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学工作计划,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资源和安排教学活动。下面是一份经典的教学工作计划范例,供各位老师参考借鉴。
1、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学具:各种形状的图形若干,人手一份操作纸、剪刀。
教具:房子图两份。
2、出示小猪房子图。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选好一张窗户纸,先把它折一折,分成相等的四份,然后根据折痕剪下来,再拼一拼。
(2)鼓励幼儿选择多种图形来分。
(3)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自己的分法,并自己的操作结果贴在窗户上。
(4)教师总结四等分的概念:将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小的四份,就叫做四等分。
师:刚才我们把小猪的窗户纸都贴好了,小猪真开心。可是小猫现在还伤心呢,我们也来帮帮小猫吧。看,小猫家的窗户纸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
(2)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自己的分法,并自己的操作结果贴在窗户上。
(3)教师总结正方形的四种四等分的方法。
1、出示小兔房子图,师:小朋友的本领让小兔知道了,小兔也想请你们来帮忙,看小兔家的窗户纸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2、幼儿动手将长方形进行四等分。
3、个别幼儿上台演示自己的分法(不同的分法)。
4、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长方形的五种四等分的方法。
5、教师演示长方形的第六种最难的分法。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帮小动物都贴好了窗户纸,小动物们都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忙。那除了这些图形以外,还有哪些图形可以四等分呢?请小朋友等一会在教室里找一找,试一试。
四等分的概念对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并不是很难,但要让幼儿真正理解具体的方法也不容易。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不同的环节,引导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折一折,分一分,剪一剪,再拼一拼,一步步操作探索,从而得出各种图形的不同的分法。活动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和操作特点。从幼儿的操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幼儿都能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大胆想出各种图形的不同分法,也能很快地掌握基本的分法。对于个别难的分法,也能在老师或同伴的提示讲解下得到启发和提升。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掌握了四等分的知识,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现了新纲要的教学理念,所以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也发现在操作材料上准备得还不够充分,可能是计算错误,另外在摆放操作材料时还要考虑得更周到,这样活动效果可能会更加完美。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过了7以下的个数的.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的活动所运用的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今天的活动主要目的是如何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的组成有7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启发幼儿运用呼唤的方式省略相关的几组分合式。
师:“今天我们来碰球,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7。”
1.请幼儿每人取8个圆片分成两份,并进行记录,再请几个幼儿说说是如何分的,教师记录在黑板上。
2.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讨论几种分合式的形式特点,懂得按序分解最清楚,不易遗漏。如:8可以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前面的数逐一增多,每次增1,后面的数则逐一减少,每次减1,前后两个数合起来为8。
小猫分家。
结合已有经验,一起观看ppt,巩固8的分解。
学习8的组成——分苹果。
1.复习8的组成。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请小朋友看看左边的数,下面一个总比上面一个数怎么样?左边的变成2多了1个,多的这个1是从哪里来的呢?(右边的6比7少1,左边多的那个数是右边少的那个数)。
3.请大家把分合式读一遍,以后我们都要有序的分合和记录。
2不足:教师讲课不够幼儿化。上课时间太长,以后要多锻炼自己,不断提高上课的奇巧。
1、幼儿能够学习10的分成幼儿能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幼儿能够相互交流自己的答案。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幼儿分组(如:四组,准备40颗糖果,每组10颗)糖果可是手工制作的假糖果。
小白兔卡片9张(每张分别有1,2,3,4,5,6,7,8,9只小白兔),胡萝卜卡片9张(每张分别有1,2,3,4,5,6,7,8,9根胡萝卜)故事导入:小熊妈妈给小熊10颗糖果,叫小熊把它们分成两份。
师:有几种分法?怎么分?(分法糖果)我们大家分组跟小伙伴们说一说好不好?
幼儿讨论完后,请每组幼儿的一位小朋友说他的分法。
师: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分法,那让我们看下小熊是怎么分的?
ppt演示,并在演示过程中提问幼儿?
师:大家说小熊分的对不对?
幼:对!
师:那我们奖励小熊吃糖果好不好?
幼:好。
师用ppt演示图片糖果。
巩固过程:师:小朋友,小熊有糖果吃,你们想不想吃啊?
幼:想。
师:那老师待会给你们题目,答对的小朋友就奖励糖果。
ppt出示题目,请个别幼儿回答,糖果统一下课发。
结束:游戏:小白兔找萝卜请18名幼儿上来,9个拿不同数量的小白兔的卡片,9个拿不同数量的胡萝卜卡片。
小白兔要去找能和自己合成10的胡萝卜。
小白兔排一行,胡萝卜排一行。面对面站着,两行之间相距3米左右。让小白兔一个一个跳过去找和自己可以合成10的胡萝卜。一个找完之后问没有参与游戏的小朋友有没找对。
总结:游戏结束,问幼儿今天学了什么?
师:10可以分成……幼:1和9师:10可以分成……幼:2和8……。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1.学习6的分成,进一步掌握数的分成的互换规律。
2.初步理解数的分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3.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数的分成的互换规律。
1.小老鼠图片,小老鼠头饰各6个,鼠妈妈头饰一个。
2.画有小河的图画一幅,西瓜形状的小船图片两个。
3.1---5的卡片若干。
1.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知不知道今年是什么年?”(鼠年),从而引出小老鼠。
2.讲故事,学习6的分成。
老师出示图片并讲故事,“老鼠妈妈有6个孩子,它们6个一起去外面郊游,天色晚了,它们要赶回家去,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河,它们要乘坐两条西瓜船过河,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助这6只小老鼠乘上西瓜船过河回家,好吗?”
(2)根据以前所学分成的数的互换规律,将以上分成的两个数互换为6分成5和1。
(3)老师让乘坐5只小老鼠的西瓜船“下沉”,告诉幼儿,这条小船载不下这么多的小老鼠,怎么办?引导幼儿让这条船上的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另一条西瓜船,然后让幼儿观察现在6只小老鼠分成了几只和几只?老师在黑板上记下结果6分成2和4。
(4)用以上互换规律将6分成2和4互换为6分成4和2。
(5)让幼儿一起看现在两条西瓜船能不能过河,然后老师让乘坐4只小老鼠的船仍然下沉,和幼儿一起让其中一只小老鼠再乘上另外一条船,再让幼儿说出这次分成的结果,并在黑板上记录下来,6分成3和3。
(5)老师操作图片并告诉幼儿:小老鼠们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终于可以安全过河了。
3.师生共同将分出来的结果:6分成1和5,6分成5和1,6分成2和4,6分成4和2,6分成3和3,用分成出来的两个数左边一个数依次多1,右边一个数依次少1的方法整理为6分成1和5,6分成2和4,6分成为3和3,6分成4和2,6分成5和1。
4.玩游戏巩固6的分成。
(1)老师告诉幼儿:“小老鼠在我们的帮助下已经安全的回到了家,正在家门口玩耍,现在天要黑了,鼠妈妈来叫它们回洞了,它们家住着两个洞,现在小朋友们来和老师一起玩小老鼠回洞的游戏,好不好?”
(3)同样的方法,再换几位幼儿上来玩游戏,得出不同的结果。
5.跟音乐玩“找朋友”游戏。
每次找10位幼儿,每人胸前戴上1—5数卡中的任意一张,老师向幼儿说明游戏玩法:胸前数字可以组成6的两位小朋友是“好朋友”,当老师琴声响起时,做游戏的小朋跟着全体幼儿一起边唱边“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两人互相敬礼,握手,然后手拉手站在一起,这时老师与其他小朋友来看每对好朋友找的对不对,老师对做游戏的小朋友分别进行奖励。
6.老师总结所学内容,结束本节课。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显得很兴奋,完全沉浸在助人为乐的过程当中,不停地开动小脑筋去为鼠妈妈想办法,一次又一次的把六个鼠宝宝按不同的数量分到了两条西瓜船上,很自然的掌握了6的各种分法,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掌握了知识,我也特激动。激动之余,我也要反省自己,在作课的时候因为一些孩子思维敏捷很快知道了答案,结果未能给反应相对较慢的孩子更多的思考时间,再有就是游戏时间还不够,孩子显得意犹未尽,如果再有这样的活动,我一定会更全面的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给孩子更多自有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更加愉快!
小百科:6是5与7之间的自然数。是阿拉伯数字,是自然数字中的一员。
本堂课是幼儿在学习了2345,6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基于幼儿对数概念比较不理解,教材通过操作、观察,让幼儿反复进行6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从而形成数概念的意识。
本节课,属于数概念的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口难点,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结合活动室里的环境,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幼儿展现一环环的活动过程,引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儿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
2、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现在的教学需要转变幼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由于幼儿的.生活背景和知识水平不同,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别进行加强辅导。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所以我制定出本次的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和组成,尝试归纳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能力目标)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同伴交流的兴趣。(情感目标)
重点难点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因而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学习6的分解和组成,难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归纳出两边数列的关系。
1、每6人一组,每组没人一份画有空白圆卡片的纸板
2、每人一份水彩笔
3、每组一份记录表
1、游戏导入,复习5的组成。
出示数字5(刚刚复习的小圆片)老师手里拿着板子展示“我有1个小圆片?你有4个小圆片”我有2个,你有??并记录在表格中。
这样的设计是遵循“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的原则,重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学习6的分解。
片的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5的4种分法,启迪幼儿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动要求时,让幼儿服从一定的纪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3、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两边数列的关系。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本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我设计了归纳5的分合式中两次数列的关系这一环节。
4、找一找,合一合(学习6的组成)。
还是按照之前复习5的方法来归纳出6的组成。并记录在表格中。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让幼儿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同时要求他们进行记录和同伴交流,有利于发展他们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5、游戏出活动室《小蝌蚪找妈妈》。
根据第4环节中学习6的分解和组成,引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景,按照幼儿自己分解出的答案做游戏:1只蝌蚪前面游,5只蝌蚪后面游;2只蝌蚪前面游,4只蝌蚪后面游??这样教学前呼后应,让幼儿兴致浓浓地在复习6的分解和组成中结束本节课。
本节课利用游戏导入,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动手操作实践,幼儿人手一套教具,人人能动手动脑,练习次数多,密度高,有利于幼儿熟练地掌握6的分解,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老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可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幼儿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而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过程,也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
设计意图:
分类是把物体分成各具共同属性的几组,也就是按照一种属性或几种属性把一些物体放在一起。这里所谓的“属性”指的是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粗细、长短、高矮、厚薄以及数量等。分类的结果实际是“集合”的具体形式,它有利于帮助幼儿理解并获得初步的集合概念。有关“物体的分类”在幼儿园计算教学中占有相当重的比例。分类能力是幼儿认识数和学习计数的基础。依据大班幼儿喜欢探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结合幼儿对图形特征的理解与兴趣,我设计了此活动来帮助幼儿理解层级分类,体验内包含关系。在材料的提供上,注意了多样性,力求调动幼儿的探索兴趣,并且在难度上也分出层次,满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在过程的设计上,主要通过经验回忆、直接地探索、体验等方式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事物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体验类包含关系。
2、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形王国,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习二次分类。
1.观察演示。出示图形,让幼儿观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选择一种分法进行演示,如:将图形分成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想一想如何将每一部分再分成两部分。教师演示分法。
3.教师小结:可先将图形按形状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状分;。
4.学习对图片作二次分类。
发放操作材料,让幼儿观察图片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三、经验迁移。游戏“看谁站得快”,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
四、活动小结,教师对幼儿分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解决,帮助幼儿获得分类经验。
1、学习6的分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会感受数学应用的乐趣,激发幼儿喜欢上数学。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1、多媒体课件《6的分成》;
2、幼儿画册、水彩笔、操作小鱼等。
一、碰球游戏《2、3、4、5的组成》
在教师的带领下做《2、3、4、5的组成》碰球游戏。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1、幼儿观察图片,发现了什么?(灰太狼,六条鱼)
2、幼儿进行操作将小鱼进行不同的分法。
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分类的情况。
三、学习6的分成
1、教师:你们有5种分法,那我们来看看羊村里的小羊们是怎样分的,好吗?2。幼儿自主讲述边看边说,如6条鱼可分成1条和5条等。(懒羊羊、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那我们来看村长给他们评分了,,他又一个表格,我们来看他们是对的吗?他们真厉害灰太狼可难不倒我们小羊们!我们一起来说说6分成: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分成2和4,6可以分成3和3,6可以分成4和2,6可以分成5和1。还可以反过来说,一起来说说:1和5合起来是6,2和4合起来是6,3和3合起来是6,4和2合起来是6,5和1合起来是6。
2、介绍游戏玩法
接下来老师带来了想请你们帮助小动物,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是第几层,在左边的空格里天上相应的数点,填好的这个数点就是这个小动物的楼层,再用线将右边的楼层连起来,谁愿意来帮助熊猫的,你来!你们会了吗?做之前老师有两个要求:做作业自己动脑筋;做作业不说话。小朋友轻轻的拿材料操作。
3、幼儿操作材料《合起来是6》,老师巡视指导。
4、集体评价。
1、学习6的分成,进一步掌握数的分成的互换规律。
2、初步理解数的分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3、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数的分成的互换规律。
1、小老鼠图片,小老鼠头饰各6个,鼠妈妈头饰一个。
2、画有小河的图画一幅,西瓜形状的小船图片两个。
3、1———5的卡片若干。
1、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知不知道今年是什么年?”(鼠年),从而引出小老鼠。
老师出示图片并讲故事,“老鼠妈妈有6个孩子,它们6个一起去外面郊游,天色晚了,它们要赶回家去,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河,它们要乘坐两条西瓜船过河,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助这6只小老鼠乘上西瓜船过河回家,好吗?”
(1)先让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一条西瓜船,另外6只小老鼠坐上另外一条西瓜船,引导幼儿说出6可以分成1和5,并在黑板上记下结果6分成1和5。
(2)根据以前所学分成的数的互换规律,将以上分成的两个数互换为6分成5和1。
(3)老师让乘坐5只小老鼠的西瓜船“下沉”,告诉幼儿,这条小船载不下这么多的小老鼠,怎么办?引导幼儿让这条船上的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另一条西瓜船,然后让幼儿观察现在6只小老鼠分成了几只和几只?老师在黑板上记下结果6分成2和4。
(4)用以上互换规律将6分成2和4互换为6分成4和2。
(5)让幼儿一起看现在两条西瓜船能不能过河,然后老师让乘坐4只小老鼠的船仍然下沉,和幼儿一起让其中一只小老鼠再乘上另外一条船,再让幼儿说出这次分成的结果,并在黑板上记录下来,6分成3和3。
(5)老师操作图片并告诉幼儿:小老鼠们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终于可以安全过河了。
3、师生共同将分出来的结果:6分成1和5,6分成5和1,6分成2和4,6分成4和2,6分成3和3,用分成出来的两个数左边一个数依次多1,右边一个数依次少1的方法整理为6分成1和5,6分成2和4,6分成为3和3,6分成4和2,6分成5和1。
(1)老师告诉幼儿:“小老鼠在我们的帮助下已经安全的回到了家,正在家门口玩耍,现在天要黑了,鼠妈妈来叫它们回洞了,它们家住着两个洞,现在小朋友们来和老师一起玩小老鼠回洞的游戏,好不好?”
(3)同样的方法,再换几位幼儿上来玩游戏,得出不同的结果。
5、跟音乐玩“找朋友”游戏。
每次找10位幼儿,每人胸前戴上1—5数卡中的任意一张,老师向幼儿说明游戏玩法:胸前数字可以组成6的两位小朋友是“好朋友”,当老师琴声响起时,做游戏的小朋跟着全体幼儿一起边唱边“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两人互相敬礼,握手,然后手拉手站在一起,这时老师与其他小朋友来看每对好朋友找的对不对,老师对做游戏的小朋友分别进行奖励。
6、老师总结所学内容,结束本节课。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显得很兴奋,完全沉浸在助人为乐的过程当中,不停地开动小脑筋去为鼠妈妈想办法,一次又一次的把六个鼠宝宝按不同的数量分到了两条西瓜船上,很自然的掌握了6的各种分法,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掌握了知识,我也特激动。激动之余,我也要反省自己,在作课的时候因为一些孩子思维敏捷很快知道了答案,结果未能给反应相对较慢的孩子更多的思考时间,再有就是游戏时间还不够,孩子显得意犹未尽,如果再有这样的活动,我一定会更全面的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给孩子更多自有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更加愉快!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反义词的意思,学习几组常见的反义词:多—少、快—慢、大—小、哭—笑、高—矮、粗—细、胖—瘦、冷—热等。
2、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三、活动准备:几组动物的头饰,花姐姐头饰,大小不同的花朵,小皮球,音乐磁带等。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扮演花姐姐):小朋友们好!我是从大森林里来的花姐姐,今天花姐姐要带你们到森林里去玩一玩好吗?到森林里去,我们就要先变成可爱的小动物啦!
首先按动物角色分两队,介绍各队成员。
二、基本部分:
2、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哪个队的队员多,哪个少。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分出多和少。
3、像“多”和“少”这样意思相反的词,我们叫它反义词。
4、我们两队进行一场比赛,看看哪队最棒好不好?
游戏一:跳跳跳比赛。
规则:每队选出一个小朋友,比谁跳的快,快的得到一朵大花,慢的得一朵小花。小结:快和慢,意思相反就是一组反义词。大和小的意思也是相反的所以也是反义词。
游戏二:投皮球比赛。
规则:从起点算看谁投的远,每组分别选一个小朋友进行!
小结:远和近也是一组反义词。
5、两项比赛结束了,我想问问小朋友,刚才得第一的小朋友高不高兴?高兴的时候我们就怎样?(笑!),那么伤心的时候呢?(哭!)所以我们知道了:笑的反义词应该是:哭!(笑—哭)。
6、小结: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意思相反的词(拓展学习),如:胖—瘦、粗—细、冷—热、快—慢等等。小朋友今后只要留心观察,多动脑筋就能找出很多很反义词,学习到很多知识。就能成为聪明的好孩子!
三、结束部分。
五、活动提升: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父母共同寻找生活中的反义词。
今天,小朋友们跟随花姐姐学习的反义词都记住了吗?那么请小朋友们回家后看看在你的家里能不能找到这些反义词呢?下次我们就来比比看谁找到的反义词最多!谁最棒!最聪明!
活动目标:
1、了解数字“7”的组成和分解,感知数的分合和有序性。
2、能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合作学习的愉快。
3、乐于参与游戏,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苹果卡片教具若干个,数字卡片“1——7”若干张,人物头像三张:妈妈的头像,哥哥的.头像,弟弟的头像。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操作教具材料。
1、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将苹果教具分给每个小组,让幼儿自己操作,然后把操作的结果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2、小组汇报,汇报本小组都有哪几种分苹果的方法。
3、教师小结。
(1)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有哪几种。
(2)带领幼儿齐读7的分成式,加深记忆。
4、评选优胜小组,给予奖励。
三、游戏:“抱圈圈”
1、选出7个小朋友,大家一起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当老师唱出“转转转,我来转”时,小朋友们一起转圈,当老师发出口令如“7可以分成2和5”时,小朋友迅速抱成两个圈圈(一个圈圈2个人,一个圈圈5个人),看哪组小朋友抱得又快又对。
2、评选优胜小组,给予奖励。
四、延伸活动。
教学目标1、识“初、眉”等十个生子,会写“北、南”等5个字。2、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3、树立主动积累的.愿望。教学重难点了解谚语、懂得自然常识。留心生活,热爱科学。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精彩两分钟展示:一、谈话导人我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哪些谚语?和大家交流交流。师生共同了解谚语相关知识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小声地讲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3、生交流识字方法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开火车读。5、再读课义,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后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同桌互说,全班交流。3、请学生提出不懂之处,师生相互帮助理解。a、师解释农历、娥眉、团圆。b、第二句:出台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北斗”,简介北斗星的指向vc、读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气变化有哪些联系。4、学生通过读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a、让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b、有感情朗读。四、指导写字1、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如,“北”宁,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2、教师范写。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五、课后延伸:1、记背本课谚语。2、课下收集谚语,将你喜欢的谚语制成谚语卡片。板书设计:识字8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1、通过动手操作学习用数字记录撒花片的结果。
2、发现多次记录的异同,体验将8个花片分成两份,会有不同的答案。并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每个人8个花片)、笔、纸。
【活动过程】。
一、“撒花片”引出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怎么“撒花片”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二、撒一撒,记一记,引出8的分成。
1、那知道了这是什么了,那我们来玩游戏吧,撒一撒、写一写(教师示范并介绍活动要求。师:现在我把这8个小花片撒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教师撒花片,幼儿观察。)。
2、把教师撒花片的结果记录下来。请幼儿一起读出来。(如8个“花片”可以分成几和几。)。
3、再次尝试用这样的办法玩“撒花片”,并且再次记录。
4、并再次把8的分成几和几(也可以说几和几合起来是8)。
5、教师小结:8可以分成的不只这两种方法,还有很多的方法了,我们一起再来试一试。
三、幼儿动手操作,体验“撒花片”的乐趣。
1、请幼儿试一试(幼儿游戏,每人8个“花片”,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情况,看是否按要求进行操作。)。
2、把自己的操作结果用笔记录下来,可以尝试着多撒几次,记录不同的分发。
3、在操作的.时候,体验“撒花片”带来的快乐。
4、展示、交流。(师:好了,现在我请两个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记录的结果,老师在黑板上用数字记录,其他幼儿补充。)。
四、交流结果、寻找规律。
2、你们看哪一种分合式是有序的?
3、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左边的数,下面一个总比上面一个数怎么样?左边的变成2多了1个,多的这个1是从哪里来的呢?(右边的6比7少1,左边多的那个数是右边少的那个数)请大家把分合式读一遍,以后我们都要有序的分合和记录。
4、因此,我们以后再遇到分成这样的情况时,要学会按照规律来记录。
五、活动延伸。
除了8的分成以外,我们还可以找更多的数字进行分成,那让我们再一起去找一找、玩一玩“撒花片”吧!
本堂课是幼儿在学习了2345,6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基于幼儿对数概念比较不理解,教材通过操作、观察,让幼儿反复进行6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从而形成数概念的意识。
本节课,属于数概念的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口难点,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结合活动室里的环境,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幼儿展现一环环的活动过程,引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儿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
2、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现在的教学需要转变幼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由于幼儿的生活背景和知识水平不同,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别进行加强辅导。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所以我制定出本次的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和组成,尝试归纳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能力目标)。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同伴交流的兴趣。(情感目标)。
重点难点。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因而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学习6的分解和组成,难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归纳出两边数列的关系。
1、每6人一组,每组没人一份画有空白圆卡片的纸板。
2、每人一份水彩笔。
3、每组一份记录表。
1、游戏导入,复习5的组成。
出示数字5(刚刚复习的小圆片)老师手里拿着板子展示“我有1个小圆片?你有4个小圆片”我有2个,你有??并记录在表格中。
这样的设计是遵循“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的原则,重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片的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5的4种分法,启迪幼儿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动要求时,让幼儿服从一定的纪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3、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两边数列的.关系。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本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我设计了归纳5的分合式中两次数列的关系这一环节。
4、找一找,合一合(学习6的组成)。
还是按照之前复习5的方法来归纳出6的组成。并记录在表格中。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让幼儿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同时要求他们进行记录和同伴交流,有利于发展他们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5、游戏出活动室《小蝌蚪找妈妈》。
根据第4环节中学习6的分解和组成,引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景,按照幼儿自己分解出的答案做游戏:1只蝌蚪前面游,5只蝌蚪后面游;2只蝌蚪前面游,4只蝌蚪后面游??这样教学前呼后应,让幼儿兴致浓浓地在复习6的分解和组成中结束本节课。
本节课利用游戏导入,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动手操作实践,幼儿人手一套教具,人人能动手动脑,练习次数多,密度高,有利于幼儿熟练地掌握6的分解,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老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可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幼儿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而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过程,也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
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6的分与合,我进行以下几个层次的教学:观察第一幅图,让学生说说:一共有几个气球,小朋友的两只手上分别有几个气球?通过交流认识到6可以分成5和1或者1和5,比较发现这种两种数的组成两部分交换位置而已,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对。
观察第二幅图,让学生怎样对数的分与合来表示。第三层次观察第三幅图后说说怎样对数的分与合来表示,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里只能把6分成3和3呢?在学习7的分与合时,我让学生动手去把7个方块,自己去分一分,说一说,并通过板书写出7的分与合,学生由于受到经验与思维的限制,学生不可能有序地说出所有的分成,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排一排,读一读。
学生已经懂得6、7的分成,还要教学生读与记。在引出7的分成后组织排一排,并引导学生读一读,在此基础上我擦除了7的分与合的一些数字,在分的部分中仅留下6、5、4这些数字,根据留下的数字去记一记;然后把这些部分中的数字全部擦除,再让学生记一记;最后让学生说说除了这样一对一对记,还可以怎样来记呢?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记忆,感受到有序的重要性。
但在作业反馈时,发现小朋友对于6、7分成的应用(6、7的加减法)掌握得不错。看来教学一定要多点注重细节,再简单的问题也要认真研究,深度挖掘知识间联系,这样学生就学得很轻松。
脑筋急转弯【经典篇】。
2.什么人骗别人也骗自己?--答案:骗子。
5.什么字全世界通用?--答案:阿拉伯数字。
7.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答案:保持呼吸,不要断气。
8.什么时候看到的月亮最大?--答案:登上月球时。
9.什么人一年中只工作一天?--答案:圣诞老人。
10.什么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较好?--答案:射击。
11.为什么刚出生的小孩只有一只左眼睛?--答案:人本来就只有一只左眼睛。
12.哪颗牙最后长出来?--答案:假牙。
13.房间里着火了,小明怎么也拉不开门,请问他后来是怎么出去的?--答案:推开门。
14.蓝兰并没生病,但她整个晚上嘴巴一张一合?--答案:她吃瓜子。
15.什么最会弄虚做假?--答案:魔术师。
16.有两个面的盒子吗?--答案:有!里面和外面。
17.铁放在屋外露天会生锈,那么金子呢?--答案:会被偷走。
18.拿鸡蛋扔石头,为什么鸡蛋没破?--答案:左手拿蛋右手扔石头,鸡蛋怎么会破?
19.“新华字典”有多少个字?--答案:四个。
20.超人和蝙蝠侠有什么不同?--答案:一个内裤穿里面,一个穿外面。
脑筋急转弯【精选篇】。
1.什么人心肠最不好?--答案:得胃肠炎的人。
3.从来没见过的爷爷他是什么爷爷?--答案:老天爷。
6.什么东西没吃的时候是绿的,吃的时候是红的,吐出来的是黑的?--答案:西瓜。
7.为什么太阳天天都比人起的早?--答案:因为:人比太阳睡的晚!
8.一只狼钻进羊圈,想吃羊,可是它为啥没吃又没吃羊?--答案:因为:羊圈里没有羊!
9.有卖的,没买的,每天卖了不少的。--答案:门坎。
10.什么船最安全?--答案:停在海滩里的船。
11.山坡上有一群羊,来了一群羊。一共有几群羊?--答案:还是一群呀!
12.想把梦变成现实,第一步应该干什么?--答案:起床。[page]。
13.大熊猫一生中的最大遗憾是什么?--答案:没有彩色照片。
14.下雨了,大家都急着回家,可有一个人却不紧不慢地走着(他没撑雨伞)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赶紧回家,他说了一句话,使那人晕了过去,请问他说了什么话?--答案:“急什么,前面还不是有雨!”老板从来不会烧菜,可他每天都会烧相同的一道菜,请问这是什么菜?--答案:“炒鱿鱼”
15.读书人最难堪的事是什么?--答案:想买一本书时,猛然发现包里没钱。
17.小明一直都是考零分的,但这回却考了分,为什么他还是哭了?--答案:乐哭的。
脑筋急转弯【精简篇】。
1.做什么事要从头来。--答案:剃头。
2.有一只公鸡在屋顶上下蛋,你说鸡蛋会从左边掉下还是右边?--答案:公鸡不会下蛋。
3.大力士永远也举不起的东西是什么?--答案:他(她)自己。
4.为什么青蛙跳得比树高--答案:树不会跳。
5.三心二意的人是什么人?--答案:多心的人,因为那个人有三颗心。
6.厘米长的红螃蟹和厘米长的黑螃蟹比赛跑步,谁会赢?--答案:黑螃蟹。因为红螃蟹是煮熟的。
7.元帅比将军高一个等级,什么时候元帅和将军平等?--答案:下象棋。
8.什么东西掉进水里不会湿?--答案:影子。
10.什么动物天天熬夜?--答案:熊猫,它熬得眼圈都黑了。
1、对数游戏: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新游戏“对数游戏”,就是老师先报一个数,然后你们再报一个数,我们报的两个数合在一起要是7。
师:我报3。幼:我报4。……。
2、问答游戏:师: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
幼:肖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
1、今天天气很好,小兔和小猴都请小狗一家去它们家做客,这可难坏了小狗一家,这可怎么办呀,于是它们想出来一个办法,就是分开来去,一部分小狗去小兔家,一部分去小狗去小猴家。
那我们先来看看,小狗一家一共有几只成员吧。(教师出示小狗,请幼儿数,并回答出有8只小狗)那这8只小狗都可以怎样分呢?请小朋友来帮助它们分一分吧,先自己想一想,想好后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
2、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引导幼儿边分边说,有几只去了小兔家,有几只去了小猴家,并用分合式记录下来。提醒幼儿每次分的要不相同。
3、验证操作结果:小朋友,我们来看看他分得对吗?有没有把所有分法都写出来呢?
提问:8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7种)。
4、找出8分成1和7及7和1的情况,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交换关系,再来找找,还有哪些是这种交换情况的?原来,我们只要将8分到3和5,就能找出6对分合式,因为两个数之间是可以交换位置的。
5、现在我们知道了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谁会把这7种分法有顺序的写出来。(请一幼儿书写)。
我们来看看这个分合式,左边和右边的部分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引导幼儿发现两个部分数之间递增、递减的关系)。
三、幼儿操作。
1、小朋友,现在老师给你们每个人准备了8片小圆片,请你们把这8片小圆片分成两份,每次分得要不一样,分一次记录一次在作业纸上,看谁分得快又对,而且不会漏掉。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分成两份。纠正幼儿不良书写姿势。
3、小结:要分得快有两种好办法,就是分出来一种,直接把两个部分数调换位置,又是另外一种分法。第二种好办法就是,第一种分法,左边分,1个,剩下的分给右边,第二种分法,左边分2个,剩下的给右边……。
四、结束部分。
评价幼儿操作情况,表扬上课认真、积极的幼儿。收拾用具,结束本次活动。
2、教师小结:按顺序分,一边的数越来越大每次多一个,另一边的数越来越小,每次少一个。分出来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不变,都是4。
3、幼儿操作练习:按顺序分合一个数,然后再在有分合号的纸条上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师进行小结,用分合式表示,和幼儿一起读出分合式并讲解分合号,总数与部分数。
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两点,一是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二是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
有效的教学活动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利用探索式的学习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前面在已学过6到9的分成的基础上,学习10的分成对学生来说不是很难了,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数一数”“涂一涂”“分一分”“填一填”的过程中,亲自经历10的不同分成的认识过程。自主掌握10的分成,学生学的很轻松。
在语言表达上,我认为想的清楚的人,才会说的`清。说的清楚的人才必定想的清楚。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把知识获得的过程与语言表达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多提问题鼓励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言,大胆发言,特别是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2.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huibaotihui/13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