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估和反思。最后,我们一起来参考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了解不同行业的写作风格和方法。
2019年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加快实施“四县并举”战略,全面推进“两区”建设,认真履职,创新工作方式,在营造创新氛围、服务“产业”、服务基层和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对上半年工作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创新服务方式,当好企业服务的“店小二”。一是开通“科技之语”助企信息服务平台。为打造更加贴切精准科技服务,我局开通了“科技之语”助企信息服务平台,面向县域内400多家中小企业,发布政策宣传、服务信息和工作联系三部分。通过及时解读科技政策,宣传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网上技术市场、创新券等政策,提高科技政策知晓率。二是开展田园生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部分)调研。深入相关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近年来的高新产业、专利成果、科技企业、科技合作、科技项目,分析创新驱动对生态产业转型提升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与对策,并有针对性开展科技服务。由于底数摸得准,服务到位,截止到5月底,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1.06亿元,同比增长16.5%,高于全市14.7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一;新增浙江省科技型企业4家。
(二)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和管理,服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应用推广“创新券”制度。根据省科技厅关于推广应用创新券有关文件精神,出台实施《**县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创新券”由县科技局发放,主要用于企业向相关创新载体、高校、科研院所购买科技服务的科技创新支出,面额为1000元、5000元、10000元,5万元及以下创新券兑现采取简化方式,5万元以上必须按照《**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验收合格后方可兑现,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启动中。二是围绕解决我县工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特别工业“三废”治理、合成革dfm回收等重点领域,着力抓了项目征集工作。通过公开发布征集和深入相关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走访,共征集了14项工业、农业项目,下步将通过相关程序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解难题。三是抓好到期项目总结验收工作。完成了第二轮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县茶产业提质增效工程”验收材料总结工作,由于专项工作实施成效明显,受到县人大的肯定。完成省级农转化项目“优质高产晚粳稻新品种浙粳112的中试开发”的验收工作。该项目实行的“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员+合作社”的生产模式被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杭州试验站作为范本引用发表在农业科技管理杂志上。
(三)科技助推全县五水共治工作。“科技创新助力五水共治”重点工作,落实三项举措,并扎实推进。一是以项目为载体,解决治水关键技术。**县中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实施的“不锈钢酸洗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项目采用增设重金属过滤装置、选用特种树脂、调整废水处理工艺参数等措施,实现了废水处理出水水质指标(重金属指标)优化等目的,经深度处理后的废水重金属指标(铬、镍)均下降约50-60%,并申请发明专利1项。二是以人才为支撑,助力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组织省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水稻育种专家叶胜海为叶村乡岱头村提供技术指导,提供“明珠”系列品种,指导当地开发生态稻米150余亩,促进饮用水源保护地生态农业的转型发展。三是重视农村治水工作。局领导班子多次深入大东坝山头村和内大阴村,实地查看,并加强与监理单位和镇政府的沟通,目前山头村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督促局派农村指员常驻内大阴村落实实事项目。
(四)各项科技综合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我县与浙江计量学院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全面合作的框架协议;二是完成了省、市对我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材料准备。三是完成了“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前期调研和基础材料的整理工作。四是做好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和申报工作。受理登记科技成果8项,共推荐申报省科技进步奖2个,市科技进步奖4个。五组织开展了**年全国科普工作统计。组织科协等22个单位开展了**年全国科普工作统计,按时完成了调查数据汇总、录入和上报工作;六是开展涉科服务业调查统计,并按时完成了调查数据的网络上报;七是继续做好网上技术市场工作。上半年共完成企业技术难题12项,其中签约4项,签约金额150万元,新增上网企业5家,目前上网企业总数已达207家。
(五)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创新创业科技示范作用。一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根据县财政清理项目资新要求,我们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项目实施的通知》,加强各级科技特派员经费管理。为充分调动了县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下达了《关于做好第三批县级科技特派员任期考核的通知》,更加注重科技特派员平常的工作汇报,推进了特派员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协助申报实施项目。协助17个省派科技特派员完成了项目申报,指导市科技特派员加强项目实施,组织对县级科技特派员项目验收。三是引导科技特派员发挥专长,服务产业发展。如省科技特派员浙江万里学院俞信光指导竹源乡香榧种植规范化示范基地建设,协助竹源乡火星农庭农场初步建成规范化香榧栽培基地300多亩;浙江海洋学院李智强协助新兴镇**县贵泽养鸭场建立了鱼-鸭-茶果种养复合型基地面积50多亩(其中低洼鱼塘30多亩,建有鸭舍500平方,洗浴场和活动场5亩,茶、果经济作物等10余亩),并与浙江大学徐海圣共同协助斋坛乡“**县泓润泥鳅养殖家庭农场”建立泥鳅人工繁殖示范基地50多亩。
(六)认真抓好知识产权工作。针对我县知识产权基础薄弱状况,定期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一是根据市局关于《规上工业企业“专利清零”三年行动计划》,我局和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联手对我县的规上工业企业专利情况进行调研摸底,对“零”专利企业,加强服务同时帮助挖掘专利。二是积极开展宣传活动。4.26全国知识产权周期间,会同县司法局、文广新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开展知识产权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向市民发放了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版权维护、法律援助指南、标准化法主要内容等手册,并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知识产权意识。三是开展了专利联合执法检查。联合遂昌科技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对**县如海超市、大百姓药店进行了检查,检查商品数百余件,现场查处专利标记的商品14件,标注专利号但实际专利没有批复产品1件,违反《专利标注标识办法》产品2件,并要求商家限期进行整改,通过此次执法检查,进一步提高了商贸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四是认真落实了专利资助政策。正在兑现企业的专利补助资金89.8万元。截止5月底我县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106件、11件。
(七)积极做好防震工作。一是加强地震台建设。地震台通过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验收,成为丽水市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实现向国家地震局实时传输数据的台站。全力做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一方面抓好台站内部科普展示馆的标准化建设。完成宣传展板内容收集、筛选、装修、地震科普教育设施、器材的勘选等工作。另一方面继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二是着力抓了防震减灾宣传工作。“5.12防震减灾日”期间,联合防空办等有关单位在县城主要街道开展防震知识科普集市宣传、咨询活动,与教育部门、社区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同时还在电视台开播防震减灾栏,定期播放防震减灾宣传片,活动期间,参演1000多人,发放宣传资料2019余份,通过此次活动,提高师生、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下半年,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
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狠抓各类项目建设。
1、根据上级项目申报要求,积极申报1-2项上级科技项目。抓好“第二轮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总结验收,继续做好省成果转化工程“**县茶产业转化工程”实施工作,全面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
2.继续推动创新券推广应用;完善“科技之语”信息平台的宣传作用。
3、围绕本县产业需要及项目征集情况,组织实施好本级项目。
(二)加强产学研工作。做好为企业牵线搭桥的服务,引导企业与大院名所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浙江网上技术市场这个平台发布技术难题,为企业解困。
(三)抓好我县科技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田园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发动各方要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确保战略目标任务按进度完成;二是按照《关于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对照政策对符合条款,按程序进行兑现奖励,激励各要素参予科技创新。
(四)继续抓好科技特派员工作,按照《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加强对县级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和业务指导,组织实施一批县级科技特派员项目。充分发挥省市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指导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实施科技项目。
(五)做好部门、乡镇(街道)党政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工作,对考核细则进行修订,力争切合实际、明晰、好操作,每年有创新和推进。
(六)继续抓好防震体系建设。启动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乡镇街道地震。
应急预案。
编写。储备公共物资和一套应急救援人员装备配备。
(七)继续加强知识产权政策宣传、服务和保护工作,继续抓好规上工业企业“专利清零”工作,强化专利行政执法,促使我县专利申报量和授权量逐年增加,争取完成市下达的指标。
(八)按照县委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五水共治工作。
。
今年以来,我县科技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全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十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县委县政府2020年工作总结和有关文件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思路方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一)双创示范工作:以xx生态工业园区双创示范园区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紧盯双创示范目标,全面完成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培育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知识产权、技术市场交易额四项指标。近三年来,培育建成省市级科技孵化器2个、各类众创空间4个,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户,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5户,2020年专利授权量达到100件,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3.2亿元,基本实现了翻番目标。
(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和张掖市小微企业双创示范科技创新奖励政策,结合我县实际,配套相关政策措施,激励各类主体科技创新活力,加快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成众智众创、金阳光友智众创、e维创客、正和创客等专业众创空间,xx生态工业园区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药材产业创业创新孵化园创建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户、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户,培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4个。
(三)知识产权工作:自3月份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以来,研究制定了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工作方案,全面实施专利百增计划和百件有效专利企业培育工程。培育百件有效专利企业2家,甘肃锦世化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知识产权贯标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并积极争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培育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年内全县专利申请量达到681件,预计专利授权量达到100件以上,全县有效发明专利达到45件,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纯豌豆粉丝的制备方法等2件专利获得甘肃省专利发明奖。完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落实省、市、县专利补助奖励和成果转化奖励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发明创造。
(四)研发投入和科技项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研发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共上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12亿元,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4%以上。重点谋划申报《铬合金生产工艺的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xx县荒漠生态修复带优质黄芪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与产品开发》等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2项,已争取项目3项。认真学习领会《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和2020年五大类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积极谋划申报2020年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五)科研合作和创新: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高度院校合作,推动产学研联动发展,有30多户企业与省内外2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达成科研合作协议,融合建立2个产业创新联盟、5个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与兰州交通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在xx生态工业园区设立大学科技园xx分院。
(六)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年内选聘科技特派员150名,推广新品种167个、新技术24项,建立基层专家科研工作站2个。深化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创业创新“三个一”行动,完成项目点3个、项目资金25万元。依托电子商务服务点、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特色产业,积极挖掘乡村创业创新人才,建立青年科技服务基地2个、创新创业中心4个、科技创新示范点5个,举办培训班32场次,培养科技示范带头人9名、科技明白人307人。
(七)安全生产巡查问题整改情况: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等各项制度,将安全生产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列入工作计划,争取国家和省市县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确定并组织实施张掖市众智众创科技有限公司的《xx县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日光温室大棚智能自动化安全应用与专利技术产业化》和张掖市绿禾农产品营销有限公司的《沿祁连山冷凉区域马铃薯良种生产与安全贮藏技术集成应用》两个项目为安全生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应用项目,指导企业进行项目编制申报工作,督促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技术攻关和系列产品开发应用等各项任务,共争取项目经费45万元,配套资金达400万元。目前两个项目均完成建设任务,投入生产应用,以此推动安全生产科技研发及其成果的推广运用。
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技术的工程开发为目标,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引导,促进校企“联姻”,鼓励和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研发创新平台,突出成果应用,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目前,全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7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6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3家,市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3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中小微科技型企业81家。全区101家规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25家,占比达24%,主菅业务收入5亿元发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创新平台的建设有效提升了我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今年申报情况:省级工程技术中心9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7家,市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9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家,2020-2020年度省重点实验室2家(精电、雅达)。
扎实开展普惠性科技金融试点工作,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累计投放普惠性科技金融贷款339笔,支持企业300家,累计投放金额4.87亿元;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合作银行面向我市974家科技企业实际发放信用贷款共1813笔,贷款金额合共78.55亿元。今年1-9月份,我市专利权质押融资登记项目17项,总金额达33.7571亿元,占同期珠三角九市专利权质押融资总额的53.338%;其中,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以18件发明专利作为部分出质物,获得32.23亿元贷款,创我省单笔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历史新高。
2020年,我们将坚决贯彻党的十九报告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主要从两大方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手抓我市的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突出做好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功能提升,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争取早日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一手抓省委省政府的创新驱动“八大举措”工作任务,将其作为“方向标”和“指挥棒”,切实把创新落在发展上,推动我市在全省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战略部署中走在前列,为广东乃至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支撑。具体做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是全力打造创新平台。重点打造松山湖和滨海湾新区两大核心创新平台,推动中子科学城建设,引进建设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等创新资源,打造全球领先的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相关领域的研发中心。二是加快建设走廊创新节点。以启动首批创新走廊重大创新项目和建设项目为引爆点,会同市规划局制定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创新节点建设总体方案,牵头研究推出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若干政策,加快建设省级创新节点,积极谋划建设一批市级创新节点,推动全域深入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三是有效推动高企树标提质。出台升级版高企扶持政策,优化对高企的扶持。立足高企发展优势,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思路,完善“三链”的各个环节,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四是深入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继续做好规上企业自建研发机构备案登记,贯彻落实《东莞市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0)》,实现2020年大型工业企业全面建成研发机构,力争2020年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38%。五是聚力抓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核心技术攻关,跟进《东莞市核心技术攻关“攀登计划”实施方案(2020-2020年)》的出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六是扎实开展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修订完善引进省市创新科研团队的有关政策办法,继续做好省市创新科研团队的组织发动和推荐申报工作,争取更多团队获得省市创新科研团队立项资助,加强对省市创新科研团队建设的跟踪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实习工作,扩大签约高校和研究生规模,争取启动研究生院建设。七是深度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继续探索和创新科技金融产业融合的新机制,促进股权投资、融资租赁、新型供应链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蓬勃发展,引导科技金融深入服务于企业研发创造、增资扩股、市场开拓、员工激励等,鼓励金融机构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创新科技企业专属服务体系,精准支持科技创新,实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八是努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建立健全对外科技合作网络,支持我市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单位设立海外创新中心;启动东莞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共同组建东莞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事宜;加快引进国际优质科技人才与项目。通过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中俄国际高技术转移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有针对性的引进国际优质技术、人才和项目来莞集聚、落地。九是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在松山湖高新区试点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构改革,推动专利、商标、版权管理机构三合一,积极申请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在松山湖建设知识产权大厦,引进优质资源入驻,打造华南区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进一步加强东莞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建设,争取独立设置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十、深入推进依法创新。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制定程序,提升科技决策水平。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完善行政执法案卷。加强行政许可事后监管。落实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双公示”工作。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落实依法行政工作总结制度。
2022年*县科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及大力支持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持续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一改两为五做到”,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加快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主体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持续培育创新型市场主体,组织企业参加*县高企申报认定线上培训班、金融政策宣讲系列主题直播等活动,提高企业政策知晓度。2022年两批推荐3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20家已公示通过认定,8家通过省专家评审会评审,年底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有望达到90家。我县130家企业进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名单,居全市第2位。
(二)强化技术攻关,实施重大科技项目。2022年以来,我县科技局积极协助相关企业和单位申报省、市级科技重大专项36个,实施省、市级科技重大专项16个,先后推荐31个项目参与2022年度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级重大专项揭榜挂帅类项目、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领域“揭榜挂帅”项目榜单以及安徽省新冠病毒科研应急攻关专项公开竞争项目的征集。征集9个科技项目,拟纳入我县乡村振兴科技项目管理实施。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将我县淙祥现代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等两家企业申报项目纳入我县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并协助其进行项目实施与管理。
组织20家企业、40个项目参加中国(安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助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13家企业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阜阳地方赛,入围安徽赛区半决赛4家。11月8日召开的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阜阳市共计5个项目获奖,其中我县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安徽德信佳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安徽有机良庄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3个项目,均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4家、院士工作站1家、众创空间3家、企业孵化器1家、农业科技园1家,累计拥有各级、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科技示范企业、示范基地128家。
协调拨付有机良庄院士工作站资助经费30万元;
将2021年2项市级乡村振兴科技项目纳入我县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拨付资金40万元,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六)筑牢应急值守,稳固防震减灾工作。2022年我县防震减灾工作从综合保障、监测预防、震害防御、公共服务和其他方面稳步推进。做到地震台24小时应急值守,严格落实日常台站维护、地震宏观信息零报告等制度,对省地震台网监测反馈信息及时摸排了解跟踪反馈,台站运行率达到95%以上。持续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
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农业创新示范田,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农业院士专家和省委书记莅临视察,给予很高评价。
(八)聚焦为企服务,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制定《*县科技局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完善联系包保企业机制,明确包保领导及联络员,定期对包保8家企业进行走访,宣传科技创新政策,解决企业困难,及时维护省“为企服务”平台,共帮助企业解决问题72项。印发《*县科技局“强化党建引领,切实为企服务”活动方案》,成立*县科技局“强化党建引领,切实为企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共包保全县113家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由班子成员带队组织5批工作组,负责我县3个隔离点工作运转、应急值守等工作;
深化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保密学习,要求全体人员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做好涉密人员教育培训,进一步规范各类文件的收发、办理、管理,配置保密柜,定期开展保密工作自查,确保安全保密工作有序进行。五是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省级下发文件要求,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运行管理,引导机构做好疫情防控、人员资料审核、课程管理等工作,截至目前陆续审批通过五家机构。
(十)聚焦党建引领,锻造过硬科技队伍。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重温十九大以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印发《中共*县科学技术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度学习计划》,购买发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习近平法治思想纲要》《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百年大党面对面》《觉醒年代》等学习资料,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14次,集中学习50余次,促进全体党员干部不断提升政治理论水平,丰富知识架构。制定学习计划,集中观看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不断探索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强化理论及业务工作水平。
(十一)聚焦廉政建设,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制定《2022年*县科技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认真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部署要求,认真传达学习反腐倡廉相关文件及反面典型案例通报。开展“纪法宣传周”专题党风廉政教育主体党日,组织“以案五说”警示教育,深刻剖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引以为戒。强化廉洁文化建设,组织参观廉政书画展,对年轻干部进行集中廉政教育活动,教育年轻干部自觉担当尽责。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廉洁自律和廉政警示教育等活动,开展廉政谈话,听取班子成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汇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定期开展局内部监督,让全体人员自觉遵守各项纪律规定,真正把党纪党规内化于心。
2024年,我局将认真学习二十大会议精神,对照《全省科技部门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方案》严格执行,深入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打造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地,力争实现2025年“双倍增”计划决策部署,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聚集各类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一)增强党建引领力度。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注重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学习型机关建设,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有计划、分层次抓好理论学习,推动工作实践。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处置,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抓好制度体系建设,扎紧扎实内部管理的笼子,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促进我局机关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为推动全县科技工作取得新成就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改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工作效能的有力抓手,持续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细化局领导班子及各股室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定期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督促班子成员和各股室落实好管党治党责任。创新学习方式方法,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廉政教育,不断增强机关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加大警示教育的力度,持续增强廉政风险自我防范意识,切实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严格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切实履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有关规定,主动接受县纪委驻县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注重在日常监督上下功夫,切实把教育和监督的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党员干部身上,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稳步培育创新主体。构建“发现一批、服务一批、推出一批、认定一批”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和“科技创业团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入库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企业培育链,实施“十四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工业集聚区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承载区。以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筛网滤布、新能源等特色产业为主要方向鼓励开展先行先试,加快形成创新资源集聚地和成果转化新高地。。
(五)建设创新平台工程。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推进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持续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以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服务体系、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开展高端人才、柔性人才引进工作,努力打造科技人才聚集高地。
科技项目等不少于10项。同时,加大对。
企业。
项目申报指导,聘请专业第三方介入服务,并组织实施一批县级科技项目,引导我县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中出现的问题,建立科技特派员备选库,对科技特派员进行动态管理;
加强培训,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效。制定科技特派员工作相关流程(选聘、管理、工作开展、成效体现等)考核标准,明确相关部门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各流程的职责,切实调动相关部门主动性,提高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效。建设完善1个科技特派员服务样本点,15个稳定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帮扶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压实责任,转变工作方法,坚决推行一线工作方法,重点开展如下工作:。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打造一支清正、廉洁、能干、高效的科技管理队伍。
(二)出台推进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出台《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政策文件,促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上新台阶。
(三)围绕16项科技考核指标,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
(四)规划建设"科技企业加速器"。在高新区和三个县级工业园区建设"科技企业加速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并将之打造成为省级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五)规划建设"研发机构聚居园"。充分利用红海湾不可复制的海景资源和宜人气候,规划建设我市"研发机构聚居园",在全市加大人才引进的同时,同步推进"人才生产"。"研发机构聚居园"突出引进主体性科研机构在xx建设分校、分所或研究站,同时,也可部分建设虚拟大学及企业研发机构,以保障对高学历的招生资格。
(六)推进科技金融工作。一是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子基金,规模2亿元。二是设立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基金子基金,规模5亿元。
(七)强化创新载体建设。1、积极推进科技园区建设。一是深汕特别合作区联合"红海新陆"产业经济带,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或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拓展区;二是加强xx高新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努力将省级高新区打造成国家级高新区,将海丰经济开发区、陆丰经济开发区、陆河新河工业区打造成省级高新区。2、推进专业镇建设工作。一是推进专业镇传统产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工作,促成专业镇企业实现生产设备更新换代;二是加强与高校合作,推进"一镇一校"、"一镇一策"工作深入开展,建设更多服务能力更强的专业镇服务平台;三是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拓宽专业镇传统产业的销售渠道。3、推进新型研发机构、省级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
(八)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到201x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家数达到30家以上。
(九)完善人才政策机制。积极落实科技人才激励机制,营造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宽松的政策环境,每年吸引1000名以上的创客前来创业。
(十)优化专利结构。出台专利促进办法,加大专利申请补助力度,明年全市专利年申请量力争达到14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有较大幅度提升。
(十一)促进成果转化。制定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办法,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信利第五代tft等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同时支持现代农业、海洋水产等先进适用技术到我市转化应用。
(十二)强化科技服务能力提升。加快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工业设计、质量检测、知识产权、信息网络、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企业融资、人才培育等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全方位服务我市创新发展。
(十三)强化防震减灾工作。做好《xx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和印发工作,继续开展"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台站勘选工作,根据省地震局工作部署,开展实地踏勘和仪器安装工作。
沐浴文明新风,共享文明成果。为扎实推进创文工作,我局进一步提高创文意识,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以五大行动给力创文工作:一是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以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创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主动担起责任,抓好整改落实。二是组建区科技局党团员志愿者服务队,全面开展科普宣传志愿者活动,积极向市民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营造浓厚的创文氛围。三是大力开展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我局累计投入9万元整治丝茅塘城乡结合部,实施环境卫生维护、升级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四是把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和路长制保洁活动作为一项经常化、长效化的工作来抓,确保人员不脱岗不缺岗;五是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相关部门开展有关“创文”的各项活动,传播文明新风,以实际行动助力创文活动。
1.高度重视、压实责任。为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年初召开第一个局务会研究安排包村帮扶工作,成立包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熊胜庆任组长,朱永胜任副组长。成立包村帮扶工作小组,由朱永胜任组长,戴雪飞副组长,周建富、林志斌为成员,选派林志斌为驻村第一书记。多次在扶贫工作专题会议上明确工作组、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的责任,避免责任不清,界限不明,工作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的情况。对各种重要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视情节轻重,根据责任划分,追责到人,并规定扶贫工作表现直接与年度评先评优,奖金数量挂钩。
2.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按照县里对贫困户帮扶干部全覆盖的要求,我局对在编在岗的14位干部(其中两位在休产假中未安排)按照科级以上干部四户,一般干部两户的要求,全部安排帮扶任务,不够的贫困户安排帮扶干部在绣墩村进行帮扶,我局14人共帮44户扶贫困户。
3.加强走访,增进感情。我局规定由邱先华、梁学江、邓辉三位副局长,分别带领帮扶干部轮流下村走访,每月至少三次以上,保证工作日基本有帮扶干部在村。并且鼓励帮扶干部从小事做起,实实在在为贫困户办事,以此拉近感情,提升贫困户的获得感。
4.立足长远,发展产业。我局去年帮助石新村争取产业项目,成立了3个合作社,目前蚕桑合作社为贫困户增收明显,但猕猴桃基地和茶叶基地还没有真正产生效益,存在贫困户积极性不高,种植技术缺乏,存活率不高等问题。截止到11月我们已经组织产业大户参观学习4次、邀请九江市农函大教授来村指导技术2次、为合作社的产业基地协调解决了通电问题、联系购买了有机肥料等。
1、积极开展城市地震灾害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根据xx市政府关于集中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通知的统一部署,我局牵头开展对大型化工厂、炼油厂及储存设施、大中型水库大坝、县级以上中心城市中小学校舍等的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工作。
2、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和监督。利用"xx市区地震小区划研究报告"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资料,为4个单位和一般工程项目选址提供地质稳定性依据,如"协鑫海丰县100lmwp农业光伏发电项目"、"协鑫海丰县赤坑镇150mwp渔光互补电站项目";为4个建设工程提供抗震设防参考依据,如"xx水文测报中心"、"xx市区站前路市政工程"、"xx市区东城路中段道路工程"等。
我市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的速度还较为缓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
(一)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多年以来,我市的财政科技专项经费每年大约在200万元左右,在全省中排名靠后。由于经费不落实,导致扶持政策不落地。
(二)科技创新基础弱。一是创新载体少,高新区建设刚起步,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等创新载体少,发展慢;二是创新能力弱,科技成果和专利产出能力滞后;三是产业基础差,产品处于产业低端,科技创新基础薄弱。
(三)科技创新人才比较缺乏。我市科技创新人才紧缺,特别是高、精、尖的科技人才更为严重匮乏,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严重制约着xx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有些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意愿不够强烈。科技创新需要投入,也存在一定风险,有些企业对科技创新投资意愿不强,致使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推进速度不快。
完成女山地震综合台建设工作;完成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工作;建成了五河县防震减灾科普馆;省地震局副局长王跃来我县检查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利用“5.12防灾减灾日”积极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并在五河第二实验小学举行了防灾避险应急疏散演练;省地震局副局长张有林来我县开展震情监视跟踪工作进行检查指导。7月25-26日,在我县大新镇、朱顶镇进行防震减灾“进农村”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普宣传活动。9月19日,在青年圩广场开展行“五河县2020年全国科普日集中宣传活动”。9月18日,蚌埠市结合防空警报试鸣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在我县育英中学举行。
充分发挥行政审批中心服务窗口作用,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服务。截止今年10月中旬,审定一般建设工程项目42个。
xx年我局工作将继续围绕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结合我县实际,以“三进三入”(科学技术进园区入企业、科技示范进产业入龙头、科技意识进层面入一线)为目标,以项目为核心,实现明年科技工作有较大提升,为实现于都的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加大科技入园工作力度,按照省级民营科技园区的要求,继续完善于都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积极为企业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项,发展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3家,到xx年,争取园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5%,引进新技术、新成果13项,全县专利申请数达50项,授权数达26项。
高质量完成好党建、信访、综治维稳、计划生育工作,全力完成县招工办分配的招工任务,完成好新农村建设及“三送”工作。
20xx年,我县科技工作将继续瞄准全省创新驱动“5511”工程的总体目标,突出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县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组织实施,重点抓好环境优化、平台夯实、能力增强和服务提升等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为建设创新型**做出积极贡献。
挖掘整合分散在各条各线的科技资源,根据项目的创新水平、成果转化程度、企业成长情况、市场销售前景等分类储备,通过政策推动、项目带动、资金撬动,使现有科技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努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
鼓励龙头企业普遍建立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加快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增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的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研发活动,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产学研技术合作交流,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相关基础研究,联合培养人才,共享科研成果,形成各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
做好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好专利执法专项行动,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提高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以及发明专利在总申请量中的占比,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以龙头企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为主力,以工业园区、产业基地为载体,加快众创空间、创业基地等孵化机构建设,出台初创企业优惠政策,减轻创业者负担。强化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运用“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等融资模式,加强对创新创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扶持,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难点和热点民生问题推进科技创新,结合精准扶贫、包村挂点、科技下乡等工作的开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使科技真正走向民生、惠及百姓。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区科技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申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力度,认真做好知识产权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1、结合重大科技工程实施,加大高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
加快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国家重装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旌阳片区建设,深入实施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重点县工程建设,紧紧围绕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大力引进推广数控加工技术、先进制造技术、高效节能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全年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15项。4月9日,区政协主席谢智源,副主席、党组书记杨晓岚,副主席廖传堂、王西林、王周勇、张顺华、李亚平,和非公有制经济委全体委员视察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实地考察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瑞能电力科技、德赛尔化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爱通电子线缆,调研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新技术发展、新产品研发情况,充分肯定了科技进步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力促进作用。
2、以企业为主体,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议区政府出台《旌阳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管理办法》,设立100万元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用于支持全区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全区15家国、省、市、区级高新技术企业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着力引导我区2家创新型示范企业、5个省、市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科技创新工作。4月9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护知识产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的“科技进企业服务月”活动全面启动,邀请市科技局高新科、市知识产权局专利事务所专家面向全区100余家企业负责人开展“科技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政策、程序”、“专利申请、运用和保护”等专业知识培训。活动月期间,发放技术合作需求调查问卷150余份,了解企业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搭建平台,沟通协调。4月15日至17日,组织全区36家企业参加第二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资本对接会,7家企业参加投融资培训,3家企业参加投融资路演,4家企业参加投融资展览,36家企业参加了以“风险投资与创新经济发展”、“为西部企业家诊脉”、“投资经验分享”、“创业板及新三板市场”为主题的四个专场论坛,与150余家风险资本投资机构对接洽谈。东佳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与成都博源风险投资机构成功签约,获得风险投资5000万元。
3、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工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大力宣传四川大学德阳科技园优惠政策,加强同川大、川农大、省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为校企在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科技成果方面的交流合作做好协调服务工作。5月18日,组织全区6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召开“旌阳区企业与风险资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接签约会”,与博源资本、软银资本、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成都大学、四川建院、省食品发酵工业设计研究院等进行对接洽谈签约,达成投资和技术合作协议4项。风投机构和大专院校分别进行了风险投资培训和科技成果推介。
1、大力引进推广农业科技新成就。
实施专家论证制度,认真开展科技顾问团工作。
区科技局认真履行科技顾问团办公室职责,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保证了顾问团的有效运转。区科技顾问团顾问、省林科院科技处长韩华柏数次到我区丘陵地区指导核桃产业发展工作,为我区丘陵地区干果产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区科技顾问团顾问、西华大学科技处处长杨伟多次到我区服务,区科技顾问团成员、成都大学旅游学院院长诸丹积极为我区灾后农房重建和旅游文化产业重建服务。韩华柏、杨伟、诸丹、江光富等顾问受区政府聘请为我区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参与我区科技进步奖励项目评审。
以“科技之春”、“知识产权月”、“科技活动周”、“科普进社区”和“科普月”等大型科普活动为载体,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橱窗等多种手段广泛宣传科技法律法规、科学文化知识,营造科教兴区良好氛围,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养。3月15日,市、区科普领导小组在孝泉镇举行主题为“科技服务民生”的科技之春启动仪式。市、区两级40余个部门开展宣传活动,捐赠现金和物资共计15万元。区科技局为孝泉镇广大群众赠送农村先进适用技术资料1000余册,赠现金人民币5000元,并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咨询服务,咨询人数达500余人次。全年区科技局免费为全区群众发放技术资料30余种,15000余本。
帮助指导乡镇、区级相关部门和企业申报各级各类项目,聘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袁洪主任为全区40余家企业作各级各类项目申报、包装专项培训。全年共申报各级各类科技、知识产权项目70项,共有46项科技项目获国、省、市科技部门立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9项,获得无偿科技资金支持824万元。德阳市食用菌专家大院承担的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黄背木耳高效生产和增值加工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通过省科技厅验收。特变电工2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4项科技成果获德阳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4月,区科学技术进步评审委员会对全区五年来58个科技成果,依据《德阳市旌阳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专家评审细则》进行严格评审,评审出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3项,优秀奖21项,为即将召开的全区科技进步奖励大会做好前期准备。
1、积极宣传专利知识。
利用“科技之春”、“科普月”、“四月知识产权月”等大型科普活动,宣传《专利法》知识,提高群众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权意识。1-10月全区专利申请量完成189件。依据《德阳市旌阳区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资助专利46件。
2、加强知识产权联合执法。
4月26日,由区知识产权局牵头,联合工商局、文体局、公安分局对我区富江超市、丰联超市、红旗连锁及新知书城等多家大型商场展开了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大检查行动,针对食品、家电、日用品中涉及假冒他人专利、冒充专利产品,侵犯商标专用权,虚假广告、盗版音像制品及专利标记和专利号标注不当等问题展开了重点检查与集中整治行动。对涉嫌失效专利商品,专利商标标注不当,商品违反商标法规定的虚假宣传,以及涉及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出版物责令下架和进行整改,并就流通企业如何规范商场专利产品的宣传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专利商品进货登记确认制度等进行了指导,同时对商家进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及引导教育商家要合法经营。
20xx年,继续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依靠科技支撑,推动工业、农业、社会领域科技进步,为和谐旌阳、创新型旌阳建设提供科技动力。
1、加强科技顾问团办公室工作力度。邀请顾问团专家参与沿山旅游产业带开发,打造特色产业。邀请专家就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面向乡镇、村组干部、专业大户开展专项培训。
2、推动工业科技进步。一是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机械、电线电缆、天然气化工、食品化工等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升级。二是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抓好现有的15家国、省、市级高新技术建设,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积极组织区内企业申报国、省、市科技项目,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力争设立“旌阳区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三是深化校地合作。完善四川大学科技园创新体系建设,创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创业服务载体。举办好第二届旌阳区科技型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风险资本对接签约会和成果发布会,加强在人才、项目、成果、资金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力争完成签约1-2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转让等服务。
3、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一是从省农科院、川农大等农业院校引进蔬菜、水果、粮油、林木等优良新品种,和规范化栽培、无公害标准种养殖技术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二是深化统筹城乡科技推进行动,围绕旌东、旌西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抓好以龙居村、茶店村、马鞍山村为主的万亩优质核桃示范基地建设,抓好孝泉、天元、黄许的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和天元水产基地建设,加强以东湖乡、双东镇为主的食药用菌和水果产业基地建设。三是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抓好食药用菌、水果、蔬菜、核桃、优质猪、水产等农业专家大院建设,逐步完善专家大院建设体系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大院在新品种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和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推进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组建旌阳区科技特派员队伍,设立科技特派员专线,为全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4、加大科普工作力度。依托大型科普活动,利用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橱窗、宣传资料等多种手段普及科技法律法规和科学文化知识,实施“大型科技下乡活动”。
5、积极引进、培养科技人才。支持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的科技人员来我区兴办民营科技企业或嫁接转化科技成果,引导企业自行设立科技人才奖励专项资金。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职工、农民的技术、技能培训,培养适合基层工作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适用技术人才。
6、申报、实施、储备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对已实施的科技项目做好验收工作,严格项目绩效考核工作。
7、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培训和执法工作,抓好专利技术的引进、实施,推进知识产权促“三农”和进社区工作。
紧紧围绕五大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大力度从省内外引进农业优良新品种,大力引进蔬菜、水果、中药材、经济林木等新品种。重点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化规范化栽培技术、无公害标准种养殖技术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10余项。
8、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发展我区肉鸡特色产业。
项目以无公害肉鸡健康养殖与加工为主线,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大学为支撑,以德阳广东温氏家禽养殖有限公司、洪国种养殖发展有限公司为载体,以乡镇优质肉鸡养殖协会为依托,强化品种引进、技术集成推广、科技培训工作,设立镇、村科技服务站,建立科技信息栏,聘请川农大杨志勤、许锋等肉鸡养殖专家提供信息、技术、市场服务。引导川农大在德阳温氏建立全市第一家博士工作站和川农大教学科研实习基地。项目实施以来,已建立标准化养殖科技示范小区5个,专业养殖科技示范户1400户。该项目已全面完成目标任务,9月通过省科技厅验收,待国家科技部验收。
9、大力建设万亩优质核桃基地,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实施优质薄壳核桃项目,做好栽植规划布局准备工作,预计11月栽植优质核桃800亩。针对已栽植的4000亩核桃管护问题,邀请德阳市核桃专家大院专家韩华柏、朱益川、吴万波面向核桃种植户开展专项培训4次,培训人数达600人次。区科技局联合新中镇、德阳市核桃专家大院在新中镇尖山村共同举办核桃高接换种现场会,镇村干部、专业管护队员和核桃种植户80余人参会,由省林科院核桃课题组8位嫁接人员带领新中镇当地5名嫁接者实施嫁接,共嫁接优质核桃95.4亩,5022枝,培养了当地核桃嫁接技术队伍,解决了原有核桃树品种质量不纯、挂果率低等问题。
10、巩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扩大科技公共服务农村覆盖面。
一是继续推进农业专家大院建设。抓好优质猪专家大院、水产专家大院、核桃专家大院建设,为全区优质猪、小家禽、水产、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黄许镇积极筹备以省农科院院长李跃建博士为首席专家的德阳市蔬菜专家大院。在东湖乡高槐村建成以省农科院科技处长郑林用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德阳市食用菌专家大院,并为双东镇86户有意愿种植食用菌农户进行专题讲座。3月5日,市人大钱书模副主任、市科技局袁前锋局长视察我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工作情况,实地考察了德阳市食用菌专家大院,对专家大院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示范,带动辐射周边群众致富高度赞赏。
二是大力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抓好省级水产养殖农业科技园和双东生态鸡养殖科技园、孝泉优质蔬菜科技园、和新有机辣椒科技园、东湖优质水稻科技园的示范工作,扩大科技示范效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
三是不断完善星火科技培训学校功能。以11所星火科技培训学校为阵地,开展面对全区广大农民群众的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取得培训实效。
四是加强旌阳科学技术信息网建设。加快网页更新速度,为农民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新技术、市场和项目信息,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
五是全面启动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科技需求调查,针对搜集的需求信息,有选择的下派科技特派员。“5.12”大地震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我区柏隆镇清和村开展科技特派团对口帮扶试点工作,派驻以川农大副教授舒刚为首的3名科技特派员指导当地肉鸡产业发展,传播养殖技术,示范户增收显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项目经理方向阳先生和中科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人庆到清河村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均给予了充分肯定。
我们**科技工作总的思路是:以科技创新为全年工作的主题,以建设创新型**为主要工作任务,以服务于5大主导产业为切入点,以农民增加收入,财政增加税源为目的,进一步发挥科技对经济工作的支撑作用,重点抓好下面几项工作:
一、以县级财政增收为重点,抓好工业主导产业的科技服务。**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冶金、铸造、泵阀、有色金属4个主导产业。以辽冶重工为代表的冶金企业是**新发展起来的骨干企业。该产业计划3―5年内预计实现产值80亿元;以**铸造、银丰铸造为代表的铸造企业重点发展铸件、机加、汽车零部件,该产业3―5年内预计产值60亿;杨士岗泵阀产业园,主要发展生产特种泵阀、数控机床配件、数码科技开发,3―5年将实现产值40亿元以上;以九星集团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产业,主要是开发有色金属新产品,该产业已经列为市科技局支持项目,对上述重点发展产业我们县级科技部门07年重点为企业提供3个方面的服务工作。一是帮助搭建科技孵化器平台。06年我们县搭建了3家科技孵化器平台,即杨士岗镇科技孵化器3000m2,**镇科技孵化器3000m2,新民屯科技孵化器4000m2。07年我们要完善提高孵化器孵化水平,为初创期的科技中小型企业提供孵化场地。二是建设专业技术培训基地。**技术性强的企业发展速度很快,而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缺乏,农民上岗急需技术培训,目前**没有培训场所,为解决这一难题,辽东铸造主动提出07年建一处技术培训基地,为**工业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三是帮助企业建研发机构,我们计划07年把企业的研发与省、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起来,搞松散型的技术研发机构,比如:**铸造研究所与沈阳铸造研究所联合,由沈阳铸造研究所选2―3名铸造技术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为**铸造企业搞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我们科技部门在聘请专家的经费上按照科技特派员的模式适当给予补助。
二、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抓好高新技术园区的科技服务。县委、县政府在茨榆坨开发区规划3.2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建设高新科技园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布局,我们积极做好科技园区的科技招商工作和科技园区与省、市大专院校的科技联合、科技对接。
三、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抓好新兴特色农业的科技服务。06年以来,**新兴的养貉、种植中药、花卉、新品种蔬菜等特色农业发展很快。这些特色农业将要给**农民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县农民养貉50万只,按现价,每只年貉皮纯利200―300元左右,仅此一项**农民纯收入就能增收1亿元以上。06年,我们为养貉农民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基本解决了农民养貉的技术问题,现在农民急需上一个貉皮深加工企业,每只貉皮加工还能增加200元以上的收入,07年我们要努力引进这方面经营企业和技术。林地间做“细辛”,果地间做“五味子”,也是**今年以来农民新兴起来的产业,现在全县种植五味子和细辛等面积3000亩以上,07年有扩大发展的势头。我们主要是帮助农民请专家指导技术。**花卉产业面积2万亩,冠亚花卉园和鑫亿洲花卉繁育中心,已经被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立项,07年我们要继续支持花卉产业项目。按照一村一业的规划,**许多村已经成为棚菜专业村,现在的棚菜专业村与过去的不同点是品种更新较快。因此,新品种的科技培训还要突出针对性、实效性。
四、以“绿色村庄”建设为重点,抓好“四位一体”科技成果的推广。按照县委、县政府07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安排,我们科技部门主要是以**县五星实业有限公司“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在潘家卜村推广此项科技成果100户,改善农民人居环境。
五、以农民科技特派员工程为重点,抓好科技服务载体建设。07年,我们要在总结、完善、提高的基础上,继续抓好科技特派员工程,计划选派10个特派员项目和特派员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要继续抓好建设农民研修基地。抓好国家863智能化科技信息网络示范县项目,充分发挥科技信息网络为农民服务的职能。
总之,**科技局07年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创新年”中的积极作用,为**的经济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20xx年,我局将积极推动“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战略实施,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为转方式、调结构,加快美好xx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全县“一个中心、两个基地”的发展要求,以增强我县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目标,以实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为手段,不断深化科技体制创新与改革,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化。
1、研发投入继续较快增长,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0.88亿元,增长20%。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活动的投入,同时要求财务人员对于研发费用的核算更加精细化,科学、合理地归集研发费用。
2、实现专利申请量230件,其中,授权量160件,发明专利申请量80件。面向企业,开展专利宣传培训。积极联合工商等部门,开展知识产权执法活动。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企业指导创新,校企合力推进专利工作。
3、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新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5家。组织人员对我县潜力企业进行调研,针对企业的需求,区别情况,提供指导和服务。同时,在对上争取资金、项目的时候,给企业提供最大的便利和支持。
4、加强创新服务站平台建设,建立市级以上技术研究中心1-2家,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争取到年底有4-5家企业进入星火科技园区入孵。做好科技“路路通”建设,为企业与高校牵线搭桥,在技术和项目上为企业排忧解难。与上级科技部门积极对接,帮助企业尽快落实相关扶持政策,争取科技资金和项目,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热情。
5、围绕我县特色农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加快农业成果转化。组织开展好科技活动周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实施好国家合肥农业科技园区xx台创园核心区建设。
6、加大与高校、院所对接力度,继续跟踪落实县校科技对接成果,务求对接取得实效。通过网上申报、走访企业等多种形式,整理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建立信息库,即时发布,寻求解决。并挖掘一系列有合作前景的产业化项目,带着项目与高校科研院所沟通与联系。
7、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与相关部门配合协作,重点培育一批规上企业中有培育潜力和爆发式增长的科技型企业,鼓励、帮助企业积极申报,努力新增4家省级新兴产业企业,新兴产业总值达20亿元。
8、“膨胀”现有磁性材料企业,推进重大项目建成达产。充分发挥磁性材料产业办公室工作职能,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工作,鼓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实施技术创新,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同时,做好大地熊年产1000吨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体后加工项目和磁电孵化器项目、龙磁年产30000吨高档锶铁氧体预烧料生产线项目、万磁1000吨钕铁硼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金三隆公司钕铁硼废料回收综合利用项目等8个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力争早达产。同时做好企业拟上项目的调研论证等工作,争取尽快立项,尽快实施。
9、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组织2次以上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业务培训;组织2-4所学校申报省级、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组织1-2个社区申报省级、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加强地震宏观监测点规范化建设。
10、按照20xx年12月21日刁县长主持召开的县地震台站建设协调会要求,县地震台站和县气象科普馆一起建设,尽快启动县地震台站建设,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科技局扶贫专项工作汇报范文
科技局科技创新工作汇报范文
县科技局五年度工作汇报
【热门】教师工作计划
【热门】体育工作计划三篇
【热门】主任工作计划四篇
【热门】销售工作计划三篇
【热门】学生工作计划三篇
【热门】年级工作计划三篇
2017年,县科技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创新方法,夯实工作基础、突出工作重点,努力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思想境界,提升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标准,提升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确保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科技项目的争取和监管力度。一是紧密跟踪国家科技部三年滚动实施的关于县域重点科技项目和科技创新驱动县域发展试点县项目。目前县域重点科技项目已经通过答辩,试点县项目正在聘请陕西省发明协会知名专家和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对我县产业情况进行摸底调研,项目实施方案计划2017年元月能够完成。二是积极实施5个省级重点项目。即:陕西省(武功县)现代农业科技园项目,武功县猕猴桃提质高效生产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陕西省2016年县域重点科技项目),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项目(陕西博菲特流体控制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实施的“天然气过滤、调压、计量及废气回收集成设备”项目、陕西四达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叶轮锻件研制”项目),陕西新世界核桃良种苗木有限公司实施的“武功县猕猴桃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三是积极实施4个市级重点项目。即武功县新丝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实施的“武功县新丝路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陕西博菲特流体控制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实施的“国内高端流体控制装备研发及应用技术”项目,陕西武功东方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实施的“清洁生产污水处理改造”项目,陕西荣达电力耐磨设备有限公司实施的“电厂专用耐磨螺旋捞渣机热喷焊再制造研究”项目。四是积极申报武功县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建设项目和武功猕猴桃冷链物流实验中心建设项目。
二、认真筹备,做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验收工作。2015年,我县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一年来,我们按照创建试点县的工作要求,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通过宣传,提高了全民的思想认识,经过调研,引进了高素质的中介机构,在完成专利申请、授权任务的同时,注重提高专利的质量。2017年,我们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武功讲坛》为平台,围绕“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开拓知识产权强企之路”这一主题,为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举办一次培训班,提高领导干部管理指导全民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及维权的能力。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让知识产权工作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把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深入到全县的每一个角落。三是联合专利中介机构,通过专利的挖掘、布局、检索、咨询服务,继续提高专利的申请质量,提高我县万人专利拥有率,并重点培养、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发明领域的优秀企业和优秀人才。四是加强知识产权领域的执法维权、通过执法维权工作的开展,提高企业和全民的维权意识,使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同时不侵犯别人的权益。
三、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争取政府的支持力度,督促、引导四达科技、隆翔立体车库、荣达电力持续加大对已组建的研发团队和科技创新平台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研发平台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培养创新人才、转化创新成果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鼓励其他企业立足自身实际,着眼科技创新需求,加快本企业的研发平台建设。加强与工业局、中小企业局、工业园区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大力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导现有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对原有技术、工艺进行改造,力争年内培养2家高新技术企业。
四、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抢抓市、县奖励政策的机遇、鼓励博菲特、隆翔立体车库、东方纸业、四达科技等拥有较多专利的企业打破固有思维,立足行业高端,强化创新意识,瞄准市场需求,采取自主研发、联合研发的形式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鼓励他们加强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引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在本企业进行转化,利用科技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
五、创新思路、圆满完成市考指标各项工作任务。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验收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通过指导企业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贯标,认真抓好农业领域重点是猕猴桃领域科技示范推广,动员规模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更新技术改造,推动市考指标的圆满完成,确保有1到2项指标位于全市前列。
六、加强地震工作力度,提高地震工作水平。进一步推进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积极做好“三网一员”示范村和避难场所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重点是加大对中小学校舍抗震设防和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作力度。
七、配合县委、政府做好日常工作以及各项临时工作。
20xx年我县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20××年,我局继续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工作计划如下:
(一)20××年主要目标任务。
1.大幅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到20××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20%,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超过4家。
2.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和完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3家,市级专家大院16家,科技特派员125人。
3.大力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力争到20××年全县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4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1件。
(二)20××年重点工作。
1.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宣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充分调动企业申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对符合条件企业的帮助和指导力度。加强各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
2.鼓励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着力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推进与**工业大学、**农业大学、**学院等产学研合作关系,鼓励企业购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持续加大科技投入,邀请专家教授来舒城考察指导,把脉问诊,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引导企业瞄准产业技术前沿,制定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和建设技术创新体系。采取专项支持方式,分层次、有计划地支持企业自建和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研发机构。扶持我县现有技术中心升级为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技术中心。
4.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坚持“政府规范引导、企业自主建设、实现多方共赢”的原则,基础设施及相应配套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生产性和经营性项目以业主和社会投入为主,多渠道增加园区建设投入,广泛吸引民间资本,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参与园区建设,创办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工基地,建立“政府引导、企业投入、社会参与、多方共建”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农业科技园区的生命力。
5.推动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突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为,采取双向选择,将有一定基础、有特长、有创办实体能力的科技人员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鼓励管理、经营、流通领域的人才和乡土人才、大中专毕业生加入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中来,科技特派员创业要以项目为载体,通过产业链带动,激活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科技特派员组织或参与组织实施的项目进行倾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引导和帮助科技特派员选好项目,实施好项目。通过项目的支持,带动我县经济发展。
6.加快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贯标认证、保护和激励。创造更有益于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创新融资方式,加快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进行融资,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引导企业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指导和帮助企业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对知识产权的科学管理和战略运用,提高国际、国内竞争力;加快企业知识产权的认证,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使命;大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知识,提高知识产权所有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的执法活动,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培育壮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大力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对符合国家和我县产业发展导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良好市场前景、能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励。对新建立的各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充分发挥专利权的融资功能,鼓励、引导和支持风险投资加大对知识产权实施和产业化的资金投入,推动知识产权商品化和产业化。
7.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支持各类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器提升创新创业服务环境和能力。促进“众创空间”建设。出台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依托我县现有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业载体,鼓励多元资本参与“众创空间”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促进优质资本、项目、技术和人才向企业集聚。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gongzuozongjie/52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