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精选23篇)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精选23篇)



教学计划有助于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接下来是一些优秀教学计划的案例,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启发。

相遇问题/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

吴兴区学校(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

单元(章)主题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整理和复习(一)第课时/共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写法。

2.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以及百分比应用题。

重点: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以及百分比应用题。

难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一、基本练习。

1.完成下面表格。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小数0.16。

分数。

百分数24.5%0.9%。

2.只列式,不计算。

(1)40占50的几分之几?(2)50是40的百分之几?

(3)5比8少百分之几?(4)8比5多百分之几?

二、知识梳理。

1.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百分数写法有什么特点?

2.说一说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如:甲数是200,乙数是150。

(1)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2)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3)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4)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三、深化练习:

1.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其中合格率是95%,这里的95%表示什么?

2.一条水渠已修的比未修的长25%,这里的25%表示什么?未修的比已修的短百。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分之几?

四、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

板书。

设计。

整理和复习(一)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p104第1、2、3题。

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相遇问题/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

(至上学期)。

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师:高春枝。

学习。

内容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学习。

标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课前。

准备。

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

案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

3、由以上练习,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流1、小组合作学习例1。

(1)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2)在小组内讨论,对于这句分率句该如何来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列式、计算。

2500×=1000(平方米)。

2、结合计算结果,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3、(1)巩固练习:“做一做”,独立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

(2)练习四第2题:先找出单位“1”--全世界的丹顶鹤数只。

(3)练习四第3题:先找到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

4、讨论小结: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

展作业:练习四第4、7、8、9题。

审核人:

五年级数学《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2、理解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应用。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时?

1、揭示课题。

师:数学与交通密切相联。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相遇问题。

2、创设“结伴出游”的情境。

淘气和笑笑相约出去游玩。

3、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时让学生根据信息进行估计,两人在何处相遇?因为淘气的速度快,笑笑的速度慢,所以估计相遇地点在邮局附近。

4、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第三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要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关键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先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说说怎样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1、第1题,先观察图上的信息,让学生估计在何处相遇,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第2题,先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2、理解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应用。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时?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

师:数学与交通密切相联。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相遇问题。

2、创设“结伴出游”的情境。

淘气和笑笑相约出去游玩。

3、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时让学生根据信息进行估计,两人在何处相遇?因为淘气的速度快,笑笑的速度慢,所以估计相遇地点在邮局附近。

4、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第三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要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关键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三、试一试。

先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说说怎样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四、练一练。

1、第1题,先观察图上的信息,让学生估计在何处相遇,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第2题,先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知识回顾,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求相遇时间问题应用题。

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多媒体课件一套。

1、小明家离学校1500米,小明每分钟行100米。从家到学校要用多少分钟?

2、口头列式1500/100=15分钟。

3、复习“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的数量关系。

(板书:时间=路程/速度)。

1、例6教学。

读题分析。

思考:这里的460米是几个人走的?

两人是怎样走的`?

一份钟两人一共行了多少米?

(第三问时: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尝试练习。

评讲板演,理清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

教师板书: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460/115=4分钟。

质凝:求相遇的时间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你知道吗?相遇时他们各行了多少米?

揭示课题:求相遇时间。

2、试试。

1、对比练习。

比一比你能找到两题之间的联系吗?

2、变式应用。

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获得什么本领?

五、课堂作业。

练一练的第2——5题。

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460/115=4分钟。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相遇问题是和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数学的知识。本课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在这之前,学生已掌握的是关于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了解了速度、时间、路程的相关概念,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欠缺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思想:

(1)注重生活资源与课堂资源的整合,为学生创新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

(2)注重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整合,为学生创新提供另一条思考的路径。

理念:

(1)注重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通过书本、网络所提供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分析、概括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培养人人参与学习和自觉把数学知识应用实际生活的意识。

b: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重点:了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方法。

难点:掌握相遇问题的出发时间、出发地点、运动方向、运动结果的知识要点及相互关系。

(一)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引发联想

画面演示,画外音叙述:

这是一列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这是一列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请学生谈谈对这两道题的想法。

2、学生表演,理解概念

刚才,大家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就要在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基础上,研究稍复杂的行程问题(师板书课题)。在学习新课之前,有四个词,请同学们理解一下。可以一人单独思考,用双手演示进行理解,也可以两人配合表演。

屏幕上依次闪动出现:相对、同时、相遇、相距

(1)请学生用动作和语言把这四个词的意思表演出来。注意:相遇与相距的区分。

(2)老师叙述,学生表演。

两个小朋友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5分钟时,两人相遇了。

提问:问这两位同学,每人走几分钟,再问大家,他们同时走了几分钟。

(二)尝试探索

1、出示例题

2、提出问题

看到例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师生对问题进行筛选,重点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他们两1分钟走了多少路?2分钟呢?3分钟呢?

(2)4分钟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3)他们相遇时,小强和小丽所走的路程与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有什么关系?(让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思考)

3、列式讨论

(1)请同学用算式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要能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主要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65×4+70×4

第二种:(65+70)×4

4、认识速度和

5、质疑

“对这道题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或问题吗”

(三)巩固发展

1、基本练习

2、看图说题,列出综合算式。小组讨论,一人说题,其他人列式。

3、游戏

再请两位同学表演,并提问两人相对而行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1)两人相遇;

(2)行走一段未相遇;

(3)相遇后继续行走。

给两位同学带上不同的头饰。头饰上标有65米、70米字样,分别表示速度。

教师一边叙述,一边出示5分钟时间的牌子。

四年级《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信息窗中第二个红点问题,即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借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为相遇问题牵扯到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其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学生要首先理解和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数学模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御用模拟演示和画线段图等方法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初步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         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构建其数学模型。

【难点】。

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构建数学模型“速度和×时间=总路程”和“路程1+路程2=总路程”。

【教具】。

多媒体课件,两个能在一条线上自由活动的小人。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刘老师家住哪儿吗?悄悄告诉你们吧,刘老师家离着人民公园非常近,到底有多近呢?你们来看。

ppt出示:刘老师从家出发步行去人民公园,每分钟走60米,5分钟后到达。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ppt出示:刘老师家距离人民公园有多远?

你会解决吗?

ppt:60×5=300(米)。

这60表示什么?5呢?300呢?

通过这个小例题,我们总结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间的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就在这个关系式的基础上来研究点新问题,好不好?

二、       合作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预设:让学生用语言或者肢体动作来解释这几个词的含义。

把这几个关键词搞明白了,大家再来读这个题。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学的行程问题是几个物体在运动?今天研究的问题是几个物体在运动?而且是怎么运动的?(同时出发、相对运动、最后相遇)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称作“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此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表演,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表象,理解并抓住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同时、相对、相遇。

现在你能和你的同桌合作把这个题目表演出来吗?用2只笔分别代表小明和李老师,同时从桌子的两端出发相对而行,只走一遍,相遇了就停在相遇点别动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询问不同的小组)你们相遇在哪里?相遇点离谁家比较近?为什么?

预设:出现相遇点在中间和相遇点不在中间两种情况。

【设计意图】。

通过同桌两人的模拟表演进一步理解相遇问题的运动过程和基本特征,同时学生们也在“相遇点在哪儿”的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了:速度不同,相遇点不可能在中间,而是离速度慢的一方较近,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3、理解速度和。

老师制作了两个可以自由活动的小人分别代表小明和李老师,请两名同学上台来慢放一遍刚才的相遇过程,生边操作老师边提问:

一分钟后他俩分别走了多少?一共走了多少?

两分钟后他俩又走了多少?一共走了多少?

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呢?

【设计意图】。

通过两个可活动的小人一分钟、一分钟地走,帮助学生理解“单位时间内他俩一共走的路程”,即速度和。同时能够直观地看到相遇点离速度慢的一方较近。

4、画线段图。

你能根据刚才的演绎把相遇过程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及问题在线段图中表示出来吗?

投影学生作品,点评。你能看明白他的线段图吗?还有哪些补充和改正的?

学生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线段图。

师出示课件演示画线段图的过程。

5、自主解决问题。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自己动手试试。做的快的同学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两种方法都做出来的同学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争取一会儿发言时让大家都能听明白你的意思。

找2生板书2种方法,点评。

回顾这两种方法,我们是怎么解决相遇问题的?

小结:方法1:路程1+路程2=总路程。

方法2: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6、体会线段图的好处。

对比题目文字和线段图,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线段图能够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直观,便于我们理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像这样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的思想就是数学上非常重要的“数形结合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还会用到。

三、       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甲车的速度是11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先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2、

数学6制4上打样_页面_087。

两队分别从两头同时施工,4个月开通。这条隧道长多少米?(只列式不计算)。

刚才这些问题也不是相遇问题呀,为什么你还用这种方法呢?

小结:他们的题型都跟相遇问题差不多,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都是一样的。

四、       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四年级《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1、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并学会解答求路程的相遇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解答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及趣创新意识。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理解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两地的距离,相遇时间为两人共同所走的同一时间。

一课时    。

1、列式计算   。

(1)李诚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4分钟抵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

(2)张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4分钟抵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板出联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1、教学准备题。

(1)点击课件中准备题出示题目。

(2)学生理解题意。

(3)找出出发时间、地点、运动方向。

相向而行。

时 间间 。

(5)用课件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向对方走去,引导学生思考会出什。

么情况。利用课件继续演示会出现的三种情况(相距、相遇、交叉而过)。

(6)利用课件出示准备题的表格,指导学生填表格的一、二行并课。

件演示填空内容。

(7)请一学生上来利用交流性课间完成表格第三行的填写。

(9)小结:出发一段时间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零,这时两人就相遇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教学例5。

(1)点击新课出示例5。

(2)理解题意。

(3)四人小组讨论:

a、        两人是怎样走向学校的?

b、        4分钟后两人怎样? 。

c、        两人所行的路程与全路程有什么联系?

(4)学生试做。

(5)用电脑课件演示解题思路并讲评。

(6)学生看书、质疑。

(7)小结:我们解例5时用了哪两种方法?

1、学生做课本第59页的第1题和第2题。

2、利用课件出示选择题:

(1)xx米 (2)1000米  (3)无法确定。

1、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2、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了哪几种方法?

3、质疑。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求相遇时间问题应用题。

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复习旧知。

1、小明家离学校1500米,小明每分钟行100米。从家到学校要用多少分钟?

2、口头列式1500/100=15分钟。

3、复习“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的数量关系。

(板书:时间=路程/速度)。

二、学习新课。

读题分析。

思考:这里的460米是几个人走的?

两人是怎样走的.?

一份钟两人一共行了多少米?

(第三问时: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尝试练习。

评讲板演,理清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

教师板书: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

=460/115。

=4分钟。

质凝:求相遇的时间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你知道吗?相遇时他们各行了多少米?

揭示课题:求相遇时间。

2、试试。

三、变式深化。

1、对比练习。

比一比你能找到两题之间的联系吗?

2、变式应用。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获得什么本领?

五、课堂作业。

练一练的第2——5题。

板书设计:

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

=460/115。

=4分钟。

四年级《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1、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并学会解答求路程的相遇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解答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及趣创新意识。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理解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两地的距离,相遇时间为两人共同所走的同一时间。

一课时    。

1、列式计算   。

(1)李诚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

(2)张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板出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1、教学准备题。

(1)点击课件中准备题出示题目。

(2)学生理解题意。

(3)找出出发时间、地点、运动方向。

相向而行。

时 间间 。

(5)用课件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向对方走去,引导学生思考会出什。

么情况。利用课件继续演示会出现的三种情况(相距、相遇、交叉而过)。

(6)利用课件出示准备题的表格,指导学生填表格的一、二行并课。

件演示填空内容。

(7)请一学生上来利用交换性课间完成表格第三行的填写。

(9)小结:出发一段时间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零,这时两人就相遇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教学例5。

(1)点击新课出示例5。

(2)理解题意。

(3)四人小组讨论:

a、        两人是怎样走向学校的?

b、        4分钟后两人怎样? 。

c、        两人所行的路程与全路程有什么关系?

(4)学生试做。

(5)用电脑课件演示解题思路并讲评。

(6)学生看书、质疑。

(7)小结:我们解例5时用了哪两种方法?

1、学生做课本第59页的第1题和第2题。

2、利用课件出示选择题:

(1)2000米 (2)1000米  (3)无法确定。

1、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2、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了哪几种方法?

3、质疑。

相遇问题/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

吴兴区学校(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

单元(章)主题百分数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纳税第8课时/共9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重点:税额的计算。

难点:税率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一、复习。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2.什么是税率?

二、新授。

1.阅读p98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5%表示什么?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20%表示什么?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5(课本99页)。

(2)理解:这里的5%表示什么?(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额的百分比。)。

(3)要求“应缴纳营业税款多少”就是求什么?

(4)让学生独立完成?

4.看课本98页内容。读一读,什么是纳税?什么是税率?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三、练习。

1.巩固练习:练习二十三第4题。(要点:5%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额,7%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税。)。

2.依据第5题,学生各自发表意见。

(有关税率的常识:由于不同行业的经营效果有差别,又由于国家为了保护和扶持某些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行业等,会减少这些行业的税率,因此消费税和营业税的税率会有很大差别。如例5中说到饭店的营业税率是5%,而审稿费的个人所得税率就是3%。)。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纳税。

应缴税款=应纳税金额×税率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学习、宣传税法知识。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相遇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行1小时的路程即是问题。

师:讲得太好了,请大家用图表示题意,想想还有其他解法吗?(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

生:69*2+75*(2+1)。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根据问题想的。这段铁路只有甲乙两车行驶,分别求出甲乙两车行驶。

的路程合起来就是这段铁路的长度。(学生边讲边用手指着图说明自己的思路)。

学生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学生竟有这样清晰的思路和如此活跃的思维。课后我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两方面:

1、学生思维活跃,解题方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

“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而不是以教科书上的或教师事先欲设的答案作为评价的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列为发展性目标。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实现这一目标,这节课学生一共提出了3种解题方法,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及时调整了教案,让每一个想发言的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他们有些数学语言的运用还不太准确,但我还是给与了肯定与鼓励。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学生有了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产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师生关系也变得和谐、融洽了,课堂气氛活跃了。

2.师生角色的转变:数学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我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有学生讲不清楚,我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说:“谁愿意帮他讲清楚?”当一次讲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我也只是用手势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学生能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教师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插手。由于我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因此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极力展示自己的发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相遇问题》教案

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信息窗中第二个红点问题,即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借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为相遇问题牵扯到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其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学生要首先理解和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数学模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1、在具体情境中,御用模拟演示和画线段图等方法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初步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构建其数学模型。

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构建数学模型“速度和×时间=总路程”和“路程1+路程2=总路程”。

多媒体课件,两个能在一条线上自由活动的小人。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刘老师家住哪儿吗?悄悄告诉你们吧,刘老师家离着人民公园非常近,到底有多近呢?你们来看。

ppt出示:刘老师从家出发步行去人民公园,每分钟走60米,5分钟后到达。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ppt出示:刘老师家距离人民公园有多远?

你会解决吗?

ppt:60×5=300(米)。

这60表示什么?5呢?300呢?

通过这个小例题,我们总结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间的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就在这个关系式的基础上来研究点新问题,好不好?

预设:让学生用语言或者肢体动作来解释这几个词的含义。

把这几个关键词搞明白了,大家再来读这个题。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学的行程问题是几个物体在运动?今天研究的问题是几个物体在运动?而且是怎么运动的?(同时出发、相对运动、最后相遇)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称作“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此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表演,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表象,理解并抓住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同时、相对、相遇。

现在你能和你的同桌合作把这个题目表演出来吗?用2只笔分别代表小明和李老师,同时从桌子的两端出发相对而行,只走一遍,相遇了就停在相遇点别动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询问不同的小组)你们相遇在哪里?相遇点离谁家比较近?为什么?

预设:出现相遇点在中间和相遇点不在中间两种情况。

通过同桌两人的模拟表演进一步理解相遇问题的运动过程和基本特征,同时学生们也在“相遇点在哪儿”的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了:速度不同,相遇点不可能在中间,而是离速度慢的一方较近,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3、理解速度和。

老师制作了两个可以自由活动的小人分别代表小明和李老师,请两名同学上台来慢放一遍刚才的相遇过程,生边操作老师边提问:

一分钟后他俩分别走了多少?一共走了多少?

两分钟后他俩又走了多少?一共走了多少?

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呢?

通过两个可活动的小人一分钟、一分钟地走,帮助学生理解“单位时间内他俩一共走的路程”,即速度和。同时能够直观地看到相遇点离速度慢的一方较近。

4、画线段图。

你能根据刚才的演绎把相遇过程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及问题在线段图中表示出来吗?

投影学生作品,点评。你能看明白他的线段图吗?还有哪些补充和改正的?

学生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线段图。

师出示课件演示画线段图的过程。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自己动手试试。做的快的同学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两种方法都做出来的同学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争取一会儿发言时让大家都能听明白你的意思。

找2生板书2种方法,点评。

回顾这两种方法,我们是怎么解决相遇问题的?

小结:方法1:路程1+路程2=总路程。

方法2: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6、体会线段图的好处。

对比题目文字和线段图,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线段图能够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直观,便于我们理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像这样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的思想就是数学上非常重要的“数形结合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还会用到。

1、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甲车的速度是11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先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2、

两队分别从两头同时施工,4个月开通。这条隧道长多少米?(只列式不计算)。

3、两人同时打印一份稿件,甲的打字速度是85字/分,乙的打字速度是65字/分。1小时后两人共同录完。请问这份稿件一共多少字?(只列式不计算)。

刚才这些问题也不是相遇问题呀,为什么你还用这种方法呢?

小结:他们的题型都跟相遇问题差不多,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都是一样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德州市实验小学刘丽。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相遇问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教学本节课时,首先创设了“淘气、笑笑同时从家里出发,路途相遇“的情境,让学生结合情境图中的信息,完整地描述数学问题,理解情境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完成题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提示学生要先想办法找出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由于学生已有列程的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的列出符合题意的'方程。

再次,小组合作交流,在交流时,主要让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有的学生是通过画线段图找到等量关系的,要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说说“相遇时两人行驶的全部路程是多少”从而分析得出“笑笑走的路程+淘气走的路程=840”的数量关系,然后列出方程。

最后,要和学生梳理如何列方程解决问题,第一要根据题意找等量关系,第二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第三解方程,第四检验结果是否正确,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少部分学生找等量关系有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个别辅导。

两极相遇了教学设计

整节课上下来,我认为整个教学环节很流畅,在分点的时候,我让班里同学自己思考、讨论,同学认为分成3个点比较好。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还是没有把点分成5个,只好有我说出了5个点的位置。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要进一步加强。

实验方法是由我通过多媒体直接出示的,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有很多没有按方法进行操作,看出学生对实验方法没有完全理解。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种出示实验方法还不够有效。我在巡视实验时,有个小朋友告诉我,可以将五串回形针分别挂到磁铁的五个点上,如果掉下来的,说明磁性弱,吸住了掉不下来的,说明磁性强。“他们对自己想法不敢肯定,所以没有起来说,可是从理论上讲,这样的想法也是行得通的,也是可以得出中间弱,两头强这个特性的。

后来下课了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其实孩子们与众不同的想法肯定很多,而我在课上出示实验方法时,为了教学的顺利,并没有问诸如”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吗?“这样的问题,学生回答到了我想要的答案之后,就开始这行下一项的活动了,有时我们为了得到一个答案而忽略学生,忽略学生中高高举起的小手,时间长了,学生可能也就是沉醉于教师的平平淡淡。

也许教师平时一句不经意的话会激发起孩子们主动探究的欲望,诸如”你这个想法真好,就是与众不同。“”相信同学们对于你这样的独特想法肯定会刮目相看。“”真了不起,你这个发现让老师也感到意外!“……看似平常的一句话想必会让孩子们乐上好一阵子。次数多了,孩子们求异的思想会更深一些。有时候,当孩子们中没有出现不同想法的时候,老师可能也要有意识地去帮学生创造机会,抓住一点可以激发的”苗头“,启发并帮助他表述想法,一次,两次,孩子们也就有了相应的方法。《磁铁的两极》是继《磁铁的磁性》后的磁铁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磁铁的磁性,知道磁铁的两极的磁性最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磁铁,发现磁铁的两极不但磁性最强,还能指示南北方向。探究活动也从原来的观察磁铁与其他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引伸到磁铁与磁铁间的相互作用。课文安排了3个观察、实验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可转动的磁铁,从而发现磁铁的两极能指示南北方向,形成南极、北极的概念。第二个活动则自主开展实验探究进一步研究磁铁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其规律。第三个活动是玩磁铁小车的游戏,是运用“同极相斥”的`性质开展的活动。3个活动由浅入深,环环紧扣,活动虽难度不大,但要在40分钟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并让学生反复多次实验,记录多次实验结果,然后在此基础上整理事实,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还是要花点心思的。于是怎样有序、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成了我这节课的主攻目标。

文档为doc格式。

相遇问题说课稿

(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

(2)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越来越近,最后变为零)。

教师指出:当两个人的距离为零时,称为“相遇”

具有“两物、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这种特点的行程问题,叫做“相遇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力求扎实的基础上作一点创新,有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理解概念。

两地、同时、相向、相遇是相遇问题的四要素,如果只是抽象地讲解这些概念既不利学生的理解,又使学生对应用题感到枯燥,缺乏兴趣。因此我在本节课中创设了三种情境。

1、问题情境问题是引发学生思维的起点。通过实际生活中班干部需要当面商量班级事情引出相遇问题。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探索动机。

2、表演情境让两个学生表演“相向而行”其他同学以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走路这一平常现象,引出“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概念,建立起概念的具体表象,为概括出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打下基础。

在数学上表述为“当两物体距离为0时,表明相遇”由相遇引出两个要点:

1、相遇时两物体所用时间相同;

2、相遇时两物所行路程和等于总路程。这两点是解决相遇问题的关键。准备题中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在演示中又蕴含着“速度和”的含义,为例题的解决作了铺垫。在相遇问题的两种解题思路中,第二种解法较为简便,但理解相对较难些,学生也是通过课件的演示来更好地理解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等于总路程的含义。

二、突现主体,适时而导。

这节课我想对应用题的传统教学思路稍作改变,把老师出题,学生读题,审题、解题的被动的接受式教学方式转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方式。由老师给学生提供生活中一个熟悉的情境dd学生上学途中相遇这一日常生活常见现象。通过课件演示,然后由学生编题,尝试解决,小组汇报比较策略,让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最大化。教师只是在学生出现“愤”、“悱”状态时的适时引导,做到“启而不发”。如在学生编完题后,抓住关键点让学生谈谈对“4分钟相遇”这句话的理解,在学生汇报两种解题思路后,针对部分学生对第二种解法的不易理解情况,再辅以课件演示,突破对速度和的理解,从而对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等于总路程这种数量关系心领神会,并为下节课求相遇时间打下扎实基础。

三、层递练习,优化思维。

数学有思维健美操的美称。应用题教学既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在学生理解和掌握相遇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后,精心设计层递性的练习,循序渐进,使学生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在基本练习巩固新知后,设计了“通过变换时空”的变式题,由相遇应用题的特征因素“同时、相向”而行变化为背向、先行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分析后也能用相遇问题的思路来解决,使得思维由简单的模仿到初步的创新,在课堂小测验中,设计一道“两人一起行走了5分钟,求路程的问题,既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又可检查学生对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等于总路程这种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在行走时间上设置思维发散点,让学生进一步考虑一起行走了5分钟后可能出现几种情况,然后现出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解决,从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思考与困惑:本节课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显得沉闷。如小测验中的三道选择题,当学生出现不同的答案时,可以组织讨论,然后再继续解答。另外对两种解法的数量关系强调得还不够。特别是准备题中的“两家的距离等于两人走过的路程”,这关系太过于轻描淡写了。

相遇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1.简要地整理已学知识。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现在来回答老师的一些问题。

教师提问,指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1)在整数四则运算中,计算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的式题,其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计算含有括号的式题时,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3)小括号里面既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的式题,运算顺序是什么?(小括号里面,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计算练习。

(1)做教科书第32页第l题。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认真审题。接着,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算完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八的第1、2题。

第l题,让学生独立填空、列出综合算式,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第2题,先选左面一组的两道小题,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二、整理和复习列综合算式计算三步文字题。

1.简要地整理已学知识。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且计算,然后说一说。

自己是怎样想的。接着,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

(1)在列综合算式之前,先要弄清什么?(先要弄清最后要求的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数,题目中直接给出了没有,要先算什么。)。

(2)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注意:如要先算加、减法,应加小括号,弄清什么数写在前面,什么数写在后面。)。

第一单元。

(3)列出综合算式以后,要注意什么?(要检验一下所列的算式是否符合题意。)。

2.做练习八的第3题。

第(1)小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解答。解答之后,让学生再检验一下是否符合题意。

第(2)、(3)题,让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三、整理和复习连乘、连除应用题。

1.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3题的第(1)小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让学生改编应用题。

教师:把上面的题目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

让学生独立改编题目,然后集体订正改编的题目。再让学生用一种解法分步解答。

让学生独立检验自己的解答过程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做练习八的第4题。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最后集体订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的第l一3题,练习八的第1—4题。

教学目的:通过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运算顺序,提高列综。

合算式的能力;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混合运算和连乘、连除应用题。

教学目的:通过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运算顺序,提高列综。

合算式的能力;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1.简要地整理已学知识。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现在来回答老师的一些问题。

教师提问,指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1)在整数四则运算中,计算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的式题,其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计算含有括号的式题时,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3)小括号里面既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的式题,运算顺序是什么?(小括号里面,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计算练习。

(1)做教科书第32页第l题。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认真审题。接着,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算完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八的第1、2题。

第l题,让学生独立填空、列出综合算式,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第2题,先选左面一组的两道小题,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二、整理和复习列综合算式计算三步文字题。

1.简要地整理已学知识。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且计算,然后说一说。

自己是怎样想的。接着,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

(1)在列综合算式之前,先要弄清什么?(先要弄清最后要求的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数,题目中直接给出了没有,要先算什么。)。

(2)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注意:如要先算加、减法,应加小括号,弄清什么数写在前面,什么数写在后面。)。

(3)列出综合算式以后,要注意什么?(要检验一下所列的算式是否符合题意。)。

2.做练习八的第3题。

第(1)小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解答。解答之后,让学生再检验一下是否符合题意。

第(2)、(3)题,让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三、整理和复习连乘、连除应用题。

1.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3题的第(1)小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让学生改编应用题。

教师:把上面的题目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

让学生独立改编题目,然后集体订正改编的题目。再让学生用一种解法分步解答。

让学生独立检验自己的解答过程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做练习八的第4题。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最后集体订正。

四年级数学教案——《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分步检验应用题的方法,练习三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步检验应用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进行检验的良。

好习惯。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做练习三的第6题。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

二、新课。

教师提问:解答这道题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所列的算式和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教师提问:还可以怎样算?怎样列式?

教师同样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所列的算式和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教师:怎么知道我们解答的对不对呢2这就需要对解答的过程进行检验。怎样检验呢?

常用的方法是:按照原来的题意,依次检查每一步列式和计算,看是不是正确。现在让我们来检验一下上面这道题的解答是否正确。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所列的算式是什么等。每解决一个问题看一看与前面解答的是否一样,直到全部解答完。

教师让学生翻开书第11页,自己解答题目:四年级有43名学生,2个学期共用练习本344本,平均每人每学期用多少本7做完后,让学生自己检验。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三的第7题。

读题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这题要求的是什么。使学生明确这题要求的是新增加5台冰箱一年的用电数,即多用电的数。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并且检验。检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检验的方法。如果学生还没有掌握,教师可以带着集体进行检验。

2.做练习三的第8题。

让学生独立做题并且进行检验。

3.做练习三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教师提问:怎样把上面这道题改编成用除法解答的应用题。

多少千克?之后让学生自己解答,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三的第10题。

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5.选做练习三的第11*、12*题。

这两题是选做题,教师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做,教师个别辅导。

第11*题,可启发学生想:根据“每组人数相等。”这个条件联系前面的已知条件,就可以确定是把180个同学平均分成了9组(5+4组),每一组的人数是180÷(5+4)=20(个)。要求第一批去了多少个同学,就是求5个组是多少人,即20×5=100(个)。所以这一题的解法是:180÷(5+4)×5=100(个)。

第12*题,可启发学生想:要想求出1台碾米机8小时碾米多少千克,就要先知道1台碾米机1小时碾米多少千克。已知4台碾米机3小时碾米4860千克,求1台碾米机1小时碾米多少千克,这是我们刚学过的连除应用题,我们会解答。求出1台碾米机1小时碾米400千克后,再加算一步乘以8,就可算出1台碾米机8小时碾米3200千克。所以,这一题的解法是:4800÷4÷3×8=3200(千克)或者4800÷3÷4×8=3200(千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本次公开课,我的课题是《交通与数学——相遇》。通过课前对教材的分析,学生的情况分析,以及课件的准备,我顺利的上了这次公开课。课后,我进行了总结与反思。这节课既有优点,又有不足的地方,现总结如下:

1、灵活处理教材,创设生活情景《交通与数学——相遇》是在学习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交通与数学中的相遇问题许多同学们在生活中已经遇到过。在课的开始,我创设了“淘气误把笑笑的作业本带回家了,要是你是淘气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自然地引出要给笑笑送去就遇到了今天学习的知识——相遇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的导入,让学生看到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用到交通与数学中的相遇问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

2、配合课件演示,加深学生理解。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恰到好处的利用课件演示,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学生仔细看,把看到过程说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小组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点拨,从实物演示中抽象出线段图,由直观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过程中,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组织引导者,通过组织小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发言意识、合作意识。

1、课前对学生已学的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复习不到位。在课堂上,学生显然对画线段图很陌生,以至于耽搁了课堂时间,从而导致时间不够。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多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2、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相遇问题,但我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有点偏移于方程,这是本节课最失败的地方。这也提醒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分析教材,抓住重难点。

3、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反而自己讲得过多,应该多给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4、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没有很圆满的结束本节课。

5、对新课标不够熟悉,新课标的改革,很多知识发生的一些改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标为准,自己也要多学习,做到自己有一缸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

6、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在以后的课堂中可以准备一些数学小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这节课虽然上得不是很成功,确让我发现了自己课堂上的不足,以便于改正。在以后的教学中,克服这些缺点,更要多学习,多交流,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相遇问题》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津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步计算和应用》中的相遇问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我的说课:分析教材,理清思路;优选教法,注重学法;优化程序,突出主体。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之后进行的教学。本内容和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借助生活原型,可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学好此内容,也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明确相遇问题的特点;理解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分析解答相遇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推理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本内容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实施知识目标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在“做”中发现规律,从而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好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课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教师则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及促进者。除此之外,我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孩子学到不同的数学,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实践探究、巩固深化、课后小节。

(一)创设情境。

1.引发思考:每天早晨背着书包来上学,马路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学生们会很快地说出:车多、人多)。

2.播放录像:注意观察马路上的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哪些情况?(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发现了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以下情况:相对、相反、同向)。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完成对新经验意义的建构以及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基于此,课始创设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使学生能主动地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学习。

(二)实践探究。

1、理解意义。

(2)制定目标——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研究哪些内容?

(教师依学生所说归纳出学习目标并板书:意义、规律、应用)。

(3)联系生活——提问: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属于相遇问题?

(4)归纳小结——要想出现相遇的情况应具备哪些条件?

(板书:两个物体、同时、两地、相对、相遇)。

(5)教师指出——本节课侧重研究两个物体“同时”行进的规律。

2、实践操作。

小组合作:(1)利用相遇卡,两位同学同时从两端行进,一位每次行3厘米,另一位每次行进2厘米。

(2)每行进一次把数据填入表中。

行的次数。

红色线段长。

兰色线段长。

两色线段长度和。

两色线段距离。

132510。

264105。

396150。

(3)观察表中的数据,研讨发现了什么?

3、应用规律。

例:(媒体出示)90页,例3。

(1)自己选择学习方式。

a独立完成(鼓励用多种解法)。

b借助教材(依据小标题列式解答)。

c请教同学。

(2)指名板演,讲解思路。

(三)巩固深化。

1、口答:

先说说解答思路,再列式计算——目的是巩固新知。

小明和小芳同时从自己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分走42米,小芳每分走48米。经过4.5分两人在学校相遇(学校在两家位置之间)两家相距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2、自选——让学生依个人掌握知识情况,选择练习题。

(1)练习十八1、2。

3、编题:

小红每分跑300米,小明每分跑320米,自己设计运动情况并编题。

[设计开放性的练习,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后小结。

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点评:

本节课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教学目标,使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教学方法的设计合理新颖。在课的开始播放录像——马路上的场景,把学生带入了生活的情景中,从录像中学生很快弄明白“相向”、“相遇”、“同向”等概念,分散了教学的难点,既直观形象又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巧妙的设计了“相遇卡”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主动参与探究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新课做好了铺垫。在巩固深化这一环节中,开放性练习的设计(让学生自己设计运动情况),由学生自主选择,从单一走向开放,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本节课的设计,符合“以人为本”的思想,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他们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同时教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2、难点: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

示意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呈现:速度×时间=路程。

2、应用。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使40千米,5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使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时?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

师:数学与交通密切相联。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

2、创设“送材料”的情境。

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三个问题。

3、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信息进行估计,因为轿车的速度快,所以轿车行的路程肯定超过一半,相遇的地点离遗址公园近一些,估计相遇地点在离村附近。

三、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说说怎样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四、练一练。

1、第1题,先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第3题,先观察图上的信息,让学生估计在何处相遇,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第5题,先引导学生读懂题中的数学信息,可以设牛的体重为x千克,大象的体重就是10x千克,再根据“大象比牛重4500千克”的数量关系了出方程并求出解。

板书设计:

相遇。

解:设经过x时两车相遇。

40x+60x=50。

100x=50。

x=0.5。

答:经过0.5时两车相遇。

《相遇问题》教案

1、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探究发现“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正确解答求路程的实际问题。

2、感受“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和乘法分配律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

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用列表、画图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课件

一、谈话引入

1、回答下面各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1)小明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2)小芳每分钟走6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学生回答并说出数量关系,教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2、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例题7情境图。

(2)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

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当时的情境。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他们在出发的时间、地点、方向上有什么特点?

追问:他们的距离有什么变化吗?

(3)导入:这两个同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两人在途中相遇,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收集信息。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题目,观察情境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已知条件: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60米;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

所求问题: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2、整理信息。

(2)学生自主进行信息整理。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线段图或表格,组织进行评议和订正。

画图整理:

70米70米70米70米60米60米60米60米

小明家小芳家

?米

列表整理:

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70米走了4分钟

小芳从家到学校每分走60米走了4分钟

3、分析解题思路。

提问:你能根据整理的结果,分析数量关系并确定先算什么吗?

思路一:小明走的路程加上小芳走的路程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可以先分别算出小明和小芳走的路程,再把两个人走的路程相加,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

思路二:两人4分钟一共走的路程,就是两家相距的路程,可以先算两人的速度和,再把“速度和×相遇时间”就等于总路程。

4、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以上两种解题思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

组织汇报交流。

解法一:70×4+60×4

=280+240

=520(千米)

解法二:(70+60)×4

=130×4

=520(千米)

5、观察比较,感受联系。

提问: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交流:

(1)两种方法的得数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将它们连起来?

(2)观察等式,你想到了哪个运算律?

(乘法分配律)

6、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提问: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交流体会:画图和列表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要注意寻找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9页“试一试”。

这道题是例题7的补充,题中一个向东走,一个向西走,可以理解为是“相背而行”,“相背而行”求总路程的方法和“相遇问题”求总路程的方法相同。

2、完成教材第69页“练一练”。

这道题和例题7相似,进一步巩固画线段图整理信息的策略,加深对“相遇问题”的理解。

3、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一”第2题。

这道题是“工程”问题,也可以用“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来思考,“第一队每天开凿12米”可以看作是第一队的速度,“第二队每天开凿15米”就看作是第二队的速度,“经过8天正好凿通”可以看作是相遇时间,“这条隧道长多少米”看作是总路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相遇问题》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津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步计算和应用》中的相遇问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我的说课:分析教材,理清思路;优选教法,注重学法;优化程序,突出主体。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之后进行的教学。本内容和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借助生活原型,可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学好此内容,也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明确相遇问题的特点;理解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分析解答相遇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推理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本内容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实施知识目标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在“做”中发现规律,从而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好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课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教师则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及促进者。除此之外,我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孩子学到不同的`数学,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实践探究、巩固深化、课后小节。

(一)创设情境。

1.引发思考:每天早晨背着书包来上学,马路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学生们会很快地说出:车多、人多)。

2.播放录像:注意观察马路上的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哪些情况?(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发现了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以下情况:相对、相反、同向)。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完成对新经验意义的建构以及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基于此,课始创设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使学生能主动地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学习。

(二)实践探究。

1、理解意义。

(2)制定目标——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研究哪些内容?

(教师依学生所说归纳出学习目标并板书:意义、规律、应用)。

(3)联系生活——提问: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属于相遇问题?

(4)归纳小结——要想出现相遇的情况应具备哪些条件?

(板书:两个物体、同时、两地、相对、相遇)。

(5)教师指出——本节课侧重研究两个物体“同时”行进的规律。

2、实践操作。

小组合作:

(1)利用相遇卡,两位同学同时从两端行进,一位每次行3厘米,另一位每次行进2厘米。

(2)每行进一次把数据填入表中。

行的次数。

红色线段长。

兰色线段长。

两色线段长度和。

两色线段距离。

132510。

264105。

396150。

(3)观察表中的数据,研讨发现了什么?

3、应用规律。

例:(媒体出示)90页,例3。

(1)自己选择学习方式。

a独立完成(鼓励用多种解法)。

b借助教材(依据小标题列式解答)。

c请教同学。

(2)指名板演,讲解思路。

(三)巩固深化。

1、口答:

先说说解答思路,再列式计算——目的是巩固新知。

小明和小芳同时从自己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分走42米,小芳每分走48米。经过4.5分两人在学校相遇(学校在两家位置之间)两家相距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2、自选——让学生依个人掌握知识情况,选择练习题。

(1)练习十八1、2。

3、编题:

小红每分跑300米,小明每分跑320米,自己设计运动情况并编题。

[设计开放性的练习,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后小结。

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