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四年级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热门19篇)

四年级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热门19篇)



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需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说教材: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三组的课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本文可以分成四段,教学时没有按常规先分段,然后根据分好的段落一段一段地讲解进行教学。而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线索,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文章的段落、语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素质。

本文所在组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选择了哪些材料,而且从中学习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方法:一是留心周围的事物,做个有心人;二是认真观察,多看、多听、多问;三是勤于动笔。本课是本单元的开篇课文,渗透训练重点尤为重要。通过这一训练项目为后面学习读写例话作一铺垫。教学时先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写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积累材料的基本方法(本课时主要是留心周围事物,多看、多听、多问),以此指导学生的作文。

说学情:

人教版教材最大的优点是阅读面较广,接触到的中外名家名篇挺多的,再加上我校课外阅读的扎实,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挺强的。

本课就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个性化阅读为指导,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以自学的方式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意思。

2、在体会聋哑青年品质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美化生活。

4、通过对课文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和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教学主线:

以自主研读,主动探索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说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俗话说得好:“鱼儿离不开水。”可今天呀,这活泼可爱的鱼儿却游离了水中,游到了纸上(揭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看法吧。引导学生谈自己心中的疑惑或心中的感受。

二、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读书,整体感知,互相交流。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并且通过再读书自己解决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通过相互合作学习,尝试解答。课堂上也应有生生互学的场面。组内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由小组代表写在卡片上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排序。

三、抓问题共性,自主感悟。

在学生讨论问题,解决容易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发现问题,并结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加以罗列: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教师精心引导罗列课文的共性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发挥教师的引领价值。

教师引导学生读、思、议。学生再次读书讨论,互相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不懂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共性的、重点的、难点的词、句点拨精讲:如体会青年的特别时,抓住文中的“忘我”“融为一体”逐层深入,在这其中穿插想象说话练习:看到了栩栩如生的金鱼画时,人们会怎么赞叹?又会在议论些什么?引导学生从想像中感受年青人对美的追求,体会青年人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理清关系,升华情感。

在体会“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基础上,再出示最后一段,以一个“先”字为切入点,来理清两者的关系,此时在水到渠成之感。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再给学生充分发表独到见解的同时,适时地利用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或“只有……才”来对这两句加以归纳。然后再以一个问题:文章为什么不用“鱼游到心里”为题?使学生对所感悟的内容有个总结,有个提升。

5、拓展延伸。

从明确“鱼游到纸上”到“鱼游到心里”的关系后,引导学生想像生活中有如课文中一样的事例吗?结合学生曾经写过的观察作文——《可爱的金鱼》,让学生明白,只要细心的观察也能让鱼儿游到文章中。(可从齐白石画虾,郑板桥画竹等故事中启发引导学生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最重要的是你是否用心真正去感悟生活,也以此来提升对这位聋哑青年的敬佩之情。)。

老师小结:聋哑青年因为爱鱼,才会细致地观察鱼,鱼儿游到心中后才令鱼儿游到了纸上。那文章中的作者又是用了什么方法使我们的眼前呈现了那栩栩如生如生的画面的?引领学生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来描写人物的方法。回顾全文,细细品味文章。

四年级语文下《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含义及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鱼游到了纸上,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多媒体出示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脑海中有什么问题?

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大家一定能够完成的。有没有信心?

二、小组交流,提出问题,梳理排序。

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生字,指读。一人读,再齐读)。

我们都知道鱼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时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拿出笔来边读边作上记号。

自读课文。

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先说说哪些问题你没弄懂,如果小组内理解不了,等一会儿,老师发给你们纸,把它写在上面,我们大家共同来理解。请同学们现在开始小组交流吧!

(小组交流。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内共同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写在纸上。)。

投影仪显示学生的问题:

(1)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2)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

(3)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

(4)这位青年特别在哪儿?

(5)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

(6)鱼游到了纸上和鱼先游到心里两者是什么关系?

(7)鱼游到心里怎么理解?

(8)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之间是什么关系?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其中有重复的,咱们把它拿掉?

教师梳理问题。

现在还剩下这几个问题,根据课文的顺序,看看我们应该先理解哪个问题?

(教师随机排序并画上序号)。

先理解“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这个问题。

再理解“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

第三个理解“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最后理解“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

三、探索感悟。

下面根据排好的顺序,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书中找到有关的段落,抓住重点的词、句进行理解,然后讲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请你们现在开始吧!

(给学生5分钟读书时间)。

生讨论学习。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我们理解“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先得知道“举止”指的是什么?(板书:青年)。

2.师:“举止特别”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板书:忘我境界)。

3.“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书:看鱼)。

从你们抓住的这些重点词、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我们一齐读读,读时突出那些重点词、句,语速不要太快,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

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这幅图,说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观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动作、神态;再看看周围人的神态、动作,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多媒体显示青年画鱼的图像,学生观察。)。

[采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谁能结合课文的词、句说一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书:画鱼)。

1.“唯一”是什么意思?谁还能再说说。

(“一丝不苟”的.意思是一点儿也不马虎,说明青年画鱼认真、全身心地投入,与别人不一样。)。

小结:正因为青年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我们才感到他的“举止特别”。这个问题你们弄懂了吗?(把第一个问题拿下来)。

1.接下来我们来理解“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谁能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先在心里出现了一个印象,牢牢记住。青年要很多次去看,结果才画出这么好的金鱼。)。

小结:青年通过反复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他的心里装的都是金鱼鲜明、生动的形象。这就是“鱼游到心里”的意思。(拿下这个问题)。

我们最后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要理解二者的关系,必须知道每句话的意思。鱼游到心里的意思已经知道,咱们先来理解“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的意思。

2.在书中找到,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齐读)。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哪个字可以看出青年画鱼画得像?

5.一个“游”字告诉我们青年画的鱼像真的那样在纸上游动,这是小女孩对青年的一句赞叹,用这种赞叹的语气练习读读好吗?(生练读)。

(师指名读,生齐读。)。

6.小女孩一句赞叹的话让我们感到青年那忘我的精神终于有了回报――鱼游到了纸上,所以作者要以此为题。(指题目,学生齐读。)。

7.“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清楚了,“鱼游到心里”也理解了,现在谁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小结:青年通过反复的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前提,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教师边多媒体演示,边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把这个问题拿下。)。

讨论。

师:你们说的都对,是一个勤奋专注的青年。(板书:勤奋专注)。

多么好的一个青年人,为了画好金鱼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我被他勤奋、专注、忘我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同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站起来带着这种敬佩之情放声朗读。

(全体起立朗读课文)。

四、拓展、积累。

过渡语: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青年画鱼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

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观察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作者到玉泉观鱼,不仅看鱼,还留心那里的人,发现了一位青年举止特别,他就多次跟踪观察,看他怎么看鱼、怎么画鱼,同时注意听听别人的议论,当发现他是聋哑青年,又采取笔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作者就是通过看、听、问等观察方法积累材料(板书:积累材料),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以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今天我们只是初步学习,以后的学习还要逐步深入学习积累材料的方法,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四年级语文下《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含义及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鱼游到了纸上,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多媒体出示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脑海中有什么问题?

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大家一定能够完成的。有没有信心?

二、小组交流,提出问题,梳理排序。

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生字,指读。一人读,再齐读)。

我们都知道鱼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时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拿出笔来边读边作上记号。

自读课文。

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先说说哪些问题你没弄懂,如果小组内理解不了,等一会儿,老师发给你们纸,把它写在上面,我们大家共同来理解。请同学们现在开始小组交流吧!

(小组交流。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内共同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写在纸上。)。

投影仪显示学生的问题:

(1)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2)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

(3)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

(4)这位青年特别在哪儿?

(5)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

(6)鱼游到了纸上和鱼先游到心里两者是什么关系?

(7)鱼游到心里怎么理解?

(8)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之间是什么关系?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其中有重复的,咱们把它拿掉?

教师梳理问题。

现在还剩下这几个问题,根据课文的顺序,看看我们应该先理解哪个问题?

(教师随机排序并画上序号)。

先理解“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这个问题。

再理解“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

第三个理解“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最后理解“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

三、探索感悟。

下面根据排好的顺序,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书中找到有关的段落,抓住重点的词、句进行理解,然后讲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请你们现在开始吧!

(给学生5分钟读书时间)。

生讨论学习。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我们理解“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先得知道“举止”指的是什么?(板书:青年)。

2.师:“举止特别”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板书:忘我境界)。

3.“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书:看鱼)。

从你们抓住的这些重点词、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我们一齐读读,读时突出那些重点词、句,语速不要太快,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

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这幅图,说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观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动作、神态;再看看周围人的神态、动作,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多媒体显示青年画鱼的图像,学生观察。)。

[采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谁能结合课文的词、句说一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书:画鱼)。

1.“唯一”是什么意思?谁还能再说说。

(“一丝不苟”的意思是一点儿也不马虎,说明青年画鱼认真、全身心地投入,与别人不一样。)。

小结:正因为青年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我们才感到他的“举止特别”。这个问题你们弄懂了吗?(把第一个问题拿下来)。

1.接下来我们来理解“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谁能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先在心里出现了一个印象,牢牢记住。青年要很多次去看,结果才画出这么好的金鱼。)。

小结:青年通过反复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他的心里装的都是金鱼鲜明、生动的形象。这就是“鱼游到心里”的意思。(拿下这个问题)。

我们最后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要理解二者的关系,必须知道每句话的意思。鱼游到心里的意思已经知道,咱们先来理解“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的意思。

2.在书中找到,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齐读)。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哪个字可以看出青年画鱼画得像?

5.一个“游”字告诉我们青年画的鱼像真的那样在纸上游动,这是小女孩对青年的一句赞叹,用这种赞叹的语气练习读读好吗?(生练读)。

(师指名读,生齐读。)。

6.小女孩一句赞叹的话让我们感到青年那忘我的精神终于有了回报――鱼游到了纸上,所以作者要以此为题。(指题目,学生齐读。)。

7.“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清楚了,“鱼游到心里”也理解了,现在谁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小结:青年通过反复的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前提,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教师边多媒体演示,边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把这个问题拿下。)。

讨论。

师:你们说的都对,是一个勤奋专注的青年。(板书:勤奋专注)。

多么好的一个青年人,为了画好金鱼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我被他勤奋、专注、忘我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同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站起来带着这种敬佩之情放声朗读。

(全体起立朗读课文)。

四、拓展、积累。

过渡语: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青年画鱼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

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观察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作者到玉泉观鱼,不仅看鱼,还留心那里的人,发现了一位青年举止特别,他就多次跟踪观察,看他怎么看鱼、怎么画鱼,同时注意听听别人的议论,当发现他是聋哑青年,又采取笔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作者就是通过看、听、问等观察方法积累材料(板书:积累材料),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以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今天我们只是初步学习,以后的学习还要逐步深入学习积累材料的方法,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反思。

教学设计很有新意,充分体现了主体意识和训练意识。1.教学目标明确、适当,体现了年段特点。上课开始,教师将学习目标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引导、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激发了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2.教学过程科学、优化。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在小组内讨论;经过讨论仍然有不理解的问题再一次提出来,老师引导全班同学进行梳理;然后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比较、分析、理解。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读、自悟、自解、自练,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真正居于主体地位。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合理。教师在揭示课题时问学生:“鱼是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并用彩色粉笔在“游”字下面重重地画了个“…”符号,留给学生一个悬念。在引导学生反复讨论、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大屏幕显示出几条金鱼游动的姿态,教师边演示边做小结。一个“游”字,画龙点睛,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同时悟出了课题的深刻含义,水到渠成地归纳出中心思想。4.读写结合,突出读写训练重点。本组读写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举止特别”“融为一体”等词语时,有意识让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于观察、刻苦学习,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因而能画出鲜明、生动、活灵活现的鱼。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作者是怎样观察,怎样选择材料写出这篇文章的?”让学生悟出作者到玉泉观鱼,发现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就跟踪观察,通过看、听、问等方式,积累了很多有关聋哑青年的材料,加以整理,以“爱鱼达到忘我境界”为主线,写成这篇文章。学生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弄懂了什么是积累材料,怎样积累材料,感受到积累材料之重要。强化了语言文字训练,突出了本组读写训练重点。5.加强了读的训练。教学过程体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特别是读的训练。自读课文给以足够的时间,全体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书,边读边思,真正地读书,不是走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当理解了内容,学生为聋哑青年忘我、专注的品质所感染,情感的闸门打开的时候,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朗读,渲染了气氛,加深了内容的理解,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思想教育。可以看出教师在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有所创新,效果比较好。

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联系。

三学习准备:学生可搜集一些名画,如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等,体会画家技法的娴熟。

四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板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推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请带着问题自由读书,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二自主读书。

1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互助。

2检查认读情况,指导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字:港澈壶缸徽聋。

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自由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1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2上节课我们有什么问题没解决?

指名(师板书)。

二读书讨论,解决疑问。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并勾画。

2四人小组交流。

三重点研读。

1读5------7自然段,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1)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2)细致的动作描写也是在赞叹他。

(3)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学习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1)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2)描写方法:语言、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高超,你想怎么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说一说)。

四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读课文,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地观察,,刻苦地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着)。

3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1)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2)举止和神态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五讨论“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1自己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呀,你想对他说什么呢?写一写吧。

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朗读课文的基础,语感较为丰富。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教者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元感官潜心会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感受聋哑青年画鱼的“专注”,进而体会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学习主线】以学生提出的问题“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鱼是怎么游到纸上?”为线索,由线及面,层层扣击文本。锁定青年人一丝不苟画鱼这一画面细细品读文字的内涵,铺设“青年专注画鱼”的情感主线,立体多维地推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随堂认识本课3个生字,通过感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联系课文,抓重点词理解、品析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在品读课文中通过理解“一丝不苟、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等词语感受“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为下文理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作铺垫。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中国著名画家的美术作品,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中国著名画家的美术作品,预习课文把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疑——鱼游到了纸上。

1、课件展示(录象)哇,多可爱的金鱼呀,金鱼在哪里游来游去呀?(水里)对,鱼离开水会怎么样呢?何老师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好奇怪——鱼游到了纸上,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你们能帮助何老师研究研究吗?(板书课题)。

2、围绕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梳理并提炼学生提出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相机板书:谁让金鱼游到纸上?怎么游?)。

过渡:是啊,是谁让金鱼游到了纸上?鱼怎样游到了纸上?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自己的疑问让我们走进课文,先读为快吧!

初读课文,想对自己提出什么要求?请同学们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遇到不懂的字词把它画出来。(请多位学生到黑板上将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板书出来,放一边,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相机解决。)。

小结:同学真会学习,边读边把疑问记录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这些问题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一并解决。

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思考(出示阅读要求),拿起笔划一划相关语句、语段,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别忘了和身边的学习伙伴交流交流。

(一)感悟鱼游纸上。

1、“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从那些地方让你感到金鱼仿佛在纸上游动?

出示重点语段: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2、个别读,指导读正确。解决3个生字“苟、绣、挥”

3、生字是我们读顺课文的钥匙,请同学们再把这段话读一读,鼓励读流利。

4、从这段话里,你读明白了鱼真的是自己游到了纸上的吗?(不是)你是从哪个词读明白的?(仿佛)“仿佛在纸上游动”,原来青年人是把鱼画得很逼真,把鱼画活了。

5、青年人是怎么把鱼画活的呢?让我们锁定青年人画鱼的这一幕,细细读读这段话,想想哪些词语能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6、板块预设:

a、一丝不苟。

(1)“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马虎)这个意思的词语还有哪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你是怎么知道的?很好,积累词语有助于我们写作。

(2)正是有着这种专注的态度,才能把鱼画活啊。你能读出这种专注吗?(个别读,老师同学进行评价)。

b、工笔细描。

(1)怎样才叫“工笔细描”呢?(学生个性化理解)你看老师工笔细描金鱼身上的部位——鳞片(板画鱼鳞)这是一种特殊的画技,你看出来了吗?画时要慢,要一丝不苟,这样才能把鱼鳞画得美观又逼真。

(2)这位青年只是一丝不苟地画着鳞片吗?(不是)你从哪个词知道?(每个部位)哪些部位呢?(嘴巴、眼睛、鳍尾巴等)你想画什么部位?请以读代画。(预设评价语——好一个细致入微的姑娘,好一个一丝不苟的青年!你也能这样以读代画吗?)。

c、挥笔速写。

(2)指导朗读。个别试读时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如“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豪放了吗?你不妨来试试!”

(3)让我们来豪爽地挥笔速写金鱼的尾巴吧!(师板画金鱼的尾巴)看,多么活泼可爱的金鱼游出来了。这一招,真绝!

7、小结提升:同学们,这就是那位青年,美丽的风景没有吸引他,围观的人群没有打扰他,他只是在一丝不苟地画着金鱼。让我们静静地分享这一份与众不同的一丝不苟。女同学读工笔细描这一部分,男同学读挥笔速写这一部分,注意读出绣花般的细致,读出豪爽派的挥洒。

8、如此一丝不苟的态度,如此灵活多变的高超画技,怎能不让鱼游到纸上呢?俨然是出自画家之手的杰作呀!同学们让我们一睹为快吧。(课件展示几幅金鱼画作)你会用一个什么词或一句话来表达你看画时的惊叹?(学生个性化表达)老师这儿有你这个意思的一组成语,请你读读。(出示词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出神入化、逼真传神、跃然纸上)。

(二)赏析鱼游纸上。

面对如此逼真传神的金鱼画作,难怪那位围观的女孩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叫。出示语句: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1、谁来替这位女孩叫叫?个别朗读,引导评价。

2、指导学生抓“哟”、“游”、“啦”从表情、动作、语气的角度读出女孩的惊奇。

3、她这一叫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围观的人都纷纷议论着、赞叹着。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都听到哪些人说什么了?请把听到的写下来。

出示小练笔:

一位老人不住点头称赞说:“!”

一位青年赞叹道:“!”

一群孩子叫道:“!”

(1)学生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悟,表达对青年的赞叹之情。

(2)反馈交流,引导恰到好处地使用“栩栩如生”等一组词语,为文句增色。

对于上课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通过潜心研读,现在你解决了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独特的见解。(个别检查)。

五、深疑鱼游纸上。

(预设学生的问题:鱼为什么会游到他的心里?鱼是怎么游到他的心里的?为什么说先游到了心里呢?)我们下节课再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去解决这些可贵的疑问。

四年级语文下《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选编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的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二是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二、学情分析。

教学本组课文,单元导语中明确要求: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而通过日常作业和考试,分析我班学情后,我以为训练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对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启发学生理解文章说明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五、教法设计。

质疑问难、理解感悟、感情朗读。

六、学法设计。

在质疑中探究,在品读中体验情感,想象情境品味词语,反复朗读,积累词语。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鱼的图片,学生练说:鱼游到了哪儿?

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3.预设:生提出质疑,鱼怎么能游到纸上?是谁让鱼游到了纸上?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生字反复认读。

(2)辨字组词。

3.指导书写。

(三)再读感知。

1.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字音,边听边思考是谁让鱼游到了纸上?

2.生汇报是一位青年人,教师导入新课,走入课文,去认识一下这位青年。

3.默读思考:这是一位长相如何的青年,找出相关语句,课文围绕他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学习作者描写外貌的方法。

5.课文围绕他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聋哑青年观看、画鱼的事。

(四)重点学习1、2自然段。

2.从“泉白如玉”“清澈见底”“自由自在”“赏心悦目”“十几缸”“聚集”等词语感受到玉泉的水清、鱼多、景美。

3.抓住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再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小结。

在美丽的玉泉,我们初步认识了这位青年,下节课让我们再深入地了解这位大哥哥。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讲了作者在玉泉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专心地看鱼、画鱼的事情。谁能用文中的一个段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青年的长相。

2.指名回答,了解作者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以及这是一位聋哑青年,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方法。

3.复习生字词。

(二)研读课文。

1.从课题入手,体会“游”。

(1)课文三次提到“鱼游到了纸上”,试着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出这三处句子。

(2)生汇报,师出示句子。

(3)从句子中体会“游”,这是对聋哑青年所作的画的最高赞赏,赞其画技高超,画得栩栩如生,像活了一样。

积累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2.体会高超的画技。

(1)上节课我们已经熟悉课文了,哪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青年画鱼?

(2)用喜欢的方式读第七段,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年轻人画技的高超?动作描写。

(3)抓住“每个部位”“一丝不苟”“细致”“动态”等词体会画技的高超。

(4)结合句子理解年轻人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5)练说众人的赞叹。

(6)鱼游到了纸上,为什么年轻人却说“先游到了心里”。

(7)引出“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3.体会忘我的精神。

(1)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你看出了青年的忘我,画出相关的句子,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

(2)生汇报。

预设1: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抓住“呆呆地”“静静地”想象青年看鱼的情景,体会青年的专注以及作者对青年神态的描写。

预设2: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体会青年画鱼到了痴迷的境界,物我两忘。

预设3:

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年轻人的勤奋和专注。

预设4: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创设情境,朗读体会青年的坚持不懈以及持之以恒。

(3)真是如痴如醉,简直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地步了,如此用功学画,画出的鱼怎能不栩栩如生呢?难怪他会说,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4)体会两个句子的关系,用关联词语练说。

4.体会人物品质。

(1)年轻人心中有鱼到纸上游鱼的学画过程,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好品质?

做事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勤奋忘我。

(三)小结、作业。

1.小结。

作者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无穷,对人物的描写细致入微,通过对年轻人外貌、神态动作的传神刻画,让我们认识了这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聋哑青年,希望文中的这句话永远记在你的心里,激励你做一个认准目标、坚持不懈的人。

2.作业。

我好像看到了周围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这个情景写下来。

八、板书设计。

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1、通过对青年“画鱼”“观鱼”重点句的品读,能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并能体会、学习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通过观看插图想象人们议论的情景,运用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能说一句或一段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体会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音乐、课件。

一、激趣导入,试读标题。

直接导入新课,齐读标题《鱼游到了纸上》,师提示,若重点突出“鱼”,既让人明白是什么游到了纸上?该如何读?若要人明白不但画的是一幅画,而且画得非常好,又该如何读?又假若让人明白画不是画在墙壁,不是画在油画布上的,而是画在纸上,又该如何朗读。多次提示,多次朗读,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朗读标题。

二、生字检测,扫清障碍。

自由朗读课文后,教师课件出示词语,检测预习情况。

再次出示“花港一丝不苟厂徽聋哑青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些词语穿起来,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品读课文,认识青年。

1、找出能直接表现青年人画鱼画的好的句子(“哟,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女孩是在赞美青年吗?从哪个字读出来的?注意让学生读出赞叹的语气。

2、青年画鱼画得好,所以我们说——。他究竟是怎样画鱼才让鱼游到了纸上的呢?请默读课文7—14自然段,画出课文描写青年画鱼的句子。

出示课文内容,理解什么是“工笔细描”,什么是“挥笔速写”?引导学生轻声读读这个句子,找出答案。

男女合作齐读课文。女生做事细致就读工笔细描句,男生粗犷潇洒就读挥笔速写句。

师进行学习方法归纳: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是理解词语含义的重要方法。

3、归纳总结,有哪些词语能描述表达一个人画画画得好?提问,出示课件。

思考:看青年画画的可能会有哪些人?他们分别是怎么赞叹青年的?引导学生思考,描述。

老人——老人会说什么?他应该怎样说?加上一点神态、动作。

小孩——小孩会说什么?他应该怎么说?加上一些动作、神态。

……。

(二)观鱼——鱼游到了心里。

过渡:青年的画技可真高超!(出示句子,师生齐读: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答案。

3.青年是怎么看鱼的?静静地!看了多长时间?理解每个星期天。

联系说话:课件出示。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看见——。

看来那个青年的确在看。春天过去了,夏天到了,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又看见——。

他还在看。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你还看见——。

用一个词语概括青年的品质——坚持不懈。

三、升华主旨,学习青年。

说出相对青年说的话。

四年级语文下《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聋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忘我”,体会聋哑青年画画时的专注和勤奋。

教学重点:在有感情地朗读中理解、感悟描写青年画鱼、看鱼的句子,感受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联系。

(一)、课前谈话。

做游戏——“走迷宫”(拿笔记下自己的答案)。

采访“优胜者”,说说你为什么能这么快走出迷宫,有什么秘诀吗?

我们学习也同样需要做到“四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聪。

同学们,刚才老师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品质,知道是什么吗?(专心致志)你知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差不多的?随机出示词卡(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二)、激疑导入。

俗话说得好:“鱼儿离不开水。”可今天呀,这活泼可爱的鱼儿却游离了水中,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游到了纸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是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幻灯出示插图]瞧,这群鱼在纸上游得多快活呀!谁来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这幅图呢?(谁在干什么?)。

(预设:一个年轻人在专心致志地画金鱼,他画的金鱼栩栩如生,围观的群众不停地赞叹着,议论着。)。

(三)、整体感知。

师:你真会观察!那课文又是怎样具体地写年轻人画鱼的呢?[板书:画鱼]请找出有关的句子做上记号。别忘了用心地去读读书,尽量读正确、读流利,还要注意本课的生字新词。

1、学生自主读书、识字。

2、检查认读情况。

师:读完的同学请站起来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

花港罢了境界绣花挥笔厂徽。

一壶茶金鱼缸聋哑人。

清澈见底赏心悦目一丝不苟融为一体。

师:同学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考验了吗?

a、请一小组开火车读词语。

b、字形上指导“港、徽”

c、重点理解“清澈见底、赏心悦目”

师:看来同学是有备而来,预习得真充分。那老师刚才给你的任务完成了吗?

(四)、品读“画鱼”

汇报:年轻人怎样画鱼呢?指名读。

[课件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读完这句话,你获得了什么信息?(或者问,有没有哪个词难倒了你呢?)。

预设:什么叫“工笔细描”?什么叫“挥笔速写”?

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这就叫“工笔细描”;

师:对,这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从这个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个青年画鱼很认真,很细心)正因为画的细,所以他画的速度就——特别慢,谁来读读。

生: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这就是“挥笔速写”。

生:从“游”字我读出了青年把鱼画活了,跟金鱼缸里的鱼一样可爱,特别逼真。

师:画纸上的鱼那么逼真,你能用几个成语来赞美一下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师:看来咱们班同学积累的词语很丰富,平时一定花了不少心思,真好,好习惯会受用一生呢!

(五)、品读“看鱼”

a[课件出示]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齐读这句话,体会青年人是怎样看鱼的?你又是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生:“呆呆地静静地”

师: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理解很好,那老师就奖励你来读读这句话。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专心致志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全神贯注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聚精会神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生:我划了“呆呆地”,这里的“呆呆地”是说他看得很投入,入迷,入神。

师:那会是怎样的入迷呢?引读。

(可以想象那两只眼睛——目不转睛;两只脚——不动不动;就连旁边的蝴蝶飞过——觉得自己…)。

师:是呀,就是这样的投入、专注。谁愿意再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

生:我从“老是”体会到他经常这样,不止一次。

生:“从来不说一句话”也能看出他看鱼时专心。

师:是呀,别人可能会边看边与旁边的人一起交流,而他却不是,哪怕说句话也怕打扰了缸里的金鱼。

齐读,那让我们一起读出年轻人当时的专注来。

师:同学们,如果把我们此刻所有的感受汇聚成一个词,可用文中的哪个词来说?

[板书:忘我]。

师:多么闪光的字眼,多么执著的精神啊!它饱含了年轻人观鱼时的专注与投入。

b那么你还从哪里也能体会到他看鱼时的“忘我”呢?

[出示课件]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女生读。

说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课件]。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两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想象说话:请用上下面的句式来说说你的看法。

这个青年看鱼时,看见了-------------,看见了-------------,忘记了-------------,忘记了-------------。

(指导:他看到一条金鱼瞪着圆溜溜的眼睛望着他,好象——他还看到——(说。

悄悄话捉迷藏追逐嬉戏)。

(六)、总结课堂。

板书:

鱼游到了心里(观鱼)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忘我。

鱼游到了纸上(画鱼)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和关系。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认识了一位青年,还记得他长得什么样吗?(生答)。

2、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位青年吗?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一课。(板书课题)。

3、请大家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下面四人小组交流,交流什么呢?谁来读一读?“你认为这个青年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

3、刚才我们的讨论非常热烈。谁先来说说?

(一)生:我认为他是个喜欢看鱼的人,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具体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生:老是呆呆地静静地)。

2、“老是”可以换个什么词?

3、你们能不能像青年那样呆呆地、静静地看着金鱼缸里游动的金鱼呢?

4、你们体会到“呆呆地”、“静静地”是种怎样的神态?(专注、入神)。

5、看样子你们已经理解了“呆呆地”和“静静地”是什么神态了。试试看能不能把这句读好,感受到青年看鱼的专注。

6、青年看鱼那么地专注,谁能来读一读吗?

7、你读得不错,谁还能读得更好。

8、你读得真棒!青年认真看鱼的样子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9、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全班齐读)。

(二)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描写了青年喜欢看鱼?(生答)。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他是个怎样的人?(生答:坚持不懈、忘我)。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3、这位青年如此坚持不懈、忘我的看鱼,女同学,你们能读出来吗?

4、男同学,你们觉得女同学读怎么样?(好)你们有没有信心超过她们?一起来读一读。

5、青年坚持不懈、忘我的看鱼。到后来,即使他把眼睛闭上也能看到什么呢?(也能看到金鱼的样子)用青年自己的话说就是?(鱼游到了心里)(板书:鱼游到了心里)。

6、你们的回答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你们知道是什么成语吗?(胸有成竹)。

(三)青年为了看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我们还从哪里看出青年是个忘我的人?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1、这位青年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还在金鱼缸边画画。真是如痴如醉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

2、还有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青年是个忘我的人?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这句话中没有写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他是个忘我的人呢?(生答:“唯一”、“他好象和游鱼融为一体了”)。

2、“他好象和游鱼融为一体了”怎么理解呢?

3、简直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境界了。谁愿意来读读?

4、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能读好吗?

(四)这位青年忘我地画鱼,他是怎样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谁来读一读!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会看到些什么呢?

2、谁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读读这一段,看看能读懂些什么?

4、谁来读一读,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青年画技的高超!

5、我们全班一起来一遍吧!

6、你们的朗读让我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7、原来是这位青年高超的画技吸引了过往的游人。

(七)1、画面上的女孩怎么赞叹的?(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2、(是赞叹哦;她很惊奇哦;是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哦)。

3、孩子们,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忍不住要说一句:“你们读得真是太棒了!”

4、这个女孩这么说是在夸青年什么呢?(把鱼画活了)。

5、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形容把鱼画活了?(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神形兼备、逼真、巧夺天工)(这么多好词啊,都赶上词语字典了)。

(七)关系。

谁能用上一组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来说说“鱼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的联系?(因为----所以----)。

1、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两个句子:

a、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b、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2、谁来读读这组句子,读出不同的语气。书上用的是哪句?为什么?

3、惊讶!(你能读读吗?)(读得不错)惊讶什么?(再来读读?)(读得很好)仅仅是惊讶他是个聋哑人吗?所以这个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聋哑青年的敬佩之情。(你能读得更好吗?)(读得太棒了)。

(九)这位残疾青年专著、坚持不懈地学画画,比我们正常人付出更多,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可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敢于向命运挑战。学习了这位青年的品质后,我们受到了什么启发?(谁能联系自己的一些学习、生活上的事来说说呢?)。

同学们,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和这位青年一样,勤奋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

(十)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

2、谁愿意起来说说你喜欢哪个段落,和他一样也喜欢这段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一读。

3、这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认识了这位聋哑青年。了解到他忘我、坚持不懈、专注地看鱼、画鱼,先让鱼游到了心里,再让鱼游到了纸上。学完后,很多同学联系了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实际谈了自己受到的启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一定会以这位青年为榜样,认真对待每件事。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整理材料,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的。

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本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我心里”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自己读书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加法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周围事物的情感。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然后合作交流,突破重难点。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细细地品读课文。

1.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读后正音齐读。)。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预习课文时你有哪些不懂得问题?

4.梳理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1.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书中找到有关的段落,抓住重点的词、句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然后讲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2.交流问题1:

(结合交流板书:忘我境界)。

(2):“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板书:看鱼)。

(3)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这幅图,说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观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动作、神态;再看看周围人的神态、动作,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多媒体显示青年画鱼的图像,学生观察。)。

(4)谁能结合课文的词、句说一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结合交流板书:画鱼)。

小结:正因为青年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我们才感到他的“举止特别”。

3.交流问题2。

(1)“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谁能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小结:青年通过反复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他的心里装的都是金鱼鲜明、生动的形象。这就是“鱼游到心里”的意思。

(2)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有什么关系?咱们先来理解“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的意思。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哪个字可以看出青年画鱼画得像?

师:一个“游”字告诉我们青年画的鱼像真的那样在纸上游动,这是小女孩对青年的一句赞叹,用这种赞叹的语气读一读。(生练读)(师指名读,生齐读。)。

师:小女孩一句赞叹的话让我们感到青年那忘我的精神终于有了回报——鱼游到了纸上,所以作者要以此为题。(指题目,学生齐读。)。

师:“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清楚了,“鱼游到心里”也理解了,现在谁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师:青年通过反复的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前提,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教师边多媒体演示,边说二者之间的关系。)。

(结合交流板书:勤奋专注)。

师:多么好的一个青年人,为了画好金鱼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我被他勤奋、专注、忘我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同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站起来带着这种敬佩之情放声朗读。

(1)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青年画鱼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观察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

(2)作者到玉泉观鱼,不仅看鱼,还留心那里的人,发现了一位青年举止特别,他就多次跟踪观察,看他怎么看鱼、怎么画鱼,同时注意听听别人的议论,当发现他是聋哑青年,又采取笔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作者就是通过看、听、问等观察方法积累材料(板书:积累材料看听问),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以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这样我们也能写出好的文章。

观察周围同学,多看、多听、多问,抓住同学特点,写一篇有关人物的日记。

四年级《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青年“画鱼”“观鱼”重点句的品读,能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并能体会、学习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通过观看插图想象人们议论的情景,运用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能说一句或一段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体会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准备:

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试读标题。

二、生字检测,扫清障碍。

自由朗读课文后,教师课件出示词语,检测预习情况。

再次出示“花港一丝不苟厂徽聋哑青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些词语穿起来,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品读课文,认识青年。

1.找出能直接表现青年人画鱼画的好的句子(“哟,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女孩是在赞美青年吗?从哪个字读出来的?注意让学生读出赞叹的语气。

2.青年画鱼画得好,所以我们说——。他究竟是怎样画鱼才让鱼游到了纸上的呢?请默读课文7—14自然段,画出课文描写青年画鱼的句子。

出示课文内容,理解什么是“工笔细描”,什么是“挥笔速写”?引导学生轻声读读这个句子,找出答案。

男女合作齐读课文。女生做事细致就读工笔细描句,男生粗犷潇洒就读挥笔速写句。

师进行学习方法归纳: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是理解词语含义的重要方法。

3.归纳总结,有哪些词语能描述表达一个人画画画得好?提问,出示课件。

思考:看青年画画的可能会有哪些人?他们分别是怎么赞叹青年的?引导学生思考,描述。

老人——老人会说什么?他应该怎样说?加上一点神态、动作。

小孩——小孩会说什么?他应该怎么说?加上一些动作、神态。

(二)观鱼——鱼游到了心里。

1.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答案。

3.青年是怎么看鱼的?静静地!看了多长时间?理解每个星期天。

联系说话:课件出示。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看见——。

看来那个青年的确在看。春天过去了,夏天到了,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又看见——。

用一个词语概括青年的品质——坚持不懈。

四、升华主旨,学习青年,说出相对青年说的话。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是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动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浓。

通过本课的教学,努力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4 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研读交流,联系上下文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文本关键词句段进行读悟 品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引导学生从语文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 的关系。

设计理念:紧扣文题,探寻文脉 ,感悟文意,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和感悟作者思想感悟的过程中追求优美与崇高。

一、课始激qing情即生。

开课前引导学生配乐欣赏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 、徐悲鸿的马等几位名家的名画,体会画家技法的娴熟,以浓郁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要说鱼游到了纸上呢?通过学生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初步感知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由欣赏、误解到由衷敬佩的情感变化。

二、课中悟语意更浓。

1、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作者细腻生动地描写了聋哑青年的外貌、神态和动作,表现了他爱鱼成癖,观鱼似醉,画鱼如生,表达了“我”对他 勤奋执著的赞美之情。

出示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首先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大家知道什么是“工笔细描”,什么叫“挥笔速写”吗?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一自然段,你不太清楚“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的意思,但请你仔细体会体会,你觉得哪些词语可以帮助你理解什么叫“工笔细描”,什么叫“挥笔速写”,把这些词语画下来。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动笔画词,体会。提醒学生把自己对词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通过交流使学生从“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体会到“工笔细描”画得慢,画得细心,还画得像真的一样;从“很快”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体会到“挥笔速写”既要画得快,又要画得像,要求学生找 出文句中“可以帮你助自己理解的词语去体会,去琢磨,使学生自觉联系生活经验,对语言进行推敲,体悟、内省。最后出示两幅工笔画和写意画的金鱼图画,引导学生欣赏,使学生感受到残疾人画技的高超,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2、美读课文,表达情感。

本文语言平实而情感浓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你还理解了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把你的理解通过读表现出来,这主要采用顺学而导的形式。“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游动,而且从来没说一句话。”感受到青年人观察金鱼入了谜。“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了自己。”通过读,体会青年人虽然聋哑,但专注和勤奋。通过读感受到人们由衷的赞叹。通过读感受到那平实的语言背后浓郁的情感。

3、品读课文,深化中心。

真是如痴如醉呀!简直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地步了。如此用功地学画,画出的鱼怎能不栩栩如生呢?引导学生体会年青人看到作者写给他的“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了”时,回答的话:“先游到了我的心里”通过交流学生就会感受到正是因为那位青年经常忘我地到玉泉观鱼,在心中已经有了金鱼的鲜明形象,所以才画出活灵活现的金鱼。真是胸有成“鱼”呀!从这位青年由心中“有鱼”到纸上“游鱼”的学画过程,我们看到了他什么品质?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了中心。

三、课终谙情情未了。

出示课文插图,假如你也是围观的一员,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不能把你感受到的情景写下来。随堂进行小练笔,使读写有效的结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以上教学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兴趣,把语文训练和情感熏陶和谐统一起来,从而使阅读过程充满了活力与魅力。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联系。

学生可搜集一些名画,如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等,体会画家技法的娴熟。

一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板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推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请带着问题自由读书,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二自主读书。

1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互助。

2检查认读情况,指导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字:港澈壶缸徽聋。

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自由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一回顾复习。

1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2上节课我们有什么问题没解决?

指名(师板书)。

二读书讨论,解决疑问。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并勾画。

2四人小组交流。

三重点研读。

1读5------7自然段,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1)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2)细致的动作描写也是在赞叹他。

(3)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学习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1)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2)描写方法:语言、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高超,你想怎么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说一说)。

四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读课文,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地观察,,刻苦地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着)。

3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1)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2)举止和神态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五讨论“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1自己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呀,你想对他说什么呢?写一写吧。

课后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鱼游到了纸上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地推测一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是谁说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由读课文,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二、自主读书。

1.给学生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与互助。

2.有针对性地指导读词、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港、澈、壶、缸、徽、聋、哑”。

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由学生自主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粗说印象。

一是:课文主要写了聋哑青年看鱼和画鱼;

二是: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由疑入手,提炼研读专题。

1.将看书读书后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3.在各组充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研读专题为“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1.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唬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b.细致的动作描写,写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一样耐心细致,把每个部位画得形似;有时挥笔速写,捕捉金鱼的动态,画得神似。

c.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唬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b.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的高超,你想怎样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说一说)。

三、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要对金鱼非常熟悉,掌握特点,做到胸有成“鱼”)。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四、迷地观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著)。

3.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唬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b.举止和神态描写。

4.有感情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因果关系)。

四、延伸课外。

1.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

《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看鱼非常专心的聋哑青年,并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作者细腻生动地描写了聋哑青年的外貌、神态和动作,刻画传神。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根据中年段“如何抓住重点词语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内容,更好的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青年的优秀品质。

技能目标:

(1)、抓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从而。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引导学生抓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法: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采用“表达感受——想象叙述——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想象说话,是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的有效方法。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本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特别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教学时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加课理解。”我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按以上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设计意图:几种方法交替使用,不断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学法: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划一划,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划”划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自己的感受,“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写”学习作者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写小练笔,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动笔,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教学中,如何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呢?可以分作五个板块进行教学设计。

(一)、创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配乐出示一组鱼儿在水中游的图片。师:我们都知道鱼儿喜欢在水里游泳,但是我们昨天所见到鱼却在纸上游动。想弄清怎么回事吗?引出课题。

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三四年级阅读教学,要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见,在开始新课之前,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既符合课标的要求,又让学生有意识地回忆起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二)、品“画鱼”,理解“鱼游到了纸上”。

1、快速地通读全文,画出青年画鱼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设计意图:促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看图识义。先简单解释工笔和速写,再出示两幅分别用工笔和速写作的小鸟图让学生进行分辨,明白工笔和速写的这两个词汇的区别,受到了美的熏陶,也为感知青年精湛的画技作铺垫。

3、谈感受。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青年画鱼时的认真和画技的高超。在教学过和程中我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一丝不苟”的意思,并用造句加深词语理解。抓住“一丝不苟”“细致”“很快地”“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等关键词句感受青年画鱼认真细致,技艺高超,理解“鱼游到了纸上!”。

4、补白想象。一是想象青年画的鱼会有哪些动态,二是通过引导想象当时周围人的会如何赞叹青年的画。主要引导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去想。(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感受青年高超的画技,同时也体会了“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也为后面的小练笔作铺垫。)。

5、感情朗读。采用男女分读,配乐读、师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比如,让女生用缓慢的语速读工笔细描部分,体会青年的一丝不苟;让男生用稍快的语速读挥笔速写部分,感受青年画技的娴熟。(设计意图:在于通过读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心感悟文本,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效果。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读出感情,加深印象,提高阅读能力。)。

(三)、悟“看鱼”感受“鱼游到了心里”

聋哑青年之所以能够将金鱼画得栩栩如生,正是因为他能做到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静静地看”。这一部分教学,采用了划、悟、读三步教学策略:

1、划。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够表现聋哑青年看鱼到了“忘我”境界的语句。

2、悟。紧扣文本语言,体会聋哑青年那份专注、认真,感受青年已经完全沉浸在“忘我”的境界里,可以让学生从“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不说一句话”、“每个星期天”、“常常”等词眼中进行感悟。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所以,教学中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既让学生感受到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生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这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

这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

这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回环句势的引读,让学生体会到聋哑青年爱鱼如痴,观鱼似醉,使学生增进了感悟,深化了情感,又更好理解鱼游到了心里了。)。

(四)、理解“游到心里”与“游到纸上”的关系。

1、通过前面悟“看鱼”和品“画鱼”,学生感受到了青年的忘我,从而理解了青年的话“鱼先游到了心里”,并借助“胸有成竹”的故事加深理解。

2、用一组关联词把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连起来。(设计意图:通过填关联词,辅导学生对课文难点的学习,从而让学生理解因为把鱼形记得牢,所以能把鱼画得活。)。

3、引导学生谈体会。

(五)、拓展延伸。

1、生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人具有这样的精神?师相机播放千手观音录相,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计意图:这不仅让他们体会到残疾人身上那种身残志坚的精神让人敬佩,更要让他们认识到,一个人只要瞄准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2、谈启发,从这些人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课堂小练笔。(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与写的结合不可忽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为学生的读写结合训练创造有利条件。为此,我们把课后的小练笔引入到教学中来,利用课文插图,这样随文练笔的方法,促进了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体现学以致用。)。

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

这是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篇课文。

《鱼游到了纸上》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作者在西湖玉泉看鱼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经过多次观察,作者不仅发现他所画的鱼活灵活现,还发现了他是一位聋哑人,所以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叙事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认准目标,不懈努力”这个道理都明白,但往往在挫折中放弃,文本中的聋哑人身上却有一种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使人心灵受到启示。因此,应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来感受年轻人勤奋、专注的品质。

下面我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罢、徽、聋、哑四个生字。

2、会写厂徽、咯噔、聋哑、花港、清澈等词语。

3、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感悟青年人绘画时专注、勤奋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学中体会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准备。

标有重点句子、插图的多媒体教学;音乐。

教法选择。

1、采用“质疑问难——理解感悟——感情朗读”的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特点,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创设对话情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与文本、与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

学法指导。

1、在质疑中探究。课堂上,当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探究的时候,他们的思考会更深入,理解会更深刻。

2、在品读中体验情感,积累语言。学生通过想象情境、品味词句,反复朗读,达到熟能成诵,积累语言。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词典理解本课生字词的意思,了解课文的内容,并提出颖难问题,以备课中质疑。

(一)、欣赏名画,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欣赏著名画家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郑板桥的竹。欣赏后,请生谈谈这几幅画画得怎样?教师适时引导:今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一位能让鱼游到纸上的“特殊”画家,那就是27课《鱼游到了纸上》。(导入这一环节,通过播放让学生欣赏名画,感知画画得栩栩如生,如同真的一样,体会画家技法之娴熟,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的学生边听边想,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呢?目的是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的主要内容。这样既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也符合儿童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规律。

2、请同学们谈谈预习中提出了哪些问题?预设学生会解决一些词语的理解比如:赏心悦目、一丝不苟等,或者有一部分学生初步读懂了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课前预习的收获,达到以评价促发展。

(三)、由疑入手,提炼研读专题。

2、确定研读专题为“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1.默读后找到相关段落,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a.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引导理解“惊奇”后指导读好用小女孩赞叹的'话。

b.细致的动作描写,

1)读过这一部分你体会到了什么(认真细致熟练专注)。

2)引读—他有时---有时---。

3)配乐读。

c.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如果你在旁边观看,你会怎么赞叹?

(五)、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

交流第四自然段。

1、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自由读谈体会。

2、比较句子的异同,说说句子的意思表达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为什么?

(1)他一个人站在金鱼缸边,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4、、师: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他静静地看鱼,他放弃过也从没有动摇过。

交流第八自然段。

2、有人认为他是一位聋哑人,没有反应,这是很正常的事。你认为呢?

他可以抬起头来看看周围人赞赏的目光。

他可以打手语与大家交流吗。

他可以自豪的举起自己的画向大家炫耀吗?

可这些他都没有去做,他好像。

3、再读这段(8段)指读。

第十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读句子谈体会。

教师小结:聋哑青年爱鱼到忘我的境界,观察鱼时出神入迷,画鱼时与鱼融为一体,并且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所以他对金鱼非常熟悉,掌握特点,做到胸有成“鱼”

(六)、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因果关系)。

1、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老师给出一些词语,请你选择恰当的,把它们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可以作词序调整,及加上一两字。

1)因为……所以……。

2)只有……才……。

3)先……然后……。

4)即使……也……。

5)哪怕……也……。

2、小结:对!“先游到了心里”是“游到了纸上”的基础和原因,“游到了纸上”是结果。这位聋哑青年能把鱼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是他勤于观察、专注观察、刻苦练习的结果。

(七)、延伸课外。

1.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含义及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鱼游到了纸上,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多媒体出示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脑海中有什么问题?

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大家一定能够完成的。有没有信心?

二、小组交流,提出问题,梳理排序

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生字,指读。一人读,再齐读)

我们都知道鱼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时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拿出笔来边读边作上记号。

自读课文。

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先说说哪些问题你没弄懂,如果小组内理解不了,等一会儿,老师发给你们纸,把它写在上面,我们大家共同来理解。请同学们现在开始小组交流吧!

(小组交流。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内共同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写在纸上。)

投影仪显示学生的问题:

(1)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2)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

(3)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

(4)这位青年特别在哪儿?

(5)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

(6)鱼游到了纸上和鱼先游到心里两者是什么关系?

(7)鱼游到心里怎么理解?

(8)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之间是什么关系?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其中有重复的,咱们把它拿掉?

教师梳理问题

现在还剩下这几个问题,根据课文的顺序,看看我们应该先理解哪个问题?

(教师随机排序并画上序号)

先理解“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这个问题。

再理解“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

第三个理解“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最后理解“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

三、探索感悟

下面根据排好的顺序,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书中找到有关的段落,抓住重点的词、句进行理解,然后讲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请你们现在开始吧!

(给学生5分钟读书时间)

生讨论学习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我们理解“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先得知道“举止”指的是什么?(板书:青年)

2.师:“举止特别”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板书:忘我境界)

3.“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书:看鱼)

从你们抓住的这些重点词、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我们一齐读读,读时突出那些重点词、句,语速不要太快,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

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这幅图,说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观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动作、神态;再看看周围人的神态、动作,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多媒体显示青年画鱼的图像,学生观察。)

[采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谁能结合课文的词、句说一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书:画鱼)

1.“唯一”是什么意思?谁还能再说说。

(“一丝不苟”的意思是一点儿也不马虎,说明青年画鱼认真、全身心地投入,与别人不一样。)

小结:正因为青年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我们才感到他的“举止特别”。这个问题你们弄懂了吗?(把第一个问题拿下来)

1.接下来我们来理解“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谁能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先在心里出现了一个印象,牢牢记住。青年要很多次去看,结果才画出这么好的金鱼。)

小结:青年通过反复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他的心里装的都是金鱼鲜明、生动的形象。这就是“鱼游到心里”的意思。(拿下这个问题)

我们最后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要理解二者的关系,必须知道每句话的意思。鱼游到心里的意思已经知道,咱们先来理解“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的意思。

1.“鱼游到了纸上”是谁说的?

2.在书中找到,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齐读)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哪个字可以看出青年画鱼画得像?

5.一个“游”字告诉我们青年画的鱼像真的那样在纸上游动,这是小女孩对青年的一句赞叹,用这种赞叹的语气练习读读好吗?(生练读)

(师指名读,生齐读。)

6.小女孩一句赞叹的话让我们感到青年那忘我的精神终于有了回报——鱼游到了纸上,所以作者要以此为题。(指题目,学生齐读。)

7.“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清楚了,“鱼游到心里”也理解了,现在谁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小结:青年通过反复的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前提,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教师边多媒体演示,边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把这个问题拿下。)

讨论

师:你们说的都对,是一个勤奋专注的青年。(板书:勤奋专注)

多么好的一个青年人,为了画好金鱼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我被他勤奋、专注、忘我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同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站起来带着这种敬佩之情放声朗读。

(全体起立朗读课文)

四、拓展、积累

过渡语: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青年画鱼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

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观察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作者到玉泉观鱼,不仅看鱼,还留心那里的人,发现了一位青年举止特别,他就多次跟踪观察,看他怎么看鱼、怎么画鱼,同时注意听听别人的议论,当发现他是聋哑青年,又采取笔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作者就是通过看、听、问等观察方法积累材料(板书:积累材料),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以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今天我们只是初步学习,以后的学习还要逐步深入学习积累材料的方法,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反思

教学设计很有新意,充分体现了主体意识和训练意识。1.教学目标明确、适当,体现了年段特点。上课开始,教师将学习目标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引导、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激发了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2.教学过程科学、优化。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在小组内讨论;经过讨论仍然有不理解的问题再一次提出来,老师引导全班同学进行梳理;然后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比较、分析、理解。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读、自悟、自解、自练,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真正居于主体地位。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合理。教师在揭示课题时问学生:“鱼是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并用彩色粉笔在“游”字下面重重地画了个“…”符号,留给学生一个悬念。在引导学生反复讨论、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大屏幕显示出几条金鱼游动的姿态,教师边演示边做小结。一个“游”字,画龙点睛,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同时悟出了课题的深刻含义,水到渠成地归纳出中心思想。4.读写结合,突出读写训练重点。本组读写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举止特别”“融为一体”等词语时,有意识让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于观察、刻苦学习,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因而能画出鲜明、生动、活灵活现的鱼。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作者是怎样观察,怎样选择材料写出这篇文章的?”让学生悟出作者到玉泉观鱼,发现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就跟踪观察,通过看、听、问等方式,积累了很多有关聋哑青年的材料,加以整理,以“爱鱼达到忘我境界”为主线,写成这篇文章。学生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弄懂了什么是积累材料,怎样积累材料,感受到积累材料之重要。强化了语言文字训练,突出了本组读写训练重点。5.加强了读的训练。教学过程体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特别是读的训练。自读课文给以足够的时间,全体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书,边读边思,真正地读书,不是走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当理解了内容,学生为聋哑青年忘我、专注的品质所感染,情感的闸门打开的时候,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朗读,渲染了气氛,加深了内容的理解,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思想教育。可以看出教师在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有所创新,效果比较好。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鱼游到了纸上》入选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的主题是执著的追求,讲的都是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伽利略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甘于付出一切,甚至用生命去捍卫科学的真理;罗丹作为一名艺术家,他用全神贯注的态度去追求艺术的完美;而对于一个聋哑的青年人,他也能用对鱼如痴如醉的一颗心,最终实现了“鱼游到了纸上”。文章按着事情发展的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通过动作、神态传神地刻画,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二、教学对象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二、三学段的衔接期,学生的求知欲强。他们已经有了近四年的学习经验,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但还应不断加强。由于异地教学,且学生课前没有进行任何的预习,因此必须加强初读的环节。

三、教学目标(一)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四)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认识5个生字“罢、徽、聋、哑”,指导书写“徽”等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含义,体会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四、学习作者运用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预设】:

一、初读,建构执著的主题。

(一)师生交流,揭题并质疑。

(二)学生初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字音读准确。

(三)检查学生初读情况。相机指导难写的生字。

(四)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洞察执著的内心。

2.品读中展现高超的画技重点指导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2)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理解“工笔细描”与“挥笔速写”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妙用及青年的画技高超。(3)学生想象青年在画画时的其他动作,从动作描写中体会其品质。

三、提升,追寻执著的根源。

(附板书)。

第二课时【主要目标要求】:一、会写11个生字。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三、从作者的角度来了解其情感的变化,体会他细致的观察。四、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预设】:

一、通过谈话交流,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对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感悟。

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课文,从作者的角度理解课文,了解其情感的变化,体会他是如何进行观察的。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五、拓展阅读,进一步体会人物执著的追求以及描写人物的方法。(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略)。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1、理解“忘我、呆呆的、静静的”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地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从语言描写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深刻含义。

2、读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3、你会怎样读这个课题呢?

(1)突出“游到”,青年画技高,使人赞叹;

(2)突出“纸上”,青年画技高,令人惊奇。

1、鱼为什么能游到纸上?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

学生自由回答。

请用青年说的一句话回答:先游到了心里。

哪些描写可以看出鱼已经游到了青年的心里?默读课文,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他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笔下所画全是金鱼,和鱼合二为一,鱼游到了心里。

(全班齐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青年是怎样画画的呢?读一读,理解“每个部位”,了解金鱼的各部位;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读一读,了解分号的作用,理解工笔细描——画得深入,理解挥笔速写,画得流畅生动。

老师重读“每个部位、很快地”等词,指导朗读。

2、鱼为什么能游到青年的心里呢?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边画——找出段落、标出句子、圈出词语。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理解“忘我、呆呆的、静静的”,感悟青年勤奋、专注的精神。

读读第一段文字,让学生找一找有意思的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

(老师提问声调越来越高,情绪越来越激动,感染学生。)。

别惊扰这位青年,我们悄悄地读读这段话。指导朗读。

(2)想像青年的日常生活,理解青年忘我的境界。

指导朗读,理解青年忘我的境界。

1、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我们用什么词语赞美他?

列举10个词语,进行一分钟背诵练习。

2、我们从中要学习什么呢?介绍古往今来的经典励志故事。

通过今天的学习,青年勤奋专注的精神给你什么启示?结合自己的情况写一段话。

对练笔进行评点。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