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一个充满师生情谊和教育意义的地方,我们与老师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关系。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学校总结的范文,其中包含了不同的主题和写作方式,供大家参考借鉴。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第一资源,学校发展的驱动,归根结底要靠教师发展的引擎来实现,而教师专业化发展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条必由之路。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校领导开拓进取精神的引领下,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务本求实之路。具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在职教师24人,教师的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以上学历7人,本科在读5人,占50%;专科学历17人,占66.6%。;小学高级教师6 人,占25%,一级教师18人,占75%。现有市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名师一人,县骨干教师3人。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为42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领导班子队伍带出了一支特别勤于钻研、敢于实践、大胆探索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队伍。
二、建设规划
1、提高认识。
为了提高全体教师对教师专业化学校建设的认识水平,学校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了《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建设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见》的文件,并通过撰写学习笔记、交流学习心得等方式,在我校形成了浓厚的教师专业成长氛围,各位教师也树立了岗位终身学习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制定规划。
对岗位为每位教师制定了年度和未来三年发展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每位教师结合个人实际,依据学科专业化、教育专业化和职业理论专业化的要求,制定了明确具体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三、寻找发展支点
几年来,学校始终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以校长宋领弟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副校长崔树卫负责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牢固树立了教师专业成长理念,教师岗位终身学习理念,注重学习相关专注和文献资料,同时做了相关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具有了比较深厚的理论素养和较高的学识水平,逐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化工作思路,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现状问题,我们进行了多次的调查研究,反反复复拷问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不断探索撬动整个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支点究竟在哪里,在调查问卷、教师会座谈等多种方式倾听“民-意”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学校的发展理念,并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规划——不断寻求自我发展与团队共赢。正是在“成全学生,成就教师”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制定了属于自己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激发了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四、健全制度体系,保障有序运行
循环过程。
为切实加强科研的力量,我校成立了专门的教研机构,由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张素稳、李凤担任教研组长。教研组每学期初都组织教师修订研修制度,制定切合实际的教研计划,日常教研做到了管理有序、高效,教研记录齐全完整。同时,本着整体协调,分工合作的原则,将各个教研组有机组织起来,做到了月度有检查,学期有总结,并且将教研工作与教师的综合评价、考核、奖惩结合起来。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现拥有图书阅览室一座,各种新版图书共九大类1963册,基本上满足了师生教育教学的需要,其中的教育理论专著和专业理论书籍也在不断更新中。还订阅了《中国教育报》《河北教育》《小学生学习方法报》等专业报刊杂志,更好地为我校师生服务。现有远程教育接收室、光盘播放室,每天都接收大量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师生服务;2011年新建备课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其中备课室有电脑六台,并且已全部接入互联网,基本上能满足教师电子备课、网上学习的需要;多媒体教室作为学校开展集中学习、组织公开教学的多媒体培训场所,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五、学习交流 学习型校园特色彰显
我校坚定不移地引导教师确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体学习”、“自主学习”的先进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水平,通过学习交流,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型校园特色彰显。
《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场深刻改革,涉及到学校各个方面,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校长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关注什么?应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如何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是校长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学校发展计划校长支持性环境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正在进行的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学校发展计划则是一套从国外引进的比较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和技术。在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要联系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实际,正确地履行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角色职责,为新课程改革营造一个适宜的管理环境,去统领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软肋——新课程改革需要寻求一个支持性的管理环境。
较之以往,新课程改革的确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涉及到学校各个方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当新课程改革实施到了一定深度,触及到学校的文化、制度、管理理念等深层次问题的时候,教师们就会感觉到无奈和无助。教师们迫切需要一个为他们提供开放的、自由的,能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充分施展才华的支持性的管理环境。然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个软肋就是一个从制度层面、从学校整体出发的管理良性环境没有先期建立起来。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也能够对原有的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做局部的改革,但显然这样的做法是被动的和辅助性的。解决这一软肋的关键人物在于学校校长。校长必须为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支持性管理环境,这对校长来说是一个新挑战。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的关注点在哪里?何为校长应为之事?这些问题应引起校长足够的重视、思考和正确定位。校长应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主动者,去统领全局,去寻觅和建立一个能从学校整体上,从制度层面上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学校管理环境。学校发展计划无疑是一个可供校长选择的较为理想的选项。
二、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
学校发展计划下的学校管理适合并能够支持新课程改革无论是在学校发展计划下的学校管理,还是新课程改革,都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文化、社会的相同背景,都体现了现代教育、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其底蕴和渊源是一致的。
两者所处的层面不同,但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显然,前者对于后者是一种根本性的支持,能为后者提供一个适宜的良性的管理平台,一种安全背景,一种自由氛围,一个制度支撑,一种生长的“土壤”。这正是前期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所缺失的,是许多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寻觅和建立的一个新的学校管理模式。而这一新的管理模式是可以在学校发展计划的技术及理念引领下建立起来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
校长要制定一个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的学校发展计划总体上说,旧的管理理念及模式与新课程改革是格格不入的。在全国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学校管理层面引入了学校发展计划。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必然要把新课程改革作为一个热点来关注,从而制定出一个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的学校发展计划。
(一)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过程中,校长必须明确和处理好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如果从学校管理学角度来考查这两者关系的话,学校发展计划引发的学校管理改革必须承担起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性管理环境的历史使命,即在学校发展计划下学校能形成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通的全局性的管理制度、工作平台、文化背景,去正面服务新课程改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主动统领和倡导新课程改革,使校内形成一种新课程改革的驱动力。
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必须将新课程改革纳入视野。一方面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全过程中必须深切关注新课程改革。另一方面,不能将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割裂开来,学校发展计划不应是充当一个被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角色,而应该做新课程改革的主角,将新课程改革主动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计划当中去,从学校整体层面去规划和推进新课程改革。
(二)既然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是一脉相承的,学校发展计划就可以也应该要有意识地将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具体策略、行动纳入到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使这两者同步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交融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比如在学校发展计划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上,应该有目的有步骤地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任务加以体现,并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得以落实。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目标体系去构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去推进新课程改革。比如,第一步可以是建立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目标一致的学校管理制度,第二步是围绕新课程改革实施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抓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第三步回到课堂上来,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实施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要在学校发展计划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宜于新课程改革的自主管理机制——校本管理机制。所谓校本管理是指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是学校组织有相当大的办学自主权,并根据学校本身的特性和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校本管理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学校的管理是否立足于学校的根本,从学校的本色出发,进行自我管理;二是学校是否有能力、有权力、有责任进行自我管理。学校发展计划自下而上,广泛参与等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第一个问题,同时也对第二个问题提出了匹配性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学校能从学校的本源出发,从当地社会发展的特点出发,从学校的条件、问题和特色出发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学校的本源是什么?当地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什么?学校的发展条件和问题在哪里?学校需要如何定位?学校需要配备怎样的教师?培养怎样的学生?诸如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过程很好地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配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形成校本课程,开展校本研修,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管理。
(四)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植民主、开放、参与、充分尊重人性的学校文化氛围。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一个适宜的“土壤”,在这样一个适宜的“土壤”里,新课程改革才能充分地、自由地、健康地“生长”。在一个禁锢、封闭、没有参与、只见物不见人的环境里实施新课程改革,会让人们感觉到突兀、别扭,会使新课程改革变形,甚至于窒息。
地扪小学位于黎平县茅贡乡北部,距离乡政府驻地5公里。学校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校舍只有教学楼、教工宿舍楼和简易学生食堂。学校始建于1937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如今变成了全茅贡乡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所村级完全小学。
2012年9月学校共有学生269个,女生128人,学生全部都是侗族。其中走读生有53人,走读路程为2公里。老师有13人,女2人。13位老师中有3个是特设岗位老师(即特岗老师),年纪最轻的老师有24岁,年纪最老的老师有56岁,学校老师的平均年龄为40多岁。
2011年暑假学校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使用专款30000元将教工楼一楼改建成了一个极简易的食堂,面积只有72平方米,具体分为库房一间、操作间一间和餐厅两间。这样的面积远远不能满足庞大师生队伍就餐的需要。食堂的设备设施只有电冰箱、消毒柜两样,其他应该具备的设备尚在欠缺。
学校历来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和体育教学工作。近几年来不断投入一些资金添置必备的体育器材。无奈学校财力有限,到目前为止上级配备和学校采购的体育器材还是不能满足众多师生体育教学和体质锻炼的需要。体育课上师生只能用一些破烂的体育器材开展教学活动。
我校的学生很喜欢看课外书籍,每天中午和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往学校图书室跑。为什么呢?因为去迟了就借不到书。更深层的原因是学校的图书室藏书比较少达不到学生与图书正常配备比例。
学校每一次开校务会都会有老师提出给每位老师配齐办公电脑的意见和建议,这让学校领导最为难堪,因为老师们看到周边的大型学校所有的老师都配齐了办公电脑,在信息化教育的今天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无道理。可是因为学校经费紧缺至今未能实现老师们提出的合理请求。
2012年11月2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办学思想,不断强化学校的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了更好地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响应党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号召,做好前锋区人大的调研工作,为区教育和科技局提供本校教育发展现状的科学、准确资料,根据《广安市前锋区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方案》的要求,现将我校教育发展现状情况汇报如下:
一、校点布局 1、虎城小学下辖虎城小学本部、虎城初中分校、苏台中小学分校三个校点。其中虎城小学本部占地面积7330平方米,现有小学生780人,生均占地面积9.36平方米,标准化建设设施差;虎城初中分校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现有初中生491人,生均占地面积13.65平方米,无标准化建设设施,甚至没有学校必需的运动场;苏台中小学分校现有初中生165人,小学生290人,没有标准化建设设施;紫龙村小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现有幼儿学生18人,无任何基础设施。
2、虎城小学本部招收6—12周岁适龄儿童,即小学1—6年级学生,服务半径4公里;虎城初中分校招收12—15周岁适龄儿童,即初中7—9年级学生,服务半径4公里;苏台中小学分校招收6—15周岁适龄儿童,即1—9年级学生,服务半径4公里。
1
二、资源配臵情况
1、虎城小学现有的闲臵校舍有玉河村小、关寨村小、胜果村小,这些村小现均无学生,经原广安区委组织部研究同意,已交由当地村支部、村委会作为办公用房,这些地方现在均无教学设施设备。
2、虎城小学本部除教室够用外,根本没有任何功能用房,没有计算机教室,没有现代教学设备及标准化设施设备;虎城初中分校功能用房也比较少,没有计算机教室,没有现代教学设备;苏台中小学分校没有功能用房,没有计算机教室,没有现代教学设备。这样的现状导致学校各校点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计算机教学。
3、虎城小学本部有部分实验器材,不能满足正常的实验教学需求。有图书6200册,有少量的体育器材,音乐器材只有一部电子琴,没有美术器材,卫生器材缺乏。虎城小学本部操场修建于1997年,操场是水泥地板,现已是坑坑洼洼,跑道是只有160米的凹凸不平的炭灰跑道,下雨天泥泞不堪,天晴时尘土飞扬,已严重影响到师生的正常活动和身心健康,师生对此苦不堪言。虎城初中分校有部分实验器材,有图书12000册,生均25册,有一定数量的体育器材,根本没有任何音乐器材和美术器材,没有学生运动场,更没有标准化的跑道,上体育课和开展体育活动只能在虎城小学本部进行,这样增加了安全隐患,同时让虎城小学本部的操场和跑道不堪重负;苏台中小学分校缺乏实验器材,有图书5100册,没有音乐器材,也没有卫生器材,有少量的体育器材,有简陋的学生运动场,但根本不达标。
《学校教育发展状况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根据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汉川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的通知精神,汉川市实验中学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将学校建设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管理科学规范”的示范性学校为目标,从而创造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
一.基本情况。
汉川市实验中学是湖北省经济十强市——汉川市的一所市直重点中学,成立于秋,是一所为适应教育形势发展而兴办的集实验性、特色性、超前性、示范性为一体的新学校。占地面积40000m2,建筑面积17000m2。学校拥有高标准田径场、图书室、电子计算机教学室和语言室、理化生实验室。学校位于繁华的闹市区,布局合理,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是一所闹中取静的花园学校。
学校现有45教学班,学生3000余人。学校认真探索素质教育办学方向,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在强化基础学科的基础上,实施“合格+特长”的育人目标。学校二0被评为孝感市“示范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电化教育实验基地学校”、“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学校二00三年被评为湖北省中小学“综合实力50强”学校。
二.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校园是学习的地方,是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地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场所。而校园环境不仅是学习生活的物质条件,而且具有传统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等育人功能,它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载体。校园环境又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的物质载体,具有引导价值取向、发挥同化功能,情感激励和塑造人格作用。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能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促进工作和学习。
(一)远规划近落实,重视校园建筑设施与校园美化的完善。
学校坚持“彰显文化,注重绿化、保证净化”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筹集资金,科学规划,整体布置,硬件建设已初显成效。
新校门赏心悦目,硬化大道郁郁葱葱,花坛内花果银红,小径旁绿草茵茵。高大挺拔的樟树、松树等配以低矮的草坪及各色草木花卉,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绿化景观。
近年来,学校拆除了校园内部原教师住房(鸽子笼),修筑了新校门、教工宿舍区,临街门店的修建既改善了校园周边环境,又为学校开辟财源。现正在进行西街危房改造和学校食堂扩迁筹备工作。
加强了师生行为规范的管理,无乱扔、乱放、乱贴、乱画、乱挂现象。注重卫生责任区的督察与管理,办公室、教室、路面等处整洁优雅。
学校安全与后勤保障到位,消防设施齐全,能及时进行门窗、桌椅及各项设施的检修。
物质环境文化化、艺术化、实用化、舒适化、卫生化、优雅化、整洁化、安静化等等正促进着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早安排细布置,营造校园环境文化与活动氛围。
校园环境文化,它具有特殊而多样化的育人功能。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气息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创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好舞台。
和谐的校园风貌将成为体现学校发展的窗口。开学时加大环境卫生管理的力度,大力整治,学校呈现一派新气象。校园内整洁美观,彩旗飘扬,鲜花锦簇,勉励新生和欢迎新教师、新同学的标语口号随处可见,各种指路牌、张贴物醒目明了,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和家长。给新生及家长一片热情和温暖,成为校园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学校建有比较标准的升旗台和旗杆。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
发展墙壁和橱窗文化。为使文化育人取得实效,我校历来就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硬道旁设置文化长廊、教学楼过道设置文化橱窗、建筑屋墙壁上布置宣传专栏。按社会与教育需求,及时更换主题,丰富文化宣传内容,给校园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有利于学习和生活,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个性,更使环境育人于无声处显功效。
强化了宣传工作。安全工作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除了利用晨会、班会、学校广播讲以外,还要通过校刊、班刊、多媒体放映相关影视录像等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学校重视教学建设、管理和使用。目前,实验室、微机室、阅览室以及音、体、美、劳、卫等功能室仪器设备齐全,并按高标准布置了新的会议室、多媒体阶梯教室,九年级各班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强使用管理,各种设备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充分运用。
重视校园活动场所建设。学校有比较规范的田径运动场和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设施与器材。除满足教学需要外,以开展“阳光运动”为契机,大力开展体育运动与学生各项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精要求明责任,丰富师生的人文环境。
加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师生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负重拼搏。及时召开班主任会议,布置德育教育常规工作,使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敬业奉献落实到实处。
通过每周的班团会,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爱心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让学生知荣明耻,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让学生坚守善良、恪守诚信、心怀感恩,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积极组识各年级征文、演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积极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主体融汇到文化生活中去,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全面发展,在活动中提高素质,陶冶性情、提升思想境界,为德育和艺术文化教育结合创设平台。
制定和完善了社团、广播站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让学校社团成为培养、锻炼学生的重要阵地,成为学生自我教育、思想进步、知识增长、健康成长的群众团体。
开展学校的快乐工作室(心理咨询室),以便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信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多种形式相结合,以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开展卫生文明量化评比,评定卫生文明班级。这些措施为学生行为规范和各班的清洁卫生情况提供了一个简明的“晴雨表”,有效促进了学校和班级的管理,使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落实到位。
警校共建平安校园。我们依托城关派出所建立了“社区警务室”,建立了校园周边整治协调长效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周围边环境。定期请派出所民警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交通知识、消防知识、应急事例处理方法等教育,加强了学生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加强了食堂和小卖部食品卫生管理。严格审查购货渠道,规范食品制作操作程序,卓有有效的保障了学生饮食安全卫生。
我校将“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工作的实效性,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开创新的局面。
加强教学设施、体育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更新改造,使之具有现化代、一流化、标准化、先进化。
加强校园人文建设,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我娱乐性、创新性的体育活动、文娱活动、书画艺术活动、各类竞赛活动、板报展评活动、审美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陶冶情操、增强情感、培养能力、提高兴趣、促进智力,营造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校园氛围。
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振奋、积极、健康、理想、勇往直前的师生精神面貌。
进一步搞好校园绿化、净化、美好工作,让地更绿、水更美、花更艳、路更洁。创造幽雅怡人、蓬勃向上、催人奋进的育人环境。
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的语言表达,是教学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古今中外的著名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师语言艺术的自觉修养。现代教学手段丰富多彩,但教学语言的地位和作用是难以被完全取代的。下面就教师语言艺术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教师的语言对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的教学观的影响,教师往往充当着主体主宰的角色。学生只是一件器具、一件物体、一个留声机。我讲你听,我管你服,要灌即灌,这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种关系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师生之间实现平等,使教学过程从原来的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交流,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不可替代的学习主体,教师应将每个学生都看成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的主体,理解、尊重学生,创造平等的民主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主动地发展。
新课程的试行,广大教育工作者都拍手称快,但想要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新型师生关系应充分体现在师生间的尊重与民主上。而要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首要的.就是注重教师的语言。教师该多运用“让我们一起来好吗?”“请你再花点时间想想。”“你说应该怎样呢?”这些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代替“老师要考考你。”“再给你三分钟时间想一想。”“你来回答这个问题。”“你要这样做。”“你那样子学习不行。”这些居高临下的语言;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没关系,你大胆讲。”“你的看法很独特,比老师的还要好。”“你分析得头头是道。”“你想一想,肯定会说好的。”代替生硬冰冷的语言“今天,老师教你们课文。”“你要认真想才行。”“你真笨。”其实教师在课堂上所说的平等而富有感情的话语,是孩子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低头不语、愁眉苦脸转向满脸轻松、兴高采烈,才能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或许教师鼓励、赞扬优等生很容易做到,但对于差生、胆子小的学生就不容易了。过去教师对差生往往“有错必纠”、“有错即惩”,遇到功课不好或不用功就对学生批评、指责一番,甚至挖苦、讽刺。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严格要求学生吗?不,这样只会拉远师生之间的距离,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话不敢说,有问题不敢提。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自尊心受到打击,失掉学习的信心。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和记忆效果就差,学生变得唯老师是从,样样照着老师说的去办,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创造力被扼杀。更甚者,学生渐渐习惯老师的批评惩罚,产生逆反心理,以后老师的话一句也听不进了。我们这里说的民主平等是师生间的民主平等,更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民主平等。教师应欣赏每个孩子,理解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教师身上对自己尊严、权利、灵感和积极性的尊重,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的肯定。其实差生、胆子小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热情支持和鼓励。
[1][2][3]。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小学校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在扎扎实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促进学校的不断发展。
一、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体,也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增强课程意识,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育手段和技能,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由于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单一的国家集中统一管理体制)的影响,中小学教师课程意识淡薄,习惯于做一个被动的课程的执行者。学校应引导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认识变革的有效性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和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对课程改革的内在需求,作为主体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成为学校课程的决策者、设计者和管理者。学校要尽可能为大多数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提供机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规划和课程设计,不仅会影响到课程设计的结果,而且也会影响课程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新课程在实践中得到实施。
新课程是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设计的,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必然要求教师认同和内化其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观念。一般说来,实施新的课程,要求教师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来自教师的新的认识。从这个意义说,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前提。学校应引导教师在理论学习和教改实践中,注意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新学力观(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的统一),个性化的观念,综合化的观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观念,发展性评价观(从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转向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学),以及大课程观(区别于仅把课程当做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观,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抓住新课程改革的难得机遇,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二、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特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由原先过于集中的国家课程管理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地方和学校拥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这就为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进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提供了契机。
要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首先,学校应在充分领会课程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提高课程对本校学生的适应性。从总体上看,目前只有一部分学校对国家课程的实施能达到“开齐、上足”的要求,正在向“教好”努力。而相当多的学校连“开齐、上足”尚且难以做到,更谈不上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形成课程特色。课程实施一般有三种取向,即“得过且过”、“适应和改编”、“忠实、精确或程序化”取向。目前大多数学校倾向于第三种取向,以一种被动的心态,而非主体性的意识来对待课程改革,过分强调对国家课程“被动执行”和“严格忠实”,片面化、形式化、绝对化、神圣化的理解和执行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和课时,对国家课程不允许或不愿意进行自主性、选择性、灵活性、变通性地处理,不愿意或不能对过多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剪裁和处理。其负效应是,一方面是使国家课程不能适应现实的变化和发展,不能适应本校学生的实际;另一方面则抑制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的发展失去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这是新课程实施中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其次,学校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进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校本课程是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校本课程是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要的重要措施;校本课程是体现与发挥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环节。学校应本着互补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重视开发校本课程,以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和发挥教师的特点,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
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因此,中外教育改革,无不把课程置于突出位置,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加以改革和建设。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课程改革在学校教育改革中发挥着牵一发动全身的影响。课程改革将引起学校教育理念、管理制度和教育行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学校只有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关键环节,才能带动学校教育各方面的变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
学校在课程改革中不应是消极被动的执行者,而应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者。要把课程改革的过程当做自觉实践现代教育理论并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构建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使学校成为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新型学校。
搞好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发展,关键是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宗旨和系统的办学思想,有自主办学的意识。这样,有利于把“专家的课程”变成“学校的课程”,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好新课程。
搞好课程改革,还要注意抓住课程改革中一些关键性的工作,如,新课程师资培训,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综合课程的设置,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课程评价改革等工作,使课程改革既有面上的推进,又有点上的深入,使新课程真正在实践中落到实处,切实促进学校的发展。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变革最深刻的一次课程改革。我国中小学教育将在这次课程的深刻变革中,逐步实现由传统学校教育向现代化新型学校教育的转变。
在价值变革的引领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典范、课程理念、课程体制、课程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1、课程典范的重构。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
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
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
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五是推崇“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质性评价手段,体现了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命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
2、课程理念的创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离不开课程理念的创新。
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这些理念的创新,推动了课程研究,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唤起了课程改革的生机和活力。
(1)创新的学校观。
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监狱,不是附属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过去的官僚本位、国家本位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
(2)创新的课程观。
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多是文本的,这种文本的课程知识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单向性,课程知识早已安排好,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课程知识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侧面来进行论述和描写的。而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3)创新的教材观。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坚持“教材是范例”的观点,认为教材要由控制和规范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
(4)创新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
(5)创新的教师观。
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等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6)创新的学生观。
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课程体制的发展与上述理念层面的创新相伴随的往往是体制层面的发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必然是二者的同步变革。
在课程管理方面,需要继续研究课程体制的统一性、灵活性以及有效性等问题,科学地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以有效提高课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适应性。
4、课程文化的再生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营建了一种生活、对话、探究与合作的课程文化模式,实现了课程文化的再生。
虽然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发展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也还有许多“艰难险阻”需要大家克服,但只要大家共同来呵护这棵小树,用爱来浇灌,用心来关爱,用汗水来培植,这个创新与发展的春天就一定会来临。
近年来,曲沃县教育局认真落实全国、省、市、县综合治理会议各项要求,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内部管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积极与县执法部门配合,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有效的整治,营造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健全领导组织,层层落实责任。
教育局成立了教育系统“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并认真抓好综治工作的落实。教育局和各教办、县直学校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学校主要领导是综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学校也成立了综治工作领导小组,把综治工作列入学校总体规划之中,学校与相关处室、年级组签订三级责任书,使综治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人人重视综治工作。各校还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估条例,并把综合治理工作内容列入到学校评先评优指标体系之中,局委会定期研究综治工作,对全县学校安全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
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实效。
1、加强对学校及周边治安隐患和矛盾纠纷的排查。
我们按照《曲沃县教育系统集中整治学校及周边治安工作方案》,深入了解全县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进行摸底排查。结合对《关于迅速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贯彻落实,认真组织实施,将治安隐患、矛盾纠纷的化解和调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部门,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
2、加强安全防范和治安保卫工作。我们积极加大安全保卫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共计配备了保安服70套,警棍76支,催泪器220支,防割手套163副,双股钢叉180支。共投入50余万元,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安装监控系统,目前,全县所有中学和有条件的小学在财务室、计算机室等重点部位安装了“三铁一器”和监控设备,有效地解决了校园重点部位安全问题。利用假期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和县直学校主要领导、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门卫参加县安监局、县公安局举办的安全工作、内部保卫工作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做安全管理工作知识专题讲座,更换40余名年龄偏大的门卫等,以增强学校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进一步保障学校的安全。
落实值班值守措施,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值守制度,及时掌控最新的安全稳定动态,信息畅通及时。修订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不断完善应急反应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并完善了针对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传染病防治、值班、门卫管理、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集会和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安全报告等制度,还制定了火灾事故、群体事和突发事件、食品中毒事件等方面的应急处理预案,并将相应的安全制度的执行责任一一落实到学校校长、安管主任、总务主任、教导主任、班主任和全体教职工,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人人有担子的安全管理体系。
3、密切配合,集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
主动联合城管、工商、文化等部门,全部清除学校周边200米以内的零售摊点和“三无产品”、网吧、电游室等。
加强学校及周边交通安全管理,主动联系交警部门对交通信号灯、指示牌、斑马线等交通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完善交通安全设施设备。打击“黑校车”、“黑出租”拦客运营,特别是农村地区非法营运车辆运载中小学生的行为。加强对学生电动车的规范管理,杜绝学生使用无合法来源的电动车,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电动车。
认真做好校园内部的综合治理工作,清理整治校园内的治安隐患场所和违章建筑、商业摊点等。对全县38个校安工程项目学校实行重点监控,严格实行施工区与教学区的完全隔离,保证专门人员监控施工安全。
4、落实责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每学期进行一次校园综合治理集中整治行动,在集中整治行动期间,各单位和各学校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督查和检查。对在集中整治工作中工作扎实、措施得力、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宣传表彰;对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整治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对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造成涉校涉生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影响恶劣的群体事的,要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5、加强检查,排除隐患。开学前一周和期中期间,教育局机关全体人员以分片承包的形式,分成七个小组,分两次对全县七个乡镇的中小学、幼儿园和七个县直学校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在检查中,一一列出检查项目和明细,明确检查范围、重点,对学校校舍、教学设备、消防设施、学校食堂、夏天用水、冬季取暖等逐一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学校立即组织整改。做到时时检查、处处留心,严加防范。
在食堂管理上,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规。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定期进行体检,统一着装。食堂的米、油、盐、肉、蔬菜等都是定点采购,严格验收、保管、索证制度。对食物、蔬菜等的清洗、烹饪等,学校有严格的操作规程、措施和食品留样、餐具消毒记录,并有专门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6、拓宽法制教育渠道。为提高我县中小学生及家长的法制水平,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我们对各中小学家长学校的开办情况进行了检查,要求把法制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家长学校要做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师“四落实”,拓宽了法制教育的渠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7、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我们加大《预防未成人犯罪法》的宣传,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以及防艾、环保、食品卫生安全等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提高了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我们特别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邀请交警大队民警做学校交通安全宣讲员,并给学生做交通安全常识讲座,设立安全知识宣传专栏,发放安全知识手册,组织学生上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等。通过系列宣传和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明显改善了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状况,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8、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深入贯彻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不断加强我县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管理的工作责任,扎实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营造一个教育有方、管理有序、防控有力、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县教育局、联合县综治办、县公安局在全县学校范围内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我县2所学校已经省级平安校园的验收。
近年来,在教育局和各学校的努力下,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积极配合下,我县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全县师生营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
我们将根据省市县工作要求,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集中力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为全面落实“平安校园”创建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目标任务努力工作,为我县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创设优良的环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改革发展报告是对学校进行全面评估和未来发展方向规划的重要文件。通过仔细阅读这份报告,我对学校改革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充满了期待。本文将结合我个人的体验和观察,分享我对学校改革发展报告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全面评估的重要性。
学校改革发展报告中对学校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包括教育质量、师资力量、学生培养、课程设置等。在阅读报告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全面评估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帮助学校了解自身的问题和不足,还可以为未来的改革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通过透彻的评估,学校可以针对问题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第三段:突出问题的解决。
学校改革发展报告中突出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报告指出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单一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优化课程设置等改进措施。这些方案都具有明确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将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对此,我深感学校管理者的用心和智慧,相信在实施这些方案的过程中,学校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第四段:培养学生全面能力的重要性。
学校改革发展报告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单一的知识面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报告提出了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举措,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这些措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充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实践所学知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段:展望未来。
学校改革发展报告中展望了学校未来的方向和目标,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和动力。报告提出的改革措施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相信经过合理实施和有效监管,学校将实现更好的发展。作为学生,我们也应该积极关注学校的改革发展,主动参与其中。只有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学校的目标和使命。我相信,在学校优秀的管理团队和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学校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结:通过阅读学校改革发展报告,我对学校的改革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全面评估的重要性、突出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全面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展望未来等内容,都让我深感学校的变革和进步。我将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发展中,为实现学校的目标和使命发挥自己的作用。相信通过学校的不断努力和改革发展,我们的学校将更加美好!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参加新课程改革的省份逐年增加,到以前,高中新课程将全面推开。在领导学校课程改革的实验中,高中校长究竟要做些什么?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已经摆在了众多校长的面前。
换个视角看教育。
会考试只是工业化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是那么重要了。然而,中国中小学培养的多为基础扎实,能够应对各种标准化考试,并且能够取得高分的人才,但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针对中国基础教育的缺憾,这次高中新课程改革不是对现行教育的一次简单的改良,而是对中国基础教育采取的一场革命。它是由过去排斥一部分人、选拔一部分人,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其核心是通过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与以往高中课程方案相比较,本次课程方案最大的特点是从共性化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教育模式的转变,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课程的空间。学生在每个学年、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学生管理实行走班制,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促进学生形成有个性的学习计划;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学业评价方面推行学分管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定和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等。
校长必须“专业”
校长大部分都是教书出身,因为书教得好,才被提为中层干部,提为副校长、校长。按说校长整天就在学校里摸爬滚打,对学校里教育教学这点儿事应该很熟悉。但是细想想,当了校长之后,整天忙里忙外,忙的都是琐事,都是可以让别人做的事,而自己该做的事反而没有时间去做。作为校长应该做什么?我认为,校长应该经常多想想对学校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问题。这就逼着校长必须要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和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政策。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理论功底和政策基础支撑的校长,能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做出一些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思考,他只能够模仿别人做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现今的校长最缺少的就是理论功底,如果我们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了,理念和观念发生了变化,我们就会敏锐地发现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就会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我们说,校长发现问题的过程,并非只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更多的是一个理论学习和理性思考的过程。校长的理论思维水平提高了,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有时候,我们有一种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感觉,什么时候才有这种感觉?就是当你的观念、理念发生了变化,这时候一通百通,感觉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面对高中新课改,校长对专业化问题需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所谓专业化就是指专业性很强,其他人不能替代的,如医生、律师、教师都属于专业性很强的职业。过去中小学校的课程都是由国家统一设置的,校长没有权力增加或减少课程。所以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派一个不懂教育的行政官员去中学当校长,似乎也能过得去。而这次高中新课改之后,课程设置与管理实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校长不懂教育教学,就不可能对本校的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课程领导。
高中新课改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为学校提供了选择课程发展,构建学校特色的空间。过去的课程设置完全是国家行为,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基本面对的是“一本大纲”、“一套教材”、“一份试卷”,政府评价学校也是使用“一把尺子”。各学校之间除了在生源、师资、场地、经费、硬件设施及考高考成绩存在着差异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不同。而这次课程改革,对课程开发与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这就为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为一些学校在某一领域优于别人,处于领先地位,塑造一种品牌、一种特色创造了机会。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利用、使用好课程设置的“自主权”,关键是要制定出一个能够体现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能够适应学生发展需要、能够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课程方案。
校长必须回到课堂。
在中国当校长很不容易,校长承担了许多不应该承担的东西,进课堂的时间和机会也就越来越少。课程改革中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出现在课堂,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还是在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细胞”,课改理念的“内化”,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校长必须沉下身子,深入课堂与老师们一起来研究教学、研究课改。
中小学的教育研究应该是以校为本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的研究;二是在学校中研究;三是基于学校的研究。“为了学校的研究”就是校长和教师的研究要以改进本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本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研究。“在学校中研究”就是对自己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研究的方式使问题得以解决。“基于学校的研究”就是从本学校目前面临的实际状况出发,充分依靠本学校的干部教师,挖掘学校内部现有的具备研究能力的人力资源,使问题得以解决。
在新课改的环境下,任何一所学校内部都蕴藏着一线干部教师教育教学的丰富经验,这是新课改促进干部教师专业发展最宝贵、最鲜活、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但是对于多数学校来说,这一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合理地利用。
每个干部和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经验,这是干部教师学习和提高最便利、最独特、最具活力的教育资源。高中新课改绝不是一个简单地执行课改方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全体干部教师统一理念、理解标准、互动调适、主动创新的过程。
新课改实施的关键是教学,改革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课程改革如果没有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没有教师积极而有创造性地工作,新课改就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更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校长要作一个有研究视角和有研究能力的校长;教师要作一个具有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教师。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在给本校发展永久性的“造血”,而不是临时性的“输血”。新课改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校长必须主动研究课堂教学,深刻理解课堂教学,积极引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是时代赋予校长的历史使命。
高中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只有通过新课改的实践,才能把课改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自觉和行为,校长对新课程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就成了“必然”和“必须”。校长必须站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去影响和引领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作者北京一五六中学校长朱建民)。
在学习和工作中,汇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汇报可以以某个具体项目为单位进行汇报,也可以以某个阶段的工作为单位进行汇报,大家知道正式的汇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创建市课程改革特色学校汇报材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校是xx县初中教育教学的传统名校和龙头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市教科院和县教研室的具体指导下,我校遵循名师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和谐理校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以教师发展为保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思想,积极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向管理要效益,靠管理促发展,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学校的综合办学效益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1.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为确保学校顺利且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我校制定了课程理念学习制度,以集体与自学相结合为学习方式,每位老师做到学习有记录,并通过理论测试、论文撰写及课堂实践等形式作为检查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对于新课程理念,学校通过会议、网络、《xx实验学刊》和《xx实验晨报》等渠道进行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能够紧紧围绕先进的教学理念,使校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尽最大努力地体现教育理念。在新课程实施中,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符合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
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研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初中学业考试制度、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市县教育局有关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解析,明确课程实施标准与要求,分析目前课程实施中我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xx县实验中学教师教学规则》和《xx县实验中学学生课堂规则》等。
2.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为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每年选派了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的新课程培训,全体教师全员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暑期远程培训,所有班主任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班主任网上远程研修,。学校建立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新课程教学交流制度,每周进行一次组内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大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学校倡导儒雅之风,构建学习型校园,配备了教育图书,订购报刊杂志,创建教工阅览室、教师书吧,开辟读书论坛,开展读书比赛活动,每年评选“十佳读书之星”,让读书成为每位教师的习惯。每位教师都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计划,确定研读书目,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后感,争做研究型、创新型教师。
1.规范开设国家课程。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以及主题班会、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综合实践类课程,没有随意增减课时的现象,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安全一致。
2.科学安排地方课程。高度重视并认真上好地方课程,我校选用的地方课程教材有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人生规划等。制订地方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坚持每学期两次对将地方课程的考查,并把考查情况纳入教师工作评价与学生综合考核之中。
3.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确立了“以自主探索为核心,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发展为目的”的开发思路,引导教师科学设计学校课程与教学方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课程保障。经过不断修订与完善,我们开发出了《经典美文读本》、《人防民防知识读本》、《消防安全教育读本》、《书法》、《心理教育》、《版画》、《剪纸》等。
4.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现在通过开展每天上下午各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等方式,大力实施“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建康标准》,按照标准测试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学生早上起床不早于7:00,上课时间不早于8:00。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8小时。睡眠时间从晚9点到第二天早7点,中午还有1个小时的午休,确保学生睡足睡好。
5.开发拓展性课程。一是坚持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班级接力比赛、现场书画表演、才艺展示、运动会等活动。二是大力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多次组织学生“走进西苑社区”、“佳乐购物广场、银座超市劳动体验”、“孙子文化节志愿服务”等活动,参观工厂、大王刘集支部等校外教育基地,实现“开门办学”。三是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通过家访、电话、网络、学校网站等各种灵活多样方式搞好家校沟通,家长满意度达到90%以上。四是每天上午10分钟信息播报活动,每个班学生轮流主持,将自己搜集的新闻、重要事件、历史故事、学习方法等知识进行宣读交流,实现信息共享,成为学校的一门特色课程。五是建立个性化的社团组织。学校积极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机会、创建团队,先后组建了“金百灵”、“轻舞飞扬”、“水墨舫写意”、“墨雅轩”、“数之慧”、“化学与生活”等社团组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参加这些社团组织,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几个人组织起来申报成立社团,这些社团都定期组织作品展览、艺术展示等活动,有些社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体操队在东营市健美操、啦啦操比赛中,连续第三次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xx年学校艺术社团应邀与韩国三陟市文化艺术团在东营合作举办文艺晚会,今年7月我校又组织35人学生考查团到韩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习考查。“语之韵文学社”被评为“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创作十佳文学社”,69名同学在作文大赛中分获金银铜奖。学校经典诵读队在山东省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及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连续三年荣获全县中学生诗歌节、合唱节一等奖。学校田径队在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得第二名。学校男女乒乓球队在全县乒乓球比赛中,分获第一、第三名。6名学生参加全县英语风采大赛,5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每学期,学校都要以“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为重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开展师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师德规范再学习、师德演讲、优秀教育案例征集、近师周等活动,激发广大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意识,人心思上、人心思进的工作氛围日益浓厚。
2.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狠抓教研组织建设,形成了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教研网络。坚持每周半天教研活动,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做到了时间、地点、内容、中心发言人“四落实”。坚持每学期开展“人人上一堂精品课”、“写一篇好论文”、“撰写一堂典型案例”、“研究一个课题”为内容的“四个一”工程。大力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强师”战略,立足课堂,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通过撰写学术论文、教后札记、教学反思、教育理论考试等,引领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其专业能力的发展。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实施了青年教师基本功达标和骨干教师带动工程,每学期通过结对帮扶、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讲课比赛等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截至目前,我校拥有国家骨干教师2名,山东省教学能手5名,东营市教学能手31名,东营名师2名,东营特级教师1名,省优质课获奖、省级以上公开课、“功课异构”、市级公开课等120多人次。今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国家级课题《通过反思性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生命教育教学组织与实施策略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3.积极构建“自主合作”和谐高效课堂。一是规范师生教与学的行为。学校制订了《xx县实验中学教师课堂规则》和《xx县实验中学学生课内规则》,简称“教学六条”和“学生六条”,作为教师常规考核的基本内容和学生课堂的基本要求,采取级部检查与学校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格落实,从细节、从小事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良好习惯。二是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落实“三个必须”,即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课时间必须控制在20分钟左右、必须有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必须有训练的时间。教学环节上要做到:教学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要发展整体素质,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教学关系要民主互助合作,教学方法要启发内化转化,教学语言要生动精练,教学环境要和谐愉悦共鸣,由此达到了知识教学、方法点拨、能力训练、情操陶冶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立体的多功能的教学效应。
4.实施三项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是实施信心教育,利用三操路队的誓词、班团队活动、升旗仪式,培养学生成功的信心,让信心教育引领成功的信心;二是开展孝心教育,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开展孝心教育,使每个学生知道感恩,体会自己生活在爱的世界;三是开展生活习惯教育,我们提出生活无处不教育,把起床、洗刷、吃饭、洗澡等都列入教育内容,把各种能力还给学生。
5.探索作业布置形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生作业总量控制,难易适度,分层次布置作业,提倡研究性作业,严禁布置机械性、惩罚性、重复性作业。教辅资料只提供市教科院推荐的资料,严禁教师向学生推荐和统一订购复习资料。
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化,如果不改变评价制度,那么课程改革就是“带着镣铐跳舞”。因此学校打破“以分论教”,只注重结果的传统评价方式,建立以人为本,促进师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教师工作评价方案》,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和《学生成长梦想档案》。
1.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编制教师成长档案,建立名师培养机制,实施了“教师学业积分方案”,把过程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通过实施了“xx县实验中学特色教师评选办法”、“特色教师培养方案”和“百佳教师评选方案”,让每位教师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成为不同层次的名师。每个教师可能不是最出色的,但每位教师都是独特的。
3.改革学生评价制度,全面落实新课程评价观。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实行等级制,日常考试实行无分数评价。学校、班级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严禁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考核知识与考核能力相结合,平常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注重激励性、发展性评价,积极进行学生考试评价改革。
4.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的品德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实践能力、审美与表现能力、运动与健康状况等分类评价,每学期评选表彰“星级少年”。建立学生《学生成长梦想档案》,突出过程评价意识。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及时记录,体现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和个性化,改变了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加强自评和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各位领导、专家,近几年来,我校深化课程改革,将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纳入到课程管理中,初步构建起了国家、地方和校本“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相继被表彰为“中国教育综合实力百强中学”、“全国初中教育改革和创新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中国最具社会责任品牌中学”;“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重点基地”、“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东营市文明单位”、“xx县高效课堂建设先进单位”。同时,学校还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课题“‘十二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课题”核心校之一,被教育部、中央教科所确定为国家级课题实验基地,被全国中小学校本教程研究专业委员会接收为重点协作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吸收为“初中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被推荐参加第三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评选。学校办学经验在国家级刊物《中小学校长》xx年第一期上刊载介绍。
[摘要]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总会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进课程改革,这是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六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学校就必须明确课改的目标,建立健全课改制度,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不断深化、总结学校课改实践。
[关键词]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新课程改革;学校管理。
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总会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惑,而这些问题往往不是仅靠课堂教学就能解决的。对于学校来说,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必须在学校管理层面上作出调整与变革。创建于的宁夏六盘山高中,是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宁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宁夏南部山区人口素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创办的一所直属于宁夏教育厅的全日制寄宿普通高中。学校在创办与发展时期恰逢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时机。,宁夏成为全国首批高中课程改革四个实验省区之一,宁夏六盘山高中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课改实验样本学校。
在六年的课改实践过程中,学校经历了“雾里看花,热情高涨;水中捞月,困难重重;面对实际,理性思考;乘风破浪,走出困境;柳暗花明,稳步推进;风光无限,从形式到内涵”的发展历程。在课程改革初期经历了“热情高涨”的阶段之后,六盘山高中的教师们也曾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一是部分教师反映教学任务在规定的课时内完不成,教材容量大,部分练习题与教学内容不匹配,教材中设置的探究学习活动栏目多,有些探究活动是理想化的设计,实际操作很难做到。二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发现教师随意增加、拓展教学内容,把新教材教学内容简单化,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三是学生感到课堂上热闹红火,课后没有多大收获。教师产生了许多困惑:新课程到底怎么教?新教材到底怎样用?三维目标怎样才能落实?“我怎么越来越不会教了?”“我到底该怎么教?课堂上那几个等待喂食的、茫然不知所措的小鸟越来越离群了,怎么办?”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如何应对未来的高考?面对上述种种问题,学校在管理层面上积极采取有效策略,推进了新课程改革。
一、明确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目标。
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必须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目标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更加准确地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在课程改革之初,学校就坚持“立足本校、着眼全局,全面规划、稳步推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立足课堂、确保质量”的原则,树立了以课改为契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优化教师队伍为重点、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培育优秀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思路,以“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让每一位学校管理者的才干得到充分展现”为宗旨,迎接挑战、抢抓机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入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创办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学校。学校紧紧围绕《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始终秉承高素质下的高质量的理念。具体来说,就是尽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师的最大努力,让所有六盘山高中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此前提下,追求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让来自贫困山区的学生在三年的成长过程中,眼界得到开阔,思想得到启迪,学识得到提高,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建立健全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制度。
要推进新课程改革,首先要转变管理制度。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六盘山高中努力构建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源泉和根基,以课程设置为主干,以部门管理为分枝、以师生发展为绿叶和花朵的树型学校管理模式,凸显学校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人文性、自主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克服原有的“校长管处室,处室管师生”学校管理模式的弊端,变“行政型”管理为“学术―行政型”管理,变“命令”为“研讨”,变“领导”为“服务”,由模式化走向多元化,由标准化走向特色化,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学校管理。
同时,建立和完善学校实施新课改的各项制度。新课程实施初期,学校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自治区教育厅制定的《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工作实施意见》和《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本校实际,相继制定了《宁夏六盘山高中三年课程方案》《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课程设置和排课方案》《宁夏六盘山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宁夏六盘山高中学分认定办法》《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子》《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课堂教学设计行动研究》等一系列工作方案与管理制度。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学校确定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课改理念,为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制度和思想基础。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教师培训制度,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参加国家级和省级新课程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校本培训。
三、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本质在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健全学生的身心,促使学生的道义、良知和责任觉醒。所以,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也是学校教育回归教育本质的过程。要使学校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学校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构建一个能体现教育本质的课程体系,因为课程是学校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要素。好课程孕育好学校。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六盘山高中的.课程设置经历了规划、修订、完善、改革、创新的动态过程,努力使学校的课程不仅适应社会发展,而且适合学校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适合学校不同特长的教师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最终适合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的课程设置目标。在调整、开全、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开设了回归教育本质、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校本课程,使每个进入六盘山高中的学生学有所教、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20,学校研究制定了《宁夏六盘山高中三年课程方案》,为学校稳步、有效开展课程实验奠定了基础。同时,学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体系,补充其内涵,现已经建立起了比较适合学校实际的“必修课―选修课―校本课”课程体系。在开设好必修课、选修课、各学科研究性学习课和综合实践课的基础上,学校还积极探索开发校本课程,既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带动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没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要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在于课堂,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六盘山高中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非常强调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努力形成体现学生参与性、自主性、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建立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始终在追问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教学结论与过程并重;教书与育人并重;教与学并重;书本知识与社会和生活实际并重。学校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场所、成为教师教学智慧展现的场所、成为启迪学生思想的场所、成为师生知识探究的场所,使师生之间形成教学相长的共同体。
语文课上,教师结合战国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发表对荆轲的看法。有学生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令人感动,也有学生认为荆轲用行刺手段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举动不足取。政治课上,教师让学生对“美国财长保尔森说人民币快速增值对中国有益”发表看法。物理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在月球上能否和在地球上一样,踢出所谓的“香蕉球”。英语课上,教师让学生解释“酷、粉丝、媒体、文曲星、opec”等词的含义。历史课上,教师让学生讨论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形成的原因时,有学生对教材文字表述提出了质疑,他说:“老师,我认为教材中对春秋战国时政治形势的叙述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准确的。这句‘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争战,周天子都管不着。’我认为不应该说周天子管不着,虽然当时王权衰弱,诸侯争霸,但周天子仍然是名义上诸侯的共主,只是周天子没有能力管了,不能说管不着,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管不了。”课堂中出现的这个“小问题”,反映了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究,其学习方式在发生悄然的变化,教师解决课堂问题需要智慧。
在“感受新课程”征文中,有学生这样描述新课程的课堂:“讲台不再是老师的舞台,原来看似很高的讲台,现在我们坐在下面的同学只需一抬脚就能迈上去。课堂成为老师与学生互动互学的场所,老师作为引路人,就课文中的线索进行点拔。然后剩下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在讨论、提问中得到解决。我们一节课内所学到的东西远远多于以前老师所灌输的知识。并且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激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如此上课不再成为我们的痛苦,而成为一种乐趣。”
五、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使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从单一的“考试打分”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内容从学习成绩评价转向综合素质评价;评价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教师、同学和自己多元;评价方法从静态地评价结果转向动态地评价过程,建立适应新课程实施需要,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其关键的一点就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在新课程实施中,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宁夏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教学评价实施方案,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与新课程的要求有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经过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评价专题培训,广大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总结等环节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不仅对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水平给予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是否得当给予评价,还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感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方法、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评价结果发挥了价值引领和激励作用。一位高二年级学生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获得班级进步奖时,激动地说:“我的孩子从上小学到现在,由于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一直受批评,这是他当学生以来第一次获奖,我太高兴了,他有希望了!’,在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注重评价的综合性、差异性、过程性、发展性,尊重学生并指导学生学会自评与他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不断总结和深化学校的课改实践。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和反复的过程。因此,学校要推进课程改革,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深化。经过第一轮三年的实践与探索,六盘山高中新课程改革初见成效,但学校也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不断推进的过程。学校以“回首新课改,寻找突破口”为主题,对第一轮三年课改实践进行全面总结,确定了学校课改的四个突破点,即加快教学目标校本化进程;树立为学生一生奠基的理念,着手构建符合校情和学情的课程体系,挖掘资源,开设满足学生需求和个性特点的校本课程;支持、引导教师按新课程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新课程改革从形式推向内涵,逐步走向成熟,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依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启动了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为目标的第二轮课程改革。把国家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与学校所在地域、文化背景、办学层次和水平、师资水平、学生的特点和学业水平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学校课程,通过删、减、增、调教材内容,使国家课程贴近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取得最大进步。
六盘山高中利用国家“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挖掘学校内部和外部课程资源,通过调研,设计、开发了可供学生选择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数字物理、化学实验天地、写作文学、剪纸、摄影摄像、动漫制作、英汉语言差异、综合实践课、阅读朗诵课、新闻课、党史教育课、环保课、业余军校、天文俱乐部、西海固地理等校本课程。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不仅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本校不同层级学生全面发展的共同需求,而且要适应同一层级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给有文学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开设写作文学校本课程,并针对喜欢写作的学生群体中不同学生的特长,选聘有特长的教师分别开设诗歌、小说、散文等写作课程,使校本写作课程适应不同写作特点的学生,使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得到发展,实现校本课程个性化,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七年的办学历程中,宁夏六盘山高中经历了六年的课改,积极、有效的课改使学校不断从宁夏示范走向全国知名。从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到: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学校必须根据课程改革中的培养目标和校情,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修订完善学校课程计划,做好学校课程实施与评价工作,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学校课程文化,形成办学特色;积极探索,进一步开设好选修课和校本课程,克服选修课程必修化的现象,规范和推进校本课程开设,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的目标追求;紧紧围绕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评价环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把新课程“三维目标”落实在课堂教学实际过程中,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扎实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基本工作,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促进学校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根本改变;提高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根本途径。新课程对教师的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要求教师在保持原有职业素养的同时,还必须重新定位教育观念,完善自我。教师不仅要做知识信息的传授者、学生思维的启迪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而且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校要以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训与培养,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实现高中教育培养目标,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向世界昭示:中国已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在具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不发达的经济条件下和不宽松的国际环境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是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现代化道路的经验。它不仅是中国巨大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必将对在探索中前进的世界其他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深信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就,向世人展示一个更具活力和动力的中国,我们一定能够在这样的社会中享受到更多的财富,我会为之而做出自己的努力的。
此致
敬礼!
汇报人:gz85。
xx年xx月xx日。
学校新课程改革论文: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
(吉林省大安市安广中学校)。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革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场攻坚战,所以课堂改革大势所趋,打造高效课堂势在必行。,在大安市教育局《大安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的指导下,大安市涌起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洪波。在成喜波校长的带领下,我校依托“一三五”教学策略开启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三年的实践,亲身感到课改带来的变化,在迷茫中苦苦深思,在收获中快乐前行,在实践中不断成熟。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
一、构建课改新理念,践行模式新做法。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在深思,如何能结合本校学生入学成绩普遍较低、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的实际,变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管理,探索一种“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我校教学领导多次深入教师中间进行问卷调查、座谈调研,与骨干教师一起分析、缜密思考,达成共识,提出了“一三五”教学策略。即一个主题: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三个环节:预习指导、精讲点拨、课堂达标;五个步骤: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交流预习―引导探究,小组展示―精讲点拨,质疑释疑―小结提升,达标检测。并自行编制了与之配套的教学案,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课堂评价标准。成立了课改工作室,完善了电子教案备课制度。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设置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解决,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了学生交流、沟通、合作、整合表达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竞争意识与独立钻研的精神。学校将课题立项研究、主题教研、联片教研、校本教研有机整合到一起,并通过课的形式展示和评价,发现好的做法,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教师研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建设,建设培训好学习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我校将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四人一个小组。加强小组文化建设,本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组名、口号、组训、组规、分工、目标等,以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打造向心力,这个过程不需要教师参与。学校定期组织组长培训,建立健全小组的各种评价与评比机制,这一点尤为重要。“四人合作”小组学习的新模式彻底颠覆了我校原有的旧格局。教师的教学方式由强制灌输变为弹性浸润,()教学态度由消极应付变为积极参与,教学角色由高高在上变为平等交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方法由死记硬背到巧思妙解,学习方式由单骑闯关到合作探究,学习效果由一枝独秀到百花争春。
二、形成文化新特色,彰显课改新成果。
一所学校的环境会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每位师生的信念,具有潜在的巨大教育功效。一个好的环境能对学生起到独特的教育作用,是其他教学形式难以替代的,学生可以从好的环境中顺利习得知识和受到感染。为了使课改实施更加顺利,学校营造了浓厚的课改氛围。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教学楼外“成功路”两侧设有标语牌;各教学班安装了多媒体系统;建设校园文化橱窗,用优秀学生和教师的事迹感染身边的人,体现以生为本、以师为荣的理念,让榜样引领我们前进。9月我校成功承办了大安市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并荣获了白城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
回顾课改前,我校学生流失严重,不完成作业、上课睡觉现象普遍,两极分化特别突出。2011级学生在入学时,小学排名前百名的学生仅有15人来我校就读,并且没有高分生。教师也因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经过了三年的努力,改革成效不断显现,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师生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前不受重视的学生表现出让人惊讶的能力,以前学生无法理解的问题被学生讲解得清清楚楚,以前上课就睡觉的学生也开始拿起书本和老师、同学互动,更大地拉动了中等生和学困生的进步,明显减少了两极分化现象。课堂教学改革,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喜,这是课改带给学生的实惠。我校从中考至今重点率逐年刷新纪录,有39人升入重点高中,重点率达30.5%.学生在演讲、书画、手抄报、蓝球、排球、课间操、文明之星、学习之星、特长之星等多项评比中有300多人次获得国家、省、地、市、校级奖励。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感受着学习的快乐。教师在课改中创造着自己人生价值,感受着课改带给他们的喜悦与幸福。课改激活了教师、激活了课堂,促进了学校发展。近年来教师在课堂教学大奖赛中3人获得省级优质课,15人获地级优质课,22人获市级优质课。教师参加教学论文、课件制作、课题研究等竞赛获奖达56人次。209月学校成功承办了大安市初中教学观摩现场会,得到了局领导、同行们的高度赞誉。现场会之后有多所兄弟学校200多名教师来校听课学习。白城市教育局领导、教育学院专家多次来校指导教学,为我校课改注入了新的动力,我校的课改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大安市课程改革的进程。209月荣获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在课改的路上,我们师生在充满期待中快乐发展,学校在积极探索中蓬勃向前。我们愿意携手更多的同行者一路求索,共同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愿意成为行走者、欣赏者、体验者、感悟者、思考者、分享者,坚定不移地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今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加快建设xx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教育强市”战略目标,聚力实施“x”战略,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呈现劲头猛、动力足、速度快的良好势头,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目前,我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x所,在校生x万人。其中,幼儿园x所,在园幼儿x万人;
小学x所,在校生x万人;
初中x所,在校生x万人;
高中x所,在校生x万人;
特教学校x所,在校生x人,另参加随班就读或送教上门的残疾学生x人;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x所,在校生x万人;
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机构)x所,在校生x万人;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x%。x年,全市提前三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全覆盖。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坚持常抓不懈,开展清廉建设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意识形态工作抓牢抓实。举办全市教育系统教育舆情及突发事件应对培训班,提高教育干部应对能力,争取工作主动。注重官方“两微一端”建设,官微官博在全省最有影响力政务媒体排行榜上长期居前。
(二)聚焦短板抓建设,教育民生显著改善。学前教育促进工程扎实推进。年度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x所,截至x月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已开工x所,已完工x所,累计完成投资x万元。印发《x市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分类推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全市新增市级一类幼儿园x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程全面推开。计划投入资金x亿元,加快推进市实验中学改扩建、x等重大教育项目建设,增加城区优质学位供给。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力争今年秋季开学前两类学校全部达到省定标准。教育部教育督导局专题督导调研组到我市调研“全面改薄”工作,对我市“全面改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高中教育普及攻坚工程有序实施。加快推进x新校区建设、x改扩建项目,x新校区即将完成全部建设。特殊教育扩容工程稳步推进。加快实施特殊教育二期提升计划,积极推进x县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项目,加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及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教育脱贫攻坚工程扎实落实。以“村村过、户户清、项项核”方式,清单化落实“教育有保障”大排查,确保教育资助政策全面落实。截至x月底,全市资助家庭困难学生x万人次,发放资助x万元,其中建档立卡家庭学生x万人次,资金x万元。xx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荣获“全省学生资助工作推荐学习单位”称号,成为我省仅有的两家全国获奖的县级资助中心之一。
清北录取有望突破x人大关;
全市一本达线率、本科达线率同步大幅提高。体艺劳教育亮点纷呈。举办x年全国第x届爱眼日宣传活动暨建设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启动仪式,全面推进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各项工作。举办x市第二届中小学创客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德能并进筑基石,队伍建设活力迸发。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市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全市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铸师魂、守师德、立师表”专题教育活动,深化师德师风综合整治,通报x起违反师德师风典型案例。开展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最美教师、优秀援疆援藏教师等各类宣传典型评选活动,颍泉区体育教师x被全国校足办表彰为“校园足球感动人物”,全国仅有x人获此殊荣。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全市新任中小学教师招聘计划招聘教师x人,定向培训乡村教师x人,特岗教师x人,目前各项招聘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健全教师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市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健全市、县、校三级教师培训管理体系。实施“大比武”活动,全市x个学科、学段开展了学科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搭建教育教学展示竞赛交流平台。评选x市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x人。
xx县职教中心整合全县x所职业学校,新校区正在建设。积极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x职业技术学院、x学校、x学校等x所学校入选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在x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x学校选手x夺得金牌,实现我市该项赛事金牌零突破。xx市顺利通过成人教育示范市评估。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持续加强。加快建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长效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已审批发证x家,录入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的培训机构共x所,同时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全面启动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逐步解决课后“三点半”问题。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普通高中网上志愿填报和网上录取机制,录取方式更加科学,招生秩序更加规范。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分层分批开展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稳步推进“走班选课”教学管理改革,扎实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向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学生x万人;
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学生x万人,累计拨付资金x万元;
校舍维修改造已完成x万平方米,拨付资金x万元。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稳步实施,智慧学校发展规划启动实施,为贫困地区x所教学点建设智慧课堂,设置主讲课堂x个,配备学生终端x台,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x版,启动“智慧教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行动。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健全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和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开展“x+x+n”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举行防震和消防演练x余次,参加师生x多万人次,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净化教育发展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标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的要求,我市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我市为x%,低于省均值x个百分点,距离x%的目标差x个百分点,到x年,公办园幼儿占比达到x%的目标,还需要增加x万个学位。
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仍然不足,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和学校建设速度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供需矛盾突出,无法完全满足于就学需要,全市大班额班级数x个,占总教学班级数的x%。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还不能得到很好满足。
三是中职教育发展较快,生源急剧增加,学校办学条件不能很好满足教学需求。目前,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与标准差x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差x平方米,生均仪器设备值差x元,生均图书差x册。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四是教师职工编制不足。今年省委编办核定我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数为x个,另有周转池编制总数为x个,合计可用编制x个。但与x年核定编制数x相比,编制数减少x个,加之公办幼儿园实际挤占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致使我市x个县市区中小学教职工超编,严重制约当地中小学校可持续发展。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四、相关建议。
(一)支持xx教育发展方面。近年来,随着省委、省政府支持xx教育发展政策的落地,xx教育特别是x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但由于我市基础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推进教育优质均衡、智慧学校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资金缺口,教育事业发展仍需省教育厅出台更多针对性扶持政策,在教育用地、学校硬件建设以及教师待遇保障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努力缩小地区差距。
(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虽然新一轮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于x年下达,但编制核定的学生基数采用的是x年数据,数据表达失真存在滞后性,建议使用当年数据尽快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重新核算。二是针对教师流动性过大问题,建议省厅根据x等精神,参照教育部禁止东部高校赴中西部高校挖人才的有关做法,省厅能够出台政策支持xx地区稳定教育人才队伍,省内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教育人才。同时,在省厅统一组织的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考中比照省公务员招考政策,增加限制在职在编中小学教师参加考试的条件。三是我省是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最早的一批省份。但就目前来看,和周边省份相比我省对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政策支持力度还有不足。建议省厅牵头联合有关部门吸收周边省份一些好的做法,出台细化政策完善、补充和发展我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
(三)职业教育发展方面。按照《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建议省教育厅加大对市县政府考核力度,督促各地建好办好一批职业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由于我市基础薄弱,学生基数大,中职学生数占全省近x/x,建议质量提升工程等项目资金向我市倾斜,以支持我市职业教育更好发展。
。
各位领导:
临邑县辖。
7
镇
3
乡,总人口。
51.9。
万,其中农业人口。
46。
万,共有县直医疗卫生单位。
6
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
11。
处,村卫生室。
460。
处,专业技术人员。
1317。
人。几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加强两个体系和乡镇卫生院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全县卫生工作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局面。现将主要工作情况作一汇报:
近年来,临邑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村卫生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政策上给予倾斜,人员力量上给予照顾,资金投入上逐年加大,确保了全县农村卫生工作与社会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一是强化了政府行为。县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农村卫生工作的调度和协调。同时,对每项具体工作都成立相应组织,负责实施、协调和检查。如县医院病房楼、中医院病房楼等重点建设项目,县政府分别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从而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实行了分级负责目标责任制。县与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乡镇与卫生院,分别签订了卫生工作年度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乡镇、部门和乡镇卫生院的任务目标和责任。三是加大了资金投入。按照“逐年增加卫生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的标准要求,县、乡财政对卫生工作的投入逐年加大。
2003。
年,全县卫生投入达。
4000。
余万元,并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今明两年将投资。
1200。
万元完成乡镇卫生院改貌建设任务。今年还将投资。
184。
万元完成两个体系建设,投资。
1400。
万元完成县中医院新病房楼建设。四是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县、乡政府分管领导和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分别确定了卫生改革联系点,并经常深入联系点了解情况,总结经验,指导工作。五是建立了定期考核和督查调度制度。把农村卫生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对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年度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其奖惩、使用挂钩。同时,滤布对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定期进行督查和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农村卫生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
6
月底已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
780。
万元,受益人口。
16。
万人次,极大地解决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三是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印发明白纸、举办电视讲座、制作宣传标牌、粉刷宣传标语等形式,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同时将典型事例制成专题节目,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反复播放,并就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制成答记者问专题节目进行解答,消除了人们顾虑,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合作医疗制度的认识,增强了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及时签定《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协议书》,为新一轮启动做好准备。
5
6
有
7
个乡镇。
(
区
)
已将农民交纳资金及乡镇配套资金上解到县财政,共上解资金。
188.4。
万元,新验证。
254436。
人次,参合率达到。
90%。
孟寺镇和翟家乡参合率达到了。
100%。
合作医疗资金交纳工作仍在进行中,预计今年全县参合率将达到。
95%。
8
月上旬,新一轮合作医疗费用报销将开始进行。
1200。
万元,于今明两年分两批完成全县。
10。
5
个乡镇卫生院已完成总工程量的。
80%。
所有建设项目。
10。
月底完工交付使用。明年完成其余。
5
8
月份,对全县。
10。
15%。
2
次,涉及药品金额。
600。
余万元。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较大实惠,还使乡镇卫生院从繁杂的药品购销中得到解放,集中精力加强医院管理,为农村卫生工作尤其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0。
万元,主要用于设备装备购置,省政府已安排资金。
10。
万元,其余。
30。
万元由县政府筹集。传染病救治体系项目,由县人民医院具体承担建设任务,计划总投资。
144。
万元,建设占地。
1200m2。
的传染病区,其中。
96。
万元用于土建工程,
48。
15。
万元新购置了标准试剂、离心机、冰箱等仪器。建立了。
150m2。
的理化实验室、
75m2。
的微生物实验室、
75m2。
的病毒室和。
147m2。
的艾滋病初筛实验室,使卫生防疫站初步达到疾病控制机构设计标准,实现了人流、物流分开,洁净区、污染区分开,办公区与实验区有效隔离。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
参照《传染病医院设计规范》和《传染病医院。
(
病区。
)
8
月初动工,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四是加强项目管理。成立了由卫生、建筑设计、财政、审计及有关部门组成的项目咨询评审小组,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核。对建设项目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责任追究制、项目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制。由卫生局局长担任项目法人,一名副局长具体靠上抓,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和工程质量负总责,对施工、主要设备和材料采购实行公开招标,确保工程质量。县项目督导小组也不定期对工程进度、建设质量、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进行督导,确保把两个体系项目建成民心工程、放心工程。
2
个接种点通过省级验收,
5
次。目前,
85%。
的乡医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农村医疗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群众就近就可得到方便、快捷、廉价的医疗服务。
各位领导,我县农村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与上级的要求和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要以此次检查为契机,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快两个体系和乡镇卫生院建设步伐,努力建立符合实际、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的疾控网络和传染病救治体系,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张掖铁路学校。
语文组张晓军。
【备课时间】:、3、27。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德育目标:
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2、理解“海燕”精神的内涵,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对比、衬托、象征等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1、诵读法。2、提问法。3、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诗歌?或者你喜欢诗歌的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涉及: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但是可能有一些同学对散文是情有独衷,是因为散文不仅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如果我们要饱览这两种眼福,怎们办呢?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同学们说:哪一种文学样式?(散文诗)今天我们就走进。
【板题】:海燕。
高尔基。
去感受这一文学样式。
二、作者简介。(投影,并请一位同学朗读。)。
高尔基: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家,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著有《高尔基全集》。著名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代表作《母亲》。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范读。
要求:学生不要看书,看屏幕,仔细聆听,发挥想象,去感受你听到了什么。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你听到了哪些内容?
(教师应引导学生理出文章中表现的主要形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画出文中描写海燕的句子。
提问:用一个词语概括海燕的精神内涵。
(答案可能有:临危不惧、高傲、勇敢等)。
四、自主、合作、探究。
(一)品析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1、刚才我们已经在文中画出了描写海燕的句子,下面请同学们从这些句子中找出能够突出海燕精神的关键词。
提示:高傲、勇敢、冲、渴望等。
【板书】:
继续发扬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把提高教师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教学、教师管理和校园、学生管理,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进一步加强。2、教师业务素质以及基本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特色教育的工作有待提高和整改。
4、读书活动有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读书较为被动。
5、校本教研还需继续深入,扎实开展,教师的教科研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6、学生两级分化低年级化现象。
7、“双困生”的转化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8、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上还做得不够。
9、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督促不力,许多很好的设想都未能得到认真地贯彻执行。
三、强化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养。
二、工作目标:
(一)、坚持以法治校,从严治校,努力办成校风正、校纪严、教风好、学风勤、环境美、信誉高的优秀学校。
(三)、认真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岗位练兵,造就一支信念坚定、师德高尚、基本功扎实的教师队伍。
(四)、加强安全管理力度,做好疾病防控工作,保证师生身体健康;
(五)、努力培育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劳动、会生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齐抓共管抓管理,务实创新求发展。
1、认真领会党的教育方针。找准学习与工作、生活的结合点,坚持学以致用,争创^v^社会满意学校和家长满意教师^v^。
2、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科学开展层级管理,层层目标明确,级级工作负责。学校领导班子发扬民主、分工协作、以身作则、开拓创新,组织好教师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活动。
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巩固制度建设的成果,本学期将严格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尤其是考勤制度。
(二)加强教科研管理,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1、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树立全面质量观。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教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强化课外学习指导,重视培优扶困工作,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9月份为教研活动月与区骨干教师教学开放日活动相结合,中心校选拔参加10月份举办的第二届桃李杯课堂教学研讨课展示。保证全学科参与,确保推选出优质的教研课,参加上一级课堂教学竞赛。同时继续促进^v^青蓝互助教学相长^v^工程的有效开展,新教师要撰写成长过程的心得体会,并保存好活动记录等档案材料,以备考核检查。从而快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管理与指导。
3、在全面抓好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对新一年和毕业班级的管理力度,召开专题会议,1-5年的学年组长分别制定学年组教学计划,提出促进教学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4、各校要继续做好质量监测,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对教学质量要实行时时跟踪,及时预警。及时对周考、月考、单元、期中、期末质量检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并上报中心校,并对出现质量问题的教师追究原因,查摆问题,制定出整改措施,给社会、家长一张满意的答卷。要加大课堂教学管理力度,学校领导每学期深入课堂听课不少于70节,查教师备批改每月至少1次。把握教学动态,指导教师反思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加大集体备课的管理力度,让集体备课成为促进教学提高的有力保障。中心校定于每月的第二周的周五为集体备课时间。学年组长要精心策划,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实施以单元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工作,使教师研究最大化地发挥效能。
6、针对我校英语教学成绩较弱的现状,和我校原来具备的双语教学的基础,加大对英语教学的管理力度。除班主任大力协助英语教师抓好教学外,中心校继续组织非英语专业教师的英语能力培训,工作计划《万宝中心校学期工作计划》。有条件的学校开通广播站,组织每天英语一刻钟,为学生创设一个每天都能说英语、听英语的氛围。开办英语欢乐周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英语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为学生搭建一个快乐学英语的平台。
7、开展丰富的学生竞赛活动,10月份数学科在组织低年级的^v^小小神算手^v^、高年级的^v^解题精英^v^竞赛,语文学科组织低年级的百字竞赛,高年级的百词竞赛。11月份组织^v^诵中华美文,做优秀少年^v^活动,充分落实^v^古文伴我成长,经典浸润人生^v^校本课程,充分展示诗词诵读的开展成果。
(三)做好队伍建设工作,确保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
1、加强教师岗位能力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切实开展岗位大练兵,利用业务学习组织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培训,结合教研活动月组织优秀课例展评,学期末组织练兵特色展示。组织课堂导入设计比赛、班级管理优秀个案展评、每位教师每月写教学随笔1篇等。组织教师填写好练兵手册。
2、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做好落实和学习工作,在学校领导干部中倡导讲政治、讲修养、讲原则、讲民主、讲团结,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深入实际。在教师中倡导^v^校兴我荣,校衰我耻^v^的责任感,要确立教育是一种服务的理念,要以自身过硬的素质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组织^v^园丁杯^v^名师评选活动,打造万宝的一流教师队伍。
3、以^v^学习实践师德规范,争做德能双馨教师^v^为主题,各校开展^v^每月一案,举案明理^v^师德案例征集活动。各校每月按照教师人数的10%上报案例篇数,要上交电子稿,每月的最后一个周五上交,然后形成中心校的师德案例集。
(四)丰富德育团队活动内容,为学校增添新的活力。
1、开展^v^我爱我的祖国^v^系列教育活动,中心校统一下发活动方案,各校要保证活动质量与效果。
2、举办^v^祖国您好^v^第三届学校艺术节,为期10天。各校组织开幕式,中心校组织闭幕式的综合展示,同时结合建国60周年组织相应的竞赛展示活动,如^v^描绘祖国江山,书写时代华章^v^书画大赛等(中心校下发详细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空间。同时也创造条件参加区级的综合展演。组织好合唱队的训练,争取在市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3、班主任要上好每一节班队会课,本学期组织以^v^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v^为主题的班队会评比活动,9月14日上报参赛班级和教案,9月21日以后下各校检查,评选优秀班队会与优秀教研课同时展示。10月份为^v^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v^,各校组织主题升旗仪式,各校要上交活动月的活动总结。
4、抓好团队建设,少先队建队日组织相应教育活动。发挥升旗仪式的德育教育作用,中心校下发每月的教育主题,完小上交相应的文字材料。
5、进一步明确和谐教育的涵义,创建良好的校园文明,将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中。
6、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合作、关心、宽容、诚信等健康心理品质,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顽强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五)做好其他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强体、卫、艺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校要开展体音美学科的教学教研活动,充分利用这些学科的独特优势,充分开展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高课间操的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学校的工作应该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本学期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关工委的作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定期组织家教讲座,组织学校开放周或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教师的工作能力和学生的每天学习情况。家长参与后要填写反馈记录单,学校要收回存档。
3、加大学校封闭式管理的力度,学校定期检查、抽查,时刻敲响安全警钟,杜绝安全隐患。做好防疫防病工作,把住晨检关,防止甲型流感病毒等侵害师生身体健康。
以上是我校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在新的一学期中,我们要继续发扬不畏艰辛、敢拼敢打、攻关克难的精神,团结一致,不计得失,要质量、求特色,创造性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打造松北区的一流学校而努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huibaotihui/6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