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实用14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实用14篇)



教学计划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看看以下教学计划的步骤和要点,或许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规划教学工作。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点: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德育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画角和直角。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能力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德育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三角板、活动角、三角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图,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学们都在做早操,同住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抽出实物中的角,问:你们认识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二、自主探究:

1、找角。师: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找一找,把你看到的告诉你的同桌。

2、角的概念。

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仔细观察,角是什么样的?

生:有一个点,有直直的线。师解释边和顶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和边?

3、判断下面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师生共同操作活动角,感知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5、用尺子画角。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学生画角。

三、拓展运用:

1、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2、自由用角做画。

动手画画,动脑想想就会做。在下图中增加两条线段,使它有4个角。

课后小结。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初步认识直角。

2、会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渗透“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服务于生活”的观点。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折纸,用直角尺量,用眼观察)引导学生们初步认识直角,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测量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1节

(一)引出新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师出示一张彩纸和一个练习本,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提问:

(1)彩纸的表面是什么图形?它上面有几个角?

(2)练习本封面是什么形状?它上面有几个角?

3、指名一个学生从几个折的角里挑出和练习本封面一样的角

(4)教师用学生们折出的直角,与图形中的所有角比一下。生说这些角的有什么特点。

(5)师:像这样的角,就叫做直角。

教师用三角板在黑板上在画出一个大的直角。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直角。

板书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新知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的是不是直角。(课件出示)

3、折直角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折出一个直角。

(2)用学生折出来的直角与黑板上画的直角比一比,再让学生用折出来的直角跟自己数学书上的角比一比。

4、观察三角板上的角

(1)同桌比较三角板三个角的大小。

(2)指出三角板的哪个角是直角。

(3)用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和自己刚才折出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

5、画直角

(1)学生试画,师巡视指导

(2)全班展示交流如何画直角。

第一步:先画一个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

第二步: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对齐图上的点,把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直直的线。

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从这点出发,向上画出这个直角的另一条边。

(3)学生画,可以边说边画

(三)知识运用

【基础练习】1、完成课本第41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2、做第42、43页的第4、5、6题。

【提高练习】数一数,每个图形有多少个角?多少个直角?

【拓展练习】下面圆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吗?你还能说说哪个时刻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请在方形钟上画一画。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画一画

(1)画一个直角

(2)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3)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示例题图)。他需要的书桌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书桌面的长和宽。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是 米?

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

生说出1分米,师板书)所以5分米就是这样的5份,也就是 米;4分米就是这样的4份,也就是 米。

介绍:(边板书) 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0.5

你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这样的数叫――(板书: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看谁先和小数交上朋友。

0.5读作:零点五,0.5米就表示5/10米。

0.4米呢?它表示什么?

出示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填写后,出示答案,全班订正,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

2.教学例2。

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87页例2的商品图)

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作单位标价。你能和营业员一起来正确标价吗?(四人一组讨论)

6角用元作单位是多少元?

为什么1元2角是1.2元?你是怎么想的?3元5角呢?

板书:1元2角 1.2元 1.2读作一点二

3元5角 3.5元 3.5读作三点五

谁来读一读这几个小数?

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商品图,让学生将价格写成小数,并读一读。

3.认识整数和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上面的一段话,让学生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说一说:0.5、0.4、1.2、3.5的整数部分是什么,小数部分是什么?

的写法)

(2)出示:说一说下面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

7 0.6 1.8 38 0 1 45.2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让学生汇报答案,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数轴,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提问后,完成填空,教师巡视,注意收集错误的答案,以便全班交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辨析。

3.完成教材第89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试着用小数表示课前到商店了解到的商品价格,再在小组内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初步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精神,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3.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今天,黄老师能在这里和同学们上一节数学课,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不,老师特意带来了一个苹果给同学们品尝,不过很抱歉,数量不多,一人吃一个不够,只能两人吃一个,你们自己能不能把苹果分开,两人合作分一分。

1.分苹果,吃苹果。

(1) 认识1/2。

(2) 哪个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从哪切的,为什么从中间分呢?(公平、平均分)

(3) 把一块苹果平均分成两块,每人能吃到多少呢?(一半)有个问题,这一块蛋糕的一半用以前学过的数能不能表示出来,你能不能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1/2)你知道像1/2这样的数叫什么名字吗?板书:分数。

(4) 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到一块苹果的1/2的呢?板书:每份是它的1/2。

(5) 1/2我们认识了,有个小组分的不太一样,这样分其中一份是这块蛋糕的1/2吗?怎么不是,不也分成两面份的吗?一块有点小、一块有点大,这样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不是它的1/2?(强调平均分)

(6) 演示平均分成四份的情况,认识1/4和2/4。

(7) 师:刚才出现了两种分法,一种是平均分成两份,吃1/2,一种是平均分成四份,吃其中的2/4,谁吃到的多?(四份中的两份相当于两份中的一份,尽管切的不一样,吃到的一样多。

(8) 学生品尝苹果。

2.折纸游戏。

(2) 全班汇报、反馈演示。你折的是哪个图形的1/4,谁折的和他们不一样?

(4) 认识3/4。以其中的一个图形为例,画线的一份是它的1/4,没画线的部分是它的几分之几?3/4,你是怎么知道的?师板书1/4。

3.折纸条的2/3。

(1) 这有一根漂亮的纸彩带,请你先把它平均分成三份,然后指出它的2/3,小组内两人合作试一试。

(2) 反馈:你是怎样分的,从哪到哪是它的2/3?(生:测量、折一折)

(3) 师板书2/3。

4.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写法。

(1) 前面我们通过分蛋糕、折纸、分彩带等活动认识了这么多分数,它们都是由几部分组成的?这三部分分别叫什么名称,你知道吗?(分母、分子、分数线)

2--- 分 子

------分数线

3 -- -分 母

(2)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分子)

5.生活中的分数。

生:分蛋糕,分西瓜,具体说一说。

生:小组四人,每个人是这个小组的1/4。

师: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分数。

6.质疑问难。有没有问题,个别不懂的单独交流,好吧?

1.课件动画片:八戒分瓜。

(1) 八戒分的公平吗,为什么?

(2) 明确:两个西瓜不一样大,它们的1/2也就不一样大。

2.分糖果。

(1) 这堂课,老师感受到了咱班同学的聪明伶俐和参与学习的热情,现在决定奖励你们糖果。

(2) 12块糖,拿走1/4;9块,拿走1/3;6块,拿走2/3;2块,拿走1/2。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子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有关角的知识,你对角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多媒体出示课本38页校园一角情境图)。

图中那些地方有角?

(用多媒体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1.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a.说说角的样子?

b.指出下列各角中的顶点和边。

2.动手实践,感知角。

活动一:折角。

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纸,动动脑筋,看谁能用你手中的纸折出一个角?(折角是让学生能亲自动手,制作一个角,进一步感知角,获取实际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以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带角的图形,真正感悟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这就把角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深深的印在学生心中,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活动二:超级“变变变”

3.画角。

每人动手画一个角,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1.下面的图中各有几个角?你能找到吗?

2.画一个有更多角的图形。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孩子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教学设计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办法,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习的快乐。

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习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学生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辨别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也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3.发展题: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学生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呈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答,教师总结)

1. 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直角。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活动内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通过旧知的复习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发现。

汇报发现。

(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

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 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直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让学生判断直角、画直角等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直角,会正确判断直角。并通过复习角的画法引发学生思考直角的画法及得出画法、正确画直角。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2、 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画直角等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知道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学会画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或生活物品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三角板、圆形纸、活动角。

学生准备:学具袋(内有小棒若干根、吸管、圆形纸、20厘米长的线绳一条)。

一、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猜图形,揭示角。

1、课件出示四个图形,每个图形都被遮住一部分,只露出他们的角,猜猜他们是什么图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角,课件演示将角剪下来。

活动二:观察角,认识角。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角的样子,概括出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出示几个典型的图形,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角。

(从学生熟悉的四个图形中引入角,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线”这一知识,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识的渗透,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活动三:联系实际,找角。

1、在生活中找角。

2、在图形中找角。

课件出示。

(让学生从身边找角,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在图形中找角,使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活动四:动手操作,做角。

学生每四人为一组,组长拿出学具袋,小组内每人任选一样物品做角。

活动五:玩活动角。

1、学生操作:让其中一条边不变,转动另一条边,有什么发现?

2、师拿出两个一样大的角,但边一长一短,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从而体会到教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通过做角,玩角,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组成和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些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活动六:体验感悟,画角。

课件演示画角过程,学生在本上画角。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一个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记牢,先画顶点再画边。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理解小数的意义。

班班通,课件,畅言等。

一、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小明家新装修了一个书房,今天他约了好朋友想自己去新开的世纪百盛购物广场买一张合适的书桌,(出示例题图)。他需要的书桌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书桌面的长和宽。

二、新知学习

1.教学例1。 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

(1)、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1米的纸片,演示: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多少?也就是十分之几米?(引导学生说出1分米,师板书)所以5分米就是这样的5份,也就是5/10米;4分米就是这样的4份,也就是4/10 米。

介绍:(边板书)5/10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0.5 你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这样的数叫――(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 数,看谁先和小数交上朋友。

(2)小数的读和写

0.5读作:零点五,0.5米就表示5/10米。 0.4米呢?它表示什么?

出示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87页例2的商品图) 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作单位标价。

(2)板书:1元2角 1.2元 1.2读作一点二

3元5角 3.5元 3.5读作三点五

谁来读一读这几个小数?

(3)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4)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商品图,让学生将价格写成小数,并读一读。

3.认识整数和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上面的一段话,让学生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说一说:0.5、0.4、1.2、3.5的整数部分是什么,小数部分是什么?

师:那这些小数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教师随机报出一些小数,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

(2)出示:说一说下面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

7 0.6 1.8 38 0 1 45.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让学生汇报答案,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提问后,完成填空,教师巡视,注意收集错误的答案,以便全班交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辨析。

3.完成教材第89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试着用小数表示课前到商店了解到的商品价格,再在小组内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小数的初步认识

0.5读作零点五 0.4读作零点四

1.2读作一点二 3.5读作三点五

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三个部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8、39页、做一做及练习八第1~3题。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从复习导入新课。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学生继续演示】。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红领巾剪刀吸管。

【课件演示从实物抽象出角来,声光提示】。

师: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

生1:角尖尖的。

生2:角两边直直的。

师: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

生1: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生1: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师: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生1: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1: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生2: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角的边有关。

师追问: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1:不是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不是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师小结。

师:我们认识了角,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

【学生画师巡视】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1: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很好,通常我们常用生3的方法画角,请同学们看看【课件画角】,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按这样的方法再画一个角,看谁画的好。

【指名学生黑板上演示。】。

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在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前,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做活动角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角,会画角就可以了。这部分内容,教材在编排上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如主题图“美丽的校园”和例1的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二是强调在实际活动中掌握知识,如安排了“做角”“画角”等若干活动,都是想让学生在亲自的动手操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3、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在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中,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校园吗?谁来夸夸自己的校园?

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呈现教材主题图)。

仔细观察,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

你能在校园里找到我们在数学课本上学过的图形吗?

其实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主题图上的钟面上、剪刀上、红旗上呈现红色线,标示出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

这些图形叫作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一起来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二、目标1的教学。

1、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剪刀、三角尺、钟表)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上有角吗?谁来指一指。(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注意告诉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

2、大家手里都有三角尺,请拿出来,然后给你的同桌指一指角。

4、你们真棒!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角娃娃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丙条边相交的地方叫做顶点。

5、课件演示:认角各部分的名称。

6、指认角各部分的名称。

7、同学们学得这么带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为大家变个魔术。(两根硬纸条变成角,并让这个角随意变大变小,让学生自己用两支铅笔来模仿老师变魔术,在变魔术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8、你能判断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吗?

(首先让学生自己判断然后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出两个角一样大,并知道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9、同学们拿出小圆片,这个小圆片有角吗?你能用手中的小圆片折一个角吗?

10、同学们对目标1的学习效果怎么样呢?下面都来检测一下。

(1)、判断:下面这些图形是不是角?

(2)、请写出下面角各部分的名称。

三、目标2的教学。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把它画出来?

2、边示范画角边说明:先点一个点火,再从这个点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课件出示: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4、自己试着画一个角,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5、检测目标2的学习:自己画一个角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四、课堂检测。

1、请标出下面角各部分的名称。

2、自己画一个角。

文档为doc格式。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初步学会比较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观察比较能力。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掌握面角的方法,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实物投影仪、活动角、三角板等。

图形纸、正方形纸、三角板等。

媒体出示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这就是咱们学校美丽的校园,你们看,我们学校不仅有漂亮的教学楼而且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有做韵律操,有踢足球等等。咱们学校里还有许多角,你能找到吗?(学生找角。)。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像老师手上的三角板、老爷爷修剪树木用的剪刀、球门、角球线,以及伸开两臂正在做操的小朋友等等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角。

(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联系生活实际: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教室里,就有很多物体表面有角,你们能找到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找看吧!(学生找角。)2、新授:

师:角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请小朋友看大屏幕,这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吗?这些角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屏幕上的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角的顶部有一点,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顶点。(演示)。

这两条直直的线又叫什么?(这是角的两条边。)。

角有两部分组成,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练习题:(课件显示)。

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二)折角。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认识了角,大家观察得都很认真。接下来,老师想请你们拿出一张纸折角,看谁折角的速度最快。

学生动手折角,教师将部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教师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

教师:大家看一看这几个角的大小一样大吗?(不一样大。)。

这能够说明什么?(这说明角是有大有小的。)。

(三)演示活动角。

通过刚才折角的活动,同学们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

这两条边又怎样了?角又怎样了?(两条边又张大了,角比原来大了。)。

这能够说明什么?(同桌讨论)。

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板书)。

师把纸条剪短,现在这个角的大小变了吗?

从这里你们能发现什么?(板书: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四)画角。

1、通过刚才的多种活动,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角,如果要把角画下来,该怎样画呢?学生动手尝试。

有不少小朋友已经学会画角了,谁能教教老师。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画一个角。

教师一边画一边讲解:先画一点作为角的顶点,用尺子从这个点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线,就组成了一个角。

2、巩固: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个角。(请几个学生上台画角)。

你们的表现都很好,教师奖励你们做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折一折,猜一猜,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正方形的纸,现在请小朋友猜一猜如果一个正方形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再折一折、试一试,看看会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集体反馈。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角是有大小的。能够区分角的大小。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课件、圆形纸片、三角板、活动角。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语: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我露出这些图形的一部分,你们来猜一猜。(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五角星贴在黑板上。)。

师问:这些图形里藏着一个新的图形,谁知道?(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找角。

谁能将这些藏着的角找出来?(让学生上黑板找到角,适当引导正确指角。)。

三、抽象出数学中的角。

1、抽象出角的图形。

出示ppt,数学书、三角板和闹钟的图片。

角啊,不仅在黑板上的这些图形中,你能在老师出示的这些物体的表现上也找到角吗?

让学生指出角,隐去实物图片,留下3个角的图形,并出示文字(这些图形都是角)。

2、感受角的特点。

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拿出你身边的三角尺其中一个角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尖尖的。(尖尖的在数学中,我们叫做角的顶点)。

生:有两条边。(我们叫做角的边)。

师:一边用手比划出角的符号,一边说: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这样的一个图形就叫角。我们用这个弧形表示这一个角。

3、判断题。

因为边弯弯的,引导出,角的边是直的。

四、创造角。

在桌子上,老师提供了几种工具,请你用这些工具创造一个角。

教师巡视:

1、展示画的角。

2、展示折的角。

3、展示活动角。

找两位做的不一样大的角,问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你怎么知道的?

用重叠法验证,讲角的顶点和一边重叠,看另一边。

引导出:角的两边开口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开口越小,角越小。

4、红蓝角之争;有两个角啊,他们吵起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为什么吵架。

引导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5、习题: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6、习题:数角的个数。

五、课堂总结。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的边,会数角的个数,角有大小,角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回到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本课通过让学生看、找、画、折、摆等形式,知道角的组成和画法。

教学过程中,用情景引入,创设漂亮的小房子,让孩子们找找这座漂亮的小房子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学生一下子就觉得感兴趣,仔细观察,回答,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吸引过来,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

1、找角。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找身边的角与自己身体上的角,找到以后让学生用手摸,感觉角的特点。

2、认识图形。抽象图形从直观到抽象,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认识角的各个部分的名称,正确辨别角。从而引出直角,认识直角。

3、折角。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体验数学知识,摸摸自己的角,对角的形状有直观的感知,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4、制作活动角。

这是一个难点,要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靠教师抽象的讲是行不通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深明白角的大小是与边的长短无关的,只是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拓展练习。一个长方形经过剪裁后,这时还剩几个角?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思路,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寓教于乐。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3、加强小组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画角。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等。

两根硬纸条、图钉、圆形白纸等。

课件:出示小房子。

师:同学们,看这座小房子漂亮吗?那谁知道这座漂亮的小房子是哪些图形拼成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大家看在这些图形中还藏着另一种新的图形。(课件抽象出角)你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图形吗?(学生发挥想象)。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非常棒。这个同学所说的名称很接近数学家给它起的名称。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角。

导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一)导出角的特点。

师:同学们,在这座小房子里藏了这么多的角,那你们能不能从我们身边找到角藏在哪里呢?找到角时并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组长带领,在教室里找角。指生汇报找角,摸角的感受)。

生1:角很尖,有些扎人。

生2∶角两边直直的。

课件:画角。

师:你们能给这个部分起个名字吗?(指顶点)这个同学起的名字跟数学家起的名字很接近,我们把这部分叫做角的顶点。这个部分你们能给它起个什么名字(指两条边)这个同学起的名字跟数学家的一样,这部分我们就叫角的边。

师:同学们给角的这几部分起了名字,真了不起。那你们观察这个角有什么特点?

课件:(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象这样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图形叫做角。

(二)引出直角。

生:老师指的这个角边是直直的。

(三)折角。

找一个锐角:你为什么认为你折的这个是角?(因为它有个顶点两条边)大家同意吗?谁折的角跟他的一样?生举起手中的角。

找一个钝角:谁折的角跟他的一样?生举起手中的角。你们为什么认为这个是角吗?(因为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你说说你折的这个角跟前一个一样吗?比一比。

找出三种角,贴黑板,

师:大家看,这几种不同的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答)。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判断是不是角。

2、找出下面的直角,并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

3、思考题:一个长方形经过剪裁后,这时还剩几个角。

回家与家长用两根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活动角,下节课要用到。

这节课,我们通过找角,折角,做活动的角,发现我们身边藏着各种各样的角。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

顶点。

锐角。

直角钝角。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去判断锐角和钝角,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1、 能够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渗透集合与无限的思想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

建立锐角与钝角的概念,会辨认锐角与钝角。

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所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

一、复习引入:

1、观察“鸟巢”引入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角”。

2、复习“角”的有关知识。

角的名称: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对于“角”,你有什么认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吗?(复习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二、新授:

1、认识锐角和钝角:

(1)请小组合作给角分类并反馈。

(2)认识锐角与钝角的特点。

(3)巩固认识的锐角和钝角:

a.完成书本练习p52并反馈。

b. 指出三角尺上的角。

2、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1)情景出示大三角尺与小三角尺在吵架,大三角尺说它的三个角大,小三角尺说它的三个角与大的一样大,你们怎么认为呢?同桌讨论。

(2) 学生上来演示比较,教师在大屏幕上再演示,你们发现了什么?

(3)学生讨论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4)学生拿出学具角摆角。

(5)教师摆角。

(6)学生讨论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叉口有关。

(7) 讨论三类角的大小关系。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1、说说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是什么角。(9:00、9:45、10:00、9:30)

2、判断。

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 )

钝角比直角和锐角都大。 ( )

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拼成一个钝角。( )

四、课堂小结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