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还应注意课堂评价与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大班教案范文,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了解邮局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
2、学习有重点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伴的介绍。
讨论自己对邮局的.认识。
了解邮局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1、回忆交流各自的见解:
幼儿自由交流:
"你去过邮局吗?到邮局去干什么?"。
"参观邮局时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2、梳理对邮局的认识:
(1)、师生共同讨论自己对邮局的认识:
"邮局的标志性颜色是什么?"(绿色)。
"每一个邮局里都有些什么?"(邮箱、电脑)。
"邮局有哪些功能?"(寄信、打电话、存钱、取款)。
(2)、了解邮局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参观邮局时,你看到工作人员在干什么"。
"人们到邮局里来做什么事情?"。
进一步认识邮局,交流各自的想法。
1、了解邮局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
2、学习有重点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伴的介绍。
1、拍摄邮局的照片并制作成多媒体
2、制作的邮筒一个
1、回忆交流,提问问题:
——“上次我们在大马路上看到了邮筒,也知道了邮筒里的信都要拿到邮局去,然后由邮递员去送信的,对吗?那小朋友们去过邮局吗?你们到邮局去干什么呢?”
2、出示图片,梳理对邮局的认识
师生共同讨论自己对邮局的认识:
——“邮局的标志性颜色是什么?”(颜色)
“邮局的标志是怎么样的`呀?”
“邮局有哪些功能呢?”(可以寄信、寄包裹、存钱、取钱、打电话、订报纸杂志、带收煤气、电话、自来水费等。)
“看一下照片,邮局里都有些什么呢?”(有邮箱、有称、有电脑、有桌子等)
“图片上的这个人在干什么?”(寄包裹)
“为什么这里有个称啊?称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这里的人们在干吗?”(储蓄业务)
3、了解邮局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这张照片上工作人员在干什么?”(办理包裹业务)
“这张照片上的叔叔在干什么?”(办理快递业务)
“那这个阿姨又在做什么呢?”(办理储蓄业务)
原来啊,邮局的叔叔阿姨们都有各自的工作岗位,做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蒙古族》大班社会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以往认识少数民族只是通过图片向幼儿介绍,幼儿感到很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此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设计了本堂教学活动,让幼儿看看,认认,讲讲,跳跳中,学习认识蒙古族。
1、引导幼儿认识蒙古族的名称,居住地,服饰特点及生活习惯。
2、知道蒙古人也是中国人,萌发幼儿对少数民族的`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1、了解蒙古人的生活习惯及服饰特点。
2、区分蒙古人和汉族人的服饰。
1、男,女蒙古族服饰各一套,录音机和磁带(友谊舞曲和蒙古族舞曲)。
2、幼儿学会跳(友谊舞)。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班级来了两名远方的小客人,你们猜猜他们是谁?请两位穿有蒙古族服饰的幼儿边听音乐边跳舞来到幼儿面前。
2、让幼儿猜一猜他们是那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然后两位小朋友自我介绍:我是蒙古族的小朋友。
二、基本部分:
1、认识蒙古族的居住地,知道他们是中国人,是少数民族。
教师小结:各民族朋友是一家。
请幼儿分别比较汉族小朋友和蒙古族小朋友的服饰有什么不同,从中了解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请幼儿跟蒙古族小朋友齐跳《我也骑马巡逻去》,使幼儿知道蒙古族人能歌善舞,会摔跤,骑马,射箭等。
三、结束部分:
幼儿听音乐《友谊舞》和两位蒙古族小朋友边唱边表演,表示各族人民是一家,相亲相爱不分离。
1、观看电视录像或图片,继续向幼儿介绍蒙古族的生活。
2、请幼儿绘画各民族小朋友的画像,通过画像进一步区分各族小朋友的服饰不同。
本堂活动设计,打破了以往只是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自己看,认,讲,跳等,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认识蒙古族,从中了解少数民族是一家。达到本活动的目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人民币大班社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1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举办奥运会的地方。
2、了解天安门广场上的'主要建筑感受首都建筑的雄伟壮丽。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小朋友的书美工》。
2、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
一、北京――我们的首都。
1、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北京的位置。(当个别幼儿找到北京的位置时,提问:你们是怎么找到的?让幼儿知道图列五角星所代表的意思)。
2、找一找浙江的位置,贴上标识,并与北京连线。
3、告诉幼儿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国家领导人办公的所在地。(可以设置辅助问题:首都代表什么意思?让幼儿用他们特有的理解做解释)。
二、20北京奥运会。
1、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8页“年北京奥运会”进行小组交流。小朋友,你知道吗?这是什么地方请你说一说.(围绕认识北京奥运会主要建筑物:鸟巢和水立方展开)。
2、认识奥运会主要建筑物“鸟巢”、“水立方”壮观的外观。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办了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中国了不起,北京了不起。
三、天安门广场。
1、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9~10页“北京――中国的首都”进行小组交流,小朋友到过天安门广场吗?哪里都有什么?(围绕认识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建筑展开,也可以请去过北京的幼儿对照书上的照片进行介绍)。
2、引导幼儿了解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每天在这里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在次认识国旗)。
3、使用《小朋友的书美工》第五页“天安门”,请幼儿制作天安门城楼。也实线剪下天安门的平面图,在沿虚线折叠,然后把灰色的部分黏贴好,稍作整理,立体的天安门城楼就此做好了。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盒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
1.谈话,书包里有什么。
师(出示书包):小朋友,这是什么啊?(书包)那你们知道书包里有些什么物品?(书、本子、铅笔盒等等)2.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1)逐一出示书包内的物品: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让幼儿讨论各种物品的用处。
(2)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归类。
师小结:铅笔、文具盒、书包、三角套尺、卷笔刀、橡皮、彩色铅笔、水笔、签字笔、没有用过的本子等都是文具。
(3)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3.观看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比较两个小学生(小明和小方)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幼儿表演,一个幼儿书包里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个幼儿整理的很乱。
师小结:大的东西放最下面,有点大的东西放上一层,最小的物品放最上面,整理好后放进书包。)你喜欢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2)师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3.讨论: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
4.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1)请两至三名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如何收拾的好,为什么?收拾的不好,请幼儿指出怎样改正。
(2)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5.创设“上课,下课”情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对于农村幼儿来说,安全教育尤为重要,本班的孩子对交通安全的认识还缺乏,所以为保证孩子安全,我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的培养。其中有一个主题以“安全标志”为中心,引导幼儿通过“认识安全标志”、“了解安全标志的意义”、“自制安全标志”等活动教给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从而提高安全的意识。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
2、了解标志的作用和特征。
3、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激发幼儿对交通标志的兴趣。
4、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标志,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5、使幼儿学会按标志行动。
重点:教幼儿认识部分安全标志,掌握其含义,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难点: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较好的处理突发事件,注意安全。
1、教学活动课件,安全图片。
2、事先创设好逛公园环节的场景(如马路、十字路口和各种图片)。
3、万宝箱两个、幼儿用的小标志若干,幼儿设计标志用的纸笔等材料。
4、小老鼠布偶一个。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师:小朋友,今天早上有个小动物委托我们帮他一个忙。到底是谁呢?它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我们快一起来看看吧!(师出示布偶表演情景戏)。
师:前几天小老鼠舒克新买了一辆小汽车,这不今天早上它就开着它的小车来我们威海游玩,但是一进城,它发现我们的马路上到处有着很多它不认识的标志,这些标志它从来没有看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它不敢开车进城,只好来请教我们小朋友了!
师:瞧!小老鼠舒克把这些交通标志都给画了下来,我们快一起来看看它们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吧!
课件出示各种交通标志的图片,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试着说出这些分别是什么标志,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出这些标志的意义,那到底说的对不对呢?曾老师来告诉你吧!(师详细讲解每个交通标志的名称及意义)。
游戏——我指你说:(教师可指出标志图片,让幼儿说出标志名称及含义,以让幼儿巩固复习)。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很多交通工具的意义,那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了这些交通标志,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幼儿自由想象回答)。
师小结:交通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那马路上的车就会随意乱行,没有规则,互不谦让,很容易引起车祸;如果没有交通标志人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停车场,那车辆就会随意停放,这对我们的行走和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了交通工具,上班的时候马路就会混乱,这样会影响人们的工作的等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交通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是缺一不可的,我们都应该认真的去执行这些交通标志所表达的含义,做一名优秀的交通小标兵。
(1)玩《山洞掏宝》的游戏。
教师事先将部分安全标志的卡片放入两个箱里,然后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让两组幼儿摸,摸到后说出标志的名称,遇到这种标志应怎样做。
(2)情景表演《逛公园》。
领幼儿在逛公园的活动中,为走过的路、十字路口、公园中见到的各种图片贴上相应的标志。
对以上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幼儿及时表扬鼓励,并颁发“安全小卫士”奖章。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标志,知道了各种标志说明什么,见到它们时应怎么办。但幼儿园里还有很多小朋友不懂得要注意安全,下面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帮幼儿园设计一些标志,贴上去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说说、做做,是幼儿了解了标志的不同含意,并学会了运用标志,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标志,使幼儿在生活中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让幼儿知道我们必须要遵守交通安全秩序。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积极性比较高,对各种交通标志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己所看到的标志,进行简单的描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明显的进步,在师幼配合上比较默契,相互之间比较和谐。
本次活动设计,开始以故事引入主题,最后以模仿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结束这两个环节较好,中间在认识各种交通标志时,应该适当加一些图片,让幼儿深刻的交通标志,并能用自己拿到的标志介绍给其他人或是多制作一些图片,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交通标志,向别人介绍自己见过的交通标志,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幼儿参与活动,使活动更有趣,更丰富。
1、了解邮局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
2、学习有重点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伴的介绍。
1、拍摄邮局的照片并制作成多媒体。
2、制作的邮筒一个。
1、回忆交流,提问问题:
——“上次我们在大马路上看到了邮筒,也知道了邮筒里的信都要拿到邮局去,然后由邮递员去送信的,对吗?那小朋友们去过邮局吗?你们到邮局去干什么呢?”
2、出示图片,梳理对邮局的认识。
师生共同讨论自己对邮局的认识:
——“邮局的标志性颜色是什么?”(颜色)。
“邮局的标志是怎么样的呀?”
“邮局有哪些功能呢?”(可以寄信、寄包裹、存钱、取钱、打电话、订报纸杂志、带收煤气、电话、自来水费等。)。
“看一下照片,邮局里都有些什么呢?”(有邮箱、有称、有电脑、有桌子等)。
“图片上的.这个人在干什么?”(寄包裹)。
“为什么这里有个称啊?称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这里的人们在干吗?”(储蓄业务)。
3、了解邮局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这张照片上工作人员在干什么?”(办理包裹业务)。
“这张照片上的叔叔在干什么?”(办理快递业务)。
“那这个阿姨又在做什么呢?”(办理储蓄业务)。
原来啊,邮局的叔叔阿姨们都有各自的工作岗位,做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
了解邮局的特点和邮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难点是掌握寄信的步骤,在综合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
筷子是由中国人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发源于中国,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日本、新加坡等东亚、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的餐具。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整理的幼儿大班社会教案《认识筷子》,更多教案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通过感官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的特征,知道筷子都是成双使用的。
2、了解筷子的用途,学习掌握和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小肌肉动作。
一、教师出示筷子,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筷子,幼儿观看。
2、提问:
(1)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用处?
3、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4、师:这个是筷子,我们吃饭的时候会使用它来夹东西。
二、结合实物筷子,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感知筷子的不同特征。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各种不同种类的筷子,幼儿观看。
2、提问:
(1)这些筷子是什么形状的?
(2)它们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3)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吗?
3、组织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形式自由讨论回答。(重点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长短、粗细、材料等方面观察发现它们的不同。)
4、小结:原来有的筷子是竹子做的,有的筷子是木头做的,有的筷子是塑料做的,它们都是长长的、直直的,摸起来是硬硬的,而且都是一头粗一点,一头细一点。
5、组织幼儿再次根据筷子的特征进行感知、探索。
三、游戏“夹夹乐”,帮助幼儿巩固掌握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小肌肉动作。
1、提问:
(1)你们会用筷子吃饭吗?
(2)你们是怎么握筷子的呢?
2、组织幼儿展示自己握筷子的方法,教师纠正幼儿的错误姿势。
3、教师介绍游戏“夹夹乐”玩法,幼儿倾听。(请幼儿练习分组用筷子夹弹珠、木珠或泡沫板,看谁在指定时间内夹得又快又好。)
4。教师示范用筷子夹东西,幼儿观看。
5、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教师及时进行筷子握姿的指导。
6、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比赛,教师巡回指导。
1、请家长在家督促幼儿使用筷子吃饭。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说出邮票的基本特征。
1.搜索有关邮票的`图书、图片、集邮册。
2.每人一个放大镜,一张邮票。
1.请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一张邮票。
2.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看邮票上有什么?代表什么?
如:写有“中国邮政”“china”是中国“100分”表示金额费用。
3.鼓励幼儿找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发现邮票上的秘密。如t代表特种邮票;j代表纪念邮票;“1900”代表发行年代。
5.让幼儿互相欣赏邮票,能说出各种邮票的区别。
在观察邮票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引导其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合力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强加给幼儿。
让幼儿自己设计邮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绿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环境技能目标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情感目标幼儿以自身的肢体语言体现绿色植物的美,体验快乐的情绪。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
物质准备:
各类绿色植物、绿色背景、绿色地毯彩色种植泥、柳枝、透明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
1、看绿色老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玩一玩!
老师:啊,这儿的空气真新鲜呀,原来这儿有那么多的绿色植物!有绿色的,有绿色的-,让我们在这儿玩一玩吧!幼儿自由玩耍。
小草、小树们一起来跳舞。
3、种绿色老师:小草、小树们有点累了,休息一下吧,咦,这儿有一座动物新村,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老师:这只小鸭告诉老师这儿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绿色,那怎么办呢?我们来为它们栽些小树、小草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栽树。
4、结束活动和小动物们再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将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实践经验,带到科学课堂中,促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学生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愉快中学习,掌握新知识。如在《动物》单元的教学中,第一课时通过创设一个游戏性的测试: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来的是什么动物?如果说“大动物”,我们能想起哪些?“小动物”呢?通过一个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调动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在教学中创设种种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能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研究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发现是探究的结果,是探究的深化与发展。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困难,自行完成发现,积极获取知识。
在观察各种各样的叶之前,问: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学生: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量一量等等。而在观察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猜测的方法是否试用,并且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跟为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有的发现了用比一比叶子的大小,描一描叶子的形状等方法进行观察。而在记录过程中,教师也鼓励学生发现用各种方法进行对资料的整理、加工、描述,如可以将叶子拓一拓、记一记叶子的长宽;比较叶子的形状从而对叶子进行分类:针型、卵形、心形、扇形、掌形等等。
在“合作探究”中“发现”,学生们发挥了潜力,激发了内在动机,培养了学习能力,增强了记忆。
总之,在小班科学课中运用“合作探究”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们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自主精神都有了明显地进步,建立起了上进心和自信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研究事物的能力,使学生们的个性得到了发展,也真正在科学教学中体现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新理念。
活动目标: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盒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活动过程:
1、谈话,书包里有什么。
师(出示书包):小朋友,这是什么啊?(书包)那你们知道书包里有些什么物品?(书、本子、铅笔盒等等)。
2、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1)逐一出示书包内的物品: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让幼儿讨论各种物品的用处。
(2)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归类。
师小结:铅笔、文具盒、书包、三角套尺、卷笔刀、橡皮、彩色铅笔、水笔、签字笔、没有用过的本子等都是文具。
(3)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3、观看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比较两个小学生(小明和小方)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幼儿表演,一个幼儿书包里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个幼儿整理的很乱。
师小结:大的东西放最下面,有点大的东西放上一层,最小的物品放最上面,整理好后放进书包。)你喜欢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2)师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3、讨论: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
4、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1)请两至三名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如何收拾的好,为什么?收拾的不好,请幼儿指出怎样改正。
(2)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5、创设“上课,下课”情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哈萨克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
2、主要从哈萨克族的生活、食俗了解他们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3、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准备。
1、课前丰富有关地理知识与音乐舞蹈方面的技巧。
2、自制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中国地图、甘肃地图、阿克塞地图,让幼儿了解家乡。
3.讲述哈萨克族的生产和生活。
二、基本部分。
3、出示哈萨克族民族乐器――冬不拉、库布孜等。(冬不拉是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一般在宴请、节日期间谈唱)然后由教师小结,加深幼儿印象。
三、结束部分。
2、欣赏哈萨克族传统舞蹈――黑走马,幼儿随音乐自由舞蹈。
3、结束。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
1、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逐一出示书包、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并讨论它们的用处。
——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2、观看情景表演《两个小朋友》,比较两个小学生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3、讨论: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如何将书包望的用品摆放整齐呢?
4、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请一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
——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5、创设“上课,下课”情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活动目标: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盒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
活动过程:
1.谈话,书包里有什么。
师(出示书包):小朋友,这是什么啊?(书包)那你们知道书包里有些什么物品?(书、本子、铅笔盒等等)。
2.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1)逐一出示书包内的物品: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让幼儿讨论各种物品的用处。
(2)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归类。
师小结:铅笔、文具盒、书包、三角套尺、卷笔刀、橡皮、彩色铅笔、水笔、签字笔、没有用过的本子等都是文具。
(3)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3.观看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
比较两个小学生(小明和小方)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幼儿表演,一个幼儿书包里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个幼儿整理的很乱。
(1)师:两个小朋友的表演你发现了什么?(一个整理的很快,另一个还没整理好)。
(2)为什么会这样的,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师小结:大的东西放最下面,有点大的东西放上一层,最小的物品放最上面,整理好后放进书包。)你喜欢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
(3)师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4.讨论:
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
5.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
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1)请两至三名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如何收拾的好,为什么?收拾的不好,请幼儿指出怎样改正。
(2)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6.创设“上课,下课”情况。
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文档为doc格式。
。
活动重难点:
理解元旦的意义,了解庆祝元旦的方式。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交流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
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吗?(出示各种节日的日历卡片,引导幼儿说出节日名称:春节、元宵节、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元旦等等)今天呀,我们主要来学习元旦。
2.教师提问:有谁知道元旦是几月几日?代表什么?(新一年的到来,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元旦是怎么来的吗?
提示:元旦是在1月1日,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一天的意思。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
二、向幼儿介绍迎接新年的各种方式,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庆祝元旦。
1.引导幼儿交流以往是怎样过新年的?(放烟花、吃饺子等)。
2.了解全国各地人们是过新年的不同方式,出示各种图片,引导幼儿认识人们为了迎接元旦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提示:唱歌跳舞、剪窗花、蒸各式馍馍、包饺子、放烟花、等。
3.引导幼儿交流以往过新年的方法,然后,引导幼儿说出今年想怎样迎接元旦的到来?提示:教师向幼儿表达自己迎接元旦的.想法,再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元旦很快就到了,我最想剪一些窗花贴在小朋友们家的窗户上,送一张我自己制作的贺卡给我的爸爸妈妈。
4.让幼儿发现我们庆祝元旦要跟别人说祝福语,然后引导幼儿讨论,庆祝元旦要说哪些祝福语,体验集体庆祝元旦的喜悦。
三、引导幼儿谈谈新一年的想法和愿望。
1.教师出示班级幼儿的相片,讨论相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比以前长大了,比以前更能干了,知道过了这个新年,又长大了一岁。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新的一年想做哪些事?
四、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收集全国上下庆祝元旦或有关元旦的资料,制作成元旦专题,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元旦。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3.能用左、右描述物体位置关系。
4.让幼儿认识左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谈话:
听说小朋友的歌唱得可好听了,给老师们唱一首歌吧。学生唱《左手和右手》。
二、认识左右。
2.找找身体上的左右提问: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有着很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样的好朋友,看一看自己的身体,你能找出像这样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能)请你一边找一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寻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身体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老师建议,他说到哪儿,咱们也就指到哪儿行吗?”生汇报寻找结果,边说边指,其余的同学也跟着指一指。
讲述: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找到了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连老师都佩服你们了。现在我要看看你们身体上的这些伙伴配合如何,咱们做个“听口令,帮动作”的游戏。
3.游戏:听口令做动作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
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
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4.各种方位介绍同座位。
提问:你能用左边右边来说一句话吗?可以说说这间课室的摆设。
5.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1)介绍文具的位置。
先自由说文具的位置,再体交流。
(2)提问:谁来说一说铅笔的摆放位置。引导:为什么铅笔一会儿在左边,一会儿又在右边?(对于尺子来说铅笔在它的左边,对于笔盒来说铅笔在它的右边)。
(3)设疑:第二个是什么文具?是尺子还是笔盒?同学们可以讨论讨论。请双方代表上台辩论,明确物体的位置是从右数还是从左数。
过渡:同学们用左右为我们介绍了蓝猫商店的文具,大家说的很好。下面咱们来轻松轻松。
1.学生齐唱《健康歌》。
2.喜欢这首歌的同学请举右手(学生举手),老师也非常喜欢(师举起右手),我举的是右手吗?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明确:站立的方向不同,因此左右也就不同。
3.同座位的同学握手,再次验证左右的相对性。
小百科:方位:方向位置。东、南、西、北为基本方位;东北、东南等为中间方位。在出生星座表中,两个星球对角的距离称为方位。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同时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悦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了解昨天的我,认识今天的我,更要追求明天的我,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2、知识与能力:学会认识自我的途径与方法,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能够妥善处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提高有计划、有目的地塑造自我的能力。了解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意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客观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懂得完善自我的重要意义,掌握一些完善自我的基本方法。
3、过程与方法:学议导思。
二、教学准备:
1、搜集素材。
2、制作课件。
教学难点:如何悦纳自我。
四、学情分析:
2、情感方面,十二三岁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强烈关注自我。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作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
3、生活背景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急剧发展,七年级学生产生了成人感、自尊感、有针对的闭锁性。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你自己。
(一)导入新课。
师:课件显示:《斯芬克斯之谜》。
谜底:人。箴言:认识你自己。
师:同学们,当色彩斑斓的青春世界向我们敞开大门,面对悄然而至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我们怎样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24页第二单元第一课。
学(课件显示)。
自学导纲:
1、我们每一个人是否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2、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认识自己?
3、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4、为自己画像。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6页“心灵导航”的内容,思考导纲中的问题。
议
1、四人为一组,在组长带领下讨论自学导纲的问题。一号为第一个,二号为第二个,三号为第三个,四号为第四(组长总结,各成员做好记录)。
2、同时组内讨论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重要知识点。导。
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的独特性)。
二、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认识自己:
1、生理自我的认识——指个体对自己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和认识,包括外貌、风度、健康状况等方面。
例如:我是个高个子,我是个短发女孩等;
3、社会自我的认识——对自我形象的观察和认识,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自己在班级、年级、学校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如我是一名中学生,我是个受欢迎的人等。
三、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集体评价等途径认识自己,并且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思
请你概括1、长颈鹿:“我个子高,能吃到树上的叶子,你可吃不到。”羊:“为能穿过门洞,吃到栏杆外的草,你却吃不到。”
2、随着生理的不断成熟,我们的内心世界越来越细腻复杂,于是常常会为别人怎么看自己,自己是否受人喜爱等问题所困扰。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并掌握了认识自我的途径和方法。相信今后同学们能更加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了解自我评价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的分布,做到实事求是,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以利于学会悦纳自我,完善自我。
第二课时悦纳自我,完善自我。
(一)导入新课(课件显示)。
师:黄美廉出生于台南,父亲是位牧师,出生时医生疏失,造成脑部神经受到伤害,以致颜面四肢肌肉都失去正常作用。嘴向一边歪曲,口水不住外流。
师: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内心都会有所震撼,那我们怎样才能悦纳自己、完善自己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27页第二单元第二课。
学(课件显示)。
自学导纲:
1、什么是悦纳自我?
2、怎样悦纳自我?
3、悦纳自我的好处是什么?
4、怎样完善你自己?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7页“心灵导航”的内容,思考导纲中的问题。
议
1、四人为一组,在组长带领下讨论自学导纲的问题。一号为第一个,二号为第二个,三号为第三个,四号为第四(组长总结,各成员做好记录)。
2、同时组内讨论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重要知识点。
导
1、悦纳自我,就是欣然地接受自己。
2、悦纳自我可以从三方面努力:
(1)客观地评价自己。
(2)欣赏自己的优点。
(3)接受自己的不足。
3、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当你快乐地接受了自己,你的整个心胸便会舒展和开放,同时你会发现,你也更加容易接受他人了。
4、完善自我应做到:
(1)发扬优点。
(2)克服缺点。
(3)追求进步。
2、培养活泼、开朗、豁达的性格;
3、语言、行为文明礼貌。
思
1、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完善自我。
a追求进步b发扬优点c克服缺点d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活动目标: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盒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
活动过程:
1.谈话,书包里有什么。
师(出示书包):小朋友,这是什么啊?(书包)那你们知道书包里有些什么物品?(书、本子、铅笔盒等等)。
2.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1)逐一出示书包内的物品: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让幼儿讨论各种物品的用处。
(2)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归类。
师小结:铅笔、文具盒、书包、三角套尺、卷笔刀、橡皮、彩色铅笔、水笔、签字笔、没有用过的本子等都是文具。
(3)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3.观看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比较两个小学生(小明和小方)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幼儿表演,一个幼儿书包里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个幼儿整理的很乱。
(1)师:两个小朋友的表演你发现了什么?(一个整理的很快,另一个还没整理好)。
(2)为什么会这样的,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师小结:大的东西放最下面,有点大的东西放上一层,最小的物品放最上面,整理好后放进书包。)你喜欢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
(2)师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3.讨论: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
4.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1)请两至三名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如何收拾的好,为什么?收拾的不好,请幼儿指出怎样改正。
(2)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5.创设“上课,下课”情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活动反思:
教学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星期天笑笑去文具店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她看不太明白,因此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你能从这幅图里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在解读主题图的时候找到小数,发现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不一样,不是整数元的,有的不到1元。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对于标价所表示的几元几角几分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我及时地抓住这个时机,趁热打铁,研究这些价格的组成部分,让他们小组讨论这些数的共同特点,从而了解小数的意义:当我们不能用整数表示一个数的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如5角是1元的一半,不能用1元来表示,我们就可以用0.50元来表示。像0.50、8.00、3.50、16.85、1.06等这些数我们就叫做小数。
巩固练习时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贰。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
活动过程。
1、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逐一出示书包、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并讨论它们的用处。
——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2、观看情景表演《两个小朋友》,比较两个小学生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3、讨论: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如何将书包望的用品摆放整齐呢?
4、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请一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
——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5、创设“上课,下课”情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历基本信息和年、月、日、星期的关系,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的功用,能运用日历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搜集各种挂历、台历、日历、年历卡等布置在教室中。
2、幼儿每人一个年历卡片、每组一个台历。
3、幼儿学习资源6第25页。
活动过程:
一、观察日历,探索日立的功用。
1、猜谜语,引出日历。
可提问幼儿:你是怎么才出来的?
2、相互交流,了解不同的日历。
请幼儿说说:你还见过那哪些不同的.日历。
小结:每页显示一日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周的叫周历,每页显示一月的叫月历,每页显示一年的叫年历。日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台历、年历卡等,现在又有了电子日历。
3、出示年历卡,了解年、月、季节的关系。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三个月是一个季节,共有四个季节。
4、学习查看日历。直到今天是几月几日,能在年历中找到当月,在月历中找到今天的日期,找到今天是星期几。
二、尝试使用年历卡,丰富生活经验。
1、找出自己和亲人的生日日期并做上记录,说一说自己和亲人的生日,向大家介绍在年历卡上寻找生日日期的方法。
2、分别在年历卡上找出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的具体位置,并抢答是星期几,答对者可给与奖励小粘贴。
三、让幼儿知道时间过去不会再来,懂得珍惜时间。
提问交流:当天是星期几?明天又是几月几日?知道新的一天会代替过去的一天,新的一年会代替过去的一年,时间过去后不会再回来,我们应该过好每一天。
活动延伸:
请幼儿打开幼儿学习资源6第25页,制作本月的月历。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日历》,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日历,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于是我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们听到有故事,兴趣马上就来了。
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
活动目标:
1、了解邮局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
2、学习有重点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伴的介绍。
活动准备:
1、拍摄邮局的照片并制作成多媒体。
2、制作的邮筒一个。
活动预设过程:
1、回忆交流,提问问题:
——“上次我们在大马路上看到了邮筒,也知道了邮筒里的信都要拿到邮局去,然后由邮递员去送信的,对吗?那小朋友们去过邮局吗?你们到邮局去干什么呢?”
2、出示图片,梳理对邮局的认识。
师生共同讨论自己对邮局的认识:
——“邮局的标志性颜色是什么?”(颜色)。
“邮局的标志是怎么样的呀?”
“邮局有哪些功能呢?”(可以寄信、寄包裹、存钱、取钱、打电话、订报纸杂志、带收煤气、电话、自来水费等。)。
“看一下照片,邮局里都有些什么呢?”(有邮箱、有称、有电脑、有桌子等)。
“图片上的这个人在干什么?”(寄包裹)。
“为什么这里有个称啊?称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这里的人们在干吗?”(储蓄业务)。
3、了解邮局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这张照片上工作人员在干什么?”(办理包裹业务)。
“这张照片上的叔叔在干什么?”(办理快递业务)。
“那这个阿姨又在做什么呢?”(办理储蓄业务)。
原来啊,邮局的.叔叔阿姨们都有各自的工作岗位,做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gongzuojihua/65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