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打算(实用19篇)

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打算(实用19篇)



月工作总结还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和自己的职业发展需求。下面是一些月工作总结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希望可以避免大家在总结中犯同样的错误。

年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根据山西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山西省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晋车改发〔2020〕2号)和吕梁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吕梁市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吕车改发〔2020〕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全市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建立新型企业公务用车制度。xx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制定《xx市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上会研究,并尽快出台正式文件。同时出台《xx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关于报送xx市国有企业公务车辆信息的通知》孝国资发〔2020〕13号文件,对全市国有企业公务车辆进行摸底统计。目前,全市47户国有企业中正常运营且有公务用车企业16户,共计车辆128辆。现各国有企业密切配合,结合实际制定公务用车制度及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国企公务用车改革。

年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xx市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共涉及17户企业33个小区30781户。其中,中央企业6户,中央下放企业5户(中央下放企业汾西矿业集团共5户企业,有6个生活区,23299户),省属企业5户,吕梁市属企业1户。为使这一工作顺利完成,2020年11月15日,成立了“xx市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领导小组”,由政府市长王廷洪任组长,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局(国资委),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协调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通过细化任务,落实责任,使“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落实到各个部门、落实到人头。通过共同努力,形成了上下协同、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工作局面。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按照上级要求,到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复杂性超出预期。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召开研讨会、推进会、政府专题会议10余次,重点学习传达国家政策要求,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xx市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实施方案》,明确了接收单位、接收程序和职责任务、时间阶段,并召集部门和企业进行了部署对接。

二是安排部署开展攻坚行动。6月4日,吕梁市召开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安排部署会议之后,我市于6月8日由政府副市长王勇组织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国有企业召开xx市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安排部署会,会议出台了《xx市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20年攻坚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时间节点和工作职责,强化了工作要求。为有效推进分离移交工作,市分离办又出台了《xx市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维修改造标准指导意见》,以加强对分离移交工作进行专项指导。

三是狠抓进度完成任务。6月25日,我市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涉及移交全部国有企业召开大会,举行xx市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签约仪式。会上,市政府接收单位和移交企业现场签订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正式协议。截止目前,xx市“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应完成户数为30435户,实际完成资产移交户数为30435户,完成百分比为100%;供电分离移交应完成户数为30279户,实际完成资产移交户数为30279户,完成百分比为100%;供气分离移交完成户数为6498户,实际完成资产移交户数为6498户,完成百分比为100%;供热分离移交完成户数为30037户,实际完成资产移交户数29764户,完成百分比为99.09%;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完成户数为29664户,实际完成资产移交户数为11612户,完成百分比为39.15%。

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打算的报告

按照《xx市委办公室、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xxxx年工作总结和xxxx年工作打算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总结、提前谋划,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工业经济发展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突出“稳增长”的重要摆位,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深处着力,以项目为中心,做强企业主体,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x-x月,亿元,同比增长xx.x%;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x.x%,高于x市xx.x个百分点,列三圈层第x位,x市第x位。预计全年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xxx亿元,同比增长xx.x%;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x.x%;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工业占全市gdp比重提高到xx.x%。

(一)紧抓项目,筑牢经济发展支撑。坚持以项目为核心抓好全年经济工作,建立项目推进倒逼机制,从项目签约、征地拆迁、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环节,制定时间表,下达任务书,明确责任人,全力保障、全程管控,抓好项目投资建设,促进项目尽快投产达产。x-x月,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xx%,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xx%,完成量均列三圈层第x位,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xx.x%;预计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完成技改投资xx亿元,xx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xx亿元。重点促进了长兴化工、海宽华源包装、伊利二期等x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促进了x·诺贝尔、三棵树、天喔二期等xx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促进了宏凯化工、凯力禾药业、科隆化学品等x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二)专注培育,做强企业主体。一是实施“亿元企业倍增计划”“中小企业培规培优计划”,推进产业高端发展,xx家规模以下企业实现入库上规;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目前新增x市级企业技术中心x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x家,院士(专家)博士工作站x家,评审阶段x市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x家。二是全方位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建立了中小微企业“壮大贷”“科创贷”贷款风险资金池,协调川力智能、文君茶业、新兴粮油等xxx户企业实现融资贷款xx.x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难题;邀请国金证券公司对我市有上市意愿的x户企业进行“一对一”上门辅导,欧康医药“新三板”已成功挂牌,川力智能、聚和新材料、恒润高科正在积极推进中即将挂牌上市。三是盘活资源,促进邛酒抱团发展。促进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以收购、兼并、入股等市场化方式,整活现有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组织x家地方酒企抱团组建邛酒集团(公司已于x月xx日正式注册),搭建基酒交易、仓储物流、品牌营销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与x粤科创投界、xe路同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进邛酒产业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进一步巩固邛酒产业优势地位,促进邛酒产业转型升级。

(三)优化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一是贯彻落实“创业天府”行动计划。起草《x市人民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意见》及《责任落实分工》,积极完善政策配套实施细则;推进“创业天府行动计划调查跟踪”和科技创新监测统计工作。二是探索建立创业载体建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x家,新建创业孵化器x个,新增孵化面积x万平方米,全市已建成孵化载体x家、孵化面积近x万平方米,在孵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团队近xx家,积极探索建设平落古镇文创孵化器,临邛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鑫和、港升x个科技企业孵化器,金六福白酒创业园等创业载体,努力构建覆盖全域的“创业苗圃+孵化器+中试基地(加速)器+产业化基地”的科技孵化培育体系。三是积极开展创业品牌活动。与团市委联合承办成功举办第一场“创业天府·菁蓉创享会·x”活动;白酒创新论坛、蓉漂“文君茶叙”,电子商务论坛、x市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x场次,初步形成x市鼓励创新创业氛围。四是创新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打造覆盖科技企业成长全过程的创新服务共享体系;探索建成x市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科创通”的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工作站;新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x家;创业导师x名。

(四)创新制度,切实解决企业困难。建立四大班子一对一联系xxx家重点企业等制度,切实做到“因企施策”,共收集问题xxx个,解决xxx个,正在协调解决xx个,办理满意率xxx%;坚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不定期召开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专题会议,针对性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xxx个,其中:第二季度座谈会以外出学习形式,组织了xx家企业负责人和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赴x参加x大学x研修班“x市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拓宽了我市企业家的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凝聚了企业家与政府推动工业强市的共识。

(五)扶贫攻坚,全力筹建成甘园区。已形成建设成甘工业集中发展区初步工作方案,完成了园区初步选址、产业定位、现状锁定、投入估算和园区共建协议草拟等前期工作;启动了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环评以及货运铁路专线方案编制工作;就争取新增x.x万亩建设用地指标、万亩基本农田和新增xxxx亩经营性建设用地规模工作,已通过x市国土局会同x州国土局,向省国土资源厅递交正式文件请求落实。长xxxx米、宽xx米的羊纵七线(园区东侧边界道路)进入设计招标阶段,预计本月开标。

xxxx年,我市将始终坚持“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调优存量、扩大增量,加快项目促建、优化服务环境、强化要素保障,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x%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x亿元,技改投资完成xx亿元;确保xxxx年一季度实现“开门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x%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x亿元,技改投资完成xx亿元。

(一)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努力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实施“中小企业培规培优计划”,促进天台山制药、新迪医药、x·诺贝尔等企业量产增效,培育巴克斯酒业、神威药业、新越医药、x·诺贝尔、东洋油墨、凯力禾、美时家具、科隆化工等xx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入库上规;实施“亿元企业倍增计划”,培育伊利乳业、乐百氏饮品、天台山制药等产值在x亿元以上企业稳步增长,确保达能饮品实现税收x亿元以上,伊利乳业和天台山制药实现税收xxxx万以上;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医药包装、白酒生产等传统产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支持企业以科技创新带动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互联网+”行动,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搭建“政产学研金”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创建国家、省、x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二)狠抓四个一批项目。加强项目管理,认真落实好四大班子联系重点企业制度,采取综合措施鼓励企业实施技改扩建、兼并重组,全力促进威高医疗器械项目、三木树脂项目、元邦树脂、海鲨漆业等项目签约,促进巴克斯酒业、天台山制药扩建、国喜酒业二期、精西药业、爱斯特药业、格润能源、八益床垫、思科永和化工、新越二期x个项目开工建设,促进天喔二期、鑫和二期、湘衡电器项目、银帆扩建、伊利乳业二期、港升、新驱、助康新材料、森美化工、奥邦药业xx个项目加快建设,促进巴克斯酒业项目、欧康二期、本草堂药业、x·诺贝尔、长兴化工一期、三棵树涂料、华源包装x个项目竣工投产。

(三)深入推进“双创”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双创”工作配套资助政策出台,建立校院地创新载体(机构)共建机制,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构建以市场和绩效为导向的财政资金引导放大机制;支持企业承担各级重大科技项目、吸纳转化重大科技成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着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紧紧围绕生物医药、白酒、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尝试打造“互联网+经营主体、互联网+科技等”新模式。充分利用“科创通”平台,打造覆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全过程的科技政策服务、投融资服务、知识产权等服务的科技服务共享体系。三是搭建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设立众创咨询服务平台,完善创业导师服务机制,为大众提供“一站式”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培育具有前沿技术和全新商业模式的企业,扶持企业培育中国驰名商标、x省著名商标,支持“邛酒”“黑茶”“黑猪”等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发展。四是积极开展创业品牌活动。承办第一场“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以及各类创业大赛、创享会和训练营、蓉漂“文君茶叙”等创业活动,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及新媒体作用,大力宣传科技政策及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进模式和经验,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四)夯实工业发展保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一站式、零障碍精准服务。一是加强载体功能建设,做好园区电力线路、天然气规划,加快园区道路、污水处理厂、变电站、配气站等基础配套建设。二是探索工业用地改革,分阶段规划园区工业用地,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当期用地需求,协调园区管委会及相关部门、镇乡对“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的项目实施腾退清理,确保土地高效利用。三是推进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工作,切实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五)加快推进成甘园区建设。围绕“建立一套好机制、编制一个好规划、争取一个好政策、定位一批好产业、启动一批好项目”的思路,确保尽早形成产业承载能力,成为明年我市工业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是科学制定规划。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结合产业定位和现有产业基础,修订完善《x市工业发展规划》等现有规划,加快编制成甘工业集中发展区总体规划和电力、燃气等专项规划。二是创新建立机制。借鉴发达地区园区合作共建经验和模式,从合作体制机制、政策体系、配套建设、金融支持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三是争取政策支持。加强对上衔接,争取园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环境容量指标尽快落实;积极争取省、x市基础设施补贴和相关政策资金扶持;争取国家、省对少数民族地区在税收、用电、专项转移支付等方面的产业优惠扶持政策。四是精准定位产业。深入分析x、x两地区位条件、产业现状和资源禀赋,错位羊安工业园区现有产业,精准定位重点发展产业。五是强化招商引资。围绕园区产业定位选优项目,重点瞄准世界xxx强、国内xxx强及重点产业前xx强企业开展招商引资。

特此报告。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经济和信息化局年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打算

xxxx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按照“工业强市、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以工业稳增长为目的,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要素落实为保障,深入巩固我市工业强县示范县地位,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为全市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因地制宜,稳定工业经济发展。“稳”字当头,采取“稳、转、升、保”四措施,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着力稳定一批,对国光农化等产销情况良好的企业,全力保障油电气供应,帮助他们开拓市场、提升效益;着力转型一批,引导可卜尔饮业等企业通过引入战略合作伙伴、资产重组等方式恢复生产经营,淘汰永和纸业等落后产能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升规一批,开展申报业务培训,给予升规企业资金奖励,新培育规模工业企业xx户;着力帮扶一批,“一企一策”帮扶玉兰纺织等资金短缺企业解决电力、社保等问题,提升企业和员工信心,保住民生和就业底线。xxxx年,全市完成规模工业产值xxx.x亿元、增长x.x%,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x.x%;实现工业投资xx.x亿元、同比增长xx.x%,技改投资完成xx亿元,全面完成x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分类施策,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围绕竣工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四个一批”,提前对来年工业项目进行全面摸底、筛选,分类编制重点项目作为工作目标。xxxx年,海大xxx万套技改一期、汇宇生物科技项目(一期)、久真堂生物制药生产项目(一期)等xx个项目竣工投产;国光农化植物生长调节剂项目、港通智能医用气体工程项目、x百泰家私生产等xx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x益豪木业家具生产项目、华冠制罐及灌装生产线项目等xx个项目已完成青苗补偿、征地拆迁前期工作,已开工建设。

(三)产学结合,企业创新成绩斐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引导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广泛合作,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空分集团与x大学、x大学合作,华派生物与x大学合作,海特公司与x大学合作,和越气压减震器与西华大学合作,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增强核心竞争力。xxxx年,华派生物核酸疫苗生产线成功通过国家农业部gmp验收,成为国内首个通过验收的动物核酸疫苗生产线;x轮胎橡胶和凯力威公司通过工信部、省经信委组织的橡胶轮胎生产行业准入现场核实验收。新增空分集团中国驰名商标x个(使我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由x个增加至x个)、x名牌产品x件;华派生物成功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实验室,实现我市省级工程实验室零的突破。

(四)完善企业管理,上市工作取得突破。鼓励企业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按照“企业自愿、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原则,全面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工作。国光公司于x月xx日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亿元,用于年产xxxx吨植物营养产品生产线等x个募投项目建设;帝王洁具公司通过国家证监会现场核查,有望上市;港通公司已通过上市辅导期验收,已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上市申报材料并获受理;辅正药业、大川压缩、华派生物、宝兴动力、兆信电力等企业正在积极做好“新三版”挂牌前期工作。xxxx年以来,正金林产公司、翔宇牧业公司、惠远农牧科技、四和越气压减震器等x家企业先后在x股权交易所、x股权交易所的e板和q板成功挂牌。

(五)积极对接协调,发展要素落实到位。定期召开工业领导小组会议,积极对接国土、财政、电力、金融部门,协调土地指标、落实政策资金、提供金融贷款、保障电力能源。土地方面,通过清理闲置用地,盘活存量土地,加大用地组卷上报力度,实现工业供地xxxx余亩。资金方面,完善多层面的银企、银政企对接机制,加强工业企业融资平台和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帮助企业协调续贷约xx亿元,财政兑现企业奖励资金约x亿元。能源方面,x市与x电力公司签订《关于加快推进电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规划编制《x电力“一张网”》,海大xxxkv、三岔xxxkv、普安xxxkv变电站建成投用,加快推进中石化xx万方油库、牌坊沟xxxkv变电站等能源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协调气、油指标,全市工业用电量达x.x亿度、占x工业用电总量的xx.x%。

(六)服务全市大局,电力通讯保障有力。着眼于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电力通讯保障,全力加快各类项目杆管线搬迁工作,加快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完成唯品会二期涉及xxkv盘桥线xx#-xx#杆线路二次迁改前期工作;完成唯品会一期用电接入前期协调工作。完成x市合表小区配电设施改造统计工作,对xxxx年改造项目制定具体计划。组织电力部门对全市低电压台区进行全面摸底,分批次逐步实施。进一步推进我市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完成成渝客专沿线xx处、三岔石盘区域x处通信基站共建共享;完成x处城区道路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全面推进我市xg基站建设,移动完成xg基站共三期xxx座xg基站建设,电信联通正在建设中。圆满完成樱桃节、羊肉美食节、高中考等xx起各类重大比赛、会议、活动、考试电力通信保障,未发生事故。

(七)围绕中心工作,党建工作有声有色。制定了《xxxx年经信系统党建工作要点》,与局系统xx个基层党组织签订《xxxx年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大力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周孝亮组织局全体干部职工、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理论宣讲辅导,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局系统共发展党员x名。重新合理设置x个离退休党支部和x个退管小组,并对支部和退管小组进行改选,落实各支部活动经费xxxx余元,确保组织生活有序正常开展。扎实开展“结对认亲”活动,给涌泉镇清泉村联系户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共计xxxxx余元,班子成员给董家埂乡x户联系对象落实了帮扶责任,班子成员结对认亲x户,制定了帮扶规划和措施,送去了帮扶资金xxxx元。扎实开展“双报到”活动,x月分别到金水街社区、涌泉镇敬老院开展党员义工日活动,并送去了农村垃圾处理宣传资金xxxx元和米、油慰问品xx余件。强化联系乡镇的阵地建设,为董家埂乡提供活动阵地建设经费xxxxx万元。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了《xxxx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层层签订落实,由局党政领导与各科室负责人、经信系统下属企业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法人代表签定,共签定责任书xx份。“对照岗位职责--查找廉政风险--制定工作流程”,共梳理廉政风险点xx条,动态调整风险x条,制定防控措施xx条。采取明查和暗访的方式,每月不少于x次对经信系统内国有企业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进行督查,今年累计完成督查xx多次。开展“创三优、铸利剑、树新风”活动,制定“创铸树”活动实施方案,开展集中学习月活动,不断提高纪检干部能力素质。

(八)实施精准扶贫,解决民生问题。成立由局党委书记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下派x名第一书记,全脱产到飞龙乡协义村和平泉镇荷桥村,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改变当地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信息渠道不畅通的现状,按照“一村一法、一户一策”的思路,x次到村入户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x个村脱贫x年发展规划,预计分别投入xxx.x万元、xxx万元。落实全局干部职工分别联系x家贫困户,制作帮扶连心卡xxx张,一式两张,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全体干部职工分x批次与贫困户户户见面,了解致贫原因、家庭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个人帮扶规划xx份。协调市人社局,为协义村超龄失地农民xx人落实解决了社保,未到龄失地农民xx人的社保、失业保险、医保正在办理中;协调电力部门将协义村x社、x社,荷桥村x社、x社新增x台变压器纳入规划;协调电信公司,为协义村村民每户宽带安装优惠xx元,目前已有xx户村民安装了电信宽带,解决了村民上网难的问题。目前,协义村xxx亩土地流转指标、平飞路建设招投标的启动、八一提灌站管线的修复、协义村x社塘堰的清淤整治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同时,为加强荷桥村和协议村的阵地建设,打造扶贫骨干班子,我局分别给予两村委会工作经费xxxx元。

(九)狠抓预防稳控,安全信访扎实有效。年初召开经信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与各乡镇、重点企业签订xxxx年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下发了安全生产、消防、防汛、食品安全工作要点。认真贯彻学习新《安全生产法》,印发涉及安全生产、消防、防汛、食品安全等文件xx个。加大安全工作督查力度,向全市xxx户规模工业企业及部分重点小微企业发放《安全生产责任告知书》,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确保了安全生产,系统内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对全系统军转干实行“一对一”结对联系制度,局长带队、班子成员分别到联系军转干家里谈心,稳控处理了企业军转干等信访工作。

尽管xxxx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一是工业需求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部分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境。二是辖外银行抽贷压贷,企业续贷艰难,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用地需求巨大,供需矛盾突出。三是企业改制遗留问题、企业职工社保、电力通讯领域等信访案件较多,信访维稳压力较大。

xxxx年,我局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增添工作举措,稳定工业增长,抓牢抓实工业强县示范县工作,确保完成xxxx年各项目标任务。工作思路:继续保持转型发展定力,以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产业升级、企业创新、园区优化、项目带动、要素保障”,不断提升工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奋力推进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预测目标: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确保x.x%,规模工业总产值确保xxx亿元、力争xxx亿元。

(一)加快升级转型,做优产业结构。牢固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的理念,在加快发展中转方式,在做大总量中调结构。一是提升核心主导产业。紧紧围绕中国制造xxxx、互联网+工业等发展战略,促进机械制造业向先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力争机械制造产业产值突破xxx亿元;推动食品加工业、药业药械业、橡胶化工业、新型建材业向特色化、高端化发展,力争四大产业实现产值xxx亿元。二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抢抓天府新区和天府国际机场建设集聚,加快引进、培育、落地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进一步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产值突破xxx亿元。三是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大力推广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和装备,积极化解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工业节能节水水平,完成省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

(二)坚持分类指导,做大市场主体。一是加强重点企业培育,遴选确定全市重点企业名单,确保空分、海大产值超xx亿元,尽早培育扶持x户企业突破xx亿元,力争xx亿元企业达到x户,全面实现预期增量,为全市工业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上档升级,确保新培育规模工业企业xx户,培育小巨人、成长型企业x户。

(三)稳定工业投资,做实项目支撑。一是梯次推进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一批亿元以上重大产业化、技改项目,确保投资增量;规划编制xxxx年工业项目“xxx+”工程(竣工项目xx个,加快建设项目xx个,新开工项目xx个),项目计划总投资xxx亿元,xxxx年计划投资xx亿元;推进x航天高新技术(军民融合)产业园项目顺利施工。二是健全项目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及专项提示制度,全面落实重点项目跟踪督办制度,定期摸排梳理影响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罗列问题清单,细化落实责任,推动问题解决,确保重点项目有力有序推进,尤其确保牌坊沟xxxkv输变电工程、玉(成)贾(家)线供气工程在年内竣工投入运营。三是加大项目招商引进。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注重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以增量带动我市存量经济升级。

(四)发挥载体功能,做活园区发展。一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园区道路、管网、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与城区基础设施有效对接,做到科学建设、高效利用。二是加快园区金融、信息、物流、检测、工业设计等生产服务平台建设;探索配套建设餐饮、娱乐、医疗等生活服务设施,就近集中满足园区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产业城镇互动协调发展。

(五)实施创新驱动,做强核心竞争。一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不断提高企业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力争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x个。二是注重企业品牌建设。组织开展企业品牌培训活动,提高企业品牌培育意识,支持企业创建中国驰名商标、x著名商标和x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产品结构、打造拳头产品,力争新增中国驰名商标x件、x名牌产品x件。三是创新管理提升效益。着力理念、技术、组织及制度创新,加大上市企业培育力度,确保帝王洁具成功上市,加快港通公司上市步伐,辅导培育一批企业进入“新三板”市场直接融资;积极推进两化融合,支持企业自建或入驻电商平台,创新企业生产、营销、管理模式。

(六)突破发展瓶颈,做牢要素保障。继续加强要素保障支持力度,土地方面,坚持有保有压、点对点供地,优先保障重大工业项目用地需求,优先保障开工建设和投产企业后续用地需求,力争完成工业供地xxxx亩。资金方面,加快项目验收进度,加大争取力度,力争实现获批国、省项目专项发展资金xxxx万元。能源方面,加快推进中石化xx万方油库,石桥牌坊沟xxxkv变电站项目建设投用,积极争取电、气、油等能源配额,全力保障能源供给。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

20xx年,县经信局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县“1234”战略体系,坚持“新型工业强县”核心战略,积极适应引领新常态,抓好工业和商务经济发展,全面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2亿元,同比增长12.7%。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速12.7%。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总数达到108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19亿元,同比14%。全年实现外贸出口12258.1万美元。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5家,总数达到135家。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平稳抓好工业经济运行。一是督促运行进度。紧紧围绕打造500亿级磷化工和百亿级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新型建材四大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机械制造、轻工、新能源产业的总目标,按季、按月分解细化工作任务,组建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专班,深入企业调研,重点对规上企业进行了检查指导,跟踪督办,确保进度。二是确保要素保障。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企业运行正常。做好磷、电、资金、运输等生产要素的调配供应管理和协调服务,保障重点项目、重要产业的需求。积极帮助吉星化工协调原料粉磨站电力架设事项,并帮助解决原料供应问题,为陶星陶瓷做好原材料供应协调服务工作,确保企业正常生产。三是抓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对达到“进规”标准的企业及时申报纳入,通过政策扶持和大力培育,全年进规企业达18家,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108家。

(二)着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牵头组织全县27个部门进行涉企收费自查自纠,明确涉企收费正面清单。落实国家惠企减负措施,惠及市场主体超过6000家,减负2335万元。协调县属规上加工型工业企业原材料运进和产成品运出免交花林寺收费站过路费,今年为48家企业办理过路费减免手续,涉及货物148万吨,降低企业运输成本达302万元。积极帮助东圣化工申报取得大用户直供电资格,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电费支出300万元以上。经向市相关单位积极争取,自20xx年1月起,东圣化工、花林建材、西部化工等余热发电企业按0.019元∕千瓦时(原标准是0.0538元∕千瓦时)缴纳可再生能源附加费,降低了收费标准,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对广宜服饰等24家用电价格偏高的企业进行一对一分析诊断,并给出具体建议措施,预计可节约电费支出450万元以上。推进企业转型。推进企业挂牌上市,邀请长江证券等公司金融专家为40余家企业负责人开展挂牌上市辅导培训3次。协助县金融办制定了企业挂牌上市奖励方案,积极引导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目前晶品玻璃前期评估等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制定了《xx县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工作方案。

》,武星材料科技成为全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推进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东圣化工、花林建材和楚园春酒业等3家企业被纳入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三)全面提升对企服务质效。工业企业服务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专班作用,加大协调督办力度,确保天元科技精细化工、吉星化工功能性磷酸钾盐、楚园春三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早见成效。深入到50多家企业与项目现场,收集40余个问题,其中15个重难点问题形成《专报》上报县政府主要领导签批督办,加大解决企业困难力度。协调帮助东圣公司、武星材料科技等企业通过过桥资金解决银行贷款共计7.7亿元。协助陶星陶瓷解决1万吨黄紫砂土原材料开采问题,确保企业原材料供应。积极主动对上争取。鼓励引导企业参加全省“产学研”交流活动,楚园春酒业等企业上报“产学研”对接项目3个,大自然生物科技上报技术难题1个。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共争取到位资金2342.32万元,其中20xx年市重点产业发展基金调度资金20xx万元,其他非普惠类资金342.32万元。注重质效抓好招商。湖北食得福公司年产1500吨香菇罐头加工项目成功签约,并投产。庞家湾民俗项目于年底正式签约。投资1200万元的绿特欣电商平台建设项目电商办公区已入驻,冷库已投入使用,合作伙伴招募中。拟投资1200万元的弘富佳商贸有限公司农特食品加工项目厂房正在基础建设中,拟投资1000万元的宜昌萌果果公司农产品电商平台项目已于6月23日正式进驻电商产业园试运营。

(四)大力发展内外贸易。大力促进消费。加强对鸣凤水岸、盛世广场等商贸项目的协调服务力度,拓展服务流通平台,引导商家开展各类节日促销活动,积极开拓消费市场,促进市民消费。抓好“小进限”工作。扶持更多的“大个体”及时进入法人企业行列,提高个转企占比,及时将符合进限条件的商贸企业进行筛选培育储备,预计全年新增限上企业10家以上。外贸出口增幅明显。对东圣化工、冠泰、食得福等骨干外贸出口企业,积极做好跟踪服务,分析解决面临的市场行情及问题,指导企业利用好扶持出口的相关政策。加大内外贸服务力度。积极服务我县商业综合体,抓好“三新”企业建设。组织三峡灵芝产业园、陶星陶瓷等企业参加国际糖酒交易会,东圣化工、吉星化工等企业参加20xx年欧洲化工展,促进企业开阔视野,开拓市场。组织冠泰建材、武星材料科技等7家企业参加“一带通”外贸综合服务体业务培训,为食得福争取出口增信贷资金500万元。全年新增自营出口经营权企业5家,全县有自营出口经营权企业累计达到38家。

(五)全力推进电子商务。壮大电商主体。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激励、电商业务培训,壮大电商主体,全县电子商务主体达348家,20xx年新注册主体174家。抓好县电子商务产业园运营,目前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驻电商主体69家,共144人,其中个人14家15人,企业55家129人。自7月开园运营以来,园区月均销售额达400多万元,预计全年全县电商交易额将突破3亿元。园区新注册电商公司、个体工商户36个。园区现有淘宝网店92个,天猫店铺8个,入驻京东平台2家、邮乐购2家、阿里巴巴批发网和慧聪网各1家、跨境平台1家,自建电商平台2家。已开展电商培训4期400人次,为电商发展输送了一大批新鲜血液。加速建设电商平台。京东远安馆月均销售额150万元,截至目前,产业园实现销售额2558万元,销售额238万元。建成邮掌柜站点104个,辐射我县每一个行政村。探索建设“一村一品”远安模式。制定“一村一品一店一点”计划,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通过打通快递最后一公里,为村民提供代购、代缴费、代挂号、快递收寄等便民服务点。目前已建成茅坪场镇瓦仓村、晓坪村、长荣村,洋坪镇三板村、百井村等5个“一村一品”试点,运营一个月共实现销售额6.8万元。

(六)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铁塔建设稳步推进。全年规划建设铁塔40座,投入建设资金20xx万,实际建成铁塔47座。对于我县存量铁塔,在铁塔公司的管理下,20xx年实现改造复用82座,拆除重建危塔1座,拆除迁址铁塔1座。在铁塔建设完成交付使用后,可全面覆盖保宜高速远安段、全县重要旅游景区、贫困村和城区信号盲点,确保区域内网络全覆盖。光纤宽带实现全域覆盖。全面完成“光进铜退”改造工作,传统电话线用户已全面升级至光纤线路,电信机房内传统电话线交换设备已彻底清退。xx县102个村、15个社区,均已实现光纤接入,可开通20m以上宽带服务。20xx年新增宽带端口数1万个,累计达到11万个。新增宽带用户4738户,累计达到35561户。4g基站不断增量提质。我县完成3g基站补缺5座,累计达到271座。新建4g基站126座,累计达到395座。全县15个贫困村均已建有1座以上4g基站,村内4g网络信号全覆盖,部分贫困村还开通了4gcpe无线宽带业务。全县新增4g用户27600户,累计达到70000户。

(七)抓好行业安全生产。一是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下发了《20xx年县经信局安全生产。

工作计划。

》,与局分管领导、相关股室责任人、37家企业签订《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状》,年初召开系统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每月召开工作例会,对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安排。二是抓安全检查。分管领导和股室每月至少5天到企业检查安全,检查面达50%以上。对全县35家重点加工型工业企业、民爆、23个加油站、4家大型超市卖场、4家农贸菜市场等定期开展拉网式的安全检查,确保安全。三是抓专项整治。组织热电项目、废旧资源回收、工贸企业和农贸市场、“三合一”场所、打非治违、成品油市场、夏季和冬春消防检查等各类安全生产检查60余次,下达整改。

通知书。

600余份,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500余条,全面提升了我县工业和商贸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20xx年工作安排。

(一)奋斗目标: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70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全县完成外贸出口增长10%,完成市、县下达的“小进规”、“小进限”任务。

(二)主要措施。

1.精心抓好运行督办。做好20xx年工业总产值任务分解工作,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一是抓复产复工。做好年初企业复产复工督办工作,确保规上企业尽早复工生产。二是抓重点监测。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跟踪调度,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加强对东圣化工、花林建材等企业的运行调度和监测,联合统计部门加强对乡镇和企业统计业务的培训和督办,确保工作进度,提升运行质量,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四是抓要素保障。做好磷、电、资金、运输等生产要素的调配供应管理,保障重点项目、重要产业的需求。

2.全力推进重点工作。一是培育市场主体。抓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亿元纳税企业培育工程等政策的落实,推进“百亿产业培育工程”。依托磷化工、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新型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特色和优势突出、价值链向高端延伸、核心竞争力强的新兴工业。二是提升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完善法人结构治理,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力推行“百名企业家成长工程”,分期分批组织企业家到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培训学习,提高企业家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强化技术创新。在企业之间和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开展联合创新行动。着力开发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能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技术,运用领域广泛和市场潜力大的先进制造技术。三是协调县域经济考核工作。做好县域经济考核工作任务分解、督办和考核等相关工作,同时与考核目标任务单位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我县在县域经济考核中争先进位。

3.全力发展内外贸易。一是全力推进商贸服务市场建设。加强对鸣凤水岸等商贸项目的协调服务力度,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品牌企业进驻我县,加快培育商贸市场主体,拉动社会消费。二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重点开展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工作,争取更多电商优惠扶持政策,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顺利运营。三是推进对外贸易。发展壮大出口主体,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自营出口权证,力争培育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企业8家以上,培育有出口业绩的新开口企业2家以上。重点扶持东圣化工、吉星化工、奥力铸造、食得福食品、冠泰建材等一批骨干企业,加大服务力度,不断增强全县外贸出口实力。

4.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建设目标任务。重点做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铁塔建设和4g基站建设工作。做好信息化建设中的各项其他基础性工作和临时工作。做好铁塔布点规划工作和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工作。

5.抓好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一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规定,建立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及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加强安全检查。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监管,特别是强化节假日和特殊时期安全生产督查。对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应急管理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排除安全生产隐患,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坚决杜绝“三违”、“四超”行为发生。进一步加强加油站、民爆器材生产经销企业安全监管工作。三是开展专项整顿活动。继续开展相关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20xx年,我县工业经济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要求,全面实施“双突破双驱动”战略,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统筹做好稳增长、促转型、抓改革、强创新等各项工作,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效双升”的较好态势,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20xx年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全年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84.6亿元,同比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115.6亿元,同比增长5.7%。完成工业投资60.1亿元,同比增长6.1%。单位gdp能耗为0.5223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2.5%。新增规模企业77家、亿元企业8家,总量分别为493家、91家。

二、具体工作举措。

(一)加强统筹协调,补齐顶层设计短板。

1、完善政策制定。加快梳理我县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布局谋划,完成《xx县“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论证。开展新一轮工业政策的走访调研,制定并由两办出台《xx县工业强县建设实施方案(20xx年—20xx年)》,明确5年发展目标、重点扶持产业、主要发展任务。构建深化工业强县建设“1+9”政策体系,在工业“17条”扶持政策基础上,起草并由两办出台产业基金、招商引资、上市重组、优化营商环境等子政策。加强政策评估和宣传落地,完成对上年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兑现财政奖励。利用报、企服中心等平台开展“政策短信进千企”、“政策解读进基层”系列活动,发放政策资料5000余份。

2、强化目标考核。结合两区整合契机,科学制定并下达20xx年考核指标,修订完善工业经济在工业投资、绩效评价、附加工作、企业隶属、奖惩标准等方面的评价办法。按照“双底线”管理要求,对各被考核单位开展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和工业投资方面月度“红绿灯”制度考核。强化工业强县建设工作考核创新,对39个成员单位设立8分的考核分,开展共性和个性工作量化考核。

3、深化精准服务。调整和优化20xx年企服责任人“一对一”名单,目前共有企服领导473人、企服责任人439人、联系企业796家。深化三级联动服务全覆盖、企业服务责任人、企业困难(需求)处理流转、督查考核和评价奖励等工作机制,建立并形成企业难题金字塔式分层次解决模式,全年通过企服办收集整理难题237个,流转142个,通过部门协调、召开现场协调会等方式解决68个。落实工业强县例会制度,推进年度重点工作、落实重大举措、讨论重大决策,加快项目推进,协调解决工业强县推进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全年共召开例会6次,协调解决难题44个。

(二)坚持培育孵化,补齐集群发展短板。

1、完善产业平台。推动传统产业提升,完善船舶设计研究、模具热处理、海洋生物研究等公共服务平台,深化针织创意设计、面料研发供应和电子商务“三大中心”建设,成立中国服装设计师原创基地·时尚基地,加快打造针织服装及时尚休闲产业集群步伐。发展新装备、新材料、海洋生物等三大新兴产业,金汇精密制造、普思拓金属科技等项目相继动工建设,工业重型化特征日趋明显。

2、加快工业投资。根据全年60亿元的工业投资目标,上报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87个,落实专人统计分析。加快项目跟踪推进,按月编制统计表、按季编制汇总表,随时跟进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全年完成工业投资60.1亿元,同比增长6.1%,累计新落户项目37个,新开工项目25个,投产项目10个。加快旧厂区改造,与“退城进园”和“腾笼换鸟”相结合,分类建立项目储备库,全年完成昌宏机电等55个项目,总计改造面积69.2万平方米,完成市年度目标任务的153.8%。

3、深化梯队培育。坚定实施强企工程,深入开展抓大壮小扶微计划。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xx”,组织戴维医疗、申菱电梯、乐惠装备和合力模具等4家企业申报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筛选日星铸业和锦浪新能源等2家企业申报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加快名企培育,天安集团入选全省第三批“三名”培育试点企业名单。三年创新主体培育行动实现收官,共入选创新主体培育企业95家。加强小微企业政策扶持、运行监测和跟踪服务,钰烯阴极被评为省创新型示范中小企业,“小升规”培育工作圆满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三)推进转型突破,补齐改革发展短板。

1、引导建设产业基金。按照县委“17”条政策意见,推行产业基金+龙头企业+专业配套企业的发展模式,带动配套企业转型,通过前期深入开展调研,逐步完善“xx县中小企业扶助基金”方案,具体由工投集团公司操作,总规模10个亿,首期建立2个亿基金池,重点面向临港装备制造、新材料、海洋生物,发挥扶助基金在招商引资、创业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以及成熟企业重大项目投资和并购重组中的作用。

2、开展亩均效益改革。制定并由县政府出台《xx县工业企业综合效益评价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排摸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实际占用土地面积5亩(含)以上的企业,评价内容为亩均税收、亩均销售收入、亩均工业增加值等6项基本指标,将企业划分为a、b、c、d四类企业,实施各项资源要素的差别化配置政策,并通过对低效用企业的实质性倒逼,进一步激发企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目前,全县557家企业已纳入上报检测系统,下步将做好基本指标的设置、制定完善升降级细则等工作。

3、推进降本减负增效。贯彻落实市降本减负“35条”,研究制定并由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推进实体经济稳增促调的若干意见》。开展精准服务政策诊断会,与大徐镇签订企业服务合作协议,试点外包涉企服务模式,对该镇电子、针织等七大行业分批次解读和推广市、县降本减负政策,利用企服云、微信等载体推送信息4000余条,服务企业700多家。出台稳增促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全县符合条件的首批603家企业补助2950万元。

(四)坚持创新驱动,补齐科技发展短板。

1、加大技改投入。修改《xx县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管理办法》,加大技改补助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项目的补助额度由原来的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全年完成技术改造41亿元,同比增长5.6%,下达技改项目补助资金688万元。推进“机器换人”等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改造,贝德尔电讯电机等7个“机器换人”项目获得补助资金260.3万元。加快企业名品研发申报,379个新产品列入市新产品试产计划,新乐船厂等5家企业新产品通过市级新产品投产鉴定,日星、锦浪等企业的5个产品被评为“浙江制造精品”。

2、推动“两化”融合。修改《xx县工业企业信息化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两化”融合项目由原来的一年建设期延长为二年建设期,华翔特雷姆等13个信息化项目列入今年工业企业信息化项目计划,合力制动mes智能车间等项目加快推进。推广中小企业信息化普及工程,引导企业参与市经信委组织的软件推广活动,促进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和商务电子化,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广oa+企业邮箱活动,第一批免费推广20余家试点企业。

3、发展信息经济。加强调研谋划,编制完成大数据规划(20xx-20xx年),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及信息经济的“十三五”规划。推进光网城市建设,以共建共享为目标,强化资源整合,移动、联通和电信等三大基础运营商完成光网覆盖新增户数8.2万户、无线热点数21个、无线ap新增数83个。加快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发展智慧养老、智慧健康、智慧国土等项目,引进银江集团签约成立智慧城市建设框架协议,积极对接城市宝项目落户。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全年实现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产值4.6亿元,同比增长20%。

(五)推动节能降耗,补齐绿色发展短板。

1、加快落后产能淘汰。鼓励企业实施“腾笼换鸟”,110家企业共腾出用能空间8000吨标煤,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14.3%。海达印染等企业完成淘汰染色机30台;启航铸造厂淘汰更新铝壳中频炉10台,华鹰塑料等20家企业实现伺服注塑机更新淘汰工作。紧抓民生实事工程,通过分解指标、召开锅炉替代推介会、季度督查等方式,完成淘汰改造高污染燃料锅炉58台,提前完成全年指标任务。

2、开展区域低小散整治。按照“关闭一批、改造一批、搬迁入园一批”的总体思路,开展茅洋铸造业整治,目前已关闭12家、改造提升8家,红岩坑铸造小区正在建设中。完成贤庠镇小熔炼行业整治,关停52家小作坊,整合提升成1家规上企业,淘汰小型冲天炉71只,减少废气、废水排放85%以上。加快爵溪小印花整治,小印花集聚区已签好意向地块,预备建设3万平方米,将46家企业整合成13家企业入园。目前整合方案已完成,正在全力进行集聚区建设招商工作。

3、加快节能改造管理。全面排摸企业今年节能改造项目和研发项目50个,合计总投资2.8亿元,下达第一批通过节能验收项目22个补助资金170余万元。天韵食品等2家企业通过省级节水型企业验收,华宇食品等2家企业通过市级验收,3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继续开展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对凤泰塑料电器等15个企业项目开展节能审查,总投资11.73亿元,新增综合能耗(等价值)2.7万吨标准煤,平均单位增加值能耗0.3767吨标准煤/万元。对9家企业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监察和能效对标,其中市级3家,并对其进行单耗限额对标监察。

(六)加强要素保障,补齐服务升级短板。

1、推动管理创新。开展“菜单式”培训,针对当前企业最为关心的经济、金融形势,开展工业企业营改增、降本减负及。

劳动合同。

法最新政策培训会及银企对接会,相继组织《企业上市与并购重组》讲座、开展全县工业线干部能力提升等培训共10余次,累计受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千余人次。推进“内生式”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组织25家企业赴台州进行见学活动。出台企业管理咨询资金管理办法,共有17家企业通过市县级管理咨询项目验收,下达补助资金160万元。

2、加快市场扩张。以产业资源合作交流为突破口,组织参加津洽会、模具展、服装节等各类展会,提高企业知名度。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日升集团等44家工业企业产品列入20xx年度市自主创新产品与优质产品目录。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组织开展电子商务运营与推广培训班,近200名电商负责人受益。加大电商扶持,沐海服饰等3家企业项目享受补助资金6万元。

3、加强机关履职。根据省市县统一部署,扎实开展“。

两学一做。

”活动,组织开展“四讲四有”专题学习,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组织党员干部找准短板,制定问题清单、整改清单,保证在服务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取得实效。积极推进“便企利企”改革创新项目落地,调整局分管领导联系镇乡(街道)、联系行业的实施方案,组织召开省市县级领导调研工业座谈会20余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开展船舶修造业、民爆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面做好“一打三整治”、护航g20等工作。

二、20xx年工作思路及目标。

(一)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建设工业强县为目标,大力实施“四创四强”工程和“双突破双驱动”战略,积极对接宁波“中国制造20xx”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强化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工业制造基础实力,努力开创经济新常态下工业发展新局面。

(二)主要预期目标。

实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新增500万元以上规下企业80家,规模以上企业30家,亿元企业5家,完成市定年度节能目标。

(三)20xx年工作主要措施。

1、对接“中国制造20xx”,构建全局大框架。

(一)加快政策梳理对标。以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xx”试点示范城市为契机,在新旧工业政策梳理对标基础上,出台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高操作实效,特别是加大对智能制造、工业强基、高端装备等重点行业、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分类推进工业强镇(乡、街道)建设,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对石浦、西周、贤庠等工业重镇逐步落实“一镇一策”,强化工业发展支撑。落实制造业增值税税负、支持小微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降本减负35条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清理和精简各项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切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二)构建“6+1”产业结构。对接宁波“3511”新型产业体系,依托我县海洋资源临港岸线和现有产业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6+1”产业振兴计划,重点发展新装备、海洋生物(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汽配模具、时尚针织等6大产业。通过发展大数据开发应用产业、推动平台型产业和企业发展,培育智能经济。以智能信息经济串联6大产业,推动设计研发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形成智慧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

(三)合理谋划工业布局。充分利用“十三五”工业规划引导,实施“南北二片多组团产业园区精细化”的产业布局,逐步形成和完善“南北两片共进发展”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划分南北两个片区,有针对性的制定发展规划。北片以“经济开发区”片(省级)的一区六园为核心区,以爵溪针织服装创意产业园和西周生态循环工业园为两个辐射带动区。南片依托石浦港,以“浙台经贸合作区”为中心,重点建设“一城双园”,“一城”为象保合作区的航天智慧科技城,“双园”为石浦科技园区和石浦水产品产品加工园区。

2、培育谋划新增长点,厚植经济新优势。

(一)加快集群示范发展。发挥重点产业平台的支撑作用,推进工业企业、新建工业项目向集聚区集聚,推进产业集聚区生产、商贸、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产城融合。发挥特色产业平台的示范作用,围绕象保合作区(航天智慧科技)、临港装备园(临港装备制造)、西周镇(汽配)、爵溪街道(针织时尚休闲)等地区特定产业,聚焦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生命健康、时尚休闲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省、市、县三级特色小镇建设。

(二)加快工业项目推进。主动服务项目,制定《xx县工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实施负面清单之外工业项目承诺审批制,实行专人代办、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加快工业项目审批速度。跟踪监测项目,发挥工业强县工作例会作用,实现“工业强县建设指挥部”常态化运作,形成“定人联企联项目”精准服务机制,跟踪监测3000万元以上项目落地、推进建设和投产达产情况,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促使未建项目早开工,已开工项目早竣工、早出效益。

(三)加快企业梯队培育。大力实施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选择2-3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由县政府与其开展战略合作,推行产业基金+龙头企业+专业配套企业的发展模式,促进强企强链。围绕对接宁波“中国制造20xx”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战略目标,打造形成一批高成长企业和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加快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加强政策扶持,实现精准培育,力争全年单项冠军培育实现突破,新增规模企业30家以上,总量达到530家左右,亿元企业达到100家左右。

3、发展信息智能经济,催生转换新动能。

(一)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升级“机器换人”计划,突出针织服装、汽车零部件、输变电、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专项引导,力争20xx年实现“机器换人”项目30个。鼓励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重点加强对企业智能化制造、数字化车间、个性化定制等试点示范项目的支持和推广力度,通过政策导向和向上计划申报等途径,加快推进日星海装铸件智能制造、乐惠过程装备个性化定制等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实施智能制造项目3-5个。

(二)强化创新载体建设。围绕重点产业优势领域启动建设一批工业创新中心,支持企业建设内部“创客工厂”,引导骨干企业形成“终端+数据+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促进互联网+产业的应用推广,推进智能装备在机械、模具等行业的示范应用。依托宁波市纺织服装行业公共平台、宁波汽配直供平台、8718企业云平台等,利用宁波中科大数据智慧应用研究院、云朵网络等谋划建设我县各类工业服务云平台,重点发展我县针织行业三大中心、模具热处理中心、企业服务中心等平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设计、定制化生产、精准化服务及整体解决方案。

(三)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建设,做好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电子政务项目评审、验收,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推进城区公共区域无线免费wifi网络项目建设,强化信息安全工作,加强大数据项目衔接。稳步推进智慧城市试点项目,在智慧旅游、智慧水务以及智慧小镇三个方面力争获得突破,加快城市宝项目落地,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做好信息经济相关企业引进培育工作,加大软件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在引进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发展,力争20xx年软件产值增长20%。

4、推进生产制造创新,实现发展高效率。

(一)强化管理创新。深入开展管理咨询推广行动,引导企业广泛应用erp、plm、crm等现代管理系统,推进精细化管理、5s管理在企业和行业内的推广应用,着力培养一批管理标杆企业。继续组织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重点办好、办精企业家管理培训、见学活动,积极营造关心尊重企业家的氛围。健全人才成长激励机制,造就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人才。计划全年实施管理创新项目企业不少于10家,开展培训12场次,受益人数20xx人。

(二)深化“两化”融合。鼓励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设计、生产、管理、营销水平,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与服务业等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加大对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补助力度,根据实际情况提高项目补助额度。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和普及培训,力争全年引导5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两化”融合建设,争取1-2家企业通过市级“两化”融合贯标评定,实现培训受益人数200人次以上。

(三)加强科技应用。发挥宁波工程学院研究院的作用,完善产学研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快企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加强以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技术创新,全力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力争在智能装备、新材料和生产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大技术改造补助力度,修改完善《技术改造资金管理办法》,在现有补助基础上再增加2个百分点,力争20xx年技术改造同比增长10%。

5、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整合资源优配置。

(一)强化资源集约利用。落实能源“双控”目标责任制,提高利用效率。加快铝壳中频炉淘汰更新、注塑机电机改造工作,以铸造行业差别电价为惩罚手段,倒逼行业转型升级。加快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加强部门协作,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淘汰改造任务。大力推进工业节水行动、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开展能源监察和审计,加大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争全年组织实施节水改造项目10个,节能改造项目50个以上,节省标煤2万吨以上。

(二)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在石浦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完善工业企业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建设,通过分行业亩均产值、税收、用能等权重分析,在用电、用水、用地等环境资源要素配置上实施差别化措施。加快产能过剩行业布局调整,对石浦港带船舶、水产品加工,爵溪的针织,贤庠的模具等传统行业企业利用杠杆效应合理进行兼并重组,通过科学高效的资源整合,大幅提高传统工业的集中度和利用率,提高集约发展水平。

(三)加快推进“去产能”工作。分类处置特困企业,通过资源要素差别化价格政策和各类安全、环保、质量、能耗等强制性标准,利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重整、破产清算”等处置方式,实现特困企业市场出清。加快盘活存量资产,化解“资金链、担保链”风险,修复经济发展动力。推进“低小散”行业专项整治,加快爵溪小印花、大徐小熔炼兼并重组,去产能促集聚。

6、强化企业需求导向,坚持服务更精准。

(一)加强市场交流合作。深入实施工业企业“电商换市”专项行动,加快电子商务应用普及,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实体虚拟结合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以政府性活动为契机,继续组织企业参加服博会、模具展等各种展会,以及省市各类合作交流活动,助力企业“走出去”。做好《20xx年宁波市自主创新产品与优质产品目录》的申报协调,提升产品知名度。

(二)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关注龙头骨干企业、创新型企业和困难企业,及时预测、预警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加快企业“降成本”行动,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企业减负政策和减免收费项目的宣传,取消、免(停)征、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水电价气价调整政策,切实降低企业各类要素成本。加快产业基金筹建步伐,成立“xx县中小企业扶助基金”,尽快发挥基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三)加强企业精准帮扶。创新精准服务体制,发挥企服科作用,深化县级领导、涉企部门和镇乡(街道)三级联动机制,统筹推进全县工业企业困难帮扶等精准服务全覆盖。健全企业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以8718市级服务平台为枢纽、县综合服务平台互联互通的企业公共服务网络,进一步开发建设“企服云”载体功能,谋划搭建行业云公共服务平台,探索运用大数据梳理分析企业需求。

年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以巩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成果为引领,紧紧围绕安全生产防控目标,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积极开展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1)开展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建设。严格落实《xx市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试行)》和《xx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自查自报工作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承诺制;认真履行我局承担的行业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职责,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单位和具体监管责任人,建立横向覆盖监管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纵向延伸到一线监管人员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现安全监管无盲点、无漏洞、无缝衔接。

(2)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3)全面增强安全监管能力。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十项制度,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建立日常监管制度、细则;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方法,积极采取抽调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交叉检查、专家现场检查、不定期突击检查、定期联合检查等方式,切实提升监管实效。截至目前,累计出动90余人次对监管单位、无人看守道口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隐患46条,下达整改文书21份。

(4)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行业领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持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贯彻落实《xx市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方案》和《xx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自查自报工作管理办法》要求,规范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指导企业建立隐患自查自报体系,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动态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5)完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做到机构、编制、人员、职责、经费五落实,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立完善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的修订、评估、论证、发布、备案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提高预案质量,建立应急预案数据库,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

(6)全面加强安全宣教文化建设。推进企业主要负责人资格化、班组长专业化、员工职业化,变招工为招生,变农民工为产业工人,形成学历教育与业务培训全覆盖体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布局,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咨询日等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大力宣传电力、通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对忽视安全生产、导致事故发生的典型事例予以曝光。

经济和信息化局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

xx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经信委的精心指导下,x区经信局坚持以转型升级为工作主线,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持打好打赢“产业牌”,在工业经济运行、重点项目建设、企业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坚决落实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及重点工作安排上,主动作为,群策群力,狠抓落实,强势推进x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企业效益稳中向好。

全年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xxx亿,同比增长xx.x%,增速高出全市平均增速x.x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加x.x个百分点,增速创五年来新高。x-xx月份,亿元,同比增长xx.x%,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x个百分点;%,同比上升x.x个百分点;规上全员劳动生产率xx.x万元/人年,同比增长xx.x%;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x.x%;亿元,同比增长x.x%;亿千瓦时,亿千瓦时,%%。主要突出“五个”狠抓,全力提升工业发展质效:

一是加快项目谋划。年初谋划项目xxx个,其中续建xx个,到xx月份,新入库项目xxx个,比年初预定的多xx个,其中xxxx万以上项目xx个。亿元,同比增长x.x%,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加强用地管理。一年来,通过开展土地“双清”,梳理出批而未供工业土地xxxx亩,供而未用土地xxx亩,对未涉及功能转变的xxx亩全面进行清理。同时,强化工业土地供给,重点支持优势企业用地,全年出让工业用地近xxx亩,供地面积超过去五年之和;三是加速项目建设。一方面,通过加快土地指标落地、政策处理,开展分类指导、督查考核等加快小微园建设。全年新开工建设焦下、陈庄、郭溪梅屿等x个小微园,新开工面积xxx.x亩,完成市定目标的xxx.x%,竣工面积xx.x万平方米,完成市定目标的xxx.x%,新增标准厂房xx.x万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的xxx%;另一方面,加速推进老旧工业区块“腾笼换鸟”。今年启动x个旧工业区共计xxx亩。截至目前,梅屿小微园已由亚合大摘牌并开工建设,梅园西陶小微园旧房拆除接近尾声,鹅湖时尚产业园正在旧房拆除中,开发区x个区块正在加快签约步伐。

一是强调“机器换人”。今年来,通过组建专家组,建立工程服务公司培育库、各类项目库等扎实推进“机器人+”行动和智能制造行动,全年共实施“机器换人”项目xxx项,完成目标任务的xxx%。其中,列入省“双千”重点项目x项,市重点项目xx项。全年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x家、市级x家。全年兑现新动能项目和眼镜行业“机器换人”示范项目xxxx多万元;二是强调“一业一策”。在眼镜新十条的基础上新鲜出炉眼镜、智能锁“双十条政策”,加快建设“产业创新综合体”,加快推进眼镜和智能锁业的技术改造,加强服务和示范推广,眼镜行业全年实施xxx万元以上技改项目xx项,兑现机器换人补助资金xxx多万元。凯迪仕技改项目被评为全市智能化技改项目。两大产业更连续三年分别增长xx%、xx%以上。日前,x被授予“中国智能锁生产基地”,全面启动“中国智能锁都”打造,“中国眼镜小镇”知名度不断提振;三是强调“零土地”技改。通过拓展标准地相关政策、鼓励优势企业开展“零土地”技改、简化审批手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等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空间。全年实施“零土地”技改项目xx项。

一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及时制定实施意见,正式启动示范区创建工作,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等项目的培育企业名单,加快出台《x区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东经科技成功申报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列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名单。兴机电器、通达光学获评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亚合大机电获评市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x软件信息产业园被认定为市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是加快“企业上云”步伐。建立健全凯迪仕、亚合大等智能锁优质企业的培育发展机制,引导东经科技等数字经济优秀企业加快数字化建设,鼓励中小微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创新企业管理云平台建设,全年新增上云企业xxxx家,东经科技成功获评省级上云标杆企业;三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广应用基站、道路照明和绿化一体化建设的创新施工方式,节约网络施工用地和建设工期,已完成基站改造xxx座,新建xx座。

一方面,抓企业培育。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库,拟确定培育xx亿元企业x家、x亿元企业xx家,xx年新培育超亿元企业xx家,蓝道集团、蔚蓝集团组建加速推进。不断强化“小升规”工作,全年培育“小升规”企业xxx家,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的xxx%。加快“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培育,朝隆纺机获省“隐形冠军”和首台套产品企业称号;另一方面,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出台《深化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和资源要素供给改革实施意见》,严格开展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确定a类企业xxx家、b类xxx家和c类xxx家、d类xxx家,不纳入评价xx家。成立亩均办,绘制“电子地图”,运用评价结果实施差别化政策,全力推进亩税万元以下自有企业和租赁企业的排查、整治工作,完成整治亩税万元以下企业xxx家,完成市下达任务的xxx%。

一方面,坚持“营商环境”优化,挖掘企业潜力。年初,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主题,亮出了促营商环境提升见实效“十招”、“重拳治怠政”五条措施。一年来,围绕企业关心关注的惠企政策兑现、降本减负、小微园建设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谋划了一批改革创新载体,推出了一批服务营商环境举措,明确了一批创先争优重点工作。借机深化“x+x”走亲入企机制,明确领导班子进企业调研走访频率,做好质量评定。并结合“万名干部进万企”等活动,开展营商专员入企、科室结对联系企业等,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发展、转型中碰到的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全年帮助x市金达眼镜有限公司、x市嘉光眼镜有限公司等xx家企业解决土地出让、不动产证办理、企业扩建等难题;另一方面,深化企业降本减负,掀起企业发展动力。建立减负工作体系,牵头实施降本减负政策,x-x月已全面清理整合涉企税费“一张清单”并上网公示。通过探索用地、用水、用能、融资等方面新的减负措施,加快减轻企业负担步伐,支持效益好、产出高、发展快的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万元(含出口退税),其中受理xxxx年、xxxx年市级领军和高成长型企业共xx个项目奖励资金xxxx万元的申请并加快奖励资金政策兑现。xx月初,与x瓯越创新创业基地管理有限公司签约平台合作协议并挂牌,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xxxx年,是十三五规划全力冲刺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为全力助推x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发挥x作用,我局将一如既往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中国制造xxxx”,以“产业主导、质量优先、项目为本、创新发展”为工作主线,切实发挥工业投资总引擎作用,坚决扛起数字经济发展大旗,坚持在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培育等方面下功夫,做到抓重点、强基础、补短板、强能级,着力打造x工业新增长极,加快推动工业发展形成全面突破之势,确保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xx%,突破五百亿大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x%;工业投资增长xx%。

(一)坚决筑牢传统产业这一根基。坚持高端化、品牌化、智能化、时尚化导向,培育放大传统产业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六大百亿级”时尚产业集群发展。眼镜产业围绕打造“眼镜之都”战略,全面实施“双十大”提升工程,加快企业集团化和上市发展步伐,面向重点企业供地xxx亩以上,注册成功“x眼镜”集体商标,创成国家级眼镜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推动实现规模、品牌、产业链等六大突破。锁具产业主攻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智能锁“冲百亿”计划,谋划建设全国首个智能锁质量检测中心、x智能锁产业园,开展“中国锁都十大智能锁品牌”评选,举办首届中国(x)智能锁博览会,加快打造国内最强智能锁企业方阵,联动推进安防产业培育,全面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服装产业要以开展强龙培育行动为契机,集中推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开工建设x时尚定制产业园,加快推广规模化柔性定制,帮扶森马打造千亿级本土跨国公司、建设森马千亿产业园。鞋革、汽摩配、电气机械等产业加快联动改造提升,持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在规模、品牌和创新上实现多项突破,确保全年实施“机器换人”项目xxx项,计划投资xx亿元。

(二)坚决扛起数字经济发展大旗。全力抓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争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xx%,努力打造全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示范区。一方面,加快实施产业数字化转型工程。深化“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以东经“包装+互联网”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示范,以眼镜、锁具、包装为起步阶段主战场,加快培育形成三大行业级及若干企业级平台为支撑的“x+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开展百企智能化改造行动,推进“机器换人”规上全覆盖、行业示范引领、财政补助提档等三大举措,争取全年新增“机器人”应用xxx台、“上云”企业xxxx家、智能化改造xxx家,建成智能制造(含“无人车间”“无人工厂”)试点示范项目x个;另一方面,加快实施数字产业化提升工程。加强与互联网领军企业战略合作,培育壮大x软件信息园、猪八戒浙南总部园等平台,推动形成以大学科技园、x大学城为中心的数字经济发展走廊。建立健全凯迪仕、亚合大、聚星电接触等高成长型数字经济企业的培育发展机制,完善信息软件产业链,加快x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积极培育发展体验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力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长xx%以上。

(三)坚决夯实产业平台这一基础。按照“主引擎、主战场、主阵地”定位,全面优化开发区“一区六园”发展格局,倾力打造开发区高能级平台,探索托管模式,持续做强主导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平台能级。深入推进眼镜小镇建设攻坚,竣工投用高新技术产业园,开工建设西陶眼镜小微园、核心区景观提升工程,扩容提质品牌街,盯引落地“眼健康”眼镜产业中心、商务大厦等重大项目,举办首届小镇采购节,争取新引进品牌眼镜企业xxx家。x广告产业园创成国家级园区,持续办好全国“大广赛”策划案现场决赛。深入实施旧工业区改造三年行动,建立面向龙头企业、高成长型企业的精准供地机制。启动实施小微企业园“百园万企”行动,开工建设鹅湖、创意等x个小微园、面积xxx亩以上,竣工标准厂房xx万平方米,引导xxx家小微企业入园,把突出主导产业、集聚科技企业作为硬指标,建立奖惩调节和退出机制,完善生活生产配套服务,打造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体。深化“五未”土地清理和村级二产用地整治,加强工业用地管控,出台工业厂房租赁、转让管理办法,争取全年出让工业用地xxx亩以上,其中公开出让用地实行“标准地”率达xxx%。

(四)坚决强化工业投资这一支撑。坚持项目为王,组织开展工业投资百项工程提速攻坚行动,推进实施xxx个开工、续建项目,争取完成工业性投资xx亿元,其中技改投资xx亿元。启动开展制造业重大项目突破行动,以区委书记和区长项目工程为重点,力争新引进十亿元以上单体制造业项目x个。全力抓好梧慈单元等x个改造旧工业区政策扫尾,确保一季度挂牌、二季度开工,同步启动南白象金竹、瞿溪南片、仙岩陶瓷品等旧区块拆改工作。

(五)坚决抓牢民营企业这一根本。全面实施“凤凰计划”“雄鹰计划”“雏鹰计划”“大雁计划”和高成长型企业等系列培育行动,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全链条带动力和行业引领力的标志性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xxxx年全年计划新增“专精特新”培育企业xxx家、“隐形冠军”培育企业x家。开展企业升规晋级行动,通过打好培育企业家社会责任感、试点推行税收返还奖励等组合拳,争取新增“小升规”企业xxx家、超亿元xx家、超x亿元x家。扎实开展新一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实施主体提质、创新发展、育新扶优、集聚发展、外向发展五大行动,全年新增小微企业xxxx家、“个转企”xxx家,培育科技型小微企业xxx家。

(六)坚决用好“亩均论英雄”改革这一硬招。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亩均论英雄”全覆盖行动,对全区所有工业企业以及x经济开发区等各类产业平台开展综合评价,绘制亩产电子地图进行比对分析。坚持正向激励、反向倒逼“双管齐下”,实现企业、行业、园区三个“全覆盖”,强化用电、用能、土地使用税等差别化政策刚性执行,全面启动亩均税收x万元以下、产业平台亩均税收x万元以下企业整治,争取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xxx家以上,促进生产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确保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全员劳动生产率、亩均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xx万元/亩、xx万元/人、xxx万元/亩。

(七)坚决深化企业发展环境优化这一保障。积极融入全市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战略,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建立企业问题化解快速反应和“白名单”企业帮扶机制,倾力支持大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力争xx月底前问题化解率达到xx%以上。深化降本减负专项行动,认真落实减税降费系列举措,强化“x+x+xx”新政等产业政策刚性兑现,组织开展历年未兑现政策“清零”,确保全年为企业减负xx亿元以上(不含出口退税)。同时,为企业在落户、研发、经营、上市等不同发展阶段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真正发挥经信的企业娘家人作用。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经济和信息化局年度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xxxx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我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加强责任落实,加强依法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确保了所辖企业安全生产,确保了企业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安全,确保了工业经济的有序运行。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xxxx年,我局所辖企业应急管理的主要工作是:防止危险化学品在运输、储存、使用中出现的安全事故,防止老企业、老设备和陈旧设备设施改造不够出现的安全事故,防止职工违反操作规程出现的安全事故,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xxxx年,我局所辖企业死亡为零,与xxxx年同比持平;重伤x人,与xxxx年持平;轻伤仅x人,为xxxx年同比下降xx%;万元,与xxxx年同比下降xx.x%;杜绝了重特大事故、重大设备事故、爆炸事故、恶性中毒事故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一)继续加强了对重点企业、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控。重点企业有:玖源化工公司、新图印刷技术公司、华润雪花啤酒公司、鸿基木业公司、正兴车轮公司、宏盛机械公司、金雕离合器公司、三益翻胎公司、新氮塑编公司、富田化工公司。重点部位分别是:玖源化工公司氨罐、新图印刷技术公司危化品储存、华润雪花啤酒公司氨机房及二氧化碳、正兴车轮公司油漆房、金雕离合器公司液氨罐和锅炉、鸿基木业公司木材加工和油漆、三益翻胎公司贴胶车间和油库、富田化工公司氨罐。

(二)继续加强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局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坚持了每季度和节假日期间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制度和重点企业、重点部位检查制度,要求所辖企业坚持好安全生产日查、周查和月查制度,坚持好主要负责人一个季度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分管领导每月参加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制度。

(三)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指导所辖企业建立健全并落实了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即: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论证、评价和管理制度,设施、设备综合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设施、设备维修、保养、检(维)修制度,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和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考核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和岗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危险化学品运输、储存、使用、管理制度,消防演练制度等xx个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相应的xx个基本工作台帐。

(四)继续加大了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按照国务院和省、市、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各项要求,我局和所辖企业及时建立了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制定了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认真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在隐患专项整治过程中做到了责任、经费、时间、措施、人员五落实,隐患专项整治企业xx家,排查出一般隐患xx项,已整改xx项,%,落实整改资金xx.x万元。

(一)完善了应急管理工作基本要求。即: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分别负责、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的要求进行,实行应急管理“一把手”负责制。

(二)完善了重特大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预案。健全了区经济和信息化局重特大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机构,其机构内设应急抢险救助指挥组、后勤服务及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处理组三个小组,并负责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所属企业重特大事故的组织、指挥、排险、抢险、救助、事后调查、善后事宜处理等工作。

(三)完善了应急管理预警工作制。健全了区经济和信息化局领导与所辖企业主要负责人联系会议制度和信息定期通报制度,健全了应急管理工作监管网络体系,健全了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四)进一步明确了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所辖企业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具体工作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统一领导,有关领导和企业负责组织实施,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行业管理科监督协调。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与所辖企业每季度召开一次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分析会,会议作出的决定和确定的各项防范措施,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行业管理科监督实施。

(五)完善了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应急对策。x、重特大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xxx、xxx、xxx报告;x、重特事故发生后,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全体人员及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排险、救助,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x、重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时对事故进行认真调查,并提出事故调查报告,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提出处理意见,同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xx街经济工作总结暨工作打算

全市广播电视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以及省广电局的支持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广播电视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以实施“”发展战略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为总体要求以“一争四创”为总体工作目标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快事业建设和产业发展继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班子与队伍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和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设和谐平安**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围绕各项重大活动,改进报道方式,兴起宣传高潮。

1、重点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全市广播电视工作者深入农村一线,围绕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好”、“三清三改”等内容,收集素材,发掘典型,以宏大的舆论声势,浓墨重彩地宣传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最新进展情况,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深入扎实地开展。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过《新农村建设在行动》、《新农村建设大家谈》等栏目,广泛宣传了各地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所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和新举措,深入报道了全市广大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变化、新面貌和新气象。

2、精心组织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宣传。各级广播电视新闻单位利用自身媒体优势,大力宣传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重大目的意义,深入报道了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全方位反映了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生动实践,以及广大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和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广播电台开设了《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践行先进性,教育见成效》、《时代先锋》等专栏,采写了******等一批基层先进人物和我市实行“销号整改”促进先进性教育的典型事例,播出了100余条新闻和3期专题,较好地反映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立足本职岗位、践行“三个代表”、保持先进性的感人事迹和新鲜经验。电视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办了反腐倡廉栏目《红土清风》,摄制完成了党员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深渊之路》,采制播出了有关专题10个,在《**新闻联播》中开辟专栏,播出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新闻150余条,其中省电视台采用有关先进性教育活动新闻60条,专题两个,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2条。“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改起,实行一改一销”在中央台《新闻联播》中单条播出,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3、发挥宣传喉舌作用,积极创优“和谐创业”舆论环境。全市广播电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到培育创业文化、铸造创业精神、优化创业环境、搭建创业平台、浓郁创业氛围的具体工作中去,在全市上下营造出了人人想创业、会创业、敢创业的浓厚氛围。广大新闻工作者紧扣“全民创业”主题,开展了《和谐创业》、《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大业》等专栏,信息量大,趣味性、知识性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大力培育了创业文化的精神内核,为推动全民创业和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的宣传优势,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宣传创业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创业需要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精神,创业需要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精神。宣传和动员广大市民发扬客家人有勇于开拓的传统,大力宣扬了客家人的创业精神,引导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继承和发扬客家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消除各种落后思想的残余影响,更新创业理念,破除自甘落后、怕苦畏难、等靠要、怕担风险、眼高手低、守业守成、妒富嫉能、小富即安等意识,树立争先创业、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勇敢创业、实干创业、开拓创业、和谐创业、不懈创业的理念,反映了一批干部群众身边的创业典型,使受众感到所树立的典型言之有物,让受众可信、可学、想学、能学,让受众感到身边典型的亲近性,从而产生自主创业的强烈冲动,积极地投身到自主创业的实践中去。

4、围绕“建设十大体系”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全市广电系统围绕“建设十大体系”这一主题,把握灵魂,抓住精髓,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帮助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建设“十大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具体内容。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报和各县(市、区)广播电视媒体,组织了强有力的宣传报道阵容,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了各地“论坛”活动。电视台在《“十大体系”建设》、《珠三角客家之子,纵横对接战略》等栏目,有效地结合了“对接”战略,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全市广播电视新闻部门充分利用传媒优势,深入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机关工作效能、行风评议、市容环境整治和抗日战争60周年、中央电视台“心连心”在**的大型演出等活动与节庆的宣传,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人民广播电台播发新闻余条,专题余个;电视台播出新闻余条,专题余个。

(二)狠抓创优,宣传质量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坚持把“三贴近”作为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宣传的重要原则和切入点,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加大广播电视频率频道、栏目节目的创优力度,全力打造频率频道的新形象和知名度,不断加强栏目节目的选题策划和内容包装,推出了一大批新颖别致、赏心悦目的品牌栏目和精品节目。广播电台实行了分频经营制,在经营广播、包装广播、推介广播上积极探索,强化节目意识,结合频率实际,找准频率和栏目节目定位,对《耳听八方》、《新闻十点在线》、《百姓热线》、《娱乐大擂台》等一大批节目进行了适时调整、改版、包装。不断做“活”新闻,丰富节目内容,使新闻节目的亲和力进一步增强,影响力大大提升。《城市之声》和《交通音乐》不断找准定位,贴近实际,开办户外活动和多次与有关部门合作,联合开办节目,提高了节目的品位、深度、收听层面和听众的认识度,使节目更显特色,更具社会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电视台在重点办好新闻节目的同时,精心打造品牌节目,内宣外宣成绩斐然。其中《走遍中国――**》专辑三月底在中央台的播出,充分展示了民俗民风、**的蓬勃发展,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电视艺术片《情系**源》在省市多个频道播出,受到省市领导及广大观众的好评;《**源》、《魅力**》和《崛起中的**》等专题片的播出以及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的《来自**的生态报告》和《走过长征路的**将星》系列片抢救性地采访了近30位客家将军等等,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反晌。电视报不断改革报纸版面,对报纸进行了全新改革、包装,以赏心悦目、富有冲击力的图片、更加美观的版面赢得读者的满意和市场卖点。新开设了“”、“”、“”等版面,加大了对百姓热点问题的采写力度,丰富了版面内容,提高了可读性和品味性。

(三)上下联动,出精品上大台成效显著,突出塑造了改革开放新形象。

全市广电系统把对外宣传继续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采取强力措施,着眼打造**品牌,着力树好**形象。全市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单位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强攻外宣,主攻省台和中央台,着力提高在省台和中央台的用稿档次。全市实现上中央台播出**广播新闻34条、上省播出**广播新闻近600条,上中央台播出**电视闻40余条,上省台播出**电视新闻530余条,并实现了在美国斯科拉卫星电视网成功举办《中国**》宣传周和播出60分钟外宣专题节目,进一步提高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实施“精品战略”,使一大批作品获省级、国家级获项,其中有18件作品获**新闻奖,35件作品获**广播电视奖,9件作品获全国城市广电报优秀奖。

二、事业建设重点突出,势头强劲。

在广播电视技术事业建设方面,全市各级广播电视部门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做大做强广播电视产业为根本,以光缆网络建设、“村村通”建设和推进广播电视设备设施数字化进程为重点,狠抓事业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全市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重点突出稳步推进。

1、光缆网络建设与联网步伐加快,成效明显。市广电网络分公司按照862兆标准加大城区接入网的改造,今年完成了1.8万户网络改造任务,发展有线电视用户5000多户,新增缆线管道10公里,延伸光缆12公里。目前,**城区的有线电视网已形成一个设备先进、质量可靠、标准较高、规模较大的城域网络,网内用户达9万余户,每天传送34套节目、70余套数字电视节目。*县县局对县内24个乡镇进行光缆传输规划,完成了近320公里光纤网的建设;**投入120万元,联通了7个乡镇光缆;崇义实现铺线路余米。

2、“村村通”建设克难攻坚,高效完成。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在巩固完善过去“村村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全国和省“村村通”工作会议的要求,开展了新一轮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工程,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乡镇,对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状况进行全面实地勘察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15个县(市)局积极行动,采取有线无线覆盖、光缆延伸、地面卫星小前端以及与省公司合作等办法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设。据统计,我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3.2%和94.5%。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直接促进了党的政策、先进文化、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的进村入户,有效拓展了宣传思想工作发挥正面引导功能的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光添彩。

3、广播电视设备设施档次提升,增效明显。各级广播电视制作播出机构加大了设备设施的投入,使广播电视技术装备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迈进。完成了**电视台非线编工作站的升级任务,硬盘已扩容至1500g,自动播出系统和虚拟演播室的建设初步完成,事业建设投入126多万元,添置了数字摄像机、录像机、特技切换机等采编播设备。通过吸引资金等方式投入245万元完成了人民广播电台的设备更新改造,对音频工作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各个频率的设备全部实现了播出前端、制作设备的数字化。作为技术“心脏”部分的服务器,已达到可储存近两万小时节目的容量,是全省目前最大储存量的服务器,各频率实现了自动化办公,卫星接收、光缆传输、自动录音、电脑监控都能够无障碍实施,提高了节目播出的质量及运作效率,也大幅度地降低了节目的运作成本。投入几十万元建起市至县的广播电视新闻双向传输平台,有效地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极大地方便了基层,节约了宣传成本。投入8万余元完成了707电视台的机房改造,投入……万元完成了**台机房改造,*52台自行设计、开发制作的“前端音频监测系统”节约了近7万元经费。广播电视设备设施档次的提升,为增进宣传效果、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奠定了基础。

4、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步伐加快。经过全局系统上下的艰苦努力和负重拼搏,市广电中心大楼工程建设和装修在确保安全、优质廉洁的前提下,业已完成,正陆续投入使用;住宅综合楼的筹建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完成了*1台对水西镇水西村征地60余亩的前期工作,为正式办理土地证,具体实施迁建工作奠定了基础。本着节约、高效的原则完成了兴国微波站机房、值班室、会议室的顶棚、墙面、门窗等的整修,改善了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产业经营更新理念,步伐加快,经营创收稳步上升。

一是更新经营理念,深挖潜力拓宽经营创收渠道。面对竞争激烈的态势,各级广播电视部门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和策略,深挖潜力,做好服务,拓展创收渠道。人民广播电台实行了广告分频经营制,将全年的广告经营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频率经营。同时,加强了广告的经营管理和成本管理,对广告的管理、价格、审核、播出、进账等实行了台长审批制。严谨、合理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有效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广告的创收效率,使广告成本连续三年以10%的比例下降。电视台深挖经营创收潜力,推行了广告经营代理制,加强了对广告代理公司的管理,充分调动了双方的积极性。广播电视报实行了主任负责制的目标管理机制,着重加强了与广告公司的合作,借助广告公司的市场能力促进广告创收,加大了培育新广告源的力度,在做好优势广告的前提下,下大力气开发汽车、房产等广告并取得初步成效。市广电网络分公司通过强化经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在稳定有线电视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新业务、新市场,利用网络向社会提供新的服务,不断拓展数据业务、数字电视业务等网络增值空间,积极推进广播电视多功能业务的开发,以促进产业的不断壮大,实现公司的多元化经营。

二是办活节目,做优栏目,扩大经营规模。全市广电系统通过强化出精品、上大台工作措施,进一步精办节目,做优栏目,抓好内容产业的开发和利用。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充分发挥节目优势,灵活运用市场机制,以做活节目、做优栏目、举办活动冠名或赞助等多种形式拉动经营创收,使节目栏目直接产生效益。人民广播电台通过强化节目意识,面向市场开门办广播,在经营、包装、推介上下功夫,结合频率实际,找准频率节目定位,定期对节目进行适时调整、改版、包装,努力打造品牌节目。同时,经常性为服务类节目结合听众需求和市场需要开展户外活动,有效扩大广播在受众中的影响。“心连心”听友见面会、“高考爱心车队”等活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赣州电视台在重点办好新闻节目,精心打造品牌节目的同时,本着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的原则,推行媒体互动,使《经济报道》、《好日子》等栏目实现了广告经营与栏目创收的有效结合。广播电视报不断改进报纸版面,提高了办报质量,不断对报纸进行改革、包装,以赏心悦目、富有吸引力的图片、更加美观的版面赢得读者的满意和市场卖点。

三是广播电视产业不断发展,经营创收稳步上升。全市广播电视系统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传媒优势,加大产业经营创收力度,深挖潜力,拓宽经营创收渠道,做好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广告、网络、内容”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通过做活节目、做优栏目拉动广告经营创收;通过运用市场机制,整合广播电视网络资源,做活内容产业,抓好经营创收。20,局属“两台一报”广告经营收入明显上升。人民广播电台实现经营收入**余万元,广电网络经营收入实现**万元,电视台实现经营收入1400万元,广电报社实现创收180万元。各县(市、区)局经营创收较上年均有较大的增长,县网络经营收入已突破520万元,广告收入达到62万元,总量跃居第一;**市实现有线电视基本业务收入460万元,广告收入近94万元,总量突破550万元;*广播电视系统初步构建起了广播与电视并重、内宣与外宣同步、有线与无线并举、数字与模拟共存、城市与农村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了以广播电视广告和有线电视基本业务为主要产业,广告经营、节目经营、网络经营、报刊发行等多种经营形式并进,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初步探索出一条既适合**老区实情,又符合行业实际的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四、行业管理注重服务,狠抓落实,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全市广播电视系统主动适应广播电视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围绕改革发展抓管理,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和适应广播电视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狠抓行业内部管理工作的落实,确保了导向正确和播出安全,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和保障了广播电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1、行业和内部管理规范严谨。

在行业管理上,重点加强了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电视剧、广告播放、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互联网传播视听节目、无线传输覆盖网等的管理,加强了对境外电视频道落地的规范管理,继续开展了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的整治工作。广播电视广告的播放秩序明显好转,群众反映强烈的恶心广告、挂角广告以及不良内容的广告得到清理,随意插播广告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群众投诉量大大减少,有力促进了广播电视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狠抓了《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的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贯彻《条例》的情况组织了专项检查,有力地促进了依法行政。各级广播电视部门从宣传贯彻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方面的法规入手,加大了广播电视设施的保护力度,依法查处了各种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仅市广电网络公司就查处违章、私接1300余户,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同时,加强了与工商、公安、国安等部门的合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堵源与截流并重,并着重从卫星地面接收设施销售这一源头上加以堵住,对非法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和接收境外节目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查处。颁发了《关于加强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的通告》,为加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收到了很好的管理效果。

二是组织实施了广播电视依法行政知识竞赛活动。对全省开展的广播电视依法行政知识竞赛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精心策划,加印了两千余份刊有竞赛试题的广播电视报送到全市各参赛单位,确保参赛对象人手一份试题,共收回答题卡2044份,活动受众之广、影响之大前所未有。由于组织得力,措施有效,我局被省局评为组织奖,并有9名参赛者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6名。

三是开展了对全市乡镇站的专项整治和重新登记。根据总局和省局的统一部署,组织各县(市、区)对乡镇广播电视站进行了一次专项整治和重新登记。通过专项整治,制止了部分乡镇公开有线乡镇站的违规做法,查处了少数乡镇站通过有线网传送境外节目和其它乱播滥放现象。多方努力,使搁置多年的播出机构开办许可证问题得到了解决,推动了依法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2、严密防范,落实措施,安全优质播出得到有效保障。

年,全市广播电视系统始终把实现安全优质播出作为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抓紧抓好。在年初的全市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市局与各有关单位签订了“责任状”。上半年,有效地组织了元旦、春节、两会、**、7.3等多次安全播出保障期的应急预案工作,尤其是“7.3”亚太6号卫星受攻击时,及时发现异常,在预警系统发布信息前,果断处理,确保了安全播出。市广电网络公司成立了“市有线电视网络保障应急领导小组”专门协调、处理网络安全及应急保障工作;江西省707电视台从领导做起,以技术维护、保障为切入点,使设备完好率达到98%以上,上半年实现安全播出26820小时、停播率为0秒;*二台从抓制度落实手入,使2台发射机的运行指标均达到甲级。

3、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各级广播电视部门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来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进一步加强了预算收支管理,强化预算收约束,严格预算收支的执行。认真抓好了“收支两条线”等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严肃财经纪律,有效地防止和杜绝了单位部门收入体外循环和设立“小钱柜”等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结合实际,在全局广泛开展了节能节约活动,在用电、用水、用车、公务活动、办文办会等方面,积极开展节流开源、最大限度地节约办公经费和事业成本费用,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单位和班组,争做节约型干部职工。根据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结合我市广播电视改革发展的实际,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内部权力运行机制十六项制度的建立健全。加大了对各项采购和工程招投标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使各项采购和工程达到了“阳光操作”。

五、广电改革结合实际有序推进。

全市广播电视系统在文化产业的整体框架下,创新理念抓改革,拓宽思路谋发展。各级广播电视部门主动适应激烈竞争的态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改革工作进程,取得明显成效。

为适应市场竞争,谋求广播电视事业的更大发展,各级广播电视部门以改革为动力,以频率频道、栏目资源整合和企业化经营、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竞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大胆创新和勇于实践频率频道总监负责制和栏目节目制片人制等多项改革,不断优化频率频道资源,探索电视节目市场的有效经营方式。

两台在确保导向正确和主频率、主频道公益性的原则下,创新其他生活娱乐类的频率频道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满足广大受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创新理念,着眼市场,着力打造有受众看点、有市场卖点的好频率、好频道和好栏目、好节目。人民广播电台实行了“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的频率总监负责制改革,根据自身特点和任务,开拓性的进行管理制度改革,起到了较好的成效。如《城市之声》在电台管理制度的框架下,按照《城市之声频率管理处罚细则》《城市之声主持人操作规程》和《城市之声频率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城市之声主持人工资分配制度》等管理制度,有效地规范主持人的行为,加强频率内部管理,使节目质量不断提高,强势媒体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过降低成本,实现了创收大跨越,使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增长。电视台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精心打造品牌栏目节目。如对《好日子》栏目进行了扩版,由原来的每周一期增加到每周两期。在全台范围内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量化考核、绩效挂钩,进一步推进了分配机制、考评机制和管理机制的科学和规范。积极参予电视剧的制作发行,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创作发行好的电视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在用人制度的改革上,各级广播电视部门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探索选优纳贤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继续实行了凡进必考、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全员聘用和岗动薪变、薪随岗动的分配机制,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年环节,使一批成绩显著、影响广泛的记者、编辑和懂经营、善管理及业务熟练、技术精湛的各类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才干和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焕发了广电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有力地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六、班子与队伍建设坚持人本思想,队伍素质和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一年来,全市广播电视系统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作为根本来抓,充分利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争做“五型”党员干部活动的契机,有效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明显增强。

1、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争做“五型”党员干部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党的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全市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将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争做“五型”党员干部活动,与广播电视的工作实际,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队伍建设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广大干部职工提高了素质、改进了作风、增强了团结,有效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工作水平、决策水平和凝聚力、战斗力,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和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全市广播电视系统形成了人心思进、争先创优、进取向上、多做贡献的良好风尚。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市局及局属单位受国家级表彰的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5名,受省级表彰的先进集体36个、先进个人46名,受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先进单位17个、先进个人48名。

2、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工、青、妇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各项争先创优活动深入开展。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工、青、妇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机关党建工作富有起色,推动各项争先创优活动深入开展。认真细致地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工作,热情关心职工生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加快广电事业发展出策添力。创“三好”工作改进了评选方法,更趋规范、科学,更显公平、公正。先后涌现了**电视台这一全市“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电视台党支部等“五好党支部”和**等“五型党员干部”及**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同时,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安排的老建帮扶、新农村建设驻点村和市容整治等各项任务。

3、人才培训和培养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大力开展干部职工的培训工作。全市广播电视系统按照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和-2005年教育培训规划,充分发挥培训站和广播电视协会的作用,切实抓紧抓好广电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举办了一期“广播电视管理干部培训班”,对县(市、区)广电局领导和局属各单位、各科室负责人进行了领导艺术、广播电视宣传、广播电视行业管理等培训。有效组织布置了各新闻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专业科目的学习。各单位和部门选送了部分专业功底好、专业技能强的业务尖子到各地学习培训。二是培养了一批中坚骨干力量。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骨干,事业的成功少不了尖子人才,针对当前全市广播电视技术人才匮乏的现状,我们在用人机制、激励机制上向着大批技术骨干人才倾斜,培养和储备了一定数量的技术骨干人才;三是大胆启用和推荐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通过表彰、诫勉,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使党员干部保持一种不畏艰难、顽强拼博,勇于进取的精神状态,当好排头兵,发挥好表率作用。

4、有针对性地抓好全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和法纪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觉性;二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严肃处理违规行为;三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四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发挥党员群众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五是正确处理预防和惩治的关系,从源头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尤其是坚持做到了广电中心所有工程项目全部实行公开招标,“阳光”操作;六是关心支持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重视加强纪检监察机构建设,为纪检监察部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七、存在的不足与差距。

2005年,**广播电视工作虽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和上级的要求以及与先进、发达的地区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压力。一是广播电视宣传创优的形式还不够活,宣传整体水平和节目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缺乏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和叫得响的栏目节目;二是产业发展的步伐迈得不够大,尤其是县到乡镇村的光缆联网进展不平衡,内容产业发展比较滞后,数字电视和互联网等多功能业务开发力度还须加大,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各项改革由于资金困难还没有完全配套,机制还不够完善;四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如何适应现代传媒方式多元化的行业管理工作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

2006年,是我国全面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平安**的重要一年。全市广播电视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为总体要求,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围绕“咬定一个目标、抓住两个重点、落实五项措施”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

一个目标就是:咬定“一争四创”(宣传创优、改革创新、工作创特、经营创效,力争把广电产业做大做强)这一总体工作目标,经营收入确保突破4200万元,力争达到4500万元,同比增长10%以上。

两个重点就是:打造精品牵引产业经营做大做强,深化改革推动广电事业加快发展。

五项措施就是:以坚定的政治敏感抓宣传,以紧迫的产业意识抓事业,以顽强的创新精神抓改革,以严谨的法制观念抓管理,以强烈的人本思想抓队伍。

一、宣传工作。

全市广播电视宣传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创优,着力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要继续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宣传基调,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三贴近”的原则,继续实施精品战略“八条措施”,加大广播电视频率频道、节目栏目的创优力度,以新闻立台,以名记者、名编辑、名播音员(主持人)打造频率频道形象和知名度,加强栏目节目的选题策划和内容包装,以新颖别致、赏心悦目的精品节目和品牌栏目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精名优产品上大台的力度,广播电视节目上省台、中央台继续保持全省设区市前列。

为提高广播影视宣传能力,要着力在创新内容、形式、手段上下功夫。

1、创新内容。要在坚持和把握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加强新闻节目内容的创新,增加信息量,突出针对性,强化时效性。要继续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使舆论监督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稳定。作为新闻节目内容创新的探索,电台、电视台和广电报要多开办一些“零距离”类型的节目栏目。要拓宽视野,坚持“三贴近”,把镜头、话筒更多地面向普通老百姓。

2、创新形式。要解决当前存在的有些节目形式过于单一、节目类型较为贫乏的问题,创新形式,继续坚持格调健康、愉悦身心的原则,防止低俗、庸俗化,继续坚持净化荧屏。要根据受众特点和需求着力开办一些专业化、个性化、对象化鲜明的节目。凸显频率频道和栏目节目的个性,增强节目竞争力。要继续推行品牌战略,重视和加强节目栏目的包装,打造精品频率频道和节目栏目,使定位更加准确,特色更加鲜明,品牌形象和效益更加突出。

3、创新手段。要立足于创新,通过数字化改造,丰富广播电视频道频率资源,创新栏目节目,提高收听收看质量,提升宣传能力,拓展广播电视的信息和服务功能。要加强联动、互动和融合。广播、电视、广电报要加强多方面的联动融合,坚持“三贴近”原则,努力提高办台、办报的水平。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联动融合,使资源价值得到多重开发、多重利用、多次产出,形成长期影响、长期收益。

二、事业建设。

一是继续巩固和发展村村通广播电视。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和“5t+3r”的标准,重点抓好国贫县和2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工作,要对“村村通”工作进行早部署,早谋划,抓紧落实,不断扩大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确保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二是抓紧抓好光缆网络建设。在完成现有市、县(市)、乡(镇)三级联网基础上,加快建设步伐,在有条件的乡村,将光缆建设向行政村延伸,力争全市3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缆联网。

三是抓好无线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工作。抓紧**主机站无线数字广播电视试点工程建设,在总结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抓紧发展用户,加强经营管理,逐步扩大覆盖,拓展用户市场。

四是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升级改造。积极借助省网络公司的资金支持,加大县、乡两级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改造力度,使大部分县、乡的有线电视网络达到862兆的双向传输标准,为有效拓展数字业务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加大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更新改造。广电中心从明年元月起开始运行。同时,要加快广播电视采、编、播、控等设备的数化改造和传播发射设备固态化改造更新步伐,使广播电视设备设施朝着播出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迈进。

三、体制机制改革。

2006年要落实好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认真总结改革者经验,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和事业产业的繁荣发展。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中央的要求,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规律,紧紧抓住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改革的信心和紧迫意识,不断完善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大胆实践,积极稳妥地推动改革深入发展。2006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三大改革。

一是推行广播电视频率频道和节目栏目经营改革。在确保导向正确和主频率、主频道公益性的原则下,创新与激活频率频道体制和运行机制,着眼市场,规范运作,不断总结经验,着力打造有受众看点、有市场卖点的好频率、好频道和精品栏目、品牌节目,以精办频率频道和品牌栏目节目提高收听收视率,拉动经营创收。

二是激活广告经营机制的改革。对电台、电视台和广电报社的广告经营,在坚持宣传讲纪律、经营重效益、管理显精明的原则前提下,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充分依托各自媒体的优势,彰显自己的特点,把气力下在着眼受众和市场,激活经营和竞争机制上。从实际出发,因事制宜,围绕做大总量,提高效益这个根本目的,实行公开招标承包、频率频道节目栏目竞标经营或目标管理经营以及公开招标代理制。总之,只要能避免内部无序竞争,只要能把广告经营和效益总量做大、做优,适合什么办法和机制,就用什么办法和机制。

三是事业单位人事与分配制度的改革。按照市政府关于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在总结过去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机制,健全相配套的各项制度,继续推行凡进必考、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全员聘用的人事制度和岗动薪变、薪随岗动、成本核算、量化考核、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更好地为广播电视改革发展建功立业。

同时,要注意总结改革。这些年我们进行了不少改革的探索,认真总结好改革,可以说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通过总结,弄清楚我们的改革已经取得哪些好的经验,有哪些好的措施和做法,还存在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等等。

四、产业经营。

2006年的产业经营,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优势,狠抓“广告、网络、内容”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

在广告经营上,积极改进经营理念和策略,深挖潜力,抢占市场,搞好服务,努力挖掘企业名品、房地产、机动车、家电和医疗等受众看好、具有卖点行业的市场潜力,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积极开拓新市场,努力把广告经营收入总量做大。

在网络经营上,在确保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这一基本业务应收尽收的同时,大力开辟会议电视、远程教学、图文信息、互联网接入、ip电话、交互电视、移动电视等新业务、新市场,带动和促进广告与相关产业的经营创收。同时,要以跳出广电办产业的思路,加强与长珠闽尤其是珠三角的开放合作,通过市场的平台,资金的纽带,利用人才、技术和资金的聚集,在经营好广播电视传播等主导内容产业的同时,积极向相关产业延伸。

在内容经营上,要通过做活节目、做优栏目、打造精品、举办重大节庆活动冠名或赞助等形式,与企业和市场联手,做活内容产业,拉动产业经营创收。

五、行业和内部管理。

各级广播电视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法制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转变观念、强化职能,探索和适应广播电视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狠抓行业和内部管理工作的落实,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部长效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狠抓行业和内部管理工作的落实,确保导向正确和播出安全;积极开展机关效能监察活动,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履行服务承诺,做好服务工作,化发展环境,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保持和塑造广电行业的良好形象。

1、要强化管理意识。管理意识薄弱仍然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许多同志对管理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管理的主动性、责任感不强,实践中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放松管理、疏于管理等问题。必须进一步增强管理意识,积极、主动、全面地开展好管理工作。

2、要强化依法管理。强化依法管理是广播电视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行政许可法》、建设现代法治政府的需要。要在严格执法上下功夫。目前广播电视行业确实还存在法制不健全、无法可依的情况,但最突出的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再好的政策、法规,得不到认真执行,也只是一纸空文。要通过强化政策法规的执行,确保广播电视各项法规、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促进广播电视业健康发展。

3、要强化有效管理。检验管理工作的标准,就是看管理的效果如何。要加强导向管理。不仅新闻节目,而且经济、文艺、娱乐、广告等各类节目都要坚持正确的导向。要加强安全播出管理,提高安全播出保障级别,特别是要做好重大突发性事件和重要时期、敏感时期的安全播出管理,严防各类危害安全播出的行为。

六、班子与队伍建设。

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坚定严谨、团结奋进”的局风,在全市广播电视系统继续深入广泛开展“爱台、爱岗、爱广播电视事业,学理论、学科技、学管理,争创十佳记者、十佳编播、十佳管理干部、十佳技术能手、十佳创收能人、十佳乡村站室”的“三爱三学创十佳”竞赛评比活动,努力营造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尚,充分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唤发广播电视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增强对广播电视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提高广播电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快广播电视改革与发展、圆满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多做贡献。

年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局把促进工业经济稳定运行摆在首要突出位置,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努力推动工业经济止缓、回稳、促增,确保各项任务指标圆满完成。

确保经济运行平稳工作方面: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全市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市长担任联席会议领导组组长,定期召开分析汇报会,通过监测预警、协调联动和工作反馈等多项机制,把握经济运行特点,准确监测分析经济运行情况,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建立分析制度。每周对主要产品价格进行监测,每月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预测,每季度集中分析,为市政府宏观调控及时提供数据。专门设计制作《企业月度生产快报表》《企业月度效益快报表》,强化对企业生产效益情况的监测。

积极服务企业营造宽松发展环境方面: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六问六帮”收集整理问题(一问资金周转情况,帮助化解融资难;二问转型技改情况,帮助解决转型难;三问产品销售情况,帮助解决销售难;四问职工生活情况,帮助解决生活困难;五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帮助完善措施;六问项目手续情况,帮助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各工作组建立服务台账,实行“一企一策”+“一类一策”精准帮扶,动态掌握企业困难,跟踪落实解决措施。截止目前,市服务企业办公室共梳理问题15条,已办结14条,限时办结1条。其中,省入企办公室交办的4条已全部办结;吕梁市服务企业办公室交办的1条正在积极协调办理。二是强化服务企业平台建设。建设七大平台、制定六项制度,为全市服务企业工作提供保障。开通电话热线、建立微信群:xx市市乡干部入企服务交流群、xx市重点工业企业交流群、xx市乡镇服务企业交流群。通过微信群及时传达上级主要领导讲话精神和最新发展政策,帮助企业认清形势,读懂政策,提振信心。上下联系,及时领会精神,报告动态,梳理问题;内外联系,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对标交流,选定优势企业(项目)作为观摩交流对象;左右联系,入企服务小组互动交流、借鉴经验,提升服务水平。三是指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数据的报送。每月根据国内外、山西省的市场价格、企业的生产产量对全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预测,为市政府宏观调控及时提供数据;同时联合市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报送数据的指导,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避免漏报、错报、瞒报,确保我市统计数据真实有效。

——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原因分析:。

(1)煤炭去产能政策及安全事故影响,导致原煤产量、产值降幅较大。水峪煤矿去产能100万吨、影响产值3.5亿元、增加值1.8亿元。宜兴煤矿因2020年生产安全事故停产至2020年5月;6月份又因安全检查停产1个月,累计影响产值3亿元,增加值1.6亿元。

(2)多数独立洗煤企业、耐材企业在环保专项整治中进入停产半停产状态,严重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速。

全市规上独立洗煤企业63户,占全部规上企业的41%,停产43户,半停产20户,合计影响产值62亿元,增加值31亿元;全市规上耐材企业23户,占我市规上企业的15.1%。目前通过验收10户(半停产),13户停产,合计影响产值7.4亿元,增加值1.74亿元。

(3)部分企业被强制退库。山西铝厂xx铝矿由法人单位变更为非法人单位,5月份被国家统计局强制退库。退库后保留了去年基数(去年产量156万吨,产值4.1亿元),而今年产量产值均为零,下拉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2.09个百分点;新柳、新阳、曙光三户煤矿企业去年变更为非法人单位,2020年1月份退库。导致我市原煤企业从去年的11户减少到今年的8户,原煤产量844.4万吨(去年1500.8万吨),同比下降43.7%;完成产值44.93亿元(去年74.5亿元),同比下降39.7%,占全市总产值的11.12%,对我市增速影响较大。

(4)代加工导致产值流失。统计法规定,代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产值计入委托公司注册地,而消耗的电力、汽油等能源、产品产量计入生产地,导致三大考核指标失常(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社会能源消耗总量增加,万元gdp能耗上升),产量、能耗、产值三项数据失去了应有的逻辑关系。今年以来,我市2户大型焦化、5户洗煤企业代加工,直接影响产值超17亿元,同时能耗大幅上升。

(5)新兴产业增长动力不足。煤、焦、氧化铝耐材等资源粗放型加工企业占比77.6%,产值占全部比重82%。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层次低、发展不足,今年以来一直没有新投产企业,短期内无法形成增量。

(6)企业融资难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受国家宏观调控及金融紧缩政策的影响,加之部分工业企业有效资产抵押能力差、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造成企业贷款融资难,导致生产及发展资金匮乏,生产经营无法正常开展。

(7)受产品价格因素影响,总产值与增加值增速不匹配。2020年总产值增速为46.6%,而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6.6%,相差约7倍;2020年1—9月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5.5%,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4.6%,相差约3倍。

(8)工业产值基数大,企业数量逐年减少。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多年来在高基数上保持了高速增长。以2020—2020年数据为例,吕梁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5.6%、-11.9%、2.6%、11.3%,我市分别为12%、-9.8%、2.5%、6.6%,其中2020年、2020比吕梁市平均增速高17.6、2.1个百分点。而我市规上企业数量却呈逐年减少趋势,2020—2020年分别为214个、197个、162个、166个。

年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加大以清洁生产为重点的提标改造力度,推进我市电力、冶金、焦化等重污染行业重点推广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脱硫脱硝除尘系统升级改造等清洁生产技术。今年xx市资源综合利用和工业清洁生产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市金达煤焦有限公司的焦化废水及循环排污水深度处理回用项目,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土建基本完工,目前正建生化污水处理池,管道铺设已完成。

c.山西科尔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产6000万块煤矸石多孔烧结砖项目,已完成投产。

d.金岩集团总投资82亿元的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年产100万吨乙二醇联产5.5亿立方米lng项目的跟进。

(2)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5月份根据《财政部、工信部关于组织开展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我局的积极帮助和推荐下,xx市盛世富源甲醇制造有限公司作为牵头单位,与南京聚拓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众联盛化工工程有限公司组建联合体的方式协同推进,承担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任务。已被工信部公示,必将进一步推进我市的绿色体系建设。

经济和信息化局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一是政策引领分类培育。起草并由县政府办公室发文《象山县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加快工业企业梯队培育实施方案(2020年—2020年)》,实施目标合同管理,下达2020年龙头企业外协、小升规等梯队培育专项资金575.23万元。成立县企业家俱乐部,25家重点企业实施“三翻”行动,计划到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利润、税收翻一番。开展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单项冠军、“三名”企业和小微企业三年成长培育计划,乐惠国际、合力科技主板成功上市,申菱电梯、戴维医疗荣获国家单项冠军产品和国家单项冠军培育企业,钰烯腐蚀控制入列省隐形冠军企业,乐惠等9家企业入列市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启鑫新能源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锦浪新能源等10家企业入围市高成长企业培育名单,合力模具6家企业被评为宁波市行业骨干企业。轻量化汽车配件产业园和智能输变电设备产业园分别入列市第一批特色产业园认定和培育名单。加快“小升规”培育,建立专精特新数据库,枫康生物等4家企业获评浙江省“小升规”创业之星,全年新增规模企业95家。

二是开展管理创新减负。开展“菜单式”培训,针对当前企业最为关心的经济、金融形势,开展行业安全讲座和实操,精益生产,企业财务与金融、卓越中层执行力和拟上市企业等培训11场次,累计受益人员超1200人次。推进“内生式”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针织行业管理提升项目试点,组织赴杭州参观西子奥电梯和九阳豆浆机进行见学,以提高管理创新意识和水平,18家企业通过实施管理咨询和创新项目验收,下达补助资金121万元。开展企业降本减负,下拨3293万元稳增促调补助资金,共惠及全县3198家企业。

三是深化亩均效益改革。新修订并由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全面深化企业综合评价工作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通知》,推进工业企业以“以亩产论英雄”绩效评价机制改革,把评价范围扩大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实际占用土地面积5亩(含)以上的417家规下工业企业,新增r&d投入等内容。目前取数、评价和公告工作已全部完成,483家规上企业abcd完成分类,其中74家企业纳入a类,264家为b类,121家为c类,14家为d类,将在用地、用电、用能、用水、排污、信贷等环境资源要素配置上实施差别化措施。

经济和信息化局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一是确保工业稳定增长。结合双底线红绿灯考核,每月分解制定生产计划,督促各辖区单位挖潜增效;关注去年底、今年中途新上规企业,重点推进近期有望投产的新项目(含税源型项目)及时纳规,抓好增量支撑。开展全县工业基础数据的核实修订,联合统计、科技等部门加强省市对接,研究改进传统制造业的统计体系、方式和评价指标,全面夯实我县工业基础数据。

二是加快工业投资建设。按照“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前期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完善500万元工业投资项目库建设。加强项目管理与服务,发挥工业强县工作例会作用,围绕项目库建设、推进困难项目梳理和每月跟踪服务、推进签约项目落地三项工作任务扎实开展工作,力促招商早见效、项目快推进、投入早产出、转型出成效。推进建设弗凡科技、新篁生物等亿元以上续建项目22个,宾霸里布、乐惠国际等亿元以上新建项目7个。

三是积极搭建市场平台。围绕我县产业发展体系,以政府性活动为契机,继续组织企业参加服博会、模具展等各种展会,以及“宁波周”等各类合作交流活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深入实施工业企业“电商换市”专项行动,争取规上企业电商培训普及率达到100%,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实体虚拟结合等方式,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做好《2020年宁波市自主创新产品与优质产品目录》的申报协调,提升产品知名度。

xx街经济工作总结暨工作打算

半年来,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通过司法行政系统全体干警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扎实开展普法依法治理。

今年是总结表彰普法工作,确定普法工作重点的重要一年,我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普法表彰总结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推进普法工作发展创新。

(一)开展普法总结表彰和普法调研。

及时总结了普法以来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主要成效,深刻查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市xx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市政府普法及司法行政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为契机,深入开展调研,进一步了解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客观需求,起草漳平市普法规划初稿,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强化各单位和各部门履行普法工作职责的责任意识,开展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普法工作者的评选工作。

(二)突出重点,抓“三头”,求落实。

1、从“龙头”抓落实,即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普法教育。继续抓好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和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有效地推动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2、从“大头”上抓落实,即乡镇(街道)、农村(社区)、企业的广大群众。整合我市的普法资源,继续推行“法律进农村”、“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企业”工作,通过部门组织、面上宣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普法网、手机短信、led电子屏、广场晚会等方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他们多渠道多形式地接受法制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继续加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的投入,提高现有农家书屋的利用率,重点开展农村法制宣传工作的创新,充分发挥南洋茶乡的优势资源,利用群众的评茶、品茶等场所建立“茶室说事说法室”,作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3月份,以“综治宣传月”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各类普法阵地,结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需要,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活动期间,悬挂宣传标语20余幅,制放展板100余块,出法制宣传专栏5期,开展集中大型宣传活动2场(次),解答法律咨询1万余人(次),发放法制宣传资料3000余份。

3、从“源头”上抓落实,即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继续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依托“漳平市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基地”,在新学期之初,组织在校学生在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主题班会、“与法同行”演讲比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法制意识、道德意识;积极做好我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室”的布展工作。

(三)利用各种时机,开展专题法律宣传咨询活动。

上半年来,共举办了四场专题性的法律宣传咨询活动,对《人民调解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水法》、《防震减灾法》等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着重宣传;在“安全生产月”“科技周”期间,共设立宣传图板50块,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多份、宣传知识手册100多份,悬挂宣传标语30多条,接待咨询群众1000多人;年初,组织关工委、政法委、人大内司委、司法局、团市委等部门,为漳平籍服刑人员开展帮教送温暖活动,到永安、龙岩、漳州监狱,看望慰问漳平籍服刑人员,详细了解在监服刑人员的生活、学习、改造情况,做好服刑人员的感化宣传工作,并通过组织观看漳平市撤县设市20周年宣传片、发放《致漳平籍服刑人员的一封信》、青年企业家的创业经历,将家乡的关心带给在监服刑人员,鼓励服刑人员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二、充分发挥维稳职能。

(一)加强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司法所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狠抓司法所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强基层司法所的业务建设,加强与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等基层政法机关的配合协调联动,形成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合力;加快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力度,到目前为止,灵地、吾祠等2个司法所已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新桥司法所已装修完工,择日即可搬迁,溪南司法所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业务指导,今年上半年,交通事故调委会共调解交通事故案件231件,医疗纠纷调委会调解医患纠纷6件;在原有的行业调委会基础上,今年建立了劳动争议调委会20个,共有调解员178人。四是强化纠纷调处,组织力量加大对旧城改造、征地拆迁、企业改制、拖欠工资、物业管理、重点工程建设等原因引发的群事件的化解力度,切实发挥了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特别是突出加强对春节期间和各级“2会”召开期间重点时段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为“两节”、“2会”的社会政治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半年来,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社会矛盾纠纷和民间民事纠纷共1049件,调处纠纷1049件,调解率达100%。调处成功1037件,成功率达98.9%;防止群体性上访3件82人,防止民转刑案件2件8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32.8万元。各司法所在重大突发事件出现后能够快速反应,司法干警总是第一时间赶赴配合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疏导化解,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为当地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切实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对“两劳”回归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我们始终按照“生活上帮困、思想上帮教,工作上帮联”的方针,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着力做好档案登记、转送衔接工作,做到不误、不漏、快捷可靠。同时努力在引导扶持服务上下功夫,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开展跟踪帮教。完善市、乡镇(街道)二级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帮教工作管理信息库、重点人员管控库内容,补充完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资料,扎实推进安置帮教工作信息化进程。据统计,五年来我市刑满释放人员和三年来解除劳动教养人员828人;今年全市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49人,帮教率达100%;没有重新犯罪,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安全稳定。

(四)做好社区矫正的启动工作。今年是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启动之年,我局统一部署、迅速行动,草拟了工作实施方案,参加省司法厅举办的社区矫正工作业务知识培训班学习,对我市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前期调查摸底,同时与公、检、法等相关部门进行交流听取意见,积极取得各单位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支持,为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市全面铺开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深入推进法律服务。

(一)律师、公证、法律服务卓有成效。

上半年,我局认真做好律师、法律服务所的年检注册工作,并以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的开展为契机,督促各法律服务机构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规范化管理方面、执业活动方面,加强制度化建设;严格执行“一案一卡”制度;鼓励法律服务人员积极介入经济宏观调控、招商引资、招投标和重点工程建设,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土地承包、农村规划、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小城镇建设、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等提供法律服务,为基层政府、村级经济组织和农民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推动法律服务行业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4月份,我市首家个人律师事务所挂牌成立,标致着我市律师事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上半年,全市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共办理各类案件132件,其中刑事辩护28件,民事代理97件,行政代理4件,非诉讼代理3件,担任法律顾问29家;市公证处办理公证279件,其中民事152件,经济35件,涉台15件,涉港澳10件,涉外公证67件。

(二)法律援助工作成效显著。

为了将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工作做得更好,我局降低了服务门槛,开通绿色通道,做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下岗职工的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刑事辩护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努力提高辩护质量,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充分利用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资源,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今年上半年,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5件,其中刑事10件、民事55件;“12348”共接到电话咨询1009次,接待来访942人次,受托办理法律事务14件,提供上门服务266人次,解决纠纷122件。

四、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1、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市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在全体司法行政干警中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参观古田会议会址接受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唱红歌、学党史、观看专题片和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要求每位干警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增强干警的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意识,司法行政工作水平得到得到全面提升。

2、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完善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制度,提高班子自身素质,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度,对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分工负责,维护班子的团结;用足用好专项编制,新录用公务员2名,春季再招考2名;调出2名;目前,我局基层司法所编制32人,实有29人。

3、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注重抓好党员管理教育,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四全”机关服务创优等各项活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六个机制”,筑牢全局干部职工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切实抓好局机关、法援中心和司法所的效能建设工作,加强工作纪律、工作秩序、岗位责任等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1、做好普法经验总结表彰暨普法启动工作;继续实行公职人员网上学法考试;认真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8月份完成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室”的布展。

2、积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非正常死亡一类的易激化的矛盾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警惕性,一经发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并及时介入积极参与调处;在建党90周年来临前举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活动,确保我市社会政治稳定;创新农村纠纷调解途径,构建预防农村群众上访的第一道防线;切实加强安置帮教工作,避免重新犯罪。

3、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监管,推进法律服务“三进”活动,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继续拓宽法律援助面,进一步加强对办案质量的监督管理,切实保证办案质量。

4、加快推进基层司法所建设。9月份以前同机关、乡镇签定建设协议,按时完成龙岩市下达4个司法所的建设任务。

5、跟踪上级关于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批复,推进本局业务用房建设。

6全面启动社区矫正工作。

7、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素质。下半年我局将扎实开展、精心组织司法助理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我市司法助理员的业务素质;副科级司法所长的配备有新突破;加强司法行政宣传工作;注重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强化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树立司法行政良好形象。

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二】。

今年以来,xx区司法行政工作紧扣省厅、市局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围绕xx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打造“强富美高”新为目标,全面推进“四个全覆盖”体系建设,积极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实战型司法行政机关。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以社会和谐发展为根本,强化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工作。一是组织开展了春节“2会”时期矛盾纠纷集中排查活动、人民调解“百日会战”活动和人民调解进社区活动。二是加强区、镇(街道)大调解中心建设,切实履行“大调解工作平台”职能,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突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重点,加强重要时间节点管理。四是积极参与全区“五无”村(社区)创建和平安系列创建活动;深化边界联防联调工作,着力开展“平安边界”创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作用。六是加强调解工作队伍建设,镇、村(居)基本按照2:1的比例及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的要求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联合法院建立了规范化的“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工作室”。六是强化对人民调解工作管理、指导和协调,各成员单位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和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完善纠纷调处考评工作,加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七是认真落实《江苏省司法所基本工作规范(试行)》,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司法所建设的支持,强化以政府购买公益岗位、聘请社工等方式,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上半年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纠纷899起,调解成功892起,调解成功率99.2%,其中区大调解中心直接受理重大矛盾纠纷30起,调解成功30起,调处成功率100%,为全区稳定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以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为目标,规范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一是区安帮办于年初制定下发《xx区2019年安置帮教工作意见》。二是开展社区矫正规范执法检查,对刑满释放和社区服刑人员、有再犯罪风险的高危人员进行排查,对重点对象落实重点管控措施。三是贯彻落实省司法厅、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双严”集中整治活动;结合“2019法润江苏春风行动”,开展“送法进监狱”活动;建立“黄丝带”未成年人管护基地,定期开展两类特殊人员未成年子女“黄丝带”帮扶活动。四是对区矫正、安帮工作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区中心新设档案管理室、专门的安置帮教办公室和远程会见室,并对宣告室进行了规范化改造;各镇(街)安帮办同步添置电脑和读卡器,为全区在册安置帮教对象建立了《安置帮教对象管理服务信息登记卡》。五是严格奖惩机制,强化重点人员监管。通过社区服刑人员手机定位全覆盖和司法所手机日定位两项举措相结合,加强手机定位管理;建立预防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通报研判和预警机制,开展重点人员月排查工作;对监所确定的必接人员一律落实必接制度。六是加强社区矫正监管安全指挥中心平台管理和使用维护,提升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信息监管安全水平。七是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业务培训,配齐配强执法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上半年,全区新接收社区服刑人员77人,期满解矫74人。现有在册社区服刑人员154人,其中缓刑148人、假释6人、暂予监外执行0人,完成调查评估85件,其中刑事速裁79件。今年新接收刑释解教人员59人,在册刑释人员1003人,其中社区矫正期满转入517人、刑满释放486人,建档率100%、帮教率100%、安置率98%,现有后续照管对象4人,均落实了工作措施。司法所到监所接回必接人员共计14人。

(三)以服务保障民生为中心,推进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一是印发《xx区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xx区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和《xx区政府法律顾问团工作规则》,推进全区“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工作。二是召开律师事务所主任座谈会,明确年度考核内容、标准、条件、程序等各环节;“以案倒查”,全面展开对法律服务机构执业考核工作。三是指导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完成网上注册和信息登录,加快推进“互联网+”的法律服务系统建设,逐步形成线上线下同步运行的公共法律服务模式;构建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点线面结合的公共法律服务组织网络体系。四是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全覆盖网络,规范法援中心各工作站和法律援助各服务点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工作衔接。五是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分解法律援助任务,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五是加强法律援助制度宣传,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六是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创新公证服务方式,为区重点项目建设、国有土地提供公证服务。七是结合“法润南京·2019春风行动”,积极开展法律惠民主题活动。上半年,市局检查组对我区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工作体系建设进行了考核验收,充分肯定了区局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法援中心共接待群众来访1025人次,解答电话咨询1444人次(其中“12348”平台电话咨询776人次),办理法律援助424件(其中民事404件、刑事20件),累计为困难群体追讨工资和追偿损害赔偿及挽回经济损失350多万元。办理公证共545件,未发现错、假证,业务收入同比有所增长。

(四)以培育全民法治信仰为宗旨,抓好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起草下发《关于做好全区“六五”普法先进表彰推荐工作的通知》、《xx区2019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及《关于通报表彰全区“六五”普法先进的决定》,撰写并提请区两办转发《关于印发〈xx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细则〉的通知》。结合上级规划拟制《全区“七五”普法规划》。二是组织制播《安全监管重于泰山》、《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等13档电视专栏;开设“普法”专版报纸,目前,已编排刊发“普法”大版4个、“以案释法”小版6个;在“xx普法”微博上创新设置“跟着狄白学法律”话题进行法治宣传;开通“司法”微信,实行专栏宣传。三是优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加大与成员单位的联系对接力度,继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中心项目工作,筹备开馆工作。指导固城镇蒋山村、漆桥镇、桠溪镇相关行政村建设“法治文化进景区”。四是印发《关于开展全区“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的通知》,举办“农民工学法周”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开展以“12348法润千万家·志愿者服务”为主题的全省第二届“司法日”活动;“法治教育周”活动等专项宣传活动。五是连续组织三项先进评选活动,即:“法治好新闻”作品评比、2019年度“普法单项工作奖”表彰和全区“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命名活动,有效激励法治宣传工作积极性。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与社区矫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间协调仍需加强,执法人员责任性有待加强,经费装备保障有待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程度尚需提高。二是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工作的要求,社会力量参与程度不高,亟需增加必要的工作力量,配齐配强工作队伍,以确保各项工作能规范落实到位。二是法律服务人才缺乏,法律服务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目前,我区30名律师和26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相较于全区40余万人口来说,所占比例非常小,律师工作负担沉重,影响我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体系建设.三是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措施不全、刑事案件案源不多、法律援助规范化管理手段不足。四是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提档升级、推陈出新、成果运用的任务仍很艰巨,重点普法对象如企业经管人员、流动人口的学法用法的机制、方法、成效还需要不断加强创新。五是镇街之间、部门之间的法治宣传工作开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情况仍然存在,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任重而道远。

(一)大力构建社会治理推进体系,切实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一是扎实推进司法行政服务站建设,制定出台《xx区司法行政服务站》建设规范,继续抓好“和事佬”人民调解工作室建设。二是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区医疗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完成区深改小组年度工作任务。召开全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现场会,推行古柏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成效。三是积极开展公调对接、诉调对接规范化建设。四是指导各街镇做好村(社区)换届后人民调解委员会换届工作。五是组织召开接边地区六县(市、区)工作年会,指导有关街镇做好边界联防联调值班交接工作。六是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一体智能化实战区镇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出台《xx区司法局社工办法》、《xx区司法局社工考核办法》。

(二)健全特殊人群管理帮扶体系,努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一是稳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对安置帮教对象服务的能力水平。二是继续做好法润·2019春风行动、黄丝带关爱活动,“2019法润江苏德法同行”活动,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中家庭困难人员的帮困扶助工作;重点抓好“刑满释放人员排查制度”、“重新违法犯罪定期分析汇报制度”、“安置帮教工作信息报告制度”的落实。三是加强区社区矫正中心、基层司法所办公执法装备配备配置;对矫正基地功能设施进行配套完善,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美化。四是狠抓重大活动、重点时段安全管控。确保重点时段、重要敏感时期,无特殊人员失管、失控现象发生。五是继续推进平台信息维护工作。规范使用司法部刑满释放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加大对各司法所平台工作的巡查力度,提高平台工作达标率。

(三)全力构建法律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和实效。一是通过层层筛选,完成区政府法律顾问团成员遴选、考察工作,组建政府法律智囊团,为区政府主要领导配备“一对一”的法律顾问;二是围绕企业法治工作,在规模以上企业推进普遍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三是开展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力争发展区属2家律师事务所成为市规范化和诚信建设示范律师事务所;四是加强律师的教育培训,建立专职律师队伍,推进区法律援助中心实体化运作。五是加强法援案件质量检查,做好重点领域、重点群体法律援助工作。六是贯彻《南京市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公共服务通用目录》规定,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指导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镇便民中心代办法律援助的申请受理和协助审查,方便群众就近申请法律援助,确保全年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不少于800件。

xx街经济工作总结暨工作打算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水平。一是围绕办公室开展的“四加强两提升”学习实践活动,坚持把加强学习能力建设放在首位,积极参加办公室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二是重点学习党委政府工作要点、工作思路和市委领导重要讲话,增强对市委决策的理解和把握,确保所办理的公文能够准确体现党委意图。三是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省市委《关于加强公文处理规范化工作的意见》等公文处理知识的学习。四是坚持开展“回头看”活动,通过对已办理公文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减少或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二)规范办文,提高公文质量。我们坚持把“零差错”作为检验工作成果的标准,严格工作程序,坚持“认真、认真、再认真”和“细致、细致、再细致”的原则,做到精益求精,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份文件,确保不出差错。进一步改进和规范办文流程,凡涉及市委领导工作的文稿,必须事先征得市委相关领导的同意;凡是以市委、市政府两家名义发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要签署意见,使公文运转更加科学严谨。半年来,共及时准确办理公文182件近两万份,其中荥发14件,荥文123件,荥办31件,荥办文14件。

(三)坚持原则,严格控制发文数量。结合我市目前的公文处理情况,按照《条例》和省委、郑州市委有关公文规范化处理的意见,在公文受理环节,对那些可发可不发的公文不发,可合并发的公文合并发,可用电话通知的坚决不发。严格按照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行文,凡属市政府、市政府办及政府职能部门职权范围的工作,原则上不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或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发文,认真参照郑州市的发文规格发文。对各个单位要求以市委名义调整或成立的临时性机构原则上必须有郑州市的文件,否则不予受理。半年来,已先后对6份不符合办理程序和要求的公文进行退文或重办,发文数量较去年同期降低。

(四)按照时限要求,最大限度提高办文效率。坚持行之有效的公文运转程序,建立党委系统高效快捷、科学合理的公文运转机制。树立“我就是最后一关”的效率意识和责任意识,规定办文时限,政策性文件要在2―3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校,事务性文件要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校。办理一般文件按照程序办,对于特别紧急或领导催办的公文,坚持急件急办、特事特办,在符合办文程序和保证公文处理质量的前提下,加班加点,保证公文按时限要求处理。采取“滞时提醒”方法,对超时的文件办理做到及时提醒,重点解决文稿会签时间过长的问题。

回顾半年来的文电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学习抓的不够深入,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都还是停留在面上,没有真正沉下去,个人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在办文过程中细心程度不够,需要时刻绷紧“细心无差错”这根弦,杜绝问题的出现;三是超前意识、创新意识不够,业务水平距离领导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办公室“四加强两提升”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全员学习,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总结。

要求科室同志深入学习贯彻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委办公厅调研座谈时的重要讲话和省委常委、秘书长曹维新同志理论文章《深入开展“五型”创评活动全面提升机关建设水平》精神,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推进创先争优和“四加强,两提升”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做到工作学习化,休闲学习化,生活学习化。按时参加党支部组织的集中学习,坚持每天阅读、每天自学;每月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体会;每周开展一次业务集中学习和讨论交流,提高每个人的公文处理水平。重点加强四个方面的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市委主要领导讲话精神;语法修辞、字词句段篇等写作基础知识;公文处理方法和公文写作基本要求,不断提高公文处理及起草的`水平,努力争创学习型科室。

(二)加强科室管理,推动工作扎实开展。对照卢书记提出的“党性”、“宗旨”、“全局”、“枢纽”、“服务”、“责任”、“严格”、“运作”八个关键词,认真查摆科室工作存在的问题,找准科室定位。进一步完善科室学习制度、工作制度,严肃科室纪律,明确人员职责。办理文件实行签名制,坚持“谁办理,谁负责”的原则。保持雷厉风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做到单位来文随到随受理,审核把关后立即运转,不压不拖;对于特别紧急或领导催办的公文,加班加点,完善办文程序,按时限高质量完成任务。同时强化全员服务意识,做到工作日人员不断档,节假日和晚上保证随叫随到,及时准确办理文件。对来科里办文的工作人员,做到笑脸相迎、热情服务,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要求。同时服务好领导和同志们查借阅公文。牢固树立办公室工作一盘棋的思想,一切行动听指挥,搞好团结,相互补台,高质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确保不出纰漏。

经济和信息化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

一是落实“双控”目标责任。与各乡镇(街道)、重点用能单位签订年度节能责任书;完善节能考评细则,将节能考核纳入乡镇(街道)年度综合考核之中,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制度,对未完成年度目标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着力实施“六个一批”节能行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20年淘汰1家造纸企业和15家企业的落后金属表面处理生产线(设备)、工艺;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和省绿色企业创建工作,6家企业创建省绿色企业,25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加强能源监察,对20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能源监察,下发节能监察意见书10份,提出整改措施20条;组织能管员培训160人次,帮助企业提高管理能力;实施14个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年节能量约1200吨标煤,补助资金751万元;组织18家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其中10家企业创建了省节水型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营造良好的节能氛围。三是深化持续推进“亩均论英雄”工作。修改出台《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的实施意见》文件,突出电工电气行业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制定了定档、提档、加分、降档、否决、保档和限档等一整套符合__实际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全面评价工作,2020年参评企业达1.6万家,其中规上企业共1065家(a+类229家,a类573家,b类243家,c类20家),规下企业共15424家(a+类725家,a类6833家,b类5946家,c类1920家),实现非公共类规上企业亩均税收61.03万元/亩,同比增长12%,亩均工业增加值214.67万元/亩,同比增长6.64%,被省经信委列为“亩均论英雄”实施成效明显地区。同时,全面落实用地、用能、用电、用水、排污、财政、税收、人才、信贷等方面差别化政策,倒逼低效企业转型升级。2020年对1500多家a+类、a类企业共减免“两税”4500万元,对13家实际税收入库地方贡献部分年增长率20%以上且增长额度在200万元以上的规上企业a+类、a类共奖励250万元;对c类企业实行差别化电价、水价,全年加收电费约1087.3万元、加收水费71.3万元;继续实施功能区a类以上企业供地准入要求,对a+类、a类企业实施土地出让价格3万元/亩的优惠政策,b类企业加价2万元政策,2020年,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地共1126亩,a类以上企业供地达90%以上;《__市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专报得到了温州市陈建明副市长的批示肯定。四全力推进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企业整治提升。制定整治行动计划,积极盘活低效用地,《__市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实施方案》被省经信厅、省财政厅评为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提升发展项目,配套奖励1000万元资金;全年完成整治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自有用地企业599家,整治推进总量在温州位居第一,全年低效企业整治提升企业数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完成自查补税企业1241家,完成补税金额5316万元;已开工或回收“供而未用”土地和”转而未供”土地清理共2534亩工业用地。五是积极推进区域能评工作。完成了__经济开发区、__湾港区、__工业园区和柳白新区等四个单位的区域节能评估审查工作,以及完成了__智能电气特色小镇的区域节能评估审查工作。六是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入围国家级绿色工厂示范企业(温州市共3家);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华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入围省级绿色工厂示范企业。同时,积极争取2020年度省工业节能与绿色制造提升发展项目资金500万元。七是开展节能诊断服务活动。首次尝试邀请专家与专业机构对变压器容量较大的26家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预计可为企业年节约费用810万元。

经济和信息化局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一是推进融合化。加大工业和信息化补助力度,对通过认定的两化融合项目,根据项目实际效果按软性实际投入给予10%-30%的补助,下达2020年6个项目补助资金141.6万元。大力推进两化融合贯标,全县华翔特雷姆、申菱电梯等6家企业实施两化融合贯标行动,其中申菱电梯、华翔特雷姆、启鑫新能源列入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加快军民融合发展,编制《象山县创建军民融合示范区思路研究》,积极创建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组织天安集团等参加省市相关宣贯会议、发展论坛,排摸盛洋电子、安路海联等8家企业上报推荐国家《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提升企业(产品)知名度。盛洋电子申报省军民融合示范企业,并获得市奖励资金20万元,象保合作区的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被认定为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二是推进信息化。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23个旅游乡村进行wifi的铺设,新增230个ap,全县4g及4g+网络累计建设1099个,bniot基站在原有基础上新增331个800m基站。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发展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智慧城管、智慧教育等项目,其中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汇集数十个部门单位的涉旅数据1300多万条,为旅游管理、营销提供决策依据。开展企业上云行动,制定企业上云资金补助管理办法,全年完成上云企业948家,云朵网络和锦浪新能源入列市标杆企业。根据对软件园区企业的考核打分,完成企业房租退还工作。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工作,起草编制县政务数据共享目录(征求意见稿)和县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三是推进绿色化。分解落实双控考核目标制度,加强能效审计和项目用能评估,全年共更新实施100余个节能节水改造项目,实现年节能量1.2万吨标煤以上,其中2020年第一批节能项目资金251.8万元完成下达。加快推进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工作,发放2020年度补助资金767.5万元,锅炉淘汰改造143台,天韵食品等5家企业6台锅炉将暂缓淘汰,三年淘汰改造计划全面收官。推进生产过程清洁化、高效化,海螺水泥等4家企业通过市级节水型企业创建,恒大印染等3家企业列入自愿性清洁生产,关停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作坊)85家,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进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完成普查1600余家企业,定塘、黄避岙等4个乡镇完成雨污分流验收。10家重点用能单位实施能源监察(审计),其中市级监察企业4家。

经济和信息化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

(11)推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围绕“省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工业节能与绿色制造”提升发展目标,以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为重点,以绿色项目示范试点为抓手,以清洁生产、绿色企业为基础,大力实施“六个一批”节能绿色行动。2020年,计划组织5家以上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绿色设计、绿色产业链等示范项目;实施10个以上节能技术改造重点项目;淘汰5家以上落后产能(工艺、设备);组织20家以上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10家以上重点用水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创建一批8家以上省、市节水型企业;组织20家以上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诊断(检测)服务工作,逐步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促进我市制造业提档增效升级。同时,强化能源“双控”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确保完成温州市下达的能源“双控”年度目标任务。

(12)深入推进资源要素改革。以“省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低效企业改造提升”为重点,不断深化资源要素改革。一是完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以调查核实二年度用地面积相差较大企业、承出租企业、亩均税收100万元/亩以上企业为切入点,重点做好企业用地面积和用电量的排查,制订出台《关于明确__市企业综合评价相关指标取数规范的通知》,全面提高企业综合评价精准度,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1.6万家企业的分类综合评价工作。同时,继续推动将“亩产效益”评价指标作为乡镇(街道)、功能区晾晒比拼的重要指标。二是进一步优化升级企业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在“亩均论英雄”大数据平台为基础上,融合贯通经信局各科室新(拟)开发设计的“智能化技改项目审核办事系统”、“企业厂房租赁平台系统“,“低效企业改造提升系统”,“万人进万企”服务系统、“数字经济、绿色制造企业项目数据库”等大数据系统,通过数据可视化手段,全方位、多维度、全景式宏观分析区域产业经济,微观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具体包括规上企业绩效报告、产业地图、企业分析监测、核心竞争力指数、企业画像、手机微信端查询等功能,致力打造应用端和展示端为一体的企业高质量发展大数据平台的全省样板。三是全面实施差别化配置政策。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落实用地、用电、用水、“两税”减免等各项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实施,并将收取的差别化用电、用水经费以财政奖励的方式支持税收贡献较大的a+、a类企业发展。四是推进评价扩面。通过合理设定评价指标,通过综合用能、公共效益、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等因素对规上物流业企业进行评价,同时积极探索规上重点领域服务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综合评价工作。五是继续抓好我市低效企业改造提升工作。在2020年对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自有工业用地企业整治工作基础上,2020年继续通过定向税务辅导、专项整治行动、要素资源差别化配置、淘汰落后产业及加大兼并重组力度等措施完成对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企业和自有工业用地5亩以上的规下企业的改造提升工作,切实落实好我市“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提高我市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促进我市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六是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根据《浙江省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__实际情况,制定出台《__市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xx街经济工作总结暨工作打算

20是我国全面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市经济转型的关键一年,更是我们提前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一年。为此,我们要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市委立足于快、服从于好、着眼于新、致力于本的指导思想,制定并实施自主创新、信息化带动、特色产业基地等十个行动计划,以转变增长方式为主要任务,从根本上加快推进以追求速度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的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为主要目标,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立足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立足于资源节约利用发展经济、立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经济,巩固和提高**工业优势地位,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努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具体打算如下:

第一,以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施信息化带动行动计划,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制造业中去,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档次。加强高科技与传统产业的对接,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纺织、丝绸等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产品换代。

二是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加快提升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工业咨询、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以基础产业为支撑的、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配套的产业集群优势。

三是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千方百计地帮助搬迁企业克服困难,协调解决企业搬迁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在完成市属非化医类企业的“退城进区”扫尾任务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化医类企业的'扩张性搬迁工作。同时围绕城市化建设,有计划地逐步将对城市环境有影响的工业企业搬迁出城(镇),向各类开发区集聚,形成科学合理、符合建设生态城市的产业新格局。

第二,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途径,全力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

一是做大产业,推动培育特色产业基地行动计划。按照产业布局规划,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基地、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等5个国家级的产业基地和常熟高分子新材料、吴中医药、吴江光电缆、太仓特种材料、张家港精细化工、昆山精密模具等10家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以及特种钢及制品、特种化纤纺织品等20多家市级产业基地,形成集创新、研发和产销于一体的制造业基地。

二是做强企业,实施培育大企业行动计划。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原则,加快建立产业发展导向基金,重点扶持220家年销售收入将超10亿元的企业,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促使各类资源向这些大企业倾斜,打造一批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年,力争新增3―4家年销售收入超100亿的大企业。

三是做优产品,启动自主创新行动计划。鼓励企业在工艺设计、产品开发、质量管理等方面与国际认证体系接轨,扩大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坚持名牌带动战略,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开发新品、争创名牌,支持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生产企业做大做强,成为行业龙头,推动更多的“**制造”向“**创造”转变。2006年,力争新增1―2个中国驰名商标、6―8个中国名牌、10―15个省著名商标、35个省级名牌产品。

第三,以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努力构建“三足鼎立”格局。

一是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大发展的良好环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36条精神,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制定并实施培养企业家行动计划,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营造更加浓厚的创业环境、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更加高效的服务环境、更加开放的人才环境。

二是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主要是“一个中心,七个平台”建设。重点建设好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使它成为政府为企业服务的公共平台;除此之外,还要建设融资担保、创业发展、公共技术、信息咨询、人力资源、信用、社会化服务等七个平台,形成面向全社会的“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三是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行动计划。要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发挥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作用,新增担保额60亿元,把具有最佳成长性的中小型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着力解决中小企业“成长的烦恼”,引导其上规模上水平。重点推进“四个一百”工程,即扶持100家成长型、100家科技型、100家外向型、100家节约型民营企业。

第四,以开展循环经济为抓手,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一是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原则,实施节能降耗行动计划,对563家重点耗能企业进行监测,在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抓示范点,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的园区、一批绿色生态乡镇(街道、社区)、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

二是大力开展清洁生产。依照《清洁生产促进法》,围绕水、大气两个环境系统,针对长江、太湖、阳澄湖等三个重点流域地区,突出印染、冶金、造纸、化工、电镀、建材、医药等七大重点行业,结合各行业特点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实施一批节能、节材、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项目,减少环境污染。

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围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重点领域,抓好环保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环保市场,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培育一批适应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需求、具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优质产品。

第五,以转变增长方式为手段,切实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

一是加大工业合理有效投入。坚持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和分工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机遇,主动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引导资金投向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循环经济、现代服务业以及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改造,抓好一批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重大项目,对146个列入江苏省重点项目导向计划的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推进核电阀、数码印花、熔体直接纺等70个项目开工建设,以及实施银河、梦兰、沙钢等10个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示范项目。

二是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通过引进尖端技术,增强大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中小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引进企业的二次创新能力。在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产业自主发展的能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和前端环节发展延伸。

三是加强“产学研”联合。主动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接,通过知识、技术、人才等的高度集中,促进科研、教育、生产一体化,促使一批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六,以促进协调发展为目的,推动我市工业经济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生产要素协调平衡。要对经济中潜在的问题有高度的敏感性,进一步搞好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综合平衡,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提高经济运行调节的前瞻性和主动性。重点要加强对电力运行的监测分析和调度安排,集中精力制定并实施各项错峰避峰方案,组织企业有序用电,合理安排夏季高耗能设备检修,增加企业轮休密度。

二是做好银企合作工作。抓好652项工业新增长点项目,重点是100项新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省级新增长点项目,积极向有关金融机构推荐,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等问题,帮助企业早日竣工、投产,使其成为带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二是拓展国内国外市场。要实施“走出去”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在海外投资兴办实业,建立海外生产体系、销售网络和融资渠道,贴近市场,贴近原料基地,直接利用当地资源和市场,为企业尽快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提供先导服务,不断提高我市工业品的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第七,以现代物流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扩张。

仓储管理国际采购等为内容的现代物流。

二是实施一批重点物流项目。重点抓好张家港、常熟、太仓、园区、高新区、张家港保税区、金阊区以及重点企业沙钢集团、梦兰集团、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等依托港口、开发区和贸易集散地举办的30多个物流工程重点项目建设。

三是建设一批保税物流中心。利用全市发达的立体交通区位优势和沿产业发展轴线形成的集群优势,加快建设具有仓储、运输、装卸、理货、分拨、加工、包装、配载、配送、信息处理等服务功能的保税物流中心,为产业“大进大出”提供配套条件。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