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选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灵活性和多样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的能力,学习想象描写。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根据课后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对荷花静态美的特点描写部分。
2、体会想象部分中出现的景象及其动态美的叙述。
教具准备:放大的一张荷花图或cai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看过荷花吗?荷花盛开时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教师揭示课题:16。荷花。
二、观察挂图、了解图意。
1、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看图。
2、引导学生从局部观察。
三、初读课文,拼读生字。
1、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幅图上的荷花的呢?
2、学生自学,勾画。
3、检查自学情况。
4、指名初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讲读课文。
2、综合学生的回答,围绕“闻——看——想”这一顺序组织教学。
(1)学习1自然段。
a、指名朗读。
b、“一。就。”这个词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
c、哪一个词表达了“我”去荷花池看荷花的迫切心情?(赶紧)。
(2)学习2、3自然段。
默读课文并讨论:
a、“我”跑到荷花池边,看到了一幅什么景象?
b、作者着重观察描写了荷花的哪部分?
c、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叶子呢?他们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d、作者描写荷花时,抓住了哪三种不同的样子来写?请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
e、在2自然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把荷花写“活”了?
f、面对满池美丽的荷花,作者流露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词语看出?
g、为什么说“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呢?
讲述:课文前三段描写了荷花的香、多、美。
指导朗读。
(3)学习4、5自然段。
a、从哪些词看出是作者的想象?
b、当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时候,面前起了什么变化?
c、我仿佛变成了荷花以后,蜻蜓和小鱼有什么表示?
d、让学生合理想象。
e、默读4自然段,看共有几句话,可分为几层意思?
小结:这两段写作者被荷花的美景陶醉了,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过了好一会儿,才回到现实中来。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指名读全文,其它同学看图听读,展开想象。
六、回顾全文,理清思路。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句:“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课文重点:2-4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2-4段。
读说结合训练点: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
到些什么呢?
教学准备: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预习提纲: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把词语表中的词语写在下列横线上,比一比谁写得漂亮,记得牢固!
3.给多音字注音组词。(整理在书本上)挨佛。
4.解释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饱胀:挨挨挤挤:翩翩起舞:
5.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夏日公园里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的感受。赞美了荷花的,表达了作者。
6.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2)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就是一大幅“活的画”?
7.课文的语言真美,我要把课文背下来,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8.我也搜集了许多描写荷花的优美诗句、图片,咱们上课时再来交流吧!
教学过程:
一、预习成果展示。
1.出示生字词。
荷花清香碧绿莲蓬破裂挨挨挤挤。
仿佛衣裳舞蹈蜻蜓饱胀翩翩起舞。
指名读,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强调多音字的读音。
挨打、挨揍、挨挨挤挤、挨着。
仿佛、佛像、佛珠、佛主。
3.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荷花的什么?
二、精读感悟。
(2)从“赶紧”一词看出“我”想看荷花怎样的心情?(急切)。
(3)带着急切的感情读。
2.学习第二、三节。
(1)生自读二三节。说说描写了荷花的什么?从哪句话读出来的?引导学生体会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以及荷花荷叶的颜色。
(2)勾画你难以理解的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冒”字可以换成什么字?(露、伸……)。
为什么用“冒”字?(冒:形象写出了荷花突现出来,格外引人注目。)。
(3)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想象他们都会有怎样的姿势?
(4)师出示“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为什么把一大池的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中荷花的样子,再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想象,感受荷花、荷叶的各种美妙的姿态,体会一大池荷花的动态美,从而理解这是活的画。)。
(3)让生看图,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一池荷花的。
你喜欢哪句?为什么?3.交流:
荷叶:像大圆盘(比喻)。
师引读:“有的……有的……有的……”
想象荷花的姿势。
4.你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荷花吗?(生各抒已见。)。
5.朗读第二节,再读第三节。
(1)谈自己的理解。
(荷叶、荷花有各种美妙的姿态,而且,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更有一番别样的风韵。)。
(2)生想象动态荷花图。
1、会认3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感受荷花的美丽。
识字卡片、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课件、挂图。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诗句,激趣导入。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荷花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导语: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赞美荷花的诗文。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纯洁的象征。今天,让我们跟着叶圣陶爷爷一起去公园看荷花!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荷花的美。
1、师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边看边想,公园里的荷花怎么样?
2、学生交流看后对荷花的感受。
教师:这么美的荷花,叶圣陶爷爷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3、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4、检查反馈。
5、指名读课文:注意读音正确,不多字漏字,不读破句。
三、品读课文,具体感知荷花的美。
默读课文,想一想每段写了什么内容?
(理清“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的过程)。
四、指导书写。
“蜓”“蹈”“佛”等。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觉得作者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提示:心情是急切的、迫切的。从“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可以看出。)。
为什么他要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未见荷花先闻其香!)。
(板书:闻清香)。
师:我们在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怎样才能把叶爷爷急于看到荷花的迫切心情读出来呢?先自己试试。(指名学生读,评议,全班齐读。)。
2、相机引入学习后面的自然段。
师:这么美的荷花,这么浓郁的清香,把人都给深深陶醉了!怪不得,叶爷爷说:“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课件出示句子,学生初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长、钻、伸、露、探、冲)。
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使劲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精神抖擞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
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写后组织全班交流。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教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请大家带着赞美之情读一读这句话。
2、(出示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和“挤”所表示的词义程度不同,看图,请同学上前指一指,哪处荷叶是“挨”着,哪些荷叶是“挤”着。
(荷叶长得生机勃勃,非常茂盛。)。
师:接下来,请大家自学后半句,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也写得很好,并说说好在哪里。
(此处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个个”“像……大圆盘”“碧绿”等词语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荷叶的色彩美和形状美,以及它旺盛的生命力,为下文分析“一大幅活的画”作铺垫,同时培养学生对词语的初步赏析能力。)。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句子)“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对照插图,想一想,课文中一共描写了哪些姿态?找到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句子:“有的……有的……有的……”)。
师:除了书上讲到的这些姿态外,还有别的姿态吗?(歪着脑袋的样子,翘着嘴巴的样子,挨挨挤挤靠在一起的样子;还有的荷花的花瓣都张开了,就像一张花瓣床;小莲蓬就像个调皮的孩子……)。
2、(出示句子)“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教师:眼前的荷花有多美?你怎样感受到的?为什么称它为“一大幅活的画”?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
(2)教师:花,用眼去欣赏;优美的文字,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同学们,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看后鼓励学生自由起立发言。)。
提示:可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
例如: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
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出示句子:“不光……好梦……”,齐读。
1、蜻蜓在荷花上空飞行,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2、小鱼在这么美丽的荷花池中游过,它会梦见什么?
4、指名读第四节,分角色再现课文情境。
5、让我们满怀爱的感情来配乐读第四节。(配乐齐读)。
学生自由说:如果你是歌唱家,你怎样?如果是诗人呢?如果是舞蹈家呢?
五、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师:我们沉醉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哎,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在看荷花。一齐读第五节。
六、小结。
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是那么洁白,那么清纯,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把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对荷花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一起融入书中,用我们的声音把这一池荷花留下来!
1.欣赏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2.了解春天的特点和燕子的活动情况,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心情和使人感到的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落大意。
(三)通过了解作者对燕子和春天的描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一)初读课文,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通过了解作者对燕子和春天的描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燕子。
对。它就是燕子。请同学们看图,(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图片)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角。(板书:2.燕子)。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少,但是除了生字之外还有一些字从语音和结构上需要注意。
比如:“晕”是多音字,它有三个意思。(1)在“昏迷”一词中或表达头脑不清的意思时,这个字读“hun”,如“头晕、晕头转向”等;(2)因为光线的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如“日晕、月晕”等;(3)主要指头昏,如“眩晕、晕车”等。“晕”在后面两种情况中都读做“yun”(一声)。本课中出现的“小晕点”是指燕子的剪尾和翼尖轻点水面后漾起的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圆环,是“晕”字第二种解释的引申,读做“yun”(四声)。
“俊”字读做“jun”不读“zun”“拂”读做“fu”不读“fo”。
3.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必须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因为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很难准确地理解字、词、句甚至于段的意思。
俊俏:相貌好看。
蒙蒙:形容雨点很细小。
赶集:原指到集市上买卖货物。这里指春天一到,花草都长了起来。
柔柳:“柔”的字面意思是指柔顺,“柳”的字面意思是指柳树或柳条。课文中“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的“柔柳”是指春天到来后的柔枝嫩叶。
生趣:原义指生活的趣味。课文中“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这里的“生趣”指的是春天到来后生气勃勃的趣味。吹拂:微风轻轻地吹。
曲谱:原指乐曲的谱子,课文中是用五线谱来比喻燕子、电线和电杆组成的画面。舒展:原指不卷缩,不受约束。
光彩夺目:颜色和光泽鲜艳耀眼。
百花争艳:各种花草争奇斗艳。
聚拢:聚集在一起。
演奏:用乐器表演。
掠过:轻轻擦过或拂过。
偶尔:有时候。
波纹:小波浪形成的水纹。
生机:生存的机能;生命力。
荡漾:水波微动的样子。
4.结合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形近字。
近义词:
俊俏――(俏丽)聚拢――(聚集)。
生机――(生气)掠过――(拂过)。
反义词:
偶尔――(经常)增添――(减少)。
俊俏――(丑陋)机灵――(死板)。
形近字:
出示投影,请同学们充分讨论形近字之间的区别,再根据字义组词。
谱(谱曲)奏(演奏)俊(俊俏)。
普(普遍)凑(凑巧)骏(骏马)。
聚(聚拢)符(音符)偶(偶尔)。
取(争取)付(付出)遇(遇见)。
5.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并行的课文,教学时要把看图作为学文的手段。因此,在分析课文结构时就要结合图来理解课文。但是看图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通过结合课文内容看图,同学们很快就能发现这篇课文是按照不同方面来叙述的,也就是说课文的四个自然段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燕子,它们分别是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从南方飞来、飞行的燕子和停歇时的燕子。因此,这篇课文应该是一个自然段为一段共分为四段。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图的直观来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观察。这一课时一定要求学生读熟课文,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结合图画朗读课文,体会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欣赏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的方法。
(三)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通过欣赏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三、教学难点。
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引入新课。
图画是短文的形象表现,短文叙述了图画的内容。在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观察时要抓住特点,并展开想象。具体到《燕子》这一课就要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联系起来观察,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景色的勃勃生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叙述。
1.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3.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画了哪些燕子?小燕子在图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再让学生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鼓励学生把自己从图中感知到的内容和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景色联系起来描述,使学生在脑海中对春天美景和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
同学们观察燕子时,最好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来观察,图上近处的燕子比较大,也比较清楚,这时应该重点观察燕子的外形特点和飞行时偶尔用剪尾或翼尖点一下水面漾起的一圈圈圆晕的情景;中部的燕子则应侧重观察燕子一般情况下飞行的特点;远处的燕子重点观察的就是它们停歇时的特点。
在认真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小声读书,促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是以燕子为线索进行记叙的,具体是按照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特点和燕子停歇的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燕子的。
(二)学习第一段。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遍第一段。
学生朗读的同时,其他同学思考:课文描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弄清楚了这一部分的叙述顺序。
(这一段抓住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先写了燕子乌黑光亮的羽毛,又写了燕子轻快的翅膀,最后写了燕子剪刀似的分叉的尾巴。这几部分连结到一起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些描写突出了小燕子与众不同的形象。)。
学生分析到这里就很不错了,但是教师一定要明确告诉学生这就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顺序。课文先写了整体:一身乌黑的羽毛;再写局部:轻快的翅膀和剪刀似的尾巴;最后又回到整体:凑成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板书:羽毛翅膀尾巴)。
你认为这一段中哪些词用得好?
(“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这些词用得好,因为它们写出了燕子外形的美丽。)。
(板书: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
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样思考: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也是美的,它们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好形象。学生能够由此发散思维,得出正确的答案。
(最后一句话在这一段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凑”是几个方面合在一起的意思,用在这句话中非常形象生动。)。
(板书:凑成燕子)。
同学们可以把两个句子比较着读读,哪句好一看就会明白。很明显书上的句子写得好,因为它更形象、生动、具体,给人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实际上“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句话既是前面内容的总结又是下面内容的总起,它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我们继续学习第二段。
(板书:活泼机灵)。
(二)学习第二段。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图。
教师出示投影,或将书上的插图放大,并提示观察顺序,指导学生按照由近到远或由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图画,再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最能体现春天特色的景物。
在观察的基础上请一位同学读书,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把主要词语画下来。然后找同学来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雨风柳草叶花)。
请同学们齐读第二段,体会春天的景色之美。
出示小黑板或在投影上打出这样一段话:“才下过几阵雨,风吹拂着柳丝,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请同学们将课文上写的和小黑板上的内容相比较,讨论哪句话写得更好。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两句话对比着朗读,促使学生自己分辨。教师也可以通过几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用教鞭指着小黑板上的雨、风、柳丝、草、叶、花等,提问什么样的雨、什么样的风、什么样的柔柳、什么样的花和草等。学生很快就能明白课文写出了这些景物的色彩、姿态、数量,非常生动形象。而小黑板上的内容就显得很干巴巴的了。
“雨”前面加上“细”而且是“蒙蒙细雨”,这样就写出了春雨的特点,比单纯的“雨”要好得多。其它的景物都可以通过增加附加成分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
(把它们比作像“赶集”一样聚拢来。这样写突出了春天树木茂盛,花草芬芳,充满了生机。)。
(板书:赶集)。
在这百花争艳的季节里,小燕子也赶来了,为什么说“为春天增添了生趣”呢?
指导学生理解“生趣”一词,很有生气,很有情趣。因为春天本身已经很有生趣,很招人喜爱了,现在小燕子又飞来了,使得春天更有生趣,所以说是“增添了生趣”。
(板书:生趣)。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学们可以把这段话分成四个层次来背诵:第一句写季节、细雨;第二句写微风吹拂着柔柳;第三句写草、叶、花;第四句写燕子。
教师小结第二段: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小燕子为春天增添了什么样的生趣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段。
(三)学习第三段。
指导看图观察燕子的飞行。图上画的燕子有的在高处飞,有的在低处飞。同学们可以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想一想高处的燕子在怎样飞,低处的燕子又是怎样飞的。认真看书上是怎样写的,然后用最少的字概括燕子飞行的特点。
(快、美)。
课文中哪些词写出了燕子是怎样飞行的。
找同学回答,教师抓住重点词板书。
(板书:掠、叫、飞、横掠、沾)。
根据板书完成课后练习3,同时练习背诵,并用彩笔画出哪些词表现了燕子飞得快、飞得美。体会这些自由飞翔的美丽的小燕子为湖光山色增添的情趣。
(五)学习第四段。
提示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观察,用书上的话来回答问题。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为什么说“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这个“落”字用“停”来代替好不好?(不好。因为“落”字把燕子从高处到低处,伶俐轻巧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了。)(板书:落)。
教师指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把电线描写成“几痕细线”“像五线谱”,把小燕子比作“音符”?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然后让学生谈对“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的理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蓝天作衬,电线作谱,小燕子是跳动的音符,从而感受自然之美,春天之美。
(板书:几痕五线谱音符赞歌)。
齐读第四段,试着背诵。
(六)总结全文,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从燕子的外形写到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从燕子飞行的美,动态美;写到燕子停歇的美,静态美。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才更美丽,也更有生趣,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充满活力。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板书:动态美静态美)。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板书背诵课文。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内容生动形象,感情色彩浓厚。教学时要不断地指导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的意思。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二、教学准备:
1、图画:池塘、荷叶、荷花等。
2、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课前:
1、(示图:荷花)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幅美丽的图片。用一两个词来形容你所看见的荷花。
2、关于荷花,古人曾有许多赞美她的优美诗句。你们的小脑袋里装几句了吗?把你所知道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3、看来,大家知道的还不少呢!是啊,多么动人的诗句呀!不禁勾起了我们对荷花的回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荷花,美美地把课题读一读。(齐读课题)。
一、欣赏,感受荷花美:
1、老师已经忍不住现在就去欣赏她的美了。你们想去吗?好,跟着老师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吧!
2、(播放视频荷花,配乐)。
3、同学们,你们现在就站在荷花池边了。你看见了什么?
二、品读,体会荷花美:
第二段。
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指名读。这句话美在哪?你觉得哪个字用的特别好?(冒)。
(2)想想:怎样的长才能叫“冒”?
(3)如果不用“冒”字,这里可以换成哪些字?(长、钻、伸……)。
(4)那请大家想一想:和“冒”字相比,哪个好?为什么?
(5)好,谁来读好这句话?读出荷花的活力来。
2、有的………有的……有的……。
(1)(课件出示荷花的三种不同形态)你喜欢的是哪种姿态的荷花?把它的美读出来。
a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你能不能把这句句子说说具体,让大家感觉到才展开两三片花瓣的也是那么美?(交流)。
再指名读句。
b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示图:看,白色的荷花中,露出这么一个嫩黄的小莲蓬,就象张着笑脸欢迎着我们呢!美吧?来,谁能把展开的荷花读得美美的?指名读。
c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示图:看,这就是荷花的花骨朵儿。用一个成语来说,这就是——含苞欲放。
真美呀,连还没开放的花骨朵,也是这么的别有韵味。你能读好这含苞欲放的荷花吗?指名读。齐读。
(2)多美的白荷花呀!千姿百态,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激情地赞美这美丽迷人的荷花吧!齐读“白荷花——”
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这两段除了写荷花美,还写了什么呀?指名读句。
(2)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多)。
(3)看,这么多荷叶,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啊!这真是——一片()一片?
指名交流。小结:是啊,这么多荷叶,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挤着一片,一片连着一片,一片靠着一片,一片追着一片,一片叠着一片,真多啊,这就叫——挨挨挤挤!
(4)示词:谁来读好这个词?指名读,齐读。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5)读了这句话,除了知道荷叶多,读出了什么?(美)。
(6)是啊,这就象杨万里诗句中所说的'那样:接天莲叶无穷碧。碧绿的荷叶一张紧挨着一张,铺满了整个池塘。
来,一起读出荷叶的多与美。齐读。
(4)咦,不对呀,不是描写荷花的吗,写荷叶干嘛呢?不写行不行?
生交流。师出示课件(光有荷花,没有荷叶):看看,感觉怎么样?
对,有句话说得好,红花还需绿叶衬。碧绿的荷叶把荷花衬托的更美了,再加上嫩黄的莲蓬,多美的色彩啊!
3、来,我们一起把这白花、绿叶的美景读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齐读第二段。
第三段。
1、这些荷花的姿势真是太美了!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其实,荷花的姿态还不止这些呢!你喜欢哪一种?把它的美说出来。你能说说他们是一种怎样的姿态?或者想象一下他们仿佛在做什么?(生发挥想象,交流)。
2、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是啊,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我们的眼睛都快来不及看了啊!真是目不暇接。
3、面对这满池的美景,老师突然有个想法:(示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呀,这位画家是谁呢?有这么大的本事,把眼前的荷花看做一幅画。你们觉得呢?(大自然)。
4、的确,不用纸,不用笔,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就带给我们如此美的享受,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让我们好好地把这一段来读一读,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
第四段。
2、(想成为一朵荷花)你想成为一朵怎样的荷花?
3、说说:我仿佛变成了一朵()的荷花。
4、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可以,演一演也可以。
微风中翩翩起舞的荷花在哪里?指名读。想来演一演吗?(指名演)真漂亮,荷花你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心情怎么样?(很快乐)。
老师看到了,这一池的荷花都很美。风过了,静静地站在那儿的荷花也很美。
谁是静静地站在那儿的荷花?(指名)你站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读。
(1)荷花,我问你:蜻蜓告诉你清早飞行有什么快乐?
(2)荷花,我很好奇:小鱼告诉你昨夜做的是什么好梦呀?
11是啊,作为池塘里的一朵荷花,可真幸福啊!心情怎么样?(齐读)。
12我们今天可是来看荷花的,怎么会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呢?(生交流)。
三、巩固,深化荷花美:
1、荷花这么美,我们把它牢牢地记在脑海里好不好?自由选择描写荷花的一段话,记一记。
2、指名交流。
四、延伸,抒发荷花美:
1、画一幅荷花图,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2、办一期有关荷花的小报(可小队合作)。
一.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最后两段能背诵。并通过补充教材《王冕看荷花》《爱莲说》片段的略读,《多美啊,野花》的介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前准备:
一段配合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一张挂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导语。揭示课题。观察图画。带入情境。自学课文。自学讨论。理清层次。讲读课文。
第二课时:复习阅读。教补充教材《王冕看荷花》《爱莲说》节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揭示课题。
1.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知道荷花是一种很美的花,有个小姑娘非常爱荷花,她在公园里仔细观察了荷花后,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板书课题)。荷花又叫“莲花”。
(板书:莲花)。
2.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
(板书:莲叶)。
3.我们还学过一首古诗,里面也赞美过荷花,我们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
(师生一起背古诗——宋朝杨万里的《咏荷》)。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
二.观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
启发:那个小姑娘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幅美丽的图画。
(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
三.自学课文。
四.自学讨论,理清层次。
1.“我”去看荷花。
2.“我”看荷花。
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
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综合板书:
我去看。
看着。
想着。
看着。
五.讲读课文。
(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
第一节:
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第二节:
1.学生默读第二节,要求很快地读。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些什么?
(出示小黑板。提供句式,分步训练)。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
看到()荷叶();。
又看到()荷花();。
还看到()花骨朵()。
(小莲蓬)。
要求学生用“又”“还”这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
2.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
例句:
(1)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碧绿的荷叶,又看到雪白的荷花,还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2)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笑脸。
(3)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露珠滚来滚去,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舞蹈,又看到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胀得饱饱的,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在花心中藏着。
3.指点:小朋友已经说了荷花是雪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平常看到的粉红的荷花叫红莲。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彩的美。
(板书:色彩美)。
4.还有刚才你们说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荷花在微风中舞蹈,花骨朵小巧玲珑,小莲蓬张着笑脸,这些是写荷花的什么?(姿态)这样把荷花的姿态写出来,就把荷花写活了。
(板书:姿态美)。
5.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的第二节。
6.这一节里还有两个字用得很好,你们看出来了吗?(“冒”“露”
7.指点:“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
8.(激起情绪,展开想象)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仿佛就像一朵荷花。
表情朗读第四节。
9.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
那么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的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者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的神情,可以用哪些词。
出示一块准备好的卡片,上面写着:
“我[]看着满池的荷花。”
(例: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入神地看;我凝神地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
(通过语言训练明确认识,在学生理解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象带入课文情境。)。
10.诱导:现在请小朋友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来看这幅彩色图。
(这时放轻音乐,学生随着柔和的乐曲,深情地凝视着图画。其间轻轻地提示:“荷花翩翩起舞了”)。
11.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进行想象性描述。
1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读课文。请同学们把这一节再读一遍。
(“想着”下面板书“爱”)。
“自己仿佛”要读得慢一些,要像真的一样,好像看出了神似的,“风吹来”“风过了”由动到静,要交代清楚。
13.戴上荷花头饰,表情复述课文。
学生准备。
提示;复述时要有次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要想想好。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
[板书设计]。
荷花。
色彩美。
看着美冒露姿态美。
风吹过来。
想着爱。
风过了。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第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荷花》一课,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课文读一遍,要把描写荷花的色彩、姿态的词语读出美和爱的感情来。如“碧绿的……”“嫩黄的……”。
2.学生齐读课文。
二.复习阅读。
1.你们读了这一课,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
(“仿佛”就是“似乎”“好像”的意思,不是真的,而有真的感觉的意思。)。
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意思用“仿佛”说句话“什么仿佛什么?”“什么仿佛怎么样?”这样想句子就容易正确了。
(通过用“仿佛”造句,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的同学相互对讲,然后集体交流。)。
例句:
(1)我看着小蝌蚪,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
(2)我看着金黄的油菜花,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小蜜蜂钻进菜花丛中去采蜜去了。
(3)我看着梅花,仿佛自己是一朵梅花,迎着寒风开放。
(4)我看着风筝,仿佛自己随着风筝飞向远方。
三.教补充教材。
1.《王冕看荷花》(略读)。
(1)导语:刚才同学们用“仿佛”说话,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学了《荷花》这篇课文,你们在一年级学习了《王冕学画》,现在李老师再介绍一篇材料让你们读。
教师介绍读物:这篇材料是从一篇很有名的书《儒林外史》里选出来的,写的是《王冕看荷花》。小朋友们很快地把这材料看一遍。
(学生阅读课文)。
(2)指导:这材料上有几个词是古文中的词,我们现在不,你结合上下文读读,想想。(针对学生已开始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等。通过这篇节选的教材,意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猜读”,理解内容。)。
“须臾”是什么意思?天气烦躁里的“烦躁”是什么意思?要学会看注释,可以根据上下文猜读。
(板书:须臾、烦躁)。
看注释:“须臾”就是一会儿的意思;“烦躁”是指天气闷热。
(4)这篇材料中有一句写王冕看荷花,看到怎样的程度?(突出“人在画图中”)看这些长篇的文章要学会抓主要的。
(5)引导运用:现在我们想想在我们刚学的《荷花》这篇课文的第四节末了,是不是可以再加上一句话,来点明这一节的中心意思,你们想想应该加哪一句呢?(“真是人在画图中”)。
(在原来板书的“风过了”后面加上“真是人在画图中”。)。
(让学生运用这一句话,不仅是画龙点睛,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课文指导的意境的体会。)。
2.《爱莲说》中的两句话。
(1)导入:由于荷花的色彩很美,姿态也很美,因此使人陶醉在画图之中,其实荷花不仅外表美,它的品格也是很美的。宋朝有个哲学家曾这样赞美荷花。
(教师板书两句话)。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教师先在“甚蕃”、“淤”字上加上拼音,领读两遍,再启发学生结合上下文讲讲“甚蕃”的意思。然后教师再完整地讲这两句话的意思。)。
(2)讲解:这两句话,前一句的意思是说,水上的、陆上的花草,可爱的很多,后一句是说作者最爱莲花,爱它生长在淤泥之中,却全身洁白不受污染,这是作者对莲花的内在品格的赞羡。
(同学带着赞美荷花的语调读两遍。)。
(3)学了这两句话,你们知道李老师要说荷花的什么美?
荷花更美的是品格上的美。
(板书:在原来“色彩美”“姿态美”下面加上“品格美”)。
正因为荷花不仅外表美,内在的品格也很美,所以我们爱荷花。我现在请小朋友用这样的句式连贯地说荷花的美。
板书:
我爱(),
我爱(),
我更爱()。
例句:
我爱荷花的美丽色彩,我爱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我更爱荷花的品格,她出淤泥而不染。
(这里补充荷花的品格美,目的是把课文的中心思想再深化一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加深对荷花的情感。)。
(4)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虽然身处在不良的环境中,但是保持着高尚的品质,我们就可以用“出淤泥而不染“来赞美他们。
说话训练:
我们就来说蒲公英,你们自己出个题目吧。
(学生自拟题目)。
题目很多,我们就挑朴素一些的“蒲公英“这个题目。根据我们今天讲的,主要是把蒲公英的美说出来。(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
蒲公英花外表美。
茎叶内在美。
种子。
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思考。
例话: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花,无论在什么地方,它都能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小花。蒲公英的花像小菊花,又像小小的向日葵,蒲公英给它的孩子们每人一把伞,让风伯伯把它们带到四面八方,在土壤妈妈的怀抱里,生根发芽。
我仿佛变成一粒蒲公英的种子,跟着风伯伯飞过小河,飞过高山,飞到日月潭,给台湾小朋友带去大陆小朋友的问候。
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妈妈给我一把伞,风伯伯把我带到小河边的一块空地上,我就在那里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
5.佳作欣赏。
(最后教师用表情朗读方式介绍了《多美啊,野花》,并发下这篇读物。)。
同学们回去好好读这篇文章,想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是怎样赞美野花的,下次写蒲公英就会写得更好。
[板书设计]。
荷花蒲公英。
色彩我爱,花外表美。
姿态美我爱,茎叶内在美。
品格我更爱。
1、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想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一池的荷花有什么姿态。能够理解“冒”“饱胀”“挨挨挤挤”等词的意思。
2、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象和体会一池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大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2、想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具安排]
教学挂图
小黑板
录音机
新课,揭示教学目的。
(一)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继续学习第21课《荷花》。(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荷花的?(闻花香,赏花姿,赞花美,想花舞)
(三)接下来我们就按这样的顺序来读课文,体验和想象这一池荷花的美。
(一)第一段
1、指名读,其余学生想:我为什么赶紧往荷花池边跑?
2、小结:作者知道荷花开了,他想看荷花的心情是多么急切呀,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急切的心情?(板书:赶紧)
3、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第二段
1、作者跑到荷花池边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读第二自然段,读时注意用横线画出描写荷叶姿态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
2、荷叶
(3)用现实做类比,引导学生想象一池荷叶的景象,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话。
3、荷花
(1)荷叶很美,荷花更美,荷花是什么样的?(一生读)一共写了荷花的几种姿态?
(2)请一生读描写荷花三种姿态的句子,其余在图上找对应荷花。
(3)请生上台指这三种荷花,板书:全开
半开
花骨朵
(5)学生读——说理由——师点评——有感情朗读。半开的:多像个羞羞答答的小姑娘呀,她也想和别的话一样美呢!全开的:花瓣全展开了,里面这嫩黄色的是什么呢?(小莲蓬)可爱吗,那些词写出了它的可爱呢?花骨朵:花骨朵像什么?(后面根据学生所说进行点拨)
(6)这三种姿态的荷花都很美,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4、冒
(1)么美的荷花,这么美的荷叶,作者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2)“冒”可以换成“长”吗?为什么?它与前一句话中哪个词呼应?(这个问题可以在学生说的基础上酌情问)
(3)是呀,这么密的荷叶挡也挡不住这一朵朵的荷花,它们的生命力真旺盛。(请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5、想象:
(1)瞧,这三朵姿态的荷花从荷叶间冒出来笑着看大家呢,谁来当当它们,用手摆出它们的姿态。
(2)请生上台做动作。
(3)还有什么姿态呢?请生上台做动作。
(4)这一朵朵的白荷花欣喜的看着周围的世界,仿佛会说些什么?
(5)生想象
(6)师:谁愿意赞美她们?生赞美。
(三)第三段
1、师范读第三自然段,请生读这一段。
3、那让我们再一次赞美这美丽的荷花和神奇的大自然吧!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第四段
2、学生想象。
3、荷花太美了,怪不得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愿意和他做朋友,怪不得我们都以为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呢。
今天,我们跟着作者闻了花香,赏了花姿,赞了花美,想了花舞,我们从中充分可以感受到这一池荷花的美。
布置(任选其一)
(一)小报
(二)收集小诗
(三)画一幅荷花的画
(四)背课文。
“先学后教,有效训练”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引课明标——老师个人在深入钻研课标、教材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方式、情景,力求导入方式灵活,情景设计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准确设计课时学习目标,并以灵活的方式出示目标,让学生清楚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任务。(3分钟)。
问题导学——一是教师通过集体备课,遵循“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情景化,问题探究化”的原则,精心设计导学案,将课时学习内容通过一系列问题来呈现。在问题预设中,教师既要围绕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问题设计,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问题的探讨。二是学生围绕导学案自主学习教材及相关的教辅资料,边学边做导学案上的习题,同时记下自己发现和生成的新问题,在这一阶段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后面的对学、群学阶段解决。三是教师通过巡视、抽查,了解学情,发现生成的问题,按照“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理念,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5分钟)。
总结。
归纳解题规律,提高方法技能的运用能力。教师进行有效的精讲点拨,前提就是要深入、准确了解学情,因此教师要在抽查导学案、倾听学生提问、展示交流等情况的问题既可以供学生讨论,也可以进行精讲环节点拨。这一环节是展现教师综合素质及专业素养的关键环节,在时间有限的前提下,提高精讲点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必须入钻研课标及教材,精心做好课前准备。(9分钟)。
达标训练——达标训练,测评的目的就是实现“堂堂清”目标。教师要精心设计达标测评题,依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在分层设计(基础训练、综合应用和拓展探究),使归纳学业基础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体验到成功的感受和学习的乐趣。(6分钟)。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所选文章或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或是对崇高境界的解读,或是磊落坦荡胸怀的展示。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内容并不庞杂的文章,但是它意蕴丰富,耐人寻味。在600余字的短小篇幅内,情节简单而不乏起伏,人物着墨不多而风貌毕现,自有其摇曳的韵致。看似一泓清浅可人的涓涓细流,却有那悠悠不尽的人生哲理静静地闪着粼光。应该说,在纯自然状态的阅读中,让学生喜欢《散步》并不难,但想要真正理解《散步》就不那么容易,想要将《散步》中蕴涵的爱、责任感和对家庭对社会的使命感真正吸纳进自己的灵魂深处,并在以后的岁月里,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个性气质,影响自己的人生取舍,则更难得。我希望将浅文深教,让学生自己的“悟”贯穿始终。在课堂上既有老师的点拨,又有同伴之间思想感情的碰撞;既有个性表达,又有探讨论辩;有品评、有分析、有静思、有聆听、有画面、有声响……所有的手段,都为促进学生自己的领悟开路,使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步》真正铭刻在学生的心里。
1、能通过对课文有层次地朗读,进入角色,体会浓浓的亲情。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课文巧妙的`构思以及寓真挚的感情于质朴的语言之中的写法。
3、在阅读中理解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并懂得珍爱亲情。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进入角色朗读课文,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感悟文章蕴涵的亲情、责任感和象征意义。
老师问同学们一个小问题:咱们班的同学有经常和父母一起散步的吗?请举手。(学生举手)
老师请学生谈谈和父母一起散步时有什么感受。
老师相机点评,并引出课题:散步是一种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叙事散文——《散步》。
和睦幸福、尊老爱幼
互敬互爱、尊老爱幼、融洽和睦的祖孙三代。
教法解读: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明确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
2、明确学习任务:我们将通过这样三个环节来学习(投影):
我们的阅读活动: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师出示投影:
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学生思考,完成活动。然后师生交流。
教师的标题预设(屏幕投影)
如:三代同行: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如:幸福的家庭 亲情无边
分歧 大路小路
责任 背起整个世界生命,生命 小事情深
选择 温馨瞬间
师小结:要说本文的标题,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有画面感,有故事味。
教法解读:本设计在标题上做文章,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也是揣摩标题艺术,鼓励创意,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师:(出示投影)
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1) 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注意要面带笑容)
学生按要求进行朗读。
2、师:(投影)
(2)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
师解释一下“波澜”,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二次朗读。
3、师:(投影)
(3) 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三次朗读。
4、师:现在请哪位同学来示范朗读,做一下小老师。(朗读交流)
5、师小结:要说这篇文章的朗读,主要要注意这样一些朗读的感觉:速度感,情节感,重音感,意味感。
教法解读:散文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文体的语言,语句优美,意境深邃。要想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就要靠朗读。朗读是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息的直接感受。本着这样一个宗旨,我设计了反复朗读这一环节。
1、师:(出示投影)
建议大家这样来品味语言:自由读课文,采用圈点法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出来,可动笔写写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学生活动)
2、师:把你的见解讲给你的同桌听一下。同桌交流。
3、师:把你的讲解讲给大家听。
可能有的句子:
(1)内容方面:
第一、写景的句子
——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第四段)
(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第七段)
(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第二、传情的句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便去拿外套”
《散步》教学设计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写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态,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正因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第三、哲理性的句子
——儿子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句式方面:
第四、对称的句式
(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有的浓,有的淡。
____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散步》教学设计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散步》教学设计,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师小结:说到这篇文章语言的欣赏,我们可重点关注“句子”。要品味它们的造型美、用词美、情趣美、蕴意美。要感受到它们对我们心灵的熏陶。
教法解读: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这是理解散文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设计,让同学揣摩作者怎样遣词造句,在体会文章人性美的基础上探寻语言美,并从中悟出一点道理来,今后自己作文,就会灵活运用。
在我们就要走出美文《散步》的时候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吟诵文中最后一段。
父母和子女是亲情的最大拥有者,让我们拿起笔来,书写我们的家,书写我们的亲情。写出温馨,写出温暖,写出温情。
题目《 的爱》
教法解读:课内外结合,以外促内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所以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尽可能启发学生把发生在身边的亲情故事讲出来,要敢于披露真情实感。尽可能引导学生领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可能让学生明白要珍惜亲情,懂得关爱家庭。让我们所有的家都永远充满着爱,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1、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
2、抓住重点,复述故事梗概。
3、积累课文中的成语。
1、学习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引出课题:孩子们,还记得《田忌赛马》的故事吗?里面的主人公是谁呀?(孙膑)(简介孙膑)今天就让我们在学习一个与孙膑有关的故事,去进一步领路孙膑卓越的才能和超凡的智慧。一起去感受惊心动魄的围魏救赵这场战争。
2、读题质疑:让我们齐读课题两遍,“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看着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根据质疑梳理问题:为什么围魏救赵?谁围魏救赵?怎样围魏救赵的?围魏救赵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孩子们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精彩的故事,请孩子们跟随朗读带自己轻声的读一读课文。
2、孩子们,为了更好的读懂课文,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本课的生字词语。
词语:课前我已经检查了孩子们的预习情况,完成的很棒,让我们把生字送回词语中,用你们最美的声音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吧,每个词两遍。你们的声音真的很美。
三、再读释疑,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释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让我们带着刚才的疑问自己再次读一读课文。)。
靡,势如破竹),把赵国的都城(邯郸)围了个严严实实,所以,赵国(危在旦夕)。于是赵国就向他的邻国(齐国)求救。齐国会帮助赵国吗?为什么?文中哪里告诉了我们答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吧!我们再来看看地形图,或许你就会更加理解为什么齐国会出兵帮助赵国了。请看这是赵国与齐国相邻,如果魏国占领了赵国,那魏国下一个攻打的目标可能就是(齐国),所以可以说齐国既是为了帮助齐国,更是为了自保,而不得不出兵。赵国和齐国的关系可以说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课件出示)孩子们,刚才我们说的这部分内容其实就是故事的(起因)看看文章哪些段落是故事的起因。(1--2)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请用双竖线做好标记。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故事的起因吧,想一想能不能用简单的话归纳故事的起因,(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并记在文中相应的空白处。(5分钟)。
(2)故事经过:齐国是怎样救赵国的呢?这是故事的(经过)孩子们我们都知道,在写作的时候这部分内容要怎样描写?(详细)现在请孩子们小组合作学习这部分内容,想一想课文是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完成课后第二题,并按照提示用双竖线把课文划分为四部分。(田忌和孙膑先根据战势商议好乘虚而入,直取大梁。再派小部分兵力佯攻襄凌,主力却直奔大梁,逼得庞涓只能放弃攻打邯郸,回护大梁。(交流)(田、孙商议,直取大梁3---8)(9----12佯攻襄凌、围魏救赵)(10分钟)。
a、第二部分,齐国派谁出兵帮助赵国呢?起初他们各自是怎样打算的?他们最终商议,直接攻打哪里?孙膑是怎样说服田忌的?哪些段落在讲这部分内容。(3---8)你们小组合作完成得不错,我想再请一个小组为我们快速的介绍一下这一过程,其他的孩子想一想能不能用简单的话归纳这部分内容。(田、孙商议,直取大梁)。
b、第三部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了麻痹庞涓,孙膑怎样做的?(佯攻襄陵)佯攻是什么意思?虚张声势的进攻。而齐军主力却直奔大梁去了。)哪些段落在讲这部分内容?(9---12)如果我们用简单的话来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就是(佯攻襄陵,围魏救赵)。
(3)故事结果:围魏救赵的结果如何?请快速浏览故事的最后一部分,并归纳它的主要内容。(魏军感到桂凌时,进入齐军埋伏圈,庞涓只能率兵落荒而逃。)用简单的话就概括为:孙膑设伏,齐军大胜。
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我们把本篇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2、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次回顾一下围魏救赵这个故事。有哪几个国家,(魏、赵、齐),谁攻打谁(魏国攻打赵国),魏国派出的是谁去攻打(魏国将军庞涓),赵国的都城邯郸被围得个严严实实,赵国危在旦夕,向(齐国)求救。于是,齐威王就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大军出征。田、孙商议,在佯攻襄凌的同时直奔魏国都城大梁,在魏军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救援时,在桂凌设伏,齐军大胜。
四、抓住重点,复述故事:(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这场战争,你能不能用你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1、回忆复述故事的方法。
(1)分清故事主次。
(2)抓住每一部分的重点词语。
(3)主要内容复述略详,次要内容简单带过。
2、请生复述。
五、积累词语,结束新课。
(孩子们:通过复述故事我们知道起初魏军是一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攻无不克的强大军队,可最后怎么就成了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的残兵败将了呢?让我们下次课再来合作学习围魏救赵成功的原因吧!)。
作业(4分钟)。
摘抄本课的四字语。(完成课后选做题)。
生字卡片;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相应段落的文字课件;四种颜色的太阳贴画;四种颜色的磁石。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圈生字,认读字音。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生字娃娃。它们藏在课文里了,同桌的孩子比一比,看看谁先把它们圈出来,然后练习读准字音。
3、板书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请小老师教全班读。
4、把自己认为难读的词语多读两遍。
5、分组抽读词语,看哪个小组的孩子读得最好。
6、齐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7、生字会读了,课文能读吗?同桌的孩子读给对方听一听,互相评一评。
8、老师在投影仪上画出课文中的长句子,请学生多读两遍。
9、全班齐读课文。
10、板书出示生字:你觉得哪些生字朋友的样子最难记?大家一起想办法记住它。(重点讨论熟街甜温尝的识记)。
11、它们摘掉拼音帽和大家见面,你们还能认出它们来吗?(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卡片)。
1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语全班读。
写字。
1、读园因为脸阳光6个字。
2、重点指导为和光的笔顺,注意园和因是写完里面再封口。
3、写之前你觉得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老师可以范写园和脸,提醒学生方框儿不能写得太大,脸的月字旁要写得瘦一点。
4、学生描红,练写。
5、抽取学生作品展示,进行评议。
巩固生字。
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读。
1、我和小伙伴在街上玩。
2、小女孩脸上挂着甜甜的笑。
3、妈妈温和地说:应该多穿点衣服,小心冻着了。
4、我尝了尝,饭已经熟了。
第二课时。
导入。
同学们,天上有几个太阳啊?对啊,那四个太阳是怎么回事呢?下面翻开书,听老师读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想这个问题。
感知全文。
分小组,明确比赛目的和要求。
1、师配乐朗读课文。
2、生交流:四个太阳是怎么回事?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四个季节,给每个季节贴上相应的太阳。
3、分小组:每个小组的桌上摆了不同颜色的太阳(指板书说红、绿、黄、彩),请小组的孩子把它举起来。你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太阳,呆会儿就坐到哪一组去。
4、今天我们进行小组学习大比拼,由我来担任主持人,想参加吗?
怎么个比法呢?黑板上有四颗棋子,每种颜色的棋子就代表一个小组。
听口令:绿太阳组招招手。(其他组也分别招手)。
每个队要过四个关口,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5、提要求:在比赛中,我们要比谁最会听、最会问、最会想、最会说。其中我们特别要比谁最会听。
复习生字,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复习生字。
a、比赛正式开始,请看题目。(课件出示我会认)。
上节课的生字娃娃还认识吗?每组请一位小老师到台上来。(绿、黄、红、彩四个组依次站好)。
现在由你们来考考其他组的同学,看他们认识这些生字卡片上的词语吗。
b、师移动棋子,表扬四个小组。
2、正确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a、请看题目。(课件出示我会读)。
b、请同学们正确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有什么不懂的词语。
c、准备好了吗?绿太阳组先来,就读写绿太阳的那一段,其他组还有喜欢绿太阳的吗?和他们一起读,其他组比比谁听得最认真。
d、各组依次展示。
e、师移动棋子,祝贺每个小组顺利过关。
f、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生相互交流。师相机指导理解清凉香甜邀请街道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第二轮比赛现在开始。请看题说说读读。有两个要求,一是想想为什么要画这种颜色的太阳(如,绿太阳组就说说为什么要画绿太阳);二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开始讨论吧!
b、汇报交流,再指导朗读。(本组的同学可以优先回答,也欢迎其他组补充)。
如,金黄的太阳一段:
我们来问问黄太阳组,为什么要给秋天画个金黄的太阳呢?
是这样吗?(看课件图片展示,师相机叙述:金黄的落叶铺满小路,黄澄澄的稻子熟了,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瞧,多么饱满的谷穗,果子也熟了)。
师小结:金黄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现在你们是果园的小主人,各种各样香甜的水果都丰。
收了,你想说什么呀?(抽生说)。
哦,你想邀请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那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出示句子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指导朗读句子。请黄太阳组的同学一起读一读。还有同学想读吗?把你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会更快乐的。咱们一起来邀请邀请吧!(齐读)。
那我们就送一个金黄的太阳给秋天,我们希望每年秋天都是丰收的季节,(太阳和季节连线)多好的心愿哪!(季节和心愿连线)。
咱们带着这个心愿来一起读一读吧!(出示整段文字,学生齐读)。
表扬黄太阳组,上一步台阶。
背诵自己选择的段落。
1、现在进入决战阶段:小能人展示台。有感情地背诵你们所选的自然段。如果愿意再背背其他段落,你就更了不起了。
2、四个队分别展示。各组展示时,老师鼓励其他喜欢这种颜色太阳的同学和他们一起背。
3、背得真不错,祝贺你们都顺利到达顶点。
拓展总结。
1、过渡:我们送一个绿绿的太阳给夏天,送一个金黄的太阳给秋天,我们把美好的心愿送给每个季节。老师也有一个心愿,送你们一个快乐太阳,希望同学们每天都快快乐乐。
2、我想,你们也有很多心愿吧!那就说说你想画个什么太阳送给谁,或是把太阳送到什么地方。(生交流心愿,师发给一颗小小的心表示鼓励)。
3、总结:我知道大家都有美好的心愿,我相信这些心愿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学生视角:
教学难点:
应如何理解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句话?
教师思考:
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的独到之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设计特色: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板书课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体验学习主人的自豪感,展示自己优美的字迹,体会做教师的骄傲。)。
1.对于课题想提出什么问题?
2.师生共同梳理提出的问题,梳理后的问题请学生写于板侧。
(梳理问题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过于简单的问题去掉,把暂时弄不懂的按教师意图排列。这样,学生自己的问题会激发自身的关注,以激起解决问题的欲望。)。
3.交流光于查询到的燕子的资料,为学习课文打好基础。
(1)有能力自学生词。认识生字,拼读正确,组词扩词。并提出形近词。
(2)有能力解决书中不太理解的`词语,查找工具书、字典,把不理解的词语做出合理的注释,再联系上下文理解。
(3)有能力把自已喜欢的句子读好,读得有感情,并体会为什么会喜欢它.怎样才能读好它。
(4)有能力把每个自然段都写些什么讲清楚。初步理清作者的思路;
(重视学生自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合作解决大量的问题。自学要有层次,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小组的同学再进行交流,相互弥补自学中的遗漏,这样的合作,会给学生的思想和思维带来解放。)。
3.教师评价:
(对于学生的回答一定要给予肯定,找出学习中的闪光点,提出思考过程的遗漏之处。)。
1、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
五、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俊()凑()谱()沾()。
竣()揍()普()站()。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
1、你都能回忆起上节课的哪些内容?
2、回答上节课我们未能解决的问题.哪些问题可以解决。
二、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品味其表现魅力。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写了什么内容。
2、作者眼中的燕子什么样,可以概括地说,也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说。
(学生可以概括,找出描写燕子外形特点的词;也可以画画,简单的几笔勾勒,还可以用朗读等自己喜欢的其它方法,以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
3、喜欢这段吗?为什么?
(经过上个问题的铺垫,自然引起学生对这一段落的注意,也自然能体会抓住特点、语言简洁的好处。)。
4、你还喜欢哪部分,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
(给学生选择的权力和自由鉴赏的空间,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法。)。
自由结组,第二自然段,拟人的写法写明艳的春天,燕子助春天展示生机;第三自然段,写燕子飞翔的姿态、速度等,抓住掠、一转眼、沾、停等词语,写出燕子的特点;第三自然段,理解最后一句话,这一比喻句不仅形似,更表达出作者对于春天的赞美。学生的学法也自己选择,可以读、可以画、可以说,从各个角度来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
5、学生汇报。把黑板交给学生,小组可以边讲,边读边展示,(教师要肯定地听,建议地改,指导地读。提倡和鼓励其他的学生边听边修改与补充。同时,把学生讲解过程中理解了上一课时未能解决的问题擦掉。)。
6、朗读比赛。
(欣赏了作者的文章,感受了作者的独特的语盲魅力,就要把这些读出来,感受出来。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充满感情地读出来,无疑是积累语言、培养情操的好办法。)。
三、总结。
教师、学生分别从总结中再次感受课文的内容。
四、课堂练习。
仿照句子特点写句子。
(1)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2)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根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五、实践活动。
在光彩夺目的春天里,岂能只有小燕子为它带来生机,我相信,还有很多小动物也为美妙的春大带来生气,说说你观察到的,再把它有条理地说下来。
1、训练点。
《燕子》的第l自然段:一身乌黑光滑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2.训练目的。
学习抓住外形特征来描写小动物的表达方法,训练语言的准确性,并进行迁移,练习抓外形特征来写一种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
3.训练过程。
(1)默读片断,思考:片断中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
(2)听教师读、删减比较。
a.你们发现老师读的与原文有哪些不同?有**标出。
师读: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一个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学生标出不同之处;乌黑光滑的、俊俏轻快的、剪刀似的、活泼可爱的)。
b.读这些词语,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分别写出了燕子的什么?
c.讨论:这些形容词删与不珊,哪种更好?为什么?(初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3)替换比较、巩固练习。
学生尝试换上其他词来说说小燕子的外形,并与原文比较。(进一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4)新旧比较,知识迁移。
1、纠正平时标点符号使用和书写中的不规范行为。
2、熟悉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3、掌握易错标点符号(引号)的用法。
六种符号的用法。
冒号和引号的用法。
生字格磁贴。
一、设疑,引入标点符号。
1、课件出示一段乱用标点的话,学生默读,说感受。
今天放学一回到家妈妈就走上来和小明聊天妈妈问小明昨天的语文测试考了多少分我考了90分全班第二呢小明骄傲地说儿子真棒妈妈摸着小明的头说不过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哦。
2、引入郭沫若的话,学生读。
3、不管是从生活经验中还是大文豪的话中,我们都能感觉到标点符号在我们表达中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标点符号,一起去感受小小的标点符号中所蕴藏的无穷奥妙!
4、学生读课题:标点符号。
二、练写,规范书写标点符号。
1、学生在练习纸上练写,指名6名同学上台书写。
2、全班交流、评价,明确不同标点在田字格的位置。
(1)逗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2)句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3)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边。
(4)感叹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边。
(5)冒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6)引号(“”)前后引号各占一格,前引号写在右半格,后引号写在左半格。
过渡:对于标点符号,我们不仅要认识它,能正确地书写它,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学会使用它。下面,我们就以“过关”的形式去检查同学们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
三、练讲,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四、读记儿歌,牢记标点符号。
五、课堂小结。
这篇讲读课文通过“我”耳闻目睹,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依“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大,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
投影片
二课时
教学内容
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具体词句的理解、朗读体会文章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1、教师板书课题,问:“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同学们读课题。“潮”指的是什么?(钱塘江大潮)“观”是什么意思?(看)。
2、教师简介钱塘潮。钱塘潮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景象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令人赞叹不已。因此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奇观。
3、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书上的什么地方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4、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重点读出“天下奇观”这四个字。
5、导入:为什么称它为“天下奇观”呢?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读准字音。
3、学生按分好的四段再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重点讲第三段,体会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是因为潮来之时,景象雄伟壮观,使人为之惊叹、赞叹不已,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将这一大潮的壮观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请同学读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大潮是从哪个方向来的?
2、学生自由读这段,用“ ”划出描写潮来之时的情景的句子。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句写的是什么?(听到的声音)声音好像闷雷滚动,说明了什么?(未见其影,先闻其声,并且声音特别大。)教师指导读这句。重点读出“隆隆的”、“闷雷滚动”两个词。
(2)此时江面有何变化?(江面还是风平浪静)未见潮水,先闻其声,因为什么?(因为声音的速度比水的速度传播得快。)
(3)这时声音越来越大,(板书:越来越大)江面上怎么了?学生读,回答:(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水天相接”是什么意思?(潮水和天空相接的地方,即地平线。)为什么作者能看到?(观察)
(4)这是作者在什么地方听到的,看到的呢?(教师板书:远处)
(5)在潮来之时,作者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呢?
(6)这时人们的情绪是怎样的呢?(当人们听到“隆隆声”时,人声鼎沸,当人们看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时,人们又沸腾起来。)“人声鼎沸”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如何理解?“沸腾”什么意思?(形容人们情绪十分高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12个;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
3.会写6个字;认识新笔画:横撇、竖折折勾。
4.了解“小、人、木”作偏旁的变形。
5.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听读识字。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太阳卡通图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
师: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学生自由猜谜。
(贴上太阳)。
师:下面,我们就伴随太阳的升起,一起去欣赏那美丽的世界。(课件出示主题图及全文)。
点评:教师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范读课文。
(课件演示内容)。
学生边听边看。
点评:课件逐字演示课文内容,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对课文中的每个字有了初步认识。同时,课件配音是童音,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聆听课文,不觉产生一种亲切感,很快地入情入境。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师: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试着用借助拼音或问问同桌的方法解决。
学生自学课文。
师:谁愿意带大家读读。
学生带读。
师:同桌互读。读对了给对方画一个小太阳。
点评:反复地读课文,既是熟悉课文的`过程,更是随文识字的重要途径。在读文识字过程中,教师注意渗透学生合作和评价的意识。
四、强化识字。
1.文中识字。
学生带读、跟读。
2.卡片识字。
学生多种形式读(指名、分组、男女生)。
3.游戏识字。(猜字游戏)。
点评:识字有层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文中识字到文外识字,每一个层次的教法都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
课间操:《上学歌》。
今天,外面艳阳高照,让我们在太阳底下跳个舞吧。
五、课内外结合,复习巩固课内知识,深入理解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师:现在,大家休息一下。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相传,从前有十个太阳。他们每天轮流出现在天空,所以人们每天只看到一个太阳。有一天,十个太阳觉得太没意思了,他们一起跑到天空。土地烤焦了,禾苗晒死了。人们没法活了。于是,人们请来会射箭的天神来到人间。要他教训教训这十个太阳。
(出示后羿射日图)。
你愿意当后羿,做个射日的英雄吗?
(出示十个太阳)。
课件内容:
(1)太阳:还有一个什么名字?
(2)猜谜语:两个人手拉着手,是什么字?
(3)跳:用这个字组个词。
(4)草: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5)森: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6)照:请你带着大家读一遍这个字?
(7)叫:用这个字组个词。
(8)请你用手写出水这个字。
师:九个太阳都被我们的智慧消灭了,剩下的这个让老师来消灭吧?为什么不能射?
学生展开讨论。
师小结:看来,太阳对我们的用处还真大。小太阳听懂了你们的话。愿意每天认真工作,不再捣乱。他说:人类与太阳是好朋友。他愿意为人类做贡献。为了表示诚意,他送给人们一份礼物。是什么呢?(点击最后一个太阳,出现“美丽的世界”)齐读。
点评:这里的设计非常巧妙,既有综合性,又充满娱乐性。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接受的信息量很大,既听了故事,了解了人与太阳的关系,又巩固了识字。
六、总结、读文。
1.播放录象。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太阳带给我们的美丽的世界。
2.齐读全文。
点评:精美的画面使学生理解了太阳送给人类一个美丽的世界,学生在观看录象的时候感受到了世界的美丽,也感受到了太阳的重要。
附:板书设计。
太阳。
水
鸟
美丽的世界。
扩展资料。
后羿射日。
相传,从前有十个太阳,住在大海中央的扶桑树上,他们每天轮流出现在天空,所以人们只能看见一个太阳。
有一天,十个太阳觉得太没意思了,他们就一齐跑到天空,蹦呀跳呀地玩起来。
天空出现了十个太阳,土地烤焦了,禾苗晒死了,人们没法活了。太阳的爸爸帝俊知道了,非常生气,就派一位会射箭的天神后羿到人间,要教训教训这十个太阳。
后羿带了一张弓和十枝箭来到人间。他看见人们被太阳晒得没法活,心里难过极了。他拉满弓,搭上箭,想吓唬一下太阳,叫他们别再顽皮了。可是十个太阳不理睬后羿,还是在天空又蹦又跳。这可把后羿气坏了。他一箭射下一个太阳来,其他九个太阳吓慌了,急忙四处逃散,天气凉快一些了。可没几天他们又都跑到天空。这回后羿对他们可不客气了,他对准太阳,“嗖嗖嗖”接连射箭,太阳一个个掉下来。
人们想,要是把十个太阳全射下来,天空将永远会黑暗,庄稼长不出来,人还是没法活。有人就从后羿的箭袋里抽出一支箭来。后羿看到箭袋空了,以为全射完了,就不再射了,于是天空还留下一个太阳。从此以后,这个太阳就规规矩矩了,每天按照规定的时间出来,他给人们温暖,帮助庄稼生长。
太阳。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理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有关太阳的谜语。
(一)。
劳动英雄面孔红,
天一亮来就出工。
从东到西忙不停,
直到傍晚才收工。
(二)。
有位老公公,
一副圆面孔。
有朝一日不见它,
不是下雨就刮风。
(三)。
天上一伙伴,
相貌常在变。
正面光灿灿,
背面永不见。
一、了解人物通讯的写法。
二、快速阅读,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三、学习杨利伟执着坚毅的精神,培养英雄的气质和真正的男子汉大英雄。
1、速读训练,概括内容要点。2、了解真英雄背后的艰辛。3培养英雄气概、男子汉精神。
教学难点:同重点1、2。
教学设想:1、速读概括的训练。对时间的快速把握,对内容的准确概括。2媒体的准备。歌曲与视频的激情导入与引伸。3深入讨论,了解英雄的本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
两课时。
一、导入,
看神五升空的潇洒画面。英雄潇洒,太空如履地而行,几千年飞天梦一朝实现。
什么叫英雄?怎样的人才算得上是英雄?
---杨利伟,搭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飞天,中国成为第三个踏入太空的国家,实现了几千年的飞天梦,整个世界为之惊呼。他以自己的壮举和英姿,赢得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尊敬,同时也让全世界为之瞩目。也因此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这是祖国对英雄的最高褒奖。
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中国青年报》记者冯春梅、刘程采写的通讯《英雄潇洒走苍穹》。
二、速读,了解大致内容。
从标题《英雄潇洒走苍穹》你认为文章会写什么?看完后与你想象的一样吗?
1、按照新闻的结构,给文章划分层次。
三、细读,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点拨:
1、按新闻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正文:(3-13)英雄的奋斗。
结尾:(14、15)英雄的风采。
2、文章写了杨利伟感人的事迹。
克服“空间运动病”地面训练水上训练控制体重与障作?br。
3、从全文内容看与标题的衔接性。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本文实际上并救未详写如何潇洒升空的过程,而是写潇洒的背后付出的艰辛。
通过这些事,全面深入地表现出杨利伟顽强拼搏、刻苦训练、意志坚强而刚毅质朴,正是这些可贵的品质才能使他潇洒地在苍穹行走!
(二)、探究,英雄潇洒的背后是什么?
1、认真阅读通讯的正文部分,思考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由学生小结:
(1)“一连串的满分记录”:从杨利伟的飞天梦到“十八岁”入招“飞行员”,到被“选定”“执行飞行任务”到“首飞航天员梯队”,经过自己刻苦的努力,杨利伟的成绩都是最优秀的,是一连串的满分。
(2)“突然,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在太空中,杨利伟遇到种种困难,凭借平时良好的.训练、自己顽强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3)“师长,让你说中了,现在我就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杨利伟始终像一个学生样努力为飞天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完成了关于业务、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准备,训练思想和顽强的意志力。
三、作业。
1、朗读课文,感受航天英雄对科学真理的执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2、完成课后习题一、二、四.
3、资料积累:英雄故事及故事的背后,着重了解英雄背后的事迹。
重点:了解人物通讯写法,对英雄本质的深入认识。
一、复习导入:本文具体写了哪些内容?为了表现怎样的主旨?
通过这些事,全面深入地表现出杨利伟顽强拼搏、刻苦训练、意志坚强而刚毅质朴的形象。
二.了解人物通讯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通讯,你从本文看出人物通讯有什么特点?
(1)以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事实具体、真实。
(2)选材集中表现主题、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
(3)适当的抒情议论,采用能集中表现主题的细节。
(4)组织加工材料,注意谋篇布局。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突出每个部分的内容。
三、延伸。
朗读《问天下谁是英雄》。
问天下谁是英雄?叩苍天,烈日当空,
起风云,挟雨电,变幻更无穷。
然混沌世界,还须盘古劈,女娲巧手,炼石补天洞。
问天下谁是英雄?忆往昔,秦王赢政,
毕六王,统四海,营建阿房宫。
然孟姜弱女,哭倒了长城;项羽一火,烧掉了秦庭。
问天下谁是英雄?叹蜀相,诸葛孔明,
炼赤壁,演八阵,尽展卧龙雄。
然五丈原上,遗恨随秋风,中原未统,壮志难畴成。
问天下谁是英雄?留美名,美髯关公,
独刀会,走单骑,驰骋纵又横。
然麦城脚下,赤兔马蹄重,青龙偃月,傲气将蜀轻。
问天下谁是英雄?看今朝,华夏精英,
升神五,缚江龙,经济日图腾。
数风流人物,农工商学兵,敢叫日月,步履随我行。
四、说说你了解的英雄故事及故事背后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民族英雄,爱国故事,见义勇为英雄,“天路”青藏铁路建设者们,他们感人的故事的背后鲜为人知的事迹。
五、教师总结。
杨利伟本人曾经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时刻准备奉献和牺牲。他不仅达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有无坚不摧的毅力,更有脚踏实地干起来的勇气。他不愧是我国的“航天英雄”!
所以羡慕英雄的潇洒,更应当向往英雄的境界,学习英雄的精神,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每个人心中的飞天梦想。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huibaotihui/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