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应用教学工作计划来指导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呢?请继续往下看。
课本第60—61页内容,练习十一第1—4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我能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课前准备:
正方形纸。
学习过程: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课本第60、61页内容。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
(1)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3)什么是单位“1”?
3.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若干份,表示这样的()或者()的数叫做分数。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63页练习十一第1—4题。
教科书第1~3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一1~4题。
1、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2、在学生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3、使学生感受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黑板。
学生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1)学生汇报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找到了吗?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1)出示麻辣烫火锅配料成分,根据百分数信息分析麻辣原因。
辣椒占45%,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
教师:知道火锅为什么这么麻?这么辣吗?
分母100表示什么?45呢?
45%是什么数与什么数比较的结果?
(3)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的意义又该怎样理解?
小结:如果把火锅配料的成分看做是100份,辣椒占了其中的45份,花椒占了38份,其他成分仅仅占了17份,难怪它又麻又辣!
2、结合身边的实例分析,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出示某市学生近视率的信息。
(3)情感目标教育渗透。看到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想?想对同学们说什么?
刚才我们了解了每一个具体的百分数的含义,那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1、招聘“学校新闻小记者”的活动。
教师:寻找百分数信息,说百分数的意义,谈自己的感想。
(1)在某市学校附近的小摊中,合格的食品仅是30%。
(2)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不低于70%。
(3)我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
2、汇报自己手中收集的百分数。
(1)百分数该怎么写呢?(学生观察,教师示范)。
教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写时要注意什么?
(2)书写比赛。(让学生在20秒的时间内写百分数,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如果老师要求完成的任务是写10个,能用一个百分数表示自己完成的情况吗?
教师:如果写11个,能用百分数表示吗?
4、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
(1)百分数跟我们学过的哪种数比较相似?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小组交流)。
(2)判断。下面哪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2510080100kg。
小结: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而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又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如果分数表示具体的数量时,它的后面就可以写单位;如果表示倍数关系时,它的后面就不写单位。
6、百分数联想风暴。
观察格子图,你能快速地联想到哪些百分数?(涂50个黑色格子,6个红色格子,44个白色格子)。
教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百分数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吗?
知识与技能: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假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与特点,能正确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纸等。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和分数交朋友。那么哪些事物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呢?你能说说吗?(一张纸、一条线段、一个圆、一堆苹果都可以平均分,从而产生分数。)这些我们就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一)动手操作,收集分数。(提供操作材料:三张纸。)。
1、任意折一个分数。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请问这张纸能看作单位“1”吗?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通过折和涂用这张纸表示出一个你喜欢的`分数。
学生折分数然后汇报(并贴上黑板)。
2、让学生说分数大家折。
同学们刚才表示出了自己喜欢的分数,下面有谁来说一个分数让大家来折一折。
(1)学生说出真分数。
如:折3/4。学生折后展示。
师:你们是怎样表示这个分数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x份,涂了这样的x份。)。
(再让学生出分数折,如果出的分数是真分数,就让学生想,然后说说,不折。)。
(2)学生说出假分数。
如:折“4/4”。学生折后展示。师:说出这个分数的意义?它的分数单位?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几个1/4?正好是一张纸。即等于单位“1”。
如:“5/4”。
师:谁来说一说5/4是什么意思?你们能把它表示出来吗?
分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活动)。
指名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表示的5/4。(学生汇报)。
让学生对所展示的图自由提问,展示的同学进行回答。
(一张纸不够怎么办?为什么第二张纸也要平均分成x份?这个分数的单位“1”是什么?要是把两张纸看做单位“1”可不可以?)。
得出结论,比一张纸大,即比单位“1”大。
让学生再说几个这样的分数(板书出来)让学生想怎样折。
(二)给分数分类,总结概念。
1、学生讨论,小组合作给分数分类。
2、学生汇报,师板书。
3、总结出真分数、假分数的特征并板书。
4、学生读真、假分数的概念。
1、判断下列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课件出示)。
2、说出分母是17的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是17的真分数和假分数。
3、用分数表示各图的涂色部分。(课件出示)。
4、判断。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们又了解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一)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二)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习,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三)反馈练习。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6例1、“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六相关习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在三年级下册,学生有学习了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本堂课主要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例1中首先让学生看图写分数,激活学生对分数的已有认识。然后分两个层次:1、让学生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的,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2、再让学生认识到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完整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最后让学生认识分数单位的含义。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
2、使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理解、抽象出单位“1”。
课件。
一、导入:
谈话: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组图。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追问: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后班内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逐渐展示板书。
提问:第四个图与前三个图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明确: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幅图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出示2/3。
提问:把()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2份的数?
学生讨论交流,班内汇报。
猜测:可能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追问:在这几个图里,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提问:你能试着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2)操作:铅笔、硬币、钟面、桃子图案。
提问:你能用手中的物品表示2/3吗?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小组合作用提供的物品表示并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概括单位“1”后,通过操作丰富单位“1”的表象,理解单位“1”不同,所表示的意义、数量都不同。
1、知识与技能: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收集信息、分析比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4、知识要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引探教学法教具
通案个案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数。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百分数展示给大家。
(1)羊毛衫羊毛的含量是90%。
(2)上衣纶的含量是23%。
(3)白酒中酒精的含量是52%。……
大家收集到百分数真不少,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百分数。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让学生交流已经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会读百分数、会写百分数……
2、教师示范“%”和百分数的写法。(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3、让学生写出几个喜欢的百分数,并读出来。
4、小组交流认识百分数的意义。
(1)教师提问:什么叫百分数呢?生答。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教师解释: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项是一种固定的数100,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3)讨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哪些数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各组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5、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联系是:都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即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区别是: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数,表示数时可以带单位名称。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6、练习:下面的这些分数哪个能写成百分数。
(1)六一班的同学中男同学的人数占48/100。
(2)一个苹果重27/100千克。
(3)一堆煤重87/100吨,运走它的32/100
三、巩固应用熟练掌握
(1)完成p78“做一做”(2)在规定时间内写出10个满意的百分数,结束后让学生说出实际写的个数是规定的百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体验收获
五、课堂检测
(一)必做题
1、2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2、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3、一杯牛奶重25%千克。( )
4、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完全相同。( )
(二)选做题
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2% 15% 120% 100% 0、0001%
1、今天上课,积极举手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
2、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这个单元的及格率一定会达到( )
3、大海捞针的可能性是( )
《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的意义。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认知、实践操作能力。
知识目标:
b、在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会说出分数的意义。
c、知道每个分数中的分数单位。
d、在实际生活中学会用分数表示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
2.认识单位“1”,知道分数单位,使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中一个物体,一些物体,计量单位等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
3.知道分数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会用分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并在实际生活中会应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导入。
2.提问。
二、新授。
1.出示例1: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结合生活实际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或画一画)。
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概括分数的意义。
3、找个别学生说,后师总,齐读。
4、出示1/8、2/3、3/4、7/10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单位1,说一说议一议。
5、师总。
6、看图结合实际,说说哪些可以看做单位1。
7、学习分数单位,过程(略)。
8、学生举例说明:a、分数的意义,b、单位1,c、分数单位。讨论交流。
三、反馈巩固练。
1、出示图(小黑板)学生看图完成练习。
2、拓展。
3、复习分数单位。
4、练习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5、举例生活实际说说分数。
四、小结本课内容。
a、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
b、师总。
五、布置作业。
p63页1、2、4题。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0——64页。
1、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兴趣、愉悦、兴奋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
建立单位“1”的概念。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分数3/76/81/4认识吗?读一读。这些数都是我们曾经学过的分数。
师: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想知道吗?从古至今,我们在进行测量、分物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就用分数来表示。(课件演示)。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理解1/4。
师: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分数的意义,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正方形、4支笔、8颗糖。
活动要求:现在我们以1/4为例,请同学们4人一组,通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的办法表示出它的1/4。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组1:我们选的是正方形。我们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每一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组2:我们选的是4支笔。把4只笔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一份是这些笔的1/4。
组3:我们选的是8颗糖。把8个糖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一份是8个糖的1/4。
3、建立单位“1”的概念。
师:仔细观察这3幅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都表示了各自的1/4。
生2:被分的东西不一样,每一份也不一样。
师:对,大家都发现原来是因为被分的东西不一样,有的'是一个物体、有的是一些物体。像这样的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整体。(板书“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分数?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一个整体用什么表示?平均分是什么意思?若干份是什么意思?(生:很多份)。
5、练习:
自学课本,学生汇报什么是分数单位。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你能个举例子来说明吗?
生:2/3的分数单位是1/3。(板书2/3)。
师:他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个)。
师:3/4的分数单位是多少?11/23呢?17/120呢?你们找分数单位怎么又准又快呀?有什么简便的好方法?”
生: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五、巩固练习。
六、全课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简单评价。有收获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百)在学习评价的时候也用到了分数,分数真是无处不在,希望大家课后到生活中去寻找分数,进一步去了解分数。
教材第70、71页例3、例4,及“做一做”。
1.我能认识带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
2.我能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认识带分数,能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根据独学部分的题目自学例3、例4。小组内讨论交流。
(1)什么样的假分数能化成整数?化成整数的依据是什么?
(2)比较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和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5.我能行:完成71页“做一做”。
分数意义的理解
对单位“1”的理解
水果图片若干,实物(4个苹果),小黑板
一、揭示课题(分数的产生)
1.出示4个苹果,问:如果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几个?(2个)
2.出示2个苹果,问:如果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几个?(1个)
3.出示1个苹果,问:如果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几个?(半个或1/2个)
这里的1/2是什么数?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常常就会用到分数。分数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那么,究竟什么叫做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题)
二、教学新课
1、引探分数的意义
刚才老师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2个。(板书:贴苹果图片,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1/2)
现在老师要让你们随意说一个分数,并说说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板书:大饼3份1份/2份1/32/3
指名回答,板书:―――――5份1份/4份1/54/5
2、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板书:4份1份/2份1/42/4
2份1份1/2
这里的2/4是几个苹果?1/2是几个苹果?
2/4和1/2表示的苹果个数相同,意义相同吗?(不同)
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归纳分数的意义
(1)单位“1”
看来我们不仅可以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拿来平均分,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拿来平均分,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里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我们可以把它取名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谁能说说单位“1”的含义?
(2)完整概念
什么叫做分数?谁能用一句话表述出来?板书:叫做分数
(3)练习
教材76页练习十三第3题
4、理解分数各部分意义、写法
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说出各个名称表示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1、教材74页练一练
2、教材76页练习十三第一题
3、摘桃子游戏
(1)把6个桃子看作一个整体,请一
名学生随意摘几个桃子,其他人说摘了几分之几
(2)师说一个分数,请学生上来摘
四、课堂小结
1、什么叫单位“1”?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分数个部分名称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
教材76―77页练习十三第四题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教学,其教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力求数学问题生活化
本节课,我所选的教学内容,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如学生喜欢的苹果桃子等水果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我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尽量让学生结合各种操作活动,讲透和理解透,让学生多说,老师只起引导作用。如在教学把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时,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4个苹果,把它放在一个袋里,这里的“一袋苹果”就可以看作“单位1”,这里就让学生很好地突破了这一知识点。这里形象的引导操作使学生非常明了,所以一下子使学生举了好多例子。
3、学生的主体意识较强。在让学生探究分数意义时,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浓,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如在摘桃子游戏中,一学生到前面摘桃子,其他学生能根据前一位学生摘的桃子个数很快说出表示哪个分数,且方法多样。这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体精神。又如在总结分数的意义时,教师没有把书上完整的概念出示出来,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归纳、修正、完善概念,也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这里也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分数意义的理解
对单位“1”的理解
一揭示课题(分数的产生)
1.出示4个苹果,问:如果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几个?(2个)
2.出示2个苹果,问:如果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几个?(1个)
3.出示1个苹果,问:如果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几个?(半个或1/2个)
这里的1/2是什么数?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常常就会用到分数。分数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那么,究竟什么叫做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题)
二教学新课
1引探分数的意义
刚才老师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2个。(板书:贴苹果图片,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1/2)
现在老师要让你们随意说一个分数,并说说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板书:大饼3份1份/2份1/32/3
指名回答,板书:—————5份1份/4份1/54/5
2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板书:4份1份/2份1/42/4
2份1份1/2
这里的2/4是几个苹果?1/2是几个苹果?
2/4和1/2表示的苹果个数相同,意义相同吗?(不同)
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归纳分数的意义
(1)单位“1”
看来我们不仅可以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拿来平均分,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拿来平均分,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里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我们可以把它取名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谁能说说单位“1”的含义?
(2)完整概念
什么叫做分数?谁能用一句话表述出来?板书:叫做分数
(3)练习
教材76页练习十三第3题
4理解分数各部分意义、写法
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说出各个名称表示的含义
板书:分数线分母分子
写分数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用手指描描
拿出笔来写写分数,任务是8个。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老师突然叫停。问:你写了几个?能用一个分数表示你任务的完成情况吗?请学生用分数来表示其任务的完成情况,其他人猜其写了几个。
三巩固练习
1教材74页练一练
2教材76页练习十三第一题
3摘桃子游戏
(1)把6个桃子看作一个整体,请一
名学生随意摘几个桃子,其他人说摘了几分之几
(2)师说一个分数,请学生上来摘
四课堂小结
1什么叫单位“1”?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分数个部分名称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教学,其教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力求数学问题生活化
本节课,我所选的教学内容,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如学生喜欢的苹果桃子等水果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我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尽量让学生结合各种操作活动,讲透和理解透,让学生多说,老师只起引导作用。如在教学把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时,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4个苹果,把它放在一个袋里,这里的“一袋苹果”就可以看作“单位1”,这里就让学生很好地突破了这一知识点。这里形象的引导操作使学生非常明了,所以一下子使学生举了好多例子。
3、学生的主体意识较强。在让学生探究分数意义时,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浓,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如在摘桃子游戏中,一学生到前面摘桃子,其他学生能根据前一位学生摘的桃子个数很快说出表示哪个分数,且方法多样。这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体精神。又如在总结分数的意义时,教师没有把书上完整的概念出示出来,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归纳、修正、完善概念,也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这里也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一)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二)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习,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三)反馈练习。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同学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笼统、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自主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对策: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组织同学动手操作、动脑考虑,自主探索,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和启迪同学考虑。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1、教学例1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
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局部。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同学汇报所填写的分数,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
拿12根小棒自已发明一个分数。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假如老师要表示6根小棒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2、教学“试一试”
同学在小组内说说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和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反馈交流时,教师请同学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
3、完成“练一练”
各图中的涂色局部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说说是怎样想的。
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数单位有什么联系?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3、做练习六的第3题。
在研究分数时,把哪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数量就是单位“1。
4、做练习六的第4题。
先让同学看图指一指直线上从几到几的这一段可以表示单位“1”。再让同学中直线上的点表示各分数。然后让同学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5、做练习六的第5题。
同学独立完成后,说说所填写的两个分数有什么不同。
这两个分数都是把12枝铅笔看作单位“1”平均分后得到的;第一个分数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12份,第二个分数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
教学反思:分数意义的归纳鼓励同学用自身的语言说出,切实做到了淡化概念,注重实质。使同学建构的过程得以凸显,内化的知识得到外显。特别是“若干”一词,扣得很有价值,让同学做到了真正理解,使同学在新情景中实现迁移,举一反三。
授后小记。
早在三年级的时候同学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意义,本课主要让同学弄清“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
2、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同学的练习中,“‘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的分数意义”一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个别同学仍有一定困难。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84~85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88页练习十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求知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信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需求。
谈话引入: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李星明等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如下。
姓名投篮次数投中次数。
李星明2516。
张小华xxxx。
吴力军3018。
提问:根据这张表,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投篮练习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
1、学生独立计算三名队员投中的比率。
2、引入百分数。
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提问: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呢?
指出: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方法:教师示范64%的读写方法,再让学生模仿着读一读、写一写后面的两个百分数。
1、指导完成“试一试”。
2、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过程。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先让学生读出题中百分数,再说说百分数的具体意义。
4、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写出百分数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百分数后自己的想法。
5、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让学生说说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
6、说说自己的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的实际意义。
板书设计:(略)。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0——64页。
1、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兴趣、愉悦、兴奋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
建立单位“1”的概念。
师出示分数3/76/81/4认识吗?读一读。这些数都是我们曾经学过的分数。
师: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想知道吗?从古至今,我们在进行测量、分物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就用分数来表示。(课件演示)。
1、动手操作,理解1/4。
师: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分数的意义,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正方形、4支笔、8颗糖。
活动要求:现在我们以1/4为例,请同学们4人一组,通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的办法表示出它的1/4。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组1:我们选的是正方形。我们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每一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组2:我们选的是4支笔。把4只笔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一份是这些笔的1/4。
组3:我们选的是8颗糖。把8个糖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一份是8个糖的1/4。
3、建立单位“1”的概念。
师:仔细观察这3幅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都表示了各自的1/4。
生2:被分的东西不一样,每一份也不一样。
师:对,大家都发现原来是因为被分的东西不一样,有的是一个物体、有的是一些物体。像这样的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整体。(板书“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分数?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一个整体用什么表示?平均分是什么意思?若干份是什么意思?(生:很多份)。
5、练习:
自学课本,学生汇报什么是分数单位。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你能个举例子来说明吗?
生:2/3的分数单位是1/3。(板书2/3)。
师:他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个)。
师:3/4的分数单位是多少?11/23呢?17/120呢?你们找分数单位怎么又准又快呀?有什么简便的好方法?”
生: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简单评价。有收获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百)在学习评价的时候也用到了分数,分数真是无处不在,希望大家课后到生活中去寻找分数,进一步去了解分数。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初步了解分数的基础上,对分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
通过练习加深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过程:
请用分数表示2个红的圆。(1/2,2/4)。
讨论:同意哪种意见?
为什么同样的两个红圆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分数表示?
那么老师用4/8表示这两个圆,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你们认为还可以用别的分数来表示吗?(6/12,8/16,12/24)。
这样的分数你们能多少个?(写不完)为什么?
思考:为什么同样的两个圆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平均分的份数不同,两个圆所占的份数也不同,分数就不同了)。
(2)巩固练习。
a、1/21/31/41/61/121/24。
任选一个分数,并在图上用阴影部分表示出来。
b、任选一副图表示出它的5/6。
(3)课堂小结。
今天发言的同学请站起来。
全班46人,发言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还有一些同学没发言,请发言过的同学出题,让他们有机会发言。
教学反思:
在练习课的设计上,课本上的练习十分单调,将课外精选的一些练习安排在练习课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
1、使学生初步认识掌握百分数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能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组织学生探索,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3、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使学生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使学生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点评: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新知的热情,同时有效的避免了教材中的不平等抽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出示:
糖水重量。
第一杯80。
第二杯75。
第三杯100。
谈话:根据唐老鸭提供的数据,我们大家能帮助它解决问题吗?(不能)。
那还应该知道什么呢?(糖的重量)。
(2)接着出示投影:
糖水重量糖的重量。
第一杯8020。
第二杯7515。
第三杯10021。
算一算、比一比:
(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统一一种你们小组的解决方案。生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汇报:
1、算出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就可以进行比较了。第一杯:20÷80=1/4。
第二杯:15÷75=1/5。
第三杯:21÷100=21/100。
集体:通分。
根据汇报板书:
第一杯:20÷80=1/4=25/100。
第二杯:15÷75=1/5=20/100。
第三杯:21÷100=21/100。
大家帮助唐老鸭解决了难题,它的好朋友们终于喝上了糖水。就在这时门铃响了,唐老鸭开门一看是小猫,看着气喘嘘嘘的小猫想是一路跑来的。唐老鸭赶紧为小猫冲了一大杯糖水。
同时投影出示:
糖水重量糖的重量。
第一杯8020。
第二杯7515。
第三杯10021。
第四杯20045。
小猫边喝边说,我的这杯糖水可真甜啊。一旁的米老鼠不服气的说,我的糖水才甜呢。两人争执了起来,唐老鸭又犯难了,同学们你们来帮着平息一下这场风波吧。
第四杯:45÷200=9/40师:能比较吗?那咱们是不是所有的数再重新通分呢?(不必要,45÷200=45/200,也就是22、5/100。)。
可是22、5/100好象不太符合分数的写法,用彩色粉笔来板书吧。(板书:22、5%)。
1、要想知道哪杯糖水更甜,只要算出每一杯糖水中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就可以了。
2、最好再将这些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这样比较起来很方便。
〖点评:第四杯糖水的比率是22、5%,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了百分数在统一分母进行比较时的优越性。体现了探索新知的价值之所在。
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可以小于100,也可以等于100,还可以大于100。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比率关系,它的分母是一个固定的数100,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数。
练习巩固初步认识。
〖点评:让学生自己小结,教师提炼得出百分数的定义,可谓水到渠成,真实而自然。
写法:示范百分号的写法。
读法:25%读作百分之二十五(注意为了区别与分数的读法,25/100读作一百分之二十五,而25%则读作百分之二十五)。
意义:说说22、5%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第四杯糖水的糖占糖水的`百分之二十二点五)。
(1)将五组数分类引入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2)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区别和联系。
(3)练习巩固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辨一辨、说一说)。
〖点评:这一组练习将学生推到了不可回避的矛盾冲突面前,有效的对比了分数与百分数异同点。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口的7%,可我国的人口却占世界的22%。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7%。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5。5%。
地球总储水量中只有3%是淡水,而这些淡水中可以直接饮用的只有0。5%。我国水资源污染明显加重。有42%的城市水源受到污染。
(十拿九稳90%、百里挑一1%、十全十美100%、事倍功半50%、一箭双雕200%、百发百中100%)。
愉快占()%紧张占()%。
遗憾占()%满意占()%。
〖点评:这一组练习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及重要性。
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
你有哪些收获或感受?
在生活中百分数还有哪些应用?
你还有什么新的见解?
教师让学生说,说到关键、重点的内容进行强化。
送一句名言。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爱迪生。
教材第69页例1、例2,以及70页“做一做”。
1.我能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2.我能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
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掌握假分数与整数的互化。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思考:(1)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哪些假分数不能化成整数?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我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________,真分数____1;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________或分子和分数________,假分数____1。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70页“做一做”。
(1)下列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真分数:( );
假分数:( )。
(2)完成第70页“做一做”第2题。(做在书上)
1,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3,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并能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部
分,能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能根据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解答求一个书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学会真分数,假分数及带分数的互化;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根据分数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1,分数的意义……6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4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4,约分和通分……4课时
5,整理和复习……2课时
2、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观察分析,比较法,小组交流学习法。
主题图的放大图,学生自备20根小棒。
一课时。
(1)展示主题图。
(2)让学生说出从图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3)揭示课题。
(一)再创情境,探案例。
1、中秋期间,我们的传统习俗是合家分享一块大月饼,喻示合家和美,团圆之意。小华一家也不例外。(示图)。
他告诉我们什么_我分得这个月饼的。
谁能告诉大家,这里的是把()看作一个整体呢__。
分析一下他俩得到的'月饼,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_有什么问题吗_小组交流,再全班反馈。
(二):教学单位“1”、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
1、关于单位“1”
学生小组交流“议一议”
师让学生小组“议一议”的3个情境,全班反馈(师对应板书)归纳:一个物体或是由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观察板书内容,体会这里单位1的量,及其所表示量的对应的分数的实际意义。(可以同桌交流)。
理解了什么是单位1的量,我们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拿出一些小棒,把它看作单位1使它能平均分成5份,6份__。
情况反馈。
归纳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先说,再对照书上的概念进行巩固。同时板书:分数。
课堂活动:说一说生活中的分数;画一画(书上的第2题)。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又叫做这个分数的单位。
让学和举例说一说:
再议一议:分数单位与分数什么有关系_(分母)。
1、反思与质疑。
本课我们研究了哪些方面的新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再针对主题图的情境试述其中各分数的实际意义。
2、还有什么疑惑的,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_。
师生共同梳理。
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25~26页1、2、3题分数。
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的产生。
3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学具:水果图片若干,实物(4个苹果),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分数的产生)。
1.出示4个苹果,问:如果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几个?(2个)。
2.出示2个苹果,问:如果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几个?(1个)。
3.出示1个苹果,问:如果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几个?(半个或1/2个)。
这里的1/2是什么数?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常常就会用到分数。分数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那么,究竟什么叫做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题)。
二教学新课。
刚才老师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2个。(板书:贴苹果图片,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1/2)。
现在老师要让你们随意说一个分数,并说说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板书:大饼3份1份/2份1/32/3。
指名回答,板书:—————5份1份/4份1/54/5。
板书:4份1份/2份1/42/4。
2份1份1/2。
这里的2/4是几个苹果?1/2是几个苹果?
2/4和1/2表示的苹果个数相同,意义相同吗?(不同)。
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1)单位“1”
看来我们不仅可以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拿来平均分,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拿来平均分,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里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我们可以把它取名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谁能说说单位“1”的含义?
(2)完整概念。
什么叫做分数?谁能用一句话表述出来?板书:叫做分数。
(3)练习。
教材76页练习十三第3题。
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说出各个名称表示的含义。
板书:分数线分母分子。
写分数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用手指描描。
拿出笔来写写分数,任务是8个。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老师突然叫停。问:你写了几个?能用一个分数表示你任务的完成情况吗?请学生用分数来表示其任务的完成情况,其他人猜其写了几个。
三巩固练习。
1教材74页练一练。
2教材76页练习十三第一题。
3摘桃子游戏。
(1)把6个桃子看作一个整体,请一。
名学生随意摘几个桃子,其他人说摘了几分之几。
(2)师说一个分数,请学生上来摘。
四课堂小结。
1什么叫单位“1”?
3分数个部分名称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教学,其教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力求数学问题生活化。
本节课,我所选的教学内容,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如学生喜欢的苹果桃子等水果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我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尽量让学生结合各种操作活动,讲透和理解透,让学生多说,老师只起引导作用。如在教学把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时,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4个苹果,把它放在一个袋里,这里的“一袋苹果”就可以看作“单位1”,这里就让学生很好地突破了这一知识点。这里形象的引导操作使学生非常明了,所以一下子使学生举了好多例子。
3、学生的主体意识较强。在让学生探究分数意义时,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浓,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如在摘桃子游戏中,一学生到前面摘桃子,其他学生能根据前一位学生摘的桃子个数很快说出表示哪个分数,且方法多样。这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体精神。又如在总结分数的意义时,教师没有把书上完整的概念出示出来,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归纳、修正、完善概念,也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这里也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huibaotihui/110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