劣药品案件4起;擅自变更药品经营地址案件1起;不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开展经营活动4起;无证经营药品案件5起;销售过期或不合格医疗器械案件1起,保健食品案1起,餐饮案件7起(其中使用过期食品4起,抽检不合格3起),化妆品案1起(当事人行政复议,经龙南县政府复议维持原判),现已结案26起。

3.大案要案情况。根据群众举报,我局联合公安部门查获了一起销售假药“国公酒”案件,并把当事人徐某在龙南的供应商谢某和谢某的上级供应商湖南人朱某抓捕归案。经我局与公安部门调查后认定,徐某虽经营假冒同仁堂国公酒,但其本人并非明知假药而销售,且情节较轻,决定由我局依《药品管理法》予以行政处罚。谢某、朱某涉嫌犯罪,由公安部门立案侦查,公安部门侦查后移送检察机关。

(一)着力构建“四个平台”。成立龙南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和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构建了政府总揽“领唱”平台;明晰业务股室和基层分局事权,构建了上下联动“合唱”平台;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诚信教育,构建了企业守规“跟唱”平台;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等“五进”活动,营造了人人关注、人人防范、人人监管的良好氛围,构建了群众参与“评唱”平台。

(二)创新完善“五项机制”。一是安全协调机制。县政府成立了龙南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和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形成了“全县统一领导、各级政府负责、部门组织实施、各方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安全监管示警制。创新推广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一方面积极开展食品药品量化等级管理制度,有序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脸谱示警制”,做到对餐饮服务企业信誉等级和日常监管信息全面张贴公开;另一方面,在药品安全监管上全面推行“预警约谈制”,对药品生产、经营及使用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约谈,予以扣分并实行处罚。三是信息发布制。对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手机信息平台和电视媒体分别向全县副科以上领导干部、食品药品经营业主及社会群众公开曝光,有效地激发了社会各界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关注热情,形成了部门监管,社会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四是应急机制。制定了龙南县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

和应急方案,每年开展一次应急培训和演练,全面提高了应急指挥、应急协调、应急反应的能力和水平。健全了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工作机制,成立了龙南县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统一指挥、领导应急处置工作,形成了政府统一指挥,部门有效应对,多方参与的食品药品应急工作机制。五是完善了县人大、县政协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每年组织县人大或县政协相关人员对食品药品安全开展执法或监督检查,并列入每年的县人大常委会或政协常委会工作要点,进一步提升了食品药品的执法水平。

(三)食药监管突出“三全”。一是日常监管全覆盖。抽调人员,划分区域,突出“一些人员、一些证件、一些设施,一些登记、一些制度、一些岗位、一些公示、一些投诉”等“八个一些”内容,做到“三有四专”,即有检验设备、有快检人员、有快检试剂,实行专人、专车、专线、专财;常年对全县食品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进行轮回巡查、实现日常监管覆盖率达100%。二是安全整治全规范。突出大稽查,严监管,始终保持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高压大势,做到“23456”,即在采购管理上做到二个规划:规范索票索证,规范进出货登记;在人员管理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培训上岗,必须健康合格,必须“五病”调离;在制度管理上做到“四个上墙”:安全承诺上墙,岗位责任制度上墙,从业人员健康证和培训证上墙,举报投诉电话上墙,同时制订采购验收、管理人员职责和知识培训等食品安全十项制度,统一内容,统一规格,统一印刷,统一要求,统一张贴;在食品安全作管理上做到“五个严格”:严格操作流程、严格场所标准、严格检疫消毒、严格个人卫生、严格“四防”要求、严格食品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在规范管理上做到“六个统一”:统一个人卫生标准、统一索票索证台账、统一消毒记录、统一各类标识、统一废弃物品处理、统一物品摆放。三是安全投诉全办结。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关注群众身体健康,对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做到次次有受理,件件有办结,人人有反馈,勇当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卫士,营造了全县食品药品的安全环境。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基础建设比较薄弱。目前,龙南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还处在施工公开招投标阶段,预计要到20xx年12月底才能完工。从现有情况来看,食品药品的执法监管缺乏技术手段支撑,体现在检测设备的陈旧,执法装备的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等等。

2、监管力量存在不足。以原工商分局为班底的基层市场监管分局普遍监管2个以上乡镇,监管区域大,战线长,而大部分基层分局只有三到四个工作人员,加之监管服务对象众多,监管任务繁杂,专业性知识普遍欠缺,致使全方位、立体式巡查监管机制难以形成,一些“死角”无法顾及周全。

3、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体制的调整,职能的整合,使原三个部门的业务骨干变成了“新兵”。业务不熟,知识缺乏,随之产生的就是监管水平的下降,监管难度的增加,致使部署的工作难于落实到位。

4、运行机制难度增大。实行县以下合并而市级以上不变的模式,造成一些工作对接与协调的困难。县市场监管局部分股室工作要同时对应上面若干科室,多头指挥带来工作运转不畅,造成顾此失彼。

五、20xx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1.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标。充分认识抓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放在重要突出位置,并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工作部署开展好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防止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等违法现象发生。

2.突出重点,狠抓食药监管。做到日常检查、督促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合力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的各项工作,强化食品药品的源头污染和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环节整治。

3.夯实基础,优化队伍建设。其一是有效整合资源,进一步促进队伍融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分工,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保证工作合心、合力、合拍;其二是继续充实基层监管力量,持续推进监管重心下移,明确事权划分,加强基层分局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加大对基层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建立起无缝、安全、坚实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其三是制定。

学习计划。

明确学习要求推行“每月一法”、“每周一学”学习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轮流讲学;其四是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全国、省市学习培训了解食品药品安全新知识掌握全国监管新动态着眼全县食品药品监管和产业发展新方向。

6.搭建载体,强化对外宣传。继续深入开展“3.15”、药品安全宣传月等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自媒体等平台,加强对外信息新闻宣传。强化与新闻媒体的协调沟通,建立良好协作关系;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创建“龙南市场监管”公众号和微博等宣传平台,积极构建立体宣传格局,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

乾县是一个人口大县,商贸流通活跃,全县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6家,大中型酒店、饭馆23家,学校食堂40余家,各类经销点及个体餐饮点1480户,已形成庞大的食品市场体系,食品安全监管任务十分繁重。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食品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县政府《乾县创建陕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实施方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针和“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乾县”的工作目标,积极行动,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县的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全市食品安全暨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之后,县政府立即组织各乡(镇)及22个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召开了全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传达了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工作之一,制定了《乾县20xx年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和《乾县创建陕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工作方案。

》,明确了今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并按照职能,从生产、流通、消费、餐饮等环节细化了重点工作任务,确定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方法步骤和目标要求。县政府与各乡(镇)及工商、卫生、质监等11个职能部门现场签订了《20xx年食品安全目标考核责任书》,各成员单位分别与下属单位或监管对象签订了不同形式的目标责任书。县卫生局与220家较大规模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

承诺书。

”,制定了“预防食物中毒工作预案”,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提出了“九查九达到”的工作要求;县工商局与下属各工商所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各工商所建立了食品经营登记台帐,对辖区的经营户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与经营户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并在监管中开展“六查”,即查食品经营户资格、查进货票据、查经营食品质量、查食品包装标识、查商标广告、查开办者的责任制度;同时建立了食品经营户信用档案;县质监局建立生产企业台帐,与食品生产企业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全县形成了对食品安全工作从上到下全方位多层次的目标责任监管格局。

二、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营造关注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今年以来,食品安全监管各职能部门采取设立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栏、食品安提示牌、信息报送点和食品安全安全常识手册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咨询活动,特别在“科技之春”、“3·15”消费者权益日等重大节日,开展了食品安全“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围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以及假劣食品识别知识等主要内容,印发食品安全宣传材料5万余份,城乡设咨询点13场(次),悬挂横幅36条,组装宣传车8台,张贴标语200余条,领导讲话2次。执法人员深入基层现场说法,受教育群众达10万人次。卫生局对全县20xx多名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了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给从业人员印发了《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培训教材》,并定期召开食品安全电视讲座,发布食品安全预警广告。同时,各部门都制定了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制度,定期开展法律、法规理论学习,并撰写。

心得体会。

不断提高监管水平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在社会上普及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了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舆论氛围。

三、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食品市场日常监管。

按照县政府统一部署,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积极开展食品市场日常监管。

在消费环节,以检查“两证”为突破口,深入宾馆、酒店、饮食摊点、农贸市场及学校、幼托机构、建筑工地集体食堂等餐饮消费单位,对其消毒设施、保管措施、“三防”设备、冷藏设备逐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800人(次),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2356人(次),餐具消毒效果采样监测221份,合格186份,合格率85%;食品采样监测120份,合格120份,合格率100%。整顿中没收“三无”及过期食品58箱,取缔黑作坊3家,责令停业19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367份,经济处罚3.2万元,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有效地保证了食品消费环节的安全。

在流通环节,加强日常巡查工作力度,加大查处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的问题。重点对全县农药、兽药、食品、粮食经销店和各种食品加工(作坊)、熟肉制品加工点等进行拉网式检查,特别对全县的各类超市、食品批发市尝零售市尝农村集贸市场的粮、油、鸡蛋、儿童食品、散装食品及豆制品、奶制品、肉制品进行了专项检查。先后出动执法人员420人(次),检查粮油批发市场1家,食品经营企业260户,超市5家,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16家,学校及周边地区、乾陵旅游景区的食堂及饮食摊点45处。

在生产环节,建立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出厂检验、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加大查处无证照加工食品、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使用禁用和超剂量命名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严格生产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及市场准入工作。把对奶粉、乳制品、豆制品、肉制品等食品质量检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了婴幼儿配方奶粉、小麦粉、大米、酱油、醋等16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生产许可证,特别对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小摊点、小食杂店进行了专项检查。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460人(次),检查未经qs认证的食品生产企业8家,小作坊、小摊点、小食杂店256户,90%以上建立了食品进货台帐制度,100%的食品小作坊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在农产品源头治理环节,县农业局加快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将县城批发市尝乡镇集贸市场农产品纳入了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加大农业生产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治理;县畜牧局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开展农、兽、渔药及畜禽饲料添加剂残留及违禁药物的整治,严格种植、养殖产品农药残留检验检测,保证鲜活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目前全县已建成农业标准化蔬菜基地1个。

在生猪屠宰环节,县定点办出台了《生猪定点屠宰专项整治方案》,县政府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开展了《生猪定点屠宰条例》知识培训2期,要求有关成员单位严格执行肉品“三章两证”制度和肉品登记制度,开展了以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清理病毒肉品、加强饲料监管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活动,清理了超市、食品批发市场及农村集贸市场等违规肉、私屠滥宰肉、注水肉、病害肉、劣质肉。7月份,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对我县肉品市场的生猪抽样10个,从抽检情况来看,我县生猪屠宰和大肉销售市场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着使用违禁药物“莱克多巴胺”、“瘦肉精”和药物残留现象。

在学校食堂集中整治环节,县教育局、卫生局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制订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制度》,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各幼托机构、中小学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及后勤保障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发出整改通知书5份。同时,加大了对学校周边的饮食摊点的检查力度,坚决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截止目前,全县共查处违法生产经营食品案件260起,立案查处24起,取缔无证经营43户,没收假劣食品饮食210箱,价值4万元。

四、完善机制,扎实开展农村食品“监管网络”建设。

为了认真贯彻盛市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和《20xx年乾县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乾县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工作的通知》,落实了政府负总责、乡镇各负其责的监管机制,设立了食品安全监督办公室,制定了食品安全有关制度,落实了专人负责,并专门设立办公场所,建立了乡镇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在村级设立食品协管员、信息员,明确了协管员、信息员工作职责,具体负责村级的食品安全协管工作。在全县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生产经营单位代表、社会知名人士以及责任心强的群众为社会监督员。目前聘任食品安全协管员48人、信息员277人,初步构建起乡镇有专职协管员、村委会有信息员、村民组有联络员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和责任网络。

五、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开展奥运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举世瞩目的20xx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为了确保奥运会及残奥运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及游客的食品安全,根据咸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加强奥运会和残奥运会期间食品安全实施方案》(咸食安委发〔20xx〕1号),我县结合实际,召开了奥运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协调会,制定了《乾县关于加强奥运期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坚持日报奥运及残奥运会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为了进一步确保游客的饮食安全,由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习红带队,带领盛市工商、卫生、质监、农业、商务等部门对我县乾陵旅游餐厅、乾陵涉外餐厅及“农家乐”等餐饮业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各职能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大部分企业单位各项制度健全,硬件设施到位,管理规范有序,全县食品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个别餐饮业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漠。如乾陵旅游餐厅管理不规范,操作间设计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没有设置凉菜操作间,且操作间卫生差,没有照明设施,消毒柜形同虚设,未插电源,消毒柜内存放有茶壶、水杯等生活用品,根本不符合开办餐饮业的基本条件,存在着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二是经营管理不规范。乾陵涉外餐厅未按照食品安全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食品采购索证制度不能坚持经常,进货渠道不规范,操作间卫生设施陈旧老化,几十年一贯制,虽有消毒设施,但没有按标准和要求对餐具进行消毒。对“农家乐”管理粗放,多数“农家乐”“三防”、消毒、保洁设施不全。三是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对餐饮业卫生许可适之过宽,不能坚持标准,造成许多餐饮业多年来低水平经营。

六、分步实施,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根据市局有关文件精神,为了建立功能完善、运行规范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机制和工作模式,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按照“以环节为主,以品种为辅”和“谁主管谁推荐,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根据我县实际,积极开展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结合食品安全数据库建设,卫生、工商、质监、农业等单位已推荐试点单位西安银桥乾县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已有乾陵大酒店等7家规模较大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了“两档”(监管档案和生产经营档案)建设。通过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食品企业的安全信用意识不断增强,守法自律,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进一步好转。

七、建章立制,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制。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xx〕28号)和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发〔20xx〕111号)精神,切实加强我县食品安全,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乾县创建陕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乾县创建陕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示范县动员大会,明确了各乡(镇)及食品安全成员单位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和实施步骤,并对创建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并将食品安全示范县考核细则印发到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应按照考核细则要求,做好积极准备工作。5月份,主管县长郭宏伟和县食安办主任张克祥在渭南市富平县参加了国家、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现场会,现场参观了富平县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示范点和有关食品安全示范县软件资料,学习了先进经验,传达了会议精神,弥补了自身差距,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示范县综合评价,7月1日,省药检所对我县的粮、油、肉、鸡蛋等四个品种进行了抽样,从抽样结果来看,粮、油、鸡蛋均符合食品安全各项指标,猪肉存在着使用违禁药物“莱克多巴胺”和药物残留现象;9月1日,市质检所对我县的醋、酱油、豆腐以及奶制品等重点品种进行了抽检,抽检结果正在等待之中。9月份,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国家、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进行了食品安全快速检验箱培训,对粮、肉、豆制品等常用食品能够快速检测,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总之,通过各部门的不懈努力,全县食品安全状况日趋好转,生产经营秩序逐步规范,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感普遍增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食品监管面临的形势,一些影响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部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及安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食品安全经费投资需进一步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硬件设施还需进一步改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十x大”精神为指导,以陕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标准和考核细则为目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实践科学监管理念,团结一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创新机制,为建设和谐乾县、小康乾县做出更大的贡献。

互联网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区、市、县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县审批服务管理局高度重视,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引向不断深入,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便利群众办事,不断创新拓展服务方式,通过抓好监督管理和各项便民措施,落实抓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现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和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全面落实“四级四同”改革,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

一是根据全区“四级四同”动态调整事项目录,更新梳理事项1424项,乡镇公共服务事项123项,完成全县7个乡镇96个“家门口”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按照应进必进原则,当前,应进驻政务大厅38个单位,进驻37个单位,单位进驻率由原来的93.8%提高到97.36%,事项进驻率由原来的92.5%提高到98.07%,审批服务事项网办率稳定在85%以上。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减时限、减流程、减材料、提升群众满意度”活动,分别压减办事环节137个,压减申报材料142份,压减办理时限1207个工作日,压减率分别为:减环节23.87%、减资料21.68%,减时限25.81%;确保审批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积极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今年,政务服务大厅办件量共计77333件,其中公安7802件,税务32199件,不动产7331件,按期办结率99%,无群众投诉件,群众满意率100%。

二、完成泾源县“163”审批平台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平台”通办。

现阶段泾源县“163”审批服务平台已全面运行,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新格局。将市场监管、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等行业审批系统与泾源县“163”审批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和信息共享;规范事项办理主体、设定依据、申报材料、办理时限等内容,整合设置综合窗口,为“一窗通办”业务人员分配各专网系统登录账号及受理权限。将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办理事项统一纳入网上办事大厅办理,全县实现网上办事大厅,手机终端、实体窗口和“家门口”服务站“四位一体”申办模式建设。使企业和群众办事由“跑多个窗口”转变为“只跑一个窗口”,真正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进一门、找一窗、办所有事”。

三、统筹协调推进“六多合一”审批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的《泾源县深化“不见面、马上办”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实施方案》(泾审发[2019]14号),全面推行“六多合一”审批机制,实现企业开办“多环一体”,注销“多站一统”和建设项目“多评一表”、“多图一审”、“多勘一踏”、“多验一联”。进一步压减审批流程,优化审批方式,探索“容缺后补”模式。二是加大力度优化程序,实行联合办理,并联审批,缩短审批时限,推进我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四、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

一是持续开展审批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绘制审批事项流程图,制定办事指南。全面推行“一套标准管审批”,确保政务服务“事事有标准可依、人人按标准履职”,实现按照标准化流程“人人可办、人人能办”的目标。开展一次性告知、预约办理、延时办理、“代帮办”、容缺受理服务等,着力推进审批服务便利化,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让“跑一次”为上限、“不用跑”为常态。二是整合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实现办事预约、服务受理、综合评价等服务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和管理。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办理状态等相关信息在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终端等服务渠道同源发布。推动实体大厅向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延伸,做到线上线下一套服务标准、一个办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融合通办。三是全面推行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办理、反馈,积极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

五、探索“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服务。

积极向自治区申报“一件事一次办”试点单位。目前梳理出25项与企业、群众息息相关的“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按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要求,从企业和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的基础上,编制“一件事”事项清单。进一步明确涉及审批事项、需要办理证照、审批牵头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努力构建“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出件、实时反馈”模式,融合办事表单、精简办理材料、压缩办理时间、再造办理流程,明确各环节办理主体和期限,将审批事项有机融合“一件事”服务体系,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堵点、痛点等问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一是进一步规范审批服务行为,完善运行机制、监督管理等工作,坚持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二是建立监督评价机制,设置找茬窗口,长期设置独立投诉窗口,安排政务中心工作人员轮流坐岗,受理群众投诉,健全管理和投诉机制。三是实施了电子监管,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办件查询系统、“好差评”评价器、电子考勤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大厅现场秩序、人员服务态度、服务事项流程的全面监管。为政务大厅各窗口、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购置28台好差评服务器。请办事群众、企业对办理事项及时进行评价。全面建设“接受评价-受理-整改-信息公开-结果运用”的“好差评”全流程闭环机制。

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情况汇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聚焦群众需求制定主题式“服务菜单”。

一是实行“投资一件事”。在全市率先开展环评、水土保持、防洪、地震等区域评估,实现企业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全力推进环评“打捆”审批,对入驻同一产业园区、同一建设单位的多个同类建设项目采取“联合委托”方式进行“打捆”报批,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环评审批效能。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签约即投产”审批服务模式,对不同类型的入区项目实行个性化定制服务,通过告知承诺、提前预审、部门联动,大大缩短项目落地时间。

在全市率先开展环评、水土保持、防洪、地震等区域评估,实现企业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全力推进环评“打捆”审批,对入驻同一产业园区、同一建设单位的多个同类建设项目采取“联合委托”方式进行“打捆”报批,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环评审批效能。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签约即投产”审批服务模式,对不同类型的入区项目实行个性化定制服务,通过告知承诺、提前预审、部门联动,大大缩短项目落地时间。二是实行“报装一件事”。合并水电气热信市政报装,企业提起联合报装申请后,联合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暖等专用公司进行现场踏勘,联合检查部门通过工程审批系统共享现场检查资料和信息,构建“主动介入、专窗申报、联合踏勘、多图联审、联合验收”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市政公用设施报装接入效率和服务水平。三是实行“验收一件事”。合并竣工后审批服务事项为联合验收意见书。将规划核实、竣工验收备案、消防竣工备案、档案验收、不动产登记申请等事项合并办理,企业通过工程审批系统进行申报,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个事项办理”运作模式,验收通过后当场发放联合验收意见书,对于房地产项目,提前预审转移登记申请资料,待不动产首次登记完成后,立即启动购房业主的不动产权证书办理工作,实现“联验即发证”、“交房即办证”。

二、细化服务链条搭建精细化“中央厨房”。

一是推行“专区受理”。

按照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要求,设置各阶段“一件事”专区专窗,梳理申请材料、完善流程规范,推动业务整合,建立“一件事”服务指南,向项目提供“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键评价”的“点菜单”式服务。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组建项目专员服务队伍,按阶段并联审批,实时跟进项目手续办理进度,实现“一表申报、一窗受理、并联审查、限时办结”。二是推进“一网智办”。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将各领域“一网通办”业务系统接入总门户,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实现“进一张网办全部事”。开发“智慧云”现场勘验系统,创新推广应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实行“云评审”、“无感审批”,实现审批智能化。三是打造“全程帮办”。建立190余人的“红色政务帮办队”、“绿色项目帮办队”“蓝色园区帮办队”,群众可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水城帮办专区、电话、qq等方式实时申请帮办代办。申请人根据办事指南准备齐全材料,邮寄至帮办代办工作人员手中,由帮办代办工作人员帮助其办理审批业务。事项审批完成后,窗口工作人员根据审批意见完成出件(制证),按照申请人员所留地址,通过“政务免费快递”寄件,并做好信息登记和过程跟踪,确保办理结果及时送到申请人员手中,事项审批实现“一次不跑”。

三、提升服务温度畅通多样化“供给渠道”。

一是编制“一件事”服务指南,项目申报简便易懂。

编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投资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一件事”服务指南,将涉及投资项目全链条的“一件事”涉及事项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制定了详实的全过程材料清单,让企业了解审批更直观、申报审批更方便、投资建设更放心。二是定制“专员服务”。聚焦项目不熟悉手续办理流程的难题,建立项目专员服务制度,抽调10名业务精、能力强、有担当的部门骨干力量担任“项目专员”,推行“一个项目、一个专员、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走心服务”机制,从项目全链条阶段所需办理的所有业务全程进行帮代办,最大限度提高了办理速度和效率。截至目前,已提供“走心服务”20余次,解决各类疑难问题80余个,办理率和满意度均为100%。三是设立项目专区,审批服务更有温度。以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门、只到一窗”为目标,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由项目专员负责为项目单位“量身定制”个性化全流程审批清单,协助做好申报材料准备、表单填写、网上申报等工作,并督促相关审批科室及时办理,有效解决基本建设项目链条长、环节多、企业多头跑的问题,变“政府配餐”为“企业点菜”,实现政务服务从“千人一面”的“标准化”审批到“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服务,推动投资项目快速落地。

林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监理工作情况汇报

xx厅:

根据省林业工程质量监督站《关于成立市、县级林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通知》(2017)1号文件精神,我局于xxxx年8月成立了xx市林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建站以来,在省林业质监站的大力支持下,在林业局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xx市林业质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总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1、工程质量稽查职能发挥深入到位

阔叶树栽植xxx亩、xxx万株,占年度应栽植任务的103%,成为xx市造林绿化工程的样板工程、示范工程。质监工作的开展有力保障了林业建设工程的成效,使xx市的林业建设逐步迈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2、绿化工程资质审核规范严谨

受省林业厅质量监督站委托,我市负责代办市级区域内造林绿化施工单位的三级绿化资质审批手续,几年来,市林业质监站为全市xx个企事业单位、种植专业合作社、绿化队等各种经济实体、法人办理了造林绿化三级资质,审核中,质监站严格执行xx省营林绿化工程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认真履行审批程序,对施工单位的营业执照、单位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身份证件、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职称、劳动合同、资产情况表、流动资金证明、报税务部门的近期财务报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等一系列环节进行仔细核实、严格把关,对任何一项不符合办法规定的,一律不予受理,审批程序的规范操作保证了造林工程队伍的'专业性,也保证了xx市林业建设工程的优质、高效。

3、工程监理技术培训组织有序

余名,获得监理工程师资格的人员xx名。这些监理人员现在都活跃在林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第一线,为我市林业工程质量建设保驾护航。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积极推行质量监督机制

根据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和《林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监督工程实行四制管理,一是项目法人制,明确各建设单位的项目法人和职责,实行权责结合,增强各地组织实施林业工程的责任感;二是实施合同制。所有的工程建设内容都签订合同;三是工程监理制。对所有的工程建设进度、质量、资金使用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监理;四是资金报帐制。明确报帐单位和报帐程序,坚持按总体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合同验收,验收合格才能报帐。

2、着力做好组织服务工作

监理单位既要积极支持,又要有效约束,保证其独立行使监理职能,使建设单位能够及时掌握工程实际情况。

结合贷款贴息、造林补助等手段,三是建议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加大农田林网建设投入力度。吸引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农田林网建设,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使农田林网进入新的建设时期。

县在期间,根据国家、省、市林业部门的安排部署和要求。结合开展平原绿化工程,组织实施了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林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监理工作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县监管职能调整的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根据省、市工作部署,我县在xx月底前,按要求成立了xx-x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办公室,完成了餐饮环节监管职能调整。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食安办成立情况

按照xx要求,经县政府专题研究,成立了xx-x食品安全委员。主任由担任,常务副主任由xx担任,副主任分别由4名主管副担任。食安委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县政府办公室一名正科级专职副主任任食安办主任。食安办设置行政编制xx名,除xx名主任外,目前有工作人员两名,xx名为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另xx名为原食安办工作人员,还有xx名拟通过借调或招录等形式补充。

—1—

全信息档案。

二、监管职能调整情况

xx月xx日,我和主管县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对县卫生局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进行调整。一是原由县卫生局承担的全县餐饮、保健品、化妆品的监管、执法等职能由现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原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的行业指导、综合协调职能由xx-x食安办承担。二是成立县食品监督中心(财政全供事业单位),隶属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全县餐饮、保健品、化妆品等监管、执法职能。该中心核定财政全供事业编制xx-x名,其中xx-x名从县卫生监督中心原从事食品安全工作的财政全供人员中解决,其余人员从药监局调整。三是为县食品监督中心配备xx-x台执法车辆,统一调整办公室,统一购置服装,重新购置办公家具,解决一次性办公经费xx-x万元。

目前,食品监督中心正常运行,近日已开展了全县烧烤专项治理及餐饮服务许可证办理工作。

三、下步打算

目前,县政府食安办和县食品监督中心均已成立,相关人员已迅速转变角色,熟悉新的岗位,相继开展工作。

—2—

食品监督中心人员力量,加大经费投入,力争年底前,形成与监管要求相匹配的监管力量。二是加强监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监管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三是多采取联合检查、综合执法等形式,弥补食品监督中心人员不足、监管力量不强的问题。四是进一步强化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长效监管机制,提高监督执法效果。

—3—

区委、区政府: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省级以下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办发【2017】30号)、市编办《关于全市工商质监系统机构编制划转有关事项的通知》(巴编办发【2017】160号)等文件精神,遵照市、区的统一部署,恩阳区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自去年12月份启动实施以来,在区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市、区编办,市工商局和市质监局的具体指导下,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目前,改革任务已总体完成,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到岗到位,新组建的恩阳区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已于2017年12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并按改革后的职能职责有序运行。

一、基本情况

(一)机构和职能整合到位。此次改革我们坚持体制调整和机构合并同步推进,一是将原工商质监省以下垂直管理调整为属地管理,人、财、物全部划归地方政府管理;二是将原恩阳区工商、质监筹备组撤并重新组建了恩阳区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将原工商、质监部门的各项职能整合到新组建的区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三是在全区24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了4个片区工商质量监督管理所,内设12个科室、下辖5个直属事业单位。

(二)编制和人员划转到位。这次改革中,我们按照“编随人走”的原则,全部足额划转到位,人员和编制吻合,其中原恩阳区工商筹备组向新成立的区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划转编制和人员42名,原**区质监局向新成立的恩阳区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划转编制和人员8名。全局核定编制98名,其中行政编制50名,事业编制48名;现有在编人员50名,其中公务员29名,事业人员21名。但要完全适应机构改革后的职能职责,现有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监管力量薄弱。

(三)档案资产移交到位。一是原恩阳工商系统的资产全部划转到新成立的区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二是从原**区质监局划转执法车1辆;三是质监系统划转人员的办公设备随划转人员直接到位;四是由于部分人员档案资料不齐全,此项工作正在完善和移交中。

《县关于监管职能调整的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乳品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为切实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乳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省、市、县关于进一步清缴问题乳品确保乳品质量安全的文件精神,我镇近期就此问题开展专项监管整治活动,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镇接到上级通知后,高度重视,党委班子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组织认真学习,传达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研究我镇乳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相关事宜;同时成立乳制品质量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要求各单位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层层落实到位,切实做好专项清查工作。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专项整治期间,我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一方面,扩大宣传范围,在全镇宣传法律、法规,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意识;另一方面,加强正面引导、重点宣传有关健康知识和不合格乳制品查处情况,防止炒作,保持社会安定稳定,在全镇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努力营造食品安全人人有责良好氛围。

三、协调联动,开展专项整治

一是彻底检查所有乳制品企业和所有乳制品,凡是不合格的,立即责令企业生产、销售,查封成品。对于已经市场的,立即配合有关部门,采取下架、退回、召回等措施,决不能继续造成新的危害。经查,我镇无乳制品生产企业。

二是认真开展乳制品流通环节的全面排查工作,强化市场巡查监管,加强对问题乳制品监管和查处。建立乳制品经营者的监管台账,以镇辖区各大超市进货台账为突破口,采取食品监管“倒查”的有效方法。并有针对性的对零售商进行清查和监管,及时将不合格产品进行下架处理,不在流入市场。

三是开展专项政治活动。一方面,在糖果、糕点等小食品作坊进行定期检查,督促自觉做好乳品食品安全工作。另一方面,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周围食品商店、小摊进行定期抽查,确保学生食品饮用安全。通过系列专项整治活动,我镇未发现问题乳制品。

我镇将继续按照要求,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做好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清查工作,完善食品安全和质量监管长效机制,为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作出不懈的努力。

欢墩镇食品安全办公室

二零一一年四月十五日

乳品安全的参与意识,坚定人民群众乳品消费的信心。

一、深入学习,把握实质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贯彻《条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xx年12月10日,我所全体干部学习了《条例》,掌握了《条例》的各项规定,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以最扎实的作风,把贯彻《条例》的宣传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12月11日,我所召集了辖区内乳品经营业主集中学习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国家有关监督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经营者第一责任总识熟悉应该依法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守法经营和自觉性,切实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积极宣传,搞好配合

草潭工商所充分利用市场公示、印发单宣传、简报信息和12315窗口服务、帮助消费者清退问题奶制品等方式广泛宣传《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仅辖区内各经营场所制作公示告知栏或张贴宣传单100余份。在此基础上,还会同质检、卫生、商务、动检、农委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行动1次,有效的扩大了该项工作的影响力,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十分满意。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市委领导:

去年年底和今年1月中旬,中央和省委相继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深入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和部署了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前不久,市上又召开了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和要求。为了贯彻好、落实好这三次会议精神,郊区工委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建议市委主持召开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通过会议来达到总结成绩、明确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目的。随后,郊区工委向主管农业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成录和市政府石建明副市长作了汇报,两位领导认为召开市委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很有必要,十分赞同,对会议的筹备工作谈了具体的建议。目前,召开市委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主要作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讨论制定了会议方案,具体为:

(一)会议时间:拟定于2月3日左右,会期半天;

(二)会议地点:市级机关会议中心1号会议室;

(三)会议议程。

1、传达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2、市委领导讲话;

3、表彰奖励。

(1)、颁发全省基层组织建设“五好镇”、“五好村”奖牌;

(4)、表彰农村致富带头人;

(5)、表彰支农工作(双培双带)先进单位;

4、农林局和支农单位表态发言;

5、市政府领导总结会议。

(四)、参会人员。

1、市上四大班子领导;

2、涉农单位的负责人;

3、农口全体干部职工;

4、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5、评选表彰的先进单位代表和先进个人;

6、新闻单位记者。

参加大会的人员总数约300人。

(五)会议经费。

1、20度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单位(7个):奖励1个镇,奖金3000元,奖励5个村,奖金各元,奖励1个农林局局属单位,奖金1000元,奖牌每个200元,合计15400元。

2、年度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工作者(20名):奖励5名农口职工,奖励10名村干部,奖励5名组干部,每人奖金500元,荣誉证书每个10元,合计10200元。

3、农村致富带头人(10名):主要奖励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交通运输业、二、三产业等方面的农民致富带头人,每人奖金500元,荣誉证书每个10元,合计5100元。

4、支农工作(含双培双带)先进单位(8个):颁发奖牌,每个200元,计1600元。

5、会议材料费、村干部补助费及其它费用等,计1800元。

以上共需会议经费34100元。

二、按照会议方案,认真作好前期工作。

为了切实保证会议顺利、圆满召开,近期,郊区工委连续召开了两次工委会,对市委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筹备工作进行了研究,安排有关工作人员作好会议的准备工作。目前,会议前期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3、提出了支农工作(含双培双带)先进单位。包括: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等8个单位;

5、拟定了会议的表彰决定和会议通知;

6、其它工作正在认真准备过程中。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县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辖16个乡镇,515个行政村,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人口76.4万人。全县公路总里程2212公里,其中村村通公路1720公里,占全县通车公路的78%。全县营运客车203余辆,农村营运客车132辆,城乡公交73辆,农村班线66条,行政村通车率达95%,以县城为中心的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xx年以来,我们在立足客运实际,以繁荣和发展农村客运为突然口,创新经营方式,发展新农巴士,方便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出行,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收到了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惠农服务意识,完善农村客运发展规划。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对出行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方便、快捷、舒适、周到的客运服务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衡量农村旅客运输服务的标志。随着农村公路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随着公路“村村通”的实现,农民群众对客运班车村村通的呼声越来越高,渴望客车能早日通到家门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连年提案,要求改善山区、偏远地区群众出行难的现状。但是,由于我县地处山区,地理环境特殊,人员居住分散,虽然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客运发展工作非常重视,但要实现客运班车“村村通”谈何容易,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重重困难,为此,我们从优化现有班线结构入手,抽调得力人员,成立了“农村客运班线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简称农运办),专门解决客运班车公交化和村村通的问题。

通过对农村路网结构、客运流量流向、群众出行习惯和规律的综合调查分析,我们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认真详细地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运力、运量以及班线规模,力求使新规划的客运班线通得了、稳得住、有效益、受欢迎。同时,对距离城区、集镇较近的村,我们则开通了以小型面包车为主的“小公交”,使干线与支线得到了有机的衔接。通过新开通的30余条农村班线,使群众出行方便了,农村经济发展了,交通运管人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提高了。周密的方案和科学的规划,使我县的农村客运市场步入了一个良性的运营轨道。

二、整合客运资源,努力实现客运村村通和城乡公交一体化。

扎实的基础工作,为实现我县农村客运班车村村通目标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有一些偏远山区,客流少,与其村镇之间距离较远,有个别村孤立深入于湖北、陕西境内,长期处于两省客运的盲点。如果发车会造成车辆空驶率高、油料消耗大等问题,所以车主都不愿意去,一度使这项工作不能往下进行。面对广大群众对解决交通问题的强烈渴望,我们决定由经营县内班线的中州时运**分公司、县交运公司组织吸收一批10座以下社会车辆组成小公交车队,统一车型、统一管理。几个月时间先后加入80多台面包车,办好了营运手续,每天从所在乡镇车站发往较偏远山村,采取灵活排班的办法,由乡镇客运站负责调度和安全监管,解决了较偏远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同时也杜绝了黑车参运的这一老大难问题,村村通的实现,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他们除了自发组织修路护路外,还为夜住班车司乘人员提供免费食宿,帮助解决许多实际困难。

村村通实现了道路旅客运输点对点的比较优势,但如何把点上的旅客合理疏送到主干线,从而实现干支线公路运输的有机结合呢?为此,我们立足于优化原农村客运班线,大力对农村客运班线实现行公交化运营改造。即由原来从客运站正班正点发车后,客车只在少数客运停靠点停靠的传达传统客运模式,改为每天分不同时段,调整发车密度,不间断发车,把沿途车站、招呼站和旅客习惯的聚集点连接起来,既充分发挥了农村客运场站的优势,又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体会到方便、快捷及周到的公交化服务。

为了使这项工作稳妥地向前推进,我们特意选择了县城至九重镇的客运线路作为公交化改造的试点。县城至九重镇的线路涉及沿途上集、马蹬、香花、厚坡四个乡镇及宋岗码头,线路辐射我县近一半人口,且运营这条线路的是县交运公司一家企业。宣传发动后,企业和车主有以下顾虑:1、公交化改造会使部分长期运行肥线、肥点的车失去优势,容易引发矛盾带来不稳定;2、担心实载率低的车辆中途倒客后返回,时间久了会打乱运营秩序;3、增加企业的管理难度和成本。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做了认真的研究,并制订了相应的方案,精心设置了每个班点的.行驶路线和功能,及沿途进站的具体规划,对所有的车辆实行大轮班式的循环经营,以县城为起点,旅客集中时段每15分钟一个班次,非集中时段每25分钟一个班次,每个班次按照车站对应的沿途停靠地点及到达目的地,对执行班次签发路单,由公司稽查、运管监督。运行伊始,少数过去跑惯了肥班肥点的人寻衅滋事,称损害了他们既得利益。运行一段时间后,公司及车主普遍感到给自己带来了实惠,压班压点,兜圈绕行费时费油的现象不见了,不间断的循环发车增加了客运密度,也使沿途出行群众对客运有了进一步的依赖,实载率猛增,车辆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自xx年3月开展这项工作以来,我们逐步对该公司原经营的车辆鼓励报废淘汰,对车型、颜色、标识进行了统一,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于是,我们运用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的成功经验,又对时运**分公司县城至老城镇30公里的客运线路进行了移植,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对原线路的6台大客车实行了一次性报废,统一购置了20辆少林牌中巴车,通过对县城城区五条没有通公交的街道实行对接,尝试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和城乡居民的一致好评。

三、多方扶待,优先发展“新农巴士”

几年来,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我县农村客运发展很不均衡,运力配置不尽合理。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按照“**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对申请从事农村客运的,特别是申请偏远山村班线的,坚持采取“优先开业审批,优先线路审批,优先安排班次”的政策倾斜。我们积极配合企业,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协调,争取在在税费等方面对对农村班线给予减免优惠,足额发放燃油补贴,对经营乡村班线的车辆,则一律免收车站劳务费,乡镇客运站无偿提供劳务服务。由于我们采取了多项优惠鼓励措施,减轻了经营负担,充分调动了农村客运班线经营者的积极性,使原来那些没人愿去、没车经营的偏远山村基本上通上了班车,有效地服务了新农村建设,实现路通、车通的目标。工作上取得的实效,也使企业和司乘人员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实惠。在此基础上,我们认真总结试点经验,自觉地将发展农村公交化运营工作在全县农村客运班线上展开。工作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交通的渴望,也倍感自己肩头责任。荆关镇陡岭村,距镇政府所在地50里。在公路不通时,当地群众想去一次镇上,那就必须翻山越岭,一个来回就是两天。多年来人们没有特大事情基本上很少到镇上,甚至有的人活到60多岁也没去过镇上一次,遇到有人生病也总是抗着,直到病重时,才喊来村上10几个青壮年用简易单架送往镇医院,好多次病人死在去镇的半路上。村村通公路后,由于该村地处深山,农民收入较低,公路成了摆设。当新农巴士通往该村时,该村群众就像过节一样大摆宴席,锣鼓鞭炮,上百人夹道欢迎。此情此景,使我们感到能为人民群众做点好事是我们运管工作人员的无限荣光!

以上是我们**县运管所自xx年以来,在实现“村村通”工程和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更好地服务群众出行工作中的有益探索与尝试。实践给我们无限的启迪,使命给了我们更多的勇气,以人为本,让农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丰硕成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有决心和信心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农村客运这项工作做得更细、做得更好。

桂平市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强化领导深入开展全面推进我镇“百千工程”建设。

各位领导:

一、我镇“百千”工程工作的总体概况。

我镇从201月开始开展“百千”工程工作,至今已有两年。两年来,我们坚持“因村制宜、分批实施”的原则,到目前已完成19个村,其中省级示范村2个,重点整治村3个,一般整治村14个,整治12个村,打算到底完成37个村的整治任务。目前,我镇已累计投入2600万元,硬化道路137公里,拆除“空心房”136间,粉刷“赤膊墙”9100平方米,安装路灯780盏,新建和改建水库8只,铺设自来水管5.6万米,治理河道7050米,新增垃圾箱285只,清理卫生死角152处,清运垃圾3468吨,新增公共厕所2只,新增绿化面积18700平方米,许多村初步呈现出河洁、路净、灯亮、村绿的新变化。

随着“百千”工程的深入开展,我镇大部分村出现了新气象。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群众素质有了新提高;干群关系有了新改善;经济发展有了新环境。

二、主要做法。

为把“百千”工程这项“民心工程”抓得卓有成效,我们认真按照“加大力度、全面推进、提高质量、再上台阶”的工作思路,着重做到了“五个抓”:

一是因地制宜抓规划。实施“百千”工程,规划是龙头。为编制好规划,我镇根据各村实际,高标准制定了集镇和村庄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重点明确,方案规范,布局得当。在规划编制中,着重突出各自特色,不搞整齐划一,不搞贪大求洋。对集镇周边8个村,按照“八星拱月”框架,以功能互补、基础共享、规模适度、布点合理为原则进行编制;对重点村,按照一村一品、一点一景的要求,力争形成特色。目前,我镇4个村已完成规划编制,33个村还在修编。

二是政策引导抓投入。为调动各村建设的积极性,镇政府专门出台了财政补助政策,镇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规划编制、重点整治村和一般整治村的建设奖励。通过“以奖代补、以补促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了“百千”工程的顺利开展。在奖励和扶持村庄整治中,重点村整治和一般村整治各有侧重。重点村整治做到重点扶持;一般村整治提倡自力更生、自行整治,或少量资金补助。两年来,镇、村两级共投入建设资金2600万元。但由于“百千”工程投资巨大,光靠镇财政资金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为此,我们积极拓展经费筹集渠道,切实采取“上级补一点、村集体出一点、老百姓筹一点、企业老板捐一点”的办法,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百千工程”建设,鼓励企业家为建设家乡、美化家园出钱出力,确保了建设资金的到位。

三是立足现状抓重点。首先强化工作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百千”工程建设中,我们严格遵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依据各村现状,明确工作重点。a、如水坞村,根据村情,重点抓“空心村”整治和“赤膊房”粉刷美化。该村由于历史原因,全村120户农户中,需要拆除的老房和违章搭建的附房就高达66户。这些“空心房”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该村采取村干部“包干”的办法,党员干部带头,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短时间内共拆除“空心房”66间,粉刷“赤膊房”13间。b、如唐家坞村,根据村情重点抓全村的环境卫生和农村饮用水工作。该村有1600多人,是个大村,一直来,存在着“户清村脏”的情况。为改变脏、乱、差现象,村里投资181万元,对村主干道进行重新硬化和绿化;投资230万元,对坑西溪唐家坞段2.8公里河道进行了彻底整治;投资150万元,新建了篮球场、健身园、农贸市场和村标工程等;投资120万元,新建水池3只,安装自来水管线15000米;新增垃圾房25座、拉圾箱20只,拆除破旧危房7000平方米,改建和粉刷墙面5000平方米,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几年来共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唐家坞村通过了省级示范村验收。其次,全镇重点抓“卫生村”创建工作。结合“百千”工程,全面改造各村卫生设施。目前,在全镇范围内,初步形成了“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四统一的垃圾处理模式。即农户将垃圾统一投放到拉圾箱,由村保洁员收集后,运到镇中转站压缩,再送市垃圾处理站处理,真正做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四是着眼长远抓机制。“百千”工程要取得实效,要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建设成果,关键在于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为此,我们从制度、人员、经费、考核四个方面下手:一是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建立了环境卫生保洁制度、绿化养护制度、保洁员和养护员责任制度等。二是落实长效管理人员。要求各村必须建立环境保洁、绿化养护队伍。三是健全长效管理经费保障机制。要求各村有一定的专项资金投入,解决经费问题。四是建立长效管理考核机制。镇政府每年对各村进行监督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各位领导,同志们,以上是我镇两年来在开展“百千”工程中取得的一点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离不开镇村两级干部重视,齐抓共管;离不开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发动群众;离不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抓工作。我们虽做了一些事,但离市委、市政府要求,与好的兄弟乡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决心要借今天会议的东风,结合高桥实际,努力在全面推进“百千”工程建设上狠下功夫,努力在实效上求成效,努力在长效机制上出新招,力争使高桥的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谢谢大家!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