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工作中的优缺点,为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优秀的月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写作能够有所启发。
创“二甲”医院是我院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我院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是我院跨域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等相关人员到甲级医院、甲级医院等兄弟医院参观、学习、复制二甲资料,对照评审标准查找存在问题、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制定相应整改方案,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全面整改落实,努力创建“二甲”中医院。
每科选择1-2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作为试点病种。首批入选的病种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节性甲状腺肿、食管癌、股骨颈骨折、子宫平滑肌瘤、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老年性白内障、2型糖尿病等10个病种。
为了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心病科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通过心悸的临床路径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1.建立评价小组,健全工作制度。
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科主任、护士长担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科室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员,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相关资料填写、收集、整理工作,并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
2.加强学习,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组织科室医务人员学习相关文件,熟悉试点方案及相关要求。
3.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临床路径工作和绩效考核挂钩,通过绩效考评,鼓励、促进科室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
4.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临床路径办公室对实施临床路径的试点病种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建立试点文件及相关材料档案,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自行组织病例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科室通过分析治疗过程、住院天数、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科室作出资料收集、整理、评价分析及改进。
20xx年我们共有96例进入路径,有32例因变异退出本路径,通过心悸的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3000元/人,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18天/次。
试点科室开始时对临床路径不够熟悉,开展较困难,所开展的病种例数少,运行过程中存不足之处:
1、各种资料信息填写不完善。
2、个别医生未严格按路径开医嘱。
3、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够强,在记录护理临床路径表单时有漏填项目现象。
临床路径评价小组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已组织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进行沟通,并进行整改。今后需加大检查力度,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力争完成临床路径规范要求。
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门诊平均人次费用和住院平均人次费用更趋合理。
4.带动了全院服务效率的提高,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我院依据卫生部临床路径规范模板制定适合我院的临床路径模板,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住院天数,要求各临床、医技科室和后勤保障部门全力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从而带动了全院服务效率的提高,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5.促进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临床路径的制定是依据“疾病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体现诊疗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为了积极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全院更加重视基础医疗质量和医务人员的基本功培训,加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
6.促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加速:临床路径管理体现的是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要实现诊疗、护理及质量监控的全面管理。
7.促使医院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以来,大家认识到临床路径管理不仅仅是医生的事情,推行临床路径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护理、医技、后勤等各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同时要求医务人员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住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有效地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促使医院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
8.加强了医患沟通,和谐了医患关系: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所有的诊疗行为均公开、透明,每天的诊疗活动在入院时已告知患者和家属,并且需要患者和家属签字认可,同时需要患者参与和配合,医务人员、患者、家属都清晰了解整个诊疗流程和安排,有利于医务人员间的协调和医患间的良好沟通,促进了医患和谐,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要做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识是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第一关键,我院继续加大对此项工作的宣传教育,让全院职工充分理解到临床路径管理的重大意义,使全院医务人员统一认识,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临床路径管理的工作。
我院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院不断深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通过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
至今,全院共11个科室开展临床路径,共28个病种,分别为骨科、普外科、心内科、呼吸科、消化内科、产科、儿科、眼耳鼻喉科、老年科、肿瘤科、昆机分院,其中只有3个病种进入单病种付费管理,由于我院收治的病人以老年病人居多,多种疾病共存,导致能入径病人数很少,或因为变异提前退出路径,2015年进入临床路径人数为46例其中:鼻骨骨折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10例,尺骨桡骨远端骨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5例,腹股沟疝2例,grawes病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1例、轮转病毒感染性腹泻3例,手足口病4例,异位妊娠手术治疗12例,翼状胬肉切除术共2例。
我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虽已1年余,但实际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分析如下:
临床路径主要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最终目的在于使医生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处置,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减少患者住院时因种种原因产生的变异情况,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虽短住院天数,帮助患者对所患疾病多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治疗,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但有一部分医护人员仍然不了解其最终目的,不明白入径对象如何选择,如何入径,何为退径,何为变异,对医患双方有何意义,从而降低了入径率,甚至有些病种没有入径患者。
进入临床路径,并非医务人员自己为之,还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有个沟通的过程,要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白何为临床路径,进入了临床路径对于他们自身有什么实际意义,以及进入路径后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了解,增强治愈的信心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欠缺,使进入临床路径的数据收集不完全,不能直观进行分析、总结,手工统计的数据整理、分析工作量大,也不利于试点工作的相关资料收集、利用。
针对我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不足,我科也做出相应计划,以期能对临床路径的开展有所助益:
2、在信息化平台不完善的情况下,尽力把临床路径各项数据收集齐全;
3 、积极和科室沟通,讨论临床路径各病种的可行性,及时更新病种,以利于临床科室开展临床路径。
1、今年医院重新调整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等院科两级管理组织。同时,加强了药事管理委员会对临床用药的监管力度及院感的监测力度,构建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组织体系。院长作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第一责任人,坚持把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列入日常工作重要议程,坚持每周大查房、医疗质量测评,对所发现的质量问题以及不安全的隐患及时通报、分析,提出可行性整改意见。加强对急、危、重病人,重大手术病人及输血病人实行重点监测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各临床科室负责人认真实施医院十三大《核心医疗制度》,并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疑难病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会诊、术前讨论、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同时作好医疗差错事故地登记、严格交接班记录等。
2、根据《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及《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
为加强病历及处方管理,医务科认真组织学习和培训,印发甲级医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病历基本规范及病案首页书写要求的通知》,并按文件规定进行检查督导,使住院病历书写逐步规范化。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等职能科室负责人每月定期抽查各科门诊处方、住院病历、合理用药、医疗操作规程等方面的情况,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病历书写不规范、开大处方的医生进行全院通报批评,给以经济处罚,责令限期整改。
3、认真按照各级政府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院感科进行院感知识培训,不断完善消毒供应及医疗垃圾的回收工作,加强和完善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的建设,认真做好“手足口病”、“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做好病人的'资料登记、跟踪观察,信息上报工作,无错报、漏报、瞒报。今年我院为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服苗点,组织医务人员于12月5、6日在门诊大厅免费发放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糖丸约400人次,为预防、彻底消除小儿麻痹症,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4、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完,善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使急诊急救工作逐渐完善和规范,坚持24小时值班,坚守岗位,随时处于急诊应急待命。建立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确保急救生命绿色通道“畅通、规范、高效、安全”,加强三基培训,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医院急救人员的应急处置救治能力。本年度我院医疗急救工作经省急救中心评审达标。
5、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提升业务水平。
目前制约医院的发展,最大的瓶颈是人才短缺,为解决人才短缺这个瓶颈,今年我院聘请有资质、有临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1名到我院内儿科门诊工作;另外,引进本科毕业生5名,缓解了人才紧缺问题。重视继续医学教育,今年选派2名医师参加中医骨干培训班;选派2名护士、检验师到甲级医院进修相关专业,选派1名护士到安徽省人民医院进修胃镜。全年派员参加各种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护理短期培训班、业务学习、专业学术会议达60多人次。
20xx年我院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年版)实施细则》及省、市、县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不断规范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在各相关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我院11个临床科室中,计划开展44个病种,实际累计运行30个病种,截止11月底,全院列入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患者数****人,进入路径****人,入径率87.1%,完成路径****人,完成率96.36%,完全达到市卫生局关于二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管理指标(实施临床路径病种数不低于xx个/院,入径率60%以上,完成率70%)。在一年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管理组织,落实责任,不断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由于医院领导班子的变化和分管工作的重新调整,医院新成立内四科、内五科等科室,部分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人员进修和变动等原因,为使该项工作有序持续开展,我们按照卫计委《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的要求,适当调整了“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管理组织和管理成员,同时细化职责,落实责任,使此项管理工作从院方到科室组织健全、人员到位、职责明确,为顺利开展今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路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新的表格增加了“出院30日内再住院率”、“非预期再手术率”、“并发症合并症率”、“死亡率”等质量与安全指标,并要求科室认真执行。
(三)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年初,与各临床科室进行研究讨论,调整和增加了xx各临床路径病种,截止11月底,全院共有11个科室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开展临床路径病种数44个,运行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30个,全院列入临床路径病种患者数****人,进入路径****人,完成路径****人,变异166人,入径率87.1%,%,%,完成率96.36%。完全达到市卫生局关于二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管理指标(实施临床路径病种数不低于xx个/院,入径率60%以上,完成率70%)。
(四)不断加强临床路径监管力度,使管理逐步规范化。今年以来,除日常的数据统计监管外,定期和不定期到临床科室进行督导,了解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新的管理程序和内容的运行,工作量较大,临床科室不习惯,我们进行认真讲解,对于每月的数据汇总填报和工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对做的好的科室及时予以表扬,逐步规范了全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今年以来,科室对临床路径病例管理质量和管理细节上有了较大提高。
(五)加大对临床路径病种的筛选,增加入径人数。针对个别科室入径人数少的问题,我们下科室了解科室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卫计委新增临床路径病种,筛选适合本科室的病种作为路径病种,取得了较好效果。截至目前,三个开展临床路径不好的科室分别新增了三个病种,4个月共完成***人。现内二科一月完成的路径人数就相当于去年一年的人数。
(一)部分科室仍然思想重视不够,怕麻烦,符合入径标准的病例不愿入径,或者为了追求入径数量而入径后不完全按照路径管理要求进行管理,不能完全按照《路径单》要求进行诊治,有变异也不一定如实填报、分析、总结等,工作做的不认真、不细致。个别科室仍然存在对待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敷衍了事,被动应付工作,学习培训只落实在纸上,总结分析、持续改进落实不够等问题。
(二)变异率相对较高。一方面是因为加强了路径运行监督力度,让科室按照实际情况上报,如果发现不报,做出批评整改.另一方面原因是部分科室为了一味追求入径人数和完成人数,降低了入径标准。今后将在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原因中找到合理的平衡点。
(三)医患沟通有待加强。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在实施前要和病人谈话,签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人知情同意书》、《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在实施过程中若有变异要告知患者、还要记录分析,出院时还要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工作,我们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四)单病种管理与临床路径管理之间的矛盾制约了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数量。我院目前列为单病种限额付费管理的病种数为45种,其中被选择作为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就有19种,而且是临床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种,如果按照临床路径入径标准将此19个病种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费用将明显超出单病种限额标准,如果有明显的合并症、并发症,又不能进人临床路径管理。这是制约我院入径病人数较低的主要因素。
(五)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由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业务监管、数据调用、数据统计、信息上报及路径电子病历管理等还处于原始手工阶段,导致路径管理监管不到位,医疗护理路径工作不够规范。今年十月份市卫生局督察组来院督察中明确提出,我院的信息化管理滞后,致使临床路径统计方法有待改进。
(一)以“二甲”复审为工作中心,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年版)实施细则》,认真学习,完善制度、方案、流程并认真监督落实,定期到临床科室检查督导,发现问题或不足,限期整改,不断提高我院临床路径管理水平,不断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二)探索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临床路径病例运行质量,不断增加入径病例数,严格管理入径率、变异率、出径率和完成率.想办法科学监控出院30日内再住院率、非预期再手术率、并发症合并症率、死亡率等临床路径管理指标。
(三)临床路径管理由20xx年的鼓励上报数量向运行质量转变,上升为既要求运行数量也要求运行质量上下功夫,同时确定重点监管病种,并对重点监管病种的运行质量和监控数据进行监督。此项工作将是今后长期持久的主要管理工作,也是真正落实国家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即卫计委对临床路径的概念要求:“逐步建立以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效率和费用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评估机制”,达到此目标任务重,工作量大,真正做到位,要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才能做好。
(四)尽量创造条件将临床路径管理进行数据化管理,以规范管理、加强监管、进行网络直报。
我院自xx年开展试行临床路径工作以来,对部分病种临床路径进行了实践,总结了不少经验,现总结评估如下: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成立了由医务科长担任组长的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并设立了病案管理员,建立了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确定试行病种,实践临床路径管理。确定了1个试行病种—痔疮折,并制定了相应的文本文件,第一季度来共实践临床路径病种9例,其中1例因合并其它疾病、患者转院治疗、初诊有误、病情变化等情况退出或终止路径,其余8例皆正常完成路径程序。
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我院对实施临床路径试行病种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小组组织病例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小组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并对下一步试行工作提出质量改进建议。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试行病种同比总费用比以前减低了5。6个百分点,住院天数同比减少了0。8天,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减少了医疗纠纷和投诉,试行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
2、加强医疗质控室成功推行基础。
存在问题:
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还不熟悉,对路径准入标准不清楚,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准入标准时,常常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2、医患沟通有待加强。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不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3、能成功实施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适合的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有其它疾病或有并发症,或者病情变化较多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1、逐渐增加试行病种,及时搞好分析总结
2、继续加强质量控制。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科室质量监控,确保临床路径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们体会到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体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医疗活动公开透明,密切了医患关系。
1、带动了全院住院病人的整体费用的更趋合理:自去年6月份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以来,医院依托临床路径管理手段,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全院门诊平均人次费用和住院平均人次费用更趋合理。
2、带动了全院服务效率的提高,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我院依据卫生部临床路径规范模板制定适合我院的临床路径模板,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住院天数,要求各临床、医技科室和后勤保障部门全力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从而带动了全院服务效率的提高,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3、促进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临床路径的制定是依据“疾病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体现诊疗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为了积极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全院更加重视基础医疗质量和医务人员的基本功培训,加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
4、促使医院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以来,大家认识到临床路径管理不仅仅是医生的事情,推行临床路径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护理、医技、机关、后勤等各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同时要求医务人员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住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有效地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促使医院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
5、加强了医患沟通,和谐了医患关系: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所有的诊疗行为均公开、透明,每天的诊疗活动在入院时已告知患者和家属,并且需要患者和家属签字认可,同时需要患者参与和配合,医务人员、患者、家属都清晰了解整个诊疗流程和安排,有利于医务人员间的协调和医患间的良好沟通,促进了医患和谐,改善医患关系,减少了纠纷。。
1、进一步完善相关组织、制度,扩大试点病种数。
2、加强对临床路径管理相关政策的学习,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管理的接受和认可程度。让全院职工充分理解到临床路径管理的重大意义,使全院医务人员统一认识,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临床路径管理的试点工作。
3、完善临床路径文本,制定标准化医嘱。
4、加强对临床路径管理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提高患者对临床路径管理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同时,要正确引导舆论,宣传积极的正面信息,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5、医院信息化建设对临床路径推广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临床路径实施和质量监控须依托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我院将加大信息化系统的投入力度,引进临床路径管理软件,配备专职的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人员。
6、做好统计、分析、评价、改进工作。
1、今年医院重新调整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等院科两级管理组织。同时,加强了药事管理委员会对临床用药的监管力度及院感的监测力度,构建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组织体系。院长作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第一责任人,坚持把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列入日常工作重要议程,坚持每周大查房、医疗质量测评,对所发现的质量问题以及不安全的`隐患及时通报、分析,提出可行性整改意见。加强对急、危、重病人,重大手术病人及输血病人实行重点监测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各临床科室负责人认真实施医院十三大《核心医疗制度》,并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疑难病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会诊、术前讨论、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同时作好医疗差错事故地登记、严格交接班记录等。
2、根据《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及《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
为加强病历及处方管理,医务科认真组织学习和培训,印发甲级医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病历基本规范及病案首页书写要求的通知》,并按文件规定进行检查督导,使住院病历书写逐步规范化。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等职能科室负责人每月定期抽查各科门诊处方、住院病历、合理用药、医疗操作规程等方面的情况,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病历书写不规范、开大处方的医生进行全院通报批评,给以经济处罚,责令限期整改。
3、认真按照各级政府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院感科进行院感知识培训,不断完善消毒供应及医疗垃圾的回收工作,加强和完善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的建设,认真做好“手足口病”、“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做好病人的资料登记、跟踪观察,信息上报工作,无错报、漏报、瞒报。今年我院为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服苗点,组织医务人员于12月5、6日在门诊大厅免费发放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糖丸约400人次,为预防、彻底消除小儿麻痹症,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4、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完,善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使急诊急救工作逐渐完善和规范,坚持24小时值班,坚守岗位,随时处于急诊应急待命。建立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确保急救生命绿色通道“畅通、规范、高效、安全”,加强三基培训,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医院急救人员的应急处置救治能力。本年度我院医疗急救工作经省急救中心评审达标。
5、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提升业务水平。
目前制约医院的发展,最大的瓶颈是人才短缺,为解决人才短缺这个瓶颈,今年我院聘请有资质、有临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1名到我院内儿科门诊工作;另外,引进本科毕业生5名,缓解了人才紧缺问题。重视继续医学教育,今年选派2名医师参加中医骨干培训班;选派2名护士、检验师到甲级医院进修相关专业,选派1名护士到安徽省人民医院进修胃镜。全年派员参加各种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护理短期培训班、业务学习、专业学术会议达60多人次。
文档为doc格式。
。
1、患者较难按路径规定时间做好相关检查,存在认识的误区,住院不愿意检查,仅要求药物治疗。
2、医务人员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试点科室对临床路径文本甚至临床路径本身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临床路径不一定能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目的,而且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3、试点工作执行力度不够。一部分试点科室因加床严重,医务人员短缺,参加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动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执行力度。
4、对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变异和退出的情况掌握不到位。
5、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等过程评价资料不完整。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按照党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八项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惩治和预防腐朽体系建设及反腐倡廉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把《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贯穿到医疗服务中去。深入组织学习《刑法修正案(六)》和《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医疗规章制度以及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朽工作实施方案》、《医德医风考评实施方案》等。坚持廉洁行医,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未发现有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等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医院形象的不良行为。
2、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全市开展集中整治“庸懒散贪问题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积极动员部署,制定方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开展“庸懒散贪”问题整治工作,通过专项整治,全院干部职工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明显增强,个别职工中存在的纪律松弛、上进心不强、工作不主动、没有严格遵守上下班制度等现象得到全面改观。大局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队伍战斗力明显提高。
3、为加强对药品采购的领导和管理,对医院药事委员会进行了调整。为防止医药购销不正之风的发生,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制定了《中医医院药品采购程序》,严格按照程序合法进行药品的购进、保管及使用。
4、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院务公开,制作党务(政务)、院务公开宣传栏,随时接受职工和社会的监督。结合整治“庸懒散贪”问题专项工作,认真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随访活动,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60份,患者满意度94%,梳理出存在问题和建议4条,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并逐一进行整改落实。
20xx年是实施第十二五年规划的攻关之年,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省卫生厅及市卫生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医院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主义伟大旗帜,以“人民满意医院”创建活动为主题,围绕“二甲”评审标准,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整治“庸懒散贪”问题等活动,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把我院20xx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20xx年门急诊量xx人次,住院人数xx人次,病床使用率达xx%,治愈好转率达xx%,手术xx例,全年总收入xx万元,其中业务收入xx万元,药品收入xx万元;20xx年医院总支出xx万元。
创“二甲”医院是我院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我院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是我院跨域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等相关人员到甲级医院、甲级医院等兄弟医院参观、学习、复制二甲资料,对照评审标准查找存在问题、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制定相应整改方案,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全面整改落实,努力创建“二甲”中医院。
1、增加收费窗口,简化医疗服务流程,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开展门诊电话预约挂号、病房出院患者随访活动,根据病人需求告知经治医生电话,便于病人联系预约、咨询,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超声科、放射科、检验科等提供检查结果现场查询及电话查询服务,承诺一般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不超过30分钟,既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又缩短了等候时间。严格执行国家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行新农村合作医疗“一站式”服务,降低农保住院病人押金金额,按比例交纳住院押金,做到方便于民、服务于民,让广大农村患者“看上病、看起病、看好病”。制作新农合报销补偿公示栏及药品价格公示栏,及时公布信息,方便患者,随时接受社会的监督。建立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确保急救生命绿色通道“畅通、规范、高效、安全”。
2、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医院就医环境。
为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工作效率,今年我院购进检验信息系统1套,健康体检信息系统1套,科室之间建立了网络连接,方便了检验结果查询,节省了患者就医、检查时间,便捷、准确、按时完成市干部职工及人民群众健康体检工作。为加快门诊综合大楼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环境,特成立门诊综合大楼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整改实施的统筹协调和督查督办,及时调整了方案,于9月26日完成施工项目招标工作。对原收费室、西药房、发热门诊进行了拆迁,腾出工程建设用地,确保了工程顺利进展。
3、护理部按照《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进行中医特色护理的培训,把特色中医护理应用到临床实际中去,在每个科室都开展了2个以上的中医特色护理,使中医护理的特色渗透到每个病区,让病人得到实惠。为了进一步方便病人就医需求,更加准确掌握患者的服务信息,在各个病房门口制作了医师、护士责任卡和床头便民服务卡,公布了经治医师、主管护士姓名。这样以来,医患沟通将更加快捷,病人的服务就医需求和疑难问题将会更快得到解决,同时对医务人员的服务监督也会随之落到实处。
4、制定《甲级医院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
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参加安徽省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引进医疗医患双方的第三方调解机制,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今年医院重新调整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等院科两级管理组织。同时,加强了药事管理委员会对临床用药的监管力度及院感的监测力度,构建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组织体系。院长作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第一责任人,坚持把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列入日常工作重要议程,坚持每周大查房、医疗质量测评,对所发现的质量问题以及不安全的隐患及时通报、分析,提出可行性整改意见。加强对急、危、重病人,重大手术病人及输血病人实行重点监测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各临床科室负责人认真实施医院十三大《核心医疗制度》,并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疑难病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会诊、术前讨论、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同时作好医疗差错事故地登记、严格交接班记录等。
2、根据《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及《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
为加强病历及处方管理,医务科认真组织学习和培训,印发甲级医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病历基本规范及病案首页书写要求的通知》,并按文件规定进行检查督导,使住院病历书写逐步规范化。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等职能科室负责人每月定期抽查各科门诊处方、住院病历、合理用药、医疗操作规程等方面的情况,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病历书写不规范、开大处方的医生进行全院通报批评,给以经济处罚,责令限期整改。
3、认真按照各级政府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院感科进行院感知识培训,不断完善消毒供应及医疗垃圾的回收工作,加强和完善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的建设,认真做好“手足口病”、“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做好病人的资料登记、跟踪观察,信息上报工作,无错报、漏报、瞒报。今年我院为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服苗点,组织医务人员于12月5、6日在门诊大厅免费发放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糖丸约400人次,为预防、彻底消除小儿麻痹症,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4、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完,善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使急诊急救工作逐渐完善和规范,坚持24小时值班,坚守岗位,随时处于急诊应急待命。建立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确保急救生命绿色通道“畅通、规范、高效、安全”,加强三基培训,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医院急救人员的应急处置救治能力。本年度我院医疗急救工作经省急救中心评审达标。
5、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提升业务水平。
目前制约医院的发展,最大的瓶颈是人才短缺,为解决人才短缺这个瓶颈,今年我院聘请有资质、有临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1名到我院内儿科门诊工作;另外,引进本科毕业生5名,缓解了人才紧缺问题。重视继续医学教育,今年选派2名医师参加中医骨干培训班;选派2名护士、检验师到甲级医院进修相关专业,选派1名护士到安徽省人民医院进修胃镜。全年派员参加各种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护理短期培训班、业务学习、专业学术会议达60多人次。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按照党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八项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惩治和预防腐朽体系建设及反腐倡廉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把《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贯穿到医疗服务中去。深入组织学习《刑法修正案(六)》和《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医疗规章制度以及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朽工作实施方案》、《医德医风考评实施方案》等。坚持廉洁行医,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未发现有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等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医院形象的不良行为。
2、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全市开展集中整治“庸懒散贪问题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积极动员部署,制定方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开展“庸懒散贪”问题整治工作,通过专项整治,全院干部职工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明显增强,个别职工中存在的纪律松弛、上进心不强、工作不主动、没有严格遵守上下班制度等现象得到全面改观。大局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队伍战斗力明显提高。
3、为加强对药品采购的领导和管理,对医院药事委员会进行了调整。为防止医药购销不正之风的发生,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制定了《中医医院药品采购程序》,严格按照程序合法进行药品的购进、保管及使用。
4、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院务公开,制作党务(政务)、院务公开宣传栏,随时接受职工和社会的监督。结合整治“庸懒散贪”问题专项工作,认真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随访活动,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60份,患者满意度94%,梳理出存在问题和建议4条,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并逐一进行整改落实。
1、注重中医建设,积极发展中医特色优势。针灸推拿科是我院的重点专科科室,主要运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电针仪、熏蒸治疗机、颈腰椎牵引床、红外线治疗仪等设备,治疗脑中风、颈椎病、颈腰椎骨质增生、面瘫、脱发等病症等疗效明显,积极开展三伏天、三九天“天灸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共收治200多例,疗效满意。在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中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盆腔炎、宫外孕等专科专病特色疗法。针灸推拿科全年诊疗病人8937人次,业务收入62万元,其中“颈椎病”收治205例,完全缓解85%;“腰椎间盘突出症”收治250,例完全缓解82%;“面瘫”收治70例,治愈率达96%。全年中药处方6035张。
2、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开展“爱耳日”、“汽车流动扶贫医院”等义诊宣传活动,2015年6月7日组织医疗专家和骨干医护人员到xx镇卫生院进行医疗扶贫义诊宣传。发放中医药养生保健宣传手册及中医药科普资料,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文化。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扩大医院的影响,2015年11月利用流动汽车下乡宣传我院的人才、设备及临床服务项目,工作的亮点、新技术、新项目,很好地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门诊量有所回升。
3、为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今年以来,各科室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努力创新,结合实际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妇产科积极开展阴道镜、紫氧治疗各种阴道炎、宫颈炎为适龄妇女及时发现病情,及时开展治疗,提高康复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针灸推拿科开展中草药蒸汽浴疗法、偏瘫肢体综合功能训练等,不仅增加服务内容,提高疗效,同时开展发了消费人群,为科室提高了知名度。
——各临床科室积极开展耳穴治疗颈椎病、失眠、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
——检验科开展超敏c-反应蛋白、衣原体检查、支原体检查+药敏、肌钙蛋白i、n-脑钠利肽等既满足患者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又扩大科室知名度。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医院实际,认真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宣传工作,层层签订责任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定期组织检查重点科室和环节,保持消防设施完好,消除安全隐患。保安正常巡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医院医疗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加大力度查处“两非”行为,做到双人上机,实名登记,有效控制男女性别比。坚决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常抓不懈,建立医院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登记册,按时上报计生报表,已婚妇女持证率100%,年终计生检查优秀。
切实提高职工工资待遇及生活水平为提高职工工资待遇,对财务分配方案进行相关调整,降低科室管理费和免去床位费,按2011年财政工资标准全额发放工资;关心职工生活,赠送生日蛋糕,丰富业余文化活动,免费提供羽毛球锻炼场地。
1、中药饮片使用及中药中医应用率相对较低。
2、我院重点专科为针灸推拿科,但中医专科建设不够强,特色突出不明显,距省命中医重点专科要求标准尚有差距。
3、中医药继续教育力度还不够,需进一步加强全体医师西学中的培训及教育。
4、极个别科室整体服务水平有所下滑,少数科室领导管理不到位,开会不到会;少数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直接影响和损害了医院的形象。
5、部分医务人员学习气氛不浓,“三基”不扎实,积极进取心不够强,尚未考取执业医师证。中医人才欠缺、断层。
6、职工生活待遇较低,技术队伍人员不够稳定。
1、加强中医特色病历管理,要求全体医师学习按照新病历书写规范书写病历,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实行院科二级质控,坚决杜绝错误现象在今后重复出现。
2、加强专科专病建设,突出中医特色,着力开展好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糖尿病、老年性心血管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宫外孕等专科专病建设。继续推行非药物治疗和三伏天、三九天“天灸疗法”及“怪针”等特色疗法,争取建设风湿性研究室。
3、开展志愿者服务,完善各种服务设施和落实出院随访制度;按照《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要求,继续加强开展中医特色护理,为患者提供安全、专业、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
4、引进高水平人才和招聘高校临床、中医、针灸推拿、影像等专业优秀毕业生,聘请有资质、有临床经验专家坐诊。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每年选派2—4名骨干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医院整体水平。
5、加强与各乡镇及村卫生所人员联系,推介我院新技术,新业务,宣传我院,提高我院知名度,提高我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加强我院医师与村医之间联络与沟通,实行双向转诊,互惠互利,并定期到各乡镇开展义诊活动。
6、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做到文明行医,礼貌待患,不以医谋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切实纠正卫生行业不正之风。
7、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如妇产科:产后腹痛、产后药浴的中药治疗等。
8、推进重点建设项目门诊综合大楼项目工程进度,争取早日竣工,为群众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
9、关注民生,不断提高职工福利待遇,为职工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为了进一步规范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高保障医疗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结合本科情况,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通过临床路径工作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及经验,现作出以下总结:
一、工作开展的情况及成效。
1.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降低了患者的费用,同时又能保障患者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由于临床路径一大特点讲究时效性,就是督促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工作,需要告诉患者每天的检验化验项目,每天的医疗安排,用药注意事项,出院后注意事项,复查项目及时间等,通过以上交流,患者能够清楚了解自己的病情及医疗安排,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3.我科20xx年1-12月份进入临床路径总例数为49例,包括轮状病毒性肠炎12例及社区获得性肺炎37例(其中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以不同因素退出路径)。4.临床路径各参数:
20xx年7-12月份共有12例家属签字拒绝进入临床路径管理。20xx年7-12月份总入组率(37-12)/37=67.57%。20xx年1-12月份临床路径退出率6/(12+37)=12.24%。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护理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识不足:。
临床路径的工作方法与“护理程度”类似,其内容与“护理计划”也很相似,护理人员认为临床路径工作增加了额外的工作程序,工作存在重复,更加繁琐,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相关表格的填写,因而会出现落实过程中的泛化、敷衍,有的不在项目前打钩,有的讲解不详细具体,有的让患者被动签字。
2.患者对临床路径的认识极度匮乏。
(1)认识缺乏,可导致患者合作性下降。因此,必须在患者入院时就向其讲解临床路径的意义及方法,鼓励患者参与到这项新项目中来。
(2)部分专业术语,患者不能很好理解,可以改进临床路径表中文字,变医学术语为通俗易懂的文字,让患者易于接受,提高其参与信心。
(3)存在变异时,当医护人员解释时,部分患者不能理解,加强医患沟通与交流。
3.病人的情况千变万化,同一种病,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很多病人入院时合并其他疾病,必须予以处理,可能需要相关科室的会诊、协助治疗。
4.临床医师的经验用药,以及传统的用药习惯,导致抗生素使用与路径规定有差别。处理:加强抗生素的临床使用管理。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不合理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我院自6月开始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临床路径是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用为特征,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它不仅可以规范诊疗过程,减少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诊疗行为,而且还可以规范诊疗行为的时间等,增强诊疗活动的计划性。在提倡高效率、高品质、低费用的医疗服务改革下,临床路径提供了多专业协作的工作模式,保证医疗护理等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的医疗效果,促使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通过使用患者版的临床路径,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医护详细过程和时间安排,使患方能积极配合和监督医院的工作,促进医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我院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院科两级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对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的考核,并提出整改方案,保证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
三、确定试点病种。
每科选择1-2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作为试点病种。首批入选的病种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节性甲状腺肿、食管癌、股骨颈骨折、子宫平滑肌瘤、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老年性白内障、2型糖尿病等10个病种。
四、各种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各科室上报数据统计,上半年来共有471例患者进入临床路径管理,其中有119例存在变异情况,变异率为25.2%,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共有101例,退出率为21.4%,临床路径完成率为78.6%,临床路径病种住院费用占医院业务收入比例3.2%,占所有住院病人费用比例5.5%。
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们体会到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体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医疗活动公开透明,密切了医患关系。
1.带动了全院住院病人的整体费用的更趋合理:自去年6月份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以来,医院依托临床路径管理手段,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全院门诊平均人次费用和住院平均人次费用更趋合理。
2.带动了全院服务效率的提高,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我院依据卫生部临床路径规范模板制定适合我院的临床路径模板,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住院天数,要求各临床、医技科室和后勤保障部门全力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从而带动了全院服务效率的提高,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3.促进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临床路径的制定是依据“疾病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体现诊疗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为了积极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全院更加重视基础医疗质量和医务人员的基本功培训,加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
4.促使医院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以来,大家认识到临床路径管理不仅仅是医生的事情,推行临床路径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护理、医技、机关、后勤等各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同时要求医务人员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住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有效地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促使医院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
5.加强了医患沟通,和谐了医患关系: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所有的诊疗行为均公开、透明,每天的诊疗活动在入院时已告知患者和家属,并且需要患者和家属签字认可,同时需要患者参与和配合,医务人员、患者、家属都清晰了解整个诊疗流程和安排,有利于医务人员间的协调和医患间的良好沟通,促进了医患和谐,改善医患关系,减少了纠纷。。
六、存在问题:
1、患者较难按路径规定时间做好相关检查,存在认识的误区,住院不愿意检查,仅要求药物治疗。
2、医务人员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试点科室对临床路径文本甚至临床路径本身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临床路径不一定能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目的,而且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3、试点工作执行力度不够。一部分试点科室因加床严重,医务人员短缺,参加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动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执行力度。
4、对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变异和退出的情况掌握不到位。
5、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等过程评价资料不完整。
七、下一步工作安排:
1、进一步完善相关组织、制度,扩大试点病种数。
2、加强对临床路径管理相关政策的学习,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管理的接受和认可程度。让全院职工充分理解到临床路径管理的重大意义,使全院医务人员统一认识,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临床路径管理的试点工作。
3、完善临床路径文本,制定标准化医嘱。
4、加强对临床路径管理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提高患者对临床路径管理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同时,要正确引导舆论,宣传积极的正面信息,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5、医院信息化建设对临床路径推广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临床路径实施和质量监控须依托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我院将加大信息化系统的投入力度,引进临床路径管理软件,配备专职的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人员。
6、做好统计、分析、评价、改进工作。
根据卫生部、省、市各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按照医院的整体部署,自2010年09月开始,我院成立了以肖培元院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试点实施工作方案。首批入选的慢性支气管炎病种临床路径。
内科进行了认真的甄别、筛选,对于进入路径的患者和家属进行了沟通和详实的告知工作,严格按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表单规范诊疗和护理工作,减少变异。
截至2012年11月底,本院共完成5例,其中变异1例。从经管医生、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各方面的反馈意见来看,都是非常满意或满意。
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们体会到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体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医疗活动公开透明,密切了医患关系。
1.带动了全院住院病人的整体费用的更趋合理:自2010年09月份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以来,医院依托临床路径管理手段,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门诊平均人次费用和住院平均人次费用更趋合理。
2.带动了全院服务效率的提高,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我院依据卫生部临床路径规范模板制定适合我院的临床路径模板,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住院天数,要求各临床、医技科室和后勤保障部门全力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从而带动了全院服务效率的提高,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3.促进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临床路径的制定是依据“疾病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体现诊疗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为了积极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全院更加重视基础医疗质量和医务人员的基本功培训,加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
4.促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加速:临床路径管理体现的是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要实现诊疗、护理及质量监控的全面管理。
5.促使医院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以来,大家认识到临床路径管理不仅仅是医生的事情,推行临床路径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护理、医技、后勤等各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同时要求医务人员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住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有效地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促使医院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
6.加强了医患沟通,和谐了医患关系: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所有的诊疗行为均公开、透明,每天的诊疗活动在入院时已告知患者和家属,并且需要患者和家属签字认可,同时需要患者参与和配合,医务人员、患者、家属都清晰了解整个诊疗流程和安排,有利于医务人员间的协调和医患间的良好沟通,促进了医患和谐,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要做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识是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第一关键,我院继续加大对此项工作的宣传教育,让全院职工充分理解到临床路径管理的重大意义,使全院医务人员统一认识,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临床路径管理的工作。
(一)制定部分病种临床路径。科学合理的选择各专业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流程较为明确的疾病作为重点病种,组织临床专家按照循证医学证据、最新的指南和规范等,起草各病种临床路径初稿,由卫生部临床路径技术审核委员会审核把关。2009年3月至2011年底,卫生部共制定下发22个专业331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二)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2009年,卫生部在23个省份110家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组织召开了相关会议,建立了临床路径管理质控数据网络上报平台,开展了业务培训、督导调研和总结评估等工作。各地也积极开展试点,不断扩大试点范围。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3467家医疗机构,共计25503个科室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天津、上海、江苏、河南等省(市)二级以上医院均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的病例数均超过了1万例。
(三)完善临床路径管理配套措施。一是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各地建立完善了组织管理、评估反馈、绩效考核、信息上报、培训交流等一系列机制。河南省制定下发了《临床路径操作手册》,指导各医院科学开展工作。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北京、黑龙江、江苏、浙江等省(市)将临床路径管理与医院等级评审、推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三好一满意”活动等工作相结合,同步推进。江苏、浙江、江西等省的试点医院,将临床路径管理列为科室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科主任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三是整合医疗资源。各试点医院充分整合现有的医疗资源,理顺内部管理,协调医技、护理、检查检验、后勤保障等科室关系,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保障临床路径顺利完成。四是提高信息化程度。部分试点医院积极探索临床路径电子化管理,利用已有的医院信息系统,建立了科学、有效的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系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建立了“学习型”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实现了临床路径表单和医生工作站的有效衔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试点医院,建立了临床路径管理电子化系统。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逐步实现了全院、全部病种信息系统临床路径管理,路径管理病种覆盖全院80%的住院病人。
二、取得的成效。
(一)保障医疗安全。各试点医院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过程中,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指标控制良好。入径人数和完成人数排前10位病种的病死率、医院感染率、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感染率等指标发生率均为零。随机抽取的病种病死率下降了0.12%-1.34%。
(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一是平均住院日下降。90%的试点病种平均住院日呈下降趋势,如乳腺癌的平均住院日由19.44天降至14.99天,降幅达19.86%;子宫平滑肌瘤的平均住院天数由10.10天降至8.77天,降幅为13.17%。二是手术等待时间缩短。如计划性剖宫产、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慢性鼻窦炎术前住院日下降了0.06-0.16天。
(三)规范临床合理用药。随机抽取的病种中66%病种次均药品费用下降了4.5%-65%,部分病种药品费用持平或轻度增加(3.9%-23%),80%病种抗菌药物次均费用下降了9%-65%。随机抽取的5种行手术治疗病种,4个病种术前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较试点前升高了6%-37%。四川、甘肃等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术前0.5-2小时应用抗菌药物率为100%。甘肃省各试点医院药占比下降了1.78%-16.33%。
(四)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次均住院总费用和次均药品费用绝大部分下降或持平,个别病种诊疗费用上升,但涨幅减小。路径完成人数排前10位病种中,90%的病种临床路径组次均住院费用增长幅度低于非临床路径组。
(五)提高患者满意度。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和好评,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第三方评估数据显示,临床路径管理患者满意度为97.3%,未开展临床路径的对照组为95.6%。河南省临床路径患者满意度为99.12%。
(六)为支付方式改革奠定基础。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是进行医疗成本核算、测定单病种费用标准的基础,也为单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drgs)等付费方式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北京市已将北京协和医院等7家医院作为drgs试点医院,把临床路径管理和drgs工作相结合。
下一步,卫生部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协调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修订和完善相关绩效考核指标,优化服务流程,建立多专业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化管理,继续深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
我院自xx年开展试行临床路径工作以来,对部分病种临床路径进行了实践,总结了不少经验,现总结评估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成立了由医务科长担任组长的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并设立了病案管理员,建立了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确定试行病种,实践临床路径管理。确定了1个试行病种------痔疮折,并制定了相应的文本文件,第一季度来共实践临床路径病种9例,其中1例因合并其它疾病、患者转院治疗、初诊有误、病情变化等情况退出或终止路径,其余8例皆正常完成路径程序。
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我院对实施临床路径试行病种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小组组织病例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小组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并对下一步试行工作提出质量改进建议。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试行病种同比总费用比以前减低了5.6个百分点,住院天数同比减少了0.8天,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减少了医疗纠纷和投诉,试行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二.经验及体会。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
2.加强医疗质控室成功推行基础。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存在问题:
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还不熟悉,对路径准入标准不清楚,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准入标准时,常常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2.医患沟通有待加强。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不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3.能成功实施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适合的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有其它疾病或有并发症,或者病情变化较多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下一步工作:
1.逐渐增加试行病种,及时搞好分析总结。
2.继续加强质量控制。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科室质量监控,确保临床路径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3.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临床路径工作和绩效考核挂钩,通过绩效考评,鼓励、促进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
根据xxx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x市20xx年公立医院重点任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布署,结合实际情况,我院从20xx年x月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现对我院半年来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1、成立相关管理、实施机构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办公室设医务部,负责具体组织协调指导工作。成立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或副主任担任。
2、行政保障根据我院具体情况,制定并发布院医发x号、院医发x号文件,对我院的临床路径工作做出具体规划。
3、积极宣教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对各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医、护、药、技及其他科室人员明确各自职责,并采取电教、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宣传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培训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于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两次召开全院职工大会,集中培训临床路径知识;临床路径办公室成员反复巡视临床科室,指导、讲解临床路径工作原则。
通过仔细学习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参照卫生部下发《临床路径管理汇编》、《临床路径管理汇编20xx-20xx增补版》及国家中管局下发《中医临床路径》,我院挑选并结合自身情况,于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分2批制定、颁发50个病种相关57个临床路径文本,涉及市医保单病种25个病种相关30个临床路径文本,完成我院制订并执行50个临床路径的目标,满足省厅要求的三甲医院不低于20个临床路径的要求。每个路径文本经过初定、指导评价小组审定及修改、复审及修改三步,做到贴合我院实际情况、路径本身正确可行,并组织临床科室与相关科室的协调,保障已制定临床路径的切实可行。
截止到20xx年x月x日,我院现已完成619例临床路径、单病种病例,外科开展临床路径情况:外科制定36个病种相关42个临床路径文本,分别占临床路径病种及文本数量的72%、73.7%,涉及单病种24个病种29个临床路径文本,完成临床路径485例,占总完成例数的78%,内科开展临床路径情况:内科制定14个病种相关15个临床路径文本,分别占临床路径病种及文本数量的28%、26.3%,涉及单病种1个病种1个临床路径文本,完成临床路径134例,占总完成例数的22%。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可控性强;患者人数相对较多,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2.各部门密切配合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工作的关键。推行临床路径是一项系统工程,机关、医护、医技、设备、信息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临床路径管理机构要加强指导和检查,经治科室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好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医技科室要配合临床路径文本及时安排各项检查,设备部门要提供临床路径执行所需的各种设备,信息部门要配合做好临床路径规范执行(临床路径医嘱电子化)、信息回顾、统计、分析等工作。
3.良好的奖惩机制有利于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开展。适当的奖励机制可以提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的积极性,适宜的处罚制度可以保障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各科室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很大差距,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目的认识不清,医疗行为中对临床路径、单病种工作有抵触情绪,导致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少。
5.设备部门未能提供足够支持,卫生厅要求的三甲医院必须开展的2个临床路径因为耗材、设备问题无法进入临床实施阶段。
6.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多项目数据无法提供,统计工作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导致数据整理、分析评估、监督规范工作开展困难。
7.部分科室所选病种不合理,长期无适合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导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8.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宣教工作,让更多的医务人员参与进来。
9.适期进行临床路径、单病种文本的修改,淘汰不适宜或无法开展的临床路径、单病种文本,增加新的文本,慢慢推进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
10.加强与信息科沟通、合作,提高信息化,让临床路径、单病种工作更科学、有效。
11.加强对临床实施小组的监督,保障已制定的临床路径、单病种文本切实在执行。
12.完善奖惩制度,更好的督促临床路径、单病种的落实、执行。
根据卫生部、省、市各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按照医院的整体部署,自20xx年09月开始,我院成立了以肖培元院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试点实施工作方案。首批入选的慢性支气管炎病种临床路径.。
内科进行了认真的甄别、筛选,对于进入路径的患者和家属进行了沟通和详实的告知工作,严格按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表单规范诊疗和护理工作,减少变异。
截至20xx年11月底,本院共完成5例,其中变异1例。从经管医生、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各方面的反馈意见来看,都是非常满意或满意。
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们体会到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体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医疗活动公开透明,密切了医患关系。
1. 带动了全院住院病人的整体费用的更趋合理:自20xx年09月份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以来,医院依托临床路径管理手段,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门诊平均人次费用和住院平均人次费用更趋合理。
2. 带动了全院服务效率的提高,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我院依据卫生部临床路径规范模板制定适合我院的临床路径模板,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住院天数,要求各临床、医技科室和后勤保障部门全力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从而带动了全院服务效率的提高,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3. 促进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临床路径的制定是依据“疾病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体现诊疗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为了积极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全院更加重视基础医疗质量和医务人员的基本功培训,加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
4. 促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加速:临床路径管理体现的是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要实现诊疗、护理及质量监控的全面管理。
5. 促使医院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以来,大家认识到临床路径管理不仅仅是医生的事情,推行临床路径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护理、医技、后勤等各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同时要求医务人员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住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有效地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促使医院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
6. 加强了医患沟通,和谐了医患关系: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所有的诊疗行为均公开、透明,每天的诊疗活动在入院时已告知患者和家属,并且需要患者和家属签字认可,同时需要患者参与和配合,医务人员、患者、家属都清晰了解整个诊疗流程和安排,有利于医务人员间的协调和医患间的良好沟通,促进了医患和谐,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要做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识是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第一关键,我院继续加大对此项工作的宣传教育,让全院职工充分理解到临床路径管理的重大意义,使全院医务人员统一认识,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临床路径管理的工作。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gongzuozongjie/46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