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教学计划范文是经过多位资深教师认真编写和实践总结的。
审定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也就是原实验教材《抽屉原理》。
《鸽巢问题》既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首先,用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说起来生涩拗口,而且抽象难以理解。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充分的操作,一在具体操作中理解“总有”和“至少”;二在操作中理解“平均分”是保证“至少”的最好方法。通过操作,最直观地呈现“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种现象,让学生理解这句话。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证明结论的过程中探究方法,总结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特别是这种原理的初步认识,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去认识,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我认为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者,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同奥数,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也不需要学生确定过于抽象的“鸽巢”和“物体”。
《鸽巢问题》这是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13名学生,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个月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鸽巢问题”。
通过第一个例题教学,介绍了较简单的“鸽巢问题”: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至少放进2个物体。它意图让学生发现这样的一种存在现象: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呈现两种思维方法:一是枚举法,罗列了摆放的所有情况。二是假设法,用平均分的方法直接考虑“至少”的情况。通过前一个例题的两个层次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至少”的情况,能用这种方法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解释证明。
第二个例题是在例1的基础上说明: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因此我认为例2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尽量平均分”,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鸽巢问题,他们在具体分得过程中,都在运用平均分的方法,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平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接触,所以他们可能会认为至少的情况就应该是“1”。
1.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
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相关学具(若干笔和筒)。
游戏规则是:请这四位同学从数字1.2.3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写在手心上,写好后,握紧拳头不要松开,让老师猜。
1.具体操作,感知规律。
教学例1:4支笔,三个筒,可以怎么放?请同学们运用实物放一放,看有几种摆放方法?
(1)学生汇报结果。
(4,0,0)(3,1,0)(2,2,0)(2,1,1)。
(2)师生交流摆放的结果。
(3)小结: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不会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质疑: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次,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的方法呢?
2.假设法,用“平均分”来演绎“鸽巢问题”。
1思考,同桌讨论:要怎么放,只放一次,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汇报。
2汇报想法。
预设生1: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筒里放1支笔,最多放4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筒里,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有2支笔。
3学生操作演示分法,明确这种分法其实就是“平均分”。
1.课件出示第二个例题:5只鸽子飞回2个鸽巢呢?至少有几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巢里?应该怎样列式“平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平均分思想,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2=2……1。
(学情预设:会有一些学生回答,至少数=商+余数至少数=商+1)。
根据学生回答,师边板书: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2.师依次创设疑问:7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8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9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根据回答,依次板书)。
……。
7÷5=1……2。
8÷5=1……3。
9÷5=1……4。
观察板书,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得出“物体的数量大于鸽巢的数量,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的结论。
板书:至少数=商+1。
师过渡语: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鸽巢问题”,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鸽巢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习题:
1.三个小朋友同行,其中必有几个小朋友性别相同。
2.五年一班共有学生53人,他们的年龄都相同,请你证明至少有两个小朋友出生在同一周。
3.从电影院中任意找来13个观众,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常事中也有数学原理,有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趣的规律?请学生畅谈,师总结。
一堂好的数学课,我认为应该是原生态,充满“数学味”的课。本节课我让学生经历了探究“鸽巢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了“鸽巢问题”,并能够应用与实际。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我以4人的抢凳子游戏,初步感受至少有两位同学相同的现象,抓住学生注意力。
二、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
由于课前让学生做了预习,所以在课上我并没有“满堂灌”,而是先了解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点,让预习程度好的'同学来试着解决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再师生质疑,完成对新知的传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预习的习惯,又能让学生找到知识的盲点,从而对本节课感兴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通过练习,解释应用。
四、适当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可以引起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扑克牌的游戏,学生们非常感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足:
1、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2、课堂中教师与速较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科书第68页例1。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大家好,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鸽巢问题”的阅读资料,现在就某某同学的阅读在这候课的几分钟内与大家分享一下。
好,咱们班人数已到齐,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五单元鸽巢问题,这节课通过数学活动我们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你准备好了吗?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1、请同学们先来看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只铅笔。
请你再把题读一次,这是为什么呢?
对总有就是一定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至少有两支铅笔,就是说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铅笔的支数要大于或等于两支。
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完成前置性作业,就“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有几种摆法呢?”这儿老师收集到了各组组长整理出的大家的各种摆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也可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我们发现有(4,0,0)(0,1,3)(2,2,0)(2,1,1)四种不同的方法。
刚才的两种方法无论是摆还是写都是把方法枚举出来,在数学中我们叫它“枚举法”。
那大家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情况呢?
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对,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先放3支,剩下的1支就要放进其中的一个笔筒。这时无论放在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所以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2支铅笔。(平均分)。
方法三:列式计算。
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个方法吗?
学生列出式子并说一说算式中商与余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2、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这道题大家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呢?
3种,枚举法、假设法、列式计算。
3、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多少支铅笔呢?
还能有枚举法吗?对,不能,枚举法虽然比较直观,但数据大的时候用起来比较麻烦。可以用假设法和列式计算。
4、表格中通过整理,总结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当要分的物体数比鸽巢数(抽屉数)多1时,至少数等于2“商+1”。
经过刚才的探索研究,我们经历了一个很不简单的思维过程,我把我们的这一发现,称为笔筒问题。但其实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不是我们,而是德国的一个数学家“狄里克雷”。
好,我们做几道题检测一下你们的学习效果。
1、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
3、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两导两练第70页、71页实践应用1、4题。
:教材第70页例3及练习十三相关题目。
1.在理解简单的“鸽巢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鸽巢问题的过程,了解用“鸽巢原理”解题的一般步骤,恰当运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
3.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能运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题意设计“鸽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次备课)。
1.课件出示下列问题。
(1)把5只鸽子放进4个笼子里,总有一个笼子里至少放进()只鸽子。
(2)把7本书放进4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本书。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鸽巢原理”,这节课我们就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猜想。
分组讨论:如何把这道题转化为“鸽巢问题”?
这道题其实就是把摸出的球(鸽子)放在两种颜色的“鸽巢”中,结论就是有一个颜色“鸽巢”中至少有2个。
根据“鸽巢原理”(一),只要摸出的球的个数比它们的颜色种数多1,就能保证一定有2个球是同色的,所以答案是至少要摸出3个球。
有两种颜色,只要摸出的球比它们的颜色至少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2.引导学生总结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什么是鸽巢及有几个鸽巢。
(2)确定分放的物体。
(3)用倒推的方法找到答案。
1.完成教材第70页“做一做”第2题。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3、4题。
一副扑克牌(不包括大、小王)有4种花色,每种花色各有13张,现在从中任意抽牌。
(1)最少要抽(13)张牌,才能保证一定有4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2)最少要抽(14)张牌,才能保证一定有2张牌是不同种花色的。
(3)最少要抽(14)张牌,才能保证一定有2张牌是数字相同的。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了“鸽巢原理”,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练习十三第5、6题。
独立回答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怎样用“鸽巢原理”解决这些问题。
1.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鸽巢问题”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点: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难点: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多媒体课件。
纸杯。
吸管。
一、课前游戏引入。
生:想。
师:我这里有一副扑克牌,我找五位同学每人抽一张。老师猜。(至少有两张花色一样)。
二、通过操作,探究新知。
(一)探究例1。
1、研究3根小棒放进2个纸杯里。
(1)要把3枝小棒放进2个纸杯里,有几种放法?请同学们想一想,摆一摆,写一写,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反馈:两种放法:(3,0)和(2,1)。(教师板书)(3)从两种放法,同学们会有什么发现呢?(总有一个文具盒至少放进2枝铅笔)你是怎么发现的?(说得真有道理)。
(4)“总有”什么意思?(一定有)。
(5)“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不少于2枝)。
小结:在研究3根小棒放进2个纸杯时,同学们表现得很积极,发现了“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纸杯里放进2根小棒)。
2、研究4根小棒放进3个纸杯里。
(1)要把4根小棒放进3个纸杯里,有几种放法?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反馈:四种放法:(4,0,0)、(3,1,0)、(2,2,0)、(2,1,1)。(3)从四种放法,同学们会有什么发现呢?(总有一个纸杯里至少有2根小棒)。
(4)你是怎么发现的?
(5)大家通过枚举出四种放法,能清楚地发现“总有一个纸杯里放进2根小棒”。
师:大家看,全放到一个杯子里,就有四个了。太多了。那怎么样让每个杯子里都尽可能少,你觉得应该要怎样放?(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每个纸杯里都先放进一枝,还剩一枝不管放进哪个纸杯,总会有一个纸杯里至少有2根小棒)(你真是一个善于思想的孩子。)。
(6)这位同学运用了假设法来说明问题,你是假设先在每个纸杯里里放1根小棒,这种放法其实也就是怎样分?(平均分)那剩下的1枝怎么处理?(放入任意一个文具盒,那么这个文具盒就有2枝铅笔了)。
(8)在探究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的问题,同学们的方法有两种,一是。
3、类推:把5枝小棒放进4个纸杯,总有一个纸杯里至少有几根小棒?为什么?
把6枝小棒放进5个纸杯,总有一个纸杯里至少有几根小棒?为什么?
把7枝小棒放进6个纸杯,是不是总有一个纸杯里至少有几根小棒?为什么?
把100枝小棒放进99个纸杯,是不是总有一个纸杯里至少有几根小棒?为什么?
4、从刚才我们的探究活动中,你有什么发现?(只要放的小棒比纸杯的数量多1,总有一个纸杯里至少放进2根小棒。)。
5、小结:刚才我们分析了把小棒放进纸杯的情况,只要小棒数量多于纸杯数量时,总有一个纸杯里至少放进2根小棒。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鸽巢问题,也叫抽屉原理。既然叫“抽屉原理”是不是应该和抽屉有联系吧?小棒相当于我们要准备放进抽屉的物体,那么纸杯就相当于抽屉了。如果物体数多于抽屉数,我们就能得出结论“总有一个抽屉里放进了2个物体。
小练习:
1、任意13人中,至少有几人的出生月份相同?
2、任意367名学生中,至少有几名学生,他们在同一天过生日?为什么?
3、任意13人中,至少有几人的属相相同?”
6、刚才我们研究的是小棒数比纸杯多1的情况,如果小棒比纸杯数多2呢?多3呢?是不是也能得到结论:“总有一个纸杯里至少有2根小棒。”
《鸽巢问题》既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首先,用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说起来生涩拗口,而且抽象难以理解。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充分的操作,一在具体操作中理解“总有”和“至少”;二在操作中理解“平均分”是保证“至少”的最好方法。通过操作,最直观地呈现“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种现象,让学生理解这句话。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证明结论的过程中探究方法,总结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特别是这种原理的初步认识,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去认识,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我认为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者,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同奥数,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也不需要学生确定过于抽象的“鸽巢”和“物体”。
《鸽巢问题》这是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13名学生,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个月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鸽巢问题”。
通过第一个例题教学,介绍了较简单的“鸽巢问题”: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至少放进2个物体。它意图让学生发现这样的一种存在现象: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呈现两种思维方法:一是枚举法,罗列了摆放的所有情况。二是假设法,用平均分的方法直接考虑“至少”的情况。通过前一个例题的两个层次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至少”的情况,能用这种方法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解释证明。
第二个例题是在例1的基础上说明: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因此我认为例2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尽量平均分”,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鸽巢问题,他们在具体分得过程中,都在运用平均分的方法,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平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接触,所以他们可能会认为至少的情况就应该是“1”。
1、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
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游戏规则是:请这四位同学从数字1.2.3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写在手心上,写好后,握紧拳头不要松开,让老师猜。
1、具体操作,感知规律。
教学例1:4支笔,三个筒,可以怎么放?请同学们运用实物放一放,看有几种摆放方法?
(1)学生汇报结果。
(4,0,0)(3,1,0)(2,2,0)(2,1,1)。
(2)师生交流摆放的结果。
(3)小结: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不会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质疑: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次,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的方法呢?
2、假设法,用“平均分”来演绎“鸽巢问题”。
1思考,同桌讨论:要怎么放,只放一次,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汇报。
2汇报想法。
预设生1: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筒里放1支笔,最多放4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筒里,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有2支笔。
3学生操作演示分法,明确这种分法其实就是“平均分”。
1、课件出示第二个例题:5只鸽子飞回2个鸽巢呢?至少有几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巢里?应该怎样列式“平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平均分思想,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2=2……1。
(学情预设:会有一些学生回答,至少数=商+余数至少数=商+1)。
根据学生回答,师边板书: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2、师依次创设疑问:7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8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9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根据回答,依次板书)。
……。
7÷5=1……2。
8÷5=1……3。
9÷5=1……4。
观察板书,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得出“物体的数量大于鸽巢的数量,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的结论。
板书:至少数=商+1。
师过渡语: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鸽巢问题”,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鸽巢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习题.:
1、三个小朋友同行,其中必有几个小朋友性别相同。
2、五年一班共有学生53人,他们的年龄都相同,请你证明至少有两个小朋友出生在同一周。
3、从电影院中任意找来13个观众,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常事中也有数学原理,有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趣的规律?请学生畅谈,师总结。
教学内容:
课本p54~56页例2、3,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通过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求“一个数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口答。
(1)苹果有5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梨有多少个?板书:5×3=15。
(2)喜欢跑步的有6人,喜欢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2倍,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
板书:6×2=12。
2、组织学生说一说“倍”的含义。“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就是说梨的个数有3个苹果的个数那么多。
3、小结:从上面的复习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甲数是乙数的××倍,那就是说甲数有××个乙数那么多。反过来说,甲数有多少个乙数,就是乙数的多少倍。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例2.
(1)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用小棒摆的飞机。数一数用了几根小棒摆出一架飞机?
(2)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并说说他们摆的小棒是教师根数的几倍?
(4)如果学生再摆一架飞机这时飞机的根数是老师的多少倍。
(5)总结,引导列式。
要求这些小棒的根数是老师的几倍,其实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15里面有3个5,就是说15是5的3倍。说明“倍”是一种关系,不是单位名称,所以3后面什么也不用写。
(6)引导学生完成第54页的做一做。
2、教学例3.
(1)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怎样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个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解决该问题。
(3)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算式,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4)引导学生完成第55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56页1、2、3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必要时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答。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1千克、1克、1吨有多少重,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2、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千克、克、吨的认识,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及千克、克、吨的简单应用。这些内容安排在“有多重”和“1吨有多重”两个情境活动之中。教材结合“有多重”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1吨有多重”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位,了解1吨有多重。
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题目1吨有多重备课人白丽芳。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盘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意识。
教学。
重难点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教学。
准备电脑课件、实物。
课时。
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课件)。
1、故事导入。
2、建立物体质量的概念。
二、实践操作,建立概念。
(一)认识生活中的秤。
(二)看一看常见物品的质量。
课件演示:牙膏重190克、一包方便面重203克、一盒糖500克、一桶洗洁精2千克、一桶油5千克、一袋大米重25千克。
师:看了这几样物体的重量,有什么发现吗?
小结:千克和克是世界各个国家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还有一个有趣的英文名字,千克叫作kg。g是表示克的符号!
(三)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
介绍台秤的使用方法,认识台秤称物体所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
1、称一称。小组合作称出第一袋一千克的米米的质量。
2、掂一掂。掂掂手中这袋1千克米的质量并感受一下一千克的质量。
4、猜一猜。www.
(1)猜小猴为乌龟和兔子准备的物品中有两袋棉花和石头,它们谁重谁轻?
(2)称出石头和棉花的重量是两千在。
(3)感受物品不能从它的大小、多少来判断它的轻重,而应该实际的去称量才能知道。
5、拎一拎。把刚才称的两千克的物品拎一拎,感受两千克的质量怎样?
6、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物品是以千克为单位的呢?
(四)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1、认识克。
师:老师这有5个2分的硬币,它有多重谁来猜一猜?生猜。
师: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我们来称一称吧?
2、称一称。称出5个2分的硬币。从而引出一个2分的硬币是1克。新课标第一网。
3、掂一掂,说一说一克2分硬币放在手中的感受。
4、找一找,学具盒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1克重呢?
5、比一比。把1克重的东西跟刚才1千克的米比起来,感觉怎样?
(五)感受千克与克的关系。
1、掂一掂。掂抽屉里一袋100克的糖物品。说说比1克怎样,比1千克怎样?
2、称一称。把学生的糖跟老师的糖合在一起,进行累加计算一下一共有几克?再拿到台秤上去称称看。
3、引出千克和克的关系。
1kg=1000g。
4、教1千克=1000克的读法。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
有多重。
1千克=1000克1kg=1000g。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搭配中的学问备课人白丽芳。
教学。
目标1、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通过各种搭配活动,能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
准备电脑课件课时。
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想和老师成为好朋友吗?(想)新朋友见面时,为了表示友好,一般都要握握手。周老师特别想和每个人握一下手,你们愿意与老师握手吗?(愿意)。
2、老师随意与学生握手,特别注意与特别激动的孩子先握,有意让秩序乱起来,有意重复握。
3、师:老师要与全班同学每人握一次,要握多少次?(59)刚才老师已经握了几个同学了?(不知道)你们为什么也没记住呀?(太乱了)。
4、师:是呀,太乱了!老师也不知道握了几个了。下面老师要是再握一次手,你们说应该怎么做?(注意点什么?)。
5、学生说,教师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看来同学们都同意要有一定的顺序。
6、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像你们刚才所说的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这些就是我们数学中关于搭配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搭配中的学问》(教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新知。
师:搭配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的特别多,不仅握手中会用到。像饭菜的搭配、穿衣服、选择行走路线等方面都会用到。这节课,我们首先来研究配菜,可以吗?(课件出示星期一菜谱)。
(一)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搭配。
1、师:来看星期一的菜谱!你看到了什么,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观察,说出荤菜和素菜。引导学生明白“荤菜和素菜”的意思。
2、师:如果按照一荤一素的的要求去搭配,星期一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呢?同时向学生渗透不挑食,合理膳食的思想教育。
3、学生独立思考配菜方案后。“把你的配菜方案给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
4、在班内说说。“有几种配菜方法?”“你是怎么搭配的?谁来说一说?”
学生能够较容易的说出两种配菜方案“肉丸子和白菜、肉丸子和冬瓜”
5、课件演示:我们用荤菜--肉丸子配白菜,一种;用肉丸子配冬瓜,两种。星期一有两种不同的配菜配菜方法。
(二)探究搭配方法,能够进行有序思考。
过渡:我们根据星期一的菜谱进行了合理的搭配,如果再增加一道荤菜的话,会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请看星期二的菜谱。
2、学生独立思考。“把你的配菜方法写下来”学生独立探究,动手画或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有序搭配。
3、师:把你的配菜方法,讲给你们小组的同学听,小组长组织,让组员有秩序的说一说。
4、班内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配菜方法展示给大家看?”“选一个代表”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班内讲一讲自己的配菜方法。教师引导其他学生提问、补充(课件展示两种搭配方法,四种配菜方案)。
5、对比评价。“谁的配菜方法好,能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学生评价)他按一定的顺序搭配,所以没有重复的,也不遗漏。
6、师:我们一起来,有顺序的搭配一下!(课件演示,师生共同搭配)固定1种荤菜,用牛排配豆腐,一种;用牛排配油菜,两种;用荤菜中的鱼配豆腐,三种;用鱼配油菜,四种。一共有四种配菜方法。也可以固定1种素菜,……。
7、师:星期三有四种搭配方法。其实,每一种方法都是大家的创造。不论哪种方法,都要做到按一定的顺序搭配,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三)运用方法,引申练习。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学会了按照一定的顺序配菜,如果有“两荤三素”,你还会搭配吗?
1、出示星期五的菜谱,独立读一读图中的信息,让学生说说星期五的菜。
2、师:按一荤一素的要求,星期五有几种配菜方法。(出示问题)。
3、学生独立做。做后,同桌之间相互说说。
4、班内汇报。“谁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搭配的?”让学生讲自己的搭配过程。
5、班内明确。星期五有6种搭配方法。教师让一个学生回答搭配方案,板书在黑板上。
6、升华:“大家搭配对了吗?”“很棒!都学会有顺序的搭配。来,表扬表扬自己!”有6种配菜方案,有两个荤菜,三个素菜。大家仔细看,配菜方法数与荤菜素菜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搭配图,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总结出荤菜数乘素菜数等于搭配的方法数)。
(四)小结。
师:同学们刚才配菜,配的都很好。你们为什么配的这么好,有什么秘密吗?说给老师听听?(学生说)很棒!你真会说!
三、巩固练习。
(一)出示情境图(p27、1),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做。
1、提问学生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指导学生说说“经过少年宫”的意思。
3、然后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和填表。
4、反馈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按照什么顺序搭配的。
(二)出示情境图(p27、2),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做。
1、提问学生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指导学生说说“一套衣服”的意思,并用文字或字母来表示衣服进行搭配。
3、教师拿出按照题目要求的实物来,让5个学生各拿一件进行搭配,其他学生记录。教师在黑板板书。
4、反馈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按照什么顺序搭配的。
四、师生总结概括。
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有顺序不遗漏不重复。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有多重备课人张兵。
教学。
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吨有多重。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
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吨”,掌握“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
准备电脑课件、桶装矿泉水课时。
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课件出示大象的图片。猜一猜这头大象有多重?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有的同学都会用“吨”来表示大象体重了,真了不起,这节课我们一道来学习“1吨有多重”板书课题。
对于这个问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想弄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1、提一提:感知1吨有多重。
让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提一大桶矿泉水。
提完后,问:“你们觉得这桶水怎么样?”
“再给你加一桶,怎么样?”
“如果再加10桶呢?”
“50桶呢?”
学生猜这桶水的重量(猜后,教师出示精确的重量:20千克)。
50桶这样的水重多少千克?(生独立计算后指名回答并板书:1000千克)。
师:这50桶水重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形成关系式1吨=1000千克。
读关系式;
2、算一算:小组合作,看图互相说一说多少物体的质量合起来是1吨。
分小组计算各图的物体数量。
小组汇报:
3头水牛约重1050千克,约1吨;10桶油约重1000千克,是1吨;
20袋面粉重1000千克,是1吨;40人约重1000千克,约1吨。
3、举一举:
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教师逐一出示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4、理一理: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质量单位?
请大家把这些学过的质量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理一理。
反馈之后,教师问:“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千克和克呢?”
小结:通过刚才的整理,你知道这三个质量单位哪个最重?哪个最轻?
三、综合应用,巩固拓展: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2、单位换算。
3、改错题。
早晨,我喝了一杯150吨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在路上,一辆大卡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驶而过,把我吓了一跳!
师:听了这则日记,你们为什么笑了?
4、拓展应用。
(1)小组内讨论。
(2)全班交流,选出最佳方案,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有多重。
1千克=1000克1kg=1000g。
修改及补充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并学会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分配方法。
教学难点:分配方法。
教学方法:列举法分析法。
学习方法:尝试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3分)。
(一)游戏引入。
1、游戏要求:开始以后,请你们5个都坐在椅子上,每个人必须都坐下。
2、讨论:“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这句话说得对吗?
游戏开始,让学生初步体验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使学生明确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
引入: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
(二)揭示目标。
理解并掌握解决鸽巢问题的解答方法。
二、自主学习(8分)。
1、看书68页,阅读例1: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情况?
(1)理解“总有”和“至少”的意思。
(2)理解4种放法。
2、全班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跟踪练习。
68页做一做:5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1)说出想法。
如果每个鸽舍只飞进1只鸽子,最多飞回3只鸽子,剩下2只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一个鸽舍或分别飞进其中的`两个鸽舍。所以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舍。
(2)尝试分析有几种情况。
(3)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三、合作交流(8)。
1、出示例2。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本书?(1)合作交流有几种放法。
不难得出,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
(2)指名说一说思维过程。
如果每个抽屉放2本,放了6本书。剩下的1本还要放进其中一个抽屉,所以至少有1个抽屉放进3本书。
2、如果一共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呢?
3、你能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吗?你有什么发现?
7÷3=2……1(至少放3本)。
8÷3=2……2(至少放4本)。
10÷3=3……1(至少放5本)。
4、做一做。
11只鸽子飞回4个鸽舍,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四、质疑探究(5分)。
1、鸽巢问题怎样求?
小结:先平均分配,再把余数进行分配,得出的就是一个抽屉至少放进的本数。
2、做一做。
69页做一做2题。
五、小结检测(10)。
(一)小结。
鸽巢问题的解答方法是什么?
物体的数量大于抽屉的数量,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
(二)检测。
1、填空。
(1)7只鸽子飞进5个鸽舍,至少有()只鸽子要飞进同伴的鸽舍里。
(2)有9本书,要放进2个抽屉里,必须有一个抽屉至少要放()本书。
(3)四年级两个班共有73名学生,这两个班的学生至少有()人是同一月出生的。4、任意给出3个不同的自然数,其中一定有2个数的和是()数。
2、选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运用鸽巢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列举、假设、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使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这里有一副牌,拿掉大小王后还剩52张,5位同学随意抽一张牌,猜一猜:至少有几张牌的花色是一样的?(指名回答)。
2、师:大家猜对了吗?其实这里面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叫做“鸽巢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师: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通常从简单一点的情况开始入手研究。请看大屏幕。(生齐读题目)。
1、教学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1)理解“总有”、“至少”的含义。(ppt)总有:一定有至少:最少。
师:这个结论正确吗?我们要动手来验证一下。
探究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一生读要求)。
(3)汇报展示方法,证明结论。(展示两张作品,其中一张是重复摆的。)。
第一张作品:谁看懂他是怎么摆的?(一生汇报,发现重复的摆法)。
第二张作品:他是怎么摆的?这4种摆法有没有重复的?还有其他的摆法吗?板书:(3,1,0)、(4,0,0)、(2,2,0)、(1,1,2)。
师:我们要证明的是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4种摆法都满足要求吗?(指名汇报:第一种摆法中哪个笔筒满足要求?只要发现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就行了。)。
总结: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一共只有四种情况,在每一种情况中,都一定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看来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师:像这样把所有情况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数学上叫做“枚举法”。(板书)。
(4)通过比较,引出“假设法”
引导学生说出:假设先在每个笔筒里放1支,还剩下1支,这时无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里就有2支铅笔了。(ppt演示)。
(5)初步建模—平均分。
师:先在每个笔筒里放1支,这种分法实际上是怎么分的?
生:平均分(师板书)。
师:为什么要去平均分呢?平均分有什么好处?
生:平均分可以保证每个笔筒里的笔数量一样,尽可能的少。这样多出来的1支不管放进哪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如果不平均分,随便放,比如把4支铅笔都放到一个笔筒里,这样就不能保证一下子找到最少的情况了)。
师:这种先平均分的方法叫做“假设法”。怎么用算式表示这种方法呢?
板书:4÷3=1……11+1=2。
师:现在我们把题目改一改,结果会怎样呢?
ppt出示:把5支笔放进4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几支笔?(引导学生说清楚理由)。
师:为什么大家都选择用假设法来分析?(假设法更直接、简单)。
通过这些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总结:只要笔的数量比笔筒数量多1,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笔。
过渡语:师:如果多出来的数量不是1,结果会怎样呢?
2、出示: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飞进了几只鸽子呢?
(1)同桌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先让一生说出5÷3=1……21+2=3的结果,再问:有不同的意见吗?
再让一生说出5÷3=1……21+1=2。
师:你们同意哪种想法?
(2)师:余下的2只怎样飞才更符合“至少”的要求呢?为什么要再次平均分?
(3)明确:再次平均分,才能保证“至少”的情况。
3、教学例2。
(1)师:我们刚才研究的把笔放入笔筒、鸽子飞进鸽笼这样的问题就叫做“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它最早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发现并提出的,当他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决定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出示例2。
(2)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师板书:7÷3=2……12+1=3。
(3)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10本书呢?
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8÷3=2……22+1=3。
师:剩下的2本怎么放才更符合“至少”的要求?
为什么不能用商+2?
10÷3=3……13+1=4。
(4)观察发现、总结规律。
归纳总结: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可以放“商+1”本书。(板书:商+1)。
三、巩固应用。
师:利用鸽巢问题中这个原理可以解释生活中很多有趣的问题。
1、做一做第1、2题。
2、用抽屉原理解释“扑克表演”。
说清楚把4种花色看作抽屉,5张牌看作要放进的书。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解决问题。
(1)有24瓶牛奶饮料,如果每箱可以装4瓶,可以装几箱?
学生独立练习,汇报解决过程,师生简单评价。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dd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除法一步计算和乘法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好知识铺垫和心理准备。引入新课,指明学习任务,简明扼要。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学生搜集信息。
多媒体播放学生团体操表演的画面,指出:团体操表演是运动会上的又一项内容,并显示出“这场团体操有60人表演”的信息。
2.学生说出所观察、搜集到的信息,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3.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方法,然后同桌交流,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先交流再解答。
4.个别汇报解决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5.全体学生针对不同的解决方法,进行评价,表扬有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学生。
(二)学生自主解决教科书第99页的做一做。
1.学生独立看图获取信息,独立解决,鼓励解决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解决过程和方法。
3.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4.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予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解决练习二十三的第10题。
学生独立练习,鼓励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学生汇报解决方法,学生可能出现的解决方法:
19600÷4÷2=1200(千克);。
29600÷2÷4=1200(千克)。
让学生充分说明算理,其他学生补充、评价。
2.解决练习二十三的第14题。
让学生看图获取信息,明确问题,独立解决。
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可能出现:
1954÷2÷3=159(张);。
2954÷3÷2=159(千克);。
33×2=6(场)954÷6=159(千克)。
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有些问题既可以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也可以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
3.编题、解题。
教师先给出学生三个数:240、6和2,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用这三个数编出一道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然后独立解决,互相检查。
4.分组解决练习二十三的第15、16题。
设计意图:分层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识,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积累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发现有些问题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进行解决,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很多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全课,自我评价。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评价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评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习方法。
1.在操作、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抽屉原理,并运用抽屉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并对抽屉原理的问题模式化
学生笔记(教师点拨) 学 案 内 容
(1)自学例1
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情况?
(1) 学生思考各种放法。
(2) 第一种放法: 第二种放法:
第三种放法: 第四种放法:
教学过程:
5÷2=2……1 (至少放3本)
7÷2=3……1 (至少放4本)
9÷2=4……1 (至少放5本)
1、提出问题。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 )铅笔。为什么?
如果每个文具盒只放( )铅笔,最多放( )枝,剩下()枝还要放进其中的一个文具盒,所以至少有()铅笔放进同一个文具盒。
(1) 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二自学例2
1、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体书?
2、摆一摆,有几种放法。
不难得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 )本书。
3、说一说你的思维过程。
如果每个抽屉放( )本书,共放了( )本书。剩下的1本还要放进其中一个抽屉,所以至少有1个抽屉放进3本书。
如果一共有7本书会怎样呢?9本呢?
4. 你能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吗?你有什么发现?
总结:先平均分配,再把余数进行分配,得出的就是一个抽屉至少放进的本数。
1. 做一做。
(1)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2) 说出想法。
如果每个鸽舍只飞进( )鸽子,最多飞回( )鸽子,剩下()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一个鸽舍或分别飞进其中的两个鸽舍。所以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舍。
2. 做一做
8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想:每个鸽舍飞进( )鸽子,共飞进( )鸽子。剩下( )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1个或2个鸽舍,所以,至少有( )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学会用口诀求商,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进一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
2、学生能够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除法的意义,利用乘除法之间的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
3、在生活中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口诀解决除法问题,增加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
1、基础性学习包。
(1)表内除法及除法的竖式。
(2)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相关链接: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4)我学会了吗。
2、开发性学习包。
(1)秋季本地的各种作物收获情况。
(2)“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倍”的含义。
(3)丰收园。
3、拓展性学习包。
(1)学生自制九九除法口诀表并互相欣赏。
(2)寻找生活中的“倍”。
(三)实施途径。
1、学科单元内整合:将信息窗1“2--5的乘法口诀求商,认识除法竖式”和信息窗2“除法的竖式写法”整合到一起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乘法口诀表内的除法并融会贯通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思想。
2、学科间整合:品德课程中《秋天的收获》可以整合到本单元中进行学习,目的是让学生锻炼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
3、学科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校本课程的珠心算课程可以与本单元进行整合,珠心算的除法算法的加入让学生能更加明白除法的算理。
4、体验式活动:学生自己根据乘法口诀表制作除法口诀表并互相欣赏借鉴,提出秋天收获时遇到的包装问题并解决。
5、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6课时。
(四)教学案例:
在学习了平均分,初步认识除法之后,第一课时的学习就变得简单多了,主要让学生体会乘法口诀求商的简单算法以及除法的竖式写法。第二课时学生在乘法口诀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倍”,现在除法算式中再次出现,是除法平均分中“几个几”和“倍”间的关系,对以前知识的一个逆向思维,进一步的说明为什么能用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感知乘除运算都是以“和”概念为基础的,这对于知识的联系性很强,也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之一。此处添加上线段图的表示等表达,会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学生更容易理解。
注:“几个几”和“几倍”用数字、线段图或者自己喜欢的图形表示,数学结合的思想使问题具体直观,学生更易理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gongzuojihua/667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