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在上一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他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重要活动,它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并提高教学效果。我觉得我们应该进行一次教学反思了。那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通过学习这些范文,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反思的目的和方法,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感知《乡愁》的意境和情感。
2、品味诗歌的感情,学习抒发抽象情感的方法。
3、体会台湾同胞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教学重点:
1、结合音画营造氛围,让学生走进自己所不熟悉的乡愁世界。
2、品味诗歌的感情,学习抒发抽象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和运用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周二,我在本班上了《远行靠什么》。本课主要讲述了交通工具的发展史,让学生感悟到“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横跨几千年的历史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个大致的了解;而且有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距较远,很多专业术语都是首次接触,如核潜艇、慈悬浮列车、军舰、汽艇、内燃机,蒸汽机等,生字词也多,要求会认的字16个;虽然是说明文,可是好词积累也不少,如: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驶而过、好梦成真,这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节课里,我重点是让学生能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流利,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认识本课的新字生词,理解好词潜移默化中积累,懂得“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义。围绕目标,我对教学做了如下设计: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查寻到的对交通工具的了解,引入课题,并记忆生字“靠”。然后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习生字词。最后理解课文,学习并积累词语,懂得“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义,回答课后思考题:远行靠什么?对自己的教学思考如下:
预习积累:
1、搜集余光中及其诗作的有关文学知识。
2、朗读《乡愁》并加以赏析。
相关课程标准: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体会和推敲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诵读全诗,感受作者的思乡愁绪和爱国情怀。
2、鉴赏诗歌,把握诗歌“超现实想象”的特点。
评价任务:
1、开展阅读、朗诵活动,把握诗歌朗读方法和技巧。
2、反复吟咏,体会诗歌独特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
教学过程:
一、《乡愁》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郭风的《长江》和袁鹰的《筏子》,这两位作家分别借长江和漂浮于黄河之上的筏子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勇敢机智的劳动人民,在这“千古涛声”里,更有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浓浓的思乡愁绪和深沉的爱国情怀。(板书: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当代著名诗人、作家。1948年余光中随父母迁香港,第二年赴台湾。主要诗作有《乡愁》《当我死时》《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蓝色的羽毛》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的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播放朗读视频《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请说出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后归纳过渡:作者把浓浓的思乡愁绪物化为可观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抒发了诗人浓郁的思乡愁苦之情。当这种愁苦之情达到极致而无以释怀的时候,诗人便想到了死――生不能回家,死了便把我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葬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余光中的《当我死时》。(板书课题)。
了解写作背景: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当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想起自己的经历: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回了。二十岁离国,三十七岁怀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呢。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展示并解读学习目标:
1、诵读全诗,感受作者的思乡愁绪和爱国情怀。
2、鉴赏诗歌,把握诗歌“超现实想象”的特点。
二、朗读感悟:
1、范读,播放朗读视频《当我死时》,感悟思乡之苦:
以观看祖国地图代替回乡,以埋葬于祖国大陆而满足。
2、朗读,体会题目的含义和诗的层次:
“当我死时”是一种时态的交代,也是想象的起点和抒情的前奏。
诗的前半部分属于虚写,后半部分写实,虚实结合。
3、赏读,把握赏读基调:
全诗宜使用低沉的语调诵读,感情丰沛,语气舒缓,重点副词、形容词重读。
在感情处理上,虚写部分还要读出一种满足感,写实部分还要有一种伤感。
4、吟读,领悟诗歌的节奏之美:
以诗行为朗读停顿的基本单位,读出诗歌的节奏美。
5、书写、积累以下生字词,完成《语文助学》“学习测评”第1―3题。
三、诵读赏析:
1、赏葬地之美:
诗人为什么选择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长江与黄河是祖国的象征,滔滔的长江水、黄河水是祖国灵动不息的声音,长眠于地下能够聆听祖国脉搏的跳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葬在最美最母亲(名词用作形容词,温暖慈爱的意思)的国度里,实现了自己回归祖国的愿望,思乡之切溢于字里行间。
――这是诗歌“超现实想象”之一。
2、赏葬态之美:
“白发盖着黑土”是一幅色彩对比鲜明的特写镜头,葬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度犹如睡在母亲的怀抱里,视死如睡,把整张大陆视为坦然睡去的大床,这是从视觉写睡去的悲壮美;把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朝东不息的涛声视为永生的两管(量词)安魂曲,是何等的坦然,何等的乐观,抒写出了深邃的眷恋家乡之情,这是从听觉写睡去的坦然美。
――这是诗歌“超现实想象”之二。
3、赏满足之美:
死亡本来是痛苦的、可怕的,但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条件是什么呢?是安葬的地方,只要安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安葬在祖国大陆。活着的时候不能够回乡,只指望死后的安葬,寄托于死后的落叶归根,所以,死成了一种幸福,一种满足,把大陆视为“最纵容(动词用作形容词)最宽阔的床”,写出了极度自由舒坦的理想境界。
――这是诗歌“超现实想象”之三。
4、赏通感之美:
“用十七年未魇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是作者用味觉形容视觉的贪婪,把无形的思乡爱国之情化为可观的看地图来代替回乡,这一奇特的想象,把渴望叶落归根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再现了语言艺术的通感美(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这是诗歌“超现实想象”之四。
5、赏典故之美:
作者生于南京,而写回家却落脚于重庆。原因是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的江北悦来场曾读过中学,更主要的是重庆是一个多山多树多鹧鸪的地方。鹧鸪常在春雾迷蒙的林中啼唤曰:“行不得呀,哥哥!”南宋词人辛弃疾曾有名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表达思乡愁绪,作者正是利用“鹧鸪”这一特定物像表达了“啼鸟唤人归”的回乡情怀。
――这是诗歌“超现实想象”之五。
归纳主题:作者写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的是“我”的体魄,而更是“我”的一颗思乡爱国之“心”。(完成板书)。
四、朗诵诗歌。
完成《语文助学》“感知探究”第1、3、4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毛啊敏演唱的《乡愁》,创设情景)。
作者余光中简介(大屏幕显示)。
二、诵读乡愁。
1、生自由朗读,根据课文提示划分节奏,把握感情基调。
2、师示范朗读后,师生共同总结朗读要求(感情深沉语速舒缓)。
3、生朗读(齐读、分组读或指名个人读)。
三、解读乡愁。
(一)、欣赏图文并茂的录音朗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他是通过哪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
2、分析四种意象,每种意象各寄托了作者怎样的乡愁?
3、想景悟情,通过想象,演绎诗歌内容,感受表达诗人情感。
(二)、欣赏诗歌。
这首诗美在哪里?从结构、修辞、意境等去欣赏。
(三)背诵诗歌。
四、拓展训练。
1、仿句,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
乡愁是。
2、诗词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名诗名句。
附:板书设计。
邮票-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家愁。
乡船票-夫妻分离对妻子的依恋|。
愁坟墓-母子死别对母亲的追念|。
海峡-离开大陆对故土的眷恋国愁||。
托物寄情。
一、导入:
同学们年龄小,不知道有没有想家的感受。我老家在内蒙古,,高中时,曾到广西求学,整整三年没回家。我就时常想家,想起风雨中父母忙碌的身影,想起那一望无际的草地,想起黄昏中赶着羊群回家的牧人……家乡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我心头的牵挂,每到这时候,我都喜欢坐在穿流过城市的西江边,轻轻的唱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音乐声渐起渐强),想家的时候,父母的电话,朋友的信件和小照,总能抚慰我孤单寂寞的心灵,缓解我无边的思乡愁绪。可是啊,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在外的游子呢?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相隔,更因为政治上人所共知的原因,长期不能与亲人相见,它们的乡愁又是多么浓郁,多么哀痛啊!让我们听听台湾同胞心底的呼唤吧。
二、朗读,感知诗意。
老师强调: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
1.自由读。
请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的时候,揣摩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
师生共评。
(在这个环节里,要指出节奏和重音的处理原因)。
引出本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
四节,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5秒。
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乡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重读“小小”)。
我/在这头(重读“这”,以下类推)。
母亲/在那头(重读“那”,以下类推)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重读窄窄)。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重读矮矮)。
我/在外头(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而/现在(语气转平和)。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重读“浅浅”)。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
三、品味,质疑欣赏。
1、现在大家对诗已比较熟悉了,我们按照惯例,想先说说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可能的问题是:)。
(1)乡愁浓郁,诗人为何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形容词?
老师可点拨:正是用这些面积小重量轻的词语,来反衬乡愁之浓郁。古人也有这样的写法:李清照:“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2)乡愁怎么会和坟墓联系在一起?
老师可点拨:这一节与前两节相比,气氛上有什么不同?(多了些悲凉)前两节是生者对生者的思念,乡愁都是有所寄托有所排遣的;这一节是生者与死者的诀别,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了。诗人自己少年起就在外漂泊,一直想好好孝敬老母亲,抚慰她那一颗望儿回家望穿双眼的慈母心,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因为远离故土,诗人不仅未能在母亲膝前尽孝,就是在白发苍苍的母亲去世时,都未能让老人家看上自己一眼,就让他带着长长的思念、未了的心愿长眠于地下,念及此,怎不让人肝肠痛断啊!这种撕心裂肺般的疼痛,正是亲情最浓重时,乡愁最感人时。
(3)乡愁怎么会和海峡联系在一起?
海峡隔开了大陆和台湾,台湾人民有家难回,亲情难叙。诗人只好把浓浓的乡愁寄予这湾浅浅地海峡。前三个意象联结的是亲情、爱情,这节连接的是爱国情。诗人已经把乡愁升华为整个民族感情的寄托。诗人在他的诗《从母亲到外遇》中这样写道:“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故土……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不啻于泣血的悲啼,含泪的呼唤!“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啊。
2.不理解的地方说过了,同学们有没有找到自己最喜欢或是感受很深的地方?(这部分内容也可能在质疑中出现,一些人的疑问,正是另一些人的感悟)。
可能有:
(1)诗人在诗歌中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代表着漂泊、隔离和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诗人抽象的恋国思家的乡愁。感情是层层深入的,先是母子别,夫妻别,再是生死别,故国别,诗人由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
(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种表示时间的时序语句,不着痕迹的表现时间变化,情感增强。
(3)“乡愁是……”的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4)“这头”“那头”“里头”“外头”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低徊掩抑、如泣如诉的气氛。
(5)量词“枚”“张”“方”“湾”,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师小结:这首诗中,诗人借助四个意象,抒发自己浓浓的乡愁。有评论认为,最可人的是第一段,最迷人的是第二段,最感人的是第三段,最惊人的是第四段。“可人”在于有母亲可依可恋;“迷人”在于有新娘可思可愁,那愁是绮丽的;“感人”在于丧母之痛乃切肤之痛,有所谓“未丧母者来细看,既丧母者来痛苦”之说;“惊人”在于最后一段将全篇升华,愁系祖国,着笔惊人。没有国魂、民族魂的人是做不出来的。
四、想象,体会画面美。
诗是精当的含蓄的艺术,光靠这样的领会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拿美丽的画面中飞翔。诗人在人生的四个时期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个意象,若把人的一生比作四季,诗的四节就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请你想想根据诗人四个典型意象,结合人生不同阶段的情况和四季景物特点,用你细腻的笔触,描绘不同阶段的美丽图画。
1。哪一节最难想象?(生可能觉得三、四节比较难)。
请生齐读。老师描绘画面。
生自选,听朗读欣赏,听完后写,3分钟。
五、补写,展示能力。
这首诗构思精巧,意象具有单纯而丰富的画面美,节奏具有音乐美,结构整齐,具有建筑美。这些好处,同学们都通过朗读和联想充分体会到了。老师想请大家集思广益,给《乡愁》补上一段“读书时”,要求与全是其他意象绾合在一起,不破坏全诗的和谐性。
(附:读书时,乡愁是一线细细的电话,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六、结束语:
1.通过补写,大家更好的了解了诗歌所包含的感情,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吟诵,感受海外游子浓浓的乡愁吧。
2.听啊,这样一曲时时在耳边萦绕的旋律,正是余光中作词,罗大佑谱曲并演唱的《乡愁四韵》,让我们静静地聆听一分钟吧。
这篇课文,从表面看是在讲交通工具的发展,实质是在说科技的进步。教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无法用“交通工具”来概括文中所提到的事物,如汽车、轮船、火车等。我试着引导学生说“交通工具”,但不知是我的引导方式有问题,还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始终没能说出“交通工具”这个词。这让我很困惑,同时在心中滋生某种伤感!
他们不知道内燃机是什么,更不知道什么是核潜艇———。
他们想知道轮船和帆船有什么区别,太阳能汽车神奇在哪,为什么这里没有——。
他们问的问题好像都很简单,可都让我很难回答。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我突然觉得我在做一项很伟大的工程,好像是一项我个人无法完成的巨大雕堡!
备课教师:郑海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情感目标:体会海外游子拳拳的爱国之心,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学会抓住诗歌的意象去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理解本诗托物寄情的写作手法。
3.激发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难点】透过意象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路】。
《乡愁》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20世纪70年代写的一首小诗。诗歌用优美的意象、低沉的笔调谱写的一首海外游子思乡恋国的凄美相思曲。是一首难得的思乡爱国的教育诗篇。为此我的课程设计思路是:诵读欣赏,想象体会,引申迁移。通过这三个步骤重点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爱祖国”“爱家乡”的深刻意义,进而激发和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本课的一大特色。用与主题相关的背景音乐烘托一种气氛,给学生思维的启动构建一个平台,也为本诗的理解铺设一个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流浪歌》的主旋律中初步感知游子羁旅伤别之情。)。
2.生自由回答(如李白的《静夜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3.师总结:人是故乡美,月是故乡圆。毕竟“洛阳虽好不如家”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也与思念有关,它就是余光中的《乡愁》。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当代诗人和评论家。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他众多乡愁诗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
三、诵读欣赏。
(一)诵读感知。
1.默读本诗,根据诗意推测体会本诗的诵读技巧(包括节奏,重音,感情等)。
2.学生试读。
3.学生就上位同学的诵读情况批评指正。(从节奏,重音,感情等方面着手)。
4.学生再次试读。
5.老师评点:节奏应该和缓,感情低沉。
6.听范读录音,生体会、模仿。
(二)品读欣赏。
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它们代表了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暗含着诗人客居他乡而愁苦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各因什么而愁呢?
明:
小时候(少年)因求学而母子离别(母子别)。
长大后(青年)夫妻离别思恋娇妻(夫妻别)。
后来(中年)生死隔离哀思难诉(生死别)。
现在(老年)国土分裂有家难归(家国别)。
3.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的?
明:诗中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变得可察可感。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托物寄情的方法。所谓托物寄情,就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诗作的艺术感染力。
一枚小小的邮票:写信可寄乡思。
一张窄窄的船票:成船可解相思。
一方矮矮的坟墓:生死隔绝哀思难诉。
一湾浅浅的海峡:海水无尽忧思无尽。
4.怎样理解以上四个意象之间的关系?从情感的抒发上看,是并列的还是逐层深入?
明:逐层深入,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思乡恋国的情愫越来越浓。
小结:《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更是一首如泣如歌,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
四、想象体会。
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练,但却能传达出丰富动人的意境。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下面是老师对第一节诗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解读。读一读,然后模仿着写写看。
1.[示例]第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一封家书》的音乐声中听老师的解读。
[解读]。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2.读第二节,伴着《久别的人》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3.读第三节,伴着《人鬼情未了》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4.读第四节,伴着《望乡》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5.老师评点:诗歌寥寥数语却给我们以无限想象的空间。透过几幅画面我们进一步地体会到了诗人寄居他乡的种种苦闷和彷徨,也认识到了家国分离给人们带来的无穷伤痛,在此,我们有什么感受呢?我只想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祖国早日完成和平统一的大业,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五、引申迁移。
欣赏席慕蓉的《乡愁》,回答问题。
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常在有月亮的时候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注:席慕蓉,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1949年由南京迁居香港,1954年赴台。)。
六、结尾(在歌曲《我的中国心》中结束本课)。
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如今,香港、澳门业已回到祖国的怀抱。仅有一水之隔的台湾何时才能与祖国大陆统一呢?“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我坚信,有我们广大的台湾同胞的支持和数以万计海外侨胞的帮助,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终会完成,因为我们有一颗共同的心,那就是--我的中国心。(歌声响起)。
七、板书设计。
时间托物寄情思绪。
小时候邮票母子别愁。
长大后船票夫妻别愁。
后来坟墓生死别愁。
现在海峡家国别愁。
《远行靠什么》是一篇简介交通工具发展史的说明文。文章围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这一中心句,叙述了交通工具的发展,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文章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列举了不同时间内出现的不同交通工具,告诉了我们要想走得快走得远(还包括载重多),就要发展科学技术。
横跨几千年的历史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个大致的了解呢?而且有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距较远,很多专业术语都是首次接触,如核潜艇、磁悬浮列车、军舰、汽艇、内燃机,蒸汽机等,生字词也多,要求会认的字20个;虽然是说明文,可是好词积累也不少,如: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驶而过、好梦成真,这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节课里,我重点是让学生能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流利,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初步认识本课的新字生词,理解好词潜移默化中积累,懂得“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义。围绕目标,我对教学做了如下设计: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交通工具的了解,引入课题。然后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认识生字词(第二课时将深入学习生字)。接着,让学生回文朗读,内化文本,理解课文,学习并积累词语,懂得“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义。最后,放飞思考,大胆想象。一节课下来,主要优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善于整合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解读文本。
由于本课的内容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很多交通工具学生都从来没见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较远,因此,我结合二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恰当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抓住重点词句,把文字变成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学生体验情境的同时,更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2、自主合作,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先让学生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文章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特点。接着让学生小组学习1――6自然段,画出各个时间段里的交通工具的名字,并说说交通工具有什么变化,用“越越()”说一说。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找到答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和自学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
三、深化文本,放飞想象。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给学生观看神舟七号飞天的录像,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对未来的向往,再让学生想象未来的交通工具,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加深论文思维的纵深发展,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内化以及情感的升华。这项作业学生很感兴趣,透过他们的作品,我感觉到了未来世界的主人们那种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极限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无限热爱。
石华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感悟诗中之情,情中之理。掌握赏析诗歌技巧。
2﹑过程与方法:师生共同探究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
诗人把乡愁化为四个意象,这四个意象表达的特定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
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情中蕴含着两岸沟通、祖国统一的“理”。
四、教学蓝图:
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重要板块:
1、朗读。
2、诗歌欣赏。
3、探究性学习。朗读作为重点,想景悟情作为难点。这两者应该有机结合,做到读品结合。由于高中学生的人生阅历不足,对本文乡愁不能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多点拨、多鼓励,让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做到切己体察。
五、课前准备:相关课件制作。
课前预习:通读《乡愁》;收集古诗词中有关“乡愁”的诗句。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故乡的云》音频、出示幻灯片以创设情境。
2、教师导入新课:
3、简介作者,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代表诗集有:《舟子的悲剧》、《天狼星》、《白玉苦瓜》等。早年饱受欧风美雨的熏陶浸染但始终未能改变他的中国心。在1972年的一个夜晚,思乡之情不可遏止,他挥毫泼墨,仅用20分钟写就了一篇名诗佳作——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乡愁》。(出示幻灯片以整体感知全诗)。
(二)、初读课文,感受诗中情感。
1、示范朗读:放《乡愁》配乐朗诵。
2、明确诗歌诵读方法。
3、学生自由朗读、示范朗读、齐读。
4、师生总结诗歌特点: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三)、浅尝乡愁。
2、引导学生感悟每种意象包含的感情(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
3、原因何在?
(四)、细品乡愁。
2、学生想象每节诗的画面,并自由品读。
4、总结诗歌鉴赏方法。
(五)、探究诗歌情感美。
1、诗中四个意象能否颠倒?
2、诗中能否不用叠词?
(六)、吟诵乡愁。
1、欣赏余光中的朗诵(播放视频)。
2、学生朗读展示。
3、背诵、在《乡愁》的背景音乐声中小结全诗。
(七)、课堂链接。
比较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席慕容的《乡愁》。
(八)、课外延伸。
(九)、专题推荐。
(十)、抒写乡愁。
(十一)、作业布置:查找诵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并写一篇学习心得。
(十二)、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借物抒情: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爱国情思。
《乡愁》mp3的播放,;其二是在教学语言上狠下功夫,力争用简练、形象、优美的语言为学生描述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力求教给学生一种学习诗歌的方法。
3、引导学生跳出文本,进行相关的拓展迁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
4、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容量大,时间紧,所以对学生的自主发挥难免会有所限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现代诗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2、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
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朗读,把握节奏,重音,体会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2、探讨诗歌的主题。
3、品味诗歌的感情,学习抒发抽象情感的方法。
4、阅读迁移训练。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2、深层理解文本,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3.教学用具4.标签。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思乡歌曲,创设情境:
导言:同学们,每到周五,你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将来你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在遥远的异地工作生活,最容易产生一种什么感情?(思乡之情)“游子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骚客抒发过这种美好的情愫。那么,请同学们回顾你曾经学过或读过的作品,说出有关描写乡愁的诗,词,曲。有关作品:
1、马致远的曲:《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李煜的词《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简介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幻灯片]展示幻灯片后补充:
1928年余光中出生于南京,1949年随国民党军到台湾,台湾与大陆由于人为的长期隔绝,有近四十年不通来往,漂流到孤岛上去千千万万的同胞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和亲人。余光中也不例外。余光中在台北的办公室靠着台湾东海岸,他说:“我看太平洋和美国有什么意思?这也许是天意,我凭窗而立,就可以直视海峡,可以眺望香港,可以一生守望着我的大陆。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美国是外遇。”这一番话让我们感受到余光中的故园情结是多么的浓烈!1972年,饱尝了23年乡愁之苦的余光中终于按捺不住,在台湾的寓居内,用了仅仅20分钟时间创作了《乡愁》,唱出了两岸人们共同的思乡曲。1992年余光中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圆了43年来的思乡梦;2004年春节,余光中在中央电视台亲自朗诵了这首诗。现在就请同学们听听这首诗的配乐朗读,感受诗人的浓浓乡情。
三、朗读。
1、课件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朗读节奏与重音的划分。
四、赏析全诗:
1、思考讨论:
2、归纳板书补充讲解:
(1)小时候长大后。
后来。
现在(2)诗人将抽象的乡愁描写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使乡愁有了寄托,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感人。
小时侯外出求学,“小小的邮票”,使作者可以用家信来寄托对母亲,对故乡绵绵的思念;
长大后,出外谋生,为生活而奔波,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思念,“窄窄的船票”能使作者回家与爱人团聚,了却作者无尽的牵挂。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使我与母亲永远生死相隔,永生无缘再见,也许,在母亲临死时还满含热泪盼望着团圆!
现在,“一弯浅浅的海峡”(指什么?指台湾海峡)使多少骨肉同胞两地相隔,日夜思念!诗人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千千万万人的家国之思。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主题更为深刻。
(3)如果去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画龙点睛,把个人的思乡之愁升华为普遍的家国之思了(国愁与民愁)。
五、分析本诗的写作特点。
1、比喻新奇,把这种难以言尽的抽象的乡愁寄托在四个具体形象上。(借物抒情)。
2、结构整齐,且成功运用反复手法(乡愁是„„在这头„„在那头„„)和叠音词(小小的,窄窄的„„),使诗歌富有音乐美,好读易背。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学生的感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图片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秘。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2、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课前我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觉,你谈谈自己的体会吧!(学生谈感受)(板题:回声)。
(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表达愿望,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
(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及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对话平台。
自读。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
识字。
1、字卡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呱哩圈纹碰返”。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如:呱:读什么?“呱呱呱”是谁的叫声?课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指名读句子、指导朗读);圈、纹:课文中“圈”和“纹”可以组成词语--一圈圈波纹。(出示)看看课文的插图,找找一圈圈波纹是怎么样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语一句话?(出示课文插图。一圈圈波纹碰到河岸又返回来。)。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识字活动,避免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识用结合,提高了识字效率,训练了学生语言。)。
2、组内识字巩固。组织组间的识字比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学生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2、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写。生描红,临写。同桌评一评。
3、观察。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写。生写。
4、范写“倒、游”提醒各部分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提醒写字姿势。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和特点,丰富识字写字经验,提高书写能力。)。
朗读。
1、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2、指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共同评议。
感悟。
1、组织学生通过读文,回答自己课前的问题或是在读书中弄懂的问题。回答,读相应的课文。
2、启发思考: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下来。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把有关的句子画来。仔细读一读。
第二课时。
导入。
复习巩固字词。同桌互考;看老师的口形说字,带读。
精读。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启发小组合作读书,思考:
教师可以提供如下的提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填空。)。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一颗石子,()河里,河水被激起(。
)。波纹(),又一圈圈地()回来。
(抓住课文的主要线索,突出重点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合作讨论,完成填空等活动,初步了解了回声现象。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水平。)。
3、教师运用多媒体或图片等,进一步解释声波,加深学生对回声现象的理解。
4、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件或图片,同桌或与周围的同学互相讲解。
)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
拓展。
1、出示句子:暑假里,妈妈带着小明大山里去游玩。她们来到山顶上,小明对着大山喊:“喂,我来啦!”对面的大山也喊了起来:“喂,我来啦!”小明感到非常奇怪。妈妈笑着说:“___________。”
小朋友都来做小明的妈妈,对你的同桌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训练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巩固学生对回声现象的认知。)。
2、平时生活中你认为哪里还可以听到回声?你能来解释一下吗?
3、小结:关于声音还有许多奥秘,同学们课下去寻找吧!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1)回声是指声音在向远处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的现象时,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若不到0.1s,回声将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因此利用人耳听的这种特点可以实现回声测距。在计算障碍物的距离时,由于人(或者人附近的物体)发出的原声到达障碍物的时间等于回声返回到人耳的时间,利用人听到回声与原声的时间差除以2得到原声到达障碍物的时间。再利用专用的公式,即可算出人体到障碍物的距离。一般可以通过回声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潜水艇的远近、前方山崖的距离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现代诗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2、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
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朗读,把握节奏,重音,体会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2、探讨诗歌的主题。
3、品味诗歌的感情,学习抒发抽象情感的方法。
4、阅读迁移训练。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2、深层理解文本,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3.教学用具4.标签。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思乡歌曲,创设情境:
导言:同学们,每到周五,你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将来你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在遥远的异地工作生活,最容易产生一种什么感情?(思乡之情)“游子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骚客抒发过这种美好的情愫。那么,请同学们回顾你曾经学过或读过的作品,说出有关描写乡愁的诗,词,曲。有关作品:
1、马致远的曲:《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李煜的词《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简介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幻灯片]展示幻灯片后补充:
1928年余光中出生于南京,1949年随国民党军到台湾,台湾与大陆由于人为的长期隔绝,有近四十年不通来往,漂流到孤岛上去千千万万的同胞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和亲人。余光中也不例外。余光中在台北的办公室靠着台湾东海岸,他说:“我看太平洋和美国有什么意思?这也许是天意,我凭窗而立,就可以直视海峡,可以眺望香港,可以一生守望着我的大陆。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美国是外遇。”这一番话让我们感受到余光中的故园情结是多么的浓烈!1972年,饱尝了23年乡愁之苦的余光中终于按捺不住,在台湾的寓居内,用了仅仅20分钟时间创作了《乡愁》,唱出了两岸人们共同的思乡曲。1992年余光中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圆了43年来的思乡梦;春节,余光中在中央电视台亲自朗诵了这首诗。现在就请同学们听听这首诗的配乐朗读,感受诗人的浓浓乡情。
三、朗读。
1、课件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朗读节奏与重音的划分。
四、赏析全诗:
1、思考讨论:
2、归纳板书补充讲解:
(1)小时候长大后。
后来。
现在。
(2)诗人将抽象的乡愁描写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使乡愁有了寄托,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感人。
小时侯外出求学,“小小的邮票”,使作者可以用家信来寄托对母亲,对故乡绵绵的思念;。
长大后,出外谋生,为生活而奔波,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思念,“窄窄的船票”能使作者回家与爱人团聚,了却作者无尽的牵挂。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使我与母亲永远生死相隔,永生无缘再见,也许,在母亲临死时还满含热泪盼望着团圆!
现在,“一弯浅浅的海峡”(指什么?指台湾海峡)使多少骨肉同胞两地相隔,日夜思念!诗人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千千万万人的家国之思。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主题更为深刻。
(3)如果去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画龙点睛,把个人的思乡之愁升华为普遍的家国之思了(国愁与民愁)。
五、分析本诗的写作特点。
1、比喻新奇,把这种难以言尽的抽象的乡愁寄托在四个具体形象上。(借物抒情)。
2、结构整齐,且成功运用反复手法(乡愁是??在这头??在那头??)和叠音词(小小的,窄窄的??),使诗歌富有音乐美,好读易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2、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
能力目标:抓住意象体会丰富的想象所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悟诗的主题,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
故乡,是每个离家的人都魂牵梦绕的地方,它是起点也是终点,是开始也是结束离开故乡,有时带着憧憬、梦想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有时带着寂寞惆怅和一份深沉的苍凉去奔波,但不管怎样,家乡总是游子心中最温柔、最留恋的地方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三、指导朗诵。
1、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播放课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2、明确感情基调、语速(深沉中略带哀伤的,缓慢的)。
3、划分诗的节奏。
诗歌是讲究节奏的艺术,节奏是感情的外在体现,“感情动于中而节奏形于外”朗读诗歌必须讲究节奏,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根据课后习题三的提示,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4、老师作示范朗读(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
5、指名朗读。
四、分析、解读本诗。
1、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诗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中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
湾的高山上,眺望祖国大陆: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一啊!板书:思乡、怀亲、爱国)。
4、通过朗读,想景悟情,我们己经感受到诗人独具的艺术匠心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这首诗美在哪里?同学们可以从结构、主题、意境、修辞等去欣赏(生议论明确: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富有音乐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富有结构美)。
5、再次朗读全诗,体会感情,试着背诵(三分钟后,师生齐背)。
五、激情抒怀。
乡愁是苦涩的也是醉人的,是一缕缕扯不断的情思,是对家的向往,是对根的企盼不论漂泊多久,不论身在何处,当夕阳西下,当晚风吹拂,总有那么一抹淡淡的愁绪萦绕在心头……如果你是这位凭栏而立的老者,站在海峡的彼岸,眺望大陆的方向,心里会想些什么?你又想对大陆说些什么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是啊,山水也许能隔开一切,却隔不断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相信这深情总有一天会填平这浅浅的海峡,到那时,“月圆人也圆”!
六、迁移拓展。
1、仿句。
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除了这些事物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略思片刻,指名回答)。
2、各领风骚话说愁。
乡愁、离愁、忧愁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题材,请说出带“愁”字的诗句,如能指明作者更好(多媒体演示积累的有关“愁”的诗句,学生快速地抄写在笔记本上,积累妙词佳句)。
板书设计。
乡愁。
于光中。
小时侯邮票思乡。
长大后船票。
后来坟墓怀亲。
现在海峡爱国。
拓展阅读:【问题探究】。
1,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
2,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3,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b.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
c.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有意象,不是几种纯然的客观事物。
d.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笼罩了现实世界的氛围。
4、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的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5、摘录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抒发爱国之情的?
6、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采用了哪些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
7、诗歌中所选取的一组意象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
1,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青年时期的夫妻分离。
中年时期的母子生死之别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
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形象都是“我”的“乡愁”的物化,是离别的见证。
3,a。
4、a(“小”爱应熔铸在“大”爱之中,且“故乡”一词内涵太窄)。
5、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等。前面三节,抒写的是诗人在大陆的经历,层层铺垫,及至最后,感情推向高潮,诗人集中抒发了他身在宝岛思念大陆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6、诗人从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作为抽象的情绪“乡愁”的客观对应物,从而避免了抽象、枯燥,起到了具体、生动的效果。
7、这些意象,从感情的抒发来看,则层层推进。邮票、船票、坟墓等三个意象,不过是铺垫,末节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深情,比起前面三节的乡关之思、情亲之情,具有一种崇高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1.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2、体会诗中的比喻在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3、体会本诗在构思上的特点和结构美、音乐美。
4、背诵本诗。
5、通过本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确台湾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乡愁》的构思特点。(四个时段,四个意象。)。
教学难点:一咏三叹,同一结构形式,反复陈说分离之苦,不仅富有音乐美,而且更有利于突出主题。
3.
教学用具。
1、教师搜索图片或视频,有关文字资料。
2、学生课前上网查找图片资料。
4.
标签。
教学方法。
诗歌教学重点应在读上下功夫,因此,教学本诗重在教会学生读,采用反复诵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品,读中感。再初步结合我校中学语文“反刍”式单元教学法实验,给学生提供另外几首有关《乡愁》的诗作,拓展思路。
诗歌重在读,学习本诗,要让学生加强诵读,运用反复育读法,适当辅以讲授法,充分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导入:同学们,乡愁是思念家乡的忧伤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乡愁的诗句。学生回答: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回答: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学生回答:王湾的“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学生回答:杜甫的“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2、引入: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乡愁》。
二、检查预习。
1、请大家打开课本,先来了解作者。书上的介绍非常简单,哪位同学能介绍得更详细些?
学生回答:余光中,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1958年赴美进修,1959年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1974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学生回答:余光中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
学生回答:余光中诗作的特点是具有浓重的中国意识和深厚的历史感,构思奇巧,意象新奇。
2、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获取信息,非常好。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这首诗。同学们,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下面我们将奏响的是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三、朗读吟诵。
1、先范读,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
2、听朗读,谁说说这首诗的语调、语速、节奏?学生回答:这首诗语调深沉,语速舒缓。
学生回答:诗歌的节奏按照课后习题三的示例,以此类推,就可以划出来。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4、一名学生朗读后,学生点评。
5、指导诗的节奏和重音。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6、接着同学们采取男女生交叉朗读,同桌之间交叉朗读的方式。
7、音画欣赏。
四、研读感悟。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首诗既然采用了叙事的形式,叙述了什么事?
生:诗人从小到大的经历。
2、诗言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学生回答:思乡之情,因为“乡愁”一词贯穿全诗。
学生回答:对家乡的思念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可以看出诗人渴望和祖国团圆。
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
4、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讨论的结果。
学生回答:“小小的”、“窄窄的”这两个形容词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学生回答:“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组意象是乡愁这一抽象情绪的具体对应物,具体生动。
学生回答:“小时候„„而现在”,这些表示时间的诗,既写出了诗人的经历,又体现出了诗人情感的步步增强。
5、美丽的语言,忧伤的乡愁,通过对局部语言的品味,我们真切地。
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练含蓄、富有感染力,加深了对诗人情感的理解。让我们大家从整体上再去发现、总结诗歌的新奇美。
学生回答:这首诗意象独特,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邮票”等前三个意象是铺垫,末节抒发了爱国主义深情。
学生回答:诗歌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来组构全篇,层层深入,及至最后,集中抒发了诗人思念大陆的强烈感情,构思精巧。
学生回答:全诗都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
五、拓展提升。
2、同学们,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让我们期盼大陆和台湾的统一早日来到。
3、阅读欣赏。
4、集体背诵。
板书。
乡愁。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个人思乡之情。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推。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进。
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分离普遍的家国之情。
托物寄情。
六、教学反思。
《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对于这首诗歌的学习,我既没有要求学生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也没有概括诗歌每节的内容,而是按照“朗读——品味——发现”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发现诗歌的新奇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的层次。
针对学生对诗歌的朗读能力较差的现状,结合诗歌的特点,在课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主要是读出感情、节奏、重音,注意语速、语调等。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在这里,有感情地朗读始终是放在首位的。
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学习语文的宝贵财富。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1.引导学生将诗歌意象与生活情景的联想相结合,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抓住这首诗“真挚的感情、鲜明的形象和优美的韵律”这三个明显特征,初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分析现代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深切感受诗人的思乡爱国之情。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分析现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并理解诗歌优美的韵律。
[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手段,综合运用反复诵读、师生互动和教师总结归纳的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结合学生刚刚学过的《静夜思》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诗,指出“乡愁”在中华儿女的身上代代相传,而台湾人民的思乡之情更深切、更感人,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先齐读,再听配乐朗诵,找出差别,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诵,听后师生一起评价,特别注意朗诵时的语气和节奏。
提问: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发乡愁?(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作者是如何安排这些形象的?(以时间为顺序)。
二、师生互动,想象构图。
1.教师范读诗歌的第一节。
(1)让同学们联系自己在外上学、思念母亲的.实际情况理解诗歌内容。
(2)请同学说出自己的联想。
2.请同学朗读诗歌的第二节,教师进行指导。
(1)构建生活场景理解内容。
(2)补充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加强同学们的语文知识积累。
3.请同学深情地朗读诗歌的第三节,教师进行指导。
(1)让同学们想象三五十年之后,母亲去世后自己的内心感受,加深对诗歌第三节的内容理解和情感体味。
(2)回顾前三节意象选择的典型性,加深学生对作文选材典型性的认识。
4.第四节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也是同学们在内容理解上的重难点。
(1)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作者思念故乡、想念亲人,那为什么不回到他们身。
边呢?仅仅是由于有一道台湾海峡吗?
(2)再从作者生世和写作背景出发,结合生活中的事例,使同学们真切体会诗人。
的思乡之情和企盼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课堂练习]。
结合自己的真情实感,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模仿造句。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条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挥手。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在车站久久的站立。
[课堂小结]。
正是由于具备了真挚的感情、鲜明的意象和优美的韵律,余光中的这首小诗才会成为海峡两岸广泛传颂的名篇,这也正是我们分析不少现代诗歌的重要途径。
[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乡愁》和《夜雨寄北》这两首诗。
时间空间乡愁。
小时候母子异地邮票。
长大后夫妻分离船票真挚的感情。
后来坟墓内外坟墓鲜明的意象。
现在海峡两岸海峡。
我在这头……在那头优美的韵律。
《乡愁》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诗歌《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下面为大家分享了《乡愁》公开课教学设计,欢迎借鉴!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诗深刻的主题,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力、品味语言的能力、自学探究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对诗中四种意想的体会和把握。
教学过程:
(课前3分钟播放歌曲《想家的时候》,创设氛围。
一、导入新课。
故乡,是每个离家的人都魂牵梦绕的地方,它是起点也是终点,是开始也是结束离开故乡,有时带着憧憬、梦想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有时带着寂寞惆怅和一份深沉的苍凉去奔波,但不管怎样,家乡总是游子心中最温柔、最留恋的地方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三、指导朗诵。
1、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播放课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2、明确感情基调、语速(深沉中略带哀伤的,缓慢的)。
3、划分诗的节奏。
诗歌是讲究节奏的艺术,节奏是感情的外在体现,“感情动于中而节奏形于外”朗读诗歌必须讲究节奏,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根据课后习题三的提示,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4、老师作示范朗读(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
5、指名朗读。
四、分析、解读本诗。
1、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诗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中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
湾的高山上,眺望祖国大陆: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一啊!板书:思乡、怀亲、爱国)。
4、通过朗读,想景悟情,我们己经感受到诗人独具的艺术匠心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这首诗美在哪里?同学们可以从结构、主题、意境、修辞等去欣赏(生议论明确: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富有音乐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富有结构美)。
5、再次朗读全诗,体会感情,试着背诵(三分钟后,师生齐背)。
五、激情抒怀。
乡愁是苦涩的也是醉人的,是一缕缕扯不断的情思,是对家的向往,是对根的企盼不论漂泊多久,不论身在何处,当夕阳西下,当晚风吹拂,总有那么一抹淡淡的愁绪萦绕在心头……如果你是这位凭栏而立的老者,站在海峡的彼岸,眺望大陆的方向,心里会想些什么?你又想对大陆说些什么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是啊,山水也许能隔开一切,却隔不断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相信这深情总有一天会填平这浅浅的海峡,到那时,“月圆人也圆”!
六、迁移拓展。
1、仿句。
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除了这些事物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略思片刻,指名回答)。
2、各领风骚话说愁。
乡愁、离愁、忧愁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题材,请说出带“愁”字的诗句,如能指明作者更好(多媒体演示积累的有关“愁”的诗句,学生快速地抄写在笔记本上,积累妙词佳句)。
板书设计。
乡愁。
于光中。
小时侯邮票思乡。
长大后船票。
后来坟墓怀亲。
现在海峡爱国。
教学反思:
3、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恰到好处的辅助作用,体现了课堂资源的整合课前的歌曲欣赏《想家的时候》再加上如泣如诉的《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都给人以审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gongzuojihua/683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