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扬州茶馆教学设计(优秀18篇)

扬州茶馆教学设计(优秀18篇)



在编写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掌握好教学计划的编写方法和技巧,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

《扬州慢》是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的一首词。扬州在隋唐、北宋时是著名繁华之地,但在南宋初期两次遭到金兵的洗劫,变成一座空城。词的上片先述所见,以“尽荠麦青青”勾画扬州全景,更是以“废池乔木”点缀,渲染出一幅萧条冷清的画面。下篇写感想,先设想杜牧重到扬州,用“须惊”和“难赋”逐层说明扬州已被破坏到令人难信的程度;又借“桥边红药”间接地表现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鉴于这首词的特点和十四班的学生情况。我的教学思路为:激情导入——诵读品味——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在把握词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自主赏析——视频赏析——比较阅读——课后作业。

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花园里的一朵奇葩,但却是我们学生的薄弱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教师的“霸权主义”作怪。所以,在这次教学中,我并没有走老路子(先解题,再作者介绍,然后听读录音,教师讲解,作业或高考知识链接)。而是大胆的舍弃了书本上那些“死”的东西,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赏析上,变学生的被动学为我要学——语文知识模块无非是字、词、句、篇,而学生的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而所有这些能力的提升都有赖于学生的直接经验——课堂的精彩应是学生的精彩。所以,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章,都应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让他们去与作品、与作者交流。基于此,我用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诵。在学生无法把握词的节奏和个别字音时做了一些指导。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很多老师都会让自己的学生课前预习,但有一部分老师却没有进行反馈。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预习积极性,最终会使课前预习流于形式。所以,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就这首词的内容,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不解之处进行交流。一方面,反馈了学生的预习,另一方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发挥了班级教学的优势。

经典的作品一定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即情感思想与内容的浑然天成。“肉”是经济基础,“灵”是上层建筑。所以,如果学生不理解词的内容,欣赏也就是空中楼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把握了词的内容只是学词的初级阶段,经典的作品不仅仅在于知道它写了什么,更在与探究它如何写,如何使得情感思想与内容的浑然天成。所以,我将这首词的重点放在了对它的赏析上。希望学生通过交流各自的阅读体验来增强对此词的理解,做到个性阅读,创造性地阅读。最后在同学们思路都打开的基础上,播放音频,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调动学生对此词的感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对词的兴趣,对语文的兴趣。

检验知识掌握的最好方法莫过于知识的迁移对比了。所以,我在最后安排了一个比较阅读,一方面,使学生学的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又对所学进行了复习,可谓一举两得。

综合来看,这节课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教师能够守住自己的阵地,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学行为,没有跟大流,紧抓高考题,急功近利,钥匙握在手中而找钥匙,而是融进自己的教学理念。怀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情怀,进行民主教学——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一定是一个会生活的人——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教会学生生活。一个老师如果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想,语文成绩就应该是副产品。此外,这节课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体现了新课标的思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了教师的教示范作用;体现了语文的“味”;问题设计的有梯度。

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教师的示范朗读有待改进;板书欠缺;时间把握的不到位,使得这节课不够完整;课堂上一些细节没有注意,表达欠清晰明确。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质量。

《茶馆》教学设计

知识和能力 。

1、 了解作家作品。 。

2、 掌握《茶馆》卷轴式的平面结构及其独特的戏剧冲突。 。

3、 培养学生的文本研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教学重点 。

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人物形象 。

教学难点 。

分析矛盾冲突,揭示《茶馆》的主题思想。 。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茶馆》电影vcd光盘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

三、教学过程分析 。

(一)说预习 。

1、观赏《茶馆》全剧,了解人物的命运。(使学生对《茶馆》有感性认识) 。

3、预习课文内容,清除语言障碍,准备复述。(为理性分析文章打基础) 。

(二)说导入 。

(三)说解题 。

(四)说步骤 。

整个步骤分“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三个环节 。

习得知识 。

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习得知识”分两个脉络进行 。

1、 梳理情节,品味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解决教学重点) 。

a、 王利发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态度,原因是什么? 。

b、 常四爷是旗人,却也反对大清帝国,这说明了什么? 。

拓展延伸 。

比较《茶馆》与《雷雨》的戏剧结构,了解本文的卷轴式平面结构 。

迁移应用 。

阅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选段,分析水手长的形象 。

课堂小节 。

交代本文的重点、难点完成情况 。

布置作业 。

课下分角色表演《茶馆》的一个片断 。

四、板书分析 。

板书力求文字简练,版面均衡,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把握课文重点,一看板书就能回忆起课文的内容,从而努力体现其直观性、艺术性的特点。

扬州慢教学设计

姜夔。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二、背景简介:。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三、课文分析鉴赏。

淳熙丙申至 日(2),予过 维扬(3),夜雪 初霁(4),荠麦弥望(5)。

冬至这一天  途经扬州      下雪刚放晴  满眼都是荠菜和麦子。

那   就四下里看,一片萧条景象 独有清冷的河水碧绿    渐渐升起。

自:独、独自。   意为天色渐渐晚下来。

戍   角(6)悲吟。予怀       怆然,感慨(于)今昔,    因 自度 此曲。

今昔:指今昔之变。

《茶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揣摩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2、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了解戏剧主题。

教学重难点: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戏剧主题。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岁月如歌,在逝去的日子里,总会有些难忘的东西在我们的脑海中挥洒不去:李白的诗、韩愈的文、杜康的酒、齐白石的画、梅兰芳的京剧。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醇。老舍的《茶馆》就属于其中之一。现在据《茶馆》发表演出的时间已经将近50年了。但它仍然能带给我们极高的艺术享受。前几天,我们已经欣赏了电影《茶馆》,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茶馆》,去领略它的艺术魅力。

(投影显示课题)。

(投影显示表演者姓名)。

三、人物形象分析:

《茶馆》中出现的人物众多,前后三幕中出场的共有30多个,我们不可能一一分析,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一下课文节选部分出现或涉及到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宋恩子、吴祥子、刘麻子、唐铁嘴及课文中提到的秦二爷几位。

(投影显示八位人物姓名,点击王利发人名进入相关链接)。

(一)、王利发。

1、对不同人采取不同态度。

(1)、对难民、李三等人:“别耽误功夫!”“咱们的事,有功夫再研究!”

对难民强硬、冷漠,对李三虽同情,却有限度,表现他自私。

(2)、对大兵、警察、特务:“您圣明。”“你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对他们的态度则是讨好,巧应付,怕得罪。表现王利发的圆滑世故。

(3)、对唐铁嘴之流:“你混得不错呀!穿上绸子啦!”“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了空房,我准给你留着!”

对唐铁嘴厌恶仍笑脸相迎,表现王利发的精于处世。

2、善于经营,不断改良。

“allright?”“yes,也有这么一说!”

体现王利发言语上的改良。

“西直门的德泰,……全先后脚儿关了门,只有咱们裕泰还开着,……”

“大茶馆全关了,就是你有心路,能随机应变地改良!”

通过王淑芬和常四爷之口表现王利发善于改良,是茶馆业中的佼佼者。

3、对现实不满,含蓄表达:

“这年月还值得感谢!”“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表现王利发的胆小怕事。

总结: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二)常四爷。

1、“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得着,特意给你送来了!”

表现常四爷的自食其力,乐于助人。

2、“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

表现常四爷的爱国、敢作敢为。

3、“要是洋人给饭吃呢?”“盼着你们快快升官发财!”

表现常四爷的正直、倔强。

总结:旗人。正直,爱国;倔强,敢作敢为;自食其力,乐于助人。

(三)松二爷。

1、“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

表现松二爷的游手好闲、懒散无能,不愿自食其力。

2、“我看见您两位的灰大褂,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你说得对!嗻!四爷,走吧!”

表现松二爷的胆小怕事。

总结:旗人。胆小怕事,懒散无能,游手好闲,喝茶玩鸟,不愿自食其力。最终饿死。

(四)秦二爷。

民族资本家。一心实业救国,最终破产。

(五)刘麻子。

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

(六)唐铁嘴。

“我感谢这个年月!”“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算命看相的江湖骗子。无耻。

(七)宋恩子、吴祥子。

1、“王掌柜不愿意咱们看,王掌柜必会给咱们想办法!咱们得给王掌柜留点面子!”“对啦!坐下谈谈吧!你们是要命呢?还是要现大洋?”“别动!君子一言:把现大洋分给我们一半,保你们俩没事!咱们是自己人!”

表现宋、吴二人的贪婪、蛮横、霸道。

2、“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

四、戏剧主题分析:

在茶馆中,老舍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这里面有广大市民的代表王利发,有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常四爷,有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松二爷,还有地痞无赖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老牌特务宋恩子、吴祥子等等。老舍的目的应该不仅仅是将这些人物展示给我们看,他应该另有深意。先来听听剧中人物自己的话吧!(点击王利发、常四爷、唐铁嘴人名观看相关影片)也许,我们能从不同人物的不同结局中找到答案。这八个人,可以简单地分个类,上面四个,可以归入好人的范畴,下面四个,则应归入坏人的范畴。王利发悬梁自尽,常四爷落魄一生,松二爷惨遭饿死,秦二爷最终破产。好人遭了殃!刘麻子等人却在这个社会中如鱼得水,坏人猖狂无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常说“邪不压正”,可在《茶馆》中,邪却确确实实地压住了正,这其中的根源何在?看来老舍先生批判的矛头已经不仅仅是宋恩子、吴祥子等反面人物了。他要展示的实际上是整个旧时代的黑暗。

《茶馆》展现了三个可诅咒的时代: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夕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三个黑暗、病态、荒诞的社会发展片断,揭示了旧社会的必然灭亡。

在《茶馆》中,不管是哪个时代,我们看到的始终是漆黑一片,难道就没有一点希望了吗?戏剧中是否给了我们希望?明确:希望在于以康大力为代表的西山八路!

五、结束语、课后作业:

秦二爷走了,常四爷走了,王利发也走了,我们这堂课也该结束了。给大家布置个课后作业:比较《雷雨》、《茶馆》的戏剧结构及矛盾冲突。同学们再见!

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3。注意两词所表达的情感和前课苏辛词在抒情内容和方式上的区别;

4。背诵这两首词并熟记雨霖铃和扬州慢两种词牌格式。

[教学难点]。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海导航。

先看自学提示,再结合课文注释,弄清两词大意。可先做完能力演练题库中的跟踪试题。

《雨霖铃》一词重点要注意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和缠绵婉约的风格。寒蝉雨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都是暗淡而凄凉的景;执手相看,多情离别,风情无处说,抒发的是低沉伤感的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环境气氛和主体情感融为一体,刻划出一对恋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

《扬州慢》一词要重点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怀和低沉的感情基调,以及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等凄惨、冷落的气氛使作者伤今怀古,不禁产生昔胜今衰之感。此外,还要注意体会化用杜牧诗诗所产生的新的艺术意境。

二、思路结构。

《雨霖铃》一词写于作者仕途失意又失去爱情慰藉之时,心情抑郁,生活前途更感暗淡无光。因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均凄凉低沉。上阕写与情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以写景为主,但字字含情;下阕想象别后的生活场景抒发痛苦之情。

《扬州慢》一词表达了作者感怀家圆、伤时念乱的心情。上阕全写眼前实景,写出了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纪行写景扣紧驻、看、想、闻开展描述层次;下阕伤今怀古以杜牧当年扬州诗之胜反衬现在扬州之冷清萧条,扣住扬州著名的代表性景物—二十四桥、芍药—来写。结构图:

上阕实写萧条之景。

景物1:荠麦青青。

景物2:废池乔木。

景物3:清角吹寒。

下阕虚拟设想。

拟想1:杜牧才情再高亦难赋深情。

拟想2: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拟想3: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三、疑难指津。

《雨霖铃》的景物描写与抒情的关系:一是景物特征鲜明。“寒蝉”“骤雨”“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暗淡凄清且具有较大的联想空间;二是景物含情。试想蝉是寒的、风是冷的、月是残的、柳又有留意,怎不引起留恋与哀愁呢?这便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何理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荟萃之地。唐人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最为著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姜夔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四、语言揣摩。

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评析:这是柳永的名句,历来脍炙人口。妙就妙在问得清晰明白,答得含蓄生动,似答非答,韵味无穷。更妙的还在于景物鲜明且又含情。“杨柳岸”“晓风”“残月”三项景点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层次分明、幽静而开阔的意境,引人入胜。另外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留”“柳”谐音,折柳相送是希望对方留下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诗经采薇》“昔人往矣,杨柳依依”写的就是离别之情。更兼之风月关情,何况是拂晓之凉风,黎明之残月。因而,“杨柳岸晓风残月”明写实景,暗写别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运用:中国古代诗词往往诗。

画相通,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诗可配画。

画可配诗。该句诗兼。

有诗情和画意,请试。

为之配画。只要能体。

现主要大意即可。示。

例如右:画中有流水。

潺潺,扬柳依依,晓。

风拂拂,燕子飞飞,

残月隐隐,诗人提壶。

独行,似醒似醉。

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评析:姜夔游扬州时值隆冬,芍药并未抽蕊开花,但扬州芍药向来以“甲天下”著称,作者不禁想象到将来芍药盛开,而名都已成空城还有谁来赏花采摘呢?全词至此一声长叹,宛如百感交集,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先高潮。也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和回味。

运用: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二十四桥边的红药仍一如既往的在纵情的茂盛的年复一年的开放,但是又有谁来欣赏与采摘呢?(翻译与扩写)。

五、名题讲析。

1。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1995年全国高考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的“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冷。

c.这首词从一般的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念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讲析:本题选用了宛约派李清照的词作名篇,词中亦有情景交融的特点。四个选择项分别考了词语的含义、词语的炼字炼意、词作的思路、词作的表现手法,都是古诗词鉴赏的基本要素。a项是分析“不消”二字的深层含义,从全词立意看a是正确的;b项是对炼字炼意的分析,这里“绿”“红”“肥”“瘦”都是借代手法,体现作者炼字的新奇,历来颇受称颂把玩,分析也是正确的;c项是对词作思路的概括,词虽简短,却有叙事过程和抒情层次,分析正确;d项鉴赏的角度是表现手法,作者寓情于事,融情于景,并非“直抒胸臆”,因而d项分析不当,应选d项。

六、风景剪辑。

剪辑1:

柳永字耆卿,名三变。善为乐章,长于慢词,以描写歌妓生活及失意文人见长,且多寓以同情之意,市井特声鲜明,语多俚俗,深受歌妓和笛工们的赏识和欢迎。初试不第,作《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后再次应试,宋仁宗故意将其黜落且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自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剪辑2:。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北宋前期词坛的中心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后来大政治家范仲淹又开辟了词的意境并启发了豪放派词风,慢词圣手柳永拓宽了词的篇幅并发展了宛约派词风。北宋后期大文学家苏轼对词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周邦彦则成为此时宛约派之集大成者。南宋前期辛弃疾、陈亮等继承了豪放词风并形成了爱国词派,李清照是此时的宛约派大家。南宋后期出现了以姜夔为首继承了宛约派词风并发展为格律词派。

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学习理解宋词婉约派的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格律音调和谐;

2.重点领会两词情景交融的写法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3.注意两词所表达的情感和前课苏辛词在抒情内容和方式上的区别;

4.背诵这两首词并熟记雨霖铃和扬州慢两种词牌格式。

[教学难点 ]。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探海导航。

先看自学提示,再结合课文注释,弄清两词大意。可先做完能力演练题库中的跟踪试题。

《雨霖铃》一词重点要注意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和缠绵婉约的风格。寒蝉雨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都是暗淡而凄凉的景;执手相看,多情离别,风情无处说,抒发的是低沉伤感的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环境气氛和主体情感融为一体,刻划出一对恋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

《扬州慢》一词要重点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怀和低沉的感情基调,以及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等凄惨、冷落的`气氛使作者伤今怀古,不禁产生昔胜今衰之感。此外,还要注意体会化用杜牧诗诗所产生的新的艺术意境。

二、思路结构。

《雨霖铃》一词写于作者仕途失意又失去爱情慰藉之时,心情抑郁,生活前途更感暗淡无光。因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均凄凉低沉。上阕写与情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以写景为主,但字字含情;下阕想象别后的生活场景抒发痛苦之情。

《扬州慢》一词表达了作者感怀家圆、伤时念乱的心情。上阕全写眼前实景,写出了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纪行写景扣紧驻、看、想、闻开展描述层次;下阕伤今怀古以杜牧当年扬州诗之胜反衬现在扬州之冷清萧条,扣住扬州著名的代表性景物―二十四桥、芍药―来写。结构图:

上阕实写萧条之景。

景物1:荠麦青青。

景物2:废池乔木。

景物3:清角吹寒。

下阕虚拟设想。

拟想1:杜牧才情再高亦难赋深情。

拟想2: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拟想3: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三、疑难指津。

《雨霖铃》的景物描写与抒情的关系:一是景物特征鲜明。“寒蝉”“骤雨”“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暗淡凄清且具有较大的联想空间;二是景物含情。试想蝉是寒的、风是冷的、月是残的、柳又有留意,怎不引起留恋与哀愁呢?这便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何理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荟萃之地。唐人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最为著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姜夔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四、语言揣摩。

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评析:这是柳永的名句,历来脍炙人口。妙就妙在问得清晰明白,答得含蓄生动,似答非答,韵味无穷。更妙的还在于景物鲜明且又含情。“杨柳岸”“晓风”“残月”三项景点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层次分明、幽静而开阔的意境,引人入胜。另外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留”“柳”谐音,折柳相送是希望对方留下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诗经采薇》“昔人往矣,杨柳依依”写的就是离别之情。更兼之风月关情,何况是拂晓之凉风,黎明之残月。因而,“杨柳岸晓风残月”明写实景,暗写别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运用:中国古代诗词往往诗。

画相通,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诗可配画。

画可配诗。该句诗兼。

有诗情和画意,请试。

为之配画。只要能体。

现主要大意即可。示。

例如右:画中有流水。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1.学习《扬州慢》,鉴赏它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通过解决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的基本特点。

2.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和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及采用的艺术手法。

2.领会每位作者在词作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和词的不同风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一节课内容。

二、作者介绍。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人。少时随父宦游汉阳(今属湖北省武汉市)。父死,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以兄女妻之,乃随萧移居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往来于苏、杭一带,与当时著名诗人词客交游,生活闲雅。曾试进士,不第;一生未入仕途,死于杭州。他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工诗,尤以词著称。其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词风清空峭拔,格调甚高,而意境则浅。故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作品有《白石道人歌曲》。

《扬州慢》是姜氏的代表作之一。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可是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作者路过扬州,眼见繁华的城市已破败不堪,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黍离》之悲。

三、新课讲解。

1、疏通词前之序的意思。

2、听录音朗读之然,全体学生齐来一次。

4、哪些可见扬州现在的萧条?废池乔木,冷月无声,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尽荠麦青青。红药无主。

5、教师讲解疏理词的意思。

板书设计:

昔(虚,盛)今(实,衰)。

春风十里废池乔木,冷月无声。

竹西佳处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淮左名都尽荠麦青青。红药无主。

怀古伤今抒“黍离”之悲。

学生准备几分钟,一男一女同学分别朗读之后,全体学生齐读。

6.具体研习(注意在讲解中渗入)。

(1)“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明确:这三句用了拟人的写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a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明确: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

三、拓展。

赠别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韵译: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遣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文解释。

我漂泊江湖之上,过着困顿失意的生活,为消除内心的郁闷,行装中总是少不了酒。而平日里交往的又都是腰细体轻的歌妓。十年扬州的生活,真如一场大梦,而梦醒之后,才觉察到自己所得到的是青楼妓馆中传遍的薄情郎的名声。

词语解释。

落魄:流落不偶。楚腰:楚灵王好细腰青楼:此指妓家。薄幸:轻薄,用情不专。

诗文赏析:

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八三三年)四月,杜牧在扬州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手下任职。杜牧才华横溢,但生活小节上不拘小节,于是牛派了三十名兵士每天晚上暗中保护杜牧,对此杜牧一无所知。大和九年,杜牧被提升到京都长安任监察御史,在送别宴上杜牧得知牛一直掌握他的行踪,暗中进行保护,于是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到京都后,杜牧牢记牛的嘱咐,没有过象扬州那样醉生梦死的生活。为此写下了这首诗《遣怀》。

四、课文总结。

宋词是与唐诗并峙的另一座诗的高峰。通过七首词的学习,我们对词的发展、风格流派、章法句法及表现手法有了更多的了解。词同诗一样,是一种抒情的文学、言志的文学。词人的纯真爱情荡涤我们的心灵,词人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激励我们奋发。愿同学们爱读多读善读优秀的词作,从中汲取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营养。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宋词婉约派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和谐。

2、掌握虚实结合写作方法。

3、体味伤古怀今情感及“清冷”意境。

教学重点:抓词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解题: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唐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见当时扬州盛极一时。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致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但是南宋时金兵两次侵犯扬州,扬州城变得破败不堪,词人感慨今昔,写下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慢:慢词,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词。

二.作者介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达官贵人坐上客。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善书法,精音乐,在词坛上属婉约派(骚雅派)。他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反对油腔滑调,不写淫词秽语;在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他屡试不中,没有做过官,遂他托身权贵门下,一生过着清客生活,生活闲适,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脱离,以致视野不阔,情调低沉,这在他的`诗词中有明显的反映。曾说“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用以自解其清苦。著有《白石道人诗集》。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其作品精工典雅,意蕴谐婉,但也有用典过多、词意幽晦等特点。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骚雅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背景介绍:。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四.整体把握。

1、范读全词,正音正字。

2、齐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义,重点点拨。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

诗词鉴赏是学生的薄弱的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汇报课上,我选择了《扬州慢》这个课题。

《扬州慢》是《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推荐作品,所以我在引导学生鉴赏的时候,把“意境”和“表现手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通过对比、虚实结合、化用、情景交融等手法,来了解扬州的今昔变化,从而理解作者的黍离之悲。

虽然在教学中完成了基本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学生课前预习不好,对于文中化用的诗句理解不到位,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而我在教学中也仅仅是点到为止,而没有彻底深入到“春风十里”与“荠麦青青”这两个意象的内涵中去。第二,教学环节过于紧凑,导致学生的阅读时间太少,对文本的理解不够透彻,有种生吞活剥的感觉。对文中表现的悲情讲解过于粗糙,课堂氛围比较沉闷。第三,由于平时训练不够,对于高考中所涉及到的意境和表现手法类题型,学生在答题的方法和步骤方面,掌握不熟练,答题时还不能准确应用术语进行概括。第四,教法比较单调,讲解枯燥。另外,在教态和课堂语言等方面还有很多细节问题。这些都是我在教学方面应该注意和克服的,尤其要注意贴合文本,改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学生被动为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

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二、背景简介:。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三、课文分析鉴赏。

淳熙丙申至日(2),予过维扬(3),夜雪初霁(4),荠麦弥望(5)。

冬至这一天途经扬州下雪刚放晴满眼都是荠菜和麦子。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

那就四下里看,一片萧条景象独有清冷的河水碧绿渐渐升起。

自:独、独自。意为天色渐渐晚下来。

戍角(6)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于)今昔,因自度此曲。

戍边的号角悲鸣心里(十分)悲痛为今昔的变化而感慨于是创制曲调。

今昔:指今昔之变。

千岩老人(7)以为有《黍离》(8)之悲也。

认为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淮左(9)名都,竹西隹处(10),解鞍少驻初程(11)。

淮水东面的名都亭(所在的)美好去处解下马鞍稍作停留刚刚踏上征程。

少同稍,稍微。初程:开头的一段路。左:古人在方位上以东为左。

分析:起笔写小驻“名都”扬州。本来作品主题的主调是感时伤乱,而起笔不写扬州的荒芜景象,却着笔于忆旧:。

过春风十里(12),尽荠麦青青。

经过(过去的)春风十里的扬州路全是青青的荠菜和麦子。

“荠麦青青”定语后置句。

分析:。

作者只用十个字概括了扬州浩劫之后的荒凉。一方面用“春风十里”和上句“竹西隹处”互相呼应,铺叙昔日扬州的繁华,反衬今日扬州的荒凉;另一方面,用“尽荠麦青青”铺写荒凉景象,一个“尽”字,以夸张手法突出景物全非的思绪,情调低沉。同时“荠麦青青”的情景又和《诗经•黍离》“彼黍离离”相吻合,从而真切地表达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含义是丰富的。然而是谁造成这样的荒凉呢?作者进一步揭示扬州变化的原因。

自胡马窥江去后(1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1)。

乔木:古老的大树。兵:战争。

分析:。

很明显,“春风十里”只剩“荠麦青青”,一切繁华景象,自是荡然无存;“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人们心情的沉重,也就可想而知了。作者触景伤情,既怨外敌的入侵,又伤国势的衰落,思想感情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上阙的结句,感情更见沉郁。

渐黄昏清角吹寒(2),都在空城。

(天色)渐渐凄清的戍角在寒风中吹着全(塞满)在一座空城。

分析:。

紧承上句,按时间的推移,景物的转换,进而捕捉景物特色,借景以抒情。这里用“渐黄昏”渲染了沉郁的气氛,与上文配合,使“黍离之感”更加浓烈;用“清角吹寒”增添了悲凉的色彩,同时与“犹厌言兵”相呼应,更见忧心忡忡!

“都在空城”一个“都”字,突出了景况荒凉的幅度;“空城”一词不仅写出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而且对国事前途的渺茫,蕴蓄着无限的哀婉。

上阙:小驻“名都”,感慨今昔。

下阙紧承上阙,运用联想对比,进一步抒发情怀。

杜郎俊赏(3),算而今重到须惊(4)。

杜牧善于游赏料想(他)今天重游到(此)(也)一定(大)惊。

分析:换个开头,从杜牧身上落笔。为什么这样写?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

选题之前,跟两位科长和教学师傅进行了详细沟通,大家的一致意见是选一首短小精悍的古诗词会比较有探讨价值,现在又正在上粤教版必修三,于是跟另两位“同课异构”的'老师商量后选了《扬州慢》,因为这首词用典较多,跟我们此前学过的大量“吊古伤今”诗词有较大联系和比较价值。

此前有幸到山东杜郎口中学观摩并学习其以“336”为代表的新型课堂模式,受到很大震动和启示,所以就在结合我校“135和谐课堂模式”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小尝试。

a、学习目标设计与反思。

本着课堂教学目标简约化的原则,我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如下两点:

1、通过词句赏析体味词的“黍离之悲”;

2、体味该词的写作手法。

定这两个教学目标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体味其情感,另一方面又可以系统总结并正确运用诗歌鉴赏的相关手法。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是这两个教学目标有一些重复的嫌疑,比方说通过词句赏析体味词的“黍离之悲”中就会运用了相关艺术手法,这样有些概念就容易混淆、模糊,这让我们体会到在以后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坚持简约化、具体化、细致化、有针对性的原则。

b、教学重难点设计与反思。

通过课前跟学生和相关老师的沟通,对学生在古诗词方面的学情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学生对词句的赏析和写作手法的分析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所缺乏的就是具体运用和一些概念的模糊混淆问题。诸如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移情、通感、拟人等等的区别与联系。

鉴于此,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为“体味词的写作手法和‘黍离之悲’”,这样一方面兼顾了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难点设计为“移情手法”的赏析并进行拓展延伸,因为很多同学还是第一次接触“移情手法”,很有必要进行一个难点的拓展并学会具体运用。

但通过课堂实践证明,环节进展中虽然是环环推进,但并未能很自然的体现这种逻辑的衔接,稍嫌生硬。同时,对移情手法的赏析老师没有做到示范分析,使得部分同学未能很好领略到分析的路子,耽误了课堂的效率。

这说明,课堂的逻辑性,教师的案例分析示范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c、导学案设计与反思。

我的导学案设计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5、小结全词,听吟唱音频,再次体味《扬州慢》的“黍离之悲”,结束课堂;

6、课外导读《唐宋词十七讲之姜夔》(叶嘉莹),加深理解,体味词之美学意蕴。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是体现杜郎口学习心得与学校的“135和谐课堂模式”;遵循一条主线,环环相扣、循循善诱的逻辑性原则;问题设置坚持层次性原则。

导学案的主要问题是:学习目标和重点不够明确,具体,有混淆和重复之嫌;问题设置过多;初步感知与深入品读部分层次性还不够明显,初步感知有喧宾夺主之嫌。这也提醒了我在以后的导学案设计中要更加具有层次感、逻辑性和简约化。

三、教学过程反思。

原计划的教学过程是:导入+初步感知8分钟;深入品读,检测展示16分钟;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3分钟;小结全词听吟唱音频3分钟。合计40分钟。

实际操作过程如下:导入+初步感知12分钟;监测展示16分钟;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1分钟;小结全词听吟唱音频3分钟。合计42分钟。

从对比不难看出,我的实际操作中拖堂2分钟;导入与初步感知用时过长。这一方面反映出我的公开课随机应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在以后的导入课堂与初步感知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压缩。

四、课堂教学效果反思。

根据课后与学生的沟通以及周周清的检测反馈不难看出,学生对这堂课还是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当然,这跟公开课的强大阵容效果是分不开的。但也有明显不足之处,比方说学生在做诗歌鉴赏题的时候就将拟人与移情手法混淆,说明我的点评还不够细致到位。

总的来说,通过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我获得了成长,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鉴于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立足文本并进行反复推敲,首先生发出自己的理解与感动;

四、要更加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延伸,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语文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初涉教坛的我还有很长的路要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继续坚持“发现不足,明确方向,锐意进取”的原则,努力解决问题,获得成长。

最后,万分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冒着酷热莅临课堂指导,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动力,正是各位的真知灼见帮我减少了弯路,明确了方向。谢谢!

《茶馆》说课稿

教材简析。

《温暖》是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片看图课文。这一单元主题很多,有环保主题的、有关爱主题的、有思念主题的。《温暖》这一课就是关于关爱主题的课文,主要讲了雷锋同志为了帮助小韩同志缝补棉裤而半宿没睡,小韩同志心里深受感动,感到无比温暖的故事。赞扬了雷锋同志乐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的奉献精神。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思想教育。内容不是难事。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由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同时对记叙方法作初步了解,为作文打一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掌握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2)以“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引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理解“温暖”的含义。

(3)结合课文于实际,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讨论出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基本方法,确立本文“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分析人物特点”的方法。

文章情节简单却动人,描写细腻,三年级的学生要通过自读课文了解文章的。

(4)由雷锋的行为受到感染,激发学生关爱他人、温暖他人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1)读懂课文,理解“温暖”的含义;

(2)由事情感受人物品质,体会雷锋对战友的关爱之情,产生学习的意识。

(3)了解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的方法。

突破:(1)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的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感受人物高尚品质。(2)“又是班长”的“又”字可体现雷锋队长有的一贯关爱的作风,对深入理解人物有引导作用。

4、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雷锋助人的图片及雷锋日记;

(2)学生准备:搜集、阅读有关雷锋的资料;

二、教法学法。

此处,老师的教重在导,学生重在学,而且要学生从学会到回血转变。

1、教法:将“情景创设”“适时点拨”“对话讨论”协调的运用在教学中,让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情景创设”将学生引入教学画面,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适时点拨”,根据反馈信息,控制调节课堂氛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和老师同学“对话讨论”。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由雷锋名言导入课文。

首先出示句子“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热情,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然后问同学是否知道是谁说的;让知道的学生说说。在简略的介绍雷锋生平。最后引导: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讲雷锋同志像春天一样关心同志的故事。(板书:温暖)。

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了解事情的经过。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要求是:找出生字词读书读准,同桌交流识记方法,然后读顺课文,同桌互相检查;并试着概括课文内容。

创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全班介绍记忆字形的方法,互相启发;师重点指导“瞅、宿”的读音,“添字最后一点提醒学生不要少写。

组织学生用“开火车”读、分角色读、分组配合读等多种方式读文;读后让学生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设计讨论环节:首先提问:讨论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从那些地方看出来?本环节要明确:是按时间顺序也就是事情的发展先后顺序来写的。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如“出车回来”“值夜班回来”……在讨论过程中,老师适时提示,引导学生理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再读课文,分析文章特点,确立学习方法。

师提问引导学生谈论:读了故事,有什么感想?你觉得雷锋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谈论对雷锋的印象,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关心战友,做好事不留名,默默奉献)。

师根据板书追问:对于雷锋的这些特点,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学生可能会回答“是从雷锋帮战友感受到的”“是从雷锋帮助小韩同志补棉裤这件事感受到的”。这开始的回答可能很笼统,老师应先赏识学生的成功,然后用提示性追问:作者是怎样写雷锋帮小韩补棉裤的呢?从一个人的哪些方面能看出一个人的特点呢?引导学生去细读课文,主动探索到,作者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语言描写去展现人物特点的。

师总结:通过对人物进行外貌、动作、心理、神态、语言描写去展现人物性格,这是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温暖》这一课,我们就从这些方面去感受雷锋的品质。

学生合作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心理和语言的语句,初步体会从中表现出的人物的一些特点。

课时总结:雷锋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这一股温暖的春风是否吹进每一位同学的心呢?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体会雷锋关心战友、默默奉献的精神!

板书设计:

17.温暖。

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

战士:盖好棉被关心战友动作:

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心理:

小韩:缝补棉裤默默奉献神态:

语言:

茶馆教学设计

三幕话剧是老舍剧作中成就最高的一部,在国际文坛上也享有盛誉。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说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的事。这一幕没有中心故事,只有一些零星的事件,再用茶馆老板王利发将它们穿起来。

a、全文目标:

1、理解独特的艺术结构,矛盾冲突;

2、把握节选部分众多人物的形象特点;

3、品味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及幽默风格;

4、激发戏剧欣赏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b、课时目标:

1、理解作品的艺术结构特点及特殊的矛盾冲突;

2、精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之一:王利发。

教学重难点:“卷轴画式结构”、“人民与时代的冲突”。

教学设想:充分增强感性材料的积累,突破重难点;

将台词朗读与分析王利发这一形象结合起来。

教具准备:投影仪。

一、导入:

由旧知导入。鲁迅小说的第三部分“茶客谈药”情节中,茶馆是当时社会的缩影。老舍的戏剧《茶馆》更是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特点。

二、感知:

1、有关作者:“人民艺术家”老舍。

2、检查预习:三幕分别反映了哪一时代?

3、引导通读课文,了解第二幕剧情:

(1)、问题引导:

(2)、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老师边引导回答边归纳剧情:

开场:王淑芬、李三、王利发三人对话。

a、巡警摊派、勤索(穿插难民央告)。

b、唐铁嘴租房被拒绝(穿插报童卖报)。

c、常四爷、松二爷祝贺茶馆开张。

d、特务敲诈、勒索(穿插和常四爷交锋和刘麻子交锋)。

e、康顺子来茶馆找工作。

f、刘麻子和逃兵谈“买卖”(穿插崔久峰的悲观)。

三、突破:

1、卷轴画式的结构:

这一幕出场的人物有30多个,有台词的就有20多个,但他们都是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在“茶馆”一闪而过。所有的人物、情节,像一个个画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步展开。

2、精读片断,赏析人物:

(1)分角色朗读课文“一群男女难民在门外央告”到“我给你说说看,行不行可不保准确。

(提示:对难民,他口气生硬,毫无怜悯;对巡警等,他极力讨好,不敢半点得罪。读时要读出他不同的语气。)。

3、评析王利发这一人物:

自私、圆滑、善于应酬;精明干练。但他仍然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最后(第三幕中)悬梁自尽。

3、“人民与旧时代冲突”:

老舍把矛盾的焦点直指那个黑暗的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

四、总结:作者虽没有直接写那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罪恶又无处不在,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

五、巩固:展示课内练习:判断文中人物矛盾、生活画面和所表现的社会现实的联系,做连线题。

六、拓展:课外练笔:试以“大茶馆,小社会”为题,写一篇文艺短评。

附:备课小结。

没有中心故事,只是像一幅长卷;教学中若将其展开,逐一品评,相信每一幅画面也皆有滋味,但可能会陷入琐屑繁冗的泥淖。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意在以“茶馆__社会”为主线,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与理解。

茶馆。

“人民艺术家”老舍。

开场:三人对话。

巡警摊派勤索(难忆央告)。

唐铁嘴租房被拒绝(报童卖报)。

常四爷、松二爷祝贺开张。

特务敲诈勒索(和常四爷交锋)。

(和刘麻子交锋)。

康顺子找工作。

刘麻子和逃兵“谈买卖”

(崔久峰的悲观)。

朱自清《扬州茶馆》教学反思

1、老师神情亲切自然,语速不紧不慢,语音富有磁性,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在。

2、前后呼应。教师从“馆”字入手,通过组词,理解了“馆”与地方有关,解决了字词教学的难点。结尾“为什么大家要到茶馆去?仅仅因为茶点的美味?”引导学生感受朱自清带给大家的当年茶馆的韵味,当年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把握住了中心。

3、方法独特,化解难点。“兜揽”的理解,抓住叫卖声,形象地解决了这一词语的把握。理解中心句,通过反复读,根据出示的红色词语,引导读正确,读出理解,读懂了句子。针对重点小节“烫干丝”的复述,老师也指导得条理清晰。读句子、抓动词、看视频、说动作。由于引导得法,学生的复述也有条理。这一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准,也知道朱自清是一位语言大师。

听曹老师的`《扬州茶馆》,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味觉、嗅觉、听觉都充分调动起来,感受扬州茶馆的魅力。曹老师能够深入研究教材,牢牢抓住单元训练重点——复述展开教学。尤其是烫干丝的过程,从一边朗读一边圈划词动词入手,接着理解动词“滗”,然后通过视屏让学生直观感受烫干丝的过程,最后根据老师的板书进行复述,就水到聚成了。这种细致的、小步子的教学设计,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尤其更能照顾到班级的中差生。如果老师在此基础上能设计一个相同类型的说话训练或写话训练,我想对学生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扬州茶馆的评课稿

《扬州茶馆》是朱自清先生的《说扬州》节选。朱自清是一位语言大家,他的散文以纯真朴实的风格见长,给人疏朗清新的感觉。这篇《扬州茶馆》,作者如一位老茶客,带着后生到扬州茶馆品茶吃点心。但由于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的关系,学生学习课文肯定遇到很多困难,就是老师也是不能一下子就弄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的,因此要上好这篇课文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的。难在朱自清先生写出的茶馆的韵味是向我们展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于是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尽量营造一种情境,带引着学生由浅入深地钻研学习。

首先,出示“馆“这个字,让学生说出馆是什么意思,继而了解茶馆是一个什么样的处所,陈述品茶是我国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南方、北方茶馆数不胜数,茶馆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其次,初步了解扬州的位置,同时温故”扬“字的写法;随后引出课文的出处,为下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力图表述清晰自然,一上课就要充分地吸引住学生。

茶馆不仅仅是品茶的地方,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于是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介绍了哪些小吃,学生的动作很快,找的也很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渐渐产生了兴趣,对七十多年前的茶馆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作者不光抓“香”字来描写,更通过描写摆放零碎小食的物件和炒白果的过程,把已经久远的茶馆氛围直愣愣地铺展在我们面前,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从而更能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

作者在文中着重介绍了烫干丝和小笼点心这两类小吃。尤其是烫干丝,作者短短的一句话就把它的制作过程写清楚了,连用了8个动词,我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边看边跟着做,之后再复述,边复述边做动作,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学生很容易说出烫干丝的过程。同时我再适时点出可以描写菜的制作过程来把一道菜写具体的。为了更好地掌握顺序与动作描写,我还设计了“炒鸡蛋”的动作,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效果不错。

但是在教学课文第三小节时,由于时间关系节奏比较快,因此没有细讲,尤其是动词只是以填空的方式匆匆带过,因此在写“炒鸡蛋”的动词时,学生就说的不全面,而且对于“先……接着……然后……再……最后”的顺序不甚明晰。再者,课堂上读的不够,学生的感悟也较粗浅,对于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还是不到位。

文档为doc格式。

扬州慢教学设计扬州慢教学设计十分钟

教学目的:

1、体味怀古伤今,感时伤世的情感。

2、掌握本词多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抓词眼“空”“惊”,分析景物特点,引导学生自主体味黍离之悲。

教学方法:学生主体师生互动自主鉴赏合作交流启发探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吗?我们大家一起大声背诵出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送别诗景中有情,表达李白对朋友的深厚情谊。题目中的广陵是指哪里呢?扬州。

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它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鼎盛时期的扬州,春风十里,歌舞升平。唐?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见扬州盛极一时。

那么,南宋时期的扬州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南宋后期著名的布衣词人姜夔的的脚步,看看他到扬州后见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扬州慢》姜夔。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是南宋中后期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词词风清空骚雅,超逸空灵。姜夔精于书画、擅长音乐、能诗善文,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

二、诵读品味。

1、学生自读,

(悲,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语调、语速、重音和停顿等,作肯定评价,如果有读得不好的地方,可范读一两句。

3、名家范读,(听录音朗读)听完朗读示范后,你是否深有启发呢?下面请大家再把词作有感情的自由朗诵一次。然后我再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作示范。

4、学生自读,

5、指名朗读,教师评价。

6、全班齐读。

三、自主赏析。

理解品味诗歌,诵读是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诵读,大家对本词的感悟又加深一层,下面就请大家谈谈你读本词后的体会吧,你觉得哪些词句深深打动了你呢?它又好在哪里呢?(如语言,修辞,思想,表现手法……)。

下面我把全班同学按左右分两大组,每组按四人一小组讨论,确定一个发言者,然后用抢答的形式给大家分享本组的赏析成果。(回答不完善的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

……。

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同学们的回答既让我们全面理解了这首词,又让我们接受了一次中国古典诗歌美的熏陶。

四、整体探究。

经典的诗歌总是能激起大家的欣赏欲望,下面我们根据大家讨论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全词。请大家四人一个小组讨论:

1、上下阕给你印象最深的各是哪个字?为什么?(生讨论)。

上阕:空上阕主要写了扬州城今日的荒凉萧条。景。

下阕:惊下阕主要想象杜牧重游感受及词人心中的悲凉之感。情。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晚唐诗人杜牧是“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了。杜牧尚且如此,我辈情何以堪。

2、上阕除了写今日扬州的荒凉,还写了什么时期扬州的景象?景物特点如何?

板书:

今日萧条昔日繁华。

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对比鲜明,有昔盛今衰之感。

3、造成今日萧条的原因是什么?

“胡马窥江”,南宋初年,金兵屡次南下,扬州遭惨重破坏。

本词作于孝宗淳熙三年(1176),这时距完颜亮南侵(1161)已有十五年,但扬州城依旧是四顾萧条,一片残破。

4、正因为昔日繁华的扬州如今一片萧条景象,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前途的词人,由此牵动了诗人无尽的思绪,那么下片抒情,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联系小序及课文注释)。

姜夔在沉痛的叹息声中抒发了他对战争的厌恶与痛恨,也表达了对遭遇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怀念,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

板书:厌恶战争感慨今昔。

五、再读诗歌。

只有爱读多读善读优秀的词作,才能从古代文化传统中吸取丰厚的营养。最后,在音乐声中,请大家跟我一起大声地饱含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词人的深沉感悟。

六、拓展延伸。

我们知道,南宋的文人中,把家国忧患作为创作的主旋律的,主要有辛弃疾和陆游,请回忆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体会这两首词风格、情感的不同。(生讨论)。

一个豪放雄浑慷慨激昂一个含蓄婉转清幽冷隽。

一个为国土沦丧却报国无门而悲愤一个因遭遇战乱致繁华尽去而感伤。

(如有时间,自由背诵)。

扬州慢。

姜夔。

上阕下阕。

景情。

空惊。

今日萧条厌恶战争。

昔日繁华感慨今昔。

扬州茶馆的作文

如果不是要急着赶回来开校务会,真想在这样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积淀的学校多停留一会,那样的校门,那样的楼,让看惯了集聚众多时尚元素校园的我倍感惊喜。在浦东,“观澜”两个字的分量着实叫人不可小觑,因为这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名校。对我而言,更具有一份亲切感,因为这里有着我几位大学同学。借着名师基地班的学习机会,第一次踏进观澜,第一次走进观澜的课堂,带来的还真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

自打走出大学校门,便很少有机会遇见那些曾经的学伴,印象中的蒋欢欢,朴实、朴素,鼻梁上的那副眼镜,却时刻闪现出智慧的光芒。再见蒋欢欢,源于名师基地班,巧合的是,第一次的开班活动,我们同时作为新代表发言,多年不见,那份沉稳大气依然不变。今天走进欢欢的课堂,更是让我感受到一股清新之风,没有花里胡哨的摆设,没有细枝末节的繁琐,真实简单的课堂一如欢欢多年给我的感觉。

更加巧合的是,今年和欢欢同时执教四年级,这让我们久别之后又多了一个谈论的话题,两周一次的基地活动,也是我们交流教学心得的良机。今天,欢欢执教的是《扬州茶馆》,这节课我前几天刚刚教过,熟悉程度自然不言而喻。听了欢欢的课,不禁让我感触颇深。她从一个“馆”字的扩词起头,娓娓道来,听着她的课,我仿佛来到了扬州,端坐在热闹的茶馆中,咀嚼着甘旨的小吃。每一个细节都彰光鲜,可见欢欢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对文本的熟谙于心。她让学生读课文第一末节,让学生找出直接写扬州茶馆的句子。其间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引读课文,如果不是对文本和预设的了然于心,底子做不到如许离开教案的引读。其后,她又以“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为切入点,让学生想扬州茶馆,有哪些小吃?学生答,她分门别类板书,让人一目了然三种茶点:零碎茶点;特色茶点;小笼点心。整个把书本读薄了。之中又有详略写法的渗入。

板书上的茶点历历在目,她又让学生按照本身的爱好选择本身想要品尝的茶点,其实是一个小组合作深切进修的过程。尽管是一个简单的分组,但确确实实地做到了按照学生的意愿来进修。经由小组进修,一道道小吃便在口中玩味,经由过程朗读、咀嚼,学生了解了茶馆中零碎儿的花腔繁多、烫干丝的建造邃密,以及小笼点心的甘旨可口,并感触感染语言巨匠朱自清的文字魅力和他的扬州情怀。不难发现,欢欢在教学中抓住关键动词,把“烫干丝”的过程有层次地复述清晰。她利用文本里呈现的两个分号,帮忙学生了解烫干丝分几步。学生在当真研读、思虑后,从分号的提醒中知道烫干丝分三步。她边指导边当令板书,学心理清了脉络,知道烫干丝需要三步——切丝、烫熟、调味。然后抓住关键动词,让学生读读课文找出动词,“切、切、放、浇、滗、拨、倒、搁”,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读读课文,做做动作,了解烫干的过程。

《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二、背景简介: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三、课文分析鉴赏。

淳熙丙申至日(2),予过维扬(3),夜雪初霁(4),荠麦弥望(5)。

冬至这一天途经扬州下雪刚放晴满眼都是荠菜和麦子。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

那就四下里看,一片萧条景象独有清冷的河水碧绿渐渐升起。

自:独、独自。意为天色渐渐晚下来。

戍角(6)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于)今昔,因自度此曲。

戍边的号角悲鸣心里(十分)悲痛为今昔的变化而感慨于是创制曲调。

今昔:指今昔之变。

千岩老人(7)以为有《黍离》(8)之悲也。

认为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淮左(9)名都,竹西隹处(10),解鞍少驻初程(11)。

淮水东面的名都亭(所在的)美好去处解下马鞍稍作停留刚刚踏上征程。

少同稍,稍微。初程:开头的一段路。左:古人在方位上以东为左。

分析:起笔写小驻“名都”扬州。本来作品主题的主调是感时伤乱,而起笔不写扬州的荒芜景象,却着笔于忆旧:

过春风十里(12),尽荠麦青青。

经过(过去的)春风十里的扬州路全是青青的荠菜和麦子。

“荠麦青青”定语后置句。

分析:

作者只用十个字概括了扬州浩劫之后的荒凉。一方面用“春风十里”和上句“竹西隹处”互相呼应,铺叙昔日扬州的繁华,反衬今日扬州的荒凉;另一方面,用“尽荠麦青青”铺写荒凉景象,一个“尽”字,以夸张手法突出景物全非的思绪,情调低沉。同时“荠麦青青”的情景又和《诗经•黍离》“彼黍离离”相吻合,从而真切地表达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含义是丰富的。然而是谁造成这样的荒凉呢?作者进一步揭示扬州变化的原因。

自胡马窥江去后(1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1)。

乔木:古老的大树。兵:战争。

分析:

很明显,“春风十里”只剩“荠麦青青”,一切繁华景象,自是荡然无存;“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人们心情的沉重,也就可想而知了。作者触景伤情,既怨外敌的入侵,又伤国势的衰落,思想感情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上阙的结句,感情更见沉郁。

渐黄昏清角吹寒(2),都在空城。

(天色)渐渐凄清的戍角在寒风中吹着全(塞满)在一座空城。

分析:

紧承上句,按时间的推移,景物的转换,进而捕捉景物特色,借景以抒情。这里用“渐黄昏”渲染了沉郁的气氛,与上文配合,使“黍离之感”更加浓烈;用“清角吹寒”增添了悲凉的色彩,同时与“犹厌言兵”相呼应,更见忧心忡忡!

“都在空城”一个“都”字,突出了景况荒凉的幅度;“空城”一词不仅写出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而且对国事前途的渺茫,蕴蓄着无限的哀婉。

上阙:小驻“名都”,感慨今昔。

下阙紧承上阙,运用联想对比,进一步抒发情怀。

杜郎俊赏(3),算而今重到须惊(4)。

杜牧善于游赏料想(他)今天重游到(此)(也)一定(大)惊。

分析:换个开头,从杜牧身上落笔。为什么这样写?

一方面,因为杜牧吟扬州繁华的诗篇为后世所传颂;另一方面,正是扣合上文,以杜诗为背景,使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衰败作对比。作者的用意是赞杜郎,伤时世。“算而今”是以设想的形式抒发怀古伤今的感慨,又呼应上文的“竹西隹处”、“春风十里”,为盛衰之变作印证,痛惜“名都”的沉沦。

纵(5)豆蔻(6)词工,青楼(7)梦好,难赋深情。

即使(他)(写得)精巧(作得)(也)难以写出(我此时悲怆的)深情。

分析:

杜牧的《赠别》诗、《遗怀》诗是他题咏扬州的名作,这里用“难赋深情”翻进一层,加深了感慨;同时以杜牧自况,纵有满怀风情,也不能不为名都残破的哀怨所淹没了,“黍离之悲”达到进一步的深化。紧接着,从设想转入现实,推展开去,情景交融,情调更为凄清。

二十四桥(8)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仍然存在水波荡漾清冷的月亮,悄然无声。

波心:河心,这里意为水波。

分析:

这里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特别是点化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意,融入新的境界,情意婉转,娓娓动人。这里以“仍在”点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慨,以“波心荡,冷月无声。”描摹名都的空寂寥落。其中一个“荡”字勾联名桥、冷月、,静中有动,含情脉脉,似乎是在默无声息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从而形象地衬写了盛衰兴亡的巨变,勾勒出一片凄清的景象。这景象和上阙的“黄昏”、“空城”互为呼应,融为一体。随着时光的推移,景象愈写愈凄凉,情感也越来越沉重了。这种层层深入的写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忧国心情,结句也富于余味。

念桥边红药(9),年年知为谁生!

想(那)的红色芍药不知年年为谁而生。

知:犹不知,肯定用为否定。年年:一年一年,年复一年。

分析:

结句仍以委婉的手法抒情,妙在联想名都名花,化景物为情思,托名卉寄哀怨。从浅处看,空城寥落,红色芍药年年开放,竟无人观赏,有“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诗句)的感慨,以点染当时扬州的荒寒。叹名花“知为谁生”,进一步抒发了花开花落“人不知”的感慨。结句仍以黍离之悲收束。

下阙:设想杜牧重来,难赋深情。

四、小结:

(一)、对本词的评价:

对“黍离之悲”的理解:

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序》中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词的上、下阙各有侧重,通篇与词前小序结合,紧扣驻、看、闻、想以抒发“黍离之悲”并运用联想把昔日的盛况反映今日的荒凉,构想巧妙,对比强烈,情景相生,色彩鲜明,加上作者又精通音律,注重词法,写来音调和谐,辞句精炼,委婉含蓄,结构严密,体现了婉约派的词风。

由于作者生活和思想的局限,情调过于低沉(可与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对比)。

(二)、两首词的比较:

1、寓情于景,景中见情,余味无穷。(同)。

柳词放笔直书,姜词含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2、姜词:抚今思昔,虚实相生,意境深融。借词造境(借杜牧诗句),对比反衬。

柳词:虚实相生,远近相连,想象丰富,前后呼应。

3、姜词:随意抒写,音节谐婉,词句精妙。自制曲。

柳词:用前人词调(词牌)填词,线索贯穿,自然流畅。

(三)、作业:。

1、[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2、背诵这首词。

3、自学《虞美人》(教唱《西安事变》插曲)、《鹊桥仙》、《一剪梅》。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